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共8篇)
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1
于洪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12年02月13日7
按照《沈阳市于洪区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建工业化新于洪,创城市化示范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功能,推进全区城市化发展进程,结合区情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全区城乡基础设施现状
(一)道路交通设施状况
于洪区是沈阳市陆路交通的主要枢纽。区内现有乡级公路26条,县级公路13条,省级公路3条,国家级公路3条,京沈、沈大高速公路2条,公路总里程453.6公里,拥有高速公路出口7处。“十五”期间修筑硬覆盖村路40万平方米,乡村路网密度0.64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硬覆盖率70%。三环内城区街路总长度265.78公里,路网密度2.7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其中:“十五”期间完成了黄海路、长江北街等城市干路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了34条街路,改造小巷55条。启动了南十西路、马三家、造化等8座公铁立交桥建设,使于洪与市区的交通更为顺畅。秦沈高速铁路、哈大铁路等5条铁路穿越全区,沈西大型铁路编组站座落在区内马三家镇。全区现有郊区客运线路21条,行政村通客车率77%,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乡乡通客车。
(二)供排水设施状况
全区三环内城市建成区已纳入城市供排水管网,乡镇及村屯基本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全区自来水普及率95%以上。“十五”期间,全区共敷设排水管线85.3公里,启动了沈阳市西南部甲、乙泵站,使全区排水管线总长度达到240公里,覆盖城市建成区及于洪新城和产业集群地区。
(三)能源通讯设施状况
全区电力资源充足,拥有1座500KVA、4座220KVA和13座66KVA变电所,城乡供电设施完善。现有金山、隆炎等4家热源厂,集中供热覆盖面积1546.02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0%。
全区居民每百人拥有电话22.3部,互联网用户占全区总人口比重30%,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100%。
(四)城乡环境状况
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优良天数达301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废处置率达到90%,在全市率先被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称号。
“十五”期间,全区完成绿化总投资5.47亿元,完成了西北楔绿地、烈士陵园绿地等城市精品绿地建设,城市规划区新增绿地252万平方米,累计植树45万株,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2.9%,人均公共绿地30.6平方米。以村屯周边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乡村绿化植树25万株,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
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建立与基本实现“建工业化新于洪,创城市化示范区”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进入国家生态示范区行列。
(一)发展目标
新改扩建市政道路77条,总长度61公里,城区道路总长度达到326.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3.38公里/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800公里,公路密度103.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客车。
新敷设供排水管网102.4公里,改造58.8公里。
新建东窑22万伏和观音、北李官、丁香、洞庭4个6.6万变电所。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5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1.6平方米。
地表水达到国家4类水体标准,达标率大于7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
(二)发展重点及项目
1.道路交通方面
配合市政府完成区内城市地铁工程、沈彰高速公路、沈西工业开发大道、沈北工业开发大道、丁香货运枢纽站、燕塞湖跨浑河大桥及G304国道丁香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南里地区、于洪新城和北陵、陵东地区为重点,完成464.6万平方米城市街路新改扩建任务。完成G304、X104国道等18条国、省、县道和19条乡道的新改扩建工程,总里程298.3公里,修建桥梁27座。新建村路190公里。以于洪广场为中心,建设客运场站9处,开辟12条郊区小公汽营运线路和6条城郊小公汽营运线路,使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0公里。
2.供排水设施方面
启动沈阳市西南排水系统,建设和改造于洪新城至丹霍公路、沙岭至大潘两个区域供排水体系。扩大城市供排水管网覆盖面积,三环内城市规划区全部并入城市管网。建设沙岭、五金产业集群、造化地区供水厂。
3.能源通讯设施方面
加强城乡电网改造,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电供给。在于洪新城、大潘、造化、北陵、红旗台等地区建设供热能力在2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热源厂,规划建设沈北热电厂项目,提高供热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积极引进天然气、煤气等清洁高效能源,拓展燃气应用领域,搞好燃气输配管网新建、改造工程,环内建成区实现燃气管网全覆盖。建设覆盖全区各乡镇的光纤骨干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95%以上。
4.城乡环境建设方面
以建设生态城区为目标,在城市、城镇和农村开展绿化、水系建设。做好沿路绿化景观带及街头公共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采取草坪、优质灌木、乔木三结合进行立体绿化,重点做好浑河滩地、丁香湖公园、二三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同时,加强环村林、作业路、沟渠沿线、河滩、荒地植草植树工作。做好仙女河清淤、蒲河改造以及沙岭连塘建湖工程建设,扩大水域面积。建立和完善城市、城镇和工业区生产生活垃圾、废旧原料及设备、“三废”的分类、收集和重复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对废水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提高揽军、仙女河及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
处理能力和质量,建设化学工业区、造化污水处理厂,鼓励工业用水、绿化和清洁用水、建筑用水实施中水替换,提高中水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编制规划,实现有序发展
要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与市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好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上级在用地供给、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持。
要坚持规划的“法定图则”,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严惩低标准建设和违规乱建等行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安排项目建设时序,满足城乡发展需求。
(二)拓展投资渠道,保障建设需求
加大各级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投入力度,辖区内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要全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用于城市建设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要逐年提高。同时,要争取省、市财力对全区城乡重点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投资引导和资助作用,确保建设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加快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发展环境,凭借区位环境所产生的级差地租优势,获取更大的土地经营收益。建立政府资本融资和债权融资机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公益设施和产业发展,吸引民间资本和区外资金用于全区城市建设。同时,通过多渠道招商引资、多形式资本运作,促进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职能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并完善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管理组织体系。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创新区、街道、社区之间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服务职能,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与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各种维护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的活动。
环卫、绿化、城建、交通、执法等部门要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新型城镇管理体制,加快乡镇变街道、村屯变社区的体制改革步伐,集中精力管理好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建工业化新于洪,创城市化示范区”的重要基础,举全区之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此,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是全区上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2006~2010间江苏省教育科研发展所进行的管理与规划。自“九五”以来, 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评审总量呈大幅度增长, 与“九五”期间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00项和699项相比, “十五”期间, 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总量增加到了4200项和1388项, 各项增长幅度近100%。教育规划领导小组计划“十一五”课题评审总量将控制在比“十五”课题评审总量增加10%左右, 再依照预定的评审通过率为课题申报总量的30%来计算, 那么“十一五”期间通过评审的课题将达到1600多项, 课题申报总量将超过5000项, 当然, 这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十一五”课题将实行五年整体规划, 分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次申报与评审, 通过评审的课题比例为5∶3∶2。2006年共申报了课题2975项, 有941项通过了课题评审, 与“九五”和“十五”同期相比, “十一五”课题首次申报和评审分别增长了75%、65%和26%、19%。
以上从时间发展的角度简单描述和分析了“十一五”课题规划的整体情况, 而要以2006年课题申报与评审为个案, 则需要对这一年的课题申报与评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2006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收到申报课题2975项, 除去高等教育的996项, 基础教育有1979项, 其中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和特殊教育以及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基础教育研究组织。经课题组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共评审出课题941项, 包括高等教育和省级科研院所323项, 基础教育618项。在基础教育申报课题的1979项和通过课题评审的618项中, 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 从行政区域看, 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分别申报课题344项、291项、183项、160项和82项, 共106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53%;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和泰州分别申报课题270项、149项和70项, 共489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5%;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分别申报课题99项、72项、109项、72项和78项, 共43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2%。在通过评审的618项课题中, 苏南地区共有课题347项, 评审通过率为33%,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其中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56项,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44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中地区通过评审的课题有157, 评审通过率为32%,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5%。其中有28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6%,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6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北地区有通过评审的课题114项, 评审通过率为27%,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9%。其中有24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7项和青年资助课题7项。
第二, 从课题申报的组织类型看, 中学共申报课题793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40%, 其中包括初级中学74项, 高级中学719项;小学申报课题71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36%;幼儿园申报课题216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11%;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共申报课题125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6%;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共申报课题12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7%。在通过评审的课题中, 中学有24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39%, 其中高中223项, 初中19项;除此之外, 小学217项、幼儿园66项、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27项、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66项, 分别占评审课题总量的35%、11%、4%和11%。
第三, 从课题关注的主题看 (主要分析的是通过评审的课题) , 关注课程的课题80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3%;关注课堂教学的课题164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7%;关注学生发展的课题128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关注教师发展的课题5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0%;关注学校文化的课题46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7%;关注学校管理的课题3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关注其他主题的课题共有10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7%。
二、问题与对策
不难看出, 基础教育科研非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而且体现在校际之间、关注内容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上。
第一, 地区科研发展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课题申报数量和通过课题评审的科研水平上。从苏南、苏中和苏北课题申报的总量上看, 苏南地区申报课题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53%, 超过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申报的总和, 苏中、苏北地区申报课题分别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25%和22%。从某一地区市申报课题的情况来看, 申报课题最多的南京申报了课题344项, 是申报课题最少为70项的泰州的近5倍, 即使是与苏南地区的镇江相比, 也是镇江课题申报总量的4倍以上。另外, 地区课题通过率和通过评审的课题占评审课题总量的百分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通过评审的比率分别是33%、32%和27%, 各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25%和19%。
最能体现课题科研水平的就是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 因此,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获得资金资助课题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26%和22%这一比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地区科研水平的差异。总的来说, 不论是从课题申报数量, 还是从课题通过评审所体现的科研水平来看,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无一不呈递减分布状况。
第二, 校际科研发展的差异, 主要体现为初中学校教育科研十分薄弱。仅就此次初中学校课题申报与通过评审的两个数据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一是全省初中学校共申报课题74项;二是初中学校通过评审的课题19项, 分别占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4%和3%。
且不说把其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申报和评审的情况作绝对值的比较, 就是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6%和4%, 市县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7%和11%进行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再者, 即使是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进行相对值的比较, 也是存在差距的。其中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分别为31%、30%、31%, 而初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只有26%。课题的申报数量和课题评审通过率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初中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科研水平薄弱的程度。
第三, 课题关注主题的片面性, 主要反映为课题过多的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 而忽视了对校长和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关注。基础教育科研应从多角度, 多方面、多层次去挖掘主题, 旨在促进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发展, 关涉到的不仅是课堂和教学, 凡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都值得和需要大家进行研究。而此次通过评审的课题只关注学生、教师、及教学等主要内容, 而缺乏对学校校长、行政管理者进行专门研讨, 如校长的专业化、校长的培训和校长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主题关注的片面性体现着基础教育科研内容的非均衡发展。
为发展江苏教育, 特别是发展江苏教育科研,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针对基础教育科研地区、校际和关注主题等方面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已经或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
第一, 自2000年以来, 每年举办全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科研协进会”是通过协作性的科研活动来推动全省各地区教育科研的发展, 主要包括“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 逐年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开展。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是面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及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组织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开展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每次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活动, 主要由“师陶杯”论文获奖者颁奖仪式、专家为部分一等奖获奖论文点评、课堂教学展示与对话交流、参与式专题研讨以及专家主题学术报告等五大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看, 江苏省基础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注定了, 其是推进各地区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最佳策略和方式。
第二, 每学期分别在高中和小学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举办科研协作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协作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各基地学校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 每次科研活动主要包括联盟课堂、教师论坛、名师发展规划、校本教研、基地学校校长圆桌会议及专家专题讲座等部分。基地学校协作活动通过学校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等方式, 提高了各基地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 从而推动学校强势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并对其他学校科研发展起到了很大示范性作用。针对初中教育科研水平薄弱这一现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正在一些初中学校展开了调研, 并准备设立初中教育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以帮助初中学校教育科研获得发展。
第三, 经常组织专家去学校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 并帮助他们在如何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校本教研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策划和指导。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 中小学教育科研切忌赶时髦、形式主义、急功近利, 而应该贴近学校实际, 走进学校课堂, 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基础教育科研应关注本学校或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关注学生、教师、校长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等问题, 服务于教育。
三、反思与建议
基础教育科研的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及关注主题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只是笔者从某一个案得出的结论, 基础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尚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挖掘。促进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关键应该从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机制, 特别是要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示范来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运行。具体来说,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校长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素养和科研能力, 带头进行教育科研, 并应该在学校独立设置教育科研规划和管理组织, 制定科研工作制度, 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 倡导科研合作, 营造一种开放、互助、共进的教育科研环境。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建立一种开放的合作机制, 不仅要加强专业科研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更应该加强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在开放、互助和共进的良好科研气氛中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
第三, 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 为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没有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学校还很多, 如, 尹晓军等对宁波市中小学调查结果发现, 近40%的学校没有科研经费, 其中比例为42.11%初中占比例最高。!"
第四, 完善基础教育科研评价机制, 确保科研内容的实效性及导向性。基础教育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切忌“形式主义”, 流于肤浅的表面陈述, 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第五, 加强统筹管理, 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 目前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 本文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申报与评审为对象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3
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入学人数稳中有升,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从1989年起,国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资专项,用于补助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改扩建校舍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十五”期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教育部相继开展了“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残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等,累计投入近1.2亿元,共资助贫困残疾学生近5万余人次。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形成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合力。
截至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弱智三类校)数量为1605所,在校生总数36万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4万人,随班就读学生22万人),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859所和29万人。
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尚存在较大困难
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差、质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
1.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滞后于特殊教育发展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区域差距较大。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其中中西部101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中西部8万人)。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现有326个地级市(州、盟),尚有74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地级市总数的22.7%,其中中西部65个,占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地级市总数的88%。全国现有县(市、旗)1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县总数的39.56%。其中中西部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县总数的82%。
2.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
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目前60%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设在县镇或农村,校舍建设标准较低,小、旧、陋、破以及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二是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多数是由原普通中小学校改造的,不仅校舍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在使用功能及设施上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与国家发布实施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根据中西部部分省份特殊教育学校实地调研情况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分析测算,70%左右的学校需要进行校舍建设和配置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其中中西部约680所左右。
3.国家相关政策促使特殊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关心程度在逐步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也在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预计近年内入学人数将呈上升趋势,现有办学条件将日趋紧张,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所需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章 指导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市、州、盟)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盲、聋哑、弱智三类校中两类及以上组合建制学校)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所有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基本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2008年~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选择部分地(市、州、盟)、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重点建设190所左右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
二、实施步骤和建设内容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存在诸多特殊性,从有利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考虑到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及省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等状况,项目实施应与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经费的落实等项工作相衔接,拟对总体规划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建设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编制完成分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做好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试点工作。在项目学校遴选上,选择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在师资队伍、运行经费、开工建设等诸方面均具备条件且急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积累经验,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建设50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在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根据各省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选择具备建设条件的部分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阶段:建设46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全面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任务,实现规划总体目标。对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尚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章 资金安排及原则
“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中央专项投资约6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约4.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约65所,投资2亿元,改扩建校项目约125所,投资2.5亿元),必备教学、康复训練设施配置投资约1.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0.5亿元,改扩建校项目1亿元)。
中央专项投资对县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重点给予倾斜,每校按300万元进行补助,原则上不要求地方配套。对地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3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2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项目学校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每校补助80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
对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艰苦、需统筹集中建设学校的个别西部省份可采取投资额度切块安排方式,以加大中央专项投资对项目学校的支持力度。
第五章 预期建设成效
一、特殊教育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整合特殊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增大特殊教育学校的辐射及覆盖范围,有效引导和推进中西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将由2006年的1012所增加到近1500所,从而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基本辐射中西部地区所有地(市、州、盟)和30万人口以上县(市、旗),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二、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65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125所左右现有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矛盾。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470所(增加46.4%)特殊教育学校,近70%原有特殊教育学校(680所左右)按实际需求进行改扩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相匹配的专业功能教室及设备配置基本齐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实现区域内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预计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增长35%,净增2.8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3.8万人。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将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增长220%,净增17.6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23万人,基本满足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
第六章 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有效工作程序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审核、确定分省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按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分年度审批下达建设计划和投资,指导各地项目实施;省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当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状况、经济水平、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編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总体规划,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本省项目建设规划的实施;地(市、州、盟)、县(市、旗)两级政府负责提供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用地,落实专项配套资金,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强化管理,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各地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立并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机制;加快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调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充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配备,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使用后教学、生活的正常运转。
三、严格标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各地要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进行项目学校建设所需投资的需求测算和设计,确保校舍的安全、适用、实用,反对追求学校建设高标准、华而不实。同时,项目学校建设也要与当地残疾人事业的系统工程相结合,特别是在康复设施的利用上,提倡资源共享、互通互用。
四、专项检查,落实项目监管机制
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将年度建设项目安排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落实工作责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相关审计部门将对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在设备采购中出现违纪行为、资金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和浪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一经查实,依法追究责任。
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4
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社区品位,切实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本文出自-http:///-找文章到](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期间社区建设情况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共辖*、*、*等3镇和*、*、西*等16个乡,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46.2万人。目前共有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县城(东街、中街、西街居委会)3个,兴隆镇1个;居委会从业职工17名,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8人,中专学历4人;正科级干部4人,副科级干部4人;城镇居民6.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6。
“十五”期间,我县社区居委会建设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多万元,比“九五”末增长2.5倍。新建了吉强镇西街居委会和中街居委会及老年活动中心,既缓解了中、西街居委会无办公用房问题,又缓解了我县没有老年活动场所的问题;新建了兴隆镇居委会,并配套了相应办公设备和活动器材。这些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使我县社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虽然我县社区居委会建设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属自治区农业人口第一大县,也是自治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办公条件和社区活动平台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财务保障机制。由于我县地方财政非常困难,财力不足,成为制约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瓶颈。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的改制,加之我县企业少,就业岗位少,社区中外来人口和下岗职工就业压力较大。四是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社区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科技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的治理和完善。五是各镇社区建设水平不一,发展不平衡。六是近年来虽然对县城吉强中、西街居委会及兴隆镇居委会进行了建设,但由于规模小,标准低,加之未能配套水、电、暖等附属设施,也直接制约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突出党建工作新特色,建设科技、人文、绿色环保、诚信和安全文明社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
2、坚持对现有城镇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坚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确保社区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4、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完善。
(三)总体目标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中小城市社区规模和水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各组织体系完善并且高效运作,社区各大服务体系均已建立,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社区财力有充分保障,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和热爱社区,形成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全面建设科技、人文、绿色环保、诚信和安全文明社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便民、利民、为民”的方针,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社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高效、经济、方便、良好的综合服务,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实现“三级”联网,争取2007年底使50的居委会达到示范和温馨社区标准,到2008年底80以上的居委会达到示范温馨社区标准,基本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总体目标。
(四)重点建设任务
1、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机构,加快社区中介组织发展,力促其在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中
发挥重要作用。
2、加快县城及中心集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新建县城东、中街社区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改(扩)建西街区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新建东、中街社区医疗站,将原城郊卫生院在2006年整体迁建到吉强镇袁河村后,充分利用业已建成的各项基础设施,将其改建为西街区医疗站;争取新建东、西街区托儿所,新建东、中、西街区文化
健身活动中心,新建集老年、残疾人康复、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康复活动中心,新建县城家政服务中心及中心敬老院;新建平峰镇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
3、加快其它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预计到“十一五”末,城镇人口接近10万人。“十一五”期间在县城中街再增加一个居民委员会,在兴隆、平峰镇各增设1个居民委员会。在人口较多,发展较快的苏堡新营、将台、偏城、白崖、西滩6乡设立居委会。在其它10乡设立社区服务站。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在城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共创美好社区的建设上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业优势,把服务延伸到社区,主动面向社区,服务居民,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广开用人渠道,把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居民工作的人才,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等形式,吸收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战斗力。明确“以党建铺路,靠服务升华,促社区自治”,不断提升社区的品位。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和自我管理,开展便民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拓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大县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区、市扶持。发挥驻社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民团体及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支持社区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开办社区服务项目。运用社区自治机制,实行社区自筹,实施环卫、保洁、家政等有偿服务。自办实体,自办项目,实现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互动。认真研究社区工作,逐步建立“财政补贴、社区居委会自筹,鼓励个人投资”的财力支撑体系,落实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经费和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生活补贴,逐步建立离任居委会干部必要的生活保障措施,促进社区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和睦友爱、诚信守法的和谐社区,建设好群防群治网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合理规划,保障社区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科技、人文、绿色环保、诚信和安全文明社区。
5、完善各项服务措施,促进社区发展。社区服务要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内容,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发展一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专职专业和自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居民和下岗职工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发展以五保供养、婚庆服务、城镇“三无对象”救助和其它便民利民服务。以县医疗机制为依托,社区服务网点为主体,社会、集体、个人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双向救诊形式;要方便群众就医,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开展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大力推进积极向上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文化广场活动。以现有文化、电影设施为依托,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方便居民生活,满足文化精神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推动社区再就业工程。
6、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优化社区环境。以司法、公安派出所为主,社区内的治保、民事调解及其它社会治安为辅,按照“群防群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在社区实行“一区一警”模式。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反对迷信,建立移风易俗型社区,严禁在社区内乱摆乱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社区环境,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和登记工作,不断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做到合理规划,鼓励社区居民养花种草、种树,逐步扩大住宅小区绿地面积,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人均绿地面积。
沈阳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5
“十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机遇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认真总结“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制定沈阳市城市建设 “十一五”规划。本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分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统揽全市建设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时期建设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决策,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好机遇,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规模达到433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5倍,成为沈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发展最快时期,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沈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十五”期间,沈阳市通过创建环保模范城及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年”的支持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新增绿地面积6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7.6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7%,比“九五”期末增加14.58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达到40.65%,比“九五”期末增加16.1个百分点;三环以内水面面积达到21.3平方公里,水面积率达到4.68%,比“九五”期末增加2.25个百分点;拆除4000余根烟囱和1800余座锅炉房,集中供热率达到80%,比“九五”期末增加30.7个百分点,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17天,比“九五”期末增加244天;全市新建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1%;新建成大辛、老虎冲等2座大型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4400吨/日,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率达到100%,比“九五”期末增加19.52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沈阳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并成功申办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二、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大都市圈构架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沈阳市交通运输以加快构筑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基本框架。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运营,2005年铁路货运发送量达到535万吨,货物到达量达到1860万吨,旅客发送人数达到2925万人次;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辟航线75条,通航城市67座,旅客吞吐量达到450万人次,比“九五”期末增长20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2万吨,比“九五”期末增长6.2万吨;公路建设共完成路基改造2188公里,黑色路面2722公里,桥梁工程433座,全长17535延米,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500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13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1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新建和改造道路1462条,其中8车道以上道路32条,面积306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03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0.21平方米,道路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环型加放射状道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沈阳道路建设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跻身“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行列;公共交通线路达到143条(不含小公汽),比“九五”期末增加62条,公交车辆达到5422 标台,比“九五”期末增加了3500标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达到13.57标台,比“九五”期末增加4.2标台,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0.5公里/平方公里,市民乘坐公交车辆出行比例达到18.8%,比“九五”期末提高7.8个百分点,全市拥有出租汽车17200台,建成区每万人拥有出租车数达到34.8台。
三、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公用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沈阳市不断加大公用事业改革力度,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了“三峰”供水问题;新增排水管道170公里,新建和改造泵站12座,基本消除积水区域;改造地下燃气管网590公里,新增城市燃气用气人口114.73万人,建成区燃气气化率达到92%;220千伏电网已基本建成环城双环电网;新增邮政局(所)37处,中心城区局所服务半径达0.68公里;电信出局线路达到427万对,光缆长度达到9129公里。
四、公共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防灾能力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沈阳市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改造和建设了含有6个子台的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能力由过去的15分钟提高到10分钟;完成了沈阳浑河城市段南堤建设18.9公里;城市核心区人均人防工程面积由0.24平方米增加到0.46平方米;消防装备和器材达到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五、村镇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农村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实事支持,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通过村屯整治、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广大农村人居条件;通过合乡并镇、和谐发展,不断强化小城镇城市化取向。“十五”期间,全市村镇建设完成投资74.0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81.36%。沈阳市建制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5363.24万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2.7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726.39万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203.77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0.68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4.62平方米。村镇道路、供排水、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发展较快,全市村镇自来水用水总人口达到137.89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2.78%;全市村镇实有道路面积达到11066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42.7平方米;全市建制镇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3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9平方米。全市完成规划修编并依据法律程序审批的小城镇规划56个。按照“抓好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重点镇、示范镇建设,全市确定5个全国重点镇和10个全省示范镇。
六、“文化名城”建设成果卓越,城市品味和知名度显著提升
“十五”期间,沈阳市先后整修了“一宫两陵”、“四塔七寺”、张氏帅府等近20处保护性历史建筑的内外环境,其中“一宫两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新建了沈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档案馆、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大剧院等公共服务与文化设施。
七、建筑业与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人居质量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08.5亿元,比“九五”增长114.3%,占全市地区总产值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12%上升到“十五”时期的14.4%。建筑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33.1亿元,为“九五”时期的197.9%。房地产方面,共投入市场商品住宅2941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7.4平方米增加到23.2平方米。
“十五”期间,沈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十五”期间,沈阳城乡建设发展现状不仅符合现阶段发展实际,所基本形成的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东部生态旅游业,西部现代工业,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北部高新农业,中部集金融、商贸、教育、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城乡建设发展形态,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沈阳城乡建设的发展拉开了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沈阳城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长远发展看,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城乡差距较大,与城市相比,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二是城乡基础设施有些方面还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生态功能还相对薄弱,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城市风貌特色展现的不够,现代标志性建筑还不够多;四是规划、建设、管理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 “十一五”时期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沈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局,加快改革开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城建先行的推动作用,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我市逐步实现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适当集中财力,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同时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的效益与质量,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民和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建成果惠及全体市民,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共生的环境。
3、坚持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努力建设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又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设施的挖掘、保护和管理,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现沈阳的风貌特色。
4、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城市支持农村,以城带乡,不断加大对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建设领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资源使用方面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开发和储备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土地资源和资金支持。积极开发和使用优质、环保的新型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重;要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和使用节水器具,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大力推进雨水收集工程,提高中水回用比率,加强对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6、坚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充分利用好政策性信贷资金,以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为重点,继续扩展投融资渠道;推进项目管理法人制和代建制,建立新型城建运行机制。
二、建设目标
按照规划先行、优化结构、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突出重点、适度超前、提高质量、推进发展的思路,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一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以交通和通讯及现代物流为重点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完善和提高沈阳城市功能,夯实沈阳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为我市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通过水系、绿化、环保和环卫等方面的建设以及拓展新区、改造旧区,初步建设具有良好舒适居住环境的模范生态城市。
三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要注重老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特色街区建设,加快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先进文化内涵的文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四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新城(新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通过试点建设,改善村镇居住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镇整治的目标。
三、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重点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一个开放、集约、可生长的轴带大都市区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布局,促进和带动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
1、空间发展形态
构建 “一城、两轴、六带、六楔”的轴带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外围新城,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拓展。
——一城:规划新二环路以内及周边部分区域,是城市核心服务功能的集聚区。
——两轴:一是贯穿主城南北的都市轴(即“金廊”),;二是贯穿城市东西的浑河生态轴(即“银带”)。
——六带:沿沈大、沈山、沈哈、沈丹、沈抚、沈阜六条交通轴,以交通走廊为引导,启动建设苏家屯、空港、十里河、张士、大潘、道义、虎石台、新城子、汪家等九个新城。
——六楔:在六条发展轴带之间控制六条生态绿楔。
2、空间功能布局
围绕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打破城乡分割,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发展格局。
——大浑南地区。以浑南新区为核心,建设新城区、高新区、物流区,使大浑南地区成为现代化的文体中心、会展中心、航空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制出口基地及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西部工业走廊地区。建设以装备制造业及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最终将其建设成为辽宁重要的工业走廊和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沈北地区。建设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及沈阳北部生态新城区。
——东部现代旅游休闲度假区。依托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区,形成以现代风景旅游业为主的休闲度假区,建设东北地区风景旅游度假胜地。
——老城区(现二环路内)。继续坚持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进一步形成以金融、商贸、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功能集聚区。
四、城市建设规模及投资总规模
到2010年底,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期末的64%提高到70%以上,建成区用地规模由“十五”期末的310平方公里增加到450平方公里。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规模上,确定1200亿元(按20%递增速度测算,包括电力、通讯投资200亿元,不含铁路、公路、民航主体投资),其中400亿元来源于市本级财政投资,800亿元来源于各开发新区和各县、区、部门、企事业自筹及其他社会化投入。
第三部分 “十一五”期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十一五” 期间沈阳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包括:
一、道路交通系统建设
1、对外交通系统建设
强化以国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公交走廊构成的沈大、沈山、沈丹、沈抚、沈哈、沈阜等六个方向的交通走廊建设,完善沈阳与辽宁中部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重点项目包括:
沈大通道(营口、大连方向)建设: 建设哈大客运专线,改造101省道沈营线为高等级公路,胜利大街与苏桃路连接,继续向南与101省道沈营线相连, 打通沈西工业走廊向南通往营口港的陆路通道,与现状国铁长大线、沈大高速公路和202国道黑大线共同组成营口、大连方向的交通走廊。
沈山通道(辽中、盘锦方向)建设: 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开发大道,与现状秦沈客运专线、国铁沈山线、京沈高速公路和改造后的102国道京沈线、102省道沈盘线共同组成辽中、盘锦方向的交通走廊。
沈丹通道(本溪、丹东方向)建设:国铁沈丹线提速扩能改造,开通沈丹(沈本)城际列车,改造304国道丹霍线(南)为高等级公路, 与现状沈丹高速公路共同构成本溪、丹东方向的交通走廊。
沈抚通道(抚顺方向)建设:外迁苏抚铁路,国铁沈吉线提速扩能改造,开通沈抚城际铁路,建设沈通高速公路,改造现状沈抚高速公路为城市快速路(更名为沈抚大道),规划建设连接抚顺外环,与沈阳现状南三环的快速道路,形成“一高两快两轨道(1+2+2)”的交通走廊。
沈哈通道(铁岭、康平、法库方向)建设:新建沈康高速公路,改造102国道京哈线和203国道明沈线为高等级公路, 与哈大客运专线、国铁长大线和沈哈高速公路共同构成铁岭、康平、法库方向的交通走廊。
沈阜通道(新民、阜新、彰武、朝阳方向)建设:建设沈彰、沈阜高速公路,改造101国道京沈线和304国道丹霍线(北)为高等级公路, 构成新民、阜新、彰武、朝阳方向的交通走廊。
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建设服务于沈阳经济区大都市圈的立体化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桃仙国际机场新候机楼和第二条跑道,逐步形成2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
沈阳铁路枢纽建设:建设哈大客运专线,结合地铁建设,改造沈阳站进出口通道,实现铁路、地铁、公交零换乘。改造沈阳北站北出口,修建沈阳铁路枢纽东半环线,外迁沈阳站货场及20家企业的货运专线,建设连接西部、北部的铁路运输专线,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和物流、行包、煤炭等专业货场,实现“外货内客”的铁路环状枢纽新格局。
2、城市道路交通及设施建设
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为目标,按照“化环为网、轴向拓展”的交通布局,打开“二环”,突破“三环”,形成“内方格外环放”式路网格局,主干道日平均车辆通行速度由 “十五”期末的33.5公里/小时提高到38公里/小时。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配建公交枢纽站和场站,公交客运量占总出行人数比例由“十五”期末的18%提高到25%。以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加大对静态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多层次货运交通枢纽,做到物流园区功能定位,规模层次分明,园区间分工协调有序。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重点项目包括:
——建成地铁1、2号线(含一号线西延长),开工建设地铁3、4号线;
——改造建设“一横一纵”快速路网系统。“一横”即延伸东西快速路,打通北一路,连结304国道;“一纵”即建设二干线过河通道连至机场路,形成南北向快速路。
——建设两横两纵快速公交线路,“两横”即北一路-市府大路-津桥路和建设大路-南五马路-文化路-万柳塘。“两纵”即望花街-广宜街-西顺城街-五爱街和胜利大街;
——完善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及出口路之间道路系统;
——建设北
一、兴华等公铁地道桥;
——打通昆山路与联合路、北二马路与十一纬路、津桥路与善邻路等断头路;
——新建沈阳站、五爱等大型公交主枢纽站和公交停车场;
——在太原街、中街等繁华商业区建设公共停车场;
——建设张士、桃仙等物流园区场站;
——启动建设太原街商业区智能交通试点街区。
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巩固和发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成果,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打造亲水城市,构建“一轴、两环、四城、九湖”的生态水系,三环内水面积率由“十五”期末的4.68%增加到10%,新增水面面积26平方公里。以承办世园会为契机,构建“一山、一带、两环、六楔”的绿化体系,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城区和区县污水处理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5万吨/天,建成区内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有效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新增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继续实施拆除10吨以下锅炉房(烟囱)工程,采用清洁能源比例由24%提高到50%,大气优良天数由“十五”期末的317天提高到330天以上。治理城市噪声,创建安静、舒适的宜居环境。重点项目包括:
水系方面:
——以浑河沿线开发建设为重点,向东西拓展,东至抚顺界,西至辽中界,将铁西、于洪、东陵、棋盘山管委会所控区段全部纳入开发建设范围,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滩湿地、湖泊建设和景观公园建设。
——新建长青、浑河下游橡胶坝;
——扩建、新建丁香湖、芙蓉湖等大型湖库;
——建设环城水系精品节点;
——改造和新建胜利、七二
四、辉山明渠等河渠,并修建沿线水系节点;
——建设于洪新城、浑南新区、长白地区、曹仲地区水网(细河城市段、老背河、金家湾、苏抚灌渠等)。
绿化方面:
——建设浑河沿线绿地;
——建设丁香、东湖西、沟连屯公园、方家栏公园等大型公共绿地;
——建设中心城区街头精品绿地。
环境保护方面:
——新(扩)建生态型、人工湿地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改造沈水湾、五爱等大型污水处理厂;
——实施大辛、老虎冲垃圾场二期建设工程;
——新建西部1000吨/日垃圾处理场;
——建设34座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配合公交、出租车油改气工程)。
三、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建设
以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合理开发利用煤炭和地热资源,引进天然气、煤层气等高效能源,重点实施气源、热源和电力工程建设,城区气化率达到98%,新增供热面积4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由“十五”期末的80%提高到95%,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420千瓦时。
供气方面:
——开发利用沈阳周边地区煤层气;
——建设一座大流量高压门站;
——沿三环建设高压燃气环线100公里;
——沈阳市卫工储气罐拆迁与储气系统改造工程。
供热方面:
——新建、扩建浑南、沈西、金山等热电厂;
——新建、扩建东基、新立堡、长白等热源厂。
供电方面:
——新增和扩建500千伏变电所2座,新建超高压输电线路785公里;
——新增和扩建220千伏变电所18座,新建和改造高压输电线路476公里。
四、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
以城市水源建设为重点,新增供水能力90万吨/日,供水总量达到231万吨/日。建成区内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建设和改造,控制区域比例由“十五”期末的23%提高到65%。
供水方面:
——实施东水西调大伙房引水二期工程,建设90万吨/日的东、西两座配水厂;
——建设石佛寺二期水源工程;
——建设和改造“两环、三纵、四横” 的城市供水干管330公里。
排水方面:
——新建和改造五爱、北
三、于洪新城等污、雨水泵站;
——新建和完善沈海地区、崇山北地区、东部八家子地区等排水支系统;
——实施北部系统污、雨分流整体改造,南部系统沿运河分区段进行污、雨水分流改造,西部系统重点实施卫工明渠两侧雨水管道建设;
——沿城市运河及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小区进行雨水收集试点工作。
五、城市通信系统建设
重点发展3G、Ipv6技术、高性能移动通信终端、无线宽带接入、无线网、光通信、通信集成电路与核心模块、智能网络设备、路由与交换设备、无线市话设备、固定宽带接入产品、光传输系统、程控交换接入产品,以及高端防火墙、入侵检测、大规模网络化入侵检测技术等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完成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网络资源整合的“三电合一”工程。
六、城市防灾系统建设
以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为重点,整合城市应急救援支持系统,建设和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城市综合防灾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工程设施抗灾设防的常态化管理,增强城市重大工程、地下空间及生命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防洪方面:
——续建浑河南北两岸的护岸工程;
——实施北沙河、杨官河、张官河、白塔堡河整治工程。
抗震方面:
——建设地震综合监测预报系统;
——建设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建设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消防方面:
——建设消防队站25处;
——建设消火栓3500个,消防水鹤200个。
人防方面:
——建设以人防干道(地铁)为骨干,以商业区地下空间为网络,以大型单建式工程为支点,以防空地下室为基础的防护工程体系。
七、特色街区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创建沈阳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名城为目标,挖掘历史文脉,完善特色街区风貌,建设一批主题鲜明、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广场街头雕塑,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档次。
——特色街区:重点建设世园会博览会、城市金廊区、浑河景观带、皇城地区、太原街沈阳站地区、中山路欧陆风情休闲区、北市地区、西塔地区、以及三好信息产品贸易街、北二路汽车贸易街等十大特色街区。
——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建设沈阳奥体中心、沈阳会展中心、桃仙机场扩建工程、城市规划展示馆、沈阳市博物馆、沈阳音乐厅、浑南歌剧院、沈阳杂技厅、沈阳市少儿图书馆、沈阳应急指挥中心等十大标志性、大型文化公共服务设施。
八、新区(新城)建设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新区(新城)建设,实现城市新区(新城)生产与生活的均衡发展。
南部地区:
——完善和新建大浑南地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道路、快速轨道的“双高、双快”交通体系工程。
——新建东塔、燕塞湖等8座浑河跨河桥(隧);
——南二环外移至现状南三环路,建设新的绕城高速公路(新建南三环路);
——胜利南大街延长至新建的南三环路;
——苏抚铁路南移工程。
西部地区:
——建设西部工业走廊产业大道;
——大堤路跨越西三环沿浑河继续向西南延伸;
——新建沈西工业走廊跨浑河桥,连接通向营口港陆路通道;
——浑河、细河环境整治;
——地铁一号线继续向西延伸;
——建设铁路西货场和铁路货运专线。
北部地区:
——建设横贯东西的沈北开发大道。
——建设蒲河滨河大道。
——改造蒲河沿线生态环境,建设水系景观。
——建设北部新城客运站,水厂等基础设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镇改造建设示范区。
东部地区:
——建设完善沈棋路旅游观光带和浑河滨水休闲景观带;
——建设和完善世博园景区、棋盘山景区和森林公园景区。
九、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五新”为目标,基本完成全市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的编制,完成郊区和国省公路沿线村镇的“四清”、“四改”和电力、通讯、公益设施的配套建设,四个郊区50%、四个县(市)30%的村镇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内容包括:
主要道路要有硬覆盖,有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秸杆气化、沼气等清洁能源,有雨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村旁、路旁、宅旁、水堂旁有绿化,有安全卫生住房,户户有卫生厕所,乡乡有垃圾集中排放处理场,居民点与养殖业相分离,河、渠、坑、塘污染得到治理,逐步形成自然村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乡乡设客站。各郊区、县(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除了以上九个重点方面之外,房地产与建筑业要以提高居住质量,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为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政府补贴房和廉租房供应体系。充分发挥建筑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建筑业建设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方面: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60亿元,比“十五”增长12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6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80.7万平方米,分别比“十五”增长92.1%和111.2%。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以规范业主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信用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为重点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公平、公开、公正和有序的市场环境。
房地产方面:每年住宅竣工面积达900万平方米,2010年,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8平方米,增长4.8平方米。以改善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居住条件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政府补贴房及廉租房供应体系。全面改造和消灭棚户区。新建住宅按照节能省地型标准建设,住宅节能率达到65%。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建停车场和商业网点,推广采用饮用水和中水“双水”供应系统。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为我市未来五年的城乡建设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关系到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沈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构建和谐沈阳的全局。城建系统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分细化工作目标,具体落实工作机制,努力把沈阳城乡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二、科学谋划,发挥规划先导作用
科学制定和实施城乡建设计划,必须以规划为先导。规划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修编和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乡镇规划,编制核心区的控详规划,制定和完善用地、交通、水系、绿化、排水、垃圾处理、公共建筑等专业规划,加大政府对规划实施和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三、强化管理,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要强化前期工作管理,提高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强化建设市场管理,对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进行资质、诚信和业绩方面的审查,对进入市场的产品(材料)进行严格审定,保证工程高质量、高水平。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逐步推行“代建制”。加强项目开工程序审查,全面实施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和现场管理,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保证规划的实现,提高规划、决策和建设水平。建设工程要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新产品和新技术,强化精品意识,建设标志性工程。
四、广开渠道,加大城乡建设投融资力度
“十一五”期间城乡建设大发展,必然要求资金的大投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城建各部门要创新思维模式,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充分利用政策性信贷资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加大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化吸纳社会资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人和其它社会团体),形成政府引导、市区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城乡建设投资新格局。
五、深化改革,推进城建法规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鸡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精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红星乡位于鸡西市区近郊,201国道、鸡恒公路横穿乡域境内。全乡总覆盖面积8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336亩,果树面积5250亩。现有农业户4,045户、农业人口15,569口人。共有8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乡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中心,以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为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并举,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把我乡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发展、创新机制原则。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解决红星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政府管理体制、多元投融资体制以及用人机制、市场机制等。
2、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乡村经济为中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3、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原则。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注重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前瞻性,使规划能够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要求。同时,坚持规划一步到位,严格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4、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带动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对全乡8个村区别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类型,确定不同建设内容和标准,不搞一刀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对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红星村、朝阳村,先行试点,抓好典型示范。对基础较差、难度较大的西太村、红太村,加大扶贫开发和帮扶力度,创造条件,稳步推进。
5、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农民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形式,不搞攀比,不强求一律,不包办代替,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三、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
(一)建设标准
做到“八新一好”
1、发展新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要大力培育优质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监测面积占70;绿色食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50以上;农业作业标准化达80以上;新技术推广应用五项以上;科技示范户10户以上。以养殖为主的村,畜牧业(含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畜牧综合服务室达到标准化;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剩余劳动力转化率达到90以上;非农经济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
2、建设新项目
每个村新上产值10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个以上。新上产值50万元以上,利润5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以上。
3、创建新机制
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健全“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农村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4、培育新风尚
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稳定,治保组织、群防群治组织健全,有防火防盗措施,达到平安村标准。无超计划生育问题,无黄、赌、毒行为,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不赡养老人和弃婴现象,无歧视妇女儿童案件。
5、营造新环境
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规模养殖小区、牧场、大户的畜禽实现舍饲圈养,村内道路宽阔笔直,硬化,石砌边沟。
6、创造新生活
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
民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贫困户基本脱贫。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医疗急救网络比较完善,农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广播电视、农业信息村村通;村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7)建立新组织
围绕本村优势主导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协会,组建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建
立标准化的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
(8)培养新农民
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获绿色证书的农民达10以上;具有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达20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不超过3;有一名以上大专院校毕业生。
(9)建设好班子
切实提高乡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能力,激发农村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在基层党支部中实施党建目标管理制度和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任、离任于一体,认真实行目标考核、民主评议制度,大力推进“双投”选举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两委班子”成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党组织标准,提高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满意度。
(二)发展目标
1、乡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2;乡财政总收入达到3436万元,年均递增12;全部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积累达到50万元。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专业协会、致富联合体数量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个产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近郊区域经济结构。
2、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6505元,年均递增12。住房砖瓦化率达95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50的农村劳动力转到二、三产业就业,农村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3、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达80;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适龄农民养老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行财政供养;特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9年教育,并获得生活补贴;全面解决农村无房和危房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享受生活补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5,98的自然屯实现了通水泥路;有线电视、宽带和电话入户率“十一五”末分别达到95、20和80;农村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农民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4、环境综合整治达到新水平。采取旧村整治、新村建设等办法,使70的行政村完成“四改四清”(改水、改厕、改灶、改路和清理围墙院落、清理垃圾粪便、清理边沟污泥、清理乱堆乱建)建设任务。农村标准化厕所建设达到90;村级道路绿化率达90,家庭庭院绿化率达90;各村设立流动垃圾车,背街、巷道无残存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5,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力争达到100,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80;乡村道路实现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5、精神文明及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100的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建设有新提高,村级财务、政务公开率达到100,100的村达到区级以上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85的村建成文明和谐村,65的农户达到“文明户”标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治安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成功率达到96,农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农村社会稳定。
四、重点工程和具体任务
按照调整结构、增加总量、壮大财力、促进增收的思路,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实施5项重点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实施5项工程
1、实施绿色食品生产和畜牧业进档升级工程
(1)绿色食品生产。优化全乡农业种植结构,培育青玉米、蔬菜、果品三大产业。扩充规模,更新品种,增加收入。“十一五”期末,全乡青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123苹果面积4000亩,梨面积3000亩。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三大产业产值实现0.7亿元。
(2)畜牧业生产。充分依托养牛小区和高金集团龙头企业,以现有的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为中心,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牛、猪”经济。“十一五”期末,全乡肉牛饲养量达1万头,生猪饲养量达5万头。牧业产值实现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2、实施农副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充分依托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将现有4个杂粮加工厂、30个煎饼加工厂、3个青玉米速冻加工厂、3500亩果树基地组建成集团。“十一五”期末,集团下设四个分公司,分别是“青玉米加工销售分公司、杂粮加工销售分公司、煎饼加工销售分公司、果品生产销售分公司,统一使用“聚缘村”品牌,提高包装档次,增加“原”字号产品附加值。产品要从现有占据北方市场的现状下,逐步向南方延伸,销售收入实现1亿元。
3、实施乡村个体私营经济提速增效工程
利用闲置厂房,闲置土地,面向社会广泛招商,引进环保企业入村,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级积累。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私营企业,对已形成的朝阳工业小区、红星沙发小区、红星木材加工厂等工、商、运、建、服私营企业要从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宣传,指导,确保全乡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末,全乡个体私营业户达1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4、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
全乡现有劳动力6300人,其中,务农劳动力2000人,其余为剩余劳动力,要不定期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引导型和技能型培训,保证每名剩余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务工技能,引导剩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或域外企业就业。“十一五”期末,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达90以上。
5、实施规范小城镇建设工程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加大村屯房屋建设规划,坚决杜绝私搭、乱建事件发生;要加大投入,新建农民文化体育场所,倡导全民健身,全乡每个村至少要新建一处文化体育休闲广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二)具体任务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示范园区建设上,不断推动种养殖结构的优化组合。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5个园区。分别是鸡兴村青玉米种植园区,朝阳、红星、西太果树生产园区,红太、东太蔬菜园区,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养牛园区,红胜、前进、红星、朝阳4个千头养猪园区。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品牌创立上,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三品三创”工程(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积极引进新品种,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品质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青玉米、大煎饼、小杂粮、果品等特色产品的包装质量和水平,叫响“聚缘村”农字号产品品牌;在强化服务上,要依托养牛、养猪、养鸡等专业协会,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要加快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实体,充分挖掘和开发土地、林地、水面、山体等资源,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集体收入。
2、加快实现工业强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构建工业平台。坚持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主动融入全区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乡村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现有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创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使企业安心生产,壮大规模,带动和扶持乡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每个行政村要新上产值1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个以上,新上产值50万元以上、利润5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到2010年末,新增个体工商户500余户,平均每年发展个体工商户100余户。
3、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塑造新型乡村。按照区里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近郊优势,抓好全乡8个村的管理与整治,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着重围绕区里的重点建设项目,配合抓好东太民营开发区建设,协助做好失地村民的安置工作,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使之尽快成为乡域的一大亮点。要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缩减自然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要搞好环境整治。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村道路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红星村、红胜村、前进村、鸡兴村的水泥路面建设。抓好“三清二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实行“三区分离”(即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4、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步伐,使得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太、朝阳、红星、红胜4个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计划投资100万元,治理4个小流域侵蚀沟8条,4000延米,砌筑石谷坊100座,土谷坊150座,削坡植树5000棵,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问题。为了抗旱保收,计划投资100万元,在全乡8个行政村,无灌溉能力的地块打机电深井15眼,各类小井100眼,灌溉及坐水种面积1万亩。在农村公路建设上,要投入770万元新修红星、红胜、朝阳等村道路30.5公里,到十一五期末,农村道路建设全部实现标准化。在生态沼气建设上,要新建标准化沼气池1200余个;要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着力实施“121”工程(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人,就业和劳务输出2000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0名),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要建立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依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抓好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点建设,规范农村医疗服务。
5、推进文明素质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重点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加速培养新型农民。要实施乡村干部培训工程。建立党员和农村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要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开展“全民读书、健康创业”活动,培养知识型农民。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文明教育,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要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设施和队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对村小学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提升村级教育水平。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村级文化室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推动农村科技、信息和文明建设进程。要建立健全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建设成果。
6、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村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逐步实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巡逻保安化、矛盾调处超前化,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7、深化农村改革,有效整合资源。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的相关政策措施。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要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农村投入机制。整合项目工程,捆绑使用资金。每年确定的重点村定在哪里,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要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深化农村经济组织方式、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精简乡村人员,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
五、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陶忠良、乡长王立山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李霞、副乡长孙绪帮、赵晓光担任,成员由各有关站办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组成,负责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2、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乡规划指导,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措施制定、情况调度、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党政办、农技站、水利站、财政所、文化卫生站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工程,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3、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各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搞好服务。要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物、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篇7
一、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活动现状
许多的化学教研优质课赛课、大型展示课、研究课等现场, 通常都会以探究性极强的课堂实验活动来展示, 经过教研组精心打造的课堂难有不成功的。这是我们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亮点, 被倡导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也被业内人士和专家们所积极推崇。虽经现场的热烈大讨论, 教师们激情雀跃, 皆愿复制, 但是沉寂下来后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仍波澜不兴, 难以常态化进行。现实的条件是许多的化学实验难以在课堂上以学生活动的方式开展, 许多学校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开出率较低, 实验课普遍流于形式。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教学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条件, 使得化学实验的开展受到了空前的限制和制约, 每个学校、每位化学教师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实验的开展就成了黑板上作画, 纸上来讲练的做法, 实验教学成为无人监督、无人监控的局面。
二、影响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因
从多年的调研来看, 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很难开展, 究其原因, 不外乎以下几点。
1、缺乏实验教学的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
社会对学校关注的是学生考试成绩, 而不是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放弃课堂中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的教学成为以“讲”代“做”、以“练”代“画”, 上级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监督机制无法落实到位。一方面,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 化学实验是只有消耗而没有产出的一项工作, 学校领导对实验的教学也就多半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不愿有太多的投入, 这使得许多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药品等靠吃“老本”而勉强支撑。另一方面, 由于各校是化学教师兼职化学实验员的工作, 而化学教师本身任课的工作量普遍繁重, 再让教师本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化学实验, 没有明确的报酬, 没有成绩的肯定, 没有激励的机制, 加之在实验过程中会接触到有毒、有害、有险的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许多的化学教师就因此而放弃做实验, 宁愿以讲代做。缺乏或缺失激励机制, 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使得化学实验的开展每况愈下。所以许多的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一片混乱, 实验的开展就成了黑板上作画, 纸上来讲练的做法, 实验教学成为无人监督、无人监控的局面。
2、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重不足。
化学实验本身的危害性、腐蚀性、污染性等特殊性, 使得化学实验的开展需要专门的场地、专门的设备、与教材实验配套的仪器和药品等, 而现实状况是许多学校没有规范的专门实验室, 没有象样的设施和设备, 没有配套的仪器和药品;没有专职人员管理, 药品浪费严重;没有专门的人员维修, 仪器设备损坏严重。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不足, 远跟不上新教材的实验改革步伐, 难以胜任对新教材的实验教学, 所以许多学校化学教师长期以来只能在行课的教室里以讲实验、画实验为主, 也就不足为怪。
3、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 (或实验员) 。
除高完中往往配有专职实验教师 (或实验员) 外, 一般的单设初中都是任课的化学教师兼职化学实验教师的工作。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对实验的课前充分准备, 化学教师自己为了教学准备的实验总是匆忙、粗疏、随便, 使得药品的消耗多、回收率低、浪费大, 实验成功率低, 仪器设备维修与保养不到位、损坏率高, 身体伤害大, 等等。当然, 事实上各校配备专职实验员的现实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即使配备了实验教师却又不是专职的话, 也难以为化学教学服务。
4、化学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过硬。
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少, 实验教学的意识不浓厚, 实验教学的校本教研无法开展, 实验科研课题的研究难以触及, 化学教师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化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不稳定, 流失严重。一些学校只能靠自己培养, 常用非专业的教师担任化学教学, 边啃边教, 实验教学上难有落实。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 这一方面除了受经济、交通的影响外, 另一方面是学科给予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少, 凡外出观摩学习与交流往往名额有限, 绝大多数教师失去了外出“洗脑”的机会, 只靠着常年的“苦修行”磨练内功。所以许多农村教师教学年限越长, 教法往往却显得越呆板陈旧、老套定势, 离实验教学的创新要求越来越远。这些因素无一例外地对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5、大班额教学的制约。
近几年来, 许多城区中学生源拥挤, 大班额教学突出, 且不说实验场地的限制, 工作量、劳动量太大, 单是课堂上教师的有效组织工作就难以掌控,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这些现实的因素让许多教师对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望而却步。
6、没有实验技能的培训。
多年来, 教学主管部门没有开展过实验学科任课教师及实验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在化学年轻教师一茬一茬地取代了原来的老教师后, 年轻教师的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技能培训, 实验能力差, 实验失败多。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 年轻教师在浮躁心理的支配下, 个人钻研业务的精神与敬业奉献精神缺失, 怕麻烦、怕繁杂, 化学实验就这样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打折扣, 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成了粉饰的表演, 难以常态化开展。
以上诸因素虽然制约着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 但难道化学课堂实验活动就真的不能常态化开展了吗?
三、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策略
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真的难行吗?其实并不是想象的这么难, 只需要达到两个条件即可——课堂实验微型化和教师的敬业心, 再配以分组实验的教法, 即可常态化地开展实验活动。
1、课堂实验微型化。
所谓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活动即是经常性、日常性和随堂性开展化学课堂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多年的调研经验, 要使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常态化地进行并非不可能, 走实验的微型化道路是最有效的方法。微型化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量小, 不会占去太多的时间投入准备, 仪器轻而小, 便于随堂开展。以学生实验活动中的试管实验为例, 常规实验所需反应的溶液大约2ml左右 (学生实际取量比之要多) , 以每滴液体约0.05ml计算, 2ml约需40滴, 以四名学生为一个小组需该溶液2ml, 以现在普遍的大班额60名学生计, 需要15组, 即需30ml, 加上损耗量10mL, 至少得40ml, 以一位老师任教3个班为标准, 这一种药品就得准备120ml。倘若以微型实验来进行, 将试管换成塑料点滴板进行实验则所需溶液就只需2-3滴, 一个60名学生的班级实验活动教学只需约3ml, 3个班的实验活动教学约需10ml, 一块塑料点滴板同时可做多个实验。以这种微型化实验进行学生实验活动, 即便一节课内容中实验活动需要10种药品 (试剂瓶也微型化) , 也因其微型的量和仪器而大大减少了教师课前实验药品准备的工作量和劳动量, 则这样的实验活动课开展起来就没有多大的困难, 微型实验的仪器和药品用一两个实验盘就可以完全盛装下, 随时可以让学生端到上课班级的教室, 课前让班上的小组长将实验仪器药品分发到各小组去, 两三分钟即可完成, 这样一节课堂实验活动的教学课即可开始了。万盛区的一个化学课题组就使这种学生实验活动课堂进行了常态化地开展。教材所要求的所有学生实验活动一律在课堂上开展探究, 不能由教师演示代替。
将实验微型化, 学生参与和动手的机会多, 微型化实验课堂实验时间短、实验效果好、安全性好、节约药品、节省开支、环境污染少。经济落后、实验经费和实验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学校, 都可以选择微型化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万盛区的市级课题《农村初中利用身边易得材料进行微型实验的探究》化学课题组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开发微型实验资源解决了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
2、教师的敬业心。
化学实验微型化是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基础, 即便微型实验的准备不耽误多大的时间和精力, 但还是需要教师课前的积极有效地准备, 毕竟多出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 “讲实验”、“画实验”速战速决, 许多老师就这样将实验“减省”过去了, 简单实验做点演示, 麻烦的实验以讲代做或以画代做直接省掉。有这种教学心态的老师, 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诿, 学生的实验活动都难以开展。其实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是什么条件和细节都达到了你才去进行, 教学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矛盾, 开展学生实验活动就是一个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活动需要教师的敬业心来支撑, 教师没有了敬业心, 什么工作都会打折扣, 包括化学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这样的教学细节。
即使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室设施, 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只要我们的化学教师有必要的专业素质和对待工作的敬业心, 走实验的微型化之路就不愁不能常态化开展化学课堂实验活动。
3、分解大班额分组实验。
既然“挤挤一堂”的教室里难以开展探究实验, 索性把探究实验变成学生实验到实验室完成。由于实验教室容纳的学生有限, 可以分成两小组分批先后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因实验室没有专职实验员, 都是由任课较少的年轻教师兼职, 留在教室的这组学生就会没人管理。为了避免没人管理的局面产生, 利用同一年级同一教研组的老师协同合作, 没有轮流到的学生在教室上预习实验或完成实验报告, 由教研组没有课的老师临时监管。轮到做实验的这一组学生就进实验室去做实验, 由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师在所做的新教材所有演示实验中, 先集中预设实验内容, 简单的实验可归为学生实验, 实验多了再集中起来一次完成。虽然学生实验的进度可能与教学进度不一致, 但是在教师预设实验报告内容的引导下, 学生完成简单实验没有难度, 这样在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并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获得知识, 还可以通过亲自实验得到启示。这种教学方法虽可行, 但工作量大, 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可能存在冲突, 班级的众多也使学生实验的周期拖得很长。虽然如此, 但最终得以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常态化地开展了实验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深入学习, 认真领会新教材改革的精神实质, 深刻分析原有的做法的利与弊, 转变教学观念, 拓展思路, 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好常态的实验教学活动, 使教学少走弯路, 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与高效性的目的。每一位化学教师拿出自己的敬业心, 走实验的微型化之路, 相信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活动一定能常态化地顺利开展。
摘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实验教学的常态化开展越来越难, 越来越少, 本文从影响实验教学常态化开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寻找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实验教学活动能克服各种困难因素而常态化地进行开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常态化,实验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谷莹莹.科学探究更需常态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9) .
[2]胡守会.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01) .
“十一五”规划的4大特点等 篇8
“十一五”规划的4大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要突破和创新,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各个方面。为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规划》提出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2.反映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要求
《规划》力求反映新时期、新阶段的特点,注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突出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规划理念上,进一步丰富了发展内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内容上,注意合理区分市场和政府的职能,突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突出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等内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强了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明确发展目标的功能导向
《规划》按照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符合规划本身的定位、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9个方面的目标和若干具体量化指标,包括了与时俱进、突出主题;承前启后,注意衔接;区分功能,明确责任等。
4.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过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规划》还从我国基本国情和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提出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以来第三次干部换血:“交流”替代“升贬”
随着中央和地方启动地方各级党委分批集中进行换届,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地方领导干部大换班逐渐拉开帷幕,在大换班中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也将实现第三次转型。同时,中央在此次人事换届中对领导班子配备实行刚性化管理,进行了数额量化。为防止在集中换届中出现跑官要官等现象,年初中组部和中纪委联合发文要求地方严肃人事纪律,同时各省纪检委也相应加速运转。截至目前,辽宁、山西、江西、河南、云南等省纪委已下发通知严肃组织纪律。“监督地方党委换届是我们这整个一年的工作重点,现在各项工作的开展正处于最重要阶段。”中纪委新闻处处长吴戈表示。
经济
努力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制造的跨越
“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的要求。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努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重要产品,我国的制造业体系已基本建立。在一些领域,我国企业的生产还停留在组装阶段,一些产品与其说是“中国制造”,还不如说是“中国组装”。我国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制造”的跨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二是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能力。既要推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和创新的主体;也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融资体系;三是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應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既注重打造“硬实力”,又注重培育“软实力”,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树立“中国制造”的品牌,并大力提升品牌的原创性以及国际化和标准化水平。
手机资费改革空间有多大
日前,信息产业部放出消息,从本月起北京手机资费开始下调。5月8日,中国移动北京地区的新资费套餐正式推出,而中国联通的资费下调方案也在批复之中。尽管调价幅度与消费者的预期尚有差距,但坚冰毕竟开始融化。现在,多年的呼吁换来了资费的松动,消费者的愿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这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发新一轮全国性的话费价格竞争。但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并非一时一地的资费降价,而是由此带动电信定价机制的变革,以及垄断局面的真正打破。
当前电信业各种矛盾,看上去集中体现在资费问题上,实际上是电信市场竞争格局、产权制度、政府监管方式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其中,竞争不充分依然是中国电信业现存的最大问题之一。有人或许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眼下有些地方的手机资费价格战,已到了不计成本的白热化地步,似有过度竞争之嫌。
其实,从本质上说,这种竞争反映的是投资主体单一化与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治理过火的“价格战”,需多方入手,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引入竞争的同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快电信领域的开放步伐,降低准入门槛,让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眼下,消费者最为期待的,是建立一个公平有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变现在价格竞争此处“过热”彼处“坚冰”的不合理格局。同时,在手机收费方面,尽快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
言论
王梦奎: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根本问题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指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正确的,这方面的改革要继续进行。
他说,和谐社会应该是制度健全和有章可循的社会,制度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选择。深化改革和解决社会问题要在这个大方向下进行。
他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正确的,这方面的改革要继续进行。过去的不足之处,是偏重于强调“放开”和“退出”的方面,而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应该加强的方面,例如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应该承担的更大责任,没有足够重视,在公共财政投入和实际工作安排方面甚至相对地削弱了。这是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也是目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下一步改革的着重点之一。
吴敬琏:政府职能转变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经济增长与创新”天津论坛上指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吴敬琏说,目前,粗放增长方式造成了煤电油運及其他资源紧张,过量开采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这种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能力也很差。
关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吴敬琏表示,加快推进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就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信息工业化道路。
周生贤: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将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上来,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从环保总局思想作风整顿大会上获悉,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近期,环保总局将用50多天的时间,在机关开展思想作风整顿,重点加强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
“把反腐倡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定要防微杜渐,从不请客送礼、不铺张浪费、不收受贿赂的‘约法三章’做起。”周生贤说,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章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有力武器。要通过认真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念,自觉遵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戴相龙:欢迎海内外工商界投资天津滨海新区
5月9日,天津市政府举办的“天津周”活动在香港开幕,市长戴相龙不仅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更两次与媒体会面,向香港各界描述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蓝图,欢迎海内外工商界人士到这个国家级新区投资立业。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戴相龙表示,目前滨海新区不仅编制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而且已经开始建设、规划3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兴起了开发开放的高潮。
【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推荐阅读: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11-30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09-23
基础设施规划09-26
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07-04
基础设施建设09-28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06-06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07-0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07-27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08-03
基础设施建设企业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