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准则范文

2024-08-13

职业准则范文(共8篇)

职业准则范文 篇1

1自修自律自立自强

一 ,食不过饱 饮不过量二 ,勿贪口贫 言之以理

三 ,事前三思 事后自检四 ,不听谗言 不论是非

五 ,无功不禄 无德不宠六 ,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

七 ,尊老爱幼 以礼待人八 ,非礼勿视 非礼勿闻

九 ,不轻许诺 不食己言十 ,不奢不吝 勤俭持家十一 ,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十二 , 不以俗同 不以俗异十三 , 不以俗喜 不以俗厌十四 , 不慕美名 不贪横财十五 , 德业居前 宠利居后十六 , 不骄不躁 不卑不亢十七 , 虚怀若谷 含纳百川十八 , 不恃才高 不以德重十九 , 光明磊落 才华蕴藏二十 , 临危不惧 居安思危 二十一, 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二十二, 名不独享 责不全推 二十三, 责勿过严 教勿过高二十四, 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二十五, 不恶小人 礼以君子二十六, 降魔降心 驭横驭气 二十七,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二十八, 学以自用 立业种德 二十九, 宁虚勿溢 宁缺勿全三十 , 愉以求福 不怨避祸 三十一, 宁静勿躁 宁拙勿巧三十二, 舍己勿疑 施恩勿报 三十三, 宽宏大量 以德报怨三十四, 点滴之恩 报以泉涌二〇一〇年, 十一月, 二十五日郭逸翔

职业准则范文 篇2

根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CA) 的研究表明,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在复杂、不确定以及变化的环境下, 特别是在会计准则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会计职业判断越显其存在的价值。

一、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全新理念的变化, 赋予了会计人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中随处可见, 同时会计职业判断也贯穿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 会计确认

在基本准则中会计六要素的确认条件都涉及“很可能”的判断, 如资产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负债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其他会计要素, 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收入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费用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从具体准则来看,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可能性程度的划分标准为“基本确定”大于95%但小于100%, “很可能”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可能” 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极小可能”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在实务中,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是否确认为预计负债, 这些数字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还是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主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处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简称研究支出) , 应当于发生时费用化——确认为费用。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简称 (开发支出) , 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 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无论是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还是资本化的开发支出的确定, 都需要会计人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与研发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补充学习研发项目的有关基本知识, 在领悟准则中原则性规定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二) 会计计量

在基本准则中, 提出了五种计量属性, 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应用公允价值时, 当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或者不存在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报价时, 需要采用估值技术估计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 而在采用估值技术估计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 现值往往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估值方法。而现值的计算依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折现期的确定, 这些数据又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并无现成的数据可以“拿来”。

从具体准则看, 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 涉及一般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即使相关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 也会存在数据的选择、鉴别、比较的过程, 同样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况且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有待完善, 仍存在垄断经营的行业和行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一些市场的交易并不活跃等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直接获取公允价值是不可能的,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估值技术。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折现率等都是不确定的,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当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不过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分析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和进行减值测试, 都需要会计人员广泛收集资料, 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方能作出判断。资产是否减值, 要比较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新准则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在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同样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 会计报告

基本准则规定,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信息, 必须是对报表使用者而言重要的信息。正如FASB 第二号概念公告 (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指出“如果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理性使用者的判断, 那么这一事项或信息是重要的”。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 会计人员应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 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从合并财务报表具体准则来看, 纳入合并范围的主要包括母公司及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的子公司 (量的标准) 和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 (质的标准) 。不言而喻, 一般情况下, 当母公司拥有50%以上表决权股份时, 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权都掌握在母公司手中, 但当投资企业没有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表决权股份, 却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有决定权时 (即符合合并范围质的标准规定) , 同样地应将这类被投资企业与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企业一样视为重要的, 也应纳入合并范围。反之, 在有些情况下, 一些子公司虽然名义上由母公司控制, 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母公司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或者控制权受到限制, 对这类子公司应视为不重要的, 将其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

从关联方披露具体准则来看, 需要披露的关联方交易有11种, 而在披露前会计人员首先要对关联方关系进行判断, 在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时, 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例如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 该企业与它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同样可以构成关联方关系。对于这类关联方, 应当根据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对两家企业的实际影响力具体分析判断。对于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 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与判断, 在不影响财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关联方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合并披露。

在新会计准则中, 还有很多准则会涉及会计职业判断, 如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商业实质的判断、融资租赁的判断、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做出实质性让步、金融资产控制权转移的判断、合同的拆分与合并、资产或资产组的划分等等。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一)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 我国一直沿用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面对新准则的要求, 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 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更新思维方式,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 通过不断的学习, 掌握国家法规、新会计准则等知识, 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财税学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 并结合工作需要学习本单位所处行业的相应知识, 为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由于新会计准则对许多业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 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为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 也为企业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 因此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舞弊行为。为此, 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的力度, 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法制观念, 认真贯彻各种会计法规, 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 真实、客观、公允地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四) 改善职业判断的应用环境

首先, 改善经济环境。比如, 打破行业垄断, 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培植中介服务市场,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等。其次, 改善法律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加强立法监管和审计监督,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监督体系。同时, 加速市场交易立法, 建立公平、开放、自由、诚信的交易体系。第三, 改善信息环境。比如建立政府指导的市场信息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晓凤, 李戈, 刘胜福.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商业经济, 2009, (5) .

[2]李长青.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敏感性分析及其应用.财会月刊, 2009, (4) .

[3]邓敏.新形势下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9, (6) .

论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 篇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高度集中、经济业务日趋复杂,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目的是如实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向涉及会计信息利益的相关方面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可靠信息。会计和它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会计准则保持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有越来越多的准则发布,由于无法制定出适合于所有情形的通用准则,在特定的情形下,职业判断的作用无可替代。

一、职业判断的含义及组成要素

(一)职业判断的含义

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个选择决策并导致行动的过程。

职业判断要求判断者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准则知识,它是由有经验和有知识的人进行的,在适用的职业准则框架内,以必要的关注、客观正直的态度作出的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按照准则和制度的要求,根据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职业判断的组成要素

职业判断的组成要素包括环境、经验知识、数据事实、准则规则、人、过程和结果等七个方面。

1.环境:判断过程发生于法律、财务、风险、竞争和其他因素组成的环境中。环境既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确定的一面有助于日常、常规的判断;不确定的一面将使日常、常规的判断面临挑战,环境不确定的程度时刻影响着判断过程的执行和判断结果的质量。

2.经验知识:经验和知识可以使职业人士能够随时应对出现的问题,在一次判断中学到的经验可以影响下一次判断,经验和知识也使判断职业化。

3.数据事实:数据事实是具体的信息和判断最基本的依据。数据事实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们在判断中所起的作用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实现。

4.准则规则:在职业判断过程中,准则规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则规则构成职业判断框架的一部分,职业判断受到准则规则的限制,离开了准则规则的职业判断是没有指导的、理由不充分的、非职业化的,最终将毫无用处。

5.人:判断是人为的过程。根据在判断中的作用,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判断的执行者(如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等),他们是判断的主体,他们的知识、经验、悟性和对事实的感知等对判断起着关键的作用;另一部分个人或团体则构成判断的背景(如监管者,投资人等),他们尽管不直接进行判断,但却是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

6.过程:包括信息的确定和收集、信息的评估、未来结果的预测、对发生特殊结果概率进行评价和修正、对信息加以衡量和综合,以便从可供选择的行动过程中作出选择。

7.结果:判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总是从经验中学习,以不断提高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对判断的结果给予反馈,反馈的频率越高、越具体、越及时,学习的效果越好。

二、准则存在的原因

广义的来看,准则是职业判断的一种。准则是准则制定者的集体判断,准则通过限制选择、提供依据等为职业人士的个人判断建立一个框架。准则与职业人士的个人判断共同构成了职业判断的整体。

(一)职业判断本质上意味着风险。职业人士在判断时,面临着从被选方案后果的不确定到决策信息模糊或缺乏等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同时也是整个职业界和信息使用者面临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要求共同关注、共同制定准则,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准则的制定过程遵循了严格的程序,各式各样有经验和学识的人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职业组织,准则制定者的判断按照应循的程序,并通过分析、咨询、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以一种重要的方式高效地传达了在共同判断问题上凝结的集体智慧,因此准则的判断比职业成员个人的判断更好,减少了由不完美的人为判断带来的风险,通过判断设定了一个底线,提高了职业判断的平均质量。

(三)准则代表了解决普遍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由准则制定者这样的职业组织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决策,并将其传达给职业界,这样做的成本比成千上万的职业成员獨立判断的成本要低得多。

(四)准则是职业界的集体智慧,代表了共同认可的处理方式和判断结果。已获批准的准则往往具有合法地位,通过监管部门的权利支持,而得以高效推行并以其合法性、合理性向职业成员提供保护与支持,减少了个人判断被质疑的可能。

三、会计准则中职业判断的作用

(一)准则依赖于职业判断

1.人们要求准则试图涵盖所有的情况和所有企业的活动是不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有了对判断潜在的要求,需要通过判断将准则与遇到的情形结合起来。

2.准则为了传达制定者对情形的判断和运用方法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含有判断意味的词语,例如“如果…则…”和“重大”“必要”等判断修饰词,这都需要职业判断。

3.准则无需涉及不重大的问题,所以准则往往伴随着或明确或隐含的重要性判断,需要应用职业判断。

4.许多准则中的建议都需要职业判断才能实施,例如对于事项的估计、适用的情况等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准则的执行效果与判断的质量密切相关。

(二)准则改变了职业判断

1.准则通过澄清判断的标准、明确判断的结果、提出解决的方法,限制了职业判断的选择,设定了职业判断的框架和范围,甚至对职业判断进行了强制性的约束,减少了职业判断的需求。

2.准则并非尽善尽美,由于准则的不完善、提供建议不明确或不充分、偶尔的自相矛盾增加了职业判断的需求。只有通过判断才能确定如何遵循准则的建议,才能解决不同规范的冲突。

会计及其所处环境在不断地演化,会计准则保持不变是不可能的。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准则还可能会出现空白。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一个准则系统不允许判断,它将很快会失去作用,在旧准则出现空白、新准则发布以前的空隙,职业判断给出暂时的解决办法,新准则因此而得以提炼。准则给职业判断一个柔性的空间,从而使得准则可以经受环境变化的考验,同时职业判断所作的尝试与创新也推进了准则的演进。

公司员工语言及行为规范准则范文 篇4

公司员工语言及行为规范准则

为加强公司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员工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使企业进入正规化管理。特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准则》,以此约束员工的语言及行为。

公司员工是公司的窗口,其言行、举动,都代表企业的形象,要以理行事,文明做人。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树立明快、精练和高素质的外部形象,切实做到:微笑多一点、说话响亮点、走路快一点、沟通多一点、帮扶多一点、考虑问题周全点、行动主动迅速点、责任多担点。

一、行为和形象规范

员工是公司形象的表现载体,因此必须具备强烈的形象意识,从基本做起,塑造良好形象和规范的行为:

1、不论遇到员工还是来宾,见面行问好,态度和气,面带微笑,言语礼貌。

2、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仪态形象,做到仪表端庄、服装整齐、举止大方。在办公区和作业区内,禁止嬉戏打骂,禁止高声喧哗。

3、进入其他人员的办公室,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4、进入工作区域或办公区,严禁酒后上岗。(因工作关系饮酒除外)

5、保持会议的严肃性和尊重原则。开会期间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保持会场肃静,不从事与会议无关的个人活动,会议上未议定或议定尚未公开的事项不得外传。

6、下班时仔细检查电器电源是否关闭,要锁好门窗,注意安全。

7、无公事需要,不在他人写字间内久待、闲聊。

8、禁止出现公司员工间相互诋毁、谩骂的恶劣行为。

二、不同场合的语言规范

1、接听电话:“您好,然后报上我公司全称”并做好电话记录;电话结束语:“随时恭侯您的光临”,“谢谢”,“希望您能常来”,“再见”,等。

2、见到客户步入展示中心时:“先生/小姐,早上/下午/节日好”,“您好,请问您有哪些方面的需要”,“您好,这边请”,“您请坐,先请看一下我公司产品资料”,“您请喝水”,等。

3、与客户交谈时应常用:您、请、好的、对不起、谢谢等。

4、当客户赞扬我公司产品时:“确实如此,您在这方面真的很专业”,“谢谢,我们将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等。

5、当客户赞扬我们的工作做得好时:“您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过奖了,还请您多给我们提意见,多帮助我们才好”,“非常感谢您的鼓励”,“谢谢,您的肯定更让我们更加感到一种责任,如果不把工作做好,对不起您的这份信任”,等。

6、当客户就我公司产品某些方面提出质疑时:“您的担心我们能理解,实际情况是……”,“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随时提出来”,“您清楚了吗,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随时监督、批评、指正”,“我们的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尽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欢迎您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对于您的建议和要求,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将尽量地考虑和完善”,“待我们公司商议后,我们将及时给予您答复,好吗?”

7、当客户提出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时:“真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请您稍侯,待我咨询××主管或××部门后再给您答复,好吗”,“对不起,请您稍等一下”,“

湖南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您真得很细心,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非常感谢您能替我们想到,请允许我向公司请示后再答复您,好吗”,等。

8、当客户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时:“对不起,为了客户共同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您的利益,请您能理解支持我们”,“请您放心,您提的这个问题我会向公司汇报的”,等。

9、当客户提出不合理的价格优惠时:“对不起,请您理解,好吗”,“对不起,公司都是定价销售,也希望得到您的支持,非常感谢”,“对不起,不是我有没有这个权利,而是定价销售是我们的制度,请您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会用最好的服务来回报您,好吗”,“如果您一定希望得到折扣,是否也希望我们在质量上给您同样的折扣呢,肯定不是,那何不让我们用最好的质量、一流的售后服务、来让您得到最大的实惠呢”,“我不得不很抱歉地告诉您这价格做不下”,“对不起,公司采用定价销售制对每一位客户都是公平的,这样您也会用得放心,您不用担心有人花比您少的钱却和您拥有同样的品质的产品,是不是”,等。

10、当客户提出某项问题,而公司也暂无明确规定时:“对不起,公司正就这个问题广泛收集客户意见,以便公司做出更符合大多数客户意愿的决定”,等。

11、当客户提出要见公司负责人时:“请您稍等,我给您马上给您联系”,等。

12、需要主动要请客户看加工现场时:“请您到加工场地实地看一下吧,以便有更直接的感受”,“眼见为实,咱们一块到加工场场地去看看,好吗?”

13、当请客户留下联系电话时:“请您留一个电话号码,以便我们能将最新的信息向您通报,好吗,谢谢”,“为了我们更好地为您服务,请您留一个电话号码,好吗,谢谢”,等。

14、当客户确定签协议时: “您的选择,是我们的荣幸”。“感谢您的选择,我们将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您始终满意和放心”。“欢迎您随时给我们提出批评、指正”。“有空就来坐坐”。

15、请客户填《客户档案》时:“为了更好地对您跟踪服务,请您配合我们尽量详细填写这个表格,这张表格内容我们绝对保密,不对外宣传,不过如果您不愿透露之处也可以不填”,等。

职业准则范文 篇5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2、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4、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5、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处置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金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员工职业行为准则(参考) 篇6

1.1本准则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公司所有员工应当熟知并遵守。

1.2公司尊重员工的正当权益,通过本准则界定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1.3员工违反本准则可能导致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违反本准则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将依法追究经济赔偿责任,行为涉及犯罪的,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4对于遵守或违反本准则的员工,公司将按照《奖惩管理办法》分别给予相应的奖惩。

2.职业操守

2.1经营活动

2.1.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经营管理制度,依法从事经营活动、诚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杜绝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贪污、受贿、商业行贿、挪用资金或虚支滥报费用等招摇行骗的行为。

2.1.2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位员工的义务。员工不得从事、参与、支持、纵容对公司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行为。发现公司利益受到损害,员工应及时向公司汇报,不得拖延或隐瞒。

2.1.3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员工不得超越本职业务和职权范围从事与公司利益有冲突的经营活动。

2.1.4除本职日常工作外,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员工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2.1.4.1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招投标、竞拍等。

2.1.4.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等。

2.1.4.3以公司名义对客户、新闻媒介发表意见、消息等。

2.1.4.4代表公司出席各类会议或公众活动。

2.1.5员工须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各项制度。员工认为公司制度明显不适用,应及时向上司或制定和解释该制度的部门反映。公司鼓励员工就工作充分发表意见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2.1.6遵循管理流程接受上司的领导是员工的职责。员工应服从上司的指示。员工如认为上司的指示有违法律及商业道德,或危害公司利益有权越级汇报。

2.1.7遇到工作职责交叉或模糊的事项,应主动向直接领导及时汇报寻求明确指示,一时无法得到指示且工作紧急和重要的情况下,员工要主动应对不得以分工不明为由推诿。

2.1.8严禁员工超出公司授权范围或业务指引的要求,对客户和业务关联单位做出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公司内部,员工应根据自身能力和时间性等要求,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做出承诺,并努力兑现。

2.2资源使用

2.2.1未经公司批准,员工不得将公司资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它单位或个人。

2.2.2员工对公司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及网络系统或其它资产,不得违反使用规定,做任何影响公司利益的不适当的用途。

2.2.3公司自行编写的一切书面和电子教材、培训资料等,员工未经分管领导授权,一律不得对外传播。

2.2.4严禁伪造或变造或盗用公司印信严重损害公司权益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2.5公司的各类证照、文件应合理使用、妥善保管,避免丢失。

2.3保密义务

2.3.1公司一切未经公开披露的业务信息、财务资料、人事信息、工资奖金收入、招投标资料、合同文件、客户资料、调研和统计信息、技术文件(含设计方案等)、企划营销方案、管理文件、会议内容等,均属企业秘密,员工有保守该秘密的义务。当不确定某些具体内容是否为企业秘密时,应向上级请示咨询,避免泄露公司机密。

2.3.2员工接受外部邀请进行演讲、交流或授课,应事先经上司批准,并就可能涉及的有关公司业务的重要内容征求上司意见。

2.3.3员工应对各种工作密码保密,不对外提供和泄露。严禁盗用他人密码。

2.3.4关于此条涉及的其它内容请参看公司保密制度或类似文件。

2.4敬业与协作

2.4.1熟悉自己的职务说明书及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

2.4.2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2.4.3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

2.4.4遇到困难时,应虚心向同事请求帮助。当同事需要帮助时,也要尽可能提供帮助。

2.4.5对于不是很明确的职责,不要简单地说“不关我的事”,对于自己可以解决的,尽量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与部门和人员明晰职责。

2.4.6积极参与部门建设,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等。

2.4.7任何工作人员均不得随意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干预其他成员的行政权。

2.4.8做错事敢于承担,不推卸责任。领导批评时不找借口自我开脱。

2.4.9领导布置任务,应准备记录的纸和笔并迅速前往领导所在之处。若有事不能前往,应及时向领导解释,主动询问约定另一时间。

2.4.10领导下达工作指令后,应及时用语言作答,并付诸行动。

2.4.11工作指令中的重点应复述确认。疑惑之处要询问明白。

2.4.12两级领导同时下达命令,以高一级为准:正、副职同时下达不一致的命令,以正职为准。

2.4.13遇上司越级指挥,应及时向直接上级汇报、请示。情况紧急时可直接接受高层越级指挥,但事后要及时汇报直接上级,并请示高层领导通报直接上级。

2.4.14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上级领导的指令要坚决服从。当认为其指令不妥时,可以向领导提出异议,当领导仍坚持原指令时必须服从。

2.4.15完成任务情况应适时向领导汇报。领导不熟悉的部分,汇报应详尽、耐心、陈明利弊得失。领导精通的部分,汇报要简明扼要。

2.4.16员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有保留意见和申诉的.权力,上级领导不得因此而对其有所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或打击报复。

3.内外关系交往

3.1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遵循互相尊重的原则,拓宽各种沟通渠道,如:报告、会议、个别交流、总经理邮箱、同事邮箱、文体活动等实现有效沟通。

3.2学会倾听:

3.2.1倾听时要注视对方。

3.2.2适时重复某些重要的话语,表示明白和清晰理解。

3.2.3适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

3.2.4适时表达对对方意见的赞同。

3.2.5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

3.2.6以愉快的方式结束倾听。

3.3在日常工作中如出现意见分歧,应遵循以下处理原则:

3.3.1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3.3.2重视沟通,换位思考。

3.3.3处理分歧不可拖延。

3.3.4避免处理时带入个人情感,应以团结为出发点,以事实为基础妥善处理分歧。

3.4内部竞争

3.4.1内部竞争应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

3.4.2用业绩体现进步,做好本职工作是参与内部竞争和体现成就感的第一步。

3.4.3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共同进步。

3.5员工须谨慎处理内外部的各种宴请和交际应酬活动。应杜绝参加的活动包括:

3.5.1后期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利益的各项活动。

3.5.2一切具有赌博性质的活动。

3.5.3涉及违法及不良行为的活动。

3.6公司对外的交际应酬活动,应本着热情周到、务实适度的原则,不应铺张浪费。公司内部的接待工作,应遵循礼貌大方、务实简朴。员工在安排交际活动时须考虑以下重要因素:

3.6.1是否属于工作需要。

3.6.2费用、频率和时机是否恰当。

3.6.3消费项目是否合法。

3.6.4是否严格按照公司的制度流程进行了审批。

3.7员工不得以任何名义或形式索取或者收受业务关联单位的利益。员工对外活动中,遇业务关联单位给予的回扣或其它奖励,一律上报公司进行处理,不得私自据为已有。供应商或客户馈赠的礼品无论价值多少,无论在办公室或家中收到,都需要按照公司礼品登记规定,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3.8尊重客户、业务关联单位和同事是基本的职业准则,员工不得在任何场合诋毁任何单位和个人。

3.9管理者应关心员工成长,不得蓄意压制或埋没人才。

3.10员工之间应相互协作,不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中伤他人、损害团结的事情。

4.个人与公司利益的冲突

4.1兼职

4.1.1员工未经安排或批准,不得在外兼任获取报酬的工作。

4.1.2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下列情形的兼职(包括不获取报酬的活动):

4.1.2.1在公司内从事外部的兼职工作。

4.1.2.2兼职于公司的业务关联单位、客户或者商业竞争对手。

4.1.2.3所兼任的工作构成对公司的商业竞争。

4.1.2.4因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有损公司形象。

4.1.3公司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但如利用公司资源或可能影响到工作,员工应事先获得公司批准。

4.2个人投资

4.2.1员工可以在不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从事合法的投资活动,但不得进行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活动:

4.2.1.1参与经营管理的。

4.2.1..2对公司的客户、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进行直接投资的。

4.2.1.3借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的。

4.2.1.4假借他人名义从事上述三项投资行为的。

5.职业修养

5.1文明用语

5.1.2见到同事要主动问好,多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再见”等文明用语。

5.1.3遇到公司来访客人要微笑点头致意或简单打招呼“您好”。

5.1.4看到陌生人来公司,要主动上前打招呼。并正确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情?“、”请问您找哪位?”“请问您和…约好了吗?”、“您这边请,我带您过去”等。

5.1.5男性主动向女性打招呼,下级主动向上级打招呼,年轻的主动向年长的打招呼,先见到的主动打招呼。

5.1.6下班前要道“再见”、“明天见”、“我先走了”等,先走的主动招呼。

5.1.7若有人主动向你打招呼,你须要有回应。

5.1.8讨论问题要尽量使用积极、正面的话语。有不同意见时注意控制语调、语速和情绪。

5.2办公规范及工作纪律

5.2.1员工上岗需佩戴公司统一制作的工作牌。

5.2.2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遵守上下班时间,严禁迟到、早退、矿工,上班时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5.2.3工作场所交谈要语音适中,不影响他人工作,保持办公环境安静,严禁喧哗、吵闹、嬉笑打骂等不文明行为。

5.2.4找领导签字、办理业务等要遵循先来后到顺序进行,如遇急事插队,须征得先到者的同意。

5.2.5跟随客户或领导进出电梯遵循先进后出原则。

5.2.6办公时间不谈论与工作无关事宜,或到其它办公室随意走动、闲聊。

5.2.7上班时间不允许在办公室吃饭、吃零食。

5.2.8上班时间不允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浏览与业务无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网站、玩游戏等)。

5.2.9办公时间原则上不准接打私人电话。

5.2.10进入其它办公室沟通、请示、报告,需先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入内。不得直接进入或随意进门张望。

5.2.11上班时间严禁在办公网络上发布与工作无关的信息。

5.2.12保持办公室清洁,案头不堆积文件,办公用品摆放有序。不在座位时,座椅摆放端正。

5.2.13接待客户要以双手奉茶,先客人,后主人,先领导,后同事。

5.2.14送客时根据身份确定规格,若送至公司门口、汽车旁,招手待客人远去,方可离开。

5.2.15接受名片时要以恭敬的态度双手接受,默读一下后郑重收入口袋中。

5.2.16公司所有员工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得饮酒。

5.2.17严禁任何员工酒后驾驶。

5.2.18参加会议需提前5-10分钟入场。

5.2.19严禁无正当理由培训旷课。

5.3仪容仪表

5.3.1面容清洁,衣着得体、端庄、整洁。工作时不穿背心、短裤、拖鞋,或有碍风化的服装。不戴歪斜的领带。

5.3.2发型整齐,不染怪异发色。

5.3.3女员工可着淡妆,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或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香水。不宜用深色或五颜六色的指甲油。

5.3.4指甲应经常修剪,保持清洁。

5.3.5参加重要会议着装要大方得体,有着装要求的岗位应按照公司要求着装。

5.3.6举止文雅,坐、立、行姿势端正、不懒散。

5.4电话礼仪

5.4.1接听电话,应在电话声响三声之内接起电话。外部电话使用规范用语:“您好!xx医药XX部门”,接听内部电话直接自报姓名并使用规范用语“您好!XXX“。

5.4.2对客户的咨询,要有耐心。采取首答负责制,严禁推托。

5.4.3准确记录、转告电话内容,主动解决客户需求,及时转告并敦促同事回电。

5.4.4接听电话尽量简明扼要,不允许用电话聊天、大声说笑。

5.4.5交谈结束,由领导、客户、年长者先挂断电话,请求他人帮助的让对方先挂电话。

5.4.6周围同事不在时,主动代接办公电话。

5.4.7会议进行期间原则上不拨打和接听电话,将手机置于震动、静音或关机状态。重要电话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后可到会场以外区域接听。

5.5勤俭节约

5.5.1每位员工都应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5.5.2养成使用电子文档的习惯,遵循“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时,各类纸张要双面使用。

5.5.3打印排版时注意字体大小、页边距和行距,注意草稿和正式稿件的打印方式,以节约纸张。

5.5.4打印过一面的非涉密性纸张,其背面可用来打印草稿或非正式文件,以节约纸张。

5.5.5节约用水,根据需要控制水量大小并随手关闭水阀。

5.5.6节约用电,下班时,要关闭电灯、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晚上加班时,办公室灯光不要全部打开,注意利用率。夏季和冬季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规定的温度开启空调。

5.6个人修养

5.6.1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5.6.2不在公司的非吸烟区内抽烟。

5.6.3不损坏公物,不浪费水、电、电话费等财物。

5.6.4不乱倒、乱堆积垃圾。

5.6.5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不酗酒、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5.6.6上下楼梯遇到领导,应向右侧主动礼让。

5.6.7不得故意改动个人或他人的申请记录、档案文件及各种原始记录、单据、合同者。

5.6.8无上级允许,不得翻阅其桌面的文档或使用其电脑。

6.本准则经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生效,全公司适用。

7.此前与此准则不一致的相关文件,自动废止。

更多热门推荐:

1.注塑车间员工行为准则

2.企业员工行为准则(详细版)

3.商场员工行为准则

4.员工基本行为准则

5.员工行为准则

6.集团公司员工行为准则

7.集团员工行为准则(简洁版)

8.员工行为准则(通用版)

9.酒店员工行为准则

小议现行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 篇7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能力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职业的本质需要高水平的职业判断。一个行业的魅力就在于它需要很高程度的职业判断。可以说, 没有职业判断所带来的灵活性和智慧, 财务会计程序、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财务会计系统就无法运作。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导向为主体, 对某些交易和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办法, 而是给出判断的标准, 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选择最合适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 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 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 准则、制度不可能对所有现实或潜在的交易事项都一一罗列计量核算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判断能力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 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

会计职业判断, 是指会计人员和会计相关职业人员根据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 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 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 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职责范围内的会计业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所进行的理性选择、判断和认定, 其目的在于务实企业资产质量, 充分揭示财务风险, 正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方面, 而是贯穿于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在回答“是什么”、“在何时”和“怎么做”的问题。简言之,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各环节。

(三)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1、主观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会计职业的敏感, 通过自己对企业具体事项的了解, 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 做出的一种合法合理的判断。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 会计职业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现行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 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而使用不同的方法会输出不同的结果, 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贴近实际, 只能由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

2、目标性

判断总是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一般而言, 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和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外, 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3、权衡选择性

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 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择优, 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 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 当然也希望通过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能更有效地维护和提高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因此, 可以说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的过程。

4、受制约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主观的东西, 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如受制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受制于会计的某些自身特征、原则、相应的理论框架以及政府会计管制水平;受到会计人员自身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

二、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一) 现行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职业判断能力

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 在会计处理程序中很多时候需要选择适用本单位的会计政策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会计人员判断并最终做出正确决定的情况很多。

会计人员在企业日常的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中, 对会计原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的把握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实现。判断越合理充分, 准则会被更好地使用, 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能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越真实。

(二) 现行会计准则会计计量模式使会计核算更依赖于职业判断

会计计量模式的改变使会计核算更依赖于职业判断。为与国际会计接轨, 目前我国适用的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是我国公开市场并未达到理想的活跃市场状态, 寻找、确定真正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当的难度, 在操作上很大程度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需要会计从业人员通过对市场以及技术环境进行综合把握, 做出正确职业判断, 避免公允价值计量“不公允”的现象。

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会计核算中, 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才能进行会计计量, 常见的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净残值的确定、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等, 必须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选择适当标准和方法来预测与推断, 尽可能使会计计量合理准确。

(三) 会计政策选择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政策, 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 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 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目前有很多会计事项存在多种处理方法, 如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用等, 会计人员只有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在这些准则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中, 选择对本企业具体情况最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并同时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四)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估计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

会计估计, 是指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在会计工作中, 会计人员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对具体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判断, 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发生时间和影响予以估计入账, 其确认、计量的合理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估计中的运用非常多, 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或有负债的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量等。这些情况必须通过会计人员合理预测与分析判断加以确认、计量, 才能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一) 树立职业判断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 会计人员已经习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来处理业务, 而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判断和分析复杂的会计业务。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转向原则导向型规则, 赋予了会计人员很大的选择决策权, 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换观念, 增强会计职业敏感度, 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职业判断的意识, 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变化和需要。

(二) 积累实践经验, 开展经验交流会

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的训练、实践, 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其实, 会计人员每天处理日常业务正是实践和长期积累经验的过程。会计人员应该主动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 通过处理个别事项把思维发散到一般的业务处理, 总结工作经验, 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判断效率;会计人员之间亦可以经常交流实践经验, 有道是“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共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三) 完善法律环境, 切实加强监管

现行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 也随之带来了企业利用它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监管不利则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恶化。财会法律赋予政府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 财政部门就应该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 形成“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为基础、法律法规约束为准则”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用财政、审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再认定、再判断来约束和监管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程序, 它不仅是影响会计信息的一个基本因素, 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后果。所以, 提升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过程, 它需要会计人员和会计相关职业人员、部门共同做出努力。

(四) 实行终身学习制, 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技能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经常会面对新的问题, 甚至涉及本专业以外的技术领域。同时, 会计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注重对理论的思考, 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大胆探索, 努力实践, 增强自身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四、结束语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会计活动, 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 才能做好职业判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 长期积累才能形成。

本文通过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 重点阐述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以及如何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需要有社会各方面的培训支持与监督。只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客观公允的会计职业判断, 才能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减少人为调节资产和利润情况的发生, 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呈现在公众面前, 真正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从而最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淑君.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04) :17-18.[1]郝淑君.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04) :17-18.

[2]李传忠.论会计职业判断[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53-55.[2]李传忠.论会计职业判断[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53-55.

[3]韩国红, 潘上永.会计判断———会计实务的重要程序[J].财会研究, 2006, (06) :26-27.[3]韩国红, 潘上永.会计判断———会计实务的重要程序[J].财会研究, 2006, (06) :26-27.

[4]刘泉军, 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03) :7-10.[4]刘泉军, 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03) :7-10.

职业准则范文 篇8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租赁会计职业判断

为适应全球化时代会计标准统一的国际潮流,我国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即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这一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新准则体系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更加重视资产的质量和企业经营风险的揭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

判断,是人的思维基本形式之一,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是人们运用思维对某种不确定事项进行判定的活动。判断因其职业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会计作为最为专业及庞大的职业,也必然有其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主体即会计人员以会计法律、准则、制度等法律法规为标准,利用其会计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所从事主体的各种会计事项的处理原则、程序及采用的方法,作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判断与选择,使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与要求。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运行的全过程,在会计的确认阶段,会计职业判断首先是要确认记录会计事项的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判断经济事项的性质,并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以确定会计的要素。在会计的计量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根据会计要素的类别,确定其合适的计量属性,采用规定的计量单位与计量手段,准确地计量各项会计要素的价值,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完整。在会计的记录环节、会计职业判断的要点是对各项会计要素按其性质进行正确的分类,准确及时地登记在其相应的会计账户体系中。在会计的报告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要确定会计报告的内容,选择会计报告的形式、手段及时间,进行合理的报告。

二、会计职业判断与新准则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复杂和个性化,准则和制度不可能也无必要详细规范每一类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的制定若采用规则导向,准则制定的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小,职业风险较低。若采用原则导向,准则制定的比较宽松、粗略,可操作性弱,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大,职业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会计职业判断有利会计准则实施。经济事项涉及范围的广泛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准则就不能准确实施。财务报告尤其是当包含复杂或异常交易出现时,意见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需要企业及独立会计师在决策时作出相关判断。判断越合理充分,准则会被越好地使用,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准确客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片面的判断会歪曲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新租赁准则中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于确定性的业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按规定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准则或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需要会计人员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做出职业判断。而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交易或事项需要以最近可获得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并尽力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会计准则的改进要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随其变化而不断提高。在此,笔者仅就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准则对其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进行探讨。

1.对租赁开始日的职业判断

据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新租赁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承租人和出租人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准则和原来的准则相比,改变了租赁开始日的确定时点,原准则叫租赁开始日。新准则以租赁协议的签订日与双方承担主要租赁责任的承诺孰早为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这里判断租赁开始日也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认租赁开始日的目的之一是作为租赁分类的基准日,因此即时、正确地对租赁开始日进行确认有利于会计人员对租赁类型进行判断。

2.对租赁类型的职业判断

在判断租赁类型时,承租人和出租人应视租赁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其法律形式对租赁进行分类,即要遵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项租赁(包括售后租回交易)应否认定为融资租赁,不在于租赁合同的形式,而应视出租人是否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所谓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由于资产闲置或技术陈旧而发生的损失以及由于经营情况变化致使有关收益发生的变动。所谓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直接使用它而获得的收益、资产本身的增值、以及处置所实现的收益。如果一项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那么无论租赁合同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应将该项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如果一项租赁实质上并没有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那么应将该项租赁认定为经营租赁。为了判断与租赁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是否已经转移,租赁准则中规定了几条便于实务操作的判断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租赁的分类,还应全面考虑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是否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比例,这些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对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职业判断

租赁准则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应由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将该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进行比较,选择两者中较低者。这里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会计人员要通过两次职业判断来完成。

首先,判断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构成。承租人角度的最低付款额中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并且租赁合同是否规定有优惠购买权,最低租賃付款额的构成内容也不相同。如果租赁合同没有规定优惠购买选择权,则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包括:租赁期内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租赁期届满时,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未能续租或展期而造成的任何应由承租人支付的款项。如果租赁合同规定有优惠购买选择权,则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包括:自租赁开始日起至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之日止,即整个租赁期内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承租人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而支付的任何款项。其次,判断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所用折现率,折现率的高低对资本化金额有着很大影响。能够取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折现率;若承租人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且租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4.对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职业判断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是承租人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国的融资租赁实务中,在将融资费用分摊到租赁期的各个期间时,推荐采用实际利率法。但为简化计算,我国目前也允许采用某些近似计算方法。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因此会计人员应运用专业判断,选择恰当的分摊方法。

上一篇: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课件下一篇:关于2008年村两委班子工作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