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背景(精选8篇)
准则背景 篇1
会计目标是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 是决定会计核算体系为谁服务以及提供何种信息的基础。国际上现有的几种会计发展模式都是由服务目标不同而演变而来, 因此, 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过程中对会计目标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准则的内涵。从具体内容上看,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把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作为会计服务对象的目标, 其具体规定如下: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在旧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描述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 以政府为会计服务对象的目标体现较为明显。简而言之, 会计目标的转变是决定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的根本。
一、目标转变是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IASC (国际会计准则) 《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会计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 这种信息对于广大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是有用的;财务报表还应反映管理当局托付给它的资源受托责任或经济责任的实施结果。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规定与IASC中的规定趋于一致。
20世纪60年代,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市场风险的加大, 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增加利润乃至战略防卫和发展等目的, 跨国公司的发展形式也在逐渐演变。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在国外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会计国际协调的初衷就是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报告, 这是东道国乃至居住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 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提高经济和财务决策、管理成本与效率、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国际化对于减少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成本, 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会对不接受国际会计核心准则的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发展构成相应的限制, 从而降低有关国家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近年来, 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
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会计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逐步趋同的过程, 也是各国利益之争的结果。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 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实际。
二、我国会计环境发生转变是会计目标转变的制度基础
经济发展为一国发展之根本。古人谓:经济学乃经国济世之大学, 其理甚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会计学的演进源远流长, 而今已成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历史的眼光看, 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 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地说, 文明水平越高会计方法就越精湛, 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强, 会计信息促进或妨碍经济发展的能力也相应增强。经济发展对会计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 也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上。
旧会计准则实施时期,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 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 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具有过渡性, 会计目标中会有“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这样的要求。现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逐步成立, 对资源的合理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 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已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 随着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审计标准体系的初步建立, 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 具备了一支知识化、年轻化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新的会计环境下, 新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规定就有了新的发展。
三、目标转变体现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权衡
根据有关文献, 国内外会计学术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 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 资源的受托方 (即管理当局) 应承担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并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从而确立的会计目标应有助于检查和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其中最有效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净收益的信息。因此, 它强调经营净收益的真实与准确, 注重信息的可靠性, 对向外部提供的信息就会有所取舍。“决策有用观”认为, 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资本市场介入的情况下, 会使资源所有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淡化, 转而更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以及所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从有效管理受托资源转向在资本市场上使报酬与风险的比例达到最优。从而会计目标应为信息使用者 (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 提供有助于其作出合理决策的信息。因此, 它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更关注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动金额、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 同时还需引入各种计量属性, 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就信息质量要求而言, 两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应该更加注重如实反映;而决策有用性需要的信息, 则更加注重相关性。
受托责任包括广义受托责任和狭义受托责任。狭义的受托责任观要求存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根据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解聘管理当局进行决策。当资本市场发展到股权十分分散的情况时, 众多小股东由于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愿意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这样, 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逐渐模糊, 投资者开始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对待他们认为经营管理业绩不好的公司。因此, 决策有用性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决策有用观下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受托责任决策, 它意味着投资者选择了公司目前的管理当局或转而选择其他管理当局作为受托人, 是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人权利的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 广义的受托责任评估包括了决策有用性。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并无根本的冲突, 两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汇的, 它们所要求的会计信息存在着许多共性, 而两个目标所属的环境有一定的差别。一般认为, 受托责任观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管理当局所承诺的受托责任要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 从而要求先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决策有用性产生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本相对分散的市场条件。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应是两个并行的、无冲突的, 但又有不同侧重点的目标, 都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新准则会计目标的改变反映了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 但决策有用观要求的资本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目前基本上处于向决策有用性过渡的阶段。相信随着资本市场环境的日渐成熟, 基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会更加成熟。
四、会计目标转换的影响分析
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综合本文的背景分析与解释, 可相信, 会计目标的转变将为我国会计改革带来重大影响, 未来会计发展的道路也将会出现重大的变革。会计目标的转变, 使得微观信息使用者即会计服务对象取代了原有的以政府为服务对象的思路, 转变了会计在决策参与中的地位, 树立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基础工具的核心观念。此外, 会计目标转换使得会计计量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部分将逐渐地被公允价值取代,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会计目标的转变, 对公司契约各方平衡利益冲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也起到了协调作用,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特征将有利于投资者通过会计信息来保护自身根本利益。会计目标的转变也使得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以会计信息为基准的股价取代了政府计划指导, 成为资源流动的基准导向, 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总之, 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现实经济环境制定合理的会计目标, 以会计目标为中心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有充分发挥会计目标对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 会计目标的现实意义才会实现, 会计目标才会真正成为沟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
摘要: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3年颁布的新旧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进行比较, 试图从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的改善以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权衡三方面来解析会计目标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并分析其对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2002 (中译本)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胡玉明:事项会计: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兼论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方向[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3) .
[5]王晨明:论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5 (9) .
[6]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 2003 (2) .
[7]葛家澍、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 (初步意见) 的评介[J].会计研究, 2007 (2) .
[8]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J].会计研究, 1995 (4) .
[9]冯淑萍: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J].会计研究, 1999 (1) .
[10]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J].会计研究, 2001 (9) .
准则背景 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体系背景特点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市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起步于1988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又进行了深刻而重大的改革。1992~1993年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创造了条件,初步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之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1月1日逐项颁布实施,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9年10月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规范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两则、两制”及其补充规定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各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发布实施,在总体上打破了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将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它标志着我网新一轮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
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2003年,财政部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换届改组,正式启动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3年、2004年,会计准则委员会主持了20余项会计准则研究课题,形成了数阿万字的研究报告。2005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人提速阶段,先后修订了17个原有会计准则,制定了21个新的会计准则,并先后分5次向业内发布征求意见稿。2006年,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中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至此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第一,在内容体系方而,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在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第22届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称这套体系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个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38项新会计具体准则是按三大原则来进行分类的,第一类是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准则,这些准则适用于普通的行业和企业;第二类是有关特殊经济业务的准则;第三大类是有关财务报表的准则。
第二,在会计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做了大胆的借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的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的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都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考虑到要排除人为操纵因素,从而取得一个比较准确的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在应用公允价值时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但是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限制比较多。总体原则要把握两点:一是“要形成活跃的市场”;二是交易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没有第三方干扰,讨价还价形成的价格,也可以说是公允的。据悉,财政部为此多次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相关问题。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我国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主要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特色”
第一个是关联交易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原来对国有企业即政府所有的企业是豁免披露的,不作为关联方,但是后来把豁免取消了。在中国,我们不可能按照国际做法去做。如果把国有企业都作为关联方,它们之间的交易都作为关联交易披露,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工作量,重要的是,掩盖了真正关联交易的事实。
第二个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关于已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我国现行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都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但是从我国实际运行情况看,该规定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此,新准则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
境,规定对于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与国际准则形成了实质性差异。
第三个是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问题。新准则中规定,除了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做权益处理的,均做收入处理。而国际准则规定所有的补贴按收入处理。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分析
(一)资产减值计提方面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新准则规定,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恢复。而“盈利上升,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曾是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手段之一。但会计准则变动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上述准备。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隐藏利润”的公司而言,则可能会赶在2007年1月1日之前,赶紧将减值准备冲回。从实际公司计提的跌价准备来看,许多公司的跌价准备都超过净利润1倍以上,往年可能隐藏利润的钢铁、房地产、煤炭、贸易等行业有可能在2007年转回部分跌价准备,从而极大地影响当期净利润。
(二)债务重组方法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债务重组将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人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而原来是计人资本公积;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以实物抵债,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高每股收益水平。
(三)新的存货记账方法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四)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五)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准则背景 篇3
(一) 会计课本相对过时
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下, 虽然学生对于课本上所对应的课题能够熟练掌握, 能够自主完成课后有关于数据编制、作图、作表,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社会上关于会计方面的实际操作与教学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以至于课堂所用的知识无法与社会实际挂钩。会计行业是一个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行业, 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变动, 对一些账单页面, 计量数据会有些调整。
(二)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会计作为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 需要时刻关注社会上的变化, 需要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而老师专注于不变的课本, 过度强调课本知识, 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强硬, 而动手能力不足, 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学生的发展。其次, 部分高校由于校内设备过于陈旧, 学生在会计模拟实施教学当中并没有得到真切的体验, 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将会计模拟教学当成主要课程来编制。最后, 学生缺乏真正的实习机会, 而学校提供的实习也往往有名无实, 未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会计职位当中, 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观摩会计行业的运行机制, 所以学生在实习阶段往往能见到真是地账单、报表、凭证等, 但却是出自他人之手。
(三) 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高校会计教学仍然以填鸭式教育为主, 而且伴随着高校的扩招, 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急剧的增加。应对此种情况, 学校多以大班上课为主, 这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相应的交流与互动。由于人数过于庞大, 老师也无法顾忌每个学生的感受。虽然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高校老师为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以及为了会计课程更加的真实生动, 采取了案例教学方式授课, 但是从实际所得效果来看, 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 并没有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四) 忽视素质教育
当代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视智育, 轻视德育的倾向, 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 在高校中, 学生虽然会直接、间接地学到一点法律知识, 但那实在是杯水车薪, 许多学生提及法律知识会显得很茫然。目前高校方面过多的注重会计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 只有为数不多的基础会计课程用来提高学生地法律知识。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教学改革方法
(一) 重视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尤其要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会计专业知识是学生就职、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道德和法制教育是学生形成职业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会计人员在从事其职业时才能遵循职业操守, 按照会计准则确认、审核、计量会计材料, 得出真确、可靠的数据。因此, 会计教学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明白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实和守信是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立业之本, 既是个体道德的基石, 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 对于人际协作与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提高师资力量
首先, 高校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 树立积极的心态, 享受目前的职位,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其次, 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讲课水平,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赢得学生的喜爱。最后, 教师要不定期的进行知识的更新, 接触新事物进行新一轮的学习。
(三) 充分利用现代资源
在高校会计教学中, 为加强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积极性, 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财务软件能力等, 要充分利用周边现代资源, 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将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师不要过于依赖课本知识, 尤其对于那些内容陈旧的内容, 应跳过, 可以适当的从网上收集相关知识代替课本知识。对于课本方面的内容, 要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讲解, 选择特色的教学案例, 通过讲、练、模仿相结合, 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同时, 高校可以相应的减少授课时间,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 讨论, 发现, 解决问题, 最后让老师或学生组织课堂总结发言,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 注重实践教学
会计是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的职业, 会计人员能力的巩固和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大量处理会计相关业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联系, 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岗位的人才, 同时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甚至是就业机会, 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这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 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 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其次, 高校可以通过招聘社会上具有相当的社会阅历, 丰富从业经验的企业会计行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课程, 使学生更直接、深层次的了解社会会计行业动态, 要求等等。再次, 学校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 对会计行业进行社会调查, 或进入公司实习, 以便对该行业有深入了解, 以便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三、结论
在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 学生、老师、学校应共同努力, 了解传统会计教学中的不足。在革除弊端的同时吸收其中的精华, 加以改善, 同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提高我国会计行业整体就业水平, 促进会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信立滨.浅析高校会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赤子, 2012, (8) :70.
准则背景 篇4
财政部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 取代原《独立审计准则》, 完成了我国审计制度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该准则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将风险审计理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新审计准则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其指导思想是战略观和系统观, 审计人员不再只关注财务数据, 而是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广泛的经济系统中进行考察, 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企业外部及内部环境分析。新审计准则强调在审计实施的三个阶段都要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并根据新情况不断调整风险评估结果, 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二) 构建了完整的准则框架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要求, 新审计准则补充了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的具体审计准则。同时为了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 重构了审计准则框架体系, 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具体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执业准则框架体系的拓展, 既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 又规范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等不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 能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 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要求。
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有责任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证据, 无论该错报是由舞弊还是错误所致, 这意味着审计人员揭示舞弊的责任有所加重。新审计准则推出一系列具体准则以加强对重大会计舞弊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并将职业谨慎上升至职业怀疑的高度, 还强调通过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 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 对每一个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做出判断, 并动态地评估重要性水平。
二、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不断改革, 审计对象和经济活动日渐复杂和多样化, 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 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是一种多元、开放和动态的工作环境, 这对其知识结构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不仅取决于审计实践经验, 也依赖于审计基本理论, 高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改进审计教学。目前, 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不重视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我国高校审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偏重专业知识教育, 轻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 通常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审计基础课程的一个章节, 很少专门开设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课程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 可能顶不住压力和诱惑, 为客户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从而损害审计的公正性。
(二) 非鉴证业务内容涉及较少。
我国高校的审计课程教学大多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 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与会计有关。随着管理的拓展和与国际交流的发展, 非鉴证业务逐渐在审计工作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很多审计教师由于缺乏对非鉴证业务的实践和了解, 只能从会计角度讲授审计业务, 较少涉及非鉴证业务方面的内容。
(三) 审计案例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审计案例课程, 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教学案例陈旧, 内容单一, 或是以会计核算错误问题为线索、针对章节内容设计的简单案例, 或是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国内外典型大案。案例资料缺少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介绍等内容, 难以反映审计工作的全貌, 学生无法完整系统地了解审计实务中需要做哪些工作。
(四) 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审计课程。该课程的讲授不仅涉及到审计知识, 也涉及到计算机知识, 但我国高校中具备较强计算机基础和丰富审计实务经验的教师并不多, 这导致课程的重点成了按照用户手册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审计软件, 没有将计算机审计课程与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相结合, 也无法向学生提供初始数据, 以至于在课程结束时, 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尝试过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取数进行分析、审计。
三、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改进措施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强化对审计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教育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需求所决定的, 审计教育也不例外。审计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环境, 为日益拓展的审计职业界做准备, 培养未来复合型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更新审计教学理念。
从管理角度看, 工作内容变化, 职业素质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高素质审计人员应该能够依托信息技术, 有效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组织运营效率, 增加组织价值, 实现组织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更要训练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复杂计算机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 必须依靠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解决审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方式。高校教育是培养审计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环节, 可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等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也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 采取案例分析和专题研讨等方式, 培育学生形成解决审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方式, 树立维护公众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 珍视自身信誉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
(三) 扩充非鉴证业务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审计业务, 非鉴证业务市场相对较弱, 主要局限于代理记账、税务代理、资产评估等, 收入规模较小。新审计准则补充了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的具体审计准则, 拓宽了执业范围,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借鉴国际经验, 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大力培育并拓展非鉴证业务市场。高校要通过课程设置, 把这些行业人才必需的专业知识纳入日常教学中, 适当增加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审计和绩效审计等非鉴证业务方面的教学内容, 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
(四) 提高审计案例课程教学质量。
审计案例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选择合适的案例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 由于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异, 应更侧重本土案例的选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审计理论, 授课教师可以按照章节理论内容和教学目标编写针对重点章节的小案例, 再结合一些综合案例, 使学生在掌握章节重点内容, 具备初步分析能力的基础上, 对审计整体工作流程有比较好的把握。为了能更好地与审计实务相结合, 还应该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等实训操作。
(五) 增加计算机审计相关课程的设置。
新审计准则增加和修订了一些与IT相关的准则。2010年10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 财政部发布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通用分类标准。两套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需要加强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中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与技能, 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从事审计和有关监管工作的能力。审计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 可以选择开设以下内容:计算机审计原理、通用审计软件讲解、企业信息化管理审计、XBRL知识及相关软件工具应用等。高校要加强审计数据抽取及风险评估技术工具方面的应用教学,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转换、验证、整理、分析与运用信息的能力, 使其具备能够在大量的数据环境下, 识别关键风险点并抽取合适的审计样本数据,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能力。
(六)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审计属于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 审计专业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目前我国企业、审计职业界和教育界之间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 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新审计准则要求对于风险不同的企业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 而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是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培养, 更需要在执业过程中培养。通过高等院校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合作的方式, 安排师生实习, 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事务所和企业也可以通过接收学生实习,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挑选有潜力的学生, 壮大后备人才队伍, 实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韩晓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8, (6) .
[3].王明珠, 吴安平.审计创新人才培养与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 2001, (4) .
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的反倾销应对 篇5
一、会计制度设计方面的协调
利用会计应对反倾销, 需要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 基于现行会计准则针对反倾销应对的特殊要求, 设计一些专门的会计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会计科目的设计。
鉴于会计准则与反倾销应对之间的联系, 应对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进行修改和补充。会计科目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设总账科目。针对出口企业出现的新业务或新情况, 以及经营管理的新要求, 分析哪些总账科目可以继续使用, 哪些总账科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需要修改, 在原有总账科目的基础上通过局部调整, 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会计科目体系。对于原有会计科目体系没有涵盖的经济业务, 可以增设总账科目进行核算。比如在判断是否存在倾销时, 需要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 可以增设“正常价值”会计科目, 这样既可以核算产品的正常价值, 又可以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倾销的可能性, 从而做好反倾销应对的会计准备。 (2) 增设明细会计科目。对于一些虽然不属于财务会计核算所需的数据, 但属于反倾销应对所需的数据, 可以通过增设明细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归集和汇总。比如, 在填写调查问卷时, 要填写生产每一被调查产品的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并按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分别报告。因此, 在进行工资核算时, 除在工资文件中列示相关财务数据外, 还应增加年龄、职称等项目, 以反映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满足反倾销应对的需要。 (3) 进一步细化会计科目。对于反倾销应对所需的某些详细信息, 可以通过进一步细分现有会计科目来提供。比如, 涉案产品的成本是最终裁定是否存在倾销的关键依据, 因此精确地计算出涉案产品的成本非常重要。作为产品成本构成部分之一的制造费用, 在财务会计核算中, 往往只是按照生产车间分设二级明细科目, 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因此为了加强管理, 便于分析涉案产品的成本, 可以按制造费用的用途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2. 会计凭证的设计。
会计凭证的设计包括原始凭证设计和记账凭证设计。进行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原始凭证设计时, 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管理方式、核算方法, 设计相应的凭证种类, 形成一个完整的原始凭证系统, 做到对任一经济业务都能取得准确、合适的原始凭证。比如为了确定产品的出口价格, 需要了解产品的国际运费, 可以设置“国际运费清单”这一原始凭证。
3. 会计账簿的设计。
根据反倾销应对的特殊要求, 可以增设一些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备查账簿。在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账簿设计中, 备查账簿的设计是关键。反倾销应对中的许多资料无法通过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详细反映, 需要在备查账簿上进行补充登记。利用备查账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确定需要反映的内容。比如涉案产品在进口国进一步制造或加工的程度、涉案产品是否系经中间国转销至进口国、涉案产品是否由与涉案公司没有关系的制造商所提供等, 这些均可以在备查账簿中进行记录。
4. 会计报告的设计。
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会计报告应将相关的工作成果系统地反映出来, 作为证据以供反倾销应诉时使用和参考。此类会计报告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需要而设计, 是对内管理报表。它的内容、格式、提供的指标较灵活。该类会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编制基础。在会计报告中应申明所依据的具体财务资料及相关资料, 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等。 (2) 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正常价值对倾销及倾销幅度的确定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正常价值一般根据出口国的国内销售价格、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和结构价格确定;在非市场经济体制下, 一般根据替代国出口价格和替代国结构价格确定。 (3) 倾销幅度的估算。企业应对倾销幅度进行估算, 确定存在倾销的可能性, 以便采取措施, 避免倾销的发生。 (4)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 在反倾销会计报告中, 对其他一些相关、可靠的内容进行披露。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面的协调
1.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保障机制。
经研究, 实质上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若能得到有效实施, 将对反倾销应对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 建立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保障机制十分必要。建立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保障机制应做到: (1)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3) 加强对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培训。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对企业各级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是顺利实施现行会计准则的必然要求。
2. 反倾销预警控制制度。
出口企业通过建立反倾销预警控制制度, 对国际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货物出口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适时发布预警信息, 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反倾销预警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出口价格与数量控制制度。出口企业应建立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与数量控制制度, 监控出口价格与数量走势, 及时计算出口产品进入目标市场的进度和数量, 一旦价格异常下跌或数量异常上升, 即发出预警信息。 (2) 倾销幅度控制制度。出口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计算倾销幅度, 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倾销的可能性, 特别是当倾销幅度达到2%这一临界点时, 应积极采取措施, 以免遭到反倾销调查。 (3) 产业损害程度控制制度。所谓产业损害程度, 实质上是指进口国相关产业所受到的损害程度。通过建立产业损害程度控制制度, 及时对进口国相关产业是否受到损害及受损程度做出判断, 一旦发现产业损害的迹象, 就积极采取措施, 从而规避反倾销调查。
3. 反倾销应诉控制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有效地应对反倾销, 尽可能避免反倾销损失, 出口企业必须根据有关反倾销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反倾销应诉控制制度。一旦涉案, 就要积极应诉, 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市场经济待遇, 以取得低税率或某些优先权等。
三、其他具体事项方面的协调
虽然现行会计准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国际趋同, 但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某些特殊国情, 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通过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面的协调, 可以从总体上保证会计的作用在反倾销应对中得到充分发挥, 但对于一些具体事项仍然需要进行协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允价值应用方面的协调。
公允价值是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确定的基础, 现行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既顺应了国际趋势, 也为我国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应对提供了会计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没有形成活跃的资产交换二级市场、资产评估随意性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 其计量结果往往不被调查机构所认可。因此, 应加强公允价值应用方面的协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决策体系, 规范公允价值取得技术。建立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结构, 保证公允价值的确认和变更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的技术方法、相关估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的选取方法, 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技术进行规范。 (2) 提高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相关人员的素质。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评估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此要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方面需要规范评估业务, 提高评估质量, 如改变评估机构的聘任机制等;另一方面, 需要加强对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训。 (3) 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有些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 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 在计量时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 企业应重视与反倾销相关的市场信息及其他有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建立良好的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同时, 在日常活动中, 要保管好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相关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从而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际运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2. 正常价值与我国现行产品成本构成的协调。
会计准则的修订使成本的核算范围更加广泛, 也使得成本的结构更加合理。现行会计准则关于成本核算和成本要素等内容的改革, 基本上反映了国际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但在应对反倾销方面, 仍需要进行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我国, 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 而国际反倾销法所认可的产品成本除了包括生产成本外, 还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一般费用。因此, 出口企业还需要提供国际反倾销法所认可的产品成本资料。 (2) 国际反倾销法要求对成本性态进行划分, 而我国企业一般不对成本性态进行划分。因此, 出口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 要正确划分成本性态以应对反倾销调查。 (3)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绝大多数出口企业无法享受“市场经济国家待遇”, 我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主要是按照国内产品成本的实际组成结构乘以替代国价格来计算的, 即“替代国结构价格”。由于调查方政府对替代国结构价格的选择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因此在反倾销调查中, 涉案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我国企业产品成本的组成结构, 以使我国企业受到公正的待遇。鉴于此, 我国出口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 还要提供产品成本的组成结构信息。
3. 出口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协调。
虽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整体上已基本趋同, 但在一些具体核算方面仍存在差异, 直接影响了产品成本的核算。因此, 我国出口企业应重点针对反倾销应对中的关键问题如产品成本核算, 分别按照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核算, 有针对性地做好反倾销应对准备。同时, 建立明晰完整的基础会计账簿并加强保管, 在核算过程中应确保会计记录完整、会计凭证和会计附件的有效与合法等。
四、结论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国际趋同, 这对反倾销应对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可以保证会计在反倾销应对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是, 基于我国国情, 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等同, 必然存在着差异, 只有认清差异, 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协调, 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会计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爱东.会计准则趋同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影响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 2008;9
准则背景 篇6
近年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因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曾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低碳发展”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共党代会的报告中。同时,十八大报告又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国家将大力支持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农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理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创新与完善为基础。会计准则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除了可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还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生物资产作为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生产要素,同时企业的行为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公之于众并接受考评。生物资产也是农业企业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如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一直被农业企业所重视,亦是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核心问题(贾莉莉,2007)。为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生物资产准则,剖析低碳经济观在生物资产准则中的体现,以及生物资产准则应如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对未来生物资产准则的修订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的制度变迁
我国关于农业生物资产方面的会计研究一直落后于某些发达国家,这与我国的经济背景是有着必然联系的。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这一年,财政部颁布了《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和加强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一直没有解决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刘卫华,2011)。比如,作为家禽的鸡是作为养殖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还是存货进行核算,母鸡生产的鸡蛋该如何入账;林业企业将林木作为存货进行核算,但林木每年都在长,那么存货的价值每年都会发生变动,其变动又如何体现等等(于丹丹,2011)。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面对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业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财政部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该办法增加了农业企业的会计科目及核算、会计报表项目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内容,并规定农业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该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此次颁布的办法虽然比之前的制度完善许多,但仍不能满足与国际准则接轨的需求,新出现的低碳经济在制度中更是没有体现。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日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让中国的低碳之路有强有力的会计制度保证,同时也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除了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迫在眉睫。
2006年2月15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同步发布,首次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简称“生物资产准则”)的形式对生物资产准则作出了详尽的规范,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生物资产准则的颁布规范了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使得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有了依据,为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领域金融投资,并对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大意义。从低碳经济的角度看,相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证。生物资产准则的颁布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旧会计准则中没有专门的生物资产准则,它是现行准则体系中出现的亮点之一。另外,生物资产准则中有许多内容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变得更加“绿色环保”,这实际也体现了国家正在利用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
三、低碳经济观在生物资产准则中的体现
1. 生物资产的分类。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林木资产也可相应分为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如用材林)、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如经济林、薪炭林)和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如防护林、特种用途林)。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管理体制。林业分类经营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政策和体制模式(江机生等,2002)。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两者均属于商品林范畴。商品林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其价值补偿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因其具有生态效益的外溢性以及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的特征,使得其价值一般都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补偿,也即其价值循环及资金循环是不完整的,通常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方式进行补偿。可见,现行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也体现了商品性的林木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的林木生物资产分类核算机制,顺应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单列。
有别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我国对生物资产的分类中含有公益性生物资产,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有林场、林业企业等林业经营组织拥有较多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同时也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按生物资产准则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现行准则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公益性生物资产单独列为一类生物资产,有专门的分类核算,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这为我国公益林的会计核算提供了依据。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具有服务潜能,主要发挥的是生态效益,在相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生态效益可转化为经济效益(如碳汇林交易的收益等),也应确认为生物资产,单独核算。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也把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生态服务予以考虑,具有一定的低碳经济意义。低碳经济模式核心在于低排放、高吸收,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之肺”。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后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发展林业,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公益林作为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几年来也大量发展起来。事实上,公益林是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可见,公益林和商品林有着本质的区别。公益性生物资产(如碳汇林)也能给营林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它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生态效益价值,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着重要功能。因此,单独划分出公益性生物资产并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提供公益性生物资产会计信息,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说意义重大。
3. 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严格区分。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生物转化能力,能让生物资产产生质量或数量上的变化。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规定,生物转化,是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变、生产、繁殖的过程。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一般的企业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备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独有特征。这一界定强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才是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与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见表1),这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便不再是生物资产。
资料来源: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
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在进行核算时将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也做了严格区分,同时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视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将收获时的农产品视同存货进行核算,很好地贯彻了低碳经济的理念。这主要是因为收获后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作为存货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如奶牛产的牛奶、肉猪宰割的猪肉、采摘下来的蔬菜水果等。而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组织,必将力求其资产可以持续不断地给自身带来经济利益,保障可持续发展。因为动植物活体具有生物转化能力,从而能不断地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会重视该项生物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而收获的农产品,由于其不再具有生物转化能力,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却不是持续的。生物资产本身具有的生物转化能力,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就符合低碳经济含义中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要求。而收货后的蔬菜水果,不但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还会产生二氧化碳,增加空气中的碳含量。可见,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这样的区分是有依据可循的,也体现了农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注重低碳经济的理念。
4. 生物资产信息的列报及披露。
生物资产尤其是森林生物资产作为低碳经济下发挥生态效益的主要环境资源性资产,林业经营组织从开始关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逐渐演变到关注环境、社会功能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之一,生物资产信息的披露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有效地披露生物资源资产信息,也是低碳经济理念的一种体现。为此,根据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众多的林业上市公司注重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将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制度创新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本文以我国的5家纯林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09~2012年的年度报告进行分析(见表2),从其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现状可见一斑。
由表2可知,5家林业上市公司对生物资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列报与披露。其中升达林业、东方园林、景谷林业和永安林业都按照生物资产准则要求对企业的生物资产进行了专门列报与披露,其中升达林业2011年和201年年度报告中的披露情况较2009年和2010年披露的信息更加完善。中福实业虽然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对生物资产进行单独列报,但在附注中的存货部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了披露。总体而言,在生物资产准则实行之后,多数上市公司能自觉做到对自身拥有的生物资产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这对投资者进行理性决策、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加强低碳经济下上市公司生物资源资产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资料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整理。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完善生物资产准则的思考
1. 公益性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
对公益林生物资产确认计量的会计归属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应当由政府承担,企业并不承担公益林管理工作。从会计学的角度分析,因为企业对其管理的公益林没有处置权,那么事实上企业对公益林只有管理权,而无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权或所有权,所以公益林这种森林资源严格意义上似乎不符合会计学中的资产的定义与要求,不能被确认为一项资产(王富炜等,2011)。但公益性生物资产(如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目的与林木类消耗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经营目的有着本质的差别,其提供的主要是生态效益。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通常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如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碳汇林能带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的效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尤其是森林生态资产)中获得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也应当确认为生物资产(刘梅娟,2010)。公益林主要是为提供生态和社会效益服务,具有典型的社会功能性质,产品属于公共商品,提供无形生态和社会功能服务。因此,生态公益林在会计核算上应重点反映其生态、社会功能价值,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发展、维护成本进行计量,为其在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补偿上提供决策依据(石道金等,2012)。这对促进固碳减排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生物资产准则并未对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价值计量和会计处理等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得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生态、社会服务及减排价值无法得到相应的核算。对此,非常有必要增加相应的准则内容,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经营企业需要做的会计业务,尤其是后续计量的会计核算。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公益林的会计核算,让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生态效益得到充分的评估,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低碳经济效应。
2. 森林碳汇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林木类生物资产等因碳固职能被认为是碳会计中的重要资产之一(郑玲等,2010),但作为一种特殊生物资产,又与IAS41、CAS5等会计准则有关。碳固又称为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李怒云,2007)。鉴于森林碳汇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成本优势,世界各国已将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减缓碳释放)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森林的固碳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固碳形式得以发挥的,其固碳形式主要包括树木固碳、林下植物与腐殖固碳,以及林产品固碳,因此森林在固碳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林业生态系统的特殊功能决定了森林在低碳经济战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不可替代性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内营林主体已经开始森林碳汇项目的试点与实践。
我国政府已明确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2004年就开始启动了广西等6省森林碳汇试点项目。2010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的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森林碳汇交易试点也于2011年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2014年10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发布了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运行模式。通过这套体系,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率先出资,以每吨30元的价格购买了临安市首批42户农民森林经营所产生的碳汇减排量,从而使林改后的农民首次获得了森林生态服务的货币收益,临安市首批42户林农也成为全国第一拨进入林业碳汇自愿交易体系的农民群体。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林业碳汇项目不断开展,这就对林木类生物资产及其碳汇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了林木类生物资产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它对规范我国的生物资产会计核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鉴于现行生物资产准则没有对林木类生物资产的衍生产品——碳汇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规范(李谦等,2011),以及碳汇计量及询价的困难性,目前对于碳汇林项目营造产生的森林碳汇,建议可以考虑在生物资产准则中增加碳汇资产相关核算的规定。即在碳汇交易发展的初期可考虑采用实物量进行反映,等到条件成熟时再予以价值量核算与披露,以此通过生物资产准则的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固碳减排项目服务。
3. 生物资产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在确认一项生物资产的成本时,仅仅确认了其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也就是说只有相关的经济成本才得以确认。然而,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不仅仅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成本,必然也会产生许多环境成本,如碳排放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消除成本等。低碳经济强调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要求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就要求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成本应得到有效确认与计量,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环保和节能建设,从而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因此,生物资产准则应增加相关的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的规定,完善生物资产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可以考虑与固定资产准则一样引入弃置费用,将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确认为一项支出。
4. 生物资产信息披露问题。
生物资产准则明确规范了关于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但是从国内农林类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仍然可以发现其信息披露存在的许多问题。就林木类生物资产而言,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年报中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林木类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风险及其管理措施揭示不全面、可比性差、完整性不足、明晰性不强等问题(谢帮生等,2014)。对照生物资产准则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定进行的评定结果来看,农业类上市公司还存在着诸如实物数量、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以及用于担保的生物资产的披露方面的问题(蔡月梅等,2014)。此外,从生物资产表外披露情况看,农林类上市公司尚存在不能够完全遵照CAS5的规定进行表外披露的情况,其表外披露质量普遍较低(胡海川等,2014)。
生物资产尤其是林木类生物资产是农林类企业的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于一体的主要资源性资产。低碳经济背景下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生态资源及效益问题,但现行的生物资产准则仅对有形的实物资产(如消耗性、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作了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规定,并没有涉及无形生态资产(如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碳汇等)会计核算问题。可见,虽然生物资产准则至今已经出台并实施了多年,但是由于准则本身对于生物资产仅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未对不同类型生物资产信息披露作具体规范,导致各会计主体只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信息披露,这样便会出现诸如前述的许多问题。在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今天,不断完善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尤其是生态方面信息的披露,无论是对各会计主体对生物资产的管理,还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获取生物资产的完整信息,都是双赢之举。
五、结语
在全球掀起低碳经济热潮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从多方面体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完善之处。低碳经济背景下,除了研究完善原有生物资产准则的一些规定(如生态公益林资产),基于碳汇交易的林木生物资产会计应成为会计学领域的新应用和新体现,更是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新发展。因此,林木生物资产及其衍生产品——森林碳汇及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应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生物资产会计中需要引起重视和研究的新领域。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持续趋同与等效,很多规定顺应了当今的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本文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阐述了低碳经济观在生物资产准则中的体现,并进一步对现行生物资产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更好地完善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促进企业关注低碳经济,充分运用会计手段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物资产,确认计量,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贾莉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状况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刘卫华.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之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江机生,缪光平.林业分类经营的形势与对策[J].林业经济,2002(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王富炜,田昊炜,周颖.关于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若干探讨[J].会计之友,2011(8).
刘梅娟.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
刘美华,施先旺.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研究[J].当代财经,2012(6).
李谦,许燕.基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林木生物资产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33).
准则背景 篇7
一、IASB对公允价值准则的最新修订
IASB于2011年5月份发布了“第1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IFRS 13 Fair Value Measurement) ”, 作为唯一单独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 IFRS13修订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建立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规则, 旨在提升一致性、降低复杂性。
(一) IASB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IASB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 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这里的有序交易是指一项资产在其计量日之前, 已经在市场中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销售活动, 并确保其价格不是在被迫的交易中产生。必须指出的是并非只有少量交易的市场就不是有序市场。如果市场中有竞争的环境、足够的交易时间以及充分的信息, 那么这个市场也会产生公允价值。
(二)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
IFRS13引入了公允价值层级, 区分了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的优先次序。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指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未经调整的报价, 活跃市场是指那些有高频率、大容量的交易发生, 并且能够提供价格信息的市场;第二层级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 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 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级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 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企业应最大程度地使用第一、二两个层级, 尽量减少使用第三个层级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三) 对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
IFRS13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总体来说, 应用不同的层级来确定公允价值, 其披露要求也不同, 层级越低, 披露要求越多。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所采用的层级的信息;关于在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之间转换的信息;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输入值, 以及估值技术的改变;第三层级的附加披露信息, 包括期初到期末的余额调节, 以及不可观测的输入值和相关假设的定量信息。公允价值并非只运用于活跃市场, IFRS13将公允价值运用的三个层级扩展到所有的公允价值计量领域, 包括非金融资产。
二、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
由于国际准则趋同的形式不可逆转,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1988年、2001年的会计准则相比, 大大扩大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
(一)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发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 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就有17项。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金融工具》《套期保值》《股份支付》《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减值》等《会计准则》中要求全面或基本全面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 《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收入》等准则也要求部分地或有选择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不难看出,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内外部经济环境均不成熟,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 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一是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在应用范围上远远小于国际会计准则, 考虑到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二是公允价值的确认要有严格的使用前提, 只有在“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这说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时, 应优先选择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无法计量时才考虑公允价值计量。三是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设置了苛刻的限制条件。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体现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二)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新会计准则2007年实施以来, 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计量公允价值的相关数据不易获得
IFRS13规定在计量公允价值时, 企业应尽可能地使用可观察到的输入值, 尽量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而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中, 第三层级输入值为不可观察输入值, 企业应当尽量少使用。可以看出IFRS13应用的前提是具备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 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 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活跃市场还会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没有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 市场并不活跃, 各方交易信息不对称, 交易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因素, 很多需要公允价值的事项无法找到最直接的市场价格来计量。
2、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不完善
新会计准则中, 在明确要求或允许对某些会计要素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中, 只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两项准则提供了计量公允价值的具体指南, 对其他会计要素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均没有具体指南。使得会计人员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无所适从, 不具有可操作性。
3、利用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进行操纵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会计生态环境如市场经济环境、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 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全面收益, 因此也可能误导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在我国, 由于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 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以信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此外, 在缺乏具体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 这种情况在我国屡见不鲜。
4、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 我国会计人员整体上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理解程度不深, 在公允价值层级中, 只有一级输入值不需调整, 完全依据客观数据, 而二级、三级输入值需要大量的估计和模型, 介入了许多主观因素。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完整, 职业判断能力较为缺乏, 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素质与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往往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帮凶。
三、我国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对策建议
在国际准则趋同背景下,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 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已迫在眉睫。
(一) 坚持持续趋同, 逐步完善我国公允价值会计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不论在形式上, 还是在实质上, 均以成熟市场经济主体为导向。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显然和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而且目前我国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 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因此, 在现实会计环境下, 我国完全采纳以成熟市场主体为导向的IFRS, 不仅困难重重, 而且代价高昂。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若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需求, 显然有违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必须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 把评论意见主动及时地反馈给国际准则制定机构, 逐步地完善我国公允价值会计。
(二) 逐步完善市场运行体系
完善市场报价机制, 建立真正的市场运行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前提和基础。现行市价是公允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表现形式。IFRS13明确指出, 企业应最大程度地使用第一、二两个层级, 尽量减少使用第三个层级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因此, 如果能够从市场直接获得大部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 这将是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成本和改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应积极完善各类市场, 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 使其建立活跃的市场报价制度和交易体制。
(三) 加快建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IFRS13最大的特点是统一了公允价值定义、统一了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统一了公允价值的计量索引。单一来源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实务操作中的多样性。而我国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散布在各个具体准则中, 缺乏统一性, 而且缺乏具体的计量指南, 增加了公允价值取得的难度和成本。我国应学习和借鉴IASB最新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改变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存在着原则导向的主要缺点——过于简单概括, 缺乏具体的执行指南, 加快建立适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公允价值框架, 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性, 增强公允价值所反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四) 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员素质
在国际准则趋同过程中, 对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经验的积累, 使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尤其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来说, 其涉及较多的会计职业判断, 这就更加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 国家和企业应注重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公允价值的知识培训, 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自身要更多关注公允价值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参考文献
[1]毕贤忠, 刘丽影.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对策研究[J].北[1]毕贤忠, 刘丽影.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对策研究[J].北
[2]贾俊萍, 郭拥莉.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 2012, (02) .[2]贾俊萍, 郭拥莉.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 2012, (02) .
[3]张敏, 简建辉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J].会计研究, 2011, (04) .[3]张敏, 简建辉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J].会计研究, 2011, (04) .
[4]李英, 杨蕾.IASB公允价值会计进展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 2012, (03) 上.[4]李英, 杨蕾.IASB公允价值会计进展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 2012, (03) 上.
[5]阮鹏熙.公允价值国际准则最新动态及对金融工具国际准则的影响和对策[J].商业会计, 2012, (02) .[5]阮鹏熙.公允价值国际准则最新动态及对金融工具国际准则的影响和对策[J].商业会计, 2012, (02) .
准则背景 篇8
一、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的高校教学带来了很大影响, 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 会计专业教师只是教授学生关于基本会计理论知识与业务核算等相关内容,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而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这也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教学的影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会计专业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仍旧采取传统式灌输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往往会强制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虽然能够让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省力, 但是最终的结果不仅可能会使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甚至会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失去兴趣, 而且培育出的学生可能在参与到工作以后, 无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新会计准与传统的会计制度有很大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将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迫使高校不断更新会计教学目标, 会计专业教师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必然会采取多种手段来提升会计教学质量。
(二)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改变了传统会计准则中的很多内容, 比如说:基础会计学、中高级财务会计等, 这就给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专业会计教师不仅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更要与新会计准则中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联系, 需要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相关新准则的知识内容, 然后传授给学生。这项任务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能够轻松完成的。但是为了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去提升业务素质能力。
(三)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高校更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都必须遵照新的会计准则执行, 这就对企业中的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独立判断能力,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执业道德素质,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而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了给企业输送更多的会计人才高校就需要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校的价值所在, 因此高校会计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 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 更新会计教学观念。
高校会计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注重对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 并把学生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校教学的全过程, 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需求规律, 调整培养计划与手段, 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专业从业人员。
(二) 加强“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高校中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不能满足要求, 很多教师没有取得专业会计师资格, 即使有些教师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 但是并没有实际实践经验。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会计专业技能的培训, 并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 比如说:新准则制定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操作指南等进行系统培训, 要求教师要获取相应证书。也可以采取邀请企业中的优秀会计人才到高校进行讲座或者是招聘企业中的优秀会计从业人员成为高校中兼职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以此来壮大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二是高校可以与企业加强校企合作, 派遣高校中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学习, 增强教师的会计专业实践经验, 从而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三是组织教师参与会计专业的研讨会, 加强校内外专家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不断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 丰富教学方法。
虽然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实施, 但是高校仍旧传统沿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 再加上由于学校的扩招, 会计专业学生人数逐渐增多, 学校只能采取大班授课方式, 教师不能及时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在会计课堂上不能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因此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高校不断丰富会计教学方法, 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 增强课堂生动性, 吸引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 提升会计教学的效果。新的会计准则的更改相较于原有会计准则更具有可操作性, 高校可根据这一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教学, 完善基础课程设置,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四)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目标就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公正性, 这个重要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判断力为基础条件, 因此高校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尤其是会计专业判断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会计知识时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并通过案例教学方法等教学手段, 来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让学生知道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要求去做, 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二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要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坚决不做假账虚账。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从而促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不断提升, 成为合格的会计职业从业人员。
三、结语
总之, 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 高校的会计教学中不仅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判断能力, 而且会计教师作为从教人员, 必须及时了解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 明确新会计准则给高校会计教学带来的影响, 同时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不断更改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手段, 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 为社会与高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晏文锐.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1
[2]雷清.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师, 2011, 6
【准则背景】推荐阅读: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特点及必然性10-26
《就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说明10-16
关联准则05-22
准则导向05-26
财务准则06-06
强度准则06-15
新《准则》07-01
收入准则07-26
准则改革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