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准则

2024-09-19

生态准则(共5篇)

生态准则 篇1

生态城市规划, 将当代最先进的现代生态理念引入到当前的城市设计规划中, 运用完整的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知识对城市的规划设计进行改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城市是最密集、最集中的日常活动区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城市自身具有较为复杂的生态环境体系, 它凝聚了经济、自然、人文等不同的社会因素, 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社会体系。

1. 生态城市规划准则

1.1 最优准则

物种在群落中必然对营养和空间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这就是生态位。城市生态位,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作用是广泛和深远的, 比如维持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 促进和谐的居民生活等。

目前, 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生产生态位, 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 生活生态位, 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 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准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即“宏观、微观”。宏观上, 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 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在微观上看, 城市生态位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 比如对居民的协调功能, 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功能。虽然不同城市的居住环境存在差异, 但就其本质, 并无太大不同。

1.2 多样化准则

所谓多样化准则, 其主要指代的是在城市的范围内, 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做出的各种活动。因生态规律的不同, 物种、基因等各有差异, 所以展现在外, 必定是多样化的。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 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 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在某个区域内, 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相比于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 差异较大, 生物多样性在城市展现出的特色将各有不同。

1.3 承载力准则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城市的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承受限度, 尤其是各种生物作用下的影响和活动越来越频繁。如下内容必须要被考虑进城市变革规划里:

(1) 对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加以控制, 因而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多方面的消耗, 优化人口数量对于城市生态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对本城市能够承载的生态能力实施规划预测, 且结合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保护。

(3) 理解承载力准则必须要维持良好的产业结构, 对整体布局实施有效处理, 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4) 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除了要依靠人工处理外, 还要研究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其对于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有很大的作用。

(5) 有些资源可重复利用, 对这些物资的使用必须谨慎对待, 认真考虑, 要将其与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文要素, 资源循环利用等进行充分的结合;科学规划生态建筑的同时, 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也要能够及时的被协调、被改善, 从而保证加强整个城市系统的承载力。

2. 设计生态城市

2.1 生态设计城市典型要素及相关标准

一般而言, 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有住宅小区、街道、桥梁、滨水区、广场等, 这些都是城市生态环境构成的典型要素, 对其的设计, 在充分考量其相关功能的同时, 还必须考量相关的生态环境影响。例如:处理好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街道设计应协调人、车交通关系, 贯彻步行优先准则, 实行人车分流;城市广场设计应塑造广场主题与个性, 其绿地、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特定生态条件及景观生态特点 (如市花、市树) 相吻合;岸线资源共享必须成为滨水区设计所贯彻的基本准则, 相对应的景观视觉走廊也必须给予一定的保留;相应的历史遗留设施必须给予特殊的保护, 处理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2 设计城市空间结构及相关标准

在充分考虑本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之上, 利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座位城市空间系统的主要架构, 建设“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细致分析如下:

(1) 建构基本空间架构 (具有现代山水城市特点) , 比如城市内部各空间之间的布局关系可以用组团式布局来处理, 让山林、湖泊、森林、河流等生态因素成为间隔各空间的隔离带;

(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绿化系统, 将城市的路、林、山、田、水进行自然的融合和接纳, 搭建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3) 在现有城市水系自然布局的基础之上, 完整的理顺整个城市的水网, 对水网地带的植被进行高程度的保护, 形成山水相映、水田相融的景观。

2.3 设计城市水循环系统与相关标准

良性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对于城市区域的设计需要对污管网进行改进调整, 路面使用不含锌的建筑材料, 下水道口要设计相关的隔油措施, 且安排好适合运用的污水处理厂。郊区设计应该达到维护农田灌溉的需要, 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有足够的水源。对农业面源、禽畜牧场等不同的污染严格控制, 且利用地下水源系统进行净化处理, 确保城市水资源得到有效运用。

2.4 设计城市交通与相关标准

公共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需要成为城市交通设计的核心考量内容, 在这一基础上。私人交通工具在城区的使用需要被限制。整个城市的交通道路设计应尽可能的绕过城市的生态脆弱区, 道路的铺设也应生态化、“绿色化”, 比如提高路面的透水性能, 地表径流被降低, 地砖选取为带空隙的, 将适应的绿色植物种植于其中。对于道路照明, 灯光要尽可能的柔和, 环保车辆成为首推的交通车辆类型等。

3. 结语

总之,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各种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肯定, 这样才有助于全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 维护好整个生态系统。

生态准则 篇2

自全市“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参加了全市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和宁国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认真听取了动员大会上孙正东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警示教育大会上李孝云副书记对大家的集体廉政谈话。我文广新局也在全局积极开展了主题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充分认识到践行廉政准则与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性要素,影响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实践中遇到的新的课题;既有个体主观的因素,也有制度设计不完善所导致缺位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是客观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何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限制或降低消极因素的作用,对于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影响甚大。而限制或降低消极因素作用最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如果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够严以律己,那就能够真正做到百毒不侵,任何消极因素就无机可趁,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就能够得到保障。而《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其中的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问题、浪费挥霍等干部作风问题,可以说,《准则》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可以说掌握好《廉政准则》的精髓,就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领导岗位的我自认为做到廉洁自律并不是难事,但在警示教育大会上听到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犯罪是从一些无所谓、没关系等等小小贪恋开始,而且在领导岗位上手中权力的周围都伴随着各种利益的诱惑,如何做好一名清正廉洁领导干部,我个人认为: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政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对于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这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之所在。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必须要在满足群众意愿上下功夫。要牢记并坚持“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切实的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本质所在,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维护和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密切联系群众,不在于要做多少轰轰烈烈的事情,而在于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敬业精神,职为民守、责为民尽、利为民谋、益为民求、业为民兴、绩为民创,以民忧而忧,以民乐而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真诚踏实的办事作风,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消除与群众间的隔阂。

三、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在四个地方做出表率。一是在学习理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上作表率。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动力、是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二是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自觉性上作表率。三是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上表率。四是在坚持从严治党,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上作表率。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就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好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处处有成效。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官。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安得下心,守得住身,既管好自己,也管好家人和部属,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成为广大党员面前的一面旗帜。

论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准则 篇3

一、倡导节约, 反对浪费

倡导文明、健康、勤俭、反对浪费的生活方式, 主要是指道德操守高尚, 既勤奋又节俭。它大体上应该是:明礼诚信, 崇荣拒耻, 操守高洁, 情趣高尚, 家庭和美, 富而勤俭, 富而思进, 自强不息, 奉献社会。这样的生活方式, 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非常有益处, 是共产党人和人民大众首先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不可或缺。

倡导文明、健康、勤俭、反对浪费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必要, 还因为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奢靡的生活方式, 且有蔓延之危险。当前社会上, 有些人包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 钱袋子鼓了, 脑袋瓜子昏了, 生活变奢侈了, 其表现是:纸醉金迷, 挥霍浪费, 宅藏“二奶”, 嗜赌成瘾等等。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害己、害家、害社会, 还是走向腐化堕落的温床, 是社会发展的腐蚀剂。

倡导文明、健康、勤俭、反对浪费的生活方式, 意义重大而深远。因为生活上的俭与奢, 连着工作上的廉与贪。依照现在领导干部的合法收入, 他们没有条件生活得很奢侈。如果贪图奢华而钱不够, 怎么办?办法就可能包括了去占、去捞、去贪、去受贿。“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俭能立人, 奢能毁人。俭与奢,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事业成败、荣辱沉浮、家庭成破, 也关系到政党兴衰、政权兴废。

倡导文明、健康、勤俭、反对浪费的生活方式, 有利于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 同生同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也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我们党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 也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就没有今天的美好时代和幸福生活。同样道理, 我们要建设富裕、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要构建和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必须依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远离奢华, 适度消费

所谓适度消费, 又称合理消费, 是指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 量入为出, 不赶时髦。在中国现阶段提倡适度消费仍有其必要性。

第一, 中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从整体上讲还比较落后, 而且发展不平衡。全国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提倡适度消费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兴旺强大, 都是靠这一传家宝取得的。现在, 我们正在努力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仍然需要全国人民发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而提倡适度消费则是与这一精神相一致的。

第三, 从世界范围来看, 就连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居民的消费也是很有度的, 他们亦然崇尚勤俭节约, 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更应该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

总而言之, 在中国提倡适度消费是有其必然性的, 它并非与“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不合拍”, 更不是与“党和政府提出的‘扩大内需’的国策相悖”的, 而是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居民的家庭收入相一致的。所以, 无论是现在, 还是在将来, 适度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观念, 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仍需要在全国居民中大力提倡, 我们绝不能只为了当前利益而一味地去要求全国居民进行脱离实际的超前消费或高负债消费, 也不能就此就完全否定中国居民长期形成的“无债一身轻”、“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三、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即“自然无为”是作为守身之本的“道”, 要顺乎自然规律, 不可有人力之强加妄为。它是指依照事物的本性而自由伸展, 并顺其自然, 无执无施, 使天地万物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道家把“以无为常”看成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 当然这种“无为”并非要人真的无所作为, 它是相对“有为”而言的。道家所言的“有为”, 是指违背自然本性 (或自然法则) 的“妄为”、强作之意。在道家看来, 如不遵循自然规律, 任意按人的功利原则去盲目蛮干, 将导致一系列虚幻、荒唐甚至是危险的后果。所以, 道家的“自然无为”既要天地万物都遵守“自然无为”的原则, 也要求人效法自然, 顺应自然, 无私求, 无妄动, 莫强作。“老子认为, 天地自然界的万物都是道之所生, 所生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秩序运动变化的。”“老子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 人要遵循自然法则而善待万物, 生养万物, 尊重万物, 使万物各得其所, 各遂其生。”老子曾告诫:“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 凶。”有人说,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事实上, 生态问题从古代就开始发生了, 老子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告诫人们要善意对待自然,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来的黄老学说也讲:“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 毋逆天道, 则不失所守。”只有掌握了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律, 并按照规律办事, 才可能获得成功。

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在合理的范围内, 充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二是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 必须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 注意对自然的保护。问题在于人类为了追求眼前个人或局部的利益, 往往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野蛮开发, 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极大的破坏, 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也是漫不经心的, 忽略对环境的保护。换句话说, 现代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问题上, 过分地看重从自然中索取财富, 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所以, 如何正确地对待自然, 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就彰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四、健康文明, 塑造文化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两个基本的标准来判定。第一个标准是行为是否是建设性的, 即对行为者自身和社会造成的后果是否良性。第二个标准, 即社会亲和标准。具有社会亲和特征的行为, 是健康文明的, 否则就是反健康文明的行为。一种行为无论怎样有益于自己, 如随地吐痰、乱扔乱弃垃圾, 如果对周围人群有不利影响, 那就必定是反健康文明的行为。

在一定意义上讲, 健康文明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是由文化来塑造并维持的, 文化如果不能发生实质的改变, 文明建设的步伐必定是缓慢的。而且,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 有关经济发展自动带来文明的普遍提升的设想并没有得到证明。

文化在本质上是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行为选择倾向的观念和物化环境的历史沉淀和社会现实的总和。当一种行为或现象普遍到被人们参照, 并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实际行为选择时, 它就成为了文化。

自然, 当一种健康文明的观念或行为方式普遍到被人们参照并成为文化时, 它的作用就是良性的, 有利于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 文化有其自身的惯性, 只有当社会机制的运行有利于引导人们健康文明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养成的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候, 文明才获得实质的进步, 已经形成的文明才会作为一种文化要素在不断塑造高素质公民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文明发达的社会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文明的发展和保证是建立在一种有效的、经常性的矫正机制基础上的。因此, 如果一种制度或者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之初高度重视, 过了一段时间就淡化了, 想起来就用, 想不起来就算, 甚至被抛到脑后, 这样的话, 无论我们制定多好的制度和规范往往都会被弱化。更为可悲的是, 这种从严格到淡化的过程, 造成了一种文化理念的破坏, 使人们相信, 规范存在的实质意义仅仅是你是否会被“逮住”, 是否会为犯规付出代价。在实际生活中和我们目前执法的过程中, 不被逮住的可能性, 远比被逮住的可能性大, 而且, 即便被逮住了, 还可以利用各种力量干预。违规行为肯定地满足了需要, 带来益处, 而是否会为之付出代价却是极不肯定的。从而, 我们面对法规心存侥幸发展为相对普遍心态, 我们的文化中也相应滋生出了规范相对性概念。既然违规带来好处而又未必付出代价, 何乐而不为?

一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社会需要主流榜样群体引导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 社会需要建立设计良好并经过实验被证明有效的“程序激发”机制, 使社会的运行处于有效的全程管理之中, 而不是仅仅靠“事件激发”机制来应急。只有社会的各个侧面和谐协调, 使社会的基本走向是良性的时候, 社会文明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文.倡导节约理念促进理性消费[N].农民日报, 2009-04.

[2]肖振远, 李路华.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消费方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2) .

[3]杨宁娜.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

生态准则 篇4

件“利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强大武器。

众所周知,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优良传统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规范,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影响了一些党员的思想认识,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信念不坚、党性不强、担当不够、脱离群众、纪律涣散、贪污腐化;有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随心所欲、不够严谨认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我们党干净、健康的政治生态将无从谈起。因此,《准则》的应运而生为进一步强化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党中央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笔者认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把握以下几点。

“严格”。一是要严格党员思想教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党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基。实践表明,我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原因在于某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生病”了,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认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通过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使党员干部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二是要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当前,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自由散漫、思想松懈,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党组织整体功能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因此,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议事、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

“务实”。其实,无论是加强思想教育还是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章制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广大党员的政治定力,使党员干部在《准则》的指导和规范下,切实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认真落实党内的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要在《准则》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通过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要贴近党员群众、接近工作实际,找准立足点,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总书记指出,党内生活“一定要创新,不创新,那形式也巩固不住”。如何打破上传下达、只念文件和读报纸等形式单

一、程序简单的局面,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广大党员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党员干部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善于创新、勇于创新,要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把握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设置党员群众感兴趣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安排政治生活内容。不能过于死板、流于形式,而是向生动活泼方面转变,这样更能激发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探索网上党内组织生活的新模式,通过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效性。

“监督”。无论是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有效监督,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更是如此。只有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才能真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因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活监督机制。使每一位党员,自觉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一是要加强群众监督。组织生活中应该让群众多多参与,听一听群众的看法,才能更好联系群众,才能把群众的想法、呼声第一时间掌握,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二是要加强党组织监督。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必须形成威慑力。上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和标准,严格责任追究,反馈督查发现的问题,促使下级党组织及时加以整改。

生态准则 篇5

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 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 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 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以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正向我们走来, 其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 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发展的实践, 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差异大, 社会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 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区域科学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必须首先对各级各类区域进行科学发展评价, 将科学发展研究从时空大尺度转向时空小尺度, 从定性转向定量, 从规范性转向实证性研究, 提出简单易行、科学合理、反映趋势的定量法则。

目前,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区域科学发展进行了评价, 例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等。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 但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为追求指标的完备性, 不断提出新指标, 使指标种类增多、数目增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 大都依靠评价者的经验, 故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评价指标体系普遍存在指标信息覆盖不全和指标间信息的重叠, 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诚然, 对于区域科学发展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不能满足科学发展实践的要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 其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自然条件较好, 生态系统多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强, 自然资源优质丰富, 可更新资源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十五”以来长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较快,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 但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起点不高, 生态环境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生态环境容量不足, 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现象依然存在, 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弱, 科学发展任务非常艰巨。从宏观角度全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形势, 揭示矛盾与症结, 探索发展模式, 探索推进思路, 完全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以期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最大的成效、最典型的特征的、最突出的问题与最成功的经验, 以衡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从而为建设生态鄱阳湖提供实践经验和政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基于此, 建立科学发展的评价准则是课题组首先要做的工作。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准则的建立

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原则与内容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衡量区内生态经济发展运行的状况、实现的程度与实施的效果, 在时间上反映发展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其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其规模;在层次上反映其功能和水平, 主要有描述、评价、计算、解释、预警和建设等多方面的形式。

2.1.1 评价原则

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拟遵循四原则:

原则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综合评价原则;

原则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原则三: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原则四: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而以静态评价为主的原则。

2.1.2 评价内容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当代科学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 其建设是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的全面而科学的发展, 它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等科学发展的相关理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经济、人文相互联结、互为一体的功能区, 从其科学发展的内涵出发, 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主要包括下面三个层次:

(1) 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以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为目的, 分析区域内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评价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并对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多种影响进行衡量。

(2)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不仅评定基准年区内经济增长数量分析, 更重要的是对区内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状态、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等进行分析计量。

(3) 社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社会发展可持续评价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对经济发展中人口与资源环境平衡关系、社会分配关系、文教卫生及社会保障体系等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借以分析经济发展中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

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模式选择

课题组试图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 初步探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评价模式, 即选择“自然 (生态) ——经济——社会”三层面模式。“自然 (生态) ——经济——社会”三层面评价模式是运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 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和实际数据的可获性而设计建立的, 共分自然 (生态) 、经济、社会 (人文) 三个的系统层和资源、环境、综合经济指标、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国民素质、科技水平、基本社会服务等八个主题层, 其中部分主题层和指标层参考了环境经济学评价指标系的内容。

采用“自然 (生态) ——经济——社会”三层面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的:

(1) 全面综合性。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水平极其复杂, 不管偏颇哪一方面都难以衡量出客观水平, 三层面能重点突出, 且综合性好;

(2) 适宜性。该评价体系也是国内外目前通用的模式之一, 比较适合对区域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测定;

(3) 数据可行性。限于研究手段、资料、经费和研究水平, 评价只能采用现有统计资料和有关文献资料等发布的各种数据进行。

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区域是一个大的复合系统, 其经济发展与自然 (生态) 、社会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的复杂系统, 因此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进行评价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力求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最有代表性、最易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使之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完善性、独立性和针对性。

2.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的基本思路。进行科学发展评价时, 是根据区域科学发展特征确立评价指标, 即根据科学发展评价的目标, 设置的是描述区域不同发展特征, 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本身的复杂性和建设的分阶段性 (前期主要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建设) , 如果建立单一指标或复合指标类型的指标体系, 都不能从微观上督促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建设工作, 因此课题组拟用系统方法建立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 不过特别注重具体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对各主要事项的跟踪评价。在总的体系下, 按生态区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建立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恢复与保护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以状态指数、活力指数和协调度来分别描述自身的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然后每个子系统分别在状态指数、活力指数和协调度的下一层级构造具体的行为度量指标。

指标的确定与筛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内涵, 按照自然生态层面 (包括资源和环境指标) 、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 选取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 自然生态层面。自然生态层面的包括:

①自然生态状态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天然湿地面积;鄱阳湖水质指数;植被覆盖率或森林覆盖率;生物种类或标致性生物总量;区内耕地总面积;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与再生率之比;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与可持续性替代品开发速率之比, 等。

②自然生态活力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土地产出增长率;水资源产出增长率;地均绿色GDP;城市单位建筑用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资源生产率, 等。

③自然生态协调度。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退化土地恢复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污染物的可持续排放率与被回收、吸收或由环境无害处理速率之比, 等。

(2) 经济层面。经济层面的包括:

①经济发展状态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绿色GDP;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比重;生态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GDP;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等。

②经济发展活力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速率;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公路里程数;年外商 (区外) 投资额;年对外 (区外) 贸易额;区内金融、资本市场筹融资增长率, 等。

③经济发展协调度。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单位GDP水耗;单位GDP污水、废气、废物排放量;人均生活用电量;教育资金投入增长率, 等。

(3) 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包括:

①社会发展状态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医疗资源;社会犯罪减少率或刑事案件发生率;人口结构, 等。

②社会发展活力指数。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平均受教育程度或人均教育资源;万人中具有高等学历人数;万人中科技人员人数;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等。

③社会发展协调度。这一指数可选择的指标包括:社会保障覆盖面;中等教育普及率或高等教育普及率;万人中环保工作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等。

2.3.2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选择

(1) 评价标准的选择。

评价标准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目的。如果评价的目的是要了解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变化状况, 发现问题, 从而为科学发展的规划、管理服务, 则可选择该区某一年的指标数据库作为评价标准;如果评价的目的是要建立不同区域科学发展的序列普, 那么可选择某一时间断面不同区域相同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的目的, 课题组拟选择某一年的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2)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的选择, 其实质就是选择哪些计算方法来科学确定指标权重, 因为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常常会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赋分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 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计算。课题组拟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在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后, 再进行指标量化。

2.3.3 综合评价模型与判定依据

(1) 综合评价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多元的, 既有经济目标, 又有非经济目标;既有增长目标, 又有结构优化目标;既有效率目标, 又有公平目标。各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相互兼顾, 但不可能任何时候都能兼得。为了使某一方面的目标处于最佳状态,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别的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 课题组拟采取分先后阶段实施的动态策略, 使每一阶段某些发展指标处于最佳状态。以此为基础,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特点, 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如构建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2) 判定依据。

如果通过计算得到区内不同时期的评判值, 若后期值大于前期值, 则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建设得到增强, 反之亦然;如果得到区内某一时期的评判值, 如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仍可对反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建设的进展状况做出评判。

3 结语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生态环境质量好坏, 对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及国际声誉影响显著。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也是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仍存在生态环境系统脆弱等诸多问题, 而且其发展的起点仍然不高。如何从其发展的较低层次超越到较高层次, 必须认真辩识并努力突破其发展的各种限制因素, 我们觉得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正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

(2)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生态与低碳经济,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3) 突出重点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切实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制约问题;

(4) 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 加强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制建设;

(6) 努力强化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经济刺激机制;

(7) 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综上所述,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现状进行科学评价, 找出不足, 提供经验, 促进江西和中部发展意义重大, 为此建立上述的评价准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摘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在评述科学发展研究现状基础上, 从科学发展的评价原则与内容、评价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准则,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曾红颖, 等.发展的刻度: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4) .

[2]朱启贵.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体系[N].光明日报, 2008, 2 (10) .

[3]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势在必行[J].当代江西, 2008, (4) :16-19.

[4]严安云, 徐建农.加速推进安徽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乡镇经济, 2005, (2) :5-7.

[5]刘蓉, 梁云, 田双全.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农村经济, 2004, (4) :28-30.

[6]苏荣.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8) :7-13.

[7]张彩霞, 吕伟彩, 付小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11) :84-87.

[8]汪玉奇.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鄱阳湖学刊, 2010, (2) :18-22.

[9]胡振鹏.建设生态经济, 保鄱阳湖“一湖清水”[J].今日中国论坛, 2010, (1) :38-42.

[10]邓水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 2011, (1) :206-207.

[11]汪玉奇.正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J].鄱阳湖学刊, 2010, (1) :27-28.

上一篇:干流治理下一篇:BD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