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准则论文

2024-07-20

四大准则论文(共3篇)

四大准则论文 篇1

摘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适用范围的灵活性、规范内容的综合性、实施执行的可操作性、与相关法规制度的协调性等特点, 理解和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对于准确地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灵活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协调性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 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部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学习和研究, 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适用范围的灵活性

任何一项法规制度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总体上讲,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即职工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在规定标准以下的企业。其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并非所有小企业都适用。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内的母、子公司这三类小企业不适用本准则, 而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 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 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 并非小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都适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如投资性房地产、衍生金融工具、股份支付等未进行规范。小企业如果发生了这方面的交易或事项, 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 并非小企业始终都适用。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如果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 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发生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 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4. 并非仅小企业适用, 微型企业也适用。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等2011年6月颁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微型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也应参照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规范内容的综合性

根据小企业规模较小、交易或事项种类较少的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做法, 我国采取了分立法模式, 即单独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 把所有与小企业会计有关的问题都集中于《小企业会计准则》, 对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既原则又具体的规范, 使得《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内容具有综合性。

例如,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资产, 既给出了资产及其类别的定义, 为小企业资产的确认提供了规范, 又对各类资产的具体计量作出了规范;第三章负债, 在对一般负债项目进行规范的同时, 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及确认、计量原则进行了规范;第五章收入, 既对小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又具体规范了各种方式下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七章利润, 既对利润的构成作出了规范, 同时也具体规范了营业外收支、政府补助、所得税会计等内容;第九章财务报表, 既原则性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种类, 又具体明确了列报要求, 并在附录中说明了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三、实施执行的可操作性

1.《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较为完整, 对小企业会计实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包括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主要规范了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和财务报表列报要求, 为小企业的实务处理提供了统一、具体的标准;附录是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规定了小企业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及其主要的账务处理方法, 规定了小企业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说明及附注, 为小企业执行本准则提供了操作性规范。

2.《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部分交易或事项的核算要求作了适当简化。

如:在会计计量方面, 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要求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各项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都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 没有采用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不易确定的计量属性;要求资产减值损失于实际发生时确认, 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避免了较为复杂的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的核算;长期债券投资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借款利息按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应付利息日计算确认, 均没有采用较为复杂的实际利率法;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仅包括资本溢价, 未涉及内容比较庞杂的其他资本公积;仍然保留了“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比较直观的会计科目, 未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较难界定的金融资产的分类;所得税会计采用应付税款法, 按照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 确认所得税费用, 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要求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不包括“现金等价物”, 而且只采用直接法列报, 不要求采用间接法, 从而简化了现金流量表的列报, 等等。这些简化处理的规定, 符合小企业会计人员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情况, 便于为小企业会计人员理解和运用, 保证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3.《小企业会计准则》淡化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要求。

如:对列作长期待摊费用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明确规定要同时符合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的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两个条件;在收入确认方面, 明确规定小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 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并具体规定了各种结算方式和销售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 未采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这种不十分确定的提法, 并淡化了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这样既规避了小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 又大大增强了财务信息的确定性, 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增强了可操作性。

四、与相关法规制度的协调性

1. 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协调。

首先,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依据一致, 都是根据《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其次,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设计上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有序衔接协调, 规定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进行规范的交易或事项, 允许小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小企业如果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 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高标准高要求。再次,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资产负债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先进先出法等方法、固定资产及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范围和折旧方法、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应付职工薪酬的范围和确认、外币业务的处理方法等, 也都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最后,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规定的66个一级会计科目, 除“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两个科目外, 其他会计科目的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相应会计科目名称完全一致, 且大部分会计科目涉及的主要账务处理也相互一致,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2. 与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规协调一致。

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 小企业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服务于不同的目标, 因此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往往存在差异。但《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做到了与企业所得税法协调一致。如:小企业资产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没有采用税法上不认可的现值、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对所有资产均不计提减值准备, 而是在资产损失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并且资产损失的确认与税收法规中资产损失的确认条件协调一致, 契合了税法的“实际发生”原则;小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这与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的规定是一致的;小企业确定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都要求考虑税法的规定;小企业收入确认时点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和增值税的规定基本一致;小企业财务报告附注中关于“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项目说明的规定, 契合了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税收法规的要求, 等等。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的理念、计量属性、核算原则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税法的规定和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可以促进小微企业依法设账, 规范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这既便于小企业会计人员据以进行会计处理, 又为税务部门进行监管、依法治税提供了更加明晰的会计信息。

3. 与《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协调配合。

《贷款通则》要求借款人应当如实提供贷款人要求的资料, 其中包括会计资料, 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要求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必须符合要求;要求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并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小企业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都应按照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进行明细核算, 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如实列报尚未偿还的各种借款本金及应付未付利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要求小企业披露短期投资期末市价、应收账款账龄、存货期末市价、利润分配情况, 用于对外担保的资产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 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等信息, 这与贷款银行的信息需求是协调配合的, 便于贷款银行分析考察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客观评价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 小微企业通过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加强管理, 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自身信誉度, 也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上述特点, 体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本质。理解和熟悉这些特点, 对于准确地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 2011-10-18

四大准则论文 篇2

目前,已经推出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新企业会计的四大理念你是如何理解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吧。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及会计理念方面对旧准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补、完善,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采用、引进了“原则导向理念”、“趋同理念”、“资产负债观理念”和“公允价值理念”。正确的理解、贯彻新准则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的认识这四大新会计理念的内涵及其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体系 内容 理念

一、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理念

1.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遵循的理念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遵循了“原则导向理念”,而旧准则遵循的则是“规则导向理念”。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运用“原则导向理念”,将理念基础、指导思想、体系设计、内容安排、技术标准等融为一体,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二部分:一是基本准则。二是具体准则。

2.原则导向理念优势及影响

“原则导向说”是就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提出应遵循的原则。其并不力图回答所有问题或对每种可能情况提供详细的规则,从而避免“规则导向说”的诸多缺陷,给我国的会计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

(1)奠定了我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用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2)有利于国际间的会计协调,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3)在原则导向理念下,每个企业对相同会计事项可能会基于不同的`职业判断而选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理念

1.“国际趋同”理念在新准则中的运用

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新准则体系严格界定了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既坚持了历史成本,又引入了公允价值;新准则中的会计核算原则,保留了重要性原则、明晰性等原则,谨慎性原则作用趋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用趋增,强调了相关性的重要,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因此,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与国际准则是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已签署了“联合声明”,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事实给予了确认和肯定。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是,趋同不等于等同,在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

2.趋同理念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也实现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由被动接轨转向主动趋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新局面,体现了趋同既是方向、又是互动的基本思想,打通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有关国际组织之间平等对话、交流磋商的渠道。使投资者更加信任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将吸引越来越广泛的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有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扩大我国企业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

三、资产负债观理念

1.“资产负债观理念”及其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对收益的确定、会计要素的定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重要性的认识上采用“资产负债观”:即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准则时,首先规范由此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表重于收益表。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定义等方面已由旧准则下的“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4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正是资产负债观的体现。

2.资产负债观理念的优势及影响

(1)会计信息更能满足相关决策者的需要,更具有相关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资产负债表对财务状况的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营运效率,而不仅是经营结果。资产负债观理念的确立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将对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做出正确判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效率。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更能满足相关决策者的需要,更具有相关性。

(2)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减少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新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限制企业的短期行为,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避免了一些企业侧重于利润表,只追逐短期利益。要求企业只有在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才表明企业价值增加了。

四、公允价值计量理念

1.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及其在新准则中的运用

在新准则的基本准则中,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相比以初始成本来计量的成本计量法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对资产的计价要坚持客观的计量,以反映资产的真正价值。资产的实际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这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和亮点。“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主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得到了运用。

四大准则论文 篇3

会计准则作为财务报表审计必须依据的“既定标准”, 是审计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会计准则的系统性变迁必然会对审计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审计定价。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会计准则,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已有的研究,如Krishnagopal et al. (2001) 发现,在1988年审计标准委员会发布“期望差” (Expectation Gap)系列准则时,由于审计成本上升,审计收费有非常明显的上升。Kim et al.(2012)的研究也表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后,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将随着审计工作量的增大而上升。

理论上,审计溢价可以看作是事务所进行非价格竞争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使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第一,价格由法规和内部卡特尔协议所限定;第二,在一个小规模的寡头垄断集团中任何成员的策略兴趣都不在于破坏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脆弱均衡,而竞争则要求集团内部在产品上有明显的差异性。上述两种情况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中都存在。首先,我国目前存在诸多涉及审计定价的法律、法规、 制度和意见等,同时地方政府部门也能够直接制定审计定价标准。其次,审计的产品———审计报告,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存在着差异性。产品的差异性一方面降低了由于价格竞争过度而产生“破坏性竞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鼓励事务所之间通过提高审计质量等手段进行“隐蔽的价格竞争”,而客户则将会因此而受益。特别地,在非价格竞争中,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历史悠久,在发达国家同时具有较好的品牌声誉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与国内其他事务所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自2001年安达信倒闭以来,国际四大(B IG4)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且相关实证结果表明,BIG4的审计收费高于国内事务所,BIG4具有明显的品牌溢价。

面对新会计准则,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收取了更高的审计溢价呢?从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针对该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1年支付审计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该问题给予解释。后文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计量模型与数据;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初步结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有八十多项,如公司规模、经济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公司治理、事务所变更、审计意见类型、盈余管理、审计任期、 事务所品牌、非审计服务等等,都会对审计定价造成影响。 会计准则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及其质量,而且,当会计信息具有外部性时, 会计准则的变动更加具有福利和政策含义。外资事务所的客户群体在2006年之前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比例相对较高,因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四大”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审计质量与国内事务所相比预期不会有重大波动;同时, 普华永道事务所和德勤事务所作为合作伙伴,一直参与协助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的工作。相对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短短10个月的新准则适应期,他们的适应期更长,且准备更加充分,这都预示着更高的审计质量。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必将导致更高的审计收费。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无形中加大了四大事务所与国内事务所之间的审计质量差距, 从而造成四大事务所的审计品牌溢价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收取更高的审计溢价。

三、计量模型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1)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LAF)作为被解释变量;两个主要解释变量为会计准则虚拟变量(ACCSTD)以及四大事务所虚拟变量(BIG4),同时, 加入二者的交互项(BIG4* ACCSTD)以度量会计准则变迁对四大事务所审计收费溢价的影响。

(2)控制变量。基于Cameran(2005)对影响审计收费主要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公司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三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其中:公司规模。包括Simunic (1980)等在内大量研究表明,公司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通常采用公司的总资产作为规模的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TA) 来衡量公司的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有别于以往研究中采用“子公司数量”作为审计业务复杂程度的代理变量,本文借鉴Griffin et al.(2009) 的研究,采用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INVAR) 度量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程度,原因有二:其一,应收账款和存货两个项目需要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应收账款的函证以及对存货实施监盘等都会显著增加审计成本;其二,虽然根据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其全资附属企业及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但实际披露情况并不理想,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可靠性;审计风险。本文采用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DA)、速动比率(CURRENT)、调整利息和税款的资产收益率(ROA)、审计意见类型(OPI)、是否发生事务所变更(AUDCHG)衡量审计风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2年至2011年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色诺芬公司开发的CCER数据库中提取审计收费数据,从深圳国泰安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提取其他控制变量数据。具体来说,选择了2002年1月1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剔除了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样本,并对所有控制变量进行了上下1%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最后得到11452个公司年观测值,统计软件为Stata 11.0。此外,由于200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同时,在年报财务报告补充资料部分按通知规定内容与格式编制并披露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因此,本文中2006年的公司样本是使用了新会计准则下编制的报表数据。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文章所使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变量AF为原始的审计收费数据,AF未取对数前,其均值为671079.8,标准差为673893.5,最大值将近478万元,而最小值为16万元,可见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收费差异较为明显。为反映样本期间审计收费的变化趋势,本文还绘制样本期间年均审计收费条形图,如图1和图2。图1中,在样本期间内(2002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审计费用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图2则进一步表明,“四大”事务所与非四大事务所的年平均审计收费有差异明显,“四大”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于非四大事务所。在2007年后,四大事务所的年审计收费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注协牵头开展的国内事务所“做大做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强强联合,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对国际四大事务所过高的审计收费产生了抑制作用。

(二)实证结果

(1)基本实证结果。根据基本模型,为控制样本中个体和时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影响,本文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通过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考察会计准则、是否为国际四大事务所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如表3中Panel A中(1)、(2)、(3)、(4)所列示。列(1)为新会计准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虚拟变量ACCSTD的系数在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显著提高,与理论预期一致。列(2)为是否国际四大事务所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虚拟变量BIG4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确实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与理论预期一致。列(3)同时考察新会计准则和是否国际四大事务所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虚拟变量ACCSTD和BIG4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均显著为正。列(4)在列(3)的基础上引入新会计准则变量(ACCSTD)与是否国际四大事务所(BIG4)的交叉项,其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说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进一步增加。表3中Panel A的结果与预测一致,在1%的置信水平上,新会计准则提高了四大事务所的审计溢价。在控制变量中,除替代审计风险的变量DA外,其他控制变量均显著影响审计收费,且符号与理论预期相符。特别的,事务所变更虚拟变量AUDCHG系数为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更换事务所后,后任事务所存在低价揽客现象。同时,在表3的Panel B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考察会计准则、是否为国际四大事务所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且实证结果与固定效应模型保持一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配对分组进行Hua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拒绝原假设, 说明Huasman检验支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2)稳健性检验。为体现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选取了我国事务所各年度排名前8的事务所,构建新变量big8进行回归。相关排名数据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同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研究样本时间范围调整为2005-2011年度。相关检验结果仍支持上述假设。限于篇幅,相关研究结果省略。

五、结论

本文以2002年至2011年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了执行新会计准则前后审计费用的变化情况。本文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溢价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的采用增加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溢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审计质量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差距,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这一差距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被进一步放大。可能的解释是,在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环境下,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维持客户方面的优势,因其规模较大,不会因为个别客户的丧失而导致收入的大幅下降,所以,大型事务所在维持客户的同时,审计质量不会受到影响。而反观国内事务所,其与客户的议价能力明显较差,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普遍偏低,品牌投资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国内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形成了利好消息,其多年的跨国执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为其收取更高的审计溢价奠定了基础,而国内事务所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可见,培育大型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打破国际大型事务所在我国高端审计市场的独占地位才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的出路所在。

上一篇: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下一篇:海外员工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