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标准(精选6篇)
四大标准 篇1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02年印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2002]17号文件。文件指出:“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迅速,金财、金盾、金审、金质、金宏等十多项重要业务信息系统被纷纷被建立起来,宏观经济、财税、国土资源、企业信用等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这都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历史和技术等因素,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进度缓慢,这将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协同工作的开展。从全国来看,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除了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外,其余三个都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不仅包括每个数据库特有的建设阻碍,还有从整体角度考虑现有基础数据库存在诸多共性问题。
(1) 数据格式的多元性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各部门已经基本建立起部门内的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政府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纵强横弱的状况,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全是根据本部门需要自上而下开发,很少考虑到各部门间综合利用信息。因此,各部门在建立本部门的业务系统时,数据格式的设计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如字段长度、字段类型等,各部门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设计,设计出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造成即使物理上实现了 数据共享,但仍因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
(2) 信息分类多样性
由于各部门数据库中采集的人口、法人等基础信息的定义与分类标准不同,造成数据项难以对应,共享困难。首先各部门定义的数据项名称不同,相同的数据项指标之间无法建立对应关系,无法准确的共享和对比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各部门对相同数据项的分类方法和标准不同,致使即便数据项可以对应,但是由于信息分类不同,仍然难以实现共享。
(3) 数据结构的异构性
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各市依据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需求独自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各开发商之间缺乏沟通,自成数据结构体系,造成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例如,公安的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结构,相关的人口基础信息无法共享。
随着我国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使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得以共享,如何使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得以整合,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建设共享数据库,以确保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所提供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2 数据标准化的作用
数据标准化就是按照预定规程对共享数据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数据标准化可以统一业务中含义、用法不一致的术语、概念等。在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等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使用很多术语和概念。由于各种原因,各部门的业务人员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含义和用法等存在不同的理解,由此造成沟通问题,也带来数据口径的不一致。
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如果数据的名称、定义、长度、表示等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就会使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协同工作。数据标准可用于规范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作为表名、字段名以及字段的取值范围。有了数据标准作为依据,系统设计就可以遵循一致的数据标准,不同的系统就可以做到数据含义和格式的一致性,从而真正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3 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四大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应以面向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为目标,实现对业务、数据的全面梳理,建设达到指导应用集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和提高政府部门信息规划、实施的目标。
数据标准体系,为业务运作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包括术语标准、数据元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模型标准、数据交换标准。
3.1 术语标准
术语是指在专业领域中特定概念的词语指称。术语标准化实际上是一种对术语的质量控制与规范的过程,它包含着术语的使用者能够就某一个已知的术语或者尚未确定的术语在特定情景中或者在特定领域中的使用,达成权威的、公认的统一看法。为了使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产生歧义,数据的使用者必须从数据元登记系统中获得关于数据的描述从而理解数据的含义,这就要求数据必须得到充分的、唯一的描述术语标准。
四大基础数据库的术语标准是对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涉及的词条或字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确切的解释,其内容包括规范的字段名称、文字定义及一些必要的说明。它保证了整个系统及不同的系统之间使用共同的语言实现信息交流。如人口健康状况登记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定义健康状况是指个人在健康登记时所表现的身体状态,然后对健康良好、一般、较弱和有病的具体内涵给出确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数据录入人员对同一词条产生不同理解而导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障碍。因此,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涉及业务对象,对相关术语进行规范,确保用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歧义、多义或矛盾。例如,制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术语》,用于描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设计、开发、应用等过程,用以规范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项目用语的行为,将对法人库项目实施的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3.2 数据元标准
数据元是数据的基本单元,数据元标准就是对对象的属性进行一致性和精确性规范,既不允许有同名异义的数据元素,也不允许有同义异名的数据元素,以便在跨系统过程中,通过定位、获取和交换,增加其可用性和共享性。信息共享的关键要素就是数据元,有了数据元就为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数据层面上统一的数据交换规范。无论各系统的业务数据如何处理,只要按照数据元规范统一映射,即可确保数据语义、类型和格式的一致。因此,数据元的标准化是解决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基础信息的定义、格式不统一的根本方法。
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元素指关于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等业务活动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要实现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基础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有机统一、整体协调,建立科学、可信、符合信息处理规范的数据元素很重要。因此,四大基础数据建设过程中,应制定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的数据元标准,以保障四大基础数据库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例如制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 数据元规范》,则可从基础信息元的层次进行描述,以便指导、促进、保障和深化各级政府的跨部门法人单位信息交换和法人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当前正在大力开展的法人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推动法人基础库的建设。
3.3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将信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然后一一赋予代码,使每一项具体信息与代码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为数据记录、存取、检索提供一种简短、方便的符号结构,从而便于实现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且增强信息的保密性。在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对信息进行分类同样是数据资源表达和分析利用的必然要求。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可以规定了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分类型词条的分类方法及其代码值,使相关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基础信息系统中同一字段有相同的分类和代码,从而为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供了基础。如现在通用的组织机构编码,就为法人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分类与代码规范,解决了直接使用单位名称可能产生的表达不准确、含义不明确、无法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等问题。
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有大量需要分类编码的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图层信息、组织机构信息、统计经济信息等各个方面,并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的先后顺序,制定出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便于系统的处理和传输。
3.4 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交换标准是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而建立的一套通用的数据文件的格式规范,以保证交换的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的准确路由,同时对于各数据源中数据采集和输出提出统一的消息模型,确保采集和输出的数据准确的表达和理解。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主要对进行技术约束,定义数据交换组件的模型和框架,描述数据交换文档的XML模式,对根结构、控制信息元素、业务数据元素、安全策略等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制定《人口基础信息交换规范》,形成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劳动社保系统、教育系统之间进行交换数据的内容和格式的一致性;为数据交换组件、各个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提供了开发标准和依据。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基础数据库涉及的相关业务,从术语标准、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元标准等方面探讨了数据标准化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实施数据标准化,可以有效保证数据自产生便格式一致、内容可理解,有效节省数据转换的时间,避免错误,提高效率和质量。通过减少数据转换的需求,从而加强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降低开发、实施、维护系统的成本和时间;为广泛使用共享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描述和表示;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控制数据冗余。
参考文献
[1]沈晔.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瓶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68-69.
[2]吴志刚,林宁.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前提——数据标准化[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43-44.
[3]王斌君,孙丕龙.数据元标准在信息化中作用的再认识[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5(3):75-78.
[4]韩颖,李文峰.基于电子政务的术语标准化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2):41-43.
[5]张莉,胡义勇.数据标准化的实践与思考[J].电子政务,2009(2):75-79.
四大标准 篇2
专家指出婚姻关系成熟标准是:理性地考虑并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实际点来说,就是用从容和自然的态度,在面对异性时既不太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也不会矫枉过正地轻视或厌恶对方。
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可能在见到异性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这是因为少男少女对异性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因此充满了好奇心、神秘感。另外,还有些人虽然不会失态,但会特别注意自己仪表和举止,下意识地表现自己以获取异性关注,这表明其过于重视异性的认可,同时也可能在爱情关系中,把吸引力、激情等不稳定因素置于亲密感、承诺等稳定因素之上。还有些人,一口一个“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或“女人就是一架生育机器”,可能是因为说话者心里有没愈合好的“暗伤”。这些都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标准二、否定自己。
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发挥最大潜能。从青少年开始,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觉醒、发展壮大,这时候就可能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到16岁左右,那种认为自己最独特最重要的想法也逐渐减少,但有些人到了二三十岁仍受其困扰,比如,与朋友发生争执时明明错了也“死鸭子嘴硬”,与伴侣吵架时打死也不愿意让步,遇到挫折就怪运气不好世道不公,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
标准三、学会宽容。
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内。谚语说“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所以虽然“疾恶如仇”、“尽善尽美”都是褒义词,但对缺陷和不完美的宽容更象征着心理成熟。宽容指的是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指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
标准四、重视简单。
四大标准 篇3
一、单薄的古代经典
自从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以来,文言和白话这两种语体在教材中各该占多大的比例,就成了教材编撰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民国时期,人们经过不断探索,大致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初中各半,高中七三,各册内部的文白比例也有规定。这共识和规定甚至写进了课程标准,形成了政府文件,如193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语文体与文言文并选,语体文递减,文言文递增。各学年分量约为七与三,六与四,五与五。”1940年颁布的修正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选文精读,各学年均以文言文为主(第一学年约为七与三,第二学年约为八与二,第三学年全授文言文)。”这样的标准,为当时的教材编撰者所普遍接受,后来也被台湾和香港地区所继承和坚持。反观大陆,根据新世纪两份课程标准编制的各套中学语文教材,出现了对古代经典编排的随意性和低比例。统计显示,现行几套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人教版为26%,苏教版为19%,语文版和师大版均为27%,这样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台湾现行初中国文教材的67%,而且与90年代大陆自己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33%相比,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现行几套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人教版为40%,苏教版为30%,山东版为50%,语文版为31%,远远低于台湾的高中国文教材中70%的比例,也普遍低于90年代大陆高中语文教材中50%的比例。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新一轮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古代经典的单薄。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经典作品的多少,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这个国家或地区当前国民文化素养的整体状况。我国台湾民众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普遍高于大陆民众,这一事实,我们只能痛苦地承认和接受。究其原因,跟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淡化古代经典教育有着直接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向来重视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教育,并要求学生学会文言文写作;而我们呢,为追求所谓的时代性和生活化,不断牺牲教材的经典性和文化品位,删削古代作品的分量。这种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已经显露出来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二、缺失的语文知识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初,知识一度被当成洪水猛兽而遭到猛烈批判和通缉。受此影响,新编各套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少得可怜,它们隐姓埋名,在某些课文和练习之中东躲西藏。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清末民初的语文教材只是选文的简单排列,到20年代才陆续出现知识、助读、作业等项目,从此,语文教材才算走上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大道。笔者认为,语文教材在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过程中,如果说选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那么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则是其不可缺少的两翼,这两翼的成长和成熟是无数前辈探索的结果,是汉语文教材编制的经验和传统。然而,新课程改革却对语文知识大加删削,使这只欲飞的鸟变成了一只跛脚的鸭子。
教材中系统地编排语文知识的做法一度被斥为知识中心。有人说,知识不能靠印在书上让学生死记硬背得来,而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探求,这样的知识才是可靠的。这话固然不假,但是,如果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亲自去探索,那我们的祖先积累的那些间接知识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自行探索知识的条件?对于那些读完初中或者高中就要永远告别校园的孩子来说,不在语文教材中较为系统地安排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让他们及时地学习,那么,这些人今生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掌握作为一位现代公民必须知道的那些汉语文知识了。
还有人说,跟学习西方语文不同,语法知识在汉语文学习中可有可无,因而在教材中系统编排语法知识纯属多余。这话也没错,但语文知识并不等于语法知识,语文知识包罗甚广,大凡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都有系统而丰富的知识。比如,单是中国文化常识和作家作品知识,若在教材中不对这些知识加以适当编排,仅让学生在选文中零零碎碎地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台港地区尚且那么重视中国文化基本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四书》《五经》中的传统文化精华,我们为什么反而做不到呢?难道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这个民族不需要这些知识吗?
三、单一的编制类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教材改革中,编写单位多家,教材品种多样,表面上给人这样的印象:语文教材繁花似锦的春天已经到来。但细加比较就会发现,语文教材并没有实现人们所期望的多样化局面,而仅仅是多套化而已。新的语文课程改革确实催生了几种语文教材编制新模式,如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情境式,初中语文教材的专题式,还有高中语文教材的模块式。但这几种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还远远没有成熟,新一轮教材编制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一味推崇新的形式;而那些久经考验的编制模式,如文选式、分编式、主次式、并行式等教材模式,往往被视为保守落后而弃置不顾。一种时尚开始风行的时候,人们群起而效之属于正常现象,但教材编撰者被要求必须按照新模式去编写教材,这就很不正常了。其实,语文教材编制的许多模式,在民国中后期就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定型,如今,为强调创新而对那些经验和传统或视而不见,或重视不够,或予以抛弃,这不能不说遗憾。
时下流行的多数初高中语文教材,其内容的基本组合模式,大都是单元选文加语文活动。选编几篇相近主题的文章组成不同的人文主题单元,单元后面设计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或曰专题,或曰综合性学习,或曰梳理探究,等等)。这样的编排,表面看似乎是简化了头绪,加强了综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确定这些单元主题持的是一种什么标准?为何选择的是这些主题而不是其他主题?这些主题按现在这个顺序编排的依据是什么?一个单元内所选的几篇文章是否存在多主题的现象?以主题组织单元突出了选文的思想内容,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选文的艺术特色又该如何考虑和编排?等等这些,都是新教材编制中人们一窝蜂追求主题编制模式而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问题仍然缺乏深度思考。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建设,开发盛况可谓空前,正在神州大地纵横驰骋的各版本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共达上百种之多。这样的数量,与选修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和西欧也有得一拼。但西方发达国家开发的选修课程都属地方课程,而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上百种选修课程却全部是国家课程!这在全世界就成了独一无二。而且,深入比较就会发现,这上面种种选修教材中有特色的品种少,大同小异的品种多。重复建设,浪费资金,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不能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这是当前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语文教材编制应鼓励百花齐放、形式多样,要给予不同风格、流派和模式的教材有自己试验的园地,这样才能形成语文教材多样化的局面。
四、分割的阅读写作
读写结合是汉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而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写作,阅读教材因此兼具写作教材的功能。清末民初出现的几套带有现代雏形的阅读教材,充分继承古代读写结合的传统,共同强调从阅读中让学生领会写作方法。如吴曾祺编撰的《重订中学国文教科书》提出:“学生至入中学堂,多读经书,渐悉故事,此时急宜授以作文之法。”刘法曾、姚汉章编辑的《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提出:“中学校学生,国文程度渐深,急宜授以古人作文义法。”许国英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也说:“中学国文程度较高于小学,故宜授以适当之作文法理……”并提倡诵读:“诵读不可不实行,于作文进步甚有关系。”总之,阅读不忘写作,读和写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是汉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语文教材科学化探索的深入,读写如何有机结合成为语文教材编制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其探索的代表成果,一是孙俍工编撰的初级中学用《国文教科书》和高级中学用《国文教科书》,二是傅东华编撰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和《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国文》,两者开创了现代语文教材读写结合编制的新路,给后来的教材编写者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然而,民国时期语文教材编制对读写关系的探索成果,在后来长时间为我们所抛弃,教材编制重新回到旧制文选编制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教材编制中对读写关系的探索曾经很活跃,取得了不少进展;然而,90年代中后期,读写分编成为时尚,并在本世纪高烧不退,阅读和写作这两块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变成现在完全互不相关的“两张皮”。新课程十余套中学语文教材,大多采用的就是这种读写分编的模式。这种编法虽有它的可取之处,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阅读课文只能发挥其一半的价值功能,阅读对于写作资源的转化几乎等于零;二是写作内容与阅读课文失去联系,变成单纯的写作知识传授和脱离情境的无病呻吟。这样的编制值得我们反思。
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已经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存在诸多缺憾有关。如对教材编写的建议大而无当,很不具体,操作性差。尤其是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内容只字不提,这使教材编制缺少依傍。有人说,语文课程没有内容,它的内容就是课文,这当然不对。翻遍外国母语课程标准,包括我国台湾和香港的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都是具体而详细的,无论对教材编制还是教学实践,都具有操作性和实际的指导价值。反观我们,确实是高扬了理念,但空洞无物,学科性差,这就让我们不难理解这个问题:我们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为何困难重重,停滞不前。
四大标准 篇4
1.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强化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物理中考命题注重变直叙提问为情境展现, 在真实的物理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物理概括能力, 促进物理教学由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向重视过程的教学.
例1 (2008年扬州市中考)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 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 如果施加的力增大, 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2) 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 往里面倒满水, 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 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 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3) 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 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 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 这说明_______,
(4) 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 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 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 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_______.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大气压和摩擦力等知识.试题没有以直接提问的方式而是联系实际, 创设生活情景, 让学生在理解情景后得出答案, 如果学生平时死记硬背物理概念, 而对真实的物理情景缺乏认识, 是不太容易回答的.从中能体现了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突显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实施以来, 中考命题正逐步从理想模型走向实际问题, 引导物理教学由重视解题训练转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例2 (2008年泰州市中考.) 图1是电饭锅的内部电路图, 图2是电路简图, 它有“高温烧煮”和“焖饭、保温”两挡, 由温控开关自动控制.煮饭时, 先要按下温控开关按钮, 到达设定温度 (饭已煮熟) , 按钮会自动弹起对照观察图1和2, 温控开关按钮未按下时, “烧煮电路部分”与“保温电路部分”是_______关系 (选填“串联”或“并联”) ;按下温控开关按钮.“烧煮电路部分”的电压为_______V, “保温电路部分”将_______ (选填“工作”或“不工作”) ;温控开关按钮弹起后, 电路中的电流比原来_______ (选填“大”或“小”) .
点评:所谓物理模型, 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 经过突出主要的、本质的因素, 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 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和模拟.实际的电饭锅电路是混联电路, 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能力, 必须处理成简单的“局部短路”模型.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建模能力.
3. 注重发散、逆向等创新思维能力的考
新课程的中考命题, 有意识地将命题思路从单向封闭转向多维开放, 鼓励学生敢想敢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3 (2007年苏州市中考) :如图3所示, 在烧瓶内有一个去壳的完好球状熟鸡蛋, 其半径比烧瓶颈部内半径略大些.在不损坏瓶子和不用力甩瓶子的情况下, 用什么方法可使鸡蛋被烧瓶完好地“吐”出来?
小王设想了这样一种方法:往烧瓶内灌入浓盐水, 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而上浮, 从而使鸡蛋被瓶子完好地“吐”出来.
(1)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为什么?
(2) 你有什么方法能使鸡蛋被烧瓶完好地“吐”出来, 请简述 (如有需要, 器材自选) .
点评:这是一道过程开放题, 既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又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是一道联系实际, 体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
4. 注重科学探究过程, 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方法, 教材中也增设了科学探究的内容 (并列出了部分探究课题) , 对此, 中考物理命题中作出了积极反应, 大胆地将命题思路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从原始应用转向信息构建, 引导初中物理教学由重视知识识记转向重视科学探究.
例4 (2008年福州市中考)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 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 (稳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 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 有的物体翻倒, 有的物体不翻倒, 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 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 让木板绕O点转动, 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 (物体不滑动) , 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 如图28所示.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 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 如图5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 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 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 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
(1) 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 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______ (选填“大”或“小”) .
(2) 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 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_______的大小不变, 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法.
(3) 实验现象表明, 物体的重心越_______, 其稳度越大.
(4) 依据以上结论, 卡车装货时, 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_层 (选填“上”或“下’’) , 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四大标准 篇5
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版)颁布以来,引发了基础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有人认为,新课标只不过2001年来新课改理念的重复而已,也有人认为新课标概念太新、新词太多,阅读理解起来很难,有一种“根本读不懂“感觉”。那么,新课标到底是“老调重弹”还是“耳目一新”呢?新课标“新”在什么地方?一线老师又如何运用新课标进行教学改革呢?围绕这个话题,结合项目学校和实践团队的经验,我谈谈自己的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方案的变化主要: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课程标准的变化: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纵观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为了让一线教师“记得住、用得上”,我用“12345”来概括描述:
一个核心——核心素养两条路径——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三有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四大突破——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科实践、学业质量标准五项对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大单元设计、结构化思维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作业与命题设计改革
一个核心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最显著的特征是:核心素养、育人导向,标志着课堂教学从关注知识、关注学科到关注能力、关注育人的根本性转变。
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基因”,义务教育新课标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新型课标。
何谓核心素养?以前的内涵界定比较多,争议也比较大。此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清晰界定为: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学生修习一门学校课程后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按有关专家解读,关键能力即有做事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必备品格是有做事和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正确价值观是能够正确做事和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是终极目标,不是某一学科、某一学段就能实现的任务或达到的能力水平,为此,每个学科在核心素养内涵上有不同的描述,而且还制定了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比如,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数学用“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现实世界”等等,但最终都要指向“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育人导向
两条路径
如何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围绕课标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老师们要重点关注三条(1)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2)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3)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也就是说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综合育人,二是实践育人。
(1)综合育人
需要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
教育有机融合,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对于综合育人,老师们最关心的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只不过是综合育人的方式之一,而且它的课程比例仅仅占10%,最主要的还是学科内整合以及综合性学校。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都是综合育人的基本路径。
(2)实践育人
在育人方式上,新课标提出“学科实践”这一概念。尽管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待研究,但学科实践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的指向是十分明确的。这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的方向,以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要学习活动形态的“坐而论道”,必须走向知行合一,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有目标
新课标提出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有”最早见于党的十九大报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传统教育,就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明显的育人导向。今天提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
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这体现了中华教育的民族风格,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家战略人才的需求。
四大突破
新课标的突出变化——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科实践、学业质量标准,我把它总结为“课程目标素养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方式实践化、学业质量标准化”。
突破一:课程目标素养化
核心素养是今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乃至课时目标基本追求,这标志着从“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已经发展到“素养课程目标”时代。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养目标的表述,不能类似以前“三维目标”的表述方式一样,一一对应,比如道德与法治学科“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是五位一体,不能割裂为“政治认同目标、道德修养目标、法治观念目标、健全人格目标、责任意识目标”。再如小学数学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等,这么多的选项,是无法一一撰述和呈现。
我的建议是:在单元目标特别是课时目标表述中,可以分为低阶学习目标和高阶学习目标。低阶学习目标指“掌握双基内容”,高阶学习目标指“运用双基做事”,即真实问题解决和迁移运用。
麦克泰格、威金斯在《理解为先模式》指出,优质单元设计的重要品质之一就是具体澄清本质不同的目标。这两种目标为:短期的学习结果——知识与技能;长期的素养目标——理解意义与迁移。
素养目标可否表述为“运用双基来做事”呢?我国学者柳夕浪在《核心素养导向意味着什么?》指出:知识技能在特定情境中潜移默化成做事的智识、做人的准则,即所谓核心素养。国外学者奇泽姆(2005),也认为素养有两个要素是必不可缺的:第一,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第二,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
传统双基教学——掌握双基内容(把知识储存进大脑)
核心素养教学——运用双基做事(把知识转化为素养)
美国当代目标分类学者马扎诺(2007)认为:进阶式学习目标可以将学习目标组织成非常有用的结构,它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能清楚地说明与具体标准相关的不同层次的知识与技能。为了理清传统教学与素养教学的差异,为了辨析浅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不同,为了明确回答一线教师“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要不要‘双基’”问题,我认为目前设计“进阶式目标”更利于指导教学实践。
突破二:课程结构化
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
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反映了当前教改“从零散走向整合,从浅表走向深度,从去生活化知识学习走向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发展方向。
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我个人认为仅仅揭开“结构化”的冰山一角。长期以来,支离破碎的讲解,“小台阶、快节奏、抓重点,看总分”的应试策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变为了典型的“盲人摸象”,与“为民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需求大相径庭。
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至少要求我们课堂教学应当:从零散知识结构到主题统整的课程结构;从本学科的教学结构到跨学科的课程结构;从认知低水平(简单)结构到高水平(复杂)结构;从(书本)知识到真实的生活世界(情境问题解决)。
随着课程结构化的到来,过去支离破碎、以内容为主的教学,肯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主题学习……必然成为教学基本选项。
围绕课程内容,提炼出主题,确定学习目标,设定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匹配合宜的学习活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这才是布鲁纳结构教学的最终目标。仅仅有结构形式,不理解发现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指向“知识联结、思维成果生成和迁移创新”,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
突破三:学科实践
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七大难题:
1.如何破解把“知识转化为素养”这一素养教学最高命题?
2.如何依照学业质量标准贯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
3.如何基于主题、任务、项目、情境,按学生的学习、发展逻辑来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
4.如何设计和组织学科实践活动,在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
5.如何进行学段、学科整合,组织综合性、跨学科学习,实现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
6.如何基于双减政策进行作业设计并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
7.如何适应素养立意的具有真实问题解决和迁移运用特点的考试命题?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素养”?新课标给出的答案是“实践育人”,并提出了“学科实践”这一个概念。福建师大余文森指出:学科实践是一个相对更具包容性和概括性的概念,它指向的是学科探究、学科活动、做中学、具身认知,任何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学科学习,都是学科实践的表现。实践就其本义而言是相通的,它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从教育的角度说,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
我个人认为,学科实践:一是提倡学习方式、学习活动方式要回归学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要有语文味,朗读、背诵、辨音、析词、写字、造句、仿说、谈理解、言情趣……应该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要特征;二是提倡学习应该回归“实践性”,如数学应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学生通过画一画、拼
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做中学”“用中做”。但我要提醒,学科实践应极力避免的两个极端,一是成为知识授受的附庸,注入式教学的景点;二是真实生活的复演,回到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科实践是把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基本方法,要突出两点,一是知识情境化,二是学习实践化,立足于真实问题解决。真实: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真实,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学术性的、虚拟情境的、真实的生活);实践:学生全身心地行动,进行社会性互动和评论,产生可改善自己或周围环境的成果(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学科实践
=
学科逻辑
+
实践方式
=
实践育人
课标组组长崔允漷教授认为,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
学科实践,实质是行动导向,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学习流程。教无定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能用统一的模式来固化教学,但必须尊重学科规律和学习科学理念。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学科问题和真实且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与学科知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并通过不同学科之间作用力的交织、融合与激荡,一同构建学习者的整体素养。
突破四: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层次,综合评定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如历史学科的“学业要求”之一: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学业质量标准进入新课标,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福音,它不仅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也为我们逆向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标准依据。
高质量的学习需要“评伴全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在课堂中的使用:
一要根据学业质量标准明细学习目标中“标(成就标准)”,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问题。赫里蒂奇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结构模型中,将形成性评价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分享成功标准及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反馈确定当前表现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通过行动来缩小差距。没有清晰的评价标准,学习性评价就不可能真正实施。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在早期的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就提出:明确学习结果/内容标准,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选择评价任务/确定标准,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用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准则是什么?”……把学业质量标准细化分解,是解决当前课堂评价“苍白、无力”尴尬局面的一剂良药。
二是在问题解决和组织学习活动中,嵌入评价量规(表)。
评价量表是一种真实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或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三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最为重要的标准是“具体”,目的是为学习的推进提供依据。结果性评价是为了评定学习水平,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证据对学生在特定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其考核标准统一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客观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五项策略
1.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
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大力倡导“教学评一体化”。
谈到“教学评一体化”,实际上我们一线老师并不陌生,有效教学有灵魂三问: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我如何证明学生已经到了那里?第一问即学习目标,需要指明方向,明确学习成果和学业质量标准;第二问即学习策略与方法,方法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策略需要在活动中养育,实质就是学习活动和学习程序;第三问即学习评价,需要凭证据说话,按标准验收,一般有表现性评价和传统纸笔评价两种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俗称“教学评一体化(或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评一体化”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素养教学如此,双基教学如此,甚至应试教学也应如此。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现代学习设计需要我们思考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学”,即学习目标如何体现思维进阶,指向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优秀学习者应该具备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第二,“学什么”,即要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学习什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需要转化为问题与任务,组织结构化学习,学生学习才能真实发生;第三,“怎么学”,这是“死教材”转化为“活课程”的关键,即通过什么策略和方法学习并达成目标(设计中呈现为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第四,“学得怎么样”,也就是学习评价的问题。学习评价是指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式与途径,系统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的变化信息与证据,并对学习进展与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全程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性评价,学习目标不仅有明确的预期学习成果,而且有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体现了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课程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是学习评价的基本依据。”
2.大单元教学设计
什么是“单元”?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单元,意思是指样本中自为一体或自成系统的独立成分,不可再分,否则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我们日常说的教材单元是由若干个相同知识组成的集合,通过课时教学的组织方式来完成。真正的课程单元,应该以一个“单元”是“一个最小的教学单位”,课时是单元的组成部分,这如同一只手,手指是手的组成部分,各有各的功能,有机统一,才能发挥一只手的完整功能。
那么何谓“大单元”呢?大单元的“大”字,并不是数量、形状比较词,大单元是指“课程单元”“学习单元”,这个“大”字如果需要诠释,我以为用“素养”即“知行统一”解读更准确,“素养为大”。大单元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基本学情,以一个主题(专题、话题、问题)为核心,根据单元目标,组织、连接学习内容,形成贯通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整体联系的最小的教学单位。
“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是“系统分析、整体设计”。系统分析,是指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是通过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或大项目的组织方式来完成的,而非一味沿袭教材、教参和学辅资料的规定与说明;整体设计,是指课时教学以前,要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组建单元、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含学业质量标准)、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以及课型、课时、作业等内容。
未设计、先分析——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这是单元设计的基础工程。
整体性、结构化——“整体设计、统筹安排”“课程结构、思维进阶”,这是大单元设计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
(1)纲举目张——主题是单元设计的聚合器
以核心素养为纲来设计大单元,关键在于提炼一个合适的大主题。通过提炼合适的主题,统领整个单元。大概念、大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单元主题,或者转化为单元学习大问题、大任务,并以此按照学科逻辑进行逐层分解,建构起结构化学习课程,大概念的提炼就毫无用途。
(2)进阶式目标——具有递进层次的完整目标
优质单元设计的重要品质之一就是澄清本质不同的目标:短期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和长期学习目标(理解意义和迁移)。单元目标应体现从知识到素养的“思维进阶”,分清低阶学习目标(双基)和高阶学习目标(运用双基做事),这种进阶式学习目标可以将学习目标组织成非常有用的结构,它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能清楚地说明与具体标准相关的不同层次的知识与技能。
(3)单元评价——学业质量标准的单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难求质量。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根据“逆向设计”理念,单元设计应该在学习目标(学习结果)确定之后,设计单元“学业质量标准”,彰显目标达成评估证据,然后设计单元结构化活动(任务)。单元达成评价可通过设计评价性任务或问题,以完成情况和质量来测评;可通过设计各类学习活动成果,通过课堂汇报、展示或演讲来评估;也可在过程中设置观察评价点,根据学生学习行为、过程来评价等。
(4)结构化活动——区分课程单元与教材单元的标志
单元结构化活动是为了达成单元目标,解决学习问题或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的一系列习得行为和过程方法,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构成一个体系化的课程学习活动结构,由单元结构化学习任务和递进化学习活动设计构成。以单元主题为基础,将本单元知识进行课程开发,转化为学习任务(或问题),按照“主题(大概念)——主问题/任务(核心概念)——分问题/任务(重要概念)——子问题/任务(基础概念)”逻辑,将子任务活动化,组成一个课程学习的意义整体,是课程单元与教材单元区分的主要标志。根据单元结构化活动,联系学生的学情,进行目标的分解、课时的划分,并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适合的课型,形成具有进阶性且整体闭合的单元教学过程,同时进行设计作业及统筹安排。
(5)单元作业——设计要整体设计,具有递进性和关联性
单元作业要求站在单元层面统筹考虑整个单元系列性作业,将单元内零散的,单一的作业采取删减、增补、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而不是对单元内一课一课作业的叠加。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作业,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传统作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3.结构化思维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提倡“课程内容结构化”,因此,我们在单元设计中提倡:
A.单元目标的结构化设计B.单元内容的结构化组织C.单元活动的结构化安排D.单元课型的结构化搭配E.单元作业的结构化筹划……
然而,仅仅把“结构化”体现在大单元或内容组织形式上,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结构化思维”,实施结构化教学,“结构化”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何谓“结构化思维”? “结构”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解释为“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结构化”本身是一个动词,是指“使一个事物由混沌、散乱和无序状态转变为某种结构形态的动态过程。”“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不是指某种单一固化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而是将各个思考部分系统有序地搭配或者排列组合。用结构化的思维对单元学习进行结构化的设计和结构化的组织有着积极优化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具有层次的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性,促进融会贯通,真正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从而对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的实质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教学材料整理成为结构化的知识,使这些学习材料具有最大的概括性与拓展性,以促进学习迁移与能力形成。布鲁纳认为,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指知识的整体和事物的普遍联系即规律……基本结构即基本概念、原理或规则,它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迁移。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指出: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时,又将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这一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称其为“长程两段”设计,其目的还是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基于此,我们认为完整的课堂教学(非指一课时教学),应该遵循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完成“从旧知走向新知,从新知走向未知”两次思维迁移过程,才能让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在课堂发生。
4.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化学习
新课标中规定,每个学科不少于总课时的10%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何谓跨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超学科的定义:“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和之外,发展参与新的观点和学习体验”(Leo,2006)。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点不在跨学科,而在于把真实的问题引进课堂,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是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以产品的形式结束,此过程包括学习目标、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的自主权、社会及专业人士资源、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及评价六大核心要素。贯穿项目式学习教与学过程始终的特征是生成和体验。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让素养在中国的课堂上真实地生长”中指出:核心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根本宗旨还在于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带动学习,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协作的教学方法。”
5.作业与命题设计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倡导“精而深”的课程观,作业改进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基于“双减+新课标”背景,聚焦核心素养,关联真实情境,强化知识应用,探索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能力基础,精准把握“已做、新做、未来做”的作业梯度和作业难易程度,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品质。
单元结构化作业是指以教学大单元为基础,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合、重组,有层次地设计单元作业群,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序列性的作业系统。单元结构化作业整体设计,需要围绕单元主题(或大概念、内核知识)目标,把一个单元所有作业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起来,同时对单元内的各时段作业进行统筹安排,探索各种类型作业的合理搭配,在保障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学习从知识到素养的进阶,最大限度减少低认知水平重复训练。
一个不会命题的教师,不可能设计出优质的作业;一个不会设计作业的教师,不可能设计出优质的教学问题……在日常检测命题中,我们必须紧扣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时代命题原则,与中高考保持一致,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学业成绩追求。
新课标带来的中考命题变化——减少裸考知识现象,让测评发生在知识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强化对思维探究和做事过程的测评,从注重考察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察思维、探究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坚持试题的应有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察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结论的素养。从碎片化、点状化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测试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一个有思维含量与探究含量任务的过程,或做一件完整且有挑战事情的过程。
四大标准 篇6
全球移动医疗市场急速升温, 中国能分享到几成蛋糕?
2012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近日在京举行, 来自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三大运营商及相关医疗厂商的逾20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就移动医疗的政策指导、应用现状、发展难题等多方面问题展开了“跨界”讨论。
我国已具备移动医疗发展基础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指出, 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按照国际统计惯例, 实现95%以上的医疗保障覆盖就可认为是全覆盖。根据201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 我国已经在2011年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为更切实地了解远程医疗的应用情况, 记者采访了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韩素芳。他指出, 远程医疗能为患者和行业发展带来诸多益处:一是能让地处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专家的诊疗, 解决我国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二是通过远程医疗可以将小的病痛筛查至当地就诊, 免去了患者外出就医的大笔费用;三是方便专家与地方医生间的交流和学习, 起到了一定的帮带作用;四是提升了专家在专病专医上的效率, 使我国的专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国内运营商打响应用“卡位战”
在行业信息化需求上升和3G网络快速发展的拉动下, 移动医疗应用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记者了解到, 早在2010年10月, 中国移动就和英国剑桥大学联合开展了“移动医疗”应用发展研究项目, 结合剑桥大学的跨学科专家资源和中国移动“移动医疗”领域最新实践, 历时4个多月最终完成了研究报告。实践方面, 中国移动和贵州省共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高度评价:“这种创新手段, 可打造成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贵州模式’,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更好地造福民众。”
与会的中国联通代表则表示, 多年前, 除了简单的手机预约挂号外, 运营商想不到更多的行业应用。但近些年, 地方运营商上报的应用案例完全超出了想象, 去年中国联通的医疗行业应用上万个, 服务的用户更是过千万。
除医护人员的移动办公、120急救调度等移动应用外, 更多面向个人用户的健身娱乐、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正在被开发和推广。运营商代表介绍, 他们与产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希望通过与相关企业的联合, 更深层次地渗入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市场, 开放现有的优势资源, 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标准、平台不统一是首要问题
虽然移动医疗的前景被专家和厂商一致看好, 但在实际发展中, 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专家指出, 移动医疗产业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感器标准不统一, 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入应用平台。目前, 高通已经成立了Qualcomm life来解决统一平台的问题, 但国内尚无企业或组织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二是患者数据信息的采集受制于患者个人的观念障碍, 对信息充分共享下的快速诊疗造成了影响。三是产业链垂直发展下各模块的接口问题, 也是困扰移动医疗更快、更广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四是数字认证等安全管理的缺失, 使医护及病患的信息等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医疗从行业应用走向个人应用, 更多的问题将暴露出来, 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和管理机构站高一步、看远一点, 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 从而保证这一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精彩观点
第一、移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讯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及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的有利条件,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第二、大力支持移动医疗服务创新, 如手机预约挂号、移动小额支付、医疗和药品信息、移动视频探视、远程诊断、移动医疗保险等, 进而探索智慧医疗的实现途径。
第三、积极规范引导移动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 各方需要不断自我调整, 寻找新业态中的专业化分工地位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一、准确认识和把握移动医疗发展的趋势, 推动我国移动医疗产业的健康的发展。
二、深耕移动医疗与健康技术应用的服务, 移动医疗和健康业务可以服务多个环节, 从日常健康知识的普及到普通疾病的急救以及入院治疗护理, 这既是巨大的市场机遇也是挑战。
三、加大深层次合作与交流, 探讨合作共赢的业务发展模式。应该加深产业链间的合作与交流, 各取所长, 资源与技术互补, 就像今天的会议主题, 创新、智能、服务共赢, 以创新为目的, 以服务为宗旨, 以共赢为目标。
卫生部已经制订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我们叫“35212工程”, 国家、省、地市建立三级信息平台, 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监管、基本药物等几大业务系统;建立卫生信息的专网, 加强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 同时加强电子签名隐私保护、信息安全和标准工作。
整个来说, 移动医疗在卫生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是它在整体规划、管理、布局包括一些相关的业务规范、信息安全、标准和组织管理上, 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
中国电信已经在移动医疗以下几个领域做了探索:
一是探索健康管理。今天的移动设备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通信设备, 加了很多传感的东西, 可以测温度、心电等很多生命体征。我们这几年其实一直和医疗器械设备商、健康服务提供者在合作探索。
二是无线数字医疗。过去的医院里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PC固定设备提供的, 我们把3G、WiFi和手机、PAD结合起来, 使现在医院的应用服务变得真正“动”起来了。
三是协同工作平台。现在大医院会延伸到社区医院甚至更远的点, 医院内部也有很多会诊。电信有一个协同通信平台, 可以把医院信息系统和各种各样通信媒体、通信手段与信息整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医院的协同工作平台。
另外, 还有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基层医疗信息系统、远程医疗、预约挂号、新农合应用系统, 等等。
在未来医院的应用里, 最重要的是通过云计算构筑医患一体的移动医疗平台, 解决医疗机构内部到民众、家庭这么一个大的平台, 实现大家统一通信的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