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静脉留置针

2024-09-19

BD静脉留置针(精选12篇)

BD静脉留置针 篇1

液体治疗和检查注射造影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检查手段之一。近年来BD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已大大地减少了静脉输液及检查造影时液体的外渗, 但在留置期仍可遇到液体外渗的情况。临床上通过预防和护理观察, 加强护士程序化操作, 做好维护及管理, 能减少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6年7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340例, 中位年龄64.5岁, 340例均应用BD静脉留置针行输液治疗, 70%的患者留置时间为4~8d, 部分患者不愿拔出, 留置12d。其中61例行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36例行肺部CT增强扫描, 分别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50ml, 注射速度3ml/s。

2结果

所有患者输液及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导管均通畅, 有回血, 穿刺点局部无变硬或肿胀, 输液过程无异常, 但拔针后穿刺区域有疼痛16例;穿刺点局部出现水疱2例;静脉高压注射造影剂后局部皮肤肿胀、苍白、发凉感疼痛伴麻木8例。结果输液治疗发生液体外渗18例 (5.29%) , CT检查注射造影剂外渗7例 (7.22%) 。

3液体外渗的预防

液体外渗多数是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穿刺速度过快、过度损伤静脉后壁或静脉壁薄弱、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 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导致液体渗入周围组织。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 滴注或推注刺激性药物时疼痛明显,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有时也可见回血, 在穿刺点前端用止血带阻断静脉后仍有滴流。故预防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应做到: (1) 护理人员加强基本功训练, 穿刺速度要慢, 以免刺破静脉后壁。 (2) 穿刺时尽量将导管置入静脉内。 (3) 妥善固定导管,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必要时使用夹板适当约束肢体。 (4) 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 (5) 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 (6) 对细血管注射强刺激药物时, 用山莨菪碱药液涂擦, 增加局部血流, 稀释溶质浓度并中和其酸性作用, 减少液体渗漏的发生[1]。 (7) 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有可疑时, 采用BD静脉留置针侧管注药或双注射器给药法 (先用1支注射器检查回血, 注入生理盐水5~10ml, 保证静脉通畅有回血, 无外渗表现后再接注射器或输液器给药。 (8)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4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训练

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4.2 正确执行医嘱

严格按医嘱稀释药物, 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禁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有可疑时, 禁用输液泵或注射泵, 以免加大渗漏的范围程度。

4.3 做好健康教育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杜绝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对静脉所用药物的性质、不良作用、输液、注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实告诉患者[2]。如短期内快速输液可使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肺水肿的发生, 液体外渗可造成患者局部的损伤, 尤其是化疗药物、碘造影剂等刺激性大的药物, 使患者及陪护了解输液、注射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3]。

4.4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做好床旁交接班, 每次输液或注射造影剂前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如发现外渗, 则抬高患者外渗侧肢体,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和肿胀, 促进外渗药液吸收。

4.5 加强巡视

有液体外渗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用笔标记外渗面积, 更换置管部位, 禁在同一条渗漏静脉重新穿刺。避免局部受压以免引起的外渗面积扩大。必要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来稀释外渗药液或根据医嘱从留置针中注入解毒剂。

4.6 根据渗漏的范围程度、药物种类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常用的有:局部封闭、冷敷、热敷、药物外敷、物理治疗等一般24h内冷敷, 使外渗范围局限, 24h后湿热敷, 以促进血管扩张, 增加药物的分散及吸收。

液体外渗为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多发生于小儿或能对外渗做出反应的患者, 与静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输液时间密切相关。远心端静脉外渗率明显高于近心端静脉, 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时外渗率高, 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4]。由于外渗液体的性质、种类不同, 导致不同的外渗后果, 常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 给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及担忧, 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 延长了患者治疗的时间, 患者原有的治疗也会被推迟或中断, 经济负担也增加。外渗严重时将出现4级医疗事故 (注射造成组织坏死, 成人>体表面积2%, 儿童>体表面积5%) [5]。因此临床上需注意影响外渗的因素,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外渗药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物理、化学等联合处理, 达到预防的效果, 使外渗引起的结果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庄红, 王世萍.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2) :767-768.

[2]尚娥, 李文珍.可控性护理差错的分析与规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 2 (3) :358.

[3]董明芳, 林爱宝.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1) :67.

[4]胡爱菊, 张书铃, 寇玉坤.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4) :146.

[5]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分级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BD静脉留置针 篇2

【评估】

1、输液目的、药物作用、注意事项。

2、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年龄、药物过敏史。

3、心里状态及配合程度。

4、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及肢体活动情况,宜选择易固定粗大的静脉。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上层:治疗盘、污物缸、排液碗、安尔碘、肾上腺素1支、5ml注射器2付、胶布、套管针(根据评估情况选用适宜型号)、透明敷贴、压脉带、棉签、输液器1付、根据医嘱备输液药物1瓶、0.9%NS、无菌弯盘、输液单、输液瓶贴、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垃圾袋、锐器盒、装污染压脉带小桶(初次输液时用)

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适合无菌操作。体位:体位适宜,注意保暖。【方法】

处置医嘱:正确处置医嘱→评估环境、解释→协助取舒适体位→洗手、戴口罩→再次核对液体瓶贴、输液单→检查液体→输液标签贴于液体瓶(袋)侧面→开启封口→检查输液器质量、有效期→插入液体瓶中、在液体瓶贴上签时间及责任者→再次核对。

输液: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头卡(床号、姓名),核对手腕带,解释→挂输液瓶(袋)→排气→检查套管针质量、有效期、撕开外包装尾端→将头皮针针尖斜面刺入肝素帽中打开调节夹,松动白色帽端,当换液体充满肝素帽后将头皮针完全刺入肝素帽中,拧紧白色帽端→与患者沟通,扎压脉带(穿刺点上方10cm处)→选择静脉→手消→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皮肤(直径大于8cm,正反各消毒一次)→检查透明敷贴,撕开一端,放于治疗盘内→再次排气→再次询问患者姓名,告知→关闭调节夹→松动针芯→去除针套→嘱患者握拳→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套管针尾部有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针少许,撤出针芯(约0.5cm)沿血管走向将针芯和套管一起送入血管中→撤出针芯,置于锐器盒内→三松(压脉带,调节夹开2/3,拳)→敷贴固定(透明贴膜纸质边框内侧缘对齐静脉留置针尾部)→在小标签上注明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贴于静脉留置针的尾部→固定针柄→U型固定留置针延长管(禁压穿刺血管,肝素帽高于导管上方,白色帽端靠近穿刺静脉)→取出压脉带放于污染容器内→再次核对手腕带→手消→调节滴数→记录→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交待注意事项→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巡视:查看床头卡(姓名、住院号)→观察液体是否滴完,数滴数→询问患者主诉→查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有无渗液、红肿及疼痛等)。

封管:输液完毕→检查无菌弯盘,打开备用→检查0.9%NS溶液→检查5ml注射器→将注射器针帽放于无菌弯盘→抽取0.9%NS 3—5ml放于无菌弯盘内备用,再次核对药液的名称→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头卡、手腕带)并解释、查看留置针→关闭调节夹及小夹子→松开胶布→分离输液器,将0.9%NS溶液注射器连接输液头皮针,轻轻抽吸排出空气→脉冲式封管→推至余0.5-1ml时,关闭小夹子→边推药边拔针→胶布妥善固定→再次核对手腕带→整理床单位→交待留置针注意事项→手消→记录(输液结束时间、封管时间、责任者)→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评价】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

2、操作规范、熟练,穿刺一针见血,透明敷贴固定符合要求。

3、输液滴数符合医嘱及病情需要。

4、封管符合操作规范。

5、与患者沟通并做相关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知晓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插队制度。

2、选择血管应由远心到近心端,根据药物性质、量选择合适的血管。

3、不宜选择的穿刺部位:关节处,静脉变硬处,已有输液渗漏、静脉炎以及发生血肿处,有静脉曲张影响血液循环的部位,手术同侧肢体及患侧肢体静脉,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穿刺。

4、穿刺时,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速度要慢,以免刺破

静脉后壁,穿刺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回血。

5、掌握输液速度,一般成人为40-60滴/分,小儿为20-40滴/分。对严重脱水、休克患者可加快速度;对有心、肾疾患者,老年、小儿患者输液速度要慢,遵医嘱调节速度。

6、对昏迷、小儿等不合作患者应选用易固定部位的静脉,并以夹板固定肢体。

7、根据病情及治疗原则安排输液顺序,输完一组,在输一组;按病情缓急及药

物半衰期等合理分配用药,并注意配伍禁忌。

8、注意观察输液反应,如有发冷、寒战、皮疹、胸闷等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

液体及输液器并查找原因。

9、输液过程中应按时巡逻,注意观察液体是否输入顺畅,针头有无脱出、阻塞、移位。当发现注射局部肿胀、漏液时,需及时处理或更换注射部位。10、24小时连续输液时,需每日更换输液器。

11、每日正确使用肝素溶液正亚封管,胶布固定套管针分叉处,应在穿刺点

上方。

12、更换透明敷贴后要记录穿刺时的时间。

1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变化及患者主诉。每次输液前后,应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等。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拔除留置针及相关妥善处理。

14、及时做好记录。【理论提问】

1、简述肝素液封管的浓度和用量。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3

【摘要】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可以应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动脉及静脉抽血等。适用于年老体弱、长期输液、血管穿刺困难等,能够保护患者静脉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能够随时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便于急救和给药。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7月,对14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年龄21~78岁,留置时间3~5 d不等。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140例患者中有7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局部静脉炎1例,液体外渗3例,皮下血肿1例,套管堵塞2例。

2输液方法

2.1套管针的选择 套管针型号很多,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选择合适型号的套管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2.2血管的选择 一般患者应选择走向清晰、比较粗大、血管充盈、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若是手术患者应以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便于麻醉师用药和抢救,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

2.3协助患者舒适卧位,选择穿刺静脉,检查并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袋,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患者握拳,取出静脉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头皮式套管针内的空气。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斜面,操做者手持静脉留置针,使针头斜面与皮肤呈15.一30°.进行静脉穿刺,同时观察回血,见到回血后,调整穿刺为1O°左右。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2.4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患者松拳,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出针芯,用输液固定贴膜固定留置针。注明置管日期和时间,胶布固定留置针管。

2.5暂停输液时,先拔出部分静脉输液针,仅剩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缓慢推注2—5 m1封管液,使导管及肝素帽内充满,剩下0.5~1 ml后并以边推注边拔针的方法拔出输液针头,确保正压封管,避免空气进入。再次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帽的橡胶塞,先推注5—10 m1生理盐水冲管,再将静脉输液针插入肝素帽内,进行输液。

2.6拔管停止输液时,先撕下小胶布,再揭开输液固定贴膜,将无菌棉签置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除套管针,按压穿刺点,避免穿刺点出血。

3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3.1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并减慢滴数,防止药物露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并停止在此部位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鎂溶液或95%乙醇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2次/d,20 min/次,也可用金黄散局部外敷。若合并感染,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3.2液体外渗当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同时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减少留置针肢体的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也可局部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3.3套管堵塞 为避免套管堵塞,患者静脉高营养输液后要彻底冲洗管道。每日治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5 ml冲管,将残余药液全部冲人血管内。同时要正确封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并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 h,肝素液维持12 h.

3.4皮下血肿 静脉穿刺失败,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动作不规范,使静脉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熟练、准确,根据不同患者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输液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针可保留置5—7d,每2天更换一次留置针护贴,进针处用碘伏擦试消毒。如果护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等应及时给予更换,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入对血管壁有刺激药物时,输入前后应适量输入生理盐水冲管,可减少静脉炎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如有静脉炎发生,立即拔管,并做相应处理。

5注意事项

5.1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要检查产品的有效期和外包装是否完好,同时检查产品的完整性及针头斜面有无倒沟,导管边缘是否粗糟。

BD静脉留置针 篇4

1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我院手术以剖宫产为主, 因剖宫产有不可预见的出血, 常选用18号留置针, 流量85ml/min。若术中出血量较多或术前已有严重失血 (异位妊娠大出血等) 或可预见性失血如胎盘早剥、双胎等, 术前可建立2条静脉通路。

2 静脉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及无静脉瓣、易于固定活动方便的血管, 常用前壁浅表静脉, 也可选手背较粗大的静脉。

3 穿刺部位的选择

术中建立静脉通路以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 便于麻醉时用药和抢救, 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患者体位、血管情况综合考虑, 选择粗、直、充盈弹性好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 尽量在上肢进行如正中静脉、头静脉等, 留置针针尖长度适宜, 上肢开通静脉通路可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到达心脏, 快速发挥作用, 利于手术用药和抢救。勿在测血压的袖带侧及受伤肢静脉穿刺, 以免影响输液速度和给药效果。另外, 在静脉瓣和有血栓的血管穿刺不易穿刺成功, 即使成功输液也不会很畅通, 有皮肤病和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以免引起静脉炎和败血症。

4 穿刺方法

正确的穿刺操作方法是保证套管针穿刺成功的关键。方法如下:常规消毒皮肤, 右手拇指、食指握住留置针回血腔两侧针翼, 针头斜面向上, 以15°~30°角直刺血管 (为保证外套针管进入血管的有效长度, 需直刺血管, 避免使用头皮针的穿刺方法) , 见血少退针芯, 使针芯尖端回缩到外套管前段0.2cm降低穿刺角度, 继续将外套管针连针芯平行置入静脉2~3cm, 将针芯退到连接液体的针尾松止血带, 松开调节器, 液体畅通, 再将针芯全部拔出, 可有效封闭血液溢到针尾。用专用无菌贴膜固定留置针, 并固定穿刺肢体。

5 穿刺失败的原因

5.1 进针速度过快

静脉留置针针尖较锋利, 穿刺时若直接进入血液进针太快, 极易刺破静脉后壁而使穿刺失败。

5.2 送管时机不当

穿刺成功后, 针尖刚入血管时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食指贴在皮肤上送内管, 如角度过低会增加送管的阻力, 使送管困难, 而致送管失败。

5.3 送管手法不当

穿刺成功后右手固定针芯不牢, 左手送管时引起针芯移动或退出而影响穿刺效果。

6 护理体会

手术时往往需静脉穿刺来补充在手术过程中丢失的液体或手术失血, 及时补给各种液体血液。抢救时, 麻醉医师给予各种麻醉或其他辅助药品时, 均需静脉穿刺, 因此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BD留置针前, 笔者采用的12号、16号金属直针头进行穿刺, 此类针对血管刺激性较大, 穿刺后不易搬动, 针头易穿破血管, 给药时只能在毛菲滴管内, 不能达到快速用药的目的。现采用BD留置针进行穿刺, 留置针不易从血管内穿出, 而留置针的导管与输液器的基座连接牢固, 可避免导管断裂等不必要的危险, 在留置针的尾端乳胶管帽可直接快速给药[1]。

7 做好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向患者宣教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 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识、注意事项, 避免肢体过度活动, 置管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并告诉患者BD留置针可在静脉留置48~96h。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红肿及局部炎性反应等,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以促进血液循环, 恢复血管弹性, 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BD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篇5

主讲人:护士长

参加人:全体护士

内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一、操作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2010年2月22日

主讲人:护士长

参加人:全体护士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11、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二、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篇6

【关键词】静脉输液;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45-02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

按普通静脉输液做好穿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安慰、舒适的体位、留置针的选择、敷贴及药液的准备、核对排气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直径为6~8 cm,先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等,调整针头斜面,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5°,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1~2 mm,左手持针座将套等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同时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并用敷贴固定,用20%碘伏消毒肝素帽,将排好气的输液器针头插入肝素帽,调节滴速,用胶布固定肝素帽及针柄。穿刺后要注明穿刺日期、时间、静脉留置一般可以3~5天,最好不超过7天。穿刺时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因套管针芯长度比外套管略长约1 mm,有时针尖已进入血管见回血,而外套管并未进入,此时直接送管则会引起穿刺失败。敷贴固定时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连接处盖住,可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防止患者活动时连接部脱离。

2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优点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越来越被护理人员所认知。

2.1 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1)静脉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Vialon制成的,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漏液率在13.8%以下。(2)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3)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4)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新生儿、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5)套管针的经济价格与普通的头皮钢针输液耗材基本相等,比较经济实用。

3 静脉留置针护理

3.1 重视患者健康教育讲解有关套管针护理知识,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套管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等。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3.2 置管期间护理套管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无菌敷料与皮肤之间有气泡、被污染、卷边应及时更换;连续输液患者,应更换输液器1次/d,肝素帽至少更换1次/周。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例1具。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每班均应交接套管针的通畅情况。

3.3 输液前后的护理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湿敷24~36h,局部涂喜疗妥软膏等进行处理。

3.4 套管针留置时间 在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病人静脉炎多发生在置管后的6~7天,而5天内的发生率为0[4]。目前,我国对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尚无明确规定,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建议时间是72~96h;BD公司的建议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而本科对使用套管针的患者观察发现,留置时间72h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因此我们常规留置时间定为最长不超过72h,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

参考文獻:

[1] 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BD静脉留置针 篇7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皮瓣重建乳房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病人, 共计27例。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9例, 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皮瓣重建乳房术后8例。27例病人均应用BD留置针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皮下积液。留置时间最短的7d, 最长的23d, 平均留置天数15.85d, 留置期间27例病人均未发生感染, 皮下积液在连续负压吸引作用下逐渐减少, 皮瓣与组织贴合良好病人得以较快恢复。

1.2 方法

备齐用物, 检查BD留置针, IV3000透明贴膜, 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包装是否完整及有效期。病人取平卧位, 选积液最明显部位的最低处。打开留置针包装, 除去针套, 旋转松动外套管, 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球的接管与BD留置针的无针心一侧连接。常规消毒皮肤,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拇指、食指握住留置针双翼, 针尖斜面向上, 20~30°角直刺皮肤, 见液体流出后继续把外套管连针芯完全置入皮肤, 拔针芯, 用6cm×7cm无菌IV3000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 再用10cm×12cm无菌IV3000透明贴膜, 将留置针与负压吸引球接管的连接部位固定于皮肤上, 防止留置针脱出。每天倾倒并记录引流液的情况, 每周更换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及贴膜2次。根据引流量情况决定拔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 由于疾病及手术本身对患者的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再加上术后发生皮下积液, 既影响了病人的术后恢复过程及后期治疗, 还因反复多次穿刺抽液增加痛苦及经济负担。患者极易出现悲观与失望的心理, 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处的问题, 告知患者及家属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少皮瓣坏死率, 并列举一些治愈的相同病例鼓舞患者, 使其看到治疗的效果, 消除精神顾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疗及护理。

2.2 置管前的宣教

置管前, 护士应告之患者及家属使用BD留置针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皮下积液的目的、意义、优点及常见的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正确处理。置管期间应保持负压吸引球持续负压状态, 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置管部位过度活动, 预防感染、堵管、脱管等发生[2]。

2.3 一般护理

置管引流期间, 穿刺部位须按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常规护理即 (每周用碘伏及酒精进行消毒2次, 每次用酒精和碘伏各消毒3遍, 消毒顺序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进行, 同时更换贴膜及一次性负压吸引球, 若敷贴浸湿, 污染, 卷边应及时更换) 。要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红肿及局部炎症反应等,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脱出、堵塞、受压、扭曲等。观察引流效果如:积液部位是否有波动感, 引流液是否逐渐减少等。每日倾倒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 导管脱出

导管脱出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原因:病人穿刺部位活动度过大、敷贴固定不牢、患者出汗多、敷贴浸湿或卷边没有及时更换。为防止发生脱管, 置管前做好相关宣教, 置管引流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置管部位过度活动;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发现敷贴浸湿或卷边及时更换。发生脱管时, 安慰病人, 告诉病人及家属不用惊慌, 消毒按压穿刺部位即可。如需要继续引流者, 可旁开原来穿刺部位0.5~1.0cm, 重新穿刺置管引流。

2.4.2 局部皮肤过敏

产生过敏的原因与患者自身是过敏体质或出汗多, 敷贴不透气及胶布粘胶物质对皮肤刺激有关。应选择低敏敷贴及胶布固定,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出现敷贴或胶布范围红, 有渗液、水泡、红疹等局部炎症反应, 应立即更换敷贴或胶布, 同时增加每周更换敷贴次数, 必要时每日更换敷贴。过敏症状严重者, 拔除留置针, 重新更换穿刺置管部位。

2.4.3 导管堵塞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成份多为淋巴液, 比较澄清, 一般不会发生堵管 (我科27例病人中, 发生堵管1例, 发生率3%) 。置管期间如发现引流不畅或积液部位有波动感时, 应检查导管是否堵塞, 脱出, 打折等。导管堵塞常因积液内的细小脂肪颗粒或细小血凝块引起, 可试挤捏引流管, 也可撕下敷贴调整留置针针尖部位, 同时挤捏引流管, 如果仍然不通畅者应拔除留置针, 更换留置针后重新置管。

3 体会

BD留置针由特殊生物材料制成, 因其柔软光滑, 刺激性小, 具有操作方便, 留置时间长, 对病人损伤小, 不影响病人肢体活动等优点, 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被临床广泛使用。我科利用BD留置针的这一特性, 将BD留置针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 其操作简单, 皮瓣吸附紧密, 病人舒适, 达到微创而持续引流, 从根本上达到了有效引流, 降低了皮瓣坏死率。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57.

BD静脉留置针 篇8

1 静脉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 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 弹性好, 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3], 选择头皮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前, 要认真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 可用双手食指触摸选择要穿刺的血管, 证实是头皮静脉后方可使用, 勿用拇指触及, 因拇指动脉有波动, 会影响血管的选择。

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原则是在满足患者输液要求前提下, 选择最小最细的导管[4]。

3 穿刺方法

先将患者去枕, 使头后仰, 以使静脉充盈, 确定血管和穿刺点后用碘伏棉签充分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范围要比平时静脉穿刺时大, 穿刺者充分消毒左手的拇指和食指, 待干后, 去除针套, 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并固定将要穿刺的头皮血管, 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留置针的针翼, 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同时观察回血室见到回血后, 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 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1]。然后用左手固定住针芯, 右手将留置针的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最后用贴膜将留置针固定完好, 记录留置时间和操作者。在整个穿刺过程中最好有另一名护士协助进行操作, 成功率会高些, 因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外周静脉, 四肢静脉可以扎止血带使血管充分充盈, 便于套管的植入, 头皮静脉穿刺后在送套管的过程中, 由于血管未绷紧, 在送套管的过程中极易触到血管壁, 造成血管壁受损, 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 穿刺成功后, 在送入套管时最好有助手协助固定并绷紧头皮血管, 可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4.1 封管溶液的选择

临床上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稀释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 对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使用普通留置针, 一般在不输液的情况下每4 h封管一次, 正压留置针可适当延长封管时间。

4.2 封管方法

静脉输液结束后, 用5 m L注射器抽取稀释的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冲管, 取下注射器之前将留置针夹闭, 以避免套管针内回血, 降低堵管率的发生。

5 留置时间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 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因再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疼痛, 留置时间过长, 会造成局部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我科留置头皮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 最长达到7 d。

6 并发症的护理

6.1 液体外渗:

本组发生液体外渗5例, 血管选择不当, 进针角度过小, 固定不牢, 患者躁动不安,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5]。外渗较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及疼痛等刺激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 为了避免液体外渗, 护士不但要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 同时应做好导管的固定, 嘱患者头部不要过度的活动, 睡眠时勿卧于置管侧, 同时加强巡视, 注意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6.2 导管堵塞:

本组发生导管堵塞12例, 临床上造成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很多, 通常与输液后使用封管液的种类、用量, 推注速度和是否正压封管有关。因此, 在患者输注浓度较高的液体后建议冲管, 输液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同时注意封管时间。

6.3 静脉炎:

本组发生静脉炎4例, 留置静脉留置针常常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其原因可能与个体差异, 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的时间过长, 或输入刺激性较强及浓度较高的药液有关,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 静脉炎严重的患者, 穿刺部位可出现化脓感染并剧烈疼痛, 往往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静脉炎, 应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 及时给与对症处理, 如局部使用硫酸镁外敷, 配合TDP烤灯局部照射;我科对静脉炎治疗常常使用独角膏外敷, 在无菌操作情况下, 每24~48 h换药一次, 效果显著。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 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 穿刺处每天用碘伏棉签消毒, 更换贴膜, 可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7 结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上新的诊疗技术, 已被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头皮静脉保留已被患者所接受,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技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及封管液, 合理固定, 加强巡视, 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

[2]秦晋红, 王改红.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 2008, 6 (6A) :1469-1470.

[3]徐丽华.新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 (8) :859.

[4]彭翠香.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0) :617.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体会 篇9

1 对操作者的要求

1.1 静脉穿刺技术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

操作者应认真学习外周静脉解剖部位、走向、穿刺首选静脉的结构特点, 并通过看、摸、具体感觉血管的弹性、硬度、脆性及血管固定与滑动的区别等, 提高感性认识[2]。从理论到实践,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平时善于总结穿刺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使静脉穿刺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心理素质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患儿的恐惧、哭闹、躁动, 家长唠叨、对操作者缺乏信任等可影响穿刺成功。因此, 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并在操作时保持情绪稳定, 充满信心, 集中注意力,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穿刺针的选择

选择适合患儿的留置针, 一般以22G~24G为主, 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 针头有无倒钩, 套管有无断裂, 开叉及起毛边的现象, 保证其锐利、通畅、光滑。

2.2 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

根据小儿年龄、治疗目的等具体情况选合适血管。1岁以内婴儿首选头正中静脉及颞浅静脉, 此部位平坦, 血管不滑动, 易于固定, 又不影响患儿的卧位及休息;1岁以上幼儿以四肢血管为主, 不宜选择弯曲细小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2.3 合适的进针方法及进针角度

婴幼儿皮肤嫩、血管浅, 笔者认为用正刺法以10°~15°角度一次性刺入皮肤血管, 针头刺入皮肤时用力要小而轻, 速度要稳而慢, 见回血后应顺血管再进入0.5 cm~1.0 cm, 以食指中指固定针芯, 用拇指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入血管, 送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 以免穿破血管。

2.4 穿刺成功后的合理固定

用3M粘贴薄膜均匀地从上到下把外套管针全部覆盖, 肝素帽部位应加强看护, 避免撕脱, 尤其是在蓝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儿, 可用纱布将手包裹成拳头并略加固定, 使其不会在哭闹中抓落留置针。对于出汗较多的小儿, 有研究认为使用一条带棉芯的输液贴, 盖住留置针针眼, 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 出汗、渗液渗血等可吸附在一次性输液贴的棉芯上, 避免了穿刺局部潮湿[3]。

3 留置时间相关因素

3.1 封管技术及封管方法

封管液得当, 方法正确, 则可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传统的静脉套管针的封管是用注射器抽吸25 U/mL的肝素液进行封管, 有文献显示, 肝素液封管对某些出血性疾病则不宜使用。近年来我科采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可防止留置针内血栓形成, 同时扩大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的使用范围, 且不需配液, 免受污染,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故用生理盐水封管较安全、妥当。封管时用左手食指按压针翼, 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 cm~5 cm, 缓慢推封管, 边推注边封管边退针, 快推完后再拔针, 避免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 使血管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 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 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 起到抗凝作用, 避免堵塞发生。同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重复封管也是避免留置针堵塞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封管方法无一例失败, 平均留置时间为5 d, 最长留置时间为10 d。

3.2 输入药物性质

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壁, 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影响留置时间。因此, 输注此类药物时, 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同时输注速度宜慢, 要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延长留置时间。

3.3 患儿家长合作程度

婴幼儿因套管针留置于头部有不适感, 爱哭闹, 易扯脱。因此, 在使用静脉套管针前, 应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先告知家长套管针的优点及有关注意事项, 争取得到家长的合作, 配合做好婴幼儿的照护。对较大婴幼儿采用简单、易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劝慰, 尽量争取得到患儿的合作。对不合作者用无指手套套住双手, 以防扯脱针头。

3.4 静脉炎发生情况

静脉炎导致非正常拔管占45.9%[4], 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操作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若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苍白状分支, 均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套管针, 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敷, 一般24 h内症状基本消失。有资料表明, 使用新鲜马铃薯外敷置管局部的方法, 明显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延长了留置针的时间[5]。

4 小结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 还可以保护血管, 既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而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外, 还应加强无菌观念,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等, 从而使套管针留置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姜华, 宗六一, 毕慧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影响因素的探讨[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29-3030.

[2]肖文丹, 王艳.血管分级带教法对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21) :61-62.

[3]邱君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使用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6 (10B) :2693-2694.

[4]陈筱兰.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52.

BD静脉留置针 篇10

1 选择血管时要选粗直的静脉

头部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 其次是手背静脉, 同时避开关节血管, 保持套管进入血管长度, 送管时动作轻柔, 减少来回移动。

2 剃头面积

在剃头发时, 面积尽量大点, 约8 cm×8 cm, 和贴膜大小相等。

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固定针芯保持不动, 再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持套管外端“Y”处, 轻轻将部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见液体点滴通畅后, 左手将针芯全部拔出。

4 穿刺成功后的固定

因小儿在扎针时哭闹, 容易出汗, 使透明膜粘贴不紧, 应在穿刺前用碘伏消毒皮肤, 穿刺成功后, 再用75%乙醇脱碘, 因为乙醇挥发性较强, 短时间内穿刺部位皮肤即可干燥, 使透明膜粘贴紧, 固定好针头, 延长留置时间[2]。

5 正确的封管方法

当输液完毕时, 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 将针头与肝素帽分离, 消毒肝素帽, 用抽有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内, 先缓慢推注2 mL封管液, 边推余液边退针头斜面至肝素帽内使其充满整个管腔及肝素帽腔, 再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关闭夹在靠近“Y”接上端关闭, 拔掉针头。

6 持续热敷穿刺肢体

因热疗可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血回流, 有助于血管创伤的修复。

7 减少自行拔针

为防止小儿自行拔针, 采用外科用的网膜, 以固定留置针, 大大减少了自行拔针的现象。

8 加强宣教

告知家长留置针的好处和保护方法, 如睡觉时不要躺于扎针侧, 喂奶时不要摩擦家长身体。保持留置针局部清洁、干燥, 防止穿刺点感染, 避免洗头、洗澡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月英, 孙秀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8, 22 (3A) :589.

静脉留置针120例患者的护理 篇11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

【中国分类号】 R69.1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42-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用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传统头皮针更新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急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路,及时用药,把握有利的抢救时机,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减少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时被针刺的危险[1]。2011年01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120例乳腺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年龄21~72岁,均为乳腺科女性患者,其中乳腺癌46例,乳腺良性肿块8例,乳腺炎66例,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 d。

2护理

2.1心理护理和干预 由于静脉留置针较普通的输液钢针长且较粗,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较长,患者易产生心理负担,担心会引起疼痛和活动不便。为此护士要做好详尽的解释,介绍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和有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解除对留置针的理解误区,消除心理负担,乐于接受。

2.2做好血管评估 通常选择四肢浅表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血管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甚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对创伤性抢救患者要特别注意创伤部位的选择,应避开受伤的肢体部位。成人选择血管的顺序一般为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尽量避免下肢静脉,因为下肢血液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2]。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建议选择管径较小的留置针,管径较小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导管漂浮于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常用的留置针型号为24G。

2.3严格无菌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前仔细检查留置针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整,常规进行输液前排气至过滤器端,拆除包装,连接留置针并排净气体,用0.2%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3次,范围大于8cm,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直接穿刺进入皮下血管内,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平行再进入1-2mm,以保证套管针进入血管,左手退出针芯同时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再次消毒穿刺局部,然后用无菌贴膜无张力粘贴固定,注明穿刺时间及贴膜时间。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两手的稳定性,避免滑动造成穿刺失败。如遇到血管条件不太好的患者,可在预穿刺部位热敷按摩5-10分钟,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

2.4正确封管,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封管是留置针成功的关键,封管操作不当将导致血液反流,形成阻塞。一般认为,封管时用注射器向静脉帽内注入封管液,边推注边退针,直至针头完全退出为止,确保正压封管[3]。我们在留置针护理中,均用62.5U/ml稀释肝素钠封管液3ml正压封管。另外,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这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2.5做好留置针的维护及并发症的护理 每日输液前观察留置针的局部情况,注意血管局部有无红肿、渗出,针头有无脱出,患者是否感到疼痛,贴膜是否需要更换等。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给予拔针:局部有红肿或患者感到疼痛;血管硬化;留置针内血液堵塞。更换贴膜时,用0.2%碘伏棉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3次,消毒范围大于8cm,待干后贴上新贴膜;肝素帽视具体情况进行更换,其位置应高于穿刺部位,可减少血液回流造成堵塞;每次封管后滑动夹应靠近穿刺端夹紧,避免挤压暴露于外侧的导管,减少血液回流和堵塞。输液时按时巡视患者,做好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留置期间保持局部清洁,严禁沐浴;输液时严禁自行调节滴速,可适当活动及抬高留置侧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3小结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因钢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操作简便,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护士要加强留置针的护理,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以保证最佳留置时间及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英,蒋金会.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84-285.

[2] 许培琴,顾建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83.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8 - 290.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改进 篇12

1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

1.1 旧方法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茂菲式滴管下端输液器内有空气时, 护士在给予排气时直接将输液管反折, 然后将输液管内气泡用手指慢慢往上弹或直接将输液接头与留置针接头分离将输液管道内有气泡的液体排出, 这样不仅要浪费护士很多时间而且排气时药液易造成污染, 同时又容易造成静脉回血, 引起针头堵塞, 重要的是输液管道内气泡往往未能完全排干净, 在输液管壁内形成小气泡, 在输液中很难避免一小部分空气进入血管, 就会给病人及家属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从而引起对我们护理工作不满。

1.2 新方法

现介绍一种新的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 既可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又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当输液器茂菲式滴管下端进空气时护士先将静脉留置针直水夹卡紧, 然后将输液器的调节器降到输液管内进气泡下方后关闭调节器, 将调节器轻轻往上推, 以能看见输液器内气泡全部排净, 无小气泡为止, 打开调节器开关及静脉留置针的直水夹, 使液体缓缓流入, 这样整个输液管道小气泡完全排空, 没有空气盲端, 在输液时就没有气泡进入血管, 而且减少静脉回血, 引起针头堵塞, 消除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 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 而且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升了护理质量。

2 优点

上一篇:生态准则下一篇:硬质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