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静脉留置针

2024-05-12

安全静脉留置针(精选12篇)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癌症晚期等疾病的主要措施, 患者由于禁食或营养不良, 需要大量补液, 所以预防输液过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出现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等安全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了。

1 选择穿刺方法

1.1

对于长期输液或进行化疗, 周围静脉血管遭到破坏, 末梢循环不良的癌症晚期患者, 由专科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术, 连接输液器进行补液。

1.2

对于低血容性休克、急性胰腺炎等患者, 需要快速开通静脉, 大量输液、输血, 护士立即给予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术, 必要时开通俩条, 以利快速补液, 补充血容量, 供给热量及营养物质。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1

锁骨下深静脉留置针穿刺后6小时伤口加压, 防止血肿形成,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防止扭曲、脱出、阻塞, 输液完毕后及时用肝素液封管, 必要时加封一次, 每周俩次碘伏消毒穿刺处皮肤, 更换肝素帽及敷贴, 以防引起感染, 硅胶管阻塞。

2.2 浅静脉留置针[1]的护理

2.2.1

穿刺时选择粗直、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 一般以上肢血管为佳, 下肢血管因循环不良易形成血栓、静脉炎, 所以不提倡选择下肢血管穿刺。

2.2.2

提高穿刺技术,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注意事项, 加强配合。

2.2.3

输液前严格检查管路是否通畅, 浅静脉留置针一般情况下可保留3~5天, 最长不超过7天[2]。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拔管后延长压迫时间。

3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1

临床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皮下出血、水肿、静脉炎, 局部红肿、热痛, 甚至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加重患者的痛苦及负担。所以在使用静脉留置针中, 以预防为主, 加强护理。

3.2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病房, 特别对老年患者, 由于感觉迟钝, 表皮松弛, 易出现液体外渗、穿刺部位出血的现象, 而患者自己不知道, 所以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3.3

急性胰腺炎及需要禁食的患者由于大量补液, 因多为高渗液体, 因此常有液体缓慢外渗的现象发生。为缓解患者的痛苦, 临床上多使用营养袋, 调慢输液滴速, 缩短留置针使用时间, 一般2天更换输液部位, 去除刺激后血管及周围皮肤恢复正常。液体外渗造成的局部发红、肿胀、疼痛, 早期用硫酸镁湿热敷, 后期将马铃薯去皮削成薄片完全贴敷在液体外渗处, 每日更换, 能很好缓解红肿症状, 恢复血管弹性。

4 结论

留置针的应用保证了静脉输液的通畅, 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为治疗抢救赢得了时间, 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理人员需加强责任心, 提高穿刺技术, 减少皮下血肿、液体外渗等并发症, 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通畅。

参考文献

[1]何路.180例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2007, 6, 18.

[2]赵改婷.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3, 211-233.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2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治疗本、输液巡视单、碘伏、纱布、胶布、输液器、棉签、套管针、贴膜、止血带、垫巾、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小塑料桶、洗手液、剪刀、锐器盒

患者准备:了解输液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排空大、小便,卧以舒适体位,穿刺肢体保暖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三)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1、准备:(1)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2)洗 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核对、检查:准备药液;核对药液的药名、 剂量、浓度;检查药液质量将;输液卡贴于输液袋上

3.再次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自我介绍, 核对床号、姓名及药液  4.告知:(1)患者/家属输液目的及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 5.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用 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2)患者肢体活动度、接受配合程度

6.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选择穿刺部位 

要点与说明

遵循查对制度,防止差错 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操作前查,遵循查对制度,双向核对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套管针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选择合适静脉。一般选择粗、直、弹性好并避开关节的静脉

8.手消毒 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9.排气:(1)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拉 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开输液袋上的输液管封口,将输液器针头插内 入。输液袋挂到输液架上

(2)打开调节器,使液面达滴管的1/3-1/2 输液前排出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防止后,使滴管稍倾斜,液体缓缓流向输液管过发生空气栓塞 滤器接头处停止排气

(3)关闭调节器:滴管下端无气泡,针头处 保证输液装置无菌 无液体流出。将针头挂在输液架上 10.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环形消毒直径>8﹡10㎝2遍,待干 11.再次核对  操作中查对

12.静脉穿刺(1)打开透明贴膜置于治疗盘 连接时勿污染

内,打开套管针接头皮针

(2)在穿刺点上方6-10㎝处扎止血带

(3)再次检查滴管下端有无气泡

(4)嘱患者握拳

(5)取下套管针保护帽,打开调节夹,排除 排出液体少于3滴 套管针内空气,检查无气泡后,关闭调节夹

(6)左手绷紧穿刺部位下端皮肤,右手持套 进针后注意观察血管有无痉挛 管针针翼,针头斜面朝上,成15-30 °角直刺静脉,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左手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右手推出针芯 13.三松:松开止血带、松开拳头、松开调 节器

14.观察:观察局部皮肤、滴注是否通畅

 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全身反应 15.固定:(1)贴膜固定导管,(2)延长 减少血液回流 管用纱布包裹并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套管穿刺端

16.操作后处理:

(1)安置患者:取出止血带和垫巾,协助患 强调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

(2)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取处

(3)观察:①听取患者的主诉

 确保输液安全

②穿刺局部有无渗液、红肿及全身反应 ③观察液体的滴数

④液体是否滴完并及时更换液体 17.手消毒

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40~60gtt./min,儿童18.调节滴数: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 一般成人节输液滴数 20~40gtt./min 19.记录:在贴膜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 穿刺时间不超过72小时 名;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数、签全名 20.再一次核对 感谢患者配合  操作后查对 21.整理用物  将生活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22.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原则。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

4.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穿刺时间不超过72小时。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无 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8.采用有效的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五)结果标准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3

方法:对2011 年 5月至 2011年12月,本科住院接受留置针穿刺的 99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对照组49例使用Y 型留置针,从留置时间、舒适度、针刺伤比较。

结果: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留置时间长,舒适感强,明显降低了护士针刺伤的机率(P<0.05)。

结论:安全型留置针留置时间满足病人的需求,增强舒适度,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系数,确保了护士的安全。

关键词:留置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08-02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具有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达到了使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的目的。心内科患者多数是老年患者、体型肥胖、长期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肢体水肿、静脉输液时间长,使得患者静脉血管显露不佳、弹性差、脆性大,易刺破、出血、瘀青,给临床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并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静脉留置针为心内科病房静脉输液首选工具。现结合心内科病房老年患者特点对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并减少患者痛苦。现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自2011 年 5月至 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99 例。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欧洲心脏医学会(ESC)的治疗指南[1]。其中男48例 ,女51 例;年龄 (66.33±12.13)岁 。 基础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62 例,高血压病 17 例,扩张性心肌病8 例,瓣膜病 12 例。随机分为安全型留置针组50 例,Y 型留置针组49 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封管方法及穿刺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材料与方法。

1.2.1材料。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组采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型号为24G的安全型留置针,Y型静脉留置针采用BD公司(BD Intima Ⅱ)生产的型号为24G 的Y 型留置针。

1.2.2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粗、 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关节部位不完整的皮肤上穿刺。

1.2.3穿刺步骤。使用安碘伏消毒穿刺部位两次(8cm×8cm),穿刺前检查留置针。取针,松动针芯,将针尖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 /3處以15°~30°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 cm。 后撤针芯少许(0.2~0.3cm),右手持针翼将软管全部送人血管。撤针芯针尖全部缩到保护套内,右旋取下。用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牢固后,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使用SPSS11.0 统计软件完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1.4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舒适度、针刺伤两组间比较结果见表1。

2讨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疾病本身具有多样并发性,因此,在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抢救病人准确、迅速建立有效静脉给药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安全型留置针的最大流速可达到22ml/min,并且套管软,易于固定保留,可减少对病人反复穿刺,在急诊抢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1安全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Y型留置针留置时间(P<0.05)。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洁瑞安全型留置针生物相容性好,入血管后材质软化73%,减少血管损伤,管壁光滑,疏水性材质使血小板不易粘附减少了血栓的形成,降低了堵管发生率,解决了Y型留置针易发生堵塞的缺点,不耽误病人输液输液时间,最重要的是在病人危重的抢救时能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还可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 ,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2.2病人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期间较使用Y 型留置针感到舒适(P<0.05),安全型留置针留置外观与普通针无差异、重量几乎无差异,病人接受度高。

2.3使用安全留置针明显降低了护士针刺伤的机率(P<0.05)。本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无1例针刺伤发生,护士在行静脉留置输液过程中一般针刺伤多发生在输液操作后,尤其是放入锐器盒时,是发生污染针头刺伤的危险环节,其中感染血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最大,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重要途径。美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Dr.Janine Jagger,1988年研究发现,因不安全针具引起的针刺伤远远大于医务工作者因不小心造成的针刺伤。研究报道,使用安全型针具,可以避免80%以上意外针刺伤的发生。2008 年国内《护士条例》的颁布:鼓励护士在工作中使用安全型的工具,可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2],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系数,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CPG).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the Task Force onAcute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J].Eur Heart J.2005, 26(4):384-416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 篇4

1安全管理方法

1.1 对患者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 护士需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 告诉患者操作的目的、配合要点、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 交待患者及家属切勿自行拔管和勿按压、摩擦和碰撞留置针局部, 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防止穿刺点污染;静脉留置针穿刺肢体及部位, 勿过多活动, 以免肌肉收缩、挤压, 使血液倒留, 导致血流凝结堵塞等。

1.2 加强培训, 规范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

为提高护士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科室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学习, 观看操作录像, 对新护士入科室, 把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达标的内容之一。穿刺时, 应尽量选择相对粗质、弹性好、静脉回流好的血管穿刺, 规范静针角度、送管技巧、固定方法。应熟练掌握留置时间标注、封管液的选择、封管的方法、贴膜更换、留置期间维护、堵管后的处理及操作后的教育等。护士长定期跟班检查, 标准的执行情况, 并将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

1.3 加强管理, 建立和完善静脉留置针护理规章制度

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管、堵管, 穿刺部位有无污染、渗漏、出血及静脉炎征象, 并建立《静脉留针护理登记本》, 记录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床号、姓名及穿刺时间、留置部位、穿刺者、封管时间、拔管者、拔管时间、拔管时局部情况等。对昏迷、躁动、精神异常、理解能力差的患者, 必要时用绷带、夹板妥善固定, 防脱管导致出血等护理意外。夏天天气炎热, 出汗多, 易发生静脉炎及脱管, 应按需更换贴膜。

2小结

通过加强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护理行为, 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和输液渗漏的发生明显减少, 减少了护理投诉, 提高了护理输液质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2011静脉留置针流程 篇5

一、适用范围

1、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2、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3、输全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4、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二、操作程序

(一)准备

1、护士素质要求:着装整齐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2、评估:了解病情,了解药物性质及疗程。对血管进行评估,避免在曾有渗漏、静脉炎、感染及血肿发生以及手术同侧肢体和患侧肢体等部位穿刺。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按需要协作排便。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待输注的药液、输液器、碘伏、无菌棉签、止血带、弯盘、合适的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贴、输液贴、抢救药品、注射器、冲管液、笔表。

(二)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检查、核对药液,按常规排气。打开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外包装,将输液器头皮针直接插入肝素帽中,再次排气。准备好无菌敷贴。

3、选择静脉,在穿刺点上10cm处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棉签螺旋式消毒皮肤,直径8cm以上,待干。

4、左右旋转松动针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针翼,取下针尖保护套,再次排气。

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以15—30°角刺入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6、将针芯后撤0.2—0.3cm,将导管和针芯同时送入血管,或一手固定针芯不动,一手推送外套管,固定针座。

7、撤出针芯,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打开输液器的调节器,一次穿刺成功。

8、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将白色隔离塞完全覆盖。

9、在输液贴上注明穿刺日期和穿刺者姓名,u型固定留置针延长管,肝素帽端位于穿刺点上方。

10、将头皮针针柄及延长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11、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和医嘱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

1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交待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封管:将冲管液(可选择生理盐水或10~100U/ml肝素液)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头皮针针尖退至肝素帽尾端,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待余液至0.5ml左右时,用小夹子卡住延长管(小夹子应尽量靠近针座),快速拔针。

再次输液:常规消毒肝素帽,将冲管液注射器针头插入肝素帽内,打开小夹子,回抽见血液后,进行脉冲式冲管,通畅后拔出针头,连接输液装置,再次输液。

三、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应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沐浴时用塑料薄膜保护,避免穿刺点感染。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管。如无回血,冲管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冲管时不能用力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5、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96小时。

护理部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6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对策;中止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49-02

作者简介:苏文菊 ,女 ,1980年11月,湖南 常德,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本科,主管护师,415000

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激并不大,从而疼痛也比较轻,且可随血管形状进行弯曲,脱出血管发生率较低,活动并不受限,是临床给患而输液的首选方法?但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意外情况,为更好的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接受程度,合理应用卫生资源,改善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十分有必要[1]?本文选取我院接诊的96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96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6例,患儿年龄45d-7岁,平均年龄(2.5±0.3)岁?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使用22G静脉留置针和肝素帽(美国BD公司生产)?其中足背静脉穿刺12例,手背及腕部静脉穿刺各18例,头皮静脉穿刺48例;采用62.5U/ml在患儿结束输液时进行封管?由专业护理人员对穿刺部位?操纵人员以及留置时间?中止留置原因?时间等进行记录?

1.3 评价静脉炎标准[2]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并未发生条索状改变?无可触及硬结为I度?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但无可触及硬结未II度?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同时可触及硬结为III度?

1.4 统计学研究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 )和百分率(%)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并分别给予t检验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儿静脉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最长的是头皮静脉留置针方式,其与手背静脉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足背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分析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因素

96例患儿非正常拔针者36例,其中静脉炎原因19例(52.8%),足背静脉穿刺患儿中静脉炎发生率最高,但同比其他三种留置针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是堵管因素中发生率最高的,但同比足背静脉?手背静脉?头皮静脉等穿刺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静脉留置方式的针体滑出因素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頭皮静脉致废针发生率最高,但与手背静脉留置方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分析静脉针留置时间和静脉穿刺部位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因为远端血液回流速度比较缓慢,在输液过程中若患儿之中无法停止哭闹或家长以竖抱的方式抱着患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穿刺部位血液压力,导致堵管情况?另外,关节活动的情况下会使套管针对血管内膜进行反复摩擦,使穿刺部位发生红肿?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留置时间最长的是头皮静脉,然后才是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的时间是最短的?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在为患儿穿刺时首选头皮静脉,然后选择血流量比较丰富的手背静脉或无静脉瓣的粗直血管,针尖到达的位置一定要避开关节部位?

3.2 分析影响静脉留置的相关因素

①静脉炎造成的拔管:本组研究之中,36例非正常拔针的患儿中,静脉炎19例(52.8%),但这与静脉针留置的位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静脉炎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为:与手背和大隐静脉的皮下脂肪厚度相比,头皮和足背的明显比较薄,一旦患儿与针头发生摩擦或和家属身体接触时,局部刺激容易导致静脉炎?客观因素为:护士在为患儿穿刺过程中,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也可能因为外套管进入血管之内的有效长度没有符合要求,导致液体不断外渗于皮下,从而出现红肿或水肿情况?②堵管导致的拔管:对集中静脉留置针方式的堵管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大隐静脉的发生率最高,但堵管发生和静脉穿刺位置并无直接关联,因为本组研究中未对具体封管方法进行比较,但不排除这种原因导致的堵管?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要明确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左手对皮肤进行固定,以右手食指或拇指将针尖以斜面向上的方式,选择皮肤和静脉上方30°左右的位置缓慢进针,待发现回血后要降低15°继续进针1-2mm左右右手将针芯固定,在推进塑料套管的方向以左手穿刺血管,直至进入静脉后以右手将针芯拔出,待回血畅通后采用透明敷贴对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固定?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现贴膜开胶或导管移位,就要及时更换敷料,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然后进行局部再次消毒后,重新对套管针进行固定;另外,医护人员还要明确掌握科学封管方法,以免发生堵管;另外,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输液治疗[3]?

综上所述,头皮静脉是婴幼儿首选留置针方式,手背静脉次之,改善套管针固定方法,予以科学合理的穿刺技术可显著提高静脉留置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常凤,罗真荣.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处理[J].西南军医,2009,11(5):852-853.

[2] 高慧玲,李淑红,虎倩等.7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9(3):396-397.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7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 它将先进的针尖保护系统与设计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带来一个完全无血和更加安全的操作环境, 可靠的保护患者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方 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赢玛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套管针型号。选择合适血管, 皮肤常规消毒, 松动套管, 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成15°~30°角进针, 见回血后退针1~2mm至外套管内, 再将外管缓慢送入血管内, 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 穿刺成功后, 将透明的无菌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 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用采血针插入留置针内, 连接真空采血管, 抽取到需检查的血标本送检。连接处用可来福密闭式接头, 调整液体输体滴速, 输液完毕后用肝素液5ml封管, 再次输液时, 用安尔碘消毒可来福接头, 连接输液器即可。

2 注意事项

(1) 使用留置针静脉采血, 应在穿刺成功未输入液体前进行, 严禁在输液中或无输过液的留置针采血, 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 使用套管进行留置针进行输液时,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时, 每日2次安尔碘棉球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 并用无菌纱布敷盖,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触痛等, 注意沿静脉走向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3) 留置套管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 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4) 留置时间一般以3~4d为宜, 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5) 使用Y型管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不用时Y型管应用肝素帽, 防止脱落。

3 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穿刺部位发红, 液体外渗, 血管堵塞, 针眼渗血, 静脉炎, 疼痛等。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 消毒范围>8cm, 改善患者营养不良, 控制输液速度, 严格掌握穿刺技术, 合理正确封管。

4 讨 论

4.1 安全静脉留置针作为当今最主要的输液工具, 可保持静脉的通畅, 完成持续或间断给药, 也为急诊抽血提供方便,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护士工作量。专利保护的针尖系统通过伸缩式的设计在拔出针芯的同时, 自动的将针尖收纳于保护套内, 并且无法复原, 可靠的保护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

4.2 护士要具备高度责任心, 注意观察防止静脉炎的发生。为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须严格按照常规消毒制度消毒, 范围>8cm碘酒消毒待干后方能用75%乙醇脱碘2次, 防止过多的碘酒、乙醇通过皮肤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而造成化学刺激, 以致短期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如果操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 肢体活动较剧烈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症反应[1]。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再穿刺前应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认知、理解和信任,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除静脉炎外常见的局部输液并发症还包括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 这三者的发生均与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有关。由于套管针的刺入及在血管内的来回移动, 机械损伤血管及化学刺激性药液对局部血管内进一步损伤, 使血小板在受损部位及管尖部聚集, 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 血栓形成, 聚集的血小板释放组胺使血管扩张, 血流增加, 局部微红及轻微疼痛。白细胞聚集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液体进入组织间, 套管内血栓形成及管壁周围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包裹造成套管的堵塞[2]。为防止套管堵塞每次输液完毕用肝素液封管, 保持套管通常。

4.3 在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 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 导致静脉炎, 血流不畅, 而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

总之, 要重视患者健康指导, 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 如留置针留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 对长期输液患者, 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做手部伸握动作, 局部进行热敷等, 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 减低血管脆性等。

参考文献

[1]张力华, 龙小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 2008, 29 (6) :794.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8

1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安全使用的因素分析

1.1 渗漏肿胀

主要是留置针的套管滑出血管外或者局部渗漏,输入液体进入皮下引起的局部肿胀;其次是长时间输液,即在24 h内由同一静脉通路泵入液体;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患儿病情重,用药品种多、用药时间长、药液对血管壁长时间的化学损伤导致渗漏肿胀直接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

1.2 静脉炎

与输入药物的性质、液体的量有关。新生儿血管细小,临床上常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钙剂等,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和痉挛,使局部血管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通透性增加,引起静脉炎。

1.3 抓脱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全程无陪护病区,足月新生儿在饥饿、大小便后、光疗时躁动将留置针自行抓脱。

1.4 回血、堵管

新生儿血液粘滞性高。在哭吵时静脉压增高,容易发生回血堵管。新生儿肾脏酸性物质负荷过高,肾脏排酸能力不足,尤其是早产儿肾发育不完善在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早产儿在出生后1~3周内,肾处理酸负荷的能力较差,小肠黏膜细胞双糖缺乏,引起肠道内乳酸增加,乳酸吸收后,可致乳酸性酸中毒。在酸中毒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容易发生堵管。

1.5 敷贴粘性降低

患儿在出汗和沐浴后,留置针透明敷贴下会出现小水珠,这将导致敷贴的粘性降低,护理人员若未及时更换敷贴,容易使留置针滑出或脱管。

1.6 敷贴、胶布过敏

新生儿皮肤表面的表皮与真皮的基膜细嫩、疏松,易对敷贴的乳胶颗粒过敏,引起局部发红,出现小水泡从而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1.7 其他

护理技术穿刺技术不熟练或者封管方法不正确导致血管破坏,重复穿刺。

2 新生儿静脉置针安全使用的对策

2.1 建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预防机制

2.1.1 评估患儿的静脉及活动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腋静脉为大静脉,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会随血流快速进入循环,可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而头皮、上下肢静脉血管相对细小,回流速度慢,局部血管壁长期处于药物刺激中,易发生静脉炎。因此在抢救危重新生儿时,可采用腋静脉置管[1]。腋静脉管径粗、直、血液流畅,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小,腋部活动度少,避免机械刺激,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小。早产儿皮下脂肪少,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可根据患儿不同日龄、病种、病情、用途以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备选的血管要粗、直、有弹性、充盈良好,避开关节部位、易于触及[3]要从远心端到近心端有计划性的选择。

2.1.2 加强巡视

巡视的频次:每5~10分钟巡视1次。巡视和换药时着重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透明敷贴是否妥帖,有无卷边,胶布是否牢固,管道有无受压打折扭曲,输液是否通畅,有无静脉炎倾向,做好静脉炎的早期干预。

2.1.3 药物应用管理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掌握药物的浓度和配伍禁忌,现配现用。

2.1.4 合理选用材料

特殊患儿早产儿选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于特殊体质患儿,选择低敏材质的敷贴和胶布。

2.2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管理

2.2.1 妥善固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后待消毒剂完全干燥,将透明敷由穿刺点向外周张力性粘贴;穿刺点靠近关节处给予小毛巾衬垫。烦躁患儿寻找原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恰当的应用约束带,用弹力绷带包裹在留置针外层,避免抓脱。在给患儿沐浴时采用保鲜膜包裹留置针,避免沾水。

2.2.1. 1 头部固定

在头部留置针紧贴皮肤处用少量的棉花衬垫后用透明敷贴固定,再用自粘绷带固定患儿头部,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防止因患儿活动度过大导致留置针脱落或者被患儿无意识的抓脱[4]。

2.2.1. 2 四肢固定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四肢活动无自主性,采用海绵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5],使肢体活动顺应性好,使局部影响血液循环顺畅。为防止针梗处和肝素帽持续压迫,引起局部压伤、擦伤,可在这些部位垫少量棉花后固定,再将患儿的手脚分别戴上松紧适度的棉手套和袜子,也可用小毛巾包裹[6]。

2.2.2 穿刺技巧

新生儿头皮静脉呈树枝样分布,而大隐静脉走行较为弯曲,可用分多次逐步将针芯退出的方法,可使外套管尽可能地有针芯支撑,避免送管时打折,使留置针顺利通过弯曲[7]。吴水梅[8]的改良穿刺送管法,在血管最明显处后方进针,进皮下组织后调整角度,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1~2 mm,然后退针芯,针尖斜面恰好全部退入外套管内,再将右手持留置针借针芯的支撑将外套管和针芯一并送入血管内,见回血后将针芯一次退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见回血后不宜进针太多,确保套管斜面完全在血管内。

2.2.3 封管

2.2.3. 1 封管液选择

生理盐水与肝素液有报道[9]生理盐水替代肝素盐水为患儿留置针封管最长维持16 h。黄素金等[10]对10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封管的对比,结果用肝素盐水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由于肝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属于酸性粘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强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与人体组织更加接近,静脉炎发生率低,对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更适合选用生理盐水,可减轻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2.2.3. 2 封管的方法

张家荣等[11]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进行了封管探讨,认为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肝素溶液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将针头2/3进入套管针内边推边退行正压封管留置时间。魏菊英等[12]认为,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存在弊端,由于退针的速度很难把握,容易造成负压封管,导致凝血堵管。因此封管方法是留置针成功留置的关键,选择得当的封管方式可延长留置时间。

2.3 特殊药物输注时的管理

2.3.1 正确输注液体和药物

输入多组、多通道液体时,要严格分组,注意配伍禁忌。将高渗性刺激性大的液体输液顺序提前,输液前做好评估,将全天输液组数做好编序。在输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证实留置针仍在血管内且局部无渗漏和肿胀,才可用75%乙醇纱布湿敷局部,以减轻局部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而后局部涂擦喜辽妥。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大的液体后可静脉输注5~10 ml生理盐水,严格遵医嘱控制输液泵速,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尿量、精神反应。

2.3.2 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13]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选择血管弹性好,回流通畅,有计划的合理选择使用静脉,合理安排药物浓度和速度,发现有静脉炎前期症状时及时干预处理。

2.3.3 留置针的护理

勤巡视,发现红肿,渗漏及时拔管,重新穿刺,严格无菌操作。发现留置针有渗血渗液,要查找原因,及时更换留置针敷贴。

2.4 安全部位的选择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有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腋静脉、颈外静脉、腹股沟静脉等,不同的部位留置时间有明显差异。新生儿头皮静脉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无差异,比下肢留置时间长[14]。故新生儿静脉穿刺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要减少搬动,避免加重出血,应尽量避免头皮穿刺[15]。腋静脉留置时间比四肢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时间长,并且易于固定及护理[2,16,17]。目前国内外对新生儿留置针留置部位尚没有统一标准。临床常选择血管较粗,不易被新生儿拉扯的位置留置[18],选择腋下静脉与手背静脉的操作较多[19,20]。

2.5 宣教

根据患儿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医护人员、新生儿家长及时巡视,勤查看留置针的使用情况,避免触碰留置针。医务人员、家长共同参与维护,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痛苦。

总之,只有在使用留置针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才能有效延长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时间。

摘要:系统分析影响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时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建立新生儿留置针安全留置预防机制,改变固定方法、穿刺技巧等,进一步为新生儿安全留置针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9

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 (以下简称留置针) 穿刺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技术, 操作简便、易固定, 可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它不仅解决了一些慢性、危重、长期卧床患者输液难的问题, 而且在院前急救工作中优点明显.如对出血性休克脑外伤、小儿等易躁动的患者均采用留置针输液、输血, 避免了急救过程中因烦躁、检查, 体位变动导致的针头滑脱和穿破血管而引起局部肿胀造成的多次穿刺血管的缺陷, 只需开放一路静脉通道即可保证急救中的体液平衡。提高了急救工作中的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接诊患者206例, 其中车祸伤136例, 非车祸伤急、危重患者70例, 男178例、女28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62岁, 平均24岁。

2 周围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选择穿刺部位

应尽量选择富有弹性直线走向3~4cm的中等血管。根据受伤部位和年龄而异, 也可选择关节处, 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踝部的大隐静脉、小腿小隐静脉等肢体较直较粗的静脉便于穿刺成功和固定, 如血管细小, 使得穿刺困难又不易成功, 既使成功留在血管内的套管与血管腔间的空隙太小, 易出现药液流速缓慢甚致外渗。

2.2 穿刺方法及注意的事项

留置针穿刺选择受压一侧肢体的静脉。因它比平卧穿刺方法时的静脉充盈。在摆好侧卧位和常规消毒后检查留置针有效期及针头斜面有无倒钩、导管边缘是否粗糙后进行穿刺。即采用直刺法进针, 在欲穿刺的静脉上, 针头与皮肤成15°~30°, 针刺斜面向上, 通过皮肤将针尖直刺入血管[1]见到回血后, 右手先固定不动, 左手将针芯退出0.5 cm, 然后再将套管缓慢地送入血管内, 如送得太快, 可使套管在血管内打折、扭曲, 如遇有阻力则不可往前再送, 以免刺破血管, 并且不能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内, 后留0.5 cm在外, 特别是在关节处, 防止因患者过度活动导致扭曲断裂时, 便于立即退出。避免反复穿刺, 留置针的套管是由硅胶管制成, 若套管在皮下或肌肉层反复穿刺, 可使套管前端变得粗糙, 容易损伤血管, 影响穿刺和留置效果[2]。

2.3 留置针的固定

一般选用一次性9 cm×6 cm透明无菌敷料, 作密闭式固定。贴时要注意, 拔薄膜拉平、压紧, 无汗使皮肤与薄膜之间不留空隙, 然后标明穿刺日期及签名。

3 普通头皮针穿刺部位, 方法及注意事项

3.1 选择穿刺部位

与留置针穿刺选择的血管基本相同, 但一定要避开关节处, 不然稍有移动便会引起血管破裂肿胀。

3.2 方法及注意事项

先根剧病情选择好卧位再采用针头斜面与皮肤成15~30°角, 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沿静脉走向滑行刺入静脉, 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方向进针少许方可。避免反复穿刺, 因是硬针芯, 针尖比较锋利, 稍有不慎就会穿破血管, 故在选择穿刺血管上要特别警慎, 而大的静脉血管又多在关节处比较清楚但易肿胀。

4 结果

见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穿刺针比较图表。

5 比较

5.1 应用留置针, 只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即可保证急救顺利进行,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如需加用其他抢救用药, 可接三通管, 同时输入两组液体。而普通静脉穿刺针头则需打第二甚至第三个通道。

5.2 留置针比一般同类型的注射针头大且长, 使用前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留置针的目的, 意义和保留天数,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留置针管腔大, 流速快, 显效快在输液过程中, 应注意观察滴数和及时更换输液瓶, 以防空气进入导致空气栓塞。普通穿刺针滴速慢, 管腔小, 显效慢, 也要防空气进入导致空气栓塞。

5.3 由于留置针材料的特殊性, 静脉留置针的套管比较柔软。对血管壁的刺激小, 在输液的过程中和对院外急救的患者进行特殊检查时, 患者可适当活动肢体关节, 不影响液体的畅通。而普通穿刺针刺激性大, 输液的肢体只能长时间的放平, 不能活动, 进行特殊检查时只能拔除输液, 不然就会影响液体的通畅, 甚致穿破血管的不良后果。目前,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对危重患者输液和护理除带来很多好处和方便外, 还可保留数天, 避免了患者每天穿刺的痛苦, 也减轻了的护理人员工作量。

6

经过多年多次反复的观察发现, 在运送患者的汽车途中和在进入病区后发生了多起普通一次性输液穿刺针头因搬运, 颠波, 检查变换体位穿破血管引起局部皮肤肿胀的不良现象, 造成即影响抢救、治疗、时间、效果, 又影响了我们的穿刺技术形象。在不断的改进和探索中总结出:凡急、危重患者及院前抢救者一律采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 即保证了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时间、效果, 又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和减轻痛苦, 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让患者在短时间内达到平稳的生命体征下进行各种检查。最后让患者放心, 家属信任, 社会效益满意。

摘要:目的 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头皮针使用比较。方法 选择好血管、常规消毒后, 采用直刺法进针, 针头与皮肤成15~30°角, 见回血后, 右手先固定不动, 左手将针芯退出0.5cm, 然后再将套管缓慢地送入血管内。结果 两种穿刺针在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技术, 在急、危、重患者及院前急救抢救中明显优于普通静脉头皮针。

关键词: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院前急救,普通静脉穿刺针,比较

参考文献

[1]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 2006, 8:288.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心肌梗死患者300例, 男170例, 女130例, 年龄36~88岁,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30例, 伴急性左心衰竭50例, 心源性休克20例, 冠脉介入100例。选用美德Supercath5, 24G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1.2 操作方法

选择前臂粗、直、弹性好且血流丰富的血管,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严格无菌操作, 消毒皮肤面积8×8 cm。旋转导引针和导管,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食指固定针座, 其他手指握住针柄, 以15°~30°角穿刺[1], 透明腔内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 cm。在不移动导引针的情况下, 左手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 将导引针退至针座内, 用力按压激活按钮, 使针退回针柄收纳腔内。将输液接头与导管座紧密连接, 防止液体渗漏。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连接输液接头进行输液。

2 结果

护士应用防逆流安全型留置针, 穿刺成功率高, 未发生一例针刺伤及血液污染现象。静脉炎及脱管、堵管率明显降低, 防逆流装置不暴露血液, 不用按压静脉止血, 有效的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

3 讨论

3.1

建立静脉通路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 通畅的输液通道可以保证药物及液体的及时输注。特别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右室心肌梗死伴血压下降、心源性休克, 下壁心肌梗死伴有心率减慢等情况, 必须迅速、精准的应用溶栓药、扩血管和抗心律失常等药物进行输液治疗, 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工作质量。

3.2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 其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 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 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 (HIV) 。我国绝大多数护士在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不戴手套, 所以进行开放式留置针操作时, 可能会因撤出针芯时流出的血液造成污染及针刺伤发生[2]。

3.3 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优势在于:

3.3.1 导管柔软, 采用聚氨酯材料不易损伤血管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导管表面光滑, 操作时容易送管, 透明腔能立即见到回血, 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为患者急救争取宝贵时间。

3.3.2 留置针导管内为无障碍、直通道结构设计, 避免感染及涡流发生, 确保输液顺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且持续输入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胺等药物, 在长时间的输液过程中, 留置针可以避免因为移动肢体而导致的液体渗漏、针头脱出、堵管等现象, 确保输液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3.3 穿刺成功后按下激活按钮, 已污染的导引针会自动弹回收纳腔内, 既可以防止护士被针刺伤, 又可以避免血源性疾病的转播,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士的职业安全。

3.3.4 防回血阀门的用途为辅助手动施压, 在20 mm Hg压力条件下, 它能有效阻止回血时间10~20 s, 不需要护士按压静脉进行止血。

综上所述, 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输液治疗效果显著。不宜损伤血管, 减少患者痛苦, 缩短抢救过程, 提高抢救成功率, 同时保障了护士的职业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300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观察留置时间, 以及静脉炎、堵管发生率, 护士被针刺伤及血液污染发生率。结果 应用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3~5d, 静脉炎及堵管、脱管发生率显著减少, 无针刺伤发生。结论 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血管, 减少静脉炎发生, 防止护士操作中被针刺伤及血液污染, 保证心肌梗死患者及时应用药物,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防逆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心肌梗死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唐辉容.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体会.全科护理, 2009, 7 (9B) :2390.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篇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经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和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 应用护理体会总结

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2 封管液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3 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3.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發症的发生。

3.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3.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病。

4 护理要点

4.1 预防感染 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一次,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

4.2 防止堵塞 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u肝素)1ml封管一次。

4.3 静脉炎的治疗 每日应仔细的观察穿刺点皮肤及血管走行皮肤的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色条索状,则可能提示发生静脉炎。要及时拔针处理,给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显著,也可以用静脉炎软膏局部涂擦。

4.4 药液外渗 如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拔针处理,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4.5 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数为8-9天。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因此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安全静脉留置针 篇12

1 静脉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 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 弹性好, 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3], 选择头皮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前, 要认真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 可用双手食指触摸选择要穿刺的血管, 证实是头皮静脉后方可使用, 勿用拇指触及, 因拇指动脉有波动, 会影响血管的选择。

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原则是在满足患者输液要求前提下, 选择最小最细的导管[4]。

3 穿刺方法

先将患者去枕, 使头后仰, 以使静脉充盈, 确定血管和穿刺点后用碘伏棉签充分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范围要比平时静脉穿刺时大, 穿刺者充分消毒左手的拇指和食指, 待干后, 去除针套, 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并固定将要穿刺的头皮血管, 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留置针的针翼, 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同时观察回血室见到回血后, 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 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1]。然后用左手固定住针芯, 右手将留置针的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最后用贴膜将留置针固定完好, 记录留置时间和操作者。在整个穿刺过程中最好有另一名护士协助进行操作, 成功率会高些, 因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外周静脉, 四肢静脉可以扎止血带使血管充分充盈, 便于套管的植入, 头皮静脉穿刺后在送套管的过程中, 由于血管未绷紧, 在送套管的过程中极易触到血管壁, 造成血管壁受损, 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 穿刺成功后, 在送入套管时最好有助手协助固定并绷紧头皮血管, 可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4.1 封管溶液的选择

临床上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稀释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 对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使用普通留置针, 一般在不输液的情况下每4 h封管一次, 正压留置针可适当延长封管时间。

4.2 封管方法

静脉输液结束后, 用5 m L注射器抽取稀释的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冲管, 取下注射器之前将留置针夹闭, 以避免套管针内回血, 降低堵管率的发生。

5 留置时间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 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因再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疼痛, 留置时间过长, 会造成局部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我科留置头皮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 最长达到7 d。

6 并发症的护理

6.1 液体外渗:

本组发生液体外渗5例, 血管选择不当, 进针角度过小, 固定不牢, 患者躁动不安,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5]。外渗较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及疼痛等刺激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 为了避免液体外渗, 护士不但要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 同时应做好导管的固定, 嘱患者头部不要过度的活动, 睡眠时勿卧于置管侧, 同时加强巡视, 注意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6.2 导管堵塞:

本组发生导管堵塞12例, 临床上造成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很多, 通常与输液后使用封管液的种类、用量, 推注速度和是否正压封管有关。因此, 在患者输注浓度较高的液体后建议冲管, 输液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同时注意封管时间。

6.3 静脉炎:

本组发生静脉炎4例, 留置静脉留置针常常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其原因可能与个体差异, 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的时间过长, 或输入刺激性较强及浓度较高的药液有关,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 静脉炎严重的患者, 穿刺部位可出现化脓感染并剧烈疼痛, 往往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静脉炎, 应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 及时给与对症处理, 如局部使用硫酸镁外敷, 配合TDP烤灯局部照射;我科对静脉炎治疗常常使用独角膏外敷, 在无菌操作情况下, 每24~48 h换药一次, 效果显著。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 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 穿刺处每天用碘伏棉签消毒, 更换贴膜, 可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7 结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上新的诊疗技术, 已被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头皮静脉保留已被患者所接受,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技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及封管液, 合理固定, 加强巡视, 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

[2]秦晋红, 王改红.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 2008, 6 (6A) :1469-1470.

[3]徐丽华.新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 (8) :859.

[4]彭翠香.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0) :617.

上一篇:金融风险下一篇:退休军队干部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