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改革

2024-08-01

准则改革(通用9篇)

准则改革 篇1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倾向于扩大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扩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是在为估值服务, 其背后暗含的假设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权益投资市场上的投资者估值服务。关于该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论, 这些争论引发了会计准则改革方向的思考。因为这些争论会对财务报告的形式、实质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后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金融危机也使得各国改革会计准则的政治意愿凸显。本文以 (以企业为主体) 经济活动中各利益相关人的会计信息需求特点作为会计准则改革的理论基础, 为会计准则改革提供启示。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运行, 在各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要求下运行, 情况错综复杂, 且因时因地而变, 要清楚地分析他们对会计准则改革的作用并不易, 因此本文从无债务企业的简单情况入手开始分析, 分析有债务的情况, 到各个利益相关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 从而最终指出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

一、无债务企业股东的信息需求特点

为了促进权益资金供需双方的资源交换, 当前的和潜在的资金供给方需要知道有关公司财务业绩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权益估值和评价管理层业绩。估值目的需要的是完美的信息, 当前的业绩信息和未来的业绩信息。但是, 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主要包含当前期间的业绩, 基本上没有未来的业绩信息 (实际上是预测的信息, 是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形式在附注中披露) 。长期以来, 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上会只报告当前的业绩信息, 而不报告预测的财务信息。根据以前的研究, 本文拟对财务报告会演进成只报告当前期间的财务信息, 而不报告预测的财务信息的内容, 分别分成两个部分予以讨论。第一部分, 假设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是完全真实可信的;第二部分, 考虑代理关系的作用, 这便产生了对可验证性、相对稳健、独立审计的要求。

(一) 不考虑信息真实性时的情况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的所有者并不自己经营管理企业, 而是将企业的日常运营权委托给管理人员, 企业管理层代理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企业。这时会出现如下问题:董事会和股东要决定哪些管理人员的去留, 付给他们的薪酬标准, 以及如何督促他们。事实上, 董事会和股东是根据管理人员的劳动 (努力程度) 来评估和付薪酬, 但是衡量努力程度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如管理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而且衡量只能在事后进行。因此衡量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 (此处不考虑代理问题, 而是就衡量努力程度本身而言行不通) , 只能退而求其次, 衡量期间业绩这个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

在公司的股份可以交易后, 投资者衡量公司业绩的另一个目的——权益估值出现了, 这同样也存在着困难——信息不完备。投资者为此目的, 会搜寻有助于评估未来现金流的大小、时间、不确定性的信息, 不论是管理层过去行动的信息还是未来可能会采取的行动的信息, 即其所要求的信息范围大于当期信息的范围。投资者在寻求当前的业绩信息的同时还会搜寻有关管理层未来会采取的管理活动 (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管理活动) 的信息。实际中, 公司所有者设计的管理层薪酬契约使管理层采取的管理活动符合投资者的最大利益, 即使管理层采取最大化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管理活动 (股价会因此最大化) , 在这种意义上投资者估值的信息要求与评估管理层业绩的信息要求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当前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业绩, 会计准则的要求符合了投资者对信息的估值要求。在理想情况下, 如果当前业绩足够用于估值的话 (即如果盈余服从随即游走, 市场没有盈余时间序列数据之外的信息) , 那么估值要求和业绩衡量要求之间可以完美重合。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因包括: (1) 获得当前业绩的完美信息不现实; (2) 当前期间的业绩无法包括未来的信息, 特别是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的公司; (3) 公司价值的有些波动与管理层业绩无关。以FASB和IASB为代表的一些机构和学者倡议用FVA衡量公司和管理层的业绩。在完美市场上, 直接盯市的FVA (包括商誉等不可分离资产和无形资产也盯市) 可以使会计业绩等同于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但是, 现实中没有一种FVA的运用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因为:资产负债表关注的是可分离资产的衡量;收入确认的标准;对管理活动的衡量和对由其带来的价值变化的估值, 这两者之间的协同 (同时性) 存在困难, 所以利益相关者要求的信息不可能是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系统来提供的, 特别是当公允价值是由管理层估计出来的时候。

(二) 信息可信性的追求

由于业绩报告是管理者制作, 所以投资者寻求业绩衡量的可验证性和外部审计师的签证 (see, for example, Watts and Zimmerman, 1986) 。若没有这些措施, 考虑到管理层有粉饰报告业绩的动机, 其报告的业绩的可信性会存在问题。这种粉饰报告的动机不仅仅起因于期间业绩决定薪酬, 而且还因为业绩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前景 (如自己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 。管理层提供信息, 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人需要这些信息。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关系对这些信息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因此影响会计准则规则)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Watts and Zimmerman, 1983, 1986) 。管理层有操纵信息报告的内在倾向, 为了控制这种管理层操纵报告业绩的倾向, 会计准则演进过程中就体现了以可验证性信息为基础报告财务信息的要求。例如, 销售收入入账的标准就可以归结为对可验证信息的关注。实际上, 会计实务中稳健性做法在整体上可以归结为对可验证性的关注。稳健性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会计实务倾向于少计资产价值而多记债务价值, 并因此稳健地衡量资产负债表项的价值, 我们姑且称之为绝对稳健性;另一个方面是指对好消息和对坏消息的可验证性标准不同 (好消息的可验证性标准高, 坏消息的低) , 称之为相对稳健性。当收益还不能确定时就立刻记录费用 (如R&D费用) , 这一点可以由管理层便代理来解释。如果不立即确认这种费用, 管理层有动机无限期推迟这些费用的确认, 以夸大他们的业绩。

作为对可信性的进一步关注表现为:当信息是负面的时, 可验证性的标准被放松, 即会计准则要求稳健性, 相对稳健是指“对坏消息的确认比对好消息的确认更及时, 就像对许多资产运用减值会计那样” (Ryan, 2006, p511) 。相对稳健主义内含这样一个假设:管理层没有动机去在财务报告中确认坏消息的意愿。因此, 如果会计准则要求管理层及时确认坏消息, 那么管理层对坏消息的披露将是可信得 (即使没有达到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门槛) , 即在对好坏消息的确认中按照同样的标准使用客观性标准和可验证性标准的话, 报告必然不可信。尽管管理层对坏消息的披露有很大的可信性, 此处也要提出两点:第一, 即使会计准则要求及早确认负面消息 (在相关性和可验证性都没满足时就要求确认) , 但会计准则的盈余衡量仍有可能偏大。近期的金融危机表明:虽然会计准则有稳健性要求, 但是财报中对负面消息的确认还是被推迟了;第二, 管理层可能滥用这种对坏消息确认时的低可验证性要求, 而过多的确认坏消息。准则制定者和有些学者表明了他们对公司可能会建立秘密准备的担心, 即顾虑公司有可能使用稳健性作为一种盈余平滑的工具 (e.g., De Angelo, De Angelo and Skinner, 1994;Francis, Hanna, and Vincent, 1996;Myers, Myers, and Skinner, 2007) 。前期有研究表明, 在刚更换过管理者的公司, 管理层变为过度稳健的动机比通常情况下强 (e.g., Murphy and Zimmerman, 1993;Pourciau, 1993;and Weisbach, 1995) 。相对稳健性的作用是一个需要实证检验的问题, 但是从其经历几十年而得到保留这一事实来看, 它是有效的。股东需求相对稳健性, 原因如下:第一, 股东通过董事会将资产运营权委托给管理层, 但是保留对管理层雇佣、解雇、付薪的权利。因为管理层不可能自愿披露坏消息, 所以通过会计准则中的相对稳健性给管理层加上确认坏消息的契约责任, 经理人市场上的法律机制和声誉机制也可以减轻管理层回避披露坏消息的倾向。第二, 在坏消息事件发生时, 管理层不仅倾向于保守这个坏信息。而且有可能会进行违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行为。如果企业业绩差了, 管理层面临这样的机会选择:一个很可能成功的投资项目, 但是其结果是现金流量有限度的下降 (带来的正现金流量很小) , 另有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有可能带来高现金流入但是其成功的可能性小。这样的选择会引发管理层采取风险性投资行为, 这就是资产替代问题。相对稳健主义使股东有能力采取措施限制管理层进行有损价值的投资行为 (当业绩不好时实施强监控或者更换管理层) 。另外, 相对稳健能够在股东的事后诉讼中提供一个法律基础。最后, 管理层可以通过保密坏消息而增加当期的薪酬。管理层可以通过相对稳健主义保护自己, 以免管理层的这种行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 要想在事后要回管理层因虚报业绩而多领取的薪酬, 会因为交易费用过高而无法达到。相对稳健性缓解了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说明了该特性在会计准则中长久存在的原因, 并且在会计准则的管制之前就存在。相对稳健性对管理层行为的事前约束作用部分地因为它帮助解决了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事后可能存在的争执, 包括诉讼中会计准则的执行问题。稳健性意味着一个权衡的转变:不再强调管理层业绩的相关性信息而转向业绩衡量的谨慎性和可靠性。对财务报告进行外部审计也是这种权衡转变的体现。外部审计保证了稳健性的运用, 并由此强化了业绩衡量的可信性。例如, 审计师为公司的应收项目的质量提供了签证, 那么赊销放到盈余中来的就是可以被信任的。另外, 审计也促进了会计指标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契约的作用。当各契约方、审计师、签证方要求管理层在报告时要遵守一系列会计准则时, 会计的约束性就体现了。由于这些方面的信息需求特点导致审计机构在会计管制之前的历史时期就出现了。审计师对声誉的追求和受到法律方面的威胁而使自己保持独立, 这样经审计签证的公司财务报告可信性增加。

二、债务对信息需求的影响

债务的一方是股东, 另一方是债权人。股东对公司资产的权益就好比他们持有该公司的一个看涨期权, 行权价等于债券的票面价;债权人则相当于持有该公司的一个看跌期权, 他们的利益是公司股价超出债务票面价值时才有保障。债权人在获得偿付回本息的承诺下, 将资金出借给企业使用, 只要债务契约中的条款得到遵守, 企业的营运控制权就是保留在股东和管理层那的。就像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关系那样, 债务会引发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Smith and Warner, 1979) 。在这种代理关系的背景下, 我们假定管理层是以股东的最大利益原则行事, 故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对管理层的动机与股东的动机不做区分。根据债权人的利益目标, 其追求的相关信息有:清算时资产的价值;公司业绩信息。在出借时, 债权人关心的是债务合约期间能够及时收到贷款的本息。因此, 他将会寻求有关公司收益能力的信息, 即贷款时和贷款期间公司的期间业绩信息。另外, 由于债务契约类似于看跌期权的结构, 债权人要求知道资产清算时价格信息 (即公司经营不善时债权人是通过清算公司出售其资产来获得补偿的) 和公司支付本息能力的信息。

(一) 债务引起资产替代问题

资产替代问题 (Myers, 1977, and Smith and Warner, 1979) 致使债权人寻求公司清算时净资产的价值。这种信息需求特点要求会计准则中包含稳健性。股东可能会通过投资于高风险的资产而把资产转移到他们自己那, 即资产替代。当企业接近资不抵债时, 发生资产替代的可能性最大。这是一个临界点, 资不抵债情况发生时公司的控制权会由股东那转移到债权人那, 股东的控制权处境危险。为了减小失去控制权的可能性, 股东有保守坏消息而不对外公布的动机, 原因是:资产的报告价值超过真实价值 (从而超过债务的价值) ;粉饰报告业绩。债权人希望尽早知道企业的坏消息, 以便他们决定是否限制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通过加强监督或采取在契约中加入限制条款的方法) 。相对稳健主义可以使债权人能够及时觉察出财富侵蚀, 由此可以及时把控制权转移或采取其他措施。由于债权人会预期到这些代理问题, 他们据情况而要求相对稳健的会计规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前提。

(二) 债务人要求可验证性与审计签证

由于债权人可以通过对公司实施清算而获得补偿, 因此他们寻求公司的可分离和可出售资产的价值信息。由于商誉的存在, 公司的价值会超过可分离可出售的资产的价值总和 (因为公司价值即代表了具体公司层面在用资产的价值也代表了公司的成长价值) 。由于商誉在公司清算时只有很小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 又由于其市场价值是基于持续经营时的价值, 是无法验证的, 因此债权人在做出决策时基本上忽略商誉 (for example, see Watts, 1977;Leftwich, 1983;Watts, 2006) 。在这种意义上, 会计准则中的绝对稳健性归因于相关利益人要求资产负债表只反映“硬”资产。历史上 (在SEC之前的时期) 企业并购时注销商誉的做法与此种思想一致。在债权人出现之后, 股东与管理层的契约中自然地出现了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需求。他们要求独立审计师的签证 (以证明财务报告遵守会计准则, 遵守稳健性) 。因此, 对债权人来说, 审计师的签证有助于提高财报的可信性。

三、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信息需求

股权持有者和债权持有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是不同, 这意味着财务报告需要在不同的信息要求下找到均衡。除股权持有者和债权持有者之外的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使这个均衡问题更加复杂,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 提供不同的报表给不同的信息使用者

财务报告需要在不同的信息要求下找到平衡的方法之一就是: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但是, 采取这样的方法成本高昂, 且无法做到, 特别是对不同报表体系进行审计成本高昂。

(二) 提供通用的报告给不同信息使用者自行调整

财务报告需要在不同的信息要求下找到平衡的另一个解决方法是:公司提供一个通用的报告, 不同的用户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在使用时调整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现实中没有出现根据不同用户给出不同报告, 这说明提供一套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also see Leftwich, 1983) 。但是“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应该怎样, 这个问题仍没有解决。有学者 (Francis et al., 2006, and Barth et al., 2001) 认为, 权益市场上的投资者是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他们对权益估值 (和“无偏”的业绩衡量) 的关注意味着报表应该不受稳健性 (无论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的制约。经济理论从多方面说明了权益者和债权人都需要稳健性, 因此无偏的财务报告对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来说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在会计规则的一百多年的演进中, 稳健主义深入其中, 这表明稳健性在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中是经济高效的。

四、各利益相关方信息需求特点对会计准则的启示

在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 股东和债权人需求有关公司价值和期间业绩的信息。本文的结论是有效契约观点的会计准则理论 (由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 Holthausen and Leftwich (1983) , Watts and Zimmerman (1986) 和其他学者发展出来的理论) 更适应经济运行并因此生存, 而估值观点的会计准则理论不能。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以作为对会计准则改革的启示。

(一) 权益持有者寻求公司期间业绩信息

权益持有者寻求公司的期间业绩信息, 他们用这些信息对管理者进行评价、付薪、惩罚。而业绩衡量中, 收益确认条件中的“实现”原则体现了对可信的需求。

(二) 利益相关人要求可验证性的信息

利益相关人认为, 管理层作为信息提供者, 既有关于未来信息的优势, 又有粉饰信息的动机。权益投资者对有关估值的信息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管理层有动机操纵这些信息。这将导致 (在可验证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之间的权衡。会计准则也收到业绩信息可信性与估值相关性之间权衡的影响, 而不仅仅是与期间业绩有关, 证据也表明期间业绩指标与估值指标正相关 (虽然不是完美的相关) 。

(三) 利益相关者寻求相对稳健的财务信息

对相对稳健主义的偏好表明管理层 (相对于投资者) 和股东 (相对于债权人) , 不愿披露坏消息, 不愿对给这些利益集团造成伤害的事情采取措施。相对稳健主义 (作为会计准则的一个特征) 有助于会计准则在法律保障下促进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 的契约实施。

(四) 债权人利益通过清算公司资产得到补偿

债权人认为, 其利益可通过清算公司资产而得到补偿寻求, 因此, 债权人的利益在于可分离可出售的资产的价值, 不包括商誉和某些无形资产。

(五) 期间业绩信息需求与可验证信息需求的结合

期间业绩信息与可验证信息的需求, 这两种信息的需求结合起来便会导致 (在决定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时) 业绩衡量需求和产权界定需求先于估值需求。收益表的导向是业绩衡量, 资产负债表的导向是控制/产权界定, 但是这并不是主张两表完全分离, 毫无相关性, 事实上复式记账保证了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六) 审计部分需求起源于可信性的追求

审计的需求部分起源于管理层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信性的追求。对审计后的财务报告的需求也促进了可验证性和相对稳健性 (也是会计准则的特性) 。本文在研究中, 对会计准则的分析和预测的假设前提是经济中存在运行良好的审计。

各种经济力量塑造了对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内容需求的特点, 来自上述股份持有者和债权持有者的需求, 还有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 (雇员、顾客、供应商和监管者) 的需求影响了会计准则的性质。管理层和当前股份持有者这些需求影响财务信息的供给状态。这样做使其在与资金市场和经济运行的互动中更有效, 并因此降低资本成本。制作、审计和处理财务信息是有成本的, 因此一贯性和一致性是财务报告的理想特征, 这些都是构成会计准则的部分, 实际上的会计准则既是经济力量均衡的产物也是政治力量均衡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arth, M.Research, standard setting, and global financial reporting.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Accounting, 2006.

[2]Barth, M., Beaver, W., Landsman, W.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another view,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2001.

[3]Johnson, L.T.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The FASB Report, at:http://www.fasb.org/articles&reports/relevance_and_reliability_tfr_feb_2005.pdf/2005.

[4]Penman, S.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Is fair value a plus or a minu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7.

[5]Sloan, R.Accounting earnings and top executive compens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1993.

准则改革 篇2

【关键词】 会计准则;改革;注意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提取坏帐准备的问题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应收帐款和预收帐款的核算上,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即可以将“应收帐款”和“预收帐款”分别设科目核算,也可以不设“预收帐款”科目,将预收帐款并入“应收帐款”科目核算心这样,就使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的依据“年末应收帐款余额”所包括的范围含糊不清。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导致两种错误的理解:一是按年末“应收帐款”总帐帐户余额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二是按年末“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借方余额合计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按“应收帐款”总帐帐户余额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应收帐款”中出现贷方余额的明细帐户,会抵减其他明细帐户的借方余额,使得应收帐款总额不实。尤其是对预收帐款不单独设科目核算的企业,发生的预收帐款在“应收帐款”科目中核算,在正常情况下,也会有一些“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出现贷方余额。

如果企业预收帐款金额较大,则“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的贷方余额对应收帐款总额的抵减作用会很大,年未按“应收帐款”总帐帐户余额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是不确切的。按“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借方余额合计数提取或清算坏账准备金,虽能清除“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贷方余额的抵减作用。 “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借方余额合计数,有时不能将企业全部应收帐款都包括进来,对“应收帐款”和“预收帐款”分别设科目核算的企业,采用预收货款销售方式的情况下,更好的是先预收一部分货款,然后发出成交的全部货物,一定时期以后再一次或分次收回剩余的差额款项。按有关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采用预收货款销售的情况下,是以发出货物时作为收人的实现,会计核算上全额借记“预收帐款”科目,贷记有关收人等科目, “预收帐款”帐户就会出现借方余额,其实质是企业的应收帐款,将来也有收不回来的可能,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时,应把“预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借方余额也包括进来。为了保证企业年终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的正确性,应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帐款”项目的金额作为提取或清算坏帐准备金的依据。按现行行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表填列方法和规定,“应收帐款”项目应按“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预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出现借方余额的,也填人“应收帐款”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帐款”项目,能把企业的全部应收帐款都包括进来,反映的是企业真正的应收帐款总额。

二、资产评估减值处理问题

1.固定资产重估减值。对于固定资产重估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16一固定资产会计》第47款规定“……固定资产重估价引起的帐面净值的减少,应直接从收益中开支。但如此项减值与过去重估时的增值有关,而该项增值过去已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后来亦未冲销或加以利用,则应把这项减值以不超过过去人帐的增值额直接借记该科目”。(1)以前未重估过或虽重估过但未有增值的固定资产重估减值。对于以前未重估过或虽重估过但未有增值的固定资产按法定程序评估,如果重估价低于其帐面原值,应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如果将重估减值列为“营业支出”全部计人当期损益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影响较大,企业也可以增设“递延损益”科目,在重估后的若干会计期间内分期转销。(2)以前已重估过并有增值的固定资产重估减值。以前已重估过并有增值的固定资产,如果原来重估时已将增值额增加了企业的“资本公积”,后来对并未冲销或加以利用,现在重估时发生减值,其减值额小于原来增加的“资本公积”,则此时应作冲减企业的“资本公积”处理;如果出现重估减值额大于原来的增值额,则应按原增值额减少企业的“资本公积”,按其差额直接作为损益处理,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存货重估减值。《会计准则2一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估计与列报》第32款规定:“……本期减记到可变现净值的金额也应借记本期损益”。存货重估减值,一般应直接记人当期“管理费用”科目,冲减当期利润。

三、关于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办理竣工决算期限问题

新准则的改革与创新 篇3

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体系的基础, 决定着会计实践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 会计理论界形成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基本观点, 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指导着世界各国的会计改革。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效反映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期间对出资人所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 会计应以反映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为根本任务。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包括现时的投资者、债权人等, 还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因此, 过去的经营业绩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资产目前的公允价值和未来的收益状况。

关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如表1。

举一个股票投资的例子来说明上述差异:某企业当年买入的股票, 买入成本为100万元, 至会计期末, 其总市值实际已达到300万元。按照受托责任观的观点, 股票尚未售出, 账面利润还没兑现, 因此盈利不具有可靠性。此外, 股价波动并不能说明投资者的管理业绩, 因此, 股票价值仍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以100万元在期末报表中列示, 200万元的未实现利润在会计上不予确认。按照有用观的理念, 企业拥有的股票市值300万元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 股票价值应按300万元在报表中列示, 股票期末市值的买入成本的差额200万元应确认为收益。以上分析表明, 对股票投资价值这一信息, 两种观念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而决策有用观显然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更加客观真实, 在管理决策方面更具有价值。

1993年颁布的原《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会计目标的描述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新准则对会计目标的定位则既坚持了受托责任观的观点, 更侧重于“决策有用性”, 新准则明确:“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政策———允许企业有限的自主选择

原《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的规定非常具体, 企业要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会计处理, 自主选择的空间小。比如, 按一年的期限来划分长短期投资, 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划分统一规定为2 000元的标准等。新准则对会计政策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 给予了企业相对灵活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由企业按照投资意图进行分类;《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取消了固定资产价值标准,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固定资产的标准。当然, 自主选择决非放任企业随意调节利润和粉饰财务状况。会计政策的选取仍然要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 并且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因此, 这种选择权仍是一种有限的选择权。

三、信息披露———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要求更高

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 是规范资本市场和加强政府监管的重要方面, 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美国大法官路易斯的名言:“公开是救治现代化社会及工业弊病的最佳良药,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描述了信息披露对于完善资本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新准则突出了充分披露的原则, 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具体,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显著提高, 加大了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力度。例如, 加强对每股收益、分部报告的披露;针对金融工具, 要求披露企业所承担的金融风险信息;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此外, 关于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 还有两点很重要:

1. 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西方经济学中的有效市场理论表明,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特别是经营效益、资产重组等方面的信息会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价, 因此, 投资者往往不满足于仅从公开财务报告中获取信息, 还希望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许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媒体也往往会对一些敏感问题追根问底。来自市场投资者的政府监管的压力, 对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作用巨大。

2. 信息披露的任务还很艰巨

长期以来, 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这其中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但也确实给社会和政府造成了一些误解, 使一部分人认为, 公司的成本等会计信息披露不够, 透明度较低。

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政府监管部门不了解;社会公众不知情, 舆论出现一些负面评价;企业管理和决策没有外界压力, 不能促进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潜在投资者不能全面提前了解公司情况, 公司未来发展受到影响。

执行新准则后, 如果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来要求, 公司内部的许多经营信息就必须要向社会公众公开, 特别是成本信息的披露, 以目前的现状还需要一个准备和适应过程。

四、计量方法———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相对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而言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会计中最重要的两种计量属性方法, 公允价值是面向当前和未来的, 历史成本则是面向过去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唯一计量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资产现时价格经常处于波动之中, 现时价格同历史成本的差异越来越大, 更能反映现时价值的公允价值就成为决策者所需。

由于公允价值的使用要符合一系列严格条件, 因此,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 一般情况下要求使用历史成本计价, 必须使用公允价值的, 要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的三个级次:

1. 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当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确定基公允价值。

2. 资产或负债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 但同类或类似资产

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当以调整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确定其公允价值。

3. 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可比市场交易,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五、报表观念———以“资产负债表观”为核心

1. 利润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

利润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是两种最基本的报表理念。长期以来,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推行的是利润表观。这种观点认为, 收益是成本与收入配比的结果, 资产计量的基础是历史成本, 收益计量的原则是实现原则。在利润表观下, 利润表在报表体系中一直处于显要地位, 利润成为考核管理层业绩的首要指标。资产负债表观认为, 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因些, 只有当企业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减少时才会产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观中, 报表体系的核心是资产负债表, 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企业收益既包括已实现的, 也包括未实现的。

2. 新准则突破了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

多年来, 由于奉行利润表观, 利润一直是业绩考核的首要指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基于会计分期假设, 利润反映的毕竟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片面侧重利润表, 容易为追逐短期利益留下利润操纵空间,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按照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理念, 企业只有在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下, 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才能得以渐长。新准则在这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纯考核利润的理念, 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 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 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3. 新准则中“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在新准则中, 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 明确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比如, 要求企业的金融资产、存货等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各项资产的价值要更接近真实的市场价值;要求企业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要求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摘要: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新准则变化巨大, 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新准则着眼于提供更加真实、可靠、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资源配置改革, 在会计目标、政策选择、信息披露、计量方法、报表理念等许多方面都实现了会计创新。

关键词:企业会计,新准则,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敏.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湖南大学学报, 2007, (10) .

[2]许云川.解析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的冲击和影响[J].时代经贸, 2008, (8) .

[3]陈静, 王伊娜, 李红.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预期影响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9, (6) .

准则改革 篇4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会计的国际趋同,还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理解与执行。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得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想真正把我国的会计工作提高到国际水平,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学校会计本科教育身上。

一、本科会计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一直以来,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满堂灌”,教师习惯,学生适应,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存在“重准则实务介绍,轻理论比较分析,重实例面面罗列,轻理论总结概括”的倾向;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而忽视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环节上,课堂提问、作业及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也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本科教学中司空见惯,就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也不鲜见。一方面是生机勃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却是会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传统与少变,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型、创造型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走上社会无所适从的严重后果,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教学手段的落后,使我国的会计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育人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固然有限,但受到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影响,一时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却是本科会计教育理论研究值得深思的地方。

2会计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高校的实践体系应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虽然各个学校都安排了将近一个學期的实习时间,各个学校也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学生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很多单位没有能力接受大学生前来实践,即使接受了也不放心让大学生独立完成。现在的实践,不少高校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会提要求,并会适时做点辅导,学生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即可,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认真地进行实践,面对学校考核会临时东拼西凑完成任务。校方即使知情,最后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事。

二、本科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1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为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较复杂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查资料,互相研究,以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课堂上,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是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指导他们查阅一系列必要的参考资料,为课堂案例分析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当主角,各抒己见,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旁起些指导性作用。最后在广泛讨论之后,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要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掌握在复杂多变的会计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问题导向学习旨在指导学习者构建起宽度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他人工作成果的评价能力;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为团体成员与其他伙伴协作的能力,提高口头汇报和参与讨论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与写作的能力等等。总之,问题导向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思想在会计教学中随处可见,比如,常用的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其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为问题导向学习在本科会计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尝试把会计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新颖和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尝试在系统整合思想的指导下,以全面达成会计课程的目标为宗旨,以问题导向学习流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在问题导向应用模式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由教师围绕某个主题,通过展示案例、介绍背景或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促使学生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为了教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维,而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5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监管机构改革银行债务会计准则 篇5

据路透社报道, 全球的银行监管者希望限制银行在债务价格下跌时利润或资本获得虚增的能力, 并希望修改一项被批评为过于复杂且有违常理的会计准则。

实际上, 很多银行自身也对这一做法持有批评态度, 包括摩根史丹利和巴克莱银行。今年受益于这一利润增长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银行和瑞银。这一会计程序被称为债务估值调整, 这意味着如果其自有的债券和衍生品价格下跌, 银行将计入额外的利润。因为银行可以以低成本回购债务。债务价格如果上涨则被计入银行损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去年曾寻求解决这一问题, 称银行应在其收入报告中的“其它综合收入”部分中包括这一改变, 而不是将其计入利润和损失内。

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对航运企业影响 篇6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美国、欧洲乃至部分新兴经济体,引发了剧烈的经济低迷和不景气。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是一个因素,但诸多跨国公司的破产、倒闭等现实,使得会计准则缺陷和会计技术方法的滥用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指责。作为在国际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世界范围内启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近年来陆续对多项国际会计准则(IFRS)进行了修订,以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通用、高效高质量的国际商业语言体系,深入推动财务报告语言为企业、经济服务的目标实现。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要求或者允许使用IFRS。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及台湾地区已全面采用IFRS,日本采用IFRS的公司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俄罗斯也表示将采用IFRS。可以预见的是,随着IFRS的逐渐推广应用,其商业语言的国际影响力将显著扩大,IFRS这种会计语言将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趋同,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尤为重要。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分别就收入确认、租赁、碳排放及排污交易等准则进行了修订或讨论,并已数次对部分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征求反馈意见,不久的将来会正式实施。而上述三项准则的修订,与航运企业的生产运营密切相关,对上述准则的变化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探讨其潜在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二、国际会计准则变化对航运企业的影响

(一)收入准则的变化及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分别于2010年6月、2011年11月先后两次发布了《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征求意见稿)》,向全球公开征集反馈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目的是制定一项通用的、以原则为导向的综合性收入准则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原则是,主体确认的收入应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已承诺商品或服务,其金额为预计有权向客户收取的该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根据这一原则,主体在确认收入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关键步骤:(1)识别与客户签订的合同;(2)识别合同中单独的履约义务;(3)确定交易价格;(4)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合同中各单独的履约义务;(5)在主体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该征求意见稿的目的在于整合一个适用于各类合同合约的单一收入确认模式,以达到消除不同行业多样化收入的确认标准,以增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企业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收入确认准则修改的关键内容是引入了以控制为基础的判断标准,以对“资产控制力的移转”作为收入判断和确认的依据,由此导致:现行以风险报酬转移及或有收入的合理估计等将不再作为收入确认的主要判断标准,应当围绕“资产的控制权移转与否”也即以合约是否已产生无条件的给付义务、法定所有权是否移转、合约资产是否依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等要素来确认收入。

依照上述的规定,按照合同完成进度以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模式将完全被取消。若合同中资产的控制权持续移转给客户时,企业可以视同合同中资产控制权已转移并据此确认部分收入,这样确认收入的结果应当可以保持与完工百分比法下收入确认结果相近。但是“控制是否持续移转”这样的标准,显然会对航运企业以完工百分法确认收入模式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航运企业而言,只有满足通过转移资产的控制(货物或服务)对客户履行义务的条件时,企业才能确认这些活动的收入,而不是基于成本费用或其他方法估计收入。以航运企业中的程租航次为例,如果需要等到航次结束后方可确认收入,而航行期间所发生的港口费、燃油费等各项变动经营成本和船舶的折旧、保险等固定成本却应据实列支,由此将导致航运企业收入成本无法完全匹配问题,也会导致企业经营效益因船舶经营周期发生巨大的波动。

(二)租赁准则的变化及影响

2009年,IASB和FASB首次联合发布了《租赁会计———初步观点》讨论稿,明确了租赁准则的改革思路:全面改革现行租赁业务确认模式,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设立一套单一完整的租赁业务会计核算框架。2010年8月,IASB和FASB联合发布了《租赁(征求意见稿)》,首次向全球公开征集反馈意见。在综合考虑全球理论实务界意见并多次联合召开会议讨论后,IASB和FASB在2013年5月再次联合发布一份经修订的意见征求稿《会计准则更新建议———租赁(第842号议题)》,并要求在2013年9月13日之前反馈针对租赁准则的修改意见。租赁准则改革的核心在于完全消除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区别,对于一年以上的租赁交易,应当按照新的单一确认规则,将租赁合同下隐含的资产、负债完全地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以全面反映租赁业务的经营影响,给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完整的租赁经营信息反馈。

按照最新征求意见稿,如果一项合同的履约取决于特定资产的使用并且转让了一段时期特定资产使用的权利,则该合同应被视为一项租赁。首先承租人和出租人必须根据承租人消耗租赁资产的经济利益是否超过某一比例(是否重大),来确定租赁交易类型。对于承租人而言,应将租赁资产涉及付款额的现值在租赁期内确认为一项使用权资产,同时将应支付的租赁付款作为一项负债,并结合对租赁的分类分别按直线法或随租赁付款对租赁期间的利息和摊销或折旧费用金额在损益中作为租赁费用的单列项目列报,进行实际确认。对于出租人而言,在收入确认和资产折现确认方面需根据准则略作调整,整体上出租人核算模式与现行租赁业务核算相近。同时,IASB和FASB明确,对于一年以内的短期租赁不需按照该模式进行核算。从租赁实质来看,租赁合同可以视作为一项隐含了融资交易的业务,但是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标准的划分,使得企业可以很巧妙地通过流程设计和模式安排,将租赁合同排除于企业的财务报表之外,避免因租赁业务的规模化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规避相对复杂的融资租赁资产业务。对于航运企业而言,由于行业特性使然,日常生产运营对于船舶资产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世界范围内区域航线运量需求分布不均衡和变动频繁,必须依照不同航线需求适时进行资产的弹性调度,显然仅通过自营船舶无法完成这项工作,因而广泛采用期租船舶的模式运营是航运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一旦执行租赁准则,将租赁期超过一年的所有租赁交易都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反映,航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急剧膨胀,负债比率将显著提高,成本的波动也将给企业报表损益带来较大影响,航运企业经营受到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

(三)碳排放及排污交易规则的变化及影响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参与国家于日本京都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提出:缔约国家将可保留未使用的排放配额,并与超量排放国家进行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由此产生。在实体经济中,碳排放权可以和其它商品一同在公开市场中交易与交换,碳排量、减排成本不同的企业间可以将碳排放指标进行相互交易。碳交易的出现,使得企业能源消耗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因素作为一种金融活动纳入到了企业的会计体系,从而该表了企业内部的收支结构。与此对应,对于排污交易以及相关商品之会计处理,目前亦无相关明确的准则规定。2002 年,IASB下设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启动了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研究,于2003 年5 月发布了排放权项目讨论稿,并最终于2004年12 月公布了《IFRIC 3:排污权》解释公告,对排污权及其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但因IFRIC 3存在计量基础和报告的不一致,无法“真实而公允”反映企业经济实质,遭到了欧盟能源财务报告咨询组织(EFRAG)的抵制,最终IASB于2005年6月将该解释予以撤销。虽然IFRIC 3被撤销,IASB仍致力于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于2007年又将排污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排上工作日程,且预计于2010年末与FASB共同发布排放权会计处理的草案,但截至目前尚未明确排放权会计准则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虽然排放权交易涉及面广且计量难度相对较高,IASB亦尚未制定出排放权相关的会计处理意见,但从欧美国家乃至中国近年来政府对于建立排放权市场的实际行动和业界呼声来看,IASB也必将紧跟时势拟定出相关的规范,从IASB多数场合支持相关机构关于排放权问题的支持性态度亦可看出其对此问题的关注。如果IASB因气候问题,明确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并要求纳入财务报告,航运企业的运营遍布全球,其经营特点也属于能源需求较高的产业,航运企业将可能会需要花费成本去购买碳排放权,这对欧美及我国香港上市航运企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航运企业应对国际会计准则变化的策略

(一)积极跟踪,对会计准则的修订建言献策

为了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广泛代表性和适用性,IASB在启动一项准则的制定或修订过程后,都会及时发布其意见草稿,并在全球征集反馈意见。从收入准则和租赁准则的修订来看,IASB均已先后两次征求意见,可见其对反馈意见的重视和对准则修改的审慎研究。同时,从准则内在关联性来看,收入准则、租赁准则以及与正修订中的保险和金融工具等准则之间,合一性愈发趋于完善,准则内部在控制、决策等均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我国自2007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了IASB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中去,且在国内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中逐步吸收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以逐渐消除准则间的差异,避免跨国企业在财务报表表述中因准则差异耗费额外的成本,这也显示出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态势不断得到了加强。因此,作为全球化经营的公司,航运企业应全面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与认识,积极跟踪,对于国际准则中的相关规定细节进行研究,通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准则制定机构或行业协会等多方面反馈企业对于准则项目的倾向性意见,为IASB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通用性会计准则提供依据。

(二)主动梳理,调整业务流程与模式

会计准则作为企业综合展现其经营状况的基础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业务结构调整。以租赁业务为例,如果航运企业适用IASB的租赁模型进行会计核算,在进行一项租赁业务时,航运企业首当其冲面临“购买或租赁”的决策,因为租赁业务核算原表外融资的杠杆效应将不复存在,企业则需结合业务实质和财务可行性来审慎决定其业务模式的选择。对于收入准则、租赁准则及排放权交易规则变化带来准则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航运企业首先应研究上述准则变化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和模式的再审视,以期通过业务结构、模式或流程的调整降低准则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的预期目标。

(三)全面准备,充分做好信息披露准备

IASB目前修订准则的意图倾向于建立单一标准化的准则模式,以加强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收入准则的变化来看,航运企业应充分评估从完工百分比法过渡至以控制作为收入确认标准的影响,分析规则差异导致损益变动的情况;从租赁准则来看,航运企业需基于历史运营数据测算租赁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影响,并研究在表外以租赁辅助表形式进行租赁资产及负债信息的披露以充分展示租赁业务开展情况;从排放权规则来看,航运企业需遵照各国政府关于碳排放的最新规定同时注意搜集相关的信息,从而研究因遵循相关法规要求支付成本的量化工作。只有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可能在未来准则真正执行时,保证各项基础数据、业务系统和业务人员能以最快速度适应变化,并积极做出应对措施。

(四)深入研究, 保持与利益相关主体的沟通

准则改革 篇7

一、《基本准则》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改革开始提速。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2014年12月底,《基本准则》在内部征求意见之后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015 年10 月正式发布,为下一步的政府会计改革指出了方向和奠定了基调。

《基本准则》包括六章六十二条,全面贯彻了《方案》提出的“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的要求,对《基本准则》的适用范围、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对外报告等做出一般性规定,并在附则中解释了几个关键概念。

二、对《基本准则》的几点探析

(一)《基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并将其统称为政府会计主体。为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各单位”的范围,第二条第二款指出,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这说明,判断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将来是否要执行《基本准则》的一条重要准绳就是本部门或本单位是否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发生预算拨款关系。具体可以参照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的执行范围,包括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及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此外还应当包括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社会保险基金等内容。

但是,并不是只要存在预算拨款关系就必须执行《基本准则》,例如国有企业和财政部门之间也存在预算拨款关系,但是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再比如一些纳入部门预算的、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协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这类组织的单位性质一般为社团法人或非营利机构法人,执行的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因此也不适用《基本准则》。此外应当注意的是,虽然这类单位不执行《基本准则》,但是将来有可能会受到《基本准则》或者相关具体准则的影响或约束。例如国有企业,虽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其特殊的经济地位以及与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编制一级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时肯定要考虑是否予以合并以及怎样合并,将来出台的政府会计合并具体准则就可能会对此做出规定。

《基本准则》第二条第一款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纳入适用范围,同时第二条第三款将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组织排除出去,这标志着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已经明确分为政府会计、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三大类,“三足鼎立”的局面清晰形成。

(二)政府会计的构成

《基本准则》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并且分别规定了各自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和报告体系。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会计要素,生成政府决算报告(包括收入支出表等);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会计要素,生成政府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等)。这是与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最大的不同。现行的预算会计实际上是预算执行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糅合。会计核算要实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双重目标,在具体核算上需要通过“双分录”来实现。例如事业单位使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首先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同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该笔分录主要为了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计提折旧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可以看出,双分录下只能“虚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金额无法以费用的形式体现,不利于成本核算和决策分析。笔者认为,执行《基本准则》后,可以采用平行记账的方式,即在财务会计下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以反映财务状况的变化,同时在预算会计下借记“预算支出”科目、贷记“预算结余”科目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计提折旧时,在财务会计下借记费用类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预算会计下不做分录。这样可使两个子系统在一套体系中共存,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更好地实现各自的目标。

许多专家认为除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政府会计还应当包括成本会计。《基本准则》并没有提及成本会计,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国际惯例和国情:一是无论是国外的概念框架抑或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未对成本会计做出详细规定;二是在财务会计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下,无法准确地规定成本会计的具体内容。另外,《方案》中已经提到在条件成熟后再推行政府成本会计,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政府成本会计将会以另外的形式予以规定。

(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三大部分,具体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院、高校、科研单位、彩票机构等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此外还有《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这些准则制度中,既有部门规章(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也有一般性的规范性文件;既有单位会计制度,也有基金会计制度(如《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既有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也有分业务的会计制度(如基建业务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现行制度体系庞杂,规定不统一,不同的制度之间甚至还存在矛盾,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予以指导和约束。《基本准则》出台后将会缓解甚至结束这一混乱复杂的局面,因为未来所有与政府会计核算有关的规定都不能违背《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和《方案》在2014 年年底就已发布,但是2015年新修订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没有完全贯彻其中的理念,这确实令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一些困惑。《基本准则》实施后,需要再次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案》中也提到,在2018 ~ 2020年工作中仍然需要再次完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届时就应当在《基本准则》的框架下进行修订。

《基本准则》中规定,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遵循《基本准则》制定,因此《基本准则》出台后,就要厘清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与《基本准则》的关系,对现行制度进行新一轮的修订。但是《基本准则》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即废除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并直接过渡到准则体系。这是因为:第一,单纯的一个《基本准则》并不能指导实务操作,而具体准则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的准则体系建立与成熟之前存在一个过渡阶段。第二,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其内容具体,易于会计人员的理解和使用,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形式。第三,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刚经过一轮修订,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实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于2014 年实施,而修订后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仅比《基本准则》公布早半个月,因此,在时间上还需要一个缓冲。

三、结语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渐进式改革适合我国的国情,政府会计改革也是如此。《基本准则》提出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在过渡期内实行“准则+制度”的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改革路径,即先整合、修订目前的预算会计制度,出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并设计出双体系八要素的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同时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具体准则,最终过渡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基本准则》的实施日期为2017 年1 月1 日,在此之前要做好相关单位财务与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此外还要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与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以配合《基本准则》的平稳实施。

参考文献

《小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之我见 篇8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 占到企业总数98%, 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 在同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 中小企业却呈现出明显的弱势地位, 突出表现为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融资渠道不畅;财务管理能力偏弱等。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的亚健康状态, 必须“内外兼修”, 健全核算体系, 加强财务管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 小企业的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的不统一、不完善、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思想和原则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 按照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披露为顺序, 层层深入;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规则为基础, 以会计科目使用和报表的填列为主线, 不利于从本质上掌握。

二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内容上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涉及企业合并、租赁、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辞退福利等业务, 小企业发生以上业务时无以参照。

三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使用上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主要满足政府的需求, 而无法兼顾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利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小企业的特点, 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简化:考虑到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 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明显较少。《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60个一级科目。就资产类而言, 除少了《企业会计准则》中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开采行业专用科目外, 还少设置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但保留了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长期债券投资科目, 去掉了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的待摊费用科目, 增加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虽然总共只有66个科目, 但其科目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完全一致,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一致性, 符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背景。

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企业规模特点, 简化了部分业务的账务处理。例如, 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任何资产都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与税法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一律采用应付税款法, 小企业计提当期应交的所得税时, 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即可, 并不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简化了确认收入的判断条件, 规定小企业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的时点, 而减少了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只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当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不要求严格区分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 而是一律借记“应收股息”科目, 贷记“投资收益”科目;简化了资本公积的核算项目, 即只核算资本溢价等。

兼顾报表使用者决策和编报的成本效益原则。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简化, 不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只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以历史成本为原则, 不考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 对部分资产 (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账面余额填列, 并不按照账面价值填列;简化了现金流量表内容, 只进行直接法填报等。总之,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以上三种报表都进行了项目和结构的调整, 提高了报表的清晰度, 提高了报表的实用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不经常发生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未作规范, 这些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 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小企业今后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 或者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 应当自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准则改革 篇9

财政部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 取代原《独立审计准则》, 完成了我国审计制度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该准则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将风险审计理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新审计准则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其指导思想是战略观和系统观, 审计人员不再只关注财务数据, 而是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广泛的经济系统中进行考察, 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企业外部及内部环境分析。新审计准则强调在审计实施的三个阶段都要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并根据新情况不断调整风险评估结果, 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二) 构建了完整的准则框架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要求, 新审计准则补充了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的具体审计准则。同时为了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 重构了审计准则框架体系, 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具体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执业准则框架体系的拓展, 既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 又规范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等不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 能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 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要求。

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有责任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证据, 无论该错报是由舞弊还是错误所致, 这意味着审计人员揭示舞弊的责任有所加重。新审计准则推出一系列具体准则以加强对重大会计舞弊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并将职业谨慎上升至职业怀疑的高度, 还强调通过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 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 对每一个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做出判断, 并动态地评估重要性水平。

二、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不断改革, 审计对象和经济活动日渐复杂和多样化, 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 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是一种多元、开放和动态的工作环境, 这对其知识结构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不仅取决于审计实践经验, 也依赖于审计基本理论, 高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改进审计教学。目前, 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不重视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我国高校审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偏重专业知识教育, 轻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 通常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审计基础课程的一个章节, 很少专门开设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课程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 可能顶不住压力和诱惑, 为客户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从而损害审计的公正性。

(二) 非鉴证业务内容涉及较少。

我国高校的审计课程教学大多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 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与会计有关。随着管理的拓展和与国际交流的发展, 非鉴证业务逐渐在审计工作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很多审计教师由于缺乏对非鉴证业务的实践和了解, 只能从会计角度讲授审计业务, 较少涉及非鉴证业务方面的内容。

(三) 审计案例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审计案例课程, 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教学案例陈旧, 内容单一, 或是以会计核算错误问题为线索、针对章节内容设计的简单案例, 或是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国内外典型大案。案例资料缺少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介绍等内容, 难以反映审计工作的全貌, 学生无法完整系统地了解审计实务中需要做哪些工作。

(四) 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审计课程。该课程的讲授不仅涉及到审计知识, 也涉及到计算机知识, 但我国高校中具备较强计算机基础和丰富审计实务经验的教师并不多, 这导致课程的重点成了按照用户手册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审计软件, 没有将计算机审计课程与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相结合, 也无法向学生提供初始数据, 以至于在课程结束时, 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尝试过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取数进行分析、审计。

三、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改进措施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强化对审计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教育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需求所决定的, 审计教育也不例外。审计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环境, 为日益拓展的审计职业界做准备, 培养未来复合型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更新审计教学理念。

从管理角度看, 工作内容变化, 职业素质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高素质审计人员应该能够依托信息技术, 有效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组织运营效率, 增加组织价值, 实现组织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更要训练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复杂计算机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 必须依靠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解决审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方式。高校教育是培养审计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环节, 可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等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也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 采取案例分析和专题研讨等方式, 培育学生形成解决审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方式, 树立维护公众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 珍视自身信誉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

(三) 扩充非鉴证业务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审计业务, 非鉴证业务市场相对较弱, 主要局限于代理记账、税务代理、资产评估等, 收入规模较小。新审计准则补充了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的具体审计准则, 拓宽了执业范围,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借鉴国际经验, 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大力培育并拓展非鉴证业务市场。高校要通过课程设置, 把这些行业人才必需的专业知识纳入日常教学中, 适当增加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审计和绩效审计等非鉴证业务方面的教学内容, 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

(四) 提高审计案例课程教学质量。

审计案例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选择合适的案例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 由于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异, 应更侧重本土案例的选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审计理论, 授课教师可以按照章节理论内容和教学目标编写针对重点章节的小案例, 再结合一些综合案例, 使学生在掌握章节重点内容, 具备初步分析能力的基础上, 对审计整体工作流程有比较好的把握。为了能更好地与审计实务相结合, 还应该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等实训操作。

(五) 增加计算机审计相关课程的设置。

新审计准则增加和修订了一些与IT相关的准则。2010年10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 财政部发布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通用分类标准。两套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需要加强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中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与技能, 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从事审计和有关监管工作的能力。审计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 可以选择开设以下内容:计算机审计原理、通用审计软件讲解、企业信息化管理审计、XBRL知识及相关软件工具应用等。高校要加强审计数据抽取及风险评估技术工具方面的应用教学,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转换、验证、整理、分析与运用信息的能力, 使其具备能够在大量的数据环境下, 识别关键风险点并抽取合适的审计样本数据,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能力。

(六)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审计属于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 审计专业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目前我国企业、审计职业界和教育界之间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 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新审计准则要求对于风险不同的企业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 而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是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培养, 更需要在执业过程中培养。通过高等院校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合作的方式, 安排师生实习, 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事务所和企业也可以通过接收学生实习,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挑选有潜力的学生, 壮大后备人才队伍, 实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韩晓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8, (6) .

[3].王明珠, 吴安平.审计创新人才培养与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 2001, (4) .

上一篇:分层次训练下一篇: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