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值为话题的高二议论文作文

2024-05-30

以价值为话题的高二议论文作文(精选6篇)

以价值为话题的高二议论文作文 篇1

有人说重要的事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但其实实现人生的价值更是要获得内心的享受,拥有独立自由的人格、灵魂与人生价值。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在人们纷纷赞誉他的.文学巨作时,托尔斯泰深刻地得知写作只是他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劳动。在他书房旁边有这样一个“车间”,写作之余,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会整日与榔头、钳子等工具为伴。他曾亲手打造了一双牛皮靴送给大女婿,看到女婿为靴子贴上了“第十三卷”的标签,放在《托尔斯泰文集》旁时,托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他通过劳动感受到了农奴与大众为摆脱困难的付出。他一生中重要的成果不仅仅是独到的文笔,更是因劳动而丰满的灵魂。梭罗曾说过:“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在凡人看来,梭罗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寂静的地方脱离尘世,但对梭罗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人格与灵魂、人生价值,才是每个人需要去完成的更重要的事情。

当今社会,重要的事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人生的目标绝不仅仅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名与利打拼,更在于其社会价值。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让软件更加容易使用,更加便宜,更加有趣,并蝉联了的世界首富的宝座。如此看来,掌控公司,研发产品,名利双收是比尔盖茨一生中重要的事情。但是,比尔盖茨却把自己的财产全数捐给其名下慈善基金,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同时,他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关注全球健康事业,关注全世界的教育问题。比尔盖茨放眼世界,他把名与利转化为自己的社会价值,为全社会作出贡献,这正是比尔盖茨追求的更重要的事情。不仅仅是比尔盖茨,还有以钱学森、施一公为代表的现今的中国科学家,他们在国家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停下自己在国外的研究,回到祖国怀抱,做对他们,对国家更重要的事情。能体现生命的社会价值,这是一个人要实现的最重要的目标。

放下笔,走出考场,也许你我都完成了人生中一件重要的大事,但人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人生之路还很漫长。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世上总有更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人生领悟,让我们懂得人生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让我们一直一直向前走。

以价值为话题的高二议论文作文 篇2

转型期社会,关于记者的价值次序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记者的价值次序,是指记者在选择新闻报道内容、立场、手法和时机时,对不同的效忠对象作出的价值排序。记者的价值排序是关涉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命题。不同的新闻制度和文化,决定不同的价值体系以及次序特点。当然,随着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日趋频繁和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在新闻业或记者的价值次序问题上达成共识,一些跨越国界和地域、文化的记者组织开始出现,一批有着国际性合作的新闻作品也开始出现,并展现出不凡的影响力。简言之,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记者意识到,新闻业是一个荣辱与共的行业。

国内,记者的价值次序问题比较复杂。体制的转型、媒体渐进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以及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公民新闻实践等因素使得源自西方又融入不少本土化特色的新闻职业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长。这样,国内的新闻媒体或记者便处在一种异常尴尬的境地,其价值次序主要面对三种力量的撕扯,分别是政治图谋、商业利益以及“半生不熟”的职业主义。换言之,在模棱两可的效忠对象面前,媒体或记者的价值次序问题表现得尤为尖锐:是做好党政喉舌,发挥媒体强大社会动员效果,还是服膺职业精神,客观理性地记录事实,亦或是在法律和职业规约的灰色地带默默地追逐商业利益?当然,国内新闻记者的价值次序问题远非这么简单。政治利益、商业利益、职业主义等可以被视为当下国内新闻记者价值次序的基本框架或维度,多元维度构成了多元张力,在每一种维度之下又有更为具体和细微的分化和掣肘。例如,在记者面对政治诉求压力中就存在一元政治和多元政治的分化;在商业利益的张力之下,更有显规则之下的媒介资源的营销和潜规则之下新闻资源的商业化(主要指核心新闻生产领域的变相营销,违反职业道德的新闻交易等);在职业主义诉求下,又存在社会责任、人道主义与专业化操作技术和理念等具体而微的价值冲突。所以,当下国内新闻记者的价值体系就变成一个多维度、多层级、多内涵相互交织和冲突、错综复杂的混合概念。大致轮廓可描绘如下图:

如图所示,当下国内新闻记者的价值次序问题,其实质就是在复杂的价值谱系中如何找准坐标并展开新闻实践活动。当然,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无暇顾及或梳理如此宏观或错综复杂的价值谱系,因为一定情境下的记者所面对的伦理困境是具体和有形的。比如在饱受争议的“雨中骑车人”摄影报道中,记者面临的主要是职业诉求(报道义务)和社会公德之间的两难选择;在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的报道中,记者所面对的主要是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之间的抉择等等。

在国外,特别是新闻业发展比较充分的西方国家,新闻记者的价值次序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领域。国内新闻学者展江就认为,即使在“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不偏不倚中立的观察者”已形成共识的西方国家,记者在类似“雨中骑车人”等报道的情境下应该如何作为,也没有形成定论。例如著名的《饥饿的女孩》图片报道,便曾引起长期的争论不休的局面。不过,西方同行相对成熟的新闻理念和伦理应对方式还是值得国内新闻媒体和记者借鉴的。比如,2016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关于揭露和解救非法用工的报道,美联社记者在处理价值次序方面的经验便很有启发意义。

首要价值:敬畏生命,保护弱势

在此次美联社记者关于“渔奴”的报道中,作为记者雇主的美联社和记者个体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在新闻报道中兼顾了新闻职业诉求和人伦价值:这组花了几位记者整整一年时间才完成的厚重报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为了确保缅甸渔工的人身安全,美联社首先联系国际移民组织、泰国和印尼政府,要求他们前往解救,直到确定被困渔工的安全之后,这组报道才得以发表。新闻作品的时效性往往与其影响力成正比,第一时间发表会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当一组新闻报道的发表时机直接关系到2000多名被困渔工人身安全的时候,美联社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新闻价值、职业诉求、媒体利益等等暂行搁置,报道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在媒体、记者所有价值体系中被置于绝对的优先位置。毫无疑问,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底线的守望,是新闻媒体、记者对基本人伦的遵守。

美联社这一看起来轻而易举、符合常识的新闻实践在现实新闻报道中,其实并不容易做到。尤其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民新闻实践渐成常态的媒体语境下,部分媒体、记者只对新闻价值、时效性、轰动效应甚至眼球效应负责,至于被报道对象的个体尊严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则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遭到漠视。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中,某著名电视台记者面对刚刚被发现的被埋在废墟下面的幸存者,拖延、阻拦营救人员,先行拍摄新闻画面,甚至让本应该保存体力、等待营救的高龄被埋者大声向地面喊话。为了追求逼真、感人的新闻画面,媒体、记者完全无视被困者的生命安全,一句对营救人员脱口而出的“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透露出记者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在很多灾难报道中,某些记者不顾死难者家属的悲痛情绪,用不当的提问或采访方式对死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新闻业不是一般的经济单元,而是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新闻报道和反映舆情,新闻业在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护公民个体权利、增进社会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新闻业之公共性所在。倘若新闻报道不但不能达成以上目的,反而可能让本就作为弱势群体的被采访对象或新闻当事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处境甚至带给他们伤害,那么这种新闻报道不如不做。简言之,在关涉重大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关乎公民个体尊严人格的报道中,敬畏生命、保护弱势,维护个体尊严,应处于记者价值次序中的首要位置。

核心价值:职业精神,媒体责任

关于记者的价值次序,国内的情形比较特殊,因为到现在为止,新闻业尚未完全实现行业的道德自主,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记者个体都要服从既定的编辑方针和原则,即在整体上必须与党政话语体系保持一致。而从长期发展来看,建立在行业道德自主前提之下的有着全新内容和架构的新闻职业精神和媒体责任体系将是国内新闻业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取得自身合法性的必由之路。这里的新闻职业精神和媒体责任,其内涵主要有监测社会环境、捍卫社会正义、守望社会道德等内容。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底色;理想主义、促进社会向善向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最终归宿。这种职业精神和媒体责任,于记者而言,理应处于其价值次序中之核心地位。

关于泰国渔业公司非法用工的报道之所以获得年度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正是对美联社几位记者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的充分肯定。面对由渔业公司、收购批发商、零售业巨头、甚至个别政府部门等组成的庞大的产业链条和商业网络,四位女记者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耗费了一年时间,揭开了泰国海洋水产品捕捞行业里广泛存在了几十年的罪恶行径,解救了2000多名被囚禁、被虐待奴役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非法移民,并倒逼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开始考虑立法。做出这种“大新闻”、“硬新闻”不仅仅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技能和方法,更需要新闻职业精神所包含的社会责任、道义、良知和勇气。

美联社几位记者所坚守的这种新闻理想主义即使是放置于新闻职业主义相对成熟的西方新闻界,也有一定的行业模范作用。另外,为何这种令人发指的贩卖人口、囚禁奴工、甚至夺人性命的渔业罪恶能够在过去几十年中安然无恙,这其中原因较多,但媒体、记者的不作为使得“渔奴”现象长期不被世人所知,也让本该对此类事件负责的当地政府、以及商业巨头们免于舆论的谴责和压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全世界范围内新闻公共性或新闻业社会责任集体滑落的尴尬局面。作为美国新闻界或者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力的大奖,普利策新闻奖向来就具有行业风向标的意味,此次揭露“渔奴”的报道得此殊荣,为新闻业在当下重拾职业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其实,国内的新闻职业主义发展也曾有良好的传统,不论是民国时期《大公报》所秉承的不畏权贵、坚守公义、为公众喉舌的办报方针,还是1990年代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调查性报道的崛起,都很好地诠释了守望社会正义、保护公民权利的职业精神内涵。但最近几年,调查报道的日渐式微,以及就社会责任和担当而言,相对厚重的新闻栏目和内容的日益稀少,使得新闻职业精神越来越处于模糊和尴尬的境地。美联社记者的新闻报道或许能让国内同行重拾关于新闻理想的记忆和冲动。

底线价值:坚守真实,不做交易

尽管媒介制度和文化不同,身处其中的记者会形成不同价值次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就是确保报道真实,不以报道权做交易,而这应该是记者价值体系中的底线原则。美联社关于泰国渔业黑幕的报道之所以会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并迫使欧美国家着手立法保护处于海洋捕捞业产业链最底层的劳工权益,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的货真价实,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艰苦而危险的取证工作。从班吉纳村开始,记者一路跟踪泰国海产运输船只,直至这些海产品被交易到贸易公司、美国经销商、零售巨头沃尔玛超市等等。专业、负责的核实取得了大量的真实资料,正是这些无可辩驳的信息给泰国的海产捕捞产业链上每个组织和机构带来压力,最终成功解救被困工人。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编辑有时候耗费巨大的精力,只为核实某一细节。但这种核实和取证之所以是必须的,就是为了确保新闻真实。追求真实,问寻真相,不仅仅是一种专业规范,更应该是潜入记者内心深处的信条和底线原则。而纵观国内外新闻实践,新闻失实时有发生,甚至大面积发生,说到底是媒体和记者缺少行业使命感,没有底线意识。另外,至于个别媒体和记者利用新闻话语权做各种交易的行为,更是严重突破记者价值底线,亦为行业和社会公众所不齿。

注释

1“摄影记者抓拍市民雨中摔倒场面引发争议”,《北京青年报》,2005-5-11.

以价值为话题的高二议论文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雨季为话题的高二作文 篇4

在我的十八岁来临之前,我有过许多对于十八岁的憧憬:我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我会和谁一起度过?又或者是那时我身在何处……一切都是未知而新奇的。而在这一天真正到来,我还是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躺在床上,思考着、思考着,一直难以入眠,可能是因为正式步入十八岁的兴奋,又也许是对于十八岁生活的未知和不安……那一夜让我成长了许多,甚至想到以前的那些不懂事,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眼角也不知不觉中湿润了。

那一天,从爸爸妈妈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难以言表的激动和高兴,记得上一次看到爸妈这样的眼神,还是在姐姐的十八岁。从小对爸爸的印象,无论家中发生什么事,他总是摆出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就像那次,全家一起去吃饭,弟弟可能太饿了,狼吞虎咽,不料被一大块肉卡住了嗓子,已经呼吸不上来,面色也渐渐苍白,我和妈妈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爸爸放下筷子,一把从背后勒住弟弟,一下一下地用力挤压他的腹部,只见从嘴里吐出一大块异物,现在想起这件事情都觉得后背一凉,也很佩服爸爸这么冷静处事的风格。爸爸不像妈妈那样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姐弟仨只要看到妈妈眼神不对都会找爸,可现在,爸爸的身后已经藏不下我们了。就这样,时间流逝飞快,妈妈眼中的“杀气”也渐渐消散,回想起那天,妈妈对着镜子抚摸着自己新长的几根白发,叹了口气:“诶!老了老了啊!”是啊!我们的成长换来的是父母的一天天衰老!想想以前与爸妈的争吵,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伤了他们的心,长大后也慢慢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幼稚与无知,爸妈把我们姐弟仨养的白白胖胖也是饱受我们仨的“折磨”!

我的生活也少不了电影书籍和广播,每看完一部电影,心中都会有所感触,也会写写微博来将我的感触表达出来,那里会有我的一些见解和我的感受,也算是一种发泄方式。心情不好时,会听着晨间广播,配着一本《一个自己的房间》,我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这“灵魂伴侣”的,它会让人放松很多,也会从广播中无意听到好听的歌曲,就跟挖到宝藏了一样。平时在街上散步,也会留心一些有趣的事情并把它记录下来,有时在班里方老师有感而发的一些话,也总能说到我的心坎儿里,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感性的女孩。

高二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 篇5

小时候每天嘻嘻哈哈,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用去想的.快乐转眼间演变成了昏昏沉沉,但又要振作精神努力学习的沉重负担,在我的心里不免形成很大的落差。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向往着一个未知的世界。现在呢?依然未改从前的那种幼稚,固执地想要再长大些,可以过独立的生活,可以凭着自己的勇敢去闯。可一切真的只是想象的这么简单吗?我们只想到了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观,却没想过身在这波澜壮阔之中又是什么滋味。

年龄一天天在大,但当初懵懂的思想却愈加懵懂了,有时候会问自己:“我真的成熟了吗?”是啊,所有人都会说是啊。但当我,当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我做出一些极其幼稚的事情的时候,我又开始摇摆不定,我不认识自己了。到底是那个肆无忌惮的我还是这个长大的我?

回忆起当年那个盼望100分,盼望鼓励和表扬的我,真是可爱。或许现在看来,会有点傻,但现在的我呢?仍然是盼望满分,盼望鼓励和表扬,仍然是渴望胜利的喜悦。尤其是到了初三的这个关键时刻,这种幼稚就愈演愈烈,满脑子都充斥着这种想法。这难道是将幼稚延续下去?由此看来,我似乎又是真的长大了,真正明白学习对我意味着什么了。其实我再幼稚些,我就长大些。

说到成长,说到渐变,我又想到了我的朋友。那一张张青春无畏的脸。我们相互陪伴着走过了最幸福最单纯最快乐最真性情的时光。说实在的,什么是朋友?能玩到一起就是朋友。从前“勾肩搭背”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朋友对我说,从前的日子回不来了,他们都变了。“他们都变了”,好残酷又决绝的一句话,它把我们生生地扯开了,让我们不能再走到一起。就像无情的法海断开白素贞和许仙的手,让他们不能相见,却日夜思念。有时候内心真的很茫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有时候我想,一切都变了,我们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快乐了。后来我们又聚到了一起,是早些时候的事儿了。大家依旧谈笑风生,依旧肆无忌惮。我们开怀大笑,其实还是当年的我们。

我不敢谈论太大的人生,但我却能够谈论人生中的一个圈。说白了,人生就是一种轮回,从一个原点出发,转啊转,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人常说,老人和小孩子一样。老人从原点出发,绕了一大圈,经历了太多太多,看清了世道,也看开了,最终又回到起点了。

高二语文以沉重为话题的作文 篇6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让我感触很深。文章的名字叫《脚印》。

路承载着脚印,脚印延伸着路,这条路会一直通向成功的大门。

这条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坎坷不平的。它上面布满了荆棘,泥泞和迷茫。既神秘,又艰辛。

我们只有拥有聪明的才智,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顺利的通过这条路,开启人生的大门。

现在的我们就站在这条路上。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我相信这扇人生的大门已经打开,它正向着我们呼喊,等待着我们的到访。

前进吧,努力吧,我们的人生要辉煌光彩。

道路越泥泞,留下的脚印才会越清晰。负载越重,留下的脚印才会更深刻。

上一篇:论共产党的修养下一篇:类比推理精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