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装饰(共8篇)
木雕装饰 篇1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25×25厘米的白底文档,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心绘制一个18×18厘米的正方形选区,准备绘制木雕的底板,
2、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底板”,设置前景色为深褐色(R:40、G:0、B:0),背景色为黑色。选择“渐变工具”,在属性栏设置填充方式为“径向渐变”,对所绘矩形选区进行由内向外的渐变填充,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设置前景色为土黄色(R:190、G:120、B:3),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花枝”,选择“铅笔工具”,在属性栏设置一个合适大小的笔刷,参照图02所示在“花枝”图层中绘制花枝,注意走向和粗细变化。然后在“花枝”图层的上面再新建一个图层,参照图03所示绘制第二条花枝。
图02
图03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25×25厘米的白底文档,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心绘制一个18×18厘米的正方形选区,准备绘制木雕的底板。
2、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底板”,设置前景色为深褐色(R:40、G:0、B:0),背景色为黑色。选择“渐变工具”,在属性栏设置填充方式为“径向渐变”,对所绘矩形选区进行由内向外的渐变填充,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设置前景色为土黄色(R:190、G:120、B:3),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花枝”,选择“铅笔工具”,在属性栏设置一个合适大小的笔刷,参照图02所示在“花枝”图层中绘制花枝,注意走向和粗细变化。然后在“花枝”图层的上面再新建一个图层,参照图03所示绘制第二条花枝。
图02
图03 4、当花枝绘制完成后,设置背景色为深褐色(R:92、G:29、B:1),前景色不变,分别对两个花枝图层添加滤镜效果。执行“滤镜”>“渲染”>“纤维”命令,打开“纤维”对话框,在其中设置“变化”为27,设置“密度”为22,然后单击确定“好”按钮,此时可以看到我们刚刚画好的花枝有了木纹效果,如图04所示。这可是Photoshop CS的新增滤镜!以后作木纹可就方便多了!!
图04
5、下面激活任意一个“花枝”图层,在图层调板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勾选“内阴影”样式,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加,设置阴影颜色为深褐色(R:96、G:0、B:0),设置不透明度为75,距离、阻塞和大小分别为7、0、13。
再勾选“内发光”样式,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加,设置发光颜色为灰色(R:89、G:89、B:89),设置不透明度为55,杂色为0,方法为较柔软,源为边缘,阻塞和大小分别为0、24。
再勾选“斜面浮雕”样式,设置样式为外斜面,设置方法为雕刻柔和,深度为580,方向为上,大小为3,软化为0,设置高光模式为滤色,高光颜色为白色,不透明度为100,设置暗调模式为颜色加深,设置阴影颜色为深褐色(R:105、G:40、B:4),不透明度为58,
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就是勾选“描边”样式,设置大小为3,位置为外部,混合模式为正常,不透明度为100,填充类型为颜色,颜色设置为浅褐色(R:122、G:65、B:7),设置完成后单击好按钮,可以看到花枝不但有了立体感,而且有一种真实的烫画效果。
然后,在该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拷贝图层效果命令,在另一个“花枝”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粘贴图层效果命令,完成后如图05所示。
图05
6、设置前景色为白色,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花瓣”,选择“铅笔工具”,在属性栏设置一个合适大小的笔刷,参照图06所示在“花瓣”图层中绘制一个白色花瓣。然后将“花枝”图层的图层效果粘贴到“花瓣”图层,效果如图07所示。
图06
图07 7、参照上述方法绘制多个花瓣,组成花朵,注意各个花瓣图层的前后顺序,完成后效果如图08所示。
图08
8、接下来,新建两个图层,使用“铅笔工具”分别在两个图层上绘制黄色花蕊和红色花蕊,绘制完成后分别添加图层效果,使其产生立体效果,如图09所示。
图09
9、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练习,我们可以快速的绘制其它花朵了,但是要注意其它花朵都是未完全开放的,还有一些仅仅是个花蕾,而只能看到花瓣的外表面,为了区分花瓣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我们为那些未开放的花朵着淡黄色,不过也要有白色的过渡,完成后如图10所示。
图10
10、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花壳”,使用“套索工具”参照图11所示绘制一个水滴形选区,填充为褐色(R:104、G:57、B:22),填充后使用“减淡工具”对填充后的图形进行擦除,制作“花壳”上的高光,最后使用“画笔工具”在花壳上绘制黑色斑点。
图11 11、在绘制完花壳后对其进行复制、旋转,参照图12所示调整他们的位置和图层顺序,与各花朵组合在黄稹。
图12
12、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画框”,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心绘制一个略大的正方形选框,填充为褐色(R:50、G:0、B:0),然后执行“选择”>“修改”>“收缩”命令,打开收缩选区对话框,根据需要输入收缩量,使选区缩小,如图13所示。当选区缩小后按下Del键进行删除,创建镂空的正方形作为画框,接下来添加“斜面和浮雕”图层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13、选择“直排文字工具”在画框的右上角输入“暗香”两个字,设置字体为篆书,颜色为暗红色(R:94、G:0、B:0),然后为其添加与花枝相同的图层效果,最后激活“底板”图层,为其添加阴影图层效果,使整个装饰画有一种悬挂于墙壁的立体效果,如图15所示。
图15
木雕装饰 篇2
关键词:木雕,武汉,广州,江景图,城记,长卷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1引言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妇孺皆知的中国传统名画,它不仅是宋汴京开封全景画(panorama)式的写照,而且成为考证宋代城市、建筑、民俗、服饰等方面重要的“图像”资料。长卷式的绘画在唐代已臻于成熟1),而且这种描绘河江两岸市民生活长卷式的绘画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画风。明清时期纷纷摹画,出现了许多诸如反映无锡、苏州等城市的长卷,成为一篇篇生动的“城记”。此外,这种表现形式也直接影响到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或民间艺术,如刺绣、木雕等,甚至这种长卷的长度在很多情况下成了评判该作品“价值”的一个标准,尤其是在民间。
另外一个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非常丰富,除彩画(彩绘)这种平面的装饰手段外,还有如木雕、砖雕、石雕等空间或实体类的装饰手段,事实上这些装饰手法都直接受到传统绘画的影响,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构图手法等。但传统建筑中长卷式的木雕并不多见,尤其是表现纪实性内容的长卷式木雕。笔者有幸在学习、工作过的两个城市武汉和广州都见识了这类优秀的木刻作品。前者是在湖北红安县八里湾陡山村,被誉为“鄂东第一祠”——吴氏祠的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图1),后者是在广东从化市的一个乡村——钱岗村的棚厅更屋檐下(图2)。
2湖北红安的“武汉三镇江景图”
吴氏祠位处湖北红安县八里湾蜿蜒的坡岗地前(图3),始建于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现为光绪廿八年(1902年)所新建。它建筑考究,布局严谨,保存完好,集建筑、木刻、陶塑、石雕等艺术于一体(图4)。其中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有一处绝无仅有的木雕精品“武汉三镇江景图”(图5)。
“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从右至左依次表现的是汉口、汉阳、武昌的沿江景象。武昌刻画了武胜门、烟波楼和汉阳门三个城门(楼)、驻扎清军的营盘、城外的码头、官署和武昌关,汉阳则描绘了汉阳的风景和几座代表性建筑,如晴川阁、龟山及山顶祭拜的殿堂(“祖师庙”)、南岸嘴繁忙的商船和民居等。木雕中的汉口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龙王庙码头、襄河(汉江)码头、招商局码头等次第展开,码头后商街林立,雕饰精美的“花楼”(“花楼街”)以及一派西洋风情的租界建筑(图6),无论建筑形式,还是街道格局以及生活场景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租界设立的时间,木雕表现的时段约略在1896~1902年间。与吴氏祠堂重建和再建的时间相吻合,或者说可以确定还木雕完成于1902年前后。将“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与1876年绘制的《湖北武汉全图》(图7)进行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武昌城郭形制相当完整,沿长江边邻水都有码头和住宅,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有些码头及建筑甚至直接开有水门,方便船只直接进入及卸货,有些开有坡道一直延伸到水中。无论城池、楼宇,还是衙署、码头等,都与当年武昌城的临江格局相当一致。还有汉阳门后就是众人熟知的黄鹤楼。黄鹤楼雕琢细致,着笔最多,可见创作时有意表现这一景观作为整体构图的中心2)。但在1884年9月22日傍晚,黄鹤楼被焚毁。以后近百年未能重建,如果创作者是以写实的手法来创作“三镇图”的话,那么显然黄鹤楼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说明创作者当时参照过更早时期的黄鹤楼画作或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即便如此,“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所展现内容的真实性依然不容置疑。
3广东从化的“广州江城图”
无独有偶,2000年,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从化太平镇钱岗村这座明清古村落的一个棚厅里发现了一块清代木刻的封檐板,反映的是清代中后期广州珠江河上行船、北岸之码头、城楼、城防、商馆以及附近农村、市井风情和山水风光等景象,被称为“广州江城图”(图8)。
谭刚毅摄影。
木刻左边起伏的岗地表现了山水之间的人物、房屋、树木、家畜等景象。左边处清晰可见的是出游的一家人,大人怀中依偎着小孩;分坐两侧下棋的士大夫;城门口训斥平民的官员;砍柴的樵夫和江边垂钓的老翁;右边表现的山林景象有悠闲的牧羊者,引吭的歌者;高鼻梁的西洋人则头戴礼帽,身着燕尾衣,右手执杖,左手擎物,还有两头野猪相伴。
中间从左至右,我们依次可以看到西炮台、归德城门、花塔、五层楼、海珠炮台、天字码头、东炮台、赤岗塔等广州珠江北岸的一些著名景物。封檐板中的商馆区描绘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一些洋人在回廊上来回走动,建筑前有三根笔直的旗杆,标明国籍。无论人物、建筑,均清晰可辨。各类房屋、城门、城墙、城墙上的城垛掩映在榕树丛中,还雕有广州城东濠及西濠涌。
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兼有镂空雕等,刻出山水、建筑、树木、人物和动物等。各类刻画类型丰富,雕琢或写意传神,或精细准确。据陈中等学者研究,“广州江城图”刻画的珠江河上的帆船、画舫、舢舨、花艇、紫洞艇、筒仓游艇等共29艘,各船上人物共24人。表现的建筑种类就有亭台、楼榭、桥、塔、城墙、码头、船舫、街道、铺号、炮台、水闸等,共有40多座;岸上人物共25人。部分刻画精致入微,建筑物窗上的棂格、雕花、小艇仓上竹编垂帘、女儿墙栏杆上的竹节、人物五官、衣服的皱褶皆悉数尽显。连过去天字码头旧有的接官司亭都有刻画,比较写实。对照长堤路中段的海珠炮台的老照片(图9),便知木刻中的建筑位置关系准确,以及抽象表现的传神。
从图中我们还看到,珠江上有各式船只正在往来行驶,但无一艘是洋船。专家推测,作画的季节应是贸易淡季,即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六七月3)。而从图中人物衣着较厚、以及一位戴着遮雨帽的人在江边垂钓等情景推测,其时应是广州的雨季清明前后。据此,有关专家认为,这块“珠江江城图”木雕堪称“清代广州清明上河图”。
据该木雕所在的钱岗村棚厅里所藏的“重修围墙棚厅碑记”所写,棚厅始建于明代,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过,该木雕图最晚时间应是在道光五年所立,故其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前至少15年广州城市的繁华景象。有关专家又根据绘制在海珠炮台和天字码头之间的商馆区推测,这幅图应作于广州城西的“十三夷馆”(商馆区)修建之前,即在清雍正、乾隆年间。从一幅制作于1750~1800年《广州城一览图》看,商馆区已在广州城西即今天十三行路附近,在一幅制作于1669年后图画上,商馆区则设在归德门东,由此可以更进一步确论,《广州江城图》表现的应是1733年以后至1757年间广州的风土民情。
4“城记”之价值
这两幅木雕作品都分别被誉为“武汉长江”和“广州珠江”版的“清明上河图”。他们都是我国境内目前所见的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分别描绘武汉三镇江景和广州珠江北岸风情的木刻“长卷”。
“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为长达9m的樟木整木雕刻,反映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气势恢宏。采用平面浮雕,纹饰精致,刀法变化丰富,尤其擅长斜刀,浮雕阴刻大胆深入,层次感强。城墙、楼阁、衙署等构成了传统中国城市的固有要素和形态,在汉口在开埠通商后出现的大量西洋建筑,遵循西方城市设计理念的城市建设,空间形态都与旁边的华界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这些都被雕刻者如实的反映在《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中,三镇的尺度大小也符合当时三镇区域划分比例。根据吴氏祠重建和再建的年代,参照晚清时期绘制的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譬如1876年绘制的全景图《湖北武汉全图》、《太平天国战争时清军布防图》(1854年),1930年的《汉口·武昌·汉阳附近图》和《武汉市街道图(1932年)》,可以看出该木刻表现的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时至晚清,武汉三镇的格局和城市形态已经呈现出兼具传统中国城市和近代工商口岸城市特征的形象。
图7:《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图8:陈中摄影。
图9:广州市博物馆资料。
“广州江城图”质地也为樟木,长8.7m,宽28cm,厚3.5cm。由三段组成,即由三个长板雕刻,通过榫接而成。现已搬进了广州博物馆“广州造”历代产品展展场。
两幅木雕作品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结合历史地图和绘画逐段对两个城市的“江景”进行研究,也是以一种“文史互证”的方式在对晚清沿江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对比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老照片,可以辨析“江景图”所表现内容的真实性,更可感知20世纪初年两个城市的形态变迁,完全称得上是木雕的“城记”,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5发觞和演绎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雕刻器具的发现,河姆渡遗址也曾出土国大量的木雕器具,此后雕刻的范围不断扩大至建筑,形成建筑单体中重要的装饰手段。文献中对建筑雕刻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庄二十四》:“刻桓宫桷。”《礼记·玉藻》:“山节藻棁,……天子庙饰也。”注云:“山节,刻欂卢为山也;藻棁,画侏儒柱为藻纹也。”这种装饰为周代遗制,天子独用。到了后来,建筑上的木雕运用逐渐普及,据载,汉代“诸侯刻桷丹楹。”北齐·魏收《喜雨诗》曰:“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说明在汉魏时代建筑木作已经开始大量普遍的使用了木雕的装饰手法。
由此可见,从装饰的角度上讲,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木雕装饰与技术源远流长,发觞于“山节”与“刻桷”,与建筑彩绘可能相随相生。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中木雕的数量和质量都居三雕之首。在吴氏祠和钱岗棚厅更屋修建的明清两代,民间木雕已经成为建筑装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奇葩。到了清代木雕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在建筑大木作上也普遍施用华丽的木雕进行装饰。吴氏祠在木雕装饰上更是集当时木雕装饰艺术之大成,祠内门、柱、廊无一不雕龙画凤,题材广泛,造型生动。
但是,这两幅“江景图”有别于一般的建筑装饰中的“木雕”。通过与吴氏祠中其他木雕的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独特之处。
首先是题材内容。一般的木刻多表现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祥瑞动物、民间景观、福禄寿禧、花鸟仙禽、博古盆景、镂空花板等方面的内容。如吴氏祠第三进厢房的门扇上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雕饰(图10),反映出明确的农耕思想。这两幅江景图表现的则是现实景象和民俗生活。可以说大多数建筑木雕装饰是类型化的题材作品,而这两幅江景图则是鲜活的纪实性创作。
再就是构图形式。一般木刻作品多近方形,或是圆形、扇形、云形等传统绘画题材惯用的构图和比例,但上述两块木雕都是长卷式的构图。相比湖南省芷江文物管理所收藏的1748年的刻版《武汉三镇浮雕图》(97cmx55cm,图11),这两幅江景图木雕从形式构图上则迥异于它们。
谭刚毅摄影。
图11:《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这两幅江景图深谙长卷式绘画的表现之道,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将表现各个景点的画面有如竹简般被编排成“册”(卷的形式产生于简册),横向展开;通畅的场景也仿佛司马迁采用的被后人称为“通史”的历史撰写形式,和一些墙壁上的历史故事画一样,成为了一种基本范式。
还有便是透视画法。在表现方式上,这两幅木雕作品的“画法”仍为我国散点透视法,与清中晚期的那些受西洋画法影响的外销画有别,同时也有别于一般传统建筑雕饰上平面式的构图(参见图10、12)。两幅木雕沿袭了中国古代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法则,但是木雕方寸之间又不可能象绘画那样铺开,所以作者将景物集中并叠加,产生了丰富的层次。一般木雕创作备料、立意、画活、雕大形、细部雕凿、最后处理等等几道工序,因而可以想见两幅“江景图”如此传神,必先有画作(或画稿),因而该长卷在创作前作者应亲自到过现场4),将自己的游历和现场的观感(“写生”)通过创作木刻传递给观者,这也印证和凸显了木刻上述的纪实的特点。
长卷式的木雕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其实屡见不鲜,主要是位于厅堂正面的大梁或枋(图12、13)、楼层的栏板下桴或窗扇等的下槛(图14、15)。主要因为这些部位或构件本身即为线性,或是长方形的面材,在上面雕饰最恰当的构图自然便是长卷式的了。
其实这些部位的雕饰构图与中国传统建筑施作于梁、枋上的彩画是相近的,也多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箍头、藻头、枋心(图16)。中间的枋心部分则可以描绘(雕刻)连续画面或长卷式的场景,也有两部分或三部分构成紧凑或浑然一体的(如图17)。但一般“枋心”部分的雕饰多为吉祥图案或花草灵兽的重复排列(图1中吴氏祠的戏台檐下的横梁),或是历史人物按照某种场景排列开来(图4中当心间横梁)。画面尺幅(尤指长度)如这两幅“江景图”这样长的不多,表现内容为连续画面的不多,而纪实性题材的更是鲜见。
长卷式(卷轴)的绘画是适于古人携带和阅览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士们手执画卷两端的卷轴,或立或坐于案前,一手卷开,一手卷起,阅览中间展露出的尺幅大小的画面,因而这种长卷式的绘画“故事性”很强,且具有“时间”的维度,自然有其自身的“话语”习惯。长卷式的木刻虽然将画面已然全部展开,但阅览者也只能通过自身的“移动”来逐步观览整个内容,从这一点上讲与卷轴的展开其实是异曲同工,但人们在观看长卷式木雕时并不一定从最左端(画面的开始部分)开始欣赏,也就是说每一处的都应该可以“断章”、“节录”,所以其表现理应在画面的组织和刻画上考量更多的问题。从这一点上讲,长卷式绘画和木雕有所差异,应明显区别于彩绘的构图和表现形式。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关于长卷的形成,邹满星在其《论长卷绘画形式的渊源》中认为是一个由自然崖石为底本的岩画到以居室、墓室为底本的壁画直至绢本长卷的演变过程。以巫术观念的摹仿或纯粹的记录目的的原始绘画是长卷形式的出现的最初源头,以“道德训诫”为目的的绘画功能是长卷形式发展的社会背景,六朝以来,长卷的形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成熟,并一直沿用至今5)。至于长卷式的建筑木雕则尚无从考证,但至少可以判断其受长卷式绘画的影响颇深。
6“图载”与“画赞”
为什么这两幅分别反映武汉和广州江景的木刻并没有出现在各自的城市,而是出现在毗邻的乡村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图画的记录功能和“道德训诫”功能古已论述。早在南北朝时期,颜光禄认为绘画即“图形”是图载的三种含义之一,另两种之一是图识,即书写文字,之二是图理,即《易经》中的八卦6)。文字与绘画殊途同归,具有完全相同的社会含义,即“图载”,也就是记录功能。郑昶在《中国画学全史》中曾把古代中国绘画分为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文学化时期四个时期。同样,明清时期的木刻等作品也如其题材一样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古人也有以画为“赞”的期冀。“汉明帝雅好画图,别立画官。诏博洽之士班固、贾逵辈,取诸经史事,命尚方面工图画,谓之画赞。7)”谓之“画赞。”即以画为赞。“赞”是一种文体,多用于评论、总结,就像司马迁《史记》中的“赞”一样。
贝拉·巴拉杰认为,图像更通行于文字,更取信于文字,“视文化”始终作为文字表达的一种补充而发挥着它的信息传达作用,从而成为一种形象化的读本,反映出政治、宗教、历史及现实生活的广泛内容8)。长卷式的木刻也是这种“视文化”的典型表现形态,所有能够概括的含蓄表达的内容,它都不厌其烦地刻画出来,它把现实的摹写与宗族礼教的理念及历史的陈述都综合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这两幅“江景图”的出现本身就是这样的一种时代语境。在外经商漂泊的人们将外面的世界再现于八九米长的木板上,将清代的武汉(汉口)和广州繁华和外面世界的景象(想象)带回乡村故里,也算是一种“衣锦还乡”。这其中除了集聚了个人的成就和家族的荣耀之外,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辛酸、苦难与希望,这两幅江景图木雕不仅仅是两件艺术品,同时也是现存极为真实的城市影像志。它清晰的反映出晚清武汉和广州沿江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其历史价值也完全超脱了传统木雕所常使用的题材和内容,堪当这两个城市的“城记”——长卷式的木刻的城记。
注:“广州江城图”木雕为陈中先生摄影,其余除标注外均为谭刚毅摄影。在此感谢陈中先生和陆元鼎教授关于“广州江城图”的分析。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谭刚毅摄影。
参考文献
[1]董洪全.明清民间木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2][美]罗·威廉(著).江溶,鲁南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
[4]徐鲁.消逝的武汉风景.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湖北旧影.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浅谈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篇3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雕;艺术
中图分类号:TU-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6-0145-02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根据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这些木构件上进行美的加工,即产生了传统建筑术雕装饰艺术。
由于木结构本身存在着不足,其建筑功能方面的缺陷在当代建筑中已被钢材、水泥等建筑所替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改造,无数历史名城及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建筑遭受拆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建筑的许多木雕装饰物件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窗正在被现代人以收藏的方式大量保存,以至新生出古旧建筑木雕专业市场并逐渐形成一项新的产业。对此关心的人们也期望着传统木雕艺术的回归。在现代装修需求中,许多现代建筑正在开发、利用传统木雕装饰艺术。这些,都促使着我们对建筑木雕装饰艺术作系统的研究。
1传统建筑小木作木雕
1.1外檐木雕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传统建筑木雕的起源很久,安阳殷墟出土的雕花木板说明中国2000年前就有了木雕艺术。秦汉时期木雕装饰艺术的运用就很酱遍,唐宋时期的建筑木雕呈现出朴素大方的风格,激发简朴。到了明清时期,木雕装饰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
1.1.1隔扇,槛窗
在玻璃出现以前,传统木门窗是裱糊纸张或绫绢的,需要以棂条作骨架。唐宋时期的制作是垂直与水平条相交的格式,有棋盘格、书条川灯格等。宫式隔门的棂子式样最早出现在元代,一直沿用至明清。当玻璃出现后,窗棂变得更为繁琐,中心部分留出来安装玻璃,四周作裱糊,出现了八角景嵌、花结嵌、葵式嵌、冰纹嵌等多种格式,疏密有致,造型精美。到晚清发展为更为繁杂的纹样,诸如:海棠菱角式、回纹万字式、如意菱花式等等。
隔扇的抹头和裙板木雕依据不同的建筑规格,其内容和纹样也不同。宫廷装饰团龙纹、下抹头板芯饰翔龙纹、庙宇装饰卷草纹,居民以福、禄、寿、喜、万字回纹装饰。
1.1.2支摘窗,帘架,夹木窗
支摘窗在殿堂、庭院、民宅均有安装,木雕装饰纹样繁多。常见的有福、禄、寿。还有步步锦、盘肠纱、夹杆条玻璃等。
帘架用在明间隔扇的外面,以横批、眉子、腿子、风门组成,上下两端用莲花楹斗及荷叶墩安装。
夹门窗多用于居民,门在中间,两边砌墙,墙上安窗扇,都有木雕装饰。
1.1.3雕花栏杆
栏杆也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木构件,在楼层平台、回马廊、亭榭临边之际都有栏杆。除了安全防护功能外,栏杆还发挥着装饰功能,装饰纹样有龟纹云心、锦纹风轮、万字花心、荷叶卷草、富贵宝瓶、如意纹等。
短栏又称尺栏,装饰纹样有双环式、单环式、六方四联式、八块柴式,大多为几何纹样组合。
长栏含3~4个小单元图案,有灯景式、藤茎式、二仙传桃式、葵式、宫式等。
1.2内檐小木作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内檐木雕装饰包括木隔断、罩、橱、博古架等,木雕装饰玲珑剔透,极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1.2.1碧纱橱,隔断墙
这些木构架的制作经过历史积累形成一整套做法,它们均有可以移动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空间布置,或者全部拆除。
碧纱橱的组成构件是隔扇,有6抹、5抹、4抹、2抹(落地明造)。扇心木雕有宫式、菱花心与棂条花心等种类,还有步步锦、龟背纹、冰裂纹等。
罩的种类很多,有落地罩、几腿罩、栏杆罩、炕罩等。落地罩的中心可以做成不同造型的门,如:园光罩正中心开正园门洞,旁处做冰裂纹。八角罩的门洞为八等边形,做万子回纹,其风格庄重大方,观赏性强。故宫西六宫体元殿内的硬木雕花落地罩,工艺精益求精,极其华贵,全部纹样为卷草纹与小动物纹,体现了木雕艺术的极高成就。
1.2.2板壁、太师壁、博古架
板壁是分隔室内空间的木板墙,大多置于进深的门问。为防止大面积木板变形还有的把木棂分成若干块,做成裙板绦环形式,施以绘画与雕刻。
太师壁多见于南方园林与公共建筑,是明堂后檐柱间的壁面装饰,形成视觉中心。
博古架既是装饰物件,又是陈设性家具。它的格架分割优美,比例多变,可称得上是文化品位高的陈设性装饰构件。
1.2.3天花、藻井
室内天花堪称装饰中的精华,明清时分为井口天花和海墁天花。
井口天花是高等级装修,由支条、天花板、帽梁组成,绘以团龙、翔龙、团鹤及花卉纹样。更高档次的天花板不做绘画而做木雕,如:故宫乐寿堂。
海墁天花俗称平天花,是用得最广泛的天花装饰手法。
1.3其他木雕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传统建筑的其他部位,如:月梁、梁坊、柁墩、瓜柱与角背都不同程度地有木雕装饰。装饰纹样有荷叶、卷草、动植物等。功能不同的木构件,经过美化都具有装饰作用。
雀替的两面均有术雕,重要的建筑用龙纹,次要的建筑用卷革纹。牛腿表面积较大,供雕刻的地方很多,动物、植物、器物甚至人物都可以刻到牛腿上,装饰手法有浮雕、深雕、透雕等等,有的牛腿甚至是镂空的术雕工艺品。
2木雕装饰内容与寓意
传统建筑装饰以三雕(术雕、砖雕、石雕)著称,而木雕艺术无论数量及质量都居首位。木雕经宋、元、明、清由简到繁的发展,至民国时逐步衰弱。
建筑构件上木雕的内容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是审美功能的体现,是传统文化价值的物化形式,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2.1审美
中华文明是5000年没有间断的文明,深深地渗透在民族意识和趣味爱好之中,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形态源自儒家的忠孝仁义,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神秘天国,成为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传统建筑木雕是人们在满足建筑的实用功能之后,追求精神满足的具体表现,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表现了崇尚永恒之美的审美观念。
2.2教化
传统建筑术雕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教化作用是明显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戏曲皆被赋予文化内涵,艺术纳入儒文化系统中,表现手法含蓄而不直白。如:二十四孝、和合二仙、连中三元、八仙过海、福禄寿喜分别表示孝道、仁和、进仕、吉祥之意。唐代张彦远曾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
2.3析福
传统建筑木雕中祈福内容占很大比例。如:求财、求子、求平安、求功名等,特点是含蓄委婉,常采取象征、谐音等手法。
2.3.1象征
龙、风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图案常见于规格较高的建筑。狮象征威严,麒麟象征吉祥,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梅兰竹菊象征气节,牡丹象征富贵,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象征品格坚贞。此外还有“榴开百子”、“松鹤延年”等等。
2.3.2谐音
鱼与“余”,荷与“和”,瓶与“平”,蝙与“福”,鹿与“禄”谐音,可以通过木雕来表达寓意。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枣与桂圆组成“早生贵子”,芙蓉谐音“富荣”,与牡丹组合为“荣华富贵”,蝙蝠与“福”、“富”谐音,其图案最为常见,寓意为“福从天降”,与鹿组合为“福禄双全”。
2.4风情
传统建筑木雕中有大量以反映乡土生活为题材的装饰雕刻,有渔樵耕牧、山水风光、琴棋书画、城廓田野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赞美。还有通过民间传说、戏曲情节,寓意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2.5图案的模式化
木雕装饰常用的图案,随着年代的积淀、建筑形式和审美情趣的定型逐渐被概括提炼而模式化。如:竖琴、棋盘、画卷形成统一的格式图案,八仙的形象被简化为葫芦、花篮、宝剑等8件器物。
3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奇葩,其实用性和装饰性深得民众的喜爱,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传承和应用,是我们要探索的课题。
3.1木雕艺术进入现代居室
雕花板、格扇雕饰等艺术作品与现代居室空间融为一体。楼梯栏杆、壁挂、木隔断、窗帘盒、博古架都可以做术雕装饰。传统木雕装饰艺术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个性选择空间,可以体现民族文化品味。在现代居室里装饰传统木雕艺术,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风韵。
3.2木雕艺术进入公共场所
现在已有很多的宾馆饭店、车站礼堂等大型公共场所大量采用传统木雕艺术作为装饰,如:屏风、雕花板、门饰、回廊、画框等等,其装饰效果魅力十足。
在现在的公共场所,从天花板到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用木雕艺术来作装饰,能够产生传统艺术和现代装饰的和谐之美。
3.3木雕艺术进入新空间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木雕艺术还会进入新的空间。人们呼唤着传统艺术的回归,期盼着木雕艺术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利用。这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可割舍,更是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必然需求。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一定能创造出新的装饰天地。比如:不锈钢、荧光材料、塑胶材料等等,必将把传统木雕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
4结束语
羚羊木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构思特色。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构思及塑造人物的方法,从中获得写作方面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当我们告别如梦如烟的童年,迎来花季雨季的少年,我们在一天天长大,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忧愁与烦恼,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羚羊木雕》,看看故事中的小主人遇到了怎样的烦恼。
二、整体感知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人物 :“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故事叙述者
(二)思考: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写了三件事:逼要木雕——送出木雕——要回木雕
三、精读品析
(一)在介绍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时,文章使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人物?
明确: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
画出相关语句,带着感情再读课文,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二)“我”和万芳关系如何? “我”是怎么评价她的?
在体育课上,万芳为“我”做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和万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万芳是个“仗义”的好朋友。
体育课上,万芳和我交换了划破的裤子,结果被她妈妈罚站了一个钟头。
(三)“我”是如何要回羚羊木雕的? “我”最终要回了羚羊木雕,心情如何? 这部分内容在塑造人物上,使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一番波折,用小藏刀换回了木雕。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
四、合作探究
(一)文章结尾说:“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怎么看待这场家庭矛盾?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明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学会与身边的家长、老师、朋友及时沟通。
(二)文章在构思上有何特色?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
明确:巧妙地使用了插叙。
作用:交代故事情节,使情节跌宕起伏,吸引人。
五、拓展延伸
学习完本文,你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哪些的启示?
明确:插叙的使用使文章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使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精彩片段赏析,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片段一
7:20,小刚搓着朦胧的睡眼拖着步子进了教室,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叫道:“小刚,你的作业!”小刚一听马上直起了腰,呆呆地立着,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脑门,弓着腰从书包里翻找起来,课代表敲敲桌子:“还没找到吗?就差你的。”小刚一面找一面嚷着:“我做了,别着急。”好不容易小刚把作业本从书包里拽了出来,交给了课代表。课代表看看这本“蓬松”的本子,摇摇头出了教室。
片段二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再也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片段三
他真的生气了,双手紧紧握住,微微颤抖着。胸脯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就要爆炸的一个大气球,脖子上的经脉抖抖地立起来,脸涨得通红,从脖子一直红到耳朵后,那样子就像一个愤怒的关公。他紧紧地抿住嘴,腮帮鼓鼓的,我知道他在使劲忍住心中的怒火。他的鼻孔撑得好大,鼻翼一张一翕。原本的小眼睛一下子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住小强,眼中喷出的一团火,仿佛烧掉面前的“敌人”。
六、课堂小结
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融为一体,学会恰当的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同时巧妙的使用插叙和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同时在价值观的培养上,教会学生及时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做好沟通,更好的处理身边的每一件事。
七、课后作业
口语训练
请你采用倒叙的方式重新构思文章,复述这个故事。
写作训练
请你调动并运用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描写身边的一个人物,写成百字 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逼要木雕
送出木雕
拿回木雕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插叙
与人沟通
卖木雕的少年 篇5
文章加入时间:2009-6-3 下午 03:21:58
------------------来源于: 王秀梅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带大家先去欣赏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景物。
1、介绍大瀑布和木雕
生观看图片,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位于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中游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在欧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又被称为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出示重点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
介绍木雕:
师:在这里游客除了欣赏世界上最宽大最壮观的瀑布外,还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非洲木雕工艺品。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刀法娴熟,构思新奇,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
是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出示重点词: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2、过渡:
师:在这个风景优美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生活在这里的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3、板书课题:
师:请注意看我写“卖”;请你给“卖”找个反义词?(买)
一起读--“卖木雕的少年”。
过渡:
师:这是怎样一个非洲少年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把生字字音读准:(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琳琅满目、驮着、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象墩、五官端正、爱不释手、掏钱、犹豫、沉甸甸、诚恳、语无伦次、遗憾、宾馆、清晰可辨、吹拂、标准
3、师:“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感到惋惜)
师:“遗憾”一词出现在文中哪个段落?(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过渡:文中的“我”和卖木雕的少年都很遗憾。可他们又为什么感到惋惜呢?
(三)、从“遗憾”切入,研读感悟
第一部分:体会“我”的遗憾
1、师:“我”为什么遗憾?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我”为什么遗憾?
指名回答(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2、师:结合课文前面部分的内容,能不能把这个原因说得具体一些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体原因。
3、交流原因:
可以提示:“我”为什么要买个木雕带回国?引导学生回答:
(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叮嘱)的两件事:游览大瀑布和买木雕。一件已完成,饱了眼福。木雕没买到,成了遗憾。
(2)木雕很精美。各式各样,琳琅满目,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我很喜欢,爱不释手。
师:“琳琅满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摊点里陈列的木雕--”怎么样?(很多,眼睛看也看不过来)
在交流过程中朗读相关句子。
4、填空完整理解“我”遗憾的原因:
师:我们把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遗憾的原因归纳一下,请你先快速地浏览课文,用课文中出现过的合适的词语,把这个原因说具体。(指名回答,齐读)
朋友(叮嘱)我两件事,让我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购买木雕工艺品。大瀑布真
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
第二部分:体会少年的遗憾
1、师:我们明白了“我”遗憾的原因,那卖木雕的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先来读读少年和“我”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3、分角色朗读。
师: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其他同学读作者的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
交流原因:
(1)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2)因为我是一位中国人。少年把中国人当成朋友,因为朋友遗憾所以也跟着遗憾。
如果学生这一点回答不出,做这样的引导:
师:除了因木雕没卖出去而感到惋惜外,还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流露出遗憾的神情吗?请大家再来看课文的10-15小节,想想使少年遗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对中国人有这样深的情意呢?你们知道吗?
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
该铁路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坦赞铁路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
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人的原因。友谊是双方的。中国建设者在坦桑尼亚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发芽开花了,开出了如此绚丽动人的花朵!
第三部分:弥补遗憾
1、师:少年想什么办法弥补遗憾?(指名回答:送“我”一只一模一样的木雕小象,却只有拳头大小。)
我与这位买木雕的少年远隔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却因中非人民长久以来积淀的深情厚谊而成为了朋友,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2、师生分角色朗读10-15小节:
师:请同学分角色来朗读赠送木雕的这一幕。男生来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他的情意;女生来读“我”的话,感动感动!我来读作者的话。
是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他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大家,他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少年美好心灵和友好情谊。
四、拓展练习,情境写话(作业)
师: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人们会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把你夸他的话写下来。你可以从黑人少年的外貌、心灵、所卖的木雕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写在《课堂作业本》中,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卖————————送
卖木雕的少年 篇6
教学目标:
1、2、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了解中非友谊,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这个故事发生在非洲,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先看看那里的风光吧!(展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木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师:能在木雕前加一个词梳理一下课文顺序吗?板书(想买木雕→去买木雕→不买木雕→赠送木雕)
师:谁能按照这个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内容?指名答
师:通过理清课文顺序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品读课文
(一)感受木雕的精美
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木雕吸引作者一定去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生画句子,集体交流
【投影出示课文】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师: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答:这里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师:“琳琅满目”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师:谁能念念你在字典中查到意思?指名答(生如果没说出再补充: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东西非常多,让你的眼睛里全是它们。)
师:那谁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呢?指名答
师:“各式各样”是什么意思?指名答(预设:有好多种类)师:是啊,那都有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看吧。【投影出示木雕图片】
你能用“有„„有„„有„„”来夸夸这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吗?(出示:莫西奥图尼大瀑布不远处的木雕真多,有
,有
,有,真是琳琅满目,各种各样。)师:谁再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投影出示课文】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师:作者看中的木雕是什么样子的?指名答 【投影出示课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师:栩栩如生是什么样子? 生:就像是活了一样。
师:如果雕刻大象,大象好像……如果雕刻长颈鹿,长颈鹿仿佛……
师:那你能带着体会再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师:同学再轻声读一下这两句话,比较一下,都是写木雕有什么不同?指名答
师:第一话是整体写木雕,第二句话是写一个木雕把每一部分都写出来了,描写的更细致了。师:齐读体会一下 【投影出示课文】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师过渡: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些木雕。看到这些木雕,文章中的“我”也是仔细观赏,爱不释手。可是,她买成了吗?让我们默读5到9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和少年言行的句子。
【投影出示课文】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儿感到遗憾。师:谁来读读他们的对话?指名读
师:“买一个吧!”少年他为什么说这句话 ?(生意来了,很高兴)指名读
师:“夫人,您买一个吧!”少年说这句话时又在想什么呢?(希望生意做成)指名读
师:语无伦次什么意思?指名答 为什么会语无伦次? 谁能在书中找出原因?指名答 【投影出示课文】
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师:谁能把反问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指名答
师:是啊,喜欢又不能买,所以“我”很矛盾,说话都语无伦次了。
师:下面老师找同学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看谁最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演得最像。分角色朗读
(二)弥补“遗憾”,品味“沉甸甸”的友情
师:有一个词在这里出现了两次,是什么?(遗憾)“我”为什么遗憾?少年又为什么遗憾?
这个故事难道就以想买木雕却不能买木雕的结果而结束了吗?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10至15自然段,看看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集体交流:学生分别说出,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相机引导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师:课文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话?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卖呢?„„)师配乐补充资料,解疑:
同学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特别是在非洲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1800多公里的坦赞铁路,穷山恶水,没有电、没有清洁饮用水、没有足够的食物。这条铁路途经的不是高山、峡谷、就是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在这次援建任务中,我们牺
牲了100多人,最年轻的还不到20岁。
50年来,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向非洲朋友献出援助之手。我们的 “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很多非洲学校都留下了中国教师的身影。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心情会怎样?谁能够解答同学们刚刚提出的哪些问题?
师: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谊。师: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对话体会这友好的情谊。【投影出示】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师:我被这个少年感动了,连声说了两遍“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是指的谁。(我与少年)仅仅是我与少年吗?(还有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
师:是啊,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过去是朋友,现在是朋友,永远是朋友。
(三)拓展练笔
师: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这最后的神态、外貌的描写,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质朴、善良的黑人少年。
你喜欢这个黑人少年吗?写几句话夸夸他吧。
板书设计
(想买)木雕
(去买)木雕
友好情谊 27 卖木雕的少年
(不买)木雕
美丽心灵
木雕装饰 篇7
1. 中国传统木雕艺术
中国传统木雕艺术根据历史记载已经有超过七千年的历史, 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木雕鱼是其最好的证明。此外, 木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木质材料进行各种工艺艺术品的雕刻。常用作木雕艺术雕刻的木材主要有:樟木、黄杨木、红木、梨木、柏木等。我国传统的木雕雕刻是以木料的天然特点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寻求木料的内在表现力。我国传统的木雕艺术从古至今一直以道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为原则。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发展我国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木雕文化艺术。
我国的传统木雕艺术经历了一个产生、兴起、成熟的过程, 木雕艺术的起源是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是木雕艺术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由最初的单一线条发展为曲型线条, 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加深。封建社会时期是木雕艺术的成熟期, 在这一时期, 木雕艺术的设计内容更为丰富、设计更娴熟, 在室内装饰的图案也更加新颖。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别, 导致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历史的变革中产生了不一样的风格与流派, 每个流派都呈现出地域风格与特征。其中主要的木雕流派有:东阳木雕、潮州木雕、徽州木雕、福州木雕 (龙眼木雕) 、黄杨木雕、宁波朱金木雕、剑川白族木雕等。
2. 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也称作为室内装潢设计, 由是为了达到人们的精神文化审美需求, 考虑技术和材料之间的合理性、空间结构与色调之间的协调而进行的艺术装修。例如, 对室内空间的结构、造型、色调、光影的装饰以及一些陈设物品的设置。
室内装饰设计可以分为民用住宅装饰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两大类别。民用住宅装饰设计就是指人们的家庭生活场所, 除此之外其他的室内空间装饰均属于公共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如饭店、展厅、商场、影剧院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室内装饰设计其实就是一门研究室内空间六个面的创造学问。结合科技、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因素, 设计出既满足基本功能又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室内环境设计, 从而达到物质、精神、文化三方面的统一协调, 使人与室内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及价值
木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典型符合, 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以《松鼠吃葡萄》这个木雕艺术为例来阐述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及价值。如图一
1. 室内装饰设计回归自然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 进而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品质需求。人们向往自然, 追求“绿色”理念。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 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引入室内设计之中, 不但可以将“绿色”理念真正的落实于人们的起居生活之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松鼠吃葡萄》所用的原材料为原木来源于大自然, 符合环保、原生态的理念。
2. 室内装饰设计整体艺术化
木雕艺术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木雕自身的精细与美感在光、影、色、形的交替呼应下使整个室内空间充满艺术气息。
《松鼠吃葡萄》在手工艺人的雕刻下, 将松鼠的形、姿态, 葡萄藤的肌理、质感、纹路都逼真的展现营造出整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气息。
3. 室内装饰设计彰显人性化
通过木雕艺术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反映不同群体的意识、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标准、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松鼠吃葡萄》这件木雕艺术不仅无化学污染而且还有益于修身养性, 让人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艺术品对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威胁。因此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与室内装饰设计的结合强调了“人”这一主题, 强化了“设计为人服务”这一理念。
4. 视觉审美价值
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不仅可以用于天花设计、隔断设计、家具设计等, 而且还可以用于室内工艺品的设计。试想一下, 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应用于天花、隔断、家具、工艺品这类物体上, 不仅增加了这类物体的立体效果, 也丰富了审美价值。《松鼠吃葡萄》艺术品在表现葡萄藤的线条、形状和松鼠的稳重而又轻巧、速度与节奏上都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另外木雕艺术自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美感, 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无法掩饰木雕艺术的美感。
5. 祈福价值
古往今来, 人们通常将具有一定作用的或者自己喜欢的动物、景物采用木雕的方式将其刻录在建筑物或者家具上, 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一种手段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保留下来, 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松鼠吃葡萄》这件木雕艺术品, 成串的葡萄有“多”的含义且果实堆叠繁密, 寓意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 喻“子”之意, 而葡萄松鼠的组合有“多子多福”“子孙万代”的吉祥祈愿, 更诠释了木雕的祈福价值。又如人们喜欢将寿星这一形象采用木雕的方式展示出来, 其表示的是长寿的寓意。
6. 文化价值
木雕是美的体现, 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 它蕴含了广泛的历史文化内容, 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记录了历史的沧桑, 集文学之美与艺术之美于一身, 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松鼠吃葡萄》是明清时期一大题材。从自身作品内容来说, 他没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信息, 但从材料上说它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结语
木雕艺术将室内装饰设计回归自然化这个“绿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木雕注重装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展现出功能与审美结合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需要对人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安全要素做到充分的考虑。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继承创新的, 为了更好地推进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我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摘要:室内装饰设计是改善人类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需求, 还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崛起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脚步的加快为我国传统木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现如今, 我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这种艺术更符合当前大众的审美。笔者意图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特征及价值进行探讨及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室内装饰设计,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飞.中国传统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冯昌信.室内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装饰艺术在木雕中的应用研究 篇8
前言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在建筑室内注重通过木质构件的装饰品,或雕花的物件构造那种虚实空间上美感,并且雕花的物件在室内与室外交替运用,如:室内装饰设计师经常利用花罩或隔扇等建筑构件在室内营造那种具有流动性的美感;为了帮助广大居民群众塑造那种传统室内文化气息和感觉,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师用传统的木雕家具、传统的木雕陈设物品来装饰房屋, 以此来帮助我国现代广大居民群众营造一种动静统一的现代室内那种传统文化气息,营造类似于传统室内空间的新型组合形式,使我国现代广大居民群众深切感受装饰艺术在木雕中应用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室内感觉。
装饰艺术与木雕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装饰艺术已经越来越与广大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广泛,更密切;比如我们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和工业造型设计中都会运用到装饰艺术。根据装饰艺术设计师等多种与装饰艺术有关的工作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从装饰艺术和装饰主体的关系,我们不能发现,现代的装饰艺术有双重性; 许许多多的现代装饰是从我们可以接受的美感角度来显示现代装饰艺术主体自身的特征、性质和功用;而且装饰艺术也可以通过一些装饰品或家具之类的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从而使装饰艺术自身具备了纯欣赏性的特质。
所谓木雕它也是雕塑的一种类型,也被我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民间工艺,它具体可以被分为浮雕、立体圆雕和根雕三大类。其中木雕它是从许多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
其中浮雕是雕刻的工匠在物体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一种雕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介于绘画和圆雕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一种艺术;圆雕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动物而进行的雕刻,又叫做立体雕刻,我们还可以通过多角度的欣赏三维立体的雕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圆雕艺术其实更多的是雕件上的整体表现形式,我们欣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所雕刻物体的侧面;而我们经常虽说的根雕,它是用树根等形态十分奇特的自然物体作为雕刻的对象,通过雕刻工匠的构思立意刻出自己早已设计好的人物或器物等。
如何更好地促进装饰艺术在木雕中的应用
1.木雕工艺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居民群众对木雕工艺品越来越喜爱,在木雕工艺品中雕刻工匠将灵巧的工艺技术和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雕刻出来的工艺品会有实用性的工艺品和观赏性的工艺品。
2.木雕陈设工艺品
木雕陈设工艺品属木雕工艺中的一个传统的品类。它是利用立体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制的。所谓陈设工艺品,就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欣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起到点缀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用。现代的木雕陈设工艺品,无论是造型制作,还是题材内容,都打破了历史局限,开创了新时代的新局面。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等,还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木雕作品;造型别出心裁。各有千秋,深受人们的喜爱。
3.木雕家具
木雕家具现在越来越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广大居民群众无论是家里的床具、橱柜、桌椅等都喜欢用木雕进行装饰,因为它会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风味,似乎回到了古代那种古朴的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使得木雕工艺在家具雕刻上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并且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广大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致使我国的木雕家具在雕刻装饰的图案花纹中以及木工制作的造型上都与众不同,各具特色,存在这明显的地区差异,南北方差异。
4.木雕实用工艺品
木雕实用工艺品是将木雕装饰工艺自身的实用性能和它所具有的艺术性牢牢的结合起来的艺术品,而其中木雕实用工艺品它具体包括木制品木雕装饰和其他工艺品的木雕装饰,而且它配制装饰的对象也有许多种,而这些对象无形当中衬托了木雕装饰的主题,丰富了木雕装饰的整体,同时增加了木雕装饰艺术的艺术欣赏价值,更有利于广大居民群众深刻地感受木雕装饰的艺术魅力。
5.浮雕
装饰艺术在木雕中的应用中,浮雕也是一种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木雕形式;比如:室外和室内门窗、天花板等一般都会采用普浮雕工艺,而浮雕朴素的造型,生动的形象会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居民在装饰艺术越来越表现出对木雕的需求,所以我国努力促进装饰艺术在木雕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将我国传统的木雕工艺引入到我国现代的装饰艺术的理念当中,更好地综合运用我国的传统木雕工艺,而且更有利于创新我国传统木雕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内容和应用形式;同时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木雕装饰】推荐阅读:
木雕艺术07-22
木雕文化07-28
木雕传统建筑05-12
羚羊木雕.反思09-22
木雕的价值与审美06-21
《羚羊木雕》方案A06-01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0-01
卖木雕的少年 课堂实录06-08
《羚羊木雕》说课稿设计09-22
用说明文写木雕中学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