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精选12篇)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
XX乡中心学校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切实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明确职责,各负其责
为加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专门成立了由镇政法委副书记担任组长,镇派出所公安等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学校结合实际,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本项工作。工作中要突出以下重点:
1、是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伤害、抢劫、敲诈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铲除学校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
2、是坚持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违章建筑、无证经营的饮食、食品、生活日用品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
3、是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
4、是对学校内部进行严格、细致的安全大检查。
三、加强调研,落实保障 该项工作每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年初由学校召开学校校长座谈会,提出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意见。
2、全面整治阶段。年中由镇综治办牵头,召开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协调会,研究制定出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然后分三个组对全市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及整治。
3、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阶段。10下旬开始,各校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落实牵头领导和专门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工作责任制,完善日常检查、管理和整治工作制度,使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走上经常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抓好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
4、总结推广阶段。年终对该项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对好的做法加以表彰和推广,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作机制。
四、建立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领导机构。
我们学校为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及学生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教导主任层层负责,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到政令畅通,措施落实。使我校保证了学生人身安全,秩序正常。
五、改善、优化周边育人环境。
学校自筹资金,加大投入,美化绿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平整学校周边环境场地,并与卫生队及各班级签订周边环境场地,并与卫生他及各班级签订协议,层层落实卫生责任制,每天学校周检查一流的周边育人环境。
六、多种渠道形成综合治理网络。
学校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形成综合治理网络,共同搞好周边综合治理工作。
1、我们与市工商局、卫生局搞好联络,杜绝了小商贩在学校周边非法设立摊点,为了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配合卫生局经常检查了学校及周边小吃饭店,小卖店卫生状况及食品卫生情况,坚决杜绝过期、变质、腐烂的食品出卖,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现在无一事例发生。
2、对学生交通安全我们也相应的做了不少工作。
首先学校与市交通局联系,共同治理好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出租车辆、神牛等在学校周边违章停车问题,特别是今天学校大门口马路修好,过往车辆川流不息,车速飞快,为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并在校门中左右放上路标写上“慢”字样,促使经过门口减速、保证了学生安全。
3、我们密切配合市教委搞好杜绝学生出入“三厅”问题,我校周边1000米以内无三厅,我校学生无一人进入三厅,杜绝参加迷信活动。我校为了竞化校园,开展了“抵制邪教”声讨大会,全体师生进行了签名,表示坚持同法轮功做斗争。
4、学校为了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特请派出所同志到校作报告。一年来,学生无一例犯罪。
通过板报宣传、主题队会,间操广播法制报告等形式,大力进行宣传教育,使校学生爱护周边环境,现在周边环境良好,没有不法分子扰乱学校正常秩序。
XX乡中心学校
2014.9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2
一、学校周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 鲸吞或蚕食学校。一些单位或个人,视学校为“肥肉”,他们或强占学校地皮,或公开将学校实物据为己有。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之交涉,他们却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有些事虽然政府出面调解,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可他们仍赖在学校附近不肯搬走。
2. 学生的腰包好掏。城市学校门口经商者紧盯着学生口袋中的钱,有些学校教师家属也参与摆摊设点开饭馆。这些经营者之间的明争暗拉,不但干扰和破坏了教学秩序,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3. 噪音污染严重。学校附近舞厅、酒吧产生了大量的噪音,不利于教学。同时进出这里的人大多文化素养低,他们的言谈举止有形无形地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4. 文化市场管理存在漏洞。在学校附近,一些商贩公开兜售一些宣传暴力、色情、封建迷信活动等低级趣味的书, 学生深受其害,有些甚至走上了邪路。
5. 电子游戏厅竞相开张。一些业主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爱玩好动找新奇的特点,采用巧妙手法拉拢、引诱学生上游戏机,不少学生把大好时光浪费在了那里,还养成了许多坏习气。
6. 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学校附近算命、测字、求签、 相面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上课时常常会听到街道上因婚丧嫁娶而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唢呐声声。
7. 工厂建设不合理。一些厂矿企业不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将有严重污染和大量废水毒气排放的工厂建在学校上风、上游,久而久之,学生身心受到损害。
二、学校内部环境问题
1. 学校活动场地小,教学用房不够,教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班额严重超量。大班额学生拥挤在一个教室内学习, 课堂上老师无法兼顾到全体,自习课上吵声不断,互相干扰,宿舍里人满为患,饭厅里摩肩接踵。
3. 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被异化。“师道尊严”在学校中往往被异化为“一言堂”,体罚与变相体罚。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知识中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4. 升学压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大家都在呼吁教育改革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有些学校在教育内容上搞偏科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只围绕少数尖子生转,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宗旨,也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心理。
三、治理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1. 整治周边环境,还学校一片清净的乐土。南北朝思想家颜之推认为:“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心慎交游……”为此,学校应当积极协调和配合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整顿治理周边环境,还学校一个良好的办学氛围。
2. 治理校园内物化环境。校园内建筑风格、自然景物特色、设备现代化的层次等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育人功能是隐性的。学校要增加投入,加强校容校貌建设,增设文化娱乐设施,增添人文景观,将学校建设成花园式学校。
3. 创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精神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校风、校训等传统文化认识的一致性上;表现在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和奋斗精神上;表现在学生的强烈成才意识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智的提高、品位的升华。
4. 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环境。文化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如,定期播放电影、组织演唱、演讲会和体育比赛、举办文学讲座、 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
5. 加强校园制度环境管理。这是一种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有规范化作用的环境,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学期或年度考核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学校要结合学生成长过程的阶段性、顺序性和差异性特点,体现制度的有序性、针对性和养成性特征。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3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变成学校教与学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素材料和德育软环境,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学校治安秩序和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中学虽然是城区的一所城市学校,在校学生1200多人,但寄宿学生多,有1100人左右。学生生源较复杂,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也较多,有200多人。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学校周边网吧较多,管理比较混乱,黄色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学生周末来校时,在学校附近遭敲诈、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教师、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评价。
2.分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背景、根源,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邕宁区城关中学09级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问卷回收后实行了综合统计处理。
四、学校周边环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显示:
1.学校附近经营的网吧违规经营现象(未成年人随意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急需整治。
2.学校大门附近存在乱堆物现象,学生在放学或上学期间无交通民警值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特别是在周六上午放学、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出现,在学校周边学生被抢劫、殴打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五、问题的根源分析
1.闲杂人多,冲突风险大。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加上校道距离街道有三百米左右,位置偏僻,没有围墙,学校周边治安问题严重。
2.网吧、游戏厅多,诱惑风险大。网吧、黄色网站等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治安的影响严重,黑网吧遍地开放,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尽管学校一再禁止学生前往游戏厅、网吧,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甚至旷课沉迷网络。
3.留守儿童多,安全风险大。我校大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父母離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心理缺疏,生活缺扶,导致离群孤僻,戒备心、逆反心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4.社会风气误导多,生存风险大。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一是影视作品追求收视率,臆造离奇情节、渲染江湖习气误导学生玩酷、猎奇、充“老大”,产生认知错位,导致思想沦落、言行偏差、无心学习;二是媒体夸大渲染学生安全事故,人为炮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误导公众将所有安全风险统统强加于学校。加上各相关部门只是应付检查,常常以工作忙作为理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到一项一策,一事一责。学校校警工作待遇较低,校警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专职人防岗位空缺也是问题的根源。
六、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学校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做到:高度、切实、第一、立即、加强。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由政教处负责,明确任务,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来访登记、值班守卫、夜间巡逻等制度,加大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如,实行周末学生回家、返校时学校领导、老师、校警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与稳定。加大对保卫人员的管理力度,召开主题会议,购置保安服、钢盔、警用电棍、对讲机等保安设备。积极争取城区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支持,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工作。
3.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五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对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建议、意见
1.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园警察”,配备警具、警械,赋予校园警察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执法权,不至于面对歹徒时,顾虑重重,无法及时、有效制止侵害。
2.建立安全缓冲区。对治安情况复杂的校园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巡逻。在该区域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业入驻。充分发挥文化稽查部门、公安机关的作用,加大对黄色网站、网吧、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管理力度。
3.将安保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如何保护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校园安全保障经费应由政府埋单。
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篇4
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文明守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成立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洪学德
副组长:章太平梅贵先张黎
成员:朱学文 黄文格梅佳胜许冰高山
领导小组定期对周边环境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全体师生有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1、禁止任何人在校园内摆摊设点销售各类商品。
2、领导小组对校园周边的摊点定期检查,杜绝不法商向学生销售过期或变质以及产品卫生不达标的食品,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如发生食物中毒现象及时上报。
3、加强学校食堂检查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吃上放心菜、卫生菜,同时加大对食堂内部及周边的清洁卫生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若承包方不及时整改,报相关部门处理。
4、禁止校园周边摊点向学生销售香烟、酒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商品。领导小组定期对校园周边店主做思想工作,协调好关系争得支持学校工作。
5、禁止向学生销售不健康的影视音响制品。如有发现,及时报派出所予以整治。
6、禁止向学生销售不安全的玩具、管制刀具,有以上物件进入校园,要坚决予以没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语教育,对屡次不改的,或其行为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的行为的,报派出所进行整治。
7、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不要在校园周围乱扔垃圾,把果皮、纸屑放到指定位置的垃圾箱点。
8、认真清理校园周边住户存在有扰校园安全或影响教学正常工作的现象。⑴噪声影响。
⑵管好家禽、家畜,杜绝破坏校园内外的绿化,同时严禁进入校园,若咬伤师生,户主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⑶不准在校园周围乱倒垃圾。严禁有垃圾杂物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对有危险安全的及时报相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
⑷严禁违背相关规定,在校园内、外乱建乱搭各种建筑,侵占学校占地面积。
9、各班按学习安排保持校园内外的垃圾清理的常规工作。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篇5
环境治理方案
按照“西教科支局[2017]380号”文件要求,为推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把“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落到实处,特制定我校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安宁、卫生、清洁校园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主体防范,确保安全为指导方针,以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统揽学校工作全局,确保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不出问题。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组长:蒋紫巾(全面负责)副组长:李建国(抓落实)
组员:陈荣武、赵志强、周训虎、团队委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实施)
三、职责
1、宣传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意义及部署工作任务。
3、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到位
1、在学校操场集中全校学生,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2、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3、全校师生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清洁卫生彻底整治。
4、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检查,让学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查、自纠。
5、加强检查和督促,学校成立学生行为检查组、清洁卫生检查组,不定时的对学生行为习惯、班级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在校门外设立文明劝导员,要求家长不得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候接送小孩。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体育安全组和安保人员、门卫放学后到校门口送学生离校引导学生。
9、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午休、晚睡安静、有序地排队回寝室;不购买摊点食物,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
五、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信息沟通与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环境卫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完善警校共建机制,警校联动,将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制度健全,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优化。
1、学校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亲自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政教主任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
实行学校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学校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篇6
整
治
工
作
方
案
二塘镇产底小学 2012年9月1日
产底小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排查
整治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加强检查、督办和协调,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广大师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 组织领导:
为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工作,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宫崇久
成员:产底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三. 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使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各项防控措施全面得到落实;学校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师生法制观念明显提高;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井然,教书育人环境明显改观;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
四、整治重点
(一)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学校周边地区活动的流氓、黑恶势力团伙的问题。
(二)校园周边的“黄、赌、毒”问题。
(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和设施的问题。
(四)学校周边秩序混乱问题。
(五)学校周边环境问题。①学校附近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②噪音超标;③生活垃圾乱倒乱堆放;④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和自然灾害(洪水)。
(六)学校及周边交通安全的问题。主要是检查学校及周边交通标志、标线及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学校及周边是否有违规车辆接送学生等。
(七)学校其他安全隐患。
四、方法步骤
此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工作部署、集中整治、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实施。
(一)工作部署阶段。要按《方案》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分析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情况和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研究制定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专项整治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集中整治阶段。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根据排查出的问题,配合相关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全面整治。
(三)检查验收阶段。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定要从保大局、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明确任务,协同作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要求,既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又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实现统一行动,联合整治。
(三)选准问题,重点突破。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整治行动方式,根据校园及周边治安不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选准重点问题,实行重点突破。
(四)强化管理,巩固成果。按照“学校负责校内治安”的原则,学校校长对校园内部安全和治安稳定承担责任,根据上级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要在进行整治治安秩序的基础上,建立整治和管理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效防范校园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宣传,认真总结。要结合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并在显眼的位置张贴、悬挂“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的宣传标语,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塘镇产底小学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篇7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篇8
为创造和谐稳定的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确保教师和幼儿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通过对教职工、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幼儿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把教职工和幼儿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指挥机构 总指挥:俞长金 副总指挥:王小玲
成 员:兰秋华 王秋华 廖春秀 郭珍
职 责:负责对幼儿园安全及周边治安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协调调度,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发生事故时负责全面的指挥工作。
三、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立即报告县教育体育局;如发生3人以及上伤亡的向县两办报告。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抢险救灾组等人员迅速疏散幼儿和教师,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发现教师幼儿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中心校、县教育体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园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教师幼儿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
2、救出触电者,并立即实施抢救,同时拨打“120”;
3、迅速向县教育体育局报告;
4、如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四)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有伤者,要先抢救或送医院,保护好事故现场,截留肇事车辆及有关人员。遇到路人及时求援。目击证人和当事人不得离开现场,要如实做证,以保证执法公正、公平。
(五)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教师或幼儿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局报告。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或家长。
5、妥善处理事故。
四、主要处置措施
1、幼儿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幼儿园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幼儿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教师幼儿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9、幼儿园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9
为了配合“四城同创”,净化育人环境,着力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建设安全文明生态学校,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我校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现将检查及治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等为指导,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展现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巩固我校环境卫生成果,建设卫生校园、文明校园,美化校园。同时,增强我校师生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四化一确保”(即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优美化和确保不发生大疫情)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开展好专项活动,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生素质“三个提升”。
三、建章立制
校园环境卫生是我校长期坚持狠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我校人多地窄,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校需要进一步坚持进经常化的检查督导,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督促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从根本上做好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同时成立了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组
长:盛
磊
副组长:张志虎
韦桂芳
组员:
韩善明
王畴金
王其涛
四、主要工作:
1、动员思想到位。学校班子思想统一,把抓环境卫生整治,当成抓教学质量、抓学校安全一样的高度,负责组织好、实施好。动员全校师生,细化各种措施,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为净化美化校园做出努力。
2、宣传教育到位。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板报、广播),教育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学校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使全体师生提高文明素养。
3、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疫工作。一是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教案,课时保证。让学校师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喝生水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是加强学校饮用水、仪器的管理,确保安全。三是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积极主动做好人畜流行病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4、落实责任到位。环境卫生治理实施“责任区、责任人、责任追究”的“三责任”制度。各班班主任分别为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连带责任人,实行“三扫”制度。即天天打扫、周周清扫、大节假日大扫。对环境卫生整治不力,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做到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是全体师生共同一致的目标。
5、开展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活动。由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牵头,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各清洁责任区进行检查,量化评分。每周评比,在周一升旗仪式后通报各班得分情况,小结上周卫生工作情况。每月进行大评比一次,排名前三位的班级要通报表扬,评选“文明班集体”。
6、保持了良好校园秩序。校内无乱摆摊点现象,坚决杜绝流动摊点在校园周边向学生出售商品。坚持好安全保卫制度和校园周边巡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顿、治理,清理学校周边无证无照经营、流动摊点等场所设施,大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7、开展了“清洁社区我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校园周边、社区去,开展以“拾起地上的垃圾、扶起踩倒的花草、擦去墙上的乱涂乱画”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养成了在各种场所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让机器人认知周边环境 篇1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组代码,也可以是一个软件。而硬件就是人工智能的外衣,披上外衣它就成为机器人。机器人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消费类机器人大众并不陌生。能够帮助人们打扫屋子的扫地机器人早就进入消费市场,现在陪伴类、学习类机器人也开始在市场上亮相。在这一领域,虽然像语义分析这样的技术难点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攻克,但是依旧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iRobot全球CEO Colin Angle认为,让机器人认知环境和情境是现在最大的难点。
C:消费机器人市场在接下来五年内会爆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A: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在过去五年增长特别快,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包括在中国和日本等市场。除了扫地机器人,拖地和擦地形式的机器人也大有崛起之势。拖地和擦地这两种形式的清洁方式在中国和日本两地非常需要。由于前几年的市场积累,人们开始相信原来机器人真的可以帮助清扫屋子。机器人这样的产品走进生活,大家一开始肯定会怀疑,这也是整个品类发展壮大的阻碍因素。但随着扫地、擦地机器人逐渐在市场上铺开,它未来五年的发展势头肯定越来越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扫地、真空吸尘清洁的市场规模在80亿美元左右,其中,用机器人来扫地占到了20%,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这仅仅是家庭清洁中扫地模式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包括擦地、拖地、擦窗等其他方式。现在的市场已经是这样的状态,如果真正拓展到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未来发展趋势的大概念中,其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C: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人工智能实现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A:大体来讲,所谓的人工智能,相当于中控的大脑,而机器人是整体的机械实体再加上大脑,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人是包括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可能是内在运营的程序,或者是一组指令等,这都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确实有很多很难的技术环节,但是它们并不存在于传统的人工智能概念中。如何让一个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难点不在于让机器人去识别一件东西,而是让机器人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机器人对环境、情境的认知是现在最大的难点。传统的人工智能够做到让一个机器人理解一句话,比如说“你去厨房帮我拿一杯水”,但你想象一下,这个机器人如果不知道厨房在哪里,那它理解这句话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所以难点是首先要让机器人理解厨房在哪里,整个完整的智能表达是让这个机器人首先理解“到厨房帮我拿杯水”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智能识别厨房在哪里,进入厨房知道水在哪里,然后把水取过来给到我,完成这样一个完整的动作才是比较高端的人工智能的循环。
C:中国市场的清扫习惯如何影响公司的产品研发思 路?
A:公司最近三四年的重点是了解中国消费者如何清扫自己的家庭,他们到底怎么来做这件事。中国市场情况比较特殊,是我们在全球所有市场中首次碰到的,中国人的主要清洁习惯是拖和擦,而非真空吸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调整了产品策略。大部分中国人住的房子没有那么大,不像美国地方那么大,而且家里的桌子凳子很多,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产品更加小巧、灵活,这样它覆盖的边边角角就更多一点。而且大部分中国家庭中空间有限,对中国人来说空间非常宝贵,所以产品在家庭中放置的时候得让它不浪费地面空间,可以让消费者把产品竖起来随便放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小空间里面,而不像以前放在地面上。机器的功能也要变成拖地,它在运转时首先喷出来的是清水,可以很好地溶解灰尘,前面的擦头是可以振动的,有些顽固的灰尘可以通过振动打散,再擦就是非常高效的。(采访:李嘉文)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1
实施方案
根据市县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通知》的要求,为切实维护好全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秩序,保障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安全,改善学校周边环境,特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目标任务
全方位做好宣传、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搞好调查,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紧紧抓住师生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严禁工作出现马虎了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切实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稳定。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
采取多种形式,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师生和家长直接参与到这次专项整治斗争中来,同时设立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及时了解师生和家长们的要求,接受群众的监督。深入调查摸底,确立整治重点和整治内容,制定操作性强,切 1
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第二阶段 整治阶段
针对宣传发动阶段所收集到的有关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领导小组严格按“整治内容”对学生和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一个一个的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制定措施,落实到位。针对学校及周边治安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力量整治,对整改措施不到位,留下隐患的,将严肃追究有关成员的责任。
第三阶段 总结提高
领导小组成员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复查,及时总结在该专项整治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教训,巩固整治成果。要求做到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制度,有落实,有效果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综治办、派出所、中学、工商所、民政所、卫生院等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实效。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2
为进一步加大2011年春季开学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力度,消除学校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为2011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市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3月3日起至3月10日,开展2011年春季开学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整治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整治行动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平安抚州”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推动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巩固和发展,为我市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平安抚州”做出贡献。
二、整治重点
(一)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学校周边地区黑恶势力团伙的犯罪活动。
(二)坚决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问题。非法违规经营网吧、电游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严厉整治校园周边非法违规经营音像书报刊店(亭)、彩票投注站(点)、成人用品商店、小诊所等问题。
(三)大力整治学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和设施。特别是学校及周边无证无照经营的餐饮店、饮食摊点和学校周边的违章建筑、交通设施不全等问题。
(四)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秩序混乱问题。特别是校门外侧摆摊设点、门店出租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标牌乱贴乱挂等现象。学校周边“黑出租“、“黑校车”揽客违规经营接送学生问题,铁路沿线学校的安全管理问题等。
(五)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包括学校附近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噪音超标;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自然灾害(洪水、台风等)。
(六)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矛盾纠纷问题。重点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和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建立。要通过排查,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校内各种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三、责任分工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实现统一行动、联合整治。要加大对涉校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处置涉校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综治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工作;教育部门要认真排查影响学校及周边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各项制度;公安部门要以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尤其是社
会闲散人员对在校学生的敲诈、威胁等治安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学校学生集中出入校区时段辖区民警要与校方有关人员共同值勤,防范突发事件。要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完善设施设置;交通部门要严厉打击“黑校车”、“黑出租”揽客营运特别是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运载学生活动;司法部门要加强对师生法制宣传教育,为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协助做好有劣迹行为的青少年帮教和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文化部门要对学校周边地区的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严格落实网吧等上网场所管理措施;卫生部门要对学校周边餐饮、食品、饮水等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经营摊档;新闻出版部门要检查学校周边地区出版物市场,坚决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对学校周边地区的印刷复制企业进行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印刷活动;工商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场所;建设部门要对学校及周边的违章建筑、危房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检查;共青团组织要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积极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少年儿童平安回家”等活动,并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娱乐消费的指引,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校园内部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集中整治,务求实效。重点加强城郊结合部的管理,对管辖责任不明确部位要分清辖区,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对难解决、易反复、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切实落实责任,实行跟踪督办,限期改变面貌,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控措施,加大对学校周边敲诈勒索、群体性殴斗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重点场所和高危人群的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学校及周边刑事、治安案件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
(三)巩固成果,防止反弹。要适时组织开展对整治行动的“回头看”活动,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检查验收整治效果。对于整治后出现反弹的,要立即组织再整治,落实有关措施,防止问题反弹。各执法部门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制度,健全集中整治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及周边长治久安。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详细规划,落实专项经费,抓紧实施“天网”工程,提升校园技防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整治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本单位本辖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整治责任和措施,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不发生影响学校稳定和师生安全的问题。
(二)落实责任。坚持集中整治与巩固提高并重,把全面推进工作和突出重点工作统一起来,把抓部署、抓宣传与重落实、重实效统一起来,使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整治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细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责任,全面推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保卫机制建设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完善工作考评体系,提高学校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水平。
(三)跟踪督查。各县(区)要加强对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对因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涉校涉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市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也将组织开展对本次整治行动的督查活动。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推荐阅读: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总结01-08
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方案11-03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07-07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06-13
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记录05-24
学校周边环境问题作文08-08
学校周边环境调查问卷08-27
学校周边安全治理制度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