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共9篇)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 篇1
对改进单位工作的建议1、2、加强集中学习,特别是要对新进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要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
3、工资、职称、考核等工作要尽快实行电脑操作、管理,尽早实现无纸办公4、5、通过公开招考,选进急需要的文秘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 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6、7、8、9、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开展“微笑服务”、“满意在人事局”活动 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举办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班 加强对工资工作的领导,增强工资福利股力量
进一步明确正职与副职、分管领导与股室负责人的职责、权限
10、要更多地关心退休人员,与退休老同志保持经常的联系
11、加强对幼儿园工作的指导,多到幼儿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和提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12、帮助幼儿园在新县城的建设和发展
13、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
14、加强与基层的联系
15、加强人才工作,培养好、使用好现有人才、本地人才,特别是要采取对策遏制当前出现的人才大批外流的现象,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 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服务,以人为本
一、对高校财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高校财务服务作为一个体系, 服务对象涵盖范围缺乏完整性
高校财务服务体系作为财务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与作用。财务服务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对高校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服务对象进行分析, 不仅包含广大教职员工, 还有学生、投资主体、上级主管部门等。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财务服务对象重点集中在广大教职员工, 因对财务服务工作理解的片面性导致错误的认为只要服务好了教师就是做好了高校的财务服务工作。高校的投资主体包含政府、受教育者、社会力量等, 这些也是财务部门直接面对的客户, 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仅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因此, 高校财务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应站在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的高度, 高瞻远瞩, 协调好各方关系, 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二) 财务服务工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现实操作问题, 更是一个制度文化建设问题
优化服务方式, 拓展财务服务项目是提高师生员工对财务服务满意度的直接途径, 但是财务服务工作既是一个现实的高校财务管理问题, 也是一个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高校财务文化建设问题, 不能仅从操作层面对其予以肤浅的理解和把握, 而应从更深的文化层面对其进行思考。财务制度文化是指财务管理部门在长期管理与服务实践中生成和培育起来的, 是以精神文化为基础,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为载体, 以提高管理效率、服务质量为目的的约束财务活动行为的规范性文化。适合学校特点和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财务管理文化能够激发财务人员自发的以良好的财务管理形象、服务意识和精神面貌坚守在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上, 通过文化的不断沉淀、渗透、影响, 形成一支服务意识强, 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效服务团队。
(三) 高校财务管理中监督与服务两大职能关系的处理增加了财务服务工作的难度
监督与服务是高校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行使的两大职能, 也是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监督者, 高校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坚决抵制和拒绝任何违反财务规定的资金运作方式以及不合财务规范的报销行为。作为服务者, 财务人员应以师生为本, 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 尽量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为其提供服务。因此, 在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角色上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和冲突, 增加了财务服务工作的难度。监督与服务职能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服务是监督的前提, 监督是服务的保证, 财务人员应通过增强服务的全局意识、转变沟通方式、提高服务的艺术水平来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二、改进高校财务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
(一) 现代大学制度的“人本性”对财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淡化行政色彩, 其根本指向是为育人服务, 为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服务。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原则, 人本性就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属性。制度存在的根本要义在于协调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 建立一种满足多方利益主体的平衡机制。人是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直接动力, 大学制度制定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 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规范大学人的正当权利, 治理不合理的现象, 发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 发挥大学制度的保障监督功效。同时, 现代大学制度强化行政管理服务于学术管理, 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这必然要求高校财务服务工作充分以广大教职员工的需求为工作重点, 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办理经费报销等有关财务事项的时间, 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温馨服务, 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建设。因此, 高校财务向服务型财务转变已经成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重新定位高校财务战略地位的必然趋势。高校财务管理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 打造“温馨财务”、“服务财务”、“人文财务”的特色管理服务形象, 开创和谐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 高校财务工作服务于学校战略的要求
高校的财务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远景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也是高校制定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财务战略管理是高校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高校战略目标和加强竞争优势, 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 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和控制、计量和评价等经济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规划过程。高校财务部门既是高校财务战略目标的制定部门, 也是战略规划的执行与控制部门, 财务管理及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 对于确保高校总体战略的实施, 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 财务关系日益复杂化, 财务服务工作层次不断延伸, 对财务管理特别是财务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上, 适应高校发展和新体制的要求, 创新财务服务思路,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财务管理在学校经营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尽快使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逐步上升到服务学校战略的高度。
三、加强与改进高校财务服务工作的建议
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 财务工作的核心已从管理延伸到服务, 不重视服务的财务工作只是机械的做账、算账和结账工作, 无法充分体现出高校财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中应发挥的作用。提高高校财务服务工作水平应从创新服务意识入手, 把财务服务工作提升到制度文化建设的层面, 激发出财务人员主动服务的积极性;但是, 服务工作光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这仅仅是端正了服务态度, 而服务方式的创新才是提高财务服务工作质量的保证。
(一) 创新服务意识
1. 重视财务制度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主动的服务氛围。
高校的财务服务工作, 从深层次来看, 是一个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高校财务文化建设问题。高校财务制度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与完成的, 必须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 通过不间断的正面影响与积极引导, 润物细无声似的影响每一位财务人员, 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友善的工作态度善待每一位师生员工, 增强学校财务部门的亲和力, 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财务制度文化建设的本质应是人本文化, 财务管理过程以及财务服务方式都应是以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要为指向, 服务态度洋溢出人性的善良和正义, 展现出财务人员自身卓尔不凡的管理风貌与精神气质。
2.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开拓创新思维与眼界。
高校财务工作细致而繁琐, 财务人员疲于事务性工作常常忽视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即使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往往也缺乏服务技能, 协调沟通能力有待提高。服务既是一项工作, 也是一门艺术, 不同的服务方式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 加强财务人员的服务技能的培训, 开拓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是提高高校财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首先, 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把高校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成为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职业责任感强的队伍, 有责任感的财务人员会主动在内心深处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重视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其次, 加强服务技能与创新思维的培训工作, 高校财务人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主动求知求学, 成为具有坚实会计基础能力、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最后, 高校财务部门应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 通过定期学习制度、探讨财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互交流工作经验, 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二) 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高校会计核算的手段日益先进和高效。近年来, 高校财务信息系统推出的无现金报账系统以及网络预约报账系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报账模式, 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为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学院联络员制度。
学院联络员制度是高校财务深入基层重构财务服务体系的一项创新之举, 可有效解决财务集中管理核算与扁平化财务服务需求的矛盾, 实现财务管理重心与矛盾同时下移的管理制度。
具体操作模式为:每个学院指定一名财务人员负责, 学院自身安排一名财务秘书与指定的财务专员对接, 两人共同承担起学院的经费报销以及经费预算等财务工作。学校财务人员定期到学院答疑解惑并现场提供经费报销服务, 学院财务秘书在财务处的集中培训后具备一定的财务业务知识, 可以对本院教职工各类经费票据的审核起预审作用, 减轻并分担财务人员的审核工作量;同时, 学院财务秘书在经过长期辅导与培训后还可对学院的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起一定的参谋作用, 协助院领导当好家、理好财。
学院联络员制度通过财务人员下到基层提供的便利服务拉近了与广大教职员工的距离, 使所有矛盾都能在基层得以化解并且利用无现金报账系统, 轻松实现了财务人员下学院现场审核票据, 事后进行账务处理、报销款项无现金支付的方式, 开辟了新的报账渠道。
2. 网上预约报账模式。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开发与运用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突破, 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报销流程再造上提高报账工作效率的先进的服务方式。在传统的报账模式下, 凭证上所有信息均需财务人员手工录入, 这一过程耗时而低效;报账大厅人满为患, 报销人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极易对财务工作产生怨气与怒气, 不利于和谐财务工作局面的开展。因此, 传统的报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很多高校开始了网上预约报账的实践和探索。
网上预约报账, 是指远程登录学校财务网上预约报账系统, 预先进行网上报账单申请、审核等一系列操作, 根据预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财务处办理报账手续的报账模式。报销人应在网络上正确填写报销金额、提交报销内容、生成打印报销确认单;财务人员根据报销确认单自动生成凭证, 待发票审核记账完毕后, 将报销款通过无现金支付系统转入个人账户或单位对公账户中。
目前,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并未在高校中大范围使用, 且由于集成化不高, 经费负责人电子审批、项目预算控制等功能还不能完全实现。但从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终将替代传统的报账模式, 其先进的服务理念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运用。
3. 投递式报账模式。
投递式报账模式的运用可从根本上改善高校师生集中报账难、排队等候时间长的现象, 实现“无等候报账”的服务模式。投递式报账是基于网络化应用的自助报账模式, 采用一种非面对面的业务办理方式, 需要报账的师生可随时利用网上预约系统填写报销单后投递至“投递报账箱”, 无需到财务处排队等候;而财务人员由原来的“前台”角色转换至后台处理, 避免了与师生的面对面接触, 可不被打扰的处理报销单据从而提高审核制单效率。
具体操作流程为:需要报账的师生登录到网上预约报销系统, 根据系统的提示填写相应的报销单据并打印报销确认单, 对原始票据进行整理粘贴后连同打印报销确认单装至信封密封, 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 投递到财务处指定的“投递报账箱”。财务处每天定时到各指定地点收回单据分发给财务人员审核, 审核无误后, 财务人员根据报销确认单自动生成凭证, 将报销款通过无现金支付系统转入个人账户或单位对公账户中;不符合报账要求的原始票据会分离出来, 在报账完成后返还, 并附票据退回清单。
投递式报账模式可以说是网上预约报账模式在服务方式上的“升级版”, 但因师生对报销制度的了解不可能很全面导致出现投递的票据常常因手续不完备而无法报销的情况, 若投递式报账模式能结合学院联络员制度, 在投递前经学院财务秘书进行指导与初步审核, 将大大提高投递票据报销的成功率, 使投递式报账模式的先进性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投递式报账模式与学院联络员制度相结合的操作流程图如下:
以上服务方式的设计与介绍主要目的为抛砖引玉, 以期对高校财务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与引导。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彻底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 积极探索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服务新模式, 提升高校财务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云.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公办高校财务治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2, (10) .
[2] .楼燕芬.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理念[J].财会研究, 2010, (8) .
[3] .黄显官.高校会计与财务核心价值分析[J].财会通讯, 2013, (8) .
[4] .刘恩峰.论高校会计文化建设[J].财务与金融, 2012, (6) .
[5] .王娜.高校财务投递式报销与网上自助式报销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12, (6) .
[6] .陈军杰.高校会计服务强化思考[J].财会通讯, 2011, (29) .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33-02
引言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伴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全面使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环境和要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读者服务工作亟待创新。图书馆应用多种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需要的服务活动便是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的性质直接体现在读者服务工作的性质上。信息时代,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已经不再是图书资料的保存职能,而是信息的传递职能,即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系统和网上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最需要的信息。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中重要的教辅部门,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部门,是传递知识信息的情报中心。知识信息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知识便是与高科技、信息现代化相适应的知识,知识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则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大学图书馆的作用就要在这时凸显出来。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是从满足读者需求中体现出来的,一个图书馆办得好与坏,它的办馆效益、社会价值如何,主要是通过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去衡量,看读者对图书馆利用的期望程度,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的信誉程度,对服务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和对服务效果的认可程度。图书馆应该把“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一切合理需求”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图书馆在高科技、信息化的社会中,在读者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问题。
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如何适应数字信息时代,改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科研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待于研究和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一)服务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陈旧僵化的观念永远是阻碍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图书馆的领导还是图书馆馆员,都要积极地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新资源,开展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传统的读者服务是以简单的借书和还书为主,馆员的宗旨是保证图书馆按时开放,保证图书不丢失,等待读者到馆借书和还书。馆员在管理上缺乏人性化理念,严格按照管理条例要求读者,让读者感觉到自己是被管理的对象,使读者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从而在读者与馆员之间产生了隔阂。《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伦理守则》中指出:“伦理守则内容是一个基础框架,图书馆员面对具体情况时应该灵活运用。”
(二)馆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馆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带动着图书馆整体形象的提升。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状况十分复杂。人员年龄老化的问题,文化水平及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同时存在,既有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资深馆员,也有无学历和从其他岗位调入的工勤人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差异,使得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受到影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既要求馆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也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
(三)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服务部门,只有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图书馆为大众服务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这里所讲的服务意识,是一种在主观意识上的“以读者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图书馆,不管是为读者查阅本馆馆藏资源,还是为读者检索网上信息资源,都要有一种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当代的数字图书馆,这种主动、积极的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二、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先决条件,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当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性化服务为核心,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一)创新服务理念
新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满意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是服务理念的深化。图书馆人员结构复杂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要想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态度生硬、产生隔阂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馆员只把读者当作自己工作的管理对象”,而不去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要想改变馆员对读者的态度,实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就要把读者的需求当作馆员自己的工作任务来完成。要想做到将原来思想中的“管理对象”上升为“服务对象”,从传统的“以书为主体”的观念上升到“以人为主体”,必须对馆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在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
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外派馆内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参会人员以不同形式汇报会议内容,让全馆人员分享专家的学术成果。
(二)创新服务内容
图书馆除了完成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定期对读者用户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讲座,针对读者需求进行分层次培训。如对新入学的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和图书馆最基础的教育,为新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做好准备;对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检索课的教学,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为大四的学生和研究生开展相关数据库的使用讲座,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帮助。针对教师可以开展系列讲座,同时还要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学科馆员起到图书馆与各个院系沟通的作用,能够为院系的教师开展专业的服务。还可以创建读者论坛,读者可以直接在论坛上留言说明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这样便构筑起了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三)创新服务方式
图书馆要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为人找书”的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争取做到“为书找人”,让图书馆发挥更大的效益。针对不同的读者及其在利用图书馆时不同的心理活动,提高利用图书的效益,满足读者的省时心理。
服务方式的创新应该以方便读者这一理念为前提。采用大开架和自助借还,在图书馆内设置自助打印复印设备,在馆内实现无线上网等。营造温馨宁静的借阅环境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的一项客观条件。传统图书馆的借阅环境是既安静又严肃,除了图书书架,没有任何可以激发读者学习兴趣的装饰。图书馆的借阅环境应该是温馨宁静的,充足的阳光、淡雅柔和的色调,放置一些花卉盆景,走廊和墙壁悬挂一些名言警句,都会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这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方式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三、前景展望
在信息时代急剧发展、电子资源大爆炸的今天,人们认为图书馆是可有可无的,有人提出了人类阅读的危机论,甚至有人公开宣称:“只要有几间电子阅览室,就能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不需要建图书馆”等等。于是有不少单位和个人不去面对现实,认真研究,盲目地追求高科技建设,陷入到“见(计算)机忘(文)本”的电脑化陷阱之中。但我们要坚信,图书馆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二者必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读者地位的重要,但图书馆的工作依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传统的观点,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提供认为是合理的检索入口,其结果是读者往往不熟悉文献分类和检索语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读者服务的出发点是读者,要想把读者服务工作做好,必须充分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信息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认真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是很重要的任务。
在努力建好硬件条件的同时不要忽视软件的建设,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改变图书馆现状,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图书馆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图书馆员之间存在着学历结构失调、职称结构失调、专业结构失调、年龄结构失调和性别结构失调的问题,同时缺乏高效的领导班子。这些问题的解决很难,需要认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有社会原因、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图书馆自身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图书馆员自身的原因。图书馆的上级领导要在用人机制上赋予图书馆自主权、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要科学地管理图书馆内部的人力资源、要在图书馆内部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帮助职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图书馆员进行培训、尊重人才和给人才发展提供空间、增强图书馆内部的凝聚力。总之,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忽视。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发展好,图书馆也能够发展得更好,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夙金.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理念[J].管理观察,2011,(10).
[2]王育惠.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
[3]何田.对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再认识[J].长春医学,2010,(2).
[4]艾红冰,郭爱军.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构建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新模式[J].中外医学研究,2011,(12).
[5]王晓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途径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 篇4
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要改革内容,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2014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出“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出台指导意见,促进校长、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应该说,这是继硬件均衡、招生均衡(“均衡生”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它对“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调研,科学决策;积极实施,稳步推进;趋利避害,务求实效”,把好事办好。下面我就如何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思想发动,舆论前行
这样说,好像空了一点,但确是必须的。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就很难保证这项工作有序推进,一些地方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比如,组织校长、教师深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地参观考察,使他们内心产生触动,等等,从而提高认识,增强思想上的自觉。
好学校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学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晏阳初,他们都是放弃城市生活、毕生献身平民教育事业的典范;近学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帮弱扶困”。不要画地为牢,“独善其身”,要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充分调研,科学决策
这项工作政策性很强,影响面很大,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比如,校长可能要花大量时间来决定谁交流,且容易因为教师的不理解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教师会想方设法寻求权力支持和保护,希望能够去一个好点的学校;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过客,从而减少了对于学校的忠诚;一些教师抵触情绪严重,到了新学校后消极怠工。还有,校长交流轮岗的服务期怎么定?定3年一定会出现一个“短期效应”的问题;交流轮岗期间,人事关系是不是随迁?如何从制度层面保证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不被“雪藏”?等等。因此,要开展对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专题调研,哪怕这个过程长一点,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广泛、深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交流轮岗工作的原则、对象、范围、形式、程序、考核评估等,作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规定,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个制度的有利因素,将不利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并最终形成校长教师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以及交流轮岗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先行先试,逐步推开
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凡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一定年限的校长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这是原则要求,我们要遵照执行。
但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建议分步走,第一步,安排需要晋级晋职的校长教师先行交流,待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任何改革都不能以“政治运动”的形式进行,那样会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校长们很可能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培养上,因为他们会觉得,既然都要轮换,我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培养教师?
在程序上,谁先交流,看在现学校连续任职时间,谁连续任职在岗时间长谁先交流。而且,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真正选拔一些有高尚师德、有精湛业务能力、有示范力的校长教师,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管理,如果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仅仅是派入学校多了一个人手,这个作用是很有限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理解为将“富余人员”下派。有调查表明,一些优质学校的校长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挑大梁”的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者富余的学科教师交流出去。如果只是针对“富余人员”,被
交流者灰溜溜的,带着负面情绪下去;接受的学校也“心知肚明”来的是什么人,也未必会把交流来的老师当回事。
四、创新形式,形成长效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一般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名优学校与薄弱学校、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之间进行。我们建议,在操作上,要创新形式,形成长效的“结对帮扶”机制。比如,通过学区化管理改革、建立校际联盟,形成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关系。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有条件的话,可以“一长执两校”---“一个校长(书记),两套班子,整体设计,组团发展”,便于统筹教育资源,协调各种教育因素。
五、创新机制,县管校用
目前的“校管校用”制度易导致各校画地为牢。“流水不腐”,动起来,更精彩。可以先行先试,开展“县管校用”管理制度的改革试点,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打破名校对教师资源的垄断,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六、有效激励,强化保障
对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要切实解决好他们在交流轮岗期间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薪酬待遇、评优评先、子女入学等方面对他们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效果。对在校长、教师交流方面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学校,建立财政补助制度,安排财政专项,对派出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对交流轮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一句话,不要让好人吃亏。七、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篇5
毕 业 论 文
论文(作业)题目 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姓 名 专 业 农村行政管理 入学时间 2010年9月 教学点 电大 指导老师
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提
纲 内容摘要 2税收的概念
3我国税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3.1税收政策环境方面的问题
3.2税收征管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3.3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不完善,严密的税收监控体系是保证税收制度实现的关键 3.4税收立法不完善 3.5税务代理业发展缓慢 4造成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原因
4.1加强税收基础工作,要提高数据质量,扩大信息量 4.2拓宽税收分析思路,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层次是核心 4.3要建立高素质税收人员队伍
4.4加强对政策的学习,注意相关的学习
4.5扎实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税收法治环境更加优化
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内容摘要]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启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税收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我国税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税收政策环境方面的问题。税收公平是各个国家在各个时期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之一,它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形成的,税收负担在当时虽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但矛盾并不显得十分突出。随着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却未能适应这一要求作出相应调整,不公平性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型增值税造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税收负担不同。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不予抵扣,使资本有机构成越高企业税收负担也就越重,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内外两套所得税制度并存,使内资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个人所得税的分类课税模式及不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难以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作用,致使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矛盾突出。多层次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杂而乱,而且加大了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税收征管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而征管水平又取决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程度。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加强税务机关与协税护税单位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税收管理合力,实现对税源的严密监控和管理。目前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一是税收信息化水平低,税收征管信息化含量不高,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税收管理的比例偏低;二是税收信息网络化水平低,税务与银行、工商、国土等部门普遍未实现联网,税收信息渠道单一,信息系统开放性差。
3、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不完善,严密的税收监控体系是保证税收制度实现的关键。虽然我国也很重视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建设,但是很少从立法的角度明确规定各协税护税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许多部门和单位往往因自身利益需要不愿意承担协税护税义务。同时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还未建立,银行结算相对落后,司法保障体系还未形成,难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监控和制约。
4、税收立法不完善,尽管目前税收立法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应看到,现行工商税制在立法上还存在法律级次低、法律效率不高的问题。除《税收征管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外,其他的均还停留在行政法规层次上。
5、税务代理业发展缓慢,代理行为不规范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务代理是税收管理的必然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影响和制约税收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我国的税务代理业虽经过多年探讨与发展,但税务代理的市场规模仍然狭小,税务代理的行为极不规范,税务代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些都是难以适应代理业务的需要。
二、对于扩大税收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税收基础工作,要提高数据质量,扩大信息量。严格执行税收会计制度,加强对税收资金的严密核算,保证各项税收数据真实准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信息量,逐步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款申报和入库情况、发票使用情况等纳入税收分析数据的范畴。积极与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衔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地区经济和行业经济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对比和分析。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5年税收分析档案建设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5]251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税收分析档案,将影响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全面、完整、系统、真实地记入档案,不断提高档案质量。同时充分运用档案资料对收入情况进行连续、系统、深入地分析,为深化分析和加强征管服务。要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对重点税源企业资料,要按照规定的范围、内容和时间及时、准确地上报。加强重点税源数据在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中的应用,从宏观上找问题、在微观中找原因。是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当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因此,税收分析要紧紧围绕主要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重点经济区域、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各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价和反馈政策实施的效果;开展征管成效调查,研究各项征管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其对收入产生的影响,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地提高。加强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管理的联系沟通,搞好税务检查协调,做好委托代征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推进综合治税和协税护税工作。
2、拓宽税收分析思路,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层次是核心。既要加强税收增长分析,更要加强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分析,要重视对与流转税、所得税税基关系密切的GDP、工(商)业增加值、物价指数、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等经济指标分析。既要分析税收任务完成进度,更要分析宏观税负、增长弹性等征管质量指标。既要加强对税收增幅的一般性宏观分析,更要加强对影响增幅的原因等深层次微观分析,尤其要向影响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延伸,并从中及时发现征管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一步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分析要做到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特性分析与规律性分析相结合、量化分析与成因分析相结合、进度分析与趋势分析相结合、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分析相结合等等,使税收分析体现深度、广度。
3、要建立高素质税收人员队伍。要取得高质量的税收成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队伍作保障,因此,按照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岗位技能、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的要求,突出能力建设,要认真选拔数理统计、财税经济等专业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锻炼、培养和打造人才,使税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提高一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各类人才库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认真宣传和执行好国家的税收政策法规,不断改进和加强税收征管;要围绕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搞好高效快捷的服务,充分依托区行政许可中心和基层税务所的征收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方便;要通过培训,提高干部做好征管工作和服务发展的水平;要及时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4、加强对政策的学习,注意相关的学习。当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因此,税收分析要紧紧围绕主要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重点经济区域、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各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价和反馈政策实施的效果;开展征管成效调查,研究各项征管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其对收入产生的影响,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地提高。
5、扎实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税收法治环境更加优化。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实施税务系统的落实意见。牢固树立税收法治观,强化执法监督,防范执法风险,搞好执法考核,规范了干部的执法行为,优化了税收法治环境。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推广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经常性的税收执法检查,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例如:2008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开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试点单位齐齐哈尔市国税局,以铁锋区局和克山县局为试点单位,不断推陈出新,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排查出162个执法风险点,制定出199项防范措施,形成了以“一个系统、一个平台、一本指南、一套制度”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并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个结合”,全面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两年来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始终保持“零过错”,执法公示系统成为推进阳光政务的最佳载体。经验在全省专题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并全面推广,受到外界的高度评价。此外,还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创新检查方式方法,抓住主要问题深挖细究。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全面加强税收法治宣传,认真开展税收活动,普及税法知识,曝光涉税案件,促进税法遵从是税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黄俊杰:《宪法税概念与税条款》,台北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3] 郝如玉等编著:《税收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健:《OECD国家的环境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第5期 [5] 易远宏:《环境税的设立及其经济影响》,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6] 朱柏铭编著:《公共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樊勇明、杜莉编著:《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黄恒学主编:《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 篇6
规定”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句句实在、贴心。学习“八项规定”,对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用新思想、新观念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更是让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机遇。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和自学,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习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重大意义和自身在思想、工作中的差距,更加明确以后的工作方向。现将一些粗浅认识作一汇报:
一、存在差距和不足
1、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
调查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深,广度还不够广。我来到现工作岗位时间不长,虽然平时也较为注意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但调查研究的内容还很不系统,很不广泛,很不全面。有时只注重实用,有问题了才去调查研究,缺乏预见性,不注重全面性、系统性。一是到本岗位工作以来,调查研究只局限到自己分管的部门,没有主动要求到学校其它部门或其它相关学校作全面深入调查研究;二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缺乏市场意识,缺乏开放意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
2、工作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缺乏敢于碰硬的勇气,对碰到的问题,好办的多办、难办的不愿多涉及,有时甚至妥协;二是实践性工作作的多,艰苦细致的理论研究工作做的少;三是有满足现状思想,认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好工作,就算尽心尽责了,缺乏对工作的远见性和更多的创新意识;四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不强,与年轻人谈心交往不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总认为事事少说为佳。对年轻人也总认为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活力,满足于一般交往,忽视了传、帮、带的责任。
二、今后努力方向
1、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增强党性修养,严格按照“八项规定”要求统领思想、规范行为,发挥带头、纽带作用。
2、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促进业务水平和管理协作能力再上新台阶。
3、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效率,理清工作思路,促进各项工作。
4、树立刻苦学习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我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
对枕式包装机的一些改进建议 篇7
关键词:枕式包装机,改进建议,检漏,下料器,封口密封,打码机,冷却水
近些年, 枕式包装机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中采用铝塑包装板块的袋包装, 其具有防潮、防尘、避光等作用, 并能提高产品的档次。从成本的角度说, 使用枕式包装机比手工制袋包装节约成本20%以上, 而且可与铝塑包装机、热收缩包装机等机械联动生产。
枕式包装机的技术参数:速度一般为60~200包/min, 制袋尺寸一般长70~300 mm、宽20~120 mm、高5~60 mm。同时, 枕式包装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 可调式制袋器, 以满足多品种、多规格、多板数的包装要求; (2) 差动式送料方式, 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实现供料位置的调整; (3) 微电脑包装控制器, 人机对话模式, 速度、袋长、切点位置检测等都可在界面上直接显示; (4) 滑动式横封机构, 可上下任意调整横封的中心高度; (5) 变频调速, 方便简单。
虽然, 枕式包装机有着许多智能化特点, 但笔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仍发现此类设备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有待商榷。因此, 此文目的是对这些细节提出改进化的建议。
1 对检漏方面的改进建议
目前, 大部分铝塑包装机上并没有配备检漏装置, 在随后的枕式包装或彩盒包装前, 都是人工进行选板。这种质量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较多的人工成本, 另一方面因为操作人员的各种自身原因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 缺粒板块容易流入成品中, 进而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对企业的销售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企业最初采购的设备没有配置检漏装置, 进行设备改造, 成本很高、改造难度大, 在此, 笔者提出一项对枕式包装机的下料工位进行改进的措施,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改进方式:在枕式包装机的下料工位至板块进入复合膜前的行程中增加一个检漏工位, 如图1所示, 其类似瓶装包装线剔除封口不合格产品的装置。该装置应与下料工位的数板器同步连动控制, 通过光电感应或其他的方式, 直接剔除或提示缺粒板块的存在并加以标记。增加该工位不会或很少延长设备的长度, 并且从技术角度上看, 这个改进也是容易实现的。
改进后的优点: (1) 从中长期成本考虑, 相比人工选板的方式, 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 从产品的质量控制角度来说, 比人工选板更具可靠性, 更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3) 从设备改造的难度上看, 比在铝塑包装机上增加检漏装置更经济, 更容易实现。
2 对下料器设计的改进建议
目前, 枕式包装机的下料器的设计精度较低, 板数经常计数不准, 而且容易将板子卡住, 废品率较高, 浪费很大, 如图2所示。建议厂家在下料器的制造和设计上能更好地保证精确度。
3 对封口密封性的改进建议
关于枕式包装机封口的密封性, 由于纵封的存在, 导致横封袋子中间位置的局部是4层包装材料, 因此在横封之后4层包装材料的两侧容易产生很小的孔, 时间长了湿气会从孔中进入袋内, 降低了袋子的防潮性能, 对防潮要求高的品种影响比较大, 希望厂家能够注意加以改进和优化。
4 对打码机的改进建议
由于枕式包装机上打码机的油墨容易擦掉, 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摩擦等因素而导致打印的三期字码模糊不清, 因此目前部分制药企业采用在设备上加配喷码机来完成喷印。厂家是否可以从设备的整体、美观、得体考虑, 设计一个喷码机的合适放置位置。
5 对冷却水的改进建议
枕式包装机是外包装设备, 在外包间接冷却水时常常因为位置的原因而很不方便, 目前我公司是采用小水泵工作, 建议厂家以后能随机配置循环水泵, 把服务做得更周到更细致。
6 结语
对改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8
一、营造氛围,提高兴趣
学习外语,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在英语学习中同样如此。在具体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多媒体技术,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但教师可先录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再比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图片上有花、树、动物、人、椅子、河流和船等,然后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们要去动物园里游玩了。Now, boys and girls, look carefully please. What’s in the zoo ?”对于这样的提问,学生们回答的积极性会非常高,他们很容易就能说出“There’s a red-crowned crane in the tree .There are some swans on the river”等句子。然后,对于“There be”句型中be动词的用法,教师只需稍稍提醒一下学生就行了。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情境中深入角色,才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进而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提升自我。
二、鼓励发言,宽容错误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或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很容易在用词和语法等方面出错。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能一听到学生讲错了,就立刻打断学生的发言、纠正其错误,这种做法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扰他们的对话或表演,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并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应在学生对话或表演完毕后再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他们,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肯定,而要在肯定的评价中委婉地指出他们的错误。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生纠正讲话者的错误,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所有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仅是要找出学生的错误,而且应该花大量时间去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对于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由此可见,要想有效地纠正语言错误,关键在于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进行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三、坚持练习,借力测试
教师要想真正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就要在口语训练上多花时间,不能因为进度、难度等原因而随意缩减或者随意应付新教材提供的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改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的传统教法,并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开展好教材中安排的Pairwork、GroupWork、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丰富多彩口语活动。因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流意见,这样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又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语言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此外,适当的口语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期组织口语测试是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有力措施,它能促使学生重视英语口语,还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口语训练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式:第一,短文朗读或对话表演。用这一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大朗读量,逐步规范语音和语调、培养语感。第二,提供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表述,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熟悉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学生可活学活用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材料。第三,让学生看图进行口头作文。这种训练既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第四,让学生复述小故事。这是训练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能力的好方法。
关于改进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建议 篇9
2007年12月25日,县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报告七届一次会议以来收到委员提案数为87件,到了2009年3月9日七届三次会议,报告七届二次会议以来收到委员提案数为85件。从提案办理的情况来看,七届一次会议及其闭会期间,对提案的立案数为87件,立案率为100%,其中已解决和基本解决的为44件,只占收到提案数的51.76%;正在解决的30件,占35.28%;列入计划解决的7件,占8.1%;难以解决留作参考的4件,占4.35%。七届二次会议及其闭会期间,收到的提案数比上一次少了2件,经审查立案79件,其中并案4件,未立案1件,立案率下降到98.8%;从提案办理情况来看,已解决和基本解决的35件,仅占44.3%;而不能解决的则上升到15件,占了19%。提案数一年比一年减少,而不能解决的提案数确一年比一年多,其中就其原因,综合委员讨论意见,无外呼以下两点:
1.有的委员文化素质偏低,对政策和法律法规知之不多,在撰写提案时,所提问题或不符合有关规定,没
有产业政策和项目支撑,提案办理单位无法办理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2.有的部门对委员提案工作不予重视,或只答复而不管效果,或重答复轻办理,或应付式答复不办理,或。
以上两点都会严重挫伤委员提出提案的积极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提案办理的工作方式:
1.每年组织委员参加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1至2次,使委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明了国家产业和项目政策,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从而多提和提出质量更高的提案。这项工作费用应列入财政预算中。
2.在落实提案办理单位后,要立即组织提案办理单位与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共同商讨提案办理的方案和措施,争取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理解和更大支持,从而增强委员与提案办理单位的沟通,这对提案办理工作有百益而无一害。提案办理结束后,办理部门要主动邀约委员进行面谈,通报提案办理过程和结果,征求委员意见和评价,若需整改要立即着手整改。通过双方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提高了提案办理工作的透明度,拉
近了双方的距离,就是无法办理或办理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委员也会予以理解和支持,提案办理质量和委员满意度将会得到最大的提高。
3.每年一次的政协委员会议都要以文件的方式通报上次会议以来所有提案办理答复的结果和委员对提案办理答复的评价、意见。对提案办理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应予以表彰;对提案办理工作不力、流于形式,委员极不满意的单位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限期办理。
【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建议】推荐阅读:
对校长的批评意见和建议08-01
给校长的建议英语08-02
给校长的建议教学教案10-12
给校长的个人建议书10-07
对校长的考核评价10-17
对如何当好校长的体会07-11
向校长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书06-27
给校长的建议书小学生10-09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信小学作文06-10
小学生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