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

2024-06-29

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共10篇)

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 篇1

《春江花月夜》全诗三十六句,前十句营造了春江花月夜浩瀚幽远、静谧瑰丽、澄澈优美的诗意境界。诗中五至十句写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读者读到这里时,脑中不自觉会出现句中描绘的画面,微波荡漾的河流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在花草丛中就象雪珠一样,眼前一片澄明不觉得空气的流动,水边岸上的沙变成了白色看不见,江水和天色清静得没有一点纤细的灰尘,天空的月亮显得更加明亮。但诗人并不一味营造意境,他在接下来的十一至十八句的追问和感慨虽略带伤感却并不消沉颓废,其中两句 “江畔河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历来为人称道,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诗人在这里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探求,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全诗展现出不同一般的风貌。《春江花月夜》的风貌跟初唐时期诗歌革新的主张是分不开的,初唐诗反对齐梁宫体诗的轻靡浮艳,主张文质并重,开始追求情思浓郁与气势壮大,这种诗歌革新的气象在唐初宫廷诗人身上已初露端倪,等到了“吴中四士”时期,诗人们开始清除南朝诗歌和唐初宫廷诗风的弊病,自此唐诗开始有了篷勃的生命力,而《春江花月夜》正是在这一主张下产生的杰作。

《春江花月夜》整首诗表现的虽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诗句外形鲜明、内蕴丰富,全诗显出一种清丽健康的格调。如果说诗的上半段写的是优美的意境和哲理的思考,那下半段诗人则回归主题,写游子的相思离愁之意,诗中第十七至二十四句写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写游子和思妇的离别愁思,游子在外思念爱人,而思妇所住的楼上,可怜只有孤单的月影与梳妆台相映,月光停留室内,使人愈发思念离人,月光来了不去,不是月光不去,是我想念你啊,在外的人。这几句诗人写思妇的心理行为,跟杜甫的《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月夜》杜甫完全以妻子的口气写出,而张若虚则描绘出一个画面,离人和思妇,思妇居所的月光,借月光赖着不走表达相思之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传统是抒情,而抒情往往要凭借着情和景的联系,才能自然发出。《春江花月夜》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先不说整首诗的格调,就游子在如梦如幻的氛围中思念家中爱人来说,便是超越情景交融的“兴象”,“兴象”是中文专业术语,“兴”指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象” 指物象,文学作品里所表现的事物形象,二者结合指诗歌表现上特具的那种言近意远,吞吐不尽的美学属性和艺术情趣。《春江花月夜》由夜间宁静清绝的景色引发出思妇的居所,月光的徘徊映照思妇的孤单,拂不去的月光象征思妇的想念绵绵不绝,进而显出游子对思妇的情思,有情有景且气氛协调,脉络贯通。诗的后八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写游子和思妇的相思如此之深,却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只有借月光遥寄思念。而在月光下遥想的情景中,又将发生多少的追忆和回想?诗歌最后以月光和思念之情一起洒落在江水之中、岸边的树上做结,全无一字回忆过去和向往重聚,指向一个“象外”的世界,任读者自己去揣摩和想像。

《春江花月夜》在唐代即为人所激赏,它的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和谐,意境清明澄澈,风貌清丽健康,既包含了丰富广泛的人生哲理,又给人以无穷想象。闻一多先生甚至认为:“在这种诗而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 篇2

那么, 面对《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的诗篇的教学时, 是否也可以采用这样将悦耳的乐曲与优美的诗歌相结合的方式, 以再现诗歌的意境, 加大诗歌的内涵深度, 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品位, 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呢?

我在教学过程中走出的第一步, 是让学生听曲。

名曲《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 原名《夕阳箫鼓》。按音乐标题理解, 可能是描写夕阳西下时, 江面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动人的乐曲在琵琶的独奏中拉开了序幕, 使人仿佛看到了漫天的晚霞映照着碧波万顷的江面, 映红了金色的沙滩;一叶渔舟静静地漂流江中, 渔人轻抚船桨, 神情怡然。接着, 悠扬的琵琶声如轻柔的微波弥散开去, 使他们仿佛看见独立江畔的一座江楼, 聆听江楼的阵阵钟鼓。月出东山之上, 溶溶月色, 皎皎清辉, 江上银波闪闪, 江流曲折, 江畔花影重叠, 水际浩渺。观一叶渔舟漂流江上, 渔歌唱晚, 婉转悠扬, 江水回澜拍岸, 银浪堆雪, 桡击月影, 波及远濑, 此时无尽的情思揉进夜月江波之上。接着, 有伊人伫立沙滩, 江风拂面, 柔发共柳絮飘飞, 企盼之神情尽在曲中。尾声的琵琶声是那样的飘、悠、长, 如同一叶轻舟在远处的江面上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如此的幽静与安谧, 使人沉醉于这春江水波、江天夜月。一切都沉浸在梦魂牵绕的琵琶声中, 一曲《春江花月夜》牵动了多少衷肠。

音乐是用声音塑造形象的。在听曲的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如何用声音塑造形象, 从优美的曲子中去感悟、品味、想象春、江、花、月、夜这些意象, 去想象在月下发生的美丽的传说、故事, 去感受曲作者营造的美好、安静、闲适的氛围, 去领略大千世界赐予人类的美景。当我们沉浸其中时, 会理解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想到夜月之柳絮、夜月之花丛, 会感到热血汹涌, 衷肠畅抒, 仿佛朦胧的夜月、清朗的春风、沉重的春花、皎洁的明月、伊人的企盼伴随着你, 如一幅真挚祥和的人生生活画卷铺展在你的面前, 真可谓“三月不知肉味”。是什么原因使名曲《春江花月夜》达到如此美好的地步?产生这般无穷的魅力?这与它借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而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欣赏诗亦是如此。通过诵读, 可以把诗中的意象部分找出来进行诵读, 体味每个意象的意蕴。通过反复的诵读, 普遍感觉意象、非意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依象而生, 象依意而显。没有象, 意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意, 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于是, 第二步便让学生吟诗。

张若虚一生仅留下包括《春江花月夜》在内的两首诗, 此诗“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此诗构画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 诗中有绚丽如画的写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有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有在月夜之中, 思妇与游人两地相思的深沉的刻画: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有一尊残月中的落花与流水的烘托: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春江水波荡漾, 江花落红无声, 残月清辉难留, 静夜思情依依。无论是浓墨重彩的写景, 还是深沉迷离的抒情, 无不体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清幽意境之美。

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从节奏上看诗, 从语言上看诗, 从情境上看诗, 从构思上看诗。此诗如同白话, 语言通俗, 意境深远, 反复吟诵, 进入境界。以《春江花月夜》之诗看《春江花月夜》之曲, 有吻合珠联之妙而又各有千秋, 各得其所。听曲吟诗, 会景揆情, 相得益彰。

一首诗, 一曲曲, 使我懂得了生活在教学中的意义所在:没有生活便没有语文教学。在这新课改已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岁月里, 不妨听听琵琶声, 诵诵古诗词, 做一个古诗词的教学者和享受者。

摘要:如何将古代诗歌的欣赏进行到底?适当地调动有效资源进行诗词曲共赏, 听吟诵同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鉴赏 篇3

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论唐诗诸家源流》)的张若虚,千百年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若隐若现地在唐诗的星河中闪烁着别具一格的光芒,他仅存的两首诗歌之一《春江花月夜》以真挚的离情、睿智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幽雅的韵律、神韵的境界使读者折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流传千古。《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诗篇题目的春、江、花、月、夜五个诗歌意象,它们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机地构成了一个魅力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更何况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早已阐述:“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由此可见,月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月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西斜——落下。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了九韵。庚韵——霰韵——真韵——纸韵——尤韵——灰韵——文韵——麻韵——遇韵。前呼后应地切合诗情的起伏让五种诗歌的意象丝丝入扣,和谐地构建诗歌的意境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就是一首回环往复的《爱情小夜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美丽的画卷一打开: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意象阔朗明丽、清新出尘、神秘朦胧、气势宏伟。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起,不禁让人遐想联翩,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生命的活力。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的丹青妙手轻轻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巧妙地接引出“春江花月夜”的题面。月光精致地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巧妙地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境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明的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永恒——短暂,时空无限,生命有限,诗人的心灵与自然有了一种神性的交流。充分体现了中国诗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别开生面的翻陈出新,轻巧地把诗歌的基调定在“哀而不伤”的境界。宇宙永恒,江月常在,人代代相传。自然地由景到人,蕴含深意。又巧妙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白云、青枫浦等托物寓情,明静的诗境中融入了哀伤,可谓是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回环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诗人以飘泊无定的愁心来想象“扁舟子”而思家念妻,意蕴深广,情韵悠扬。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几句诗很巧,诗人没写自己的思念而写想象中的爱之人如何思念自己,对思妇的怜爱和歉疚溢于言表,这种深情是多么感人,多么投入,多么执着,既肯定了生存价值也体现了生命意志。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家,是最令人情思摇曳的向往与归宿,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象中的实境中蕴含着梦境,这样的时空叠合、虚实相间、婉转悱恻的写法真的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人羡慕月夜回家的游子,想象中温暖的家园,诗歌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作结笔,可以说既是写月落亦是说同情。让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共同塑造出一个空灵邈远的魅力意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诗,画中画的上品之作,有机地将诗情、画意、哲理融汇于一炉,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态连为一体。诗人依次有序地描绘月光笼罩的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富有诗意的景象,宛如一幅淡雅淋漓的水墨长轴画卷,月亮是轴心,是神魂。并且,按照时间先后来布局谋篇、安排诗歌的结构: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原文鉴赏 篇4

生平简介

张若虚(约660— 约720),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人同以吴越名士,扬名京都。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又和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诗鉴赏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开篇前八句用出生法,将五字逐字吐出;结尾后八句用消归法,又将五字逐字收拾。首尾遥相呼应。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泻染春江浩阔,反复咏唱春月皎洁。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鱼龙、潇湘、碣石等为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等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觉察,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象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了。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一。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缔。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诗情,是思妇感情波涛澎湃激荡到极点的升华,而决不是概念化的逻辑思维的产物。诗中人生哲理的火花,是由“孤月轮”的一个“孤”字与思妇的心灵撞击所产生的。

一个“孤”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明月的孤寂联想到思妇的孤单,体味出她胸中的相思期待之苦,并给下文作了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是全诗感情冲动的高潮所在。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两句是写一轮明月同照两地,我们夫妇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互通音讯。我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呵。可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世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虚实相间,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最后一段,天已将晓:“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四句是写离愁夜曲结束,新的一天的思恋情歌开始。

“摇情”二字描摹出了思妇那摇人心旌的如梦似幻的真挚相思之情,使无形的感情真实可感。

总之,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潭、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九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离妇的离愁。诗人紧扣这一离愁至重、意境浓郁的中心来谋篇布局,做到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的声韵之美,对《春江花月夜》诗情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韵脚平仄交错,音节和谐,每韵都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形象画面。有些句子用了律句的平仄加上不少偶句,排比句,顶针句的运用,使诗歌错落有致。其中对春江明月诗人能把诗歌声韵节奏的外在律与诗人感情的内在律有机融合,以声韵来透露思妇情绪变化的升级,显示出自然美景无人共赏青春虚度的凄楚,使思妇的离愁与景自然和谐,表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功力。这首诗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由于诗人善于严格把握声韵,因此给人总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颓废,缠绵而不消沉。

此外,《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句还富于哲理。

最美不过“春江花月夜” 篇5

张若虚传世之诗仅存两首, 然一《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三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流畅婉转, 出刘希夷《白头翁》上……。”[1]清人管世铭日:“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何尝非一时杰作, 然奏十篇以上, 得不厌而思去乎。非开、宝诸公, 岂识七言中有如许境界。何大复未之思也。”[2]明代文学家谭元春赞曰:“春江花月夜, 字字写得有情, 有想, 有故。”[3]

全诗从题目、内容到意境、哲思、情理, 浑然天成, 令人叹为观止。

题目“春、江、花、月、夜”五字五景, 字字珠玑:时、地、景;水、陆、空囊括万象。

“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和, 春日暖, 春山润, 春水涨, 春树翠, 春草绿, 春花艳, 春鸟鸣……春色、春声、春景让人迷恋, 使人神清气爽, 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迫不及待地想扑入大自然的怀抱。

“江”, 波光粼粼, 白帆点点, 那流动的岂只是江水, 更是流淌着的勃勃生命……

“花”, 赤、橙、黄、绿、青、蓝、紫, 红的像火, 粉的似霞, 白的赛雪……“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月”, 静谧、安详, 远离尘嚣与世俗。朗朗乾坤, 玉盘高悬, 银散人间。“明月几时有”的慨叹, “月上柳梢头”的期盼, “多情只有闺情月”的缠绵, 千古文人把无尽的情思和无穷的想象都赋予了熠熠生辉的皎月。不能想象, 没有月的夜晚, 会少了多少诗意, 缺了几多灵感。

“夜”, 没有了白日的繁杂与喧闹, 一切都静了下来, 披着月光, 闻着花香, 所有的都酣然入睡了吗?有无不甘的灵魂在内心深情的呼唤?

春、江、花、月、夜五字皆为名词, 皆可独立成景, 但连到一块儿, 又互为铺陈, 互相修饰, 构绘出一幅美轮美奂、令人心驰神往的良辰美景图。

诗人仅一题目已让人遐思飞扬, 无限向往, 那全诗又会描什么景?抒什么情?绘什么人呢?重点在哪里呢?

全诗分为三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紧扣题意, 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 呈现出了一幅浩淼、恬静、多彩的醉人画卷。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首句一个“生”字把江海相连、月共潮生、气势雄伟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接下来诗人写了很多景:潋滟的江波, 芬芳的草甸, 似霰的花林以及汀上的白沙。细细品味后, 会发现诗人绘这多美景, 都为重点突出一个“月”字。月生江海, 光洒万里, 那银辉泻在林中, 使那林上之花好像布满了雪珠, 泻在空中, 又恰似晶莹剔透的银霜流飞, 泻在地上, 柔美、朦胧、皎洁, 令那白沙似有还无……好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这一切都拜月神所赐, 春、江、花、夜只是背景, 明月才是诗人极力渲染的意象, 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观察之精微、描绘之精妙。这一部分里, 诗人描写了一幅意境空灵、邈远的春江花月夜之景, 令人心醉神迷。

可自古以来, “月”又不是孤独的物象, 它见证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 它是人们托物寄情的最佳选择, 也正因如此, 诗人仰头望月, 神思驰骋, 遐想翩翩, 于是自然而然的由写景转入第二部分思索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是问人?问月?还是问自己?无人回答, 也无需无法回答。岁月无情, 人生有限, 哀伤吗?是的, 但“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 代代相传的人生却没有穷尽的, 一如这滚滚而去、不见尽头的江水。至此, 我们明白, 诗人月光里在感慨生命, 探索人生。他悟出并诫告世人:人生应有的境界是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人生的长河里, 可少许的感伤, 却不可消沉、颓废!所以, 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 ……所以, 尽管悲伤, 仍感轻快, 虽然叹息, 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 无垠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4]

第三部分写游子思妇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 清枫浦上不胜愁”, 承上启下, 一个“愁”字道出了情。谁在愁?扁舟上的游子, 还有明月楼上的思妇。“谁家”“何处”两句互文见义, “两地相思一样愁”。这两句总括下文:“谁家”一句对应着最后八句写游子, “何处”一句对应着前八句写思妇。清人王尧衢曰:“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 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 以描情事, 楼上宜月, 扁舟在江。此两种人, 于春江花月夜, 最独关情。故知情文相生, 各各呈艳, 光怪陆离, 不可端倪, 真奇制也。”[5]

先写思妇。“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是月徘徊?还是人徘徊, 还是人月共徘徊?思妇情深意浓, 思夫夫不见, 心神不宁, 坐卧不安, 仿佛天上月神有知, 倾泻下这满地的柔纱似的银辉来抚慰佳人, 岂不知明月照镜镜照人, 可怜镜中人茕茕孑立难成双, 徒增无限愁绪。佳人的思之苦, 情之浓, 像这随处铺漫开来的月纱裹挟着她, 使她由思念到伤感到幽怨。于是生气地“卷帘”“拂砧”想遣散这恼人的月光, 一“卷”一“拂”两个看似无心随意的动作, 恰恰暴露了女主人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恋, 达到了“此地无声胜有声, 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传神效果。既然盼君君不见, 怎么办呢?“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随逐华流照君”一下子让思妇从郁闷、幽怨的情绪里挣脱出来, 升华为美好的祝愿, 尤其一个“逐”字, 使思妇真挚、殷切、执着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真乃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既是“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纹”也阻挠不了我的思念与深情祝福, 可见思妇用情之深!可话说回来, 若全篇只写女主人公单相思, 用情再深而无回应, 那就变成了苦恋、悲情, 自是影响诗情、感染力和境界高度。

于是诗人在最后八句里重点写游子以呼应“谁家今夜扁舟子”, 思妇情深, 游子同样意浓:回家、团聚时时萦怀, 因此即使在梦里也在担忧:春花落, 春光去, 春水流, 月西斜, 该回了, 该聚了……可惜的是“斜月沉沉藏雾海, 碣石潇湘无限路”。游子的无奈、凄苦、孤寂、落寞跃然纸上, 此情何堪?于是临江仰望“年年只相似的江月”, 发出了千年游子的心声:“不知乘月几人回?”月无语, 人更无语。人难见, 情难遣, 无

“天人合一”思想的再认识

王宇宏罗琦 (空军航空大学社科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思想, 它包孕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 对中国的历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道德危机、心理问题、和平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天人合一”思想一定会再次发挥重要的作用, 带给人类宝贵的启示。

关键字:天人合一;敬天保民;以德配天;民胞物与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及内涵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华夏民族辽阔富饶的土壤不仅为中国的祖先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 而且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中国祖先在对自然界无限依赖和感激的情感下孕育而生。

“天人合一”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历程。根据它在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一) 先秦两汉时期

1.“敬天保民”的思想

中华大地丰厚的土壤养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正如古人所认为的那样, “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 人是天工造化之物。人生天地之间, 秉受自然灵气而生, 依赖自然滋养而长。因此中国最古老却又文明遐迩的六经之首《周易》把天地孕育万物的恩德称之为“生生大德”, 并提出了淳朴却又深刻的“敬天保民”思想:“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 ”

这段话鲜明的说明人类只有与天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才能永保太平, 繁衍生息, 即只有“敬天”才能“保民”。

2.“以德配天”的思想

天孕育了万物而无所求, 因此“天”在中国祖先心中是最仁善无私、高贵圣洁的。正如孔子所感叹的那样“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 ”因此《周易》中不仅提出了“敬天保民”, 也提出了“以德配天”, 即要向“天”学习:“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可奈何春去也, 月兮月兮奈若何?只好寄情极目无边的江树:“落月摇情满江树”月虽落, 情不绝, 缕缕思念洒江边。但愿夫之心, 妇有知, 牵手言欢会有时!

如此, 一幅充满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深邃感慨的哲理美和人间最感人的爱情美的画卷铺展在读者面前。诗中春江花月夜之景和儿女情长与人生哲理水乳交融, 升华了诗歌的意境。

在初唐浮华文风笼罩的背景下, 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把大唐引进了诗歌的朝代的。这正如闻一多所言:“在这种诗面前, 一切的赞叹是饶舌, 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 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 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 更是过程的过程。”[6]

(《周易》) 。这时的“天”就不再是自然的天, 而是人格化的天, 即“天道”, 是人类社会效仿遵循的楷模, 是人道制定的根本依据。因此, “以德配天”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和引申, 是“天性”与“人性”的结合与沟通。

在“以德配天”思想的基础上, 孔子参照“天”仁爱无私的美德提出了“仁”的思想。“仁”就是仁爱无私, 包孕了“推己及人”“成人成己”的思想内涵。“仁”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此后汉代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天与人在本质上是想通的, 因此天与人可以互相感应;人做了不仁不义的事会遭天谴;而如果政通人和, 天也会降下祥瑞以兹鼓励。

总之, “敬天保民”“以德配天”“仁”“天人感应”的思想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天”已经从自然之天走向了人格化的天, 是人类社会参照和模仿的天道。

(二) 宋代——“民胞物与”的思想

随着儒家“仁”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使“天人合一”思想由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逐步过渡到“人与人”的关系。北宋时期, 著名哲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一词, 并且指出:“乾称天, 坤称母。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既然天是我的父亲, 地是我的母亲, 那所有的人不就都是我的同胞, 万物不都是我的伙伴了吗)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民胞物与”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 使“天人合一”思想彻底不再局限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生”这一层意思上, 而是又引申出“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要和平相处”更为宽广、深刻的思想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先秦的孕育, 汉代的发展, 到了宋代终于脱颖而出, 并在中文化思想史上绽放出美丽的奇葩。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文明的根, 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对中国人修身养性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祖先更加的热爱大自然, 他们在拥抱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 不仅形成了和谐豁达的品性, 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正如孔子在两千

参考文献

[1][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中华书局, 1958.

[2][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3][明]谭元春《唐诗归》卷六[M].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 雕虫馆刻本.

[4]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5][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M].长沙:岳麓书社, 1989.

异乡的春江花月夜 篇6

这令我们这个“久经沙场”的乐队也不免有些紧张。演出开始了,随着“将军令”令人震撼的节奏响起,台下传来了阵阵掌声和喝彩。我们的情绪也高涨起来。

很快轮我和张馨以的古筝琵琶二重奏了。我们带着微笑走上台,向观众鞠了一躬。顿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我们心静如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用这古典的乐声征服在场每个德国人。我们相互致意后,“春江花月夜”轻柔的乐曲便从手指中轻轻流出。我眼前呈现出一幅夕阳映江面,春风拂涟漪的景色。岸边春意盎然,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曲未了,渔船远去,万籁俱静,春江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宁静。乐曲在徐缓的尾声中结束,余音绕梁,我还沉醉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诗情画意中,全场寂静良久……暴风雨般的掌声哗然而起,我们起身向观众鞠躬,哪知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我们连谢三次幕,而掌声更热烈了……我再一次坐上了琴凳,以一首“渔舟唱晚”来答谢这热情的掌声。当我起身答谢观众时,看见台下坐着的白皮肤的德国人那一双双蓝眼睛聚焦到我身上,我感受到他们内心对音乐的渴望。音乐无国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意。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让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为它折服。我作为一名小小的演奏者,能将它展现给外国观众,并从这掌声中听到他们对中国音乐的赞美,我真的感到无比自豪。

整场音乐会在“赛马”悠扬的曲声中结束。然而结束的仅仅是音符,掌声并没有结束。我们连连谢幕,而掌声如潮水淹没了我的耳朵。

我曾经历过无数次演出,也到过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从未听到过如此热情的掌声。这掌声响彻了整个音乐厅,也响彻了每一个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心!

《春江花月夜》 篇7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春江花月夜 篇8

起初那江水还是个调皮而胆小的孩子,好奇地伸手触摸一下江岸的更高处,然后急急忙溜回去,打个滚儿消失在江流之中。紧接着如同被煮沸了,甚至冒出了连串的气泡,踊跃着淹没了江岸,蠢蠢欲动,准备随时随地溢出去。

但终于还是没有溢出去,倒反而浮起了一枚巨大的珍珠,那般晶莹圆润,照耀着整个江面波光粼粼,那是一条白龙在水下游动吧!然后珍珠腾空而起,高悬着,要让整个野外的生灵都为之哗然。

那岸边的花最按耐不住了,江边的风吹拂着,它们就统统弯腰低头,对那珍珠顶礼膜拜,接受着皎洁月光的恩赐。后来它们都变地晶亮洁白,好似一瞬间都要化作漂亮的仙子了。

《春江花月夜》运笔思路解析 篇9

全诗以意象“月”为灵魂,贯穿始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开篇就出现月,这是初生之月,大而圆,明又亮,在汹涌的潮水簇拥下,略带羞涩,挣破那层透明的海雾,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露出红彤彤的脸来。月的到来,江水、海面、长空共奏一支清雅、悠扬、华丽之曲。

月缓缓升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水天一色的世界,纤尘不染;皓月当空,令人沉思。诗歌自然进入第二乐章——“月下追寻”。寻觅“初月”与“初人”的关系,探索时空的源头,沉思“短暂”与“永恒”的辩证关系,聆听流水远去、自然轮回的回声。

由“初月”照“初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歌自然进入第三乐章——“明月相思”。游子远游,明月楼上,思妇徘徊,望月兴叹,眼泪涟涟。还是那灵性十足的月光,温柔的抚慰“妆镜台”;温情脉脉的月光透过帘子,洒在“捣衣砧”上,照亮多少曾经欢愉的地方。“我”(思妇)愿化作一缕月光抚慰“你”(游子)带泪的脸庞;“我”愿是“鸿雁”、“鱼龙”,越过千山万水,追随“你”忙碌的身影,抚慰“你”心灵的忧伤。皓月为证,天地可见,思念你的情思如月辉洒落一地。

或许是“心有灵犀”的缘故,游子“昨夜闲潭梦落花”,诗歌进入第四乐章——“月落思归”。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深了,月西沉。游子“梦落花”,花开花谢,自然规律,青春易逝,韶华不再。游子思归的心啊,如风中飘落的花瓣。流水送春归,落月复西斜,随那最后的一抹春光,乘着最后的一丝月光,回到明月楼,安慰离人心,同享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梦醒之后是泪滴,望那遥远而艰难的回家路,游子是多么的伤心和无奈。“落月摇情满江树”,还是那月,伴着游子,那满江、满树的月辉是游子满心的感伤,何时归家,何时团圆?

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 篇10

一、源流提要

张若虚之前已有几人写过同题目的诗, 但与隋炀帝、诸葛颍等六朝的写法大相径庭, 明代胡应麟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流畅婉转, 出刘希夷《白头翁》上, 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 初唐无疑”。④其构思缜密、精巧、别致也远远超过前人, 正如清人黄家鼎所说“五色分光, 合成一片奇锦。不是补天手, 未免有痕迹”。⑤

从《春江花月夜》题目看, 诗景中离不开“春”、“江”、“花”、“月”、“夜”五个方面的内容。“春”是一年中最撩人游子思妇离愁思绪的季节, 是诗中总的背景, 一切的发生都在这里面, 是时间观念的大范畴; “夜”则是表示时间观念的小范畴, 是该诗发生的主要时间, 有“月”必在“夜”里。“春”与“花”有关, 春天是百花争妍、万物生机的季节, “花”就成了春天的象征, 但夜晚是无法观赏花的, 所以全诗点到为止, 只写了两处且为虚写。“春”作为总的背景无法实写, 只有通过一些春天该有的迹象来表达, 于是“春”、“花”、“夜”都不能成为重点, 所以把“江”、“月”作为主线来统摄全诗。从全诗的内容看, “诗中“春”凡四见、“江”十二见、“花”两见、“月”十五见、“夜”两见”。“江”在地上, 代表空间上的范畴, 正所谓“碣石潇湘无限路”, “碣石”在北方, “潇湘”在南方, 为此便纵穿唐朝地图南北; “月”在天上, 代表的是时间观念, 诗人从“海上明月共潮生”一直写到“落月揺情满江树”, 从前一天晚上月亮刚刚升起写到第二天月亮沉下, 整个夜晚都是“月”的天下。“江”与“月”则是相互联系、平分春色。“江”在夜晚似乎是不能看见的, 正是有了“月”光才能零星的窥见, 才能“活起来”; “月”因为倒影在水中才显得澄澈、显得可爱。可以说“江”是“月”的衬托、是“月”的背景。其实, 天上“月”与地上“江”就是游子和思妇的象征, 相思之人一个在天, 一个在地, 千百年来就这样对望着, 相见, 如镜中花、水中月, 愁思“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作者巧妙地“把春、江、花、月、夜五事融而为一, 创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幽邃深远、纯净空明又洋溢着真挚情感与生命力的艺术境界。”[2]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艺术效果, 让人惊叹不已, 荡气回肠。

《春江花月夜》璨誉古今, 历来见仁见智。明末唐汝询认为“此望月而思家也。言月明而当春水方盛之时, 随波万里, 靡所不照。霜流沙白, 状其光也。因言月之照人, 莫辨其始。人有变更, 月长皎洁, 我不知为谁而输光乎? 所见惟江流不返耳。又睹孤云之飞而想今夕, 有乘扁舟为客者, 有登楼而伤别者, 己与室家是也。遂叙闺中怅望之情, 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归路之遥, 恨不能乘月而归, 徒对此江树而含情也”⑥; 清人王尧衢在《唐诗合解》中认为“此篇是逐解转运法, 凡九解: 前二解是起, 后二解是收; 起则渐渐吐题, 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 虽其词有连有不连, 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子字, 环转交错, 各自生趣。春字四见, 江字十二见, 花字只二见, 月字十五见, 夜字亦只二见。于江, 则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以为陪; 于月, 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内, 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楼上宜月, 扁舟在江, 此两种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独关情, 故知情文相生, 各各呈艳, 光怪陆离, 不可端倪, 真奇制也。”对此诗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而美学家李泽厚从美学的角度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 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 ……所以, 尽管悲伤, 仍然轻快, 虽然叹息, 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 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 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 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意识意境。”[3]程千帆从文学功绩方面说“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 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 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这篇诗是王、杨、卢、骆之体, 故其历史命运曾随四杰而升沉。这是我们理解它的起点……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 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 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 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4]认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出于四杰, 又超乎四杰。

二、诗句论读

( 一)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本诗起始四句诗人在宏观上从“月”写起, “月之精生, 水是以月, 盛而潮大” ( 《抱朴子》) 营造了一个宏伟、宽广的意境。此时“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论月水之精, 潮有大小, 月有亏盈”《杨泉物理》“海潮”与“月”共生, “江”与“海”相连, 此处“江”是诗人描写的主体, 在“江”的背后作者安排了一个更为辽阔浩缈的背景———海。写“江”用海来衬托, 则视野就更为广阔; 顔延说“春江壮风涛”“春江”与“春潮”相连, 从“海上”着笔“结轻舟而竞逐, 迎朝水而振缗” ( 左思《吴都赋》) : 江海齐平, “排流呼吸, 随波游延” ( 郭璞《江赋》) 是春天的迹象, 江海相连意境更为广阔, 而“月明星稀, 天髙气寒” ( 阮籍诗) 所以“月”的升起要选择在“天高星月明”《子夜歌》) 的海面上, 才显得“月”圆满、大气, 气魄宏伟而不小家碧玉, 这才能在渺茫黑夜中照亮江天。诗人写“海”就比纯粹的写“江”和“月”要雄伟壮丽得多。“千万里”《抱朴子》曰“春日居东, 宿天高一万五千里, 故春潮渐起也; 秋日居西, 宿天卑一万五千里, 故秋潮渐减也”和“何处春江”这样似乎无所不包的全称词“即此春江上, 无俟百枝燃” ( 梁元帝《江中月影》) 。于此种种, 诗人是在用纤丽的笔调写磅礴的万千气象, 可见诗人目光之远大、胸怀之宽广, 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无比辽阔, 难能可贵。

( 二)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此四句渐入深微, 从微观具体来写, 把春、江、花、月逐步点出, 夜色自在其中。“芳甸”一词, 谢朓有“杂英满芳甸”, 是花的集处, 是春天的特色, 隐含着“春”, 故下面才有“花林” ( 梁武帝曾有“朝日照花林”) , 但花不宜于夜景, 只是一笔带过。“江流宛转绕芳甸”写江流之曲折, 似乎有留恋春光之景, 如鲍照“清流婉转时欲沈”。而花“皆似霰”《说文》“霰, 积雪也”, 柳恽有“春花落如霰”说明月之大, 从侧面转到写月上。后两句写月光之活, 月光之亮。“流霜”者“流霜注流, 犹飞也” ( 张协) “结凝霜于寒空” ( 陆机《感时赋》) 二字写“月”活; “白沙”者, “白沙, 如积雪”《湘中记》、“看白沙而似雪” ( 梁元帝《赋》) , 二字写“月”亮, 似意动用法: 像……一样。“流霜”虽“活”, 但“不觉飞”所以“活”是假象, 只是用来形容月光之皎洁, 李白有“疑是地上霜”, 李益有“受降城外月如霜”大约受此影响。最后诗人用看不见“白沙”来写月光之强。此节写出了月色的皎洁、明亮无比, 为下文写“月”作了铺垫。

( 三)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此节前两句状物, “江天一色”《汉书·梅福传》云“一色成体, 谓之醇”辽阔的江天“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没有任何纤尘, 所以“皎皎空中”唯明月独在, 整个江天都是“月”的, 这时天地都仅是“空中之一细物”《列子》。这里“江”是“月”的背景, 在这辽阔的江天, 水天一碧, 上下无垠的时空中突出“苍茫孤月上” ( 徐仪诗) 独有“夕波照孤月” ( 梁简文帝) 这两句是景语, 却已经涉及到了宇宙的永恒。于是后面两句就开始引入永恒境界, “春江夜明月, 还望情如何?” ( 王融) 诗人回溯历史, 叩问人生、宇宙, 以时间形式追问“人见月”、“月照人”之情形。因此, 到下一节诗人才涉及到邈远无涯的将来, 才把时间的长河联系在“江月”之上。

( 四)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一节四句正式进入永恒境界与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境界相出。人生世代无穷, 而古今江月常在, 万物“周览无穷已” ( 嵇康) 。人有情、多情, 后面的游子思妇就是写尽古今之愁绪。“江月”是外在的事物, 难道亦属有情? 在这里作者却没有作平白直叙的肯定答复。只说“不知江月待何人”, “待”字含有特殊的情感在里面, 翻开汉语词典来看, 有“待”字词组都有人情的味道, 可见诗人是赋予了“江月”浓厚情感。一个“待”字, 仿佛写“江月”在等待什么人抑或憧憬着什么。在诗中, 所“待”何人, 为谁而待? 无从得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这个“待”的人可能就是诗人。千百年来, “江月”虽被无数的人描写、歌颂, 却寂寞了多少春秋, 始终没待出那个能写出自己心声的人, 而诗人的到来, 终于为它们留下了千古丹青妙笔。也许“待”的就是你我, 同它邂逅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拉家常、诉心声……。

与江月相比, 诗人感到“吾身也有涯”, 而“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的短暂, 与宇宙、天地之比的渺小, 便感慨系之矣。苏学士曰: “哀吾身之须庾, 羡长江之无穷”是也。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一切都无法预知, 一切都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消失。最后诗人只能发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感叹。是无奈, 亦是希望滔滔不绝的江水见证, 他日江月所“待”之人。周振甫先生在《< 春江花月夜> 的再认识》中说: “张若虚看到‘江月年年只相似’, ……又看到‘人生代代无穷已’, 即人生的无尽, 这就是与‘永恒’相遇了, 其实这并不神秘,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了……‘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里讲的‘物与我皆无尽’就是永恒”。

( 五)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节及下两节开始转入写情、写人生, 生情的双方为游子与思妇。“白云”是“月”的衬托, “青枫浦”是“江”、“花”的衬托。“白云一片”《诗经》有“英英白云”之说, 是比兴手法 ( 虚写) , 并非实写, 因为夜晚见不着白天的云, 此用与前面“无纤尘”如出一辙。“悠悠, 洋洋思也”《尔雅》体现思妇思愁密集, 悠悠不断; “青枫浦”《一统志》曰“青枫浦, 在长沙府刘阳县”《楚辞》曰“湛湛长江兮上有枫”是游子漂泊之处, 此为实写 ( 赋手法) 。“扁舟子”是“江”衬托, 点出“江”, “明月楼”则爽性点出了“月”; “何处”二字点出思妇在“明月楼” ( 据《北史·邢邵传》“邵缮修观宇, 皆为之名题, 有清风观‘明月楼’”) 上, 却不知在何处楼上, 也不知是谁家的妻子, 只知“暝色入髙楼, 有人楼上愁” ( 李白) 已经“相思无终极”却正“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 曹植) 。“谁家”点出游子不知身处何处, 也不知是何人的丈夫。有了这层定位, 下一两节才有思君黯然的销魂。很明显“江”、“月”都退居二线作为背景出现, 为异乡的游子, 深闺的思妇营造一个撩人离愁别绪的背景, 相思之情便共同所生。

( 六)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一节是从月的角度来写人, 写人是站在游子的角度设想闺中思妇的相思之苦。诗人说“月徘徊” ( 庾肩吾有“楼上徘徊月, 窗中愁思人”) 而不说人徘徊, 说“月徘徊”是把月写活了、写得有了人情味, 在游子看来, “月”是有情的, 是最懂得游子心情的, “月”也是幸运的。这样“月”与游子之间就有了交织的感情, 所以“月”也不负“友人”所望“方晖竟户入, 圎影隙中来” ( 沈约《咏月》) 照亮了妻子的妆静台, “若使月光无逺近, 应照离人今夜啼” ( 梁元帝) 带上了幽情, 但也传达了游子的一份深情。三、四两句, 《拾遗记》曰“椒花之房贯, 细珠为帘, 朝下以蔽影, 夕卷以待月”, 清王尧衡云: “帘卷得去, 月卷不去, 捣衣砧上, 只疑是霜, 然拂拭亦不能去, 视此月光之不去, 反形游子之不来”。月光在“玉户帘中”中始终“卷不去”, 月光与帘交相辉映、斑驳参差、行影不离, “捣衣砧”上拂拭亦不能去, 如此撩人愁思, 无奈“畏思浣纱石, 空忆捣衣砧” ( 庾信) 。刘宋谢庄的《月赋》说“美人迈兮音尘缺, 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两地相思之人都借明月以寄心曲, 所以回到前面月光之“徘徊”不去, 带来的正是这种相思的绵绵情意。

( 七)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此一节是从人写月, 从思妇的角度写怀念游子的相思之苦。开头“相望”, 即望月也, 而非两人能够看见, 所以似实而虚, “不相闻”才是真。远隔天涯, 杳无音信, 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互望月。这样的相思实在是让人叫苦, 思妇再也经不起圆月的挑逗, 终于下定决心“愿逐月华”找到游子“愿为南流景, 驰光见我君” ( 曹植) , 随君一起浪迹天涯。然这种做法只是痴人说梦, 但她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至少也要想想。“鸿雁”句, 王尧衢曰: “既如能飞者鸿雁, 雁飞在月光中, 此处月光, 鸿雁不能带去, 故曰'不度'”思妇幻想着希望鸿雁能够把此处月光带给游子, 把自己的思念传达给游子, 可惜鸿雁“不度”, 此地的月光不能被鸿雁带去。“鱼龙”, 《乐动声仪》有“风雨感鱼龙, 仁义动君子”之说, 此处代表“江”指舟上游子, 圆月之夜, 江水平静, 江月明朗起来, 平时易受惊吓的鱼龙, 在这样的圆月之夜, 任它江上扁舟, 三五成群, 悠然自得, 欣赏起明月来。“鱼龙”在江月中悠然穿梭, 激起的水纹慢慢的铺开, 即“水成文”也, 《诗经》有“风至水回文”。此“纹”非彼“文”, 是不能用写来传递的, 与“光不度”照应, 唯有思念之情如水纹一样慢慢延伸, 无限扩大。

( 八)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两节实为总结之意, 在前面的叙述完之后, “月”也快要走了。诗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情感也迸发出来, “昨夜”即望月之夜, 说明不久天就快要亮了。“闲潭梦落花”显然是虚写, 而“落花”落, 则“春去欲尽”, 又一个“春天”即将过去; “春天”本该是百花齐放、万木争春、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盎然、人心振奋的, 可总有人高兴不起来, 百花凋落、伤春之感、离人之思怎不叫人“肠断”呢?天边“西树隠落月” ( 萧综) , 慢慢就“沉沉藏海雾”, 最终没落于江海之下。现在, 恼人的明月终于被送走了。在游子思妇看来, 他们对这样的月圆之夜, 既爱又恨。爱, 是月能牵紧两人的心; 恨, 是离愁别绪。月落、天明, 这一夜的望月, 所带来的离愁别绪, 正说明了时间易逝, 青春易老, 年华难在, 人生苦短……如此种种, 怎一个“愁”字了得? “别时容易见时难”更是“相见时难别也难”, 这正是游子思妇处境的写照。这种的悲情, 正说明人生的无常, 无奈和遗憾。无奈中又不得不各安天命, 孔子说: “尽人事, 听天命”况且很多事, 我们连“人事”都没有尽到。这样, 多少的哀叹之声淹没在时间的轨迹里, 当复归过来看万古不灭的“江”和“月”时, 悲情便油然而生; 但人类也有永恒, 那就是“真爱”, 只要“人生代代无穷”, 这种“情”就永恒。所以《春江花月夜》是“哀而不伤”, 不是底靡之音, 而是昭示着积极的生命意义。

三、赏论总结

从“共潮生”到“藏海雾”整整一夜的月生、月落是一条时间线索, 写人生之短暂。从北方的碣石 ( 《史记·秦始皇纪》“始皇之碣石, 使燕人卢生求羡门, 高誓刻碣石门, 壊城郭, 决通隄防”) 到南方的潇湘 ( 《水经注》“二妃神游洞庭之渊, 出入潇湘之浦。潇者, 水清深也”) 江海相通, 这是空间上的线索, 写离人之遥远。“不知乘月几人归”是叹息, 是渺茫, 亦是希望。“落月摇情满江树”之句, 谢灵运有“摇荡箕濮情”、宋之问有“河桥不相送, 江树逺含情”。所以看似要摇落江树、摧残一切, 似非无情实有情。月落海雾, 照在江边树上的余晖也跟随月落掉落下来; “摇”字写出月若不是“情非得己”, 是不想离去的。一夜的月光, 有光的地方于游子思妇来说就是愁, 所以“落月摇情”摇下去的不仅仅是月亮的余晖, 也是游子思妇的愁, 这一“摇”反而“满江树”都是, 因而最后一次更添惆怅。

诗人上通天文, 下通地理, 中察人世, 以他的慧眼洞察宇宙、人生。对宇宙万物永恒的尊崇、敬重; 对人世旷夫怨女的无限同情、怜悯; 对年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的声声叹息。这一叹就是一千多年。一路走来, 其诗“句句以春、江、花、月妆成一篇好文字” ( 王世懋《唐诗解》) ; “字字写得有情, 有想, 有故” ( 明潭元春《唐诗归》) “句句翻新, 千条一缕, 以动古今人心脾, 灵愚共感” ( 王夫之《唐诗评选》) ; 此中真意“浅浅说去, 节节相生, 使人伤感。未免有情, 自不能读, 读不能厌”⑦真不愧载上“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 王闿运《王志》) 甚至“以一篇压全唐”的盛誉。“余情袅袅, 摇曳于春江花月之中, 望大海而杳渺, 感今古之茫茫;伤离别而相思, 视流光而如梦。千端万绪, 总在此情字内动摇无已, 将全首诗情一总归结。其下添不得一字, 而又余韵无穷。此古诗之所以难结也” ( 王尧衢《唐诗合解》) 。

摘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是“千古绝唱”, 连“宋词、元诗”都“尽其支流”。其“句句翻新, 千条一缕, 以动古今人心脾, 灵愚共感”造语新奇, 意境悠远。从而赢得了“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王闿运)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 甚至“以一篇压全唐”的盛誉, 这是许多作品难以企及的。北宋黄庭坚说韩愈作文“无一字无来处”本文将援引古诗文, 在回归传统语境上进行品鉴。

关键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文品鉴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节选) [J].作文新天地 (高中版) , 2013 (12) .

上一篇:退休人员涨工资标准下一篇:小红帽读书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