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高一选修)(通用10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高一选修)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情画意的能力。(3)理解并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技巧。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性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2)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悟旋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3)学习张若虚旷达的生活态度。(4)感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
1.体会诗情,感受人间真情。2.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3.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三、教具选用: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语
大家知道,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顶峰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盛唐之所以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此人是初唐后期人,处在初唐与盛唐的过渡时期,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四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合称“吴中四士”(因其均为江苏扬州一带人,属“吴中”),只可惜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已失传,目前全唐诗中仅收两首,其中一首《代答闺梦还》因写闺情,毫无特色;但另一首非常有名,人称“孤篇横绝全唐”。又有人评价这首诗是“点亮盛唐兴象的艺术灵光”。这个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体会诗情
人间美好的爱情有很多种,我把它大致的分为三类:(1)生死之恋。生死相许,双方徇情是一种凄美的爱。这种爱往往是不得己而为之,但这种生死恋也传为佳话。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参考答案:梁祝,焦刘)(2)完美之恋。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志同道合,伉俪情深是最完美的爱,人皆向往之,但人间少有。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参考答案: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梁鸿与孟光)(3)牵肠之恋。虽天各一方,但彼此的爱忠贞不渝;虽不能朝夕相处,但彼此心中装着对方,想着对方,这是牵肠挂肚的爱,是纯洁的爱情。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他们的爱就属于这一种。同学们,大家说张若虚在这首诗里所讴歌的是哪一种,对,应该是第三种。那么大家看看诗人用哪些语句来讴歌这种牵肠挂肚的爱?
齐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教师赏析: 诗中写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个是天涯游子,思念家中的妻子;一个是闺中思妇,想念外地的丈夫;一个是望月怀乡;一个是凭栏盼归。在春江月明之夜,这种情景多么常见,有多少这样的夫妻值得我们去歌颂,令我们羡慕,这是人间至真至美的爱情,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赏析画意 师生互动 点拨:“春江花月夜”单从题目上看,就富有诗情画意。
拟行路难(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篇2
拟行路难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悲愤无奈
选修课《春江花月夜》 说课稿 篇3
2005年5月13日接到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王老师指定本人上选修课《春江花月夜》,并作为2005年***高中新课程广东省实验区语文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的观摩研讨课的通知,本人既迷茫,又兴奋。迷茫的是选修课程要等到2005年11月才正式开设,全国还没有先例,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兴奋的是本人研究的课题市级课题“中学语文‘互动——发展’的研究与评价”可以提前接受从讲读课、扩展阅读课到选修课演变的检验。5月25日录像课《春江花月夜》拍摄完毕,一个没有任何选修课型参考的课能在短短12天内较出色地完成,首先要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梁振名教授(我校55届校友)和我执教的学生——高一(2)班,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取得成功。
(一)对梁振名教授的回应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梁老师昨天给我写的电子邮件《看江老师上〈春江花月夜〉》。梁老师的信可以说是我现在说课的总纲。
信中提到“有幸参与了江慧琼老师的选修课《春江花月夜》备课部分过程,最后还看了录像,感受到了江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可贵的探索研究精神。我觉得江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如下一些亮点。
亮点
一、课前的理论探索。为了上好这堂选修课,她深入钻研了“课标”,对课标中提到的必修课、选修课各自的特点,选修课特有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选修课在发展学生个性潜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又结合平时研究的“互动—发展”教学模式作了理论的回顾。认真思考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与社会生活五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索了这种互动在促进学生的智能与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都对讲好这堂选修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考基础。而在上一堂课前,进行如此大量的理论思索,在语文教师中是相当少见的。”
在此,我想先回应以下梁老师提到的“课前的理论探索”。
1.课题研究与“新课标”的融合
近年的中学语文教学,课标变,教材变,课型变,能否给新课程标准找个简化的实施载体,使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游刃有余呢?我校语文科组课题“中学语文‘互动——发展’的研究与评价”在这方面开展了历时四年的教学研究,初步形成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讲读课、扩展阅读课和选修课都基本适用的的简化模式。该课题先后得到教科所专家李国霖教授、李季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梁振名教授的指导。相关的论文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
“互动——发展”是指用多媒体互动手段创设教学情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互动调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自身多元智能的互动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教材新旧知识的互动衔接,教材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动联系,师生自身教学过程与课堂效果的互动反思,使教师、学生、教材、生活和媒体在自身互动的同时彼此之间互动起来,促使教师学会教学和自我发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个体生命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中获得国家级等奖的讲读课《我的空中楼阁》和获得省级一等奖的扩展阅读课《我与地坛》这两个课例,可以说是选修课《春江花月夜》的前奏。特别是《我与地坛》扩展阅读课获广州市新课程三项评比优秀奖,并选送到广东省中语会参评,荣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可以说定下了选修课《春江花月夜》地上课模式。
2005年5月25日上选修课《春江花月夜》 本文是以2004年秋季启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诗歌与散文”选修教材上的名篇,省教厅印发下来的《唐诗宋词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内容。采用了跟《我与地坛》相同的教学程式: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确定个性化的合作研究内容——集体讨论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扩展延伸到其他作品
通过初步的分析,本人认为“互动——发展”的教学模式能经受讲读课、扩展阅读课到选修课演变的检验。
2.从课标看选修课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有“基础性和选择性”两个特点。必读课反应基础性,选修课反映选择性。与基础性相对应,选修课可多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方面多下功夫,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课标指出,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这几个方面,不一定样样都做足,但我认为
“拓展性”还是应该注意的。
*选修课中,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本课的特点就是如此。)因此,课标中关于“感受·鉴赏”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要求值得注意:“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课标中提到选修课程中诗歌教学的要求,摘录其中几点共参考。在本课教学中,只要落实其中一些就可以了,如: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学习古代诗词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了解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课标中有选修课教学方法的提示: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就是说,不一定面面俱到,可选择十个中一两个重点问题作研讨,不要追求全面。)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梁振名教授提到的“亮点
二、全方位的备课。除了在理论探索外,这堂课的备课,是全方位的备课。首先是备教材,除了深入了解这首诗外,还把上级提供的两个不同版本的课文和提示、练习等作了整合,才发给学生学习;其次是备学生,她思考了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才能,考虑怎样让学生不同的才华,能在堂上有显现的机会,并帮助她达到这课书的教学目标;三是备媒体,在运用传统的媒体——粉笔和黑板的同时,还思考了怎样运用多媒体电脑去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亮点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潜能与创造精神。在堂上,我看见学生的发言,就好像一个个小学者在发表“文学评论”,水平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了解了学生在这之前的所作的努力之后,就不觉得奇怪了。一个晚上,江老师带了三个学生来找我,让我和学生一起讨论这首诗歌,也把这作为一次学习活动。学生的发言令我相当吃惊。我问他们怎么知道得这么多,他们告诉我,他们在互联网上找到了许多资料,其中既有对这首诗的解释,还有对赞扬和批评这首诗歌的五花八门的意见,还找到了许多这首诗歌的意境图。这些后来都在堂上表现出来了。此外,学生还在课前自己制作电脑网页,自己按自己的理解绘画意境图,准备感情朗读等等,努力以各种形式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说是研究成果)。在这学习和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个性都必然会得到发展。所以,我觉得,堂上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学习成果,更加可贵的是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完全符合课标中对选修课中的学习要求的。”
在此,我想用我的助教——我的学生邵静贤写的上《〈春江花月夜〉有感》来回应。在那个月光朦胧的晚上,我们带着对《春江花月夜》的初步理解与疑问,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夜访华南师范大学向梁振名教授请教。
在教授家里与教授、老师、同学一起备课,讨论问题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教授拿出他那本泛黄了,但仍然完整的《唐诗选》来给我们讲课,分析我们提出的想法与理解。通过这次的师生交流,我感受到了闭门读书不如讨论读书,讨论读书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发散。搜集资料不要只靠互联网,还要翻阅有关书籍,在原有的资料上加上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尽信网上资料的答案,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发展,要对网上的资料提出质疑,再通过研究性学习解决相关知识内容。
根据这次与教授的讨论情况,江老师根据我们班同学喜欢上网的特点,布置我们上网搜集诗歌名句鉴赏,探讨人生观、宇宙观等的相关的资料,用POWERPOINT或网页的形式制作成课件。其实老师这样的用意是希望我们通过阅读资料,吸取别人有用的东西,自己再加以整合、利用,最后得出属于自己对诗歌的见解。在上交的课件中,有很多都制作得不仅很精美,也很能体现诗歌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意象。小组合作完成课件不仅体现到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江老师除了注重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很注重我们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完成课件制作的作业后,还布置我们进行书面作业,要我们抛开别人对诗歌的鉴赏意见,用我们学生的角度去鉴赏全诗,不要被别人的看法所束缚了自己的见解,要用自己最真实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思维发散到最宽广的地方。
我很幸运自己有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可以跟教授、老师、同学一起备课。在这个师生互动的备课过程中,我们都做到了教学相长。在这个备课的过程中,我记得江老师曾经说过“跟我们学生一起备课,我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灵感。”经过了我们师生的共同合力奋斗,公开课终于在5月25日开拍了。在这堂公开课上同学们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都发挥出来了,把全班的团结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公开课上没有冷场的场面,有的是同学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的场面;没有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有的是同学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胡敏华与许键龙负责制作网页,他们在制作心得中提到“我们小组在制作网页方面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小组就选择了用制作网页的形式,来深入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我觉得,制作网页,这一种非纸笔的学习方法,能激发起我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共同研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
(二)《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说明
.课型定位:
本文是以2004年秋季启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诗歌与散文”选修教材上的名篇。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反映基础性,选修课反映选择性。选修课可多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2.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采用“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确定个性化的合作研究内容——集体讨论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扩展延伸到其他作品”的教学程式。在课前预习时,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和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确定研究任务,整合课程资源,并把成果编制成网页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3.教学目标:
⑴品味语言,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⑵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4.教学难点:
⑴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如“江月年年望(只)相似”,“不知江月待(照)何人”,结合诗中的情景意象推敲炼字。⑵体会诗中深沉、寥廓、宁静、怅惘的艺术境界,理解诗中景、情、理的融合,作宇宙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5.教学策略:
⑴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制作网页,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氛围。⑵以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带领全班分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的串联点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⑶用评价量规表评价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6.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①温故导入②置身诗境③缘景明情④美读演绎⑤延伸发展。
在“置身诗境”部分,胡敏华小组边展示着亲手制作的FLASH意境图:海上明月、月照花林、皎空孤月、江月照人、今夜扁舟、相思月楼、鸿雁长飞、月落满树,边带领着全班进入意境、朗读全诗。同时在黑板上书写清晰明了的板书。接着胡敏华汇报对本诗的整体阅读情况,提出本课目标。在“缘景明情”部分,平时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杨洁雯小组很爱推敲炼字,抒发了对“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句的独特见解,并提出了两个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几处不同的炼字的问题。钟永健小组则喜欢剖析内心感情。他们提出“有些东西曾让我们深深感动,但我们却难以将它表达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诗歌的时候遇到的疑惑,通过引用名家的点评来解答。并把相同的问题留给同学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之中,黄文滋、李志聪先后认可了名家评论,谭灼沛则引用教材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喜欢组合小乐队的何跃文小组这次为我们美读演绎。站在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之下,配合着《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深情地、如合唱般地为我们演绎了全诗,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填写《评价量规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课后完成延伸发展的论文。
(三)课后反思
1.一定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标”精神,遵循“新课标”的指向,实践“新课标”提示的教学方法。
2.区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联系与区别,注意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以及课型定位,做好必修课向选修课的延伸。
3.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个性、爱好和特长,选定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式。
4.确定“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她成为教师的“助教”参与备课,让他成为“技术指导”制作课件,让他寻找到自己的智能优势,利用多元智能促进特长发展,提升语文素养。
6.全方位多渠道整合教学资源,占有理论资源稳固教学“阵脚”,向专家求教解决疑惑走出困境,与同行切磋互利共勉,跟学生沟通消除隔膜。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高一选修) 篇4
Unit 1
1) 突然大笑起来
2) 取笑,拿。。。。。。开玩笑
3) 玩得高兴
4) 对。。。。。。做出反应;答复。。。。。。
5) 对。。。。。。的反应
6) 排队等。。。。。。
7) 至关重要
8) 对。。。。。热情
9) 呈现新面貌
10) 承担额外工作
11) 推卸责任
12) 发生;进行
13) 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14) 引起公众对。。。。。。的注意
15) 出洋相
16) 筹集资金
17) 减肥
18) 绊倒
19) 在电视上直播
20) 刷牙
21) 打开(电器等)
22) 虚构,捏造;组成,构成,占;弥补,补偿
23) 受。。。。。。喜爱
24) 效仿
25) 对。。。。。。有影响
26) 战胜疼痛
27) 查生词
28) 被分成。。。。。。
29) 为。。。。。。腾出地方
30) 做。。。。。。是某人的责任
31) 与。。。。。。相撞
32) 把。。。。。。一撕为二
33) fool sb. into/out of doing…
34) sb. be torn between…and…
35) tear oneself away from…
36) in an emergency 40) raise sb to sb’s feet
37) howl with laughter 41)be supposed to …
38) in charge 42)do fine
39) take sb. on
Unit 2
1) 在。。。。。。方面取得成功
2) 实现目标
3) 以防(万一);如果
4) 把。。。。。。描述成。。。。。。
5) 投身于,献身于
6) 使某人失去。。。。。。
7) (使某人)振作起来,高兴起来
8) 情绪高涨,兴高采烈
9) 以。。。。。。而自豪
10) 适应。。。。。。
11) 一系列
12) 特别注意。。。。。。
13) 只要。。。。。。
14) 充满
15) 对。。。。。。满意
16) 对。。。。。厌倦
17) 提高成绩
18) 放弃
19) 回顾
20) 在阳光下
21) 保证所有人的健康和快乐
22) 做兼职
23) 简化生活
24) 花最多的时间做。。。。。
25) 享受生活
26) 为自由而奋斗
27) 克服困难
28) 另某人失望的是。。。。。。
29) 对。。。。。。乐观
30) 对。。。。。。表示同情
31) 安排某人做。。。。。。
32) 生动描述。。。。。。
33) 与。。。。。。交流
34) 做。。。。。。的动机
Unit 3
1) 上网
2) 收集信息
3) 一直,始终
4) 每当涉及到/提到。。。。。。时
5) 参与
6)习惯于。。。。。。
7) 满足几个目的
8) 燃放爆竹
9) 与。。。。。。有联系/有关
10) 在某人年轻时
11) 尽可能。。。。。。
12) 领某人参观。。。。。。
13) 相关的人
14) 分发
15) 与某人握手
16) 与某人联系/接触
17) 使某人能够做。。。。。。
18) 与众不同的
19) 乐器
20) 是。。。。。。的家园
21) 属于
22) 信仰;信赖
23) 养成。。。。。。的习惯
24) 改掉坏习惯
25) 一般来说,。。。。。。
26) log off
27) go through the proper procedure
28) hold up
29) hunt for
30) make a/no/some/all the difference
31)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32) meet with
33) settle down
34) adjust (oneself) to…
35) settle differences
36) as far as I’m concerned,…
37) take sth into account
38) account for… 39)in plain clothes
Unit 4
1) 生活在贫困中
2) 由。。。。。。组成
3) 解决问题
4) 在。。。。。。方面进行合作
5) 提升人们对。。。。。。的意识
6) 吸引某人对。。。。。。的注意力
7) 一笔钱
8) 缺乏。。。。。。
9) 让某人可得到。。。。。。
10) 使某人意识到。。。。。。
11)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2) 被强迫做。。。。。。
13) 给。。。。。。捐钱
14) 改善生活条件
15) 出故障;抛锚;
16) 患(某种疾病)
17) 提出(方案、建议等)
18) 体重增加
19) 开展活动
20) 使某人想起。。。。。。
21) 做自愿者工作
22) 从。。。。。。中吸取教训
23) 代表。。。。。。
24) 生活舒适
25) volunteer for sth/volunteer to do sth
26) make an urgent request for sth
27) if only
28) by means of/by no means/by all means
29) on purpose 36) at the expense of…
30) flood-stricken areas 37) refer to
31) bring sb. closer together 38) apart from…
32) br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39) in chaos/in a mess
33) bring up children 40) promote respect for…
34) fresh water 41) look out for…
月夜的思念高一作文800字 篇5
我仰望着夜空,星星和月亮在今晚分外的明亮。于是,我用家里的太空望远镜开始观察起来。看到了月球、土星、水星和太阳(因为望远镜有反射光波)。在宁静浩瀚的宇宙中,看似非常平静却有一个银河和外宇宙的亿万引力在索引着。在我们银河里正有几颗小行星被吞没、爆炸,成了一个一个的超新星遗迹……
在我们地球旁边的月亮和星星也发生了一场战争:VIDO星人的太空战发现了它们的敌人——反抗组织。
它们先由冷战再到热战,开始打起来了。第一军团派出“钛轰炸机”来轰炸它们,但反抗组织也不是吃素的,被“钛轰炸机”炸了几次后终于发动了主攻。“X战机”发射的激光炮把几架“钛轰炸机”K爆。随后第一军团派出了三支侦察兵小分队在火力掩护下到达目的地,把收集能源装置安放在了能源塔上并发出信号。之后派出了地面部队和“钛战机”。由于举动过大,被反抗组织发现并奸灭。的但收集能源装置是很难被发现的,所发反抗组织没的看到它。反抗组织也派了大量的地面部队和战斗武器,还有新研发的“SH7--III”型太空攻击机。此机型火力猛,是敌方“钛战机”火力的两倍,但只能用于地面作战。第一军团见势不妙,立即派出“V型登陆机”运输大批部队引导作战。大量的兵力来的太突然了,反抗组织派出“救援指挥机”来救治和指挥作战。
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反抗组织的密秘武器“XS新型热能激光大炮III”一炮重创了地面部队,又一炮把天上的战机给粉碎了,最后两炮体现出了此激光炮的真正威力:炸过之后的热能反应把第一军团的所有武器都燃烧融化了。
奸灭了第一军团的反抗组织突然意识到能源已盗取了一大半,立即把能源塔里的“能源装置”给炸了。战争结束了,宇宙又恢复了往昔的宁静。那些被炸毁的能源化成了一颗颗流星在浩瀚的星际间发出璀璨的光芒。
美腿和丑腿(高一选修) 篇6
1、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课文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段落的脉络的逻辑关系
2、领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运用的教学方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四、本文属于自读课文,一个课时
五、教案正文:
(一)导入: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会是一样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又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他们就是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请学生发表自己对幸福的看法„„其实同学们都会知道,什么是幸福,千百年来人们谁也没有能给它下让所有人都接受的一个定义,幸福与否就是看个人了的满足程度了。下面我看一下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对现在自己各方面满意的同学请举手„„觉得对现在自己不满意的请举手„„同学们都是成年人了,对自己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不一样,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满意度也就不一样。对自己满意的同学呢,是“知足者常乐”;对自己不满意的同学呢,是追求完美。其实你们的态度,都没有错。同学们想知道美国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幸福观的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美国的文学、哲学家富兰克林的《美腿与丑腿》来探讨关于我们人生的幸福的话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全文的脉络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高一选修) 篇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
二、帮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三、关心、帮助、督促孩子,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一、帮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二、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父母与孩子如何沟通”。首先我讲两个小故事:
①在美国有一个大牌的节目主持人,他主持一档和孩子交流的话题节目,有一天,他问一个孩子:“假设你正驾驶着一架飞机飞行,飞机上满载着乘客,但是飞机突然没油了,你怎么办?”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第一个跳伞。”
这时,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他们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鬼头,遇到问题的时候,居然想到自己逃命。等台下观众笑完了,主持人接着问:“然后呢?”孩子说:“赶紧去取煤油,然后去救他们。”这时候台下变得鸦雀无声了。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在孩子单纯、幼稚的想法里,居然有这么善良而且博爱的心。
主持人可贵在哪里?可贵在能把孩子说的话听完,正因为他把孩子的话听完了,他才能真实地、完整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说,倾听的根本是什么,是忘我。有时候,家长太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上,就很难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
②还有一个孩子,在路边蹲着看蚂蚁,这时候有个成年人过来,问他:“孩子你在做什么?”这个孩子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啊!”成年人非常地奇怪问:“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孩子说:“你又没有蹲下来,你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家长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孩子的思想保持一种同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调整自己的步调,避免在和孩子一起看问题时,因角度不一致,而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父母如何与孩子融洽沟通,确实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探讨。下面继续听故事:
1、身教重于言教。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买东西,她想不带儿子去,但儿子非要去,被母亲斥责了一番,但还是哭哭啼啼地在后面跟着。孩子的妈妈无奈,只好哄他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一听便不哭了,高兴地回家去了。
曾子的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便马上要捉猪准备杀掉它,他的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怎么能这样和小孩随便开玩笑呢,小孩子不懂事,他们跟着父母学,聆听父母的教诲。大人怎样做,他们也就学着怎样做。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学着骗人呀!做母亲的骗儿子,儿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
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明确: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亲子教育
活动场景:
A:一个男孩,爸爸牵着他的手一起冲过去,可到了报纸墙跟前,他却突然停住了。爸爸说,没事,儿子冲过去,孩子用手摸了摸了报纸,爸爸只好把孩子带开。
B:妈妈与爸爸同时牵着孩子的手一同冲过去,只见男孩子眼睛一闭,冲过去了。孩子回头一看,报纸也成了两半,小眼睛里有点迷茫。我想孩子这一次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妈妈爸爸又带他去排队了。
C:一个小女孩,在妈妈与爸爸的帮助下走到了报纸墙,可报纸没断开,因为没有速度。孩子又退回去几步,稍微快走了几步,报纸还是没有断开。妈妈说我们下次要跑快一点就能把报纸冲成两半了,说着就又带孩子排队去了。
D:一看便是一个胆大的孩子,自己快速地冲过了报纸墙,你看他回头看时那满脸自信?成功的喜悦,所有家长都说这孩子真行,胆大!
E:大概是前一个孩子的影响,这个男孩与爸爸一同牵着手冲过了报纸墙,孩子也很高兴自己也冲过了报纸墙。
F:一个女孩与爸爸妈妈同时牵着手慢跑到报纸墙那儿,把报纸撞成了两半,妈妈爸爸高兴地说,宝贝冲过去了,真棒!
孩子们一遍遍地尝试着,他们跑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原来由父母牵着的小手正慢慢地撒开。我想有了无数次的尝试,孩子们会发现报纸并不可怕,碰到身体上并没有怎么样,尽管他们有时跑到那儿会突然停下来看一看,或当身体碰到报纸时使劲用身体去撕开报纸墙,?也同样能够锻炼他们的胆量。
明确: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 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明确: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4、无条件信任孩子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明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5、多赞美、少批评
某天,早上第三节课上课铃刚响,我踏入10班的教室,里面一片闹哄哄的,像齐天大圣降临!我眉头一皱!这个被全级老师公认是成绩、纪律双差班确实令人头痛!
敲了几下桌子终于静下来了!我没有发火,只是笑着问他们:“刚才被老师表扬啦,大家心情这么好!连上课都忘记了!”
“哈哈哈!!!老师,哪里?上两节课被老师骂了两节课呢!”同学们大声地抢白!
我一听,心里冒汗了!上午才上了两节课,被老师骂了两节课,这班家伙还能不知羞耻地,或许说当作光荣地向我炫耀!
我耐着性子问他们,老师批评错了么?大家都说没有,“每个老师都说我们懒,说我们爱说话啦,没有新意!”其中最多话说的小鹏冒出一句!
“那有没有老师表扬你们课堂比较活跃呢?”我笑着问?
“活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多话说!老师,你是讽刺我们呢!”
“不不!老师总来没有这个意思,老师我经常在办公室说,如果我开全年级公开课,我一定选你们班!因为你们比较聪明,脑筋比较灵活!”我继续说,“其实,你们也很厉害啊,上次考试英语成绩全级排名第三呢!(其实是倒数第三!)”
同学们一听,霎时间安静下来,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赞美的话一般惊讶!
“是么?不是吧,每个老师都说我们成绩排最后呀!”
“没有的事,我保证,你们是第三,你们的基础一点多不差,看我们班同学上课的气氛多么活跃呀,怎么可能排最后呢。只是,有时候。。。”我停了一下,神情严肃起来,继续说,“我们同学太不懂事了,不懂得好好利用自己良好的学习基础,总是在嘻嘻哈哈中过日子,学习是辛苦的,没有人可以在学校吃喝玩乐地过日子,期末就能收获硕果!”
我悄悄扫视一下同学们,大家都底下头,“每次被老师批评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自己反醒一下,老师说得对不,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我耐着性子给他们讲道理,教室里越来越安静,同学们的头低得不能再低了!
我乘机鼓励他们,“大家都打醒精神,我们其实并不比别人差,看!!我们英语比很多同学,很多班都好,只要肯学,我们一定比别人强!”
那一节课虽然剩下 不到15分钟的时间,但是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
明确: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6、选择合适时机
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家长们请记住: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7、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
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 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小结:今天我们一块从身教重于言教;要注意亲子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无条件信任孩子;多赞美、少批评;选择合适时机;家长与孩子平等七个方面相处讨论、探讨了父母与孩子如何沟通的问题,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大家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产生,共同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8
二、年级:八年级上
三、课型:纯乐器欣赏课
四、课时:一个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充分的聆听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情绪,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自然的、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主题片段,理解并运用“同尾换头”的音乐发展手法。
七、教学重点:有表现力的,婉转抒情的歌声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八、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够进行创编。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奥尔夫声势律动的方法进行导入,对歌曲主题音乐的难点节奏通过拍手捻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
(1)多媒体播放,提前提问问题:这部作品给你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钢琴范唱前三个乐段,提前提出问题: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2.深入了解
发声练习:用“MI”做音阶式的发声练习。
跟钢琴对歌曲的主题旋律片段进行视唱并对其情绪方式进行引导。
通过多媒体对歌曲第一段和第五段的音乐进行分析。
3.整体感受
这一环节针对《春江花月夜》的发展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并激发他们去探索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活动
对《春江花月夜》的主要创作手法——同尾换头,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并对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采用学生主动回答的方式,老师总结升华。
十、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同头换尾创作手法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9
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的时候,心中总是会产生无限遐想,也自然会想到一些与月相关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诗人们总是对月亮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月亮情结”。
1、思乡怀亲之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师: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板书课题、作者
二、诗歌美读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学生齐读
三、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意象?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
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
指名读
3、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
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
示例: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4、教师小结:诗人用月光统摄群象,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最后将笔墨凝聚在了一轮明月之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泽柔和、幽美深远的春江月夜图。
﹙二﹚领悟“月之理”
1、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乐,请一名学生朗诵本节。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教师总结:
他们都感慨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三)鉴赏“月之情”
教师导: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像是因为它在等待什么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这轮明月也表现得极为多情。
1、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1)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2)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更甚。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3、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
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
4、教师小结: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5、朗读最后20句。
四、再读全诗。
五、课堂结束语:
诗人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在时间线索上,诗人也以月为纽带,整幅画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悬、西斜、落下的顺序徐徐展开。月亮落下有再升起来的时候,诗人通过月落、月升的循环往复给我们传达一个“永恒”的讯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恒之美,并促使我们在纯净、空灵、迷朦的月色中不断地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愿同学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由传雨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读准并会默写“滟”“霰”“砧”“碣”等字,能准确说出作者的姓氏、朝代及简要的诗风。
2、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3、理解诗的意义,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实验班可把这点归为目标)教学课时:两课时(实验班也可以一课时)
教学方法:知人论世、明理咏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把握诗歌感情进而以情境之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不乏爱恨情愁,也有寄托悲欢离合,展示给我们,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旅程。所以中国的月亮象征意义丰富。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的明月,心中会有无限的遐想——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在这人才辈出的唐代,有一位诗人——张若虚,他的一首诗被无数人所迷恋——《春江花月夜》(板书)介绍时可用《春江花月夜 纯音乐》做背景音乐。
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具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玄宗开元时尚在人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答案:吴中四士、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看课文认真听,教师播放配乐朗诵课件。(如有学生提出图片上“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海”写成了“江”。老师应予以鼓励其敏锐的观察力。)
2、字音辨识
滟滟()霰()汀()砧()碣石()潇湘()()
3、词语释义
滟滟 芳甸 霰 穷已 但见 扁舟 离人 青枫浦上不胜愁 可怜 徘徊 无限路
4、结合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代表回答)(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5、结合全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1-16)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第二层(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小结: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
四、赏析诗歌
(一)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1、教师范读
2、提问: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手法:景中含情
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
3、欣赏阅读,看谁读得棒。教师评价。
4、学生齐读。
5、试背诵前八句,教师检查背诵。
(二)理:哲理思考
1、过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起到过渡作用。(教师引导)
2、齐读。
3、提问: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一齐答)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讲解: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
4、学生竞读。教师评价。
5、背诵这节。教师检查背诵。
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高悬。板书:月悬
过渡:提问:简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修辞效果。(学生回答)
明确: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依然是过渡句。
(三)情:思妇游子的思念之情
1、提问:这一部分是总分结构,将其划分出来,并概括内容。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写游子想家。
2、提问:“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鉴赏这几句诗的抒情方式。(学生讨论,自主回答)明确:直接抒情:“愁”、“相思”,直抒胸臆,抒发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通过对“白云”、“扁舟”和“明月楼”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3、齐读。
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西斜,落下。板书:月斜 月落
五、总结
1、提问: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明确:月。作用: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实验班必做;普通班看情况而定)
六、当堂检测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霰(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B.滟滟(yàn)内讧(ɡōnɡ)恪守(kâ)垂涎三尺(xián)C.碣石(jiã)谄媚(chǎn)懦弱(nuò)莘莘学子(shēn)D.扁舟(piān)创伤(chuànɡ)联袂(mâi)戛然而止(ɡǎ)解析:A项,“酵”读“jiào”;B项,“讧”读“hònɡ”;D项,“创”读“chuānɡ”,“戛”读jiá。
答案:C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解析:A项,升—生;B项,婉—宛;C项,装—妆。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解析:A项,逐:追随。答案:A 4.《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感情不包括()
A.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B.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C.真切的生命体验。
D.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
解析:《春江花月夜》中没有抒发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之情。
答案:D
阅读下面的节选诗歌,完成两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
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而是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用现代文的形式表现这首诗的美好意境。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春江月夜美景——
月升
——美好兴奋
↓
哲理思考——
月悬
——哀而不伤
↓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高一选修)】推荐阅读:
读春江花月夜有感优秀12-20
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08-28
春江花月夜08-28
春江花月夜教学12-29
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05-12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05-21
乐曲《春江花月夜》赏析06-14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06-21
春江花月夜赏析作文10-15
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