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06-25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共11篇)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1

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征求意见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在这里召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征求意见会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政风行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行风政风评议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形成干部队伍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整体合力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扶贫和移民工作重点在基层,工作的对象是老区、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机关干部职工的作风如何,扶贫办工作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座的最有发言权。下面,我就我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扶工作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作如介绍:

一、我局的基本职能和有关情况

***成立于**年1月,当时名称为“四区工作办公室”,**年8月更名为“**经济开发办公室”。**年国家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实行后期扶持,县政府成立“水库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7月成立“移民管理局”。2010年4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改革方案》的通知,**调整为政府办公室管理的行政单位。其行政职能是县政府主管全县扶贫开发、老区建设和水库移民后期管理的正科级行政单位,负责财政扶贫项目、老区建设项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考察、论证、筛选和审定,建立项目库,管好用好各类资金和

1物质,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安排行政编制9名,内设综合科、老区科、贫区科、政策法规科、项目建设科等5个职能科室,辖扶贫开发中心。

二、我办(局)组建以来的主要工作

***成立25年来,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被列入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01年,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被列入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连续扶持10年,通过国家对扶贫开发重点县持续不断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我县农民人平纯收入逐年增加,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县城经济已步入先进县行列。县扶贫办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县扶贫工作开创了“二个历史”、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高级干部访问团参观扶贫开发工作,开创了有史以来接待最高规格外宾访问团的历史;二是全省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现场会于*年8月在我县胜利召开,开创了自解放以来在我县召开最高标准、最高规格会议的历史;2007年2月21日、8月15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分别刊登了县扶贫搬迁工作的显著成效:《把贫困消灭在库岛山头》、《搬迁移民住得好富得起来》; 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说句心里话”栏目,长时间报道了扶贫搬迁和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实现了扶贫开发宣传报道由市报-省报-央视新闻直播的突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提升了扶贫工作在全省的地位,扩

大了扶贫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另外,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取得,县城经济各项扶持措施得到国家、省、市的重点扶持,为我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坚强的后盾。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一是人口核定有突破。省政府核定我县水库移民46016人,比省初次核定的32104人增加指标14000人,每年为我县库区移民群众多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二是直补资金发放有保障。目前我县每年发放原迁移民直补资金17886人,按人平每年600元的标准,全部实行一户一卡通发放到人,帮助移民解决了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对过去享受粮补的新增移民和淹地不淹房人口继续执行粮补政策,核定粮补人数69400人,核定粮补368万元,人平53元,参照原迁直补资金发放方式,以户为单元,建立粮补一卡通。三是项目实施有效益。新增后扶人口29130人,按人平500元标准核定发展项目,加上经济发展项目,每年有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解决移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经济发展难等实际困难,取得良好效果。

下步工作,一是积极争取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开发重点县到今年已届满,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重点县重评工作将按照中部只减不加、西部进一出

一、结合财政收入和人平纯收入等多项因素确定延续的政策。由于我县近几年来,经济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名列前茅,人平纯收入在我省25个国定重点县中排名第一,为此,争取工作困难重重,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等主要领导多次上北京、赴武汉找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相关工作,目前争取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政策扶持到位。今年我县重点扶持56个扶贫村、10个老区村、15个彩票公益金项目村和移民重点村。县**局将加强项目监管,明确项目督办员制度,实行分片负责,加强责任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三、开展行风政风工作情况

开展行风政风评议工作以来,我办把该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署、同安排,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管行风”的原则,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承诺,并聘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我办行风监督员,督促检查。特别是加强了自身队伍建设,我办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一是扎扎实实开展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广泛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篇学习笔记,每年一篇调研文章的学习活动。二是把“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作为服务宗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创建服务型机关。我们开展了“四四六”服务活动,即:“四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把椅子;“四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合作有谢声;“六不让”:不让该办的事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群众在我接待时受冷落,不让不良习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腐败现象往我身上沾染,不让扶贫(移民)形象因我而受损害。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政能力,创建法制型机关。我们

一直把学法知法、依法行政作为大事来抓。四是严格执行“三条禁令”(工作日禁酒,禁止赌博,禁止收受礼金),加强廉政建设,创建廉洁型机关。

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提升队伍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我办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大家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今天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就要是征求大家对我办(局)在促进发展、执行力建设、公开透明、服务和效率、反腐创廉和问题整改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我们真诚恳请各位分管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同志以及村党支部书记结合平时对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扶工作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对征求意见表所列的事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表示忠心感谢,并认真加以落实和整改。同志们,为贫困地区、移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办(局)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上下一心、求真务实、不辱使命,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促进我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扶工作又快又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2

一年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部署。在8号文件发布一周年之际,我们邀请大家来,畅谈种业发展形势,交流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国务院《意见》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去年国务院出台的8号文件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是一个历史性会议,在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8号文件顺应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三化”同步的历史新阶段,在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加剧、异常气候和病虫灾害频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种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培育高产稳产、高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的突破性大品种,迫切需要保障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迫切需要以现代技术武装种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只有种业强,才能农业强。

第二,8号文件顺应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部署。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种业作为农业科技应用最集中的产业,是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和战略高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科教兴农,良种先行。明确指出要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第三,8号文件顺应了现代种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意见》在总结国内外种业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首次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首次明确了种业科研分工;强调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要求与商业化育种分离,与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这体现了深化种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完全符合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

第四,8号文件顺应了种业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业正在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打一场有准备的“硬仗”。要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造一批现代种业集团,切实增强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意见》的出台,不仅对发展我国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变世界种业格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初步形成

一年来,有关部委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响应,23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落实意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成效显著。

第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和多数地方财政设立了种业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免征所得税等政策。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在自主创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支持企业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和产业化。金融机构加大对种业的信贷支持。农业部颁布了新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编制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种业管理力度显著加强。

第二,机制创新取得进展。各地积极推动科企合作,促进商业化育种资源向企业转移,探索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辽宁、安徽等地出台了配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停薪留职、保留身份、技术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农业部通过创新项目管理、品种管理、品种权转让等机制,促进科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第三,企业信心显著增强。在《意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种子企业科技投入明显加大,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基地建设明显加强。中国种子集团、大北农集团、隆平高科、德农种业、荃银种业等龙头企业每年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开展商业化育种和生物技术研发,着力优化企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前不久,我到北京一家种子企业调研,看到企业的干劲很足,对未来的发展站位高、想得远,在育种研发、生物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令人振奋,看到了中国种业的希望。

第四,市场环境逐步优化。农业部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退出了一批不适宜种植的品种,清理了一批不合格企业,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为种业做大做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五,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国内各主流媒体对种业高度关注,主动宣传报道,各界对推进种业发展形成广泛共识,社会反响强烈,为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种子企业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总体看,推进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初步形成,种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但还要看到,发展现代种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要进一步深化对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认识,相关政策要配套到位;创新资源要继续向企业转移,切实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基地要加快建设,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种子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科学务实高效推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有30多项,有些已经明确,但大多数还在研究制定中,许多地方的实施意见还有待细化实化,要抓紧推动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争取尽快出台。要加大对科研单位基础研究、企业商业化育种、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体系的投入,推动制种保险、种子储备等政策落实。

第二,扎实推进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8号文件讲得很明确,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这个改革方向不能动摇,首先要统一认识,坚定推进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分离”,以此推动科研单位加强基础性研究、企业加强商业化研发“两加强”。通过项目引导、品种管理、成果评价和转化等方面创新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研发“两合作”,鼓励商业化科研资源和人才向企业流动,强化产学研结合。

第三,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是种业的主体,只有做强企业才能做强种业。政府搭平台,干事靠企业。要通过实施种业发展基金、生物育种、行业科技等项目,推进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尽快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行为,调动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加快企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优秀企业家的培养。企业要有志气、有信心,要有争当世界种业前十强、甚至前五强的勇气和魄力。

第四,加快推动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特别是抓紧研究制定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四川杂交水稻制种、海南南繁育制种三大种子基地建设规划。会同发展改革委尽快启动相关项目基地建设,加快提升种子生产设施化水平,逐步实现种子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

第五,进一步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要加强品种管理,健全部省两级审定协调机制,统筹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加大品种退出力度。继续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专项行动,加强部门协调,前移监管关口、下沉管理重心、实行打扶结合等工作机制,加大种子打假力度,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加强种子信息调度和市场监测,搞好供种余缺调剂,保证生产供种安全。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3

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科学发展,通过实践活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领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根据提纲,我们认真做了调查,目前存在四个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依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主要表现在⑴失地农民保险办理滞后;⑵老民师问题难以解决;⑶治安经费投入不足,人手少,防控、打击缺失;⑷信访积案有待统筹解决。

二是镇居干部年龄老化,干部资源脱节,人员较少,干部素质以及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三是城防建设投入不足,抗洪力量薄弱。

四是打击“两违”工作,力度不能减。

为稳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社会治安和信访稳定工作力度,提高落实能力。

⑴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道理、是第一责任的认识,增强综治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紧迫性。

⑵认真落实失地农民保险政策,按规定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失地农民及时解决保险,这项工作政策性强,范围广、压力大,是信访工作最大隐患。

⑶加大处理积案上访力度,对信访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该解决的不拖、不糊、不留尾巴,如老民师、电影放映员等,对缠访,无理取闹重复上访户,要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按上访条例规定,从严处理,如黄少武等。强化统筹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多管齐下,特别是思想工作不奏效的前提下,必须以法律和刑事手段来解决。

⑷加大社会治安投入,配备足够警力,解决工作经费,加大治安整治和打击力度。

二是强化社区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⑴社区工作越来越重,社区既要宣传党的政策、落实党的任务、落实民生,又要服务居民,教育居民,组织居民。

⑵社区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它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级组织,党的建设、社会稳定、街道管理(拆迁、创建)、计生、民生,各项工作一应俱全。

⑶社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急待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

⑷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过去工人基本都改为自然人,人员杂,难管理。其次还有群众的期望值要求过高,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社会动荡。

目前,我镇各社区普遍存在人手少,办公经费不足,计生等重点工作开展起来难见起色等现象。因此,在加强社区工作方面:

①社区组织网络急待加强,居民组的居民组长不可缺少,部分社区人口万人以上,必须加大投入保证运转。

②由于工作任务重,范围大,干部老化,人手少,素质不高,急待加强和补充。

三是要加大城防建设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城防历来是薄弱环节,物资缺、投入少,每年一到汛期,抗洪压力大,仅靠社区和居民难以保证,必须争取项目来推进城防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四是要强化城市管理力度,提高执法能力。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4

意见征求会上的讲话提纲

一、对组织部门的建议

一是建议减少检查评比的次数或降低检查的频率。有些党建工作检查,每季度检查一次,乡镇往往是刚迎接完了上季度检查,接着准备下季度检查,整天心里记着、脑子想着,天天围绕检查内容工作,疲于应付,很难有专门精力干其他工作。二是建议实行领导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组工干部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干部思想状态,解决干部实际困难。三是建议加强培训教育。多鼓励和组织组工干部进行自学,每年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组织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拓展组工干部视野、增长才干。四是建议真正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对组织部门的干部严格要求多,人文关怀少,要通过内部轮岗、提供培训机会、提拔任用等方式,激活组工干部竞争机制,切实增强组织部门的生机和活力,对部内优秀干部可以实行“优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组工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尽心尽职工作。五是建议着力营造团结和谐的“组工文化”。积极培养团队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使组工干部形成一种团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互相信任,相互协调,心齐气顺,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二、对组织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议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进一步扩大提名渠道,加大干部交流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交流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的锻炼培养;扩大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群众参与范围和程度;加大公开竞争选拔干部的力度,实现常态化和规范 1

化。二是建议在人才引进开发方面: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平台载体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开发力度,特别是在工业、城建和高层次科技人才以及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要有新举措、新办法。三是建议在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重点抓好新任领导干部等群体的教育培训,改变过去“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四是建议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在经费投入、组织保障和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五是建议在改进会风方面:少开会、开短会或不开会,兴师动众地开会安排工作,不如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六是建议在改进文风方面:党建工作方法需要创新,但不能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通过搞大篇幅的“文字游戏” 来创新,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少安排一些没必要的总结、统计、座谈发言等方面的文字材料;文字材料要力求简洁、朴实、实事求是,那些花里胡哨、不切实际、带有水分、可有可无的内容应果断删去,既节省纸张,又节省精力;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高效省力。

三、对组工干部的建议

一是建议提高党性政治素质。组工干部作为为党提供服务工作的干部,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路线,必须坚定不移地忠于党,爱岗敬业,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怕得罪人。敢于较真叫板,不充当老好人。严格制度程序,真正成为让党放心、让群众信赖的优秀干部群体。二是建议加强文化素质。组工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水平,必须始终保持学习新知识的自觉性、紧迫感,必须时刻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特别是法律法规、金融财税、土地城建、电脑操作等知识,努力成为兼具各方面知识的新型组工干部,把组织部门建成复合型人才的荟萃之地。三是建议提高业务素质。党组织工作繁琐复杂,组工干部必须做到精通组工业务,努力做到政策熟、“人头”熟、规则熟、办件熟,不断增强识人用人的本领、教育管理党员的本领、吸收人才的本领,真正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使党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党内工作严谨有序,这样的组工干部才算称职。四是建议勤俭办事。组工干部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克已奉公,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

四、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5

发布一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年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部署。在8号文件发布一周年之际,我们邀请大家来,畅谈种业发展形势,交流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国务院《意见》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去年国务院出台的8号文件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是一个历史性会议,在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8号文件顺应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三化”同步的历史新阶段,在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加剧、异常气候和病虫灾害频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种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培育高产稳产、高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的突破性大品种,迫切需要保障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迫切需要以现代技术武装种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只有种业强,才能农业强。

第二,8号文件顺应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部署。农业的根

本出路在科技。种业作为农业科技应用最集中的产业,是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和战略高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科教兴农,良种先行。明确指出要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第三,8号文件顺应了现代种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意见》在总结国内外种业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首次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首次明确了种业科研分工;强调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要求与商业化育种分离,与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这体现了深化种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完全符合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

第四,8号文件顺应了种业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业正在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打一场有准备的“硬仗”。要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造一批现代种业集团,切实增强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意见》的出台,不仅对发展我国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变世界种业格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初步形成一年来,有关部委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响应,23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落实意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成效显著。第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和多数地方财政设立了种业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免征所得税等政策。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在自主创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支持企业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和产业化。金融机构加大对种业的信贷支持。农业部颁布了新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编制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种业管理力度显著加强。第二,机制创新取得进展。各地积极推动科企合作,促进商业化育种资源向企业转移,探索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辽宁、安徽等地出台了配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停薪留职、保留身份、技术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农业部通过创新项目管理、品种管理、品种权转让等机制,促进科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第三,企业信心显著增强。在《意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种子企业科技投入明显加大,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基地建设明显加强。中国种子集团、大北农集团、隆平高科、德农种业、荃银种业等龙头企业每年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开展商业化育种和生物技术研发,着力优化企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前不久,我到北京一家种子企业调研,看到企业的干劲很足,对未来的发展站位高、想得远,在育种研发、生物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令人振奋,看到了中国种业的希望。

第四,市场环境逐步优化。农业部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退出了一批不适宜种植的品种,清理了一批不合格企业,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为种业做大做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五,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国内各主流媒体对种业高度关注,主动宣传报道,各界对推进种业发展形成广泛共识,社会反响强烈,为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种子企业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总体看,推进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初步形成,种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但还要看到,发展现代种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要进一步深化对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认识,相关政策要配套到位;创新资源要继续向企业转移,切实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基地要加快建设,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种子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科学务实高效推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有30多项,有些已经明确,但大多数还在研究制定中,许多地方的实施意见还有待细化实化,要抓紧推动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争取尽快出

台。要加大对科研单位基础研究、企业商业化育种、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体系的投入,推动制种保险、种子储备等政策落实。第二,扎实推进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8号文件讲得很明确,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这个改革方向不能动摇,首先要统一认识,坚定推进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分离”,以此推动科研单位加强基础性研究、企业加强商业化研发“两加强”。通过项目引导、品种管理、成果评价和转化等方面创新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研发“两合作”,鼓励商业化科研资源和人才向企业流动,强化产学研结合。

第三,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是种业的主体,只有做强企业才能做强种业。政府搭平台,干事靠企业。要通过实施种业发展基金、生物育种、行业科技等项目,推进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尽快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行为,调动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加快企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优秀企业家的培养。企业要有志气、有信心,要有争当世界种业前十强、甚至前五强的勇气和魄力。

第四,加快推动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特别是抓紧研究制定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四川杂交水稻制种、海南南繁育制种三大种子基地建设规划。会同发展改革委尽快启动相关项目基地建设,加快提升种子生产设施化水平,逐步实现种子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

第五,进一步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要加强品种管理,健全部省两级审定协调机制,统筹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加大品种退出力度。继续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专项行动,加强部门协调,前移监管关口、下沉管理重心、实行打扶结合等工作机制,加大种子打假力度,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加强种子信息调度和市场监测,搞好供种余缺调剂,保证生产供种安全。

同志们,建设现代种业强国,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和种业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科学组织谋划,务实高效推进,致力新发展,谋求新突破,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6

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 来自全国各地的设备管理工作者和专家聚集一堂,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明确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设备管理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进一步发挥协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激发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设备管理协会30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金祥会长对协会主要工作做了10个方面的总结, 这10个方面确实是整个装备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铁男副主任对协会主要工作的10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与大家交流。

第一,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对装备制造以及工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提出, 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 也要达到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个目标。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这就对工业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世纪以来, 我国工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仅仅在这10年之内工业增长率达到年均15.4%, 而且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生产国。去年整个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84万亿, 占全球制造业的五分之一强。工业快速发展为确立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我国工业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 发展方式粗放, 结构不合理,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制约。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作为工业行业, 必须认真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牢牢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大力地推进、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地推进创新能力建设, 大力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 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 努力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 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一个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过程, 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着力突破共性和关键技术, 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是要强化和加强技术改造。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的作用, 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 优化工业的结构, 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要提高工业信息化的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 要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 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水平, 带动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是要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要围绕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 积极地推广低碳技术,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产业体系。

五是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要着力抓好品种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服务改善, 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

六是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促进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

七是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生产的布局, 促进产业集体发展, 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八是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提高工业利用外资的水平, 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 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型的升级;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鼓励企业向境外转移生产能力, 开展境外能源、资源的开发合作, 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整合价值间的能力。

第二、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装备制造产业是战略性产业, 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 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由大变强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环节。“十二五”时期,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高端引领、质量优先的整体要求, 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 积极地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的装备制造业, 为工业转型升级、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 我国装备制造业要重点突破五个方面的战略:一是高端引领战略。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以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支线和通用飞机、轨道交通装备为突破口, 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开发一批高端装备产品并实现产业化。二是基础支撑战略。加快发展3G领域, 提高技术配套能力, 逐步形成技术配套产业带动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新格局。三是融合创新战略。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重点支持精益制造、敏捷制造、网络制造、按需制造, 以及现在比较热门的3D打印、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高我国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四是服务增值战略。将服务型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产品为核心向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远程诊断维护、回收再制造、租赁等服务业延展, 延长产业的价值链。五是走出去战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支持和鼓励企业产品走出去, 增强企业国际化的经营能力, 培育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第三, 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协会的作用, 不断提高我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全社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上升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占全社会总能耗70%以上的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繁重。今年前三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同比下降了7.91%, 比去年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的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 加强设备的管理,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降低设备的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 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设备管理工作要站在统揽我国工业整体发展的全局和高度, 实现对企业降本增效、强化管理, 对整个设备的全寿命过程, 对工业设备管理任务的保障、支撑作用。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30年的成长历程, 也是我国设备管理事业发展的历程, 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 全国设备管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是围绕国家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和工业的转型升级, 不断提高为设备管理的服务能力, 准确地找好工作定位, 切实提高服务的水平, 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要针对当前我国工业转型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 努力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 引导企业贯彻国家政策, 反映企业诉求, 建立健全行业的自律机制, 逐步规范设备市场的秩序, 为设备管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引导企业方面, 建议做到四点: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企业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的重要抓手, 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 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必须积极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建设, 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必须坚持节约、绿色、低碳发展, 运用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低碳化技术改造。四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积极地跟踪世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节能服务市场化的发展。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宏伟的战略目标,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和各地区、各行业设备管理协会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 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创新、扎实工作、求真务实, 为我国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7

根据公司下发的为民务实清廉征求意见内容,对照我中心的工作实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公司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情况 煤炭价格下滑没什么,关键是企业能否“危中寻机”,能否在“寒流”中顽强活下来。我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考虑:

1、充分利用煤矿企业当前市场调整时期,做好资源整合、机械化改造和新建矿井建设等工作,为市场好转后的满负荷生产作好准备,增强煤矿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煤炭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2、抓好煤质管理,将煤质变为竞争力、变为效益。通过突出煤质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生产源头的煤质管理;要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出现的煤质问题,要从销售终端开展责任的倒查追究。

3、向淮南矿业学习。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西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炭市场形势严峻情况,去整合煤炭资源,拥有煤炭储量,从而形成产能。再者,发挥国企作为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市场主体作用,顺势选择合适的地产项目,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力军。

二、围绕安全生产、发展稳定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矿区和谐建设方面的情况

近些年来,公司加大了对矿区,特别是职工居住环境建设、改造投入力度,矿区环境建设出现大的改观,各类管线入沟、马路加宽、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新建,满足了职工家庭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矿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由于老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没有一个大的停车场所,所以存在着矿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需要我们各有关部门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

2、小区内各类流浪狗、大型犬类的管理。目前,小区存在着流浪狗、大型犬类放养,夜晚流浪狗狂吠,导致居民无法入睡投诉,请公司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管理。

3、职工住房问题。由于王台铺村商铺、街面房的拖延,导致职工住房开工延期,职工热切盼望着有一套住房愿望。近期,职工家属反映,能不能拓宽职工住房的思路,与东王台、北石店村联系,在三者之间取性价比最优的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三、围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方面的情况

近些年来,我公司在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司的温暖,让弱势群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独居老人的问题。在我们实际工作,还存在着极少数独居老人由于把自己的住房卖给子女,自己租房住,没有水、电、暖补贴的问题,还有极个别子女不赡养父母的问题,此问题我们正与其子女沟通解决,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2、空巢老人问题。随着公司的发展,大多数青壮年都到高平工作,王台社区存在着空巢老人问题,老人们不缺吃和喝,就是太寂寞,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近期,我中心将原“二帮一”的范围扩大到

志愿者六个分会,以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此项工作能够得到公司的支持。

四、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认为重点应抓住责任追究这个关键环节。对领导责任的追究不仅要对职责范围内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有关领导进行追究,而且要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关领导按责任制规定进行处理。

要实行有效的责任追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建议:一是制定明确的责任追究内容,分解细化责任。要界定责任主体,分清集体责任、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不搞随意牵连,也不搞责任混淆。二是把握追究原则和政策界限。要坚持实事求是、连带责任、民主集中制、“谁主管谁负责”、以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实行一案一追究。三是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程序。要建立一套统一、严密的责任追究程序,建立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四是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只要领导负有责任的,不管其在位还是不在位,必须追究到底。

纪工委征求意见座谈会发言 篇8

(2010年12月)

尊敬的纪工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参加这次座谈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xxx,自2005年开始接触纪检工作,现任交通局监察室主任。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一些工作感想,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廉洁自律己先行。前段时间看了长篇纪实文学《人间正道》,主人公是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正超,作者李前进也是一位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事迹非常真实感人,看了很受教育。杨正超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是“廉洁自律上向我看齐!”。他经常警示自己:“要做一名称职的纪委书记,必须要有廉洁做底子,做到廉洁自律,自身过硬。只有自己做好,才能管好别人,才能敢于碰硬,管住别人。”因此我想,要把纪检工作做好,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纪检干部,首先一条就是“打铁自身硬”。

二是狠抓教育,预防为主。我局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经常组织开展形势教育、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编印《廉政手册》,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永不凋零的巴山红叶》、《贪之害》、《欲之祸》等电教片,增强自觉抵抗不正之风的能力。还有,采取集中座谈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廉政谈话,随时掌握思想动向,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等等。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今后我们还将 1

继续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第三,我想提一点建议。我经常浏览xx吧,有时会看到一些网友发的帖子,内容涉及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曝光和举报。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因为私人恩怨故意诽谤诋毁,败坏名声的,但也不能排除个别网友确实掌握一定事实证据,但又不敢到纪检部门举报揭发,所以在网络上发帖试探的。这种敏感的帖子往往关注度、点击率较高,如果不正确处理,负面影响很大。所以我想除了宣传部门加强对网络传播的审核监管外,纪检部门是否建立相应的处置机制,对这些举报贴、曝光帖进行甄别,调查和处理,然后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并在原帖上予以回应。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Xxx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9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圣人偶像”, 力图将圣人之道还原到人间, 以此达到启混沌开民智的目的, 正如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就说“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周作人提倡“平民文学”。而毛泽东也从五四运动中捕捉到了平民文学的气息, 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纳入到他的的革命思想中。这看似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延续和发展。

但二者却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五四新文化的主题是民主与科学, 由知识分子在欧风美雨催生下的运动, 作为领导者的陈独秀等人是站在启蒙者的地位上单向的推动, 这就决定了五四的那些关于平民化色彩文学行动理论前提是个性自由、人的解放, 而作为宣传阵地的《新青年》以由学生、职员、店员为主体的城市读者为接受者, 也就无法被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理解和响应。

二、构建本土文化话语体系

《讲话》体现出延安文化正向着以农民社会为核心的民间价值体系回归, 那么我们必然要考察在《讲话》发表之前, 延安的文化生态的现实:首先是文艺与民众生活的疏离, 文艺工作者们还不善于描写大众。其次, 文艺工作者与民众的疏离, 他们不愿意接触大众的文艺生活, 尤其是从上海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依然积习难改。

在当时, 陕甘宁边区的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 文化教育极端落后, 唯一能够对农民形成精神影响的只有几千年来渗透到他们的起居、饮食、伦常和娱乐之中的形形色色的“惯例”, 要使“文章下乡, 文章人伍”充分发挥动员功效, 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们按照这种“惯例”进行创作, 构建出适应本土的文化话语体系。

《讲话》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毛泽东指示, 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努力向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靠拢, 承担起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比如赵树理就自觉地将党的政策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做法, 用“土气”的赵氏作风, 写出了一系列诸如《小二黑结婚》、《登记》、《锻炼锻炼》等作品, 走符合当时延安政权构建的“民族国家”叙事的方向。

三、党性标准及一元化延安模式

“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 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也就是强调了写作话语权的归属只能是无产阶级, 否定了百家争鸣的现实可能性。并且, 由于政治功利方面的考虑, 毛泽东使得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既取消了艺术的独立性, 强烈的排他性, 批判了诸如“人性论”“为艺术而艺术”等创作主张, 这种做法其实正是毛泽东利用军政一体的集权体系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开展文化运动的方式。

于是, 文艺在《讲话》的规范下不得不由高雅变为粗俗、由神秘变为直白、由复杂变为简单, 在这一过程中, 文艺家们不得不收敛甚至抛弃原来的艺术趣味, 带上政治的辔头。而当延安文人被规范为“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时, 他们在创作中突出文学的政治性, 事实上就已经与当时中共的意识形态达成了一种同构或共谋的关系。于是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副风景这边独好的假象, 背离了艺术本身的规律, 成了体制内的自我言说。

四、影响思考

当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 整个社会推崇集体理性、排斥个人本位的思潮蔓延开来, 各种有形与无形力量迫使文艺指向由个性本位到集体本位。而一旦将文学创作纳入到方针政策中来, 作家们纠结于政策和本性的两难之中, 文学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必然会受到挑战, 而文学的认识生活和批判现实的特殊功能自然就难以发挥。

长期以来这种艺术观念遮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以至于在四十年代文界几乎没有人否认文学史表现时代精神和政治斗争的工具, 工具论已经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律令, 那种粗砺的声调呼喊‘我们不要……’或‘我们拥护……’俯仰皆是。从延安开始的这三十多年内, 毛泽东的权利政治美学登峰造极, 它用阶级分析理论否定知识分子趣味, 是革命意识形态在有意识地推行对知识分子文化的解构, 实质上仍没摆脱“集权与专制”的内核。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得文艺服从于政治, 为模式化的延安文学的形成树立了规范, 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组织和发展能力在文学方面的改造和控制的成功表现。而《讲话》本身却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精神传统有内在关联, 并显示出毛泽东在构建本土传统话语方面的努力。深层反思《讲话》背后所暗含的权力政治美学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知识分子创作思维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本土话语体系,党性原则,深层反思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朱其:《毛泽东时代的视觉文化和现代性》, 《延安文学》, 2006年。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10

通讯员:占兴仁 王军

5月15日上午,县委党校召开春季主体班学员代表座谈会,听取学员在党校学习的体会和对党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明书同志、组织部干教科长李明军同志、党校常务副校长徐毕方,副校长郭军清,校务委员王毅、占兴仁同志和教务科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乡科级干部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10名学员代表畅谈了学习体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0名学员代表对党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学员代表普遍反映,来党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难得的机会,夯实了理论基础,开阔了心胸眼界,强化了党性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强了本领,也增进了友谊,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确实不虚此行。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11

关键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思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下称《讲话》) 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文艺理论为原则, 在总结我国新文化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当时的客观实际, 论述了革命文艺的基本原理, 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 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革命文艺要具备革命性和政治性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 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特别把“文艺”和“革命的文艺”分开来讲, 阐明了文艺和革命文艺的本质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在揭示文艺普遍性基础上提出了革命文艺的特殊性。革命文艺作为文艺的一类, 是革命时期的文艺, 是为了革命的文艺, 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根本属性便是其革命性。文艺的革命性突出表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阐释文艺发展规律的同时, 揭露一切虚伪的、诡辩的文艺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并在这种理论斗争中不断开辟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道路。毛泽东号召革命作家深入生活, 其目的就是为了改造革命作家的世界观, 使其更具有革命性。

文艺的革命性与政治性是紧紧相连的。因为革命的前提是阶级的对立,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必然会带有无产阶级的政治色彩, 这就是革命文艺的政治性。《讲话》中讲的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抗日, 是指当时全国人民从事的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毛泽东阐明了文学艺术同无产阶级政治的关系, 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去, 要求文艺作品在这严酷的斗争中起到激励群众, 鼓舞士气, 战胜敌人的作用都充分体现出了政治色彩。

二、革命文艺要具备大众性和服务性

《讲话》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 这也是毛泽东整个文艺思想的核心, 贯穿于《讲话》的全部论述之中, 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讲话》提出和解决了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生活、普及与提高、歌颂和暴露、继承和革新、文艺批评、文艺创作原则、文艺与统一战线等许多问题, 而所有这些问题又围绕着一个根本问题, 这就是文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大众包括工人、农民、士兵、城市小资产阶级, 毛泽东科学地评价了他们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 文艺首先要具备大众性。

文艺的社会功能决定了文艺必须为人民而创作, 为人民所利用, 成为人民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帮助人民完成革命事业, 推动历史前进, 这就是文艺的服务性。为人民大众服务, 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是文艺的首要功能。“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地移过来, 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 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 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三、革命文艺要具备本源性和创新性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是文艺的根本问题。“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 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 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文艺来源于生活, 这就是文艺的本源性。没有哪个文艺家可以脱离和逾越丰富的人民生活而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实践证明,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都是那些植根于社会生活的作品。文艺本源论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 强调了社会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决定性作用。

事物要发展, 就必须要创新, 文艺也同样如此。毛泽东认为, 文艺创新应该从人民生活的实际出发, 描写“新的人物”、表现“新的思想”、展示“新的世界”。《讲话》中明确指出:“大后方的读者, 不需要从革命根据地的作家听那些早已听厌了的老故事, 他们希望革命根据地的作家告诉他们新的人物, 新的世界。”那怎样使文艺家了解并熟悉新的人物, 新的思想, 新的世界呢?“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 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 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

四、革命文艺要具备典型性和普遍性

文艺的普遍性与典型性是两种互相依存的特性。普遍性是典型性的源泉, 典型性是普遍性的提升。如果文艺作品只具备普遍性, 不具备典型性, 就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 如果只具备典型性, 不具备普遍性, 就不会得到广泛传播。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 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 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遍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是美的, 但是人们不满足于观看自然形态的生活景物, 觉得日常生活太平淡, 而要求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就是因为艺术比生活更美。文艺作品的内容是从生活中来的, 但它经过艺术概括, 是文艺工作者从大量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来的, 所以它比现实生活更具有普遍性。

五、文艺要具备多样性和独创性

毛泽东在《讲话》中确立了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个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 也论述了文艺应该具备多样性。《讲话》把团结和抗日作为政治标准, 但又主张在这个大原则下, 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 党的文艺工作者应在抗日、民主、艺术方法各自不同的范围内和党外文艺家团结起来。在创作思想上, 赞成歌颂和暴露都需要, 对人民的缺点也要批评;在表现手法上, 认为应看对象而定;在作品的种类上, 认为应当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总之, 他尊重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 赞成题材、形式、风格等等的多样化。

艺术上的多样化是不能离开艺术上的独创性而实现的, 多样化须以独创性为基础, 反过来多样化又可以促进独创性的发挥, 二者相得益彰。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 要经过革命文艺家的“创造性的劳动”, 才能成为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为了发扬文艺家的独创性, 《讲话》批评了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的不良现象, 认为这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六、文艺批评的标准

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 一个是政治标准, 一个是艺术标准。”毛泽东在阐述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时, 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是符合文艺批评活动的实际的。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艺术, 都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艺批评必须把文艺家和文艺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加以考察、研究和评价, 不能用一种标准去对待一切文艺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 判断一部文艺作品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 首先应从它的政治倾向上进行考察、研究和评价, 是十分必要的。

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一标准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理解。首先, 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是毛泽东从整体效果的层次和角度对艺术作品提出的要求。其次,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互以对方为其存在的前提。一方面, 内容决定形式;另一方面, 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情况。文艺批评的任务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去分析解决这些不同的矛盾的。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标准, 正是建立在他对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为我们正确揭示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辩证统一关系。

七、结语

《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建设中国新文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最后走向成熟提供了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依据, 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论在中国文艺史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力群.毛泽东的文化思想[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孝评.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9.

[3]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阳台趣事的文章作文下一篇:恒心的议论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