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理想之花作文

2024-07-10

绽放理想之花作文(通用16篇)

绽放理想之花作文 篇1

“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最纯真的理想之花。岁月使皮肤发皱,而失去热情却足以让灵魂衰老。”这是巴金说过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你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作家就是我的理想之花,他们用手中平凡的笔勾勒出不平凡的事迹,包含着对世界的体验,人生的感悟。

“富有真理的书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任何幸福的东西都能用他打开。”这句话出自于苏联作家高尔基之口,平时的我最喜欢读书了,可以前的我只是单纯的读书的内容,不会再去思索其中的韵味。可现在我每读一本书就会思考半天:作者为什么会选去生活中的这些素材?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它反映的又是对世界的一种怎样一种评价?在我获取人生真谛的同时,更会注意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会对书做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

“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仔细观察生活点点滴滴,就能激发写作灵感。当我思绪万千时,就会拿笔记录下我幻想世界瞬息万变的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统统记录在时间的流里…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远触摸不到,但却像个航海者一样,借星光位置航行”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帮助我们找到方向,但更重要的是找到方向后付出的不懈努力。

“万事开头难”我必须愿要坚,志要大,心要细,要大号坚固、坚守自己理想之花可不简单,首先要大量阅读书籍,找到方法,体会感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就自见”。

“世界上的事没有却对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取。”英国斯威夫特说的一点也没错,人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除了多读就是多练,阅读只是铺垫,拿笔实践才是主要目的,我以后要坚持写周,把一周的精彩记录下来,平时随身携带笔和本,看到生活中任何亮点都要随即记下,同时也要养成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和肯定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得到热了。”飞蛾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扑向了火苗,我不能三分钟热度,又有什么理由半途而废呢?

理想之花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而人生也就有所寄托,使历史岁月延续与无穷。为了我的理想之花,我要不断奋斗,大步向前,有朝一日实现我的梦想!

绽放理想之花作文 篇2

尊重语文学习规律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与以记忆为主的反映型课程和以理解为主的抽象型课程不同, 语文是一门以体验为主的应用型课程。老师表演精彩纷呈, 教学形式花样翻新, 如果代替了学生默读、朗读、诵读等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 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杂耍。只有想办法指导学生反复体验文本, 与文本展开多维深度对话, 让文字浸润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感到咀嚼文字、推敲文字的幸福,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点燃。

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其特殊性。一是有相当基础, 必须获得“提升感”, 才感觉有学的必要; 二是有强烈自主意识和探索欲望, 更喜欢独立选择读物, 只有课上所学能迁移到课外, 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 三是在升学压力下学语文, 学生必然权衡“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 如果学习效果不能在分数上有所体现, 动机就难以持续。

因此, 教师必须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让学生学出滋味, 增强内在动机; 让学生感受“学了有用”, 用外在动机强化内在动机。

一、让学生学有所获, 增强内在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 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是激活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根本策略。增强内在动机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 一) 静心品味, 收获精神愉悦感

语文学习的愉悦感主要来自与文本深度交流时的精神享受和教师点拨后的顿悟感。然而, 当下学生挣扎于书山题海和外界诱惑的夹缝中, 难以保证充分预习。课堂上, 教师的“连环问”将读书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 破坏了学生静心体验的精神满足感, 而大班授课模式剥夺了个体自由交流的机会。学生即使有发言机会, 也难以吻合“完美”答案, 致使学生连续受挫。

所以, 布置预习时必须提供策略, 要求具体, 并保证学生有充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 课堂上要努力营造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课堂上, 教师要准确把握师生在文本理解上的落差, 对学生及时地点拨、引导; 问题设置要直指学生的疑点和盲点, 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 减少华而不实的讨论, 使学生静心品味, 从审美的角度洞隐烛微, 领悟文本的深层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能够发自内心地赞美见解独特的学生, 鼓励自主意识强但思考尚不周密的学生, 激发和保护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

( 二) 熟读成诵, 唤醒文本的生命律动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将经典语言纳入个人的语言库, 达到脱口而出、变化自如的境界, 才能忘情于作品的意境或情节, 澡雪精神, 受益终生。在反复诵读中, 学生发现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 培养了生命自觉, 享受到学习本身的幸福。但眼下这种传统被诬为“死记硬背”而加以否定。据调查, 很少有学生对课文通读五遍以上, 甚至有人没有通读过一遍课文。学生没有充分体验语言之美, 更觉诵读无用。

要让学生切身感觉到诵读的价值, 教师要有“背功”, 旁征博引, 让学生感受到背诵的魅力。教师还要善于细读,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妙处, 心甘情愿去背。最后要落到实处, 发挥生生互动作用, 强调读、背、思、赏的结合, 在反复体味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最后在写作时妙笔生花, 警句迭出。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渐浓, 形成良性循环。

( 三) 学到“解牛术”, 有效促进读写实践

教师不能提供有效指导读写实践的知识, 使语文教学变成了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 也是学生成就感低的原因。教师仍在重复初中所学的“小说三要素”“形散而神不散”“详略得当”等听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捉襟见肘的描述性知识, 而大量可以帮助分析文本、润色语言、构思文章的操作性“解牛术”没有被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学“一是事倍功半, 效率低下, 二是半通不通, 质量也低下”。“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例如, 可以用批判思维知识指导学生深入说理; 可用叙述学知识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小说文本; 可以用文章学、修辞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自行修改文章。

李海林提出, “从‘社会知识’ ( 学术成果) 到‘学校知识’的转换”是教学内容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该多阅读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 将相关学科知识加以筛选、加工, 使之变成好懂、管用的语文知识, 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到学语文不再是“原地打转”, 而是步步登高, 曲径通幽。学生能不断获取新知, 并能用诸读写实践, 自然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

二、让学生学有所用, 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 一) 沟通内外, 架起学用结合之桥

教材选文注重经典性, 而学生更喜欢贴近时代和个体生活的读物, 如果教师能够精心搭建教材与当代优秀作品的桥梁, 及时为学生课外阅读指点迷津, 形成课内所学与课外阅读乃至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 学生就会感觉到学语文有趣、有用。例如讲《背影》联系龙应台的《目送》, 讲《啊, 船长, 我的船长呦》顺带介绍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在兴趣驱使下, 学生就会主动读这些作家的文章, 拓展视野。再如, 讲小说情节的照应, 可以让学生讨论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男女主角最后一次对话: “那我可继续幼稚下去咯。”“一定要哦。”有什么作用, 教师的示范能启发学生主动地将课内所学用于鉴赏课外文学作品, 同时, 增强了学生课内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善于打通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讲修辞联系广告, 讲诗词联系歌词、对联, 讲小说的场面描写联系电影镜头的切换。高中生接受信息的多元性给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智力背景, 使语文学习有了一部无比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生感觉到课上所学能直接帮助课外阅读或日常生活, 就会很有成就感, 学习兴趣会更浓。

( 二) 植根现实, 开出理想之花

不可否认, 学生的努力如果能换来高分, 学习兴趣自然会增强。但相对而言, 语文考试的正向激励不足, 进步与努力正相关度低,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命题与教学内容脱节。阶段考试为了与高考接轨, 忽略阶段教学重点, 每张试卷都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致使阶段性努力收效甚微。

教学时, 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将课标分解到各个阶段。阶段考试的命题要尽量对应最近的教学内容。例如,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珍爱生命》单元小测, 试卷的阅读材料或者用能体现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 或用史铁生关于生命主题的散文, 没必要非要绑个论述类或说明类文本不可。问题设置要体现单元教学重点, 如情景关系、题目的丰富意蕴、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等等。写作考察不一定采用命题作文形式, 只需限定“珍爱生命”话题。可在学习本单元前就将作文题目告诉学生, 鼓励学生搜集素材, 深入思考。建立起学习与成绩的正面关联,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增强, 再加上老师的巧妙引导, 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本身。

( 三) 体认人生, 构建个人精神家园

特级教师黄玉峰说: “语文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充实生命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借助文本思考人生, 使之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对生命的作用, 体验到巨大成就感。

教师要善于发掘作品中能唤起学生共鸣之处, 创造情境, 让学生得到感动和启发, 达到一般知识难以达到的快感境界。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跳出自我, 发掘作品对人生的情感延展和补偿功能, 净化灵魂, 增长智慧。例如, 学习《金岳霖先生》不能止于讨论“金岳霖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理性问题, 还要让学生感受这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建国后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接触社会”时是怎样的心情。是迷失了自我? 还是无奈? 学习《祝福》, 不能满足于讨论“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还应该考虑“柳妈在祥林嫂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不幸者总是以挖掘别人的痛苦来自我安慰, 进而拷问人性。教师应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语言,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人生高档次的成就感: 灵魂的净化。

总之, 只有紧扣语文学习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特殊性, 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形成内在学习动机, 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叶澜《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4] .王荣生《语文科教学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李海林《“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进展、问题及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

[6] .黄玉峰《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让写字枝头绽放理想之花 篇3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目标激励法;理想

写字是小学生必须练就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手部肌肉还未发育健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好间架结构,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看似枯燥的写字教学,如何让它体现本身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摆在我们低年级老师眼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儿童化理想教育能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一、形象的“名人”熏陶,萌发写好字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小学生更是这样。所以,在一年级学生刚学完拼音进行写字之前,请形象的“名人”来熏陶,能够很好地使学生从内心萌发写一手漂亮好字的美好愿望。这里的名人有真正的大书法家,如,“书圣”王羲之,也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这楷书四大家等真正的书法名人,也有能写一手好字的同校师兄师姐。孩子们经常欣赏大书法家的优美作品,受到熏陶,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形象美、线条美,久而久之会由于羡慕而悄生模仿之心。“我也要把字写得那么美!”的愿望会慢慢地出现。当学生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优秀作业,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名人”就在我们身边。优秀作业不仅给他们美的享受,还给了学生自己能写好字的信心。学生会觉得那些大书法家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书法家就是由自己身边的小书法家通过不断的勤学苦练,巧思巧练成的。所以,语文实践课经常开展“名人”书法展,夸夸学学“写字小榜样”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二、分级的目标设定,逐步提高学生写字技能

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就让他们整个字写得结构匀称、抑扬顿挫,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使学生兴趣全无,徒生畏难情绪。因此,写字教学要按照先练习基本笔画,再摆好间架结构,最后进行谋篇布局的步骤进行。每堂课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循序渐进,这样铺好了台阶,学生就很乐意一级一级地爬,饶有兴趣地一步一步地去学习写字,其写字技能也会逐步提高。

1.目标由高到低,层层递进

对于初学写字的低年级学生,写字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所以制定的目标也应该由低到高。刚练习笔画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目标是“横平竖直”,在每节写字课上,要求学生要向这一目标看齐。如果学生把横画写平了,树画写直了,教师就给这些笔画圈上红圈圈以示表扬。红圈圈越多者,最后的等第就越高。再高一层的目标就是写好间架结构。摆好间架结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学会分析、观察例字的结构,初步明白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瘦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扁的基本特点。教学时可以把同课中结构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指导,以便学生分析比较,对达到基本要求的字应给予红圈圈鼓励。之后再逐步要求学生做到左右穿插避让,上下呼应。谋篇布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难的要求,要求学生初步达到整篇文字的大小一致就OK了。

2.目标要写前先定,向前看齐

这里的目标狭义地指学生在写字前设定的自己想要达到的等第。每次写字前,要求每个学生将所想达到的等第写在每课题目的旁边。凡该次目标达成者可以在自己的“荣誉本”上盖上一个印章。当然,在写前目标的制定上是有要求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教师要努力指导学生制订自己“跳一跳能够到”的等第。若该次写字目标达成,下次目标要较前要再高一级。学生在开写前先自定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很弱,写字的正确率很低。而清晰地识记字形是写字的首要要求,记住字形的方法很多,我更喜欢让学生的识记充满趣味和智慧,让字形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会渗透编字谜和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牢记字形。如,发芽的芽编成字谜“草下找到一颗牙”,游泳的泳编成字谜“永在水边”,这两个字谜既记住了字的部件,又提示了字的结构。再如,寒冷的“寒”,学生很容易丢一横少一竖的,我把它编成顺口溜:宝盖头写在上,竖井一横在中央,撇捺舒展两点藏。潜移默化,孩子们也学会了各种记字方法。因为识记字形非常有趣,也就延续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3.运用画线归图结合的教字方法,把握字的整体框架

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把握整体框架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画线,或是画图形的方法,画抽象为具体形象,让低年级的也能看懂,看准确。例如,“国”“表”等字,总体就是一个竖着的长方形,“四”“两”等字像一个横着的长方形,“火”“水”等字有点儿像三角形……让学生先把字看成一个图形,便把握住字的总体框架。同时,再用线条标出字中一些笔画的呼应关系,相差区别,或是横竖中线上的主笔画,都有利于学生对字的结构的把握,而且画图和描线的方法比较接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容易接受。

4.优化练字程序,提炼写字规律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指导一定要细致,要让学生大体循着“一看二记三评四仿五评”的程序,逐步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同时,教师还要提炼一些写字规律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如,起笔顿,收笔回,点如瓜子撇如刀,折有肩,捺有脚。间架结构的规律,如两竖相遇右边长,“什”“行”“伴”等字,短竖要内收,“布”“四”“两”等字。学生一旦将这些规律记住了,就能较快地掌握写字技巧。

三、设置多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1.注重评价、反馈,不断激励

在批改学生的《习字册》时,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字,我用的符号也是跟“谁得的红圈圈最多”中的一样,也是打上红圈圈,最后打上等第,最好的是A+,除了等第之外,我还会给孩子盖一些印章,以示肯定。这些印章有“作业很漂亮”“书写工整”“态度端正”“有进步”等,只要盖上印章的,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表扬,以激励孩子继续认真练习写字。

2.及时展览优秀的、进步的作业,让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尤其是写字态度认真,书写进步的学生通过一线通和班级网站表扬,甚至把他们的大作在拍摄下来上传到班级网站,让学生和家长欣赏。被表扬的学生写字兴趣越来越浓,字也写得越来越好

3.“三力合一”,注重家长的评价

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家长一般看不到学生的作业情况,因此我们会每1~2周让孩子将作业本带回家,让家长看一看,并写上一些或表扬或鼓励或期望的话语,从而进一步端正学生认真书写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比如,这一位家长就在学生的本子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字的间架结构很好,比妈妈的字还要漂亮呢!”“我输了,儿子!青出于蓝,水出于冰!”相信学生在看到家长的这样的话语后,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会更高。

儿童化理想教育的写字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写字的兴趣也会像春天枝头的花朵一样越开越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理想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

(作者单位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绽放生命之花作文 篇4

看着白蝴蝶随着柳絮飞舞着,不禁又想起那篇文章——《断翅的泪》,我体会到了有一种声音叫坚强,是生命的力量,是生命的执着。品读全文,我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让我的心也随之受到震撼。有人说,蝴蝶因软弱而流泪;有人说,蝴蝶因害怕而流泪;有人说,蝴蝶因伤心而流泪……但我却知道,蝴蝶因坚强而微笑。虽然,它失去了家族的标志——一对美丽高贵的翅膀,在冰天雪地里受到寒风的摧残,但是,它依旧希望完成那个所有蝴蝶的梦想——飞上那宽阔蔚蓝的天空。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向往成功。一次次的试飞,一次次的摔落,一次次的失败,浑身的疼痛并没有泯灭它心中的信念。用坚强支撑着,用梦想努力着,终于飞上蓝天,笑了,可是,空中却没有了蝴蝶的身影,只留下它描绘在天空中的那道绚丽的彩虹,还有滴落在雪地上的代表坚强的泪水……

随着雪花的飞舞,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却有一抹粉红在跳动。风正疾,雪正寒,梅花受尽冻寒,但却毫不退缩。万物早缩在温暖的地下,所有的树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它却依然傲立墙头……它不愿在温暖的春天与百花争奇斗艳;也不愿在喧嚣的夏天抛头露面;更不愿在清凉的秋天飘香十里,它只等在寒冷的冬天静静的绽放,为冬天增添活力,散发清香……

不知何时,我渐渐喜欢上了日出。那片竹林后的小山坡变成了我看日出的好地方,秋天,下霜的早晨,竹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轻轻踏上薄雾,踩着带有露珠的落叶来到山顶。抬头远望,欣喜地看到东边的天空显出一片鲜红,一轮旭日冉冉升起,温暖也随之而来。不经意地瞥见山崖缝隙间的那片小草,在风中摇摆着,我的心随之一颤,在这样的环境下,它却依旧坚强的生长着,只是为了生存,不!这是生命的声音,是力量,是坚强。

大自然的声音赋予我一种力量,坚强与自信伴随着我成长之旅,给我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慰藉,看着那属于我的成长之花慢慢绽放,绽放坚强的生命之花,散发属于自己的芬芳,属于自己的人生,人生需要坚强的生命之花。

绽放生命之花作文 篇5

昙花盛开是多麽的不容易。不知它那美丽的一刹那,是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才绽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让世人看到它的美丽。人们都说,昙花绽放的那一刻是无限的美丽。可是,可是我至今还没见到过那精彩的一幕,只能是听他人讲述。不过,我想它一定是美极了。昙花,在黑暗中绽放出它的生命之花,让人看到它的美丽,它把自己的生命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佩服!

我们此时都正直青春年少,我们有是时间,有的是精力去让我们的那朵生命之花绽放。我们是年轻,但我们不能以年轻为借口,而不去奋斗,把自己当成废铁丢弃掉。恰恰相反,我们应以年轻为资本去奋斗,我们的前途无量,只要有目标,肯奋斗,就会离自己的目标,一步步靠近。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后是否会一帆风顺做铺垫,现在努力拼搏也并不是代表你今后不用努力,而是为了今后的你做基石,路上可以轻松些,顺畅些。谁都想自己到了中年能够事业有成。那么,我们不如让自己的生命之花提早绽放,让花的香味能够存在的更长一些,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到了中年经历了一切苦难,才知后悔,不就太晚了吗?也许你晚年成功了,可你那时已白发苍苍,牙齿掉光光,那样谁会在意这样的花?

让生命之花绽放,越早越好。毕竟年轻的我们朝气蓬勃,精力也旺盛,不会那么轻易被打倒的,即使失败,也能再站起来。可是你想想,当你一把年纪时,摔倒了,还能马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再站起来吗?答案是,不太可能。你会投入全部精力,所有的积蓄,一瞬间,全部都变成了一堆泡影,什么都没了。所以说,我们现在一身轻,没有负担,闯一闯没什么,失败了也不会失去什么,不会在乎得失,是一个多好的时机啊!

友谊之花绽放作文 篇6

还记得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因一次意外收获了一份友谊,这份友谊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玩耍,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竟然打起排球,你一下,他一下,玩得不亦乐乎。我订正完作业,正准备去老师办公室时,一个“飞天排球”“蹭”地一下朝我“飞”了过来。“啊!”我惨叫一声,疼得双手掩面,蹲在了地上。这是,我只感觉鼻子像涌出了什么东西,连忙用手去摸,湿湿的,摊开来一看,血染红了我的指尖。同学们看到这一景象,连忙大叫:“哇!流鼻血了耶!”那几个打球的男生连忙跑到我身边,不停地道歉。可现在的我只感觉脑子嗡嗡一片,不知怎么办才好。

就在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想起“快让开!快让开!”同学们都不自觉地让了一条道。一个娇小的身子从人群里挤了进来。她一见我,便双膝跪地,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餐巾纸,细心地帮我擦拭鼻血,动作是那么小心翼翼。

我呆呆地看着她,才看清楚原来她就是我们班的纪律委员——余姝蓓。我的内心像涌入暖流般的温暖,看着她那含有歉意的双眸,我不禁有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只能跟她说声谢谢。她连忙摆手,反而低着头说:“对不起,是因为我的失职才使你受伤,我不应该让男生在班里玩排球,对不起,对不起……”她一连说了几个对不起。我笑着摆手。我俩相视一笑,友谊之花便开始耕种在我们两个人的心里。

网上绽放教研之花 篇7

当课题组的教师提供了国家特级教师窦桂梅、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视频后, 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利用休息时间, 围在电脑前认真观课, 边看边不停地发出感叹, 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同时, 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 一样的字词, 一样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大师那种从容的处理方式, 没有大师那种研读文本的慧眼?结合特级教师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只看见教师手指上下飞舞, 只听见键盘那清脆悦耳之声, 一个个有价值的教学困惑通过指尖传递给同行, 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校际协作小学语文组的教师能够指点迷津, 便于自己今后更有效地教学。

二、议论纷纷, 拨云见日

无论是晚上休息时间, 还是白天上班时间, 教师为了探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 总那么守时, 早早就在电脑前耐心地等待着, 期待着更多的惊喜。

我们根据课题组教师整理出来的问题, 逐一进行讨论, 一一突破, 直到达成共识。虽不曾和各位教师相识, 但无论哪个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只要一提出来, 大家总是尽其所能,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想点子、出高招。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之后, 看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学困惑, 是那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思维碰撞, 百花齐放

校际协作小学语文组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有山村教师, 也有城市的教师。感谢有条件的教师为我们提供了特级教师的视频课, 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大师的教学风范, 使我们能好好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

我们在网上畅所欲言进行研讨, 是一种思想的流动, 是各地教师之间教学智慧的相互牖启。它不仅让我们用外在的眼睛看到了教学研讨的现象, 而且用内在的眼睛看到了在网上进行教学研讨的意义。虽是同一节课, 但各人的体会可以不一样。我们在网上交流时用别人的体会来反观自己, 同时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有教师的心境一下子打通、连接甚而同化, 使校际协作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网”。

我们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在网上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敲击键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愿校际协作教学研讨一路走去, 让这“花”越开越繁茂。

摘要:校际协作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研讨的平台, 在课题组的精心组织和筹备之下, 有针对性地在网上展开了小学语文教学研讨, 特别是近两次在网上开展的阅读和习作教学研讨, 使教师受益匪浅。

随笔化作文,让文学之花自由绽放 篇8

语文教育需要“真善美”的声音,即提倡一种返璞归真的语文教育。结合写作的要求与规范,返璞归真的“随笔化作文”就诞生在写作的园地了。在实际教学中,随笔化作文,就是通过“积累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抒发真情实感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多种评价与分层次训练”等几个方面来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随笔  积累  评价

一、何谓“随笔化作文”

我们这里所说的“随笔化作文”中的“随笔”,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随笔的特点,比如表现形式灵活,可记事抒情,也可评论等,它还有自身特点——随时随地、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无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只要是随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是“随笔”。没有了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可以在课下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下随意地写,课上有序地读、评、改、展,如此一来,学生的日常写作实现了“随笔化”;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又把那些随意而写的文字“化”成像样的文章。

通过随笔化作文的教学和训练,作文不再是个“老大难”问题,它成为一种需要和习惯。作文也不用挖空心思的“造假”了,学生们可以自由的畅抒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二、如何让写作返璞归真

“随笔化作文”让生活与作文结合,“随笔化作文”让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练笔与点拨相结合,让积累与展示相结合。“随笔化作文”使得师生同读同写,共同用心坚持。

(一)积累来源于生活的素材

随笔记录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知,随笔记录是对生活的纯朴反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日记、读书笔记、随笔本等作为训练的载体。作文时学生只需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剪裁、加工、整理,就可以“炼”成随笔化作文。随笔可以为作文积累写作素材,而作文可以促使写作者对平时的随笔和生活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两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作文是需要一定的阅历的,最直接的就是从生活中观察。作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生活的观察中去,可以自己动笔记录下生活中感人的时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来滋润作文之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社会调查、网上调查、咨询专家、师生讨论等活动。我校的“社会实践小论文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平台,到社会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

(二)抒发真情实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需要我们说真话,抒真情,扬个性。但是真话在很多时候并不代表思想的正确,有的时候反而表露出的是消极和自私等不健康的思想。纵观千古流传的名篇佳范,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

汶川大地震后,在临时搭建的地震棚里,教师世家出身的温家宝总理用随笔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来鼓舞和激励汶川的学生。在那时那刻,这不仅仅是真情的流露,更是一种“坚韧奋发”的民族精神的引导和传扬。

写作教学更是育人的教学。我们不能以为随笔化作文是不受拘束的,可以信马由缰,天南海北的任意驰骋。教师对学生的随笔不能听之任之,要引导他们把写作当成完善人生的利器。记得一名学生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复读生。去年的高考结果让我明白:一个只会仰望星空的人注定只能收获失败。在那些逝去的高三日子里,我曾是那样沉溺于和同学畅谈理想而将书本丢弃一旁;我曾是那样只顾设想美好假期而将复习抛之脑后;我曾是那样一直告诉自己要劳逸结合而总是不能坚持到最后……那样多的“我曾是”,让我尝到了只会仰望星空的苦果。在“高四”的复读生活中,我下定决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向着我心中美丽的目标努力!于是,在一道道题、一个个知识点的累积中,我收获了一次次让我惊喜的模拟成绩。我知道了,当我学会脚踏实地时,我离梦想,近了。

透过小作者的文字,我们听到一位“高四学子”用“随笔”的方式,低唱着青春的咏叹调,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小作者的“真善美”溢的满满的,流淌过每一位读者的心田。这样的作文是一场心灵的交响曲,师生共同享受,共同感悟。

(三)多种评价与分层次训练

随笔化作文需要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促使小作者积极完善,不断积累。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师、同学、家长等都可以进行评价,评价应有导向性,要确立发展性的评价观。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把这种兴趣转化为爱好和乐趣。

传统作文用同一目标,同一尺子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

作为返璞归真的“随笔化作文”的践行者,在学生写作时,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层次。

对于那些基础差些的学生,我就采取“牵手帮扶”的方法,并且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

而对于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我就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

三、总结

在随笔化作文的教学中,我始终是按照: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日积月累——养成习惯——掌握方法——自主发展——多种评价——符合规范,这样的线路一路走下来的。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印证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期盼,也积累了些实战的经验和方法。“随笔化作文”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作文教学的走向,从而使得师生们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生活与人生,让文学之花自由绽放。随笔化作文作为写作园地的一朵奇葩,正在熠熠生辉,大放华彩。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圣陶答教师100封信【M】

【2】孟玉华.随笔化作文,让写作宁静而从容的前行【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04)

【3】楚相君.如何使学生爱作文【J】.吉林教育,2005(03)

绽放生命之花作文 篇9

天空阴沉沉的,我坐在摇椅上,猛然间,一个小小的身影冲进了我的眼间。我走了过去,那是妈妈养的昙花啊!它通体散发着纯洁和高尚,仿佛不是这个世界的,而是从天上陨落到凡间的天使。看这个样子,它应该快要开花了吧,都说昙花一现,现在有机会一睹芳容,我怎能错过?我便开始了等待。

雨下起来了,打在昙花仍绿的身子上,我不禁为它担心。刚想把它移走,但就在一瞬间,它已绽开了花苞。绿叶先慢慢褪去,仿佛少女褪去青涩一般,不失娇羞。它露出了纯白,那是多么白啊!就似蓝天上的白云,又似那无瑕的雪花,还似那纯白的珍珠,就像仙女下到凡间,清纯而又高雅,一袭白裙,朴素而又贵气。紧接着,绿白全都消失不见了,白白的花瓣全都露出来了。我仿佛看到了妈妈在对我笑,露出了一口白牙,温柔、温暖,似春风拂过你。昙花舒展舒展了腰肢,一片片白色的花瓣展开了,雨浇在它那柔弱的花瓣上,使它更加动人了。我又看到了仙女,她转着圈,扭着曼妙的身躯,她的裙摆转动着,就好像我眼前的这朵昙花。昙花完全绽开了,它比玫瑰少了份妖娆,却多了些清纯;比牡丹少了份富贵,却多了份高雅。我静坐在那,盯着那朵昙花。瞬间的绽放仿佛抽走了它所有的灵气,渐渐地,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着,最终,昙花,谢了。

昙花盛开,不过刹那,从盛开到凋谢,那么短暂,可它的身上,却蕴含着生命的真谛,它享受着自己短暂的生命,并不抱怨,而是把自己的美用短暂的生命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生命最美的所在吗?

让生命之花绽放作文 篇10

大庆三十二中初四(1)班 董鑫慧

世间的每个生灵都仿佛是一朵花儿,从一粒种子慢慢生、发芽,生命中多半是平凡,承受和期待。也许花儿看上去很脆弱,但它坚信,只要乐观坚强,勇于面对挫折,生命之花终究会完美地绽放。

大地是我的母亲,鸟儿是我的玩伴,树木是我的兄长,草儿是我的姊妹。我要勇敢乐观地生长,不为称赞,只为活出生命的价值。本着这样的信念,生命之花开始了生命的历程。

我需要阳光,因此我向着太阳生长,尽情沐浴在阳光之下。偶尔,我会偷懒,错过了阳光,但我绝对不会悲伤,因为今晚的月光更加皎洁,今晚的群星更加璀璨。我仰视夜空,面对着那神秘的月亮,默默地许下心愿。

也许我会经历一些挫折,因为生活的天空不单单是风和日丽,还有风霜雨雪。但我不会因此而枯萎凋零,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告诉自己要想让生命绽放光彩,就得真正学会面对。我会愈挫愈勇,磨练自己,因为只有乐观顽强的花蕾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我的使命就是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存在于世间,为世间带来鲜艳和美丽;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拥有了已经凋谢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与这些相比,挫折算什么!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明白上天可能并没有委以我重任,可我知道如果连自己的职责都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履行不好,又怎能苛求上天降大任于我呢?

与世间万物相比,我或许很渺小,但我绝不平凡,因为我勇于面对风雨,乐于经历沧桑。我拥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我企盼将希望播散到人间。

历尽艰辛,顽强地一路走来,终于我等到了辉煌的一刻。我尽情地绽放,意在留给世间最美的微笑和一缕淡淡的清香。

尽管我明白我终究会凋谢,因为生老病死是每一个生命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我仍然很高兴、很幸福,因为我在世间没有留下一丝遗憾,我实现了我的诺言,我让我的生命之花完美地绽放。

让阅读之花绽放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技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解决学生主动阅读的原动力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之中。合理的阅读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良好的情境带动下得以发展和延伸。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情境中,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之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例如, 笔者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颐和园的视频, 并介绍说:北京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首都, 还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景, 颐和园就是其中的一处著名的景点。颐和园有哪些美丽的景点呢?让我们随着多媒体浏览一下, 一起感受它的美丽。当学生看完多媒体的图片, 便迫不及待地投入阅读课文了, 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处于急于求证的心境中,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生阅读课文时,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高效的阅读技巧。阅读课文时要学会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

阅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理解和运用, 把学和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注意文章或段落的开头, 这些词语或句子一般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升华感情、画龙点睛等作用。

例如, 在《草虫的村落》的阅读教学时, 笔者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的词句并讨论它的意思和作用。“今天, 我又躺在田野里, 在无限的静谧中, 忘了世界, 也忘了自己。”这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 一个“又”字点出了作者不止一次躺在田野里, 说明了作者对田野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情感。“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 更是作者心境的宁静。“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这句话的作用是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引起下文。在文章的结尾“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 直到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 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一句“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点明了时间已是傍晚;“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说明了作者心灵还沉浸在奇异世界中的欢乐和得意。所以, 教师要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技巧, 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阅读教学中, 以思为核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 在《白鹅》一文中, 讲到白鹅吃饭“三眼一板”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段文字, 找出有关的句子吗?文中哪些用了反语, 有什么作用呢?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 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探索的精神,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动参与课堂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了阅读效率。

四、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读者。当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时就会有不同的体验, 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这种个性化解读。例如, 在阅读完《落花生》一文后, 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有些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感受:苹果、石榴虽然挂在枝头, 长得好看, 炫耀自己, 但它们的确很有用, 有炫耀的资本;做人既要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 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 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点和实力, 才会得到重用……又如在学习《长城》一文时, 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长城, 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也可以谈谈自己对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看法。对于这些多元化、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 有些是积极的、正确的, 有的却是消极的, 但要加于引导。

梦想之花悄然绽放作文 篇12

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是迷茫时引路的明灯,没有梦想的人生将是空虚的。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如果你的梦想还站立的话,那么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喜欢喝酒,常“寄酒为迹”抒发自我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体现出他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使他在官场上处处不得志,却也不想与小人同流合污,早已看透官场黑暗。他毅然辞官,回到南山下,伴着菊花,守护着他的梦想。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现出屈原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抱着自我的雄才大志,却没有用自我的地方,应对楚国无法完成振兴楚国的梦想,他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守护着自我的梦想。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百姓。他的一生是艰辛的,他在离乱途中体验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艰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为天下百姓而守护着他爱国爱民的梦想。

在古人身上,我们发现了他们为他们的梦想坚持,并付出了努力。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

对于芊芊学子来说,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我们此刻的梦想。而高考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在此过程,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但千万不要放弃啊,咬咬牙挺过去,你会收获更棒的东西,困难与挫折,也有他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不经历风雨又如何见彩虹,没有挫折的磨练,如何遇见更强大的自我,仅有磨练成就了更强大的自我,才能更好的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友情之花悄然绽放作文 篇13

恒,你我同窗六年的生涯已成为过去,但那些一起走过的足迹、奔跑的身影、尽情的欢笑,都将深深印在我的心底,化成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记得去年11月,我参加了平潭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最激动人心的4x100接力赛在那天(星期五)下午举行,因为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没办法来为我助威。

比赛就要开始了,选手们都在摩拳擦掌做好赛前准备运动,队员们的父母都在旁边叮嘱这叮嘱那,唯独我孤零零一人在旁边,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感。

“各就位——预备——”“砰”!随着一声气槍响,第一棒的队员似离弦的箭冲了出去,由于在第一跑道,所以我们组显得有些弱势,而第二棒又是四个队员中偏弱的一个,因此与其他组距离拉得好远,这下子我有点焦急,原来预测是拿到冠军啊!这下子有可能获胜吗?我迅速抢过接力棒,如猛虎下山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前方,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一定要夺得第一名!

不知是我冲得太猛,还是第四棒太晚起步,我们俩居然撞在一起,摔了个四脚朝天。过了一会儿,我的膝盖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鲜血直流不止,当我感到最无助的时候,一双熟悉并且有力的手把我慢慢搀扶起来,转身一看,居然是恒!我又惊又喜,急忙问道:“你怎么会在这?”他十分担心地说:“先别问这,还是先到医务处包扎伤口吧!”

经过半个小时医务人员的清洗包扎完伤口后,他才慢慢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笑着说:“我们是铁哥们,你参加运动会我怎么会不来捧场呢?不过我是撒谎跟李老师请假逃出来的。”

听了他的这番话,我热泪盈眶,心想:如果人的一生没有朋友,那不像一只无翅的苍鹰吗?今生我拥有这样一位挚友足矣!巴金说得好:“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命就失去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

让情境之花芬芳绽放 篇14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名言再次提醒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要注意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会为其自觉主动地阅读提供了一个内在动力,让阅读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堂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故事,使课文的有趣情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同学们感受到了故事的乐趣,同时再带上我提出的系列思考题“故事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坐井观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求知欲和乐学的情趣一触即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下子迸发出来,这就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情境铺垫。

二、仿造情境,激活思维

创设情境时,我们通常是选择最容易做到而效果又不错的方式。模拟出课文的情境,便于学生图文结合,直观易动地学习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在脑中建立一种情境表象,帮助孩子明确文中两个主人公的位置,我仿造课文情境,用简笔画展示井,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依次贴出青蛙、小鸟图,再引导学生试着用文中的话介绍一下主人公的位置。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创设,孩子们一下子就把故事里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处的不同的空间位置搞得清清楚楚了。

三、图画再现,识字学词

识字教学一直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能都要从汉字的音、形、义这三方面去考虑,帮助学生去感知理解。最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得以应用。在《坐井观天》这一课,有三个生字需要孩子会认。考虑到这三个生字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及他们的发展过程,我决定采用图画再现情境法帮助孩子记忆加深。我以“沿”字为例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构想。“沿”字是本文出现的第一个生字,它处在介绍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定语言环境中,为了让孩子加深对这个生字字义的理解,我采用了黑板简笔画与电脑动态图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文本中“井沿”是什么意思,而且拓展了对词语“碗沿”“河沿”“床沿”的理解,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画面中,牢牢地记住了“沿”就是“边”的意思,另外,附加记字方法:情境再现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沿”字字形的记忆。因为孩子们每天上学,胸前戴的校牌上有沿字;一到大门口,就会看见沿江小学的校牌上也有这个沿字。这个校牌,无论是大门口的,还是学生胸前戴的,都是一种特别的生活图画,黑板简笔画、电脑动画、生活图画,三画齐用,生动地帮助孩子记住了“沿”字。在学生理解“无边无际”这一词语时,我不再用字典中的解释抽象地帮助学生解词,而是着重用森林、沙漠、大海、草原这四幅图画帮助学生呈现思维的表象,引导学生运用无边无际进行说话练习,用画面加深学生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四、情境采访,角色感悟

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所谓“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某个主人公”;而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去理解课文,对课文的角色必然产生了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在感悟文本内涵、理解寓言寓意时,我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和扮演角色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方式。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采访的情境,孩子们在采访情境中,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青蛙、小鸟,面对我的采访,他们要把自己融入“坐井观天”的谈话氛围中,脑子里要不断呈现自己在对话中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有了对天的大小的不同看法,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的平台,而且润物无声地理解了文本的重点语句及内涵。比如说:文中的小鸟的观点是“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但课文中并没有把天为什么无边无际具体展开说明,我在设计采访情境时,就有序地进行了补白。我先后采访小鸟些问题:见多识广的小鸟,在遥远的旅途中,你都欣赏到哪些美丽的风景?你看到天边了吗?这样,小鸟的看法就水到渠成地被学生理解了。再比如:青蛙在文中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到底小鸟的哪句话在青蛙眼里是大话,同样,让孩子们在情境采访中,设身处地的将自己当成青蛙,进入角色,想青蛙的心理,表达青蛙的语言。通过这一情境采访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我觉得低年级在教学感悟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要更容易直观生动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五、渲染指导、模拟劝说

《坐井观天》这一课文真正揭示寓意的环节有两处:一处是通过小鸟与青蛙对话的内容揭示其观点的不同,另一处是文本结束时提供的对话框,激发学生展开的想象,透过想象青蛙跳出井口的语言,进一步揭示坐井观天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孩子们已经通过实物情境和情境采访融入到故事氛围中,此时,如果教师能再用语言进行一下渲染烘托,孩子们就能更加投入其中,感悟文本内涵了。于是,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我并没有生硬地用专业术语来指导学生朗读,而是站在小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鸟,想想该怎样劝说。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语言进行渲染:是啊,与目光短浅的青蛙相比,小鸟整天飞翔在天空中,他见多识广。今天见到朋友青蛙有这样错误的看法,他又怎能袖手旁观呢?善良的小鸟决定好好劝劝她的朋友,让好朋友和自己同样感受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他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气来劝说呢?孩子们在老师的语言渲染与指导中,学会了劝说的技巧,同时也达到了声情并茂读文的目的。

友情之花悄然绽放作文 篇15

班里有一个同学名叫吴迪,同学们常以“无敌”来逗乐他。他长得胖乎乎的,有一双并不出神的眼睛。他貌不出众,成绩也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可之后的几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他坐在我的前面,同学们对他的冷漠,并没改变他对同学们的热情。下课时,他来找我问问题,与我游戏;体育课时,他借我乒乓球拍、与我一起运动;他对每个人都如此友好,却很少有人关注他,他给大家的多半是他挨训时同学们幸灾乐祸的哄堂大笑。

直到有一次,我因忘记带上一个新的作业本而急得焦头烂额,眼见其他同学都在埋头写作业,我可没处写。我四处“筹借”作业本,可没人抬头看我,在我百般无奈时,吴迪对我说:“你还没找到本子吗?没事,我有多余的本子,我借给你!”他在书包里找了起来。我总算松了口气。可他找了一会儿,却没有找到本子。“唉,那个本子我好像放在家了。”一听到这话,我便认定自己肯定是“没希望”了。可他话锋一转:“我答应你了,要借给你。不能不守信用啊!”说着,把他在本子上写的作业整齐地撕掉,不留下痕迹,然后把他的本子给我。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他又说:“我的成绩差,老师训我没关系,顶多让同学们笑一笑。你就不同了,被老师训,肯定会有坏印象。”我听到这里,眼睛立刻就湿润了,朝他感激地点了点头,开始奋笔疾书,终于在下课前几分钟完成了作业。而他却又被老师教育了一次。

放学回到家,我还在回想这件事,感动的泪水也在不知不觉中冲破了“封锁线”。一个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K”的同学,同学们轻视他,他却用真诚回报大家!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啊!

让友谊之花绽放作文 篇16

在我六七岁时,由于负债累累,爸妈踏上了开往异乡的火车。想到我年幼无知,便带上了我。我们在桑庄暂时安了身。或许是天注定的吧!月月,你就住在我家旁边!我们刚搬进来的那天,你们全家都热情地帮助我们。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你,你穿着红花裙子,手里拿个漂亮的布娃娃,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似乎在向我们问好,又好像在为我们的到来欢喜,总让人猜不透;白里透红的脸颊使人心生怜爱。我忍不住走到你面前:“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月……月……”你羞怯地说。我一听,想到弯弯的月亮是那么令人陶醉,多富有诗情画意呀!于是,我拉着你的小手就跑出去玩了,边走边说:“你的布娃娃真漂亮,就像你一样!”你的眼里闪过一丝光晕……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第二次遇见你时,是你来找我写作业。我看着你的练习本,指着“月月”两个字说:“月月,这两个字一个是你一个是我,组在一起就成了‘朋’字,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好吗?”你忽闪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笑着说:“嗯!”我俩高兴地抱在一起,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

从此,我俩便成了密不可分的好朋友。夏日正午,我们趁大人们休息,便一起跑到不远的沙堆处玩沙子,玩过家家,做了饭让醒来的大人们吃。每次热得满头大汗,便随手一抹,成了大花猫!你我相视笑着,又互相替对方拭掉沙子,继续玩着。每每天黑后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嘴里还不住地说:“明天还来玩哦!”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了,我就要回家了。临走时,坐上公交车,望着窗口,你居然没来!我开始怨恨你,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向送行的人群中望去。汽车缓缓驶动了,你依然没来,我开始绝望了,心灰意冷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但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望了一下窗外。忽然,一朵红花在人群中格外刺眼!是你!我趴向窗口。你穿着红花裙子飞奔过来,手里举着一个布娃娃!就是那个布娃娃!你一边跑一边哭着叫着我的名字,我也一边叫着你的名字,一边哭着说:“司机叔叔,请停车呀!”车终于停了,你把布娃娃双手递给我,抽泣着说:“她就是我,你看到她就是看到我,我会一直等你回来的,一定要回来啊!别忘了,明天还要一起玩沙子呢!还要一起……”我也泣不成声,用力点头:“嗯,我会回来的!一定会的!你等着我!”车又驶动了,我俩紧拉的手分开了。你哭着追着车,我也拼命地叫着你的名字……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那个布娃娃是被精心装饰过的,我忍不住抱紧布娃娃,放声大哭着……

上一篇: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市场营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