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2024-09-24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共7篇)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1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宝龙山中学 张会君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到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及发生的条件;深化理解移动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并掌握移动学习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对移动学习有具体的认识及对移动学习案例的简单设计。

本课堂有两个专题,一个是移动学习的概述,一个是家校协同教学。

专题一 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从D-Learning到E-Learning再到M-Learning.移动学习的概念:移动应用指的是由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应用体系,它赖于移动互联网的建立。

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

专题二 家校协同教学

学习目标:了解到家校协同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熟悉家校协同的主要形式。对校讯通、网络家校协同的实施有进一步认识。

家校协同的概念:学校协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家庭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家庭协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学校教育产生的协同教育。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及发生的条件;深化理解移动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并掌握移动学习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到家校协同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熟悉家校协同的主要形式。对校讯通、网络家校协同的实施有进一步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及家校沟通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2

当重新以审视的眼光回顾十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入新的研究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称北师大)跨越式研究相关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敏锐地捕捉到移动终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意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科研团队明确这一共识后决定开展“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终端优势的实践

1.移动教学—教师空间的解放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操作多媒体设备,必须回到讲台上进行操作讲解,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平板电脑小而薄,重量轻,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师从讲台上解放下来,教师可以像拿着教科书一样,手持平板电脑走近学生,及时指导,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和展示,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以英语课中复习新单词的游戏环节为例,游戏要求学生记住新单词的位置和读音后,根据屏幕上的缺失图片,快速反应站起来说出相应的单词。此游戏的目的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游戏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进行点评,操作电脑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也是经常拿着平板电脑走近学生, 利用平板一面讲解内容,一面操作电脑, 可以说其移动教学的优势贯穿了整节课堂。

2.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平板电脑可以把视频、音频、动画、 电子书等多种素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英语的知识时,不再只是“读”,只要轻触屏幕就可以随时听到或看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种一对一数字化的学习,能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英语课上,针对课文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是全班集体听课文的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一;环节二是学生自己听课文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二; 环节三是学生自己播放课文动画,跟着动画朗读课文。环节一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中的方式一样,全班齐听共同完成习题,这种方式学生只听一遍,做题时容易出现答案拿不准的情况。环节二的设计使平板电脑的优势体现出来,教师把听力的录音和习题共同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听,完成练习二,学生可以在自己不会的问题上,多次反复听,直到听懂。环节三是针对“说”的练习,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 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跟着读,对于自己读音不准或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习,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听读课文的能力。

3.即时反馈—提高课堂学习实效

课前预习的反馈:阅读课文、预习单词等预习作业学生到底做得怎么样,以往很难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通过数字化的预习,结果则不同。教师不仅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留存,作为以后的参考。例如:在某次英语课前教师发布提前预习本单元单词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出本单元的单词。针对这项预习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平板电脑的录音功能记录下自己所读的单词,而后反复听自己的单词录音,觉得不好可以重录, 最后把自己觉得最好的录音提交给教师即可。这时教师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预习状况,随时听取某个学生的录音,选择录音效果较好的录音在课上播放,适当地做出评价。

课上即时的反馈:客观题检测反馈。 平板电脑上的授课平台能够即时地批改客观题的检测,而英语听力中多数是客观题, 教师可以发挥这一特点,设计习题,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练习时,教师可以实时监控所有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学生的出错环节和准确率一目了然,在学生做完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统计全班的正确率, 这样就便于教师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和调整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这次教学中,听读课文这一部分环节一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优势,在学生提交完自己的答案后,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出每一道小题全班的正确率,并把统计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 结果发现听力的第三小题出错的较多,在讲解时教师重点讲解这一小题,其他小题则一带而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主观题反馈:对于主观题的检测反馈, 除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打字输入外,还有另外一种检测反馈的形式,即利用平板电脑拍照投影的功能。本次课在听读课文的第二环节上,就用到了这一方式。针对听力填空的练习,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教师在学生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巡视学生填写状况, 使用平板电脑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正确答案拍下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统一讲解。

笔记共享反馈:提到笔记,传统的方式是记在笔记本或教材上,只能自己看到, 使用平板电脑不仅可以在电子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而且可以在共享笔记中看到所有同学的笔记。本次课时,教师在讲解语法的这一环节就使用了这种方式。教师要求学生在电子教材上找出含有if的语句, 找学生读出自己所找的语句,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笔记边听边看同学们分享的笔记,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所找的语句总结出相应的语法知识。

4.分层拓展—丰富语言素材

很多时候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或比较陈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素材, 传统做法是把拓展材料复印发给学生,或者让所有学生一起阅读教师提供的素材, 很难达到分层拓展的目的。使用平板电脑, 可以将素材全部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在本次课的拓展阅读环节,教师提供三篇贴近学生生活和科技发展的文章,并把这些文章制作成电子书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打开书架中的“拓展阅读” 电子书,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阅读速度,选择一篇或者多篇文章进行听读练习。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解决学生的分层问题, 另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5.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以致用

平板电脑也可以用于小组的合作交流展示。通过平板电脑,可以把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文字、录音、照片等方式传送到系统中,教师则可以利用系统平台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有时它也可以作为小组交流中的一种道具,比如本次课中小组合作部分的设计时,教师布置一个任务,设置商店的场景,要求小组两人中一人扮演销售员,一人扮演顾客,编辑科技产品使用说明的对话进行表演,在对话中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效与反思

“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在学校开展两年多来,十几位试验教师积极努力钻研,精心研究上好每一节研究课,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实践、反思应用移动终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了近20节研究课,通过这些研究课,试验授课教师和其他科研团队的教师们共同思考、成长。而伴随着探索的继续,研究团队的试验教师们自身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以来,学校教师的课程多次获奖,其中一些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十年间,数十位网络班优秀试验教师累计完成网络环境下研究课、展示课等共10 578节;100多人次在国家级论文、综合课例、教学设计、课件评比中获奖;三人的网络课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收录,并在市教科研网站播出;11人次在课题年会上做专题发言;2人次作为课题组授课专家应邀到大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北京市海淀区做课堂教学或学校信息化管理经验介绍。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步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之一,十年来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 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广东、辽宁、天津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同行到校参观、交流。此项研究给学校带来了很好的办学声誉,得到市、区相关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取得丰硕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首先,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平板电脑, 应该选择比较开放、易于设计学生活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们明确“不要为了用平板电脑来设计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思考哪一部分内容适合使用平板电脑来辅助教学,如何利用平板电脑的云课堂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既要做好师生使用平板电脑的操作培训也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整合。再次,不断根据教师的需求完善教学平台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后,应注意使用平板电脑时的其他问题,如教室及校园的网络环境,教室台式机及平板电脑的相关配置,平板电脑的管理制度等,保障师生正常学习使用。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3

关键词: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应用基础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学院教学改革不断开展的现实形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传统核心基础地位面临着各种挑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操作技能,我校对本门课程进行了多轮深层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现状

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教师导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12学时为理论教学,由教师进行导学;20学时为实践教学,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料,并配合使用广东省考试中心提供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学习、练习和测试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我们对开课学院的使用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分组制作了面向专业学院的教学案例。在作业布置方面,尽可能地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布置了综合性的大作业,在一个作业任务内,应用到所学的全部知识。

但一直以来,教学资源的提供都是依托于网络综合学习平台。学生需利用电脑,登录到相应网站,浏览或下载资料进行学习,教学资源形式的多样化仍有待改进。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及使用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主流媒体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程相关知识,最好能同时解决有些学院不允许新生带电脑而使自主学习受到影响这一现实问题。

考虑到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账号的强大影响力,为了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关的信息能够全方位、多手段地提供给学生,课程组决定为该门课程创建微信公众号,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应用该平台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想学就学,还可以使一些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被学习”。

1.可行性

(1)硬件条件。使用微信公众号提供学习相关信息,学生想要浏览,只需具有能够上网的智能手机。手机目前已经是新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标准配置,校园无线wifi热点覆盖全校,且移动和联通供应商推出的优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无需担心费用的前提下利用手机访问网络。而且手机携带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浏览。

(2)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接受情况。为了了解学生对此种方式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我们制作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定时发布并回收了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2014级通信工程、电气、会计、日语等专业班级的学生,共回收问卷185份。调查的问题及所得数据如图1~图4所示。

数据显示,有90.27%的学生支持课程创建微信公众号,有意愿通过此种形式进行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且大部分学生会关注或浏览公众号上推出的新内容。由于课程的学时有限,讲课和练习时还要兼顾学生期末参加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性的知识,譬如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及应用技巧、讲课时内容比较有限的微机组装方面更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等。

2.微信公众号的创建

(1)申请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免费申请,需申请人上传身份证照片,网上填写申请信息后等待审核批准,大概1~2个星期。

(2)推送资源的准备和规划。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内容需要更新,会涉及到大量的资料准备和编辑工作。既需要确定和提供推送内容,还需要按照微信平台上给定的格式进行编辑和发布。我们的初步计划是由课程团队的教师完成资料的准备和提供工作。按照推送知识的類别,每个人根据所擅长的知识,进行内容的选择。内容选取上必须确保实用、够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编辑和发布工作选择两名有经验的学生进行。

因初始平台搭建过程中,工作量较大,且每位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为了更好地完成微信平台的建设,初步计划找两名比较有经验的学生,进行平台上所要发布内容的编辑(按照平台要求的格式)和信息推送工作。

微信公众号除知识推送外,还会附加其他功能,如课程的相关通知,每年一届Office办公自动化作品设计比赛宣传,课程考试之后需要水平考试等级证书的学生报名工作等,使其逐步完善,成为本门课程信息提供和发布的重要平台。

(3)费用。微信平台建设上,如果需要固定的菜单服务,则每年需交服务费300元。对于学生进行编辑和发布信息,我们将组建团队,以2+2模式以老带新,参与平台建设的队员在其毕业时认定实习学分1~2个学分。因而微信平台建设费用较小,切实可行。

三、总结

利用微信平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具有优越性。第一,知识发布快速、受众面广。除本身正在学习的学生可以了解相关信息,关注该门课程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学习。第二,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够、所授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内容查阅方便,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随意地学习。希望学生利用该平台,能够有意或无意间,了解到更多计算机基础相关的信息。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微信公众号正处于初始建设阶段,希望该平台的建成能够真正促进教学效果和管理的提高。我们也将根据该平台的使用情况陆续建设与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如果使用效果良好,也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公共课程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4

智能防丢器系列产品利用物联网原理在信息与通信的世界里获得了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作为基于客户隐私保护的创新性备忘APP, “我要找”功能融入人性化的自定义模式, 并根据不同模式进行时间、地点、物品和事项等内容的提醒, 智APP也能通过定位功能进行相应的位置提醒。而智能防丢卡则基于蓝牙4.0以其创新及便利打开市场。丢失东西时, 智能防丢卡和智能手机会感应彼此的位置, 当在“勿忘”app客户端上点击“一键寻物”键, 智能防丢卡将通过声音和振动来提醒您重要物品的位置。超出一定距离时, 智能防丢卡将通过声音和振动来提醒, 也可通过app设置防丢卡和手机一起报警。贴心的旅游出行小贴士根据出行天数, 为使用者安排行李清单, 方便人们的生活。每月更新的丢失物品排行榜时刻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我要藏”功能将重要或易忘信息收入勿忘清单, 方便随时随地获取私密信息或物品收藏位置。手势密码解锁功能确保使用者的隐私不泄露。为了避免用户储存的易忘视频音频图片太大, 占用手机内存等一些列问题, 在“我要藏”版块加入时下热门的“云空间”, 帮助用户开辟无限容量储存空间, 用户可将重要信息传至云端, 同时也可避免客户端更换或数据丢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APP包含工作、上学等几个基本模式, 模式中的提醒内容为我们根据前期市场调研结果预设好的, 此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个性化备忘模式。备忘模式包括时间、地点、物品和事项等内容的提醒。

二、应用技术

1、蓝牙技术

(1) 省电BLE4.0技术与标准蓝牙技术相比, 是一种低功耗蓝牙技术。一个蓝牙设备有被唤醒、发送数据和断开连接几种操作, 采用低功耗蓝牙技术设备完成这些操作仅仅需要3ms的时间, 从而大大增加了其电池的使用寿命。

(2) 短距离蓝牙无线技术通信距离较短 (一般为10米) , 消耗功耗极低, 所以更适合于小巧的、便携式的并由蓄电池供电的个人装置。

(3) 频率不受限制由于蓝牙的开放性, 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工业, 科学、医学免付费的无线电频段, 所以无论身处何处, 利用蓝牙无线通信设备不用考虑受限制的问题。可以工作于世界的任何地方。

2、硬件整体设计

本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器, n RF24L01射频模块作为收发系统。防丢器和智能手机都采用相同的配置, 其系统硬件图如图1所示。

n RF24L01的最大传输距离为50m左右, 由于n RF24L01的vcc脚接电压范围为1.9V到3.6V之间。单片机AT89S52的供电电压为5V。

三、市场分析

智能防丢器及配套APP切实的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麻烦。对于需要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 这款产品将是居家旅游工作的必备品。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碎片化时间的热情配合, 层出不穷的手机应用获得众多手机网民的热爱, 智能手机的使用得以普及, 将蓝牙技术与手机应用结合起来, 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更加便捷地服务于现代人。本团队通过对市场监测数据、问卷调查、第三方软件下载平台等权威性数据深入分析, 该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目前我国类似的产品很少, 且大多造价较高, 无法适用于大众。

智能防丢器在蓝牙技术将与智能手机应用完美结合, 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手机与钥匙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到现代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个性化要求, 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DIY设计外观。因此, 我们将”勿忘”的目标消费群定位为广大青少年学生与中青年在职工作者, 以及部分离退休老人。

1、问卷调查分析

◇调查数据

◇是否希望有软件解决问题:

◇调查分析

根据产品名字的相关内容及特点, 我们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 抽样调查了各年龄段对于丢失钥匙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 我们可以看到, 大约有55%的青少年学生, 63%的中青年在职工作者, 以及41%的离退休老人曾经出现过丢失随身物品无法找回, 或者经常忘记待办事项的情况。

2、市场容量

从我们调查问卷的调查情况来看, 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开发一款能够便于寻找自己随身物品的应用软件大约有65%的青少年学生, 89%的中青年在职工作者, 35%的离退休老人很希望能够开发这样的一款软件。而从前面分析, 智能手机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加比例来看, ”勿忘”存在着诸多的消费者, 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市场容量很大。

3、矩阵模型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结果, 构造用户需求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通过运用Matlab软件对需求判断矩阵进行求解得:

计算结果表明, 我们构造的矩阵的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说明我们的需求判断是可行的。计算得出权重向量如下所示:

W= (0.4951, 0.1386, 0.2419, 0.0422, 0.0821 (3)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5

【关键词】终动终端 思绪方式 语言环境 网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88

英语是当今世界通用的语言,长久以来受到各方的重视。它是知识文献的主要载体,是通向世界的大门,是我们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凭借。英语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客观上也促进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的国家建设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长期以来,在英语的教学上,一直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脱离原生态的语言环境。近年来,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兴起,为破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大大地拓展了英语教学的思路。

一、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一个是教学方式上的理论化倾向,错误地将英语作一门科学理论来教授;另一個就是教学活动脱离语言环境,结果培养出许多不会说英语的学生来。

在传统教学中,英语是作为一门科学来讲授的,通过纯理论化的方式来教授语言。虽然语法体系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把握语言本身,但过多的进行理论划分,将英语支解为一条条的规则,传授给学生,却是有害的。学生往往在规则的海洋中转来转去,淹没在一条条的清规戒律中,却忘记了英语本身究竟是什么东西,最后只是沦为了考试的机器。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我们的教师不能传输给学生们一种恰当的语言意境。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最大的功用是用于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而我们的老师很多时候都并不熟悉这门语言,并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语言,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语言,更多的时候是用中国的思维来教授英语语言。往往是学生不知道老师所云为何物,完全依靠猜测,去理解老师“传道受业”中,所触及到的幽微的不同。学生只是一味的生吞活剥,用一种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了,无法从中体会到语言的精髓,其结果也只能是导致消化不良。莫要说去感受的语言的魅力了,就是最起码的理解也是不可能的了。

二、英语学习的本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是人与人交流情感的媒介,其学习涉及人类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多个方面,包括对语言的感发,对语言环境的感触及对语言思维的把握等过程。

(一)语言的感发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情感的外在表达方式。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情感的自然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受到外在事物的感发,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呼之欲出的东西,是不能够受到思维枷锁的。理性在这里只是一个深层次的东西,是一种隐形的东西,不能表面化。而感性的东西的表达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自然兴发,发言为声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颠倒的主次,就会走向教条,导致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离目标越走越远。

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感发机制,将自己感觉的东西脱口而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熟悉语言本身,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心理过程,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够搭建起通往未知领域的通道。

(二)语言环境的感触

英语是活生生的东西,作为一门语言,它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很难使人感觉到勃勃生机。一门僵死的、无生命力的语言,是无法激起人们的兴趣的,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营造一种语言环境,使同学们能够感觉到英语是活的东西,是一种能够感触到的东西。

在这里,语言环境就像是人们的心灵家园,语言变成了活着的东西,是可以感触到的。你能够感觉到它的呼吸,它的脉搏,你能够和它对话,能够和它进行思想的交流。

(三)英语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是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东西,它是一门语言的灵魂。学好英语,需要建立起用英语来思考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养成是基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把英语作为一种母语来使用,就要用英语思维来思考。

人们是通过思考来认识世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拥有自身不同的思维结构,学习英语,就需要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无论是思维的起点,还是思维的推理过程都需要是英语式的。如果用中文的思考方式去推理英语的逻辑,将会产生出一些不伦不类的结论。你一边说的头头是道,另一边外国人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最后很可能沦为鸡同鸭语的境遇。

所以建立起英语的思维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学好英语。而要建立起英语的思维习方式,就要真实地去接触英语世界,用英语去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语言环境是不容易获得的,人们更多地是在一种假想的模拟环境下去进行交流,用一种只有中国老师和学生才能够明白的中国式思维的英语进行对话,不能接触到更多原生态的、活的英语。最终结果是,自己沉浸在所谓的虚拟环境中,距离真实的世界越走越远。

三、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对英语教学的创造

英语教学的困境,来源于信息渠道的封闭,无法实现与真实世界的沟通。而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新型的信息工具,更容易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人们去感觉真实的世界。

(一)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

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学生们一个真实的英语世界。在这里人们能够张开双臂,沐浴阳光,呼吸到英语世界的真实气息。它是真实存在的环境,活生生的。它规避了将语言作为科学,空乏的理论说教,弥补了教师在理解上的不足,避免了将学生引入歧途。将活生生的语言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拥有了亲自解构的机会。开启了一条通向罗马的崭新道路。

(二)近距离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要想学好语言,就要能够充分理解它所处的世界。英语的世界处在我们思维之外,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用我们传统地思维很难定义它,它是复杂的,是一种可以理解却无法表达的东西。它是庞大的,最能够理解它的方式就是去触摸它,打开你的心扉去感触它。

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给了我们一个能够去感触它的机会,可以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英语世界中最真实的东西。当我们开启一次航程,用心去触摸,去感触时,这个世界的气息就会慢慢的,深入到了我们的心灵深处,潜伏下来。静静地,当一场久违的春雨过后,它就会在我们的心底里发了芽,生了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会英语世界的思维,构建出正确的思维过程。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英语。

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带给我们的,是我们以前不能给予的。它所营造的语言环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真实空间。它是真实的,具体的,是可以触及到的,是可以感受的,它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更为科学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新型的环境中,思维模式也是真实存在的,是客观的,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它不是虚无的,飘渺的,它是存在于我们世界之外的真实的存在。而这对于孩子的震撼是超越语言本身的,是对他们世界观的一次拓展。能让他们体会到,除了我们,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更多的思考模式。而理解外在的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其本身的思维去思考。而这不正是英语教学最本质的内涵吗。

四、打破知识壁垒,实现最大的教育公平

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除了对英语学习本身有帮助之外,还对公平地接受英语教育这一机制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教育公平的促进器。

现在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最大的不公平。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占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而一些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则长期处在资源的洼地。孩子们无法公平的接受教育,将来也无法公平地进入现代竞争体系,没办法去和别的孩子竞争。往往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了整场比赛。

而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更好为人们公平的竞争提供了可能。它营造出了一种平等的环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它让孩子们拥有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人类是从蛮荒走来的,走过了充满泥泞的曲折道路,然后才开启了世界的大门。孩子们也一样,他们从牙牙学语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由于家庭背景和自身境遇的不同,有的人走了过来,而更多的人留在了泥泞的道路上。在这个过程中,知识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而获取知识的途径是最大的制约条件,基于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新型信息技术为这一过程掃清了障碍。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6

1教学管理软件要具有实时推送信息的功能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软件功能中,推送通知和交流信息是被动的,只有登录系统才能看到消息的内容。这种被动的消息发送模式,让信息传递不可靠,往往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来确保信息有效抵达对方。如借助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平台等。 所以便捷、有效、及时的将信息推送至对方是教学管理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服务为核心的移动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APP应用让信息交流和分享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准确及时的将教学相关的信息、如成绩、课表、讲座和重要通知及时的推送到用户手中,只要用户带着手机即可。

2移动端教学管理功能要适应终端设备的特性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网上选课、课表编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考试事务、实践教学、 教学考评与教材管理10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子系统。由于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和操作控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适用移动端开发,移动端应用应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基本教学信息的查询和提交功能。例如,学生常用的功能包括课表管理、调课管理、成绩管理、教材信息查询、 考试安排查询、网上评教等;教职工常用功能包括教学任务管理、课表管理、监考安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查看教学工作量等。学生和教职工采用统一的登录方式和账户管理方式。在功能的设置上尽可能简化操作方法,利用触屏功能完成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在明确教学管理软件移动端的主要功能之后,为了实现一个既能灵活开放、功能强大、全平台支持,又能同时节约成本的APP应用,技术选型尤为重要。当前流行的移动终端的系统平台包括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微软的Windows Phone以及黑莓Blackberry。国内普遍流行Android和IOS系统,其它占有市场份额很少。即使仅仅开发Android和IOS版,在2个不同的平台上开发统一的一款APP软件也需要花费近2倍的投入。为了避免因平台原因导致的成本增加可以寻求基于HTML5技术移动中间件平台或者微信平台开发。

2.1基于HTML5的中间件开发平台

HTML5是目前浏览器支持的最新语言,内嵌有视频播放和绘图功能,可以替代FLASH的功能。中间件平台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它位于客户机/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 用于管理计算资源与网络通信。基于HTML5的移动中间件开发是目前较流行的移动端开发方式。它是基于HTML5、CSS3和Java Script创建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平台。与传统网络程序不同的是,它能够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内置功能,例如联系人、震动功能、地图等,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插件来丰富开发功能。

2.2微信平台引发了移动端开发的技术革新

微信平台的开发是近两年流行的技术,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种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本身就是全平台软件,任何移动操作系统都有微信的版本,且功能统一, 界面一致,在微信的功能中团体用户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打造以个人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APP客户端和上下行通道是完全免费的, 利用它作为移动APP客户端, 不必要再进行APP UI开发, 只需要合理地调用接口来丰富APP功能和实现用户交互, 可以极大节省APP服务系统建设的总体成本。

总结以上两种技术形式,两者都可以实现跨平台功能, HTML5技术通用性较强,但使用中间件技术仍需要部署自己的服务器;而微信平台则部署至云上且费用很低;微信作为流行的社交服务,可以推送个性化的消息等服务,开放性高, 推行普及率高,且有很大的影响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些是其它平台不具备的。但微信毕竟是公司产品,从功能调用上受到微信产品本身的制约,具有潜在未知的问题。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教学管理软件上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基于此,针对目前流行的移动终端软件开发过程,围绕教学管理软件的移动端功能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为实现移动端功能提供设计方案。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心得体会(上传作业) 篇7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开展教学督导评价工作仍是通过发放纸质评价记录的方式进行,后期再由教学督导部门将纸质评价记录录入Excel表格中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果。也有一些高校开发并使用了基于Web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在该教学督导评价方式中评价人员仍需要携带纸质评价记录册进行记录,事后再登录教学督导评价系统将评价记录录入系统中[1,2]。这些教学督导评价模式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使用纸质听课记录册难以及时将评价信息汇总,难以掌握教师教学情况的动态发展,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难以调阅教师的历史评价信息,难以观察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曲线。

第三,纸质数据录入计算机中时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工作效率低。教学评价指标在需要改进时需重新印刷纸质评价手册,增加了成本。

第四,填写纸质评价表的教学评价方式难以应用于学生评价中。高校中学生数量多,评价表收集困难,无法让学生频繁参与教学评价活动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移动终端凭借其便携方便、互动性和多媒体性强等特点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将智能移动终端引入高校教学督导评价工作中,发挥智能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优势,提高了教学督导评价的质量、效率和实时性。

1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原 则及指标体系

1.1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应着重于有效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教学评价,即评价主体能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听课评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采集评价数据,记录教师讲授情况、学生听课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等,能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教学督导评价系统中。在进行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优点,尽可能地克服原教学督导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原则。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能通过对教师授课进行全面的评价及评价信息的长期积累,向教师提供清晰、客观的反馈。为评价人员给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提供确凿的依据,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坚持评价信息的公平、客观性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评价指标,尽可能地引导评价主体公平、客观地记录教师授课表现,减少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信息的影响。

第三,教学评价应体现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差异性原则。理论课和实践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各自的特点,应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

第四,基于不同评价主体开展教学评价的原则。这里以某大学的教学督导评价制度为例,分为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督导专家教学经验丰富,同行教师则更加了解各学科专业的最新教学动态,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1.2 教学督导评价指标设计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教学督导评价时评价指标的设计尤为重要,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能有效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为教学评价和研讨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评价指标内容本身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从高校教学实际出发,综合不同学科、 不同评价主体的特征,设置了专家理论课评价表、专家实践课评价表、同行评价表和学生评价表等4种类型的评价表,建立全面、合理、科学、简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督导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专家理论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该类评价表设立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及20项二级评分指标。每个二级评价指标实行5分制评分标准,满分共计100分。

第二,专家实践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该类评价表设计了10项评分项,每项均为10分制,满分共计100分。 相比理论课评价指标,实践课评价指标侧重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软件及硬件设施是否完备等。

第三,同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同行评价表的表结构与专家理论课评价表类似。但同行评价表侧重于教师课前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的践行程度、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晰、透彻等。

第四,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学生评价表主要是关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本人的感受和收获,包含15个评价指标并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如及时认真批改作业、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课程知识 (权重0.1)。

2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 B/S-C/S 体系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系统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充分发挥了C/S和B/S体系结构的优点。其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图及网络物理拓扑图如图1,图2所示[3,4]。

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中B/S结构部分由移动终端、 Web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组成。 B/S结构具有分布性强、维护方便、可扩展性好、开发简单且共享性高等特点。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客户端实现教学评价、评价结果查询、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其工作流程为移动终端客户端负责接收并处理用户操作指令和数据,并将用户操作 指令和数 据通过HTTP协议发送 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HTTP请求向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相应的SQL请求,在收到数据库服务器的查询结果反馈后向移动终端客户端发送HTTP响应。 移动终端客户端对接收到的HTTP响应进行相应处理后呈现给用户。B/S结构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部分[5,6,7]。

C/S结构部分是由计算机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协同处理的两层结构。C/S结构的优点是交互性强、数据存取过程中安全性高、数据响应快、有利于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计算机客户端的系统管理员和督导领导可以分别实现系统信息维护和教学评价信息的查询、 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发布等功能。

3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功能模块 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定位于帮助高校督导人员和学生开展日常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实现用户个人信息管理。评价人员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和评价。此外,督导管理人员能通过系统中积累的授课教评价记录跟踪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曲线及同学科其他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

根据以上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和功能定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如图3所示。系统包括5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教学评价管理模块、评价结果查询模块、个人信息管理模块、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及维护模块和督导管理模块。

3.1 教学评价管理模块

从图3中可以看出评价管理模块分为“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其功能是让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做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 各评价主体进入系统后可选择相应的界面进行教学评价。

3.2 评价结果浏览模块

该模块分为“当学期评价结果浏览”及“历史评价结果浏览”两部分,督导专家、同行教师、教师本人和学生等用户均可查看评价信息的总体情况和各分项情况,分别了反映授课教师的总体授课水平和各分项得分情况。

3.3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给学生、督导专家、教师等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用户可查看个人基本信息和修改登录密码、联系电话等。

3.4 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及维护模块

该功能模块可以让系统管理员对高校教师、学生、 督导专家、课程、课表、评价数据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

3.5 督导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让督导领导浏览全校教师评价信息,按院系汇总评价数据并生成每月教师评价信息表,对教师评价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报表发放给各院系及校领导。

4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实现

4.1 基于 PHP 的 Web 数据库访问

本系统的移动客户端部分采用B/S结构,使用PHP脚本语言开发Web服务器程序,后台使用Postgre SQL数据库,移动客户端使用Basicforandroid开发平台编写,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功能[8]。移动客户端将用户提交的操作请求利用HTTP协议发送到Web服务器,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PHP程序调用中间驻件使用SQL语句访问后台数据库。其中中间件驻留在Web服务器上,负责协调Web服务器与后台数据库之间的通信。数据库服务器负责系统数据的存储及完整性保护,执行Web服务器发送过来的SQL请求以及反馈查询结果,Web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查询结果利用HTTP协议返回给移动客户端。

4.2 教学督导评价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数据模型如图4所示,由于系统中各表项字段较多,故此处主要画出主键部分[9]。

表“university”存储高校基本信息,如高校ID、名称、 地址、联系电话等;

表“college”存储高校中各学院、部门基本信息,如学院ID、名称、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

表“teacher”存储各学院、部门中的教师基本信息, 如教师ID、姓名、院系、职称等;

表“course”存储各学院、部门中的课程基本信息,如课程ID、名称、课时、课程类型等;

表“valuator”存储各学院、部门中的评价人的基本信息,如评价人ID、姓名、院系、评价人类型等;

表“course Scheduling”存储高校每学期的排课情况, 如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学年、学期、班级名称等;

表“teacher Evaluation”存储所以的评价表信息,如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学期、学年、评价人、评价时间、评价日期等。

4.3 移动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4.3.1 移动客户端登录界面设计与实现

利用Android布局管理器,设计如图5所示的移动客户端登录界面,并实现相关功能。主要是发送系统登录请求,从服务端获得响应,判断是否登录成功。登录成功后,跳转到相应的移动客户端主界面。同时将从服务端获取的用户信息保存至缓存中,以便下次调用。

4.3.2 移动客户端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利用Android布局管理器,设计如图6所示(为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本文中所出现的所有用户信息皆为虚拟信息)的移动客户端主界面,并实现相关功能。此处以 “督导专家”为例,主界面为用户进入其他功能模块提供接口,显示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30条评价记录。最近评价记录装载在Scroll View窗体中,用户可在Scroll View窗体区域内通过滑动操作查看所有的最近30条评价记录。

4.3.3 移动客户端评价界面设计与实现

利用Android布局管理器,设计如图7所示的移动客户端教学评价界面并实现相关功能。主要是显示教学评价表并把评价数据提交到服务端。为显示评价表单中的所有内容,本文采用Tab Host控件将评价表单分割并显示在三个子Table中,实现了在各子评价表单间的快速切换。

4.3.4 移动客户端个人信息管理界面设计与实现

在移动客户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中用户可以查个人基本信息、修改登录密码和电话号码等,其界面如图8所示。

4.4 系统安全性保护

为维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本文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了相应的权限。本文将用户划分为督导专家、教师、学生、 督导领导及系统管理员,各类用户在登录时服务器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并对用户类别进行检测,从而进入不同的用户界面,在各类用户权限范围内提供相应的用户功能,充分利用PHP的动态、交互功能。此外为应对网络上的诸多病毒程序需在服务器计算机上加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5 结论

上一篇:三年级禁毒影片观后感下一篇:法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