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10-26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共8篇)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5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巩中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内司工委委员,赴市检察院及利辛县、谯城区,对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及谯城区、利辛县检察院关于刑事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亳州市驻所检察室、市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调阅了两级人民检察院部分案卷资料,并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征求了监委、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及部分人大代表、律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委托涡阳县、蒙城县人大常委会进行调研,提交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依法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大监督力度,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提升监督实效,刑事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审查逮捕案件4576件5822人,其中批准和决定逮捕3329件4209人,不捕1247件1613人;审查起诉8744件10829人,其中,决定起诉7251件9017人,决定不诉326件408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268件,督促撤案123件,追加逮捕59人,追加起诉65人。依法提出抗诉案件55件,法院审结33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23件。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监督,发现并纠正脱管漏管罪犯52人,对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建议收监157人,已监督收监执行126人。

(一)刑事检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注重加强案源机制建设,与公安、药监、环保等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不断拓展监督案源。注重在押人员权益保障,健全在押人员约见检察官、投诉信件办理、出所谈话等制度,畅通在押人员权利救济渠道,纠正刑期计算错误23件,开展谈话及法律咨询1570人次。出台了《亳州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统筹协调、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谯城区检察院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机制,被最高检简报、《法制日报》《安徽日报》推介报道。

(二)刑事检察工作重点较为突出。坚持从检察监督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强化与全市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突出办案重点。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市检察机关起诉扶贫领域职务犯罪150件166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案件49件91人,破坏环境资源犯罪74人。服务保障中医药市场整治,依法监督立案药品领域刑事犯罪1件1人,起诉9件9人,审查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43件377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前介入案件21件,起诉涉黑涉恶犯罪62件331人。监察体制改革后,重点加强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保障等领域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审查起诉58件61人。

(三)刑事检察监督职能持续强化。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加大刑事检察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无社会危害性不捕809人,刑事和解不捕208人。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380件,被采纳353件,采纳率为95%。强化刑事执行日常动态检查,纠正看守所干警不当执法19人次,依法打击“牢头狱霸”2人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温暖控申”品牌,办理刑事司法救助案件51件,刑事申诉案件126件。开展重复访治理专项攻坚,重复访同比下降53%。

楚侠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和缪庆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入选2017、2018全国刑事执行精品案件。

(四)刑事检察监督质效稳步提升。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诉讼职能和监督职能并重,加强对诉讼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程序公正。强化对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把司法公正落实到执行工作中,推动执行活动依法依规进行。建立分片指导制度,推动基层监督模式转变,不断强化一体化监督职能。实行案件质量评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执法规范化检查活动,强化案件办理质量的考核评价,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健全完善一体化工作模式,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线索移送、案件办理等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刑事检察监督质效稳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个别刑事检察人员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对检察体制改革后的刑事检察工作研究不够深入,工作动力不足,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协调配合轻监督制约”的司法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信息知情难、调查核实难、纠正处理难”等问题尚未完全消除,拓展案件线索来源的主动性仍需加强。部分被监督者对监督工作支持配合力度不够,接受检察监督的法律意识有待增强。个别县区存在检察机关调取、查阅、复印案卷资料等方面配合不够顺畅,对监督意见的落实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二)监督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调研中发现,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开展不平衡,注重对公诉案件监督,对刑事自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死刑复核程序监督相对薄弱。2017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监督公诉案件7251件,监督公诉案件以外的各类案件共计2098件,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发展失衡。刑事抗诉案件多集中于实体问题,对程序性问题提起抗诉的较少,提请抗诉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事实、定性、量刑、适用法律等实体方面,对于审判人员程序违法、附加刑以及缓刑适用不当的案件抗诉较少。55件抗诉案件均是针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抗诉案件类型相对单一。另外,由于有效监督途径的缺失,致使对审判机关庭前受理、告知工作、庭外调查活动和裁判文书送达等程序的监督难以开展。

(三)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捕诉合一”运行后的配套制度仍需完善,在执行上还存在制度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的现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配套的律师值班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值班律师人员少、值班时间不能全覆盖的问题,影响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办理时效。对于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非法证据排除、提前审查逮捕案件移交社会危险性证据等制度要求尚未全面落实,内部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刑事检察监督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信息互通渠道尚未完全打开,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移交和查处的衔接机制还不够成熟。与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的案件移送、提前介入、审查起诉、退回补充侦查等具体程序及工作流程的规定上,仍需进一步细化。2017年以来,市县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1次15案,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的执行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监督质效还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部分职能的调整,新增检察职能的效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监督领域范围和方式仍需拓展,监督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发现和纠正诉讼过程当中违法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的监督相对滞后。社区矫正动态监督数据不够准确,漏管、脱管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个别检察建议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的环节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未能发挥实际作用,监督能力有待提升。工作重点多集中在监督意见的提出上,对监督意见跟进落实不够及时主动,监督刚性不足。个别基层检察院诉讼法律文书存在瑕疵,检察监督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刑事检察队伍建设与检察工作任务还不相适应,“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2017年,谯城区检察院刑事检察员额人均办案量187件,基层检察院办案人员负担重、压力大。刑事检察人员专业领域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办案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缺乏金融、网络、生态环境等方面高层次专业人才,刑事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亟待加强。刑事检察队伍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在知识储备水平、线索发现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庭审应对能力上,与打造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检察队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依法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责。全市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刑事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依法正确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责,切实加大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的监督力度,依法监督和纠正司法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积极适应监察体制改革新要求,注重案件实体审查的同时,不断强化程序审查意识,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认识。牢固树立服务大局和多元化监督理念,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增强主动接受检察监督的意识,全力配合刑事检察监督工作。持续强化法律监督机关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把刑事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监督工作的常态化和科学化。

(二)拓展监督途径,推动刑事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刑事检察工作的职能定位,从工作思维、工作主线、工作模式、监督重点、监督目标、监督节点等方面,探索建立刑事检察监督新机制,拓展刑事检察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切实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着力解决对刑事自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及附加刑、缓刑适用不当等监督弱化问题。加大力度开展随案监督,大力推进办案和监督同步化,完善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抗诉等多元化监督格局,实现精准监督。注重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刑事检察工作,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刑事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提高刑事检察工作科技化水平,深入推进刑事检察工作全面开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刑事检察监督力度。把关注民生、服务大局、实现正义、维护稳定作为刑事检察工作的宗旨,坚持全面履职和重点突出相结合,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做好羁押必要性审查、非法证据排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等工作,重点加强对超期羁押等侵权行为的监督,持续强化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深入推进刑罚执行各环节的同步监督。继续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切实把好“扫黑除恶”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加强与公安、法院的沟通协作,形成打击黑恶犯罪的整体合力。

(四)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刑事检察监督实效。落实一体化办案机制,健全内部工作机制,细化审查标准、统一操作规范,建立完善、有效、科学、规范的刑事检察工作制度。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健全完善轻重分离、繁简分流的工作机制。以案件质量为核心,推进审查实质化,着力提升刑事检察工作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在提升办案效率方面的优势,健全司法办案、工作指导、监督制约等配套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意见采纳落实情况跟踪、同类执法问题定期通报等机制,增强监督效果,提升监督刚性。加强“两法衔接”,完善信息互通互联和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拓宽和延伸监督渠道和路径。建立与监察机关的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和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规范和细化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程序,实现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的无缝对接。

(五)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刑事检察工作水平。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选优配强刑事检察办案力量,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办案力量,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加强刑事检察专业化队伍建设,招录理论水平高、业务精通的专业人才,充实刑事检察一线办案力量,确保刑事检察队伍建设与刑事检察工作要求相适应。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法律素养的提高,构建符合当前刑事检察工作特点的教育培训机制,补齐监督业务短板,不断提高刑事检察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针对办案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和素质能力不足问题,采取专题研讨、案件实训、庭审观摩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办案实践和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刑事检察干警办案能力和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和效果。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2007年至2011年期间, 某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208件228人。其中, 贪污贿赂案件179件197人, 渎职侵权案件29件31人;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44件, 占该类起诉案件总数的80.29%, 其中查处县 (处) 级23人, 地 (厅) 级3人;五年间, 该市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起诉率为97.02%, 有罪判决率为93.8%, 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共计6605.78万元。

二、案件主要特点

(一)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绝对数量少, 人均数量多

五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08件228人, 同该省其他地级市相比立案绝对数量相对偏低。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市地域面积较小, 人口总量也较少。但该市检察机关人均立案数、人均起诉案件数及人均判决案件数近几年来内排名一直高居全省第一位。

(二) 大案比例高, 且成上升趋势

五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大案比例分别为63.16%, 67.57%、84.09%、89.66%、96.97%, 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11年共起诉案件33件, 其中32件均为大案, 与2007年相比, 大案比例增幅为33.81%。具体见表1。

(三)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犯罪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贪污贿赂案起诉总人数来看, 五年共计起诉212人, 其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为37人, 占起诉总人数17.4%。每年分别起诉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人数为:3人、3人、7人、10人及14人, 分别占当年起诉总人数的7.7%、7.3%、14.58%、23.25%及34.14%, 通过数据显示上升趋势明显, 五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起诉人数以及占当年起诉总人数比例均翻涨近5倍。具体见表2。

三、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执法理念存在偏差, 影响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案件质量及效果

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 是检察机关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办案过程中, 部分办案干警往往偏离这些执法理念。如有些办案干警由于工作任务重、突破压力大而出现急躁心理, 以至于在讯问、取证时态度粗暴、甚至出现一些辱骂嫌疑人、证人的话语, 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办案对象。还有些干警在办案过程中还存在着特权思想、霸道作风, 如阻挠规避律师介入案情。还有一些办案人员证据意识淡薄, 收集的证据程序不合法或者不确实、充分, 以至于案件在公诉环节“诉”不出去, 最终只能做“存疑不诉”处理。经数据统计, 该市检察机关五年因证据不足不起诉的人数共计13人, 2007年至2009年分别占当年起诉总人数的10.26%、2.44%和2.08%。造成不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 部分干警的执法理念存在偏差也是其因素之一。

(二) 传统的侦查取证思维以及过分依赖口供的侦查模式, 很难适应刑诉法修改后的新要求

该市两级检察机关近年来所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办案部门及人员在具体侦查工作中存在着侦查模式过旧过分强调口供, 对案件初查工作重视不够以及缺少证据意识等突出问题, 办案中往往过分依赖当事人证言定案, 认为只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突破了, 就意味着案件成功告破。其弊端是言词证据稳定性差, 容易出现难以事先预料的变化和反复, 一旦犯罪嫌疑人翻供或者证人变证, 由于缺乏有力的间接证据予以佐证, 加上获取再生证据的手段匮乏、难度较大, 所以往往会使侦查工作陷入被动。这都将制约该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活动中, 侦查观念与具体工作层面同刑诉法修改后强化辩护权保护要求的适应。

(三) 职务犯罪案件判决大量实行缓刑、免刑, 严重影响了惩治腐败的法律成效

目前,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缓刑判决率, 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案件免刑判决率居高不下, 职务犯罪轻刑化现象十分突出。从这几年该市检察机关起诉案件的审判结果来看, 判处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人共143人、占判决总人数的64.7%, 这个比例非常之高, 而判处实刑的只有78人, 占判决总人数的35.29%, 判处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人数是判处实刑人数的1.83倍。职务犯罪轻刑化带来的不利后果是容易引起群众对法律和执法的不信任, 导致执法公信力的缺失。

(四) 重职务犯罪打击轻职务犯罪预防, 预防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近年来, 该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打击, 轻预防的问题, 重治标的战役行动, 轻治本的战略行动, 造成的后果就是往往这边按下去, 那边浮上来。数据显示:五年来该市检察机关每年查办的贪污贿赂大案①在当年查办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大案比例2008年同比增长4.41%、2009年同比增长16.52%、2010年同比增长5.57%、2011年同比增长7.31%。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所以, 必须从重打击轻预防, 转移到打防并举, 重在预防上来。

(五) 办案力量少, 办案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该市两级检察机关普遍存在人员紧张, 年龄结构老化, 办案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办案力量的不足, 使得办案人员特别中老年干警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身体的疲劳、体力的下降则很容易使得个别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从而影响案件质量。

四、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对策

(一) 更新执法理念, 树立科学规范的、符合现代理性的办案意识

古人曾言:“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驰则国乱。”而法令之行, 在于执法者, 如果执法者的理念存在问题, 法令又怎能正确施行。因此, 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 更新执法理念, 改进执法方式, 规范执法行为, 努力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一是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要充分保障嫌疑人的辩护权, 对嫌疑人自行辩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要树立依法行使权力意识。执法者行使权力, 要严格依法进行, 坚决杜绝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在执法过程中, 要让执法更加规范, 减少随意性, 严格按照规范方案进行操作。三是要树立程序公正意识。新刑事诉讼法在许多方面对侦查取证程序进行了修改完善, 更加突出侦查取证活动中的程序公正价值, 并针对违反法定程序或者不符合程序公正价值的诉讼行为设置了相应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因此, 办案人员应当树立程序意识。四是要加强与律师的沟通与协作意识。新刑诉法实施后, 要求我们摒弃传统观念, 加强与律师的沟通与联系, 学会与律师打交道。在尊重、理解、共识的基础上, 对各自掌握的证据进行沟通。②

(二) 转变侦察机制, 积极应对修改后刑诉法的挑战

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人权保障, 从多方面强化对侦查权的监督和制约, 新的标准和要求使检察机关的传统侦查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要从根本上应对这些问题, 必须转变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观念, 提升侦查技能, 建构职务犯罪侦查新模式, 确保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适应法制环境的发展变化, 提高应变能力及侦查工作的质效。一是侦查工作重心前移, 高度重视初查工作。二是强化证据意识, 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要努力提高收集、固定和运用证据的水平, 牢固树立重证据的侦查观念, 坚决排除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三是转变侦查观念和侦查模式。对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 要全面收集、固定和完善证据, 摒弃以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为目标的侦查观念和“由人到事”的侦查模式, 全面树立侦查取证“零口供”和“由事到人”的侦查模式。四是充分运用技术侦查手段。修改后的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 这是一项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必不可少的侦查手段, 检察机关应充分借助这一手段, 克服侦查取证难, 瓦解犯罪嫌疑人订立的攻守同盟, 发现和获取新的案件线索及证据。

(三) 发挥检察职能, 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

加大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力度, 确保职务犯罪分子量刑适当、罚当其罪, 这不仅有利于震慑和遏制职务犯罪行为, 也有助于当前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 实现司法公正。一是强化并完善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在审判活动中, 检察机关应对案件提出量刑建议, 对刑种、刑期等方面提出尽量具体的要求。三是严格对从轻、减轻处罚相关证据的认定及审核。检察机关 (自侦部门、公诉部门) 在出具、审查如“立功”、“自首”、“积极退赃”、“认罪态度好”等从轻、减轻处罚的证据时要从严把关, 避免审判机关在认定上述证据时导致职务犯罪处罚轻刑化处理。四是严格履行审判监督职责, 加大对职务犯罪轻刑化的监督力度。对自侦案件的判决裁定文书要实行专人审查, 严格把关。

(四) 重视预防工作, 坚持惩治腐败与预防犯罪并重

要坚持把预防职务犯罪与查办职务犯罪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发挥检察办案开展预防的优势, 结合办案, 积极开展个案预防, 深化系统预防, 加强专项预防, 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一是坚持广泛宣传, 推进法制教育。二是坚持结合办案, 开展个案预防。通过办案发现发案单位管理漏洞, 分析原因、特点、规律, 提出检察建议, 协助建章立制、弥补漏洞。三是坚持突出重点, 推动系统预防。将涉及公共利益、公共项目、公共资金管理的行业、系统列为预防重点, 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沟通, 分析研究职务犯罪危险源点, 落实防控措施, 形成系统预防工作机制。

(五) 坚持从严治检, 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办案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案件质量及执法水平提高的保证, 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素质过硬的检察官队伍。

注释

1大案标准为贪污贿赂犯罪其犯罪金额在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犯罪其犯罪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案件。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检委会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建设逐步走向完备

建立和完善检委会工作机制是检委会建设规范化的前提。2003年市院结合高检院,自治区院议事规则等制度和自身工作实际,在市院原有检委会工作规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修订和完善,重新制定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规则》,实行检委会委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制度,制作印发检委会会议纪要制度、检委会会议决定督办制度等。在9个基层院中,共有7个院制定了本院的检委会工作规范性文件。较为突出的如新城区检察院细化制订了《案件督查办公室工作规则》、《差错案件评定标准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

(二)机构、人员设置基本到位

目前全市两级检察院检委会人员构成基本符合《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中规定的职数要求。9个基层院中有6个院设立了检委会专门办事机构,除新城区检察院名称为案件督查办公室外,其他院的称呼均为检委会办公室。这些检委会专门办事机构都设在法律政策研究室,并配有兼职秘书一人,承担检委会日常工作。在9个基层院中,市区4院配备了专职委员。5个旗县院由于人员编制较少,还没有专职委员。

两级院共有检委会委员90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26人,占28.9%;40岁以上不满50岁的47人,占52.2%;39岁以下的17人,占18.9%。男委员74人,占82.2%;女委员16人,占17.8%。从职务上看,检察长和副检察长40人,占44.4%;反贪局长8人,占8.9%;纪检组长4人,政工科长1人二者合计占5.6%;公诉处(科)长7人,渎检科长3人,侦监处(科)长6人,控申科长2人,四者合计占21%;研究室主任4人,占5%;专职委员9人,占10%;无行政级别的检察员3人,占3%。从文化程度上看,现有委员中,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46人,大专学历35人,法律专业证书4人;另外属于全日制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的7人,占委员总数的8%。

在9名专职委员中,50岁以上的6人,40岁以上不满50岁的3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8人,全部为非全日制国民教育法学专业。从职级上看,正处级1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7人。

(三)会前审查、会务安排、编写纪要和决议督办工作基本到位

全市两级院凡设立了检委会办事机构的,对承办部门提请上会的案件和事项,都能依照检委会议事范围、议事标准进行筛选过滤和程序性审查,凡内容不全或不属于检委会议事范围的案件和事项,必须报请检察长决定,退回议案,交承办部门予以修改、补充或自行处理。凡是符合检委会议事范围的案件和事项报检察长批准,及时安排会议召开的时间,向各位委员发送讨论议案的相关材料,为检委会委员事前熟悉和了解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议事和决策效率。两级院对检委会研究决定的案件和事项,都要由检委会秘书编写会议纪要或起草会议决定,并印发各检委会委员和承办部门,以便遵照执行,并通过督办表的形式督促检查相关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其他

目前两级院检委会都是临时召开,由于案件多,办案时限紧,例会制度很难实行。在研究案件时,遇到检察长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时,或者不作决定下次再议,或者请示上级检察院,没有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先例。

二、存在的问题

(一)检委会人员结构尚不合理

在检委会人员组成方面,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检察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检委会委员的选任,除正、副检察长外,从有利于议事出发,要体现检委会组成人员业务水平的全面性,“有关负责人”应当从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中确定,研究室主任应当是检委会委员,使检委会形成知识结构全面、决策能力强的整体。而我市两级检察院检委会人员组成尚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基本按照其在院里以及部门担任的领导职务配备,“通才”较多而专家较少。有3个基层院的公诉科长不是检委会委员,4个基层院的侦监科长不是检委会委员,两级院10名研究室主任中只有4名是检委会委员。还有4个院因本人工作调动等原因不宜再担任检委会委员,但是又没有及时增补新委员,出现了检委会人数为偶数的情况。检委会委员必备的业务素质错位为“政治待遇”,缺乏任期换届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委员自身没有压力、业务素质要求不高、易上难下,造成客观上的终身制,成分老化,思想僵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委会决策水平和议事质量。表现为议事时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检委会的议事决策功能发挥不到位

一是讨论具体案件多,重大业务事项少。据统计,检委会研究案件比例占到98%左右,而研究其他事项仅占2%。二是重视个案研究,忽视案件整体质量的宏观业务指导。即就个案讨论研究个案,缺乏对某类案件的宏观认识,缺乏对检察业务的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的查找和思考,鲜有对检察业务实践的宏观指导。三是只重视单一承办部门的意见和信息,忽视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信息。检委会研究案件时,仅吸纳案件当前所处环节的承办人参会,以往其他环节承办人列席检委会的情况较少。存在承办人为支持自己的观点,片面汇报相关证据的情况,这样,不仅缺少相关监督制约环节,而且不利于检委会委员客观全面地了解案件证据情况及各方面意见,势必影响检委会议事水平和议事质量。

(三)检委会工作程序不规范

1.检委会会议记录不规范。主要表现是出席人员名单没有详细写明出席委员,请假委员、承办人员、列席人员,对出席人员仅写姓不写名。个别基层院检委会记录字迹潦草,记载内容过于简单。

2.检委会档案资料不全。个别基层检察院除检委会记录外,提请检委会研究事项审批表、提请检委会讨论案件报告、检委会决定督办表、检委会会议纪要等其他资料不完整,资料归档工作不规范。

3.检委会会议纪要制作不规范。检委会会议纪要应当是一案一纪

要。检查中发现一份检委会会议纪要记录多个案件的情况,纪要发送到相关部门后,将无关案件的研究内容和信息存人卷内,不符合检委会记录内容严格保密的工作要求。

三、当前改进措施和今后改革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提高检委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加强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检委会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应有计划地安排检委会委员学习法律法规和法律政策,以前瞻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检察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定期、不定期有选择地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检委会委员有了解和学习相关专业问题的条件,还应特别加强对专职委员的培训,以提高检委会的整体决策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检委会人员构成,提高检委会成员的素质

检委会是检察机关业务决策和指导的重要机构,应当通过其议事水平和决策的正确性表现出它在业务上的最高权威,这就要求检委会委员是检察业务的专家。因此在检委会人员选任方面,应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按行政职务确定检委会委员的不科学做法,除本院业务领导、业务部门主要领导外,可以将某些具有丰富办案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的普通检察官吸纳到检委会中。

应适当扩大检委会委员的名额。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实际工作需要,我们认为在考虑辖区人口密度和单位干警人数的基础上,市院检委会人员名额以13人为宜,市辖区级院以7-9人为宜,县级院以5-7人为宜。

(三)在议事范围上,要限制案件讨论范围,增加业务指导分量

1.对检委会议事范围建议作适当限制。要尊重司法规律,同时顺应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的实行,对案件事实问题一般不作讨论,而由承办的检察官以及分管领导通过直接审查证据材料建立内心确信来把握案件事实,避免相关人员通过“上检委会”推卸办案责任。

2.要适当限制案件办理前期对案件的研究处理。法律或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案件在侦查或逮捕不能提请检委会研究,但是,如果在侦查或逮捕时,检委会经常对案件性质、适用法律等提前讨论并作出决定,容易导致“先入为主”及“提前定案”,使检察机关侦、捕、诉分开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难以发挥效用。一旦起诉时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了原来研究的结论,又容易产生检委会决议的不严肃问题,从而给检委会权威带来负面影响。

应定期对检察业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检委会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指导检察工作。同时,检察机关每年工作报告也要在检委会上研究,所以应适当扩大列席会议人员,以便调动干警关心整体检察工作的积极性,集思广益。

(四)在议事程序上,应当使检委会讨论重大案件和重大业务问题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

应健全检委会成员的回避制度。检委会成员本来属于法律规定的回避对象,但因检委会制度运作本身的特点,当事人难以行使对检委会委员的申请回避权利,从而使检委会成员的回避基本上依赖于自行回避。“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回避制度不健全,势必由程序不公正导致实体不公正。因为有的检委会成员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容易导致某种偏向;原来处理该案的检委会委员,也容易为维护自己的威信而坚持原处理决定。健全回避制度,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必须回避的范围。每次研究案件时,首先由检委会秘书提出回避要求,给予有关人员一个申请自行回避的机会;同时可以探索告知当事人对检委会成员申请回避权并使其能够有效行使此种权利的方式。

应加强检委会讨论案件和其他业务问题的准备工作,注意发挥研究室和检委会办公室办事机构的作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除业务部门的意见外,研究室或检委会工作机构应对提交的案件进行预研,形成较为成熟的意见,这两种意见同时提供给检委会,供检委会成员参考。

应当建立和坚持例会制度。例会制度是自治区院考核的指标之一,是使检委会工作规范有序和制度化的要求,对于检委会的有效运作和促使办案部门提高办案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为灵活起见,可以规定每半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或延期召开。

(五)在议事方式上,应考虑检委会工作的外部监督问题

目前检委会实行的是相对封闭的议事方式,多数检察干警对检委会讨论的案件不知情,检察机关内部对检委会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监督,而且外部监督也不充分。在调研中,有的同志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一是对基层院请示的案件,可安排该院分管检察长和办案人员列席旁听上级院检委会,既可起到监督作用,又可提供具体信息协助决策,有利于检委会委员“兼听则明”。二是对一些疑难案件,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要求助检员以上干警列席旁听,这样能够对干警起到以会代训的业务培训作用。三是对党委、人大和上级检察院交办或需上级机关帮助协调的案件,邀请党委、人大和上级机关领导列席检委会,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对提请上级检察院复议、复核的案件,邀请有关政法机关的领导和相关同志列席检委会,既有利于相互制约,又便于沟通情况,达成共识。

(六)在责任落实问题上,要强化责任机制

权力与责任应当是并存的,要避免出现“人人负责却无人负责”的情况,必须强化检委会研究重大案件的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应明确承办人、部门领导、分管检察长、检察长这一基本责任链,在集体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个人负责制,出现问题后,首先循这一责任链追寻各自的责任。

其次,对每位委员发表的意见都逐一详细记录在案,如非因客观性原因导致检委会决策错误,既要追究集体责任,又要追究影响正确决策的委员的个人责任。

最后,必须规定检委会委员的任免期限,废除终身制。检委会委员可与检察长的任期相同,同年考核,同年换届。检委会委员应向全院干警述职,实行优胜劣汰。合格者连任,不合格者落选,使其有竞争、有压力,以增强检委会委员的责任感,也有利于责任机制的贯彻。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___县检察院是___年__月市县分家重新组建的基层县院。检察人员主要来源于分家分流的__人,组织上分配__人,考试录用__人,后来组织上又分配进入__余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种

现状,我们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在学习提高上下功夫,使检察队伍中大学本科学历由__人升到__人,由占编制的__发展到占编制的__。特别是__年,我们进一步树立时代需要的学习理念,立足本岗位,注重实际效果,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工作上做到了一定探索,工作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了取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面把我们开展创建的体会和进展情况,向在座的领导和同志们简要汇报如下:

一、理清思路,打牢时代需要的学习理念

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工作中,我们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被动认识到主动认识的过程。对待学习经常是仅限于书本的学习,效果也很不明显。__年,党组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想法,经过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和努力的探讨,使我们理清了思路,对学习的重大作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是从人类发展史看创建学习型的必要性。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文明史。学习活动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和首要前提。无论是古代的各种重大发明,还是现代的经济发展,都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起步学习型的历程。因此,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事实说明,学习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集体、个人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是从党中央发展决策看创建学习型的重要性。创建学习型工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__年__月,江泽民同志首次在讲话中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接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向全社会发出了号召。因此,我们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落实十六大精神,我们就必须抓好创建学习型工作,抓好创建“学习型”工作是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的最实际的具体表现。

三是从检察队伍发展现状看创建学习型的迫切性。我们现有检察人员46名,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普遍存在着法律职务低、业务水平低和工作能力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抓紧解决,队伍人员就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46人中,第一学历是本科的仅有3人,这就给培养高层次人才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法律职务的13人,占队伍总数的28,这部分人年龄较轻,学习能力较差,有些人经过多年考试也没有获得资格,这就给培养专业化人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加大学习力度,加强学习措施,用学习尽快来提高这部分人的素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因此说,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

二、立足岗位,拓展创建活动的学习效果

我们通过对学习型的研究和分析感到:要创建学习型,首先必须明确路子,选准创建突破口,用新的实际方式,让人人都能学,人人都要学,把学习活动扎实地开展起来。

2003年,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开展了学习法律、学习典型、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学习活动。

一是在本职岗位上学习法律。院里制定了学习规划,党组成员带头学习,又带头撰写了调研文章,并在理论研究会上进行了研讨。通过领导带头,干警们人人都结合办案实际写出了调研文章,有的获了奖,有的被上级采用,使在岗位上学习法律的活动得到了深入。

二是在工作业绩上学习先进典型。为了增强干警向上的工作精神,我们在活动中努力营造业绩取人的氛围,号召干警向业绩突出的人员学习,学习身边的典型,带动身边的人员。院里召开了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新老典型共同交流,使一批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使各方面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是在发展需要上认真学习科学技术。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我们深深感到,检察战线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投资,加强整体队伍的科技含量,靠科学技术提高队伍的素质,彻底改变那种一张嘴,一支笔,一页纸僵板的办公办案局面。2003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微机使用的培训和操作,进行了两次微机使用的笔试和操作比赛,使90的人员能操作和使用微机,实现了网上学习、办公和交流,办公室将档案纳入微机管理,公诉科将有关法律文书纳入了微机管理。

四是在实际办案上认真学习各项技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这是提高干警工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渠道。2003年,我们从以往的单纯要求办案转向“办好案件、学好技能”,要求公诉人员要提高抗辩技能和演讲技能,要求侦查人员要提高侦查谋略和证据意识。要求全体干警在工作中都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文字综合能力、车辆驾驶技能和枪械使用技能。从而,使干警在办案当中实现了完成工作任务和提高个人

能力的双重目的。

三、巩固提高,深化创建工作的学习内涵

今年,省院把我们确定为学习型试点基层院,这就给我们的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做法,完善各项措施,丰富学习内涵,把创建学习型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在组织管理上来丰富和理解学习型。今年,我们在去年制定的《人才培养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争创学习型检察院,争做学习型检察官”活动方案》,确立了领导组织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在检察人才上求发展,在监督办案上求突破。”同时,在学习的具体内容上提出了抓好四类学习。即阅听学习、研究学习、实践学习和典型学习。从而把学习型作为基层院的管理模式常抓不懈。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来丰富和创建学习型。理论学习是学习型的基础。方案中明确要求干警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要认真学习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相关法律;要认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同时,要求干警要以实践学习为重点,要立足于岗位,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用创新和发展来丰富和完善学习型。创新是学习型的灵魂,发展是学习型的目标。在活动中号召全体干警要创新思维,创新工作,规划了“公诉、侦查、技术、综合”等四方面人才发展目标。确定了公诉科为学习型试点科室。召开了学习型经验交流会,六名干警从各自的学习过程,谈出了自身发展的深刻体会。公诉科长马金刚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功地指挥和办理了各种案件,成为一名能打硬仗的办案把关的检察官;反贪侦查一科科长王斌同志,不断在侦查工作中学习侦查,在侦查中坚持用理论指导侦查,全面地提高了侦查技能,成为一名能办案、能办大案的优秀侦查人员。

四、把握核心,实施长远创建的学习目标

学无止境。学习型的核心就是无止境的学习。这项工作是一种经常性的建设过程,是一种长远的管理模式。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几个关系,确立长远的学习目标。

一是要正确认识法律监督机关和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关系。法律监督机关是性质和根本任务,学习型机关是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过程,前者是定性,后者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创建学习型来更好地增强法律监督的力量。

二是要正确认识学习型院、科、官的关系。学习型检察官是基础、是根本、是主体。要想实现学习型检察院,就必须实现人人都是学习型检察官,要达到人人讲学习,人人要学习,人人真学习,最终实现检察官和检察院的共同进步。

三是要正确认识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关系。学习型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学习与工作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不可分离。因此,就是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形成学习组织,形成学习社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造学习型的过程,就是树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都有所收获,让不同的人在近期或远期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对学习型的理解还仅仅是皮毛,我们所做的努力还仅仅是开始。今后,我们要在上级院的领导下,在兄弟县区院的帮助下,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业绩,在创建业绩中学习,为检察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右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地域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右玉发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要实现右玉的 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 环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执法 环境更加复杂,检察工作面临怎样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 严峻挑战。笔者以这次“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 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经过走访座谈和 实地调查,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试对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服 务全县新农村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打击涉农职务犯罪,为农村创造廉洁和谐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民实行了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 农村的资金投入。然而,这些资金却成了部分农村干部眼中的 “唐生肉” ,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往往引起农民的上访。检察机 关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把惩治和预防涉农职务 犯罪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 严肃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司法 保障。近年来,我院共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 件 人,其中贪污 案 件 人,受贿案 件 人,挪用公款案 件 人, 涉 案金额 万 元。这些案件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 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1、农村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是从犯罪的主体来看,犯罪主体多为支书、主任。在我 们查办的案件中,涉及支书 人、村委主任 人、粮站站长 1人, 发展银行行长 1人。

二是从犯罪的罪名来看,贪污和挪用公款案件占多数。三是从作案手段来看,多为虚报冒领。农村帐目不规范, 监督不到位,一元化领导,贪污案件多为私自签字报账、截留 公款,采取的是“细水常流”的方式,利用职权将公共财产不 断据为己有。

四是从涉案金额来看,案值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五是从涉案款物的来源来看,国家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以 及发行贷款等。

2、引发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一是财务管理混乱。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群众关心的热心 问题,也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每年我院受理的农村信 访案件,大多是反映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乘机捞钱的问 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白条入帐。不规范,缺乏监督 的票据给一些村干部以可乘之机。如在某村财务支出帐目中, 2 百分之八十都是白条单据,很不规范,显得混乱无章。二是分 工不明,财务人员不能履行职责。在有的基层组织中,村支书 既管收钱、又管批钱,还管用钱, “左兜装钱,右兜装票”的现 象还客观存在,有的财务人员根本见不到钱,面对的只不过是 那些村领导拿回的票据。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的各类收入支出 实际上处于混乱状态,致使侵吞公款成为可能。三是不能严格 执行收支两条线,收款不入帐现象还不能完全避免。

二是监督制约不到位。当前,有的村虽然实行了“村帐乡(镇管和“两公开”(政务、事务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 和制约,造成一些村干部胆大妄为,随意造假、虚列,进行经 济违法犯罪活动。一方面是村级财务、政务公开不到位,只公 布数字,不公开具体事项,村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履 行监督权利。村民代表不清楚财务家底,找不到问题所在,无 从揭发问题。村里各项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有些事情由支书、主任说了算,其他村干部和群众没有审查事项、发表意见、行 使监督的机会,使其权力全面缺乏有效制约。另一方面是监督 不力。首先是乡(镇政府的监督常常是面上的工作,缺少深 入调查。如对于村民反映村干部虚报冒领、收款不入帐,冒领 退耕和

直补款等问题时,采取多是形式化做法,深入调查,严 肃处理得很少,村干部往往蒙混过关。

三是查处教育力度不足。近几年,对经济职务犯罪案件, 多数存在着处刑偏轻,而对一些农村案件,处刑上更是显得宽 松,犯罪分子所获取的和“付出”的不成比例,因此有的村干 部认为这样也“划算” ,更加肆无忌惮。虽然每年都有“村官” 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农村职务案件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大,案 值小,情况复杂,使得真正受到查处的与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 而未被查处的相比相差悬殊,显得打击力度不足。而这也大大 地降低了人民群众举报的热情和对政法部门的信任,客观上纵 容了职务犯罪的滋生和蔓延。农村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直接侵 蚀着基层党组织的肌体,破坏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农村的改革 发展稳定。

二、农村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发展 环境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 刻变革的历史时期, 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右玉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进行产 业结构调整,以煤碳企业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和社会飞跃发展,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老百姓安居乐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备了较好的基 础,但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要求,仍然面 临艰巨复杂的任务,刑事犯罪仍呈多发态势,影响社会和谐稳 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所面 临的执法环境也更加复杂。

1、农民对社会稳定的期待更高。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更加 4 重视“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 社会氛围, 中央 20字方针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从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党的 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特别是随着右玉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 事到第二、三产业中去,经济结构不断多元化,农民生活更加 富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作出 了战略部署。在“十二五”期间农民对法治环境和法律服务的 要求也必将提高。

2、社会矛盾更加复杂, 利益冲突更趋激烈。右玉地广人稀, 有 11万人口,是一个农村和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小县,各乡 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乡镇与富裕乡镇存在着很大差 距,甚至在一个乡镇内部经济最落后的村与最富裕村的人均年 纯收入相差往往能达到 2000或 3000元以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决定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各种矛盾日趋复杂。影响发展的不 稳定因素增多,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进程。特别是当 前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矛盾更加突出。农民因煤矿开采而发生的 耕地补偿、房屋塌陷等许多问题与煤矿企业直接对立,一方漫 天要价,一方寸土必争,极易引发暴力事件。因土地征用、拆 迁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不容乐观,因利益问题引发 的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社会矛盾集中显现,尤其是在村委换 届选举过程中,争权利,争资源,家族宗派势力明争暗斗,成 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3、刑事犯罪仍呈多发态势。当前我县社会治安整体形势是 好的,但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还比较 突出,特别是破坏农村生产力、侵害农民生命财产的盗窃、抢 劫等犯罪有增无减,影响农民群众的安全感,破坏农村经济发 展秩序,必须严厉打击。另外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一 些人面对日趋丰裕的日子无所适从,口袋钱多了,就进赌场下 歌厅,涉“黄赌毒”案件呈多发态势。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怎样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用民主法治 的办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协调各种利益,使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各得其所,友好相处,和谐发展,是对法治工作的又一新的 挑战。

4、执法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社会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以 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法律手段已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主 要手段,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疑难复杂案件和群体性纠纷居 高不下,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 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 法律制度和司法理念的日趋科学与执法队伍的素质不相适应的 矛盾,智能型、高科技犯罪的不断增多与现有办案技术装备的 不相适应,这些都对检察机关的执法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 战。

三、面对新的执法环境,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严 峻挑战

检察机关面临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 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规范执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切实考虑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新 期望,将具体的执法工作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人民群众的物 质文化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检察工作服务大 局、服务群众、服务和谐社会的目标。具体来说,检察机关服 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将面临着以下“八强八弱”的新挑战:一是随着农村民主化进程,农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维 护权利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推行民主、保障权利、维护选 举、处理上访等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保障村委依法规范开展 换届选举的能力亟待加强。

二是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农民发财发家,早富冒富、盼 富安富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推动发展、帮富带富、均富保 富的能力相对较弱。

三是随着农村文明化进程,农民求新求乐、讲就风尚、追 求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满足文体要求、根治迷信、扫黄打邪、禁赌禁毒的能力相对较弱。

四是随着农村生态美化进程,农民保护矿产资源,追求绿 化环保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处理无序开采、占地补偿、资 源整合、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弱。

五是随着农村建设快速化进程,贫困农民要求同步发展、优先发展、扶助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落实政策、提供 保障、帮助他们生产就业促进他们和谐安定的能力相对较弱。六是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硬化进程,农民多建、快建、优先 自己建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管理集体经济、化解干群矛盾、惩防职务犯罪的能力相对较弱。

七是随着农村法制化进程,农民依法治村、依法调解、依 法监督的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科学执法、依法服务、化解矛 盾、履行法律监督的能力相对较弱。

八是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民对城乡互融、自由生活的 愿望越来越强,而我们管理社会、严打严防、促进和谐、维护 稳定的能力相对较弱。

由此可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问题将不断显现,新挑 战将更加严峻,而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不断采取新的对策。

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 的法治环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 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强化法律监督作为服务、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力量。

1、强化学习,在思想上融入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对扶农惠农、税费改革、国家直补、退耕还林、8 农业产业化等政策的了解学习,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在行动上 切实贯彻执行。二是加强对涉农法律的了解掌握,切实了解如 何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三是要统一执 法思想,树立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理念。四是加 强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实际和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 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和减少多发性犯罪,立足检察职能, 搞好服务,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检察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2、强化打击,在执法上保护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对“涉农、坑农、害农”犯罪的打击处理。要依 法打击各种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农村生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的犯罪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对农村 中杀人、抢劫、盗窃、抢夺、绑架、放火、赌博等重大刑事犯 罪,特别是对“村霸”、“街霸”和恶势力犯罪,决不在检察环 节贻误战机,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积极参 与打击假冒伪劣等犯罪行为,做好此项工作的法制宣传、打击 治理、犯罪预防,要积极为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民提供法律服务,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案件该移送不移 送、以罚代刑行为,对在查办此类案件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包庇纵容等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依 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非 法制造爆炸物品等犯罪,非法使用耕地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 犯罪进行打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

二是注重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保护农民的人身 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要加 强对农民工维权的保护。要重视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源和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专业户、产业大户、农民企业家、农村龙头企业以及涉农执法人员、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三是积极查办和预防村官职务犯罪。对群众举报乡镇村和 “七站八所”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的 案件线索及时受理, 涉嫌犯罪的坚决查处并全力挽回经济损失, 情节轻微达不到立案标准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要 积极开展职务犯罪举报,预防宣传活动。对国家投入支持新农 村建设的耕地补偿款、拆迁补偿款等财政性资金,用于农村教 育、道路建设、兴修水利、饮水工程、电网改造、“村村通”广 播工

程等专项资金和扶贫、救济等特定款物,土地、林地征用 款物加大监督检察力度,积极参与重点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对 建设过程进行同步预防、跟踪预防。

四是加强对农村执法的监督。重视对涉农案件的立案监督, 对该立案而未立案查处或不该立案而立案查处的涉及“三农” 的案件,要注意发现,并及时通过立案监督程序进行纠正。重 视对农村管理人员的监督,及时查处乡镇村行政管理人员在集 镇、道路、农村“五改”等建设中出现的职务犯罪。重视对涉 农执法队伍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执法主体与身份不符、执法中 乱扣乱罚等违法行为以及办案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进行监督。重视对农村市场的监督,对商业贿赂等行为要坚决 予以打击。

3、综合治理,在措施上服务新农村建设。综合治理,在措施上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综治维稳力度。围绕建设“平安农村” “和、谐农村”,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在批捕、起诉环节贯彻“严 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平安右玉建设。同时充 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优势,对多发易发案件的存在的社 会问题深入分析,积极提出解决和预防对策,将各种影响新农 村建设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认真对待群众的诉求。对农民的正当诉求要给予高度 重视,在接待工作中要抱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实行首办 责任制,耐心接待上访、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在信访工作中 始终贯穿“情、理、疏”工作法,做到情暖人心、析理说法、疏导心结,及时化解涉法上访案件的矛盾。三是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服务。结合办案进行法制宣传,开 展检察进乡村活动,落实普法送法措施,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 活动,要通过“师生座谈会” “法制宣传报” “宣传法律小联、、络员”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四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组织干警深入 11 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助活动,帮助农民工讨要工钱,帮助贫困户 出主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使他们早日走上富裕之路。在 办案中积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堵漏建制,推动建立和完善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

检察机关刑事监督工作报告 篇6

根据政协市委员会第六届主席会议,关于《20xx年政协市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调研计划》的安排,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在邓刚副主席带领下,以“人民检察院刑事法律监督”为主题,先后听取市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检察院、特区人民检察院、盘县人民检察院的情况通报,并邀请公安机关执法警官参加座谈会,达到了调研的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法律监督部门在刑事司法程序中,一直肩负着对侦查立案、国家追诉与刑罚执行监督的任务,担负着制衡刑事审判及监督刑事侦查的双重功能,在追究犯罪过程中,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这一核心标志性职能,主动参加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活动,从稳定社会大局出发,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构建社会公平规则,把执法监督落到实处,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客观公正履行刑事立案监督职责。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在刑事诉讼中,强化法律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刑事立案作为法律监督的主要环节,客观公正履行职责,主动协调公安机关、本院自侦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畅通刑事立案监督渠道,切实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方面的相关规定,依法开展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一是审查受理被告人、控告人、举报人以及其他报案人的情况反映和举报,扩大刑事立案线索来源,提高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在审查批捕案件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案件以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扩大案件线索来源跟踪督办。三是审查备案材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汇总分析社会发案情况,拓展案件线索来源,对不应当立案和应当立案的案件全程跟踪督办。通过以上监督方式,让有罪的人入罪,让无罪的人出罪,实现刑事立案法律监督客观公正的终极目标。

第二,树立公平正义理念,提高刑事侦查监督能力。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着力提高对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监督的能力,推动社会长治久安。一是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工作中,通过审查案件材料,提审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方式,对公安机关实体法的运用是否恰当,以及刑事侦查活动程序的合法性及时研判,保障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严格贯彻执行,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适时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参与询问犯罪嫌疑人和证人,参加现场勘察和检查,提前审阅有关案件材料,既能及时了解案情,掌握证据,保证案件质量,又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三是对刑事侦查进行强制性监督,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以国家法律作后盾,对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活动进行强制监督,全方位监督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执法不公、不文明、不廉洁的执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国家法治权威。

第三,建立执法办案责任制,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既要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进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权,又要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面对特殊的.责任:一是建立执法办案责任制,在检察长领导下,经检察长受权公诉部门实行以主诉检察官为主要责任人的执法办案责任制,确立法律监督的核心地位和刑事诉讼的专业化,突出检察官的主体责任能力,从组织上保障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法律监督取得实效。二是坚持执法公示制。公平、公正、公开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受理的公诉案件,加强审判程序监督和庭审监督,严格执行两审终审制,规范审级独立职权,查清犯罪事实,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保障未犯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三是坚持职权法定履行监督职责,注重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对特别重大案件跟庭监督,着力打造公诉部门检察官队伍,主动探索新形势下刑事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公诉质量,成立“刑事判决、裁定审查组”,对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依法抗诉,推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对人民法院实行有效监督。

第四,依法履行刑罚监督职责,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实行监督。一是坚持纠防超期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保障公安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杜绝超期羁押。二是加强对刑罚交付执行的监督。把公安机关看守所代为执行一年以下或余刑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服刑罪犯作为重点监督。在监督活动中对刑罚变更执行完善监督机制,注重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办理程序,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监管措施。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制度落实,对罪犯和在押人员实行有效监管。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监管场所安全稳定,及时处理服刑罪犯和在押人员的申请,控告和检举,保障刑罚执行机关依法维护服刑罪犯和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全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法律监督活动中,为维护法律尊严,紧紧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监督不规范,公安机关通报刑事发案、报案、立案、破案处于被动地位,该立不立,立而不侦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监督信息不畅,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有些执法违法行为不能及时纠正,有的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三是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监督工作中,对人民法院偏轻偏重,量刑不公的判决、裁定难予实现有效监督,导致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刑,给“暗箱操作”人为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可乘之机,影响司法公正;四是检察机关在刑罚执行监督活动中,对依法交付所外执行的犯罪分子,由于社区矫治制度和机制不健全,有些犯罪分子脱离监管而逍遥法外;五是检察机关在刑事法律监督活动中,监督工作机制不适应社会管理的要求,其编制结构对所承担的刑事法律监督任务不相适应,还不能满足诉讼参与人的诉求。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规范行使“违法立案”监督权,保障公民在刑事立案活动中的合法权利。规范执行刑诉法关于检察机关行使刑事“立案监督”权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的“违法立案”监督权。重点监督公安机关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借助公权力采取刑事拘留、搜查、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侵害公民合法权利的情形,着力监督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利用立案手段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牟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的情形。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中,更加注重程序和方法,切实保障公民在刑事立案中的合法权益。

2、构建信息平台,增强刑事侦查监督合力。刑事侦查旨在依法惩治犯罪,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被毁损后尽可能重建主体间的自由关系与和平关系,侦查权的滥用会使主体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检察机关在刑事侦查监督活动中,要在政府投入下构建硬件设施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信息交流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共享侦查信息资源,共同查明案件的犯罪事实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共同对案件进行法律评价,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及时准确纠正违法办案行为,防止侦查权“失控”伤及无辜公民。

3、构建社会公平规则,提升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自由裁量权备受人民群众关注。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审判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公开、透明,主动适应人民法院量刑规范改革要求,监督刑事审判工作执法量刑程序,对所有开庭审理的刑事案件,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正确行使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维护被告人、被害人的量刑参与权,注重吸纳律师辩护意见,实现均衡量刑,依法治理滥用自由裁量权。杜绝“暗箱操作”和“三案”的发生,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4、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区矫治工作开展。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监督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治制度,重点监督经刑事审判交付所外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落实帮教措施,预防重新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广西检察机关服务推进东兴试验区建设的背景

东兴市东南濒临北部湾, 西面与越南接壤, 处在我国华南与西南经济圈结合部, 是中国-东盟的重要连接点、桥梁、门户和通道。近年来, 东兴由一个边境小镇, 迅速发展成一座富有经济活力的城市。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 东兴的沿边口岸城市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10年6月,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积极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东兴试验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7月, 《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年8月, 国家发改委在东兴召开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 标志着东兴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2014年3月, 《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

根据国家批准的实施方案, 东兴试验区包括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 地域面积1226平方公里, 总人口43.3万人。相对于国内其他试验区, 东兴试验区是唯一既沿海又沿边、跨一市二区且面积最大的试验区。东兴试验区所在的防城港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 增长12.4%, 比广西高2.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 增长23.3%。东兴试验区的设立, 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 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西检察机关服务推进东兴试验区建设的实践及面临的挑战

(一) 围绕边境的管控、维稳和安全, 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增强打击合力

近年来, 随着沿边开发开放步伐加快, 广西边境地区的妨害国 (边) 境案件呈现急剧增长态势, 给边境安宁造成极大隐患。一些案件具有“蛇头”幕后操纵、隐蔽性强、结伙作案、成员身份复杂等特点。有的案件甚至演变成暴力恐怖活动。比如, 2014年4月18日在越南广宁省河县北风生口岸发生的偷越国境的暴力对抗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的事件。这些情况给边境执法办案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需要各政法机关勇于担当, 加强协作配合, 坚决斩断三股势力借道广西出境参加涉恐涉暴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边防总队多次召开实务研讨会, 联合制定下发了《办理边海防地区刑事案件协作配合办法》, 形成了办案协助联动机制。当地检察机关及时转变工作思路, 选调精兵强将集中办理涉恐涉暴案件, 加强与其他政法机关的沟通联系, 形成打击犯罪合力, 切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二) 围绕东兴试验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建设, 需要拓宽服务渠道, 强化司法保障

东兴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都汇聚在防城港市 (后两个区还包括南宁及崇左等市) , 都是国家给予广西的机遇, 也是打造沿边开发开放升级版的平台和抓手。在推进试验区建设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并抓好边贸、加工制造业、旅游业和港口业等, 构建适合边境特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法律支持, 需要加强对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等环节的法律监督。当地检察机关以开展服务“千百十亿元企业工程”行动等专项活动为抓手, 深入重点建设领域开展法律服务, 帮助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协助有关单位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加大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力度, 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行动, 依法惩治“两抢一盗”、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以及阻挠重点项目建设正常进行的各种犯罪, 营造有利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 围绕政策叠加、资金聚集等问题, 需要积极促进依法行政

东兴试验区既享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沿海、沿边、少数民族等政策优惠, 又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政策优惠。同时, 国家、自治区和防城港市将从财政税收、投融资、产业与贸易、土地资源、对外开放、人才引进等方面赋予东兴试验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使之成为各项优惠政策聚集的政策洼地, 迎来多重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催化作用下, 东兴试验区将集聚国内外的一些重大项目、产业, 政策洼地的叠加效益会日益凸显。比如, 2014年上半年, 东兴试验区已争取到了中央边境转移支付支持、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资金等中央和自治区支持资金5.38亿元, 获得自治区单列试验区用地指标170.28公倾及低丘缓坡土地综合试点政策等。这些政策资金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 就有可能被改变用途, 甚至出现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现象, 因而需要检察机关积极作为, 注意跟踪政策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流向, 促进依法用权、依法行政。当地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征地拆迁、专项资金落实等重点项目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 综合运用宣传教育、预防咨询、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措施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确保各项政策在东兴试验区得到真正落实、产生效益。

(四) 围绕“人才特区”建设和睦邻友好要求, 需要维护好各方合法权益

随着东兴试验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启动, 项目、资金、人流、物流将集聚汇入, 尤其是更加灵活的薪酬、住房、医疗等优惠政策出台后, 将吸引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入区入园, 形成“人才特区”。同时, 大量越南商人及劳工的涌入, 将给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如2014年上半年, 越南籍自然人在东兴市注册登记的个体商户已有227个, 注册资金1864万元。如何维护好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当地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力下沉, 使检察触角覆盖互市区、建设工地、旅游景区等, 推进社情民意的收集、研究和转化;进一步完善刑事和解、检调对接工作机制, 使大量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化解;结合执法办案, 力所能及地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 为群众排忧解难。

(五) 围绕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先行先试工作, 需要及时妥善处理法律与政策关系

近年来, 东兴试验区先后推出了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外国人口岸签证、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等十多项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有34项优惠政策从国家及自治区陆续下发, 并被赋予企业投资、外商投资、环境评估、旅游景区评定等18项审批权限。最近, 南宁海关和广西检验检疫局在防城港口岸和凭祥口岸正式启动广西关检合作的“三个一”改革 (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 , 将报关报验项目从169项优化为92项, 企业办理查验等候时间缩减50%, 有效节约了企业成本。由于先行先试具有探索性、试验性, 难免与法律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 甚至有可能对现有法制架框构成“有限突破”, 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及时提供法律支持, 帮助厘清合法与非法的分界, 区分改革探索与钻改革空子实施违法行为的界限, 既要坚持把握法治原则和法律底线, 依法惩治犯罪, 又要支持创新、鼓励试验、宽容失误, 为改革创新注入新动力。

三、广西检察机关服务推进东兴试验区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 执法办案资源条件与边境维稳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面对边境偷越国 (边) 境等案件不断攀升的势头, 检察机关要从深层社会背景和维稳大局分析对策, 而目前的执法条件和办案资源极为有限, 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由于偷越国 (边) 境等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尤其是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使用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有境外接应者、举家偷渡、拒不供认犯罪事实等, 加上语言不通、异地取证困难等因素, 检察机关需要在办案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况且, 边境地区检察机关人少案多的矛盾十分突出, 除了常规办案外, 还要延伸办案职能, 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角度考虑问题, 办案压力骤增。比如, 近年来东兴市人民检察院每年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人数都在400人以上, 并且逐年递增45%左右, 仅去年1至8月, 就办理了205件407人, 占防城港市公诉案件总数的57%强。而该院在编在岗人员为29人, 具备办案资格的只有17人, 办案力量的严重不足, 使他们在法定期限内考虑更多的是“诉得出去”, 难以顾及打、防、控的有机结合, 这一状况与边境的维稳和安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 执法权运行状态与推进先行先试不相契合

近年来, 东兴试验区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时有发生, 个别执法人员与报税人员、走私人员等相互勾结, 放纵走私、食品监管失职、动植物检验检疫失职、循私舞弊等犯罪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开发开放进程。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征地拆迁等领域, 执法社会安全风险和维稳成本都很高。自2012年以来, 东兴市共完成土地征收面积14576亩, 其背后仍有不少不稳定因素。同时, 对于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没有进行有效规制和防控, 如对在边境帮别人带物品的职业带货人, 由于对其行为定性认识不同, 长期以来处于不予打击或打击不力状态,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三) 检察服务平台建设与边贸发展需求不相对称

对于互市贸易区建设,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下, 近年来将互市贸易免税额度从原来的3000元标准提高到目前的8000元。正常情况下, 边贸互市区内每天有3000人至5000人不等, 交易额上千万元。调研发现, 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 通过与有关商贩串通或让其亲朋好友入股等方式, 参与互市区的开发经营, 存在不公平竞争和乱收费等现象。如有些商贩为规避免税额度限制, 将边民身份证收集后, 走私大批量的芝麻、龙虾等农副产品及海产品, 致使有关优惠政策没有给边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这需要统一规范管理, 营造合法合规的经营环境。目前, 当地法院已在互市区设立调解室, 通过非诉调解办理了一批民商事纠纷案件。而检察机关尚未设立相应的服务平台, 法律监督触角有待于进一步延伸。

(四) 法律保障制度机制与沿边开放开发程度不相匹配

由于社会历史因素, 东兴的经济结构单一, 历年来主要以边贸为主, 且规模小, 发展配套能力有限。东兴作为近年兴起的边境特区, 人员、货物、车辆、船舶出入境流量大增, 如何加快推进口岸扩大开放、通关便利化等工作是当务之急。而当前有关行业、货物、人员、投资的出入境法律及其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 需要检察机关从专业角度, 及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同时, 对于深化开发开放、改革创新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 将碰到诸多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 要加大研究解决力度。

(五) 执法尺度和标准不统一与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不相协调

尽管广西政法机关已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偷越国 (边) 境案件方面的指导意见, 检察机关也与边海防单位建立了有关办案协作机制, 但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仍不够流畅, 检察机关内部与外部的办案协作机制也有待改进, 特别是广西检察机关与东盟国家检察机关之间的司法协助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广西检察机关做好服务东兴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 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 加大边境防控维稳力度

在办理涉边境涉少数民族地区案件时, 要避免机械办案、就案办案, 根据维护巩固边境安全稳定的要求, 采取必要的防控手段和措施。建议在案件易发多发区域增加视频监控设备, 强化边境管理的警戒效果。对于语言障碍问题, 可考虑采取挂职交流、短期借调等方式, 引入通晓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的当地籍公安、检察干警来广西帮助办案。必要时, 通过建立远程视频审讯系统或派员赴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培训等方式, 突破语言翻译难关。加大边境执法设备投入, 着力解决人少案多的矛盾问题, 在政法编制、经费保障上给予边境政法机关必要的倾斜。

(二) 积极预防和查办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

重点查办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招商引资等关键环节中的职务犯罪;深入开展整治商业贿赂犯罪等专项行动, 尤其是突出查办职务高、涉案数额大、手段恶劣、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 推进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建设。认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建立检企联系机制, 深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调研, 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措施, 加强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 在用心服务上作文章, 积极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

(三) 加强涉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领域案件的诉讼监督

加强对破坏试验区建设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 尤其是加强对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力度。加强对疑难复杂、新类型犯罪案件的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工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 对涉及边贸交易的民商事案件, 充分运用抗诉和检察建议等方式, 监督纠正因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等因素导致的错误裁判, 促进公正司法。

(四) 积极向边贸一线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建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 根据互市区的具体情况及所需所求, 适时设立派驻互市区检察室。开通办理涉及试验区建设案件的绿色通道, 对轻微刑事案件建立快速办理机制, 对行为违法和侵害企业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依法进行监督, 鼓励条件成熟的检察院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五) 加强区域及国际司法协作和交流

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边海防执法司法机关的办案协作机制建设, 加快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司法规范性文件沟通交流制度建设, 推进司法协助网络建设。完善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执纪有效衔接机制, 积极促进建立疑难、复杂案件执法办案协作和联席会议机制。推进广西检察机关与东盟国家在境外调查取证、追逃追赃等方面的司法协作。

(六)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检察机关空编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8

一、着力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强化法治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法律职业信仰,增强司法为民意识,提高队伍法律素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二是增强廉洁意识。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建立完善廉政风险评估机制,重点抓领导干部、抓关键少数的廉洁自律,从严管理队伍。三是提高业务能力。继续加强法律和业务学习培训,增强岗位练兵,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类型案件,进一步提高队伍办案能力。

二、着力规范司(执)法行为。一是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促进司(执)法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大力推进司(执)法公开,重视以公开促规范、促公正。三是强化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司(执)法责任制和有关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司(执)法的全过程留痕,加强监督制约,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规范司(执)法权力的配置和运行。

三、着力深化监督管理。一是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内部办案审查监督机制,把内部自我监督的机制延伸到基层庭、室、队、所,加强监督管理。二是完善公检法司机关之间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相互间科学的配合和制约机制。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监督制约作用。三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其他外部监督。更加主动地向人大代表报告司(执)法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信息,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公检法司机关的工作,从而更好地监督支持公检法司机关的工作。

四、着力完善工作保障。一是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完善内部人员结构,充实一线办案力量,提高办案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矛盾。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执法办案效率。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维护司法权威,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上一篇:中秋节配乐诗朗诵稿下一篇:医学生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