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2024-08-31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精选9篇)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1

大连市对口帮扶

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连市对口帮扶资金的管理, 为了使用规范,运作安全,并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根据省扶贫办制定的《关于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金用途。重点用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山、水、田、林、路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益事业,生态工程建设以及直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干部培训、劳动力培训转移等。

第三条 项目创新。帮扶资金在创新上可用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等项目,可以突出项目的示范性、探索性,重点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非工程性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参照《六盘水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四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大连市对口帮扶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管理。

第二章 项目的申报、审批

第五条 申报范围。对口帮扶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均可申报。重点安排在公路沿线、距城区较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投入易见成效的地方。

第六条 申报条件。对口帮扶项目必须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方可申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加强调查研究,作好规划建立的项目库,从项目库中按照轻重缓急选择项目;完成项目的初步勘察、设计、投资概算(投资概算可参照《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建设投资补助参考标准》执行);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扶贫效益分析;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讨论认可,确定项目实施地点、实施单位、技术依托单位、主管单位等。

第七条 申报资料。申报对口帮扶项目必须报送项目申报文件、《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申报书》、《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申报表》及电子文档。项目批复后要将项目录入《社会扶贫资金项目库》。

第八条 申报时间。各县(特区、区)扶贫办应于每年年底前将下的对口帮扶项目资料上报市扶贫办。

第九条 项目审批。对口帮扶项目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申报。即村、乡(镇、办)选择项目报县级扶贫办,经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市扶贫办,由市扶贫办审核整 理,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下达项目资金,同时报大连市政府和省扶贫办备案。

第十条 项目调整。项目一旦批复,各县(特区、区)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变更项目,必须向市扶贫办写出变更项目报告,填写项目申报书,经批复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 帮扶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 专人负责。各级扶贫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门科(股)室负责对口帮扶工作,定期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

第十二条 专账管理。各县(特区、区)扶贫办要设立对口帮扶资金专账,专款专用。严格实行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贪污等。

第十三条 资金拨付。

(一)市级资金拨付。对口帮扶项目批复后,由市扶贫办按照7:2:1拨付资金到县。即第一批按照项目帮扶资金总额的70%拨付,第二批在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县级扶贫办再向市扶贫办申请拨付项目帮扶资金总额的20%,市将预留项目帮扶资金总额的10%作质量保证资金,待项目工程验收合格后拨付。从项目批复起,6个月内未启动实施的项目,市级将收回项目资金,另作安排。

(二)县级资金拨付。县级扶贫办审定项目实施单位 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后,向项目实施单位预拨帮扶资金总额的50%的项目启动资金,然后按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拨款、报账。

第十四条 公示公告。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使用必须在所在乡(镇)、村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十五条 审计监督。帮扶资金要纳入财政扶贫资金审计范围。每年进行一次专门审计。凡发现有转移、挪用、贪污、挤占等现象的,必须如数追回,并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四章 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十六条 落实责任制。项目实施单位要重视项目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搞好投资、质量、工期“三控制”,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化、规范化。

第十七条 严格执行《合同法》。项目实施单位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要严格执行《合同法》,做到主体明确、职责清楚,认真履约质量时间等保证条款。工程项目的合同价与中标价必须一致。

第十八条 禁止先设计后勘察或不勘察。项目实施单位要组织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地勘部门提供的地质、地貌、水 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设计部门要根据勘察成果进行合理设计。

第十九条 招投标制。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总投资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要求,实行公开招标投标,确定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对项目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可在项目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监督下自行招标。

第二十条 检查制度。各县(特区、区)对项目实施情况每两个月调度一次,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并填写《大连市对口帮扶援建项目进度报表》和撰写自查情况报告报市扶贫办。市扶贫办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检查情况将以书面材料向大连方及省扶贫办报告。接受大连和省扶贫办的监督管理和不定期抽查。

第二十一条 项目管护。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由项目受益群体及相关单位共同负责管护。

第二十二条 设立标志牌。项目竣工后,要在项目建设主体上设立醒目的“大连援建项目”永久性标志牌。

第二十三条 项目档案管理。每个援建项目都要建立项目档案。项目档案资料包括:项目申报书;下达项目文件;项目设计资料;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大宗物资采购合同或协议;项目承包合同书;项目工程概、预算书;项目公示公告 材料;项目费用支出的决算报表及有效票据;项目检查督促资料(有关图片、文字及音像材料);项目管护措施及制度;项目验收材料。各县(特区、区)将每实施项目的图片、摄像资料制作成光盘报送市扶贫办。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验收依据。项目验收的依据是市、县下达的项目资金文件、项目申报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勘察设计资料、招投标资料、工程实施过程监理资料、工程结算报告和竣工报告。

第二十五条 验收条件。项目实施单位按照下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完成建设任务、有完备的项目资料、有工程结算资料、有工程结算报告和项目竣工报告,有向扶贫部门申请的验收报告。

第二十六条 验收权限。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含50万元)由县级组织初步验收后,申请市级组织验收。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由县级组织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告市扶贫办,市级组织抽查。

第二十七条 验收方法。按照项目下达文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申报书的有关要求,采取听汇报、查对项目档案资料、察看现场、走访受益群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验收。项目验收要形成验收报告,工程质量要符合标准、建设规模要达到要求、资金使用要符合规定才能验收合格,否则不予验收。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如与中央、省下达的有关规定相抵触的,以中央和省的为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附件:

1、《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申报书》;

2、《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申报表》;

3、《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申请拔款审批表》

4、《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进度报表》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2

1 “降消项目"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1.1 救助资金标准不明确。

有的项目县资金救助对象、范围、标准不明确具体,没有较好地结合本地实际,对省、市实施方案进行细化。出现在同一县的孕产妇领取的救助金额相差可能达到数百元;也有个别县没体现出地方和个体差异,救助标准平均化,不能较好地体现出贫困救助。在审批救助金额方面缺少详细具体的硬性条件和明文规定,容易带有主观随意性。

1.2 财务帐目不规范。

有的单位无专职会计,部分财物人员缺乏基础财务知识,对“降消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程序、标准等相关政策掌握不清,把关不严,没有发挥好会计职能作用。如有的财务部门不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月末和年末结账等没有进行帐务处理;有的虽按“降消项目"类别进行了支出核算,但没有明确记录各项目拨款数额,不能直观地在账簿上按拨款额度对经费支出进行控制,不利于财务分析和领导决策。

1.3 资金管理使用不够科学合理。

有的县资金拔付不及时;有的孕产妇刚分娩就能领取救助金,有的半年后才领到,存在资金滞留现象或人情因素干扰;“降消项目"相关领导参加培训多,一线人员培训少,有搭车培训或观光之嫌;有的项目县沉淀资金过多,影响部分孕产妇及时救助;有的单位项目经费报销时,应使用转帐支票的却使用现金支票,容易出现套取现金现象。

1.4 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有的单位孕产妇档案资料不全;有的受助孕产妇档案资料中应保留原始件的却使用复印件,存在重复报销可能;有的县档案资料没有装订整理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系统管理,导致查找不方便,不利于监督核对。

2 对策及建议

2.1 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切实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行为。

应不断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救助范围、程序、标准,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资金监管使用方案,切实采取措施,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和挪用项目专项资金。要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不同乡、村、个体收入差异,完善资金救助标准,既区别对待又不宜差距过大。特困家庭的住院分娩孕产妇贫困救助,要集体研究决定,并进行公示。要加大政务公开和宣传力度,建议救助资金申请表增加救助范围、标准、程序、金额、领取时间等相关政策规定和监督举报电话,确保相关政策家喻户晓,确保贫困救助资金使用公开、公平、公正。

2.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降消项目”会计核算。

要鼓励支持财会人员通过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有条件的县、乡医疗机构要设立专职会计,并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置明细账,并严格按计划和预算付款,对各项资金分类别、按用款额度进行控制。既要避免挪用、截留、平调、挤占项目资金情况的发生,又要防止资金沉淀过多。要按规定设置专项收、支、结余“降消”科目,清晰、准确反映专项资金拔入、使用、结存情况,并对专项资金进行月未、年未转帐[2]。要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不许挤占、挪用“降消项目"资金。

2.3 加强档案资料管理,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发放贫困救助资金时,要认真核对孕产妇救助资金申请表、救助卡、救助经费三联单等有效证件,防止发生误发、重发、冒领等现象;领取人签字后要将全部审核资料装订成册,形成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并集中统一保管。同时,各项目县、乡、村都应建立健全所辖范围内所有孕产妇姓名、年龄、预产期、年人均纯收入、是否受到救助,以及受助孕产妇受助金额、领取时间、领取人签字等档案资料明细表。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应用计算机管理,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方便核对监督,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2.4 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

各级卫生、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安全性、合规性和绩效情况进行追踪,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并适时组织开展联合监督检查,严防项目资金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要严肃查处虚报情况、擅自变更项目内容、贪污、挪用、截留、平调、挤占专项资金案件,以及失职渎职,利用审批权限索贿受贿、吃拿卡要等案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2,9(12):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1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增殖放流;资金管理;思考;建议

近年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不断加大对增殖放流的资金投入,如何管好用好这些项目资金,把上级强渔惠渔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新常态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的可持续保护,让广大渔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项目资金管理基本情况

(一)项目资金投入规模。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放流资金投入主要有:农业部下拨的渔民转产转业资金、省级财政投入和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资源增殖保护费。具体投入情况见表1。

表1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资金投入情况(万元)

资金来源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总计

农业部------5005005006002100

省财政500150250400400450450-5005003600

两沙资源增殖保护费--204142574854.75151.655.62469.97

小计500150270441442507998554.751151.61155.626169.97

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江苏省用于海洋增殖放流的资金总计为6169.9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占34.03%,省级财政占58.35%,“两沙”增殖保护费资金占7.62%。2005—2006年只有省级财政投入,“两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农业部分别自2007年、2011年开始每年投入放流资金。

(二)资金投向情况。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资金主要投向品种为三疣梭子蟹、大黄鱼、半滑舌鳎、牙鲆、曼式无针乌贼、文蛤、大竹蛏、西施舌、花蛤、青蛤等各类经济水产品, 2005年至2014年,累计放流各类苗种40.7亿尾,其中中国对虾11.5亿尾,占2826%;海蛰10.1亿只,占24.82%;大竹蛏6.3亿粒,占15.48%;四角蛤蜊4.5亿粒,占11.06%;三疣梭子蟹1.7亿只,占4.18%;其余品种占16.2%。

(三)资金管理情况。对增殖放流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农业部和省财政厅相关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管理使用资金,严格控制管理费开支,每年的苗种费支出均占总投入的90%以上,不存在资金占用、挪用的现象。

二、当前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项目资金管理涉及范围广,触及环节多,管理难度大,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当前,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项目申报争着干,项目到手靠边站,资金使用一边看”的问题,项目计划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拨付与需求时间不匹配,资金支付存在安全风险

一是财政资金分配层次较多,从中央到省到主管局,再到最终的项目单位,要经过三道环节,层层转拨的过程时滞较长,难以起到及时有效的作用。二是项目资金拨付的时间较晚,如农业部放流资金每年都要到10月份左右才拨付到位,已经错失了苗种采购的最佳时期。三是当年拨付的资金不允许跨年结转使用,导致供苗单位跨年度供货,加大了资金使用的风险。

(二) 资金使用与项目效益不对称,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

一是投放品种缺乏科学论证。项目申报时,业务部门往往是根据上级要求和自身工作经验,上报放流品种和规格,很少邀请业内专家召开项目论证会,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二是投放数量缺乏统筹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是根据资金盘子分解投放数量,省、市、县各自操作,有些品种如梭子蟹等重复放流,造成其数量过多,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三是投放效果缺乏跟踪评估。对投放情况进行跟踪,对投放效果进行评估,才能了解投入产出的效益比。目前所做的项目跟踪评估还比较粗比较浅,缺乏充分的调查和数据支撑。

(三)资金管理与项目问效不合拍,绩效评价工作有待加强

在项目资金分配格局日益“部门化”的趋势下,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资金争取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但重项目申报、轻资金管理的现象仍较突出,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机制还未建立。因此,增殖放流项目绩效评价的着重点应在于考评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项目绩效评价就难以做到科学、准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增殖放流项目管理的新常态,我们必须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健全项目储备、专项资金管理、项目监督检查、资金绩效评价等覆盖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的一系列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起以“规划导向-项目设计-资金投入-绩效评价”为主线,规划、项目、资金、监管有机结合的运行管理体系。

(一)以项目规划为龙头,合理确定项目资金使用重点

在向上申报项目前,对放流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地点等均应进行科学论证,邀请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方面的专家召开论证会,制订出增殖放流三年规划,统筹安排,未雨绸缪,以规划为龙头,定位渔业资源发展方向,定位资金使用重点领域,确保渔民得实惠、生态保平衡、经济能发展。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增殖放流专项资金管理

为切实加强增殖放流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应以农业部、省财政厅增殖放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依据,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针对指挥部增殖放流项目实施的特点,制定出台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使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合理规避跨年度采购苗种的支付风险。同时加大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以确保增殖放流专项资金使用安全、取得实效。

(三)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强化增殖放流专项资金项目监管

实行绩效评价,可以引导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产业间的合理分配、有效集聚,合力推进改革发展。同时,通过量化分析投入产出比,效益情况更加直观、明晰,便于对放流项目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落实项目管理责任,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逐步形成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责任明确的资金监管机制。(作者单位:江苏省海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进一步促进全省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确保国家和省扶持节能服务产业的投资、税收、金融等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一批节能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0]50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发改部门负责对节能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审核备案和动态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节能服务机构指在我省行政辖区内从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咨询评估、能源审计监测、清洁生产审核等业务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

第四条 对经备案节能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

(一)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申请享受国家和地方有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公共机构委托经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为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二)节能咨询评估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省发改委委托黑龙江省节能评审中心对该节能评估文件进行评审。

(三)能源审计监测机构受政府部门委托,可提供能源审计、能源监测、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及项目竣工验收等服务。

(四)清洁生产审核机构受政府部门委托,可提供清洁生产审核等服务。省发改委将不受理未经备案或未通过备案审核的节能服务机构的申请。

第五条

申请省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我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固定办公场所。

(二)经营范围与节能服务相关,有专门的工作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

(三)注册资金

1、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注册资金在200万元以上(含),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2、节能咨询评估、能源审计监测、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含)。

(四)技术状况

1、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应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稳定运行的能力,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提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服务等要符合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鼓励采用列入《黑龙江省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内的技术和产品;

2、节能咨询评估、能源审计监测、清洁生产审核机构应有5名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其中技术负责人应从事节能相关工作5年以上。

(五)相关资质

1、节能咨询评估机构应具有工程咨询或工程设计乙级以上资质,连续两年年检合格;

2、能源审计监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或与通过省计量认证的节能检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六)节能咨询评估、能源审计监测、清洁生产审核机构从事节能服务工作时间两年以上。

第六条

申请备案程序

(一)按照自愿原则,节能服务机构向所属市(地)发改委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由市(地)发改委进行初审、汇总后报省发改委;省直单位所属机构申请材料可直接报省发改委。

(二)省发改委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力量对申请备案的机构及材料进行审核。

(三)通过审核的机构名单在省发改委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公示。

第七条

省发改委对节能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质量、项目单位评价、管理服务水平等对机构实行业务年度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机构,责成限期整改。

对有下列行为的节能服务机构,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备案资格,并将此行为及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告知相关资质管理部门或司法机关: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二)与用能单位、其他相关单位相互串通,在工作过程中弄虚作假;

(三)出现较严重的管理、信誉、质量、安全等问题;

(四)年度考核不合格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者。

节能服务机构可自愿提出书面申请取消已有备案资格,经省发改委备案后,在有关网站上公示。

第八条 省发改委根据全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对新提出申请的节能服务机构进行备案,增补机构需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

第九条 省发改委根据经备案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规模、工作业绩、技术力量、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评价等综合因素,适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第十条

经备案的节能服务机构接受社会监督,省发改委接受对经备案机构在从事节能服务工作中违规行为的举报。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发改委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5

1、数据采集范围最好在广西,全国广了

2、数据最好采用十二五期间数据,我认为如数据采集太远,有点跟不上当前一些管理上的变化

3、有资金投入是否适当有些效益的论述,如十二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多少饮水不安全人口、修建灌区工程灌溉渠道长度、修建河堤等。

4、资金管理方面,现水利工程资金基本都采取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否有一些对现有支付制度的监管措施,如对申报工程进度款环节和结算环节的监督等

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及使用的建议

摘要: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对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有着很高的重视,大大小小的基层水利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的也比较大,各级政府紧抓机遇,立足实际,基层水利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基层水利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应该对水

利资金进行管理,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等建议,希望促进基层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水利;资金;管理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对于农业来说又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暂新的阶段,虽然国家日渐重视农村基层水利建设,不断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农村基层水利工程因为国家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主要实行集体管理的模式,所以就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如:法律法规、配套政策都不够完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汇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投资效益问题;规划建设体系不健全问题;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基层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为了完善基层水利建设,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促进经济健康运行,对基层基层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2.我国基层水利项目建设投入情况

长期投入情况来看,我国基层水利项目建设大部分是依靠农民自身参与,政府投入占比显得相对较少。尤其在2000年初取消“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后,基层水利建设的投入更是大幅度减少,建设的力度也明显变慢。这几年中央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等小型试点,在农村饮用水工程、农业用水等工程上加深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结合共同筹备水利资金的模式,这样基层水利建设投入才有所提高。据统计,我国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总体上还是以地方财政为主要力量,中央投入占比为1/3。

从资金安排看,各地区差异很大。从基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来看:2006、2007年基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约249个亿,其中中央直接投资123个亿,约占一半。08年,各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基层水利建设投资以农业大省山东投入最多,投入金额约为31亿元、而陕西省投入最少,约为7000万。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方面来看:从05年到07年以雨水储存利用和小型灌区节水改造为例,共投资71亿元,这其中中央财政工投入16亿元,约占23%。从目前全国的水利建设资金投资情况来看,11年、12年、13年我国水利投资总额分别为3086亿元、4303亿元、43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39%和2%。而据一位水利专家介绍,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总投资预计高达1.8万亿元,而“十三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20%。

3.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水利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1水利资金管理不规范

许多项目实行的都是“报账制”,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在水利建设项目建成

后到财政报账,而作为主管工程的部门的账面上却没有账可查,这样做的直接

影响就是水利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没有完全反映到资产账面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设单位和资金管理单位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这种情况造成的结

果就是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无法对使用资金的数量以及支付情况及时掌握,而财政部门又不能了解财务决算的具体内容。

3.2配套资金到位难

水利专项资金属于补助性、引导性资金,能否发挥效益,还要看其配套资

金是否落实。但在实际的建设实施中,可能由于各级地方财政困难或者其他原

因,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及时到位。从全国基层水利建设情况看,地方配套资金

很难到位。在具体工程建设中,配套资金还是以少量义务工,即群众投工投劳

所代替。有的单位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上演着“寅吃卯粮”的戏码,造成水利

资金的短缺。

3.3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不统一

现有的相关制度、政策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加之征收手续不明

确、政府部门繁多,一些具体工作实行时无据可依,致使责、权、利脱节,出现重复建设现象以及协调难度大等。

3.4水利工程维修改造投入不足

一些原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改造投入相对不足,再加上长期得不到一

个良好的维护,超负荷运行等种种原因,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报废的现象,限制了其正常的发挥效益功能。管护资金没有合理的运用。

3.5专业人才的缺失

水利基层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都是老职工,专业知识严重不足,资金管理和思想意识都有待提高。

4.有效措施

4.1提高对基层水利事业的重视

基层水利作为农业的基础,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还能

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所以,要提高对基层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意识。对水利工作及时进行认真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调查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解决。一旦发现有挪用资金、占用资金的违规违纪现

象,要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制度进行惩处,杜绝后患。

4.2增强法制观念

积极落实基层水利项目建设的各项整改方案,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强化法治观念,对《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要认真执行,关于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不断去完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从严处理。还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当地情况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做到专人管理、检查,下拨的款项一定要用在“刀

刃”上,必须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不能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工建设。

4.3合理利用和管理水利资金

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相关规定,如《关于规范水利资金管理的意见》和《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但还不够完善。相关单位建议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对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对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使用形成

一个约束性,防止发生资金滥用的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能够迅速的遏止,避免造成资金外泄浪费。廉政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还需要所有参加工

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相互监督。建立一个基层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制度,让每一个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自己的职责,不同部门之间也要做好沟通工作,防止漏洞。针对不同的水利项目,要按照其相对应的资

金管理制度,有效利用资金。严禁挪用水利资金的现象发生。

一旦发生水利项目资金的问题,如挪用、挤占等问题,要立即严格追究责

任人的相关责任,并对其相应的领导人追究连带责任。成立检查组不定期的对相关单位、个人进行突击检查,查看是否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如果在检查过程中

发现问题,要彻底追查,力求保证水利资金的合理利用。

4.3增强管护意识

在增强管理水利建设资金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已建成的基层水利工程进

行合理的维护。这就要水利部门建立一个管理维护制度,并明确制定责任人进

行维护工作,落实责任追究的管理办法。还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基层群众能够明白其利害和重要性。宣传活动可以是多样性的,比如:村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方式。还可以利用电视和网络进行普及宣传。让基层群众能够真正意识到维护水利设施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这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增强基层群众的主人意识,让其自觉的维护已有的基层水利设施。

4.4严格把关竣工审查

基层水利建设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工程结束后的审查,这是对工程建

设完成质量好坏考察的基本措施。审查的过程中要依照财政部关于水利部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等制度和办法,不容许出现公报私囊的违纪现象。进行竣工财务决

算,遵守水利建设项目竣工审查制度。所有的水利建设工程结束前都必须进行

这一步。如果没有经过工程竣工审查的,施工单位不得办理任何结算手续。只

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强化对水利建设资金每一道环节的监督检查,才

能达到合理运用的目的。

4.5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行政部门要及时制定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的相关办

法,引进过程中可以同时体现对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让高素质人才能实心实意的为基层水利建设服务。还可以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和集体进行嘉奖、表彰,这样也能鞭策其他职工奋发进取。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水利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课程,深入学习水利工程和资金管理专业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技术和知识,才能更好的投入水利建设的工作当中去。

5.结语

基层水利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对推动社会

进步,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促进经济健康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项惠民惠国 的基础建设。但在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中,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水

利建设资金相对不足,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管理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确实等问题,严重影响基层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问题,分别从提高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把关审查和引进人才几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在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给予指引。

参考文献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6

粤经信节能〔2012〕650号

发布时间:2012-08-17 【大 中 小】 【简体】 【繁体】 【打印】 【关闭】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财政省直管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税)局,省直有关单位,省节能监察中心,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根据《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修订)》(粤财工〔2011〕392号)、《关于加强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1〕2号)、《关于组织2008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省属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2〕8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要求,现就加强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成签订项目合同书/承诺书工作

2008年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均要签订《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合同书》,2011年以后的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其它资源项目和节能能力建设项目要签订《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承诺书》。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属市县推荐项目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委托所在地级以上市经信部门和财政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书、收集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属省属(直)单位项目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与项目承担单位完成签订合同书、收集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

二、切实加强项目验收工作

(一)验收对象。2008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已完成的所有项目;2011年及以后的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已完成的其它资源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

(二)验收内容。审查项目承担单位是否按照合同书/承诺书以及项目申请报告要求完成相应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规范等。

(三)验收方式。以书面验收为主,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地市经信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项目进行验收;省属、省直单位项目原则上由省推荐单位自行组织验收,也可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申请验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视情况对验收项目进行抽查。

(四)验收程序。

1.申请验收。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填写《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书》(附件2)。其中,项目主要内容、完成情况及取得主要成果,要与项目申请报告和合同书/承诺书相对应,重点突出节能降耗工作方面内容。

2.专家评审。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对项目验收材料认真审核、讨论并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必要时可请项目单位到会介绍有关项目情况,或专家组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3.确定结果。验收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验收两种。通过验收的,由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在《验收书》(一式五份)上盖章确认;未通过验收的,应按专家建议和要求进行整改,并在完成整改后重新提出验收申请。

4.报省备案。项目验收通过后,地级市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发出加盖公章的《验收书》,于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连同验收材料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节能和循环经济处)、省财政厅(工贸处)各一份备案。没有按要求组织验收和报省备案的,视为未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项目监管及验收工作。该项工作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各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认真组织项目验收,推动项目实现预期效益,确保完成全省节能目标任务。

(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坚决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落到实处。各地市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在专项审计、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整改。

(三)做好相关工作总结。各地区、省直(属)单位于2012年8月31日前将项目合同书/承诺书及情况汇总表、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将项目监管验收工作总结报告及《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情况统计表》(附件4)上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将适时通报全省工作情况,并将其纳入对各市政府节能考核内容。同时,将项目监管与验收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后续省节能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附件: 1.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资料清单

2.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书

3.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签订合同书/承诺书情况汇总表

4.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情况统计表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2012年8月17日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联系人:张娜,电话:020-83133482,传真:020-83133335;

省财政厅联系人:王远林,电话:020-83170273)

来源:节能和循环经济处

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篇7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违规申领项目专项资金

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一般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他们为了扩大企业或品牌在本地影响力, 往往会想尽办法争取本企业项目获得当地政府的财政扶持, 他们认为获取专项资金不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更重要是宣传企业或品牌的作用。所以, 当企业规模或条件达不到申报要求时, 企业会采取伪造材料、虚构项目, 夸大资产规模、注册资金、技术人员比例和项目规模等手段编制申报材料, 故意掩盖企业的重大违法记录, 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流入这些不具备申报条件的企业。

(二) 企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 内部管理不健全, 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使财政专项资金下拨到企业后, 经常发生全部或部分被用于提取现金, 支付员工借款, 发放非科研人员工资, 支付非项目用途的材料采购款, 甚至被转至关联企业使用, 出现种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违法行为。

(三) 企业以非项目支出虚列专项支出

一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账目核算混乱, 时常发生使用专项资金购买固定资产后直接费用化处理的现象, 在专项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 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或财务人员巧立名目、虚构支出, 经常把一些日常生产经营发生的成本费用在专项资金范围内列支。

(四) 企业自筹项目资金不足

企业在做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方案时, 资金计划一定包括企业自筹部分资金, 这就要求企业按项目进度按时筹集、投入匹配资金。有些企业收到专项资金后, 擅自改变项目研发计划, 故意缩小项目规模, 减少自筹资金拨付额度, 没有按时足额拨入项目的自筹资金部分, 导致研发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开展或进度缓慢, 其实这是企业一种严重违约行为。

(五) 项目完成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企业创新研发或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 对项目实际效果的考核量化指标包括:相关技术形成的新增专利数量, 相关技术革新带来的增加产量, 以及新技术、新装备能够提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加额。由于一些企业的专项资金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即使项目完成, 也因期间出现的技术水平低、自筹资金不足等问题, 导致创新技术研发或设备升级改造达不到预期目标, 最终造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与流失。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审查申报项目

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拟申报财政扶持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组织专家对项目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审结方案必须在主管部门立项和备案。主管部门收到企业申报材料后, 应当本着对政府财政资金高度负责的态度, 组织相关领域的智库专家对企业申报材料、科研力量和现场条件进行认真审核, 仔细核对资料原件。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拒绝利益诱惑, 参与专家对审核结果终身负责。坚决杜绝虚构项目、虚假材料。

(二) 财政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专项资金拨付程序

财政部门收到企业申请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后, 应当认真审核企业的项目申报材料,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一些不符合规定或存在虚假成份的材料一律退回, 拒绝付款。财政部门向企业拨付专项资金前, 应当与项目承担企业签订《专项资金管理责任书》, 要求企业按指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按时拨入匹配自筹资金, 以保障项目的资金计划得到执行, 保证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三)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项目绩效跟踪与评核

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项目往往历时较长, 通常小型项目需2-3年, 重大项目需要5-10年。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联合组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小组”, 要求申报企业每年定期填报项目的进展情况, 调查、跟踪项目的实质进度和结果,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实施项目完成后, 应当及时组织专家验收, 验收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 必须要求企业将专项资金全额退还国库, 并将涉事企业和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列入黑名单, 5年内不得申请任何类型的专项资金, 以作惩罚。验收结果达到预期成效, 如有结余资金的, 企业报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留在企业继续使用或者按规定退回国库。

(四) 企业必须建立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根据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总体要求, 项目企业必须按以下标准制订财务制度、管理资金和核算相关账务:

1. 遵守国家财经纪律, 执行国家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保障, 专项资金的收支、保管都必须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 做到“收入有凭, 支出有据”。企业收到财政专项资金后, 企业应当按照日常会计核算所选用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 正确进行账务处理。

2. 设置专门会计科目, 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单独列账, 并建立备查簿。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 研发项目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执行会计制度企业应设置“专项应付款”会计科目核算科研经费;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应设置“递延收益”会计科目核算。项目专项资金支出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 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报刊宣传费、租赁费、人员工资、专家咨询费和专利申请费等。

3. 企业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不得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是要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企业可以根据公司实际银行账户情况指定专门账户存取专项资金, 该账户余额可以定期与专项资金核算科目“专项应付款”或“递延收益”核对。专项资金的支出应当经企业内部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和财务部负责审批, 任何人员不得虚构名目列支费用, 更不得以任何手段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三、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公共资源的一部分, 政府部门运用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既能有效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改造设备、摆脱困境, 又可促进企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接受资助科技企业应当充分运用政府提供的这一宝贵资源, 改善企业内部管理, 改变经营思路, 让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把企业做大做强, 这样不但协助当地政府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而且还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防止财政资金被非法挪用, 减少因财政资金管理问题引致的社会腐败现象发生,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项目的专项资金为例说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财务制度,会计核算,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编制的《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汇编》。

刍议我国建筑项目资金管理的要点 篇8

【摘 要】随着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投入资金的程度也在逐渐的增长着。与此同时,逐渐激烈的行业竞争也给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资金上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现如今,我们国家建筑公司的资金面临着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建筑行业发展不利。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行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出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项目;资金管理

1.在建筑项目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建筑项目的资金管理比较直观的表现出了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准,也对整个建筑公司的存在和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全球经济都在不断进步,建筑企业对于建筑项目来讲迎接了许多机会,但是抓住机会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现如今建筑项目的资金数目越来越庞大,所以企业对于这些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困难,现如今,资金管理已经是建筑企业对于建筑项目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最难的一个工作。要让建筑公司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那么就应该增强对于建筑公司资金的管控,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建筑公司的管理水准。增强建筑公司对于建筑项目资金的管控对于公司资金有条理的运用是有很大益处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资金利用的程度。最近一段时间中,建筑公司的资金管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公司财务管理的危机也在逐年的增加着。完善和改进建筑公司对于建筑项目资金的管理可以让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的有条理性,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创新。所以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对于建筑项目的资金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建筑工资在建筑项目上的资金管理现状

现如今,在建筑公司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根据方法来找到我国建筑项目资金管理的命脉,让建筑项目取得最大效益。

2.1资金不集中造成较小的管理力度

在建筑公司的运作中,普遍都是好几个建筑项目在一起施工,这样就造成了建筑公司的资金不是很集中,而是分布在很多的建筑项目当中,公司普遍在每个建筑项目中针对于这个项目都要进行单独的财务管理,那么就要求企业不能只有一个户头财务管理,那么就造成了一部分建筑项目资金空闲,而一部分建筑项目资金富余,这样建筑公司的总公司在资金投入过程中就不能马上对于资金进行调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建筑企业中对于建筑项目的资金利用水平达到了一个较低的标准。[1]

2.2不能建立全面的资金管理体制

在建筑公司逐渐壮大的过程里面,大多数公司在建筑项目的资金管理方面都是遵照以往的管理案例来实施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资金管理体制,所以在公司的资金运作过程中不能遵照所制定的规则来对建筑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同时有一部门公司即使说是有自己的建筑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但是在这个体制编订的时候没有充分想到公司所面临的现状,或者是现实中的需求,有时候在以后的管理里面,也有一些建筑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者不能遵照所制定的制度进行,那么就导致了制定的制度成为了摆设,没有达到通过制度来进行资金管理的作用。[2]比如说,建筑公司在资金预计计算的时候,所规定的预计计算标准过程中没有对指定建筑项目开展深刻的研讨,所以导致了预算无章可循,同时也没有科学性,造成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开展项目的实施,那么就对公司的成本投入有着一定不利的作用。

2.3对于公司资金投入没有进行有利的监管

一个成功的建筑公司,资金投入管理方面有着良好的监督,但是现如今建筑公司对于建筑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不能进行很好的监督。原因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体施工负责者就是项目的经理,他能够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所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在建筑项目建造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项目的质量和工程时间的长短,所以项目经理在监督和管理中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两个方面。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让工作时间缩短,项目经理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提升建筑项目的资金使用调配规划,而曾经制定的有些监管方案就没有效果了,这样就让整个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有着个人决定的片面性。[3]

3.我国建筑公司对于建筑项目资金管理的要点

在建筑企业对于建筑项目进行资金投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已经在上文中讨论过。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建筑项目资金管理的重点放在这些问题上,建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从而对于建筑项目进行更好的资金管理。在大量的在资金管理实际运作中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资金管理体系,才能对资金进行更好的管理。除此之外,下面的几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根据时代进步要求,要对企业资金的投入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这样能够提高公司资金管理的水平。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着的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4]所以说,施工单位也要采取分等级计算资金管理形式,跟根据建筑公司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各个项目不是很集中的特征来决定的。互联网可以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单位也是如此,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通讯工具,把施工的资金管理串联成一个整体,给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相反,在建筑公司没有互联网的支撑下,总公司对于各个分公司的管理很难进行下去。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方法,建立一系列资金管理信息制度,能够让公司的管理有条不紊。同时运用有关的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能够改进建筑公司资金管理的过程,同时节省建筑公司的资金,在这个前提下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

第二,健全全面监督管理考察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也要建立一定的体制,才能更好的对于管理进行规范。同时,这种规范单靠自律是不行的,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定期考察。我们可以建立的制度主要包含:

其一,创建资金整体预计计算管理体制。资金整体预计计算体制,就是根据在一定时期之内编制资金预算,对于指定时间内资金流通的状况进行计算统计,并且要让这个预算方案发挥自己的作用,严格按照这个方式实施计划,从而提升资金利用效果,最终可以使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管理资金。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的让资金更好的应用到实处,按需分配,让资金浪费的现象不再发生。根据全方面的利用资金预算体制增强各个施工工程的监控从而对建筑项目资金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在资金的预算体制创建的过程里面也要注意资金数目分配的考察。[5]

其二,对于每个过程的资金的监控要严格。施工单位的所有部门都必须进行监督管理工作,而且这项工作对于资金管理来说更是重要。有效的监控能够对每个项目部门和下面隶属单位实行有效监控,这样就能让施工单位的资金得到环节,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建国.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决策[J].神州,2013,(7):247-247.

[2]青岚.浅析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J].中国外资,2013,(5):81-82.

[3]刘兆阳.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2):135-137.

[4]甘敏.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88-89.

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9

第五条 项目经理部是项目资金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工程款回收与项目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

(一)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款回收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管理项目资金工作,对项目资金回收、合理使用负责。

(二)项目内业技术员(或预算员、统计员)负责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业主报量及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并催促业主在规定时间内审定,为项目回收工程款提供可靠依据。

(三)项目预算员负责编制和办理工程预结算、索赔、变更及签证等工作,协助项目内业技术员办理每月工程进度款和向业主报量的核对工作。

(四)项目成本员负责按月编制资金收支计划,并办理收取工程款相关手续。

第六条 公司预算部门应及时解决涉及工程合同条款的争议问题,协助项目办理工程预结算、索赔、变更签证、工程进度款申报工作。

第七条 公司财务部门应及时收集了解业主资金动态信息,提供业主欠款有关数据,协助项目收取工程款,并平衡审定项目资金收支计划。

第三章 银行帐户管理

第八条 为实现项目资金集中管理,各单位应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异地零距离资金管理,减少银行开户个数,避免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九条 银行帐户实行集中管理。项目原则上不得开设银行帐户,远离公司所在地300公里以上或因特殊原因确需单独开户的项目,应报公司批准,并定期向公司报告帐户使用情况。

第十条 对开设银行帐户的项目,其帐户由公司统一管理,并委托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将银行帐户出租、出借。公司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银行帐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十一条 银行帐户预留印鉴实行分开保管制。单位财务专用章由财务部门负责人保管,人名章由本人或被授权委托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第十二条 项目单独开设的银行帐户,工程竣工后必须及时予以注销,预留银行印鉴章交公司财务部门统一保管。

第四章 工程款回收管理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投标及合同评审程序,慎重承接垫资工程。确需垫资的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建三财字[]123号《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工程款回收的原则:全面深入了解合同条款,加强与业主的联络,及时取得业主资金信息,采取合法手段,及时回收各种款项。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成立回收工程款及清欠小组,负责工程款及

清欠日常工作,明确目标、方法,并落实到人。

第十六条 在施工程项目,如业主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超过一个月(合同有规定的按合同),原则上应报公司经理批准停止施工,并办理相关索赔签证手续。

第十七条 项目月度奖金(或管理人员岗薪)发放应与工程款回收情况挂钩。原则上,项目累计工程款回收率(累计工程款回收率=累计实收工程款/按合同计算可收工程款×100%)高于90%时,项目月度奖金可如数发放;项目累计工程款回收率在70%-90%之间时,按同等比例发放当月奖金,回收率达到要求标准时,再行补发;项目累计工程款回收率低于70%时,项目月度奖金暂停发放,待达到要求标准时补发。如确因承诺垫资等原因,而非项目自身管理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回收工程款,经公司经理批准后奖金可适当予以发放。

上一篇:消防水电工程安装协议下一篇:单片机课设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