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2024-08-05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精选8篇)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篇1

关于课时设置等的意见

——2010级软件+道铁2班

目前的课程几乎都是基础课,所以真正实用性的课程并不多。各类学科之间有点缺乏交融和渗透,缺乏整合的状况,需要整体设置各专业的课程分类和课时比例。学时分配比较合理,同学们都很适应。课程体系着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融为了一个整体。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融进课堂。各个老师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实现了德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们也运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方面的创新,树立了教学效益观念,实现了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

学院的党建和思政工作一直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在机构设置,管理要求和模式上设有本科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要求、模式。学院加强了对师生党员的教育,把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作为本科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探索实践适应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统一思想的引领作用、团结学生的凝聚作用、塑造校风的促进作用、维护稳定的堡垒作用。切实加强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重视并抓好了本科学生党员发展各个阶段的层次教育。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篇2

青岛市规定, 义务教育学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由各中小学组织, 各区市不得组织统考或者区片联考。小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其他科目为考查科目。小学考试成绩全部以等级方式呈现。改革完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 探索实行部分学科多次考试制度, 考试结果以若干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 逐步将艺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纳入考试内容。

青岛市强调, 加强普职课程资源的整合。加大推进普职双向融合工作力度, 支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在课程、师资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 职业学校要向普通高中学生开放职业教育师资、课程和设施设备等资源, 普通高中要向职业学校学生开放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师资、课程等资源。

浅谈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意见 篇3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与对策,如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评教评学的创新等,以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课程改革 意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越来越被各个教学机构和学校所重视。从当前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教学目标局限。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首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局限。虽然各个学校不断地更新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不免局限于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三是教学考评局限。仅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将目标局限于过级率,满足于学够学分,而对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重视不够。因此,笔者从当教学实践出发,大胆提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的几点粗浅意见。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

虽然英语教学的内容近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英语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方法,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一是紧跟市场需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办学、办公司,英语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对未来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英语学科的分类也越来越多,对各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更要掌握过硬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具备基本外语阅读能力、写作和翻译能力,听得懂、会表达等能力,才能使学生不断满足市场的人才需要,及时了解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别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精髓,有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围绕提高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心学生对语法的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而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重视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停留在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没有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三是紧贴学生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观念、英语差异较大,包括语言能力、性别、年龄、学习策略、个性、动机、焦虑、学习风格、记忆力等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学校每学期开设的课程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要求开设的,一些老旧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符合学生的品味,忽视了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维性,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地想办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效果,也总结出了不少管用实用的经验和思想。概括来讲,英语教学的改革,不仅应该改革教与学的出发点,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还应该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用何种方法,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方式等。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学习兴趣。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度过枯燥的背记关,克服死记硬背的词汇关,掌握灵活多样的方法关,从而逐渐打牢学习基础,提高英语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在逐渐的进步中找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消极的情趣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成长进步的长远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尝试,勇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尽可能多地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展现自我价值和认同感中,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注重文化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遇到许多很具有国外文化特色的语言用法,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区别一些固定用法和日常惯用语法的区别,才能使学生开拓文化视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强化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建议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多开设一些涉及中西方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选择性。三是加强学用结合。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门课程,语言终归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工具,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不可能加深印象,进一步灵活掌握。应积极引导学生不仅要学,更要会用,通过学用结合,提高语言能力。

三、评教评学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从教育机构、体制体系上加以改革,才能促进英语教学向着灵活有效的方向发展,不应该只满足于卷面成绩,更应该从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考核,评价教师和学生的综合教育和学习能力。一是日常教学考核。从教师日常组织英语教学的方法、对教学的责任心,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对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和思维进行考核,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积极地给予鼓励,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二是教学态度考核。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出发,通过评价考核,不断端正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认同。三是实践运用考核。考查学生与人面对面地进行谈话,准确把握对方语言中的重点和意图能力,能够参与到日常生活表达和交流,具备阅读面向一般读者的报纸、新闻能力,以及通过运用工具书,读懂查明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信息能力;考查学生适应各种场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等能力,通过开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篇4

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7]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卫生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文件精神,结合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事部 卫生部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做好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卫生事业单位的特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卫生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卫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3.使用事业编制的卫生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卫生事业单位和卫生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卫生单位,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卫生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卫生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根据卫生行业特点,专业技术岗位分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卫生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卫生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卫生行业特殊工种、通用工种和普通工种设置。

9.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lO.卫生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中医、药、护、技各职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鼓励卫生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三、岗位等级设置(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为三级职员岗位,共8个等级。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2.卫生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3.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卫生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4.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士级岗位。

15.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卫生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三级医院、省级及以上公共卫生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等卫生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适当高于二级医院、地市级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等机构;二级医院、地市级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等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适当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可适当提高。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基层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研究制定。

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在总结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7.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卫生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8.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0.卫生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技术工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22.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卫生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四)特设岗位设置 23.卫生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卫生事业单位职能,以及因业务发展急需聘用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应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4.卫生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5.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卫 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 别对应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6.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专业技术名称。

27.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岗位任职基本条件(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8.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3)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9.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0.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卫生事业单位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32.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3.卫生事业单位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3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卫生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岗位的知识、技能、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

35.卫生事业单位中,卫生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综合考虑各岗位的知识、技能、责任、风险等因素综合确定。36.卫生事业单位中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条件,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和其相应的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37.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38.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9.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40.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41.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6)组织实施。

42.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43.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44.地(市)政府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5.县(县级市、区)政府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6.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并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42条、第43条、第44条、第45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卫生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8.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9.卫生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卫生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50.对设置的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51.根据卫生人才的特点,对确属技术拔尖、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特殊人才,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2.卫生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53.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卫生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卫生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的相应内容。54.各级政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卫生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的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55.卫生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56.卫生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 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八、组织实施

57.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解决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卫生事业单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58.岗位设置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各级卫生事业单位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细致地做好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59.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走群众路线,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对未按《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卫生事业单位,政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篇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现就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建设衔接课程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开局阶段,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建设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课程体系,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衔接课程体系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全面展开,职业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点因素。因此,必须把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3.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实现人才系统化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招生考试、质量评价、校际合作、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全面统筹和有效衔接,建设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建立科学完善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成为“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要保障和有机组成部分。

5.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需求引导,服务发展。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的问题,实现全面衔接、系统贯通,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和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统筹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行业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整体推进计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坚持制度创新,重点突破。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形成相关利益方参与的社会共建机制,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制度。从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先试点,后推广,着力突破主要困难和重大障碍。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鼓励各地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同模式和途径,鼓励衔接课程多样化、多形式和特色化建设。发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引导和带动作。重点扶持农村、西部、民族地区,以及涉农专业、民族工艺等专业开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三、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6.推进培养目标相衔接。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职和高职相同或相近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推进专业设置相衔接。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加快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推动各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与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层次和类型结构,建立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制度。

8.推进课程内容相衔接。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课程设置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实际要求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需要,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统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开展教材建设。通过行业、企业、专业机构参与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和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服务能力,使课程和教材能够及时反映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9.推进教学方式相衔接。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10.推进招生考试相衔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方式。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技能不断提高的学习通道。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在实践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免试就读职业院校的政策。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

11.推进校际之间相衔接。以区域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为重点,在现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校际合作的基础上,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校际衔接改革创新,探索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间的衔接、贯通模式,探索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衔接的合作模式、方法、途径等,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以集团化办学为主,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校际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开展集团化办学,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

12.推进质量评价相衔接。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技能竞赛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13.推进师资建设相衔接。统筹规划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表彰与奖励继续纳入高等教育系列;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各地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制定完善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措施。

14.推进实训条件相衔接。统筹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相衔接的专业仪器配备标准,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体系。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和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15.推进校企合作相衔接。支持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工作。组织指导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领导和保障 16.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统筹,合理规划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布局,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协调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议程,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抓好落实。要把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与中等和高等示范校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突破关键环节,实现整体发展。

17.加大经费投入。各地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地方教育事业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人才、设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 篇6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改进和规范农村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逐步建立以行政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构架,明晰各自职责,创新活动内容,改进领导方式,积极发挥作用,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助推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

1、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村党组织更加直接有效地服务农村改革发展。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通过创新村党组织设置,改变党员编排方法,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加便捷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行政村产业特色、经济规模、党员人数和从业情况等,灵活设置党组织,不搞“一刀切”。

4、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在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稳定性的同时,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与加强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

三、设置模式

1、保留原村党支部设置。对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产业特色不明显的村,保留原建制村党支部,按照原来的设置模式运行。

2、升格建制村党组织。对党员人数达到50名以上的村及党员人数接近50名、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比较发达、党员发展预期良好的建制村,将党支部全部升格建立党总支。

3、设置功能性党支部。所有将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的村,按照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推行“支部归类”设置的农村党建工作运行模式,按照党员所从事的行业、岗位、特长或年龄等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型党支部,并根据工作需要分类划分党小组。原则上每个村党总支根据各自实际,设置3个以上的功能性党支部。

(1)中心党支部。以村干部、组干部党员为主体,设立中心党支部。

(2)产业党支部。根据本村重点产业发展和党员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情况,单独建立党支部。在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中单独或联合建立党支部。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外来务工党员较多的乡镇、村建立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所有建立的楼院式中心村,全部建立楼院社区型党支部,按照村转社区要求开展党的活动。在从业人员相对稳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园区建立党支部。

(3)老龄党支部。对从事产业特色不鲜明、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党员,根据其工作岗位、年龄特长等情况,设立老龄党支部。

(4)用水者协会党支部。按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要求,各行政村凡经区民政局注册、由区水务局主管的用水者协会,全部建立用水者协会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继续留在所在行政村,党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5)建立产业型党小组。暂没有升格为党总支的村党支部,可根据党员从业状况成立以产业型党小组为主的多种类型党小组,对党员实施分类管理。

四、设置程序

1、科学确定方案。各乡镇党委要对所辖村产业结构和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结合本乡镇和所辖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村制定切合实际的党组织设置具体意见。

2、严格程序报批。新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录属关系,认真履行呈报、审核、批复程序,逐级进行审批。设立党总支的,由乡党委审批,报区委组织部审核;设立党支部的,由村党总支审批,报乡镇党委审核;设立党小组的,由隶属的党支部审批,报乡党委备案。其中各乡镇用水者协会党支部由用水协会提出申请,所在村党总支(党支部)审批,乡镇党委审核。所有成立及调整设置的基层党组织,均由乡镇党委统一以正式文件明确党组织名称和隶属关系。

3、精心组织实施。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根据组建方案,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统一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思想,并组成工作组,深入到相关村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党员大会,对拟设置的党组织向党员群众公布。尤其是设立功能型党支部时,要引导党员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其中一个党支部,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将党员归属到各级基层支部,并为每个党员设岗定责。对于流入本行政村的党员,在确认其党员身份后,全部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保障党员权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推选任命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新设置的村党总支班子,一般在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直接任命的形式产生,在下次村党组织换届时再进行正式选举。村党总支班子组建后,要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宣布党总支成员名单。其他类型的党组织成员,一般要经推选产生,书记原则上由村组干部党员和协会法定代表人党员兼任。

五、管理方式

1、隶属关系。新设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原则上以属地管理为主。建制村党总支由乡镇党委管理;本村建立的功能性党支部由所属的村党总支管理;未设立村党总支的村,所建立的用水者协会党支部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本村内建立的产业型党小组由村党支部管理;跨村建立的规模较大、活动范围较广的功能性党组织,可由乡党委直接管理或指定党组织管理。

2、职责定位。建制村党总支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决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导行政村各项工作,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指导各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建立村内各级党组织统分结合、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功能性党支部主要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抓服务、抓引导、抓协调,对所属党员进行直接管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产业型党小组主要围绕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党内活动,提高党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保证党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发展重点产业、帮助农民致富中发挥组织优势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产业发展。

3、活动形式。凡本次调整设置的村党总支、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用水者协会党支部要规范名称,全部统一悬挂牌匾。各党组织在完成党内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好党内正常组织生活的基础上,要结合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先锋带富行动,全面推行党员分层承诺星级管理活动,增强党组织吸引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活动场所建设,以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在村党总支活动场所为功能性党支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地,产业型党小组可以组文化活动室为主阵地,也可确定一个党员中心户,扎实有效开展党内活动。

4、建章立制。各乡镇党委要帮助新建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定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把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党组织设置工作取得实效。农村党组织的调整设置工作必须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

2、抓好宣传,统一认识。要广泛宣传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要根据基层党员、干部及群众的思想疑虑,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认真总结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不断提高规律性认识。切实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开展。

3、加强管理,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新设置党组织的建设,选优训强新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注意搞好新设置党组织与所在乡党委、村党组织的联系和衔接,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教育培训,搞好活动阵地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扶持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关于美术史论教学的意见 篇7

美术史的定义归结起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其规律的学科。第二种说法:美术史研究的是一切历时性过程中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事件、美术文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说法:美术史是对传世美术作品和出土美术作品以及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第一种说法太笼统了, 第三种说法太狭隘了, 应该是把第一和第二种说法结合起来更切合美术史的定位。其内涵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外延则可以说是研究美术史与不同学科的关系, 建立新的交叉性学科。

对于美术史的分类根据国别 (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史、意大利美术史等) 、地域 (四川美术史、长江流域美术史、东北美术史等, 行政区域或非行政区域的划分) 、时期 (两汉美术史、隋唐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学科 (包括交叉学科) (建筑史、绘画史、雕塑史等) 、专题研究 (建筑中的雕塑、明清年画中的戏剧题材等) 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美术史的教学方法应该强调教学互动。针对的教学对象不同美术史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非美术专业的了解 (知识积累系统) 、美术专业非理论方向的参考 (经验参照系统) 和美术理论专业的研究 (专业研究系统) 。美术史教学的方法也是针对各层次有不同的侧重, 概括起来有图象冲击法 (图片为主, 讲授为辅, 注重视觉欣赏和记忆) 、图文并重法 (图片配合, 讲授偏重, 系统梳理辅以视觉印象) 、系统构筑法 (以讲授知识为主, 图片辅以记忆时代及其风格的关系) 、对比分析法 (适合专题讲授, 配以相关的图片) 和图象分析法 (侧重分析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对形式美的图解) 。

美术史教学的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归结为第一, 丰富知识, 拓宽知识面与培养相关的美育欣赏能力, 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第二, 积累知识和视觉经验, 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个人创作积累资粮并对专业产生深厚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第三, 积累专业知识, 学习教学及研究方法, 为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在教学的基础之上应该让学生特别是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美术史研究的分类可以分为专题研究 (不同层次。即取其一点, 分析一位艺术家、一个时期等。例关于“圣母子”题材的研究) 、比较研究 (不同角度。例如石涛和王原祁、范宽和郭熙。) 、系统研究 (不同系统。举例:吴门画派、倪瓒, 可以进行多方面分析。) 和综合研究 (不同价值体系, 注重各种方法交叉运用。)

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社会学方法、人类学方法、历史学方法 (包括考古学方法) 、符号学方法、风格学方法、图象学方法和图像志方法等方法。

除了美术史, 美术史论中的“论”包括两个方面, 即美术理论和美术评论。美术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他信中探讨相关问题时已经有所涉及, 广义的美术理论是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策划以及狭义的美术理论基本等同于狭义美术学的概念。狭义的美术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是包括了中国画论、西方画论、中国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以及美学等在内的以研究美术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各种理论著作和文章。这里谈及的美术理论是狭义的美术理论。

学习美术理论的目的有三个:一个是利用美术理论指导创作, 评论作品;另一个是研究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论证理论的正误, 表明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在第二个目的实现之后更进一步的提出新的美术理论。美术理论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是为了实现第一种目的, 而专业美术理论教学则除了要求实现第一种目的之后还要求实现后两种目的。

美术理论是美术评论的基础, 理论是隐藏在批评文章中的内核。对于美术评论的学习除了学习好美术理论外还应该学习好美术评论本身的知识。美术评论不仅需要对于美术作品、艺术家和美术事件等相关的美术问题有敏锐的判断力, 还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美术评论的载体是文章, 所以学习美术评论的写作就不能忽视文章写作, 如对于文章的体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是应该好好把握的。

美术评论包括对于美术作品的评论、对于美术家创作的评论、对于美术流派的评论, 当然也包括对于评论文章和美术评论家的评论行为等与一切美术相关的人或事的评论。美术评论的基础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评能力, 其次则是培养学生的“艺德”, 美术评论家的艺德非常重要。笔者有位大学的朋友写文章批评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写的文章, 这位教授后来回文后批评。这本无可厚非, 学术本来就应该是在争论中弄明白的, 但是这位副教授的文章中什么“羊角疯”、“非男非女”之类骂人的字眼多达数十处, 这位副教授的“德”大家都可以看清楚了。没有艺德的修养做一位评论家尚且不够格, 如何执教于三尺讲台?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写评论文章涉及某人时切忌人身攻击, 评论文章应该是就问题而讨论问题, 单纯的对人攻击就不是评论文章, 可称之为“骂街文章”了。

展览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特别是对于今天的艺术作品而言。策划和管理的概念进入美术领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但是展览的存在却不止于此。从一个更高的学术角度把握展览和策划展览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其操作机制和理论研究。美术史论系科下属的策划类专业的名称并不统一, 有的称之为“视觉策划”, 或称为“艺术策划”, 也有的只称为“美术策划”。策划还常与管理并称, 称为“策划与管理”。就策划专业课程的设置而言一般除策划案的写作、策划活动安排等课程以外仍然以原美术史论专业课程为主, 这既有一定的优势, 又有其不合理性存在。学习策划专业的学生必然应该以美术史论知识作为基础, 但是此类课程应该在总体课程中占据多大比例?开设时间如何安排?各美术院校的情况各不相同, 但是却充分展现对于策划专业的定位的分歧, 在教育理论上也没有可以统一的基础。

美术院校的美术策划除了应该学习策划美术活动和美术展览等与美术有关的策划之外还应该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 因为学生就业以后面临的大文化层面上的策划活动远远多于美术策划。策划教育应该加大对于实践的重视,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倡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美术系统需要的策划人士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

美术史论的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是有不同的安排的。最近教育部加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这门课程成为许多高校的选修课, 也有一些学校把这门课程定为必修的公共课程。同时部分高校也在探讨把《中外美术史》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高校开设。在国外, 对于美术史的学习是非常普遍, 而国内被普遍接受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的。《美术鉴赏》是把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结合在一起较为浅显的一门美术史论课程, 笔者认为不仅是应该在高校普遍开设, 更应该加大课时量。

艺术院校中的操作系科和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系科是把美术史论的课程作为理论基础课开设的, 课程安排是与公共基础课相协调的。主要开设的相关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 (有的学校称为《外国美术史》, 也有的学校把两门课程合为《中外美术史》) 、《艺术概论》 (有的学校开设为《美术概论》或《设计概论》) 、《美学》。也有的院校根据专业开设相关的专业美术史, 如雕塑专业开设《中外雕塑史》等。目前对于美术史论课程有加重的趋势, 研究生考试加试美术史促使学生重视美术史论课程的学习。但是, 从课程安排与教师待遇等方面对于美术史论的真正重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美术史论专业四年的学习都是相关的课程, 操作课程到是成为了辅修课程。大概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题课程、实践课程 (包括实习) 几个方面, 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称谓。关于课程的安排多是采用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两种方法。前者是集中于某一段时间授课, 后者则是在长时间分散在每周授课, 持续一个学期或多个学期。《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集中授课由于内容庞大非常不利, 但是两门课程也有的院校分散到两个学年内的四个学期进行教学。这样固然增大了这两门课的课时量, 但是过长的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美术史难以具有整体概括能力和把握能力。零散的知识不能构成体系, 这对于及进一步提高是不利的。所以笔者建议把《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两门课程缩短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内学习。

《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的教学中虽然涉及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绘画作品很少的时代如中国南北朝之前和西方文艺复兴以前比较重视其他艺术门类以外, 其他时期多以绘画作品为主。这个问题是一个美术教育中的历史问题, 只是在课堂上改正是比较困难的, 更何况在缩短课时的情况下改正。所以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即在《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这两门课中注重介绍社会历史背景和绘画作品的发展史, 另外单独开设《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西方雕塑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工艺美术史》六门课程。以上六门课程所占课时并不需要太多, 主要是把中外美术史的知识构建成网状立体知识体系, 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选择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美术史》的时间分期最后截止阶段我认为应该越晚近越好。“现当代美术”应该配备相应的教材。《西方美术史》的现当代阶段也应该涉及晚近时间段。不同阶段虽然可以有多位教师授课, 但是最好授课提纲和时间安排共同商定, 以免出现因时间问题或衔接问题缺漏某个章节。

入学伊始不仅美术史的教学重要, 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和论文写作方法也至关重要。最好是穿插在美术史的教学之中来讲授。比如《中国画论》可以穿插在《中国美术史》相应的时间段讲授, 另外在《中国美术史》授课完毕时利用8-12个课时串讲《中国画论》。布置学生的论文作业时一定要讲授论文如何写作。不然数年写作之后幡然醒悟方法是错误的, 虽亡羊补牢但终有遗恨。

“特长课程”之说纯系某个人杜撰, 是指我们必修课程中的次重要课程。关于这部分课程, 系上开列了相当一部分, 但是并不具有相应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而是往往带有随机性和重复性。因为涉及过多, 就不一一列举, 比如说《西方画论》和《西方文艺思潮》、《西方美学史》等课程之间应该是各有侧重而不是资料的简单罗列。建议在这类课程的开设中最好针对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两方面开设。

专题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开设的系列课程, 通过专题讲授使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并对该专题有深入的了解。此类课程的安排应该真切的根据教师的情况设定, 而不是想当然的开设。对于自己院校不具备师资而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应该外聘教师开设。

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不能忽视实践课程的学习。绘画等实践课程, 外出考察的安排必须参加, 使自己的理论切实的结合实际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行的测试方法不外乎试卷和论文两种主要方式, 间或有些教师采用课堂速写作为评分标准的。我建议最好是几种方法并用, 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的公平、公正以及作用的最近似值的测量。

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篇8

一、准确把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

(二)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各地发展改革、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信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准确掌握项目安排、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时间进度等信息,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三)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各金融机构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健全和完善扶贫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稳妥推进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融资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

(四)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支持。积极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增信措施,缓解贫困人口信贷融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问题。针对贫困户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有针对性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管好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扎实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金困难。

(五)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筹措信贷资金,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发放低成本、长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同时,严格贷款用途,确保贷款支持对象精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定期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报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等情况。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合作性金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安置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辖内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监测统计和考核评估,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放贷款。

(六)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信贷、债券、基金、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在信贷资源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可依法依规发放过桥贷款,有效撬动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

三、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七)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网络的应用,提升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巩固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地区乡村的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便利农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其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在农民工输出省份,支持拓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融机构范围。

(八)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探索农户基础信用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的共享和对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贫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建立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电子信用档案。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鼓励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

(九)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强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公平、公开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环境。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nlc202309091558

四、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

(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防范信贷风险。“扶贫金融事业部”业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加大对扶贫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十一)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完善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和优化县域基层网点设置,保持贫困地区现有网点基本稳定并力争有所增加。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委托贷款、批发贷款等方式向贫困县(市、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中国农业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县级事业部经营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要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功能建设,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各金融机构要加大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力度,从资金调度、授信审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有效支持。鼓励实行总、分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多种方式,针对贫困地区实际需求,改进贷款营销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二)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要依托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职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贫困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支持在贫困地区稳妥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十三)加强融资辅导和培育,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鼓励和引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强对贫困地区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育和孵化力度,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帮助更多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融资。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来源。支持期货交易所研究上市具有中西部贫困地区特色的期货产品,引导中西部贫困地区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区域集优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十四)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十五)引入新兴金融业态支持精准扶贫,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准扶贫。

五、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设立扶贫再贷款,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设立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合理确定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较长期资金来源。使用扶贫再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建立台账,加强精准管理,确保信贷投放在数量、用途、利率等方面符合扶贫再贷款管理要求。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改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

(十七)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继续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健全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精准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以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各类扶贫经济组织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各级政府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精准扶贫融资担保。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采取定向承销等方式参与债务置换,稳步化解贫困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各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银监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指导,推动地方债承销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十八)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优化银行机构考核指标。推行和落实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呆坏账核销效率。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贫困地区符合政策规定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适用相对较低的风险权重。

六、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各级行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提升片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水平。

(二十)完善精准统计,强化监测机制。人民银行总行及时出台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统计监测制度,从片区、县(市、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各层次,完善涵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信贷产品、利率和基础金融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动态跟踪监测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金融机构要按政策要求,及时、准确报送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二十一)开展专项评估,强化政策导向。建立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评估考核。丰富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将对金融机构评估结果纳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综合评价框架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银行间市场管理、新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等的重要依据,增强脱贫攻坚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十二)加强总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组、社区等公共宣传栏,大力开展金融扶贫服务政策宣传,增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政策的了解,增强其运用金融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加强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营造有利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3月16日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上一篇:参考范文读后感下一篇:《蝶恋花》晏殊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