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精选11篇)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1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胶南市大场镇中心小学
2007年9月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
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方案。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三种评价标准相
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落实实施。
一、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
保证校本课程按计划得以落实,对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情
况进行检查、评估,使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二、评价方案的制定原则:
1、体现校本课程改革的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反映了这种教
育价值取向转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增强课
程的适合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侧重于三级课程在课程实施
方案中是否有所体现,实施中是否能够开全、开足。
2、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
者、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
3、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
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4、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
方面的发展。
5、评价校本课程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
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三、评价的内容:
1、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具体情况,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时
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和学生活动是否充分;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设
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愿选
择,是否能够体现教师的专长;课程在实施中能否根据教师的实际情
况和学生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2、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学校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实施、评价的机构和相关部门要
明确各自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认真加以落实,保证校
本课程能够按课程的设置计划加以实施。
3、对校本课程实施措施的评价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加以落实,并采取得力的措施。学
校优先满足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学习、培训以及资源方面的需要。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2
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 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协同育人[1]。”
教育部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又具体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语文单科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和研究, 是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和探究, 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学, 指导教师真正地“因材施教”。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 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兼顾个性特征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更好的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保障。
2 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引领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力求达到“三个走向”:即“从教材走向教学;从说教走向技能示范;从考试走向考核”。
2.1 从教材走向教学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紧紧的抓住教材不放, 认为只要把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对教材研究得多, 对学生关注得少;教师以自我陶醉的方式欣赏着教材, 激励着自己, 却与学生无关, 只与教材有关。通过语文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指导教师从教“教材”走向教“学生”的实质, 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 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2.2 从说教走向技能示范
在我们的教学中, 往往抱怨学生听不懂、做不好, 一遍一遍苦口婆心的讲, 学生还不愿意听, 早已把课堂当成休养生息的地方, 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其实, 榜样教育通常比单纯说教效果更佳, 身教重于言传, 给学生进行技能示范, 和学生一起做, 在做中让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精神,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从考试走向考核
考试, 是“对人的知识才能进行考查测验”。重在考“知识”;考核, 是“考查核实”。重在考查“实际应用”。从考试走向考核就是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突出能力本位, 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彻底改变存在的“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高分低能”和“有分无能”的现象。
3 拟定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方案
拟定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方案主要有五个模块构成:识字与写字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口语交际技能、综合性学习评价和互补评价。单项技能附加分就是充分发挥其优势, 凸显其个性特征, 这样既可让优势更炉火纯青, 也使不足之处有提高的信心。
4 语文单科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细则
4.1 识字与写字技能 (总分值为15分)
(1) 识字:占10%的分值。学生累计认识常用的汉字3500个左右, 掌握2500个字的写法。要求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能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检字词。
(2) 写字:占5%的分值。临摹硬笔书法, 每学期交八篇临摹作品。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美观大方、行款整齐的硬笔楷书作品;能够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2 阅读技能 (总分值为20分)
(1) 经典诵读:占5%的分值。考核内容为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经典诗文;能够准确把握语音、语调、语气。
(2) 阅读与读书笔记:占10%的分值。考核内容为教材中的文章, 图书馆馆藏文章中自己喜爱的作品;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一般现代文;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说出自己的体验。可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每学期阅读书籍不得少于4本;并至少写出4篇读书笔记。
(3) 借阅记录:占5%的分值。学生每学期借阅次数不得少于5次, 并至少填写5篇阅读记录卡。学会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广泛阅读各类读物。每月促使学生到图书馆去借书, 至少1本, 可以将学生的借阅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让学生更加自觉走进图书馆, 从而养成阅读习惯。
4.3 写作技能 (总分值为20分)
(1) 应用文写作:占10%的分值。考核内容为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包括条据、通报、通知、计划、总结、求职信、合同、招投标文件等) ;每学期至少写5篇应用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写出内容明确、中心突出、语言准确、格式规范的应用文。
(2) 普通写作:占10%的分值。学生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掌握通过观察、阅读等途径搜集资料的方法;每学期至少写2篇作文。能够写出语句通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基本正确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4.4 口语交际技能 (总分值为10分)
(1) 纠正方言:占5%的分值。能够纠正方言口语中经常出错的发音, 读准音调;能够自信地表达。
(2) 朗读课文:占5%的分值。能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语速适中、声音洪亮的朗读文章。
4.5 综合性学习评价 (总分值为35分)
(1) 课后作业:占5%的分值。这考察的是学生上课听讲的效果、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的结果, 了解学生听的情况、知识掌握的状况, 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 更好地分析教材, 把握备课重点、难点等,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2) 考勤:占15%的分值。这一分值所占比例要大些, 这是最能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一项, 只有学生坐到教室里来, 他才又可能接受老师的教育, 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因为任何一种学习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要求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若旷课达每学期语文总课时的25%将取消考核成绩。
(3) 自我评价:占5%的分值。通过这一评价, 使学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从而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学生上台发言或写自我鉴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让学生认识了自我, 又训练了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力, 可谓一石三鸟。
(4) 小组评价:占5%的分值。这种“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 营造了组间竞争和组内竞争的双重竞争环境,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活动:占5%的分值, 能够积极、认真的参加课堂内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搜集整理资料, 完成课堂外的阅读;能够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活动。
4.6互补评价 (单项技能附加分)
“互补评价”分值为5分, 在学生综合考核不合格, 但其某一项技能又比较突出时实施的加分项。通过单项技能的加分如能达到合格标准 (即:60分;超过60分的按60分记) 则可视为该生语文考核成绩为合格;如通过单项技能的加分后仍未达到合格标准, 则参加补考。
根据以上方案, 将原来的成绩册做了一些调整。 (见附表)
参考文献
[1]田金莲.中职公共基础教学评价改革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 2012 (06) .
[2]傅彩虹.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读与写, 2011 (07) .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3
德育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变革,改变德育教学“知行脱节”现象。德育学科评价方式的科学和合理对于推进德育课改,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科学有效的德育课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完善应该是德育课改的重点。
一、实施德育课科学有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导化原则。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化要求下评价功能的主导性,德育评价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的功能;德育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敬业诚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并努力拓展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其健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这种主体化要求下的评价功能的主导性非常明确且强烈,也是我们进行德育评价探索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多元化原则。《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指出“创新职业学校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主体应该是学校牵头的多元联系的评价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团体、同伴等,形成“德育评价合力”,尽可能提高德育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德育评价内容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的;德育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核、论文撰写、口试答辩、各类体验、合作互助、实践活动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自我到社会、从内在到外在、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评价;德育评价角度要包括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水平,学生当前的个体成长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潜能,个体的德育认知与养成,团队整体的德育发展评价。
(三)规范化原则。规范管理下的德育评价机制与规范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体的,遵循规范化原则必须要依靠学校整体德育课程的规范设计与实施,依靠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在规范性德育评价中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形成有效、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
(四)法律化原则。各种德育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以保护青少年学生的权益与身心健康为主旨,在评价内容的设置、评价形式的选取以及评价结论的阐述等方面,都必须慎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尊重学生的正当权利,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与接受水平,法律规范化下的德育评价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
二、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实施探索
目前职业学校的德育评价,常常是以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道德期望为标准,按照一应俱全的指标,分阶段实施。这类以道德认识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行为代替思想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德育评价,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的自主发展。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德育思维与德育能力的提升,必须变革过去传统的德育评价理念,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
(一)任何德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讨与实施,都离不开对具体评价形式的合理运用,就目前最常用的两类有效评价模式来看,分别为“多元化评价模式”与”综合拓展评估模式”(见表1),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如按照德育课程评价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过程性学习评价”和“拓展性评价”等;按照评价结果的展现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度式展现”与“评估式展现”等,其中各类评价方式之间又可以互相渗透,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生情、学情和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来灵活设计和运用。
(二)几点建议
一是正确理解德育评价原则对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的引领作用。任何一门德育学科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都是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的相对可行的“标新立异”,原则是确立评价体系的思想基础和坚守准则,确保了评价体系的方向与立场。
二是准确辨析德育评价中规范要求与行为实现的统一作用。德育课程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德育评价中某些原则方面的规范化,均需要教师细致研究与准确把握,并使之与学生的行为表现相对应,以促成两者的共同作用。
三是适度强调德育评价过程与德育评价结果之间相互联系的影响作用。目前大家已普遍意识到德育过程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各类表现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权重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四是密切关注德育动机与目标实现之间的交互作用。德育评价动机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力量,与设定的德育目标互相配合,达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作用。
五是落实促进德育评价的外在与内在的共同作用。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实践能力。
三、评价实践
以中等职业学校现行开设的四门德育课程为例,对完善德育课程评价进行实践。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的评价实施(见表2)
课程目标:本课程着眼于学生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的树立,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科学和现实的“职业思考”,促使学生转换身份和实现自我认知,调整职业观念,对所学专业有客观了解并确立未来奋斗目标。
评价对象:刚刚从初中进入职业学校的平均年龄在15~16岁之间的学生。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4
实施方案
根据《叙永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白腊苗族乡中心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走改革创新之路、办山区特色教育。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佘成银
副组长:刘德祥 蒲鑫红
成员:范华锋 张义銮 何登林 陈强 徐东明 王寻 李智 雷小燕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 主任:何登林
成员:梁小松 陈强 徐东明 王寻 李智 雷小燕
三、实验目标
按照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和叙永县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我乡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
四、主要任务
1.结合学校实际组建我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团队
根据我乡实际,选取一部份优秀青年老师、学科带头人、市县级骨干教师组建我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团队,并推荐县级评价专业团队成员。
2.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基础,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的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的内容,构建我乡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框架。
3.配合县上开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具包
配合县上积极研制配套的评价方案、操作手册、培训资料,形成叙永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具包。
4.培训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着力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袋,开发教育质量测评、统计和分析软件,支持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测评与分析,应用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动态化管理。
5.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方式方法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方法,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将量化评价与质性
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它评相结合,探索建立包括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健康水平、兴趣特长、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负担等指标的学生评价体系,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研究完善档案袋评价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多元化评价指标框架
改变由成绩单一评价学生的机制,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教育督导评估机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7.探索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策略
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呈现、反馈与运用策略,建立教育评价的权责体系,对监测结果实施问责与干预,形成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学校和社会五位一体的评价结果运用主体群。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功能。
8.协同推进综合实践课程改革
以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全县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学校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教材,全面推进我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五、进度安排
本实验从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实验周期为三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从2014年2月到2014年4月;第二阶段为探
索阶段,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第三阶段为深化阶段,从2015年1月到12月;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从2016年1月到9月。各阶段重点工作如下:
(一)启动阶段
制定《白腊苗族乡中心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召开白腊苗族乡中心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会,建立领导组、项目办,指导组、学校项目。
(二)探索阶段
1.项目办就评价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组织领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相关文件、文献,组织分层分类的教育评价专题培训。
2.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县项目办的培训、学习、研究。
3.配合县项目办开展指标问卷调查,遴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中合理要素。
4.验证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配合泸州市组织编制评价标准。
5.建立包括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健康水平、兴趣特长、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压力等指标的学生评价框架指标体系。
6.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教育督导评估机构相结合的学校评价体系。
7.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指标评价调研,形成独具苗乡特色的方案。8.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培训。积极
探索电子档案袋评价策略,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在各年级启用电子档案袋评价。
(三)深化阶段
1.配合完善市项目办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配合市项目办研发“人格品质、心理健康、审美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课业难度”等测评工具。
2.配合完善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袋系统、综合评价分析软件和数字化管理平台。
3.配合市开展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市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形成监测报告,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校运用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教育改进方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落实教育部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的要求,组织力量研制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并将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5.系统分析两年来的研究与测评资料,全面反思实验工作,总结改革成果。指导学校编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校本化实施方案,鼓励学校自主实施综合评价,自觉运用评价杠杆改进工作。
(四)总结阶段
1.总结提炼实施成果,写相关论文、著作,并推荐参加县市评奖。2.形成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相适应的制度、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机制。
3.全面总结实验工作,表彰先进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实行“三线并举,整体推进”的管理模式。“三线”即行政管理线、项目执行线和评价指导线。
(二)注重宣传
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全年在市级报刊或者泸州教育网上报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动态6次以上,每两周向县项目上报1期工作简报(由梁小松负责)。
(三)落实培训
加强评价的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高度重视教师的评价能力建设,组织团队进行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列入校本培训计划,对教师开展系统培训。
(四)保障经费
设立“白腊苗族乡中心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专项经费,每年投入2000元以上,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购买书籍、印刷资料、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
白腊苗族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开发课程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自己办学理念设计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未被纳入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课程资源观,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利用校内资源(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校内图书室及网络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校本课程开发它的意义就在于:首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脱离了传统以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开发巢穴,拓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野。其次,呼应了新课程形态及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多向性素质的发展。最后,引导了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更广阔资源的教与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成语故事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
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参与性的成语故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我校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校本课程《走进成语故事》,旨在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1.发展性
我们依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突出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整体性
我校校本教材,与历史、社会、军事、地理、文化等各学科领域都有纵向或横向联系,加强相互融合的整体效应。
3.适应性
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知识创造性应用,面向学校、家庭、社会实际发展。
4.层次性
我校校本教材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开发,课程在难度和广度方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5.研究性
校本教材注重以学为本,具可读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引导”。
6.趣味性
教材中成语故事,呈现的是一个个多彩的空间,有趣的故事,激趣的问题,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实用性
成语是鲜活的语文,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成语故事,选取条目是比较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增长了学生关于历史、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
8.灵活性
教师可依据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操作中,有权对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具体形象、生动鲜活、劝学励志,融历史、军事、文学人物等为一体的成语故事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成语的兴趣,丰富对成语故事的情感体验,领略成语故事简洁精辟,寓意深长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常见常用的成语,积累、朗读、背诵有益的成语故事,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量。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贴恰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成语及其典故,打下正确运用成语的良好基础,提高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大量丰富的成语故事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不仅在丰富词汇,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开发人生智慧,陶冶积极情操。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品味祖国文化瑰宝,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
五、校本课程的设置
《走进成语》为1---6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每年级每周一课时。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成立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刘善敏
副组长:刘浩王禄
组员: 王可洪张松刘文文孙瑞生郑如华
其次,加强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实施效果。实施前,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对所承担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纲要的内容有一全面的了解。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尽量做到适合学生的需要,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其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备课,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获取知识的直接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七: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注重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1)讲授式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或教师的生动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事先搜集到关于这则成语的资料。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成语的含义并进行交流。
(3)探究式教学,拓展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并能搜集与其相近义或相反义的成语,记录下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及习惯。
九、课程评价
校本教材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最终评价。
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入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例如背诵、手抄报、绘画作品、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我们依照的原则是:成功激励原则,积极评价原则,全体全面原则,不悖伦理原则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十、保障机制
1、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鼓励校本课程开发优秀的教师。
2、学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到教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3、学校承担各任课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料或校本教材的打印等相关费用。
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浙江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建设和领导,浙江省教育厅成立工作班子,并指派专人负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工作力量。同时,筹备建立由浙江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浙江省德育工作资源,加强业务指导,交流信息经验,研究解决浙江省德育工作中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齐抓共管,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浙江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起草制订有关实施意见。
下半年,浙江省将在建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对全省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各联席会议单位将联合起草浙江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就浙江省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途径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筹备召开浙江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
会议将由浙江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将传达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出台浙江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浙江省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部署。同时,举行首届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暨第六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浙江省复赛、第二届浙江省中等职业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
四、积极搭建德育工作活动平台。
浙江省将每年组织开展一系列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评选“职教之星”,举办“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创新创业大赛、“我心飞扬”学生征文演讲比赛、校园文艺演出、大合唱比赛等活动。认真总结、挖掘中职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
五、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根据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浙江省将重点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分管德育校长,二是班主任,三是德育课教师。浙江省将积极筹备,从明年暑假开始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举办一期培训班,对中职学校分管德育校长、德育课教师以及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各校德育工作经验和先进做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六、完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建设。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7
一、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出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之后,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面临一个共同的关键性问题,即如何运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评价一节课。因此,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小组决定自2001年7月起,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切入口,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市教委要求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教研中心和基础教育研究所三个部门及一些实验区县共同参与、合作研究,遵循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所倡导的民主、开放、宽松、多样化的理念,制定出北京市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二、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项目的构成
修订后的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条件、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7个评价项目,其中前6个评价项目共涉及14个评价要点,学科特色评价项目是指前6个评价项目不能充分涵盖的并且能体现本学科教学特色的评价指标。学科特色评价项目的评价要点由各个学科决定,原则上不超过4个要点。各学科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补充课堂教学总方案没有涵盖的特色内容。如小学数学学科的学科特色包括四个方面:学习情境的创设;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小学社会学科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规定学科特色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社会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各学科以此为依据,配套出台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劳技、科学、美术、社会、思想品德8科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劳技、历史、美术、生物、地理、化学、物理、思想政治学科11科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小学体育、音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4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这样的评价既兼顾了学科特色,又保持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统一性,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比较。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与特色
(一)注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是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坚持可行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体现学科特色,凸显人文关怀的评价方案
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坚持发展的观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方案把课程改革形式下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作为基本评价指标,突出了学生的学。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科特色”评价项目,此项目突出教学个性,倡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创造与特色的把握。同时,出台了各学科通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与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学科通用与分学科专用这一难题。
在评价方法上,采用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的评定方法与之前比较适当简化,标准也适当降低,并增加了评语一栏,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简单的定性描述。这样的评价使广大教师更容易接受,并明确了自身课堂教学的优势与需要改进的问题。
四、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与未来发展
制定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自2004年修订完成后,以教委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北京市18个区县教委。北京市教学研究部门与区县教研部门、学校一直运用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与学科评价表进行各种形式的评课。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1.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思路清晰、评价体系完整。教师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态度、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把教学改革落在了实处。
2.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评价等级的划分比较简单,评价细则居大而放小,不苛求,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3.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将会使教学评价更加规范,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能避免听课者以个人经验打分或盲目评价,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课堂教学评价突出了教学个性。设有“学科特色”一项。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分学科专用与各学科通用问题。
经过近7年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北京市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1.各学科普遍突出学科特点,尊重学科特有的学习规律,抓住了学科教学的本质和价值,特别是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跳出了教材的局限,开始依据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选择,把教材当作材料,而不是当作目的,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来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
3.教学过程和方法正在发生变化,教学过程开始呈现出教——学——评整体化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呈现出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一系列注重过程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多种课堂教学形式。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改革虽然经历了7年的探索,尝试解决了“课程改革理念在评价方案中的体现”、“评价方案的学科实用性问题”、“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问题”等,但是,由于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仍然会有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解决,如“对学科特色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评定后对教学的跟进指导”、“增加课堂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等,我们将积极面对这些课题,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解决。□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8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建设一套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及其校本教材,逐步拓展学科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开拓儿童的视野,指导儿童的生活,倡导乡土文化,形成学校特色。
5.建设一支既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又能参与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培养复合型的教师。
四、学校课程的开发策略:
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争取教育局有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与支持,聘请专家来校指导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提供相关的教育理论资料及其信息。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朱金泉
副组长:安丰春
组员: 郭荣谢红霞脱金蕾孙英
2.充分依靠广大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各种信息和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3.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开发、评估、甄别制度,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同教师的业绩考核和校内工资的发放直接挂钩,调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投身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4,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研讨活动、案例设计和教学公开课,汇编相关文集。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验工作,积极主动地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员和友好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学校课程的开发内容:
1.学校德育课程:
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为核心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指导儿童生活,促进人际交往,从小培养国家与公民意识。具体内容包括: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习惯等;②在校遵守《小学生守则》《龙源小学生一日常规》,在外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③学会诚实守信,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④具有民主合作意识,讲求公平、公正;⑤学会关心、帮助、体谅他人;⑥举止文明,有礼貌,懂礼仪;⑦具有集体、国家、民族、世界等方面的基本意识。
2.社会综合实践课:
⑴尝试解决跨学科的学习问题,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单科课程的学习呈现开放的态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走进社区,体验生活,解决社会、生活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诸如环境卫生、城市管理、交通安全、人口增长、心理健康、国防教育、税收、绿化等方面的内容。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能局限在单个学科内进行,应该注重多门学科的合并与重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对国家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的视野,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履行的义务。
3、语文学科中古诗文文朗诵集锦;臧克家诗社学生诗集的汇编;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等,努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4、在各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主题和人文主义精神。
六、学校课程的开发方法
1、发动全体教师与学生,参与学科课程二度开发。
2、凸现综合课程,使综合课程不再局限在学科内进行,而
是更多地涉及到学生的社会生活领域。
3.研究活动课程,通过实践、体验、活动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沟通,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七、本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进度安排:
2005 年3月-4月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相关理论,召开动员大会,建立激励机制。2005年4月—7月 依次分别开展语文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社会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
2005年9月——12月收集整理个案,组织实验教师撰写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经验文章。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整理形成相关的案例集和论文集。
八、学校课程的教育评价:
建立以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1.评价应该伴随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评价和成功的心理体验。
2.评价主体的开放性,即校长、课程部主任、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代表,甚至其他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热心人士,均可参与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研
究的评价。
3.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评价针对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与描述,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4.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即教师评价采取自我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并以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独创符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学生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让每个学生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龙源学校小学课题研究组
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9
根据《全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汪生虎
副组长:李建玲
组员:曹永川、赵春兰、宋占菊、汪玉福、张永兰
各年级实施教师:
三、课时
各班周四下午第三节为英语校本课,每周1节,每学期20节。
四、教学结构和方法
指导教师按年级分布,制定计划
六、特色校本课程研修的方法和对象
此特色校本课程在全校1——5年级学生中开展研修,以学期为单位,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专题研修。
七、课堂教学结构:
1、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2、操练句型。
3、学生分角色表演。
4、评价。
八、评价办法
1、班级评价
由小组长组织评比、评价和交流并评出每星期优秀学生,并在登记表中做记录。
对班级的评优代课教师自行奖励。
2、指导优秀教师评选标准
(1)指导教师工作负责、热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研态度及作风。2分
(2)指导教师能够结合教研小组的研究进度,适时为小组成员进行开题,中期及结题报告会,帮助学生对研究活动有更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 2分
(3)指导教师能够经常与小组成员交流,沟通,了解与监督小组的教研进展,对同学们在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3分
技工学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篇10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及效果的重要途径。为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激励和改进功能,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建立具有中职特点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制订本方案。
一、评价的主要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力求建立既体现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又有利于师生平等交流的简便易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形式。
2.坚持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相结合,实行以学生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教学主管部门核定评价结果的运作方式。
3.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定性指标要素转换成直截了当的用语,通过设等赋分把应答式定性阐述的等次结果转化为相应的分数,实现评价结果的量化。
4.坚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质量优秀奖评定相结合,以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主要依据实施教学绩效奖励,探索建立精品课程评价机制。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以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评价客体,学生和教师(含本人、同行和督导组)作为评价主体,针对不同评价主客体的性质特征,分别制订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
三、评价的实施办法
1.每学期开学第9-10周,教务科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学生课堂评价表,对所开设课程进行评价。
2.学生评价表按甲、乙、丙、丁分别对应100、80、60、60分以下的标准,转换成分值,乘以相应的权重(详见评价指标体系)取平均,即得到该门课程的评价得分(四舍五入取整)。开学第12周,教务科汇总学生评价得分结果,并将学生评价的结果和意见书面反馈至各课任教师,同时并将优秀和不及格的课程反馈给各教研组和学校教学督导组。
3.各教研组和学校教学督导组对学生评价为优秀和得分低于60分的课程,根据其教学进度自行组织同行和督导组成员进行评价打
分,并于学期结束前汇总评价得分结果交教务科。
4.学校教学督导组除进行以上评价外,每学期还仍继续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和抽查,填写督导组听课评价表,该结果连同学生评教一起作为学校核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和评定教学优秀奖的参考和补充。
5.每学期末教务科组织学生班干部按照评议问卷的指标要素,召开一次学生评教座谈会,座谈会的评价结果作为核定课程优秀和不合格等级的修正参考依据之一。
四、评价结果的核定与应用
1.评价结果最终以等级形式记载,90分及以上为优秀,70-90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2.学生评价得分在60-90分的课程,以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不再进行修正和复核。
3.学生评价得分为60分以下或优秀的课程,由教务科汇总督导组和同行评价得分,按5:3:2的权重对应学生、督导组和同行的评价结果,核定优秀或不合格课程。
4.实施学生学习绩效加分,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对应课程的各种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含校外各级体育运动会组团组队的比赛),依据获奖的级别及取得的名次,给予该教师相应课程的评价加分(此加分需由任课教师申请,报教务科批准备案),依次按省级、市级、镇级和校级的一等奖对应5、4、3、2的分值加分,二等奖及以下奖项依次比照一等奖按每等降低0.3分后的分值加分。但该项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
5.实施课程教学评价与日常教学情况挂钩,日常教学中出现较大教学事故的课程,该门课程的评价结果相应降低一等;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该门课程的评价结果相应降低二等。并取消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参评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资格。
6.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本人,作为教学质量优秀奖和精品课程评定的主要依据。
7.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不合格的课程,要暂停任课教师该门课程的教学,限期整改,经考核达标的,准予试教;第二次评价仍为不合格,又无其他课程讲授的,将调离教学岗位另行安排工作,直至解聘。
教务科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11
一、背景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2012年建校伊始学校确立了“构建快乐教育,成就幸福人生”、“志存高远,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适性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思想,加入新教育实验学校后,新的教育理念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如何构建快乐教育,怎样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立一种符合新教育理念要求的多样化、多角度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已成为我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精神,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新教育等理论为指导,着眼学生的未来,重视学生的现在,追求对学生发展的关怀,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通过评价,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开发自身发展的热情,通过努力变成功欲望为成功现实。从而形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
三、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放到“人”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激励性原则,评价要强调宽容学生的失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获得成功,多元化、多角度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
(3)发展性原则,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在成功后总结经验,从挫折中寻找不足。
四、评价内容 思想品德方面——设立“文明之星” 学习方面——设立“学习之星” 体育艺术方面——设立“才艺之星” 阅读方面——设立“阅读之星” 英语方面——设立“英语之星” 综合最高荣誉——设立“三立之星”
五、评选条件
(一)文明之星
1、切实做到《中、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要求,能够在同学们中间起带头作用,无违纪现象。
2、有为集体或同学服务的意识和行动。
3、爱护学校公物及花草树木,能随手捡拾校园内的垃圾,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做好清洁值日工作,主动维护班级、校园环境,珍惜班级荣誉。
4、日常生活能自理;在家能够孝敬、体贴父母,能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5、不打架骂人,不破坏公物。
6、珍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粮食。
7、语言文明,对人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8、遵守寝室纪律,无违纪发生。
9、课间操、升旗仪式等大型活动听从指挥,符合要求。
(二)学习之星
1、学习态度端正,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精神。
3、能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含假期作业),准确率高,书写认真。
4、能起模范带头作用,能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5、所学知识做到“堂清、周清、月清”,各门功课均衡发展,考试成绩优秀。
(三)才艺之星
1、认真上好体、音、美等艺术特长课,掌握相关技能。
2、在学校能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艺术、体育团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种艺体活动。
3、热心班级艺术、体育类活动,能在活动中出谋划策。
4、大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校及县以上单位举行的艺术、体育等各种特长活动中表现好、成绩优异。
(四)阅读之星
1、有浓厚的读书兴趣,积极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
2、读书方法得当,读书效率高。
3、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范围广,课外知识丰富。
4、阅读量和读书笔记字数达到相应年级要求,书写认真。善于积累,读书笔记质量高,并能通过读书较好地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英语之星
1、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2、及时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并保证质量。
3、尊敬外教老师,外教课上遵守纪律。
4、能主动用英语与师生交流,并在同学们中间起到一定的示范与带头作用。
5、英语学习每天均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达到标准要求,英语成绩优秀。
六、评选办法
(一)为鼓励学生重视平时各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实行“星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学生应首先通过争取各项“创优卡”,根据各项“创优卡”的取得数量换取相应的单项之星。
(二)创优卡的种类及换星标准
1、“品德行为卡”对应“文明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2、“勤奋好学卡”对应“学习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3、“博览群书卡”对应“阅读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4、“体育健美卡”对应“才艺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艺术修养卡”对应“才艺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5、“英语学习卡”对应“英语之星”(四张卡换取一颗星)
(三)实施细则
1、“单项星”的评选
“单项星”的评选分为周评、月评和期评。
周评:各班设立“五星级学生”评比专栏,学生获得的”各项创优卡”每周一统计,两周一换星。一颁发、一展示。综合评价栏,两周一记分,在两周内凡得五颗星者记十分,得四颗星者记八分,得三颗记六分,得两颗想的记四分,得一颗星者记两分。
月评:每四周为一学月,月底根据学生的得卡数量及行为表现,每月进行一次班级学生的“星卡”民主评选活动。通过各项单向卡获得的数量进行排名次,前五名为入围名单,通过班级同学投票评议,班主任批准等环节进行评选。最终优胜的学生可奖励一个相应的“单项之星”,并将学生的照片与典型事例张贴在教室门口的光荣栏内。
期评:依学生在学期内获得的“单行之星”的多少确定学期“单项之星”,每班学期各项“单项之星”指标分别为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
获县级以上奖励者,按各项有关细则,直接命名。
2、“五星级学生”的评选
每学期评选一次班级“五星级学生”,学期结束各项得“星”都在四颗以上(含四颗)的学生,可被授予“五星级学生”。若该班各项得“星”都在四颗以上的人数,不及班级人数的20%,则以本班学生星级评价所得总分多少,依次补足到本班人数的20%。
学生期末授予“五星级学生”或“单项之星”的不重复。
3、“三立之星”的评选
“三立之星”每学期评选一次,学期末在各班评出的“五星级学生”中,以学期综合得分的多少,依次确定“三立之星”,指标为班级人数的10%;(通过各种竞赛、比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励命名的“三立之星”不占指标。)被评为“三立之星”的学生,学校将颁发奖牌,统一刊登照片在校园橱窗内或在校报上刊登表彰,同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县、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将从“三立之星”中择优推荐。
4、“单项星”的评选说明:
(1)“文明之星”评选(注:与“28天,我们一起见证”和“小组捆绑评价” 4 活动相辅助)
得卡途径一:(周评)在“28天,我们一起见证” ——每月一规的活动中根据各班每月制定的文明习惯,在每周中能主动自觉完成的学生,可颁发一个“品德行为卡”(班主任颁发)。(班主任也可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的文明要求,如:纪律自控率较差的学生,以行为卡作为引领,制定近期文明目标,该生如能出色完成,即可获得“品德行为卡”一张,以此来达到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目的)。
得卡途径二:每周将每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三项的得分各进行总和,评选出各单项的前三名,凡进前三名的小组内所有成员即可获得相应卡一张。(如A小组的卫生总分在十个小组内排名在前三,那么,A小组内的四位同学都可获得“品德行为卡”一张)对学生获得的“品德行为卡”,各班每周统计一次,学生集满四个卡,换取一颗“文明之星”。当月不满四张“品德行为卡”,下月可以累积,凡是集满四个卡均可授予一颗“文明之星”。不管是什么形式获得的“品德行为卡”和“文明之星”,班级“文明之星”考评组都要做好记录、统计并妥善保存,以备当月和学期末总结使用。
五星级学生评选分为班级评选(班级之星)和学校评选(三立之星)两个层次,在评选的“班级之星”的基础上择优评选“三立之星”。
(2)“学习之星”评选(注:与“28天,我们一起见证”和“小组捆绑评价”活动相辅助)勤奋好学卡”是服务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如能正确、有效的使用,课堂效果定能事半功倍。
得卡途径一(周评):每周将每小组的学习项目中的得分进行总和,评选出单项的前三名,凡进前三名的小组内所有成员即可获得 “勤奋好学卡”一张。
得卡途径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分阶级性的展开。针对学困生、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要能善于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独到的想法就可获得“勤奋好学卡”。可对于勤奋好学、积极主动的学生,要求就不能同学困生一样,要求应适当拔高。针对疑难题的解答、或在课堂中能起到引领性的学生才可获得“勤奋好学卡”。注:视各班实际情况调整实施。
学生参加全国级、省级有关学科比赛获奖的直接授予本“ 三立之星” 5 的最高荣誉;获得市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期“学习之星”;获得县级奖的授予本月“学习之星” ;获得校级奖的颁发三张“勤奋好学卡”;获得班级比赛奖的颁发一张“勤奋好学卡”(校级以上获奖的学部教务处颁发,班级由班主任颁发,学科由任课教师颁发,不重复颁发)。
不管什么形式学生取得的“勤奋好学卡”,每集满四张的都可以换取一颗“学习之星”,其它办法要求同“文明之星”。
(3)“阅读之星”评选
从学生阅读行为习惯、参加有关各级读书活动的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校“阅读之星”评选条件,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良好行为表现,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或有较大进步,师生公认的可颁发一个“博览群书”卡(班主任或语文教师颁发)。(阅读是本学期的一项重点教育工程,意在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学困生、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只要愿意主动、积极去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可获得“博览群书卡”。可对于勤奋好学、积极主动的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还要读书方法得当、读书效率高、读书范围广、课外知识丰富。善于积累,读书笔记质量高,并能通过读书较好地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还要在读书交流会中愿意分享交流经验,能起到引领性的同学方可获得“博览群书卡”。注:视各班实际情况调整实施)
学生参加有关各级读书活动比赛获国家、省级奖的,直接授予本“三立之星”最高荣誉;获市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期“阅读之星”;获县级奖的授予本月“阅读之星”;获得校级表彰的颁发三张“博览群书”卡;获得班级表彰的颁发一张“博览群书”卡。
其他办法均同“文明之星”评选。(4)“英语之星”评选
“英语之星”评选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参加有关各级英语竞赛、比赛活动的表现及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学校“英语之星”评选条件,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良好行为表现,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或有较大进步,师生公认的可颁发一个“英语学习卡”(英语老师颁发)。(针对学困生、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只要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 6 度,乐于向他人请教、合作,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能及时并保证质量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及每日一句,就可获得“英语学习卡”。对于勤奋好学、积极主动的学生,则要求要尊敬外教老师,外教课上遵守纪律。能主动用英语与师生交流,并在同学们中间起到一定的示范与带头作用。英语学习每天均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达到标准要求,英语成绩优秀。)
对学生参加有关各级英语竞赛、比赛活动,获得国家、省级奖的,直接授予本“三立之星”最高荣誉;获得市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期“英语之星”;获得县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月“英语之星”;获得校级表彰的颁发三张“英语学习卡”;获得班级表彰的颁发一张“英语学习卡”。
其他办法均同“文明之星”评选办法。(5)“才艺之星”评选
“才艺之星”评选从学生体育、艺术方面的学习训练养成习惯、参加有关各级体育、艺术比赛活动及获奖方面等有关评价。
根据学校“才艺之星”评选条件,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良好行为表现,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或有较大的进步,师生公认的可颁发一个“体育健美卡”或“艺术修养卡”(有体育教师或音、美、舞蹈、写作、摄影等指导教师颁发)
对学生的良好体育、艺术行为表现,每两周还要进行一次班级“星卡”民主评选活动,办法同“品德行为卡”的民主评议办法。
学生参加有关各级体育、艺术活动获得国家省级奖的直接授予本“三立之星”最高荣誉;获得市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期“才艺之星”;获得县级奖的直接授予本月“才艺之星”;获得校级表彰的颁发三张“体育健美卡”或“艺术修养卡”;获得班级表彰的颁发一张“体育健美卡”或“艺术修养卡”。
作品发表刊出的学生作文、绘画、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等作品入选国家级的授予本“三立之星”最高荣誉;入选省市县级的授予本期“才艺之星”;校级报刊、报栏等刊出的颁发三张“艺术修养卡”;班级各园地展出的颁发一张“艺术修养卡”(校级及其以上的荣誉由学部颁发,班级由班主任颁发,学科由任课教师颁发,不双重颁发)。
艺术活动:学生参加艺术活动考级、演出活动,每次获“艺术修养卡”一张。
其它办法均同“文明之星”评选办法。(6)其它奖
①班级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的班级,每位同学可获得相应的单项“卡”一张;获得县级优秀班级的每位同学可获得相应的单项“卡”两张。
②班级经常组织、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校园、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报学部讨论,同意的,对相关学生颁发相应的单项“卡”。
③班干部、小组长工作尽心尽责,班队、值日生等队员工作出色,活动积极由班主任颁发“品德行为卡”一张。
④在家庭中某些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家长和老师共公认的颁发一张相应的“荣誉卡”。(7)沉痛过失
①给班级抹黑一次,影响到班级荣誉的罚没相应的“荣誉卡”一张(班主任负责)。
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班规、队约的同学(如乱扔果皮纸屑、学习不认真、劳动不积极、拿他人东西、毁坏公物、浪费粮食等),经警告仍不改正的罚没相应“荣誉卡”一张(各学科老师、班主任、组长负责)。
③受学部通报批评的罚没相应“荣誉卡”一张。
七、“星卡”的使用与管理
1、各班要建立“五星级学生”相应的考评组织——“文明之星考评组”、“学习之星考评组”、“阅读之星考评组”、“英语之星考评组”、“才艺之星考评组”,负责本班各星评选的记录、考核、评定等工作。
2、全体教师都有权利、有义务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星卡”,要防止滥发、乱丢“星卡”而照成负面影响。
3、全体教师要及时颁发好相应的“荣誉卡”。激励学生的同时也要照顾后进生,适当降低坡度,要注意掌握“星卡”的实施原则,酌情颁发。
4、各位老师对精确、定量的评价,要如实按要求颁发;对模糊、定性评价的要严格控制数量,每学期语、数、外任课教师,每班颁发相应的“荣誉卡”一百五十张左右,其他教师每班颁发一百张左右,班主任另加一百张。
5、各班每周要及时向学部报送学生得“星”名单,学部要定期公布学生的 8 得“星”情况,并在集体场合隆重颁发,以发挥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的作用。
6、当学生有过失时,教师要及时给于警告,若是警告不改者,教师要向学生扣回一张相应的“荣誉卡”。(如果暂时没有“卡”的由负责登记的同学记下,得到“卡”后补交。)扣回“卡”后,老师必须在一星期内帮助学生改正过失,一周后确有改进或有进步,老师主动将“卡”还给学生。一周后仍没有改正的,教师把扣回的“荣誉卡”交学部没收。由学部帮助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处理。教师决不能将学生的过失放任自流,要让学生从过失中寻找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取得成功。
7、要教育学生爱护“星卡”,丢失不补,图画、损坏作废。
8、学生的得“星”情况作为期末各种评优的重要参考,各种“荣誉卡”由班主任收回,上交学部,以便下期再使用。
9、各学部德育处、班主任要分别建立各班学生评星的电子档案,记录学生每周、每月的评星情况,为学期末学生各项获奖情况统计做好详尽的资料准备。
10、学校德育处、各学部德育处是“五星级学生”评选的主要负责单位,具体负责贯彻此方案。
【顾庙小学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推荐阅读:
顾庙小学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总结05-17
2023-2024小学课程实施方案07-06
刘府镇中心小学活动课程实施方案06-27
小学学校教师培训实施方案10-26
红枫小学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06-08
李家屯小学家长课程开课实施方案10-23
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实施方案08-30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5则范文10-23
郭凹小学创建星级学校实施方案05-12
小学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