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怎样加快溶解 说课稿

2024-07-02

5怎样加快溶解 说课稿(通用10篇)

5怎样加快溶解 说课稿 篇1

5、《怎样加快溶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怎样加快溶解》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怎样使物体溶解的更快。第二部分是“比比看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第三部分内容是“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本课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特点等,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现象的两面性。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的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认改变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现象的两面性。

教学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法:通过补充视频和图片等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堂课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水,解决教学重点知识;

动手实验:学生动手设计,实验验证,利用感官、借助仪器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解决教学难点。本课严格遵循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我安排的教学过程有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6、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二)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

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1)、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2)、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

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教师谈话小结。

(三)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

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

2、学生说说。

3、教师谈话: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

5、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

6、各组比赛。

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

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体验与记录肥皂溶解的时间。

1、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

2、教师谈话: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肥皂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没有比刚才更简便的方法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

5、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6、分发肥皂片,实验。

7、交流结果。

(五)生活中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哪里了? 生讨论后答

(如:

1、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往水里倒洗衣服后,总是用手搅一搅;如果洗衣服结块了,一般倒入温水中,还把它弄碎。

2、冲咖啡的时候要用热水冲,并且一边冲还要一边等等。)

师:看来生活处处皆科学。

(六)课后拓展

师:近年来,海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课后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并想出防治措施。

说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特做如下板书:

5、怎样加快溶解

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大胆的处理教材。

1、活动2吃糖块前移用于教学的引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记录的时间引发矛盾,再现吃糖块这一常见的生活事例,进而提出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

2、活动3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删改成怎样使肥皂尽快溶解的比赛。因为学生对食盐溶解在第一课已有全面的了解,再加之食盐本身是细小的颗粒,无需研碎。为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防止他们的探究疲劳心理,就做了以上的处理。

精心的选择材料。

1.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探究效果,在选定溶解的材料上,进行了多种试验,最后选定了方糖。因为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另外,方糖本身方方正正,大小一致,在条件的控制便于操作,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竞赛活动中选用肥皂让学生综合运用加快溶解的三种方法,克服了单纯用方糖来研究的单一性,使材料的选用更有结构性,同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结果得以深化。

科学的引领探究。

1.溶解单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忽视学习主体研究的问题。在一般情形下,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都扎扎实实选择一个对比实验指导学生,总是担心学生弄不懂或出错,在完成示例后,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设计第二、第三个实验。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我就把重点放在学习主体研究上: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主要的时间耗费在老师的“指导过程”上。怎么提高老师作指导的效果、效率?我最想说的是——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能干得多!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基础。学生对于加快溶解已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在以前的科学学习中对对比实验就有所了解,因而在教学中先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最主动的态势投入到学习中,在小组合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能;然后,预见学生主体的学习障碍。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在条件的控制上不严密、表述上的困难。这时,教师以帮助者的身份介入到学生实验设计活动中。接着,在大范围内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强调对比实验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真正做到淡化知识的灌输,强调教学的过程。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发展需求。学生在实验设计后最大的需求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所以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就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在“加快肥皂溶解的竞赛”的拓展活动后,教师的巧妙点拨又能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如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比用一种、两种方法加快溶解,到底能快多少时间?从而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发展,实现探究活动的课外延伸。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1 篇2

这节课充分显现了“孩子们的科学”的特色:比较实验。尽管它还没有对比实验那样的严格规范,但比较研究的影子已经在这里显现得很充分了:比较搅拌与没搅拌、比较碾碎与没碾碎、比较加热水与没加热水等活动贯穿于整课的活动中。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秒表、食盐、汤匙、水盆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物质的溶解现象。那么,什么是溶解呢?

·肥皂能溶解于水吗?

2.探究哪块肥皂溶解得快。

·肥皂在水中怎样能溶解得快一些?怎样研究?

把大小和形状一样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其中的一个用筷子搅拌,另一个静止不动。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把大小和形状一样的两块肥皂中的一块碾碎后,与另一块同时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静止不动,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准备好同样大小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

·别的物质的溶解速度也会这么变化吗?

3.研究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

·怎样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哪些方法可能会加快肥皂的溶解?

·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方法是否真能加快肥皂的溶解。

·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反思:

为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又保证学生充分的活动,教师将三个比较的实验分成三组分别同时进行。当解决了相关加快溶解速度的认识问题后,全班又统一进行加速溶解肥皂块的实验。可以肯定地说,孩子们在充分经历看似简单的活动过程中,认知和情感的体验是充分的、愉悦的,这也是执教教师对“孩子的科学”含义理解的具体体现。

本课中教师省略或替代了原设计中的“含糖块”、“加快溶解盐”等两项活动,省略和替代的原因就在于在保证活动整体性的同时,充分进行某一项活动,发挥这一活动的最大效益,为教学服务、为学生能力发展服务。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通过搅拌、用热水和把物质研成粉末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溶解快慢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天平、烧杯、玻璃棒、小药匙、水槽、热水、冷水;高锰酸钾、碱块、冰糖、粗食盐、细食盐、明矾等预先包好,写好名称;研磨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证实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2、让学生自行验证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的关系。

3、学生自行设计水的冷热与溶解快慢的.实验并完成实验全过程。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什么叫溶解?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

2、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3、谈话:同学们所想到的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通过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想法。

(1)自学课文中介绍的方法。

(2)讨论:实验时,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个条件是不同的?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

(5)师生小结:我们刚才做了一次对比实验。为了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我们在两只烧杯里倒入了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也相同,放入的食盐也同样多,在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搅拌和不搅拌这一点不同。结果我们发现,在搅拌的这一杯中,食盐的溶解加快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

(1)教师任意抽取学生实验桌上的一包粗食盐与一包细食盐,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边,表示这两种食盐的质量是相同的。

(2)谈话:我给每组同学准备了同样多的食盐两包,但它们颗粒的粗细不同,请同学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来得出溶解快慢与食盐颗粒大小的关系。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实验是怎样设计的?观察到什么不同变化?得出什么结论?

食盐的颗粒越细,溶解得越快。

(5)讨论:为什么要取一样多的食盐?

如果小组中出现使用冷热不同或多少不同的水进行实验,教师可用较为夸张的对比实验,及时给予纠正。

(1)小组讨论,填写实验假设,实验并填写实验结论。

(2)小组汇报。

(3)小结:水温高,食盐溶解得快。

课后感受

课题2溶解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 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 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 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引入课题> 我先设计了课堂小实验“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由同学总结以下几点:(1)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_____(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2)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比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大、小)。(3)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能、不能)比较。然后提问“食盐从能溶到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体现了几种状态?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要比较多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如还有味精、淀粉等物质)仅用“大” 1 或“小”能否分得清?”

创设这些情境与问题是为了把同学们引入角色,通过思考及回答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两个联系生活实际似简单又一下说不清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产生对知识要求了解的心理需求,这时引入课题《溶解度》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步入重点> 在老师讲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吗?”解决第一个问题我设计的是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投影)当同学们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时受到启发,领悟到定义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是指原溶质,不是指其它溶质)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质)”,对书本上的定义有了完整、精确的理解。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在两个培养皿中盛相同体积的水,一个里面加食盐(用药匙大头取),一个里面加熟石灰(用药匙小头取)。(投影)很明显此时溶质取用量不同。搅拌后可见食盐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饱和)。为了证明食盐溶液未饱和再加食盐少许,搅拌后仍全溶。观察了这组实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从实验现象的启迪中逐步对“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这组关系相互成立,必须满足前提与条件。用实验辅助教学后,使这个过去一直用数据来解释的问题变得让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这一教学过程是以探索性实验为主要线索,以教师的设疑、演示、点拔和学生的观察、分析、释疑关联互动为主要教学手段。因为通过直观的实验增加了同学的兴趣,为启发式教学创设了成功的前提,加上具有坡度的思考性题目与之相结合,诱导和激发了同学思维的积极性。<突破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1.饱和食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再加少量食盐;2.饱和硝酸钾溶液加热后,再加少量的硝酸钾,再冷却到室温。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很快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而自己总结出的规律比老师讲很多边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要强得多。

在分析溶解度概念时,我展示了一些数据表: 在20℃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NaCl KNO3

KClO3

CaCO3 36

20.9

7.4

0.013 请同学们从这张表中比较出四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设问: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由于同学们通过对“蔗糖与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这一实验的观察与讨论,具备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立即感悟到是“20℃、100克水、达到饱和”,并且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条件缺一项都使数据没有比较的意义。有了这一层知识铺垫,我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在老师的点拔下,他们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并用较少的文字归纳出要比较精确地讨论溶质的数量问题一定要满足两点:其一是条件:一定温度,100克溶剂;其二是状态:饱和溶液。这时所研究的溶质克数恰好与书本上溶解度概念相吻合,一个不需要生搬硬套的概念在同学们的观察、分析、整理中轻松地建立了。

<巩固应用> 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新知识概念建立以后,需要巩固与强化。如何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在具 2 体间题中加以运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在本课的最后阶段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任何其他物

质的溶液;2)为何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凉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25℃时将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故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及时获得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同学们也学会了从新信息的转换中分析解决新问题,使溶解度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落到实处。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设计,我体会到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心与智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本课中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实施策略方面始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到学会从一个现象概括出对一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无不体现了培养人的思维素质和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

(二)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题第二课时的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以下: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4.解决办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掌握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基于以上的基础引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过举例让同学们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四因素加深理解。从而引入溶解度曲线,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画溶解度曲线、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用生活中的几个小实例引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四、教学目标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

五、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思考,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

[板书]:

(一).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学生活动]: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板书]: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一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

(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

[目的]: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板书]:

(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教师活动]: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练习]: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

(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学生活动]:讨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板书]: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克。

[目的]: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问]:“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①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②20℃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板书]: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教师活动]: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与溶质本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100克溶剂中”。[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35,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总结板书]: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克 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1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克 不(难)溶物质 [板书]:

(四).溶解曲度线

[讲解]: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所以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表7-1。

[学生活动]:根据表7-1中的数据,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作图。[目的]:通过绘图,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且有利于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所包含的意义的掌握。[板书]:1.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学生活动]:观察图7-

1、7-2,完成以下练习[练习]: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2)在70℃时,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3)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目的]: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及分析综合能力。[总结板书]:2.溶解度曲线意义:

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师活动]:指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板书]:

(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101千帕,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37,回答:

(1)理解气体溶解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2.注意:①气体溶解度在叙述中一定要指明:101千帕、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无单位。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目的]:通过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参照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最后学生练习。

七、教学反思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 篇5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

AgCl(s)=Ag+(aq)+Cl―(aq)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表达式:Ksp=C(Ag+)、C(Cl―)。

(2)Ksp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认数1~5》说课稿 篇6

《认数1~5》说课稿

教材剖析:认数

(一)这一单元安排教学10以内的数,1至5的认识是第一课时,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数”。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庆祝教师节”作为例题进行教学,图中融入了1至5这些数。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所以不难发现。教材把1—5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是可行的。在数出物体个数以后,再用算珠表示个数,这是对一类等价集合元素个数的一次概括;用算珠表示数,还以清楚的显示一个数添上1就成为另一个数,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最后用数来表示个数并学习写数。“想想做做”中通过多种题型,如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如第2题看数画圈,让学生用“○”来表示数。教法建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数和写数1—5,教学难点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设想,仅供参考。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因为教学本课时,正好接近教师节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素材导入新课。如:小朋友们,教师节快到了,一

(一)班的小朋友准备了一场精彩的节目送给老师作为教师节的礼物。你们看,他们演得正热闹呢!这时电脑出示14页的例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自然的引入新课。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很快便能说出图上有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的板书“弹手风琴的小朋友、花盆、跳舞的小朋友、气球、黑板上的字”等等,再让学生依次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并用符号来表示。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符号,如“△、○、☆、□”等等,然后选定一种来表示;也可以用“●”来表示,因为第一课就学习了用小圆点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本课中再次出现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能渗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的思想。学生能用图形、符号来表示个数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还可以怎样表示个数最方便?”虽然1~5各数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比图形更加抽象,但学生早就熟悉了这些简单的数,教学起来并不困难。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学有用的数学,要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认识1~5各数后,要在练习中进一步让学生加强数与形、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找生活中的1~5,用喜欢的数说一句话,用1—5其中的两个数说一句话。对于教材中“想想做做”第1、2题,可以用“找朋友”、“画一画”的形式出现,并要挖掘题中的内容。如第1题中,1没有朋友,你能帮他找个朋友吗?第2题也可以让学生用其它符号来表示。最后,我设计了两组这样的题目:

1、电脑出示1盘香蕉(5个)、1篮苹果(4个)、1串葡萄,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如5支香蕉也可以用1来描述,说成1盘香蕉;但一串葡萄比较多,有可能数不清楚,讲一串葡萄就可以了。

5 藤野先生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鲁迅的《藤野先生》。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效果预设等几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学好这篇文章,为之后几篇文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鲁迅的《藤野先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的重点是: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本文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品读分析。但是同时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好进入作品的天地。另外,学生个性鲜明,但语文基础与语文能力较差,个体间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重点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挑战。

三、说教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四、说学法

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的方法。

1、圈点批注法。在诵读品味中养成圈点勾画这一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会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诵读法。在诵读中感悟亲情,在诵读中品悟语言魅力和写作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古筝曲《樱花》,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最敬重的老师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中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去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

2、资料助读,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鲁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做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积累。检查学生对将文中的生僻字词的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给学生听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看大屏幕展示的思考题:(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找找作者深深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

4、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从而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5、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深入思考

品味语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应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可以首先从关键词入手,其次从句式入手,第三,从修辞入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涵咏品味语言,记住文笔精华。

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等处佳句

6、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鲁迅先生一生有多次重大的选择,每一次选择的支点都是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尽管我们同学的年龄不大,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选择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和鲁迅先生比较一下,看看你选择的支点是什么?与鲁迅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六、说效果预设

本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语文学习习惯和基本方法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对于至爱亲情的体会会有进一步的加深。

怎样写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以讲述的形式向听课的老师,领导,就某一单元或一个知识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然后由听众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二、小学数学说课的内容

由于有不同的出发点,说课内容各地是不尽相同的,但实质上都能概括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

1、说教材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在说教材这一环节中,一般要说清以下几点。

(1)说作用地位。要说清本节教材的内容在课程标准,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地位,说清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说清它对前后教材的承启和联系。

(2)说编排意图。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或编排特点,说清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附件(如插图、图册、注解、思考题及阅读材料等)及其作用。

(3)说前后联系。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和联系,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4)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贯穿与统率全课的整体性目标,可以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三方面予以考虑。说课时,一要说清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臵及教师对目标的深层次考虑;二要说清每一类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三要举例说明体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具体的知识点、情感教育点和能力训练点。

(5)说重、难点及其理由。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所谓的难点,就是造成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它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而造成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说课中,既要说清什么是教学重点,又要说出为什么要确定它为重点的理由,才能使课堂教学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通常情况下重点是一致的,而难点往往因所教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分析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教师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矛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综合分析,说清教学的难点以及为什么是难点的道理。

前面的五点都是说课者对本节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说课时,可以一点一点地加以阐述,也可以把它们穿插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一:说教材的作用地位,前后联系。课题: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教学的。它前与小数的意义相接,后与小数的应用相连,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化简小数以及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的依据,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及至整个小学数学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例二:说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的重、难点。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知识结构:①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②采用摆小棒的方式教学例3,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并用虚线方框图提示竖式演算过程和进位的道理和方法。③通过“做一做”巩固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④结合小棒直观图教学例4,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理解个位相加得10,个位写0的道理。⑤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总结出笔算加法的三条法则,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笔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据此,本课时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初步掌握法则,并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本课时教学中,学生尽管初步适应了由口算的“横向”书写向竖式的“纵向”书写的过渡,但对于竖式中以较多形式出现的“满十进一”的计算问题,学生仍一时难以掌握。因此,本课题的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掌握“满十进一”时个位的写法和十位算法。

例三: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从数学知识的体系和教材编排两方面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在后继教学中总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知识技能目标应该是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而发展性领域目标强调对数学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在知识技能领域中,强调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例四:说教材。课题: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现行教材把分数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只出示了一些具体的分数,指出它们的实际含义,不给出抽象的定义;第二阶段是在学习数的整除性后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本课时“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就是在第一阶段学生已对分数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为系统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为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百分数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课时是从分数的产生讲起,使学生明确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然后借助各种图形的演示,列举众多实例,让学生认识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获得丰富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单位“ 1”、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最后运用形式多样的练习予以巩固和深化,针对如上简述的内容过程及要求,可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

①了解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②正确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因为它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及重要基础,在学生认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认识把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1”来表示,这是教学的难点。

2、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出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怎样教的问题。说课者应针对于对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法。要具体说出教学时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准备什么样的教具,同时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法和学法构成了教学方法。教法对学生的学法有主导示范作用,教师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在确定某一课时教法时,必须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自身素质,要注重实效。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学的艺术性往往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之中。在说教法的过程中,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说清从总体上来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与实践依据是什么。(2)要说清在某些特殊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中准备采用何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3)要说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应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4)要说清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体现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因材施教,采用哪些不同的教法。

(5)要说清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6)要说清准备使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的目的。

以上几点的陈述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即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说教法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在说教材后先概括他说说教法,然后在说教学程序时穿插地介绍教法的运用。第二种:先穿插在说教学程序中详细地介绍教法的运用,再在说完教学程序后概括的说清运用了哪些教法以及选择运用这些教法的理论根据。

例一:说教法。课题:圆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

①平面图形的认识,要体现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②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学习画圆,到底是由教师演示、讲授并总结步骤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总结?当然是后者为好。只有经过自己亲手实践,才能更确实地体验画圆的感受,进而总结出画圆的步骤、方法和要领,才能对圆的特征,直经与半经的关系等概念,有相对深刻的认识,这样做符合实践第一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③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如演示圆的形成后,自然想到画圆,在画圆时,自然涉及到圆心与半径。在观察圆的特征时,似乎不深不透,待课堂练习完毕,才觉出教学到位。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二:说教法。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本课时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以旧拓新,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动脑筋爷爷的一段话,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巧妙地过渡到新知传授环节,促使学生“愿问其详”,激发求知欲望。

②加强直观,丰富学生感知。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物化在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概括转化。

③积极引深,发挥两主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时要通过积极地“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例如教学例3时,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想:单根和单根小棒合并一共是12根,满10根了怎么办?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起来,放到整捆下面。这个过程,表现在竖式上,就是“满十进一”。这样数形结合,从直观到抽象既突出了重点,又分散了难点。

3、说学法

说学法是指说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掌握学习方法和理论的同时,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学习心理状态,说出指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

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本节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2)要说清学习本节课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有什么特点。(3)要说清学法怎样与教法和谐统一。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说清准备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课内有效地进行学习。

说学法与说教法一样,可以先概括地说出本节课教学将重点指导哪些学法,以哪些学法为辅,其根据是什么,然后再在说教学程序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陈述。由于学法和教法联系紧密,所以学法和教法也可以联系起来说。

例一:说学法。

课题: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索、看书自学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具体学习方法指导上分为以下几步:

①通过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训练学生学会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②引导学生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③验证、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④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以此实现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二:说教法、说学法。课题:小数加减法。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充分利用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加以比较总结概括,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②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采取一题多变的方法,把一个题转化成两个例题,学习小数加减法,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便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启发引导法,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适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达到优化教学目的。

④在学法上,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例2的教学可大胆地放给学生,自己探讨出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各个教学环节是怎样安排的,时间如何分配,板书的设计,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清教学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教学程序应说清以下几点:

(1)要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及各个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

(2)要说清主要教学环节的主要设计,特别是怎样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说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化解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般地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程序,由五个部分内容组成:

①基本训练,主要是做好新课的铺垫工作,包括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

②导入新课,要设计简明而有启发性的引入手段和方法。③进行新课,这是全部程序的中心环节,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其中,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美观,体现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整理、总结。

④尝试练习,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注意消化、理解、掌握,通过尝试练习使知识内化为数学思维和技能技巧,推动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⑤课堂小结,这是全课结束前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归纳,要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在阐述教学程序的设计时,要说清上述每个环节的安排意图,如何落实目标,采取什么措施突破重难点。

教学程序有别于教学过程,要防止对教学步骤作过细的陈述。例一:说教学程序。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

①出示比较简单的、数据较小的方程,让学生用口答方法解方程。出示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相关的文字叙述题,让学生列出方程并求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寻求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好铺垫。

②出示课本例1前的复习题,指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然后师生共同评讲,简要指出:解法一需要逆向思考,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后,只需按题目叙述顺序列出方程。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师进一步指出:解法二我们已学过,实际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方程解答一些步数较多的应用题。

新知识教学的展开

①关于例1的教学。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容易受长期使用的算术解法的干扰。因此,要帮助学生做好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的过渡工作。一方面由例1前的复习题引申为例1,使学生切实掌握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另一方面由己出现过的题型,过渡到列方程解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确立方程解法的思路,并按照这种思路去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这是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关键的一步。

教学例1时,要具体说明解题步骤,为后面概括解题步骤打下基础,同时要点拨和纠正各个步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②关于例2的教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要着重分析数量关系,写出体现相等关系的表达式,再列出方程。课本中的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想,列出方程来”,教师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③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通过比较两个例题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结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步骤。通过总结,概括出操作程序: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语。

新知教学后的练习

①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第1题要求先找数量间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第2题结合解题过程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第3题要求列出不同方程解题。这些都是为复习巩固新知,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②练习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按上面三道题的顺序排列。使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新知得到逐步巩固和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1题对优等生可以要求找出其他相等关系的方程;第3题对差生只要求能求得解答。

例二:说教学程序。课题:数的整除。

这节课涉及的概念有自然数、整数、整除约数和倍数。其中以整除为核心,约数和倍数在整除的前提下,稍加迁移便可迎刃而解。围绕这个核心,我做了如下设计:

①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对几列不同除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分析,最后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

首先请学生从3、8、1、10、2几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组成除法算式,并算出结果,老师则在黑板上分三组写出算式:

(一)(二)

(三)2÷8=0.25 8÷2=4 10÷3=3〃〃〃〃〃〃1 8÷10=0.8 10÷2=5 8÷3=2〃〃〃〃〃〃2 然后通过观察,先弄清

(一)、(二)与

(三)的区别,再重点分析比较在同属除尽范围的两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什么数,有什么不同,从而揭示出整除的意义。

②渗透集合思想,利于学生了解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利用板书,展示在学生面前的首先是包括除尽和除不尽的一个大集合,然后是整除包含在除尽之内的一个小集合。这样逐层剥离,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除法所涉及的几个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③边讲边练,开发学生思维,不断巩固和强化概念。在整除的意义揭示之后,老师利用“有整除关系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这个问题,进一步强调整除的内涵,然后利用板书8÷2=4提问:“8除了能被2整除以外,还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强化概念。

又如讲完“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后提问:“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都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样边讲边练,既做到了知识的及时反馈,巩固和强化了概念,又利于学生思维开放”。

④精心设计练习,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巩固练习部分,可以这样练习:

A、因为8.8÷8=1.1,所以说8.8是8的倍数,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这层练习,把“倍数”、“倍”及“倍数关系”这三个不同概念从研究范畴和所涉汲的结果等几方面明确区分开来。

B、根据4×5=20,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说这几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把整除的知识利用乘除互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

精心设计类似的练习,可以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非常的重要。

例三:说教学程序。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前的复习铺垫突出两个认识:

①出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牙膏盒子、罐头盒、魔方等,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不同。

②让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长方体的认识,又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必须提供丰富的、直观具体的材料,为此,新课的展开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通过摸一摸长方体学具,观察并思考:长方体由哪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长方体中的面、棱和顶点。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从数量、形状、大小来观察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征,从数量和长短来发现长方体的棱有哪些特征,再从数量上来描述长方体的顶点。在学生数面、棱和顶点的个数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地数的习惯,还可以出示长方体框架模型,加强直观。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棱的特征。

第三层次: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第四层次:进行长方体的识图教学。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的一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特点,使学生明了从长方体实物怎样抽象成长方体立体图形的过程,通过实物与图形的对照,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第五层次:在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而后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指出它们的长、宽、高,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通过观察、讨论、交流、验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特征。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意识。

最后,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比较,让学生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既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要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说明。这样不但使学生便于理解,而且渗透了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思想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获得的新知,需要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新课后,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填空题。判断题,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使概念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说课的基本要求

1、定位准确

一是指教学目标的定位,二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定位

2、主次分明

说课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几大方面的内容要合理安排。大方面以教材分析和教学程序为重点。教材分析中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教学程序中以新课和练习设计为主。

3、思路清晰

4、衔接流畅

5、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篇9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8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讨论问题,发表看法,做到分析问题要有根据,有中心,有条理。”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其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

篇演讲词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出现,不仅是因为它紧承第一单元反复诵读诗歌书面语言进而品位语言的含蓄,精炼优美,而且还在于这篇文章布局在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学习的后面,这样的结构编排,它既着重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作为议论文体,它还为第四单元议论文知识点的详尽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感知文本,理解内容,确立体裁。2.能力目标:

问题引导,理清思路,同学合作,板书文章结构。3.情感目标:

通过演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拥有美好青春理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并明确论述方式。教学难点:

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进行演讲词的当场演练。二 说学情 1 已具备条件

九年级的学生成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及创新的思想。2 需提高部分

九年级的学生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上,在品位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上还需要锤炼。三 说模式 《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演讲词,有着明确的观点与立场。从题材上,它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文授课及中考知识点考察,主要围绕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进行。其中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与几个分论点,采用道理论据或实事论据支撑中心材料,选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这四种论证方法佐证分论点。因此,我依据议论文授课模式及中考知识点考察特点,确立了我自己拟订的议论文的授课模式:感言辩体,明确内容,超越文本,实现提升。立足于“学生学会,会学”这样一个理念,我围绕着“两个满足,两个指向,两个参与”即满足学生巩固旧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指向课堂效率,课堂效果,采用学生参与讨论参与评价的方式,依托于“一文,三点”即《敬业与乐业》一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 说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把握文本,梳理要点,践行提高”环节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温故旧知的方式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后,我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熟悉文本,更加有效的把握文本,并联系议论文相关知识,为本文梳理行文

思路。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是学生完成预设目标的能力支撑与形式保障。针对于学生困惑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质疑点拨,是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保证学习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与保障。中考知识的相关链接,是课堂检测学生能力掌握的必要手段。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有时间设计,问题导入,学习目标,巧设问题,梳理文本,勾画文章结构,中考链接,锤炼口语,实现表达能力提高这样几步骤。五 说板书

紧紧依托于议论文知识框架,我让学生设计了板书,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更加明确文体,明确知识框架,而且议论文的整体知识结构模式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样,学生中考再面对议论文作文的书写可能就会多几分轻松。六 说评价 1 口语交际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共包括讲述,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方面。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际演讲活动的开展,感受到了演讲的特点,切实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2 综合性学习评价

综合性学习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

神与合作态度。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对于议论文的整体感知的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讨论问题,发表看法,做到分析问题要有根据,有中心,有条理。”依托于这个思想,我设计了教学三维目标的三个方面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知文本,确立体裁。树立学生快乐的学习观。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提出问题,并能运用议论文体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并进行了板书成果展示,这样的安排,促进了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七 说开发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资源有课堂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社会资源:百度文库的照片。八 说得失

收获之处:一节课,只有立足于文本,反复理解文本,把握文本,才能真正的抓住文本的精髓与灵魂。《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我们除了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演讲词,积累字词外,剩下的时间学生就是在读作品。读这一篇不是特好理解的文章。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诸多问题,其实把这些问题平面展开,就是整篇文章。授课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每一次作答与反馈,都在见证他们阅读的质量与效果。这是学生智慧的充分彰显,也是”书读百变,其意自现”的最好验证,更是我最大的收获。因为这让我更加真切的体味到了教室主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说课稿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主要讲了四个问题:一是学会学会使用地图;二是学会搜集地理信息;三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四是开展地理考察。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主要集中在“学会使用地图”部分。

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指明地理知识获取的途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又是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所以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3)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4)知道一些基本的方向判别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2)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3)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了解在地图中判别方向的几本方法。

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4、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熟悉图例和注记

五、教学方法

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实践练习法、读图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地图的教学。

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那些方面需要地图。让学生从中感悟出:借助于地图,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许多地方的情况。

教师:我们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介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强调地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

教师归纳:在地图上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地图是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流程一 导入: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环节一:自主学习课本8页,思考

讲解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引导学生推导出四个基本方位之间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方位。引导学生回答地图上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接着讲解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确定,并引导学生分析指向标定向与基本定向的联系与区别。

练习:

1.判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 ②指向标地图中如何判定方向?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地图中的方向。环节二:自主学习9、10页,完成下列问题。

首先让学生明白地图对地面景物进行缩小后画在平面上,这种缩小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比例尺进行的。

比例尺的计算在小学已学习过,所以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比例尺的公式,在要求同学们计算地图的比例尺(上面量出了两个景物之间的图上距离,也告诉了这两个景物之间的实地距离),如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有错,帮助纠正,并向学生强调在比例尺的计算中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指导学会自学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并完成几个问题。(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例尺可以用、和 三种形式表示。______________(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较规则,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规则)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环节三:自学课本10页内容,1、出示一幅校园平面图(没有图例),然后告诉学生要将图例附在地图上,以方便读者查阅。老师再在图上找到一些文字和数字,指出这些被称为注记。

2、指导学生读教材10页上的图,“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待学生熟悉后,老师询问一些最基本的图例符号:如首都、河流等。

总结:当我们拿到一幅地图后,先读图名,再熟悉图例、方向、比例尺等基本内容,然后根据需要查找相关内容。

环节四: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地图的种类有很多。

学生自学课本11页相关内容。然后回答地图可以分为哪几类?具体又可以分为哪些类?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多,如电子地图,导航地图等等,提醒学生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设计意图:在这项活动中,使学生明白地图的分类,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流程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教师讲解近期与地理相关的新闻事件,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地理书籍,向同学们讲述在自己身边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询问同学们,老师刚才播报的地理信息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请同学

教师精讲点拨:在生活中要多观察,要有一双“地理眼”,善于发现一些地理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

活动三:思考地理问题

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勤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

活动四:开展地理考察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课堂上学习地理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地理考察鞥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增长地理知识。

小组活动:

参加过野外考察或外出旅游的同学谈见闻和收获,以及进行野外考察或外出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精讲点拨:开展野外旅行要从天气、路线、准备的物品等多方面考虑。

七、板书设计

一、学会学会使用地图

1、方向

2、比例尺

3、图例和注记

二、是学会搜集地理信息;

三、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四、是开展地理考察。

八、总结反思

上一篇:关于麻醉科准备护士工作安排的规定下一篇:合肥学院暑期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