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2025-01-29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共9篇)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1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基础农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食。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温度、水分、光照以及灾害防治工作,是保证玉米良好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对提升玉米种植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植;气候条件

农作物种植、培育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气候因素,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生长、发育等情况,也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播种日期,确保充分的光照以及水分,做好相关的灾害防治以及病虫害预防工作,可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效益。

1玉米种植的基本气候条件

1.1温度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且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其对温度变化的感应较为敏感。在玉米生长时期,通常要求温度不低于10℃;出苗时期,通常要求温度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25℃。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若温度超过35℃,湿度会随之下降30%左右,导致水分蒸发过快,生长环境过于干燥,引发土壤缺水。到了玉米授粉时期,过高的温度也会对授粉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在玉米颗粒长成阶段,其最佳生长温度为20~24℃,这一阶段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对玉米的生长、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1.2光照

玉米为喜光植物,因此光照也是其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气候条件。足够的光照是保证其良好生长、发育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其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依据其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来给予一定量的光照。在玉米出苗时期,其每天需要8~12h的光照,从而确保其充分发育。此时光照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玉米发育期的长短,若光照充足,玉米便能够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玉米有机质的快速生长。玉米光补偿点低,因此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要保证充分的光照。

1.3水分

水分同样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玉米生长时期保持水分充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水分控制同样需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进行,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较大,除出苗期外,都需要保持水分充足。通常500kg玉米的需水量为400m3,降水量为500~600mm,这些基础的水量是保证玉米生长的关键。总体来说,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量较大,并且其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对水量的需求会逐渐加大,其产量和需水量是呈正比例增长的。所以,要确保玉米的产量,就必须保持水量充足,满足其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1.4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影响玉米生长及产量的主要因素,主要的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霜冻、涝灾等。在玉米种植中为避免霜冻的影响,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气候条件来合理地把握、选择播种的时间,以防止出现霜冻,影响玉米的发育[1]。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玉米抽穗后,若较为干旱,水量不够充足,会直接影响玉米的授粉,导致玉米减产。玉米生长中需水量较大,但是水分过多也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且若在发育时期玉米根部长时期浸泡于雨水中,会导致其根部缺氧,影响根部生长呼吸,严重时会出现涝根,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在其生长时期积水过多,也会对其产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积水排放、防涝工作,以确保玉米的成活率和产量。

2玉米种植要点

在具体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先要做好相关的种子处理工作,播种前需确保充分晾晒,以使其种皮的吸水性及透水性达到播种的要求,从而保证种子具备较强的发芽、生存能力。晒种的过程中,需进行充分晾晒,保证光照充足,晾晒时勤翻动,夜间需将种子收回,避免种子受冻。晾晒完成后,需要通过种衣剂来进行拌种,其目的一方面在于防治病虫害,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种子的生长速度,确保种子的出芽率。种子处理完成后需要实施土壤处理,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地通常为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较为疏松、土壤肥厚的地块,因此要合理选择播种区域,同时要确保所播种的土地具有一定的存肥存水能力。最后是肥水控制,保证基肥的及时性和追肥的充足性。施肥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肥料,保证施肥量合理,避免发生烧苗现象。同时,若天气较为干旱,则要确保有足够的水分进行灌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病虫害管理,做好灾害预防工作,从而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总之,在进行玉米种植、培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好相关的温度、水分、光照及灾害的控制工作,为其提供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确保玉米的产量,实现农业增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兴.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2

1 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研究

玉米是一种比较喜爱阳光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光照的条件要求很严格。光照充足的条件上,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都会得到相对的提升。玉米的生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不同阶段的生长,最后才能长成。由于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光照以及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中,也要满足不同的要求,因此就要对气候进行一定的了解,找到不同需求下的不同调节的方法,才能更适合玉米的生长,带来更高的产量。

1.1 温度条件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大。由于玉米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些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玉米在生长阶段,所要求的温度是要大于等于10℃的。随着玉米的逐渐生长和发育,对于温度的要求也在逐渐变化。在玉米的出苗阶段,室外的温度在10℃-25℃之内的,都是适合玉米生长的温度。室外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到玉米的总产量。玉米生长环境的温度较高,会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湿度降低,土壤中缺少水分,严重影响着玉米的自然生长。如果温度超过了35℃,就会大大降低空气的湿度,会使玉米花粉之间的传播能力降低,花粉粒枯萎,玉米的授粉受到影响,进而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在颗粒形成时期,温度要控制在20℃-24℃左右,这样的温度是最适合玉米颗粒成熟的,如果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到玉米颗粒成熟的饱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产量。

1.2 水分条件

水分对于任何动植物的生长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玉米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水分是让玉米能够生长成熟的最重要的支撑条件,除了出苗期以外,其余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是需要一定标准的水量供给的。在水量上达到了标准,才能保证玉米的生长质量,从而提高玉米的总产量。研究证明,在年降水量达到500 mm-600 mm的地方,玉米的生长情况最好,所以在种植玉米时,一定要十分注意水分的供给,水分的供给量与玉米的产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水量上满足玉米的生长要求,在产量上才能达到一定的数量。玉米的产量越高,需要的水量就越大。

1.3 光照条件

阳光也是每一种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玉米又是一种天生就喜好阳光的农作物,所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光照时间一定要充足,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保证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才能让玉米生长的更加健康。在玉米生长的最初出苗阶段,阳光充足的要求是最严格的。通常要求在出苗期的玉米每天都至少要照到8小时-12小时的阳光,如果光照时间不够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后期的出苗程度,在根本上就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如果光照时间达到了标准的话,能够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减少发育时间,加快了玉米成长的速度。相反,如果光照时间较短,没有达到要求的话,就会延长玉米的发育时间,影响玉米整体的生长进程。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光照充足的话,能够加强玉米进行的光合作用,更能加快玉米的生长速度。由于玉米本身的属性就是不喜阴的,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让玉米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4 气象灾害

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而气候更是说变就变,不受人为的控制,也是人们不能避免的一种灾难。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受到自然气候灾害的影响也是很严重的。在部分玉米种植区,出现过霜冻的情况,这很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霜冻一般是出现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春天到来的比较晚。对于这种情况,在种植玉米时,就要掌握好播种的时间,防止后期的霜冻灾害影响到玉米的生长。而夏天的干旱灾害,也对玉米的生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支持,在干旱情况下,玉米所需要的水分得不到满足,影响玉米的生长,更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2 结语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在种植玉米时,要适当的用一些方法来调整玉米的生长环境,让玉米在适合生长的环境中成长。在温度达不到玉米所要求的时候,可以选择运用大棚技术来提高或者降低玉米生长环境中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保证不同阶段的温度不同。而在水量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浇灌,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水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气候条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种植玉米时,要格外注意。

参考文献

[1]占清华.玉米种植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分析[J].新农村,2014(22):224.

[2]胡英.关于种植玉米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分析[J].中国农资,2013(32):146.

[3]高飞,王爱芬,原志强,等.浅析玉米种植气候与土壤条件[J].低碳世界,2015(10):299-300.

长顺县生姜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篇3

关键词 生姜种植;气候条件;贵州省长顺县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03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经纬度:106°38′13″至106°38′48″E,25°38′48″至26°17′30″N,平均海拔1 100 m,国土面积1 543 km2,具有典型的云贵高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

生姜简称姜,又称黄姜,古名薑,属块茎作物,是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现在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长顺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以体大、色亮、产量高、筋丝少、辣味纯厚、香气浓郁而闻名。生姜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挥发油,具有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的功效。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经济价值高,长期食姜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多好处。因其对气候的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各地姜农的青睐,发展生姜生产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项目。

由此,从长顺种植生姜的气候条件分析,得出长顺种植生姜的有利条件,为生姜产业提供有益参考。

1 气候条件要求

1.1 热量

生姜对温度反应很敏感,其生长期对温度要求较高,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不能发芽,25℃时生长较快,35℃以上茎叶生长受抑制,姜苗及根群生长减慢或停止,植株逐渐死亡。生姜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5~31℃,分枝期适温20~25℃。

1.2 对降水和湿度的要求

生姜对水分的要求很严,一般以土壤持水量的70%~80%为宜。土壤含水量过高,种姜萌动发芽慢,容易腐烂;土壤含水量低于20%生长不良,纤维素增多,品质变差。生姜不同的生育期需水量不同,一般前期需水少,中期需水多,后期需水少。

1.3 对光照的要求

生姜喜阴凉,要求温暖而阴湿的气候环境,对光反应不敏感,光呼吸损耗仅占光合作用的2%~5%,为低光呼吸作用作物。

1.4 各生育期气象条件指标

生姜为无性繁殖的作物,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生长的过程。其生长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每个生长时期都有不同的生长中心和生长特点。根据生姜种植的生产实践经验,将生姜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汇总如表1。

2 长顺相关气候资料

根据1971-2000年,长顺30 a气候资料的平均值及采用5日滑动平均气温法等相关气候方法计算得出各界限温度。分列如表2,表3。

3 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3.1 热量条件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生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不耐高温。地温稳定在16℃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很慢,幼芽的生长以22~25℃最好,高于28℃姜芽生长虽快,但徒长瘦弱。幼苗期白天22~25℃,夜间18℃左右为适宜,15℃以下基本停止生长。旺盛生长期保持25~28℃。生育期间温度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对它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长顺历年4月平均气温16.0℃(表2),地温为18.3℃,10月平均气温16.2℃,地温为17.9℃,其生育期4-10月,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2.9℃,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0℃的初日为4月28日(表3),终日为10月14日,持续日数为170 d,基本满足生姜生长对热量条件的需求。

3.2 降水和空气湿度条件分析

姜的叶面积大,蒸腾系数大,但根系不发达,是需水较多又忌水过多的作物,苗期需水量不多,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大增加,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之间较为适宜。如果5 cm深的土壤湿度≤20%时,则茎叶枯萎,需灌水保墒。过于潮湿或降雨过多,则茎叶徒,且易感病而死亡。长顺年平均降水量1 376 mm以上,降水年际变幅大(56%)且季节分配不均匀,6-8月雨量过多(占全年51%),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天旱时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不使土壤发生龟裂,影响根系。浇水宜在早晚,防止高温多湿,引起腐烂。1-12月,月平均空气湿度均在80%以上,有利于生姜的生育。

3.3 光照条件分析

生姜叶片有明显的避光性,要求荫湿而温暖,较弱光照,不耐高温和强光,为耐荫植物。发芽期需要黑暗,幼苗期要求中等的光照强度而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其生长期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每天8 h光照即可,光补偿点为500~800 lx。长顺月平均每天日照为4~5 h,日照百分率25%,能满足生姜生育期所需日照条件。

4 结语

(1)长顺热量基本满足生姜生育期对热量的需求。

(2)长顺降水资源丰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时旱时涝。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容易引发生姜腐败病病,要做好田间管理,减少姜瘟的发生。

(3)生姜为耐阴植物,长顺月平均空气湿度均在80%以上,日照偏少,有利于生姜的生育。

(4)生姜越冬时,要注意姜窑内的温度,以温度15~20℃,相对湿度小于60%为最适宜。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4

从佛冈县的气候条件来看,这里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受季风影响,旱涝季节明显,4-9月为雨季,主要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和季风低压影响,盛行西南季风,湿热多雨,其它为旱季,主要受中纬度西风带见天气系统影响,盛行偏东北风,干燥少雨。 从气候要素的梯度情况来看,由于佛冈县海拔较高,因此,气候垂直梯度较大,全年以夏季季候时间最长,虽然冬季寒冷,但是年积温可以达到6 578.4 ℃,日平均温度差为7.8 ℃。

佛冈县年平均气温20.9 ℃,即便是进入1月份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也可以达到11.8 ℃。极端最低温度为-4.2 ℃,极端最高温度可以39.8 ℃。年平均降水量2186.7 mm。全年日照时数1 683.3 h。从空气湿度情况来看,年平均湿度为78%,年平均蒸发量为1 485.4 mm。佛冈县虽然处于亚热带区域, 但是也有短暂的霜冻期,平均霜冻为5 d,年平均无霜期为343 d。佛冈县区域内,除了高寒山区存在着极端寒冷天气之外,其他地区气候条件都较为适合沙糖桔生长。

从佛冈县沙糖桔种植情况来看,以中南部地区为主要种植区域,北部的年平均气温相对较低。在沙糖桔的`种植管理上,温度偏低的地区通常适宜种植8月桔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成。

2 影响沙糖桔生长的环境条件

2.1 冬季低温冻害的气候条件 冬季是沙糖桔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霜冻灾害频发的季节。如果由于霜冻而出现了冻果,就会影响到沙糖桔的收成。此外,霜冻还会对沙糖桔植株产生影响,如果根系、树干以及植株的皮层遭到冻害之后,就会对来年的收成造成影响。正处于沙糖桔收获的旺季,如果出现了霜冻,就会导致植株的页面大面积受冻,如果叶片脱落超过75%,就会影响到沙糖桔的成熟度,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果实减产,甚至绝收。

2.2 春季低温阴雨的气候条件 佛冈县每年的2~4月正处于低温阴雨季节,此时也正是沙糖桔坐果的关键时期。根据5 a来的气象统计,每到春季,佛冈县都会出现连续3~5 d的倒春寒,气温骤降,同时,伴随着冻雨,加之日照光线不足,导致花的质量很差,加之授粉效果不良,就很容易导致挂果率受到影响。如果连续几天的阴雨连绵,及时使用农药也不利于发挥良好效果。

2.3 夏季暴雨骤降的强对流气候条件 暴雨过程可以短时间内致使浅土层集聚大量的水。特别是在5~6月,沙糖桔正处于生理挂果的关键时期。由于雨水过多而导致土壤空气缺氧,严重地妨碍了植株的呼吸,致使根系病变。7月刚好是果实膨大的时期,此时,为暴雨强对流季节,甚至出现大风、冰雹等等极端对流现象。这种不稳定的气候环境,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落果灾害。

2.4 夏季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 佛冈县每年的高温期可以达到7 d,正处于果实膨大的时期。特别是突然的高温少雨,就会抑制植株的生长,甚至出现了裂果症或者过早落果。进入到秋季,如果还会有几天持续高温,就会影响到果实的着色,对果实的品质影响极大。

3 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5

南山核桃是灵丘县重要土特产品之一, 以个大、皮薄、肉嫩、营养丰富著称。多年来, 农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种植, 比较分散, 产量不高。1994年灵丘县先后引进优良品种核桃, 在南山区四乡镇种植优种266.67 hm2, 打开了核桃产业化之路, 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现简要分析当地核桃种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以寻找最佳丰产丰收途径, 便于促进老区人民二次创业。

1 灵丘县南山区核桃种植旱作技术

南山区栽植核桃主要以山地栽植为主。因此, 采取了修梯田、撩壕和鱼鳞坑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并采用以下几种旱作技术:一是合理间作。对于覆盖率低的核桃林, 在行间空地上种植豆类、薯类等绿色植物, 既能对土壤覆盖保湿, 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还能增加经济收入;二是树下覆草。树盘覆草厚度为15 cm左右, 且年年补充, 覆草可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等状况, 利于核桃优质高产;三是采用穴贮肥水覆地膜。在树冠下挖50 cm的坑, 施入各种肥料, 浇水覆膜, 使核桃树结果早, 产量高[1]。

2 灵丘县南山区核桃种植物候期管理

2.1 整形修剪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最佳修剪期。伤流一般于落叶后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 当平均气温稳定在0℃或0℃以下时, 伤流表现微量或无。因此, 适时修剪应在采收后到叶片未变黄以前或春季展叶以后, 但春季损失营养较多, 结果树以秋剪为宜, 幼树则可春剪。

根据种植条件进行树形修剪, 在生长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核桃树, 进行疏散分层修剪, 有明显中心干的, 使树通风透光良好, 能使寿命长, 产量高, 结果多;对于早实早产的以低干为宜, 按自然开心形修剪, 无明显中心干, 水、土、肥、热、光吸收较均匀, 成形快, 结果早。

2.2 田间管理

(1) 土壤管理。对幼树扩大树盘, 防止水土流失, 或在平地间种其他作物, 改良土壤, 增加肥力。

(2) 施肥。根据树体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氮、磷、钾肥。基肥施用期, 在秋季采收后到落叶前完成, 因此时地温较高, 得于伤根愈合、分生吸收根和有机肥的分解, 促进来年花芽生长发育。

(3) 水分管理。由于灵丘县十年九春旱, 春季平均降水量50 mm, 土壤相对湿度在60%以下, 容易出现叶片萎蔫, 果实空壳, 产量下降, 所以应适时浇水进行调节, 一般在萌芽前后、花芽分化前、采收后和封冻时浇水;在汛期, 灵丘县降水量相对集中, 6—8月平均降水量为300 mm, 易造成积水。因此, 应注意及时排水[2,3]。

3 病虫害防治

经过多年的观测总结, 灵丘南山区核桃一般有黑斑病、枝枯病和举枝蛾, 病虫害发生后, 常造成品质下降, 产量减少。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三是及时剪除病枝;四是把握好时机喷洒农药, 防止病虫害蔓延。

4 倒春寒天气对灵丘县核桃种植的影响

2010年4月25—27日, 灵丘县连续3 d出现雨夹雪天气, 而此时正值该县核桃开花前期, 致使雌花在萌芽时受到冻害, 花蕾骤减, 再加上4月的持续低温天气, 导致核桃减产30%~40%, 核桃种植户损失严重。2010年春季的气候特点是春季气温低, 尤其是4月平均气温仅为5.9℃, 较历年平均值偏低3.4℃, 是灵丘县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4月平均气温最低值;4月下旬有7 d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 形成了严重的倒春寒天气, 导致作物受损严重[4,5]。

根据1958年以来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 平均3~4年会出现1次倒春寒, 1962、1963、1965、1976、1979、1980、1990、1993、1996、2010年倒春寒比较严重, 1979、1980、2010年更加严重, 4月平均气温都在6℃左右。倒春寒现象引起的霜冻、结冰、极低温是造成核桃冻害的直接原因。当外界温度降至0℃以下时, 引起树体细胞间隙结冰、原生质和细胞壁间结冰及原生质结冰, 破坏了细胞结构, 从而使细胞失去生活力。气温下降速度快, 幅度大, 持续时间长, 或是解冻迅速, 都会加重冻害程度。核桃易受冻部位是根颈、枝干、皮层、细嫩枝条和花芽, 受冻症状是褐变、纵裂、腐烂和干枯死亡。

参考文献

[1]翟国芳, 史红梅.昔阳县种植核桃的气候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8) :159.

[2]曹元生.核桃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果树, 2009 (5) :28-29.

[3]赵学东, 陈海成, 王建新, 等.安阳市种植林州核桃气象条件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3) :50-51.

[4]朱以维, 张玉华, 王永平.大理州核桃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 2011 (1) :4-7.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6

关键词 火龙果;种植;气候条件;石漠化山区;广西平果县

中图分类号:S66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127-03

火龙果又叫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著名水果之一,后在我国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亚热带省区驯化生根。火龙果为热带藤本植物,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受不良气候影响小,病虫发生也小,其茎亦可贴在岩石上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适应各种土壤,种植方便,特别是对于干旱缺土的石山地区有着较强的适生能力。火龙果自引进广西种植后,连续多年顺产顺销,助农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右江河谷和大石山区交汇处,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近年来,平果县因势利导,把发展火龙果产业作为实现石漠化山区脱贫致富的重点工程来抓,在果化、新安等乡镇全面铺开种植,使火龙果成为该县大石山区最具潜力的特色农业产业。2012年该县种植火龙果686.6 hm2,成为广西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县,总产量达到4 200多 t,产值4 200万元,走出了一条治理石漠化,促进荒山制备恢复和农民稳步增收的新路子。虽然,平果县火龙果品质好但个头相对来讲较小,果农对火龙果的管护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在依据当地气候资源提高火龙果种植技术还有很大欠缺,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开展火龙果种植,以解决大规模种植火龙果面临的气候影响及销售问题等。

1 火龙果生长的土壤条件

平果县果化镇南部为典型的大石山区,地形复杂,地质以石灰岩为主,石漠化程度严重。2003年起,该镇摒弃传统的玉米、黄豆种植方式,结合火龙果耐瘠、抗旱、嗜钙,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可在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种植的特点,因势利导,大力推广火龙果种植产业,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火龙果种植。2012年,平果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了686.6 hm2,同时,该县借助大规模种植火龙果的契机,以果化镇、新安镇为重点,打造出了“十里火龙果长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带。火龙果栽培12~14个月后就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开花12~15次,谢花后30~40 d果实成熟,其中4~11月为产果期,单果重达500~1 000 g。

2 平果县气候条件

2.1 气温

火龙果喜高温、怕霜冻,能耐0℃低温和40℃高温,但气温低于10℃或超过38℃时植株生长停止,进入休眠状态抵抗外界不适温度。其种子发芽以25℃左右的温度为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可常年生长和多次结果,温度偏高抑制花芽形成,导致正常开花结果受阻,而温度过低如低于5℃,易发生冻害现象,影响火龙果品质,冻死、冻伤嫩枝幼芽,甚至危及成熟枝条。

平果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热量丰富,无霜期长达345 d以上,多年平均气温21.9℃,满足了火龙果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条件。其中1月为一年中最冷月,极端最低气温为-0.4℃,7月为一年中最热月,月平均气温为28.4℃,极端最高气温达40.1,≥10℃的活动积温为7 731.1,充足的热量条件十分有利于发展火龙果产业,实现了火龙果1年多熟性。

2.2 降雨量

火龙果较为耐旱,但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仍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生长期过于干旱植株极易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若土壤湿度过大则易诱发红蜘蛛及生理病害等,植株需水量应以每3 d约500 g水分为宜。其中,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潮湿状态;进入春夏季节需水量增加,水分充足可保证根系部分的旺盛生长;在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果实生长;冬季需控水,少水可增强火龙果枝条抗寒能力。灌溉时要避免长时间浸灌,防止根系长期缺氧而窒息死亡,也不能经常淋水造成湿度不均引发病变;遇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致使茎肉

腐烂。

平果县年平均降水量1 297.1 mm,降水丰富,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量为943.5 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12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其中12月为1 a中降水最少月份,7月降水量多且集中。可见,平果县1 a中降水量主要分布在春、夏两季,由于火龙果较为耐旱怕涝,平果县降水量可满足火龙果主要生长季水分需求,而且石漠化区土质疏松,易排水,强降水时期一般不会引发渍涝灾害。

2.3 光照

火龙果为喜光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对其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均十分有利,但集中高强度时间过长会导致老熟枝条受到灼伤,然光照强度不足亦影响火龙果正常开花。

平果县年平均日照时间1 467.8 h,日照时间较多年份可达1 800 h,光照较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以上,日照时间以6-8月最多,约占全年日照时间的32%,秋季(9-11月)偏多于春季,冬季最少,季平均日照时间仅占全年总日照时间的15%左右。从日照时间上来看,平果县光照条件能满足火龙果各生长发育阶段需求,可选择向阳山区建园,注意光照较强时期可实施遮阴措施。

3 影响火龙果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3.1 霜冻

尽管平果县冬季平均气温在10℃以上,但寒潮侵袭出现霜冻,气温骤降的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极易造成火龙果冻害,温度降至5℃以下就会致使幼苗冻伤出现霉斑甚至冻死。2014年1月中旬平果县出现低温霜冻天气,14日气象局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24 h内平果县最低气温下降至4℃以下出现霜冻,并及时将霜冻预警信息传递给农户,提醒农林主管部门做好一系列防寒抗冻工作,指导群众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保护农作物安全过冬。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新安镇等群众在火龙果园以稻草、薄膜覆盖、水肥调控、烟熏增温、药剂防控等方法保护火龙果枝条免受霜冻侵害。

3.2 干旱

火龙果属典型的亚热带植物,被誉为水果类植物中的“耐旱王”,但石漠化土壤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持续性干旱将会造成火龙果不同程度的受灾。2012年4月,拼过先出现高温少雨天气,4月总降雨量不足15 mm,月平均气温25.6℃,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9℃,雨量少、气温高加剧蒸发,致使境内出现明显干旱现象,严重影响了火龙果的枝叶生长和开花。遇高温干旱天气要用稻草、稻糠等来覆盖地表,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加盖遮阳网降温,利用先进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利用率。

3.3 台风

平果县夏季台风也是影响火龙果种植的一个重要因素,猛烈的大风极易吹断岩石面上攀爬的细长的藤蔓,刮落沉甸甸的果实,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可在园区低洼地带形成渍涝淹没火龙果根系。因此在开园时,首先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搭建适宜的支架或棚架,搞好山区排水设施,以防范大风、台风造成的损害。

4 结语

总之,平果县火龙果产业要遵循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充分利用火龙果在石漠化山区较强的生长适应性优势,并建立长效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火龙果种植面积,促进绿色无公害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石漠化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冠县大樱桃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篇7

关键词:大樱桃种植,气候条件,气象灾害,干旱,防御对策,山东冠县

近年来, 冠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樱桃种植面积发展很快, 大樱桃已成为继冠县鸭梨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目前, 冠县大樱桃种植从无到有, 发展到1 666.7 hm2, 年产量1.2万t, 年创产值2.4 亿元, 是鲁西地区最大的早熟大樱桃栽培基地, 全国三大樱桃生产地之一[1]。由于大樱桃不同于其他果树品种, 受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的限制, 为了使冠县大樱桃种植从当地气候条件实际出发, 避免盲目种植, 分析了冠县气候条件对大樱桃种植影响因子, 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预防气象灾害, 为今后大樱桃种植提高科学管理依据。

1 冠县气候概况

冠县属温带季风区域大陆型半干旱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干冷, 春季多旱, 夏季降水集中, 秋高气爽, 昼夜温差大,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 ℃, 极端最低气温-18.8℃ , 极端最高气温41.6 ℃ 。 年平均≥10 ℃ 日数216 d。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7 ℃。年平均终霜日 (地面最低温度≤0 ℃) 在4 月10 日, 初霜日在10 月27 日, 年平均无霜期为202d。 年平均降水量545.5 mm ,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80.0 h,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2 大樱桃种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条件

大樱桃为喜温而不耐寒的果树。大樱桃栽培适宜温度要求年平均气温为9~14 ℃。一年中日平均气温≥10 ℃的天数为150~200 d。大樱桃从萌芽到开花需要积温404 ℃/d, 开花期到果实期需要积温446 ℃/d。大樱桃萌芽的适宜温度为10 ℃左右, 开花期为15 ℃, 果实成熟期为20 ℃。但冬季低温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大樱桃冬季发生冻害的临界温度为-20 ℃。大樱桃的根在晚秋地温为-8 ℃以下, 冬季-10 ℃以下, 早春-7 ℃以下时也会遭受冻害。

2.2 降水

大樱桃是一种喜水又不耐水淹的果树, 即不抗旱, 也不抗涝。一般地说, 大樱桃适宜在年降水量为600~800 mm的地区生长。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0%时, 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7%时, 叶片会发生萎蔫现象。在果实期发育期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1%~12%时, 会出现严重的落果现象。

2.3 光照

大樱桃是喜光果树。适宜年日照时数为2 600~2 800 h, 光照条件良好有利于提高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光照条件差时, 果实着色差, 成熟晚, 质量差, 产量低。

3 冠县种植大樱桃气候条件分析

如表1 所示, 冠县主要气候条件与大樱桃适宜条件比较, 除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略有不足, 其他气候条件均适合大樱桃的种植。

3.1 气温

根据冠县1981—2010 年气象资料分析, 冠县温度能够满足大樱桃各个生育期对积温的要求, 且年极端最低温度高于大樱桃冬季发生冻害的临界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日期, 最早在3 月9 日, 最晚在4 月16 日。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 ℃左右时, 花芽开始萌动平均在3 月25 日左右。根据大樱桃对各个生育期所需积温和以往种植经验, 分析得出大樱桃从发芽期至开花期和成熟期, 比烟台大樱桃主产区分别提前10、4、11 d左右, 如表2 所示[2]。冠县大樱桃花期至成熟期, 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7 ℃, 温度比较适宜, 使花期授粉好, 坐果率高, 有效提前了大樱桃成熟期并且提高了大樱桃甜度和品质。一些早熟大樱桃品种, 冠县比烟台主产区提前采摘11~14 d。

3.2 光照

大樱桃是喜光性强树种, 冠县日照时数虽然比大樱桃要求适宜光照条件偏少, 但大樱桃种植主要分布在砂或砂壤土上, 土质疏松, 通透性强, 对光有反射作用, 增强了树体对光的利用率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3]。冠县月日照时数12月最少, 1—5 月日照时数逐渐增加, 自8 月后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各月日照百分率多保持在47%~61%。从3 月25 日花芽期至6 月成熟期日照时数为753.3 h, 占年平均日照时数的33%, 而5 月日照时数为全年最高, 6 月次之, 此时段光照条件较充足, 对提高大樱桃品质、果实的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十分有利。

3.3 降水

冠县秋、冬、春季11 月至次年5 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13.1 mm,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0.7% , 其中: 冬季12 月至2月降水量明显偏少,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9%, 但大樱桃冬季处于休眠期需要水分不多;春季3—5 月年平均降水量83.5mm,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15.3%, 较大樱桃需水量不足;然而6— 10 月降水量为431.9 mm,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9.2%, 特别是7—8 月降水量较充足, 比较适合大樱桃生长需求。

4 大樱桃种植不利的主要气象灾害

4.1 霜冻

大樱桃从花芽初期到开花期容易受霜冻低温冻害。根据统计, 1981—2010 年3 月下旬至4 月地面最低温度0 ℃≤霜冻共出现75 次, 其中:3 月下旬共出现48 次, 年平均1.6 次, 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8.2 ℃, 出现在1982 年3 月25日的, 此霜冻低温对大樱桃花芽生长已构成严重冻害;4 月份共出现27 次, 年平均0.9 次, 地面最低温度为-0.2 ℃, 其中有13 年未出现霜冻, 概率为43.3%。终霜日最早为3 月6日, 最晚出在4 月27 日。根据资料统计显示, 霜冻低温冻害成减弱趋势, 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初花期提前, 但霜冻低温冻害存在着不确定性, 有个别年份出现倒春寒, 如遇低温霜冻, 对大樱桃发芽和开花影响较大, 甚至造成严重冻害, 直接影响产量。

4.2 干旱

冠县常出现春秋季干旱, 甚至出现冬春、秋冬连旱现象。在降水量和时间分布不均的年份春季干旱比较明显, 1981—2010 年降水资料显示, 春季3—5 月年平均降水量为83.4 mm, 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5.3%, 降水量最多的为154.4mm, 最少的为20.7 mm。3—5 月降水量正常年份占43%, 轻旱占27%, 中旱、重旱、特旱各占10%。大樱桃从3 月25 日左右开始萌芽期至5 月成熟期, 此阶段干旱对大樱桃的萌芽、花期授粉、果实膨大影响较大, 干旱是限制大樱桃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4.3 高温干旱

由于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部分年份雨季后推影响, 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易产生高温干旱天气。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显示, 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共出现≥35.0 ℃高温日数177 次, 平均每年5.9 次, 最多年份为15 次 (2005年和2010 年) , ≥35.0 ℃最长连续日数达6 d, ≥35.0 ℃最长连续日数5 d的有6 年, 2010 年自6 月13 日至7 月6 日成间断型持续高温, 并且2009 年6 月25 日出现极端最高气温达41.6 ℃, 创30 年极端最高。在30 年中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有7 年降水量比常年明显偏少, 易发生高温干旱天气, 其中分别出现2 年重旱和特旱年。此阶段高温干旱影响大樱桃花芽分化, 严重影响第2 年大樱桃产量和果质[4]。

4.4 冰雹

1981—2010 年冠县境内共出现冰雹形成灾害的共有29 次, 年平均1.0 次, 最多年有3 次, 有10 年无冰雹发生。冰雹灾害一年中在4—10 月均有发生, 且6—7 月发生较多, 5 月和8—9 月次之。从发生时间看, 多为15:00—20:00和3:00—6:00。根据统计, 发生区域多在本县西北部的北陶镇, 东北部的甘屯乡和东南部的桑阿镇一带, 大樱桃主产区冰雹发生几率的相对偏少。但由于冰雹灾害因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性, 强度变化各不相同, 所造成的灾害也各不相同, 轻则造成枝叶折断、果实受损, 严重的造成大片落果和烂果, 还会砸落、打烂叶片, 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

5 结语

冠县气候条件适宜大樱桃生长。冬季低温保证了大樱桃休眠所需要的冷积温, 且极端最低温度高于大樱桃受害临界温度。在大樱桃花期至成熟期, 光照充足、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冠县有天然的地理条件保障了大樱桃品质和产量, 并且能比烟台大樱桃提前采摘上市11~14 d。

干旱、霜冻低温冻害、冰雹是影响大樱桃种植主要气象灾害, 也是制约冠县大樱桃种植高产优质的瓶颈。特别是春秋季干旱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对大樱桃种植影响较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局地极端天气频发, 受其影响, 冠县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高温日数呈无规律增加, 温度有上升趋势, 夏季高温干旱且有上升趋势。其次是霜冻低温冻害对大樱桃种植的影响, 但霜冻低温冻害的发生存在着不确定性, 一旦发生, 轻者造成减产品质下降, 重者造成绝产,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分析认为:第一, 在大樱桃种植和引种方面, 不要盲目引种和套用外地的种植管理模式, 结合当地气候和种植经验, 应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例如, 大红灯、意大利早红等[5,6]。第二, 在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方面, 积极利用气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灾害预报预测发布平台, 加强有关部门联动, 实现资源共享, 积极提高预报预测和灾害防御能力, 采取人工干预、综合防治等措施。第三, 积极开展人工烟雾防霜技术和科学灌溉技术, 进行花期防霜免受霜冻低温冻害和干旱的危害。第四, 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喷灌和滴灌技术不但解决了土壤湿度问题, 达到节水目的, 还能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避免因干旱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对大樱桃种植的影响。第五, 积极做好冰雹灾害预报预警工作, 开展人工增雨消雹作业, 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冠县林业局.山东冠县大力发展樱桃特色产业[EB/OL].[2015-10-12].http://202.99.63.178/lyjj/2414/content-744854.html.

[2]赵春生.鲁中山区 (临朐) 种植大樱桃与烟台气候条件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5) :17207-17208.

[3]高崇吉.冠县鸭梨的特色与产地自然因素的关系[EB/OL].[2015-10-12].http://www.cqn.com.cn/news/zjpd/zljd/sd/51417.html.

[4]任曙霞, 张旭辉, 张银意, 等.连云港市大樱桃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S1) :100-103.

[5]马洪亮, 隋桂玲, 刘正杰, 等.诸城市大樱桃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烟台果树, 2004 (2) :3-4.

阳山县沙糖桔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篇8

阳山县沙糖桔种植面积规模大, 涉及人群广, 复杂的气候成为制约沙糖桔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次严重气象灾害可能造成成片绝收。前人已针对气候对沙糖桔种植的影响进行研究[1,2,3], 认为气候是种植沙糖桔的基本条件, 而土质影响沙糖桔的生长与品质[4,5], 管理技术与产量息息相关。该文主要通过相关统计资料、调查走访种植专业户等方法, 研究阳山气候对沙糖桔种植的利弊关系, 分析对种植不利的灾害性天气, 制定相关防御措施, 结合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气象信息以及防御建议, 以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1 阳山县沙糖桔种植气候条件

沙糖桔又名十月桔, 其生长发育要求12.5~37.0℃的温度, 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 气温高于37℃时, 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 一般年日照时数1 200~2 200 h的地区均能满足正常生长, 一般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沙糖桔种植。

阳山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 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雨水充沛, 光照充足, 春、秋短而夏日长。春季温和, 阴湿多雨;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秋季干爽, 常遇干旱;冬季较为寒冷, 少雨雪稀。阳山县境内海拔高度55~1 902 m, 气候要素垂直梯度大。全县年平均气温17.7~20.5℃, 南部较北部气温较高, 高海拔地区最低 (图1) , 冬季南北地区平均气温差达到1.0℃以上。年积温达到6 585.6℃, 日气温平均日较差8.3℃, 秋季可达10℃以上, 温差较大;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5.2~10.4℃;极端最高气温35.0~41.0℃, 极端最低气温-8.0 (高寒山区) ~-2.1℃。各地平均年降水量1 500~2 200 mm, 年平均日照时数1 555.9 h, 年平均相对湿度76.6%, 年蒸发量14 847.8 mm, 无霜期325 d, 年平均出现霜冻8.2 d, 除高寒山区外极少出现降雪天气。结合沙糖桔的适应气候条件, 除高寒山区外绝大部分乡镇均适宜种植沙糖桔, 而北部乡镇冬季气温较低, 种植管理要求高, 海拔较高乡镇种植则以早熟的八月桔为宜。

2 不利于沙糖桔生长的灾害性天气

受季风交替的不稳定性和地形影响, 阳山县灾害性天气种类多, 春有低温阴雨, 夏有暴雨和高温, 秋有干旱和寒露风, 冬有低温、霜 (冰) 冻或降雪。特别是春夏的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沙糖桔的危害大。

2.1 低温阴雨

2—4月沙糖桔由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过渡, 该时期常遇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 年均出现2次 (表1) 。2月21日起连续3 d或以上出现日平均气温≤12℃则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 不但气温较低, 并且伴随降雨, 日照不足, 对桔花的生长和开放造成较大影响, 造成花质差, 树体养分积累不够, 影响雄性花粉的活力和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 可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及生理落果严重, 对挂果率影响大, 直接影响当年产量。该时期也是催花催果的重要时期, 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喷打药物, 错过关键时节而影响挂果率。

(d)

2.2 暴雨强对流

暴雨过程使浅层土壤含水量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6]。4—6月沙糖桔经历盛花—谢花—第1次生理落果—第2次生理落果期, 雨水过多造成土壤孔隙缺氧, 根系呼吸困难, 嫌氧细菌活跃, 至根系发生毒害, 涝害还影响植株光合作用, 导致缺乏能量而影响植株生长。7—9月则处于果实膨大期, 遭遇暴雨强对流天气还会造成落果。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能导致严重落果灾害。阳山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暴雨 (表2) , 其中前汛期 (4—6月) 受季风和冷空气影响, 常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后汛期 (7—9月) 则受副高边缘的不稳定流场以及热带气旋影响, 强对流天气同样频发。

2.3 高温干旱

阳山县≥37℃年均高温日数7.2 d (表3) , 主要出现于7—9月, 最早6月, 最迟在9月。该时期属果实膨大期, 如遇较为明显的高温天气, 不但抑制生长, 还可能出现“日灼症”、“裂果症”和“落果症”等危害。进入秋季后天气干燥, 易发干旱, 正值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 干旱容易造成裂果或影响果实品质, 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d)

(d)

2.4 低温冻害

冬季是沙糖桔收成时节, 该季节易发生低温霜冻灾害, 会冻伤果实造成减收, 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果树根茎、枝干、皮层受冻, 影响来年生产。阳山县年均低温日数24.3 d, 年均霜冻日数8.2 d, 连续3 d以上霜冻年均1.2次 (表4) 。2008年阳山县遭遇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天气, 全县果树全面受灾, 受灾面积约为4 000 hm2, 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杨梅、七拱、阳城和杜步等沙糖桔大镇。受冻面积大的叶片 (受冻面积80%以上) 出现脱落, 冻伤面积一般的叶片 (50%~80%) 恢复较高。因叶片受冻严重, 落叶较多, 部分受冻果园将严重减产或绝收, 许多苗木及新种植的幼年树全部遭受冻害, 上部叶片重度冻伤。此次灾害范围广, 经济损失大。

(d)

3 应对灾害的防御措施

3.1 春季低温阴雨防御措施

在花蕾期及花期要注意多次喷施含锌、硼、镁、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这些元素为生长所需且易被吸收[7,8], 可增加有利于花器官发育的营养, 提高植株对低温寡照不利天气的抵抗能力, 增强雄性花粉的活力和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 顺利完成授粉受精。在谢花前约1周, 在喷施叶面肥中加入适量细胞分裂素, 以满足花器官发育对激素平衡的需要, 对提高坐果率, 减少裂果有一定作用。

3.2 暴雨强对流防御措施

一般沙糖桔种植土壤含水量不能超过45%, 种植沙糖桔适宜选择山坡种植, 避免沿江河或低洼地区种植, 雨季需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 浅松土, 使空气能及时进入土壤的孔隙, 让水分尽快蒸发, 并让部分根系接触空气, 进行根外施肥, 增加营养和抵抗力。

3.3 高温干旱防御措施

遇高温干旱天气, 及时进行人工灌溉改善小气候, 增加土壤湿度, 减低温度, 为防止夏日灼伤, 有条件的可以实施人工遮蔽阳光。

3.4 低温冻害防御措施

预防冻害, 可采用覆盖土地提高地温, 覆盖树冠防霜防冻防雨;亦可增施有机肥或高钾叶面肥, 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还可采用烟熏法提高小范围气温进行防冻。采摘阶段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分批适时采摘销售。

4 结语

阳山县总体气候适宜沙糖桔种植, 但较为频繁的气象灾害会影响产量, 造成经济损失, 应根据天气变化进行针对性技术防御, 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气象局可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等多渠道适时发布天气预报以及灾害防御指引, 有助于果农进行科学管理, 防御气象灾害,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沙糖桔是阳山县农业种植经济主要来源, 种植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分析阳山县沙糖桔种植气候条件, 结果发现:阳山气候总体适合沙糖桔种植, 也是影响沙糖桔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低温阴雨、高温干旱、暴雨强对流、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给沙糖桔种植带来不利影响, 要根据各类灾害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适时发布针对性的防御对策指引可避免或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沙糖桔,气候条件,气象灾害,气象服务,广东阳山

参考文献

[1]钟志成, 邓明, 丘志华, 等.广宁县种植沙糖桔的气候适应性和不利性分析[J].广东气象, 2012, 34 (1) :53-55.

[2]李建.西林县沙糖桔种植与气候成因的分析[J].吉林农业, 2013 (6) :204-205.

[3]黎宾燕, 何佳苗, 张艳玲.四会市沙糖桔栽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129.

[4]朱鑫, 陈恩, 黎旭荣.广东四会沙糖桔产区土壤-沙糖桔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J].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0 (2) :40-65.

[5]黎旭荣, 朱鑫, 陈恩.四会沙糖桔地球化学模型及适宜种植区划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14) :32-36.

[6]王二虎, 仝文伟, 霍继超, 等.暴雨过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分析[J].河南科学, 2010, 29 (1) :40-43.

[7]陈伟立, 陈意, 崔航, 等.广东省沙糖桔主产区果园土壤与树体养分状况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 2013, 42 (1) :5-7.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 篇9

1 种植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1 对温度的要求

播种的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cm深的温度达7~8℃, 此时的块茎不再休眠, 幼芽可以缓慢生长;如果地面下10cm处的温度达10~12℃, 此时的幼芽由于生长速度较快, 所以出土的速率也很高, 在马铃薯幼芽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是10~18℃;气温降到-0.8℃时幼苗会受到冷害, 气温降到-2℃使幼苗受到冻害, 有些茎叶将会变黑甚至枯死。马铃薯植株最适宜的温度是在21℃左右, 如果温度高于42℃时, 此时的马铃薯植株因高温会使茎叶停止生长, 温度降到-1.5℃时, 颈部会受到冻害, -3℃时茎叶将会全部枯死。马铃薯植株最适宜开花的温度是15~17℃, 发棵期在16~20℃时最适宜, 温度≤5℃或者是≥38℃时都不会开花, 温度降到-0.5℃时会使花朵受害, -1℃时会使马铃薯花朵死亡。结薯期的土壤温度在16~18℃时是最好的, 18~21℃的温度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越大, 越有利于马铃薯的高产, 夜晚温度低可以促进茎叶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块茎中, 如果夜晚温度高, 将会抑制茎叶制造有机物, 块茎的体积和重量增长速度较慢, 对马铃薯的产量造成影响。

1.2 对水分的要求

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 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 降水量在400~500m m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最有利。马铃薯在孕蕾到花期的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比较多, 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最高。如果马铃薯在开花期和花蕾形成期遇到干旱, 将会对马铃薯的产量有极大的影响。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的这一过程中, 块茎的增长量极为明显, 植株对水分也有很大的需求, 如果植株中的水分不足, 会影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 形成畸形的马铃薯块。在马铃薯块形成前, 一般要求土壤湿度是田间持水量的五分之三。在开花期和块茎生长期要保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为宜。块茎形成期有适量的水分就可以了, 在结薯后期要保持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对马铃薯进行收获的前7~8天内, 要对马铃薯停止灌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收获马铃薯。

1.3 对光照的要求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 在马铃薯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是不可少的。在生长期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 有利于马铃薯进行光合作用。在幼苗期、发棵期和结薯期, 都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幼苗在受到充足的光照后会使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幼苗颜色出现紫色, 且又短又壮, 只有这样的幼苗才能长成健壮的植株, 有利于高产丰收;在马铃薯发棵期要有长日照, 在结薯期时对白天光照的强度要大些, 光照时间不可以太长, 一般白天的日照时数在11~13h之间是最为合适的, 如果白天和夜间的温差较大, 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结薯和积累养分, 增加马铃薯的个头, 干物质积累多, 产量高, 如果在结薯期的光照时数超过15时, 虽然能促进植株生长, 但是却抑制了马铃薯的高产。

2 适宜马铃薯播种的时间范围

一般来说山西省临汾市的马铃薯播种时间可从春季日平均气温高于5℃的初日开始, 即3月14日, 至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0℃的终日即11月28日减去马铃薯的生育期天数之日结薯, 可持续数月。

3 山西省临汾市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3.1 热量条件

陕西省临汾市的年平均气温通常在10.5℃左右, 随着季节的变化温度温差的变化比较明显,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5.6℃, 最高气温为42.3℃, 积温有效性高, 临汾在5~9月份间的气候温和, 比较适合马铃薯生长。

3.2 降水条件

山西省临汾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27.4mm, 降水正常, 且降水在5月份略偏多, 在9月份降水特别多外, 其余月份的降水量比较少, 雨热同期, 基本上与马铃薯生产过程所需水量相吻合。

3.3 光照和太阳辐射条件

山西省临汾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17~2714小时, 且积温有效性高, 是华北地区光能资源高值区。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强度大, 时间比较长, 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 因为气候凉爽, 昼夜温差变化比较明显, 日照条件充足, 因此临汾适宜在春天播种早熟马铃薯品种。从5月下旬开始气温逐渐增加, 马铃薯结薯期有丰富的降雨量, 蒸发量远远小于降水量, 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充分, 对马铃薯幼苗和茎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还能增长块茎的形成。

4 增强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措施

马铃薯在开花后就进入了生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做好增花保花是马铃薯丰收高产的关键性所在。为了预防花絮脱落可以采取三个措施, 一是通过合理施肥, 改善土壤中的肥力, 由于临汾春季多风少雨, 容易干旱, 春播马铃薯的土壤墒情大部分都是借助于上年秋收后存储下来的水分或者是冬天积雪融化的水分所形成的, 单独这一点, 农民在每年秋耕时要注意深耕, 保留土壤中的水分, 降低蒸发速度。把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营养不均衡的矛盾消除了, 对植株的健康生长是有利的;二是对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要注意选择抗病虫品种, 要积极引进脱毒种薯育苗的技术, 把非抗病虫害的马铃薯品种逐渐淘汰, 对马铃薯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 合理轮作减少病菌的传播机会;三是对马铃薯的品种要注意调配。生育期较短是马铃薯的突出特点, 对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催芽等技术, 能使马铃薯在5月下旬出苗, 此时的气温刚好在15℃, 这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根据临汾的气候特点, 适宜搭配一些早熟的马铃薯品种, 以适应早熟上市的要求,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莫永坤, 何春萌, 曹怀亮等, 播期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09.

上一篇:向你致敬飘扬的八一军旗下一篇:社区工作调研报告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