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2024-05-26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精选9篇)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1

梨树县位于东北松辽平原腹地, 玉米一直是该县的主要栽培作物, 约占作物栽培总面积的70%, 素有世界第二条黄金玉米带之美称。随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和应用, 以及种植玉米产值的提高, 目前玉米栽培面积已达到作物栽培总面积的85%。梨树县栽培的玉米品种主要是高产优质耐密型, 如国审郑单958系列和以美国产先玉335为代表的先玉系列是当前农业生产上栽培的两大主要品系。但是, 农民在栽培过程中管理不科学, 种植密度不合理现象尤为突出, 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1 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

1.1 认为株多产量多

每一个新品种的推出都有相应的配套农业技术。但是,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却单纯把增加密度作为提高玉米单产的途径, 导致耐密型品种越种越密, 这是对种植密度的一种错误思维方式。

1.2 农机农艺不配套

品种间的适宜密度不尽相同, 不同地力、不同地势同一品种的播种密度也不同, 老式不可调的农机具播种密度与新品种技术要求不配套, 导致播种后密度过大或过稀, 而过稀的无法补种, 过密的又没有合理的办法间掉, 成为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又一因素。

1.3 栽培技术应用不灵活

不同品种播种密度不尽相同, 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种植的密度也不同。“肥地宜密, 薄地宜稀”, 而有的农民却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原则, 无论肥地还是薄地都采用同一密度标准播种。

1.4 管理粗放

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已经进入精耕细作时期, 由于农民素质低, 生产管理粗放。对春天备耕的农业生产内容不做彻底掌握和详细了解, 播种时随意将种子下地, 定苗时又漫不经心。

1.5 传统思想

农民“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思想与现代的精准农业背道而驰。播种量超常规, 不仅增加了生产投入, 还会因农民种地喜苗导致田间密度过大。

2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合理密植能增产, 可妥善解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 并能充分利用光、水、肥、气、热, 同时增加了同化物的实际积累, 从而提高经济产量。

2.1 密度增大

玉米密度增大, 株间的温差变小, 白天的温度则越密越低。玉米生长盛期一般正值雨季, 田间湿度增加, 使玉米易感染大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同时, 种植密度增大, 耗水量增多, 对土壤水分需要增加, 尤其遇到干旱较重的年份土壤会严重缺水, 使田间蒸发量增大, 植株间相互争水, 根系吸收的水分根本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加之空气干燥, 植株就会因体内水分缺乏, 从而影响雌穗抽出和雄穗花粉的正常生长发育。密度增加使植株叶片相互遮荫较重, 光照减弱, 延迟植株的生长发育, 造成贪青晚熟, 还会降低受粉率, 增加秃尖和空棒率。随着密度的增加, 根系垂直、水平分布有缩小趋势, 植株体细胞纵向伸长, 因此茎秆节间变长变细, 机械组织韧性变差, 降低了抗倒伏能力。此外, 密度增大还会使植株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从而造成穗粒数减少, 百粒重降低, 空秆率提高, 有效穗数减少。

2.2 密度减小

玉米种植密度减小, 单株穗粒数、百粒重因单株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而增加, 但单位面积整体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有效穗数过少, 因此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3 确定合理种植密度的措施

3.1 品种

密度与品种关系最为明显, 在同一地区同样条件下品种株高、叶数和叶向有很大差异, 所以同一地区的适宜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晚熟品种植株高大, 茎叶繁茂, 单株生产力高, 需要较大的个体营养面积, 应适当稀些;反之, 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 茎叶量较小, 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较小, 可适当密些。根据叶片的伸展方向确定品种种植密度, 叶片平展, 种植密度要小;叶片收敛向上, 种植密度要大;叶片半收敛, 种植密度大小介于前两者之间。如郑单958中早熟, 植株叶片收敛向上属矮株耐密型, 播种株距应为26.64~29.97cm;三北6号中晚熟, 植株叶片平展属稀植大穗型, 株距应为36.63~39.96cm;而先玉335中早熟、植株叶片全收敛但植株长势较高, 播种株距为29.97~33.30cm (垄距为60cm) 。

3.2 气候条件

玉米适宜的密度随温度、降雨量、日照条件不同而异。梨树县域东南高西北低, 年有效积温南低北高, 降雨量南大北小、无霜期南短北长。适宜密度北部应增大一些;南部应缩小一些。

3.3 管理水平

玉米在田间需要及时进行中耕管理以调节土壤耕层的水、肥、气、热。适宜密度随不同栽培水平而改变, 生产水平越高适宜密度越大。

3.4 肥水条件

不同地域、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有很大差异,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壤肥力地块播种密度也不相同。肥力高的地块播种密度可适当增大一些, 肥力差的地块播种密度应适当减小一些。密度越大, 蒸发耗水也越大, 密植后从土壤中带走的水分也越多。因此, 有水浇条件的地块适宜密度应加大。

摘要:分析了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确定了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措施, 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吉林梨树

参考文献

[1]陈永欣.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J].山西农业, 2001 (11) :22-23.

[2]侯旭光, 冯勇生.玉米种植密度若干问题的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2 (6) :22-23.

[3]赵万庆, 岳尧海, 张志军.青贮玉米栽培和发展前景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 :54-55.

[4]刘文杰.玉米栽培种植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 (9) :7.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2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玉米作为我国粮食资源方面的战略性物质,除了是高产粮食作物之外,还可以作为饲料或工业原料,因此,如何提高玉米单产的问题便成为我国粮食问题解决的关键。寻甸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昆明市北部,属乌蒙山系,其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土壤相对贫瘠,在种植玉米时又往往播种过稀,不能很好的利用土地,导致玉米的单产较低。针对这一状况,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就变得十分重要了[1]。不难发现,群体叶面积总会随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提高了群体的光合速率,使植株的光合产物逐渐增加,并最终提高作物的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准备

供试玉米品种为“足玉5号”,由云南足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该品种颗粒饱满,抗伏倒,株型紧凑上冲且出籽率为87.5%左右。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在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进行,柯渡镇地处寻甸县西南部,位于东经102°50′~102°51′、北纬25°30′~25°41′。境内最高海拔2 963 m,最低海拔1 716 m,相对高差为1 247 m,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13.2 ℃,无霜期240 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达1 034 mm。

本次试验采用了3种行距来种植玉米,第一种为50 cm的等行距,第二种为60 cm+40 cm的宽窄行,第三种为60 cm的等行距。对应3种行距,其种植密度分别为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在此基础上,分3次重复进行随机分区,共可得到27个区。等行距60 cm占5行一区,其他两种行距为6行一区,每区占地18 m2。在播种之前,施加600 kg/hm2三元复合肥,然后于2014年4月26日正式进行人工的玉米点播。玉米生长期间,在大喇叭口期每15 d浇水1次,并追施600 kg尿素,在拔节期和开花后也每15 d浇1次水。玉米在9月底进行收获测量[2]。

1.3 调查情况

播种好玉米后,在其生长时期需要隔5 d进行1次叶长、叶宽和株高的调查,在其成熟期进行株高、第3节的茎粗以及穗位高等性状的调查。另外,在50 cm等行距的区内抽取位处中间的4行进行测试,在60 cm+40 cm宽窄区内同样抽取位处中间的4行进行调查,而在60 cm等行距的区内,则收取位处中间的3行进行产量的计算。当玉米收获并自然烘干后,挑选10穗(以每区平均穗质量进行选取)来考种,具体考种内容为穗粒和百粒的质量。最后,依据每区籽粒的相关产量,可计算出每区实际的产量。

1.4 分析数据

利用Excel与DPS 9.0对试验采集数据进行显著性、通径、相关性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高与穗位高变化情况

株高与穗位高在玉米植株的有关性状里是比较稳定的两个因素,属于玉米品种的自身表现,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信息可看出,玉米植株的株高会因为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同时,当植株种植密度由52 500~67 500株/hm2时,植株高度增加的比较快,而当种植密度由75 000~82 500株/hm2时,则植株高度增加的比较慢。至于穗位高,也同样会随植株种植密度的提高而提高,由60 000~67 500株/hm2,或75 000~82 500株/hm2时,穗位高会有比较快的增加,而由67 500~75 000株/hm2时,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则增长缓慢[3]。

植株种植密度过小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但如果植株种植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植株之间的资源竞争过于激烈,且影响到群体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导致植株茎秆逐渐变细、穗位升高、生长势弱且重心上移,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因此,只有合理种植玉米,控制其植株密度,才能保证其健壮生长,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2.2 穗夹角变化情况

经过实践可以得出,玉米穗夹角会因密度的扩大而随之减小,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玉米密度增加后会导致玉米植株之间的间隙减少,上层叶片会阻拦住下层叶片的通光度,通风条件也会随之减少,这样玉米植株的穗轴不能得到充分的空间生长,导致穗夹角变小。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植株,而雌穗通常比雄穗要低,如果穗夹角不能满足花粉的正常掉落,便会有一部分花丝不能够正常完成授粉,不能正常的形成籽粒,就会降低玉米植株的结实率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植株的穗夹角减少还会导致植株授粉不匀称,从而影响产量。

2.3 空秆率变化情况

玉米空秆现象也会影响到你玉米的产量,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玉米植株上缺少果穗或者是有果穗但却不结实,如果一定区域中出现这种现象的植株较多的话会使得穗数减少,对玉米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通过观察往年的玉米产量可以得出,在忽略掉外部因素影响的条件下,玉米植株越密集空秆现象发生的概率就越高。穗数的不足可以通过降低玉米植株之间的密度得以补偿,因为在一定程度下植株密度越小双穗率越高,反之则低,当密度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后甚至还可能出现空秆。在植株密度较小时,植株得到的营养面积以及通风通光情况都会较好,植株的光合作用比较强烈。但当植株的密度增大时,单株所能获得的营养分比较密度小时便少的很多,而且由于密度较高,植株间的通风通光设施也不会理想,植株之间的矛盾也会显得突出,穗数减少。所以,植株的密度情况直接会影响到穗数的多少,对玉米的空秆现象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设置合适的植株密度可以让玉米植株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产量,减少空秆率。

2.4 产量性状变化情况

要想将玉米的产量相关性关系进行协调处理,并考察出玉米植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具体影响,就不得不将重点放在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上[4]。

本次试验中,对于得到的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可知,种植密度对于虚尖的影响处于显著的水平,对行粒数的影响处于极显著的水平。这说明虚尖与行粒数因种植密度的变化会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另外,虚尖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行粒数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

对种植密度和穗长、穗粗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两者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且穗长与穗粗都因种植密度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

对种植密度对千粒质量与穗行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千粒质量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且其因种植密度的增加会逐渐降低。

最后,对种植密度与穗行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穗行数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且因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5]。

3 结语

因为寻甸地区独有的生态特征,玉米的密度一般比较稀薄,所以单产也是远远超过我国的其他地区。经过以往的实践证明,适当的增加玉米植株的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如果密度过大的话不但不会起到增产的作用,还会使得玉米产量降低。本试验所得结论,希望能够对昆明地区玉米合理种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战东,肖俊夫,于景春,等.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11):125-131.

[2]周旭梅,高旭东,何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3):107-110.

[3]王铁固,赵新亮,马娟,等.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6-18.

[4]柳茜,傅平,刘晓波,何春,孙启忠.种植密度对6个青贮玉米品种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5(5):54-57.

[5]段宏凯,李卫东,王锦慧,等.密度与行距对协玉3号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5(8):936-941.

夏播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海门市四甲镇合兴村, 试验田前茬西瓜, 土质砂壤土, 肥力较好。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高产、优质新品种苏玉29号。苏玉29号在春季新品种品比试验中, 表现出高产、抗逆性强等特性, 有望在海门市进一步推广种植[6]。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设5个密度水平, 分别为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 行距均为60 cm, 株距分别为37.0、31.7、27.8、24.7、22.2 cm;2次重复, 共计20个处理。8月6日播种, 采用直播方式, 8月27日定苗, 各小区同一施肥水平。

1.4 试验记载

试验进行定点观察和考种记载, 记载项目有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尖、穗总粒数、产量、倒伏情况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 随着密度的增加, 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密度为6.00万株/hm2时, 产鲜穗达12 835.5 kg/hm2;当密度增加到6.75万株/hm2时, 产量达最高, 产鲜穗12 861.0kg/hm2, 产量比前一个密度略有增加;当密度继续增加到7.50万株/hm2时, 产量下降明显, 仅产鲜穗12 288.0 kg/hm2。单穗重与双穗率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

2.2 不同密度对株高、穗位和倒伏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 随着密度增加, 株高和穗位均呈上升趋势, 分析认为密度增加会造成个体间养分竞争加大, 使得个体向上生长以争取养分, 株高和穗位均呈上升趋势, 茎秆粗壮度则下降;密度增加后, 也造成群体通风通光性变差, 更加重倒伏风险, 当密度高于6.00万株/hm2时, 倒伏率大幅提高, 因是夏季播种, 后期可能会遇到台风来临, 高密度的倒伏比低密度的情况将更严重,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

2.3 不同密度对穗长和穗粒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 随着密度增加, 穗长、穗粗、行粒数、单穗鲜重均呈下降趋势。当密度低于6.00万株/hm2时, 穗长、行粒数下降缓慢, 当密度高于6.00万株/hm2时, 穗长与行粒数则显著下降。穗粗、穗行数则变化不明显。

2.4 不同密度对鲜穗商品性影响

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商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鲜穗商品性直接关系收益。鲜穗商品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变差, 由表3可知, 随着密度增长, 秃尖长呈增长趋势, 有效穗长 (穗长-秃尖) 呈下降趋势, 卖相变差, 密度6.75万株/hm2相比密度6.00万株/hm2, 有效穗长显著下降达3.2 cm, 商品性下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关键因素。随着密度增加, 苏玉29号单产呈先增后减趋势, 当密度增加到6.75万株/hm2时, 产量达最高, 当密度为6.00万株/hm2时, 产量次之, 产量差距不大。随着密度增加, 苏玉29号的株高增加, 穗位升高, 双穗率下降, 植株茎秆变细, 倒伏率增加, 当密度高于6.00万株/hm2时, 倒伏程度加剧。随着密度增加, 苏玉29号的鲜穗商品性下降, 当密度达到或高于6.75万株/hm2时, 以小穗、秃尖穗居多, 商品性下降明显。在鲜食玉米实际生产中, 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率是不对等的, 最终还是要综合衡量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综上所述, 该品种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 株高适中, 产量较高, 鲜穗商品性较好、效益最高, 抗倒性较好, 是苏玉29号在海门市种植的最适密度, 建议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予以推广。

摘要:以苏玉29号为材料, 研究夏播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与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单产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鲜穗商品性则随着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株高和穗位随着密度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苏玉29号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 株高适中, 产量较高, 鲜穗商品性较好、效益最高, 抗倒性较好, 是该品种在海门市种植的最适密度。

关键词:玉米,密度,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孔令杰, 许永锋, 孟庆长, 等.不同种植密度对苏玉20和郑单958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1 (10) :67-69.

[2]吕丽华, 王璞, 易镇耶, 等.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07, 15 (20) :78-81.

[3]滕树川.夏播玉米密度对不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13, 11 (增刊1) :65-67.

[4]张新, 王振华, 宋中立, 等.不同产量水平下郑单18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2) :86-87.

[5]白志英, 李存东, 郑金风, 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0, 25 (增刊1) :166-169.

论如何在玉米种植中合理灌溉 篇4

关键词:玉米种植水资源灌溉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32-01

1 引言

我国目前用于灌溉水资源的污染程度随经济的发展也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据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我国已有将近2/3的湖泊达到富营养化的程度,而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指废水通过排水管道等途径直接进入到受纳水体引起的污染,而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地面的各种污染物质如城市垃圾、农村家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它有害有机物),从非特定的地点随暴雨生成的径流进入受纳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对,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具有不确定性,污染负荷的时空差异性大的特点。在非点源污染引起的各种水环境问题中,不同的地区起主导作用的污染源类型不同。

根据产生污染物的非点源污染体的不同,可分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采矿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城市非点源污染,施工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林业活动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及其它类型的非点源污染。从给水质带来污染的普遍性来看,而由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最普遍影响程度又最大的非点源污染,在大面积流域内,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及其它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大量进入水体,这也直接导致了湖泊等受纳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加剧。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来自于土壤圈中的农业化学物质,因而它的产生、迁移与转化过程实质上是污染物从土壤圈向其它圈层尤其是水圈扩散的过程,农业非点源污染本质上是一种扩散污染。对其机理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土壤圈中的行为;二是污染物在外界条件下(降水、灌溉等)从土壤向水体扩散的过程。前者是研究的基础,后者是研究的重点和关键。对农业化学品在土壤中的行为及作用机理,土壤学家似乎更为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2 我国灌溉玉米用资源现状

目前我国在控制治理工业和城市等点源污染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方法,而对占有较大污染负荷的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却收效甚微。农田氮磷一旦进入水体,治理的成本迅速增加,据估计,现在处理一吨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本大概需要0.5元-0.7元,而氮磷的去除又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无疑又加大了处理成本。目前有建议考虑环境成本实现绿色GDP的发展,其实质就是不能将环境作为一种免费资源而随意挥霍。在控制方法上,许多学者提出应遵循“谁污染谁交费”的原则,这些经济措施针对点源污染产生的很好的效果,对于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有较多的研究试图通过排污收费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对象过于庞大且规模又相对较小,同时农业生产有较强的政策性,控制效果不甚理想。农业生产是一个多目标的生态系统,而目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仅将其作为单产量目标生产系统来处理,而忽视了环境目标的实现。

氮素是玉米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施用氮肥都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是重要的是环境污染因子,当水体中总氮浓度达0.12~0.15L/mg上时,即被视为富营养化水体。目前农田氮素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地表水环境恶化、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农田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对当今世界水质恶化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但其运移规律和形成机理等都不太清楚,因此由农田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的产污机理、影响因素及其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和调控对策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3 目前控制玉米地种植的途径研究

3.1 玉米地施肥管理

施肥时养分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相匹配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集中深施基肥,之后追肥采取少量多次也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养分流失风险。此外依靠作物、秸杆、牲畜及人粪便、豆科植物、有机绿肥,特别是微生物型肥料以替代化肥。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恢复土壤自身的良性生态系统,同时,由于微生物型肥料的活性菌体固氮、解磷、解钾作用及菌体活性与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磷、钾浓度之间的调控作用,使土壤中的供肥机制稳定而持久,最终降低养分的流失量。

3.2 合理灌溉玉米地

不同灌溉方式土壤养分流失情况不同,一般按下列顺序递增:喷灌<淹灌<沟灌。农田各种水体中磷的浓度,田面水>地表排出水>灌溉水>渗漏水。这是由于灌溉水进入农田后,经过蒸发浓缩,以及土壤中养分向水层释放作用等过程,使得田面水中氮磷的浓度升高,特别是施肥后几天内,田面水中养分的浓度可达到较高的峰值。所以加强田间水灌溉管理,采用浅水勤灌,干湿灌溉,减少排水量,可有效达到降低稻田磷污负荷量。

3.3 改进栽培和耕作玉米地制度

多数情况下土壤侵蚀是由于直行耕作而不是沿土地的自然等高线耕作引起的。在中等坡度的土地上进行等高线耕作,可以减少土壤损失达50%以上。通过研究不同农作物对氮,磷吸收特征和互补性采取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方式,可充分提高土壤中养分利用率,减少损失。传统的农作方法是在收获以后去除作物残茬,这使土地在整个冬季处于裸露状态并容易受到侵蚀。虽然农田径流产生量与农田耕作方式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农田泥沙和养分流失在传统耕作农田中明显高于免耕农田。

3.4 植被过滤带和草地、河岸缓冲林带建设

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立合理的草地或林地过滤带,可大大降低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农田与水体之间存在的植被缓冲带有将农田与水体隔开的作用,当地下水从农田流向水体时,植被缓冲带起到两种效应:一是对地表径流起到滞缓作用,调节入河洪峰流量;二是有效地减少地表和地下径流中固体颗粒和养分含量(陈利顶等,2000)。陈金林等(2002)在太湖地区的研究也表明,适当的林带对NP的净化效果分别为30%~50%和29%~86%。

3.5 利用湿地去除非点源养分污染

农田中增加一些湿地面积,可有效地控制养分流入水体。有150个人工塘的巢湖小流域,水塘仅占不到5%的面积,但可截留该区径流中90%的养分。在滇池流域处理农田径流废水中就使用了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措施,由漂浮植物池、挺水植物池以及草滤带组成的人工湿地,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面源主要污染物去除TN率达到60%。且工程具有投资少,效益好,运行管理方便以及抗面源污染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人工湿地正常运行情况下,TN平均去除率达到47.8%,TP去除率在50%左右,如农田与水体间的湿地宽度能达到50m以上,便能减少进入水体的89%的氮和80%的磷。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的农业管理措施,利用养分流失的规律和总量,并通过将环境负荷与经济效益比较,揭示了玉米地施肥措施对环境效应的影响,权衡利弊,指导当前的化肥施用,减少养分流失,增加经济和环境效益,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进行, 试验田前茬种植小麦, 土质为砂姜黑土, 肥力中等。供试田玉米品种为耐密型品种郑单958, 经种子包衣处理。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密度处理, 分别为:5.25万株/hm2 (A) 、6.00万株/hm2 (B) 、6.75万株/hm2 (CK) 、7.50万株/hm2 (C) 、8.25万株/hm2 (D) 。3次重复, 随机排列[3,4]。小区面积28.8 m2 (4.8 m×6.0 m) , 等行距种植, 行距60 cm。小区间走道80 cm, 区组间走道1 m, 两头设4 m保护行。

1.3 田间管理

小麦收获后用大型拖拉机浅旋耕灭茬, 秸秆全量还田, 基施纯N 165 kg/hm2、P2O558.5 kg/hm2、K2O 135 kg/hm2。6月7日用播种器人工点播2粒/穴。6月28日定苗, 7月3日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7月5日喷施咽嘧磺隆除草, 7月9日追施尿素450 kg/hm2, 9月4日喷施氯氰菊酯、吡虫啉、三唑酮防治3代玉米螟、蚜虫、锈病[5,6]。

1.4 调查统计

收获前每小区对角线取3点, 每点连续取10株, 调查穗粒数, 收获时每小区取中间4行, 每行从中间连续收20株, 脱粒晒干后计产, 从各小区中随机取200粒左右计算百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由表1可知, 当种植密度不超过8.25万株/hm2时, 玉米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可知区组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2) 。

2.2 玉米穗粒数分析

由表3可知, 在一定密度范围内, 随着种植密度增加, 玉米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对穗粒数进行方差分析 (表4) , 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注:表中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 大写字母表示1%显著水平。

(粒)

2.3 玉米百粒重分析

由表5可知, 在一定密度范围内, 随着种植密度增加, 玉米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对玉米百粒重进行方差分析 (表6) , 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 种植密度在5.25万~8.25万株/hm2的范围内, 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栽植6.00万株/hm2与5.25万、6.75万株/hm2产量差异不显著, 与栽植7.50万、8.25万株/hm2差异极显著;栽植8.25万、7.50万株/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与其他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耐密型品种郑单958 (蒙城县推广品种) 最佳栽植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 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呈下降趋势, 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摘要:进行了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5.25万~8.25万株/hm2范围内, 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呈下降趋势, 耐密品种郑单958在蒙城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产量结构

参考文献

[1]高翔, 陶廷英, 邓培延, 等.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玉米黔单21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9) :29-31.

[2]刘化涛, 黄学芳, 黄明镜, 等.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9) :32-34.

[3]张应龙.不同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 2010 (8) :986.

[4]方正, 乐自祥, 王祥, 等.品种、密度、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17) :13-14.

[5]杜亚斌, 杨建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试验报告[J].甘肃农业, 2010 (8) :86-87.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6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性状

北安市是黑龙江省的第四积温带, 是传统的麦豆产区, 但近些年, 受气象因素和价格的影响, 小麦种植面积在逐渐下滑, 同期的玉米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到目前为止, 玉米种植面积已接近我市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现在主要以米豆轮作为主。虽然农户的种植意识也在逐渐由传统的稀植大穗型向现在的密植种植模式转变, 但由于种植密度的不合理导致玉米产量性状的不理想, 进而直接影响产量, 为进一步探索玉米在不同密度下, 产量性状的变化, 用于指导我市玉米产业的发展, 特设立本项试验, 为我市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我市现在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北安市二井镇建革村, 北纬48°19′13″、东经126°29′26″, 海拔290m, 土壤为薄层黑土, 全氮1.43g/kg、碱解氮235.0mg/kg、有效磷64.1mg/kg、速效钾326mg/kg, 前茬为大豆茬, 秋季深松, 深松深度30cm以上, 耙地起垄后达到待播状态。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不设重复, 每个处理520m2, 65cm垄作, 16行区, 行长50m, 试验共分如下5个处理。

处理1:播种密度5 400粒/667m2;

处理2:播种密度6 000粒/667m2;

处理3:播种密度6 600粒/667m2;

处理4:播种密度7 200粒/667m2;

处理5:播种密度7 800粒/667m2。

1.4 试验实施

试验采用机械精量点播, 播种期5月1日, 施种肥25kg/667m2 (尿素6.7kg+磷酸二铵13.3kg+硫酸钾4kg+硫酸锌1kg) , 拔节期追施尿素15kg/667m2, 常规田间管理。

2 试验调查与分析

2.1 物候期调查

由表1得出:各处理间在出苗期和拔节期没有差异。但进入吐丝期开始后, 随着密度的增加, 生育期稍有延后, 具体表现在处理1和处理2相同, 处理3、处理4和处理5相同, 但相比处理1和处理2略有延迟, 进入成熟期后播种密度大的处理表现出延后成熟的现象, 在成熟期上看, 处理4和处理5表现明显比最低密度的处理1延后3天。由此可看出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在栽培密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 生育期略有延后。

2.2 产量性状调查

由表2得出:处理1与处理2在株高上基本接近, 但从处理3开始, 随着密度的增加, 株高有增加的趋势, 但差距也不是很明显, 从每穗粒数这一产量性状上看, 随着密度的增加, 穗粒数在逐渐下降;空杆率这一性状上表现也是这样一个特点, 就是随着密度的加大, 空杆率在逐渐增高, 尤以处理5表现最多, 空杆率达到7.3%;在秃尖长度这一性状上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加大, 凸尖长度在增加;但百粒重这一产量性状上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加大, 百粒重有下降的趋势, 最低密度与最高密度之间百粒重的差距在0.8g;产量性状上表现为处理1的产量最低, 平均产是570.3kg/667m2,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开始是增加的, 处理3的产量表现达到了峰值, 平均产为620.1kg/667m2, 处理4的产量开始下降, 但与处理3相比, 差距很小, 只有2.5kg, 但到最高密度后, 产量开始下降, 处理5的产量与处理3和处理4的产量差距较为明显, 因此可以得出, 处理3和处理4的产量性状都高于其他处理, 而且两者之间产量基本无差异, 由此可得出该品种播种密度在6 600~7 200粒/667m2之间时产量表现最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 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生育期有延迟的现象;而且, 伴随着密度的增加, 空杆率开始增高, 秃尖长度增大, 而且百粒重也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从试验结果看, 随着密度的增加, 产量也在增加, 但到一定密度后产量开始下降, 在本实验中, 处理3与处理4的产量高于其他处理, 且处理3与处理4的产量差距很小, 由此可看出, 德美亚1号品种的播种密度在6 600株/667m2和7 200株/667m2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刘国栋, 王宝河, 郑学, 等.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3) :66.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孜州丹巴县聂呷乡聂呷村进行, 海拔2 550 m, 年平均气温12℃, 年平均降水量613.9 mm, 无霜期188~306d, 年日照长达2 242.6 h。砂壤土, 地块平整, 排灌方便, 阳光充足, 前茬直播玉米。基肥施圈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300kg/hm2, 然后耕地, 人工碎土, 平整土地。于4月9日播种, 采用宽窄行穴播, 密度67 500株/hm2。

1.2 参试组合

试验选用甘孜州农科所自主配制的田间鉴定和组合观察表现优异的6个早熟组合为试验材料, 统一保密编号为早1、早2、早3、早4、早5、早6。阿单9号, 当地主推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以甘孜州主推早熟玉米品种阿单9号为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4.4 m2 (4.0 m×3.6 m) 。小区间走道0.5 m, 四周设有1 m以上保护行, 保护行种植当地主推玉米品种。

1.4 试验方法

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打, 晒干计实产。每重复中间3行, 随机选取10株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 测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并测出籽率。

数据采用Excel 2003处理, 运用DPS 7.0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玉米生育期和农艺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各品种玉米出苗至成熟为146~152 d, 早4组合成熟较早, 生育期比CK短5 d, 早1比CK长1 d, 其余组合比CK短1~2 d。各品种玉米株高271~305 cm, 以早2最高, 比CK高24 cm;早5最低, 比CK低10 cm。穗位高116~135 cm, 以早2最高, 比CK高22 cm;早4最低, 比CK高3 cm。双穗率以早4最高, 为38.0%, 其次为早3, 双穗率为22.0%。各参试组合的空秆率、倒伏率、折倒伏率均为0。

2.2 各品种玉米经济性状调查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各品种玉米穗长17.30~19.67 cm, 果穗最长的是早1, 最短的是早3。秃尖0.5~1.3 cm, 秃尖最长的是早6, 最短的是早3和早4。穗轴粗4.30~4.93 cm, 最细的是早5, 最粗的是早2。行粒数36.63~45.80粒, 最多的是早6, 最少的是早4。百粒重23.67~32.33 g, 最重的是早4, 最轻的是早3。出籽率83.73%~89.31%, 最高的是早6, 最低的是早2。粒色均为黄色, 轴色除早3红色, 其他均为白色。

2.3 各品种玉米产量调查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 各品种玉米产量为8 867.3~12 019.2kg/hm2, 5个参试组合的产量高于CK, 1个参试组合的产量低于CK。产量最高的是早3, 比CK增产23.47%;其次是早2, 比CK增产9.78%;再次是早4, 比CK增产6.87%;产量最低的是早1, 比CK减产8.91%。方差分析表明 (表4) , 参试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显著性比较表明, 参试组合早3显著高于早2, 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和CK;其他组合与CK差异不显著。

注:小区测产面积5.2 m2。

3 品种综述

(1) 早3。该组合在试验中产量12 019.2 kg/hm2, 位居第1位, 较对照增产23.47%, 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苗期长势强, 整齐, 抗倒伏能力较好, 生育期149 d, 黄色, 半硬粒, 红轴。株型半紧凑, 株高285 cm, 穗位高121 cm, 穗长17.30cm, 穗粗4.77 cm, 秃尖0.5 cm, 穗行数15.40行, 每行粒数42.27粒, 百粒重23.67 g, 出籽率84.03%, 双穗率22.0%。

(2) 早2。该组合在试验中产量10 686.5 kg/hm2, 位居第2位, 较对照增产9.78%。该组合苗期长势强, 整齐, 抗倒伏能力较好, 生育期150 d, 黄色, 马齿, 白轴, 株型半紧凑, 株高305 cm, 穗位高135 cm, 穗长19.00 cm, 穗粗4.93 cm, 秃尖1.0 cm, 穗行数18.23行, 每行粒数39.77粒, 百粒重28.67g, 出籽率83.73%。

(3) 早4。该组合在试验中产量10 403.8 kg/hm2, 位居第3位, 较对照增产6.87%。该组合苗期长势强, 整齐, 抗倒伏能力较好, 生育期146 d, 黄色, 半硬粒, 白轴, 株型半紧凑, 株高296 cm, 穗位高116 cm, 穗长17.33 cm, 穗粗4.60 cm, 秃尖0.5 cm, 穗行数13.45行, 每行粒数36.70粒, 百粒重32.33 g, 出籽率85.59%, 双穗率38.0%。

(4) 早6。该组合在试验中产量10 309.6 kg/hm2, 位居第4 位, 较对照增产5.91%。该组合苗期长势强, 整齐, 抗倒伏能力较好, 生育期150 d, 黄色, 马齿, 白轴, 株型半紧凑, 株高284 cm, 穗位高122 cm, 穗长18.67 cm, 穗粗4.40 cm, 秃尖1.3 cm, 穗行数15.40行, 每行粒数45.80粒, 百粒重26.33g, 出籽率89.31%。

(5) 早5。该组合在试验中产量10 217.3 kg/hm2, 位居第5位, 较对照增产4.96%。该组合苗期长势强, 整齐, 抗倒伏能力较好, 生育期150 d, 黄色, 马齿, 白轴, 株型半紧凑, 株高271 cm, 穗位高125 cm, 穗长19.27 cm, 穗粗4.30 cm, 秃尖1.2 cm, 穗行数15.40行, 每行粒数40.47粒, 百粒重29.00g, 出籽率88.43%。

4 结论与讨论

5 个参试组合 (除早1外) 生育期均小于阿单9号 (CK) (151 d) 属早熟组合, 且株型适中, 抽穗整齐, 抗倒伏, 后期熟色好, 产量高于阿单9号 (CK) , 适应甘孜州高山、半高山区域种植。其中, 早3组合生育期适中, 双穗率达22.0%, 综合经济性状优, 产量达12 t/hm2以上, 极显著高于阿单9号 (CK) , 有很好的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 可参加下一年甘孜州区试。早2、早4、早6、早5组合, 综合性状较优, 可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其他农艺性状, 以备将来筛选利用。

参考文献

[1]胡继华, 曾皓.川西高原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 2003 (1) :55-58.

[2]梁显有.秦巴山区中高山玉米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及发展方向[J].玉米科学, 1998 (3) :42-44, 60.

[3]张志国, 王国良, 余永芬, 等.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性状改良趋势探讨[J].种子, 2002 (6) :63-65.

[4]江家荣.甘孜州玉米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J].玉米科学, 1997 (1) :32-33, 38.

[5]田野.育种新方向-密植与理想株型[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4) :220.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4—9月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官路村某农户的承包地里进行。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渭北旱塬沟壑区 (东经107°, 北纬35°) , 海拔1 098 m。年降水量584 mL, 多集中在7—9月。试验地为内陆半干旱气候, 土壤为壤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郑单958。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密度处理, 分别为3 000、4 000、5 000、6 000株/666.67 m2。3次重复,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25.2 m2, 行长7 m, 行距0.6 m, 6行区, 走道0.8 m。

籽粒成熟期收获, 全区测产,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分析处理[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栽培密度为5 000株/666.67 m2时, 玉米产量最高, 达到829.6 kg/666.67 m2;栽培密度为6 000、4 000株/666.67 m2时产量次之, 分别为755.1、701.3 kg/666.67 m2, 栽培密度为3 000株/666.67 m2时, 玉米产量最低, 为611.8kg/666.67 m2。对该试验的玉米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可知, 各密度间的产量差异显著。故以各密度的小区产量平均数为标准进行新复极差测验。从表2可以看出, 4个不同密度在1%水平上均表现为极显著。

2.2 密度回归模型和推荐密度

根据试验数据, 对产量 (y, kg/666.67 m2) 与密度 (x, 株/666.67 m2) 进行回归模拟, 得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4.1×10-5x2+0.424 9x-305.692, R=0.940 307。

通过极值判别分析[7], 判定该试验能拟合出典型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且R值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该试验中玉米产量结果与各密度间的相关性极显著。当dy/dx=0时, y极大值存在, 即ymax=795.16 kg/666.67 m2, 此时的密度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为5 182株/666.67 m2, 当栽培密度进一步增加时, 产量则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在陕西省长武县布置田间试验, 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探究不同密度对玉米品种郑单95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在长武县的最适宜栽培密度为5 182株/666.67 m2。在栽培密度低于5 182株/666.67 m2范围内, 随着密度的增大玉米产量提高, 当栽培密度进一步增加超过该密度之后, 随着密度的增加, 产量反而下降[8,9]。

参考文献

[1]赵文媛, 刘旭.不同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 2011 (S2) :33-34.

[2]刘海燕, 马宝新, 孙善文, 等.玉米品种嫩单15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4) :14-19.

[3]张永科, 孙茂, 张雪君, 等.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Ⅰ.密度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J].玉米科学, 2005 (3) :89-92.

[4]杨胜利, 张忠臣, 张泽民, 等.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产量潜力及配套栽培措施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2 (2) :7-12.

[5]李猛, 陈现平, 张建, 等.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8) :132-136.

[6]周成, 王鹏文.耐密型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关系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 1 (4) :16-19.

[7]苏玉梅, 王晓立.春播大穗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6) :114-117.

[8]胡俏强, 陈舜权, 戴惠学.种植密度对糯玉米晶彩花糯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11) :30-32.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准备

供试玉米品种为“足玉5号”, 由云南足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该品种颗粒饱满, 抗伏倒, 株型紧凑上冲且出籽率为87.5%左右。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在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进行, 柯渡镇地处寻甸县西南部, 位于东经102°50′~102°51′、北纬25°30′~25°41′。境内最高海拔2 963 m, 最低海拔1 716 m, 相对高差为1 247 m, 立体气候明显, 昼夜温差大, 全年平均气温13.2 ℃, 无霜期240 d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达1 034 mm。

本次试验采用了3种行距来种植玉米, 第一种为50cm的等行距, 第二种为60 cm+40 cm的宽窄行, 第三种为60 cm的等行距。对应3种行距, 其种植密度分别为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在此基础上, 分3次重复进行随机分区, 共可得到27个区。等行距60 cm占5行一区, 其他两种行距为6行一区, 每区占地18 m2。在播种之前, 施加600 kg/hm2三元复合肥, 然后于2014年4月26日正式进行人工的玉米点播。玉米生长期间, 在大喇叭口期每15 d浇水1次, 并追施600 kg尿素, 在拔节期和开花后也每15 d浇1次水。玉米在9月底进行收获测量[2]。

1.3 调查情况

播种好玉米后, 在其生长时期需要隔5 d进行1次叶长、叶宽和株高的调查, 在其成熟期进行株高、第3节的茎粗以及穗位高等性状的调查。另外, 在50 cm等行距的区内抽取位处中间的4行进行测试, 在60 cm+40 cm宽窄区内同样抽取位处中间的4行进行调查, 而在60 cm等行距的区内, 则收取位处中间的3行进行产量的计算。当玉米收获并自然烘干后, 挑选10穗 (以每区平均穗质量进行选取) 来考种, 具体考种内容为穗粒和百粒的质量。最后, 依据每区籽粒的相关产量, 可计算出每区实际的产量。

1.4 分析数据

利用Excel与DPS 9.0对试验采集数据进行显著性、通径、相关性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高与穗位高变化情况

株高与穗位高在玉米植株的有关性状里是比较稳定的两个因素, 属于玉米品种的自身表现, 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信息可看出, 玉米植株的株高会因为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同时, 当植株种植密度由52 500~67 500株/hm2时, 植株高度增加的比较快, 而当种植密度由75 000~82 500株/hm2时, 则植株高度增加的比较慢。至于穗位高, 也同样会随植株种植密度的提高而提高, 由60 000~67 500株/hm2, 或75 000~82 500株/hm2时, 穗位高会有比较快的增加, 而由67 500~75 000株/hm2时, 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则增长缓慢[3]。

植株种植密度过小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 但如果植株种植密度过大, 就会造成植株之间的资源竞争过于激烈, 且影响到群体之间的通风透光性, 导致植株茎秆逐渐变细、穗位升高、生长势弱且重心上移, 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因此, 只有合理种植玉米, 控制其植株密度, 才能保证其健壮生长, 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2.2 穗夹角变化情况

经过实践可以得出, 玉米穗夹角会因密度的扩大而随之减小,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玉米密度增加后会导致玉米植株之间的间隙减少, 上层叶片会阻拦住下层叶片的通光度, 通风条件也会随之减少, 这样玉米植株的穗轴不能得到充分的空间生长, 导致穗夹角变小。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植株, 而雌穗通常比雄穗要低, 如果穗夹角不能满足花粉的正常掉落, 便会有一部分花丝不能够正常完成授粉, 不能正常的形成籽粒, 就会降低玉米植株的结实率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植株的穗夹角减少还会导致植株授粉不匀称, 从而影响产量。

2.3 空秆率变化情况

玉米空秆现象也会影响到你玉米的产量,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玉米植株上缺少果穗或者是有果穗但却不结实, 如果一定区域中出现这种现象的植株较多的话会使得穗数减少, 对玉米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通过观察往年的玉米产量可以得出, 在忽略掉外部因素影响的条件下, 玉米植株越密集空秆现象发生的概率就越高。穗数的不足可以通过降低玉米植株之间的密度得以补偿, 因为在一定程度下植株密度越小双穗率越高, 反之则低, 当密度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后甚至还可能出现空秆。在植株密度较小时, 植株得到的营养面积以及通风通光情况都会较好, 植株的光合作用比较强烈。但当植株的密度增大时, 单株所能获得的营养分比较密度小时便少的很多, 而且由于密度较高, 植株间的通风通光设施也不会理想, 植株之间的矛盾也会显得突出, 穗数减少。所以, 植株的密度情况直接会影响到穗数的多少, 对玉米的空秆现象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设置合适的植株密度可以让玉米植株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产量, 减少空秆率。

2.4 产量性状变化情况

要想将玉米的产量相关性关系进行协调处理, 并考察出玉米植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具体影响, 就不得不将重点放在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上[4]。

本次试验中, 对于得到的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可知, 种植密度对于虚尖的影响处于显著的水平, 对行粒数的影响处于极显著的水平。这说明虚尖与行粒数因种植密度的变化会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另外, 虚尖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 行粒数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

对种植密度和穗长、穗粗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 种植密度对两者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 且穗长与穗粗都因种植密度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

对种植密度对千粒质量与穗行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 种植密度对千粒质量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且其因种植密度的增加会逐渐降低。

最后, 对种植密度与穗行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 种植密度对穗行数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且因种植密度的增加, 呈现下降趋势[5]。

3 结语

因为寻甸地区独有的生态特征, 玉米的密度一般比较稀薄, 所以单产也是远远超过我国的其他地区。经过以往的实践证明, 适当的增加玉米植株的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如果密度过大的话不但不会起到增产的作用, 还会使得玉米产量降低。本试验所得结论, 希望能够对昆明地区玉米合理种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战东, 肖俊夫, 于景春, 等.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2 (11) :125-131.

[2]周旭梅, 高旭东, 何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12 (3) :107-110.

[3]王铁固, 赵新亮, 马娟, 等.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3) :16-18.

[4]柳茜, 傅平, 刘晓波, 何春, 孙启忠.种植密度对6个青贮玉米品种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奶牛, 2015 (5) :54-57.

上一篇:化学创新能力下一篇: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