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实践(共10篇)
玉米种植技术实践 篇1
近年来, 我国玉米收获机在产品性能、质量与可靠性等方面已有较大提高, 基本满足农民对玉米收获的要求。广大农机操作手和农户对培训学习及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针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 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种类
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山西省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迅速推广, 配套机具数量跨越式增加。目前, 推广的主要类型有3种。
1. 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自带行走和作业驱动动力。根据功能又可分为摘穗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和摘穗脱粒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其优点是该类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构紧凑、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自行开道、生产率高。缺点是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较大, 用途单一。山西省各地选型推广的主要类型是三行和四行收获机。
2. 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又叫悬挂式, 无行走和作业驱动力, 整机悬挂在拖拉机上作业。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自行开道、可实现动力机车再利用、回收成本快。缺点是车身长、转弯半径大、安装拆卸较为复杂。该类型的机械与拖拉机之间的连接可以分为正置连接与侧置连接。山西省主要优选双行、三行产品, 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
3. 小麦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式玉米收获机
收获玉米时, 将小麦收获割台卸掉, 换成专用的玉米割台作业, 实现玉米收获, 秸秆粉碎。它的优点是一机多用, 效益高, 缺点是受小麦收获结构的限制, 结构设计不够紧凑。
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介绍
在传统人工收获方法中, 需要将每一个步骤分别完成, 因而极其消耗时间与劳动力;但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将收获中的所有环节通过复式作业完成。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工作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 机器要顺着玉米植株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 分禾装置从根部将茎秆扶正, 并引向带有拨齿的拨禾链, 拨禾链将茎秆扶持并引向摘穗装置, 摘穗装置为纵向倾斜配置, 每行有一对, 相对向里侧回转, 两辊在回转中将茎秆引向摘辊间隙之中, 并不断向下方拉送。由于果穗直径较大通不过间隙而被摘落。摘掉的果穗, 由摘辊上方滑向第一升运器中被运到上方, 并滑落到剥皮装置中。若果穗中含有被拉断的茎秆, 则由上方的除茎器排出;剥皮装置的剥皮辊回转时将果穗的苞叶撕开和咬住, 从两辊间的缝隙中拉下。苞叶经下方的输送螺旋推向一侧, 排出机外。苞叶中夹杂的少许已脱落的籽粒, 在苞叶输送中从螺旋底壳 (筛状) 的孔漏下, 经下方的籽粒回收螺旋落入第二升运器。已剥去苞叶的果穗沿剥皮辊向下滑入第二升运器与回收籽粒一道被输送到后方的拖车。经过摘辊碾压后的茎秆, 其上部多已被撕碎或折断, 基部留茬仍在田间。在机器的后下方设有横置卧式甩刀, 将残存的茎秆切碎并抛撒于地面, 实现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起到防风固沙的环境保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 在结穗高度大于35 cm、行间距相等且60 cm左右、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倒伏程度不大于5%的农田里, 比较适合用玉米联合机械作业。
三、主要技术规范
1. 作业前实地调试
(1) 由于玉米大小不同, 在收割时难免会使部分籽粒破损, 于是就需要在收割前将摘穗板的间隙调至最适位置, 从而减少破损的数量、保障玉米收获质量。
(2) 正确调整秸秆还田机的作业高度。若是保留的玉米茬高度过低 (小于10 cm) , 就会出现刀具打土的情况, 从而使机器寿命缩短, 于是就需要在还田前调整好适当的高度。
(3) 在进行除茬操作时, 要使刀具的入土深度保持一致, 保持除茬深浅一致, 以此来保障作业质量。
(4) 机组要先详细了解玉米地的具体情况后, 才能准备进入实施收获作业。田地中玉米的具体种类、栽种时的行间距、玉米目前的成熟状况、玉米的大致重量以及挺拔度等状况;田地中是否存在大块的石头、水沟等, 道路是否通畅, 田地对收获机的重量能否承受等问题;对于玉米茎秆倒地、道路不通等问题, 是否需要人工解决;根据地块大小、形状, 选择进地和行走的路线, 以便有利于运输玉米的车辆进行装载、运输。
(5) 选择适合的档位。在玉米收割机作业过程中, 选择工作档位应该参考玉米的高度、玉米成熟度、玉米的大致产量和地块的疏松程度等因素。若玉米产量比较高时, 收割机应该选择一档位;若所在地质较硬、玉米的成熟度较大、并且玉米的产量相对来说较低时, 机器可选择三档位。在玉米收割机进入地块时, 应该保持较慢的速度进入, 但是应该使发动机处在正常的工作转速, 并且让脱粒机全速运行。玉米收割机运行到地块的另一端时, 应该把割台升高, 并且在转弯时应该降低运行的速度, 但是不能依靠减小油门来进行减速, 防止脱粒滚筒堵塞。
2. 作业中掌控操作规程
(1) 在使用收获机进行收割的前一段时间内, 要有间隔、有规律的检查已收割玉米的破损状况与秸秆的粉碎情况, 检查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在收获的初期使用较低的速度, 慢慢适应后再逐渐的加快速度。同时, 喂入量的大小应该参照行进的快慢, 并且要随时监督扶禾和摘穗结构, 以免使其发生堵塞。
(3) 在运行过程中, 为了防止割台被损坏, 保证秸秆还田机器的切碎锤爪不被折损, 应该使机器躲避石头等障碍物。
(4) 机器在运行过程中, 应该保持对行收割, 有时遇到玉米的高度和地面的平整度不同时, 应及时调整割台的高度, 使其一致。
(5) 应该保证机器发动机的动力随时都在最好的状态, 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机器的运行速度。
(6) 在运行过程中, 应该保持果穗运输的畅通, 避免被卡到机器里造成堵塞;另外, 应该时刻注意果穗箱是否装满, 防止果穗装满后溢出箱体或者在卸载时堵塞机器。
(7) 为了保障作业质量, 应该尽量的进行大油门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出现倒退的现象;在机器转弯时, 应该把秸秆还田机提高。
(8) 在机器运行到地头时, 不能马上停止机器, 应该保持工作中的大油门再前行一段距离, 这样才能保障秸秆充分的粉碎。
(9) 在机器停止前应该使其空转2 s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把果穗升运器和摘穗台里的果穗都运至集穗箱, 以此来清理割台和所有部件上残留的果穗。
3. 遇到大风时的收获要点
大风天气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时, 不能顺风操作。因为要是顺风工作, 玉米收割机的拨禾轮就不能正常的拨禾, 会给收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倒伏玉米地块的收获
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倒伏的玉米时, 第一要适当减慢玉米联合收割机的速度;第二要逆割或是侧割。玉米联合收割机运行的方向与玉米倒伏方向相逆时叫做逆割, 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前进方向与倒伏作物成45°左右的夹角称为侧割;第三要合理的让拨禾轮向前、向下调节, 来保证拨禾轮顺利拨禾。
5. 低矮玉米的收获
对低矮玉米进行收获时, 割台和拨禾轮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装, 在调节割台高度时, 应保持割茬低于15 cm并且割刀不挨地, 若割茬过低、割刀吃土, 就会造成割刀受损。为了确保收割过程正常运行, 要向下、向后调节拨禾轮;提高联合收割机的运行速度, 确保正常的落粒;沿着行播种进行收获, 不但能降低由于快速的前进速度而造成的联合收割机的震动, 而且能减少收割所带来的损失。
6. 对于太干、太熟的玉米的收获
收割太干、太熟的玉米时, 第一要使拨禾轮高度低一点, 预防拨禾轮撞击玉米穗头部位, 减少粒现象;第二减慢拨禾轮转速, 使拨禾轮对切割玉米的撞击次数变少。
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 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
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主要有以下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起动电机正常工作, 而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此故障消除的具体过程是:先查看一下有没有燃油情况, 然后再查看柴油的滤清器是否堵塞, 如果柴油滤清器用的时间过长, 或超过400 h, 应该换掉旧的滤清器。最后一步是查看油水分离器里是否有积水。第二种情况是起动电机不能正常工作。这种问题的处理过程是:首先查看主调速手柄的位置是不是在“停止”处, 若没有处在此位置, 那是由于安全起动开关的原因, 使得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然后打开安全起动开关, 如果报警器的声音弱, 那么表明电瓶里的电量不充分。若主调速手柄的位置在“停止”处, 同时电瓶里也有足够的电, 这时再查看所有的保险丝是不是有烧断的情况。
2. 作物不能被输送
在消除问题时要做到:首先要把发动机关掉, 对输送链条或是爪形皮带的松紧性进行检验;其次应用调节落粒出的微调杆, 满足穗的端部正对落粒喂入口的正确位置;然后若是扶禾部不能正常的运输, 就要调节扶禾器变速手柄、副变速手柄和扶禾器支架的滑动导轨;最后若低速作业的运输不正常, 就要把副变速手柄变到“标准”处, 但在临近田埂处用到低速作业时, 如果玉米茎秆在落粒处堵塞时, 要调副变速手柄放在“倒伏”处。
3. 割茬不整齐
故障排除步骤:首先关闭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 检查割刀的里面是否存在不常规物、刀片间是否距离太大和刀片是否残缺或断了。要是有上面的情况, 就要马上处理割刀位置的夹杂物, 调整割刀片与固定片间的距离为0.7~0.5 mm或是换用新的刀片。
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 不是机组的工作人员不能随便上联合收割机。
2. 在收割机开启工作时, 一定要先发出运作以及起步的信息。
3. 机组的工作人员不允许穿长或肥大的衣服, 有风时要求戴风镜工作。
4. 收获机工作时, 不允许在收割台以及拖拉机前活动。
5. 收获机在工作时, 禁止用手或者身体的某部位接近摘穗台拨禾链、拉茎辊、茎秆切碎还田机等危险运作部件, 要与整机保持安全距离。及时保养、调节、维修、检查电线路以及处理塞物, 而且必须要停车, 在发动机灭火、零部件不工作时才能进行。
6. 不允许在工作现场以及机器运作时加油, 预防漏油或是撒油发生;不允许在收获机上或是在工作时抽烟;在晚上工作时, 不要在明火的情况下对收获机的部件进行检查, 避免火灾的发生。
7. 在摘穗台下工作时, 一定要把摘穗台支撑好后再进行。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篇2
关键词:玉米;种植;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編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11
科学合理种植玉米是保证玉米高产丰收的关键,尤其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迅猛,亟需一批懂经营、善管理、会种田的新型农民,所以新时期的农民一定要会科学种田,才能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对如何科学种植玉米的关键技术要点加以总结,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1 科学选种
玉米品种选择是保证玉米质量和产量的第一环节,如果选种不科学,后面的工作也是徒劳,所以合理选择玉米品种是保证玉米高产丰收的关键所在。玉米品种选择:一是以因地制宜选种为基本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要结合当地情况,考虑往年该品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品种,这一点很关键,严禁盲目选种;二是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命力旺盛,且具备一定的抗倒伏能力的品种,降低后期玉米发生病害的几率;三是要到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玉米品种,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假冒伪劣品种,以免造成损失。
2 地块选择
玉米相对于其他作物而言,是抗逆性较强的作物,对于环境要求不高,土壤选择上也不是十分严格。尽管玉米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考虑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建议农户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地势平坦的地块,尽量不选择沟洼、贫瘠地块,以免影响玉米产量。玉米属于大田作物,尽管其抗逆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也不高,但是其根系发达,也正是靠根系来给整个植株提供养分,所以一定要选择肥沃地块,保证植株养分供应;选择平坦地块主要是考虑玉米的排灌,玉米较耐旱,但是遇到干旱年头,也需要及时灌水,过于干旱将影响玉米发育。尤其是我省部分地区经常发生旱灾,这些地区更应该选择平坦地块,方便排灌。不选择低洼地块是为了避免雨水过多,造成玉米烂根或者造成其他病害的发生,影响玉米产量及质量。
3 种子处理
购买回来的种子要进行晒种处理,晒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晒种方法:选择平坦地块,最好是水泥地块,在晴朗天气晒种。将种子平铺在地面上,厚度控制在3~5厘米即可,铺好后要经常翻动,保证晒种均匀,尤其是阳光正足的正午一定要经常翻动,避免强日照将种子灼伤,影响发芽率。同时晒种地,要避免牲畜进入,以防造成损失。
药剂浸种。药剂浸种是为了保证玉米的发芽率,同时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要选择合理的浸种剂,把握好用量。用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过高容易对种子造成药害,因此要科学把握用量。
4 播种
垄作和平作是比较常用的播种方法,因地区不同播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多用垄作,华北地区多用平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播种时多用机械播种方式。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建议也不要低于3厘米,墒情差时,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除草要及时,最好多铲多趟,以达到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消杂灭草,避免杂草和幼苗争夺养分,促进幼苗早发速生。
5.2追肥
不同地区要根据施用底肥、种肥数量、应用品种特性和产量指标及玉米生育情况等要求,及早科学追肥。对生育较好的,结合铲趟追尿素12~18公斤/亩,有条件的在玉米10~11叶片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但追肥时间不宜过晚;对苗势弱及基肥、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尤其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玉米品种的地块,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提高幼苗素质,应结合铲趟追尿素15~20公斤/亩,还可采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对水进行叶面喷施,或应用液面肥等。追肥做到侧深追肥,侧10~12厘米,深10~15厘米。采取2次追肥的,首次追肥量要大些,一般10~15公斤/亩。
5.3 病虫害防治
粘虫。每亩用25%氰·辛乳油20~30毫升,或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对水30公斤。施药机械可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为保证防治效果,地块必须连片,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共放3次蜂,第一次在玉米螟化蛹率20%时,后推10天放蜂。间隔5天后放第二次。再间隔10天后放第3次,每亩地总量为15000头,每次各放5000头;玉米大斑病。可在大喇叭口晚期喷施甲基硫菌灵或吡唑醚菌酯预防。
6 结语
要想保证玉米高产增收,单靠科学选择品种、合理选地、做好种子处理、正确播种以及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农户的辛勤付出和不断学习。
玉米种植技术实践 篇3
所谓“滴灌技术”, 是指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为16 mm的毛管上的孔口或是滴头送至农作物根部, 以达到局部灌溉的目的。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在这类地区的农业生产中, 采用滴灌技术能够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所以,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喷灌技术相比, 滴灌技术不仅节水效果更佳, 而且还能使肥效提高1倍以上。滴灌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节水、节肥
由于滴灌技术采用的是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的方式, 它能将水的渗漏率和损失率降至最低, 所以, 其节水效果极为明显, 而水的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同时, 在灌溉过程中, 使用该技术还可以很好的与施肥工作相结合, 即将化肥溶解后加入滴灌系统中, 肥与水混合到一起后, 在灌溉肥料的过程中, 会将肥料均匀地布施到农作物的根系上, 从而真正地实现水肥同步。在微量灌溉时, 水肥渗漏的情况相对较少, 不但能节省化肥的使用量, 还减轻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
1.2 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
在滴灌技术还未大范围普及前, 农作物灌溉多以沟洼灌为主, 这种灌溉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灌水量大, 所以, 使土壤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刷和侵蚀, 如果中耕松土不及时, 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板结现象, 大幅降低土壤的通气性, 使其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滴灌属于微量灌溉技术, 水从滴头缓慢、均匀地渗入到土壤中, 能够保持土壤结构, 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环境。
2 实践应用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身居内陆, 四周环山, 海洋气流不易到达, 从而形成了极为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的日照时间极为充足, 但是, 降雨相对较少, 气候比较干燥, 十分适合玉米制种。为了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灌溉用水, 可以在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滴灌技术。下面重点论述了滴灌技术在制种玉米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滴灌技术进行制种玉米生产的过程中, 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2.1.1 土壤准备
尽可能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且土层厚度较大、肥力在中上等的地块种植;茬灌可在9月中下旬进行, 灌水量应控制在70 m3/667 m2, 并且要确保灌溉均匀, 不积水、不漏灌;秋耕应当控制在28 cm以上, 并尽量保持深度一致, 覆盖要严密, 耕到头到边;在犁地之前, 应当全层施肥, 并精细整地, 确保地块质量达到墒、平、松、齐、洁净的标准。
2.1.2 种子处理
以人工的方式精选玉米种子, 将其中有问题的种子全部剔除, 比如瘪籽、特小籽等, 确保种子的纯净度在98%~99%以上, 含水率低于13%, 并且在播种前的10~15 d, 以包衣剂∶种子=1∶50的比例进行机械拌种, 以此提高玉米的发芽率, 降低苗期病害发生的概率。
2.2 播种阶段的技术要点
2.2.1 早播
当5 cm地温保持在8~10℃时, 便可以进行播种作业, 采用适时早播的方法, 确保一播全苗。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 可在4月初期进行试播。
2.2.2 播种方式
按照亲本、父母行比的要求, 可以采用气式精量穴播机播种, 保证一穴一粒。70 cm和90 cm地膜的播种要求如表1所示。
备注:70 cm和90 cm地膜的滴管带用量分别为556 m/667 m2和667 m/667 m2。
2.2.3 播种密度与播种量
播种密度和株距可以由玉米品种的特性来确定, 并根据理论穴数计算穴距;播种量要控制在2.8~3.5 kg/667 m2。
2.3 田间与水肥管理
2.3.1 田间管理要点
在播种之后, 应当进行查膜工作, 如果发现有破膜的情况, 要及时处理。苗期之后要及时放苗, 并用土密封膜孔, 以此来促进苗早发;间苗时应当挖出生长点, 结合间苗拔除杂草。在玉米的生育期, 应当至少进行2次中耕, 首耕深度控制在16~18 cm, 次耕深度控制在13~14 cm;去分蘖时, 应尽可能防止掰掉主茎叶, 可采用摸苞带叶超前法去雄, 要做到及时、彻底, 不得留有多余的残枝;在授粉结束后的10 d内, 要将所有的父本砍除掉。这样做, 有助于母本的通风透光, 显著提升制种产量和质量。
2.3.2 水肥管理要点
在全生育期, 滴水可控制在8~10次左右, 周期为10 d, 滴水量可控制在380~430 m3/667 m2;6月进行2次滴灌, 7月进行三四次滴灌, 8月进行两三次滴灌, 9月只需进行1次滴灌即可。
2.4 病虫害防治
要确保制种玉米高产, 就必须有效防治各类病虫害, 具体做法如下。
2.4.1 虫害的防治
在制种玉米的过程中, 主要会遇到以下3种虫害: (1) 地老虎。5月初期, 在田间摆放糖浆瓶, 以此诱杀成虫, 同时, 还应做好收蛾填糖的工作。此外, 可以在头水时采用内吸性杀虫剂随水滴施。 (2) 玉米螟。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 将质量分数为5%的克百威颗粒剂投施到田间, 以此来防治玉米螟。 (3) 红蜘蛛。对于此类虫害, 其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苗期上, 可使用质量浓度为240 g/L的螺螨酯悬浮剂、质量分数为1.8%的阿维菌素和质量分数为20%的四螨嗪进行虫害防治工作。
2.4.2 病害的防治
制种玉米的病害主要有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此类病害的防治可选用质量分数为6%的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 或是在苗期到拔节期这段时间内, 使用质量分数为43%的好立克防治病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新疆地区干燥、少雨, 所以, 在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 要合理应用滴灌技术。这样做, 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 而且还能达到节约水肥的目的。在未来一段时期, 应加大对滴灌技术的研究力度, 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技术, 从而为制种玉米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史文娟.干旱缺水条件下作物调亏灌溉技术研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 2010 (10) .
玉米种植技术实践 篇4
【关键词】玉米;高产;实践
按照《普洱市农业局关于转发2011年云南省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普农[2011]89号)和普洱市科技增粮及整建制推进工作会议精神,为稳步推进云南省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实施,确保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7333hm2,粮食总产达到7.39万t,增长4.8%计划任务的完成。2011年,在同心乡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在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和县各站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指导下,同心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强化行政推动,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创新服务机制,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中力量,积极探索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新途径,提高了玉米单产,为全乡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1 实施成效
1.1 实施地点及规模
同心乡位于宁洱县城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7km,距离思茅城40km。地理坐标为北纬22°50′17″~23°01′03″,东经100°54′13″~101°12′17″。东邻勐先乡,西邻德化乡,南邻思茅区,北邻宁洱镇.全乡国土面积345.4km2,其中耕地面积2021 hm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15hm2。最高海拔为2080.5m(会连村大庙山山顶),最低海拔为896m,相对高差1184.5m,乡政府所在地锥栗河海拔为1210m,平均气温20.2℃,年平均降水量1400mm~1700mm间。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咖啡、蔬菜等作物,全乡辖10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乡村人口为15573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数的92.97%。全乡常年种植玉米1080hm2、总产量3830t,全乡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在全乡10个村实施,示范面积200hm2,辐射带动799hm2。在同心村蛮蚌组建立百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示范面积7hm2;建立万亩核心区,示范面积200hm2。
1.2 实施成效
1.2.1 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玉米规格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效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克服了播种期干旱等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2011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玉米平均667㎡产量657.8kg,比全乡玉米毎667㎡平均增产玉米394kg,增149%,大旱之年示范效果显著。2012年,示范片平均667㎡产662.8kg,通过整建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带动全乡玉米平均667㎡产达289.8kg,比2011年全乡玉米毎667㎡平均增产26kg,增9.9%。
1.2.2 农民增收效果突出
按市场价2.80元/kg计算,2012年667㎡产值为811.4元,扣除生产成本286.6元(其中种子51.6元,农药30元,肥料205元),毎667㎡纯收益达到524.8元,比2011年毎667㎡增收72.8元。通过实施整区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可实现增收118万元。
1.2.3 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科技入户,达到了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管理标准,全面提升了同心乡的玉米生产水平,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在示范片培育种粮大户、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了集约化生产新模式,提高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无公害物化技术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 主要做法及经验
2.1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按照《云南省2011年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实施方案》、《宁洱县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同心乡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乡长为组长、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同心乡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协同县技术专家指导组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使每个创建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服务,为高产创建示范户提供培训、示范、现场指导等技术和物化服务,并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同时还制定了同心乡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指定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玉米高產创建万亩示范区200hm2,在全乡10个村实施,其技术指导员按片区进行具体分工。按照“四有三到位”原则,扎扎实实抓好玉米高产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方案落实、面积落实、技术落实和目标落实。
2.2 依靠政策支持,抓项目整合,促资金投入
玉米高产创建配套项目经费4 万元。其中,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补助资金1万元;进行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培训、测产等工作经费3万元。
2.3 设立标牌,建立档案
为扩大社会影响,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我乡按照上级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高产创建示范片标牌,统一规范标牌的内容,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同时,建立工作和技术档案,详细记录示范片基本情况,包括技术推广、专家培训、作物生育阶段进程、田间管理措施及产量情况,并建立数据库。
2.4 创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分片包干、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奖惩。通过电话联络、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检查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对接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并在适当时候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把项目实施效果作为项目实施人员的年度履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飘浮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
nlc202309040731
2.5 抓技术培训,促指导服务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坚持以项目实施加快科学技术普及,加大对示范区和辐射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大力宣传动员,层层召开项目动员和技术培训会,利用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现场观摩等形式把技术传授到项目区农户,做到了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组织举办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培训2期,培训人员3030人次,进村入户指导1144人次,印发各类技术宣传、培训资料1200份。同时,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加强以玉米高產创建示范片为重点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2.6 做好宣传引导,扩大影响
在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中,我乡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导向作用,多层面、多渠道、多视角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品种技术、工作机制及取得的成效。在中国农业推广网等网站发布信息48条,营造了氛围,扩大了影响。
2.7 抓好测产验收
根据《宁洱县农业局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重点增产项目测产验收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农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云南省粮食作物间套种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积极组织开展自测、县专家组对示范片进行复测,通过测产验收。
2.8 经验启示
玉米高产创建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和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促进了科技转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效推动了适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良性循环,根本上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确保了粮食安全。同时,通过高产创建活动,使广大科技人员得到了锻炼,推动了工作的落实,造就了一大批能够在基层蹲得下、留得住、能吃苦、会干事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展示了农技推广干部一心为民的新形象。
3 技术集成和创新
(1)进行玉米种子包衣、育苗移栽、湿直播或“三干”播种。
(2)合理密植、规格化间套种。每667㎡种植4000株~4200株,单行栽培规格(60×27)cm;双行栽培规格(80﹢40)cm×27cm为宜。
(3)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
(4)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5)科学管理、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玉米大斑病、纹枯病、锈病、穗粒腐病、灰斑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高产创建产量指标为目标,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次数、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施肥技术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按目标产量700kg计算施肥量为:尿素35kg,普通过磷酸钙56kg,硫酸钾8.4kg。
(7)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按照“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的要求,主要做好玉米病虫害、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4 体会与建议
4.1 体会
高产创建是发展粮油生产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粮油生产的主要亮点。一是提高了玉米单产,有力地促进了粮油产量的稳步增长;二是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玉米栽培密度增加,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玉米播种习惯明显改善;三是统一了品种,促进了粮油生产合理的区域布局;四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了农业功能的拓展;五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
整建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的顺利实施,是上下齐心、通力协作的结果。领导重视、强化组织保障是关键;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扶持是动力;集成技术、强化机制创新是重点;广泛宣传、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是根本;完善服务、强化技术指导是支撑;奖惩结合、强化项目管理是保障。
4.2 建议
一是加强抗灾技术集成。近年来,异常气候对粮油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剧,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抗灾减灾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稳粮增产提供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形成标准化技术模式用于生产指导。三是进一步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科技种粮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英.玉米高产创建措施及经验启示[J].云南农业,2012(01)
[2]杨国平,王兴荣,尹彩莲,关燕,朱法.狠抓栽培技术措施 推动玉米高产创建[J].云南农业,2011(06)
[3]薛占国.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潞城实践 篇5
1 机械设备购置
玉米秸秆回收加工饲草的机械设备, 按照配套设计一次购置, 全部到位 (见表1) , 总投资46×104元, 其中农机购置补贴6×104元。
2 玉米秸秆回收工作流程
拖拉机配套青贮机田间收获秸秆→运输→揉丝机揉丝作业→自动打捆机压捆作业→打包装袋→存贮。
3 秸秆加工成本核算
3.1 玉米秸秆田间收获及打捆
拖拉机收获玉米秸秆, 平整的大地块5~7 hm2/h、小地块4~5 hm2/h;全年每0.067 hm2产秸秆平均产量约为青秸秆0.7 t、可干燥秸秆0.4 t;实际操作中, 平均收割效率0.3~0.37 hm2/h, 日有效作业时间为6 h, 平均日收割秸秆约20 t。
3.1.1 机收费用成本
(1) 燃油消耗。 拖拉机19 L/h, 日工作6 h, 油耗114 L/ 日;三轮车15 L/ 日, 两台三轮车30 L/ 日;发电机40 L/ 日。以上三项合计184 L/ 日, 按6.65 元/L计算, 合计1 223.6 元/ 日。
(2) 电耗 (电价为0.745 元/k W·h) 。揉丝机2 台, 电机15k W/ 台, 2 台电耗30 k W·h/h;自动上料机1 台, 3 k W/ 台, 电耗3 k W·h/h;日作业时间以8 h计算, 电耗264 k W·h, 电费支出196.68 元/ 日。
(3) 水费及乳酸菌。水费:每1 t秸秆按添加水分含量0.5 t, 日产成品饲草19.35 t, 10 t/ 日, 按3.5 元/t计算, 35元/ 日;乳酸菌:300 元/ 桶, 25 kg/ 桶。200 t计算, 日产饲草20 t, 则乳酸菌成本为30 元/ 日。两项合计65 元/ 日。
(4) 外包装袋。日需390 个, 按1.8 元/ 个计算, 共计702 元/ 日。
(5) 人工成本。列表计算 (见表2) , 共需人工13 人, 工资1 000 元/ 日。
(6) 机器折旧及维修费。折旧费,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机械折旧期限为10 年, 设备总投资46×104元, 折旧费为3 833.3 元/ 月, 折合127.8 元/ 日;维修配件及杂费1 244.5 元/ 月, 折合41.5 元/ 日;两项合计169.3 元/ 日。
综合以上各项生产费用, 日需费用为3 356.58 元;以日产19.35 t计, 每1 t成本173.5 元, 1 t装20 袋, 每袋50 kg, 每袋成本8.67 元/ 袋。
3.2 产值及利润
3.2.1 产值
9 288 元/ 日, 即产量19.35 t/ 日, 480 元/t (不含送货运费) , 20 袋/t, 50 kg/ 袋, 售价24 元/ 袋。
3.2.2 生产成本
3 356.58 元/ 日。
3.2.3 利润
9 288 元- 3 356.58 元=5 931.42 元/ 日;折合1 t利润306.5 元/t;每包利润15.33 元/ 包。
3.3 收购秸秆加工及打捆成本
收购条田、山边地秸秆;青秸秆0.16 元/kg、干秸秆0.2 元/kg, 每t可加工成品饲草1.5 t;减去拖拉机油耗与驾驶员日工资成本1 287.6 元, 其他生产费用不变, 与机收成本相比, 增加4.8 元/ 包, 或96 元/t;合计每1 t成品饲草价为269.5 元。利润每1 t为210.5 元, 折合每袋利润为10.53 元。
4 玉米秸秆回收打捆情况
玉米秸秆最佳收获期为每年的9 月25 日到10 月20日前, 此期间秸秆含水量最适合于机器收割;2014 年10月7 日设备进厂时, 错过了秸秆最佳收获时期;截至2014年11 月6 日销售成品饲草380 t, 销售收入18.24×104元, 实现利润11.64×104元。通过养殖户饲喂后反馈, 对饲草质量很满意。
2015 年试运营后期, 收割秸秆和秸秆还田有些冲突, 秸秆还田每0.067hm2有30 元的补贴, 所以农民收获积极性较高, 这无形中减少了饲草的产量。
根据2015 年秸秆回收实际作业情况, 一台拖拉机配挂一台青贮机满负荷正常运行时, 日可收割青秸秆50 t以上;打捆机满负荷运行每日可生产成品饲草32 t;一台秸秆青贮机满负荷正常运行可供两台打捆机的生产量, 日可产出60 t以上的饲草。
农村动力电变压器负荷偏小, 影响到机器不能满负荷运行, 打捆机由大电已改为柴油发电机代替, 折合到每袋饲草成本加大0.4 元。
潞城市盛丰养殖园购置的秸秆青贮机适合于大块地作业, 山边地块及条块地仍需人工收获和揉丝打捆, 急需一种小型玉米秸秆青贮回收机。如果大、小机械配合使用, 将对条田和山边地的秸秆全部在青秸秆时回收利用, 最大限度的从根源上解决农户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
5 发展前景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饲草不足问题。目前潞城市中小型养殖户的饲草以550 元/t的价格从河北购进玉米秸秆、从河南以1 050 元/t的价格购进花生秧。潞城市主产农作物为玉米, 充分利用好全市的秸秆资源, 回收利用, 把它转化加工为多品种饲草 (如:颗粒饲料、草粉料) , 既可以增加农户的收益, 还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了焚烧秸秆的难题, 不仅解决了养殖户饲草不足的难题, 也使养殖成本降低, 且可以把成品饲草通过市场运作销往外地, 使其变废为宝,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玉米秸秆回收再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于农牧业循环发展的举措。把长治市主产农作物玉米秸秆转化为牛羊饲料, 用充足的饲料再扩大养殖数量, 牛羊的粪便又是庄稼和蔬菜的有机肥, 发展循环农业, 升级传统养殖业,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有效遏制焚烧秸秆现象, 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摘要:潞城市丰盛养殖园实施的玉米秸秆饲草打捆综合利用实践, 通过设备购置、工作流程、成本核算、饲草加工、秸秆利用、发展前景分析, 为玉米秸秆饲草化提供可操作办法, 提高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方城县夏玉米高产创建实践 篇6
1 目的
通过夏玉米高产创建试验研究, 探索方城县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创建的技术措施, 为方城县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2 高产创建的基础条件
2.1 高产创建田方位、面积及常年产量
高产创建田位于方城县赵河镇梁营村梁营自然村西北方向500 m处, 面积0.4 hm2, 户主为刘帅华。
2.2 土壤类型
实施土地的土壤为黄褐土土类, 泥沙质黄褐土土属, 洪冲积黄褐土土种。
2.3 土壤基础肥力
麦收后取土化验, 测定土壤基础肥力如表1。
2.4 排灌条件
高产创建田位于县高标准粮田建成区,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备配套, 沟、路、渠、井具备, 排灌方便。
2.5 交通条件
高产创建田临近豫01省道公路以及县乡公路, 交通便利。
3 实施玉米品种及其特性
伟科702:出苗至成熟100 d。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紫色, 花药黄色, 颖壳绿色。株型紧凑, 株高252~272 cm, 穗位107~125 cm, 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 果穗筒型, 穗长17.8~19.5 cm, 穗行数14~18行,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 半马齿型, 百粒质量33.4~39.8 g。中抗大斑病、锈病, 感小斑病和茎腐病, 高感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4 技术措施
4.1 整地情况
高产创建田小麦收获期间土壤墒情好, 小麦收获后没有进行耕地, 采取铁茬抢墒直播。
4.2 播种时间、方式及规格
小麦6月3日成熟并收获, 6月4日抢墒播种玉米, 采用人工摆播, 宽窄行播种, 宽行83 cm, 窄行42 cm, 平均行距62.5 cm, 株距23 cm, 播深3~5 cm, 深浅一致。每穴2~3粒。播种时土壤墒情好, 利于出苗。
4.3 肥料施用 (时间、种类、数量、方法等)
高产创建田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指标, 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 1 hm2施纯氮450 kg、五氧化二磷225 kg和氧化钾225 kg。采取基肥加追肥方法, 人工施用。
4.3.1 基肥
基肥占总施肥量的30%, 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600 kg/hm2, 随播种机施入。
4.3.2 种肥
施用基肥后不再施用种肥。
4.3.3 追肥
追肥分2次施用。第一次追肥于喇叭口期 (约第12片叶展开时) 重施, 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60%, 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900 kg/hm2, 施尿素300 kg/hm2, 距玉米植株根部15~20 cm开沟条施, 施后覆土。第二次追肥于玉米吐丝期轻施, 占总施肥量的10%, 撒施尿素195 kg/hm2, 施后立即浇一次水。
4.3.4 叶面喷肥
玉米在灌浆初期,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用量3 000 g/hm2兑水750 kg喷雾。
4.4 病、虫、草害防治情况 (时间、种类、数量、浓度等)
玉米播种后, 直接喷施质量分数40%乙阿合剂进行土壤封闭喷雾, 用量4 500 g/hm2。出苗后, 为防治黏虫、蓟马和麦秆蝇, 喷施氯氰菊酯1 500 m L/hm2加氧化乐果1 125 m L/hm2兑水750 kg。小喇叭口期 (约第9~10片叶展开时) , 于心叶撒施杀螟丹颗粒剂7 500 g/hm2。灌浆期, 喷施三唑酮1 050 g/hm2兑水750 kg, 防治锈病和叶斑病[1]。
4.5 水分运筹 (浇水的时间、方法、数量, 排水措施等)
高产创建玉米田苗期阶段土壤墒情良好, 不需浇水, 中期生长阶段水分不足, 抽雄阶段浇1次水, 浇水量为750~900 m3/hm2, 灌浆中期浇1次水, 浇水量为900~1 050 m3/hm2。整个生育期田间无积水, 不需排水。
4.6 农艺措施
4.6.1 查苗、补苗、间定苗
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种, 漏播和缺苗处及时移苗浇水补栽。三四片叶时间苗, 五六片叶时定苗, 比计划留苗数多定苗5%左右, 以备后期田间管理损失。
4.6.2 中耕培土
中耕在拔节时进行, 中耕深度6~7 cm, 培土在喇叭口期进行, 结合施肥进行培土, 促进支持根的产生, 防止倒伏。
4.6.3 化学调控
玉米拔节前喷施矮壮宝溶液控制玉米节间长度, 用量750 g/hm2加水750 kg。
4.6.4 人工去雄辅助授粉
玉米去雄在雄穗刚抽出而未开花散粉时进行, 每隔一行去掉一行。去雄行全部拔掉雄穗。去雄后玉米授粉时辅助人工授粉。
4.7 其他措施
除去无效果穗, 玉米植株上除上部第一果穗外, 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 吐丝晚, 不能受精结实的及时摘除, 以节省养分, 促进早熟。
4.8 收获
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 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 具体收获时间为9月20日。
5 气象因素影响及评价
玉米生育期间气象因素影响及评价见表2。
6 田间调查与产量
田间调查记载见表3, 产量见表4。
月/日
7 其他事项
2013年夏玉米生长期间气温明显偏高, 对玉米生长发育, 尤其是小穗分化有一定影响, 中后期的气象干旱也不利于籽粒产量形成, 千粒质量偏低。
8 结论与讨论
8.1 可行性评价
夏玉米2013年试验平均单产12 750 kg/hm2, 证明高产创建在方城县是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措施实现的。良好的土壤环境, 优良品种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足量施肥, 合理利用水分, 防治病虫草害, 加强化学控制株型以及田间管理是夏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环节[2]。
8.2 改进方向
高产创建田块的土壤肥力应进一步提高, 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含量有待增加, 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避免过量应用化肥而导致土壤结构及理化性状产生不良状况。
8.3 讨论
方城县夏玉米高产创建达到了预期产量指标, 但因2013年的气候条件, 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有异常现象, 气温偏高, 高温来临过早, 玉米生长后期降水偏少, 有旱情发生。因此, 目前的技术措施不完全具有常规性, 夏玉米高产创建仍需进一步实践, “夏玉米高产生产技术规程”还需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博, 欧阳竹, 程维新, 刘丽平.近50a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耗水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12, 07:1186-1199.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浅析 篇7
超高产育种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育种专家,政府和生产部门的重视,当前我国的玉米单产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玉米每667m2产约为450kg左右,但与美国每667m2产560kg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通过玉米超高产育种方法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仍然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
超高产玉米的主要特性兼具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的优点[1]。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包括超高产育种的特殊性和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及育种方法的整个理论体系。玉米的超高产育种要确定合理、科学的育种指标。超高产育种的育种指标要综合考虑生产需要、地域性质、阶段性质、气候、品种基础等各种因素。超高产育种要具有一个量的指标,超高产育种量的指标是指导农业科学家的一个工作合理指向,只有科学的量的指标指导育种的实践,才能使得玉米超高产育种目标的实现。
1.1 特殊性
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来源和食品安全,它本身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花着生于顶端,雌花着生于叶腋。玉米作物育种可以分为自交和杂交2种方式。玉米自交和杂交过程使得玉米育种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玉米超高产育种的特殊性从育种周期长、育种规模宏大和育种程序复杂3个方面加以说明。
1.1.1 玉米超高产育种周期长
玉米实现超高产育种需要很长的周期,玉米育种自从自交分离后,要使众多杂合的基因位点,经过自交分离和筛选获得有利基因位点基本纯合的自交系,这个育种过程通常需要6~8代。而鉴定或是准确掌握一种玉米杂交育种的生产性能则一般需要3~4a。
1.1.2 玉米超高产育种规模宏大
任何一个成功的玉米育种家都需要经历从大量原始材料和种质库中选育出自交系,和多年多点的杂交组合试验过程。育种家要针对具体的玉米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管理方法和投入产出效益等因素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玉米育种技术路线,经过多年多代选育,使亲本种子纯度纯合,只有保证亲本纯合才能生产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玉米[3],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1.1.3 超高产育种程序复杂
优良的玉米育种杂交成功后,就需要形成商品种子生产体系,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农业生产时玉米育种之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超高产育种的育种成果投入市场,育种家的工作才更有价值。在进行市场投入生产时要考虑生产技术、生产基地、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育种过程的市场化发展,提高我国的玉米产量和质量。
1.2 超高产育种的目标
玉米超高产是以实现玉米高产量和高质量为最终目标,这也是玉米育种专家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育种过程受到技术、环境、管理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这就要求玉米育种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玉米种子[4]。玉米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也是超高产育种的努力方向。玉米的抗倒性、抗病虫害、抗寒性等一系列对外界环境的反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在育种过程中要提高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
1.3 育种方法
玉米育种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何种方式进行育种,以实现超高产、低成本的目标是玉米育种家一直思索的问题。自交的育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二环系育种方法。二环系育种方法是将大量的单交种等作为原始材料,具有育种方法简单,灵活、效果好、操作方便、效果好等优点。育种专家按照自己的需要组配较多单交种作为原始材料,不断丰富遗传基础,增加遗传变异的多样性[5]。从育种过程来说,二环系育种是在长期过程进行的一轮优良生长基因的选择。另外一种就是回交育种法,回交育种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广为欢迎,它能够改变并优化作物自交系的结构,不受父本母本的限制。环选育法、二环系育种法和回交育种法,共同形成了育种的方法体系。
2 玉米超高产育种实践
我国农业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遵照玉米超高产育种方法,从1988—2008年间,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先后培育出10多种育种农作物型号,这期间,科学家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经验,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育种经验供新一代参考。
“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广泛提倡一环系,此时,原始材料已经是群体,针对原始群体,科学家采用单交、互交、圆交等各种形式相互混合交配,在第一阶段的育种过程中,原始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叶子长斑的现象,作物感染细菌无法健康正常生长,在第四代的育种过程中就可以挑选出生长健康的、果实饱满的玉米,将混合群体进行各自分别授粉。对于自交系的选择育种需要在众多植株中,最后应选择优良的植株进行自交系育种。
“六五”、“七五”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种植和新型种植技术的开发,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近几年间,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育成功事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已经培育了一系列优良的育种技术和改良的优良群体基因。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是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成果也是广大农业科学家夜以继日努力的成果。
3 超高产育种栽培技术
优化超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是为了为培养超高产玉米种子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栽培学家针对不同生长密度的玉米植株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出不同环境对于植株生长的影响。栽培学家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植株密度对作物的生长的影响,其次不考虑植株密度,在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对于植株产量波动的影响。经过多次试验可知植株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越大,玉米产量越高,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将导致产量的下降。除了栽培密度研究外,集约化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规模生产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已经引起很多栽培学家们巨大兴趣,并积极开展了大量实践研究。
4 结束语
作物超高产育种研究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探索农作物的超高产育种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面临着粮食生产的重大压力之下,广泛推广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面临的粮食不足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食用、饲用两用型粮食作物,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近年来随着饲料加工业和生物质能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对于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然而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举措,本文旨在通过玉米育种理论的发展和多年的育种经验对于玉米超高产育种与实践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玉米,超高产,育种
参考文献
[1]王世艳.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及优化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研究,2015(12):27-25.
[2]孔令志.玉米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浅析[J].活力,2013(02):44-46.
[3]康忠宝.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07):46-49.
[4]杨虎.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07):124-126.
玉米种植技术实践 篇8
1.1 新疆玉米育种现状
1.1.1 新疆玉米育种发展迅速, 成就显著
新疆玉米的育种工作历史较短, 近几年, 由于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玉米育种发展迅速,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审定了一大批的优良玉米品种。在2003~2005年期间, 我国审批认准了大批的玉米新品种, 包括新玉21号、新玉23号、新玉31以及新玉33号等优良玉米品种。玉米品种的不断创新, 充分地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有助于提高玉米的生产产量、转变玉米种植格局, 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1.2 玉米育种机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化
新疆以往的玉米种植单位仅仅包括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兵团农科所以及新疆的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等一些国有科研院所, 由于向玉米育种方面投入的资金以及人力较少, 导致玉米育种发展缓慢。但是近几年, 许多生产的民营企业以及一些兼营玉米育种的企业不断加入新疆玉米育种领域。因此, 在玉米育种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 玉米的育种机构发展迅速,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2 新疆玉米品种应用现状
新疆玉米的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玉米种子的质量不断提高, 玉米单产稳定增加
近几年, 新疆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比较稳定, 大约在50万hm2, 根据2004年的有关数据显示, 新疆当年的玉米种植面积高达51.8万hm2, 玉米总产量达到362万t, 玉米的平均产量比全国的平均产量高。造成新疆玉米单产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新疆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并且栽培技术较为先进。玉米良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是根据玉米种子抽检情况判断, 同时玉米种子的达标率每年都在不停地增加, 因玉米单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1.2.2 玉米的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玉米品种布局逐渐趋向合理化
近几年, 新疆的玉米种植结构法案是较大的变化, 以往新疆大部分地区是以普通玉米种植为主, 现在新疆的畜牧业发展区逐渐增加了青贮玉米、饲草玉米以及粮饲兼用玉米的种植面积, 而新疆玉米高产区的玉米总产量以及单产都较为稳定。同时, 玉米种植基地的面积在不断地增加, 并且城市周围的周边地区的甜玉米以及糯玉米的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 新疆的玉米种植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2 改善新疆玉米育种及栽培的建议
2.1 扩大玉米的种质资源
目前新疆的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狭窄, 玉米育种单位间的材料交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 需要对新疆玉米中的优良品种的种质潜力进行充分地挖掘, 对品种进行改良。对新疆的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 通过采取回交改良、二环系选育以及群体改良等方式, 主要选育那些抗旱、耐盐的自交系玉米品种, 充分地满足新疆本地玉米的育种需求。另外, 可以从国外引进已有种质血缘关系较远的玉米自交系, 不断扩大玉米的种质资源, 从而配置更多的优质的杂交优势组合。
2.2 新疆玉米的品种选育方向
由于新疆的气候比较干旱, 土壤沙化以及盐渍化严重, 严重制约了新疆玉米面积的扩大以及玉米单产的提高, 同时玉米生产中的优质玉米品种类型较为单一, 并且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较差, 因此, 新疆在选育玉米时, 需要严格做到以下3个方面:选择高产的玉米品种;选择优质特用的品种;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2.3 将生物技术应用在新疆玉米育种中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 由于目前我国的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相比于其他的发达国家, 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新疆牧区的发展与我国国内的很多省份以及自治区相比较,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种状况与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牧区是不一致的。新疆的冬季一般比较漫长, 在这期间内家畜的优质饲草供应严重不足, 阻碍了新疆畜牧业的正常发展。而青贮玉米具有易吸收、高产量以及高效价等显著特征, 因此, 推广青贮玉米的发展, 将有助于推动新疆的畜牧业的发展。近几年, 虽然新疆的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但也仅仅只占新疆玉米总种植面积的8%左右, 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 新疆需要将生物技术应用到新疆的玉米育种中。将生物技术与常规的育种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同时, 将生物技术运用在玉米的杂交优势群划分以及品种权保护等方面, 从而促进新疆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新疆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玉米的育种基础较为狭窄、抗旱、耐盐的玉米新品种育种发展缓慢以及青贮饲料玉米的应用不足等, 严重制约了新疆玉米育种以及栽培的发展。因此, 需要不断扩大玉米的种质资源、改变玉米的品种选育方面, 同时, 将生物技术应用到新疆玉米育种中, 从而推动新疆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新疆位于我国西北欧亚大陆的腹地, 光热资源丰富, 昼夜温差大。这种优越的气候有助于玉米的种植与生产, 因此, 新疆是公认的玉米产量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本文将对新疆的玉米育种及栽培现状进行全面地分析, 进而提出如何实现新疆玉米高产育种以及栽培的建议。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措施 篇9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17
玉米属于抗逆性较强的农作物之一,在我省得到了广泛种植。尽管玉米抗逆性强,对于土壤要求也不高,但是要想获得好的收成在种植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从选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影响到玉米的商品性。
1品种选择
对于任何农作物而言,优良的品种是农作物获得高产丰收的关键,玉米也不例外,要想获得高产,科学选种是第一步。玉米品种选择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选种,选择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结构的玉米品种为主,做到适地适种,不盲目引进新品种。所谓因地制宜就是选择适合当地的玉米品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其次在选好适合当地的几个品种之后,要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的品种,这类玉米品种的优势比较明显,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也低,有利于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保证玉米的商品性;再次选择玉米品种时要综合考量该品种在当地的口碑,销路好不好,不要选择不受市场欢迎的玉米品种,以免造成尽管玉米获得了丰收但是不好卖的情况,影响销路;最后确定选好的玉米品种之后,在购买玉米种子的环节要把好关,不能贪图便宜而购买假冒伪劣种子,要去正规的有售后保证的玉米种子经销处购买合格的玉米种子,保证购买到正规的、合格的、纯度达标的玉米种子。
2地块选择
玉米对于环境要求不高,土壤要求也不严格,是抗逆性较强的农作物。玉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喜光,抗旱也较好。对于我省而言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玉米,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地块的玉米都可以获得好的收成。玉米要想获得高产丰收选地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首先玉米尽量不重茬或者迎茬种植,做到合理轮作,有利于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如果重茬或者迎茬种植玉米,极容易出现玉米减产或者质量低下的情况。因为连续种植玉米本身土壤当中的所需养分就已经下降,再次种植很容易导致玉米因养分不够而出现植株发育不良的情况,同时往年种植玉米土壤当中残留的喜好玉米的病菌及虫源容易再次侵袭玉米,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与发育,甚至造成玉米减产,因此合理轮作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同时玉米地块尽量选择地势平坦为宜,最好具备良好的灌水条件,我省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干旱的天气,玉米虽然耐旱性较强,但是过于干旱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玉米的灌浆期,如果干旱严重就会造成减产,因此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
3种子处理
晒种是种子处理的关键环节,一般播前晒种3~4小时,晒种时要保证晒种均匀,适当翻动,以免高温灼伤上层玉米种子,适当翻动也有利于提高晒种效果。晒后一般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冷却后再浸6~8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4田间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玉米苗期、穗期、结实期。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穗期田管目标是:攻秆、攻穗、严防缺水脱肥,使植株整齐、茎节粗短、叶片宽厚,根粗量多,雌雄穗发育好;抽穗结实期的管理是决定有效果穗数,每穗结实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主要抓适量补肥(尿素10公斤)、抗旱与排涝、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
5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是造成玉米产量下降,影响玉米质量的主要原因,应该引起广大农户的重视。玉米病虫害防治原则上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患于未然。在管理上要早发现早防治。玉米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及虫害,并提供药剂防治方法。玉米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药剂防治上,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喷施、大小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玉米螟、粘虫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铃虫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剂800倍喷杀。
6收获
玉米收获要把握好时机,按照不同的栽培目的可以适当的提前或延后,具体也要看当年的气候条件以及其它客观因素影响。一般来讲鲜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后16~22天收获,夏种16天,冬种22天,采果后要及时供应上市。
参考文献
[1] 吴俊林.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16,(15).
[2] 赵玉兵,李哲.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6,(14).
[3] 曹琪,陆顺生,董云飞,宋云飞,单艳,杨国田,刘艳,曾林. 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J]. 宁夏农林科技,2014,(02).
[4] 施学忠,罗国权,李宏德,蒋建文. 镇康县玉米高产创建的探索与实践[J]. 农民致富之友,2014,(04).
[5] 刘众,崔玉钰. 现阶段玉米高产栽培的几点关键措施[J]. 现代农业,2011,(05).
[6] 邢志娟,李君全,张玉国. 玉米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0,(03).
玉米种植技术实践 篇10
1“1+3”高效模式的创建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1999年尖椒种植技术引进到黎城, 由于市场价格好 (12~14元/kg) , 种植户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一亩尖椒买彩电, 二亩尖椒骑摩托”的顺口溜到处流传。从此, 尖椒这一富民增收产业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到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 黎城县曾有“华北尖椒第一县”之称。但是, 由于长年种植、品种混乱和技术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尖椒病虫为害逐年加重, 产量效益急剧下降。在国家“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 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 终于创建出了玉米套种尖椒“1+3”高效模式, 即在两垄玉米之间套种三垄尖椒, 实现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1+3”高效模式的增产增效理论
2.1 从作物生态位互补理论来看
其一玉米喜光喜温, 光饱和点高, 光补偿点低, 光合速率可达80~100 mg/dm2h CO2, 为典型的C4作物, 生长盛期适宜温度为20~25℃, 在高产高效栽培中为高秆作物。而尖椒秆矮、耐阴。在两者生长盛期, 玉米70%以上叶片集中于100~165 cm高度, 而尖椒80%的叶片分布在60~90 cm高度, 二者占据不同的空间, 配置层次化, 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和通风性能。一方面有利于玉米充分利用空间潜力发挥个体优势, 从而达到穗大、粒多、产量高的目的。另一方面尖椒种植3垄的宽度大于玉米植株的高度, 不影响尖椒受光和后期着色, 这也是“1+3”模式创建的理论基础。
其二, 尖椒定植后不久即进入高温高湿天气, 易落花、落叶、落果, 且病毒病、疫病及日灼病发生严重。玉米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生育过程中需水量和叶面蒸腾量均大, 如遇到降雨过多造成田间积水时, 玉米可以减轻涝害对尖椒的影响, 宽大的叶片遮阳调温, 形成一个有利于尖椒生长的小气候, 可有效控制尖椒的“三落”发生, 减少病毒病、疫病及日灼病的发生, 并可在早霜来临之际作为屏障预防轻霜, 延长尖椒的采收期, 提高尖椒的产量和品质。
2.2 从“营养生态位”理论而言
玉米和尖椒都属喜氮作物。经多次试验表明, 玉米和尖椒的吸氮高峰期异位互补, 时间的错位使氮素利用效率较单作提高20%以上。且尖椒9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20 cm的土层, 而玉米根系则向下延伸, 可减少作物间根际养分和水分的直接竞争, 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的需要。尖椒和玉米共生期需水需肥特性基本相同, 只要按照辣椒的需水需肥特性进行灌水和施肥, 就能满足玉米的需求, 节水、节肥, 易于田间管理。
3“1+3”高效模式的栽培方式
以360 cm为一带, 南北走向起垄4条并覆膜。垄宽80 cm, 垄高15~20 cm, 垄沟10 cm。第一垄打孔种植2行玉米, 其余3垄打孔移植6行尖椒, 一孔双株。玉米小行距30 cm, 大行距330 cm, 株距20 cm, 亩留苗2 000株左右;尖椒行距40 cm, 株距40 cm, 亩定植4 000~5 000穴, 亩留苗8 000~10 000株;玉米与尖椒间距55 cm。一般肥地稀植, 薄地密植。
4“1+3”高效模式栽培技术
4.1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中性或偏沙性、土层肥厚、灌溉便利的地块, 不适宜低洼盐碱地和沟旁漏水田。结合春耕, 每亩集中深施农家肥5 000 kg, 碳铵75 kg, 磷肥75 kg, 硫酸钾20 kg, 硫酸锌2~3 kg。耕深一般以25~30 cm为宜, 耙平起垄, 选用90 cm宽微膜覆盖。
4.2 选用优种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优质、抗逆性强的大穗型品种, 如农大108、屯玉2号、奥利3号等。尖椒选用高产、抗病性强的日本栗木三鹰椒、新一代三櫻椒等。
4.3 适期早播
玉米要用包衣种子, 4月下旬在膜上打孔种植。尖椒采用阳畦或大棚建立苗床, 于2月下旬播种育苗, 每8~10 m2苗床可移植1亩大田尖椒, 每亩大田用种100~150 g。5月中下旬或6月初出圃, 在膜上打孔移栽。移植时要保证秧苗母土不散, 膜孔覆土要严。尖椒壮苗的标准是:株高10~15 cm, 苗龄70天左右, 真叶10~14片, 节间长1.2 cm。
4.4 科学管理
4.4.1 浇水:
尖椒定植后3~5天轻浇一次缓苗水, 待地皮泛白时及时中耕保墒。开花前一般不浇水, 以利蹲苗。
4.4.2 追肥:
玉米和尖椒都是膜上种植, 不利于生长中期施肥, 一般提倡采用“三肥底施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尖椒的现蕾期、初果期、盛果期采取叶面喷施植物动力2003、磷酸二氢钾、爱丰、农丹等叶面肥, 可促进植株生殖生长, 增强光合作用。
4.4.3 尖椒病虫防治:
对尖椒病毒病可用病毒A 800倍液或菌毒清200~300倍液以及植病灵、病毒灵等轮换喷雾防治。疫病可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处理, 或用85%疫霜灵粉剂300倍液或64%杀毒矾粉剂600倍液喷施, 5~7天喷一次, 连喷二三次。
4.4.4 玉米抽雄打顶技术:
玉米授粉完毕后要对其及时进行抽雄打顶。多次试验表明, 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使玉米增产5%~10%。另一方面, 玉米抽雄打顶降低了玉米高度, 有利于尖椒受光着色, 提高品质。
4.4.5 玉米站秆扒皮技术:
玉米站秆扒皮晾晒可以加速果穗和籽粒水分散失, 促进脱水、晒粒, 提高籽粒等级。扒皮晾晒的时期是在蜡熟后期。据测试, 在玉米蜡熟后期扒皮晾晒15~20天, 含水量可降低14%~18%, 早熟5~7天, 可使玉米增产5%左右。
5 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