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粉碎性骨折

2024-10-04

髌骨粉碎性骨折(共9篇)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1

髌骨粉碎性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伤后软骨面不能再生, 复位固定要求较高, 传统手术方法各存利弊。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我们使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1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7例, 女4例, 年龄21~65岁, 平均39.5岁;均为单侧新鲜粉碎性骨折, 未合并膝部韧带、血管及神经损伤, 左侧13例, 右侧8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h~7d, 致伤原因交通肇事6例, 高处坠落1例, 跌伤13例, 击打伤1例;21例术前均经X线正、侧位检查明确诊断, Rockwood分型Ⅱ型5例, Ⅲ型8例, Ⅳ型8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仰卧位, 取髌骨横弧形切口, 清除骨折断端嵌顿组织及关节腔凝血块, 去除完全游离的碎小骨片, 刮匙搔刮断面, 伸直膝关节, 逐一整复碎骨块基本达解剖复位, 巾钳钳夹固定, 保持关节面平整, 10号丝线环扎;选用合适髌骨环置髌骨中央, 在各骨折块处置固定钩使骨折端聚合牢靠并加压固定, 拆除丝线, 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及髌前腱膜, 冲洗伤口, 留置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每日1次, 连用5d, 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第3天开始膝关节被动训练, 3~5周进行自主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及扶拐下床活动, 6周弃拐练习下蹲活动。

1.3 评价标准

优:膝关节无疼痛, 劳动功能正常, 膝关节活动范围>140°, 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良:膝关节偶痛, 膝关节活动范围120°~140°, 关节错位<1mm或裂隙<2mm;中:膝关节经常疼痛, 膝关节活动范围90°~119°, 关节错位1~2mm或裂隙≥2mm;差:膝关节常痛失去劳动能力, 膝关节活动范围<90°, 关节错位>2mm。

2 结果

2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术后6~8周X线片显示骨痂包绕髌骨环, 关节面平整;7~12周达临床愈合, 无髌骨环断裂或脱落及固定钩拉直、断裂现象, 无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8个月, 疗效评价优16例, 良3例, 可2例, 优良率90.5%。

3 讨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为严重的关节内骨折, 修复不好将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膝关节屈曲时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正常, 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为理想治疗目标;手术目的为尽可能保留髌骨, 恢复关节面平整, 修复股四头肌横行部分裂伤及伸膝装置的连续性, 保证早期康复锻炼, 防止膝关节僵直, 以利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张力带固定、钢丝内固定等传统术式对于粉碎性骨折不易固定, 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或不能形成骨折愈合有效的应力, 同时扭矩力可引起移位[1], 切克氏针松脱, 张力带失效, 针尾触痛、甚至刺破皮肤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较多[2]。术后外固定限制早期功能锻炼, 二次手术易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僵硬, 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较高, 影响膝关节功能。

髌骨环通过骨块间相互挤压及固定爪外部固定达到骨折固定作用, 12个固定钩可满足任意方向移位之骨块的固定, 对粉碎髌骨起到环抱固定作用, 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固定钩的数量及固定位置, 采用对称或单钩向心加压, 使粉碎骨块向中心聚拢, 对较小的碎骨快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操作限于髌骨表面, 对粉碎骨块无进一步损伤, 血供破坏极小, 任意可最大限度避免骨块摘除, 避免了压力不均衡, 达到有效复位和加压固定, 固定牢靠、简单易行、并发症减少。术中注意固定环置于髌骨中央, 避免上下移动, 髌骨上极骨质及软组织较厚处固定钩适当塑形, 以免骨折块前翻或后移, 轴向持续加压作用减弱, 解剖复位失败;固定后适当活动膝关节, 观察骨折稳定性, 有否出现脱钩现象。对合并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者, 可行钢丝固定无张力下缝合髌腱止点。

骨折未获解剖复位、内固定选择不当、术后未能早期功能锻炼为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常见失败原因[3]。髌骨环内固定术后无需外固定, 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可减少股四头肌萎缩及膝关节粘连, 使骨折块集聚、对合严密, 减少骨折块间梯度, 利于骨折愈合, 不易发生骨质疏松[4], 有效防止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及股四头肌萎缩等并发症, 且髌骨环生物相容性良好, 可长期置留体内, 骨折愈合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是否再次手术取出, 高龄患者可避免二次手术之痛苦, 为目前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本组疗效优16例, 良3例, 可2例, 优良率90.5%, 效果满意。

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复位良好, 固定可靠, 且生物相容性好, 术后不需外固定, 可早期功能锻练, 膝关节功恢复较好, 临床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刘占国, 郑小玲.丝线环扎加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08, 11 (3) :287-288.

[2]刘威, 冯峰, 朱明海, 等.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3) :205.

[3]何方.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失败32例原因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 (5) :338.

[4]罗兵, 龙雳, 李俭东, 等.可吸收螺钉在髌骨骨折中的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4) :25-26.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2

李红蕾

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骨科 241000 髌骨是全是最大的籽骨,髌骨骨折较常见,髌骨后面的软骨面与股骨髁前的关节面面构成髌股关节,在膝关节伸直与下蹲时,髌股关节可以减少股四头肌与股骨间的摩擦,从而保护了膝关节。髌骨链接股四头肌肌腱与髌韧带,它们共同完成股四头肌伸直力的60%,髌骨两侧为股四头肌肌腱扩张部完成股四头肌伸直力40%。股四头肌肌腱扩张部或髌支持带由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直肌的部分肌腱纤维所构成。此扩张部有辅助伸膝功能外,还有稳定髌骨,限制髌骨侧向运动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患者殷长明 性别 : 男 年龄 : 71 岁 科别 : 骨科 床号 : 010 住院号 : 0081327。患者因摔倒致左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一小时于2014-10-25 15:00入我科治疗。查体:左膝关节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左膝上空虚,髌骨可触及骨擦感,压痛阳性。左膝关节活动因疼痛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感觉可。摄片示:左髌骨粉碎性骨折。首测生命体征:T:36.6 P:70次/分 R:17次/分。BP:140/90mmhg,患者于2014年10日31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于11月12日出院。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髌骨骨折起病急,突如其来在伤痛易使病人感觉紧张、不安。护士因热情接待,妥善安臵病人,向病人介绍手术在目的、方法及安全性,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

2.1.2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完善检查及做好皮肤准备,指导其适当的锻炼及练习床上排便。

2.1.3 体位护理 患者患肢抬高高于心脏20cm,以利于淋巴液的回流,减轻疼痛,2.1.4 疼痛护理 由于骨折后局部肿胀、关节内积血等造成的疼痛。可以早期冷敷,加压包扎,以减少局部的出血,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2.2 术后的护理

2.2.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患肢膝下垫软枕,抬高48h,以促进血液回流,还有每1-2h冷敷10-15min,以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应注意弹力绷带松紧度。2.2.2病情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还患肢的血液循环和肿胀情 况如足趾血运尚好,但足趾不能主动活动,考虑是神经受压,应告知医生给予局部开窗或者更换石膏,并严密观察患肢伤口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2.2.3并发症的护理:关节血肿关节内积血是髌骨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感染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容易导致骨折迁延不愈,甚至发生骨髓炎,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体温情况。内固定钢丝断裂,髌骨骨折术后应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被动为辅,注意动作协调、循序渐进,活动量以少到多,切勿采取任何粗暴的被动活动。膝关节功能障碍一般术后长腿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限制了肢体的功能练习,肢体长时间的静止固定,是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股四头肌锻炼是骨折功能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指导患者伤后早期疼痛稍减后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以防关节纤维粘连和周围肌肉痉挛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创伤性关节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完善膝关节的检查、医生术中尽量使骨折达到良好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及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2.2.4,术后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伤情,分阶段进行。术后l周内,局部组织创伤未愈合,患肢肿胀疼痛,可应用超短波、红外线、低中频电疗等物理方法以利消肿。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先在护士的指导下练习健侧,然后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练习患侧。(1)卧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仰卧位,两腿伸直,适当抬高,保持3~5s,再慢慢放下,反复练一 般500次/d(2)坐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患侧小腿绷沙袋练习(重量为1.5~2kg)。开始练习时先协助托起患侧小腿,然后移开双手,嘱患者保持患腿抬高3~5s,再轻轻放下。一般为每小时5min。根据情况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2~4周,拆除石膏托,骨痂已逐步生成,骨折较稳定。可指导病人利用肢体重力加强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度。病人坐床边,小腿下垂,做膝屈伸活动,循序渐进,以主动屈伸为主,辅以适当被动活动。加重肌肉的按摩,并逐步在踝部上悬重,用指推活髌法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4周开始负重锻炼,粉碎性骨折可在4~6周后进行。可加强肌力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例如扶物站立,扶持床边下蹲与起立,扶双拐负重行走,或上下楼梯。下地时以健侧足尖托住术侧足跟,以臀部为轴心,转向床边下地。病人双手使用拐杖,双拐与健肢成三角形。站立时用手腕的力量支撑向前行走。术后第4周患肢负重占身体重量的50%(前足踏地),第6周占身体重量的100%,此时术肢仍需用单拐。第7周可弃拐行走。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可适当推迟负重时间[4]。进行功能锻炼要根据病人年龄、体质及前一段功能练习的效果,进行评估计划,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幅度并密切观察防止摔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1]

2.2.5 健康教育髌骨参与构成伸膝的装臵,在伸膝时起杠杆作用,加强伸膝力量,因此,髌骨骨折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影响很大。向病人强调这一点,使其重视并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在固定期以股四头肌锻炼为主,固定解除后一膝关节屈伸活动为主。可选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锻炼,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结合。2.3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运动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要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以便督促病人继续加强各种功能锻炼,如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不能停止运动或过激运动,指导病人按期进行复查,避免提前弃拐。1个月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确定取出内固定时间,一般为8个月。参考文献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3

关键词: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56-02

在骨科中,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发病率较高,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有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1]?本研究应用改良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对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术式,本研究旨在寻找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佳疗法,结果满意,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3年3月,共计2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患者的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为(48.3±5.2)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3.6±1.2)d;观察组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患者的年龄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48.6±5.4)岁,病程为2~7d,平均病程为(3.5±1.0)d?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病程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麻醉后,取患者的仰卧位,选取患者的膝内侧并行10cm左右的弧形切口,以使患者的髌骨等手术部位充分显露于术野内,将患者骨折端间的血块清理干净;使患者的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并借助于髌骨钳对患者行复位以及临时固定处理[2];常规切开患者的股四头肌腱,将克氏针插入并直至患者的髌骨下方,然后取出针芯;于穿刺针的引导下,将长度适宜的钢丝穿过患者的髌骨部位,并将钢丝的上端折弯并打结[3];借助于C形臂X线机对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无误后,对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时长为35~40 d;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伸缩训练活动;嘱咐患者及其家属要定期进行复查,一般为1月1次?

1.2.2 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将患者患肢的髌韧带等部位充分暴露于术野内,然后将血肿等清理干净;使用1号线对患者的髌骨进行缝合处理;然后借助于C形臂X线机对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进行观察,确定无误后,借助于尖嘴持骨器将患者的骨折部位收紧;选取患者的髌韧带处行切口,检查患者的髌骨关节面的完整程度,然后进行打结处理,以形成环形固定;钻入2枚克氏针,对患者较大的骨折块进行固定处理,然后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加强固定等处理;再次对患者的骨折块进行探查,确定无空隙之后,按照常规将克氏针的两头折弯,并将其完全掩埋于患者的髌骨边缘处;最后关闭手术切口?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膝关节的功能的评分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应用Lysholm量表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1)优: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再受到干扰;(2)良:疼痛等症状有显著改善,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3)中:疼痛有一定改善,但是患者仍需服用消炎药物,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仍有明显影响;(4)差:疼痛无任何好转或者加重[4]?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使用t和X2进行检验,若 P <0.05,则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1.2)月,对照组则为(3.7±1.2)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要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兩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1%,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钢丝绕扎内固定术属于常用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的预后质量较低[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膝关节的恢复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改良术式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更佳,值得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朝阳.运用张力带固定原理手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81-182.

[2] 张永科.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卫生产业,2013,(20):101-102. [3]杜剑鸣.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112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171-171,172.

[4] 韦永忠.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79例[J].广西医学,2014,30(6):912-913.

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探析 篇4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疗效评价

髌骨骨折多见于30~50岁的男性中壮年, 骨折的发生部位一般在髌骨中或下1/3, 粉碎性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1/3左右[1]。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的范畴, 主要表现是骨折部位出现局部肿痛和活动障碍, 对全身其他部位几乎没有影响。但是, 如果临床治疗不当, 可影响到患者的膝关节近、远期功能及其远期生活质量。该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对二、三级医院骨科医师来说, 手术较为简单, 但当基层医院骨科医师接诊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时, 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吉林省大安市中医院在2007年年初至2009年年末期间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1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所采用的手术方法简单、规范、方便、有效。现将结果予以报道, 供广大基层医院骨科医师借鉴和学习, 以更好地使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安市中医院2007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18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 男性13例, 女性5例;年龄28~54岁, 中位平均年龄41岁。致病原因均为直接暴力引起, 多数为跌倒时膝盖着地引起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的关节囊和髌骨旁腱膜一般保持完整, 无明显移位, 但髌骨的关节面和股骨髁损伤较重。

1.2 骨折类型

1.2.1 一般粉碎性骨折

该类患者共13例, 骨折面积稍大, 骨折块数量在3~4块, 关节面相对完整。其中, 一般星状骨折5例, 移位不明显或在1mm以下;中央型骨折4例, 髌骨中段出现不同程度粉碎, 两极相对好;横形伴碎骨块者4例。

1.2.2 严重粉碎性骨折

共计5例患者, 骨块数量较多, 大小不一, 碎骨在5~10块, 整体呈多平面骨折。其中, 复杂星状骨折3例, 同时出现下极纵形裂开1例;2例为下极粉碎性骨折。所有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出现膝部皮肤和软组织较重的挫裂伤。所有患者未见其他部位损伤。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一般粉碎性骨折行急诊手术治疗, 严重粉碎性骨折待符合手术指征后, 择期常规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硬膜外麻醉, 大腿上止血带。手术时, 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膝下横弧形切口, 其余采用膝前纵形正中切口切开手术。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术式。在一般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中, 4例一般星状骨折患者采用双股10号丝线或带针钢丝缝线或1号外科非吸收缝合线双环扎的方法;5例中央型骨折患者, 在彻底清除中央部位较为碎小骨块, 修整成2块大骨块, 之后应用AO张力带克氏针做双“8”字形内固定;4例横形伴碎骨块者, 用克氏针将小骨块串接固定、整复成近似横形后, 用AO张力带克氏针做单“8”字形内固定。5例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串接组合双环扎张力带内固定术[2]。清除下极粉碎骨折患者无法用1.0mm克氏针串接的碎小骨块, 同时要保留稍大骨块, 用3-0号外科非吸收缝合线或其他合适缝线贯穿缝合髌韧带于对侧髌骨残端上。缝合时, 松紧度要适宜, 以便于术后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术后合理治疗

中央型骨折一般不需要外固定, 术后患者置膝于10°屈曲位, 2~3d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功能, 3~5d练习屈膝功能, 14d后扶拐下地, 逐渐练习和锻炼负重功能。其余类型骨折术后均屈膝10°位行长腿石膏外固定术, 21~28d后即可拆除石膏, 逐渐行屈膝均行X线片复查, 指导患者锻炼膝关节功能, 直至骨折痊愈。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1~2年的随访。随访期间, 患者均能正常行走, 没有出现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X线复查显示骨折痊愈, 关节面较为平整光滑。愈合时间在7~17周, 平均13周。按陆裕朴等的方法评定, 优15例, 良2例, 中1例, 优良率高, 达94.4%。良和中的病例, 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

3 讨论

3.1 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时, 必须使髌骨有效地发挥其自身的生理作用。因此, 完整保留髌骨、恢复其形态、结构和保证关节面平整, 是提高治疗效果关键所在。所以, 包括粉碎性在内的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地保留髌骨, 做到解剖复位准确, 保持后关节面平整, 修复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 在稳定内固定下,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3], 使患者早日康复。

3.2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手术治疗的关键之一是彻底清除关节腔, 修复髌腱膜和关节囊。一般认为, 骨折移位超过2mm或关节面不平在1mm以上的患者, 约有2/3可能出现不适感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现象的发生[4]。因此, 无用的细小碎骨不能牵强串接于骨块间, 以避免术后细小碎骨成为关节腔内的游离体以及由于移位使关节面不平整。在解剖复位操作时, 可采用手指触摸的方式来判断关节面的平整程度。另外, 急诊手术者, 应放置引流管, 以达到切口快速愈合的目的。

3.3 对髌骨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的认识

临床实践中, 一般主张严重粉碎性骨折且无法固定者应行髌骨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的手术方法。由于部分切除使髌骨整体位置下移, 髌股关节出现错格、对合关系紊乱, 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5];而髌骨全部切除后, 破坏了伸膝装置系统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知识股四头肌萎缩, 力臂短缩, 伸膝功能受到限制, 力量下降在1/3~1/2, 关节容易疲劳, 晚期可导致股四头肌滑脱、断裂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 除非不得已, 不应切除髌骨。有时由于医师个人手术技术所限, 没有很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 以及骨折后的髌骨在切除与不切除之间, 有的可保留但切除了。此时, 可通过改进术式的方法, 使切除率降低下来, 如多枚克氏针串接组合双环扎张力带内固定术[2], 作者应用的疗效较满意, 可避免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后的不足。

3.4 治疗体会

骨折关节面的平整度、光滑度和形态, 是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 因此, 手术时必须注意以上因素, 以免影响关节功能。骨折类型决定了内固定的方法, 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 采取不同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时, 应以操作简单规范、价廉物美、不影响疗效、患者可以接受作为基本原则。骨折愈合后, 应尽早取出内固定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决定术后是否采用外固定的方法。有时外固定是必要的, 但必须在关节面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李学文, 徐建高.骨科创伤性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27-228.

[2]刘宝平, 王涛.髌骨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改进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15 (3) :176-179.

[3]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91.

[4]杨君礼.骨科诊疗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323.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8例, 女5例, 年龄61~76岁, 平均66.5岁;左侧髌骨粉碎性骨折14例, 右侧9例;闭合性骨折22例, 开放性骨折1例;致伤原因直接暴力21例, 间接暴力2例;常规膝关节正侧位片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均为单侧新鲜粉碎性骨折, 未合并膝部韧带、血管及神经损伤, Rockwood分型Ⅱ型7例, Ⅲ型9例, Ⅳ型7例, 分别于伤后3h~7d施行髌骨环内固定手术。23例患者中合并Ⅱ型糖尿病5例, 高血压病6例, 脑血栓后遗症2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 髌骨下弧形切口, 清除骨折端与关节腔凝血块及嵌入软组织, 去除游离碎小骨片, 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 对髌骨粉碎较严重者尽量保持腱膜完整性, 最大限度避免骨块摘除, 伸直膝关节, 整复碎骨块基本达解剖复位, 巾钳钳夹固定, 10号丝线环扎;游标卡尺测量髌骨纵轴长度, 选择合适髌骨环, 固定钩聚合骨折块并加压固定, 检查髌骨关节面的平整度, 屈膝90~100°检查内固定稳定程度, 缝合修复髌骨内、外侧支持带, 留置引流。术后第3d开始膝关节被动训练, 5周自主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并扶拐下床活动, 逐渐负重, 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膝复查X线片每月一次, 了解骨折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3 疗效评定

优:膝关节功能正常, 髌骨关节面解剖愈合;良:膝关节功能正常, 偶痛, 或伴有髌骨关节面阶梯≤2 mm;可:膝关节伸屈可达健侧水平, 但下蹲吃力, 膝部时有酸痛感, 或伴有2~3mm髌骨关节面阶梯;差:膝关节屈曲>90°, 但不能完成下蹲, 膝部经常酸痛且明显, 或伴有髌骨关节面阶梯≥3mm。

2 结果

随访6~12月, 平均9个月,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皮肤坏死及感染, 术后9~12周复查X线片骨折线模糊, 关节面平整, 骨折临床愈合, 无固定钩拉直、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发生, 患者关节活动良好, 疗效优17例, 良4例, 可2例, 优良率91.3%。

3 讨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为严重的关节内骨折, 老年患者主要致伤机制为摔倒时屈膝直接撞击地面, 因患者反应性与肌肉力量较差, 多伴有骨质疏松, 直接暴力作用于髌骨产生多个矢状位骨折同时有冠状面压缩骨折, 髌骨粉碎严重程度远大于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囊及髌支持带较横骨折完整, 碎骨块移位程度通常不大。治疗目的是尽早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及髌骨关节面的解剖关系, 可靠的内固定,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对骨折粉碎较重、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患者, 许多常用固定方法无法施行[1]。

传统术式对髌骨粉碎性骨折不易固定, 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或不能形成骨折愈合有效的应力, 同时扭矩力可引起移位[2], 术后外固定限制早期功能锻炼, 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髌骨环内固定可任意选择固定钩直线对称加压, 或单钩加压, 对粉碎髌骨环抱固定, 使骨折向心靠拢, 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固定钩数量、角度和位置, 对较小的碎骨块有较好的固定作用, 手术操作限于髌骨表面, 血供破坏小, 可最大限度避免骨块摘除, 达到有效复位和加压固定, 术中固定环应避免上下移动, 使骨折块对位加压固定, 对髌骨上极骨质及软组织较厚处固定钩适当塑形以免骨折块前翻或后移, 固定完毕屈膝90°~100°检查内固定稳定程度, 如有脱钩现象重新安装, 同时考虑张力侧的抗张强度, 以免早期功能锻炼造成骨折块分离, 影响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康复[3], 合并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者, 钢丝固定无张力缝合髌腱止点。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髌骨粉碎性骨折, 可使粉碎较严重骨折与深筋膜层不分离, 避免了骨折块分散, 适合于其他方法难以固定者。环抱式内固定可位于髌骨任意方向, 明显减少患者髌骨或髌骨上下极切除机会, 最大限度维系髌骨结构完整, 多数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 且术后不需要外固定, 可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 减少股四头肌萎缩及膝关节粘连, 使骨折块集聚、对合严密, 减少骨折块间梯度, 利于骨折愈合, 不易发生骨质疏松[4], 有效防止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与张力带钢丝、AO张力带钢丝、聚髌器等手术相比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且髌骨环生物相容性良好, 且髌骨环力学强度、抗扭转性能与骨皮质相当,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长期留置于体内, 高龄患者可避免二次手术之痛苦。本组患者疗效优17例, 良4例, 可2例, 优良率91.3%, 效果满意。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复位良好, 固定可靠, 术后不需外固定, 可早期功能锻练, 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髌骨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间经髌骨环内固定治疗的23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12个月,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皮肤坏死及感染, 术后912周复查X线片骨折线模糊, 关节面平整, 骨折临床愈合, 无固定钩拉直、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 关节活动良好, 疗效优良率91.3%。结论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良好, 固定可靠, 术后不需外固定, 可早期功能锻练,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髌骨环,内固定,老年人,髌骨骨折

参考文献

[1]郭永昌.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J].中医正骨, 2008, 20 (4) :68-68.

[2]刘占国, 郑小玲.丝线环扎加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08, 11 (3) :287-288.

[3]刘晓龙, 张景林.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l例观察[J].山东医药, 2008, 48 (6) :92-93.

丝线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6

1 方法与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共31个, 均为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 男19例, 女12例, 年龄45~78岁, 平均 (64.5±2.7) 岁。观察所有患者的病情, 都是粉碎性骨折, 分离移位的骨折块都在5mm之上。有24例的骨折发生在横截面和矢状面上, 7例的骨折发生在合并冠状面。图1展示了其中2例。

1.2 手术方法

如果没有手术绝对禁忌的症状的情形下, 要尽可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使用抗生素在手术开始前1h予以预防性治疗, 麻醉采取的是持续的硬脊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方法, 正中纵行切口在取髌之前完成, 对髌前筋膜进行很好的保护, 让关节腔内的积血被较好的清除, 对骨折块进行整复, 如果骨折块较大, 就要使用布巾钳进行固定, 对关节面使用手指进行平整性的探查, 10号双股丝线在平整探查完毕后, 缝合髌骨周围, 缝合完毕, 收紧丝线, 对丝线打结, 然后用7号丝线对固定髌前筋膜进行小环形的缝合。所有的缝合作业完成之后, 无跺长腿石膏用来对膝关节进行具体的托固定, 固定的姿势为伸直位, 完成固定作业之后, 使用抗生素进行5~7d的预防作业。7d后, 长舒缩训练用来练习股四头肌等部位。在手术6~8周的时间, 将外固定解除, 进行被动的和主动的膝关节屈、伸练习, 患者慢慢的就会愈合。

1.3 综合评分法 (疗效评定标准)

(1) 膝关节的具体功能恢复情况:优:4分, 正常的劳动能力, 且没有痛感;良:3分, 劳动能力稍差, 有偶痛现象。中:2分, 经常性的、轻度的痛感。差:1分, 劳动能力彻底被失去, 伴有经常性的痛感。 (2) 膝关节活动具体范围的评比:优:4分, 正常, 介于141°~150°之间;良:3分, 介于121°~140°之间;中:2分, 介于91°~120°度之间;差:1分, 低于90°。 (3) 以关节面为准, 观察骨折的具体复位状况:优:4分, 解剖复位;良:3分, 有1mm以内的错位或者2mm以内的裂隙;中:2分, 错位的大小在1~2mm之间, 裂隙超越了2mm;差:1分, 错位在2mm之上。总评:介于10.1~12分之间的为优;介于7.1~10分之间的为良;介于5.1~7分之间的为中;5分以下的为差[1]。

2 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为0.5~2年。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感染症状。引进综合评分法对相关的治疗结果进行评定, 有54.84%的优, 具体的病例为17例, 有29.03%的优, 具体的病例为9例, 有9.68%的中, 具体的病例为3例, 剩下的为差, 共有2例, 占据了6.45%, 优良比率高达83.87% (26/31) 。

3 讨论

3.1 本治疗方法的优点性描述

(1) 操作方法非常简单:这种手术做也不需要引进使用特殊的器械, 适合广泛的应有到各级医院, 尤其是基层医院, 这种操作方法具有如下较多的优点:较小创伤、较短作业时间、无遗留金属异物的可能性, 不需再次手术对内固定进行解除、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的较小, 使得患者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和手术风险都有很大的减轻。 (2) 有利于髌骨的保全:对于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等不同的运动部位的保护来说, 髌骨作用重大。如切除髌骨, 伸膝的时候, 约30%的股四头肌肌力就会被减少, 所以髌骨要尽可能的被保留, 除非发生了不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观察丝线缝合治疗方法, 有利于髌骨的最大程度复位并让骨折块得到固定, 使得髌骨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

3.2 治疗的关键要点

(1) 手术之前, 充分评估患者的各种情况, 尤其是髌骨骨折的具体骨质和粉碎情形, 在此基础之上, 进行很好的遗患沟通, 让患者知晓使用这种固定方法, 有什么优缺点, 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掌握。 (2) 手术过程中, 髌前筋膜要给予充足的保护, 不能进行过多的剥离, 避免出现因为游离骨折块, 从而影响复位。也不要随意的摘取骨折, 避免出现骨缺损, 对于位于关节面的骨折块, 需要做出最大的努力保留下来。冠状面骨折块可以先通过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固定。缝合髌骨的周围的时候, 丝线需要尽可能的靠近髌骨的后缘, 因为如果近髌前缘的话, 缝线收紧后, 关节面的骨折块就可能出现分离的现象[2]。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就是环形缝合髌前筋膜, 如筋膜有破损, 现行修补, 后行缝合, 具体的缝合尺寸应该让髌骨周围与髌前的缝合之比达到3∶2。 (3) 解除外固定后, 积极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 如果条件许可, 还可以辅助进行CPM锻炼。

总而言之, 使用丝线对髌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固定缝合治疗, 操作非常的简单, 创伤性也很小, 还不需要对内固定进行再次的手术解除, 功能层面上的恢复较好等诸多的优点, 对于此需要对手术的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掌握。

摘要:目的 探讨丝线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应用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发生。优17例 (54.84%) , 良9例 (29.03%) , 中3例 (9.68%) , 差2例 (6.45%) , 优良率为83.87% (26/31) 。结论 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症状, 使用丝线缝合治疗方法, 具有较小的创伤、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具体的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简便。

关键词:丝线缝合,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

参考文献

[1]邱贵兴, 戴勉戎.骨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5-347.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髌骨骨折30例, 均为粉碎性骨折。男性21例, 女性9例;年龄18~65岁, 平均4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 摔伤5例, 打击伤2例。30例均为新鲜骨折, 按王鹏建[1]骨折分型, 均为Ⅲ型。手术时间4h-12d。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硬腰联合麻醉。大腿中上1/3处上气囊止血带, 作髌前纵行切口 (有伤口者采用横弧形或纵弧形切口以避开原伤口) , 清除关节内积血及血凝块, 以7号丝线缝合破裂的髌内、外侧支持带、股四头肌扩张部、髌前筋膜等, 利用股骨髌关节面的模具作用将髌骨解剖复位, 复位后用10号丝线环扎固定及髌骨复位钳临时固定。然后将不同型号的髌骨爪置于0℃左右的冰水中备选用。沿髌骨上下极垂直用钢尺测量髌骨纵向长度, 根据测量值的80%~90%作为髌骨爪的最大内径来选择合适的髌骨爪。放置髌骨爪时将三爪置于髌骨相对粉碎严重一端, 撑开钳将已选好的髌骨爪功能爪撑开, 用尖刀分别在髌骨底、尖各爪支处作长约0.5cm的小切口, 将髌骨爪髌尖爪枝插入髌韧带, 将髌底爪枝插入髌底处切口。用拇指压住髌骨爪腰部, 取适量热盐水约40~45℃无菌温盐水依次注入各功能爪尖部、腰部3~5min, 待髌骨爪完全回复后, 被动屈膝90°以检查固定程度, 伸膝0°小指探入检查髌骨关节面平滑与否, 满意后依次缝合切口必要时再用丝线将髌骨爪腰部缝合于髌骨表面软组织, 防止髌骨爪滑脱。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2d, 开放性骨折应用5~7d。根据固定情况酌情用股胫腓支具固定7~10d。第2天即行患侧股四头肌收缩等功能锻炼, 一周后视情况使用CPM锻炼, 逐渐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4~5d建议患者下床不屈膝行走, 12~14d伤口拆线。2周后逐渐负重并适当屈膝行走。一年左右根据X片和临床表现取出内固定。

2 结果

本组使用王亦璁功能评定标准, 优: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无疼痛, 步行、快跑、下蹲正常;良:膝关节活动功能接近正常, 无疼痛, 步行正常, 快跑、下蹲稍差;可:膝关节屈伸受限但大于90°, 步行时疼痛, 休息后缓解, 快跑困难, 下蹲及上下楼梯不便;差:膝关节屈伸明显受限不足90°, 负重和各种活动时疼痛, 休息后减轻但不消失, 跛行、下蹲及上下楼梯困难。本组27例获得随访, 时间3~18个月, 平均15个月, 愈合时间12~24周, 平均18周, 术后X线片显示:髌骨形态恢复良好, 关节面平整。负重行走期间无感染、骨折移位, 骨折端坏死, 骨性关节炎等不良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依疗效评定标准, 优21例, 良5例, 可1例, 优良率96.2%。无1例发生髌骨爪滑脱及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

3 讨论

髌骨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 发生率占全部骨折的10%, 其中以中壮年多见, 占58.7%。50岁以上占35.5%, 髌骨骨折包括以下四型:横断, 粉碎, 纵形和撕脱型。髌骨在膝关节生理运动中的主要作用: (1) 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 (2) 维护膝关节稳定; (3) 保护股骨髁使其免直接遭遇外伤性打击。当髌骨发生骨折后, 以上作用即暂时丧失。治疗髌骨骨折的根本目的:即最大限度其关节面平滑形态, 最终是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 而绝非简单的恢复伸膝关节装置的连续性。

髌骨骨折以往常用的方法: (1) 环形钢丝或粗丝线缝合术:本方法的缺点是内固定不够坚强, 活动中不易保持复位的关节面, 内固定位置不佳, 单纯使用钢丝或丝线缝扎髌骨位置如果靠前或靠后均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并且使用本手术方法后需要石膏外固定过长, 通常一般需要固定2~6月, 直至骨折愈合。从而极大影响膝关节功能, 常造成关节内粘连和支持带挛缩, 导致关节僵硬, 膝关节功能障碍; (2)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改良张力带钢丝) :本方法的缺点是关节面对合欠佳, 钢丝易从克氏针头脱落, 活动后克氏针头尾刺激形成局部感染或皮肤溃疡, 钢丝断裂和克氏针松动移位, 一般需要配合石膏外固定。不适合严重粉碎性的髌骨骨折。 (3) 近年来报道的空心钛钉治疗髌骨骨折, 因对骨质破坏较多, 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缺陷。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备了髌股关节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 克服了上述几种手术的缺点, 组成了多维的以纵向为主的持续向心压应力, 复位、固定兼备, 并发症少[2]。髌骨爪具有0℃~4℃时自由伸展其爪支, 45℃时恢复原形状的记忆功能, 能从各个方向分别向髌骨中心近关节面持续地向骨折端施加聚合力, 此种固定完全符合张力带原则、复位、固定兼备, 更能促进骨折愈合。

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 保护髌骨功能减少与关节骨折相关的并发症。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 充分恢复髌骨后关节面的平整。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 早期活动膝关节, 恢复其功能, 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3]。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 髌骨爪为固定到髌骨表面的弹性物, 符合张力带原则, 其纵向压应力足以对抗髌骨的牵张力, 从五个不同方向产生聚合力, 适用横断骨折、多平面、严重的粉碎骨折, 对纵向骨折也较为适用。髌骨爪技术符合髌骨的生物学特点, 成为目前治疗髌骨骨折公认的治疗方法。

髌骨爪支腰部限制膝关节屈曲时的分离, 为张力带作用, 5个功能爪支包绕髌骨为持续自压, 使骨折块在原位更加紧凑, 既取得了坚强内固定, 又能早期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本方法操作简便, 降低了手术难度, 创伤小且手术安全, 性能可靠。髌骨爪其实可用于所有髌骨骨折[4], 因为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记忆聚合的力学行为所产生的应力分布足以固定粉碎的骨折块。同时在应用髌骨爪时有操作简便, 放置和取出无需特殊器械, 缩短了手术时间等优点, 且其组织相容性佳, 弹性模量接近正常骨组织。独特的记忆功能形成持续的向心抱合力对复杂多平面、粉碎骨折提供了理想的固定方法及初始稳定性避免了髌骨切除带来的巨大不良后果[5]。因此, 记忆合金聚髌器是目前治疗多平面粉碎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为避免髌骨切除、保留髌骨提供了临床支持, 且治疗效果满意,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综上所述, 髌骨骨折采用该方法较其他方法相比:内固定能够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及因皮肤刺激导致的感染、疼痛, 尽可能减少膝关节僵硬, 缩短愈合时间, 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降低患肢残疾程度。该技术是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有明确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共30例。回顾分析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27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6~18个月, 平均11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所有病例2~4个月内达到临床愈合, 平均3.5个月。临床关节功能达正常, 无感染、髌骨爪滑脱等并发症。优良率96.2%。结论 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材料轻, 无副作用, 操作简单, 疗效好, 并发症少, 患者下床活动早, 使骨折尽快愈合。能够减少感染, 内固定刺激引起的疼痛致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髌骨爪,内固定

参考文献

[1]王鹏建, 李超, 张超, 等.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8 (2) :656.

[2]荣国威, 翟挂华, 王满宜, 等.骨折内固定[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90-392.

[3]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704.

[4]郭志明, 王瑛, 林山, 等.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09, 12 (3) :356.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8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18例, 男12例;女6例,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67岁, 平均41岁, 车祸伤6例, 跌伤12例, 均为粉粹性骨折, 所有患者在伤后3-5天接受手术。

2 手术方法

取髌前弧形切口或纵行直切口, 切开分离至髌韧带及骨膜, 探查骨折分离移位及髌前腱膜撕裂情况, 注意尽量保留髌周纤维及与骨块相连纤维。如损伤较重, 可用丝线进行修复并将骨片复位固定, 使之成为类似横行骨折, 于分离的骨折块边缘做少许剥离以利清晰准确地使骨折复位。此时可做关节腔内冲洗, 清除凝血块等。于髌股关节囊内外侧分别纵行切开1-1.5cm, 以手指伸入关节内行髌骨骨折手法整位, 术中使用多把巾钳临时固定, 仔细检查关节面是否平整, 达到解剖复位或无明显占位后, 以可吸收线行髌骨周缘环形缝合, 结扎前再次以手指从内外侧切口伸入关节腔探查骨折复位情况, 如关节面平整, 则收紧缝线打结, 选择合适型号髌骨爪, 先于髌骨上极固定, 注意勿损伤环扎线, 装配合适后, 再装下极爪, 拧紧后术中即时行膝关节功能活动, 检查髌骨爪是否松动, 骨折块是否移位, 确定无异常后冲洗关节腔, 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无需外固定。

3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3-25个月随访, 根据陆裕朴[1]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定, 优14例、良3例、可1例。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 优良率94.8%, 所有病例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无断爪及内固定脱落等并发症。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红肿, 经及时处理后好转。一例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较重, 功能活动受限, 三月后恢复正常。

4 讨论

4.1 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尽量保留髌骨的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和髌骨的生物学功能[2], 即应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面的形态, 力争使其解剖复位, 关节面平滑, 并给予牢固的内固定, 早期活动膝关节, 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对于髌骨粉粹性骨折的治疗, 目前方法很多, 但无统一定式。谢昌宏等应用AO张力带内固定加用“8”钢丝行髌韧带减张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粹性骨折11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郑远华等采用切除髌韧带治疗髌骨下极1/4的粉碎性骨折亦获得满意疗效[4]。手术切除部分粹骨块治疗髌骨骨折势必造成保留的髌骨整体下移, 髌一般关节错格关节面不匹配引起外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此目前一般不采用。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亦有其局限性。一是髌骨粉碎性骨折骨块多且小, 克氏针势必造成穿针困难或不能, 也就是说不能牢靠固定;二是克氏针尾端暴露, 在功能锻炼时造成病人疼痛, 影响功能恢复效果。本组病例, 我们采用髌韧带髌筋膜的原位修复, 既保留了髌骨的长度与完整, 也使粹骨块得到了暂时的固定, 再采用可吸收线环扎, 则使髌骨整体得到恢复, 装配组合式髌骨爪后则使髌骨的完整性进一步得到巩固。

4.2 手术技巧

(1) 对髌骨粉粹性骨折韧带、腱膜完整的, 可用巾钳或复位钳直接固定后行断裂的韧带腱膜修复, 用可吸收线行髌骨环扎, 打结前要确认关节面平滑; (2) 对韧带、腱膜损伤严重的, 不能使用巾钳或复位钳固定的, 则先用可吸收线行骨块间缝合拉拢, 达到初步复位固定, 然后重复 (1) 步骤; (3) 髌骨关节囊内外侧各切开1-1.5㎝, 利于术者示指能顺利伸入关节腔探查关节面复位情况, 可避免重复C臂透视, 吸入过多X线, 亦可缩短手术时间; (4) 装配髌骨爪时要选择合适的型号, 并且注意不要损伤环扎线。

4.3 切口的选择

有髌前直切口和弧形切口两种, 各有利弊。作者倾向于弧形切口, 直切口利于后期膝关节置换, 但与髌骨爪直接接触, 在膝关节活动时会出现疼痛、水肿, 从而影响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弧形切口则相对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陆裕朴, 徐来堂.部分切除术治疗髌骨横断及-端分粹性骨折的远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 1985, 5 (5) :280-281.

[2]王亦璁.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评价[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5, 10 (4) :208-209.

[3]谢昌宏, 鲁志宾.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10 (20) :709.

髌骨粉碎性骨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共70例, 均经影像学检查、手术病理证实, 患者知情并签订手术同意书, 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手术禁忌症等患者。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5例, 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2例;年龄22~67 (43.5±3.6) 岁。骨折原因:车祸24例, 高处坠落9例, 钝器打击、摔倒2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0例;年龄21~68 (43.7±3.4) 岁。骨折原因:车祸25例, 高处坠落8例, 钝器打击、摔倒伤2例。对比两组性别比例、年龄、骨折原因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髌骨环固定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 膝关节下方行切口, 将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依次切开, 显露出骨折块, 对关节腔内积血、淤血块、游离碎骨片常规清除, 于髌骨侧方髌韧带支持处侧将韧带切开, 骨折块经由髌骨复位钳复位, 主刀医师将手指伸入髌骨后关节面, 维持髌骨关节面平整, 必要时使用2.0g氏针临时固定;于髌骨表面放置大小合适的髌骨环, 最大限度让髌骨环平面平行于后方关节面。按照上下左右次序对角植入髌骨环爪勾固定, 若爪勾放置处骨块呈现斜坡特点, 则先用2.0g氏针钻孔, 然后植入髌骨环, 这个过程中助手保持髌骨环不移动。再次确定髌骨后方关节面平整后行髌骨环爪勾对侧加压固定, 同时经由分开器将爪勾尾部裂槽, 通常爪勾6~9枚, 固定满意后将2.0g氏针抽出。

1.2.2 对照组AO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 选择仰卧位, 硬膜外麻醉, 于患侧髌骨前行弧形切口, 大小10cm左右, 凸面向下, 依次将皮肤、皮下脂肪切开, 髌韧带前游离浅筋膜, 且向近端翻转皮瓣, 将髌骨骨折部位充分暴露, 将骨折端、关节腔内积血、凝血块清除, 直视下整复骨折, 2~4枚2.0g氏针垂直骨折线穿过骨折块, 克氏针深度是髌骨中后1/3, 其中2枚克氏针保持平行, 克氏针两端经由直径1mm双股钢丝环绕后于髌骨前行“8”字形交叉, 将其拧紧形成张力带固定。克氏针上端弯折且扭向后侧, 同时克氏针或钢丝环扎补充固定粉碎骨折, 再次确认髌骨关节面平整后对髌旁腱膜、髌前软组织修补, 完成后常规冲洗, 留置引流条, 切口关闭。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感染等干预,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确定早期康复训练时间。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3~12个月,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平均下床行走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屈膝90°时间及并发症 (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 情况。其中临床疗效以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依据, 优: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无疼痛、肌萎缩现象发生;良: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无疼痛但存在轻度肌萎缩, 下蹲有一定的影响;可:膝关节屈曲受限, 平定行走正常, 上下楼、下蹲不便;差:膝关节屈曲90°以下, 疼痛及肌萎缩明显, 跛行, 下蹲困难。统计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平均下床行走时间等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行走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及屈膝90°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临床疗效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0%, 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5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例 (2.8%) , 为创伤性关节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4例 (11.43%) , 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各2例,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94, P=0.16>0.05) 。

3 讨论

粉碎性髌骨骨折治疗基本目标在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其治疗关键在于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 解剖复位及内固定牢靠, 以促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一方面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3,4], 另一方面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目前临床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以外科手术为主, 包括髌骨环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钢丝环扎等, 各有优缺点。为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固定方式至关重要。

AO张力带钢丝固定是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基础上改良而来, 直视下切开复位骨折部位, 不仅满足骨折解剖复位要求, 而且术中可通过髌韧带裂隙对关节面潜性探查, 便于关节面平整修复[5]。同时AO张力带2枚克氏针穿入髌骨中, 不仅可保持髌骨稳定, 而且可有效把张力转化成轴向压力 (有利于骨折愈合) , 且术后无需外固定, 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但该固定方法对术者操作水平要求高, 手术难度相对大, 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等系列并发症。且术后远期可能出现克氏针脱出现象, 不利于患者康复[6]。髌骨环爪勾留置以患者髌骨测量指数为依据, 其爪勾长度、深度可合理调节, 保持爪勾于同一平面固定, 可有效预防或减少骨折位移发生, 同时通过均匀加压可提高固定紧密度[7]。另外, 髌骨环设计以髌骨、髌股关节解剖学及生物力学为依据, 生物相容性强, 基本与人体骨骼类似, 能明显减少应力遮挡效应, 有效预防内固定物取出后引发二次骨折[8]。本文结果显示, 相比AO张力带钢丝固定, 髌骨环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 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此外, 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达100.00%, 明显比对照组的88.57%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髌骨环相对AO张力带钢丝固定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中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 相比AO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效果更明显, 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 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 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其方.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5) :560-561.

[2]王慧东, 张勇, 张中云, 等.比较粉碎髌骨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疗效[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5) :384-385.

[3]韦善平, 覃欢, 覃金浪, 等.两种不同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9) :47-48.

[4]蒋正武, 谢跃, 赵越, 等.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 2013, 53 (45) :53-54.

[5]汪涛, 叶长青.改良AO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1) :83-84.

[6]樊正军, 于广海, 蔡玉田, 等.三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 (16) :1509-1512.

[7]田文, 胡世锵, 陈路遥, 等.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7) :649-651.

上一篇:玉米种植技术实践下一篇:利多卡因加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