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2024-05-31

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通用2篇)

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篇1

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2016-12-04 张海江

武安新视线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评论认为,二十四节气为古老中国人解决温饱、发展生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为中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让我们去追寻二十四节气的渊源,河北的磁山文化遗址是农历的最早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形成,证明河北磁山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原始天文科技知识。磁山遗址,位于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6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山文化遗址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测定的数据距今约8000年,后经中国科学院地球与地质研究所用植硅体方法学对磁山文化层年代全方位分析得出结论,磁山遗址距今约10300年。考古专家鉴定: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7500-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农时代。磁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发现房址、灰坑、粮窖,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祭祀品。出土的陶器中配套的炊具陶盂和支架在造型上达到了审美和使用的统一;粟黍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从出土物中可以看出,家鸡的饲养,核桃的栽培,黍的种植堪称世界之最,被专家评定为磁山文化的代表,具有全国各地其它历史文化资源无可替代的奇特性。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约十万多斤,这只是通过发掘发现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作物的过程中,掌握了气候的规律,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王祯《农书》说,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其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反时而艺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吕氏春秋·审时》中也提到“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有文字以来形成的物候学,在磁山遗址窖穴十万计的粟米之间描写的非常详细。从磁山遗址大量出土的石制农具可以看出,磁山先民将山林砍倒烧光“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阶段,而进入“翻土耕种”的耜耕农业阶段。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基本栽培方法,能够大面积种植,并且有了较大收获量。储粮窖穴,库存粟谷达到14万斤,可见当时农业相当发达。这些粟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除人为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当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虽然粟是一种耐旱作物,但它和当时冰后期最暖气候,近处有大面积森林和宽阔的水域使空气中保持着一定温度是分不开的。说明当时农业有了相当的生产能力。证实了磁山文化时期有了一套完善的历法,指导粟的播种、种植和收获,这与磁山遗址出土的占蓍草器和圭盘有着直接联系。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磁山遗址中出土了圭盘、占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的智慧和才智,这些描述与圭卜日影极为贴切。圭盘,那个用土或石制成的圆盘,中心插上一个木杆,便把日、月、四季囊括其中。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尽在其中,真是神奇无比。占蓍草器,作为测“日”的插杆基座,它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就是说用来测日影长度以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有一个或几个磁山先民,总守在这个占蓍草器旁边,一年四季不停地把日月走过的影子,用陶丸球等符号记载下来,告诉部落头领,何时种植,何时收割,何时风雨弥漫,何时阳光灿烂,何时用于祭祀。圭盘和占蓍草器同时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农历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相关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论文及文史资料等在2006年9月22日《中国文物报》4版《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由河北省科技档案馆牵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省农科院等四个单位的二十多名专家组成课题组编写的《河北科学技术史》的“河北地域原始天文知识的萌生”、“磁山人的原始天文气象知识”都有详细对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的阐述,农历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2007年《学术年报》中《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中国世界古文化》等多部学术刊物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磁山二街党总支书记申礼成和武安市青年学者、磁山文化研究专家张海江近十余年不断挖掘磁山文化新的内涵,在国内学术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等学术观点就是由他们率先提出的。历史文化是一种蕴藏,一种魅力,一种财富,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的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一座文化宝藏,是及其珍贵,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如何在秉承博大精深的磁山文化基础上,大力弘扬并深入挖掘磁山文化内涵,是摆在新磁山人面前重大课题。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产去保护、开发、探索……

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篇2

磁山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的文化, 距今约8000年。它从年代上突破了仰韶时期文化不超过7000年的说法, 同时又为新石器早期时代文化的起源与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 吸引大量专家学者来此参观研究的当属粟灰的发现, 它以有力的事实说明了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年代距今8000年, 修正了目前世界对植粟年代最早的认识。

二、磁山文化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 宣传力度不够, 磁山文化遗址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武安周边地区就有包括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窝皇宫等在内的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磁山文化遗址的知名度远不如其他地方。调查中仅有21.43%的人听说过并参观过磁山文化遗址, 同样有21.43%的人没有听说过也没去过。

(二) 旅游开发的层次仅停留在表面, 缺乏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

目前, 磁山文化遗址的旅游对外开放的只有博物馆, 展示的仅是近些年来出土的文物。既没有展现秀丽的自然风光, 也没有诱人的人文风情。调查中有高达34.29%的人认为磁山文化旅游发展还存在的问题是其文化特色不够。磁山文化旅游资源缺乏吸引力的特色因素, 就很难体现其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会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三) 缺乏强大的后盾支持, 相关服务和配套设施跟不上。

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 只能由旅客自己参观陈设的文物及相关的文字说明, 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讲解服务, 这就会给业外人士带来很大的不便。调查中35.71%的人认为磁山文化的旅游发展相关服务不到位, 同时20%的人觉得配套设施跟不上。

三、磁山古文化区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磁山文化遗址单从考古历史的角度去利用, 那么这些文物资源的作用就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因此, 只有将考古价值同经济价值有机结合, 才能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的局面。磁山文化旅游业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和消费人群, 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 强烈的旅游消费欲望是磁山文化区旅游业的客观推动力量。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全国法定节假日的调整, 武安市区的人们逐渐放弃了长线旅游, 选择市内或郊区一些具有特色的景点参观旅游。调查中52.86%的选择会去磁山文化遗址处参观, 其理由是可以了解历史, 增长见识;而17.14%的人选择不会, 认为遗址枯燥乏味, 缺乏兴趣。可见, 大部分对参观磁山文化有强烈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二) 宏观经济政策为磁山文化区旅游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因此“以旅促农”就成为一股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对发展农村旅游着重强调, 客观上为磁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磁山文化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磁山文化

1、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传播, 而文化的传播则需要增强宣传。可以通过报纸、电视节目、网站、宣传单等各种形式来扩大磁山文化的影响范围。调查中有31.43%的人是通过电视节目, 25.71%的人是通过网站的渠道了解磁山文化的, 因此, 制作关于磁山文化的系列报道节目, 可以增加人们对磁山文化的关注程度。2、通过文化支教来宣传磁山文化。由于磁山文化尚在开发阶段, 学校教材方面记载的内容几乎为零。磁山文化管理人员可以从各界召集古文明爱好者到小学、初中等学校讲解磁山文化所涉及的历史和其开发、挖掘的过程, 通过文化支教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磁山文化, 关注先人文化。

(二) 营造文化氛围, 突出地区特色, 以旅游带动经济链。

磁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将参观、娱乐、购物相结合。但娱乐和购物不能单纯地从经济效益上考虑, 必须时刻服务于突出磁山文化特色。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关联带动性强, 拉动内需的特点也同样会对磁山文化遗址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磁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遵循产业链逐步拉长的规律。要由最初的食—住, 过渡到食—住—购, 最后发展到食—住—购—娱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这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中, 要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并将磁山文化贯穿始终, 如要结合人们的消费意愿, 在旅社的建造上多做创新等。这也为当地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转变村民观念,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 改变单一的开发主体模式,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

磁山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政府主导, 而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需要, 因此, 磁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坚持以市场为主,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为辅。

五、结语:

以磁山文化为核心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上级财政收入和磁山文化知名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又会对管理水平和村民传统观念的转变, 对磁山经济发展产生较大作用。磁山经济发展, 最终会促进集体收入的增加和农村个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此长久地往复发展, 磁山文化遗址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就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

摘要: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文化。笔者通过在磁山文化区实地参观, 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到一些磁山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同时对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并对磁山镇建立以磁山文化为核心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磁山古文化遗址,开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2006.

上一篇:出入境食品检验检疫下一篇:七一爱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