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2024-09-19

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篇1

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2020 年以来,xxx 公安局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市公安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积极作为,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过硬警队。

一、0 2020 年下半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一)坚持把思想武装作为第一任务,忠诚警魂进一步筑牢夯实。我们坚持教育先行,通过采取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送学培训和辅导宣讲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先后举办培训班X 期,xxx 余名党员民警接受培训,铸牢了公安民警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灵魂,增强了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责任担当。

(二)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基固本。认真落实市局党委提出的“抓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的要求,广泛掀起贯彻纪律教育作风整顿热潮,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领党员民警提升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坚定从警信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队建、促业务,公安民警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共有 X个集体和 X 名党员民警受到表彰奖励。

(三)坚持把政治工作作为第一保证,生命线作用进一步彰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适时开展警示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见行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警纪警规,以铁的纪律锻造铁的队伍;党委委员与各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同所属民警开展经常性谈心交心活动,掌握民警需求,关爱民警身心健康,送上关心和温暖。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执行“好干部”标准,形成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培养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为促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四)坚持把规范执法作为第一需求,履职能力进一步明显提升。以贯彻落实《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方案》为牵引,通过集中轮训、晋衔培训、警种分训、随岗培训的方式,以典型案例剖析、实战教学培训、远程视频教学等模式,结合民警个人特点,以个人执法需求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的学习充电;对弱项、滞后工作有针对性地挑选“自选动作”,进

行“私人订制”,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培训,先后组织和参加各类培训 X 期,XXX 余名民警参加教育训练,民警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提升。

(五)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理念,从优待警进一步抓实做细。坚持重要时节领导走访慰问制度,今年共慰问 X次,慰问基层单位 X 个,慰问英烈家庭、困难民警家庭和因工负伤民警 X 个;科学安排 XX 余名民警休假,组织全体民警进行健康体检,积极推动落实加班补贴和值勤岗位津贴新标准;为 2 名民警因工负伤、因病住院畅通治疗绿色通道,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二、队伍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一)人事编制缺口较大,警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全县公安民警数不足全县总人口的 XXXX,警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基层派出所民警每天出警数不等,且有的警情涉及人员较多,大多时候存在一个警情还没有处理好,另一个警情又要去处理。基层派出所流传有句话:基层派出所不是从早上忙到晚上,而是从早上忙到第二天晚上。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多数民警中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高血压等疾病,可谓是积劳成疾。

(二)民警工作压力较大,高昂的精神状态难持续。由于大量的非警务活动、警务及处突任务的增多,民警长期处

在超负荷的紧张工作状态,心理和生理健康深受影响;当前人民群众和各级机关对民警执法提出更高要求,部分民警在执法中感到容易“触电”,存在恐惧心理,执法压力大、畏难情绪增多;个别群众的不实投诉,无效警情、少数媒体的炒作曝光,导致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种种顾虑。

(三)队伍综合素质不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广大公安民警成年累月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效果有限;少数民警责任意识、敬业意识不强,办案效率低和执法效果不好,纪律松弛,工作拖拉,执法质量不高。

(四)作风建设不够过硬,监督执纪不严。有的对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监督执纪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时紧时松、忽左忽右;有的对出台的新规新纪学习不够,按老黄历办事,搞“微腐败”等现象,导致违规违纪。

(五)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梯次搭配不够。公安各部门之间横向交流和流动机制不健全,干部轮岗、轮训、交流制度未有效落实,人员梯次搭配尚未形成,部分单位民警年龄偏大,身体患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不利于公安民警思想的稳定和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安于现状“不作为”。一是庸俗思想。“为警不为”者信奉“多干事就易出事,要想不出事尽量少干事”的庸俗信条,躲进所谓的“避风港”,对该落实的工作和该完成的任务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二是“守摊”思想。个别民警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争先恐后,但求不出差错。尤其是有的任职时间较长的警察,觉得自己该歇一歇、停一停,只要安全着陆就好,不愿干事、不愿多干事。从调查情况看,这种“守摊”思想甚至在一些三四十岁、正值壮年的警察中都有存在。三是“推诿”作风。遇到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存在“办不了,推得了”、“推不了,躲得了”、“躲不了,拖得了”的现象。四是“畏难”情绪。一事当前,前怕狼后怕虎,说起困难时“千难万难”,躲避困难时“千方百计”,对矛盾、对棘手难题总是上交下派,左推右搡。

(二)能力不足“ 不能为”。一是不善不学习。平时不看书、不愿主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观点,甚至持排斥态度。有的表面上讲要学习、要提升,实际上是“一根筋”,凭经验办事,仗好恶决策,工作思路不清、效率低下。二是“没办法”。有的民警能力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往往是拿不出办法、想不出对策,甚至将问题推给他人,“这事比较麻烦,不好办”,“等一等再说”成了个别警察的口头

禅。三是“乱指挥”。有的警察在任务压顶、形势逼人的情形下,硬着头皮上,盲目执法,带来了麻烦。

(三)患得患失“不敢为”。凡事先替自己打算,患得患失。一怕舆论聚焦成热点。有的民警不习惯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置身于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监督下,怕一些小事被无限放大,成为公众和舆论的焦点,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有损自己的形象,影响升迁。二怕出现失误担风险。有的警察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墨守成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四平八稳。三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有的民警在执法中不敢表态、不敢拍板,不敢提出自己意见,担心引火烧身、承担责任,有时只愿做“和事佬”。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固本培元,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一要强化政治意识。教育引导民警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强化党员意识、坚定从警信仰、永葆忠诚本色。二要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纪律教育作风整顿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铸牢忠诚警魂、坚定本色初心;坚持学用结合,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矢志不渝地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三要强化党性修养。教育广大民警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着力提升自己把握方向、把握全局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按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规范言行,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使命意识,忠诚履职尽责。四要强化日常教育。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谈心谈话等工作机制,掌握民警的现实顾虑与问题困难,对症下药、有效疏导,始终确保队伍思想稳定、信念坚定,让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创新举措、强势跟进,做到队伍战斗到哪里思想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及时发现推广先进典型,引领全警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二)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一要加强思想建设。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宣传教育,引导党员民警牢记宗旨,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创新工作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有效做好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二要打牢组织建设。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做好

新时代公安机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按照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要求,大力开展“争创基层党组织”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等问题,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大力开展“优秀党员”评选活动,激发党员民警的激情和活力;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和党费收缴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智慧党建”模式,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优化创新。三要搭建活动载体。坚持把急难险重、安保等任务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战场,做到党员民警工作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示范到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文化党建”功能,结合清明、七一等重大节点,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摄影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文化活动,使党员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坚持实战导向,提升规范执法的履职能力。一要强化全警教育训练。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为契机,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全警教育培训的大事、作为推进“四项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来抓,过典型案例剖析、实战教育培训、远程视频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要抓好分层分类培训。根据民警不同成长阶段需求和不同岗位的需要,制订出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使民警尽快

适应岗位职责要求。采取集中轮训、晋衔培训、警种分训、随岗培训等方式,按照培训方案中的“规定动作”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结合民警个人特点,以个人执法需求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的学习充电;对弱项、滞后工作有针对性地挑选“自选动作”,进行“私人订制”,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培训,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类问题,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民警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倾力打造实战型警队。三要抓好实战训练。要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队伍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以“临战、实战、遭遇战”理念为先导,以“会盘查、会处置、会看管、会警戒、会防护、能打赢”为基本目标,大力实施模块教学、分层分类训练,不断提高实战化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四)坚持从严执纪,锤炼纪律严明的过硬作风。一要紧盯“关键少数”。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守 “六项纪律”,努力在严格要求、严以自律上为民警作出示范,促进民警清正、队伍清廉、执法清明。二要加强纪律作风。以“纪律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为契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类警纪警规,驰而不息反“四风”、转作风,教育民警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存戒惧;坚持从警容风纪和作风细节养成抓起,严格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认真落实“一案双

查”制度和各项禁令要求,严防各类问题发生,密切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升群众满意度。三要严格执纪监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这把利剑,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各类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开展“不作为慢作乱作”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警风;针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警示教育、设置曝光台等方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巡察工作,充分发挥巡视巡查的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四要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制度,对不落实、不尽责、不作为、乱作为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以追责促履责,倒逼责任上肩、作风转实、行动自觉;坚持挺纪在前、违纪必究的鲜明导向,通过警告、约谈、整顿等措施,从严从快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始终确保队伍令行禁止、风清气正。

(五)坚持从优待警,激发敢于担当的内生动力。一要做精“爱警工程”。研究制定爱警惠警暖警优警新举措,切实解决民警后顾之忧;科学调配警力,始终使民警保持充沛精力;建立休假体检制度,完善民警个人健康档案,增强民警归属感和幸福感;坚决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和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畅通申诉渠道,维护干部的请求、申诉、解释的权利;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丰富有益的文娱活动和户外拓展训练,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缓解民警精神压力。二要做实“惠警工程”。加强与当地医疗机

构的联系协作,畅通治疗绿色通道;为民警人身意外伤害办理保险及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及时做好民警抚恤金、因公牺牲、因公致残负伤救助金等申报、发放工作;健全困难民警职工档案,最大限度地为困难家庭或民警个人患有疾病的争取政策支持和困难补助;积极推进改革,推动落实执勤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等工资待遇。三要做细“暖警工程”。改善生活设施条件,优化工作环境,努力为基层民警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园;每逢急难险重任务或重大安保期间,要组建战时后勤服务队,合理安排膳食,积极为双警家庭解除子女托管、住宿等后顾之忧。四要做优“励警工程”。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开展战时慰问、送奖到一线等活动,极力鼓舞全警士气;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传播警营正能量、讲述警察好故事;举办简朴庄重的授衔、退休等荣誉仪式,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

在听取巡察组巡察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 专题会和 X 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听取了县委第 X 轮巡察各组情况报告,各位领导对 X 个组的汇报进行了点评。总体来看,本轮巡察体现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要求,靶向精准、组织有序,X 个巡察组在工作中能够履职尽责,敢于直视问题,始终紧扣不同单位的职能职责,扭住责任不放,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问题和线索,对被巡察单位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政治体检”,巡察利剑作用得到有力发挥,较上一轮巡察,在质量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就做好巡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的重大部署,并将建立巡察制度写入新《党章》;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举措,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为新时代推进县级巡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务必要把

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精神要求上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政治巡察引向深入。

一要突出“主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政治巡察。要紧紧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自觉对表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在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各级党组织坚守党的政治立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

二要紧扣“主线”,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贯穿始终。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把焦点对准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对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肩负的政治职责,对准普通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把问题带回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部署,紧盯审批监管、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民生改善、“三资”管理、干部作风等领域,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三要把握“主旨”,坚守保障 X X 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 X 高质量发展的冲刺之年,在极为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前,我们又遭

遇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因此,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必须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新时代 X 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政治建设是统领,纪律作风是保障。要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局中心工作开展巡察监督,着力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差距,推动管党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为 X高质量跨越发展培树正气、保驾护航。

二、强化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要把巡察成果运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一要原汁原味反馈问题。由县委巡察办协调盯办各巡察组根据专题会议提出的意见,对巡察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正式巡察情况报告,制定反馈方案,起草反馈意见,按程序和要求进行反馈。要坚持照单验收促整改,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原汁原味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尤其是反馈给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要原汁原味、到人到事,使其全面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举措。

二要总结归纳普遍性问题。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通报,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对照查摆、未巡先改,深入剖析原因,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要强化整改日常监督。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人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巡察整改职责、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见效。

四要及时查办问题线索。县委巡察办指导协调好各巡察组问题线索的整理和移交工作。县纪委监委要认真对待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快处置和办理,最大程度体现震慑作用。

五要标本兼治扩大战果。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推进督查巡察和纪委监督一体贯通,强化各部门间协调联动,真正将问题改到位、规矩立起来、工作搞上去。

三、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巡察工作量大,专业性、政策性强,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需要强化巡察机构建设,努力打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拒腐蚀的工作机关,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巡察铁军,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保证巡察效果。

一要不断强化专业巡察干部这支“主力军”。要抓好巡察机构建设,合理调配各组人员力量,保证巡察工作连续性。要加大巡察业务培训力度,引导巡察干部当好政治标杆、成为行家里手。要建好管好巡察人才库,适时调整补充优化,对不适合从事巡察工作的及时调整。要建立完善巡察干部激

励机制,对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工作优秀的巡察干部要关爱保护、大胆使用,对违反巡察纪律要求的要坚决查处。

二要不断凝聚协作单位这一“生力军”。县委巡察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作用,与相关成员单位一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协调做好人员抽调、信息提供、专业支持、成果运用等工作。县纪委监委和相关单位要抓实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的查核处置工作,坚持共性问题集中整治、个性问题约谈反馈、典型问题立案查处,“立竿见影”、强力震慑。

三要不断推进巡察规范化建设。要对标对表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要求,整章建制,补齐短板,严格做到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统筹推进下一轮巡察工作,坚持提早准备、强力启动,根据县委总体工作安排,适时启动第 X 轮巡察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同志们,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巡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坚决履行政治巡察职责,用心用力做好巡察各项工作,为推进 X 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篇2

一、青年民警思想状况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 一) 价值取向问题

在当前社会中, 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传统的社会格局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中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单位, 对青年民警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多元化的思想影响下, 很多的民警思想会受到影响。在加上青年民警在思想上的落差,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符, 导致很多的青年民警出现价值取向偏移等问题[1]。

( 二) 价值存在感偏差

面对执法环境的严格和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 青年民警很容易造成思想上的落差以及情绪上的波动, 明显的缺少作为一名民警的自豪感。襄阳市近年来所招募的新民警中, 由于所设置的门槛并不高, 并面向很多非经常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招募。这些非公安院校的学生在职业归属感方面明显的要低于警察专业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新招募的民警数量急剧下降, 辞退人数较多。

( 三) 抗压能力弱

当前的公安机关中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大, 在服务水平要求上也越来越高。导致基层的民警长时间内处于精神比较紧张的状态, 同时又要承受着大量的工作任务, 长久以来青年民警们的使命感逐渐丧失, 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不重视。

( 四) 从优待警力的措施不足

青年民警普遍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不正, 严重的打击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与其他机关单位相比较而言, 公安机关的领导职位有限, 作为民警想要晋升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种状况难免会造成青年民警的自信受挫, 甚至出现消极情绪, 严重的影响着工作的质量。

二、青年民警工作思想提升措施

( 一) 加强思想引导

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应重视起传统教育, 让民警成为历史责任感强的人。同时需要加强职业教育, 提高民警的上进心, 此外应强化民警的人格教育, 形成完善的人格, 建立起良好的思维结构, 提高青年民警的人格魅力[2]。在教育过程中, 可以采取主题教育或者采取讨论等方式进行教育, 定期的进行拓展训练, 让青年民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并在教育中进行互相帮助, 以此来强化民警的团队意识。此外, 领导干部应积极的发挥出引导作用, 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正确示范引导。

( 二) 关注日常养成

要想提升青年民警的思想觉悟, 应当将方法落实到细节之处。对民警的正面教育是很重要的, 不仅是政治工作中的基础内容, 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民警工作过程中一些细微的事情都可能是导致情绪不良的原因。因此, 一定要重视起生活中的小事, 在工作中要明确分工, 明确基层政治工作的责任。此外, 要建立起民警思想形式报告制度, 落实基层组织, 并紧密的贴近民警生活, 做好民警的思想引导。

( 三) 积极培养青年干部

在基层公安单位中应建立起科学的、公正的用人制度, 对一些业务熟练并成绩突出的民警应加以重用,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培养, 提供晋升的机会[3]。襄阳市公安机关中近年来不断的提升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 并采取了青年民警竞争上岗的制度, 使得一批优秀的民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通过对青年民警的大胆培养, 可以使民警团队更加的年轻化, 同时也对广大的青年民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鼓励他们积极工作, 努力拼搏的精神得到提升。

( 四) 全面提升民警素质

对青年民警的综合素质培养, 应根据当前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来进行, 不断的强化实战训练, 采取互帮互助等形式来进行综合性培养。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青年民警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襄阳市公安机关采取了青年民警岗位能手竞赛活动, 这次活动中共有1687名青年民警来进行报名和参与, 当中包含了交巡特警、治安、侦查等五类项目, 十二项专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岗位能手。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 不仅能提升民警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同时也有效的锻炼了青年民警们的综合素质, 展现出优秀的民警形象。

三、结语

青年民警是公安基层单位中的主力军, 青年民警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得到提升就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更有希望。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基层工作的质量, 对此, 需要积极的对当前青年民警思想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缓解他们工作中的压力, 鼓励青年民警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青年民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只有真正的为群众办事才能树立起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作为青年民警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要面对一些琐碎的事情, 对此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是很重要的, 青年民警需要抱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本文主要对当前青年民警思想状况调查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青年民警,思想状况,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伊麟君, 陈世赢, 钱瑜.“80后”青年民警的思想现状及塑造引导[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0, 05 (07) :47-50.

[2]何银松, 陈汇.上海基层公安机关青年民警思想状况研究[J].青年探索, 2011, 08 (04) :36-38.

公安局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篇3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相继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迅速掀起公安队伍“创先争优”的新高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安队伍中,确实存在民警思想意识淡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言行上,直接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特点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民警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方面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实践证明,公安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面对各级党委、政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面对群众日趋强烈的各类诉求,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和形象。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敬业精神衰退,进取精神减弱。一些民警对工作付出、待遇报酬等进行纵向、横向攀比的心理更加强化,对个人利益过分关注而产生心理不平衡,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静下心、沉下身来实实在在干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主动研究、解决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的领导也越来越少。基层公安队伍开拓意识、创新意识缺乏,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一定范围内存在。

(二)工作积极性下降,畏难情绪增多。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发展的同时,公安工作任务量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警务、处突任务以及各种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队伍普遍滋长疲劳厌战情绪,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地反映出基层所队所承担着来自各级公安机关的各种专项工作和县局各业务部门各项工作要求,越积越多的专项工作、基础工作、交办工作,使基层民警不堪重负,形成了所谓“上级部署工作,一级压一级,基层没法压,应付就交差”的思想,不仅反映出基层所队不堪重负的窘况,而且也反映出基层民警对上级部门不实事求是、不理解基层的无奈。不少基层所民警认为这样走下去,派出所工作永远干不完、干不好;一些民警认为单是应付上级各项工作都很困难,哪里有时间下社区、搞防范和专心致志侦查破案,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职业认同感降低,人才流失增多。从外部原因看,近年来非警务活动量的增加,使得民警时常处在社会矛盾聚焦点上,成为指责、辱骂、投诉对象。加上社会对警察期望值过高、执法保障的欠缺、媒体导向的偏颇,更使基层民警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导致心理失衡和职业认同感的下降。从内部原因看,民警自身的成长道路、教育程度、家庭环境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职业认同感的日趋淡化。职业认同感的下降,既说明了当前民警的价值取向确实存有一些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民警得不到合理休整和有效疏导的无奈现状。

(四)工作生活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喊出的“从优待警”的口号永远跟不上“从严治警”的节奏。由于社会多种原因,警察的高大形象在人们心目中被颠覆。民警在互联网论坛上不敢表露自己职业的感觉,因为你在网上说你自己是警察,就会骂声一片,什么“狗腿子”、“批着羊皮的狼”等仿佛在网络上已经成了警察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基层民警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中亲人,导致家属埋怨和不理解,也造成心理压力大,民警普遍感觉现在自己是真正的“没钱也没时间”的人。

二、原因分析

(一)重业务轻教育的倾向,导致政治思想教育软弱涣散。基层所队领导普遍认为思想教育是务虚的工作,好坏不易衡量;而提高业务水平,破案打击搞防范,才是叫得响的实际工作。因此对业务学习抓得紧、讲得多,因业务过硬评先提拨的也多。而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大多找不准、抓不住当前民警的思想脉络,不能针对困扰民警积极向上的思想症结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常常就会议落实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教育结果体现的仅仅是责任的下交,形成上级只要结果、不教办法,中层不知所措、照本宣科,基层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局面。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没有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是影响民警素质养成的首要因素。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了警察意识和警察行为的素质养成。“身教胜于言教”,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个单位的旗帜和方向,其产生的效果犹若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在领导和民警这个关系中,领导的一言一行对民警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或者积极的反应。有的基层领导讲严格执法、讲队伍管理头头是道,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游离于民警之外,享受特权。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极个别领导身上,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比正面教育的效果大得多。表率、旗帜作用的非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领导的威信,削弱了民警提高自身警察意识、警察行为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奉献与低回报,影响着民警价值观念和心态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承担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公安机关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基层公安民警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超负荷工作状态中,健康常常被透支,甚至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但公安民警现有的收入与政府有些职能部门相比相差较大,一些从优待警的政策和措施还停留在领导的讲话稿和文件中,很难落到实处,挫伤了民警感情。

(四)规定、禁令弹性化执行趋势,纪律刚性约束力被弱化。当前,上级公安机关制定下发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禁令,从内容上看几乎涵盖了公安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和禁令对基层公安民警的要求与实际工作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民警甚至部分领导干部都经不起这些制度的检验和衡量。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现阶段民警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上级领导的决策在贯彻落实过程并没有层层加强,反而是被层层削弱,“再好的制度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特别是近年来,对领导责任的追究力不断加大,致使一些单位领导本位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当领导就要敢于为下属“遮风挡雨”,对队伍管理和素质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内部消化,不敢正视解决,怕影响本单位的评先创优甚至殃及自身。所以,对队伍出现的问题、对责任民警,往往是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五)基层公安民警特殊的角色地位,受负面影响腐蚀的概率高。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的继续发展,公安机关面临着各种国际和国内矛盾的挑战和考验,各种非正当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方设法地拉拢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为其所用。就基层公安民警而言,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权力,再加上执行任务时呈现高分散性的特点,因而也随时经受着社会阴暗面和社会丑恶现象的考验。所以,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要求公安民警能够不断战胜自己,否则,很容易走上“吃拿卡要”甚至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对策建议

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方面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如果放任不管或者视而不见,则很容易在队伍中扩散、蔓延,成为带普遍性、共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若能引起重视,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将其化解,才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公安队伍。

(一)因势利导、赢得尊重,塑造积极和谐警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警关注个人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努力工作赢得尊重”是基层民警的心声,实质上是民警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觉醒,是兼顾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一种自觉选择。应积极、正面引导民警这一价值取向,把个人价值目标融入整个公安工作,打造团队精神,努塑造积极和谐警队。

(二)职业认识、回归本源,培育爱岗敬业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关注现实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倡导警察职业道德,焕发爱岗敬业精神。一方面要把构建在警察与政权与人民群众特殊关系上的特殊社会责任、由于警察业务的特殊性而需要特殊奉献等大道理,联系新的实际,更生动、更具体地讲清楚,使广大民警在警察与保护神、警察与公仆、警察与奉献等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上,打下深刻的思想烙印;另一方面要承认公安民警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既是政治人、法律人,也是社会人、经济人,在要求民警爱岗敬业的同时,正视公安民警追求物质、精神回报的客观需求。只有把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体现警察的社会角色。

(三)正视现实、重视诉求,理顺内部分配机制。基层民警并不推崇“金钱至上”,但也渴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与社会整体心态一样,基层民警对目前的分配机制也不满意。因此,稳定公安队伍,必须建立健全与警察工作高风险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过去关于同职级的干部中,警察的工资略高于其他人员的规定,在政策范围内幅度还应再大一些;警察因公致伤、病、残、亡的福利待遇要进一步提高,并由国家财政予以切实保证;公安机关内部分配机制也应采取与业绩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使民警不仅能感受到政治上光荣,经济上也满意。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篇4

[内容摘要]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当前,民警心理健康主要存在心理紧张焦虑、“厌战”、自卑和自我否定感、缺乏安全和归属感、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是社会压力大、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民警自身因素、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等,解决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不单单靠组织上的关心,民警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不断改善民警工作环境,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键词] 民警;心理;健康;分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存在紧张焦虑心理。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臵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容易造成一些冤假错案。例如:河南商丘赵作海冤案,就是办案民警在办案过程中采取违法手段,造成赵作海长达十几年的冤狱之灾。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部分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第一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第二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容易,办案民警害怕办案中出现疏漏。第三怕行动:民警平时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题。“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有8000多名公安民警牺牲,13万多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在执行非警务活动时,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二、民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矛盾纷争;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在日常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导致部分民警心理失衡,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影响公安执法环境和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一些基层单位和民警工作积极性受挫,民警心理产生极大障碍和受到很大压仰,甚至产生怕出警、怕开警车、怕穿警服、怕使用枪支、怕接触群众的“五怕”现象和不想执法、不想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如果任其恶性循环,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治安的好转,甚至造成百姓怨声载道,民警难以承受压力。为此,必须改善公安执法环境,维护公安民警合法权益,要加大打击暴力袭警、非暴力抗法的力度,建立关爱型、人性化的维权预警机制。

改善公安执法大环境必须改变民警身边的执法小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反过来说,人也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只要每个公安民警把自己周边的执法小环境改善了,就可以改变公安执法大环境。改善公安执法环境,要靠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支持非常重要。有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不学法、不守法,为违法犯罪人员说情或给民警安排一些非警务活动,使执法的公安民警敢怒不敢言,害怕“怠慢领导、得罪领导”,造成公安民警搞“技术处理”,不公正执法。这对改善公安执法环境是非常不利的。各级领导尊重、关爱、体谅基层民警,因为尊重、关爱使基层民警有坚强后盾的感觉,工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放手拼搏。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变化。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与领导间、与同事间的关系。

三、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德。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到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软环境”,真正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参考文献]【1】张振声;警察心理学;这个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庆海涛;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维护;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黄泽珊.张爱国.徐梅.严明;云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

浅谈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篇5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高频率、快节奏。但是高压强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畅通,同时还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作为执法者,作为和平年代唯一有权合法行使暴力的群体,公安民警承担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任务和社会使命,正所谓“国家安危,公安系与一半”。

然而,公安民警同时又是一个流血流汗的群体,其职业特点具有高应激性和高风险性。公安民警长年累月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他们最广泛地面向人民群众,时刻面临着无处不在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基层一线民警。尽管各级公安机关对民警的身心健康都予以高度重视,倡导从优待警,大力改善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在这样大的压力面前,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仍十分突出。

因此,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分析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矫正,对进一步搞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又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构建和谐警营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有助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推进。限于篇幅,本文试

着就公安队伍中基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即主要针对派出所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解决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措施。

一、现今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同样有来自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样会出现挫败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而我国目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要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近80%的警察心理压力过大,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社会其他群体。据公安部统计,现今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然而一线公安民警的平均寿命仅有48岁。随着近几年暴力犯罪的增多,警察因公伤亡的情况日益严重,警察已成为国家机器上磨损得最快的部件。

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在一生中见到的、感受到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用“七要”标准,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基层民警反映的问题来看,我国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003年浙江省公安厅在杭州、宁波等地公安机关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试点。2005年,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专门就全省公安民警压力状况开展调研。在对省内一县级公安机关的基层民警进行

抽样调查显示,81%民警表示工作压力大,占了绝大多数,24%民警对压力表示难以承受。有40%民警表示心理状态差或一般,48%的民警认为心理没有得到经常性的调适,43%的民警认为长期处于一个单位工作,产生了心理疲倦。

华夏心理网的一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状态;17.9%的民警缺乏从警信心;12.4%的民警性格执拗;12.4%的民警心理恐惧;6.7%和0.5%的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认为干警察这一行太危险,没意思的占23.4%,想离开警察队伍的占了一半。可见,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笔者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基层公安民警的工作时间基本在12小时以上,几乎没有休假时间和节假日,家庭难以顾及。紧张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要求,让许多民警整日超负荷、疲倦地开展工作,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良好。部分民警对于工作懈怠,缺乏热情,对于接处警心生厌倦,对于上级任务敷衍了事,甚至推三堵四,对于群众报案草草了事,脾气粗躁,态度生硬。基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基层公安民警心理问题常见表现及危害

公安民警的心理问题,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其常见表现及危害如下:

(一)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

当前,由于基层公安工作的高度紧张,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民警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抑郁、无助感等不良情绪。此外,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缺少独立性和批判性,以及对自我的评价不恰当等。

(二)导致生理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病症

民警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生理上出现各种疾病,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免疫体系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症状,如头痛、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

(三)缺乏职业热情和自信,工作效率低下

对工作不满意,有厌倦感,无责任心,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差;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缺乏激情与创造性,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粗糙,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冷硬,工作事故频发;缺少对自己的准确认知,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敏感多疑,人际关系差

这类人由于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有限,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当前公安机关强调组织纪律和团体协作精神,严格上下级制度,使得民警在完成大量工作之余还要以相

当精力应付种种人际关系,因此更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疲劳,易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

(五)自控力差,有暴力倾向,严重的后果是侵犯与攻击他人或犯罪

这种人一般具有爆发性格,平时性格黏滞,不灵活,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危机,可能会借助持有武器的便利以及受目睹的犯罪行径的熏陶,采取过激行为,导致激情犯罪。

(六)最严重的出现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

一旦长期积压在心中的心理压力不能正常释放,就会因担心不能完成任务或对不起亲人而产生自杀念头。2007年8月3日,河南省宜阳县公安局局长,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这位公安局长在当地百姓中口碑良好。白山自杀与工作压力过大,精神抑郁有着直接关系。长期处于高危险、高强度、高压力“三高”状态下的警察,因为缺乏心理压力释放和心理理疗的必要场所,而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基层公安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公安民警自身因素 1.知识、能力的缺陷

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大多数基层公安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发展需要,诱发了民警对前途的担忧,滋生了心理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基层公安民警由于超负荷工作,且工作时间不稳定,没有办法像其他人一样参加固定的学习班,即便自学,持续的神经紧张也使部分民警望而却步。基层公安民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停滞不前甚至后退与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之间的矛盾,使警察极易产生压力感和不适感。2.身体、心理素质欠佳

一线实战单位高强度的工作量,对民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由于警力不足,工作任务繁重,事务性工作缠身,大部分民警很少能长期坚持体能锻炼。虽然各级公安机关也会举办一些体育运动比赛,但往往只是少数人参加,长期下来,基层民警身体素质普遍较差。3.人际协调能力差

基层公安民警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现实生活中竞争机制效应的渗透所造成的人际交往距离的扩大,使沟通难度增加,再加上一些民警习惯了以管人者自居,限制了人际交往。

(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

1.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 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是我国公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一线实战单位民警加班、备勤或通宵值班现象十分普遍。客观的说,基层领导也想让民警正常休息。但由于案件的随机性,以及不断下达的各项指标等等原因,大多数公安民警仍然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过少,长期处于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中,必然对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

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2005年,全国共有154名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在执行任务中或工作岗位上,占全年牺牲民警总数的37.2%。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75人因积劳成疾牺牲,占全年牺牲民警总数的44%。2007年全国公安机关因为常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猝死的有211人,占到牺牲总数的一半。同时,积劳成疾牺牲民警多集中在派出所等一线岗位上。事实上,基层派出所民警在进入警界时大多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不少基层民警身体健康质量状况却呈现下降趋势。2.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

“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公安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况。随着社会发展,暴力性犯罪日益增多,民警在执行任务中,经常存在着不可预见性,时常身处险境,面对生死考验。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有381名民警因公牺牲,2657名民警光荣负伤。2007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3797人,其中因公牺牲的有452人。2008年有400多名民警因公牺牲。2009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3302人,其中牺牲431人、负伤2871人。而因公牺牲民警的平均年龄只有42岁。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0768名民警光荣牺牲,151468因公负伤。每天都有一个民警倒下,每小时都有一个民警受伤。公安工作异常危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承受心理压力的必然性。

同时,近年来随着治安形势日趋复杂,阻碍公安民警执行职务以及暴力袭警活动日益突出。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受部分不明真相群众的围攻、诬告和辱骂,甚至遭到不法分子的暴力抗拒和袭击,严重干扰和妨碍了公安民警的正常执法,也给公安民警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和困惑。2004年,4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786人受伤;2005年,2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932人受伤;2006年1至5月有11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897人受伤。这些数字中,民警被袭受伤的统计是指按照我国刑法构成轻伤、重伤的,尚不包括轻微伤或打耳光等情形,如果加上这些情形,数字就更加庞大了。

3.警力不足、工作量大

警力构成失衡,警察数量少。世界上许多国家警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三左右,而我国则平均不足总人口千分之一。我国警察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在工作量上,公安民警除了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包括各种非警务活动。由于现有警力与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为了完成任务,基层派出所民警只能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经常加班加点,无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还要经常处臵一些突发事件,吃无定量,睡不应时。公安工作的繁重性,让警察疲于奔命,异地作战,生活规律失衡,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这必然

引发心力憔悴、厌倦、烦躁等不良心境。

4.工作带有干涉强制等性质,更容易与公众产生矛盾,出现声誉危机

基层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常被误解或受委屈,常常不明不白地被群众打,被围观者骂,心理常有窝囊气。而在我国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辱骂、侮辱民警、揪打民警、撕坏民警衣服、警衔标志及诬告、诬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专门的规定,还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罚。2010年上半年,嘉兴市公安局共办理民警维权案(事)件75件,其中暴力抗法61件,其他14件。被侵权民警涉及派出所64人,交警11人,治安5人,巡警3人,主要集中在一线民警身上。2010年2月12日晚,某派出所一姓朱的民警在处臵一起醉酒人员闹事案件过程中,遭到醉酒人员许某某的暴力阻碍,民警脸部、颈部多处被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5.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带来心理压力

民警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较大、诱惑较多、人际关系较复杂,他们还得抵御社会上“灯红酒绿”、“权钱交易”、“攀比斗富”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腐蚀。办案民警不仅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还要抵御犯罪分子家属的诱惑或恐吓、被害人家属的无理取闹等。

6.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

公安工作的强制性和保密性,使基层一线民警受到群众较多的

误解、偏见甚至打击报复等不公正待遇。如执法严格常常引起社会上的非议;发生重大案件一时难以侦破,会遭到社会的责难等等。加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或自身的影响力,不负责任地失实报道,推波助澜,都给警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挫伤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如上海的杨佳袭警案,杭州的70码事件等等。

(三)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压力 1.情感压力

对家庭易产生愧疚感。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民警许多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聚和分享生活,不能与家人生活步调一致,散多聚少。就是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有时也难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和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完成作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应尽的义务。结果使广大民警在承受繁重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备受感情的折磨。2.经济压力

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警察职业的低收入状况与其他职业的高收入相比存在着较大反差,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民警心态失衡,出现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警察属于公务员系列,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长期高居各行之首,但收入却与其他公务员相差无几,这无疑会挫伤警察的工作积极性。3.个人欲望受挫

作为社会成员的公安民警也有他们的个人需要,比如晋职升衔、进修深造、情感婚恋、子女就学等问题。但是有些个人需要却长期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受挫感,成了民警的心理困扰,容易导致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三、解决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在招录民警时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

在录用新民警的考试和公安院校招生时进行科学的心理素质测试,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员不得录用,并形成一个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严把“进人关”,确保新招收的民警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进一步改善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工作,激活内在动力 要在公安人事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工作环境,形成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应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民警,如合理使用警力,保证休假,适当安排疗养等,使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又使其排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增加警力,警力下沉,合理配臵警力资源。解决基层公安职能交叉问题,避免重复劳动,缓解民警疲劳感。要对各业务部门的职责任务进行全面的分析,严格按照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臵的指导意见》合理配臵机构,调整警力部署,坚

持依法用警,慎用警力,减少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确保有限的警力发挥更大的效能。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现在,人民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不高大,威信并不高,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经常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职责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不甚了解,把警察看成是“万能膏”,警察在工作中稍有闪失便对公安机关产生非议或偏见;二是少数公安民警素质偏低,业务水平较差,在工作中执法犯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影响了自身形象。

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宣传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弘扬人民警察队伍中涌现的英模人物,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警察的道德风范,使警察得到心理支持。同时要在公安机关的工作、训练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整顿公安队伍,清除害群之马,以纯洁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五)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劝导

党委、政府应关心民警的家庭生活,解决民警经济待遇偏低等问题,要积极帮助民警解决诸如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困难,尽可能多些时间让民警与家人团聚,让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同时民警的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民警在保卫经济建设、保护人民财产、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 的作用,为他们的贡献感到自豪,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慰问,让他们少一份心力压力,多一种工作动力。

(六)加强民警心理训练

在公安教育训练中,针对民警的心理状况,引入心理训练的内容,培养民警的意志品质,培养民警承受压力的能力,加强民警人际交往的能力。要把警察心理学知识、心理素质训练等纳入新警、警衔晋升等培训内容,并逐步将心理训练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科目,不断提高民警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七)设立心理保健机构

在公安政工部门中设立心理保健机构,设臵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开设民警心理咨询热线,强化民警心理素质,有效地帮助他们疏导在情感、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滋生的不良情绪。

(八)民警个体要善于自我调节心理问题

上一篇:勤俭节约低碳生活下一篇:幼儿教育著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