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三年级作文

2024-07-05

测量三年级作文(精选10篇)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算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教学准备:

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直尺、树叶、水杯等。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学生仔细观察P66左上的一幅图,说说图上的两条线直吗?

(2)学生用尺子测量。

(3)学生谈感受。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2.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将叶子放在有方格的纸上,数一数这片叶子占了几格,不满一格算半格。

3.测量容积。

(1)教师出示两个杯子,一粗一细,粗杯中水位底,细杯中水位高,请学生猜一猜哪杯水多。

(2)认识量杯和量筒。

(3)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4)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

4.测量质量。

(1)认识各种测质量的工具,了解质量单位及换数率。

(2)学习使用小天平。

A.调整小天平,使它平衡。

B.测量物价的质量。

(3)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5.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6.测量时间。

(1)认识秒表的使用方法。

(2)利用秒表测量100米的短跑时间。

(3)用秒表测量一楼到四楼的时间。

7.认识各种测量仪器。

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 篇2

【教学目标】: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进行一些直观判断。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直尺)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谁能用手势比一比,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新知

(一)创设情境,教学毫米产生的意义。

1、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拿起你的数学课本。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长大约25厘米;宽大约18厘米;厚大约1厘米)

2、提问:大家都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进行了估计,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呢?我们可以用直尺量一量,来进行验证。

3、学生动手测量验证。

4、组织汇报测量结果:如长是26厘米零1小格;宽是18厘米零3小格;厚不够1厘米,只有6个小格。

5、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我们可以用毫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直尺,在你的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板书:在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

(2)你能在直尺上找到这样的1小格吗?同桌两个人互相指一指。

提问:用手指指一指行吗?有什么问题吗?(手指太粗指不清楚)那怎么办呢?(可以用铅笔尖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尖指出1毫米。

(3)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呢?请大家来数一数。

提问: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谁能告诉大家?(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组织学生再找一些1厘米,数一数。

(4)小结:通过数1厘米里面的小格,我们发现,只要是1厘米,它里面都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因此,1厘米=10毫米(板书)

2、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

(1)提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用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尖呢?(因为1毫米很短)

(2)那么,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用手给大家比一比吗?

让学生比划,挑3—5名学生;然后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毫米做单位呢?谁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如“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直尺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让学生捏一捏课本纸,实际感受一下。交流汇报,指出:像我们数学课本张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用毫米测量

1、以毫米做单位,用直尺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你是怎样量的?

生1:一小格一小格的数,6格,就是6毫米。

生2:在每个1厘米之间,有1根刻度线稍微长一些,从整厘米数到这根刻度线的地方就是5毫米。还多出1小格,因此是6毫米。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1)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毫米”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1厘米=10毫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2)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有了毫米,测量就更准确了。

五、布置作业

实践作业:练习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在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2,完成练习五第3,5—7题。

【教学目标】: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过程】:教学重点: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毫米,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 毫米 ) 一只长颈鹿高约2( 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厘米 ) 一张课桌宽约4( )

3、一张课桌宽约( ),填什么长度单位呢?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8毫米就更不行了,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4、揭示课题:当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

二、教学新知

(一)认识分米

1、谈话: 同学们,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2、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

3、1分米有多长?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同桌两人互相比一比,另一人可以用直尺量一量,看比的准确不准确。(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4、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二)体验1分米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如:开关板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长大约是1分米,左外眼角到右外眼角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钢笔的长度、黑板擦的长度……等大约都是1分米。

(三)分米与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提问:你能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吗?

(挑3—5名学生上台对照米尺给全班同学指一指。)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分米?

(1)挑几名学生数给全班同学看。

(2)全班同学一起数;1分米、2分米、3分米……9分米、10分米。

3、提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呢?(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读一读,记一记)

(四)实践活动。

1、现在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分米”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练习五”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2)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有了分米,我们测量物体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附: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3, “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第4,8,9,10题。

【教学目标】: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长度单位。

(1)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板书: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 )毫米 10毫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1米=( )分米 10分米=( )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1米等于多少厘米?

(2)1分米等于多少毫米?

板书: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板书课题: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新知

(一)教学2厘米=( )毫米

1、观察课本第23页例3中5角硬币的图片。

2、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 板书:2厘米=( )毫米

3、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1厘米是( )毫米?

2厘米是( )个10毫米?

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4、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

5、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二)教学80厘米=( )分米

1、观察课本第23页例3中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 )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个10厘米?

(2)(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

(3)80厘米等于( )分米?

板书:80厘米=8分米

3、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三)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试一试:40分米=( )米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组织练习。

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40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20厘米3毫米=( )毫米 80厘米+8分米=( )分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3、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掌握了长度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五第4、8、9题。

附: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换算

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2厘米=( 20 )毫米 80厘米=( 8 )分米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和换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4、27页例5, “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手势比一比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方城到北京的路程。

3、揭示课题:

(1)如果要测量方城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2)揭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方城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千米”。

1、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听说过“千米”,比如:

(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3)方城离南阳有67千米。

(4)方城到四里店乡有35千米。

2、提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例4)

1、提问:1千米有多长呢?说能说一说?

2、同学们去过体育广场玩吗?我们的体育广场里的跑道,一圈刚好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板书:1000米=1千米 1千米=1000米

3、全班齐读。(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4、从我们学校向东,这条路叫文化路。方城县委就在文化路上,你们知道县委在哪个地方吗?其实,从我们学校到方城县委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

5、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教学简单的换算。(例5)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1000米=1千米,1千米=1000米 那么——

(1)3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3千米里有3个1千米,就是3000米)

(2)5000米=( )千米(让学生说出想法,如:5000米里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也就是5千米。

2、练习: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课本27页上边“做一做”。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六1、2、5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六第3题。让学生利用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4题

2、课外作业:在父母带领下,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第5课时:估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6, “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第6—1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2、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提高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观念的理解掌握,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对具体情境中的距离使用合适的长度的单位进行估测。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估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势比划出来(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说一说生活中的1千米。

2、填一填:6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7千米=( )米 3050米=( )千米( )米

3、导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必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物体的长短、一段距离的长度,只需对物体的长短、距离的长度进行估测就可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测。(板书课题:估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同学们,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城区三小大约有多远?你会估计吗?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本第27页例6.

(2)自学课本第27页例6,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3)提问:例6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估计的?(提问3—5名学生)

(4)小结: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来估计。

2、应用:

(1)说一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距离学校有多远?你是怎么进行估计的?

(2)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三间教室长10米左右,宽5米左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6题(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评讲时找出每一种路线,再比较。)

4、完成练习六第14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汇报。)

5、完成练习六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8、11、13题。

2、课外作业:练习六第7题,第12题,阅读第30页“生活中的数学”。

第6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2页例7、例8, “做一做”,完成练习七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3、培养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遍布全球各大洋海域。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170 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到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它常在水面张开血盆大口,把虾和海水一起吞入口中,接着闭嘴滤出海水,把小虾吞进腹内 。一头蓝鲸每天要吃约4吨重的小磷虾 。如果它肚中的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饿得发慌,好像是永远吃不饱似的。所以它经常潜入水深三四十米处,搜寻食物。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 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左右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喷泉。)

3、揭示课题: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鲸鱼,轮船,卡车载重量,大象体重,一堆石头……)

4、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教学新知

1、初步认识吨。

(1)观察课本第31页主题图。

(2)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3)启发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4)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

(5)指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6)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谈话: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2)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

(2)提问: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1)出示例8。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吨,知道1吨=1000千克。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3、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

(1)第1题,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2)第2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七”第3题。

对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吨。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练习七第5题: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例9, “做一做”,完成练习七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第33页例9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2、探索方法。

(1)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我们看一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2)在列表的时候,我们从哪里入手来做呢?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预设: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载重量2吨的车运4次入手来进行列表。

(3)列表法解决问题。

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运煤吨数

1 4次 0次 8吨√

2 3次 1次 9吨

3 2次 2次 10吨

4 1次 2次 8吨√

5 0次 3次 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3、完成练习七第6题。

4、完成练习七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8课时:《测量》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教科书第21—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2、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要对以前所学的时不时的进行复习,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那联系生活中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把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测量复习)

2、板书课题:测量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长度单位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常见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板书: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指出: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让学生试着用手比划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

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10、10、10、1000)

4、小知识,记一记:(请学生分别进行朗读,熟悉的掌握知识。)

(1)硬币厚度、降水量、手指宽度等,通常用“毫米”作单位。(如:①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毫米;②秋季本市降水量为139毫米; ③食指宽度约为8毫米;······)

(2)身高、粉笔、铅笔长度等,通常用“厘米”作单位。(如:①小丽身高134厘米;②粉笔的长度为7厘米;······)

(3)大树、书桌高度等,通常用“分米”作单位。(如:①大树高约70分米;②书桌高约6分米;······)

(4)操场一圈、黑板长度等,通常用“米”作单位。(如:①操场一圈是300米;②黑板长度约为4 米;······)

(5)、两地间距离、交通工具速度等,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如:①叶镇到灵山还有54千米(公里);②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③珠穆朗玛峰高约8千米;······)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板书: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2、指出:在生活中,称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作单位;称量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3、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1000、1000)

4、小知识,记一记:(请学生分别进行朗读,熟悉的掌握知识。)

(1)一个苹果、一枚硬币等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如:①一个苹果重120克;②一枚硬币约重6克;······)

(2)小朋友体重、小型动物体重等,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如:①小诗体重是32千克;②一只鸡约重3千克;③熊猫体重约为70千克;······)

(3)大型动物体重、大型交通工具重量、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如:①大象体重约为4吨;②鲸鱼体重约为125吨;③一架飞机重约300吨;④卡车载重量约为8吨;······)

四、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脑灵手快

铅笔长16( )

从县城到四里店乡35( )

爸爸的身高是17( ),体重是72( )

数学课本厚约7( )

一袋味精重500( )

卡车载重4( )

卷尺长3( )

师:同学们都很棒,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给自己一个顶呱呱,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

(二)第二关,火眼金睛

1、吨,千米,克都是质量单位。( )

2、比1分米少5厘米的是95厘米。( )

3、1吨木头和1000千克纸同样重。( )

4、爸爸每分钟可以走70千米。( )

5、一块香皂大约重200千克。( )

6、40吨-9000千克=31吨( )

师:第二关也被我们轻松解决,你们真是太棒了。

(三)第三关,挑战自我

一只小兔去搬萝卜,分两次搬运,第一次搬了8千克,第二次搬了3900克,一共搬了多少千克?

1、看这道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

2、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同学们一个个都是能手,那能不能挑战更高的难度呢?

(四)第四关,提升自我

1、小鹿从家里出发去小狗家,叫上小狗一起去找小刺猬玩,它一共走了多少米?(小鹿到小狗家280米,小狗到小刺猬家350米)

(1)看这道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

(2)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2、天黑了,小狗小鹿回家了,小狗来回共走了多少米?小鹿来回共走了多少米?

五、自主测评

1、自主检测

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这一单元的知识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自主检测题

(一) 填一填:

1、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 )单位,千克、克、吨都是( )单位。

2、 小青走800米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米。

3、 5厘米=( )毫米 3000千克=( )吨

500毫米=( )厘米 4300千克=( )吨( )千克

4、 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 )米,还差( )米是1千米。

5、 一根蜡烛长1分米2厘米,点燃一会后还剩5厘米,燃去了( )厘米。

6、 把3分米长的绳子对折成3份,它的长度变成了( )厘米。

二、 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3000千克( )3吨 40米( )400分米 1吨( )999千克

7米( )70厘米 50分米( )400厘米 8吨( )8020千克

三、 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 每块铁重250千克,4块同样的铁重1吨。( )

2、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3、 一条跳绳长20分米。( )

4、 一个足球重250千克。( )

5、 爸爸的一步比小军的一步长15厘米。( )

6、 1吨铁比1000千克棉花重。( )

四、 连一连。

一头鲸鱼重 30分米

数学课本长约 200 吨

火车每小时行 17厘米

黑板宽约 40 千米

五、 解决问题

1、刘星离开家到学校上学,已经走了380米,还有620米就到学校了,刘星家离学校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9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6倍,一列火车每小时比这辆汽车多行驶46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有48吨货物,小车每次运2吨,大车每次运6吨,两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

4、 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顾客,平均体重为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3

张俊昌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我们的感官可靠吗?

答:人的感官器官不一定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 们的判断更准确。问题2:测量速度、身高和力量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测量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身高测量计或尺子、测量人的力量用握力计或者弹簧秤。

问题3:谈谈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答: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国西藏。2005年5月22日,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测量,测出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而在30年前,即1975年,测量出的高度是8848.13米。

(30年来珠穆朗玛峰变矮了3.7米)

问题4: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吗?

电子秤测量物体重量、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血压计测量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计测量人的身高和体重。

问题5:使用量筒量杯要注意些什么?

1.看清量筒量杯的单位,了解它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2.测量时把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保持水平。

二、教材简析

本课在学生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官不可靠怎么办?用工具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本课将认识测量长度、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时间等测量工具,并学会使用其中一两种。

三、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科学探究:

学习用量筒进行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四、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进行测量工具的认识和测量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们的判断更准确。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

(二)自主探究

环节1:讨论交流、动手测量。

教师提出:测量我们的速度、身高用什么测量工具?如何测量? 学生先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测量速度用()测量身高用()测量力量用()

环节2:观看珠峰视频,阅读课本资料,谈谈对珠峰的认识。

(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国西藏。2005年5月22日,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测量,测出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而在30年前,即1975年,测量出的高度是8848.13米。

(30年来珠穆朗玛峰变矮了 3.7 米)(2)珠峰变“矮”了的原因。

第一、冰雪密实是导致珠峰变矮的罪魁祸首。

“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另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

第二、珠峰高度变化和全球变暖、温度升高有关。环节3:认识常见测量仪器?

出示相关测量工具图片资料,对学生不了解的工具进一步引导认识。电子秤测量()

血压计测量()气压计测量()

温湿度表测量()讨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汇报交流(略)。

环节4:正确使用量筒量杯要注意些什么?(1)、看视频资料,了解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动手操作,测量液体体积。(2)、出示课件

正确使用量筒量杯要做到:

①.看清量筒量杯的单位,了解它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②.测量时把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③.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保持水平。(3)、通过判断现象巩固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环节5:总结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4

命题人:

一、单选题(注释)

1、把一个15°的角放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角的度数将

[

]

A.不变B.变大C.变小

答案、A

解析、略

2、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的角.□内应填

[

]

A.100°B.160°C.110°D.105°

答案、D

解析、略3、4时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答案、A

解析、略

4、将一张方纸如图折叠,那么∠1=[

]

A.20°

B.25°

C.30°

答案、C

解析、略

5、时针和分针在□整,夹角是120°。□内应填[

]

A.3时

B.4时

C.6时

答案、B

解析、略

6、将一张方纸如下图折叠,那么∠1=[

]

A.B

C.

答案、C

解析、略

7、如下图,∠1

=45°,∠2=□。□内应填[

]

A.45°

B.54°

C.36°

答案、A

解析、略

8、下图中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属于锐角的是[

]

A.B.C.答案、C

解析、略

9、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的一个角对折,如图,则∠l是

[

]

A.45°

B.60°

C.90°

答案、A

解析、略10、92°的角是[

]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答案、C

解析、略

11、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另一组对角是[

]A.钝角B.锐角C.直角

答案、B

解析、略

12.6点整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是()

A.60°B.90°C.180°

答案、由分析可知:6点整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是180°.故选:C.

解析、略

13.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B.60C.90D.120E.180

答案、15×6=90(度),故选:C.

解析、略

14.把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可以得到()的角.

A.30°B.45°C.60°D.90°

E、180°

答案、把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可以得到45度的角.故选:B.

解析、略

15.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度数是()

A.10B.1C.18

答案、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角,记作:1°.故选:B.

解析、略

16.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板B.量角器C.计数尺D.直尺

答案、因为测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故选:B.

解析、略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度,底角是()度.

A.45°B.50°C.40°

答案、因为顶角等于100°,所以一个底角为(180°-100°)÷2=40°.故选:C.

解析、略

18.用两块三角板不能拼出的度数是[

]

A.180°B.85°C.105°

答案、B

解析、略

19.把一个15°的角放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角的度数将

[

]

A.不变B.变大C.变小

答案、A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5

它的颜色粉红色的,颜色很鲜艳,它的花瓣儿有五个花瓣儿,花瓣儿里面有一点点浅,里面的花蕊是黄色的。陶花的气味很香,很漂亮。

春天,桃花就会开得很茂盛。有的桃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每一个桃花开的是一样好看,放在家里能净化空气,真的非常好。

有一次,我忘了给桃花浇水了,它都枯了,有的花喜欢有水,有的桃花不太喜欢有水。桃花只要有水,能晒太阳,再施一些肥料。它才能长得好。有的桃花能结出桃子,有的只能看,也只能闻,根本不能结出那些桃子的。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6

我下了车,一眼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还散发出一种被浇湿了的一股泥土味和一种新鲜的空气香。于是我们到了百香岛的中堂,在那里我们玩了“呼拉圈接力赛”个个队员有时候的动作一会奇形怪状,一会姿态各异,当我们队赢了以后,我们全队欢呼雀跃。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找船的地方,我们迅速上了一条船。我们都努力地踩着踏板,船也动起来了,在途中,我们和一条船比了赛,我和一个队友努力地划,老师在旁边加油,真是“赛龙舟啊!”

终于到我最令我喜欢的项目就是摘木瓜了!我先跑来跑去,看一看有没有黄色的木瓜。当我看到一个黄色的木瓜时,有一位“小偷”眼疾手快地跑了过来,把木瓜摘了。于是我又看到了一个黄色的木瓜,于是我大不步大步地跑过来,可是快到的时候,我踩到了一个蚁巢!而且是正中间,蚂蚁像蜜蜂似的向我咬来,我痛的直叫:“好痛啊!”摘完木瓜后,回中堂擦了药。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7

三年级写景作文:秋_400字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缤纷的季节。

瞧,蓝蓝的天空飘荡着淡淡的白云,田野里的稻谷哗啦啦地翻起了金色的浪花;棉花露出了雪白的牙齿;橘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苹果穿着红衣服,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小娃娃;葡萄圆头圆脑,晶莹剔透,像一串串紫水晶;急性的柿子,没等秋姑娘开口,就自作主张换上了新衣裳,被秋姑娘责怪了一番,顿时涨红了脸

树林里,美得更像童话世界,不信你看:白的黄的桂花微微笑着,散发出阵阵清香;有的树木依然绿叶满枝,只是颜色没有夏天清亮了;枫树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好多树木一看它如此美丽,就垂头丧气叶子也纷纷落下来了,那些被风翻舞的叶子,像一只只漂亮的花蝴蝶;枝头上还有欢跳这的小麻雀,正在为秋天高歌一曲呢!最美的要数遍地黄灿灿的野菊花了,在风里像起伏着的黄锦缎,美丽极了。

秋天是一首美丽的诗,秋天更是一幅七彩的画,我爱秋天!

三年级作文秋天400字

小学三年级秋天的作文:秋天的作文400字

秋风,送来了凉爽;秋风,送来了沉甸甸的果实;秋风,使树叶翩翩起舞。而秋天的树林,更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秋姑娘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人间,她漫步在麦地,麦子熟了;漫步果园,果实熟了;她又飞到树林里,树叶就犹如千万只蝴蝶在林中漫舞。吸引着我和一群伙伴的到来,我们来到林中,望着一棵棵挺拔的树木,树又变成了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在林中尽情玩耍,尽情嬉戏,尽情的呐喊,忘掉了一切,我们随着风与树叶尽情的舞蹈歌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普通的树叶与秋姑娘一样欢呼着秋的到来!

林中有各种各样的树叶,如,枫叶,柳叶还有很多果树叶,我带着笔记本在林中找到了许多树叶,做出了一本树叶集,没事的时候,就翻开笔记本,看看那一片片树叶就仿佛又回到了树林,秋天又来了

秋天使人心旷神怡,秋的到来,使农民收获果实,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树林!

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的图画_400字

秋风悄悄地吹,吹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秋高气爽,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要去南方过冬呢!

秋天的森林里,小动物们忙得不可开交。你看,松鼠在寻找松果,准备当粮食;田鼠在努力挖洞,准备高枕无忧睡大觉。

秋天的田野里,麦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远看,一亩亩田像金色的海洋,秋风一吹,翻起金色的波浪;近看,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庄稼呢,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秋天的果园里,石榴笑破了肚皮;香梨的香气让小朋友停下脚步,去闻那好闻的气味;而那果树上的苹果则变成了为小朋友照明的红灯笼;橘子、柿子你挤我碰,把树爸爸都压弯了腰。

秋天的校园里,数菊花的颜色最多了:紫红的、金黄的、雪白的五颜六色的菊花格外引人注目。信步走到生态园,红红的枫叶像一把把小扇子,给人们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8

柳树已经发了不少芽,我突然想到了那些关于柳树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这么多的柳树,一棵有一棵的姿势。看看这一棵很美,看看那一棵也很美。如果能把所有的柳树画成一幅画,那画家的技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棵柳树,穿着嫩绿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挥动“手臂”向其它柳树“打招呼”。不仅是我,所有的柳树都在“打招呼”。风过了,我停止了“打招呼”,静静地站在那儿。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早上飞行的趣事;小青蛙跳过来,告诉我昨晚做的美梦……

测量三年级作文 篇9

丝绸般的蓝天,点缀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可爱的绵羊,有的像棉花糖,还有的像一只美丽的白蝴蝶。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的面庞,引起我对那蔚蓝天空的遐想,在这鸟语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去放风筝。

“好久没放风筝了,水平也下降了不少,您可以再教教我吗?”我恳求道。爸爸回答道:“当然可以了。”爸爸帮我拿着风筝,我右手拿线,一路狂奔,边跑边放线。哈哈,风筝飞上了天空,它和太阳公公问好,与白云姐姐嬉戏。看到这番景象,我心里暗想:放风筝也不是什么难事,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是乐极生悲,我的风筝刚起飞就发生了事故:其他风筝落到我的风筝上了,风筝像落叶一样飘飘悠悠的落下来了。

我垂头丧气,爸爸鼓励我说:“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次就成功,凡事都要坚持。”我又开始放风筝,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害怕那样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一边奔跑,一边慢慢的放线。耶,太好了!在我的领导下,风筝一会儿蹦跳,一会儿翻滚着,给我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节目。这时,其他风筝也相继飞上了天空,有可爱的花仙子,在天空上翩翩起舞;有凶猛的雄鹰,逍遥自在的翱翔;还有温顺的燕子……蓝天下一张张笑脸,像花儿一般,把我们的希望和祝福,送到了美丽的蓝天。

三坐标测量机的虚拟测量方法 篇10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一种高精度的通用测量设备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为广泛,也越来越受到生产型企业的重视。而三坐标测量软件中对CAD功能的引入,更是将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领域和易用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数控英才网以下就以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方案为例,对CAD在三坐标测量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1、虚拟测量

虚拟测量就是在没有实际工件的情况下对CAD模型在软件中进行测量。Rational dmis测量软件拥有强大的CAD功能,要进行虚拟测量时,打开软件,选择脱机工作模式,然后导入所要测量的CAD模型,并将CAD模型对应到选定的坐标系中即进行测量。根据所要测量的几何元素,使用鼠标在CAD模型上点击所要采点的位置,此时CAD模型上会显示所采点的位置及其矢量方向。根据所测量的几何要素的需要,可进行多次采点。当采够所需要的点数后再在采点窗口中点确定,系统将会驱动虚拟测头进行采点,并拟和出要测的几何元素及其图形。虚拟测量可以通过对没有尺寸数据的CAD模型进行测量,确定其各种尺寸参数。但这不是虚拟测量的主要目的,虚拟测量的主要功能是为在脱机状态下进行自动测量编程做服务。

2、脱机编程

数控三坐标测量机使批量测量的效率有所提高,通过对给定工件的测量进行编程,可以实现全自动的快速测量。三坐标测量软件没有引入CAD功能之前,对测量程序的编制要求专业人员对应图纸进行编程,这种编程方法使用较为复杂,且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三坐标测量软件的自学习编程功能,在对工件进行实际测量的同时自动生成测量程序。当再次测量同样的工件时即可调用此程序进行自动测量。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应面广,因此在业内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这种编程离不开实际工件,所以也就带来了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由于编程离不开硬件环境,必须要将给测量机配套的气源等打开,使测量机能正常运行方能进行编程,这样编成较为繁琐。二是编程离不开工件,所以就必须等工件加工完成后才能进行编程,这样便会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生产。坐标机测量软件中引入CAD功能之后,由于可在脱机状态下通过对CAD模型进行虚拟测量,从而可完成自学习编程的过程,因此解决了以上问题。无论生产是否进行,只要将设计部门设计的CAD图纸文件输入到测量软件中,就可以进行编程。等工件加工完成就可以进行程序测量,这样就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其具体的方法是先在三坐标测量软件中打开要测量工件的CAD模型,然后打开测量程序自学习功能,建立好坐标系后就可以开始模拟对工件的测量。系统将自动生成测量程序。在程序编制完成之后,还可以在CAD环境中调用程序进行模拟测量,对程序进行验证,找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测量路径和采点,并对程序进行修正,将实际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

3、使位置公差评定更加方便在以往的三坐标测量软件中,要对几何元素的位置公差进行评定,必须手工输入几何元素的理论位置,然后再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值进行比对,这样对位置公差的评定很不方便。当坐标测量机软件引入CAD功能之后,就可以在软件中对CAD模型进行测量,由于模型是设计出来的,所以对其进行测量所测得值既为几何元素的理论值。在有了理论值之后,在对应的坐标系下再对实际工件进行测量,即得到了所需几何元素的实际值。这样就可以对所测几何元素的位置公差进行评定。这在使用中,既省去了手工逐个输入几何元素理论值的麻烦,而且也可以避免为了与图纸上的标注尺寸相对应而频繁变动坐标系。这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出错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及效率。

4、CAD输出用于逆向工程在当前的生产制造中往往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客户能提供给制造者的只有实物而没有任何图纸或CAD数据,特别是样件中有曲线、曲面等很难通过测量获得其准确的数据的复杂模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使用雕刻法或其他方法制作出一个一比一的模具,再用模具进行生产。这种方法无法获得工件准确的尺寸图纸,也很难对其外型进行修改。逆向工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而提出的一套理论。逆向工程是指由工件产生图纸或各种相关尺寸数据的过程,是相对与传统的由图纸数据而产生工件的过程而言的。三坐标测量软件中引入CAD功能用于逆向工程,使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用于成品检测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在逆向工程中,首先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样件的外型进行精确测量,然后用CAD功能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生成一种或几种CAD格式的数据文件。如西安力德公司的三坐标测量软件生成IGS格式的数据,而且还可以使用此软件附带的功能,使数据在多种CAD格式之间进行转换。这些数据文件可以被一般的CAD/CAM软件系统所接受,利用这些软件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修改,或直接进行数控机床加工法编程,最终指导数控机床进行加工。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切片处理,指导激光成型机进行快速成型。逆向工程不仅能使工件快速的进入批量生产,而且可以得到工件的CAD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再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生产出来的工件进行检测,保证产品的质量。

上一篇:支部保稳定促发展下一篇:醉卧自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