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标

2024-07-08

1技术标(精选8篇)

1技术标 篇1

目录

一、总体概述 ㈠编制依据 ㈡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㈢施工段划分

二、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㈠施工进度计划

㈡各阶段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 ㈢工期承诺

三、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㈠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 ㈡劳动力投入计划 ㈢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㈣材料投入计划 ㈤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检测设备 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㈡检测设备投入计划

㈢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投入的保证措施

五、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㈠施工平面布置 ㈡临时设施布置

㈢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图

六、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和解决方案 ㈠施工准备 ㈡施工测量 ㈢土石方工程施工 ㈣截污管道工程施工

㈤箱涵工程施工 ㈥沿河道路工程施工 ㈦成本控制施工措施 ㈧冬、雨季施工措施

七、安全文明措施 ㈠安全施工措施 ㈡文明施工措施 ㈢协调管理措施

八、质量保证及承诺 ㈠质量保证措施 ㈡质量承诺

九、附图、表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投入主要检测设备表 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㈠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临时设施布置图

一、总体概述 ㈠编制依据

1、《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工程量清单;

3、《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4、《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清单补疑;

5、现行国家有关市政道路及箱涵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⑪《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⑫《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⑬《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⑭《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⑮《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⑯《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⑰《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本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装备水平及施工组织能力。㈡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是南陵县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南陵县城环境建设,完善项目治理配套,优化交通、提高城市品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包括河道路基、级配碎石路面、雨污水管道、箱涵工程等。根据本工程项目内容,并充分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拟定工期为133个日历天,工程质量承诺达到国家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为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文明、环境保护等计划目标的实现,结合我公司的实力和本工程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发挥我公司施工特长,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开工后我公司将组织相应工种的施工队,配备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对河道路基、级配碎石路面、雨污水管道、箱涵等工程项目进行交叉施工和流水作业。

㈢施工段划分

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及现场施工条件,按“分区平行施工、分段流水作业”的原则,将本工程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同时组织施工。

第一施工段:主要进行场地清理、土石方挖运回填、基础土方挖运夯实等施工。

第二施工段:主要进行雨污水管道、检查井等地下综合管网项目的施工。

第三施工段:主要进行箱涵、挡土墙等项目浇、砌筑施工。第四施工段:主要进行级配碎石路面、收尾及成品保护等工作。

二、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㈠施工进度计划

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包括河道路基、级配碎石路面、雨污水管道、箱涵工程等,为了按质、按量在计划工期内完成该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全部内容,我公司为此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完备的流水作业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利用有利的季节和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工期安排充分考虑交通组织及各专业交叉施工问题,合理编排各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及交通道路影响下的施工组织,确保城市主干道的交通作用,并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以保证道路交通及工期安排的双赢效果。

工程施工以关键工序及网络图主线为施工重点,加大投入劳力及设备资源,确保主线工作的按期顺利完成,同时对其他工作兼顾。非主线工序则要求在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人员合理精简,工期合理压缩,以最大的保证主线工程的顺利完成,最终实现质量、工期及安全的总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及结合现场拟定本工程施工工期为133个日历天,具

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开工通知或监理开工令为准。

进度计划具体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进度计划网络图。㈡各阶段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

1、从人员落实上保证

从公司抽调精干的技术人员和富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协调施工,选派技术力量较强、机械设备先进的施工队伍,分成多个施工小组投入施工。

由于本工程施工主要劳动力为单位职工和长期成建制的民工班组,在农忙、节假期对家住农村的小部分职工和民工班组采取经济补助政策,帮助农村职工和民工家庭困难,使其安心现场施工,从而保证生产不受影响。

节假期间,所有领导坚守岗位,并加大管理力度,从人员落实上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2、从机械配备上保证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分项计划,排出设备进退场计划。及时与机械租赁公司订立机械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管理职责及经济责任,配置足够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工作,保证机械完好,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做好各施工队、各专业工种间机械使用的调度平衡工作,保证施工队有条不紊的使用机械设备,从机械设备配备上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3、从材料供应上保证

项目经理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确保工程需要,坚决杜绝停工待料现象发生。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视材料的性质和价格,分别采取外购和当地采购的办法予以解决,并作一定数量的储备。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并保证现场材料供应。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验证进场材料质保书和材质、规格、品种并进行计量认证。

4、从施工计划编排上保证

按照工期要求,分阶段制定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分析重点部位

和难点项目,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充分利用我公司施工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缩短流水作业的流程,努力加快各环节的施工进度,确保总体工程的按时完工。

项目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如此循环,确保整个工程的快速完成。

5、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加强职工安全法规教育,增加安全生产的观念。各施工班组成立安全小组,设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生产的安全检查、督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从后勤及协调上保证

加强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维修保养,保障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搞好职工食堂,防病治病,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出勤率,以确保工期。

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减少施工作业中噪音强度,以防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尊重居民,做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协调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取得当地政府与群众的支持,使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主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建立密切关系,通力合作;认真听从督导,遇有歧见,应坦诚求实、友好协商。把工作做到前面,以减少对群众的干扰,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与友邻单位密切配合,协调运作。

7、从资金落实上保证

对业主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实行专款专用,业主支付的工程进度款项,是材料周转和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8、从工艺、技术上保证

根据施工中存在的各类技术问题,以及当今环境治理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人人动脑筋,尊重科学,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研制新材料、新设备方面依靠技术进步,为优质快速地建设本工程而服务。

从本工程的技术难点和环境特点出发,进场后做进一步的现场勘察,提出比选方案保证质量,优化工期,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统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对整个工程实施动态管理。在经过周密调查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可行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序,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正确处理各工序之间的矛盾,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9、从管理措施上保证

每周召开现场管理协调会,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如有必要时邀请设计单位共同参加,解决施工管理、技术上的各种问题。

优化劳动力的配置,消除窝工、怠工现象,使每个工人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和作用。

严格按IS0900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标准组织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把质量通病和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不合格工程发生,从而避免因工作失误延误工期。

10、从思想政治上保证

提高每位参加工程建设员工的荣誉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建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全体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奖罚措施。

11、从施工部署上保证

由于本工程项目内容多,施工范围广,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我们将精心安排施工力量。

开工后,先进行整个场地的测量放线,复测设计院导线与水准点后,组织各施工队现场交接桩,测设线路中心桩及重点工程的主控基

线、水准点,定位放线;进行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核对取土场的土石类别;砂石料试验,选定料场及砼施工配合比,三材复试、土工试验;设计与监理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修改完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相关资料,申请开工报告等,争取尽早开工。

㈢工期承诺

根据招标文件及结合现场情况,我公司承诺在133个日历天内,完成招标范围内的全部工程量;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开工通知或监理开工令为准。

三、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㈠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

为了使工程中标后能够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为城市发展作贡献,我公司将组建南陵县城水环境治理港河、北门河整治工程项目部,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控制,并赋予项目部充分的人、材、物自主权,使其能很好地行使施工组织管理职能。

我公司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派出有着丰富的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进驻现场,并配备抓得起、干得好的施工队伍,组建项目经理部。各专业人员统一步调,协调施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目标都能顺利实现。拟在本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配备如下成员。

项目经理:由公司委派一名已取得水利水电项目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承建过类似工程且具有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和企业法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本工程实施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履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任务。负责按照施工合同中确定的工期、质量、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要求,并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组织工程全过程的具体实施。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检查项目经理部各部门按各自

工作职能规定工作的落实情况,重点监控施工进度情况。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负责项目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技术负责人:由公司委派一名水利水电专业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同志担任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内容、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适时做好施工作业指导和技术交底工作,使各专业管理人员领会和掌握本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协助项目经理组织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解决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分管施工技术、质量监测工作,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指导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质量计划及作业指导书,分阶段按照国家规范、规程及设计图纸要求,牵头组织各工序的技术交底、质量检测工作,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技术员:负责项目全过程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组织施工现场施工调度、技术监控、施工测量、工程试验。项目部在工地设立现场试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及设备,满足现场检(试)验工作需要,负责施工现场有关土工取样和试验检测工作,为加强质量控制和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施工员:组织各作业班组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质量技术要求进行各工序具体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和基础沉降稳定观测工作。开工前对全段进行仔细踏勘,对业主和设计勘探部门移交的桩点进行复核,设置准确无误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并绘制平面定位图。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测中、边线桩和水准参照点,做好记录,保持准确无误,为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材料员:按照国家规范及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计划的要求,编制本工程材料需求量和采购计划,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组织所需材料进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做好材料台帐和领用记录,及时向

核算员提供每月进场材料数量、消耗量和库存量等数据,真实反映每批材料的来源和去向,并将原始凭证交资料员存档,保持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安全员: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责任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章作业行为,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和正确使用。做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

资料员:负责施工现场工程资料的编制及对外沟通联络工作。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负责施工全过程中所积累的技术质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所有施工技术和质量资料要做到完整、准确,并能真实反映工程的实体质量情况,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质量员:在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监督做好材料复试和混凝土、砂浆试块的见证取样工作。做好日常的质量检查控制、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材料的抽样检查工作,以及各道工序的复验收工作。

㈡劳动力投入计划

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须落实劳动力来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首先从公司挑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施工人员参加本工程施工,专业人员均具有上岗技术等级证书。然后组织施工队落实进场,将每个施工队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劳动力进行合理搭配,并对技术性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为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按管理体系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艺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成本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按计划适时组织劳动力进(退)场,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

在充分考虑工作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技术特点进行岗位及人力资源配置,配置原则需做到管理干部职责分明、权限到位,工人一专多能,技术熟练,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为满足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结合工期、质量、安全的具体安排,所有参建人员均通过竞争择优上岗,达到精干、高效,主要岗位、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必须由技术工人担任,所使用的劳务工必须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计划安排上做到合理均衡、持续生产。

具体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㈢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为保证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在施工进度安排上,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对重点工作及控制工期的关健工序等控制线进行优先安排,其他工程项目的设置以不影响该主线为原则。安排满足连续、均衡施工,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在各施工期内连续作业,使劳动力在施工工期内达到平衡,避免出现突出的高峰和低谷。

1、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及职工以人事命令方式由公司进行调度。同时转调各种福利及劳动工资关系,指定进场日期,项目部办公室实施进场签到制度,确保拟投入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及时到场。

2、项目经理及办公室负责筹划一般劳务人员进场及管理工作,与劳务人员签订用工合同,并支付必要的调遣费及生活费,先行组织少部分人员进场,展开施工准备及临时驻地建设,后续按照拟投入的劳动力计划,组织相关人员陆续进场。

3、施工进度安排时,调整好农忙季节施工的工程项目,农忙季节安排机械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少的工程,对需要劳动力多的工程安排在非农忙季节施工。

4、与劳动力提供方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根据工程的特点、进度要求和农忙节特点确定劳动力供应计划和轮换办法,以确保

工程施工与农忙两不误。

5、做好施工人员正常休假安排,非农业人口安排在非农忙季节休假,农业人口安排在农忙时休假。

6、农忙季节来临前要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确保农忙季节正常施工。

7、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阶段分项计划,排出各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8、进场前签订劳务合同及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目标和责任。

9、进场后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以及操作工序标准(技术)交底。

10、进场后做好劳动力的培训教育,确保劳动力的素质。㈣材料投入计划

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水泥、砂、碎石、片石、混凝土、雨污水管材及钢筋等材料。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以及能否及时供应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质量合格、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运输方便、不误使用。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文件中采购程序的要求进行材料的品名、规格、用量的申请,并制定材料进场计划,了解市场信息和行情,拟定出材料采购计划表,按照公司材料采购程序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填写供货合同审核单。

材料采购要选择经过公司材料设备科,验证合格的供应商。如果工程上所需要的材料在《合格供应商》中不能提供,则根据公司采购程序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调查、评价。经公司材料设备科审核和批准后,才能与供货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

选择材料供应商应符合合同文件、业主、设计师的规定与要求,并符合以下原则:

质量:必须是符合招标文件及图纸所规定的种类和标准,按招标样品验收的须符合设计批准的样品标准。且该供应商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价格:价格必须合理,在价格与质量发生矛盾时,行使质量否决权。供应商要交货及时、有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售后服务好、有良好的信誉。

材料到工地后,按照公司《物料采购程序》的要求,进行验收、贮存、防护和标识,并做好各类台帐记录。

㈤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公司项目管理材料计划规定,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建筑材料,做好复核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

2、组织各类材料有计划的进场,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有效的防护和贮存工作。

3、根据工程特点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采用多渠道、少环节,供需方直接洽谈的方法,按工程进度签订材料供应合同。

4、加强周围设备管理,按计划及时组织设备的进退场,并做到堆放整齐,现场不散落。

5、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详细计算所需各种材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进度确定出随工程进度所需的材料计划,交由物资设备科负责具体实施。

6、由物资设备科负责材料进场供应计划的控制,根据工程具体进展及时对材料进场数量做出调整,确保材料供应及时。

7、项目经理部物资设备科对需采购物资及材料本着比质比价、择优选购的原则,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对供货商经营能力进行细致查询,与选中的供货商签订物资供应合同,并明确供货范围、时间、数量等必要的信息。

8、加强材料储备,数量满足施工需要,质量合格,防止因材料

原因导致返工而耽误工期。

9、在施工中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选用决策模型,结合有关资料和外部信息,用计算机做出决策依据,以实施施工管理和科学化。

10、公司及项目部内部协调资金筹备,在材料定购方面做到采购及时,付款及时,与供货商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确保不因材料供货问题耽误生产。

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检测设备 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前落实好所需机械设备,并做好维修、保养、调试工作。为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将配备充足必要的大中型机械设备、试验及检测仪器。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具体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㈡检测设备投入计划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关要求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对测量仪器、质量检验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测验证,并且进行标识,保证测量仪器和检验仪器的精确度。检测设备投入计划具体见主要施工检测设备表

㈢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投入的保证措施

1、结合本工程工作量、作业面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

2、选择能满足工期、质量、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

3、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使用效率,用较少的机械设备完成较多的工程量;

4、采用先进,容易进行操作运转和维修,易于拆装和转移,并且可靠性能高的机械设备;

5、及时组织挖掘、砼、测量、运输、起吊、材料加工等大中型机械设备按计划进场,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停放,做好保养和调试工作;

6、根据工程特点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采用多渠道、少环节,供需方直接洽谈的方法,按工程进度签订机械设备供应合同;

7、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按计划及时组织设备进退场,并做到停放整齐。

8、设备科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项目部设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管理;现场设机械维修小组,负责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运转正常。

9、制定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全过程管理的组织工作。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10、项目经理部应采取技术、经济、组织及合同措施,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1、加强对施工机械监督检查,严禁违章作业,超负荷、不合理使用机械,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项目部中心料库设置常用易损配件库,按机械保养规程及时更换易损配件,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12、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机定人管理,保持机械正常维修及养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行。

五、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㈠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按照建设部现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要求以及本地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法规,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现场,协调各专业管理和各项施工活动,控制污染,创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的施工秩序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场地布置以保持现场总体环境,重点保护地下各类管线,生产、生活设施分开布置,保证用电、防火安全,以及场内施工方便为原则。

认真做好各个施工阶段、各个施工作业点的场地布置、场地利用工作,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1、施工场地布置

不同的施工材料进场后都应按指定场地堆放,堆放必须整齐,按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标识,并且做好贮存记录,要求准确、完整,账、卡、物相符。

施工沿途的材料堆放场地虽然不大,但要规划好,合理利用,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周转使用。材料整齐归类放置,不用的材料及时组织退场。

2、施工给排水

在业主提供的水源处接好水表,然后布置供水管线,供水管为2寸水管,总管每隔50米左右设一个水龙头。

在每个施工区域设置相应的消防用水和施工用水分路和水龙头。在每块施工地块的四周硬地边缘设排水沟,排水沟的水流到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3、施工用电

采用“三相五线”制线路,搭设灯架架空布置,输电线跨越道路时,离地高度6米,确保车辆通行。

4、施工运输道路

工地运输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如果没有永久性道路,则修筑一些施工便道,以方便交通运输。场内拟利用路段两侧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土路床作施工便道,以沟通场内交通和运输通道。施工便道结构为原地面耕植土推平压实后,铺垫50cm厚泥夹石,10cm厚细石找平,便道两侧设排水明沟。

5、施工通讯

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管理人员和作业队长配备无线电话,以便和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部门及内部之间保持通讯联系,使各项指令及时落实到位。

6、施工围护

该项目是水利水电工治理程,开工后为了安全文明施工,部分施工区域可能需要搭设围栏;具体哪些地方要搭设,哪些不要搭设,我们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同建设单位商量后再决定。

㈡临时设施布置

拟在建设场地附近不影响施工的区域,搭设临时施工用房和管理用房。

临时施工用房面积如下:

砼及砂石料搅拌站 1×200平方米 预制构件加工作业棚1×50平方米 水泥仓库 1×60平方米 小仓库 1×30平方米 食堂 2×20平方米 厕所 2×20平方米 临时管理用房面积如下: 项目经理部 2×40平方米 门卫室 1×25平方米 建设单位现场办公室1×30平方米 监理单位现场办公室1×30平方米 会议室 1×40平方米

㈢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具体见布置图

六、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和解决方案 ㈠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⑪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各项目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员、班组等认真学习图纸,吃透图纸。在图纸学习期间,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

⑫认真踏勘施工现场,收集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了

解沿线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尤其是软土地基范围和取土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⑬对基础填筑土取样做击实试验,确定填筑土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掌握施工中压实时间和压实次数,为基础填土压实提供科学数据。

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冬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⑮做好工程开工前有关测量仪器、检测计量设备的校验和复核工作,保证达到规定的测设精度。

⑯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⑰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机械、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2、人员准备

⑪按照我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要求,认真挑选进场作业的施工班组,所有进场人员经过考察、评价,建立合格劳务供应名册后,择优录用。

⑫对技术工种人员均保证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和技术等级证书,并在进场时做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和教育工作。

⑬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类人员进场周期,保证各工作面饱满作业,避免出现窝工和误工现象,计划投入的劳动力见上述劳动力投入计划。

3、生产准备

⑪办理开工手续,配合建设单位协调等有关事宜。

⑫组织现场调查,并摸清影响本工程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数量、位置及地下水文情况,组织施工人员进场。

⑬三通一平及临设的搭建工作。

⑭做好土方的挖、运、填、弃及平衡使用的准备工作。

4、施工机械准备

本工程施工主要是机械化作业,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和工程量,计划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进退场计划见上述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投入计划表。

5、施工测量准备

⑪对业主与设计所交的中心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认真填写测量复核记录,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⑫验收合格后进行中心桩的拴点和临时水准点引测工作。中心桩的拴点应设置保护措施,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固定可靠的柱桩上,桩点设明显标志并妥善保护。

⑬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并做好内业工作。

⑭对已建管线的中线和高程进行复核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⑮建立临时水准测设和恢复系统,放置管线及构筑物中线。⑯施工完成后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竣工测量和验收工作。

6、现场准备

⑪按照现场平面布置清整场地,搭设必要的生产性临时设施,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管线,铺设施工便道,沟通场内外道路。

⑫施工前要进行现场调查及物探工作,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地下物探测、池坑土质、淤泥及地下水位实际情况等,并根据调查材料、物探资料、图纸会审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最终修定。

㈡施工测量

本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03)标准实施。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激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1、测量原则

施工现场有多种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不是在本次工程中兴建。为了保证各个构筑物在平面和高程上符合一次性设计要求,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因此,施工测量和测绘地形,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构筑物的位置。

2、测量准备

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建立健全测量的组织和检查制度。并核对设计图纸,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详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修正。然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对施工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应进行检验、校正。

3、施工测量

⑪组织所有管理及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及工艺操作规程,了解本工程设计意图、施工特点和特殊工序要求。

⑫根据设计勘测部门移交的中线控制桩,从北向南、自西向东用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测绘工具,依次投测出路中心线、排水管道中心线,定出路边线及上下边坡线桩,布设导线控制网。

⑬与业主联系召开施工协调会及设计交底会。测量人员做接桩工作,技术、试验及其他管理人员及时到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计划安排提出工程用料计划,施工机具计划,明确各类物资进场时间,做好材料试验、报验及厂家资质审查,通过后及时进行加工订货工作。

⑭在红线外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引测辅助基线,设置辅助控制桩,以备施工过程中能随时提供恢复依据,及时补桩。

⑮各控制桩之间要求通视布置,并与各施工段衔接,由项目部专

职测量员定期进行校核,保持准确无误,以便随时向操作人员提供测量和施工依据。

⑯所有测量标志应坚固稳定,施工中认真保护,防止损坏或移位。

4、设置施工控制方格网

施工控制方格网的布置,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各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参照施工总平面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以选定设计图纸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再布置方格网。方格网的形式可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因施工区域较大,故采用“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方格网的折角应严格成90。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几米至几百米的整数长度。相邻方格网之间应通视,标桩要能够长期保存。

建立施工区域控制方格网的主轴线,它是控制方格网的扩展基础,由于施工区域较大,主轴线很长,因此,只测设其中的一段,两根主轴线的垂直交叉点,即为主点。其施工坐标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一点的施工坐标,然后推算其他点的施工坐标。在测设之前,应把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

5、建立施工控制高程点

在待建的施工区内,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而测量土石方时敷设的水准点往往是不够的,因此,还需增设一些水准点。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只要在方格网点桩面上中心点旁边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即可。

由于施工区有多种待建构筑物,因此,需要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多个控制高程点。施工区地形、地貌高差变化较大,还必须在合适的地方再引测一些高程控制点,这样使相邻高程控制点之间可以互相校核。

㈢土石方工程施工

1、施工准备

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土石方施工任务,制定规章制度。⑪技术准备

o①施工前现场调查,核对设计计算的假定和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②进一步熟悉、核对施工图纸,研究设计文件,核对图纸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齐全;

③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疑问;

④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计划、施工设备配备情况,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⑫现场准备 ①施工测量

测量主要控制点,采取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中线复测后,做好标平和中平测量,复核原水准点标高和中桩地面标高,测定增设的临时水准点标高,满足施工期间引用的需要。基础施工前,施工技术员详细检查和核对横断面图,发现错误或持有怀疑时,进行复测,加桩处补测横断面。

中线的恢复与固定,一是要将导线、中线进行复测和固定;二是对沿线的水准点作复核性的水准测量;三是要对横断面进行仔细的检查与补测。

②基础放样

用图解法进行基础边桩放样,从基础横断面图上按比例量出坡脚与中桩间的水平距离,然后在实地上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量出该水平距离即可定出边桩;基础边坡的放样,用坡度板进行边坡放样。

2、挖方 ⑪机械准备

主要机具有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⑫作业条件

①基础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处理完毕;

②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③夜间施工时,应有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④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时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⑬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①坡度的确定,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当挖土深度不超过规定数值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②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③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④在机械开挖不到的地段,应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能挖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填方 ⑪机械准备

机械准备到位,主要有2台20T振动压路机、1台16T三轮压路机、三台推土机,二台1M3挖土机、20辆运土汽车。

⑫作业条件

①填土前应将原场地表面上的树根、杂草、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②检验开挖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回填要求,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③分层铺填压实: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压实度。

④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整平压实。凡超过设计高程的地方,及时依据设计标高铲平,凡低于标准设计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整平。

4、清淤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状况,在河道整治施工中需挖淤泥进行清淤、外运,挖致设计与勘探确定的深度,对基层进行处理。

㈣截污管道工程施工

1、管道铺设 ⑪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碎石垫层→管基混凝土→管节安装、检查井砌筑→抹带接口→闭水试验→验收回填

⑫沟槽开挖

管道沟槽土方采取机械挖土、人工修整的方法,先用液压反铲挖掘机沿管道中心线开挖出沟槽雏形,然后由人工清底修整。

①管道沟槽开挖前须进行管线测量,用经纬仪定出管道中心线,标出管线起点、终点和检查井位置,按铺设管道坡度每隔10m测设一块坡度板,根据管道设计坡度和槽底宽度、边坡、埋深,计算挖槽深度和上口宽度,放出管槽开挖灰线。

②机械挖土时须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预留0.2m厚土层由人工清理修整至设计标高和坡度,防止扰动管基持力层或超挖,槽底高程允许偏差为0~30mm。施工中根据土质情况和沟槽宽度、深度按1∶0.67放坡,并保持边坡稳定,防止槽壁塌方。

③沟槽回填须待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水泥砂浆强度不小于5Mpa后进行。

⑬管道基础 ①碎石垫层

严格控制标高、厚度及平整度,并用平板振动器在垫层面上振动压实。

②平基砼

平基部分为碎石垫层上,管底下的砼部分,厚度根据管径不同而异。一般为12~15cm。为了安管的方便,先进行平基部分砼浇筑。浇筑分段进行,分段位置为承插管的接头处,该处预留出45cm为后浇段基础。

a、按照测出的基础边线安装平基侧模板,模板内外打撑钉牢,并在模板内侧弹线控制砼浇筑高度。

b、模板安装时要注意板面平整、拼缝严密,模板与砼相接触的表面应涂扫脱模剂以利模板的拆除。

c、平基浇筑砼时应严格按水平控制桩取面,振捣密实。浇筑时注意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可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侧基砼接合。

⑭管道安装

管基混凝土在现场机械拌制,人工振捣,DN500的管节采取人工安装,DN800的钢筋砼管节采用机械安装。

①管道铺设程序:支搭平基模板→浇筑平基混凝土→安管→支设管座模板→浇筑管座混凝土→管口抹带→养护

②管节安装在沟槽地基、管基混凝土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每段自下游检查井处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③平基模板沿基础边线垂直竖立,内打钢钎,外侧撑牢,模板接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④浇筑管座混凝土时,平基表面先凿毛并冲洗干净,管身与平基接触的三角区部位应先填好捣实,浇筑混凝土由两侧同时进行,以免将管节挤偏,振动棒不得触及管身。

⑤平基、管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规定; b、垫层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c、垫层高程:0,-15mm;

d、平基中线每侧宽度:+10mm,0; e、平基高程:0,-15mm; f、平基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g、管座肩宽:+10mm,-5mm;

h、管座肩高:±20mm;蜂窝面积:1%。

⑥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裂缝、保护层脱落、接口掉角或露筋等缺陷的不得使用。

⑦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杠,不得发生滚动。

⑧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⑨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中线位移15mm;

b、管内底高程(D≤1000mm)±10mm,(D>1000mm)±15mm;倒虹吸管±30mm;

c、相邻管内底错口(D≤1000mm)3mm,(D>1000mm)5mm。

2、接口抹带

⑪按照设计要求,300≤D≤1000管道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宽120mm,厚30mm,1∶3水泥砂浆捻缝,D>1000管道采用钢丝网1∶2.5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钢丝网宽180mm,抹带宽200mm,厚度25mm,钢丝网规格为丝径20#、10×10mm网格。

⑫抹带前应将管口外皮洗刷干净,钢丝网端头在浇筑管座时埋入混凝土内,长度不小于100mm,管顶搭接长度100mm。在管座混凝土终凝后,分层抹压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完成后及时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护。

⑬污水管承插接口橡胶圈使用前要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陷,安装时承口内外工作面必须清刷干净,套在插

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并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大于10mm,就位后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以保证橡胶圈接口的止水效果。

⑭质量验收标准

①承插口接口应平直,环形间歇应均匀,灰口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②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等现象。③抹带接口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抹带接口宽度+5mm,0; b、抹带接口厚度+5mm,0。

3、砖砌检查井 ⑪砖砌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均用砖砌溜槽,检查井为间隔落底,有支管接入或管道转弯的雨水井为落底井,落底检查井落底深度为50cm。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底板浇筑、墙体砌筑、井外回填。⑫检查井砌筑材料

红砖:采用MU10机砖,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外观要求不得有弯曲、缺棱、掉角、裂纹等,同时要求内部组织坚实,不得夹带石灰等爆炸性矿物质,不得夹有欠火砖、酥砖及螺纹砖,出厂必须有合格证。并经现场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采用细度模数2.3以上的中砂,使用前要过筛,将大于5mm以上的卵石筛除,以便于砌筑粉刷。

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自来水。⑬底板浇筑

检查井采用C15砼垫层、高分子复合井盖,并与主干管的第一节管子或半节长管子基础浇注成整体。垫层、底板砼施工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

⑭检查井砌筑

检查井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机砖。砌筑检查井之前,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尺寸及标高控制,然后落脚砌筑。

砌筑前黄砂过筛:对砖块进行清理,并在砌筑前几小时用水充分湿润,以利于粘结。

应错缝砌筑,灰缝一般不得大于1cm或小于0.7cm,座浆应饱满,灰缝灌浆绝对禁止用水冲灌。水泥砂浆要现拌现用,禁止将已初凝的水泥砂浆和水拌和后继续使用。

井角砖应砌筑成齿形,互相衔接,以增强墙身的牢固,墙身如当天不能砌筑完毕待在续砌时,应在已砌的砖上洒水湿润。

检查井均用砖砌,井内外表面及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采用1:2的水泥砂浆,井内外壁抹面厚20mm。井外部分应随砌随抹密实,以便次日井外回填,内部粉刷应一次成型。收水口支管不得留洞口应预埋管道。

检查井接入较大直径管道时,管子上半圆应砌发砖券加固,当管径≥1000时,拱券高度应为240mm,管径≤800mm时,拱券高应为120mm。

检查井配用Ф700的双关节翻盖式铸铁井座及井盖板。检查井位于砼道路上时,铸铁井座周围应有钢筋加固。安装井位于砼道路上时,铸铁井座周围应有钢筋加固。安装井座需座浆,井盖顶板要求与路面平。

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正确。井室盖板尺寸留孔位置应正确,压墙缝应整齐。

井内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要正确。

4、闭水试验

管道护管、接口及检查井施工完毕后并通过监理验收后,在填土

之前即进行闭水试验,检查管道漏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⑪管头封者:将试验段管道的下游检查井的出水管及上游检查井的进水管给予封闭,封堵采用24墙砖砌堵头。

⑫注水浸泡:管道两端管堵如用砖砌,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向闭水段的窨井内注水。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m,如井高不足2m,将水灌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注水过程同时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漏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

⑬试验:试验水位应为试验管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m,如上游管内顶到检查井口的高度小于2m时,试验水位可达到井口为止。试验观察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然后记录注水量与允许渗水量相比较,小于允许值则试验合格。

⑭试验渗水量计算:

渗水量试验时间30min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Ф的渗水量(m3/km·Ф); q:闭水管道30min的渗水量(m3); L:闭水管段长度(m)。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5、沟槽回填

由于管线工程完成后即进行地上工程施工,所以回填质量是把握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施工的重点。管线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⑪为了保证回填土的质量,在现场办公区设土工试验室,以便随时掌握回填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密实度。

⑫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当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根据天气、现场情况,采用晾晒或掺拌石灰粉的措施,以达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⑬为了避免井室周围下沉的质量通病,在回填施工中应采用双填法进行施工,即井室周围必须与管道回填同时进行。待回填施工完成后对井室周围进行2次台阶形开挖,然后用9%灰土重新进行回填。

⑭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用人工夯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管顶1.5m以上用推土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⑮回填土高度至路床以下15cm为止,待该施工段全部管线工程完成后,集中对该部分进行回填压实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⑯管道回填按设计要求,采用中粗砂填至管中心,其上用外进好粘土管顶以上50cm;回填时从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分层用机械夯压实。

⑰检查井周围回填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使回填土压实后与井壁紧贴。

⑱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

⑲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管顶以上50㎝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⑳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⑴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

⑵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⑶胸腔土密实度为95%以上,管顶以上50㎝范围内填土密实度为87%以上。

⑷每层回填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试验员检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层回填工作。

㈤箱涵工程施工

1、施工准备

⑪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夯打密实。

⑫设置闭合导线网并与市政高级控制点闭合,达到规范要求精度,经验收合格后,导线点作为桩位点放样的基准点。导线点同样要闭合,达到精度要求。桩位点在埋设时会被破坏,所以桩位点确定之后,再放两个以上的保护桩。用保护桩校核准确性。保证桩位点的偏差符合要求。测量放样用全站式、经纬仪,极坐标计算数据。桩位之间的距离校核可用钢尺丈量。

⑬挖土方、准备合格粘土或膨润土。⑭接通水、电源。

⑮移走地下障碍物,可能还有一些管网会占据桩位,必须在箱涵施工前,查清地下管网情况,尽早采取措施,迁走桩位上的地下障碍物。

2、非预应力钢筋 ⑪施工准备

箱涵为非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在绑扎涵体钢筋时,定位筋与骨架固定,使其符合设计位置,然后人工焊接接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采用商品砼用输送泵进行浇注砼。

①钢绞线进场,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要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条件及现行标准的规定。

②钢绞线进场后,逐盘进行机械性能检验。

③钢绞线切割下料用砂轮机,切口两端用20#镀锌钢丝绑扎,以免切割后松散。编束要理顺钢绞线,用20铅丝间距2-3米绑扎,然后按设计图序号挂牌编号。

④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电焊火花碰到钢束。⑫施工方法 ①制孔

a、制作定位网,用φ10钢筋焊成网格状,网格同波纹管外径。b、安装定位网,定位网位置根据钢束几何要素图和钢束走向而定,间距为每隔50cm设一道,定位网下部支撑在底板垫块上,上部

焊接在钢筋上,要求焊接牢固。

c、安装波纹管,定位网安装完成后,将波纹管穿入定位网方格内,波纹管采用套接的方法,接好后用胶带封接口。

②穿束

用人工将钢束送入孔内,人工向孔内送钢束,直到钢束出孔。③砼浇注

a、钢束穿好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浇灌砼。为保证工期,减少砼强度的时间,40#砼中掺加缓凝早强剂,一般用FDN。砼应连续浇注,并按规定作三组砼试块。

b、浇注中经常检查波纹管、定位钢筋和模板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处理。

c、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不能碰钢筋。

3、箱涵砼施工

⑪箱涵模板支架采用钢制门式架或碗扣式脚手架与φ4.8cm钢管。在支架安装前,必须对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一般在土基之上加铺一层6%水泥稳定石碴,厚20cm。如果是砼路面,则无需处理。支架下托底垫5cm厚跳板。

⑫支架必须进行设计,保证在承重条件下的支架强度和刚度合符要求。

⑬箱涵模板采用进口镀膜厚板或七夹板盖,内侧加钉镀锌铁皮。⑭箱涵的内模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在内模顶预留拆模孔洞,尺寸0.4×1.0米。

⑮箱涵钢筋制安按照钢筋砼结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施工。⑯箱涵砼浇注采用商品砼或现场拌制泵送砼。箱涵砼振捣时,人要钻进箱涵内模中振捣底板砼,要求振捣密实,箱涵砼入仓全部用泵送砼。

⑰每层砼厚度30cm。要加快砼进料速度,第二层砼覆盖必须在第一层砼初凝之前。

⑱箱涵底板要按桥面标高严格控制,并考虑预留拱度的要求。⑲箱涵砼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否则会开裂。砼养护7天以上。

4、浆砌片石 ⑪砌筑石料

浆砌片石砌筑用石料选用质地均匀、坚硬、无裂缝、不易风化的石料,石面无风化屑、泥迹、污垢,对所用石料要进行抗压试验,极限抗压强度应在25Mpa以上,尽量选用较大的片石砌筑,片块应大致方正,无锋楞凸角,顶面及地面应较为平整,其厚度不宜小于20cm,宽度及长度相不小于其厚度。片石应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不宜小于15cm,其中一条边长不小于30cm。

⑫砌筑砂浆

①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砂料及水泥,砂浆拌制要使用自来水,严禁随地取用水沟内污水。

②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的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复验报告,其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③砂采用水洗中(细)砂,砂石的力学性能等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规定,才能投入使用。

④施工现场使用水泥堆放整齐,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堆宽以5-10袋为限,临时露天堆放应用用防雨蓬布遮盖。

⑤现场所用砂、水泥分开堆放整齐,不准混杂,砂保持清洁,严禁混入泥土。

⑥浆砌石砌筑砂浆必须具有时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确保砌体灰缝充分填满和压实。

⑬砌筑墙体

①浆砌片石墙采用交错组砌法,按石料形状挂双线分皮卧砌,第一层石块大面向下平整的一面朝下,上下石块相互错缝,内外搭接,摆铺稳定,分皮叠砌。

②浆砌石应用铺浆浆法砌筑,灰缝应饱满,并插捣密实,灰缝一般为20-30mm,铺浆厚度约40-60mm,较大空隙应用碎石块嵌于砂浆中,不允许先填碎石在塞砂浆。

③浆砌块不得形成水平或纵向通缝,不得有结搓。

④用块石填腹时,水平灰缝宽度不得大于3cm,竖向灰缝不大于4cm,填腹石的灰缝应彼此错开。

⑤砌体表面的勾缝,无特殊要求时,应在砌筑时留出2cm深的空缝,随即用水泥砂浆将缝勾完,否则应待砌体砂浆凝固后,将空缝清洗干净再勾缝。

⑥砌体表面勾缝采用平缝,勾缝所用砂浆标号不低于砌筑砂浆标号。

⑦砌体砌筑一次性砌完,不允许随意留施工缝。

㈥沿河道路工程施工

1、路基施工

⑪路基在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防止处处底受水浸泡。在修筑路堤前,所有清理和挖掘工作应完毕,并由监理工程师认可。路基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

⑫路基填方应采取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0mm使用有效的铺撒机具使每一层填料撒布均匀,在压实前达到均匀厚度。路基填筑的每层宽度≦图纸所示以利最后削坡,严禁贴坡。路堤宜按断面全幅施工。

⑬路基用料应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摊铺,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对路堤压实开始前,应根据要求进行试压以求满足所有规定的压实效果。

⑭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每段与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施工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台阶长度≦1m。

⑮填筑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路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34

再逐渐填至路边,保持平面上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

⑯每层填筑时,填料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型。不规则的表面进行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持表面平整和均匀。

⑰土层摊铺采用自卸汽车定点卸土,推土机初平,平地机复平。(上层精平)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按照试验所给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应自中向两边设置3%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

⑱碾压采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到强,应由边部到中央,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重叠0.4M,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⑲如果填筑路堤的填方料没有达到规范的压实要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⑳由于沿线地质较差,污水管道局部埋设较深,沟槽施工时建议采取支护措施。

⑴检验压实度,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⑵零断面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发现不良地基及时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共同解决。当地基土质良好时则把原地面挖成内倾2~4%,宽不小于1.0m、高0.5m的台阶进行填筑,填至距路面结构底面30cm,然后把表面翻松与填土一起压实。当土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则按设计宽度、厚度换填合格石渣,并碾压成型达到设计要求。

2、级配碎石施工 ⑪材料要求

①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

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②碎石最大粒径(方孔筛)不大于31.5MM,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6。其级配应满足如下要求: 筛孔尺寸 通过质量百分率 31.5 83-100 19 54-84 9.5 29-59 4.75 7-45 2.36 11-35 0.6 6-21 0.075 0-10 0.025 0-7 ⑫放样

施工前对路中、边线进行恢复,直线段15-20米设立一标志桩,平曲线段每10米设立一标志桩,并在路肩边缘外侧设控制级配碎石施工标高桩。

⑬施工方法 ①拌合

使用自动配料机进行配料,强制拌合机拌和级配碎石,拌合二遍以上;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且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的现象。

②碾压

a、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期含水量时,立即用2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该超过18CM。

b、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c、碾压6-8遍,应合表面无明显轮迹。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

湿,发现“弹簧”现象,则采用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和规定的路拱。

d、路面的两侧要多压二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e、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3%,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大于30%。

f、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

③横缝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C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的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④注意事项

a、颗粒组成是一根顺滑的曲线。b、使用自动配料机配料。c、塑性指数符合要求。

d、混合料拌合均匀,地粗细颗粒离析的现象。㈦成本控制施工措施

1、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施工进度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落实施工进度计划,掌握施工动态。

2、由公司材料部负责组织实行材料招标制度,由供方按照所需材料报价,在满足设计材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资质、材料报价、企业实力、企业服务综合考评,择优选用。

3、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桶水,工地及生活区严禁长明灯和长流水现象。

4、严格按照材料供应计划上料,做到料具合理使用,减少二次搬运。

5、混凝土、砂浆用料严格按配合比施工,不得随意增大水泥等用量。

6、本工程所用材料都要有合格证,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7、现场碎石进料要验方或过磅,进场水泥要点数,要建立材料台帐。

8、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建立材料支出台帐,并分析节约、超耗原因。

9、加强技术管理及内业资料管理,对工程设计洽商变更及时通知加工单位,避免材料浪费。

10、成立专业化施工队伍,对专职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技术管理上讲效率争效益。

11、做好沟槽开挖与土方回填的流水施工,以减少挖运、存土的费用。

12、现场配用模板应以钢模为主,控制木材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

13、按计划合理配备模板用量,加快模板周转率,减少模板一次性投入量,降低工程成本。

14、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控制机械进出场时间,提高机械利用率,降低机械成本。

15、加快施工进度、提前工期、节约周转材料和机械台班费用。

16、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劳动力计划,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费。

17、重视工程质量,严格自检,作到验收一次通过,避免返工现象。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㈧冬、雨季施工措施

1、冬季施工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组织安排上,路基、箱涵等尽量安排在

冬季前施工,因本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必须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等工程项目,采取下列措施:

⑪搭设搅拌机棚,提前组织有关冬季施工所使用的外加剂和保温材料,砂、石料场应覆盖保温。暖棚的温度不低于10℃,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⑫提前做好冬季混凝土及外加剂配比试验,提供合理可行的配合比,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冬季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

⑬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筑需要的加热温度。

①首先加热水,其温度不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②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不高于60℃。③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被冻裂的矿物质。

④增设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保温设施,缩短运输时间,减少中间倒运,严格监控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⑭混凝土浇筑前,先清除模板、钢筋上的积雪,冰凌融化干净,当温度低于-10℃时,要将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⑮对灌注完成的混凝土体,要立即做好防寒保温或加温设施,可设置增温保温棚,简易蒸汽养生棚(箱)。结构的边棱角,要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

2、雨季施工措施

⑪调度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每天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雨防汛工作的工作安排。

⑫提前备足防雨防汛器具和材料,例如:水泵、水管、塑料薄膜、草袋、雨衣、雨靴等,以减少雨季对施工的影响。

⑬对于易积水的工作在施工之前,应提前做好防雨排水准备和下

步工序紧密衔接组织工作,做到“有水立即排除、无雨突击下基”,使低洼和坑穴暴露控制在最短时间内。

⑭场内外施工便道做好排水坡和排水沟,经常进行维修平整,确保雨季施工道路畅通。

⑮加强用电检查,防止漏电事故发生,影响施工。⑯勤测定材料含水量,精确设计砼配合比。

⑰使用水泥执行先进先用原则。水泥库存时间超过一个月时,使用前进行质量复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⑱砼浇完初凝前进行遮盖,防止被雨水冲坏而影响结构质量。

3、成品保护措施

⑪项目部成立成品保护小组,建立成品保护方案。

⑫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产品或工序进行全面保护,防止和避免后续工序对已完成产品的污染或损坏。

⑬质检员对成品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人员予以纠正。

⑭经常性地开展对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做到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准在已完成品或半成品上乱涂、乱画、乱刻。

⑮遵循合理的施工程序,不得野蛮施工,避免程序不当,造成返工和对已完成品的破坏。

⑯路面等大面积工作施工完毕后,派专人进行封锁现场,在养护期内,严禁人员及机械通行。

⑰构件模板,要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时,方可拆模;绑扎成型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时要采取加强措施,施工时人员、机具严禁直接接触钢筋。

⑱混凝土内按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预埋件,施工时加强复核检查,不得以后凿洞埋设。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振动或踩碰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以防模板变形、钢筋位移或预埋件脱落。混凝土要进行保湿保温养护,以控制温度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

七、安全文明措施 ㈠安全施工措施

1、安全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及相关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防火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各项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⑪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把材料供应商也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并与之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

⑫明确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有否决权,同时明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做好安全交货。

⑬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要查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对严重情况有权停止施工,并向项目经理汇报。

⑭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上岗。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反安全规定的指令,严禁酒后作业。

⑮各工种、工序施工前有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

⑯在重点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通道口,据情况挂安全宣传标语、警示牌。

⑰加强对现场管线的保护工作。⑱严禁非现场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⑲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包括:①新进工地人员三级安全教育;②变换工种人员的安全教育;③根据季节、施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

育。

3、安全施工措施

⑪根据各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⑫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①公司每月检查一次;②项目部每旬检查一次;③施工班组每周检查一次;④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做到定人、定措施、定时间,如期整改完毕完成书面反馈。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加强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在开工前,由公司安全部门、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组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针对本工程特点,对各工种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对新工人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各班相应每15天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例会。总结经验和事故教训,落实下一步计划、杜绝伤亡事故,加强本人的自我保护和应变能力,表彰先进、处罚违章者。

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特殊工程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中小型机械必须做到定机定人,经公司技术科及有关部门统一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才允许操作。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等持上岗证书上岗。

⑮坚持执行班组“安全一讲评”制度。自工程开工到竣工坚持每天进行班组“安全三上岗”制度,上岗前由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上岗时班组安全员进行上岗巡回检查和认真做好上岗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总结讲评工作。

⑯落实消防安全、健全消防组织机构,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担任消防队长,各班组兼职安全员为消防队员,落实安全防火检查制度,队长每周检查一次。对火险隐患要及时整改,并作好记录,对违反防火的人应落实各级管理制度,按规定办理分等级地办理审批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管理,建立健全重点防火制度。

⑰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生产班组每天上下班前由各安

全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在施工中发现要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每天由安全员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工地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解决,发现违章作业的人和事,应按公司和项目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⑱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五牌一图:施工铭牌、门卫制度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事故天数和警告牌,各种标牌用三夹板制作,顶部设防雨棚,牌外涂白漆。用红漆或蓝漆书写。电路图用红色,水用绿色,各种机械用形象图表示。

⑲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统一佩带安全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带黄色安全帽,工人带白色安全帽,机械人员和特殊工种带蓝色安全帽,吊装指挥人员带红色安全帽。

⑳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选穿合身的工作服,并做到“三紧”:领紧、袖口紧、下摆紧才起到保护工作的作用,穿合适软底的鞋并系紧鞋带。

⑴项目经理部与施工场所就近的公安机关建立联系,掌握当地治安情况和管理要求,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工程保卫档案,制定保卫方案。

⑵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内部安全保卫责任制实施细则”,做好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和防范工作,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⑶对施工现场发生的治安案件要迅速查处,对工地周围突出的治安问题要主动配合地方公安机关进行整治。

⑷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施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教育职工、民工不酗酒,不赌博,不打架斗殴,杜绝与地方群众的纠纷和冲突。

⑸加强施工物资器材的管理,材料要集中存放,专人保管,重要机械设备要有专门停放场所,指派专人看护。量大价昂的施工物资要纳入规范化管理,有专门巡守人员看管。

⑹加强工地巡守人员工作责任感的教育,严禁巡守人员当班饮酒,擅离职守,对监守自盗或严重失职的巡守人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项目经理部临时性财会室门窗安装牢固,符合防火、防盗要求,要严格执行现金、票据管理规定,柜存现金不超过限额,滞留超额现金过夜,派人值班看守,提取大额现金两人同行。

⑺工程收尾时对剩余料和废旧器材及时清理,尽快进行退料转场,做到工完料尽。特别是钢材、木材务求清退及时,不留隐患。

⑻安全用电。施工用电配备一律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人负责,电线一律为绝缘线并架空,配电箱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必须有绝缘接地防雨装置,施工设备有接地漏电装置,电缆电线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并且作好防雨、防潮工作。未经专职电工的操作,不得擅自接拉照明用电。各种机械的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①施工现场必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3)及其他应遵守的标准和规程。

②施工现场必须健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建立有关档案。③临时用电线路应架空,过道处用钢管或掩埋保护,不得乱拖乱拉,电线不得被车碾物压。

④施工现场电器设备均应有漏电保护装置,没有电工操作证者,不得进行与电有关的操作。

⑤电器设备的检查维修、必须由电工进行,严禁无电工上岗证人员独立操作。

⑥搬迁或移位用电设备及电气施工,必须切断电源,应停电作业,如必须带电作业时,应由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人监护。

⑦各类电动工具均应完好,不许带病操作,防护措施应完好且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㈡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体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也

是有效杜绝安全隐患的根本途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公司制定了以下各项措施:

1、环境保护

⑪执行《关于加强市区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规定》,并严格遵守其他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⑫机械施工前,应了解周围环境如高压电线、建筑物的具体位置,采取一定保护措施,施工中有专人指挥,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⑬挖掘时对发现的文物等要及时保护,停止挖掘,遇地下管线等也要予以加固,同时尽快通知指挥和有关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⑭土方施工易污染环境,施工中应当避免扬尘太大,经常对运输道路采取洒水等措施,防止尘土飞扬,必要时加盖蓬布。

⑮夜间施工应办理有关手续,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2、文明施工措施

⑪实行挂牌施工,明确施工范围、内容、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督电话,牌子要置于施工范围的明显处,以便监督。

⑫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要有明显的分隔措施,要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与搞好现场的文明责任制,场容场貌文明有序。

⑬开展文明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坚持“三优”服务,做到无野蛮施工,无违章施工和无重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

⑭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堆放有利施工,符合规范,施工结束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⑮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统一在工地规定的食堂就餐,在饮食问题上做到有条不紊,文明卫生。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挂牌挂职上岗。

⑯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普工每天清理到专用堆放点,夜间集中由渣土部门清运。

⑰工地厕所每天派人清扫。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内,如果距离市政污水管道较远,则设置一定数量的简易排水沟,排水沟与市

政污水管相连,保证生活用水顺利排入市政污水井内。

⑱工地男女分厕,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不准随地大小便。

⑲生活垃圾须随时处理或集中遮挡,妥善处理,保护场内整洁。⑳人员活动区域内保持整洁,落实专人打扫卫生,并制订有关制度。

㈢协调管理措施

1、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最终的产品是否真正使设计的意图和建筑物的功能得到尽善尽美的体现,关键之一在于我们施工承包单位是否能主动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与协调,是否能真正理解设计的意图,是否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提供设计参考,是否能将设计的施工图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而这一切恰恰是本公司的强项。本公司具有较强的深化图纸能力,如果在本工程中各系统局部范围内设计未及时跟上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设计室雄厚的设计能力对各系统的空间布局进行图纸深化,在满足设计功能的基础上使得系统布局合理优化,并能协调设计单位对原有的图纸进行深化和补充。

2、与业主间的配合

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场,准备好桩位、标高线的交接工作,组织人员做好水、电管线的接入工作,以确保接到开工令后能正常进场施工。

拿到图纸后即组织技术骨干认真审阅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配合甲方会同设计单位尽早做好设计交底工作,以尽快早开工,为确保工期蠃得宝贵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以周为单位向业主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问题能尽早解决,并配合业主协调与周边的社会各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坚决执行业主提出的各项指导性建议,以大局为重,确保工程顺

利竣工。

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以发包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预以整改。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和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送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有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末经监理工程师签字验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统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预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的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八、质量保证及承诺 ㈠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是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将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有关条文和要求进行管理,并且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要求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⑪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项目预算员、安全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的签字审批。

⑫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5天报公司经营部技术质量科,由工程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公司技质科及总工程师审批。

⑬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2、根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⑪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⑫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⑬凡分项工程的前道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⑭建立技术复核与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3、根据《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进行砼级配及试块管理制度。

4、根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建立“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5、根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字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⑪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⑫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⑬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如生产经理、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字不上岗。

6、根据《采购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⑪建立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的质量管理制度

所采购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材料到场前48小时书面通知建设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如不符合要求,立刻按建设单位要求的时间运出现场,重新采购符合要求的材料。

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由专职质量员和材料员对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进行验收签字,并负责妥善保管,贵重材料进工地小仓库。

由于施工场地有限,因此材料进场需要合理安排进场时间,按设计图纸和现场用量编制材料月、周申报计划,由主管部门审核后落实材料分批进场。

⑫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不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双方中任何一方提供的材料,按规定必须进行检验的材料,由施工单位委托双方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材料各项指标的测检,经测检不合格的材料立即通知采购方停止采购。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相关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所有防水材料必须进行取样复试;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按其实际的强度等级使用。

7、根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计量器具管理。

⑪工程管理部计量员负责本工程所有计量器材的签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⑫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⑬损坏的计量器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⑭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器具;

8、根据《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建立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⑪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

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⑫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项目经理确认,最终评定表由工程经营部技术质量科专职质量员核定。

⑬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⑭做好产品保护工作。安装前,各种设备、材料要有专门库房、场地存放,有专人保管,并有完善的防雨防盗措施;交工投产前要根据现场情况,对已安装好的产品进行妥善保护,采取护栏、挡盖、派人值班等措施,保证将合格产品交到业主手中。

⑮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的审批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现场监理或业主现场代表共同确定,手续完备后方可执行。

⑯认真组织隐蔽工程验收,由技术、质检负责人和业主共同参加,验收合格并签字盖章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时搞好技术复核工作。

9、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⑪施工测量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建设及设计单位所交控制桩、水准点等控制点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报告书,并将校对无误的桩号表交项目经理部技术科,并在现场逐一核对、交接。

对有疑问的桩点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复测,必要时提交设计单位进行复核,直至消除疑点。

施工前,对将要破坏的桩要由作业队技术人员埋设护桩,护桩不少于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不少于三个桩,并在现场画出护桩埋设平面示意图,作好记录由两个以上技术人员签字。

每次使用已复测正确的桩点测设新桩点时,必须用另外两个以上经复测正确的桩点校核,由两名技术人员计算复核、确认,测量精度

1技术标 篇2

38. (26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 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 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 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 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4分) 。

二、图表题型分析

(一) 图表题型的特色

1. 图表题目是由图和数据表格组成命题素材的一种题型, 用图表为载体, 简明直观、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 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

2. 注重实际, 体现热点。

图表题把当前时政热点和教材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所谈到的内容都是当时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 反映了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针。

3. 递进设问, 突出能力导向。

图表题大多数是一个题目多个设问, 每个设问基本通过情景自身提出, 问题与问题之间形成连环式, 层层递进, 一层比一环层的要求更高, 主要的达到考查考生能否多角度、全方位地巩固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全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展, 图表题型在稳定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创新, 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从考查范围角度上看, 从过去专门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内容发展为既考查经济生活知识的内容也考查生活与哲学知识、政治生活知识、文化生活知识的学科内容。

2.从图表的表达方式角度上看, 从以往单一的统计表格作为素材发展为表格统计图、饼状统计图、坐标曲线图、柱状图等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相互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3.从题型角度上看, 从以往的单纯图表主观题发展为图表选择题和图表主观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同时存在。

(二) 图表题类型

1. 线状图 (注重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节点) 。

2. 表格统计图 (注重数字的变化发展趋势) 。

3. 饼状图 (注重权重大小) 。

4. 柱状图 (注重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 。

(本题则属于线性图)

(三) 图表题构成

1. 标题 (表头提示语) 。

2. 图表内容。

3. 有的有注释。

(四) 图表题的设问方式

1. 以图求文 (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 。

以图表作为主题, 并配合简洁短小精炼的文字表达, 呈现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如数字变化、数量关系变动;四个选择题的题肢则通过文字形式表达, 对应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主观题中常用的设问方式有:图表说明了哪些经济信息?表一与表二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你说说对图表的认识与理解。

2. 以文求图 (在选择题出现较多) 。

题目用文字表达体现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用四个选项的曲线图作为题肢, 要求考生从题肢中选出最与题干相符合的一个选项曲线图。如2013年全国Ⅰ卷供给曲线12和2013年全国2卷15均衡曲线就属于这种题型。

三、学情分析学生做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 出现生搬硬套。

2.文字信息获取不够全面深入, 答案不全面。

3.图形信息获取不够全面准确, 答案不准确。

4.图文转换能力较弱, 不能熟练灵活运用。

四、图表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 审设问

1. 从整体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关系, 这种关系各小题之间围绕中心相对独立;另一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一般提问步骤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连接。图表题所提供的图表与图表之间或是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并不是割裂的, 不管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都是存在着紧密关联的。而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一般是递进关系, 先问是什么、为什么, 再问怎么办。

2. 从小的角度具体分析设问要求。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需要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还是“共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答案不仅要体现图表反映的显性内容 (也就是用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 实现由定量到定性的转换) , 还要写出显性内容所包含的隐性信息和本质内容。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哪些联系, 而这些联系主要包括这四关系:第一种是因果关系;第二种是辩证关系;第三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四种是递进关系。而第一种和第二种比较普遍。

第三问:一般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作答时要将图表文字内容和教材观点有机结合起来, 防止材料和观点相脱节。

(二) 看图表

1. 三看

一看图表标题。图表名称和表内的中心词, 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各项目或关键词。

二看图表内容。[横比 (差距) 、纵比 (变化) ]

注意一:数据拐点和特殊年份。关注图表的数据拐点和某些年份的特殊意义, 对了解图表中心观点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注意二:是问单个图表的信息还是问两个图表之间的联系。 (一般有因果、对立统一、整体与部分等关系) 看以上项目发生什么变化和差异, 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三看表注 (备注) 。备注是图表题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注是图表的有益补充, 能对答题有着画龙点晴的效果。请记住:有注释必定有用, 如果不用就不能完整把握题意。

备注有两种, 第一种是解释性的备注即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第二种是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一个重要来源, 至关重要决不能遗漏。

2. 三比

(1) 横向比较:与其他项目比较, 强调空间范围内比较, 比不同项目之间的差距。

(2) 纵向比较:某中心词或某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了什么变化。跟不同时期的自己比较, 看变化。

(3) 表间比较找关系:各表之间一般因果或者并列关系居多

(三) 组织答案

1. 答案来源

(1) 来自材料: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表间比较。

(2) 来自与注释的结合。

(3) 通过对以上两部分的现象的表述的理解, 对现象加以总结概括或找出问题本质。一般以“说明……”开头。

2. 答题步骤

(1) 找出关键词或项目:可从标题和表中项目找出。

(2) 纵向看某一项目在某个时间段后有何变化。

(3) 横向看各项目之间有何差异。

(4) 注释标准数据与上面数据进行比较, 看出相关项目与标准数据的差距。

3. 组织答案的模式

图表X反映了:

①从X年-X年, X项目或X中心词发生了什么变化 (纵比) 。

②不同项目有何差异 (横比) ——相似项。

③与注释中所给某标准数据比较, 某项目有何差距。

④说明…… (尽量用术语进行总结) 。

五、试题拓展与延伸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及基尼系数。

注:基尼系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水平的统计指标, 取其范围在0—1之间, 值越大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大, 一般在0.3——0.4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

问: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并请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角度谈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第一小问:

材料一反映了:

①从2008年-2012年, 我国城乡居民纯收入快速增长, 基尼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纵比)

②2010年以来,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但差距依然较大。 (横比)

③我国的基尼系数虽有所下降, 但依然大于0.4, 说明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随有所缩小, 但仍不合理。 (与注释比较用术语进行总结)

第二小问:并请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角度谈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着力解决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2.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六、对教与学的反思

1.夯实基础, 回归教材。

2.适当拓展, 强化联动。

3.认真审题, 提取信息。

4.注意步骤, 分解组合。

南海新交通1标岩土工程特性分析 篇3

摘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南海新交通1标的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情况,并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确定了工程桩基方案、车站基坑支护形式。

关键词:南海新交通;岩土工程特性;岩土工程

1. 工程概况

南海新交通1标,即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桂城至三山枢纽段)是南海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起点为岗公园站,终点为平东路站,全长7.25km,主要包括8座车站和8段区间,有隧道线、过渡线及高架线;其中4座为地下车站(岗公园站——单层侧式地下站、华翠路站、佛山一环站及聚元路站均为双层岛式地下站),2座地面站(康怡公园站〈位于过渡线〉、平东站均为单层地面站),2座高架站(兴仁路站、永安路站——双层高架站);区间为:岗公园站至华翠路站(明挖及盾构区间)、华翠路站至佛山一环站(盾构区间)、佛山一环站至聚元路站(盾构区间)、聚元路站至康怡公园站(盾构及明挖区间)、康怡公园站至兴仁路站(地面及高架区间)、兴仁路站至永安路站(高架区间)、永安路站至平东站(高架及地面区间)、平东站到一标终点(地面区间)。

2. 区域地质构造

佛山市南海区地处广花复式向斜的南部,位于佛山沉降区内,新构造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断块活动,受几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裂所控制,其特征以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带、北西向的沙湾断裂、西江断裂及东西向广三断裂的继承性活动为主。佛山沉降区以石碣断裂为西界,东界为广从断裂,北界为广三断裂。基底为白垩系——古近系碎屑岩。更新世晚期为海相沉积,厚度2m~7m,埋深20m以上,上覆为全新世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沉积中心由佛山禅城区向平洲迁移,形成西侧抬升,东侧下沉的掀斜断块。

3. 工程地质特性

3.1 地基土构成及特征

场地广泛分布第四系桂洲组地层,有中砂、粗砂、粉细砂、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淤泥、淤泥质土等组成,软土层、粘土层与砂层横向上变化快,层位不稳定,土层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地段易液化砂土层发育,砂层中地下水丰富。厚度1.80m~26.40m。

全场地普遍发育厚度不大的人工填土,局部发育残积土(Qel)。

全标段揭示岩层有:

①下白垩统百足山组(K1b):分布在岗公园站附近,受断裂带影响,岩石风化强烈。岩性为褐红色、紫红色、青灰色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

②下白垩统白鹤洞组(K1bh):分布在永安站以东,岩性为灰色、紫灰色、青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含砾砂岩。

③上白垩统三水组(K2ss):分布于平洲康怡公园站至永安路站,岩性为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

④上白垩统大塱山组(K2dl):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分布于佛山一环以东至平洲康怡公园站,岩性为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粉砂岩。

⑤古近系土布心组(E1-2b):分布于华翠路站至佛山一环站,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紫灰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

3.2 场地内地质构造

根据15万《佛山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钻孔勘察资料,及现场钻探结果,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断裂带有①岗东断裂(F1),该断裂从本线路西端穿过,其次级断裂从场地CK0+154至CK0+300之间通过,使土布心组与百足山组呈断层接触;②湾华断裂(F2)是广从断裂带次级断裂之一,从场地内钻孔QQJz-Ⅱ112-06通过,在孔深41.2m~47.8m处见构造角砾岩、碎粉岩,呈定向排列;③广从断裂(F3)因受场地施工条件的影响,钻孔QQJz-Ⅱ112-30未施工。因QQJz-Ⅱ112-29与QQJz-Ⅱ112-31的岩性和风化带都发生突变,预测该断裂将从本场地内钻孔QQJz-Ⅱ112-29和QQJz-Ⅱ112-31之间通过;④西淋岗断裂(F4),该断裂从场地内钻孔QQJz-Ⅱ112-40通过,在孔深27.5m~57.5m揭露构造角砾岩、碎粉岩,碎粉岩经钻具搅动后好似断层泥,其中含有泥岩、泥灰岩角砾(见图1)。

4. 水文地质

本线路段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含水土层主要为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且分为上下两个含水层。隧道段含水层分布较连续,其余地带含水层分布不连续,多呈透镜状,结构松散——中密,含较多粘粒,属弱透水层,赋水、透水条件差。

含水基岩为白垩系百足山组、白鹤洞组和三水组、大塱山组及土布心组的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由于基岩受北东向断裂组的挤压,基岩不同程度发生破碎,各地层含裂隙水一般都贫乏,只有在破碎带范围内,裂隙水的含量才达到中等。

5.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本线路段位于三水盆地东南部,三水盆地内的新构造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活动,受几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层控制,以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带、北西向的范湖——沙湾断裂、西江断裂及东西向广三断裂带的继承性活动为特征。总体上区域地震频度高,震级低,兴建本项目工程基本适宜。

5.2 岩土工程性质评价

①隧道线:整个隧道线段第四系粉细砂、中粗砂十分发育,地下水丰富,轻轨轨道坐落在第四系软土层、粉细砂层和中粗砂层之上,轨道的基底土层的稳定性较差,隧道宜采用连续墙截水、止水措施,隧道的底板宜采用桩筏基础,才能使隧道达到稳定、安全的效果。

②过渡线:过渡线长180m,建筑物的主体位于地面,第四系软土发育,淤泥质土厚达7.0m~8.0m,软土地基稳定性较差,必须做软基处理。

③高架线:高架线基岩埋藏较浅至中等,虽然有广从断裂(F3)和西淋岗断裂(F4)从平洲穿过,但地基的稳定性良好。本段微风化基岩较发育,其抗压强度较高,为良好的持力层。

5.3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本线路地下水类型包括有第四系松散砂层中的微承压孔隙水和“红层”基岩裂隙水二种,富水性贫乏——中等,主要对隧道工程施工有较大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隧道线段工程建设时必须采取截流、导流措施。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主要为海冲积平原,局部为残丘,沿线周边有许多建筑物,地貌类型复杂程度中等;岩土层分层较多,层位较不稳定,基岩包含碎屑岩和灰岩两种,地层复杂程度为中等;西侧为北东向的岗东断裂带通过,中部为广从断裂、西淋岗断裂通过,线路东侧有沙湾断裂带通过,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总体处于新构造运动的沉降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地震频度较高,震级小,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勘察区主要不良地质条件有软土、液化砂土、基岩风化不均匀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6.2 基础类型及持力层建议

①建议车站基坑采用连续墙方案,连续墙的底部必须进入一定深度的全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

②隧道段基坑的底板宜采用桩筏基础,轨道底板有软土的地段宜采用软基处理措施。轻轨交通系统竣工以后,隧道段周边必须严禁开采地下水,确保坑内坑外地下水压力的稳定性。

③过渡段和高架段宜采用桩基础,选用微风化基础为桩端持力层。

参考文献:

[1]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1 篇4

此次案卷评查将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适用依据是否正确,处罚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强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案件文书及归档是否规范等六大方面155小项进行考评,总分为100分,如存在问题则按照本《评查标准》扣除相应分数,扣满为止;如符合加分条件,则按照《评查标准》加上相应分数,最后得出该本案卷的总得分。每个地市的20本案卷总得分相加就是该地市的总得分,由此排出该地市的名次。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一)被处罚主体认定是否准确

(1)被处罚主体基本情况不清;(扣2分)

(2)共同违法中漏处同案人或单位违法中漏处直接责任人。(扣2分)

(二)证据收集是否全面、案件事实是否清楚(3)主要证据不足或无效,导致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缺失;(扣20分)

(4)主要违法事实成立,部分相关证据不足或无效,导致与案件相关的时间、地点、方式(手段)、对象、后果、涉案财物或违法所得等情况不清,对处罚内容造成影响;(扣10分)

(5)主要违法事实成立,部分相关证据不足或无效,导致与案件相关的时间、地点、方式(手段)、对象、后果、涉案财物或违法所得等情况不清,未对处罚内容造成影响;(扣5分)

(6)从重、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的事实不清;(扣4分)

(7)其他违法事实不清的情形。(每一项扣2分)

(三)证据收集是否合法 1.告知被询问人权利

(8)首次向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未告知其有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扣5分)

(9)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未告知其有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扣1分)

2.询问(调查)笔录

(10)一份询问(调查)笔录对应了多个被询问(调查)人;(扣8分)

(11)在同一时间段的数份笔录出现了同一执法人员;(扣3分)

(12)未收集被询问(调查)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扣1 分)

(13)询问笔录未记明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等内容;(扣1分)

(14)询问笔录不能反映违法行为的基本情形,如违法行为人、行为涉及的物品及行为时间、地点、方式等;(扣2分)

(15)同一被询问(调查)人笔录中或多份询问(调查)笔录之间陈述内容前后不一致,矛盾未消除;(扣3分)

(16)询问(调查)笔录中有指名问供、诱供情形;(扣4分)

(17)询问(调查)笔录涂改部分无被询问人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扣1分)

(18)被询问(调查)人未对笔录逐页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被询问(调查)人拒绝签字确认的未在笔录中注明;(扣4分)

(19)无两名以上办案人员在询问笔录上签名;(扣3分)

(20)询问(调查)笔录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3.现场笔录

(21)应制作而未制作现场笔录;(扣5分)(22)在同一时间段的数份现场笔录出现了同一执法人 员;(扣3分)

(23)现场笔录未记明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等内容;(扣1分)

(24)现场笔录未反映违法行为的基本情形或现场基本情况;(扣3分)

(25)当事人不在现场的,未邀请第三方证明人参加;(扣2分)

(26)现场笔录涂改部分无当事人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扣1分)

(27)当事人或第三人未对笔录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字确认的未在笔录中注明;(扣2分)

(28)无两名以上办案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扣3分)

(29)现场笔录有填写不规范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4.书证、物证

(30)对于书证、物证应当提取原物的未提取原物;提取原物确有困难,提取书证、物证复制件、影印件、抄录本的,未由证据提供人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并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对其进行拍照的,未对照片反映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扣2分)

(31)书证、物证提供人未在提供的证据上签名或盖章,或提供人拒绝签名或盖章,未予以注明;(扣2分)

(32)书证提取人未在提取的证据上签名或盖章;(扣1分)

(33)域外证据未经认证或未按相关规定办理证明手续;(扣1分)

(34)书证、物证提取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5.抽样取证

(35)抽样方式、样品加封不符合相关规定;(扣3分)(36)未制作抽样取证记录;(扣5分)

(37)抽样取证记录未体现抽取样品数量、抽检物品基础数量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扣2分)

(38)抽样取证记录未体现抽样时间、抽样地点、抽样人;(扣1分)

(39)抽样取证记录未体现抽样过程以及抽样物品的规格、型号、外观颜色、包装、装潢等特征;(扣2分)

(40)抽样取证记录未体现抽取样品加封情况;(扣1分)

(41)提取人、当事人(或见证人)未在抽样取证记录及封条上签字;(扣1分)

(42)抽样取证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6.委托鉴定

(43)送检时,未制作鉴定委托书;(扣3分)(44)鉴定结论无鉴定人的签名(盖章)或鉴定机构的印章;(扣3分)

(45)无鉴定人或鉴定机构的资质证明材料;(扣1分)(46)未向当事人送达鉴定结论;(扣2分)

(47)未给当事人留足法定的申请复检期;(扣1分)(48)委托鉴定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7.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

(49)对于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应当提取原始载体的,未提取原始载体;提取原始载体确有困难,提取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复制件的,未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情况;(扣2分)

(50)声音资料未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扣1分)

(51)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的收集有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二、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依据是否正确

(52)定性错误(包括将法律未规定为违法的行为定性为违法行为予以处罚,以及将此违法行为定性为彼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情形);(扣20分)(53)违反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先法的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的;(扣5分)

(54)根据案件客观事实作出的定性正确,但所引用的法律依据不准确;(扣3分)

(55)引用法律依据的条、款、项不完整或款、项表述不准确。(扣2分)

三、处罚是否适当

(56)擅自创设罚种;(扣8分)

(57)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后果和主观故意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畸轻畸重,显失公平;(扣8分)

(58)法律规定应当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再予以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未经责令改正直接予以行政处罚;(扣6分)

(59)依据法律法规以及总局关于规范自由裁量权的有关规定,应当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未予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或相反。(扣4分)

(60)其他处罚不适当情形。(每一项扣4分)

四、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

(一)内部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所需材料是否齐全、立结案是否规范(61)无立(销)案审批手续;(扣5分)

(62)依职权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未及时进行立案,或者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才立案;(扣3分)

(63)未附上案件来源登记表、举报材料等立案相关材料;(扣1分)

(64)无行政处罚决定审批手续;(扣5分)(65)先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进行处罚决定审批;(扣5分)

(66)超过规定的办案时限,无相关延期手续;(扣3分)

(67)拟作出减轻或从重处罚的,未经案件审批机构集体讨论;(扣3分)

(68)其他内部审批手续不完备、所需材料不齐全、立结案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二)告知程序是否合法规范

(69)作出处罚决定前未履行行政处罚告知义务;(扣20分)

(70)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罚种、幅度、陈述申辩或要求听证的时限等事项不全或不准确;(扣2分)

(71)采用口头形式告知的,未将告知情况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扣2分)

(72)以直接送达或口头方式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的,自当事人签收之日起,未给当事人留足三个工作日陈述、申辩时间,以邮寄或公告方式告知的,自告知书寄出之日起或自公告之日起不满十五日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当事人明确放弃陈述、申辩权利的除外;(扣3分)

(73)以直接送达或口头方式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的,自当事人签收之日起,未给当事人留足三个工作日要求听证时间,以邮寄或公告方式告知的,自告知书寄出之日起或自公告之日起不满十五日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扣3分)

(74)告知程序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三)听证程序是否合法规范

(75)符合听证条件的,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未告知当事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或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未举行听证;(扣20分)

(76)无听证笔录;(扣5分)

(77)听证参加人未在听证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听证参加人拒绝签名的未在听证笔录中注明;(扣1分)

(78)未制作听证报告;(扣5分)

(79)听证报告上未明确体现听证主持人的意见或建议;(扣1分)(80)听证程序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四)是否依法进行案件核审

(81)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未依法进行核审;(扣5分)

(82)核审人员未对案件违法事实、适用法律法规、证据、程序、处罚适当性等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扣1分)

(83)案件核审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五)送达程序是否合法规范

(84)未送达除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强制措施文书、处罚告知文书以外的其他应送达的相关法律文书;(每一项扣1分)

(85)送达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扣2分)(86)收件人与受送达当事人不一致的,无委托书或送达回证未注明收件人与受送达当事人之间的关系;(2分)

(87)未在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7日内送达处罚决定书;(扣1分)

(88)送达回证填写不准确、不完整;(扣1分)(89)送达程序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六)执行程序是否合法规范(90)尚未送达处罚决定书即先予执行;(扣5分)(91)未附或未足额附具罚没收据;(扣2分)(92)未说明涉案物资处理情况;(扣5分)(93)当事人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办案机关同意的,未书面告知其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期限;(扣5分)

(94)超过法定期限未申请强制执行;(扣5分)(95)执行程序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五、强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96)未按照法定程序办理采取强制措施(或解除,下同)的相关审批手续;(扣8分)

(97)无法律依据采取强制措施;(扣7分)(98)没有必要的书证、物证和检查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当事人有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扣5分)

(99)强制措施针对的主体错误;(扣7分)(100)采取强制措施的财物与当事人违法行为无直接关系;(扣5分)

(101)无必要采取强制措施而采取;(扣5分)(102)应采取强制措施而未采取;(扣5分)(103)超过法定期限未对强制措施依法作出处理;(扣2分)(104)强制措施文书未告知或未准确告知救济途径和期限;(2分)

(105)强制措施文书未送达;(扣8分)

(106)强制措施文书引用法律法规不完整、不准确;(扣2分)

(107)强制措施审批表内容与强制措施通知书内容不对应;(扣5分)

(108)已解除或应解除而无解除强制措施审批手续;(扣1分)

(109)已解除或应解除而无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扣1分)

(110)解除强制措施内容与采取强制措施内容不对应;(扣1分)

(111)财物清单不能准确反映采取强制措施的财物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特征;(扣5分)

(112)财物清单无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无当事人、保管人签名或盖章;当事人、保管人拒绝签字或盖章的,未作说明;(扣5分)

(113)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不符合规定的条件;(扣3分)

(114)先行登记保存未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扣2分)(115)先行处理的物品不属于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扣1分)

(116)没有法律、法规规定或未经当事人同意对物品直接先行处理;(扣1分)

(117)采取强制措施的财物去向不明;(扣2分)(118)强制措施有其他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形。(每一项扣1分)

六、案件文书及归档是否规范

(一)处罚决定书内容是否完整、叙述是否准确、制作是否规范

(119)处罚决定书的决定内容与处罚决定审批内容不一致;(扣2分)

(120)未写明当事人基本情况;(扣1分)

(121)未清楚写明经调查核实的案件客观事实;(扣5分)

(122)未列明相关证据;(扣1分)

(123)未写明定性处罚的法律事实;(扣5分)(124)未写明对当事人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理由及法律依据;(扣2分)

(125)未对违法行为明确定性;(扣2分)

(126)未表述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定性处罚的法律依据;(扣5分)(127)未写明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情况及理由;(扣2分)

(128)未写明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及期限;(扣2分)(129)未写明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和期限,或者途径及期限交待错误;(扣2分)

(130)未写明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未加盖处罚机关印章;(扣2分)

(131)落款机关名称与印章名称不一致;(扣5分)(132)处罚决定书叙事不清楚,语言文字不规范。(扣1分)

(二)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制作是否规范(133)未附终结报告或所附终结报告与案件事实无关;(扣5分)

(134)未写明案件由来、立案时间、调查经过及调查终结时间;(扣1分)

(135)未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扣1分)(136)未清楚写明经调查核实的案件客观事实;(扣2分)

(137)未写明相关证据及其证明事项;(扣1分)(138)未写明定性处罚的法律事实;(扣2分)(139)未写明对当事人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理由及法律依据;(扣1分)(140)未对违法行为明确定性;(扣1分)

(141)未写明定性、处罚适用的法律依据及处罚建议;(扣1分)

(142)未写明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情况及理由;(扣1分)

(143)无办案人员和办案机构负责人签名及报告形成时间;(扣1分)

(144)终结报告结构层次不清晰、叙事条理不清楚。(扣1分)

(三)立(销)案审批表填写是否规范

(145)立案未写明案件线索来源、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名称及条目以及立案建议;(扣2分)

(146)销案未写明调查取证的情况、销案的理由及建议。(扣2分)

(四)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填写是否规范(147)当事人名称填写不准确;(扣1分)

(148)案件性质、立案时间填写不准确;(扣1分)(149)当事人的主要违法事实、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理由、依据及内容填写不清,相关意见栏目内只有签字没有具体意见。(扣2分)

(五)有关事项审批表填写是否规范(150)案件名称填写不规范;(扣1分)(151)审批事项不具体明确;(扣1分)

(152)审批理由及依据表述不清楚,未写明简单的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的理由及法律依据(强制措施依据未具体到条、款、项)。(扣1分)

(六)其他

(153)未使用统一格式的办案文书;(扣1分)(154)文书填写制作有其他不规范的情形;(扣1分)(155)案卷封面书写不规范,案件材料正卷、副卷归档不规范,装订顺序不符合有关规定等。(扣1分)

七、加分项目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每案加5—10分

1、案件涉及众多的调查取证对象,取证难度大,运用了多种取证方法和手段,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合法有效并为案件所必需。

2、属于新型、疑难、重大、复杂案件,定性难度大,能够通过分析作出准确定性和处罚。

3、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和处罚决定书说理性强,表述精确的。

八、补充说明

1技术标 篇5

教学目的:(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象、原象的概念;

(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复习初中已经遇到过的对应:

1. 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应;

2.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和它对应; 3.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4. 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 5. 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1. 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mapping)(板书课题).

2. 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开平方;(2)求正弦(3)求平方;(4)乘以2; 3. 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

记作“f:AB” 说明: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4. 例题分析: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P | P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 P | 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B={(x,y)| x∈R,y∈R},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x | x是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x | x是新华中学的班级},B={x | x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思考:

将(3)中的对应关系f改为:每一个圆都对应它的内接三角形;(4)中的对应关系f改为:每一个学生都对应他的班级,那么对应f: BA是从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吗? 5. 完成课本练习

三、作业布置

新课标识字教学之我见1 篇6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小学

陈秀燕

邮编:525000 电话:0668--2867515、0668—3901618

众所周知,在语文实践中,识字写字是基础。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很重视识字教学,也都把它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也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宏观调控后的必然选择,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那如何指引学生识字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识与写分开

以往的教材因为识字量小,所以将“识”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生字”都要求会认、会读、会写,还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所以上完一篇只有二三十个字的课文,要花三、四节课,因为每一个生字的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庞大冗长的过程。

而新教材却要求我们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会写,不能随意降低目标。

有老师怀有“一鸣惊人”的教学抱负,于是挑战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我说绝不能这么做:第一,拔高要求,不利于“低年级大量识字”这一战略性宏观目标的达成,如果有老师破天荒达成了,也是以增加学生负担为代价的。第二,新教材生字的呈现方式就是按“识写分流”这一理念来设计的。它的编排顺序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以免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呈现是随机的,多笔画的字并没有刻意被安排在后面,这是因为认读的汉字,笔画越多,讯息量越多,反而愈容易辨认。所以,如果我们拔高要求,认读字却要求学生会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二、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养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于是很多老师就认为“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中识字”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误差的,笔者认为,小学生识字的主渠道还是“基于教材识字”,并且“基于教材识字、“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中识字”各有侧重点: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①利用图文识字。

教师准备好多图片,图片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提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学生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期下去,学生也会有了收集图片的习惯,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②随文识字。

结合课文认识汉字是新教材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第一步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所在的句子读准音;第二步诵读课文,再次出现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圈划出生字。除朗读指导外,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认读,达到强化的目的;第三步在课文结束之前再次进行巩固复习,让生字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句子、课外知识或小故事中,进行拓展识字,既拓宽了识字渠道,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③比较识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注意把相同或相近的字同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外”时与“处”比较;学习“人”时,可与“入”比较;学习“王”时与“玉”比较;“情”、与“睛”进行区别,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我会先出示再让学生用铅笔标出,长期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④活动中识字。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效率,在识字课上,我更注意把识字变成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活动和游戏,如:开火车、猜谜语、编谜语、摘果子、添减笔画游戏等。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①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如,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碰到学生时把其拉到身边常问问,这儿写的是什么?很快学生连“静我校园不喧哗追赶”等复杂的字都认识了。

②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还为每个学生做了两张精致的姓名卡,一张贴在课桌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识该同学的姓名,一张供检查用,如让学生分发姓名卡,检查谁识字最多最快。这样,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

③ 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

④ 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

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的应用实践 篇7

抽油机井是油田重点耗能系统之一, 其能耗占油田开采总能耗的40%。“十一五”以来, 国内石油行业在提高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是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及节能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很大突破, 但对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方面的研究却少有涉及。

目前在抽油机井能效对标工作中, 多采用机采系统效率作为对标指标, 采用石油行业标准[1,2]中确定的系统效率节能评价值作为标杆值。由于油井油藏物性、原油物性、供液能力、井身结构等客观条件的差异, 每口油井可实现的最佳系统效率值各不相同,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反映节能潜力的大小, 也不能作为评判油井或区块管理水平高低的依据, 因此, 对油井系统效率进行直接的横向对比意义不大。难以确定统一的能效标杆值, 是抽油机井能效对标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基于实现率概念的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 破解了确定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标杆值这一基础性、关键性难题, 为规模实施机采系统能效对标提供了依据。

1 技术原理

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的核心就是准确找出每口井可实现的最高理论系统效率, 即系统效率标杆值。根据标准, 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为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在油井产量不变 (即有效功率不变) 的前提下, 系统效率与输入功率成反比, 输入功率降低, 系统效率就相应提高;但输入功率不可能无限降低, 系统效率也必然有一个极限最佳值, 这个最佳的系统效率值就是能效对标希望获得的标杆值。在获得油井机采效率标杆值的基础上, 应用系统效率实现率指标来进行能效对标, 通过分析油井实际系统效率与标杆值之间的差距, 明确系统效率的提高潜力。

1.1 抽油机井能效计算数学模型

抽油机井日耗电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预测[3,4]:

式中:Pu为地面损失功率, k W;Pd为电动机空载功率, k W;Fu和Fd为光杆在上、下冲程中的平均载荷, k N;s为冲程, m;n为冲速, min-1;k1、k2分别为传输功率、光杆功率的传导系数;Pr为黏滞损失功率, k W;μi为第i段液体黏度, m Pa·s;li为第i段油管长度, m;m为管径杆径比, 无因次;ti, tt, to, tw分别为地层温度、井口油温、地表温度、原油结蜡温度, ℃;C1、C2、C3、C4、K1、K2、K3、K4为常数;Pk为滑动损失功率, k W;L为井斜的水平轨迹长度, m;qr为杆重度, N/m;fk为杆与管的摩擦系数;Pe为膨胀功率, k W;Ql和Qo分别为产液量、产油量, t/d;Pb为原油饱和压力, MPa;α为溶解系数, m3/ (m3·MPa) ;Ps为沉没压力, MPa;Pw为井口油压, MPa;Pef为有效功率, k W;ρ为混合液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 m/s2;H、h分别为动液面深度和有效扬程, m;Pi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k W;η为系统效率, %;D为泵径, m;ηp为泵效, %;W为日耗电, k Wh。

现场应用吨液百米有功耗电量来评价反映抽油机井的能耗状况。吨液百米有功耗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为吨液百米有功耗电量, k Wh/ (100m·t) 。

系统效率与百米吨液耗电二者互为常数:

现场应用下列公式对抽油机井采取节能措施优化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价:

式中:ξ为节电率, %;ξ综为综合节电率, %;下标前、后代表措施前、措施后;y为吨液百米无功耗电量, kvarh/ (100m·t) ;k为无功经济当量, k W/VA。

1.2 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

应用上述抽油机井能耗计算理论 (公式1至公式15) 计算出目前生产状态下的抽油系统输入功率, 记为Pnow, 对应的系统效率记为ηnow;再利用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能够生产相同产量的能耗最低的机采系统, 将其确定为系统效率标杆值, 其所对应的输入功率记为Pbest, 对应的系统效率标杆值记为ηbest。定义机采系统效率实现率R为Pbest与Pnow的比值, 即

系统效率实现率的概念排除了油井自身油藏特性、管杆匹配、工作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每口抽油机井在能效评价中具有相同的起点。1口油井或1个油田的系统效率实现率直接反映了该油井或油田的提高系统效率的潜力大小, 也反映了油田能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由此, 可以用系统效率实现率这一指标进行单井、区块、采油队、采油厂和油公司之间的能效管理水平的比较。这将使机采系统能效管理工作变得科学、公平而简单。用实现率这一评价指标作为油井参数设计与管理的标准, 将有效地推动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应用, 实现机采井节能降耗的目的。

2 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应用

应用上述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开发了机采系统能效对标管理软件。软件将抽油机井的油藏、井筒、地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 实现了从单井、区块的油藏角度, 从单井、管理区、采油厂、全油田的管理角度, 以产量与成本为核心, 开展抽油机井能效对标, 明确油井在现有技术、油藏和设备条件下能够达到的系统效率标杆值, 明确改进措施及预期实现的节能量。

应用该软件对辽河油田某采油厂的10口井进行能效对标工作实验。实测了这10口井的实际能效, 应用能效对标管理软件确定了其各自的系统效率标杆值, 按能效对标结果优化了井下管、杆、泵组合, 确定了能够实现最低能耗标杆值的工作制度。结合检泵作业对地面系统、井下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与配套, 并对措施后的能效进行了后评估测试。

措施前这10口井平均日产液量为20.6 t, 平均输入功率为8.11 k W, 平均系统效率为23.22%, 吨液百米耗电1.17 k Wh。经过能效对标分析得出, 优化前这10口油井系统效率实现率为60.8%。在生产目标不变的情况下, 这10口井的系统效率实现率还有39.2%的潜力, 通过提高系统效率措施, 系统效率最佳可以提高到38.19%;预测平均单井输入功率可降低3.18 k W,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预测节电率为39.2%。

对这10口井按能效对标结果实施地面、井下技术改造。现场实施5个月后, 这10口井平均日产液量19.2 t, 措施后的平均输入功率为5.57 k W, 系统效率达到34.78%, 吨液百米耗电0.78 k Wh, 系统效率实现率达到89.5%。与措施前相比, 功率下降2.54 k W, 效率提高11.56%, 系统效率实现率提高28.7%, 节电率为33.33%。由此说明, 按能效对标结果实施的节能改造措施是成功的。

3 结论与认识

1) 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 应用基于系统效率实现率概念的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确立系统效率标杆值不受油藏、工艺、工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不同油井、区块之间横向对标的可比性, 在机采系统能效对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应用基于系统效率实现率概念的抽油机井能效对标技术, 能确立抽油机井的能效标杆值及节能潜力, 并提出与之匹配的改进措施。在对全部油井进行对标分析的情况下, 可确定每口油井的节能潜力, 并为油田挑选出节能潜力较大的抽油机井优先实施改进, 将大大提高机采系统节能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264-2006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1-8.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275-2007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1-6.

[3]郑海金.一种有杆泵机械采油工艺参数确定方法[P].中国, ZL 991097807.2002-05-29.

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篇8

一、《标准》折射的新理念

记 者:《标准》颁布以来,全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都在学习。《标准》虽然指向的是高中阶段,但是它所折射出的理念是涵盖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请您介绍一下《标准》所折射的全新理念?

李 艺:从宏观的角度看,有两个理念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课标对信息素养概念的使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内涵更加丰富,且与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普遍提倡的素养培养协调起来。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心智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再到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既满足了他们的现实需要又为终身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虽然信息素养由不同成分组成,但这并不能说,各个部分可以分开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或规定不同的课时来一一对应地培养。当然,具体到某一堂课,并不要求一定要兼顾信息素养的所有成分,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将信息素养具体化。课标反对人为割裂信息素养培养的做法,同时也反对牵强附会地在一堂课或某部分教学内容中将信息素养的各个成分都列入教学目标的做法。

第二,《标准》在确立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后,在对计算机“文化论”到“工具论”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信息文化的课程化。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如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它体现在信息文化与信息文化主体之间的多元对话和互动,特别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经验的支持下对一定信息文化的意义建构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追求的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单向的信息文化,而应是一种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不断发展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过去,我们不仅习惯于教材中心,将教材神化,而且将教材静化、孤立化,把它及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当作一成不变的神圣的教条,结果导致课程内容的枯萎和学生素质的偏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标准》提出“师生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借助宏观理念的革新,我们就可以对微观上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材编写等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同宏观理念的革新一样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都是值得借鉴的。

记 者:《标准》对于教学给出了一定的建议,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标准》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李 艺:新课程呼唤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全面转型,必然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

教学目标的变化是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完全超越了以往计算机教育时代片面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单一信息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技能(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的培养,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学对象是由“教”向“学”转向。基于教学目标上的变革,由“教”向“学”转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由施教的客体(被动接受)培养成学习的主体(主动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扶贫对象”在教师的支配下按既定路线学习的做法,提倡学生作为学习的“自强标兵”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将学生由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发生器”。

师生关系则呼唤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学的平等性和合作化,教学的情感性和人性化,以及教学的互动性和多边化。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综合权衡,从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没有变化。

教学过程要联系实际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具有如下特征: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学习——指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

记 者:作为一名省级信息技术教研员,您经常参与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学与教研活动。根据您多年的教研经验,您觉得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线教师主要面临哪些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哪些不足?

段 青: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教学从盲目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规范。教师们开始研究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他们通过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并关注学生。然而,却没有人告诉他,面对他的学生和他的课堂条件,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实施才是最佳的。于是,走进课堂常常看到这样一些课:注意到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关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却又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却又疏于有效引导,任务设计得有故事、有情境却远离了教学目标……顾此失彼,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总会让人感到些许遗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在有些教师那里成了孤立的互不相干的概念,忽视了这些因素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只是在某节课上用上一点,实施起来不免显得被动、生涩。怎样综合分析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一些教师显得茫然。所以,在新课程下,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的、基于本班本节课堂内容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同样重要的。其二,在课前备课中对学生的判断只是一种预期、一种假设,一些教师却仅止于此,沿着这种预期和假设去实施教学,对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的动态性生成性的细节变化(包括兴趣、认知、能力、情感等)重视不够,教学调控力度微弱。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唤起教师深度研究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研究越深入,课堂教学成功的把握越大。

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困难导致了课堂教学问题的存在。解铃还需系铃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们不断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在新的层次上探索有特色、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记 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您一直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工作,根据您的教学实践体验,目前信息技术教学面临哪些实践困难?我们需要如何反思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钟和军:作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往往缺乏系统的把握和科学的处理,对教学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水平差异也难以准确判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自己有时不免陷入一种不知去向、茫然无措的境况。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似乎更多地关注技术学习本身,这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与其他学科教师交往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往往不如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规律的理解十分欠缺,这使得我们在学校教学当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力度以及常规管理确实做得十分不够,许多地方都以领导不重视此学科为由,而任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处于一种松散、疏于管理的状态。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这就需要学校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引导和指引。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记 者: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多教学方法与模式,比如讲授式、“任务驱动”式等,我们如何恰当、有效地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呢?

李 艺:所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其一,过去的教学多是在技能训练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新界定呼唤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服务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前提。

其二,同样的教学内容往往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此时似乎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对于经典的、仍具较强生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要继承和发扬,不要一提到教学改革,好像就只能选用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尚处在发展期,可利用的优秀经验尚不丰富,如果因循守旧,必然丧失发展的机会。因此,老师们可以尽量多尝试自己尚未使用过或使用不多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和教学体验。

其三,各种教学方法有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理论。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

记 者:我知道您一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创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实际做法与体会?

钟和军:在教学实践方面,我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一个阶段或一节课,我都会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慢慢地,我就和他们建立起一种平等、融合的关系,渐渐地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说。这样一来,我发现作为一位颇有社会经验、有想法的教师,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话,甚至带有某种惩罚或教训的话,他们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一旦建立起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关系,在课堂上我就能更加自如地组织教学和开展活动。每当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我会事先在课堂上和学生就活动方式进行商讨,目的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和进步的愿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另一方面他们能够理解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我当然乐意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服务,学生遇到疑难便会主动提出疑问。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慢慢地觉得教育的力量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升华。在这当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教学技艺的科学应用,还有人性的关爱与精神的弘扬。

记 者: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问题时,我们必然要面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而您一直强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全面的素养培养,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呢?

李 艺:很多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下表对传统技能训练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做了一个简单对比,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示。

记 者: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研究性学习,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师实践中协调好讲授、训练与学生探究的关系呢?

李 艺: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学习,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讲授和训练了呢?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性质的内容或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去探索呢?这并非一个易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缺少基本知识和技能讲授的教学,很可能导致这样一个危险:使学生陷入摸索一些基本操作过程的陷阱,既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本来就非常有限的课时更加捉襟见肘,反而失去高层次能力的锻炼机会。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规划、组织、协调、思维、方法,以及对信息社会和信息文化的感悟和体验,等等。因此,教学应该为学生减轻低层次操作技能学习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习得高层次的能力和素养。总之,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讲授和训练。如果一定要将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成探究活动,便成了探究的庸俗化。

记 者:目前各地的信息技术设施和原来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很大。我们如何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差异呢?

上一篇:对仗的种类介绍下一篇:彭春艳百岗明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