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共4篇)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 篇1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
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横店一中 徐振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也是文字处理知识模块系统学习的第一课,课本选用微软公司office2010版本的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Word软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安排了软件界面介绍和简单的编辑操作。考虑到学生的操作基础,在安排操作任务时,采用修改作文当中的错别字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能快速熟悉Word的基本功能,还能让学生在文章中查找和修改错别字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电子办公给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对汉字输入方法已基本掌握但不熟练,因此在练习中安排了学生对作文当中错别字的修改,既是巩固和提高输入技能,也是让学生通过修改作文体会到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带来的便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Microsoft Word2010窗口及主要工具栏。技能目标:1.掌握Word启动方法,并能关闭Word。
2.学会文件的打开。3.学会对文字的修改。
4.掌握文件的保存及另存。
情感目标: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感受用计算机修改文章的优势。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掌握文字的插入与删除方法。难点:使用“另存为”保存文件的副本。
教学准备:一篇有错别字的作文《学游泳》,预先发到学生机的D盘根目录下。一些电脑桌面截图,Word打开路径的截图。保证机房局域网及极域教学软件畅通。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 4
导语: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文章,但“写字板”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有很多任务它还是无法完成的,比如说给文字美化,以及文字的排版。(演示介绍一些在实际使用时不能用“写字板”解决的情况。)那么同学们,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呢?或者谁有见到过用其它的工具来给这些文字做“美容”的吗?
设计意图:利用前后知识版块的对比,用写字板功能单一的特点引出新的内容,激起学生兴趣。
二、认识Word,打开Word 1.介绍Word 导语: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本领比写字板更大的朋友,它比写字板更有魔力,是现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它就叫Word。(介绍下Word的历史和家族,同时说明为什么用国外软件的原因:国内软件行业起步比较晚,但也有WPS这样的优秀国产软件。激励同学努力学习,也能创造出同样好的软件。首先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是科技的前沿,培养学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将来创造自己的东西。
2.找到Word,打开Word,观察Word 展示一张图片(桌面截图——里面有word软件的快捷图标),教师告诉学生Word图标的特征或出示一个图标,让学生想办法打它打开!提示打开的学生同时打开写字板,进行比较。展示Word界面的图片,对已经打开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极域教学软件全屏演示Word软件的打开方法:1.利用桌面的快捷方式打开;2.常用的打开方式:开始(单击)-所有程序(选中)-Microsoft Office(单击)-Microsoft Word 2010(单击)。让学生再试一次打开Word,完成后,观察界面,也可以动用鼠标点点看(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4
各别没打开软件的同学打开Word)。展示Word打开后的图片(或者用极棫)介绍Word各部件及功能。重点介绍“文件”选项卡的功能(为接下文件的打开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先探究再讲解演示的模式,让学生加深对Word软件的印象。
三、修改文章 1.打开文章
导语: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功能强大的Word,大家有没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有种软件内容好多,无从下手之感?不用担心,这是一个过程,老师和你们一样,刚开始学习时也有同感。我们一点一点来学,下面由你们扮演小老师,帮老师修改一位同学的作文中的错别字。那位同学的作文就保存在“计算机-本地磁盘(D:)根目录-‘学游泳’”下面,请同学们使用Word文件选项卡,打开试试,打开的同学请举手。(让已经打开的同学利用极棫软件中的“学生演示”演示给其它同学打开。)学生再一次练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给学生看,既能锻炼学生展现自己的胆量,又能让老师更好的在其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操作手法是否合理。同学教同学的好处是让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减少压力。
2.当“小老师”改作文
导语: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文章里有好多错别字,现在老师教大家修改错别字的方法(演示):先用鼠标选到错别字的前面,按DELETE键删除错别字,并输入正确的字;如果是漏字,可以先在漏字的地方点击鼠标,然后输入文字。下面同学们试着修改错别字。(巡视并一对一纠正不会操作的学生)其实修改错别字的操作方法还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一种合适自己的修改方法,下面老师为大家演示一下其它的几种方/ 4
法,大家可以体验一下,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把它练熟。(演示其它几种文字修改方案)
设计意图:在文字处理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好几种处理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对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认识新知识时,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操作方法,并让他们选择出合适自己的方法。通过多次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修改文字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四、保存文章
导语:通过各位小老师的努力,终于把文章中的错别字修改好了,现在我们还需要最后一步,把修改好后的文章保存好,但是,又不能把原来的带有错别字的文章改变了。现在我介绍大家认识“另存为”和“保存”这两个朋友,首先介绍“另存为”它就能做到保留文件原件,又能保存修改后的文件。(演示“另存为”,把文章分别保存到不同的位置)。而保存功能常用于新建的文件时使用。
设计意图:另存和保存的区别,需要学生多次练习,自己去实践领悟,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本次课需要修改文章,而不能把原文章改变了,所以先重点把另存的方法介绍给学生,保存的方法在以后的课程中慢慢让学生体会。教学反思: 信息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一般学了就能应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信息课的基础,而一个好的基础必须多次反复去操作实践。本课作为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第一课,学生需要适应到掌握的一个过程,因此针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情况,本课可以用二课时去实现。教学上把重难点分块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现场操作情况,反复讲解操作方法,让学生去多次反复打开、修改、保存文章,在这样的过程中,去学会Word的界面及应用各项功能,达到突破重难点的要求。/ 4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 篇2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字”教学的有效整合
1. 运用课件让生字的偏旁变色、闪耀,让学生认清字的结构组合;运用课件特写,让学生认清生字的笔划、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 运用课件进行字体演变,设计生字的情境图(动画),帮助学生建立起生字的音、形、义联系,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3. 运用课件揭示生字的音、形、义关系。
4. 运用课件传授写字技巧、注意写字的细节。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词”教学的有效整合
1. 运用课件学习词义。例如,在教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动画课件——小猴子下山,在玉米地里掰了一个又大又多的玉米,扛着往前走;而后又扔了玉米,摘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接着又扔了桃子,在西瓜地里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抱着往前走;最后,扔了西瓜,去追蹦蹦跳跳的小兔,结果小兔不见了,小猴只好空手回家。这一动画效果有声有形,生动清晰。文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几个形容词,“掰”“扛”“扔”“摘”“捧”“抱”“追”“蹦蹦跳跳”几个动词的意思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不须作过多的解释,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掌握了它们的意思,为突破课文难点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运用课件理解词义。例如,在教第十册《丰碑》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的“丰碑”难以理解。我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讲述了军需处长这个管理棉衣的人没有棉衣被冻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对这位红军战士深深的崇敬之情。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3. 运用课件揭示词意。例如,在教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区别“摇、甩、摆”这三个动词的意思。我就反复播放教学软件中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鱼是怎样在河里游的,老黄牛怎样赶蝇子的和燕子在空中飞行时尾部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它们尾巴是怎么动的。通过“看、说、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三个动词,同时还进一步掌握了小鱼、老黄牛和燕子的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4. 运用课件感悟重点词语。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为什么是“千万缕”而不是“一片”?阳光为什么会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学生难以理解。我运用CAI作情境展示:繁茂枝叶一层压着一层,密不透风,周围浓雾茫茫,金色的太阳光透过浓雾,从针尖般的树叶缝隙中穿过……同时,伴随CAI舒缓的乐曲和课文录音。这种声像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清晰的表象,再加上反复在读中体会,学生对“千万缕”“利剑”及“穿”字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感悟了语言的美与精炼。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句”教学的有效整合
1. 运用课件理解句子。例如,我在教五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设计人字形铁路”极其陌生,对“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一难点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我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火车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理解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山的。让学生亲眼看到北上的列车到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学生随着演示过程经历了直观形象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表象,难点不攻而破。这时再来朗读,学生就会豁然领悟,从读中感悟到人字形铁路的巧妙之处。
2. 运用课件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为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这一难点,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突破了难点。
3. 运用课件学习造句。学习造句,是“句”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造出优美的句子?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山行》一诗时,我作了如下尝试:播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进而领悟其意境。以这一幅幅画面来调动学生学习造句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边赏边读,进入意境,模仿造句。学生们以本地山河景观为内容,造出了“登上塔山石径斜”“松林深处有人家”“枫叶红似二月花”等优美词句。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段”教学的有效整合
1. 运用课件理解内容。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要重点通过动画再现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内容和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得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以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公开试验的情景。使学生深刻理解伽利略的结论:铁球下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没有关系。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2. 运用课件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回声》一课时,“回声”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回声”是抽象的,只能听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针对这课的重点、难点,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水的波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投石激波”的动画,请学生认真观察水的波纹是怎样变化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波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波碰到墙壁又返回来的动画。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声波和水波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在遇到障碍物后都会返回来,而且返回的波纹要比原来的波纹弱一些。返回来的声波虽然要弱一些,但我们还是能听到,只不过声音比原来的小一些。那么我们再次听到的这个小一些的声音就是“回声”了。这样轻松地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从而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 运用课件实现教学创新。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可利用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画面。让学生清楚看到漓江水平像一面镜子,水流无浪,倒影不曲,水真静啊!倒映的树木像在镜子中一样,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样通过投影的演示,使学生对桂林的山“奇、秀、险”和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正确形象的认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 篇3
1学情分析
1、了解计算机及其它工具的应用;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用途。
2、掌握计算机的开启及关闭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意识。2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用途;掌握计算机的开启及关闭的基本操作。
掌握计算机的开启及关闭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师:(出示计算机照片幻灯片)同学们,马上就要和计算机交朋友了,你们是不是很兴奋?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可能会觉得它很神秘,没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就能一步步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
今天我们就来初识计算机。(板书标题)活动2【讲授】
(一)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对计算机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它都有什么用途呢? 生:聊天,查找资料,聊天,玩游戏、航天、气象、工程等师:(总结,幻灯片出示计算机应用的图片)同学们说了很多计算机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同学们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叔叔阿姨们是用计算机工作的呢? 生:在医院中,计算机可以用来给病人做检查。在火车站、汽车站,计算机可以用来给乘客买票。在银行里,计算机可以用来输入信息。
活动3【讲授】
(二)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用途
(1)师:计算机的本领可真不小,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吧。你知道计算机有哪些部分构成吗?(出示计算机照片幻灯片)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所谓计算机硬件是指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而软件是看的见摸不到的。软件在以后学习中我们会慢慢遇见。(2)那么计算机硬件有哪些呢? 生: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麦克风等。(师边指硬件设备边讲解边板书)(3)计算机的硬件都有各自的作用(用途),键盘(输入数据),鼠标(手动操作)和麦克风(输入声音)等是向计算机中输入的,我们叫输入设备,显示器(输出数据),音像(输出声音)是供计算机向外界传达信息的,我们叫输出设备,而主机是帮助计算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是电脑的大脑。(边讲边板书)(4)师:出示计算机组成的图片,标号
生:让学生按照号的顺序来说说计算机硬件(鼠标放在最后面)活动4【讲授】
(三)其它设备及用途
师:你知道还有其它什么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出示设 照片幻灯片)有什么用途? 生:有手机(信息的输入输出)、数码相机()、打印机(信息打印)、掌上电脑、照相机等。活动5【讲授】
(四)、正确使用计算机
师: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的家用电器,使用不当很容易损坏,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是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爱护计算机设备。
师:请问同学如何向计算机打招呼?(开启)(出示计算机照片幻灯片)如何操作? 生:请同学按照幻灯片回答:计算机电源开关-打开显示器按钮(若是黄灯就要按,若是绿灯就不用再按)就可以和它打招呼了,并给予操作。
师:将电脑已打开的同学看一下面电脑里有些什么东西?我叫它们是什么?(出示计算机照片幻灯片)生:图标、桌面、开始按钮
师:请问同学如何将计算机关闭?(出示计算机照片幻灯片)生: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将显示器按钮关闭。
活动6【讲授】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了计算机的开启及关闭、计算机的组成及用途等。活动7【讲授】
(六)、课后作业
初识FLASH动画软件教学设计 篇4
江苏沛县第五中学 常敬德
【教学要求】
1.认识FLASH8的操作界面,学会FLASH常用工具的使用。
2.初步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3.体验FLASH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培养学习FLASH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教法】
1.教材的地位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网络、电视中看到的生动有趣的动画大都是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制作而成的,是信息加工后的呈现方式,是信息发布的形式之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动画使作者思想的形象表达和知识与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技术创新的使命感。
2.教学方法的指导
FLASH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在网络上见到的动画大多是利用这种软件制作而成的,因此学生对FLASH动画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本节教学初期,一些专用名词可能难以理解,而这些专用名词将贯穿与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因此应细致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各种名词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FLASH软件的界面与office有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动画制作软件中特有的时间轴及其中的“帧”“层”“元件”等动画制作手段与元素。因此需要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一要注意循序渐进,一些暂时理解不够准确、不够深刻的概念可以在后面进一步的制作过程中得到完善;二要科学分散知识点,基本概念及常用工具不必在本节集中讲解,可在后续的实例制作中各有侧重地进行介绍;三要注意操作步骤要简明扼要,让学生体验动画制作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树立起学好动画的信心。
本节的“分析FLASH动画源文件”和“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动画原理和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特点及一般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动画制作有着较强的灵活性与创造行,同时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习FLASH动画制作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创造活动。
“移动的小球”这一动画的制作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制作,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完成。
3.本节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启动及其界面和基本操作的介绍。
·文档属性的设置及元件、库场景、时间轴的概念。
·基本对象的画法,用画空心圆的方法介绍描绘色和填充色的应用。
·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的概念及其创建方法。
·简单对象的移动及缩放动画的制作方法。
·文件的保存和影片的导出。
【实践指导】
《实践指导》中“实践8-3”制作了一个五角星由小变大的简单动画,用来对教材中“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内容进行巩固与拓展,教材中的“移动的小球”动画制作极其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动画制作充满信心,并有迫不及待进行实践操作的兴趣。教师应顺应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生开始制作五角星由小变大这一更为有趣的动画。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FLASH的方法,认识FLASH的工作界面。
2.初步理解动画制作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3.了解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FLASH动画源文件,初步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思想和动画制作中的相关概念;通过制作“移动的小球”动画,了解FLASH 动画制作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接受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2.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演示法、讲授法、模仿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单对象的移动及缩放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FLASH8界面的认识及相关操作;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在网上看FLASH动画,老师也下载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精彩的动画。(播放几个FLASH动画)
这些动画是怎么制作的呢?如果我们自己也会制作动画该有多好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学习动画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启动FLASH 8,对其界面及基本操作进行简单介绍。
(1)FLASH的特点
FLASH 是一个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的动画制作工具。用FLASH制作的动画不但占用的空间小,而且动画品质高,无论怎样放大、缩小,都不会影响画面质量。
FLASH动画的迷人之处还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单击按钮、选择菜单来控制动画播放,甚至可以制作成小游戏。正是这些优点,使得FLASH在网络上非常流行。
(2)启动FLASH 8
执行“开始─程序─Macromedia─Macromedia flash 8”命令。
(3)FLASH 8编辑窗口介绍
包括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控制工具栏(动画播放的控制工具栏)、绘图工具栏(放置了各种绘图及编辑工具)、辅助选项、图层区、时间轴(可以设置动画的播放状况)、面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设置)、场景(可以直接在这里绘图或摆放一些图片、文字、按钮、动画等,并进行编辑)等。
2.文档属性设置及元件、库、场景、时间轴的概念。
打开并运行一个FLASH动画源文件,分析FLASH动画的创建方法。
元件(好比是演员):可以是一个位图、矢量图形,或者一段独立的FLASH动画。元件都被放置在库里,使用时只需将其拖放到场景中即可,在场景中只能对其位置和形状进行编辑,如果要对元件进行编辑,需要切换到元件编辑状态。
库(好比是后台):存放动画元件的地方。
场景(好比是舞台):动画表现的场所。
时间轴(好比是剧本):包括层编辑区和时间线,是动画制作的最重要的区域,编辑动画的工作台,加工动画的流水线。
要制作一个动画,就好比是在导演一出戏,需要找好演员(制作好元件),置于后台(放在库里),然后演员走上舞台(把元件放在场景上),让演员照着剧本演出(在时间轴上)设置开始、结束时的状态,生成动画。
图层:可以将图层看成是叠放在一起的透明胶片,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层上编辑不同的动画而互不影响,在放映时得到的是各图层合成的效果。制作复杂的动画时,通常把动画角色单独放在一个图层里,这样互不影响,进行编辑和修改也很方便。
3.演示制作“移动的小球”动画的过程。
现在我们一起用FLASH8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跟着教师制作“移动的小球”动画。
教师应注意讲清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制作来讲解基本概念,将抽象的概念结合具体的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
制作“移动的小球”操作中的注意点:
步骤3:在时间轴中的“图层1”的第一帧中出现一个实心的黑点,这就是“关键帧”。
步骤4:可以在“图层1”的第30帧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关键帧”命令。
步骤5:将小球拖到编辑区的右侧,其意义是改变动画对象的位置属性。
步骤6:完成“创建补间动画”后拖动播放指针,查看帧内容,证实动画已被创建。
步骤7:提醒学生记住FLASH源文件和FLASH影片的扩展名分别为fla和swf。
4.总结制作步骤。
教师以清晰、简明的步骤熟练的重做一遍,同时概括出三大步骤:第一步,在一段动画的起始帧插入关键帧,在起始帧的场景中编辑对象;第二步,在结束帧中插入关键帧,在结束场景中编辑对像;第三步,选择开始帧,创建补间动画。
三、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演示,协作完成动画“移动的小球”,相互讨论各制作步骤的意义,并概括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请学生说出动画制作的三大步骤。
五、巩固练习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9-22
小学品德信息技术教学07-17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05-14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8-10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09-18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09-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10-2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11-0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小结08-2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