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精选3篇)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篇1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听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系列视频讲座,自觉获益匪浅,领悟到很多非常新颖的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实用的东西。特别是陈教授对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解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平常都说听课,现在想来好像不太准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听课除了需要听,主要还是要观察、要思考。要读懂课堂,需要用观的方式,因此,观课提法更为妥切。再者,观课提法让人觉得更舒服、更平等、更亲切,因为听课好像就是你听他讲,好像是你去监督他;而观课更像是互动,是你去他的课堂上听、看、想、学,是交流。“观课不是千方百计地发现和批评别人的优点和问题,而是把自己投放进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无论自助还是帮助,它都需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而是在观课议课过程中积极而有效地思考。观课的“观”不仅要用耳朵,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观课追求的是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再说评课和议课。我们平常说的评课,就是要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上的评价,指出它的优缺点,也就是要给这节课下一个结论(好还是差)。有时候,我们会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努力去找出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以示我们会听课和负责任,并按部就班地从该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个性特点等诸多方面去一一考察。而议课是平等的交流,是讨论,是探究,是在平等的对话中理解感悟教学,是共同改进和提高。评常用句号,而议常用问号。句号的作用在于结束,评课中的句号是对课做出判断,下一个评语和结论,而议课中的问号致力促进对话和思想,它追求参与者在相互尊重中了解和感悟,在共同的商议中探寻和创造共同的未来。议课是充分听取上课教师的意见,不把授课教师置于被评价的定位,不让授课教师在议课中“失语”。议课是分享,不仅分享行为,而且分享彼此的思想、分享议课中所产生的新思想。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篇2
关键词:听课评课;观课议课;青年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我深有感触,这不仅仅是换了一个词语,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为什么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观课议课呢?因为观课议课让我成了真正的主角,让我感受到了合作的愉快,让我体验到了成长的幸福……
一、我认为教学时开展“听课评课”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但由于各校开展这项活动的“传统”不同,使听课评课渐渐失去对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作用
那一年我刚刚走上三尺讲台,在一所农牧区学校任教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生普遍上学较晚,所带学生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开学不久学校组织各位教师听课。走上讲台,向下一望,教室前面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我,教室后面各位领导、同事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虽然自己也认真地备课,也聆听过其他教师上课,但真到自己的时候还是很紧张,不停地出汗,整堂课自我感觉语言不精炼流畅,情绪不饱满,内容的重难点把握不得当等。但到评课时,多数教师只煞费苦心地找闪光点夸奖我,重复再重复。虽然校领导提出了课堂的缺点与不足,可是并没有具体谈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我向向各位老师讨教,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说自己也把握不好。我心里忧愁万分,一再请教,但大家仍然不肯与我探讨如何驾驭课堂,如何让课堂更精彩……评课之后让我焦急万分,茫然不知所措。试想:日复一日地下去,问题仍然是问题,我的教学难以进步。
二、“观课议课”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教研方式,它让一堂课的参与者(学生、执教老师、观课老师)都有各自的收获,使教研更加深入
由于工作变动我到了一所新的学校。在一次教研活动上,我提出了所带科目苏教版数学第五册《24时计时法》教学时的困惑:为什么一个问题反复地讲解,学生当时会了,第二天又出现同样的错误?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难以忘记?问题一提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本课知识的产生到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从日常生活到引入课堂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提问到预设学生产生的思考方式等等,各抒己见。听了各位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我重新修整了教学设计,全体数学老师同我一起走进了课堂。整堂课中,有的教师认真地记录着我的上课环节,每一个提问、每一个问题的讲解;有的教师仔细观察学生,讨论过程中深入学生中间探询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课后,我向各位教师说明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自我感觉哪点不好,为什么不好,各位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探讨了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整改措施。经过三番五次上课议课,当我最后一次上完课后,一位年长的教师真诚地说:“这是我听过的你上得最好的一堂课!”此时我心里激动万分,感触良多。
经过这次教研活动,我豁然开朗,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加明白了如何挖掘教材,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上好一堂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了我对自己教学“不满意”立志改进、不断进步的强烈愿望,使我不再害怕遇到问题,不再害怕“教不好”,因为“观课议课”使所有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再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从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今,议课中,我不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共同进步。我经常问自己“假如我来教……”或者问他人“我发现某某问题,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一流的学校必然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想促使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学校改革教学和教研制度势在必行。教研活动以“观课议课”为契机,促使每位教师不断进步成长,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共同工作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幸福。
观课议课《夜莺的歌声》评课稿 篇3
《夜莺的歌声》评课稿
又是一个好日子,我有幸 走入张辉老师的课堂。-----《夜莺的歌声》是一个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跌荡起伏的战争故事,来自教材本身的刺激已足够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这一堂课柯老师找到切入口和训练点,使其浑然天成般地不破坏教材原有的滋味,且在教师组织、引导和调控下感受成功,迸发智慧。
新课标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既要考虑学习的条件和方法,还应安排好学习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对于《夜莺的歌声》这样情节复杂、环环相扣的长文,梳理得越清楚通盘考虑得越谨密,重难点解决起来就越简单。教学环节新颖,勾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和思考欲望,从而整体把握周密而深刻,至此,我把教学重点引向品读、研读和美读上,让学生透过人物言行,在朗读感悟中凸显和活化人物形象。
听了张老师的课,我感受很深,整堂课从整体入手,到重点感悟,然后再回到整体的思路,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到重点词句品味含着的意思,然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总结学习。从目标的明确到方法的总结,不那么生硬;生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比较有效,实现了文本与拓展的结合,这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尝试、反思的几点,能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这是刘老师的成功之处。
然而不足之处同样存在,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小夜莺的形象时,由于对学生的信任度不够,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说,而以老师的总结代替了,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再次,整堂课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评价过少、鼓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