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2024-06-27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共5篇)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篇1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成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议程.本文阐明,在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中,除了应严格遵循<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外,还应充分运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有效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作 者:李廷海 作者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山东,济南,250011刊 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英文刊名: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年,卷(期):“”(1)分类号:X2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环境责任保险 环境应急管理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篇2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常常伴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费,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侵害及其救济成为社会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环境保险不仅是一种环境侵权之替代性损害赔偿制度,而且还在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监察、防止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外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起步较早,承保机构经历了由单个保险公司承保到保险公司联合承保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不断联合的趋势,承保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模式日渐丰富,主要有强制保险、强制保险加自愿保险以及强制保险加政府指导等多种形式。而在我国,环境保险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实践上也仅在部分城市进行了尝试,因此,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1]。

2 环境保险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在法制体系下正确开展生产活动众所周知,工业污染是巨大的污染源头,而企业无章可循的乱排乱放废水废气就是罪魁祸首。建立环境保险责任制度,明晰权责归属,一方面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制;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进行合法、文明、清洁、安全的生产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与法治要求,促使企业逐步减少或消除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危害环境的不良行为,并最终本着“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来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从而真正起到化解和抵御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危害及风险,对保障经济环境安全,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有利于政府从”赔偿“到”引导体“的角色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所面对的各种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制定各种措施、政策和应急预案等等,一方面考验着政府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怎样能够在减轻政府负担的同时,又能做到积极从容的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是环境保险制度所需要也必须要做到的。建立完善的环境保险制度,使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在环境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政府管理的负担。他们共同处理环境突发事件,能够在事件发生以前就做好评估和分级处置,待发生后,能够紧凑有序地进行现场勘查、预测评估等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3)有利于尽快地对受害地区进行补偿以往从事件发生到作出补偿,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中间涉及的地区、单位、社会关系等各方面都造成了繁冗复杂的程序,而且作出的补偿未必能让受害人满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由于保险人承保的是被保险人依法应对受害人所负的赔偿责任,因而,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最终落实到受害人手中,并归其所有。这样就保障了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现代立法有着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趋势。在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设计中也要体现这一理念,确实有效地保障公众的利益。

3 实行环境保险责任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一,环境保险的设计、承保和理赔以及分保都要求营销人员有很丰富的保险、法律和其他有关知识。而国内关于环境保险的理论研究尚处起步,对环境风险的评估也缺乏系统的方法研究,这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对于推行绿色保险制度,一些企业此前虽表示支持,但都认为目前不宜把大型化工企业纳入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范围内。理由是:公司财力雄厚,可自行解决污染赔偿问题;与现有的保险和基金制度不好协调;这些企业担心,一些污染责任损害,如油污损害的赔偿限额很大,国内保险公司不具有承保能力等。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保监会、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就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的调研结果也表明,企业投保意识明显不强、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各方准备不足等,成为制约我国全面推行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重要因素。保险行业虽然对这一制度的推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目前保险业市场上绿色保险门可罗雀,却是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这一切现象都预示着,绿色保险制度的推行,不可能一帆风顺[2]。

第三,归责不明晰是实行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健全的法律、完善的制度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前提。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企业造成污染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不仅要有直接损害的赔偿,更要包括间接损害的赔偿。要彻底改变过去对污染事故责任者经济处罚的警告性甚至象征性做法,强调经济处罚的惩罚性,让污染企业真正为造成的损害付出代价。而现实中受害人多为普通的公民,基本上不具备判断致害人主观上有过错的复杂的技术条件,导致受害人因举证不能而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相反,那些实际上有过错的污染企业因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助长其污染行为[3]。这必然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本质。

第四,风险的识别和量化、责任认定机制的建立、理赔程序的规范和信息交流沟通及公开渠道的建设和完善,也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4 解决环境保险面临问题的建议

环境保险在我国属于新型的保险业务,发展还不成熟,如何能够顺利地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环境保险制度,是决策者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在环境保险中扮演的角色,应从“赔偿体”转换到“引导体”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指导行为,引导将转变为行政许可和政策优惠等。最终使污染企业做出选择参加环境保险的经济行为,是通过经济刺激作用促使企业投保来完成的。因此,我国环境保险的性质,应兼有商业性和政策性,政府应将环境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并采用“商业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保险模式。

政府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立法,政府贯彻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国际社会履行国际义务及承诺;另一方面,则是依靠保险制度,将责任分散给公众,这样使保险公司承担政府无需或无能力做的那部分事务,并最终形成两种手段并存互补,不偏不倚,平衡发展的和谐状态。

(2)企业是实施环境保险制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从企业经济利益的角度,可以通过环境的内在成本化,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从而所有经济活动包括贸易在内的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就会得到加强,具备该基础就为企业进行环境保险投保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有利于形成广大的环境保险市场;另一方面,从政策制定的角度,从公平角度出发,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而厘定不同的保险费,风险高的交纳的保险费多,风险低的交纳的保险费则少,这样的保险制度更容易让企业接受。而对于风险高、影响大的企业,应该采取强制性保险。强制性保险是相对于自愿性保险来说的,又称法定保险,即通过立法,规定在全国或特定的地区必须投保环境保险,也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投保的险种,否则将不能从事相应的业务活动,表明该保险是强制性的。而对于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则可以采取自愿性保险,即投保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参加的保险。在自愿保险中,赔付范围以及保险条件等均由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根据订立的保险合同加以确定。

另外,在宣传力度上加大对企业参加环境保险上的优惠鼓励,譬如,减少环境保护税、定时发放环境保护补贴、评比优秀环境保护模范企业并发放奖金,以及在其他销售领域的减免。这样,企业以主动的方式参与进来,慢慢形成参加环境保险的企业运作模式,既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又有利于国家实行环境保险制度。

建立环境保险,也就是从经济上确定了环境的有偿使用,企业破坏了环境资源,就得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使企业意识到抓产品质量管理与抓环境管理同等重要。

(3)确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尤为重要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要在确定该事故是被保险人责任的前提下,保险人才承担赔任。即首先要确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而确定某一责任的归属,关键是明确归责原则。鉴于环境污染损害的特殊性和目前我国的实践,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为无过错责任原则[4]。

(4)新的保险配置方式有待开发探寻新的分散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机制,将目光转向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以期寻找到传统再保险的替代品或补充方式,达到扩大保险资金来源、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这就是新的保险配置方式———环境保险证券化。

5 建立专业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对环境应急事件的评估和处理,关系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本文列出以下险种。

(1)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它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环境保险。这种保险对在被保险地点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第三者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赔偿,并承担在污染现场进行清理和消除这种污染所用的费用。

(2)地下储存罐保险保险范围一般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对由于储存罐的泄漏导致的第三者伤害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以及负担清理和消除泄漏的费用。有的保险公司还负担由此而进行的诉讼的辩护费用。

(3)资产转移保险主要客户为金融组织或机构、地产投资业和退休基金组织。这种保险可以避免投资者在投资某一地产后承担愿已存在的环境问题的环境责任,即投资者在投资该地产前已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投资者拥有该地产后由此而发生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将由保险公司承担。这种保险有时还包括由于政府环境法规的变化需要对该地进行环境补救所需的费用。

(4)补救停止损失保险企业对其污染进行环境补救的费用的估算通常十分困难,补救费用增长往往难以预料,这种保险将提供超出企业自身承担部分的环境补救费用的补偿。

(5)补救后责任保险在某地区或企业,环境清理已经完成,并以符合有关环境法规要求,但由于政府法规变化,要求进一步严格,业主需再次进行环境补救以达到环境要求或承担相应的责任。该保险将承担上述环境补救或环境责任的所有费用。

(6)合同承担者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转为承揽环境补救、地下储存罐安装拆除、环境应急处置、普通建筑及沥青或铅作业项目合同的环境服务公司设立,对其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损害进行赔偿,包括对第3者的责任险。

(7)职业环境咨询责任保险保险对象为专业的环境咨询、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司,承担由于其操作不当、疏忽、事故等职业责任的赔偿。

保险公司环境保险业务的运行不仅需要专门的环境专业人员评价被保险对象的环境危险性,发展保险策略和识别,同时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赔偿和风险管理。在对一企业进行环境保险时,保险公司一般要聘请专门的环境技术公司对投保方进行调查。保险公司不对那些意志的预先存在的条件可产生的环境危害保险。

6 结语

成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落实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有力措施,是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环境权益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弘扬环境有价论的一个步骤,是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状”,是市场机制下有效管理环境的手段。环境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将把我国环境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编辑:王玉芝]

参考文献

[1]安树民.环境保险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0,22(6):1-2.

[2]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29.

[3]杨晶晶.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之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5(68):62-63.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 篇3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公共利益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定义及特征

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涵义,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在理论界说法各不相同。我认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定的组织和个人,为了保护社会公共环境权益,依法对违反环境法律侵害公共环境权益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并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的诉讼活动。其主要有四个特征: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有保护个人利益的直接性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的间接性。2.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具有广泛性。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成立条件中,损害事实不一定必须发生,存在着潜在危险的可能性。4.诉讼目的具有公益性。

二、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在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公益诉讼的大门已经敞开,一方面,提起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范围逐渐变窄,排除了个人,另一方面,目前理论界对关于公共利益的内涵、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公益诉讼程序机理、诉讼滥用的防范、诉讼费用等,仍然有不同看法。在一些诉讼中,原告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起诉,由于其自身力量小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普遍存在,使法院处于两难的境地,一些诉讼请求有时就会被驳回或宣布原告败诉。而民诉法及其他法律中关于这些问题的规定大多具有原则性、模糊性特点,在处理案件时仍然是难点问题。

(二)当前建立发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制约因素

1.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存在性比较短,因此很难被当今的制度所快速接受。在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民事诉讼法,只能处于传统民事诉讼法的一个异类的地位,由于这种地位的差异性,使得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无法在民诉体系中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2.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较少,因此,一些类似案件审判缺乏理论支持。关于诉讼主体的缺陷及受案范围过窄等问题仍然是环境民事诉讼中的难点,在现行程序法中,根本就很难赋予公民实施实体法上维护环境公益的权利,而關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还没有逐渐完善,理论依据仍然较少。

3.国内完善现有诉讼制度的构想尚不成熟,尤其是民事诉讼制度。由于环境损害的过程的复杂性,使因果关系表现的十分隐蔽,认定十分困难,而环境污染损害的长期性,潜伏性等特点,使得我国法律规定的因环境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较短,从而不利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4.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社会支持力量不够强大,呈现出“重管理,轻公众参与”的特点。一些国家机关尝试着开展了一些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特点的诉讼活动。[3]但由于类似举措和公众诉讼请求很少,使得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力量尚不够强大,制度的建立也因此比较缓慢。

三、针对中国该制度的现状制定解决措施

随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中国逐渐的建立发展,应该考虑制定一部专门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在该部法律上,可以在诉讼费用以及受案范围、管辖法院等程序法上和诉讼主体等实体法上进行细致规定。

(一)在诉讼主体方面

1.不应该像修改的民诉法草案的那样排除个人,这是一种遗憾,公民既是环境公共了利益的权利主体,也是环境保护最直接的监督者,要完善该制度,就要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权。立法者可能是出于防止公民滥诉现象发生而有此项规定,我认为,限制滥诉现象的发生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比如:

(1)个人在诉前需要取得当地环保机关的同意,如环境保护局,由该机关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查及对环境初步鉴定,得出鉴定结论并作出回复,如果确认有滥诉假诉的情形,则告知当事人及法院相应的情况,以提醒法院以后作出不予受理等裁决,这不仅可以防止滥诉,还可以有效提高法院办理诉讼案件的效率。

(2)规定个人在诉前提交保证金,而保证金的金额应当在提起公益诉讼费用的2-3倍,这样的规定既能有效保障一般人的诉权,又能对滥诉现象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法院在受理案件进行调查后,如果发现确实不存在滥诉假诉的情况,则可以退还保证金,只收取相应的诉讼费用,并继续审理此案。

(3)诉前可以要求多人进行签名或是介绍。这里的“多人”有相应的规定,在提起诉讼之前,法院应建立好一个系统的人员数据库,在当地范围内,可包括有威望的知名专家学者、环境保护团体组织的管理人员或是退休的法官、检察官等,具体情况由法院决定。这些人一般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一定会慎重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后而签名介绍的。

2.适当的增加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在穷尽其法律监督和起诉犯罪职能后仍不能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或是在大量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无人提起诉讼的现实面前,有义务担此重任,起到震慑污染者的作用。

3.适当的增加环境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环境行政机关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法定机关,应在其穷尽行政手段后仍不足以保护公共环境利益时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4]

(二)在诉讼费用方面,需对现行诉讼收费制度进行改革,我认为,只要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法院在立案时就可以考虑免收或者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的费用,剩余费用可由国家补付。这样的诉讼费用的分配方式,可以有效地鼓励公民及相关部门积极对待环境民事案件,从而促进提高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三)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上,应该对管辖法院进行限制,可以考虑将该类案件一审交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在基层法院设立环保法庭,相应的有必要加强上级法院对环境司法业务的指导。

如何快速建立和发展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以上措施,就制度的创新范围和深度而言,是对我国现有环境诉讼立法的一场重大变革。该变革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现实下,已变得非常迫切,为解决环境损害问题,我相信如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能够在中国快速实施与发展,中国环境一定会有个良好的转变,从而达到“利益衡量原则”即科学的兼顾经济的发展的利益和保护公众的利益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两个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滨:《赋予中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初探》,载《法制建设》,2003年第9期。

[2] 江伟、段厚省:《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J],载《现代法学》,2000,(2)。

[3] 实践中一些被称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往往包含普通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内容,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环境公益诉讼,从而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否也就缺乏说服力。

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之我见 篇4

【摘要】《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明确了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进行分析并对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侵权;构成要件;免责事由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与实施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的,无论是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还是免责事由抑或是规定的第三人引起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方面。针对我国现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我将进行若浅薄分析。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规定明确了我国对环境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者追偿。”该规定污染侵权行为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学界通说一般认为环明确了第三人的过错不再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加害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一是环境污染的行为,二是损人不得通过证明损害后果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而免除或减轻责害的事实,三是污染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1、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不以违法性为要求环境污染责任是危险责任之一,危险责任的归责基础是“危险”,即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即使行为人符合法律规定达标排放也未必能够避免危险出现,法律为防止污染损害制定的各种规则、标准也不可能防止现实中出现的所有环境污染的危险状态。所以即使达标排放也不能确保危险不出现。不以违法性为责任构成要件不仅有利于保护受害者也有利于行为人最大限度地尽到注意和管理义务。因此环境污染行为不应以违法性为要求。

2、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无过错责任能否适用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领域对于因果关系认定的主要理论有三种:盖然性因果关系,即受害人只需要证明污染环境的行为引起损害的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法院即可推定因果关系存在;间接反证法,即不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通过举证证明其他的间接事实从削弱对方当事人证明主要事实的证明力;疫学因果关系,即依医学中流行病学的原理利用统计的方法并基于合理的盖然性来推定损害结果与排污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鉴于因果关系认定较为复杂和困难的特点,处于保护受害人的立法考虑,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稍后将进行详细论述。

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该规定明确了环境污染责任加害人主要是对因果关系和免责事由进行举证。

1、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根据该规定,对于环境污染侵权的因果关系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加害人只有证明了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才能够免于承担责任,否则承担侵权责任。

2、法定免责事由及其举证责任

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行为人如果提出免责事由,还要承担对免责事由的证明责任。由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因此并不适用法定的一般免责事由,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有哪些是免责事由。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等都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侵权责任法》也对此做出了相关规定,综合目前立法来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主要有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受害人故意。

(1)第三人的过错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一款中规定:“„„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该规定在海洋环境污染侵权中,第三人的过错属于法定免责事由。但是《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者追偿。”该规定明确了第三人的过错不再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加害人不得通过证明损害后果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而免除或减轻责任。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后《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自然失效。第六十八条中并不区分第三人的故意与过失以及排污者是否违反义务,而是一概地赋予受害人选择权。根据这一规定,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原则上加害人并不能通过证明第三人过错造成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而免责。此时,受害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和第三人最大限度人在这里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

(2)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的免责

对于不可抗力和受害人的的免责,《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对于不可抗力和受害人的免责主要适用环境保护单项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不可抗力,《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损害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2条规定:“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赔偿责任:(1)战争行为;(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规定,对于自然原因导致的不可抗力均可免责,而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可抗力只有在水污染侵权中可以免责,海洋环境污染责任中战争也属免责条款。对于受害人的故意,《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则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其他法律中未明确规定受害人的过错为免责事由的不可免除污染者的责任倒置,即加害人只有证明了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的过错导致的侵权也可免除污染者的责任。另外,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由于相关主管部门的过错导致的侵权也可免除污染者的责任。

三、完善环境污染侵权制度的建议

根据当前《侵权责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我国环境污染侵权制度存在以下不足:

1、关于损害赔偿范围,立法上对环境污染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未作规定,实践中对因环境污染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法院一般也不认定。这与国际人权保护运动、环境保护潮流不相符合,对受害人来说也不公平。

2、关于责任方式,一是缺乏对排除侵害成立要件的进一步界定,且没有“部分排除侵害”、“代替性赔偿”等过渡性质的责任方式的规定;二是损害赔偿责任的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如国外行之有效的财务担保、责任保险、损害赔偿基金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为空白。

3、关于受害人救济的途径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缺乏对仲裁的规定。仲裁作为一种迅速、便利、经济的救济途径,在国外及国际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环境法中,无论是基本法还是各单行法皆未明确规定。二是行政调解欠缺具体化的操作规程。目前,我国大多数环境纠纷都是通过行政调解处理解决,但对诸如调解机构的组成、办案程序、执法权限、资金、处理期限等都缺乏规范,很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建议:

1、细化排除侵害的构成与方式

鉴于排除侵害对工商业活动的过大打击,对其运用应当严格慎重,一般只能适用于连续性、反复性及不可恢复性的侵害,且应当进行严格的利益衡量,以兼顾产业的发展与公众权益的保护。同时,除完全排除侵害外,还应通过立法引进确立“部分排除侵害”、“代替排除侵害的赔偿(即代替性赔偿)”等过渡性质的责任制度,以便法院或执法机关通过对有关利益的比较权衡而对各种排除侵害的方式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及社会公正理想。

2、逐步建立责任保险与损害补偿基金制度

环境污染侵权往往具有社会性,其受害地域广阔、受害人数众多、赔偿数额巨大,加害者一般都难以承受。对此,许多国家为确保受害人得到充分的赔偿,都对从事有高度风险的企业进行强制性责任保险。这样,因环境污染侵权而致赔偿责任时,就可通过保险的渠道将巨额的赔偿金分散于社会,从而实现损害赔偿的社会化。这既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又有利于对受害人的及时救济,避免了各种矛盾的冲突及因之而生的社会动荡。为此,我国也应建立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保险机制,对有高度污染危险的企业,实行强制性责任保险,并明确具体地规定承保范围、保险金额、责任条款和理赔程序等。此外,针对加害主体难以确定、或支付能力有限、或已经破产或关闭,而受害人急需救助等特殊情形,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具体做法可适当借鉴日本1973年《公害健康损害补偿法》的立法经验,我国也有学者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

3、完善行政调解制度与仲裁制度

行政调解是我国环境污染侵权纠纷寻求解决的重要途径,但就其运行而言,却又因缺乏具体化的规范,以致有关主管部门不能公正、有效地依法开展工作,也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应参照日本、台湾地区《公害纠纷处理法》的规定,制定具体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或调解法,并对有关受案范围、主管机关、处理程序、效力等作出明确规定。仲裁,作为一种灵活、经济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国外及国际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都有其运用。我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一般都关涉财产权益,把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解释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一种并无不可。考虑到环境污染侵权的复杂性,在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赔偿数额等事项的认定方面,双方当事人往往存在很大分歧,不易达成和解;而行政机关的调解处理有时也不成功,因此,运用仲裁方式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结语

加强安全环境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篇5

设备安全科 赵星章

HSE体系建设,是我厂重点工作之一。推进HSE体系建设,建立安全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我们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健康发展的体现。

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以来,我厂针对内审、外审审核出的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体系持续改进和完善。在体系运行中,坚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指导,及时更新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使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真正落实了制度管理。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要求不严格、执行不得力,以及HSE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问题,安全环保工作从整体上仍然缺乏长效性、基础性的治本措施,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持续、稳步提升,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点有:

1、安全理念的树立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问题:部分二级单位对于专项检查百般应付,未能正在理解专业检查是帮助其查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查出问题后也总是强调人员不足、难于管理等各种客观因素,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HSE职责不清,履职不到位。应明确安全环保管理责任主体和监督责任主体,职责履行与业绩考核未能紧密挂钩。未能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风险共担。

3、培训教育效果不佳,安全知识未能有效转变为安全技能。结合近几年事故看出,多数为作业人员安全技能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基层安全培训应找准切入口和结合点,根据工种、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抓好培训工作。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强调员工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我要安全的觉悟,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

4、警示标志运行控制方面笼统,目前大多二级单位只是在厂房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未做到针对性,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5、目前HSE体系与即将实施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比,还存在着以下差别:1)体系评估没有具体量化,查出的问题点多并不能代表体系运行较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企业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实施的还有一定差距。3)体系只告诉你“干什么”,标准化更突出“怎样干”。

“加强安全环境建设,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是我厂年初新提出的安全理念。通过探索和阶段性运行,显示在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制度建设、职责履行、教育培训、目标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全厂安全监管工作保持在较好态势。但安全环境建设需全员的积极参与,安全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1、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是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明显好转和根本好转的有力保障。尽管我厂总体形势稳定,但随着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用工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顶岗劳务工的频繁更换使风险增加,确保实现安全环保形势的明显好转和根本好转,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建立安全环保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和“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使其自觉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和意识。采取措施强化HSE责任制履职力度,营造氛围促使各级HSE责任人履职尽责,确保安全生产。(主管厂长带队检查车间主任、生产主任职责履行情况,设备安全科监督管理)

3、提倡创新班组安全文化,营造全员关注的安全氛围。班组是企业中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是一切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安全管理应切实落实在班组,安全大环境的建设应建立在班组安全

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之上。要以“无伤害班组”创建、保持、提高为载体,引进、提高“安全价值观”,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形成对安全生产的认同感,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企业中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向往安全、人人必须安全的良好氛围。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现代工业生产中70%以上的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这就要求在安全管理上,必须从强化制度、加强培训、从严管理等各方面入手,以人性化安全管理为依托,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深化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员工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上一篇:书画现场展示活动校长致辞校长致辞下一篇:尽显人性化设计!新版Blogger全新试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