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篇1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搞做好公司内部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氛围,塑造清洁、整齐的司容司貌,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1、本规定中公共场所是指公司内公共通道、工业广场、生活区、办公区等公共区域。
2、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要求:
A、地面无垃圾、污垢、积水、落叶、水果皮、烟蒂等;
B、墙面无污垢、脏物,保持洁净。
C、绿化带要求定时修剪,保持水分充足,并随时清扫残枝落叶。
3、清洁要求和标准:
A、当值卫生员须将公共场所清扫一遍,有污垢处需要冲洗一遍。但必须保证每周至少冲洗一遍。
B、要保证绿化植物的泥土水分充足,定时修剪枝叶,及时清除杂草、枯叶、垃圾等。
C、对于公共区域卫生的清扫,需在上班时间前半小时做好清扫,保证所有清扫工作、垃圾处理工作在上班前完毕;
4、其他管理规定:
A、所有垃圾(纸屑、烟头、果皮等)必须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不得随地乱扔。
B、保持墙面卫生,不得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C、爱护花草树木,不得随意践踏、采折花草树木。
D、严禁在公司公共场所使用带有包装、有瓜果皮、纸屑的食品。
E、对违反公司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者,一经发现、举报或查处,将在公司保安的监督下,强制按要求义务清扫指定区域的卫生。
F、对于员工在工作或搬运过程中不慎洒落在地面的纸屑、包装盒、泡沫、垃圾等,当值卫生员和保安员有权可以要求当事员工将地面清扫干净;如果员工拒绝或态度恶劣,可立即向公司办公室报告,由公司办公室将按照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G、当值卫生员必须按照规定和要求给予清扫公司内部划分的公共区域卫生,保安员要坚守岗位工作职责,对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并要勇于值勤。
5、公共卫生区域检查,处理办法:
A、公共场所卫生检查由公司保卫科负责,其他科室协助,每月进行2-3次卫生检查,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公司办公室。
B、公司办公室根据检查结果,给出整改意见及处理办法,下发各科室、个人。
C、公司办公室有权对卫生差的部门和当值卫生员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
D、根据检查结果,给于卫生差的部门每次50-200元罚款,对不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每发现一次除在安保人员监督下责令清扫指定区域外,并处以每次5-50元罚款。
E、对于态度蛮横,不积极配合工作的人员,一次批评,二次通报批评,3次以上(含3次)的给于停班学习,直至态度端正后方可上岗作业。
F、停班学习期间,停发工资。
6、本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其他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与本规定有异的,以本管理规定为准。
7、对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各部门可统一汇总转交公司办公室,由公司办公室统一修改,未修改前按原规定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篇2
本刊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办, 国内外公幵发行的国家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重点硏究公共卫生管理理论, 探讨公共卫生管理技术和方法, 交流公共卫生管理经验、工作信息, 报道公共卫生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报道学术成果与推广实践经验相结合。本刊优先选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课题、项目、成果论文。《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为双月刊, 标准大16幵。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搪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栏目:卫生政策、领导访谈、专家视点、专题论著、管理理论与实践、资源管理、文化建设、食品安全管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公共卫生动态、国外信息, 公共卫生业务管理类栏目 (包括应急管理、疾病控制管理、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管理、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妇幼保健管理等) 。1投稿基本要求文稿应选题新颖, 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 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用字及标点准确规范。来稿请用word排版。文稿属于基金或攻关项目, 请在文稿后注明, 何种基金项目和项目编号, 并提供基金项目证明材料。2投稿方式作者可以登录本刊网络采编系统主页, 注册后进行投稿, 网址:http://ggws.cbpt.cnki.net;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油坊街40号,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编辑部, 邮编150030;稿件咨询电话:0451-55153630。投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简介信息,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 包括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请填写真实的信息。3写作要求3.1文题简明确切, 反映主题, 力戒冗长, 一般不要超过20个汉字。一般不用副题名。3-2作者文题下列作者名, 文章署名不宜过多。基金项目、作者单位、所在地、邮编、第一作者简介和通讯作者可脚注于同页左下方。作者简介内容包括:性别、出生年冃、民族 (汉族除外) 、籍贯、职称、学历、职务, 研究方向和从事专业等。3.3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 着重反映研究的创新内容和独到观点。摘要可写成结构式摘要, 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结构式摘要应包括:“目的�Objective) ”、“方法 (Methods) ”、“结果�Results) ”、“结论�Conclusion) ”四个部分。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应有英文的标题、作者名及作者单位。本刊重要文章及重点栏目文章应附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采用结构式摘要, 写出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综述类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研究数目及选择、数据综合的结果和结论。摘要一般300字左右。中文摘要应从第三人称角度撰写。3.4关键词关键词应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可参考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所采用的医学主题词表�AAe SH) 等进行选择, 一般文章选取3~8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嗝幵。3.5正文章条文稿的章、条各层次标题序号应采用1、1.1、1.1.1、1.1丄1层级编码式, 各层次标题一律靠左顶格排, 序号与标题名间留空一格。第一层标题用黑体, 上留单栏一行空。无标题段落前不用章、条标题序号。3 6正文表格与插图应用表格与插图时应避免表、图内容与文字说明内容重复。表、图应具自明性。表格应采用三线式, 主谓语要符合逻辑、位置正确, 表内文字左对齐、数字右对齐, 同类数字有小数点的以小数点对齐, 小数点后位数要一致, 代表阴性未发现, “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表格与插图应尽量排在首次出现相关内容的自然段落后, 图也可根据版面需要移排在相应部位。本刊为黑白印刷, 为保证效果, 图表请用黑白图示。3.7参考文献应采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近三年国内外公幵发表的著作或刊物中的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列, 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方括号内用阿拉彳白数字标注。参考文献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则》执行, 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 超过3位, 在其后加“等”。在参考文献文题后用方括号加注文献类型标识符:期刊专著、图书、教科书[M];论文集[C];学位论文�D��专利�P};标准[S1;报告[R1�4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本刊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切忌剽窃、一稿多投、自抄等。来稿一经录用, 将在6个冃之内通知作者, 6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的, 可自行处理稿件。请自留底稿, 本刊不退稿。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作者文责自负。
浅析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篇3
【关键词】综合医院 公共卫生 管理
1.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的管理活动。在现今社会里,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目前,广大群众对很多病症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许多人在患上传染病或其他流行性疾病时,由于恐慌或欠缺医学知识,首先会选择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综合医院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因此,医院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是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1.2提升医院外在形象的有利途径
广大患者在最初选择综合医院进行疾病治疗时,往往出于对医院的充分信任。因此,医院应当充分尊重患者对医院的这份信任,尽量凭借自身的医疗水平及现有的设施设备,为患者的治疗作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抓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利于改善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1.3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强大支柱
综合医院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及优质的的服务,同样能够赢得众多患者的认可,逐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患者治疗疾病,排除痛苦,自然也会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综合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刻剖析。
2.1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平时很少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只有在某些特定宣传日时,才予以大力宣传,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出现时,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综合医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和机制,以致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做出准确到位的判断,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在应急机制方面,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预警监测系统,导致相关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无法做出灵敏的应对反应,不利于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2.3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待改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共卫生管理的客观需求。这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特别是医疗、公共卫生等知识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严重欠缺,致使他们无法提供自身工作的效率,不能从容面对相关突发事件。可见,培养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其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已是迫在眉睫。
3.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认清目前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问题,才能更好的采取积极措施,弥补不足,促使公共卫生管理实现给付健康的发展。
3.1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
综合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综合医院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使公共卫生知识常识化生活化,使广大群众崇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是社会风尚,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公共卫生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在面对疾病时拥有平稳健康的心态,最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问题。
3.2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预防控制能力
综合医院要想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体系。因此,综合医院应当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预警、病情信息、应急队伍、救治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完善,达到管理职能明确、责任固定、队伍优良的状态,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在面对传染流行病重的患者時,不应持有嫌弃和排斥想法,应当切实把患者当亲人朋友看待,发扬救死扶伤的医疗精神,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3.4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借鉴积累国外先进经验
每个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我国综合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体系与国外的很多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优点。综合医院可以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先进外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积极促进外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推进。
4.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因此,综合医院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往往处于先锋地位,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更为灵敏。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随后提出了医院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
参考文献:
[1]林芳梅.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08(7).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篇4
为保持景区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树立景区良好的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景区公共场所卫生
1、景区路面:干净卫生,无积水、纸屑及瓜果皮等杂物,道路通畅无阻。
2、景区内,公共财物干净整齐,无异物、灰尘、蜘蛛网和虫类,桌椅摆放整齐。
3、景区办公室:地面干净,无污渍,桌面整齐无异物、灰尘、蜘蛛网和虫类,桌椅摆放整齐。及时做好灭蝇、灭鼠工作。
4、工作区:工作区内无积水、无油渍,清洁整齐,无异物,用具摆放整齐有序。
5、各景点垃圾箱干净、美观、无污迹,无异味。
二、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达到六无、六净、三好:
六无:(1)无痰涕、纸屑(2)无堵塞(3)无污垢
(4)无污泥、地面无积水(5)无蛆蝇、臭味(6)无积尘、蜘蛛网
六净:(1)墙壁、门窗净(2)间隔净、无损坏(3)便槽净(4)地面、立面净(5)蹲位净(6)公厕周围净 三好:(1)公厕指示牌、男女标志牌完好
(2)公厕水电设备完好(3)公厕档板、档墙完好
三、游览区卫生
1、游客集中区域地面整洁,无瓜果皮、纸屑等杂物。
2、景区内通道平整、干净、无异味。
3、及时清理路边沟渠的污泥、杂草、疏通渠道。
四、公共卫生管理
1、主管领导负责制,人人动手,共同监督管理。
2、明确卫生责任区,实行门前工作场所包干制度。
3、景区全体人员应加强环境卫生意识,以身作则,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4、景区全体人员如发现任何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应大胆劝阻。
5、景区卫生清洁人员应按要求每天进行打扫;客流量大时,应加强打扫力度,时刻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
6、景区卫生清洁人员应注意保持公共设施清洁、整齐,无尘埃、蜘蛛网等。
7、景区卫生清洁人员应确保人行步道无枯枝败叶、无杂草等障碍物,保持步道畅通无阻。
8、景区卫生清洁人员应按要求每天清理景区公共场所垃圾箱,确保公共场所垃圾箱干净、美观,无污迹,无异味。
9、景区卫生清洁人员打扫卫生后,认真填写《景区公共场所卫生打扫登记簿》,以备上级部门查阅考核。
公共口腔卫生和口腔卫生管理 篇5
附录1:公共口腔卫生和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研究方向硕士导师李刚教授简介
李 刚教授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口腔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口腔医学院、现代管理学院、政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受过多个专业学历教育,获医学学士、项目硕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
李 刚教授主讲五年制本科生和八年制研究生预防口腔医学必修课程,同时主讲口腔医学史、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口腔医疗服务管理学、公共口腔卫生管理学、口腔医学导论、口腔医学职业规划等专业相关选修课程,其中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课程2007年己被总后司令部军训局列为总后院校百部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李 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口腔卫生和口腔医疗服务管理,近年来对我国进行了家庭口腔健康询问探索性调查,对我国进行了口腔卫生资源状况通信调查,设计了“牙科人力指数”、“口腔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和我国口腔医疗服务“牙科物价指数”基期水平,对我国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我国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现况的进行了评估和发展预测,提出全国口腔卫生人力和口腔卫生服务配置阶梯,对不同国家口腔卫生人力的需求和对我国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
李 刚教授完成和承担省部委基金项目、委托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20项,在国内外《Commun Dental Oral Eperdimeology》、《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期刊上己发表相关研究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37篇,在国内外《J Oral Rehabil》、《BDJ》、《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上海保险杂志》、《中国卫生质量管理》、《中国学校卫生杂志》、《高校教育研究》期刊上己发表相关研究的通讯作者和第二以后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14篇,主编和编著出版了《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现代口腔社会医学论坛》、《我军口腔卫生勤务研究》、《牙科诊所开业管理》、《口腔医疗安全管理》、《口腔医疗人力资源》、《口腔诊所空间设计》、《口腔医疗市场拓展》、《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口腔诊所病人管理》、《口腔诊所感染控制》、《口腔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31本专业图书。副主编和参编出版了《预防口腔医学基本方法与技术》、《口腔经营管理学》、《循证口腔医学》、《临床科研方法与实例评价》、《中国口腔医学实用信息》等20本专业图书。多篇论文被SCI、Medline、CA等国际权威检索收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篇6
一、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打扫室内外卫生,浴室应设有更衣室、浴室、厕所和消毒间等。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必须有保暖、换气设备,地面要防渗、防滑。
二、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三行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三、浴室应设气窗,保存良好通风。目前尚不能取消的池浴,在池浴间应设置淋浴喷头,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
四、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有专用消毒间、消毒桶,公共用品(毛巾、茶具、拖鞋、浴巾、浴衣裤)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室内有防蝇、防尘、通风、照明、存放垃圾、消毒设施。
六、浴室内及其卫生间应及时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异味。
七、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入浴室就浴。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室内外卫生,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专门容器存放。
二、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应设有消毒间。
三、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四、有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配备足够数量供消毒周转使用的理发工具、用具和毛巾。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理发用的毛巾与烫发、染发用的毛巾分开。
五、对患有头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要有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消毒,并单独存放。
六、烫发、染发场所有机械通风装置。
七、美容店工作人员在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工作时要戴口罩。
八、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
宾馆旅店、招待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宾馆、旅店要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二、必须设有消毒间或消毒设施,并要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三、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
四、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五、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应每日清洗消毒。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六、宾馆、旅店业的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
七、各类宾馆、旅店业要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八、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九、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要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室内外卫生。
二、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并有实施的措施和记录。
四、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做好池水消毒和清除水中污物工作,保持淋浴室、更衣室、厕所等设施的清洁。
五、游泳池散场后,应及时刷洗游泳池池壁与池岸以及溢流槽;放空并清洗强制淋浴通道和浸脚池,并换上具有消毒能力的新水;清洗更衣室、淋浴间、厕所及通道等。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篇7
《中国公共工生管理》杂定是国家工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中华预防医学会、旲尤江省疾病控制中<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公共工生事业管理综合性举木期刊。本刊名香主编戴走沧、王制。主编李立明。副主编白呼群、起忠厚、胡永华、尹其源、程锦泉、王鸣、孟友。办刊宗旨始终坚持宣传贯彻国家公共工生工作方针、政策、法令、标求, 探讨公共王生管理技木和方法, 文琉公共工生管理经验、工作信息, 报道公共工生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力求集全国公共卫生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 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腿, 突出改革, 突出新论开拓视野。主要栏目《领导访谈》主要刊敢国家各级王生行政部门重要领导的论述、政策制定等类文章;《专家视点》主要刊载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展望和政策解读、技木指导类文章;《专题论著》刊载公共卫生及管理方面的专门论题和研究论文;《理论与实践》主要刊载公共工生管理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科研与项目管理》主要报道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和项目管理类文章;《文化爽设》主要刊载公共工生机构党团建设、精神文明及企业文化类文章;《公共王生热点》刊载国内外公共工生輸^補細鮮鎮及借讀_醫源管理》源配置与职能、现行运行体制与模式的探讨, 包括人力资源、实验室管理、绩效评估、替等方響病、督�_裹裁督j|食品__嚴督獨的?·编^定期地为项#、作#、翁者提供互动交洗的平使·;^发I更>贴近实@保m�卫生消杀、工生杉rai益测仪器设备、生物制品等相告发布业务c w SISIBKBi作报销凭证。第二联:通过邮局直接寄给我部, 作为收款、发彳于凭证。给我郁, 以确保投递天误。·?r真接通过邮邮_^^»:中国公共与矣管理·^走编辑部n^smo瞧綱电话:·80^8^5^53697传直:MBggflll_55舰3Lb^»tgtnnfailfc—Wabto) �1h5:3l!wm I·办办单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告经营许可证:2301060000001刊号:CN23-1318/R ISSN100卜9561定价:15.00/t邮发代号:丨4一31CHINESEJOURNALOFPUBLICHEALTHMANAGEMENTb
转渠口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剖析 篇8
转渠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敦煌市转渠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本科4人、大专21、中专3人;医生17名、护士6名、药学2名,影像1名,检验1名,公卫1名;中级职称1人、医师8人、护师6人。我中心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公卫科、健康教育咨询科等9个临床科室及放射、检验等2个医技科室。
能够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急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外科下腹部手术。能够满足当地群众和居民的基本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中心通过落实“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各项措施;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等活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发扬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1],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具体措施
为了确实加强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进程,使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转渠口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完成以下工作。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0年至今,经过2年的时间,组织人员,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截止目前为止,共建立居民建康档案2796户,10295人,建档率达98.8%。中心制定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在建档的过程中,遵照健康档案信息齐全完整、真实准确的原则,建立的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发挥作用。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人员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个月进行1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健康教育工作:按照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组织健康教育进机关,进村镇,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紧紧围绕五进活动,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学校老师、学生,机关干部为主。在新华网、甘肃卫生、敦煌卫生信息网、飞天周刊等多家媒体和报纸宣传防病保健知识,受到各地群众的关注。并且利用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儿童节、艾滋病宣传日等多种节日及乡镇赶集日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针对不同的疾病和个体开展健康咨询工作,做到有针对性、个体化、系统的解答人们的疑惑,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辖区居民对我院健康教育的成果予以积极的肯定,特别是推广的312经络锻炼法预防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好评[2]。
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心对0~6岁儿童建卡建证,对每个儿童进行全程免疫规划。每个适龄儿童完成全程免疫规划需20剂次,接种覆盖率100%,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及强化免疫工作。
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心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做好非住院结核患者、艾滋病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儿童保健:新生儿访视91人,每个新生儿2~4次,访视项目包括喂养方式、面色、皮肤、体重、头部(囟门)、口腔、胸部、大小便的检查等,了解疫苗接种情况。提供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防治和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对0~3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提供定期健康体检和常见病防治指导。对6个月~3岁儿童每年做1次血红蛋白测查,应系统化管理0~6岁儿童543人,实际管理543人,管理率100%。
孕产妇保健: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化管理。包括孕妇定期开展产前检查:产前检查至少5次,产后访视至少2次。为产妇定期进行营养、心理、康复、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系统化管理孕妇135人,实际开展孕期检查135人次,管理率100%。应开展产后访视90人,实际管理产妇90人,产后访视达332人次。产后访视率100%。
老年人管理: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关爱老人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了解本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完善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档案,实施健康干预,提供健康服务。积极组织人员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随访管理,检测一般生命体征,血压、身高、体重等内容,并且进行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的免费检查,并制作体检反馈单,在体检结束后反馈体检结果,使老年人都了解到自己的生命健康状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取得了重大成果,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开展病情检测、效果评价、开展免费的心电图检查,每年4次,评估心脏情况。辖区共发现高血压患者1043人,系统化管理高血压患者1015人,管理率达到97.3%,随访高血压患者3520人次。
糖尿病患者管理: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开展病情检测、效果评价、开展免费血糖、心电图检查,每年4次。辖区内糖尿病患者85人,系统化管理糖尿患者81人,管理率95.3%,随访糖尿病患者282人次。通过长期努力,管理人群能积极配合社区服务人员的工作,每季度能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的检测。通过慢病随访,使管理人群的用药更规范,调整用药有依据,有效降低了糖尿病的并发症。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系统化管理重性精神患者17人,管理率达到100%,共随访重症精神患者51人次。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督导服药、康复指导,使他们提升生活能力。
干预措施
中医养生保健好: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中的保健作用,大力宣传中医中药,发挥中医的“简、便、验、廉”,通过板报来教导人们如何养生。
饮食指导:针对我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多的情况,先从每一个工作者开始,培训各种疾病饮食宜忌,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饮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特别是中心长期强调高血压患者常喝芹菜汁,因为芹菜在敦煌广泛栽植,取材方便,经济有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了解治疗与预防的重点,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取得了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针对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是中心一贯的宗旨,不同的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接受程度不同。中心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通过长期的系统管理,推荐适合的药物,也是治疗的关键,是减少并发症,减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讨 论
中心积极进行疾病谱排序工作,对于不同的季节,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发病情况,提高警惕,及时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预防春冬季传染病的扩散、流行。根据疾病谱排序情况,在我镇,上呼吸道感染位于疾病发病的首位。每年11月~次年3月因为气候变化支气管炎、肺炎发病率上升,冬季车祸引起的外伤数量增加。4~6月因为花粉和灰尘的关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增加,主要有皮肤过敏、哮喘的发病率上升。通过长期的门诊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时节引起的不同疾病各位医师都特别注意,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并且增加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早预防,合理治疗,不走弯路。
同时针对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分析原因。因为敦煌地处沙漠,这个地方的人们特别喜欢咸菜,口味比较重,喜欢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3]。所以健康教育很大一部分在于教育我镇居民调整饮食口味,盐少,口味清淡。在随访的过程还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在我镇具有季节性,夏秋季节血压偏低,冬春季节血压偏高,针对这一情况,适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及服用时间,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波动,降低心、脑、肾损害。
长期以来,中心都把儿童,孕产妇保健作为重要内容,这方面的健康宣传从未间断,辖区居民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0,0~3岁儿童预防保健达到100%,这些数字说明中心长期以来在儿童及孕产妇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中心逐步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把防病保健放在重要位置。总之,通过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解决我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邓铁涛.审定中医简便验廉治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25.
2 祝总骧.312经络锻炼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1-10.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8-248.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篇9
证照管理制度
1、证照: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 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等
2、单位负责人领取证照,把已领取的证照由单位编号并复印后存档,以备核查。
3、领取的证、照要妥善保管,规范使用,不准涂改。不准转借 不相关的人、单位使用,不准利用证照从事违法活动。若有用证、照 从事违规、违法活动者将给予当事人以经济处罚,并收缴全部非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者,按照有关程序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4、各种证、照丢失后要及时登报声明作废,一切费用由当事人 负责。
5、对单位的各种证、照复印件也要加强管理。有关人员需带证、照复印件时,必须加盖红色印章并签上持件人姓名,加盖“再复印无效”方印字样。否则均视为无效证件。
6、发现伪造单位证、照应及时举报给当地主管部门,由单位配 合有关部门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并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
7、本制度即日起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制度
1、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进行体 检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获得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
方可上岗。
2、发现五病患者及时调离本岗位。
3、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有效期一年。
6、此证不得转借、涂改。
个人卫生制度
1、每年一次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 上岗。
2、工作前必须更衣、洗手、消毒。
3、工作时不留长指甲、不戴手表饰物等,头发不外露。
4、不在工作时吸烟,不随地吐痰。
5、入厕不穿工作服,入厕后需重新洗手、消毒。
6、讲究个人卫生,客服不良卫生习惯,杜绝操作时擤鼻涕、挖 耳朵等现象。
7、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并参加考核。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公共用品用具购买制度
1、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2、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3、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 并附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发票,等证明文件.4、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公共用品用具采购制度
1、严格把好验收关,不收“三无”产品,对质量不好、质次价 高的公共用品、用具应拒绝验收。
2、入库保管的公共用品、用具,由仓库保管员负责验收。验收 时,必须对实物进行验质、点数或过砰,详细检查所收到的原材料是 否与原始凭证(或进货发货票)记载相符。
3、验收后,要填写验收入库单,注明公共用品、用具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和金额。如果入库公共用品、用具数量与发货票不 符,应在入库单上注明,并及时查明原因,或要求供货单位补偿,或 填制损耗(或亏耗)通知单,办理入账手续。
4、从固定供货单位购买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货凭证经过采购 人、验收人、管理人员签章,即可生效。
5、从集市贸易市场购买或个体商贩定期送上门的公共用品、用 具,进货凭证除上述手续外,必须经领导批准,严格执行采购、验收、管理人员“三章”审核制度。公共用品用具储存制度
1、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 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2、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3、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 期物品。
4、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 物品使用登记。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有明显
标记。公共用品、用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2、接触直接入口的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
3、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 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4、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公共用品、用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篇10
一、负责人职责
(一)对本单位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和卫生档案,配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自觉接受卫生监督,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
(二)带领卫生管理组织对岗位卫生责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 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检查评比,奖惩;
(三)对卫生设施增添、更新义及重大卫生事件作出决策。
二、卫生管理组织人员职责:
(一)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具体指导,参加对岗 位卫生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检查评比;
(二)完成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卫生工作。
三、卫生人员职责;
(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无积尘、无蛛网、地面无痰迹和 污物,无卫生死角,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措施,垃圾、废弃物放入加盖的密封容器。
(二)气候、空气质量、噪声、通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场内严禁吸烟,须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设吸烟室,吸烟室外不设烟灰缸。
(三)经营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洗漱用品及顾客一次 性卫生用品,设有消毒专间,配备消毒柜、清洗水池,公用茶具、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床上用具做到一客一换,常住旅客做到每周一换,供应水果拼盘的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制作间。
(四)从业人员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上岗;保持经常性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穿戴整洁工作衣帽。
(五)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应有禁止皮肤病人和传染病人进 入的标识。
公共场所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
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五、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六、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七、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八、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
九、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具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卫生清扫、除害卫生制度
一、操作间及库房应设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二、发现老鼠、蟑螂及其它害虫应即时杀灭;
三、发现鼠洞、蟑螂滋生洞穴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幷及时清 理或合理投药。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从业 人员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 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三、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即勤洗 澡、请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一、工作时杜绝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常剪指甲,工作 场所不得吸烟,违反其中一项酌情扣除奖金。
二、每天搞好本职岗位卫生工作,如工作区域卫生不符合要求 按情节轻重酌情扣除奖金。
三、下班前,要及时打扫卫生工作,如被检查人员发现未做好 卫生工作,擅自下班,酌情扣除当事人奖金。
四、位工作。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篇11
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承担着城关街道办8万多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香港“关怀行动”在西北地区惟一进行扶贫助残的十个活动点之一及残疾人康复中心。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们在居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项目工作上,狠抓落实,从而保证了项目工作的顺利进展。截至目前,城关街道办村级建立居民档案38275份,电子录入38275份,建档率和电子录入率均达到100%,2015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949名,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在开展的14次公众咨询活动中,惠及群众1300余人,发放18种宣传资料54000余份,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期,项目培训4期,按要求完成了8学时的培训,覆盖群众及基层人员1000余人,还制作宣传栏7期,村级宣传栏229期。2015年,医院对辖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人数达到305人,覆盖率达到99%,其中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580人,管理率达到99.7%,特别是重性精神病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免疫规划、卫生协管监督等项目,也按照要求,全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在落实“关怀行动”,帮助贫困患者工作中,他们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关怀行动”人员,在省、市、县残联的帮助下,到安康市进行了多次的病人筛查,累计筛查病人100多名。梁秉中教授携香港“关怀行动”爱心人士也在医院为54名贫困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减免费用13.5万元。医院利用向医院捐赠的价值10万元的康复器材,对全区的广大贫困残疾患者进行了及时、全面的康复治疗,共计减免费用25万余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篇12
一、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
2003年5月, 国务院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指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5年4月17日, 以《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2005]11号) 文件正式印发, 这标志着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 表明中国致力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协调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从现实的努力成果看, 首先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非典。在非典爆发之时, 国家采取多方措施, 安抚百姓, 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统一指挥, 整合卫生资源, 对病人进行治疗, 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 对非典进行研究控制。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 终于战胜了这场来之汹汹, 令人闻之惊畏的特大传染病疫情。其次,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 汶川到处一片惨状, 人员死伤无数, 国家迅速反应, 快速决策, 制定救援方案。大灾之后有大疫, 所以, 为杜绝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汶川灾区防疫工作从源头做起, 对水源进行监测, 对环境进行消、杀、灭处理, 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汶川并没有发生疫情。这些都是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取得的成就, 显示了中国在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做出很大的成就, 应急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 诸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等。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3年因传染病等卫生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并且近年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频频发生, 2008—2010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1218起, 中毒35 672例, 死亡518例, 病死率为1.45%[1]。其中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由于其严重后果, 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了解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 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对于提高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从应急管理体系看, 纵向单灾种管理模式是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实行的, 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缺点, 一是部门分割, 环节脱离, 缺乏统一指挥, 资源无法共享。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搭建指挥机构, 缺乏制度性和效用性, 不够正规严谨, 无法保证有效指挥。二是资源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的浪费, 紧缺,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有些服务设施只需建立一个就可以供多个部门共同使用, 可是, 在许多部门, “同构”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 资源利用效率严重低下。三是部门分工过于明确, 对各种灾害的研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分头进行, 这样各管各的, 不能对灾害的总体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 造成有关部门人员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职责, 整体优势就无法形成, 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不能及时、有效。
(二) 缺乏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机制, 是避免和减少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基础。但是, 从中国城市监测预警机制上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 中国由于资金、政策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导致各地、各市疾病监测预防部门建设参差不齐, 除了一些大型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如非典型肺炎、肺结核、艾滋病等部门已经建设好以外, 其他一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积累, 如人群的健康状况、人群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情况等数据库部门的建立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规范的建设标准。第二, 网络建设不够到位,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也不完善, 很多种类的信息都没收集, 网络覆盖面也并没有全部达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要求。虽然中国目前对一些传染病的报告时限知晓率相当高, 但对甲乙丙三类传染病报告时限的平均知晓率只有45.9%, 对于一些患者、症状人数突然增加需要上报的正确认知率平均只有64%[2], 从而降低了信息识别能力, 容易导致错报、漏报、迟报, 所以, 一些信息的常规收集对于完善监测网络做出早期预警,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损害是非常重要的。
(三) 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
尽管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支出绝对值在增加, 但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 直接导致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低下。一方面, 国家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公共卫生机构为了自身发展, 开展的病后医疗服务大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相应的会忽略预防、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因此“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就不可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面对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侵袭, 就只能是手段匮乏, 资源短缺或直接措手不及。另外, 由于受投入短缺的影响, 医疗卫生系统没有充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 如应急设备、设施、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 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时, 各种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严重不足, 从而影响了医疗救援效果。
(四) 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从应急队伍建设上看, 一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救治队伍。在中国, 应急处置的必要设施在很多的医疗机构都是不具备的, 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严重缺乏, 这些都导致了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不能有效地实施。二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 这就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前我们都不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 只有当事件发生时我们才采取措施去救援, 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很大的伤亡和损失。三是培训和演练力度不够。提高卫生专业人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普及预案的途径和有力保障是培训和演练。据哈尔滨市卫生局近三年的培训情况调查发现, 虽然每个单位均组织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 但是并不是所有成员都有参加培训, 参加过各种培训的有83人 (141人次) , 培训率为69.7%, 但是参加过突发事件的相关培训的只有17人 (18人次) , 培训率为14.3%, 只有1人参加过两次突发事件培训[3]。突发事件相关培训的时间多集中在SARS暴发时期, 过后有弱化的趋势, 并没有形成常规而纳入日常工作当中。
三、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一)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决策能力。一是建立统一的指挥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我们应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专门负责对其辖区范围紧急事件的预测及重大事件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以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现场控制, 建立先进的装备设施。健全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机制。二是建立高效运行的救治、控制体系, 准确透明的信息接收体系。制定预防、控制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 保证信息灵敏、通畅, 能及时的接收有关信息。三是建立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和准确透明的信息发布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掌握疫情信息, 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关信息及时发布。四是建立有效运行的检测、预防、监督体系, 储备充足的物资保障体系, 刚性保障的法律体系, 科学先进的评估体系。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预防, 在事件还处在孕育期时就将其消灭。并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以此来提高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造成重大损失, 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二) 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
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主要是指网络直报信息监测, 包括常规疫情监测 (包括零病例报告监测) , 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相关症候群监测 (含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 社会人群的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 (含病例或疑似病例监测) , 群众和各类新闻媒体投诉举报监测, 污染性健康危害、中毒事件监测, 监测人群的社会、经济、人口、地理、气象学基本情况。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定监测计划, 设立监测点与建立监测网络, 组织培训, 统一监测方法, 实施监测与监测质量控制, 定期检查与督导, 总结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主要是指公众所面临的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及其所可能持续的时间情况, 疾病威胁和健康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病因或可能原因, 社会环境和公众对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因素的协同效应及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可控制程度,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资源、适应程度, 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资料收集与分类汇总处理, 选择分析与预测的公共卫生事件类别、病种, 选择正确的分析预测方法, 对预测预警与论证评估进行正确的分析, 总结并上报预测预警, 进行预测预警的报告。
(三) 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中国的科研技术投入,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 各方面的发展不足, 所以对公共卫生领域科研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这导致对一些疾病缺乏研究, 当突发传染病发生时, 由于对疾病的研究少, 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才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加强对科研技术的投入是迫在眉睫。二是加强对人才建设投入, 人乃是国之根本, 中国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既懂医又懂防, 才能让中国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构投入, 包括预防机构, 医疗机构, 应急机构, 法律机构, 将这些机构建设得更加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而是依靠团体, 将这些机构团体的能力建设得更加庞大有力量, 那么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我们就更有能力面对和应付。四是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毫无意料的, 当它突然发生时, 要想快速控制, 我们只有靠公共设施, 因为它方便、快速、简单。所以加大对公共设施这一块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应急队伍。专业应急队伍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心力量, 专业应急队伍应该由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队伍负责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清晰地防治;有了一支常备不懈、配套齐全、装备优良、反应灵敏、技术过硬、机动敏捷的现代化卫生应急快速反应队伍, 即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就可以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 快速反应, 迅速行动, 制定并执行有关的策略和步骤;监督有关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对全面的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 一次性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损失。2012年卫生部通知提出组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卫生应急队伍、不明原因疾病卫生应急队伍、重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队伍、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队伍;已组建的国家级救灾防病医疗与卫生防疫应急队伍和反恐怖医学救援队也要及时更新、完善。卫生部按照分类组队、常备不懈、技术精湛、设备齐全、平急结合、机动灵活的原则, 为形成医疗和公共卫生处置之间同步协调运行的卫生应急支援体系, 指派和委托相应单位组建起由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 覆盖相关专业, 达到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各种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也在不断的产生, 给社会安定与公众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刻不容缓。在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基础上, 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应急管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褚发军, 冉陆, 马莉, 林羡华.2008—2010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4) .
[2]刘清伟, 吴群红, 郝艳华, 等.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信息监测网络建设现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 :98-100.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公共环境管理05-23
公共环境政策评估07-28
公共环境整治保护10-30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论文09-24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论文09-10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05-16
景观环境的公共性研究11-02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08-25
公共卫生管理09-30
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