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环境管理

2024-05-23

公共环境管理(通用12篇)

公共环境管理 篇1

这是一本打开就放不下的书, 图文并茂, 近距离的了解什么是公共环境设施与设计。但是细读下来, 还有更深的内容。钟蕾和罗京艳撰写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为主题, 以对公共环境的众多设施如何更美更宜居更和谐为切入点, 把当代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做了一个系统而全面、扎实而深入的描述。特别是本书的描述建立在理论和调研两个互补又互相依存的框架内, 从而使人们对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首先, 这个了解是建立在理论的细致梳理之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用多达百分之六十的篇幅, 言简意赅的叙述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朴实无华的书写了公共环境设施的“自然生态”属性, 亲和热情的介绍了环境设施的“人文性”, 求索严谨的论证了设施与“城市地域”的密切关系, 并把“人性化设计”和“设计的构成要素”清晰阐释出来。于是, 全书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上述的叙述又是建立在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历史归纳与中外比较之中, 并格外重视中外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上的社会理念, 由于“审美”的不同, 形成不同的设计体系。因此, 这一部分的理论抒写,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更把集合中外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优长, 放在当代性的视野中间。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本书的作者所强调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念, 既讲究中国式的“整体意境”, 又重视西方的“在秩序中表达个性”。他们认为:环境与人是公共设施设计的核心, “健全”、“个性”、“人文关怀”和“关照历史文脉”是今天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着眼点, 而与自然, 与社会, 与经济, 与城市各方面的“和谐”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艺术的全过程。显然,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 不是一般的城市设计的专业著作, 而是一部反映着中国当代关于公共环境设施领域里的较高层次的理论总结, 并且是集工程、研究、教学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人文学术作品。

由于本书的叙述语言和设计语言是在既要学术性又要大众性的维度之中, 所以它也是一部深入又生动的讲述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具有科普特征的著作。这是应当提倡的。学术专著要以一定的高度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还要以科学的热情活跃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当年裴文中教授的《北京猿人》就是科研与科普的结合,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青年。今天城市发展快速而高效, 公共设施设计急需深度普及, 这既是城市文化的需要, 也是提高城市市民宜居素养的需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从一开始就把调研与撰写结合起来, 力求系统全面。这就表现出它的知识的综合性, 阐述的明确性和介绍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科学性, 并把文化的审美贯穿到全书。可以说, 每个生活在公共环境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著作, 以提高我们对公共环境的认识, 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理解, 和城市建设者、设计者一道去维护城市环境的绿色发展。

其次, 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了解还是建立在实践的调研中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 有两章关于天津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调查报告。以详尽的数据, 尤其是对设施细节的有层次又有序列的记录, 把天津近年来的公共设施建设实践收入到研究成果之中。同时配以图片, 使全书尤其是调查报告栩栩如生。由于调研是为理论的梳理做前导, 而且以此为典型事例, 让全书具有全局的概括意义。所以, 这一部分的叙述一方面举一反三, 另一方面注重特点的示范力量。例如, 调研突出了天津地域特色。古文化街的明清韵味, 五大道的域外风情和滨海新区的中国当代神采, 都被作者凸现出来, 并阐释了环境特点和公共设施设计的互相依托关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审美既是当代国际的, 又是发掘历史传统的。把天津的中外交汇, 个性共存, 河海通津, 近代绚丽等等, 从公共设施的文化表现上一一调查分析出来。同时, 指出不足, 提出更为妥贴完善的设计举措, 这些既前瞻又可操作的建议, 和本书的理论阐述相互印证。使《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城市建设者、城市管理者, 尤其是城市的环卫职工, 大家都亲切称之为“城市的美容师”。看了钟蕾和罗京艳撰写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这本书后, 我的脑海忽然蹦出了一个“城市理论美容师”的称呼, 并想把它刻成铭牌, 送给这个团队, 以及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

城市在发展, 对公共环境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人们面对快速变化的城市, 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绚丽, 总是在获得某种满意的同时, 还需要人文的浸润和精神的提升。这种浸润和提升是可以表现在载体上的, 像琳琅满目的城市公共设施, 大到立体交通的道桥, 小到街巷两侧的垃圾桶指示牌, 无不折射着某种惠民的思考, 而且其中的舒适方便, 甚至雄浑和巧妙, 都无不注入着精神的伟力和美的魅力, 无不体现着公共设施设计者、实施者的拳拳心灵和辛勤的奉献。居民从中也会享受着情感和爱心的抚慰。而这些, 关乎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关乎着城市的发展内涵。

当然, 这一切来源于参加城市美容的人们, 而理论美容的努力, 使城市环境建设有了深入, 有了悠远, 有了隽永。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作为一部有理论构架, 有周密调研的专著, 必定会在中国城市快速又高效发展中, 起到良好而理性的助推作用。希望本书的作者再接再厉, 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理论在铺了这块基石的基础上, 把“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理论美容, 推向更高层面。

书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作者:钟蕾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1日

公共环境管理 篇2

公共管理的公共利益是怎么样的?恐怕我们这些没学过公共管理的人士是完全不懂的了,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相关论文,看一看懂不懂吧!

论文1:浅析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共享的特征,在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所以如何实现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对公共利益的研究是公共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前,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含义及特点的界定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关系

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特点

(一)公共利益

要区分公共利益之前,我们首先对利益做一个简单的界定。

利益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不使用我们的利益,但是拥有利益却是每个人的权力。

第一,利益的需求具有普遍性。

利益的需求因人而异,但是每个人相同的是都会有利益的诉求。

不分性别、年龄或者高低贵贱,在这个各方面伟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利益。

第二,利益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不管是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在这一方面具有客观存在性。

第三,利益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的,比如生存和生活。

第四,相对于主体来说,利益算是客体,但是在需求上与主体是具有一致性的。

公共利益我们可以看成两部分进行理解,它主要包括了公共和利益两方面内容。

由于公共这个含义比较难以理解,从而促使公共利益研究比较难以做出比较明确的界定。

第一,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即全体社会人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复杂。

通常来讲,利益和需求之间是有着相应的关系的,个人利益的简单加总并不构成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也不一定会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比如,公共广场、公共汽车以及公共环境等,彰显的并非是单个人的诉求,而是尽量做到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利益带来的好处,因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所显著的区别就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第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共享性,即建立在社会会上的每个人对自己应该享受的公共利益平等索取的基础上。

尽量使社会上的每个人平等的享受公共利益,但是也并不排除公共利益在实际的分享中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把社区看成是一个公共场所,社区的居民在社区中所享受到的可以当作是公共利益,但是份额可能会不一样,可能会多一点,可能会少一点,不会实现绝对的公平。

即便是某些居民已经在这个社区里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所分享得到的利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想解决这种冲突,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众不均,应对其中的差额进行控制,避免份额继续扩大,尽量追求公正平等。

二是在分配的过程中,若发生拥挤,可以采用收费的方式保证公平分配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力量,既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也少不了道德观念的制约,再加上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在公共领域的辅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为人民群众多谋社会利益。

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和社会性质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个过程由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参与,共同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就充当着主体的作用,而政府在这其中处在一个统筹全局的领导地位,利用各种法规和权利影响着公共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公共管理的进程不断前进,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轻微的变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将由政府一方转移到非政府一方。

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的主体所做的努力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障,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政策指导。

在公共管理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毕竟群众才是公共利益的最终享有者,政策的制定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相关方经常会在某些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影响整个大局的实现。

而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起一个主导大局的作用,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从公共利益出发,避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的局面。

关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公共管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利益应该是公共管理需要最为核心的目标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来源

人们的行为是具有一定的利益性和导向性的,更通俗的一点说就是和经济人的假设是类似的,人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也就是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一个过程,没有利益,价值无从谈起,换言之,没有利益,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对公共事务管理就应当实现公共的利益,不能单纯管理而不顾公共的利益,那样公共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从何体现呢?

(二)公共利益决定公共管理的形式

上面我们说过,人们对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是物质的,即外在需要,一方面是精神层面上的,即内在需要,即便可能不被每个人都意识到,但也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力求满足两方面的需求。

但是公共利益又不是受每个人的意愿左右的,公共管理也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政府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

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时候,保障公共利益实现自身职能。

但是,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个人一般会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共利益采取漠视的态度。

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此时就应该试图协调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就应该时刻牢记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一)公共利益的考量标准不全是依据需求者数目

在进行公共利益的决定时,如果所有人的趋向都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大众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的体现。

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对公共利益的趋同,大家一致需求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容易使人们在公共管理领域作出决策。

但是当人们的利益存在分歧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公共利益,或者说是否大多数人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事实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

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这种公共利益被多少人需要。

被大多数人需要或认可的自然是具有共享性的社会利益。

但是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并不是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利益,可能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的分享性,这同样可以称之为公共利益。

二是这部分利益可能只有少数人需要,但是却对多数人产生影响,他可能由于这少部分人的接受而是其余的大部分人不得不被动接受,通过合法程序实现。

公共利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更不能以人数的多寡。

其实,公共利益的决定性特征应该是,这种利益是否具有分享性,能否通过分享性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可,并创造福利。

(二)公共利益的领域不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

传统观念认为,公共利益表现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所选取后者时所做的抉择,即公共利益其实和国家层面的利益是一样的,这样的说法就减少了各种层次的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之间的冲突。

然而,社会分享性中的“社会”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层级性的。

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理念 篇3

[关键词] 城市 视觉传导 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是指城市环境中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生活、文化、起居娱乐、商业、交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

一、公共设施普遍缺失问题

在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街区和各类公共活动场所,我们都可以感知到用于公共场所作为视觉识别和导引的城市公共设施还十分匮乏,欠缺大量高水准的、艺术人性化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应用设施。

就石家庄市来看,自上世纪末以来,在公共视觉识别和传导系统的建设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并在视觉应用设计上开始讲究起来,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但就该设计和应用领域进一步的人性化、艺术空间化和公共传导化要求而言,还处在初始性的探索和推广阶段。其问题突出的反映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城市公共设施和视觉传导的功能与设计价值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解与认识。第二,缺乏设计的美学意识并忽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将其看做是工程设计之外和之后的小事情或作为可有可无的事项。第三,较多地注重单位性质及其外事部门的视觉导引的设置而往往忽略和轻视了和对社会公共场所设施的人性化与公益性建设。第四,较多注重经济实体或直接进行商业活动的单位及其商业广告性质的视觉标示物空间的视觉导引的设置,而大都忽略了非商业化的公共性视觉传导系统的建设。

二、确立公共设施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理念

我们的城市化建设迫切要求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在功能、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符合当代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产交往的需求并能够融入到特定的城市环境及其审美文化之中,成为它们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具体说就是城市的公共设施中,无论是公共建筑、照明、道路、桥梁、车辆、通讯、标志物、绿化,还是公共卫生或安全设施、健身娱乐或休闲设施以及整体的公共空间环境,都不能缺失合理的和具有公益特性的设计与视觉传导规划。因为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化设计是实现城市生活和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和效率化运作的基本保障。

同时,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系统,在视觉的“标识”意义和文化的“符号”意义方面又都同时承担着双重的角色和作用。一方面,公共设施作为视觉化的传导标识而存在,具有帮助人们对于具体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性等进行有效的指引和识别作用,同时也提供给人们对活动于其间的环境形态及功能作用的直接认知和帮助;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性的符号而存在,在提供给人们以某种感性形式的基础上去显露它们背后蕴含着的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韵,体现着本土文化的装饰性和意象性,其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品质。成为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揭示其内在的文化脉络与时代风格的符号。成功而有效的“城市设施”的视觉传导设计必然构成城市环境中不同时期的公共性功能设计和公共性文化理念的复合体。它们在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把艺术和文化最为生活化地融入到我们的任何一个社区、公园、剧场、博物馆、医院、商厦、学校、公司、车站。

再者,欲要提升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传导系统,我们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视觉传导系统的认识和制度方面纳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法规之中,使之与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及公共设施的建设整合配套,并实施长期而细致的专业化建设与管理。使之在起到既定的社会公益性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和采纳优秀的工业设计家和艺术家的成功方案,并通过政府权力去组织有能力的厂家进行竞标和生产。使尽可能完美的各类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公共视觉传导系统和其他城市家具系列的设计美、材质美、工艺美等的社会公共效应。

三、确立公共设施的人为本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石家庄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步开始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并开始通过开放公园、修建主题公园、街心广场、休闲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道路、桥梁、通讯、标志物等方面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但这距离一个大都市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范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还仅仅停留在城市设施建设的表面,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我们是否把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及现代人三者的关系上,是否将公共空间、行事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作为了具体的探求对象。

我们知道,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起着理顺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笔者认为,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性化方面加以考虑,这里的人性化设计即是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了解人的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意识,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地域性和文化性等方面,因此,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而除了设施本身要求符合人体工程的功能性因素外,由于人性化的表现众多,所以其他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因素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例如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可变因素:自然环境、人文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自然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理顺自然环境与公共设施的关系,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比如我们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燥,公共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厚泽温润质感的木材,且冬季时间相对较长,视觉色彩较单调,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使为紧张生活所累的人们在漫漫寒冬也可以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

2.地域人文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基因。因此公共设施的存在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风土人情的解读。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必然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它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的显现,体现着本土文化的意象性,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品质。另一方面,公共设施直接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进行公共設施的设计与建设时要尊重当地建筑的风格,从中抽取出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去。

3.人的因素

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社区垃圾箱的开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于人们抛掷废物,箱体太小则又会使污物外露,太大则不雅观又孳生蚊蝇,同时还要考虑防漏雨措施以及便于清洁工人清理等等。再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等等,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总之,尊重使用者,“以人为本”是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我们在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与规划中,应按“人——公共设施——人”的顺序对我们的“城市家具”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研究人与公共设施及环境关系的行为心理,在其功能中寻找最适合环境的平衡点,使公共设施系统同时具有功能、公共文化、游憩、生态等多种功能,而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建造大广场、大草坪。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公共环境管理 篇4

一、《公共管理导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

欧文·休斯分5个部分共14章内容,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其具体内容及观点如下:

1、新范式的提出与成长

阐述了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这两种竞争性理论。欧文·休斯指出, 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凸显其弊端,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判。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与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得到应用。因此, 作者认为建立在新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且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

2、新范式下公共部门角色转变

探讨了政府角色的变化。这部分论述了公共企业作用的下降与政府公共政策模式。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公共部门几乎承担了全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政府应该“掌舵”而非“划桨”, 监督供应而非直接生产。在这种形势下, 原先代替政府承担大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职责的公共企业地位受到冲击, 数量急剧减少。因此,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公共部门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公共物品唯一的提供者, 应通过民营化手段越来越多的依靠私营部门力量实现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3、新范式下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更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在战略规划与管理方面, 新范式关注组织长远战略, 清晰描述组织目标。在人事和绩效管理方面, 打破行政官员终身任职, 采用灵活的人事制度且注重工作绩效考核, 而非简单执行指令。财政管理方面, 不仅注重资金投入, 且考察资金实际利用情况和产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政府不再只关注部门内部运行, 开始处理与外部政策团体、利益集团、公民组织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环境尽管与发起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差别, 但发展中国家却也采取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手段。总之, 新公共管理范式注重外部环境变化, 强调管理应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更加注重结果和产出而不只是过程和投入。

4、新范式下责任划分

探讨责任问题。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政治与行政严格分离, 行政作为纯粹的工具,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只需执行命令, 无需承担责任和风险, 且这些责任与风险被认为是由民选官员来承担。在新范式下,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再只执行命令、遵守规则, 而以顾客为中心, 提高回应性, 承担更多的责任。

5、新范式面临的批评

考察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尽管新公共管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抨击, 但作者认为, 传统行政范式已经过时, 并被新公共管理范式所取代。

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争论

欧文·休斯通过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比分析指出, 当前政府管理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形式上已发生深刻变革, 但学界对此却存在着争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公共管理是典范变迁吗?

学界普遍认为, “典范”的现代用法源自托马斯·库恩 (1970)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论述。针对“典范”概念的理解致使学者们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成为一种新范式且是否已发生了范式变迁存在着激烈争论。一部分学者否认公共管理发生了“典范革命”, 正如林恩 (1997) 所说, “我们所使用的托马斯·库恩的典范的最初定义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能够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从业共同体提供典型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理论成果。如果我们以此定义为依据就会发现, 世界各地改革模式的变化强烈地表明并没有出现新的典范。”其他的学者如胡德 (1995)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等也认同林恩的说法。

与此相反, 欧文·休斯 (2003) 指出, 尽管“典范”的现代用法源于库恩, 但库恩并没有给典范以明确的界定, 那种认为“典范”是某个领域内所有从业者普遍达成的一种一致性准则体系的观点是对库恩的误解。典范不需要所有从业者的一致性, 在同一领域, 经常会出现竞争性典范。所以, 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 就存在着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两种竞争性典范,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理论基础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之上, 而新公共管理则以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支撑。 (2) 关注重点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强调遵守规则, 重视过程, 新公共管理则关注结果, 主张以顾客为中心。 (3) 管理手段不同。传统范式主要依靠官僚制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 新公共管理则更多引入市场化手段。

2、新公共管理是一场全球化运动吗?

对一些国家的调查“表明, 意义重大的政府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因此一部分学者如汤普森 (1997) 认为, 新公共管理“是一个世界性变革, 因为它是一种几乎影响全球每个角落的重大变革的标志”。

然而, 作为首次使用“新公共管理”提法的学者, 胡德 (1995) 对这一波及全球的改革浪潮采取审慎态度, 并反对全球性典范的观点。理由有三:第一, “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失效并不必然表明任何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即使旧模式行将消失”。第二, “一种新的全球性典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当前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是对非常独特的和典型地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地方政治议程的回应”。第三, 公共管理改革议程“在过去一二十年是否足够稳定并被视为一套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此外,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认为, 不同国家推行变革的方式不同, 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全球性运动。按照这种逻辑, 反对把新公共管理改革看做是一场全球化运动的学者认为, 既然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全球性典范, 那么各个国家应该在相同时机采用相同策略推进改革。

欧文·休斯则通过对不同国家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整合得出, 尽管改革时机和策略存在差异, 但他们基本上采用了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战略, 即“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这些改革寻求市场取向的、竞争性的方法替代传统的、规则取向的、威权主义的方法”。

3、新公共管理下民主和公平价值弱化了吗?

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个重要批评就是它违背了民主原则, 因为有人认为民主需要官僚制。林恩 (2001) 认为:“民主需要法律规则, 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 维护公平, 以及受法律和司法机构控制的非常胜任的官僚队伍......”。照此说法, 民主价值需要以官僚制为组织形式保证实现。欧文·休斯指出, 过度官僚制甚至会剥夺公民和政治家的权力, 一方面公民在与拥有绝对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官僚机构接触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 很难对行政机构施加影响, 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官僚机构本身的专业优势, 政治家在决策时往往被官僚机构所“俘获”, 制定有利于该部门利益的决策。

一些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偏离了作为公共管理基础的公平价值。例如, 特芮 (1999) 指出, “我们必须经常提醒新公共管理的拥护者, 当经济和效率是重要的价值考量时, 决不能忽视回应性、公平性、代表性和法治在美国宪法民主中的崇高地位......”。对此, 欧文·休斯认为, 目前的公共管理关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只要该项目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 新公共管理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并不影响公平价值的实现;同时, 他还指出, 把公平看成是传统公共行政所固有的、在过去或现在的目标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4、新公共管理中的责任缺失了吗?

这里的责任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指政治家承担的政治责任, 另一方面指政府机构承担的公共责任。新范式的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削弱了政治家和公共部门的责任, 造成责任缺失。具体表现在: (1) 新范式式要求公共管理者放弃价值中立原则, 不再简单执行指令, 遵从规则, 而应主动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回应性。这样一来, 公共管理者负更多责任, 政治家则负较少责任。 (2) 新公共管理变革主要引入市场化和民营化手段把政府部分职责外包给私营部门, 降低了政府公共责任。对上述批评, 欧文·休斯认为,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运用也许会带来潜在的责任问题, 但在责任问题上需要进行比较。传统范式提供的政治责任是间接的、无法令人满意的, 而且从结果来看, 其管理责任也相当糟糕。新公共管理直接对顾客负责, 具有更强的回应力, 其结果也是透明的。这也许意味着政治责任某种程度的减弱, 但其影响有限。政治责任任何程度的减弱都可以被管理责任的改进所抵消。”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者认为由于新公共管理本身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上的缺陷, 使其很难成为一种典范, 更不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下去。欧文·休斯对此进行了反驳, 坚持认为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并将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公共事业和私营事业的管理, 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都是相同的”, 所以在“重要的方面”, 批评者认为, 在公共部门运用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工具必然导致政府公共性丧失以及政府责任等价值弱化。然而,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与不足, 新范式在其运用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但它也确实改善了政府绩效, 使官僚组织与公共管理者更具回应力,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 从公共行政发展历史来看, 各种理论流派或范式都是在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之间的天平上摇摆, 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明显的倾向管理主义, 注重效率提高;而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偏向宪政主义一端, 注重公平、正义等价值。因此, 学界的批判是拿价值主义来批判管理主义。实质上对公共部门来讲, 二者应该是共生共存, 而不是非此即彼, 公共部门既要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又要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面对不同的情境, 政府与公众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不一样。

总之, 在当前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压力不断加剧、社会问题和政府不可治理性不断增多, 以及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泛滥的情况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尽管在实践过程中伴随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改革政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Hood Christopher.Contemporary public management:a new global paradigm[J].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995, 10 (2) .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关系 篇5

由于视角的不同,故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强调它的公共性和政治性即政治取向:有的认为它是类似于私人部门的一种管理行为即注重其管理取向:另外一些人则突出公共管理中主权、机构和规制的重要性即法律取向。

有关公共管理的内涵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依然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即便不能包含在行政管理中,最起码也是与公共行政并行的一种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的情况下,行政管理已无法涵盖公共管理的全部内容,公共管理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其它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

它们共同从事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活动,而通常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内对外(主要是对内)相关活动的管理。

因此公共管理范畴已超出了行政管理范畴。

综合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的状况,我们认为。

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与其它公共组织一起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处理公共事务的开放式的管理活动,是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完善。

具有三方面的主要特征:(1)在管理主体上。

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同时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如: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2)在管理范围上。

除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处理公共事务外,突出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这不仅取决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背景,同时也与政治体制特征相适应:(3)在管理对象上,不仅包括政府及其它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实践对象,同时还包括政府及其它公共组织的内部组织行为管理。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所谓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为了解决某种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和建立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行为依据而对方针、准则、规范等进行选择的一种社会行为。

政策是要经由政治系统的,因此,政策是政治的产物。

而政治的本质特征就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对资源和价值的整合与分配。

为此。

发挥调控与分配的政策也必然带有这个本质特征。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政策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多重规定的社会本质,这一本质性的界定规定了政策的公共性,涉及到了政策的主体、机制、利益、价值、环境、导向等多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的质量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人们对政策的认同也就缘于政策与其利益的契合程少支,当公共政策与其自身利益一致时,就会支持公共政策的执行,反之。

则对公共政策产生抵触。

但是。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就不可避免的在增加一些人的利益时,必然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这就需要制订的公共政策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只有绝大多数人在心理情感上接受了该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同。

同时,还要对利益受到损害的利益团体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救助,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宽慰,才能确保政策自身的合理性。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从而减少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反映了国家意志,只有体现民意,反映民情的政策才能被社会公众接受、认同、支持。

才能树立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通过举行听证会。

电子政务等让民众参与政策制定。

其次,建立政策执行的专家咨询制度,如决策的特尔斐法,集思广益,减少重大决策失误,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

最后。

政策应具有稳定性。

这样才能保障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政策的出台应考虑执行的可操作性和正确性,反复修改和变更将降低政策在公众心日中的地位,失去对政策的信任,不利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前些年,某市出台了出租车整顿政策,政策的出台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在执行过程中漏洞百出,伤害了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出现了出租车司机集体上访,政府反复修改政策,使得政策前后冲突,无法连续的执行下去,整个城市出租车停运,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

政府不得不放弃该项政策,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在政策的执行中应该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公共管理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反馈

1 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对干部的评价考察要全面,把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对干部的任用、提拔不仅要考察其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更要考察其思想道德品质、群众基础、政治立场。

加强考核制度的民主性,实行干部任用公示制。

另一方面,将干部的任用提拔等权力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执行,从而避免各级干部只对顶头上司自直接服从,置公共政策与人民利益于不顾的现象发生。

2 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第一,建立信息公开制,加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改变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的不对称将阻碍政策执行中的信息通道,防止政策执行中的“暗箱操作”,实行“阳光政策”,如:通过举行政策制定的听证会、电子政务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各种公共政策的执行并实施监督;第二,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改变监督结构双重领导的局面。

将监督机构直接垂直于上级监督机关领导,从同级党委和政府中脱离出来。

监督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提拔、任用等不受同级党委和政府管辖,将这些权利交于国家,以确保其地位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其强有力的监督力度;第三,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对政策执行进行公众监督,推行民主监督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用法律作为其有力的后盾,确保民众监督体制的有效运行和起到应有的作用:第四。

建立政策执行问责制,对政策执行失败产生重大影响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 提高执政能力是基础。

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判断形势能力的提高。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提高。

应对复杂形势能力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总揽全局能力的提高。

实质是提高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公共服务观念创新,依法行政。

加强法制建设,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在政策执行中。

以责任、平等、依法、服务的理念为导向,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为政策的有效科学、人性化执行创建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4 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是保障。

首先,应加大对政策执行者的培训,既包括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的培训,还应涉及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将这种培训与其工资、福利、奖惩、提拔等相挂钩,

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质量和起到应有的效果,确实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自身素质。

其次,应树立政策执行者的法制观念、服务理念,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执行者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做到问政于民、决策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

最后,加强政策执行者意志品质建设,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的毅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公共政策执行者。

5 建立政策执行反馈机制。

对已经执行了的政策实行反馈,以便及时改正和完善政策,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政策。

6 公共管理体制的完善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所谓的管理对象――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或以本集团、本部门的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所服务的广大的人民的生命、生存、生活、权利和利益为本,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好他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利益问题,关系他们的疾苦,想他们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苦他们之所苦,乐他们之所乐,那么我们管理的社会则是一个民乐、民享、民爱、民有、民建的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达到和谐,才能使完善的政策得以完整的贯彻和执行。

也才能下情上达,中央的政策到下面才不会走样。

同时,以人为本也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家园、建设祖国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人为本更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性。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政策的执行不仅对政策本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行、管理、发展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关系到社会生活、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在和谐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

对政策的有效执行更应该被放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个时期的政策价值目标的生成基础是科学管理理念,核心与终极追求均指向效率。

强调效率固然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能力,但公共行政的本质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石,强调追求公民权利、社会公正、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的。

因此,以效率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只会引导人们关注达成既定目的之手段,而忽视了对目的本身的关注。

以效率为中心,势必会忽视行政的民主责任。

然而。

公共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公平与正义,即这种服务应惠及所有社会成员而不是把效率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证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干预以前更高。

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

但政府决策往往不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府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于是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公共行动对社会的作用是“负效应”而不是“正效应”?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有缺陷的部门?我们应该怎样在管理上弥补这些缺陷?为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布坎南对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及其根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补救这种“失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总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

表面上看,公共管理起着贯彻公共政策的作用,但是。

如果公共管理体制不完善,无论多么好的政策都会得不到完整和很好贯彻。

反之,如果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不科学,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共管理体制下所做出的行为都不会为人民、为社会造福。

所以,要管理一个社会和部门,不仅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符合人民利益的公共政策,而且,必须同时有一个完善的公共管理体制。

这样二者才能相得益彰。

二者良性互动时,才能形成一个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和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社会。

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2】

摘 要:公共政策作为现代政府输出的主要产品,对社会的有序运行有重大意义。

公共政策的稳定可以维护目前的社会稳定状态,但是有可能造成社会缺乏活力,使之处于僵滞状态。

政策变动可以为社会注入活力,但可能诱发社会动荡。

理清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对社会的繁荣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章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对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进行辨析,以求在政策稳定与政策变动间建立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政策稳定;政策变动

公共政策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基本纽带,是为处理特定社会事务,由不同行为者所采取的一种有目的的政府行为的过程。

寻求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平衡,有助于社会良性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究政策稳定与变动关系的契机。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解读

教育是民生之基,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热切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环境管理 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执行;障碍因素;对策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公共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及事业单位等非盈利型组织,主要是政府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等理论与方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行为过程。

一、公共政策的执行含义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后, 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本质上是遵循公共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执行主体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而言,公共政策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替代执行。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存在冲突时, 执行者就会对原政策进行改造或变造, 衍生出一种看似和原政策一致但实际相背离的“新政策”, 来替代原有政策。导致公共政策失效,降低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二)选择性执行。某些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都要从对自己有利或无害的角度去理解、去执行,根据地方获利大小任意割舍中央下发的各项公共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有用有利的政策内容,就传达、贯彻执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无用无利的政策,就不贯彻、不执行,这样的政策执行方法使国家政策部分内容得不到执行,政策精神得不到切实贯彻,无法实现政策利益的最大化。

(三)机械式执行。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机械地落实政策, 这种执行表现为忽略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与客观环境条件,对相关问题不能因时、因事、因地做出具体分析,照搬其他地区、部门或行业的政策;忽略公共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照搬过时的公共政策;无视公共事务的时效性,面对亟须解决的公共事务问题因坐等上级政策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三、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障碍性因素分析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执行中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一个因素所造成的,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本身的缺陷

在公共管理中, 许多政策执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这与政策本身的是否科学合理也有很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果理论中, 内因是根本, 外因是动力,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同样, 在公共管理中, 许多政策执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这与政策本身的是否科学合理也有很大关系。因此, 一个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稳定性及持续性。

(二)体制方面的因素

从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上看,长期以来的经验决策传统,尚未完全形成科学化、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这主要表现为在政策制订、执行、评价、监督各要素之间,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整合的运行机制,政策制订还存在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决策的情况。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容许政策执行者自行“变通”的弹性幅度,加之政策高度抽象,公共政策执行者根据各自理解执行政策在所难免。

在政策评价和监督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检验标准以及专门的评价反馈渠道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导致政府执行公共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纠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统一的执行标准、地区的差异性、执行者的个性差异、科学实践经验的指导以及各种利益因素, 导致公共政策的执行出现千差万别。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因素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及其成员执行的, 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中的关键性因素。执政主体的政策水平、知识结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政治态度和对政策的态度,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不时表现出来。如何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偏离政策目标, 结合实际, 灵活地执行政策, 执行主体的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公共政策资源缺失

公共政策执行也需要充足的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执行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力资源在在质和量上的投入不足或者投入过量是政策执行困难的原因。其次,财政资源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再次是信息资源。政策执行过程是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目标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信息的不足或断裂都有可能导致政策执行过程的失控。最后是权力资源。政策执行的权力支撑是政策执行者调度人力、物力、财力的重要保障,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权力的不足不仅使其他资源难以调度,政策目标也可能因外界权力压力产生扭曲,导致政策执行的偏差。

四、解决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的对策建议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将给国家的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它不仅会损耗政策效益、削弱政策权威、消解政策目标,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障碍性因素, 确保公共政策执行的通畅。

(一)提高政策科学性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必须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对政策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估。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力求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公开化 ,让更多的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照顾最广大民众的利益要求 ,使公共政策制定能切实代表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要保证程序上的正义,尤其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集体讨论等环节。积极地接触实际情况,与目标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民众的参与及其意见的表达。

(二)健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现行公共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要本着职能明确、职责清晰、高效合理、科学有序原则健全现行的行政体制。对职能交叉的行政机构,多余的撤消,重叠的合并,减少中间层次,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信息、监督四大类机构。理顺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提供一定的自主行政空间 ,但不能发生与中央政府的抵触行为。

(三)完善政策执行的监控制度。

政策执行者作为“理性经济人”,有其自身的利益和其价值实现的需求,在执行政策时,不免带有其个人的主观偏见和感情色彩,而政策执行又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因此在政策执行时一定会涉及到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这为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控制度,即风险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整体素质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不能仅仅满足于做政策的实践者, 更应该成为政策的研究者和服务者。政策的执行机构要成为学习型机构,执行人员也应当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人员,执行者要转变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更为人性化的方法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跟踪评估和反馈。通过反馈进行目标的修正、内容的更改及方法的完善等手段改变政策的滞后现象。建立执行主体多元化的模式,扩大政策执行主体的范围, 改变由政府机关垄断政策执行权的传统,实现政府的公共权力部分地向公民社会转移, 推动政策执行主体的多元化,激发执行主体的责任心,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五)加大对公共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

政策执行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资源的投入为政策的执行注入了活力。经费是政策执行的动力,财力的投入直接影响政策的过程和效果。有了必要的财力保证,就可以为公共政策过程中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最佳组合提供条件。信息资源对政策执行同样不可缺少。要改进公共政策的传播机制,以电子政府为依托,构建一个覆盖范围广、传递及时、互动性强的信息网络系统,准确地把握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11(05)

[2]董光前.公共政策参与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3]吴锦旗,陆秋林.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08(03)

[4]朱建明.完善政府公共管理的思考[J].管理探索,2006(10)

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篇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后,在公共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公民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虽然我国在公共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性的缺失是主要存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 公共行政价值观取向偏颇

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但过于强调公共行政,就会导致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丧失,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最终导致低效率行政结果的出现。政府忽略了对改革行政活动价值追求,导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降低了行政效率,而片面追求行政绩效往往会造成虚假现象的出现。

2. 政府机制还需调节

宏观调控功能是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我国政府在实施调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在市场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失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政府失灵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一是,信息不完备,信息量过大且掌握不及时;二是,成本、收益相分离,政府活动在不受产权和利益影响下,政府对市场价格缺乏引导,资本及生产过剩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三是,自然垄断环境下,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也是公共服务的维护者,政府的供给地位有利于降低风险程度,由于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概念的缺失,在没有较好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政府经营效率低下。

二、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未来发展

公共管理是民主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主政治目标和治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性是衡量政府基本价值和活动性质的工具,在政府长远发展和目标的制定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缺失,笔者对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政府自身。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来说,其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国公共部门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遵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社会管理原则;其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要求必须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使全体人民共同受益。因此,政府要树立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保障人民主权的前提下,将公共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树立让公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并完善政府化系统运作模式。

二是,加强公民公共意识教育。公共意识要想取得应有成效,就必须将公共意识根植于公民的内心之中,培养我国公民自觉形成公共意识,自觉维护公共性,为我国真正实现民主理论提供基础。公民教育的重点,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前提下有效生活。政府要着重处理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有效关系,以培养公民健全人格为主要标准,将公共性教育贯穿于社会化教育的始终,增加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化程序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民参与的技能和要求,真正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特性,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其概念标示的是最为基本的行政理念,是整个行政体系和行政行为模式建构的出发点和原则。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因此,对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救治进行探究,也是当前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闫慧青.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D].山西大学,2007.

[2]岳云强.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J].天中学刊,2006,06:69-71.

公共环境管理 篇8

我国的公共管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一直都是政治导向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政府主导着我们国家的全面公共管理。后来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我们的公共管理转变为经济导向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在这个阶段, 许多时候国家的公共管理要让步甚至服务于经济建设, 因为那个时期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腾飞才是所有工作的重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 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公共管理就转变为我们现在的主要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起步和发展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国情和管理体系, 所以我们的管理模式虽然随着逐步吸取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有了一步步地改革和转型, 但中西方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交汇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我们的公共管理直到如今还是有着许多机械和相对滞后的地方, 需要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来给我们一些启示, 所以本文就主要探讨一下对西方政府体制产生重大变革影响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改变

1.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打破了以往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责不清。管理职能混乱的格局, 主张政府应该对自己的职责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定位, 政府只是政策的制定者, 应该把自己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规划改善民生, 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上。而不是职责不清, 一边在制定政策, 一边又要插手执行,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成本预算的超额, 而且政府俩手抓的工作方式也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增加工作成本。政府权责不明、工作没有主次、分不清具体职责, 更会造成政策建议出不好, 具体实行过程又因为导向性失误而产生各种困难。在公共管理事务中, 不是只有政府一个主体管理者, 还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和公民公共管理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机构团体, 这些都可以在政策的具体实行中作为主导来代替政府的角色, 而让政府责任权利更加单一、明晰。

2.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 行政大部分时候是以管理者为主, 而漠视忽视服务对象的。消费者不能在自己消费的过程中享受到自己花钱应该享受到的体验, 而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服务人员按照他们店内要求提供的服务, 这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社会需求。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革命改变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使得政府的公共行政不再是管制行政而转变为服务行政。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为顾客消费者呼吁, 把顾客抬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倡导人权, 呼吁政府以人为本, 让管理者尊重消费者的主权, 时刻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导向, 提高管理者的服务质量。这样的运动使得我们的管理政府从以前的自己为主任性服务转变为开始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政府, 从而产生了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3.引入竞争机制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前, 公共管理是政府一家之言的绝对行政力, 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市场强加干预, 打压扶植, 造成很多竞争者因为没有政府背景而无法正常经营。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提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的自由杠杆, 政府不能从旁干预, 要在市场天平的导向中让更多具有更优质公共服务和服务质量的私营企业加入到市场活动的竞争中来。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中, 以竞争求生存, 以竞争求发展, 大大提高我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让我们民众主体在公共服务中具有更多选择和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4.政府授权分权管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 传统的公共管理一直采用集权的管理方式, 虽然这样的统一支配管理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一些突发事件, 集权管理是不能满足民众要求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烈地批判了这样的集权背离基层民众意见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极力倡导用分权、授权的新管理办法来替代落后的集权管理, 这样才能更灵活、更高效地应对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5.强调人力资源管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前, 传统的公共管理并不重视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在人员的录用、任期和工资方面存在程序化问题, 也有很多的人员录用并不是通过公平的竞争上岗,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关系型和指派性, 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管理灵活性, 同时还对许多自身有能力的进步人士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在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 他们并没有机会获得和自身能力等价的工作。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打破了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 开始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竞争淘汰机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取消了原先的工作不变更制度, 用短期合同的方法和绩效工资制来让员工产生压力和紧张感,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原来地位超然的公务员制度发起挑战, 一是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公务员的工资, 二是打破了公务员终身不免职的旧体制, 提出要选拔出真正关心民众的人才来担当公务员的职务,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公共管理建设, 指出真正关系民生建设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

1.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主导了大部分的市场和发展领域, 这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效率,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 一旦政府占有绝对的或相对大部分的主导权, 这样的管理机制就会显得机械化、呆板化以及效率低下。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引入竞争机制来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使得公共服务管理灵活、高效、具有了生机。我国受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 在市场上和社会中也引入了竞争机制, 打破政府垄断, 大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也带来了市场的公平与繁荣。

2.借鉴国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给西方国家的并不仅是一场公共管理方面的改革和转型, 而且这场运动也从思想层面上彻底激活了西方国家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意识。我国很多时候发展管理有些因循守旧, 一成不变。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仅带给我国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作为我们求变求新的基础, 同时还带来了国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这对以国企作为主要经济重心的中国发展模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公共管理要在继续完善现有管理方式的同时, 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使其和我们的原有理念进行融合, 在此基础上求突破、求创新, 更好地实现我国公共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

3.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我国的公共管理过去是政府当家作主的领导机制, 这也属于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的集权方式, 随着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和深入,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也开始有了改变和新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 推动政府改革, 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我们政府在新的转型中不再单单是我们国家的领导者, 更是我们民众的服务人, 政府要以更好的服务人民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心。过去的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大事小事包揽, 造成权责不清, 事情重叠杂乱, 行政管理更是混乱, 也更谈不上实在地服务人民。我们要在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得到启示:政府应该还权于社会和普通民众, 以更好地为人民创造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政府实践,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管理的职责, 实现我国公共管理的巨大转变和成功。

西方国家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了许多政府管理实践中创新和后现代意义的理论基础, 这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在应用到我国的具体公共管理改革中时, 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国情。对这些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加以分析、选择、取其精华的影响来发展自身。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从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影响中学习和吸收利于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成功经验, 进而成功地推动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

摘要:我国的公共管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段较长却衍变缓慢的发展历程, 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新视角、新体验的冲击, 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我国的公共管理实际, 我们来研究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我国公共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第八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唐兴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公共环境管理 篇9

当造型元素相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整体、亲密, 即亲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

(一) 相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前者是指构成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元素的相同、图形的相同、造型的相同、体量的相同, 这些相同会使公共艺术作品易于形成调和的秩序感, 产生公共艺术作品的数学构成美感;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与公共环境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的相同。这些相同因素会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具有良好的整体感, 使作品显得和谐、统一, 使公共环境的艺术效果便于控制, 也会使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亲密程度增加。

(二) 相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也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前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造型元素的重复使用。由于构成作品的造型元素的体量不同, 公共艺术作品中各个造型元素之间的关系显然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类比为同一个模样下的不同年龄阶段, 长相一致但身体有一定差异。这种情况相同程度大于变化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和谐统一占据主导, 差异变化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联系紧密而灵活多变。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的相同部分的比较, 它们之间的造型元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能保持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同时不使整个空间艺术氛围显得单调。

当造型元素相似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相对整体、相对亲密。亲密距离相对小于实际距离, 它随着相似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越相似亲密距离就越近。

(一) 相似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也把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类比为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多胞胎兄弟。这呈现的是多胞胎兄弟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 但由于遗传的关系相似, 对于同一环境下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这种现象, 其关系表现往往密切。这对所构成的作品来说, 既能统一又能调和。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多胞胎兄弟脱离大家庭成立小家庭, 部分多胞胎兄弟还生活在大家庭中。这种小家庭与大家庭的关系就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关系, 二者关系亲密且有变化。当然, 这种情况的组合往往包含一定的从属关系, 它表现出的是“小家庭”为“大家庭”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是公共艺术作品要满足公共环境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二) 相似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在一个家庭下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亲兄弟们。这种情况变化程度大于相似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变化占据主导, 统一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富有变化而不失整体。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兄弟建立的小家庭与分家后的大家庭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的是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造型既有变化又有联系, 整体来说变化大于统一, 这种变化既能满足公共艺术作品的需要又能满足公共环境的需要, 二者关系并不脱离。

当造型元素不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散乱、疏远, 即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一) 不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 如果当其构成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造型、相同体量时, 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关系。这种联系关系体现在体量、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它们可以对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使公共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便于控制与利用, 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与整体环境相处和谐。当然, 这种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最富有活力, 但是由于统一的造型元素几乎没有, 只能依靠尺寸大小上、材料肌理上、色彩调和上、文化精神上因素进行调和, 这样的作品在整个环境中往往显得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因此在设计中艺术家与设计师要注意在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因素的应用, 来把握控制与利用这个情况亲密的程度, 做到公共艺术作品为公共环境服务, 为大众服务。

(二) 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这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可以在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对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不同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以达到艺术家或设计师所需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结语

公共艺术中的造型相似关系与体量关系,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统一调和的关键所在。

摘要:公共艺术中造型的相似因素与体量因素,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协调的关键。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环境,造型元素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公共环境管理 篇10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 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认为, 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2 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首先,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 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 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 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 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其次, 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 不计产出不同, 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 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 (即中低级文官) 以职、权、责, 如在计划和预算上, 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 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 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 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 与上一点紧密相联,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 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 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 (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 , 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 并根据绩效示标 (performance indicator) 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 即经济 (economy) 、效率 (efficency) 和效果 (effect) 等三大变量。

第四,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 和竞争机制, 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 新公共管理认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第五, 在看待文官与政务官的关系上,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强调文官 (包括高级文官) 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则;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 特别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 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因此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在现实中也根本行不通, 因为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标, 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落实的, 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即政治决策的过程, 其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时, 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 文官所拥有的五大优势决定了文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 一是任期优势, 事务有的任期长, 而政务官随政府更换任期短 (美国政务官平均任期仅22个月) 。二是专业知识优势, 这是事务官长期在一个部门任职而政务官调动频繁的必然结果。三是信息优势。送达政务官的信息由事务官筛选加工, 而筛选加工信息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时间优势。事务官主要精力放在部内工作上, 而政务官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议会质询、内阁会议、联系选民等事务上。五是人数现模优势, 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比例严重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 若硬性规定文官的政治中立, 既不可行, 也不合理, 它只会使文官失去政治敏感性和对公众要求的响应力, 只有正视行政机构和文官的政治功能, 才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 即除了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外, 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 并善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 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 公共服务理论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卢梭、霍不斯至马克思, 他们对于政府的产生与性质的论述有根本的差异, 但是在政府为人而产生和存在这点是共同的。柏拉图将政府的产生和存在当作一种正义或者一种“善的实现”, 是人类自觉地通过政府这种组织实践达至幸福的途径, 人们“由于需要许多东西, 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 作为伙伴和助手, 这个公共住宅区, 我们就叫它做城邦。”亚里士多德进而指“出城邦是一个至高而广阔的社会团体, 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 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发展到卢梭时, 他提出政府是一种公意, 有人们各自让渡一部分权利所订立的契约, 本质也是为人民所拥有, 为人的目的服务的。霍布斯把政府的本质定义为:“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 每人都对他的行为授权, 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而与上述不同的是, 马克思对政府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历史的划分, 发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政府:私有制度下的政府和公有制度下的政府, 后者是政府和人民的价值高度同一的政府, 实现人与人的本质的完全同一。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了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性范式, 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七个方面: (1) 服务而非掌舵; (2)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 战略地思考, 民主地行动; (4)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5) 责任并不是单一的; (6) 重视人而不止是生产率; (7) 超越企业家身份, 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夏书章先生对此有这样的评价, “在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后, 出现新公共服务运动, 并非偶然, 故不论它们之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歧和争议如何, 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视, 即强调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归根到底是公共服务的性质。”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 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 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①新公共服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 “当公民能够根据公共利益去行动时, 社会的广泛利益才能从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脱离出来, 并转变成一种美德和完整的存在, 向社会奉献的过程最终使个人变得完整”, 这种观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个人自利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②新公共服务强调尊重公民权利。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坚持认为, 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不同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 “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 一种归属感, 一种对整体的关切, 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新公共服务倡导者相信公共组织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运行, 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③新公共服务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务看到当今政治生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政府不再是处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 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更多的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新公共服务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 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并不属于他们自己, 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 而不是企业家, 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 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

4 启示

第一,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 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 打破政府的垄断,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 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 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 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 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 特别是顾客 (社会公众) 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 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健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 (如制订《国家公务员法》) , 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 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 始终贴近社会现实, 贴近公众需求。

第三, 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 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 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 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均有种种差异, 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公共行政管理并不可行, 但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 重视产出, 重视管理的科学性, 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 这些方面则可为公共行政管理包括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

最后, 有必要指出的是, 即使是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 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 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 更应立足国情, 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 简单地照抄照搬, 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行政变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 相比教而言, 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 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 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同时, 必须注意到的是, 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公共行政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篇11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问题;对策

一、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秩序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的组织形式、经济增长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此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尤其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再加上境外分裂势力和国内不法分裂分子的勾结和蛊惑,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带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同样也给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说:要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①。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预警、防控以及机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中仍还存在着如下薄弱的环节:

1.预警机制不健全,各部门间应急协调性差

戴维斯·杨曾说:“面对任何危机,你首要的目的是尽快结束危机。而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②显然,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保障预警防范机制的健全。通过近几年的公共危机事件分析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亟需进一步完善。很多明显的信息都没有被应急管理部门捕捉到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危机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同时,公共危机管理的各应急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系统的沟通,这样就使得预警信息因部门分割而不能准确检测出其潜在的威胁和真正的意图,因此政府就无法正确认知事件发生的性质和有效的提供预警,从而延误采取应对措施的最佳时机。由此暴露出昆明市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和部门间应急协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亟需进一步完善。

2.应急队伍建设不完善,防控力度不够

应急队伍的建设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也是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政府为应急队伍的建设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仍旧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安保人员不足。安保人员是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最核心因素。从事发现场来看,现场安保人员严重不足。从歹徒持器械集结到开始打砸,现场几乎看不到安保人员,更谈不上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盘查和拦截,以至于后来歹徒可以轻易冲进人群,实施犯罪,造成大量无辜群众的伤亡。

其次,警察配备不力,实战素养不高。事件爆发时,现场的警察和第一时间赶来支援的警察基本上都没有配备枪支,当面对疯狂的歹徒时,警察只能以棍棒等来与歹徒对抗,以至于不能及时有效的制服歹徒和控制住局面。另外,在警察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也没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住歹徒。其原因除了警察装备不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警察的实战素养不高。据事后提供的伤亡名单来看,每次事件都有大量的警察伤亡。

3.定位过高,工作被动

中央对应急管理机构的定位过高,忽略了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职能,使得在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时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首先,在行政级别上,应急管理机构不仅级别低而且权利小,其在牵头和协调各部门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时,往往会力不从心,所制定的应急政策和应急预案也经常得不到各部门的充分重视,从而可能导致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延误。

其次,政府对应急管理机构提出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忽略对其赋予相应的权利和职能,也没有指定具体的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辅助,这就造成应急管理机构在牵头和协调各应急部门时不能实现协调联动,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影响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应急管理机构不是专门化的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发挥的职能有限。该机构中也缺乏专业化的危机管理人才,制定的《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具有很大的笼统性。

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改善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地方政府在社会和公共管理方面的职能,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过程。

1.健全预警防范机制,增强反危能力

建立健全预警防范机制是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首要任务,也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工作。第一,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信息检测网络系统;第二,增强相关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危机辨别意识,经常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和检验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第三,做好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向公众宣传和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第四,各应急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和及时反馈机制。

2.完备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正是由于应急响应机制和防控机制的漏洞,才使得危机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作出应对,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造成悲剧的发生和危害性的扩大。首先,在进一步完善“天眼工程”的同时,加強警力对外围环境的巡逻次数、巡查力度,以及安装警情自动报警系统等,增强监控能力;其次,建立语音疏导系统和专门的疏导人员,提升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危机能力和素质;最后,还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升安保人员的装备和实战素养。以此提升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专业化的应急管理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总结和吸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而且可以提高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效率。之所以说地方应急管理机构不具有专业化,不仅仅是指其职能的独立性和职权的扩大化,还主要有专业人才的缺乏。应急管理机构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只有吸纳大量的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进入到应急管理队伍,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效率以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才可以真正的防患于未然,可以真正的从容不迫的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

4.重新定位应急管理机构,调动工作的主动性

公共危机事件的开展,离不开警察、消防、医院、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配合,而应急管理机构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主要起到编撰应急预案、牵头以及统筹协调各部门等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管各部门的事。

首先,在行政级别上,要提高其级别,扩大其权利。因为应急管理机构在牵头和协调各部门参与应急事件处置时,由于级别低和权利的有限往往会力不从心,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也经常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充分重视,从而可能导致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延误,因此要提高其行政级别和扩大其权利。

其次,在法律法规上,要给予一定的保障。应急管理机构承担着预防和处置地方公共危机事件的重任,然而由于义务和权利的不对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其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有健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在处置和预防公共危机突发事件时处于主动的地位,最终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解:

①习近平.对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批示,《长沙晚报》第1版,2014年3月2日。

公共环境管理 篇12

一、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建立的必要性

(一)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

所谓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包括会计相关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制度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它与普通会计不同的一点在于这里的公共会计指的是特定国家组织和管理会计事物的方式。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公共财政的会计管理体制, 是对政府职能的强调。所谓的公共财政指的就是政府在向整个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支出和收入情况。对于公共财政的财务会计管理有助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健康, 让公共财政能够更好的维持社会运转, 造福社会大众, 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1]。

(二)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必要性的。首先,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国家针对公共财政进行适当调控的需要。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计算出国民经济情况, 为建立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要保证国家对于公共财政的控制力, 建立一个高效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唯一的选择。而且, 会计工作最讲究诚信和职业道德, 保证整个公共会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也是维护社会良好风气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

(一)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任何一个制度都必须要先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 制度就不能良好的运转下去。我国已经形成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但是针对公共会计的专门法案没有制定, 这无疑影响了公共会计工作进入正轨的进程, 需要引起相关立法机构的注意[2]。

(二)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主体

公共会计管理工作要明确谁是管理的主体。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国务院的财政部门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也就是说, 这就是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这是因为会计管理的工作关系到财政管理的有序进行, 需要财政部门进行统筹规划[3]。

(三)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内容

1. 政府会计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政府会计管理。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建立政府会计的岗位, 只是在进行财政预算时有一个预算会计, 这是不够的。预算会计只能核查预算的实施情况, 而具体的财政收支情况需要专人来管理。这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4]。

2. 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

非营利组织会计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又叫做事业单位, 也就是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来支持, 并不进行盈利的组织。这种组织包括了气象水利部门、科教文艺部门以及社会福利单位。第二种是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有的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 有的需要民间捐款, 还有的依靠会员会费等, 不一而足。

3. 企业税务会计管理

所谓税务会计, 指的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会计工作, 让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的上缴税费的同时, 也不违反相关法律。税务会计由税务部门管理, 要依靠他们来取得财政收入。

4. 企业会计管理

企业的会计管理并非是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而是政府对于企业的财政状况监督, 行驶公共职能的会计工作。这种企业会计管理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明确会计的工作职能, 监督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部门不能以此为借口干预企业的财政管理。

(四)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方式

1. 会计人员管理

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需要大批专业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以, 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首先, 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提高资格认定的门槛能够确保会计队伍的高素质, 加强后续教育能够保持会计队伍的高素质。对于素质不达标的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人才选拔程序来淘汰, 而优秀的会计人才也要有一定的晋升奖励机制。其次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需要工作热情和道德操守的行业, 对于会计工作的任何懒惰和不法行为都会对所在的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效果。要持续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2. 会计监管

我国的会计监管工作主要由政府来执行, 包括会计监管规范的制定和建立会计监管机构等。具体表现在制定会计制度, 进行会计制度等级的鉴定和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三、结论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影响到政府对于财政状况的控制, 关系到国家和社会能否平稳运行。本文首先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必要性进行了总结和诠释, 对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摘要:一般来说, 会计管理体制指的是企业的会计管理, 这是许多人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会计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如果只针对企业的会计进行管理体制的研究的话, 那么其他领域的会计工作就没有办法有效开展。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是从公共财政视角论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研究。本文将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相关意义进行探讨, 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廷文.公共财政视域下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赵术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及改善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下一篇:现代化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