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者(共12篇)
公共管理者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运作方式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即由僵硬的、过程导向的、缺乏弹性的官僚制运作方式向灵活的、结果导向的、深具弹性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转变。面对这股改革浪潮, 人们习惯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新公共管理改革是否构成一种新典范, 存在不同争论。有些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新典范, 而另一些学者则反对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典范变革的概念。
一、《公共管理导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
欧文·休斯分5个部分共14章内容,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其具体内容及观点如下:
1、新范式的提出与成长
阐述了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这两种竞争性理论。欧文·休斯指出, 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凸显其弊端,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判。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与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得到应用。因此, 作者认为建立在新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且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
2、新范式下公共部门角色转变
探讨了政府角色的变化。这部分论述了公共企业作用的下降与政府公共政策模式。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公共部门几乎承担了全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政府应该“掌舵”而非“划桨”, 监督供应而非直接生产。在这种形势下, 原先代替政府承担大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职责的公共企业地位受到冲击, 数量急剧减少。因此,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公共部门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公共物品唯一的提供者, 应通过民营化手段越来越多的依靠私营部门力量实现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3、新范式下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更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在战略规划与管理方面, 新范式关注组织长远战略, 清晰描述组织目标。在人事和绩效管理方面, 打破行政官员终身任职, 采用灵活的人事制度且注重工作绩效考核, 而非简单执行指令。财政管理方面, 不仅注重资金投入, 且考察资金实际利用情况和产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政府不再只关注部门内部运行, 开始处理与外部政策团体、利益集团、公民组织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环境尽管与发起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差别, 但发展中国家却也采取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手段。总之, 新公共管理范式注重外部环境变化, 强调管理应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更加注重结果和产出而不只是过程和投入。
4、新范式下责任划分
探讨责任问题。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政治与行政严格分离, 行政作为纯粹的工具,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只需执行命令, 无需承担责任和风险, 且这些责任与风险被认为是由民选官员来承担。在新范式下,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再只执行命令、遵守规则, 而以顾客为中心, 提高回应性, 承担更多的责任。
5、新范式面临的批评
考察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尽管新公共管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抨击, 但作者认为, 传统行政范式已经过时, 并被新公共管理范式所取代。
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争论
欧文·休斯通过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比分析指出, 当前政府管理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形式上已发生深刻变革, 但学界对此却存在着争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公共管理是典范变迁吗?
学界普遍认为, “典范”的现代用法源自托马斯·库恩 (1970)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论述。针对“典范”概念的理解致使学者们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成为一种新范式且是否已发生了范式变迁存在着激烈争论。一部分学者否认公共管理发生了“典范革命”, 正如林恩 (1997) 所说, “我们所使用的托马斯·库恩的典范的最初定义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能够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从业共同体提供典型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理论成果。如果我们以此定义为依据就会发现, 世界各地改革模式的变化强烈地表明并没有出现新的典范。”其他的学者如胡德 (1995)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等也认同林恩的说法。
与此相反, 欧文·休斯 (2003) 指出, 尽管“典范”的现代用法源于库恩, 但库恩并没有给典范以明确的界定, 那种认为“典范”是某个领域内所有从业者普遍达成的一种一致性准则体系的观点是对库恩的误解。典范不需要所有从业者的一致性, 在同一领域, 经常会出现竞争性典范。所以, 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 就存在着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两种竞争性典范,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理论基础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之上, 而新公共管理则以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支撑。 (2) 关注重点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强调遵守规则, 重视过程, 新公共管理则关注结果, 主张以顾客为中心。 (3) 管理手段不同。传统范式主要依靠官僚制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 新公共管理则更多引入市场化手段。
2、新公共管理是一场全球化运动吗?
对一些国家的调查“表明, 意义重大的政府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因此一部分学者如汤普森 (1997) 认为, 新公共管理“是一个世界性变革, 因为它是一种几乎影响全球每个角落的重大变革的标志”。
然而, 作为首次使用“新公共管理”提法的学者, 胡德 (1995) 对这一波及全球的改革浪潮采取审慎态度, 并反对全球性典范的观点。理由有三:第一, “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失效并不必然表明任何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即使旧模式行将消失”。第二, “一种新的全球性典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当前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是对非常独特的和典型地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地方政治议程的回应”。第三, 公共管理改革议程“在过去一二十年是否足够稳定并被视为一套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此外,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认为, 不同国家推行变革的方式不同, 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全球性运动。按照这种逻辑, 反对把新公共管理改革看做是一场全球化运动的学者认为, 既然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全球性典范, 那么各个国家应该在相同时机采用相同策略推进改革。
欧文·休斯则通过对不同国家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整合得出, 尽管改革时机和策略存在差异, 但他们基本上采用了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战略, 即“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这些改革寻求市场取向的、竞争性的方法替代传统的、规则取向的、威权主义的方法”。
3、新公共管理下民主和公平价值弱化了吗?
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个重要批评就是它违背了民主原则, 因为有人认为民主需要官僚制。林恩 (2001) 认为:“民主需要法律规则, 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 维护公平, 以及受法律和司法机构控制的非常胜任的官僚队伍......”。照此说法, 民主价值需要以官僚制为组织形式保证实现。欧文·休斯指出, 过度官僚制甚至会剥夺公民和政治家的权力, 一方面公民在与拥有绝对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官僚机构接触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 很难对行政机构施加影响, 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官僚机构本身的专业优势, 政治家在决策时往往被官僚机构所“俘获”, 制定有利于该部门利益的决策。
一些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偏离了作为公共管理基础的公平价值。例如, 特芮 (1999) 指出, “我们必须经常提醒新公共管理的拥护者, 当经济和效率是重要的价值考量时, 决不能忽视回应性、公平性、代表性和法治在美国宪法民主中的崇高地位......”。对此, 欧文·休斯认为, 目前的公共管理关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只要该项目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 新公共管理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并不影响公平价值的实现;同时, 他还指出, 把公平看成是传统公共行政所固有的、在过去或现在的目标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4、新公共管理中的责任缺失了吗?
这里的责任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指政治家承担的政治责任, 另一方面指政府机构承担的公共责任。新范式的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削弱了政治家和公共部门的责任, 造成责任缺失。具体表现在: (1) 新范式式要求公共管理者放弃价值中立原则, 不再简单执行指令, 遵从规则, 而应主动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回应性。这样一来, 公共管理者负更多责任, 政治家则负较少责任。 (2) 新公共管理变革主要引入市场化和民营化手段把政府部分职责外包给私营部门, 降低了政府公共责任。对上述批评, 欧文·休斯认为,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运用也许会带来潜在的责任问题, 但在责任问题上需要进行比较。传统范式提供的政治责任是间接的、无法令人满意的, 而且从结果来看, 其管理责任也相当糟糕。新公共管理直接对顾客负责, 具有更强的回应力, 其结果也是透明的。这也许意味着政治责任某种程度的减弱, 但其影响有限。政治责任任何程度的减弱都可以被管理责任的改进所抵消。”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者认为由于新公共管理本身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上的缺陷, 使其很难成为一种典范, 更不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下去。欧文·休斯对此进行了反驳, 坚持认为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并将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公共事业和私营事业的管理, 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都是相同的”, 所以在“重要的方面”, 批评者认为, 在公共部门运用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工具必然导致政府公共性丧失以及政府责任等价值弱化。然而,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与不足, 新范式在其运用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但它也确实改善了政府绩效, 使官僚组织与公共管理者更具回应力,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 从公共行政发展历史来看, 各种理论流派或范式都是在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之间的天平上摇摆, 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明显的倾向管理主义, 注重效率提高;而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偏向宪政主义一端, 注重公平、正义等价值。因此, 学界的批判是拿价值主义来批判管理主义。实质上对公共部门来讲, 二者应该是共生共存, 而不是非此即彼, 公共部门既要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又要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面对不同的情境, 政府与公众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不一样。
总之, 在当前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压力不断加剧、社会问题和政府不可治理性不断增多, 以及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泛滥的情况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尽管在实践过程中伴随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改革政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Hood Christopher.Contemporary public management:a new global paradigm[J].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995, 10 (2) .
[3]彭和平, 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公共管理者 篇2
公共管理的公共利益是怎么样的?恐怕我们这些没学过公共管理的人士是完全不懂的了,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相关论文,看一看懂不懂吧!
论文1:浅析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共享的特征,在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所以如何实现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对公共利益的研究是公共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前,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含义及特点的界定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关系
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特点
(一)公共利益
要区分公共利益之前,我们首先对利益做一个简单的界定。
利益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不使用我们的利益,但是拥有利益却是每个人的权力。
第一,利益的需求具有普遍性。
利益的需求因人而异,但是每个人相同的是都会有利益的诉求。
不分性别、年龄或者高低贵贱,在这个各方面伟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利益。
第二,利益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不管是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在这一方面具有客观存在性。
第三,利益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的,比如生存和生活。
第四,相对于主体来说,利益算是客体,但是在需求上与主体是具有一致性的。
公共利益我们可以看成两部分进行理解,它主要包括了公共和利益两方面内容。
由于公共这个含义比较难以理解,从而促使公共利益研究比较难以做出比较明确的界定。
第一,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即全体社会人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复杂。
通常来讲,利益和需求之间是有着相应的关系的,个人利益的简单加总并不构成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也不一定会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比如,公共广场、公共汽车以及公共环境等,彰显的并非是单个人的诉求,而是尽量做到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利益带来的好处,因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所显著的区别就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第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共享性,即建立在社会会上的每个人对自己应该享受的公共利益平等索取的基础上。
尽量使社会上的每个人平等的享受公共利益,但是也并不排除公共利益在实际的分享中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把社区看成是一个公共场所,社区的居民在社区中所享受到的可以当作是公共利益,但是份额可能会不一样,可能会多一点,可能会少一点,不会实现绝对的公平。
即便是某些居民已经在这个社区里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所分享得到的利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想解决这种冲突,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众不均,应对其中的差额进行控制,避免份额继续扩大,尽量追求公正平等。
二是在分配的过程中,若发生拥挤,可以采用收费的方式保证公平分配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力量,既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也少不了道德观念的制约,再加上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在公共领域的辅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为人民群众多谋社会利益。
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和社会性质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个过程由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参与,共同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就充当着主体的作用,而政府在这其中处在一个统筹全局的领导地位,利用各种法规和权利影响着公共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公共管理的进程不断前进,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轻微的变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将由政府一方转移到非政府一方。
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的主体所做的努力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障,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政策指导。
在公共管理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毕竟群众才是公共利益的最终享有者,政策的制定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相关方经常会在某些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影响整个大局的实现。
而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起一个主导大局的作用,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从公共利益出发,避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的局面。
关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公共管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利益应该是公共管理需要最为核心的目标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来源
人们的行为是具有一定的利益性和导向性的,更通俗的一点说就是和经济人的假设是类似的,人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也就是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一个过程,没有利益,价值无从谈起,换言之,没有利益,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对公共事务管理就应当实现公共的利益,不能单纯管理而不顾公共的利益,那样公共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从何体现呢?
(二)公共利益决定公共管理的形式
上面我们说过,人们对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是物质的,即外在需要,一方面是精神层面上的,即内在需要,即便可能不被每个人都意识到,但也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力求满足两方面的需求。
但是公共利益又不是受每个人的意愿左右的,公共管理也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政府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
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时候,保障公共利益实现自身职能。
但是,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个人一般会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共利益采取漠视的态度。
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此时就应该试图协调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就应该时刻牢记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一)公共利益的考量标准不全是依据需求者数目
在进行公共利益的决定时,如果所有人的趋向都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大众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的体现。
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对公共利益的趋同,大家一致需求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容易使人们在公共管理领域作出决策。
但是当人们的利益存在分歧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公共利益,或者说是否大多数人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事实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
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这种公共利益被多少人需要。
被大多数人需要或认可的自然是具有共享性的社会利益。
但是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并不是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利益,可能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的分享性,这同样可以称之为公共利益。
二是这部分利益可能只有少数人需要,但是却对多数人产生影响,他可能由于这少部分人的接受而是其余的大部分人不得不被动接受,通过合法程序实现。
公共利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更不能以人数的多寡。
其实,公共利益的决定性特征应该是,这种利益是否具有分享性,能否通过分享性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可,并创造福利。
(二)公共利益的领域不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
传统观念认为,公共利益表现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所选取后者时所做的抉择,即公共利益其实和国家层面的利益是一样的,这样的说法就减少了各种层次的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之间的冲突。
然而,社会分享性中的“社会”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层级性的。
浅论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冲突关系 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冲突关系;政府职能
新时代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如何利用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是政府各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统一协调好公共管理事务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维护好公民切身利益,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促进社会公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整合社会各种发展资源与力量,运用先进的管理、经济、政治、法律方法,提升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政府威信力,拓宽社会公共服务范围,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其主体一般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政府部门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1]。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发展课题,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共资源、公共项目、社会内容等三方面,它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指出政府需要对社会治理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工作只有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公共管理事务,才能得到公民的认可,建设服务型政府,比如政府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要建立“村村通“公路体系。
二、公共利益的含义
公共利益,简单的来说,就是人民公共的利益,它不同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区别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专指在特定范围内或者一定社会条件下多数主体相同的利益,具有主体共享性和主体数量可变化等特征。如何区别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政府有关部门实践工作的重点[2],比如促进社会和平,保护公民隐私权和财产权等。
在我国,实现公共利益的主体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统筹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发展公共利益体系,明确公共利益范围,保护人民与国家的公共利益,比如有公民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就需要国家运用法律的手段予以制裁。
三、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是统一和对立的实例,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理顺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关系,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公共管理主体体系不健全
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在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主要发挥其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公平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3],但在现如今实行的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职能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
比如财政部在2015年12月3日颁布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完善新时期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意见颁发之后,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发挥社会职能,统筹好政策与部门的关系,保障中央支持村级建设的专项资金能够实时、快速地分配到村民委员会,帮助完善村级公共管理主体,真正做到协调好公共利益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保护村民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在现在的村民委员会中,缺乏真正的公共管理部门,其中的公共管理事务大多都由村干部决策实施,公共管理主体单一,降低了公共管理内容的透明度,加大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加大了公共管理事务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政府公共管理不到位,公共利益缺乏实体保障
政府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组织不到位,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比如在我国的部分垄断行业(电力公司、通信行业等)中,就存在一部分依靠自己的权利获取财物的现象,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这些行业的监督力度不够,让个人利益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处于优势,损害公共利益,加剧了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不协调。
(三)公民参与政治程度不深,公共管理决策缺乏民主性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统筹社会各界资源,出台各项政治措施。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之前,需要采纳民众建议,从民众利益出发,实现公共利益。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体系较为落后,尤其在公民参与政治程度上。公共管理事务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能通过民主决策马上得出解决办法,民众建议不能及时采纳,造成了公共管理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制定公共管理的政策中,政府部门往往在如何界定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中徘徊,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主体,政府部门需要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寻求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健全公共利益体系,明确公共利益范围,在不伤害个人、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比如在举行听证会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部门要拓宽听取民意的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听取公民建议,在决策的过程中,参考公民诉求,增大管理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性,统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
四、结束语
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是统一与对立的关系,从统一的角度来说,公共管理开展各项事务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从对立的角度来说,在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导致政府职能效应发挥不到位,加剧了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只有协调好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建立政府威信力,才能最大程度化的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秀娟.基于新形势的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冲突关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464-465.
[2]黄莹莹.浅论公共利益的属性——从《土地管理法》修改看公共利益的运用[J].法制博览,2015,21:97-98.
公共管理者 篇4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的建设, 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 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1.1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核心职能
政府自国家产生以来一直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导者。西方国家早期的政府组织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政府提供的职责, 一是使国家安全不受侵犯, 二是公正司法, 三是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技术进步和物质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 我国公共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公共服务日益成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核心职能。
1.2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行政体系和公共服务模式
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吸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益做法,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改变由政府独揽的公共服务建立方式,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授权、分权、契约的方式, 把一些公共服务交给企业和其他社会非营利性组织来承办。还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同时主动利用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从而实现公共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2 公共服务:现代企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问题。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既需要法律制度的健全, 同时也需要企业的自觉行为。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 同时企业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2.1 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提供公共服务内容的重要组织之一
国家在公共服务中面临资源的缺乏或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无法管制”的环境, 国家对其他社会行为者的依赖性也正在增长, 传统意义上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 不再是社会公共事务唯一的管理者, 公共事务由公共部门、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共同承担。特别是为了有效地克服政府与市场失灵, 弥补政府功能与市场功能的不足, 企业也成为社会上提供公共服务内容的重要组织之一。
2.2 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 赢利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但企业的赢利只有在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才是正当的、合乎道德的。企业应承担并履行好经济、社会责任, 为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不仅要强化经济责任, 还要强化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 实践和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 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 这是对现代企业责任的最好诠释。
2.3 企业在追求效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 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等各种将企业引入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方式将逐渐增多, 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为了争夺公共服务领域市场的竞争, 所以企业应该不断务实创新, 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在公共服务市场化领域取得利益最大化。企业不仅要考虑效率还要更多地考虑公平, 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共服务市场化领域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也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所以企业要不断增强和培育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3 构建以人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时, 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间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相互协作, 形成一种整合力量, 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1 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规范政府行为, 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角色的定位, 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 政府既不能越权、越位, 也不能弃权、缺位, 更不能滥权、错位, 而必须与民众、社会其他组织共同治理, 通过多种方式, 鼓励和培育第三部门、民营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管理, 整合民间力量, 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 以推动国家发展。这种共同治理的模式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 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水平。
3.2 政府为规范企业行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
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如产品设计的无缺陷性、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性、服务的有效性等, 部分的实现了企业的价值, 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尚处于初级层面。政府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过于放松, 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 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制的层面, 限制政府行为, 实行有效的政府监管, 为企业的良好运行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
3.3 政府要对市场化公共服务进行监督
我国进行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以后,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一是存在着利用公共服务的垄断性, 人为地抬高消费品价格, 损害消费者利益。二是一些政府部门将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当做推卸政府责任的方法。三是社会的分配不公。要真正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政府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规范和监督。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 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会有着广泛的直接接触, 从而使得权力寻租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 政府等公共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3.4 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优势互补
在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上, 政府部门主要依赖政府的命令机制, 第二部门主要依赖市场的价格机制, 而第三部门主要依赖社会群体的网络机制。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机制中, 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应由原来的“指挥—服从”、“配合—互补”转化成“合作、协议和伙伴”等关系, 组建灵活的合作方式, 构建多层次、多面向的公共服务提供体系。在当代, 政府应当整合社会力量, 注重与企业、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建立水平式的伙伴关系, 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提供体系。
摘要:本文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核心职能出发, 阐述了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建立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 加强监督, 大力引进竞争机制, 从而使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优势互补,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行政体系和公共服务模式。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关系 篇5
由于视角的不同,故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强调它的公共性和政治性即政治取向:有的认为它是类似于私人部门的一种管理行为即注重其管理取向:另外一些人则突出公共管理中主权、机构和规制的重要性即法律取向。
有关公共管理的内涵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依然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即便不能包含在行政管理中,最起码也是与公共行政并行的一种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的情况下,行政管理已无法涵盖公共管理的全部内容,公共管理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其它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
它们共同从事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活动,而通常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内对外(主要是对内)相关活动的管理。
因此公共管理范畴已超出了行政管理范畴。
综合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的状况,我们认为。
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与其它公共组织一起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处理公共事务的开放式的管理活动,是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完善。
具有三方面的主要特征:(1)在管理主体上。
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同时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如: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2)在管理范围上。
除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处理公共事务外,突出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这不仅取决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背景,同时也与政治体制特征相适应:(3)在管理对象上,不仅包括政府及其它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实践对象,同时还包括政府及其它公共组织的内部组织行为管理。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所谓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为了解决某种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和建立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行为依据而对方针、准则、规范等进行选择的一种社会行为。
政策是要经由政治系统的,因此,政策是政治的产物。
而政治的本质特征就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对资源和价值的整合与分配。
为此。
发挥调控与分配的政策也必然带有这个本质特征。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政策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多重规定的社会本质,这一本质性的界定规定了政策的公共性,涉及到了政策的主体、机制、利益、价值、环境、导向等多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的质量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人们对政策的认同也就缘于政策与其利益的契合程少支,当公共政策与其自身利益一致时,就会支持公共政策的执行,反之。
则对公共政策产生抵触。
但是。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就不可避免的在增加一些人的利益时,必然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这就需要制订的公共政策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只有绝大多数人在心理情感上接受了该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同。
同时,还要对利益受到损害的利益团体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救助,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宽慰,才能确保政策自身的合理性。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从而减少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反映了国家意志,只有体现民意,反映民情的政策才能被社会公众接受、认同、支持。
才能树立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通过举行听证会。
电子政务等让民众参与政策制定。
其次,建立政策执行的专家咨询制度,如决策的特尔斐法,集思广益,减少重大决策失误,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
最后。
政策应具有稳定性。
这样才能保障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政策的出台应考虑执行的可操作性和正确性,反复修改和变更将降低政策在公众心日中的地位,失去对政策的信任,不利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前些年,某市出台了出租车整顿政策,政策的出台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在执行过程中漏洞百出,伤害了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出现了出租车司机集体上访,政府反复修改政策,使得政策前后冲突,无法连续的执行下去,整个城市出租车停运,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
政府不得不放弃该项政策,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在政策的执行中应该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公共管理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反馈
1 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对干部的评价考察要全面,把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对干部的任用、提拔不仅要考察其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更要考察其思想道德品质、群众基础、政治立场。
加强考核制度的民主性,实行干部任用公示制。
另一方面,将干部的任用提拔等权力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执行,从而避免各级干部只对顶头上司自直接服从,置公共政策与人民利益于不顾的现象发生。
2 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第一,建立信息公开制,加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改变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的不对称将阻碍政策执行中的信息通道,防止政策执行中的“暗箱操作”,实行“阳光政策”,如:通过举行政策制定的听证会、电子政务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各种公共政策的执行并实施监督;第二,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改变监督结构双重领导的局面。
将监督机构直接垂直于上级监督机关领导,从同级党委和政府中脱离出来。
监督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提拔、任用等不受同级党委和政府管辖,将这些权利交于国家,以确保其地位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其强有力的监督力度;第三,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对政策执行进行公众监督,推行民主监督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用法律作为其有力的后盾,确保民众监督体制的有效运行和起到应有的作用:第四。
建立政策执行问责制,对政策执行失败产生重大影响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 提高执政能力是基础。
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判断形势能力的提高。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提高。
应对复杂形势能力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总揽全局能力的提高。
实质是提高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公共服务观念创新,依法行政。
加强法制建设,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在政策执行中。
以责任、平等、依法、服务的理念为导向,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为政策的有效科学、人性化执行创建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4 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是保障。
首先,应加大对政策执行者的培训,既包括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的培训,还应涉及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将这种培训与其工资、福利、奖惩、提拔等相挂钩,
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质量和起到应有的效果,确实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自身素质。
其次,应树立政策执行者的法制观念、服务理念,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执行者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做到问政于民、决策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
最后,加强政策执行者意志品质建设,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的毅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公共政策执行者。
5 建立政策执行反馈机制。
对已经执行了的政策实行反馈,以便及时改正和完善政策,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政策。
6 公共管理体制的完善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所谓的管理对象――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或以本集团、本部门的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所服务的广大的人民的生命、生存、生活、权利和利益为本,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好他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利益问题,关系他们的疾苦,想他们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苦他们之所苦,乐他们之所乐,那么我们管理的社会则是一个民乐、民享、民爱、民有、民建的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达到和谐,才能使完善的政策得以完整的贯彻和执行。
也才能下情上达,中央的政策到下面才不会走样。
同时,以人为本也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家园、建设祖国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人为本更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性。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政策的执行不仅对政策本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行、管理、发展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关系到社会生活、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在和谐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
对政策的有效执行更应该被放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个时期的政策价值目标的生成基础是科学管理理念,核心与终极追求均指向效率。
强调效率固然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能力,但公共行政的本质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石,强调追求公民权利、社会公正、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的。
因此,以效率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只会引导人们关注达成既定目的之手段,而忽视了对目的本身的关注。
以效率为中心,势必会忽视行政的民主责任。
然而。
公共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公平与正义,即这种服务应惠及所有社会成员而不是把效率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证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干预以前更高。
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
但政府决策往往不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府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于是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公共行动对社会的作用是“负效应”而不是“正效应”?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有缺陷的部门?我们应该怎样在管理上弥补这些缺陷?为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布坎南对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及其根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补救这种“失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总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
表面上看,公共管理起着贯彻公共政策的作用,但是。
如果公共管理体制不完善,无论多么好的政策都会得不到完整和很好贯彻。
反之,如果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不科学,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共管理体制下所做出的行为都不会为人民、为社会造福。
所以,要管理一个社会和部门,不仅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符合人民利益的公共政策,而且,必须同时有一个完善的公共管理体制。
这样二者才能相得益彰。
二者良性互动时,才能形成一个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和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社会。
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2】
摘 要:公共政策作为现代政府输出的主要产品,对社会的有序运行有重大意义。
公共政策的稳定可以维护目前的社会稳定状态,但是有可能造成社会缺乏活力,使之处于僵滞状态。
政策变动可以为社会注入活力,但可能诱发社会动荡。
理清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对社会的繁荣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章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对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关系进行辨析,以求在政策稳定与政策变动间建立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政策稳定;政策变动
公共政策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基本纽带,是为处理特定社会事务,由不同行为者所采取的一种有目的的政府行为的过程。
寻求公共政策稳定与变动的平衡,有助于社会良性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究政策稳定与变动关系的契机。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解读
教育是民生之基,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热切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析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 篇6
【关键词】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发展进程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内涵比行政管理的内涵更丰富,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无从谈起。
1.这里有必要对“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作点说明。据我所知,“行政管理学”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晚于“行政学”概念。夏书章老先生1982年1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可能是“文革”后最早论及“行政学”概念的一篇文章。可是,到了1984年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部在吉林召开了行政管理研討会,同年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组在京成立。这一年出版的《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一书,正式公开提出了“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书中载有夏老的《关于开展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一文,此后,夏老主编的教材大多用《行政管理学》这个书名。1985年国务院在全国一些高校设置了第一批行政管理学专业,我们西北大学也有幸名列其中。可是,一些学者对“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一直有看法。因为英文administration的含义是“行政”和“管理”的意思,而不是“行政管理”的意思,如果把administration译为“行政管理”就会发生同义语重复的问题。另外,英文management的含义是管理,而“管理学”在西方又是一门研究私人企业管理的学问。因此,“行政管理”这个名词有混淆公共行政与私人管理之嫌。所以,当夏老1985年推出由他主编的《行政管理学》时,黄达强先生随后出版了《行政学》教材。当“行政管理学”专业在一些高校开办后,另一个“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也在一些高校开办起来。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后,另一个全国行政学研究会也成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每年有年会,参加者包括政府官员、党校、行政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广大人员;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每年也有一个“政治学——行政学”教学研讨会,参加人员基本上是高校教师。考察历史我们发现“行政学”这个概念比“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更精确严密些,更学术化些,专业化程度更高些,而“行政管理学”概念比“行政学”概念的含义更明白些,更通俗易懂些,更大众化些。其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从根本上看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即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只不过是把“猫”加了个“咪”。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概念是一个意思。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
2.从历史上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比行政管理早得多。可以说早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就已经有了公共管理。正如恩格斯所言:“虽然当时的公共事务比今日更多,——家庭经济都是由若干个家庭按照共产制共同经营的,土地乃是全部部落的财产,仅有小小的园圃归家庭经济暂时使用,——可是丝毫没有今日这样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数情况下,历来的习惯就把一切调整好了。”而行政管理只是在有了国家之后,才有的政府管理,并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政府行政与立法、司法是缺乏明确分工的,那时的行政管理更确切地讲是一种政治管理。真正明确地与议会立法、法院司法相区分的政府行政管理,是资产阶级建国后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物。
3.从理论上考察,公共管理学又晚于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作为人类的政治实践经验和零星的理论观点,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俯拾即是。但是,作为科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人们公认(美)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行政管理学创立的标志。而当代“公共管理”只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从西方炒起来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含义就是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所倡导的“新公共管理”。当时,它在西方还只是一种实践运动,而并非一门学问,更不是一门理论学科,所以,在西方人的著作里只有“公共管理”的提法,没有“公共管理学”的提法,至今大学里也没有设这门学科。可是,当中国学者把西方人讲的“公共管理”引入中国后,事情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公共管理学”不仅堂而皇之进入了大学课堂,而且成为MPA教育的首门核心课程。此时,人们就不能不为“公共管理学”正名了,而且人们认为“公共管理学”应当反映和概括客观历史和现实中的实际内容,应当名实相符。这样说来,“公共管理学”这个名词的发明权似乎不是外国人,而应当归属给中国人。
4.当然,这绝不是说公共管理的各种模式在公共管理里的地位就没有主次之分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各种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处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功能、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地位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其他公共管理模式可以是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的必要补充形式,但是在现时代不可能成为取代形式。原因在于当今世界尚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级社会历史时期,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少数人要对社会绝大多数人实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维护社会共同体有一个起码的公共秩序和良性的运转,就不得不把政府以合法强制力为主要标志的公共行政或行政管理作为首选。同时,也只有如此,政府才能组织民众成就伟大公共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讲:“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 [J].中国行政管理, 2000,(5).
[2]张康之等.公共行政学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公共管理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汪玉凯主编.公共管理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公共管理者 篇7
我国的公共管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一直都是政治导向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政府主导着我们国家的全面公共管理。后来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我们的公共管理转变为经济导向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在这个阶段, 许多时候国家的公共管理要让步甚至服务于经济建设, 因为那个时期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腾飞才是所有工作的重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 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公共管理就转变为我们现在的主要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起步和发展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国情和管理体系, 所以我们的管理模式虽然随着逐步吸取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有了一步步地改革和转型, 但中西方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交汇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我们的公共管理直到如今还是有着许多机械和相对滞后的地方, 需要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来给我们一些启示, 所以本文就主要探讨一下对西方政府体制产生重大变革影响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改变
1.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打破了以往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责不清。管理职能混乱的格局, 主张政府应该对自己的职责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定位, 政府只是政策的制定者, 应该把自己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规划改善民生, 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上。而不是职责不清, 一边在制定政策, 一边又要插手执行,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成本预算的超额, 而且政府俩手抓的工作方式也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增加工作成本。政府权责不明、工作没有主次、分不清具体职责, 更会造成政策建议出不好, 具体实行过程又因为导向性失误而产生各种困难。在公共管理事务中, 不是只有政府一个主体管理者, 还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和公民公共管理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机构团体, 这些都可以在政策的具体实行中作为主导来代替政府的角色, 而让政府责任权利更加单一、明晰。
2.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 行政大部分时候是以管理者为主, 而漠视忽视服务对象的。消费者不能在自己消费的过程中享受到自己花钱应该享受到的体验, 而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服务人员按照他们店内要求提供的服务, 这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社会需求。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革命改变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使得政府的公共行政不再是管制行政而转变为服务行政。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为顾客消费者呼吁, 把顾客抬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倡导人权, 呼吁政府以人为本, 让管理者尊重消费者的主权, 时刻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导向, 提高管理者的服务质量。这样的运动使得我们的管理政府从以前的自己为主任性服务转变为开始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政府, 从而产生了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3.引入竞争机制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前, 公共管理是政府一家之言的绝对行政力, 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市场强加干预, 打压扶植, 造成很多竞争者因为没有政府背景而无法正常经营。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提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的自由杠杆, 政府不能从旁干预, 要在市场天平的导向中让更多具有更优质公共服务和服务质量的私营企业加入到市场活动的竞争中来。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中, 以竞争求生存, 以竞争求发展, 大大提高我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让我们民众主体在公共服务中具有更多选择和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4.政府授权分权管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 传统的公共管理一直采用集权的管理方式, 虽然这样的统一支配管理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一些突发事件, 集权管理是不能满足民众要求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烈地批判了这样的集权背离基层民众意见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极力倡导用分权、授权的新管理办法来替代落后的集权管理, 这样才能更灵活、更高效地应对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5.强调人力资源管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前, 传统的公共管理并不重视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在人员的录用、任期和工资方面存在程序化问题, 也有很多的人员录用并不是通过公平的竞争上岗,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关系型和指派性, 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管理灵活性, 同时还对许多自身有能力的进步人士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在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 他们并没有机会获得和自身能力等价的工作。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打破了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 开始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竞争淘汰机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取消了原先的工作不变更制度, 用短期合同的方法和绩效工资制来让员工产生压力和紧张感,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原来地位超然的公务员制度发起挑战, 一是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公务员的工资, 二是打破了公务员终身不免职的旧体制, 提出要选拔出真正关心民众的人才来担当公务员的职务,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公共管理建设, 指出真正关系民生建设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
1.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主导了大部分的市场和发展领域, 这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效率,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 一旦政府占有绝对的或相对大部分的主导权, 这样的管理机制就会显得机械化、呆板化以及效率低下。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引入竞争机制来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使得公共服务管理灵活、高效、具有了生机。我国受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 在市场上和社会中也引入了竞争机制, 打破政府垄断, 大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也带来了市场的公平与繁荣。
2.借鉴国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给西方国家的并不仅是一场公共管理方面的改革和转型, 而且这场运动也从思想层面上彻底激活了西方国家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意识。我国很多时候发展管理有些因循守旧, 一成不变。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仅带给我国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作为我们求变求新的基础, 同时还带来了国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这对以国企作为主要经济重心的中国发展模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公共管理要在继续完善现有管理方式的同时, 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使其和我们的原有理念进行融合, 在此基础上求突破、求创新, 更好地实现我国公共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
3.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我国的公共管理过去是政府当家作主的领导机制, 这也属于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的集权方式, 随着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和深入,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也开始有了改变和新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 推动政府改革, 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我们政府在新的转型中不再单单是我们国家的领导者, 更是我们民众的服务人, 政府要以更好的服务人民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心。过去的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大事小事包揽, 造成权责不清, 事情重叠杂乱, 行政管理更是混乱, 也更谈不上实在地服务人民。我们要在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得到启示:政府应该还权于社会和普通民众, 以更好地为人民创造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政府实践,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管理的职责, 实现我国公共管理的巨大转变和成功。
西方国家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了许多政府管理实践中创新和后现代意义的理论基础, 这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在应用到我国的具体公共管理改革中时, 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国情。对这些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加以分析、选择、取其精华的影响来发展自身。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从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影响中学习和吸收利于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成功经验, 进而成功地推动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
摘要:我国的公共管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段较长却衍变缓慢的发展历程, 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新视角、新体验的冲击, 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我国的公共管理实际, 我们来研究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我国公共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第八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唐兴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公共管理者 篇8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在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中提供公共服务的和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就是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的总和。 他们为公众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为公共组织的发展提供劳动。 同时, 除了政治上服务于公众利益之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还必须使他们的工作成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途径。 为其内部的人力资源提供各种发展、完善的机会,即他们本身也是公共组织发展的目的。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领域是进行合理的人际关系组织设计, 建立和谐、 协调的人与事的恰当配合,以及使人尽其才、行其事。 它要求使组织与个人实现双赢,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和作用的发挥,并提升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2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
2.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体制保障
经历两三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现在西方文官制度已走向后文官制度阶段。 人力资源在制度理性的约束下,西方试图将其内在潜能开发出来。 因而,解除制度的管制特色应该是文官制度的发展方向, 使制度不再是束缚的手段,而是能够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适应性环境。 然而在我国, 公务员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探索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吸取西方国家制度改革的经验, 实践融入到公务员制度体系中去。 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务员制度。
2.2 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
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部门的录用实行多种形式,包括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等多种形式,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人才生存空间必须任人唯贤,组织配置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具备公平、公正、公开的择优选拔录用机制。 然而,时有发生原则规范由于亲缘、地缘等人情关系被破坏的现象。 这种复杂的人情关系网影响人的创造能力、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发挥与提高并导致不公正现象严重存在。
2.3 人才管理理念滞后
西方将人才管理理念视为区域公共管理部门成员所共同的认可遵守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信仰,把该观念的培养放在一个非常的高度之上。 这种人才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突出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根本地位,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 作用的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此种理念的约束下, 员工普遍感受到了尊重并互相以此约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最终实现公共部门效率的最大化。 与西方相比, 我国以 “事” 为中心, 以制度为本。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传统人事制度管理的影响下,他们本身应该享有的培训和发展权利往往流于表面,组织忽视了他们自身的个人目标, 本身也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存在的。 因此,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理念,对自己的工作因循守旧,影响他们自身的提高。
2.4 我国人力资源投资市场尚未完善
这是造成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的直接原因。 从根本上看,原因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政策,阻碍了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不完善中国这些体制与政策的结果, 致使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养输出高质量人才。 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和政策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切断了人力资源投资与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需求之间的联系。 可见, 资源性供给不足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3新视角下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发展创新选择
3.1 强调公共伦理责任
公务人员在从事为社会公众服务公务活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廉洁奉公,恪尽职守,遵守相应的职业伦理道德规范。 提高公务人员道德水准, 对其进行美德教育,改善政府形象,通过强调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 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公共管理部门的信心。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各国都通过设立专门的伦理监督管理机构,及时纠正公务人员的过失行为, 建立完善的伦理准则和组织制度,监视并防止权力的滥用,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活动,等等,促使公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使区域公共管理部门更加人道化。 在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 强调公务人员的公共伦理责任也是刻不容缓。
3.2 完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私营机构多是追求效率、效益,而区域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其主要目标是公正、公平,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机构是有质的区别的。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和摆脱财政困境纷纷改革。 在这一改革浪潮中,私营机构的经验被区域公共管理部门引进。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强调效率和效益,引入了竞争机制,强调放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等。 同时,公共管理要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这些职位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人事部门也就相当于拥有了配置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致力于借鉴强项,整合共性,主动地研究企业的经验。 一方面创造出以效益、公平、公正为本的行政哲学,另一方面使政府部门形成了具有竞争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 逐步建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在经验的整合过程中, 使新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公务员体制中。
3.3 转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事行政管理是以事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视为产出前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将公务员视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 公共人力资源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具有高回报率和收益率, 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使用,“ 人” 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活动的核心。 因此,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要尊重和信任公务人员,视他们为服务和合作的对象,保障和尊重其合法权利,为公务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色彩。 如何在自主的基础上达成有效的管理,如何尊重公务员个性,如何在信任基础上彼此之间达成承诺, 如何在沟通基础上达成共识, 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3.4 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随着全球化、 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也不断地深入, 人力资源已经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关键。 今后,我们将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说到底, 这种激烈的竞争, 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竞争,是人才选用机制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 也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 因此,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更进一步地推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 应该完善整个人力资源投资市场,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这一举措具有重大的意义。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要把员工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发挥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 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引入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是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公共管理者 篇9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 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认为, 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2 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首先,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 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 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 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 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其次, 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 不计产出不同, 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 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 (即中低级文官) 以职、权、责, 如在计划和预算上, 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 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 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 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 与上一点紧密相联,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 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 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 (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 , 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 并根据绩效示标 (performance indicator) 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 即经济 (economy) 、效率 (efficency) 和效果 (effect) 等三大变量。
第四,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 和竞争机制, 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 新公共管理认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第五, 在看待文官与政务官的关系上,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强调文官 (包括高级文官) 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则;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 特别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 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因此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在现实中也根本行不通, 因为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标, 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落实的, 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即政治决策的过程, 其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时, 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 文官所拥有的五大优势决定了文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 一是任期优势, 事务有的任期长, 而政务官随政府更换任期短 (美国政务官平均任期仅22个月) 。二是专业知识优势, 这是事务官长期在一个部门任职而政务官调动频繁的必然结果。三是信息优势。送达政务官的信息由事务官筛选加工, 而筛选加工信息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时间优势。事务官主要精力放在部内工作上, 而政务官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议会质询、内阁会议、联系选民等事务上。五是人数现模优势, 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比例严重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 若硬性规定文官的政治中立, 既不可行, 也不合理, 它只会使文官失去政治敏感性和对公众要求的响应力, 只有正视行政机构和文官的政治功能, 才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 即除了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外, 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 并善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 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 公共服务理论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卢梭、霍不斯至马克思, 他们对于政府的产生与性质的论述有根本的差异, 但是在政府为人而产生和存在这点是共同的。柏拉图将政府的产生和存在当作一种正义或者一种“善的实现”, 是人类自觉地通过政府这种组织实践达至幸福的途径, 人们“由于需要许多东西, 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 作为伙伴和助手, 这个公共住宅区, 我们就叫它做城邦。”亚里士多德进而指“出城邦是一个至高而广阔的社会团体, 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 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发展到卢梭时, 他提出政府是一种公意, 有人们各自让渡一部分权利所订立的契约, 本质也是为人民所拥有, 为人的目的服务的。霍布斯把政府的本质定义为:“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 每人都对他的行为授权, 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而与上述不同的是, 马克思对政府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历史的划分, 发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政府:私有制度下的政府和公有制度下的政府, 后者是政府和人民的价值高度同一的政府, 实现人与人的本质的完全同一。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了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性范式, 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七个方面: (1) 服务而非掌舵; (2)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 战略地思考, 民主地行动; (4)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5) 责任并不是单一的; (6) 重视人而不止是生产率; (7) 超越企业家身份, 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夏书章先生对此有这样的评价, “在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后, 出现新公共服务运动, 并非偶然, 故不论它们之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歧和争议如何, 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视, 即强调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归根到底是公共服务的性质。”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 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 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①新公共服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 “当公民能够根据公共利益去行动时, 社会的广泛利益才能从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脱离出来, 并转变成一种美德和完整的存在, 向社会奉献的过程最终使个人变得完整”, 这种观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个人自利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②新公共服务强调尊重公民权利。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坚持认为, 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不同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 “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 一种归属感, 一种对整体的关切, 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新公共服务倡导者相信公共组织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运行, 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③新公共服务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务看到当今政治生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政府不再是处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 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更多的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新公共服务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 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并不属于他们自己, 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 而不是企业家, 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 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
4 启示
第一,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 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 打破政府的垄断,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 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 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 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 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 特别是顾客 (社会公众) 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 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健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 (如制订《国家公务员法》) , 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 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 始终贴近社会现实, 贴近公众需求。
第三, 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 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 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 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均有种种差异, 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公共行政管理并不可行, 但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 重视产出, 重视管理的科学性, 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 这些方面则可为公共行政管理包括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
最后, 有必要指出的是, 即使是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 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 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 更应立足国情, 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 简单地照抄照搬, 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行政变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 相比教而言, 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 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 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同时, 必须注意到的是, 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公共行政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公共管理者 篇10
一、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建立的必要性
(一)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
所谓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包括会计相关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制度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它与普通会计不同的一点在于这里的公共会计指的是特定国家组织和管理会计事物的方式。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公共财政的会计管理体制, 是对政府职能的强调。所谓的公共财政指的就是政府在向整个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支出和收入情况。对于公共财政的财务会计管理有助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健康, 让公共财政能够更好的维持社会运转, 造福社会大众, 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1]。
(二)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必要性的。首先,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国家针对公共财政进行适当调控的需要。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计算出国民经济情况, 为建立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要保证国家对于公共财政的控制力, 建立一个高效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唯一的选择。而且, 会计工作最讲究诚信和职业道德, 保证整个公共会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也是维护社会良好风气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
(一)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任何一个制度都必须要先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 制度就不能良好的运转下去。我国已经形成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但是针对公共会计的专门法案没有制定, 这无疑影响了公共会计工作进入正轨的进程, 需要引起相关立法机构的注意[2]。
(二)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主体
公共会计管理工作要明确谁是管理的主体。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国务院的财政部门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也就是说, 这就是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这是因为会计管理的工作关系到财政管理的有序进行, 需要财政部门进行统筹规划[3]。
(三)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内容
1. 政府会计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政府会计管理。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建立政府会计的岗位, 只是在进行财政预算时有一个预算会计, 这是不够的。预算会计只能核查预算的实施情况, 而具体的财政收支情况需要专人来管理。这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4]。
2. 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
非营利组织会计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又叫做事业单位, 也就是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来支持, 并不进行盈利的组织。这种组织包括了气象水利部门、科教文艺部门以及社会福利单位。第二种是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有的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 有的需要民间捐款, 还有的依靠会员会费等, 不一而足。
3. 企业税务会计管理
所谓税务会计, 指的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会计工作, 让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的上缴税费的同时, 也不违反相关法律。税务会计由税务部门管理, 要依靠他们来取得财政收入。
4. 企业会计管理
企业的会计管理并非是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而是政府对于企业的财政状况监督, 行驶公共职能的会计工作。这种企业会计管理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明确会计的工作职能, 监督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部门不能以此为借口干预企业的财政管理。
(四)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方式
1. 会计人员管理
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需要大批专业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以, 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首先, 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提高资格认定的门槛能够确保会计队伍的高素质, 加强后续教育能够保持会计队伍的高素质。对于素质不达标的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人才选拔程序来淘汰, 而优秀的会计人才也要有一定的晋升奖励机制。其次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需要工作热情和道德操守的行业, 对于会计工作的任何懒惰和不法行为都会对所在的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效果。要持续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2. 会计监管
我国的会计监管工作主要由政府来执行, 包括会计监管规范的制定和建立会计监管机构等。具体表现在制定会计制度, 进行会计制度等级的鉴定和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三、结论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影响到政府对于财政状况的控制, 关系到国家和社会能否平稳运行。本文首先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必要性进行了总结和诠释, 对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摘要:一般来说, 会计管理体制指的是企业的会计管理, 这是许多人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会计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如果只针对企业的会计进行管理体制的研究的话, 那么其他领域的会计工作就没有办法有效开展。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是从公共财政视角论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研究。本文将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相关意义进行探讨, 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廷文.公共财政视域下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赵术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及改善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公共管理者 篇11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营利性 公共产品
一、引言
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长期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使得公共用地这一基本自然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不断深化供给制度改革,给公共用地固有的浓厚政治色彩的特殊属性带来巨大的冲击,打破“国有国营”一统局面,逐步走向市场。在2001年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新的《划拨用地目录》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例举的方式扩大并具体明确这一分类的涵盖范围与内容,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土地属性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从单一的国家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方式到营利性土地以有偿取得和非营利性土地仍以无偿取得并存的两种方式。公共用地在考虑公众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城市合理发展。
二、我国城市土地供给方式分析
研究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营利性界定标准时,首先应先了解我国城市土地供给方式的前后变革。在改革开放以前,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一直处于我国政府调控之下,城市各单位用地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划拨。1978年后,在许多制度发生变革的情况下,土地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土地的供给不再是单纯的划拨。
1、行政划拨的城市土地供给方式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土地的供给模式如图1。
这是一种在计划机制的调节下,需求不完全决定供给的模式,用地单位作为需求者对用地量和用地位置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因而需求对供给的决定作用并不是充分完全的。实践表明,土地行政划拨供给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实行土地无偿供地,淡化了用地者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观念。多占地、用好地能给用地者带来相应的利益和好处,造成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等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另外,传统的土地开发供给管理制度实行单纯的行政划拨供地,不允许土地使用权流通,土地使用者之间不能相互调剂余缺,妨碍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2、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土地供给市场化运作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市场规律在经济运行中逐渐发挥作用。城市土地供给模式逐步进入了“双轨制”。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行政划拨与有偿使用并举。土地供给的“双轨制”模式表明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带来诸如市场体系难以健全,公开竞争难以实现,土地价格难以透明等问题,也使一些行政管理者难以掌握实际管理中运用市场运作与行政划拨两种方式来分配公共用地,容易滋生为了谋求个人利益,不顾法纪,贪污腐败等行为的发生。
三、界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土地供给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给公共用地的属性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公共用地再不像以往单纯依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无偿供给使用。而是开始从营利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经济效益。我国开始探索该类部分用地的市场营利性,运用市场化来科学和有效地开展城市土地资产经营,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土地用途及产权发生变化进行公平和合理的经济补偿提供依据。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本质属性是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如何划分其中的营利性用地与非营利性用地,可从该用地是否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生产经营的性质,所得产品如何分配,筹集资金的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探析。
1、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法律和秩序、环境保护、物价稳定都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准公共产品,传统上被界定为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郑秉文在他的《市场缺陷分析》中对准公共物品的特征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公共用地中的营利性土地属于准公共产品,非营利性土地属于纯公共产品。在实践中如何区别呢?比较有价值的一种分类方法是区别出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虽然它的效用可为全社会所享用,但是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会发生拥挤,使得每个消费者从中所获得的效用有所下降,因而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区分出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指一种产品一方面是公共消费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但另一方面却又是只有承担一定的付费义务的消费者才能消费的,又具有私人产品性质。
可以看出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用地则具有营利性,根据享用民众的多寡来决定其效用的大小,也即以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该用地的利用价值;而那些纯粹的为广大民众享用,不因人多而增加,不因人少而减少,为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而服务的公共用地则是非营利性用地。政府把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服务分开,避免造成财政的严重负担,以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2、土地经营的性质
土地生产经营性质主要依据土地开发经营的主体、投入资金的来源、土地性质、土地收益等方面界定,包括政府经营、私人经营和及公私联合经营等模式。随着我国土地一、二级市场的建立,政府将手中储备的闲置土地进行出让,将土地的使用价值“变现”,使得土地资源依据市场合理配置。由此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由过去的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者向监督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政府为贯彻自己的公共经济职能可直接开发经营公共用地,通过建立公营企业、掌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直接从事生产活动,为城市提供基础设施、绿地、娱乐场所等。多年实践表明,政府设立的公营企业存在缺乏降低成本和适应需求压力,经营上缺乏活力,其生产效率低,外在地表现为较高的成本和畸形的消费价格等诸多弊端,使得公益效应难以充分发挥。我国政府正探讨引进市场机制,采取政府与企业或个人联合经营的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3、所得产品配置方式
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不仅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还由于其隶属于城市这一特定的区域而具有特殊性。公共用地的受益范围存在有限空间性,无论是纯公共用地还是准公共用地,其受益的范围基本上被界定在城市区域之内,甚至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如社区、商业区等范围内,对于新来居民无需耗费更多的成本便可获得其收益。如何评价公共用地的所得产品合理配置呢?应从配置主体和受益主体两方面考察。该用地的配置主体是政府,受益主体是广大市民。对于大多数公用土地仍属于行政划拨的范畴,要求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对公共用地统一供给。图2可知我国城市公共用地从划拨到使用的全过程。
4、筹集资金的方式
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高效的公共管理和丰富的公共产品需要充裕丰厚的资金做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为广大民众“买单”,这毕竟是有限的。除了政府税收产生的公共支出外,还可采取吸纳社会资金入股等方式。公共产品与公共管理服务的资金来源包含政府税收产生的公共支出和经营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收费两种。具备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设施无论是增量或者存量的保养维护仍然需要政府提供,但可以通过招标以非政府方式产生;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营性的和准经营性的。前者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即可以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融资;后者可以通过双方的合作协议,政府和非政府单位合作提供。随着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对内外开放度的增加,意味着政府对公共用地开发建设的垄断和控制会有所放松,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用地领域的投融资活动,融资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扩大。
四、结论
建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营利性用地与非营利性用地判定标准。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理论,分析公共土地属性的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本质,主要从是否具有排他性、生产经营的性质、所得产品如何分配、筹集资金的方式等方面确立判定标准,划分营利性用地与非营利性用地。从而尝试确立评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适用理论和技术方法,不应仅仅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出发,而应对营利性部分强化考虑市场经济效益,从而对该用地的综合效益做出整体评价。
【参考文献】
[1] 许根林:建国后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改革思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5).
[2] 於忠祥:论中国征地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5).
[3] 郑秉文:市场缺陷分析[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4] 文启湘、何文君:“看得见的手”范式的悖论及悖论困境——试论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及其选择[J].理论经济学,2002(1).
[5] 刘卫东、罗吕榕、彭俊: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4.
[6]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论医院“公共流”管理 篇12
关键词:患者流,公共流,诊疗流,医技流,后勤流,管理流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除了包括整个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也包括公立医院运行状况的优化,公益性运行效率的提升。然而公立医院改革相当复杂,其运行的特点在于提供了患者与医生之间联系的保健性通道。同时,既要能够保证患者准确、及时地了解健康动态,解除病痛,又要能够保证患者参与诊疗的平等机会,知情同意的自由选择;既要能够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维护群众应有的健康利益,又要确保医疗服务质量,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更为重要的是医院“公共流”运行状况影响到公益性绩效的评价和衡量,因此医院“公共流”的管理尤其值得探讨。
1“公共流”的概念与组成
医疗服务体系成功与否,与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关,与医生的诊疗行为有关,与医技服务通道建设有关,与后勤保障系统有关,还与行政管理工作有关。也就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诊疗工作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参与人员组合进行服务效果研讨,然后医疗服务人员和相关工作者密切合作,再将解决问题的办法转向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2]。为了清楚阐述“公共流”,需要解释几个概念:反映病人在一系列诊疗过程中移动的状态,代表了病人在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从病人进入医疗服务系统直到离开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患者流”;患者经历诊疗过程称为“诊疗流”;病人进入各类医疗技术部门到离开的路径称为“医技流”;提供患者诊疗保障支持的称为“后勤流”;协调各项活动进行有效服务的称为“管理流”。其中我们把“医技流”、“后勤流”、“管理流”合称为“公共流”。医院的运行以患者流为核心,协同诊疗流、医技流、后勤流以及管理流运行一致,才能够完成安全、质量、服务和绩效的整体任务。因此,把握患者流与公共流的关系,是现代医院必须解决的难题。也就是将各类医疗服务元素的随机性变成规律性,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我们把进行患者流管理和公共流协同作为提高医院运行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2 保持医院“公共流”畅通的重要性
患者需求的变化发展,使得医院的患者流逐渐变得有规律可循。每个医院日常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通常变化不大,医院发展往往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医院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一般会经历门诊、住院、专科、亚专科、多学科、医疗集团等等形式的制度变迁。根据医院计划和任务的不同,医院还会兼有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功能;或者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学科群,社会筹资、医院重组、法人治理、支付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医院对于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医治效果有自己的评价,并且对提供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明确的认识[3]。
医院的“公共流”建设发展在各种需求的不断拉动下,会遇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也会受到医患矛盾激化的干扰,“患者流”与“公共流”的关系有时会协调,有时候甚至出现冲突。这种脆弱的关系,有人归咎于医疗资源的相对紧缺,尤其是公共流资源的匮乏,使得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各种矛盾和冲突显现,“公共流”拥堵是公立医院运行困难集中表现之一。医院管理者据此可以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必要的患者流通道,并且建立相对应的“公共流”,提供相应的服务,也就是建立满足患者诊疗需求与供给的适配通道、健全质量与成本的核算通道、解决问题与沟通顺畅的服务通道,以及绩效与分配激励的保障通道。设法让医院“公共流”畅通,又要让卫生总费用维持低位,取得公益性绩效。
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6.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9亿人次(增长4.0%),其中医院诊疗人次29.7亿,占39.1%;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6.5亿,占医院总数的89.1%;三级医院诊疗人次14.0亿,占到公立医院总数的一半以上[4]。对大医院来说,医院门口车水马龙,门诊大厅人满为患,住院大楼一床难求。医院管理者面对如此窘境,开始思考医院战略运行机制,聚焦系统运行的短板,其中“公共流”的拥堵成为焦点。“公共流”是患者流动过程中非特定的诊疗路径依赖的地方。比如,普通门诊、普通病房、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室等医技辅助科室提供的服务通道,这些通道组成的系统,往往超出了原有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医院的发展与医疗质量的提高,除了发挥临床科室的主力军作用以外,需要医技、辅助、后勤和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医院公益性绩效的取得,少不了“公共流”的保障和支持。在信息时代,医疗服务体系遇到挑战,网络“公共流”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功能,抓紧“公共流”建设,才有可能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公共流”建设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一旦“公共流”出现问题,其负面功能也就成倍显现,因此,防治“公共流”危机成为医院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3 医院“公共流”的特点与内在关系
“公共流”与患者诊疗关系密切,能否借鉴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在综合平台运行环境下对“医技流”、“后勤流”、“管理流”有所创新,并影响“患者流”。现行医疗体系“公共流”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医技流”技术性支撑。其作用往往不可替代,医院每一项技术的开展和应用,都少不了医技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近年来,药剂部门在药品零差价的改革实践中“冲锋陷阵”,在推广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优化门诊流程中“屡建奇功”。
第二、“后勤流”系统性保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快,预约挂号、自动缴费、电子处方、自动发药、远程医疗等等各项改革层出不穷,后勤保障任务越来越多。如何进行专业性提升和系统性管理,确实向传统后勤服务提出了挑战。加强床位后勤保障管理,做好消防、保卫以及水、电、气、暖供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床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规范床位投诉管理,及时调查处理医疗投诉并改进工作[5]。当然,综合性管理需要依靠“公共流”进行。“公共流”的平台对日常临床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平台正常运转,患者诊疗计划才能需要按照质量、安全、服务和绩效等指标实施到位。
第三、“患者流”大通量渠道。患者流是医院运行的主流,管理好患者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就诊时序,依据标准、按照流程,降低成本,满足患者的需求。门诊的患者流可以细分为:挂号,分诊,就诊,划价,缴费,治疗,检验,检查,取药和再就诊。诊疗流是医生完成诊疗的过程,主要环节包括,接诊,问诊,体检,辅助检查,诊断,处方,执行医嘱等。一般来说,诊疗流与患者流的匹配,是通过“公共流”实现的。
第四、“管理流”平台性枢纽。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进行切实有效的目标管理。医院党组织把握医院总体发展方向,统领各项工作。医院深化改革,面临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等等挑战,展望医院发展加快,职工待遇提高和患者口碑更佳。
“公共流”的保障性环节。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患者流在医院里受阻,诊疗流也会出现问题,在这两个流上下功夫,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医院管理者开始注意公共流的管理,只有在公共流上加大投入,拓展空间,营造良好的环境,才有可能产生预期效果。新医改探讨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就包括“公共流”的重建。管理有序的医院,会建立“公共流”平台,完善大通量渠道,进行可靠性改进,对三个流的关系进行分析。避免供方的诱导需求行为,控制医疗总费用的增长,减少供需双方矛盾。
4 优化医院“公共流”,改进“患者流”
第一,理顺规划与实施的协调通道。公共服务系统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医院更要强调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以便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员工责任大小、技术劳动的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的高低、人员的团队协作等要素,以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高绩效的团队和业绩[6]。医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要涉及医生护士、医疗技术、管理和后勤4支队伍建设,服务队伍一般由医务人员,医技人员、辅助人员以及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组成。床位医生和床位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员,从患者进入病房,接待、体检到写病史的过程都充满了服务组合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住院患者常常盼望主任医生的查房,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与关心,即使是床位服务人员的一声问候,也会带来无穷的慰藉。譬如麻醉师的术前查房,会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担心。所有这些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公共流”服务的各个要素需要进行持续改进,任何一个服务人员的失职或者疏忽都有可能给整个医疗活动带来灾难。
第二,关注质量与成本的核算通道。医院服务体系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始终把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根据已有数据,当今患者对医院的各类投诉中,80%以上来自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机制薄弱[7]。“患者流”始终是改革调研的重中之重,要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和想法;“诊疗流”是医院工作的主体,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内心思考和作用;“医技流”不可多得,技术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时代促进了医技部门的转型升级。“后勤流”走到了前台,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管理流”显示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完美结合,管理出效益让人们梦想成真。
面对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始终把握改革的方向,医院必须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成本的节约和控制,处理好投入产出的关系;坚持发展的新常态,避免过度治疗影响医疗质量,杜绝无序发展影响医院正常运行。更不能因为公共服务成本核算的技术问题,造成“公共流”的人为拥堵,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破坏医院服务体系正常运转,造成卫生成本拖累健康民生。忽视“公共流”匹配建设,会导致患者集中在“公共流”的拥堵,这些社会现象说明处理好医疗质量与成本问题,不仅是运行机制问题,更是体制的结构性问题,政府加大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投入,医疗机构通过改革获得动力,相向而行相得益彰。
第三,重构需求与供给的适配通道。解决好看病贵、看病难的中国医改任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都离不开医院“公共流”的建设。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和老龄化进程加速,就医人数剧增,服务通道负荷空前增加。除了加快社会办医的步子以外,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也被赋予竞争机制,竞争焦点在于公共服务通道的有效性。院长开始将医院“公共流”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要求进行院、科两级动员,鼓励挖潜和创新,优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推广适宜技术,走专业化、规范化、路径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道路,缩短平均住院日,开辟“公共流”的新路子。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医技队伍建设出现危机,影像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医技部门人手短缺。今年高考志愿统计结果,影像医学的报考志愿排名下降居于第五位,从另一角度为医院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状况拉响警报。所以,政府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既要坚决,又要注意行业特点。从政策层面扶持“公共流”建设,特别是对儿科医生培养等薄弱环节实施补救措施。顶层设计总体方案要接地气,基层相应执行坚决措施得力,中间的实施环节,对医院而言,在于把握好公共服务通道可行性建设。
第四,理顺绩效与分配的激励通道。公立医院改革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原因在于群众要享受改革的红利,看病不贵、看病不难。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对患者进行恰当的医疗服务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有效管理是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难点[8],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医疗服务科学化进程加快,其标志性成果就是疾病进行单病种的程序性管理,临床路径实施,使医疗保障的组织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同步按照疾病分类组进行制度改革,医疗服务通过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帮助医疗保险试行总额预付制。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把资源分配与医疗服务的产出和结果挂钩,更清楚地界定购买者和提供者各自的责任,强化问责制度,并根据供给和需求状况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整[9]。促使医生使用抗菌素需要遵循该疾病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推进护士优质护理,定量定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也进一步规范临床技术的应用准入;保障非医务人员不得从事床位医疗工作;临床专业化、技术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医疗检查项目可以自助查询的同时,项目收费形成一日清单,供患者核对监管。
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是老百姓内心对医改成果最朴素的解读。那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就显得格外迫切。与此相对应的,职工也在盼望医改红利的兑现。社会认同医生培养成本大,劳动强度高,承担风险多的现状。医务人员的付出过多而报酬偏低,从“公共流”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更加期盼改革分配激励机制,合情合理地计算他们的社会贡献,客观公正确定公共服务报酬。
第五,规范投诉与沟通的解决通道。医疗服务是缩短患者期望与现实感受的距离。服务行业是窗口行业,存在许多普遍存在的服务问题,投诉与沟通在所难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医院门诊普遍建立了患者服务中心,通过预约挂号,自助打印检验单,电话回访,网络投诉等“公共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规范医院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有利于医患沟通,解决传统医疗服务固有的弊端。
住院部门推出优质护理、临床路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口支援、志愿者服务、预约诊疗等综合举措,旨在提高床位服务团队管理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缩短医患距离。早期掌握患者服务需求,多接触患者,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包括重视患者的投诉,分析患者需求与提供的差距。加强服务安全督导检查,减少危机发生比例,一旦发生诊疗不安全苗头,必须加强危机干预管理,分析床位服务安全体系漏洞,及时把握动向,发现异常克服异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改进医疗服务技术和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来增加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0]。
通过完善“公共流”服务“患者流”计划实施,提高医务人员改革理念更新和改革举措落实,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提升优质服务能力,逐步完成临床服务应用的专业化和信息化,重视“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惯性和常态管理,同时重视患者权利的实现,让医患双方在“公共流”完善的帮助下,缩短距离,走到一起。走上“调动积极性,提高满意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于德志.公立医院改革之关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5):99-102.
[2]葛建一,葛国曙,熊威.论转化型医疗服务[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4):251-252.
[3]王梦潇,刘冬妍,孙洛平.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率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254):197-2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5]葛建一,葛国曙,熊威.论医院床位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53-55.
[6]袁蕙芸,陈亮.论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规划[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7,(12):894.
[7]余勇晖.以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15,04:131.
[8]马汉武,张贝贝.基于SCM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381-385.
[9]吴敬琏.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20.
【公共管理者】推荐阅读:
公共管理农村公共危机07-27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05-25
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07-23
公共管理者如何管理06-01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07-02
公共机房管理06-29
公共管理08-04
公共危机管理09-28
公共财政管理10-01
公共绩效管理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