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2024-05-10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共10篇)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1

一、信息技术内涵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说, 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 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 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我们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总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计算机类岗位的高素质专才, 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多媒体的网络教学, 使教学模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学生可在任何地方进行网上学习, 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师。学生通过上网提出问题、进行作业提交, 教师实行网上解答, 考试出题, 布置并批改作业等。学生可自由选择所学时间、地点、进度、内容等, 网络教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进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及时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得以更新, 能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又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整合, 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计算机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和综合, 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所以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

1.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

明确教学大纲的作用是“规范教学行为、引导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 以前的教学大纲按照章节目录的顺序进行编排, 内容和进度统一化, 过分强调规范教学行为的作用, 已经不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此, 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按照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编排, 规定各模块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重点、难点等, 使得教师能够在保证模块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内容, 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发挥各自的特长, 从而发挥教学大纲应有的作用。

2.网络资源及教学平台的使用

网上教学包括网上课堂、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课件点播系统、网络考试系统和互助学习课程网站, 它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 融合了校内外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 是一个全面支持网上教学的系统平台。它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全面实施网络 (辅助) 教学的环境, 能更好、更方便的解决教师和学生网上交流问题。

(一) 内容媒体设计

分析学习内容, 选择高新教学媒体。课程的内容要提炼“精”字。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是传统教材的搬家, 应适宜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容, 分解教学内容形成知识节点, 结构图或概念图的方式组织这些节点, 做成教学目录.供学习者选择路径。除了视频录像、电子教案等, 更需注重目标导向内容。以文本、图形、语音等静态呈现方式表现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用虚拟现实技术、动画影视片断视频讲课等动态呈现形式, 发挥学生视觉、听觉等多路感观的综合作用, 可应用不同层次的媒体, 统一与变换相结合, 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师生交互工具

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获得答案, 教师了解学习情况, 可见师生交互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给师生身处异地提供方便, 随意交流。开发交流工具:同步/异步讨论园地、协同工作工具、课程电子邮箱等, 支持多媒体系统如图形、语音、视频、电子白板等。

(三) 计算机教学过程科技文献同步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为了使学生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科技发展情况, 同时, 引导学生理解某些典型创新成果与所学基本原理是如何联系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组研制了科技文献同步检索系统。其中包括中英文科技论文与中文专利检索两部分内容。学生只要输入任意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中文或英文关键词, 即可找到反映当前科技进步的文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分析某些典型的创新成果与所学原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用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 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

建立虚拟网络实验, 即在网络中创建可视化的三维环境, 一种实验对象就是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用户在进行虚拟的实验时, 只需鼠标点击及拖曳。结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仿真技术与一体, 是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要虚拟实验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 人人都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 进行操作仪器和各种实验。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习, 深入理解广域网、局域网及Internet的体系结构与协议原理, 了解局域网组建的常用技术及方法, 学习添加网络协议及网络服务, 实现网络打印, 熟悉Internet常用技术, 学习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内容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综合学习各方面知识, 才能做好有关计算机的实验, 从而获得系统级的分析、设计、管理、应用的能力。

摘要: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分析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网络系统结构现状, 制定了网络精品课程设计要求和目标, 提出了计算机精品课程专业建设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2010-3

[2]李少纲.《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福建高教研究》2009 (2)

[3]张新华.电机与拖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 2008.08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都会努力打造精品课程,而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是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指出其需要完善的方向。然后结合课题实际,对如何构建“互动式”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互动式教学平台 精品课程 网络教学平台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而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精品课程网站使用率不高,网站交互性不强。因此如何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构建“互动型”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建立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联系,使之符合学习规律,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一、当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代表了网络教育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由于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以及网络课程的认识不足,在网络教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①网站设计缺少学生参与,重“助教”而轻“助学”。②资源较陈旧或堆砌,实用性不强,利用率低下。③资源建设缺乏教学设计理论指导。④项目设置缺乏交互性与协作性。⑤缺少传统教学的监督性和共同学习的气氛,很可能会使个体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无法坚持下去。

针对这些不足,建设“互动型”网络精品课程,要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再设计与开发,必须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第一,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突出强调资源的个性化、适用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课程特色,使网站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二,教学与互动并重。精品课程网站要使学习主体动起来,提高能动性,促使学习的主体能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之能在网络的协助下自主纵深学习。第三,加强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引领作用,避免发生学习主线不清的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

基于前文分析,笔者采取了以下思路对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构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出发点

一切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成部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联系此二者的媒介,它必须是在遵循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上进行开发,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进行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之前,有必要了解学生需求。调查学生对课程(课题组选取的是“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情况,对现有网站资源量、项目设置是否满意等。然后根据课程特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同时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拟定详细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方案。

(二)完善的学习资料是构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

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内容是其核心。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技术手段,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必备条件,而且资料尽可能完善和能起到实效作用。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相应的措施:

①将组织胚胎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章节内容,设计为CAI课件。现有电子教案为PPT课件,PPT较适合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但交互性差,而CAI课件因其界面友好,交互性强更适合学生在课后自学使用,有利于降低课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②建立配套图库: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现有网站上已有学习大纲、电子教案,授课录像、习题集、历年试卷等资源而图片较少,拟将科室长年拍摄的切片实物图片和一些细胞电镜照片收集制作精美图片库,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信息,更有助于实验教学。

③开设在线考试(自测)系统:此系统可帮助学生及时得知在学习后,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不足或还有盲区,做出自我判断,温故知新;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复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帮助其纵深学习。

(三)完善的网站功能是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价值体现

一个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是否方便用户操作与管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应的功能,是否能实现其建设的目标,这就是其价值的存在。本文课题组在实践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构架如下图所示:?

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系统结构图

①增设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角色定义、权限分配和用户信息维护等功能,并且管理系统基础性信息。

②增加学习互动系统,开设在线讨论社区、留言板。网络课程不应只是将学习内容简单的传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化的功能,为师生间、学生间同步与异步的交互提供平台,达到学习交流与互动。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间有限,开设在线讨论和留言板,可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上未完全理解的知识,并可激发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热情,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

③增加学习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对考试与作业的评价、对学习过程参与度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旨在搜集学习者对课程网站的版块设计、学习感受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评价手段体现出来,也为今后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④增加在线人数和访问人数统计程序:精品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广泛使用、参与。此程序虽小,却可帮助网站建设者直观了解到网站的使用率,根据数据的增减,及时改进不足之处,让互动的精品课程网站更受学生喜爱。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制作高质量CAI课件,完成交互式图片库和考试题库的构建;完善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打造“互动、互助”的网络教学平台,实践证明实现了以下效果:

1.学生通过网站容易获取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通过交互板块,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对话。

2.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通过导航条、按钮等)多层次参与,能获得不同层次的理解、不同难度的认知,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了学生进行有独特见解的思维活动。

3.最终实现了让精品课程网站成为学生在课堂外的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参考文献: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課程;过程设备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103-02

1 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精品课程“过程设备设计”不仅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还是一门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再加上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往往难以保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如何让学生消化课程内容?如何将空洞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接受?如何将课本知识同工程实践相结合?在课外时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复习重要内容?以及如何提前预习好课前内容?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直接影响授课质量,还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精品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精品课程特点,建立一套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辅助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使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教学模式而言,CAI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可缩减教学课时的特点。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CAI教学比传统授课节奏要快,存在部分学生较难跟上教学进度的情况,会造成“消化不良”的学习状态;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课程内容,并在课外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教师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绝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平台的熟练使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提高授课质量和教学效率已成为可能。

2 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一种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充分利用图像、视频、动画、文本等教学资源进行的辅助教学活动。网络教学不仅减轻了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压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师生交流平台;借助该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性地在线学习,是一种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均可调整的学习形式。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同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加上设计过程使用的标准、规范较多,所以接受起来特别费时费力,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了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对过程设备有更加具体的、感性的认识,精品课程在CAI教学的基础上,还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外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演示、视频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理解,采用直观的动画形式来诠释过程设备的工作原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录制了与理论教学同步的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学习;为了把握设备结构形式及特点,精选两百余张设备制造现场照片,用来反映设备结构及零部件等细节内容;为了对“过程设备”的设计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剖析了典型的工程案例,并通过语言及文字的形式保存了具体的讲解步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课外学习,还将上课使用的课件、课后习题、复习题编成相应的课件库和习题库,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共享。除此之外,还对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建立了与精品课程对应的电子图库、教学视频库和参考文献库,对工程设计使用到的设计手册、标准、规范等电子资料进行共享。

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创造了一种亲临实物的教学情境,不仅消除了CAI教学存在的弊端,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还巩固了教学成果,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一致认可,达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3 网络教学是精品课程的核心

精品课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其核心是如何建设好课程内容。精品课程“过程设备设计”依靠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对授课课件、教学视频库、图形库、习题库、参考文献库和工程案例六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还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很好地解决了课程内容的建设问题,并建立了动态开放型的教学资源库,方便了课程内容的维护及更新。

网络教学是通过视频、影音文件的动态演示,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立体感、直观感等方面的不足,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网络教学还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解决了CAI授课节奏快所带来的“消化不良”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网络教学具有的教学情境再现、反复观看等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进一步巩固了教学成果。作为精品课程的核心,网络教学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不仅集合各类媒体信息于一体,还取众多电子资源优势于一身,实现课程资源可跨时间及空间而不间断交流功能,并且拥有教学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更新及时等特点。精品课程如果没有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

4 结语

精品课程“过程设备设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使用。“过程设备设计”是一门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在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精品课程作为一项长期的、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方可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于网络教学,要充分认识到其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利弊,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才富,段成红,于洪杰,等.重视教学效果 锤炼精品课程[J].化工高等教育,2006(2):23-26.

[2]郑津洋,李磊,陈勇军,等.网络版《过程设备设计》多媒体课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B4.

[3]林清宇.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2-14.

[4]林海波.网络平台在“过程设备设计”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92.

[5]杨兴华,王吉岱,胡效东.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44-46.

[6]蒋文春,李国成.过程设备设计力学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探讨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11-13.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4

《冶金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高、复杂难懂等特点。传统的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辅之以实验室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室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 传统的《冶金原理》教学模式为“师主生从”型,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较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1. 课堂授课学时有限, 课上信息量大, 学生人数多、差异大, 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做到快速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

2. 无法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冶金技术和理论发展等相关信息;

3. 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4. 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少, 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答疑解惑的需求。

目前, 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改革以寻求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在教学中的辅助地位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 将网络辅助教学引入《冶金原理》课程中, 将使课程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一、网络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互联网服务, 网络逐渐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按教育部要求,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与管理, 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要放到网上。然而, 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流于形式, 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教学目标, 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仅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实现《冶金原理》课程的学习已无法达到现代化教学目标。

网络辅助教学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资源进行网上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的教学内容, 良好的交互性, 突破时空限制以及人为因素制约为特点。它能从最根本上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 采取网络辅助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传统 + 现代”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如果将课程网站运用到《冶金原理》课程的教学中, 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学习资源, 完成课程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延伸,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冶金原理》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冶金原理》精品课网站不仅是为了精品课申报而设立, 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而网站平台设计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将关系到其作用能否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挥。经过课程组积极努力调查和研究, 探索出了《冶金原理》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1. 课程资源共享, 辅助课堂教学

《冶金原理》在校园网上建设精品课网站, 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辅助教学作用, 进行清晰、简洁、实用性强的课程网站模块设计, 同时实现课程的全部资源共享和运行, 包括课程的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习题库、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同时在精品课网站运行。课堂教学采用电子教案和辅助教学软件, 共享的网络资源可使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辅助效果, 教师根据内容、进度的变更, 随时更新网络资源内容。

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内容安排, 进行课前复习、预习, 重温课堂授课内容, 进行试题练习, 巩固课程知识。

2. 网络辅助课程预习、复习, 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冶金原理》作为炼钢学、炼铁学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但因课程中涉及的概念、理论抽象难懂, 容易造成学生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 影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 因此课程的预习和复习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复杂抽象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实践应用范围, 预习、复习效果甚微, 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方便。对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通过网络平台以实例让学生明确其现实应用价值, 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通过设计知识结构主线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复习;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通过网络平台提出启发性问题, 让学生深刻思考和预习后, 再通过课堂讲授进一步加深理解, 深入学习。

3. 课程归纳总结, 辅助课程系统学习

《冶金原理》课程知识理论性强, 课程内容贯穿了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和理论应用, 公式繁多, 知识较为凌乱。因此,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后难于记忆并形成前后联系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结束后, 往往不能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影响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冶金原理》精品课网站设置了“网络黑板报”平台, 在每一章节课程授课结束后,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网站上进行章节小结, 通过归纳总结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辅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以及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4. 多种师生互动模式, 加强课程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加强课程建设,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答疑解惑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冶金原理》课程交流方式通过任课教师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答疑和课下交流两种方式完成。这种交流途径常因学生碍于面子以及时间等因素原因, 不能很好的进行。

《冶金原理》课程除了在课下进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外, 课程网站上增设网上答疑平台, 学生可以不记名地指定课程组任何一位教师解答和探讨专业问题, 寻求教师的帮助。除此以外通过教师将自己的E - mail公布, 使学生就疑惑问题与老师进行E - mail提问解答和探讨, 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反馈给教师。这样, 不仅及时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 也能够进一步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知识,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及时将学生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调整授课方法和进度, 并将课程小结与解决方法公布在“网络黑板报”上。

5. 辅助拓宽专业知识, 及时了解学科动态

《冶金原理》课程是开设在大三上学期的专业基础课, 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只对冶金工艺流程有初步的认识, 而且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不足。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必须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不断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 在网站“黑板报”上发布冶金学科和专业知识相关资料, 让学生了解冶金专业流程、特点, 掌握学科、学术发展动态, 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和专业学习兴趣。

6. 专业能力拓展平台, 随时进行案例学习和分析

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有效地结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 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 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网络平台针对不同知识点提供一些工程案例, 补充一定的课外作业、例题, 学生根据课程知识进行分析, 不仅巩固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同时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结束语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5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57-01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是该工程建设的核心。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又包括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

1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化设计

1.1需求分析

1)必须从网络教学资源素材建设、网络课程库建设、网络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通用网络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的建设开发等四个层面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进行优化设计与科学构建。

2)必须从技术上完成网络教育数据库搭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等技术研究成果及作品,并加以整合,发布推广。一个“简单易用;让教师专注于教学设计、资源收集、提取和组织,而不是为技术所困;自动实现课程的网络化和多媒体支持;提供丰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的通用精品课程教学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2技术标准及理论依据

在国际上有许多标准化(学术)组织都在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和平台的标准化的研究,并起草了一些相应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Learning Resourse 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 LTSC(Learning Techm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 (lear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等等。其中相对完善的是IEEELOM模型,它规定了在WEB页面中呈现学习资源时,所应提供的一些基本元素。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理论依据。

1.3优化内容设计

设计应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开发及评审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规划,所以一些基础内容,如“主讲教师”、“师资队伍”、“课程描述”等都应设计在内,同时为了体现出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可以在平台里添加“在线测试”、“新闻信息”等有关此门精品课程的内容。

1.4优化系统设计

此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前台的显示界面与后台的管理系统,通过后台的添加信息形成前台的精品课程界面,两者通过数据库的存储与读取来实现连接工作。教师可以通过进入后台登录页面登录进入管理页面,然后就可以添加或修改数据库里面的内容了。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此页面采用的是左右框架结构,左边框架里放置的是导航页面,点击后在右边页面里显示相应的内容。以制作江汉大学的校园网络课堂为例,在前台显示页面里,考虑到美观性,同时为了方便修改,所有的显示页面都采取的是框架结构,主要有“首页”,“主讲教师”,“师资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建设规划”,“教学资源”,“在线练习”,“学生评教”等页面,这些页面里显示的内容都是教师在后台管理添加存入数据库里的内容,如发现添加有错误或还有试题要添加,可再进入后台管理添加修改。

1.5优化数据库设计

依照软件工程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对于精品课程开发系统的试题库数据库,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1)admin表:主要包括后台管理的用户名、密码、新闻公告等;(2)content表: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学科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手段、主要特色、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职称、职务等;(3)renyuan表:主要包括精品课程里其他教师的信息;(4)question表:主要包括在线练习的题目、答案等;(5)words表:主要包括学生评教的留言等;(6)upload表:主要是对上传的课件、视频的记录。

2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通用模板的开发方案

2.1系统支持平台与开发工具选择

1)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2)Web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6.0

3)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Access 2003

4)网页编程语言:HTML,ASP

5)网页编辑工具:Micromedia Dreamweaver8.0

2.2平台界面的设计

平台模板界面的设计主要是指前台界面的设计,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主页、头页面和尾页面以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页面,这些介绍精品课程内容的前台页面都统一存放在index文件夹里。

1)主页介绍。主页有三个大的框架组成,在前面的系统设计里已经提到了头页面和尾页面,再加上中间的框架,就构成了首页。

2) 头页面(top.asp)和尾页面(bottom.asp)。在头页面和尾页面设计好了后,在设计网站的其它任意一个页面时,都再只用设计中间部分了,而在头尾部分则只用加如下代码就可以把早就设计好的页面嵌套进去了:

(1)头页面 :为了方便起见,头页面里包含导航链接,以便于浏览。

(2)尾页面:只是为了美观,故设计为一个图片,如换做其他学校使用,更改图片或者直接用文字皆可。

2.3平台模板功能的设计

平台模板功能的设计主要是指后台管理的设计,后台管理涉及到管理员登录、精品课程各类信息的添加和修改、资源上传、试题管理、学生反馈信息、修改密码等多个模块,后台管理页面统一存放于admin文件夹中。

1)数据库连接。由于管理员的用户名、密码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因此,首先应该做好数据库的连接工作。代码如下:

<% on error resume next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bq=" & Server.MapPath("../db/db1.mdb")

set rs=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activeconnection=conn

%>

为了不使每个需要连接数据库的页面都要写这段代码,故将此段代码存于adminconn.asp文件中,便可如同头、尾页面一样引用了。

2)登录模块。在登录页面里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被提交到admin.asp页面,进行判断是否是合法用户,如果是合法用户,网页将会转向adminmain.html页面。

3)验证模块。为了防止非管理员用户通过直接输入管理页面的网址而直接进入管理页面,我在每个管理页面均嵌套了checkadmin.asp,此文件是session来判断该用户是否是通过登录页面登录后进入管理页面的,限于篇幅,主要代码略。

4)信息添加修改模块。此模块关键就是如何将添加或者修改的内容保存,限于篇幅,主要代码略。

浅谈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6

目前,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的评审都是以网评的形式进行的, 即评审专家通过浏览精品课程的网站, 观看各类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 来给精品课程呢个打分。致使很多优秀的课程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利的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我校现有六门省级精品课程, 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对于同类高校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是有差距的, 在抓好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 尤其是要加强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由于网络具有远程、实时、异步、海量信息的特点, 因此, 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 是网络教学的主要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教学的主要标志。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网络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教师与学生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 其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传递的远程性

Internet是个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巨大网络,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任何学习者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获得教学信息。

2.教学的交互性

通过网络, 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及时地交换信息。这样, 一方面, 利于学习者学习, 另一方面, 有利于教师教学, 使教和学互相促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信息共享性

任何信息一旦上网, 就能被全球的用户所接收。对学习者来说,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一方面, 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占有教学资源, 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 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整合教学信息, 因为他们可将相关的教学信息进行对比、对照, 取长补短, 以促进学习。

4.学习的个别化

在网络教学资源中, 学习者的学习可以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自主地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各学科学习的时间。学习者能与教师共享各种信息知识资源, 教学的时空扩展后, 学习者可以在Internet上就某一教学内容向自己欣赏的老师请教, 展开讨论, 以求个别指导, 实现个别化学习。因此, 基于网络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行为。

5.教学的时效性

在网络教学资源中, 学习者通过网络接收的教学信息既可以是实时的, 也可以是非实时的。一方面, 有利于学习者及时地接受学习信息, 另一方面, 它支持学习者的重复信息, 保证学习效果, 故带有很强的实效性。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决不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 而是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不是把书本内容电子化和把音像教材数字化, 其内容和形式必须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进行教学资源的再设计和开发, 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或教学资源的分析上, 应该以系统的观点, 从过程的角度分析网络课程的活动和实施过程, 也就是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使之符合学习规律, 体现教学活动过程, 具有远程性、交互性、共享性、适应性和时效性等基本特征, 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要建设优质的精品课程网络教育课程和资源, 应适应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立体化教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

1.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和服务团队建设。

“人才”是网络教育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高校应该引导和激励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较高、具有丰富网络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 要逐步形成一支包括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和服务等人员, 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结合的关系, 并要考虑今后推行弹性学制、全面学分制, 符合学分制建设的需要。

3.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交互。

精品课程应合理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学习资源, 根据学科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和传播方式, 并基于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提供支持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条件, 特别要把握好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

4.开发立体化教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

结合精品课程的网络网络建设, 可以借鉴其他大学开发立体化教材的经验, 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同时, 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的、形式多样的、遵循通用标准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且, 还要上网并开放精品课程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教案、习题、实践教学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数字化学习资源,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5.提供优质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

数字化学习资源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商品”, 用户并非是一次性的购买,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跟随”服务, 比如, 学习效果评估、资源使用帮助等, 特别是精品网络课程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资源应用更是与学习支持服务息息相关。因此, 仅有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是不够的, 还需要提供网上学习、讨论、作业、实验和考试等全部环节所需的资源应用服务。高校要灵活运用多种导学策略、设计多样性的学习活动, 特别要依托公共服务体系,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提高。

6.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教育部在教学评估、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评选等工作中, 已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成果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高校也应采取切实措施, 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要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注重开放性, 精品课程的开放性是指通过几年的精品课程的建设, 形成包括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精品课程共享资源, 以互相借鉴, 互相学习, 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在延续, 要持续建设。建设的美观性、全面性、交互性、准确性以及实时性都是应当全面考虑的问题, 广泛借鉴, 把课程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大家。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指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和服务团队建设,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谢舒潇, 李招忠, 林秀曼.多元化背景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5) .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校际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设计研究 篇7

1.1精品课程网站分析

网站的内容本应该是由用户决定的, 但精品课程网站比较特殊, 它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决定的。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7年版中,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 综合评审部分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五级指标。各高校根据评审指标, 结合自身条件和课程特点进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虽然网站外观、内容布局等差异较大, 各具特色, 但内容都是围绕着评审指标设置的。归纳起来, 网站的主要栏目一般包括8个方面:申报材料、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师队伍、网络课程、课程录像、电子教案、实训条件。其中网络课程主要供学生学习使用, 其它栏目主要供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评估使用。

(1) 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的内容应严格按“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的内容和要求准备和制作, 主要包括课程负责人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学队伍情况、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措施、有关说明等) 课程介绍课程介绍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简要介绍, 内容包括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课程的特色与剖新等。

(2)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授课计划等。

(3) 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师, 包括课程负责人情况、3名主讲教师情况及任课教师情况等, 教师情况按“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制作。

(4)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学生和教师访问最多的栏目, 也是整个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重点。应做到结构合理, 查阅简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利于学习, 有动画、有音频, 并能体现课程的特点, 既可作为精品课程网站的一部分使用, 也可作为单独的课件使用。因此, 一般将网络课程栏目分为: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论坛、使用帮助、制作团队等。

(5) 课程录像。课程录像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最好提供全程录像, 一般情况下应提供不少于三名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 每名教师不少于45分钟。录像的制作标准是《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2004年) 》。

(6) 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是纸质教案的电子化, 其格式要求和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制订。

(7) 实训设备。实训设备包括校内外实训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 要求有校内外实训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基本功能介绍, 有设备实物图片的展示及学生实训图片的展示。

1.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采用B/S模式设计, 可以作为一般高校的在线教学课堂;可以为教师的辅助教学或者课程发布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该网站提交作业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并可以提交作业。

1.2.1模块划分

精品课程网站根据使用者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面向管理员部分。包括学习资源管理 (教程管理、课件管理、学习路径管理) 、用户管理 (教师/学生注册、权限分配、空间配额管理) 、消息管理 (消息发布、师生互动) 和搜索管理;

二是面向教师/学生用户部分。用户可以发布/浏览教程、上传/下载课件、测验/评价、提问/解答、在线交流以及学生管理和成绩管理。

1.2.2功能描述

根据系统功能划分, 本系统详细需求描述如下:

(1) 用户管理模块。本系统具有用户认证与授权功能。由管理员对新注册用户 (教师和学生) 进行身份认证与授权。

(2) 学习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了课程发布、课件的上传、试题的生成功能。学习者可以自行浏览相关课程, 下载课件, 系统还可以保存学习者的学习路径, 便于学习者下次登录继续学习。

(3) 消息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了一个在线的同步与异步消息通讯功能。师生之间, 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

(4) 消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为管理员及用户提供了一个发布公共消息与私人消息的功能。

(5) 搜索模块。用户利用该模块可以进行有关学习资源、消息等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与声音方面的搜索。

1.3用例模型

1.3.1学生用户用例图

图1是学生用户对该网站进行操作的用例图。1.3.2教师用户用例图

见图2。

1.3.3管理员用例图

管理员用例图表示了管理员的操作权限, 管理员可以有管理员的权限, 身份认证通过以后, 管理员可以进行公告管理, 文章模块管理, 交流吧模块管理。具体用例图如图3所示。

1.4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精品课程网站栏目应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进行设置, 各栏目的内容要根据每门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录入,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新。课程网站还要设置视频教学、师生互动和成绩考核等功能。为了体现精品课程网站的特色, 网站应该具有个性化设置功能。整个系统分为三层结构体系, 三个结构层分别是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其中业务逻辑层的功能较多, 又细分为面向用户界面和面向问题域两个子层。三层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1.5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系统功能模块分布在3个结构层中, 其中业务逻辑层的功能最重要, 相应的模块也较多。大部分功能模块是为管理员后台管理设计的, 只有教师管理模块是专门针对任课教师设计的。后台管理功能是通过调用这些功能模块实现的。

下面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说明。

(1) 课程网站栏目与导航系统管理。该模块负责课程网站的栏目管理和导航菜单系统的生成, 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每门精品课程在规划设计时, 都会根据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确定课程的栏目结构, 这些课程栏目就是由该模块负责创建、更新和删除。课程栏目结构确定后, 要通过栏目构建课程网站的导航菜单系统, 从而形成网站的框架。

(2) 栏目内容管理。在构建了精品课程网站栏目框架后, 就要向各栏目框架添加内容, 这就是栏目内容管理功能。该模块除了具有添加栏目内容功能外, 还具有栏目内容更新功能。

(3) 视频管理。精品课程的视频功能由该模块实现, 其功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后台视频管理和前台视频播放。后台视频管理是面向管理员的, 主要完成视频添加、视频信息编辑和视频删除。前台视频播放是面向普通用户的, 主要完成在线视频观看功能。该模块的技术难点在于大容量视频文件上传、多种格式视频的统一播放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4) 消息管理。消息管理模块为课程网站提供即时消息通告功能。精品课程有时需要发布一些即时消息, 如授课地点变更、考试时间等, 这些信息通过该模块进行添加、发布和更新。它类似一个简单的新闻发布系统, 由后台消息管理和前台消息浏览两部分组成。后台消息管理功能是消息添加、编辑和删除, 前台消息浏览功能是消息查看。消息管理模块应具有较强的功能, 如消息内容不但包含文字, 还包含表格、图片, 等等。

(5) 教师管理。教师管理是为精品课程任课教师设置的功能模块, 主要用于任课教师授课资源管理。通过该模块, 教师可以管理自己的授课资源, 如教学课件上传、教学要求和学习成绩发布等。该模块实现的难度较大, 它相当于网络硬盘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空间存放自己的资料。任课教师的网络硬盘功能, 需要得到管理员的授权才能开通。

(6) 网站资源管理。每一门精品课程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 这些课程资源在格式、内容、大小等方面差异很大, 因此网站应具有管理这些资源的功能。本系统设置了专门的模块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该模块具有查看服务器特定目录下文件信息、文件和目录更名、建立和删除目录、上传和下载文件等功能。

(7)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系统重要的功能, 它包含非常广泛的内容。系统要实现多层次的安全管理功能, 从数据库层到应用程序层都应使用安全技术。主要的安全功能应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防范SQL注入攻击等。系统还包括其它方面的功能, 如师生互动、成绩考核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Z], 2003.

[2]黄宝玉, 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9) .

[3]Akkoyunlu B, Soylu M Y.A Study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2008 (1) .

[4]Maria C Yuang, Shih T Liang, Yu G Chen.Dynamic video playout smoothing method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J].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1998 (1) .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8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国家、省市、校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精品课程, 并组织专家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评审, 以确定是否符合精品课程的各项指标。在精品课程的评审中, 有高职高专的课程, 也有本科的课程, 课程的评审指标有所不同。每一门课程都有大量的申报材料和课程建设材料, 针对每一门课程的建设情况都需要严格的根据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来进行审定。评审专家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 时间也很难统一, 评审不能同步。因此如果还采用原来的专家评审会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评审, 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不便之处, 评审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而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 将各门课程的申报材料全部上网, 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 随时进入精品课程评审系统, 根据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对申报材料进行逐一审定并评分, 系统将自动计算各项指标的总分和全部专家对课程的评分之和, 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 对参评课程进行自动的排名, 使评审结果一目了然。精品课程网络评审系统解决了评审过程中存在的资料多、指标细、时间紧、不同步等实际问题, 实现了课程分类评审, 专家管理, 自动计算评分, 自动排名, 提高了评审的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系统需求及功能模块

精品课程网络评审系统主要有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和前台专家评审系统组成。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整个评审系统的配置, 专家评审系统则根据评审指标对课程建设进行评分, 整个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代码, 采用三层架构的开发模式。

1、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

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有3大功能模块组成, 分别是系统设置, 课程管理, 专家管理。主要实现对课程信息和评审专家的设置和管理。

系统设置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的基本设置, 管理员账号密码的修改, 网站公告信息的管理等。主要实现对评审系统的初始化和基本配置。

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括:课程分类, 添加课程信息, 编辑课程信息, 删除课程信息等。主要实现对课程基本信息的管理和设置。

专家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添加专家信息, 修改专家信息, 删除专家信息, 专家密码设定等。主要实现对前台评审专家信息的管理和设置。

2、前台专家评审系统

前台专家评审系统主要有查看资料, 查看指标, 在线评分, 查看课程得分, 查看课程排名5大功能模块组成, 可以实现课程的网上评审。

查看资料模块主要实现课程申报材料的在线阅读和查看, 专家可以通过查看资料功能进入申报课程的网站, 对申报的材料进行详细的审阅, 从而全面掌握课程的建设情况。

查看指标模块则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 分别提供了教育部颁发的最新的高职高专和本科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评审专家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在线评分模块实现了评审专家在线评分的功能, 专家在查看申报材料时, 可以随时对照评审指标, 对课程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评分, 每一项指标的得分都有分值和评价等级系数确定。评价等级系数分为A、B、C、D、E五档, 最高系数为1.0, 最低系数为0.2, 每一级之间差距为0.2。为了保证评审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每位专家对每门课程只能评一次分, 专家提交评审成绩以后, 将不能再修改。系统将根据每项指标的得分, 自动计算课程的总分, 根据所有专家对某门课程的评分, 自动计算该课程的总分, 自动生成排名。

查看课程得分模块主要查看各评委给参评课程的打分和课程的总得分。以柱状图的形式直观展示结果。

查看课程排名主要是查看参评课程的总分及排名情况。课程以柱状图分类展示排名, 结果清晰, 一目了然。

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下:

三、开发技术及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ASP.NET的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2008+SQLSERVER2005开发, 使用C#语言编码。ASP.Net是建立在微软新一代.Net平台架构上的, 利用通用语言运行时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建立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 其功能强大, 适应性好。通用语言的基本库, 消息机制, 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 自底向上依次为:数据访问层, 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采用三层架构可以让每层实现自己独立的功能, 互不干涉, 一旦哪一层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就只需要更改相应的层中的代码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层中的代码。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开发中的分工, 有利于组件的重用。

四、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1、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是基于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为实现分解应用程序的需求, 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标准模式的模块划分方法。它的优点是不必为了逻辑业务上的微小变化而修改整个程序, 只需要修改业务逻辑层中的一个函数和过程就可以, 增强了代码的可重用性。

三层架构自上而下由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构成。表示层主要是显示和接受用户提交的数据, 提供交互式的界面, 用ASP.NET的页面来实现。业务逻辑层是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集成了系统的业务逻辑规则, 根据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方法组合, 主要采用类库的形式来实现。数据访问层通过数据访问类对数据库进行读写、保存、更新等操作, 不进行事务处理。

2、评分次数限定

在评审过程中, 要求每位评委只能对一门课程评分一次, 不允许重复评分, 以保证评审系统的公正性。在数据库中建立存储课程评审信息的course表, 并添加experts字段, 评委登陆后要给某门课程评分, 当单击前台页面的评分按钮后, 系统将读取course表中该门课程记录的experts字段信息进行判断, 如果该记录中有该评委的名字, 则系统提示已经完成评分, 不允许重复评分;如果没有该评委的名字, 则进入评分页面, 让评委根据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逐项评分。评委提交评分结果后, 评委名字写入course表中该门课程记录的experts字段中, 这样就可以判断某位评委是否已经对某门课程评过分, 保证评分的唯一性。

3、数据库的备份

数据是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 所有的数据都以记录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的各个表中。一旦数据损坏和丢失, 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数据库的备份功能十分重要。实现数据库的备份, 主要是通过Server对象读取数据库备份文件夹的物理路径, 然后再将数据库文件以备份的形式存入其中。

五、系统安装与维护

系统安装前首先要配置好服务器运行环境。服务器上首先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然后装好IIS、.NET Framework 2.0和Sqlserver2005。安装完成后在IIS中设置精品课程网络评审系统所在的目录为虚拟目录, 并设定ASP.NET的版本为2.0.50727, 在Sql Server2005中附加数据库, 修改Web.config文件中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 用浏览器访问系统即可。

六、结束语

精品课程网络评审系统, 解决以往精品课程评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高了评审结果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系统安装在山东万杰医学院的校园服务器上, 系统运行稳定, 使用效果良好。在学院2010年的精品课程评审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推进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威当前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辽宁经济2009.11

[2]范振钧基于ASP.net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2007.4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9

一、基于ASP.NET平台的网页设计优势

ASP. NET平台是NET Frame Work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项计算机技术,是服务器端脚本在因特网服务器上运用的一种程序,它的特点是嵌入式,也就是将脚本关联到网页中,通过HTTP协议形式在Web服务器上创建动态程序,它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1. 跨平台性。因为ASP. NET是依靠虚拟机来进行运行,程序主要运用通用语言如类似于C语言的编程进行,通过两个不同的平台来完成这项任务,具有明显的兼容不同平台特性,一般采用的是用IIS作为服务器承载的微软体系结构,以及用Mono为基础的Windows或Linux为体系结构,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广泛。

2. 简单易操作性。在利用这些系统运行一些程序时,多数界面比较直观,系统设置非常简单且容易看明白,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不是很高的用户,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调动用户工作的积极性。

3. 可管理性强。因为系统的许多配置信息都保存在设定的简单文本中,一些新设置内容添加后通过系统后台关联程序就可以完成,而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中的管理工具。同时使用的asp. net程序是以基本字符为基础的,在许多系统配置及程序应用方面具有兼容性,管理中可能进行共性关联,管理功能十分强大且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如文件的复制、 粘贴、编辑、预览等功能一键可以完成,在具体实践中包括低基础水平的人员也可以很快掌握这种操作技术。

4. 运用效率高。在执行一些基本的操作程序时,平台具有强大的关联作用,完成第一次应用程序后可进行重复操作而不用多次重新编译,大大节省了时间,设计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精品课程在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运用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基于ASP.NET的网页设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中,教育教学已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精品课程系统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发展基础性工作之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中的精品课程的探索,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能很好的确保教学及学习目标的实现。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它关联到各个学校各个环节中, 要求比较全面的从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进行教学中精品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可以从班班通工程中的电子白板功能模块功能运用、师生互动学习、在线作业、网上探讨、网上小组交流、局域网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

1.做好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基础保障工作

搞好网络设计精品课程首先要进行相应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建设,要做好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学习应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系统建设,以及相关多媒体教室、课件开发制作室、电子白板操作台和多媒体网络室。建立远程教学教室,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平台等配套设施,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点教学,使学生在多种环境下都能过网络教育与学习,为开展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2.精品课程网站的整体构思

整体架构设计。目前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常用的有静态模式和动态效果两种体现样式,动态网页模式主要通过插入具有动态效果的gig图片、 制作的动画视频、关联到的动画网页以及运用脚本语言在用户与环境间的交互等,主要目的是从视觉效果方面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吸引人的注意力, 增强记忆效果。而静态网页一般没有交互特征,主要进行网页基本信息及系统设置,通过静态界面信息进行相关内部的链接,从而实际展示更多资源的目的。无论是哪种界面的操作样式,都要根据系统软件的实际进行, 与课程资源结合,从而体现教学资源的高效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网页的制作注重美化。在制作精品课程网站时,应注意页面排版,从文字的大小、字体字形、颜色,图片的选择、色彩的确定、布局与编排以及整体版面安排等,尽量体现朴素、大方、直观、便于操作等特点。其中在色彩方面要注意对度与色差、色彩搭配等方面的问题,整个页面色彩丰富、饱满但不混乱。以便更好的突出整体的实用性,更好促进教学直观性的教学效果。

分辨率的设置。现在主流的显示器现分辨率采用的1024* 768像素的,有一部分的用户还在运用800* 600,设计中要考虑到两分辨率能够正确显示及运行正常等方面问题,防止出现闪屏、乱码等问题,在运用层定位设置时尽量不用固定定位,以防因为分辨率发生更改而引发不能正常显示的情况。而在使用表格的时候,尽量将表格的长宽设置为固定值,保障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发生变化。

3.结合相关制作软件使用

在精品网络课程制作中,要用到许多的相关软件进行,如photoshop、视频音频剪辑软件、flash等一些专业制作软件,以增强网页设计的整体效果。 要将这些软件与网页精品课程的制作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教学精品课程的设计质量及运用效果。如动画制作软件和Flash是比较好的动态效果处理工具,它是先进行内容设计为静态部分,再将生成的静态页面导入到平台中,与服务器运行时交互运行,将其变为直观的视觉窗口,呈现给人们产生好的视频效果。还有就是常的图形图像的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该软件可以进行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特色功能特效制作等。图像处理功能是运用最为广泛,它可以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旋转、倾斜、变色、换底、组合、去斑、修补、图层添加、特效等方面的效果处理,通过处理将原图像取得新的理想表达效果,运用到课程精品教学制作中,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4.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系统是一项集综合性、长期性、实用性于一身的艰巨的任务。通过精品网络教育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很好的为课程资源整合提供了改革的空间和技术保障,利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促进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组合与利用,在具体运用中提高教师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科技的本质的认识程度,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容量,转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更好的突破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网页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将教学资源材料发布在网上,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通过网络互动合作,更好的对知识加深理解,学习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还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加深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和把握,强化了专业素养,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资料的分析、融合等多种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基于ASP. NET的网页设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是教育中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现代科技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拓宽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高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不断提升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与应用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促进现代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现代科技手段也走过课堂,班班通工程、在线教育等网络的运用普及较好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其中网页精品课程教学系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围绕基于ASP.NET的网页设计网络课程的构建、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及自主学习平台运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以后基于网页设计的精品网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网络精品课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中的精品实验项目建设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本科毕业的学生应具备很好的动手能力。在校学习期间,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 建设精品实验项目可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综合理解, 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试验课程。课程的试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 随时代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基于网络的配合现场试验教学的信息化辅助手段;探索一种评估试验教学效果的方法。

1. 精品实验项目建设。

为配合本科四年级的《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 相应开设了试验教学, 共有4个子项, 其中“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的实验内容综合, 包括了结构静力试验的全部内容:加载、测试 (位移、转角和应变等) 以及应变仪、应变计等仪器、仪表的使用, 经过此项实验教学, 使得土木工程类本科生能初步了解结构静力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概貌, 对结构静力试验中所经常使用的仪器和传感器有初步掌握。本项精品实验项目名称为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门实践环节课。本课程是教学试验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试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结构试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熟悉结构静力试验的全部试验过程, 学习结构试验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此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在原有试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 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 并辅助以网络信息化手段, 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环节, 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设计采用循序渐进、综合掌握的思想, 在进行“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实验前分别完成“结构试验认知”、“应变片粘贴实验”两个试验项目, 从感知认识到动手操作, 从单一项目到综合试验, 通过此系列试验, 学生能掌握结构静力试验的基本内容, 并能使用多数土木工程静力试验的仪器和传感器。按照试验内容, 建立网上调查和试验报告相结合的考评体系。

2. 项目建设计划。

本项目实验配合本科生课堂教学课程《建筑结构试验》开展, 试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 课程进程, 随课程进度, 先安排“认知实验”, 介绍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常用的加载设备、测量仪器、传感器, 以及试验台座、试验机、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和模拟地震振动台等;接着安排“应变计粘贴试验”, 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深入了解和掌握结构试验最常见的传感器——应变计, 熟练掌握应变计的粘贴方法、技巧以及粘贴所需的环境及材料等。进行本实验项目核心部分“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 由学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结构最常用的仪表和传感器, 并可在一个等强度钢梁上设计惠斯登桥路, 测量结果可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由学生自行组织协调并完成试验的全过程, 测量结构静力试验最常见的两个物理量——位移和应变, 并熟悉一个典型的千斤顶加载和数据采集系统。从而使得学生熟悉结构静力试验的工作过程, 学习各种测试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 (2)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相结合。本实验项目配合本科必修课程《建筑结构试验》, 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堂教学站总学时约2/3, 实验教学占总学时1/3,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观看照片等影音资料又约占1/3, 课堂教学时除讲授课本内容外, 结合实验室老师所完成的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市政工程项目的试验, 用多媒体资料向同学一一介绍, 如: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等。实验内容安排由观摩、演示到动手实践。先由授课老师带领同学参观实验室、讲解实验仪器设备以及装置、方法等, 再由学生动手进行应变计的粘贴、惠斯登桥路的搭接等。实验内容安排由简单到综合。先进行简单的实验, 认识土木工程结构实验的基本元素:加载、测量等, 最终进行一个典型的结构静力加载实验——六米钢桁架静载试验。 (3) 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考评采用试验报告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 通过学期前后的两次调查来分析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缺点, 以便下年度改进。在《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实验中, 实验指导老师在讲明仪器、传感器用法后, 由学生小组 (5人左右) 依据团队精神完成实验, 包括试验组织、设计测试电桥桥路、加卸载全过程、实验结束后的清场、数据处理分析等, 通过此实验, 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团队精神, 非常符合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独立性、设计性思维提供条件。本实验项目也产生许多学生创新实验成果, 鼓励同学们参加多项全国以及全球大学生结构大赛, 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3. 项目建设创新点。

(1) 本实验项目具有很好的实践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本科毕业的学生应具备很好的动手能力。在校学习期间,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 本实验项目可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综合理解, 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本实验项目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对专业感性认识的最直接和直观的途径。通过此实验, 让学生理解和分清构件和结构、原型和模型, 让学生知道如何施加荷载, 如何测量荷载效应, 如何施加风载荷、地震作用等的等效荷载。 (3) 本实验项目综合性强, 通过本实验项目, 学生需3个学时, 就可以对土木工程结构静力试验有一个基本和全面的了解, 实验展示了测量静力试验反应两大类参数——位移和应变的几乎所有的仪表和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计;二次仪表;惠斯登电桥原理;数据采集系统。

结构实验室现有实验项目往往配合课堂教学, 针对特定课程, 通过本实验项目, 学生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为本科毕业以后从事实验科研和研究生阶段的试验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网络辅助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 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网络构建实验教学系统不仅能够利用网络实现网上实验教学与网络实验管理的功能, 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 最大程度上满足实验教学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2]因此, 开展网络环境的实验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

网络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程所产生的一种的新的教学方式, 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的教学内容, 良好的交互性, 突破时间、空间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 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网络辅助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能够解决传统面授教学中学生课上埋头抄板书、自学资源匮乏、课后交流不方便等问题, 为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授课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它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间的讨论交流以及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保障, 主要目的如下。[3]

1.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的限制,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对各类不同水平的学生难以全面照顾的情况, 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可弥补或开拓知识面。教师在课后可将有关课件、讲义、补充材料、参考辅导资料等放在网上, 供学生在线浏览或下载, 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方便。

2. 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

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课堂所不能够提供的学习资源, 使得学生借助网络从社会、教师、同学等各种机构或他人获得最新的知识。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资源能够创设一种类似真实的环境, 促进学生在其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进行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建构。

3. 开展灵活的学习模式。

网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 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学生可以自行考试、模拟实验, 使教学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从而建立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学习模式。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网络上, 学生需要自己来决定学什么内容、怎么学, 网络平台上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超文本、非线性的组织, 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线性方式, 因而更适合学生按需所学, 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并且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总结和评价, 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 对学生的辅导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网络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已不再是仅仅批阅书面报告, 学生也不再为没时间找老师或找不到老师而发愁。电子邮件和BBS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的有效方式。这样既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提供了便利条件, 也便于教师们对同类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三、建筑结构试验网站建设

网络辅助教学的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辅助教学支撑平台。一个成熟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应该是一个基于网络、以课程为中心和集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发布与维护为一体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平台应该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为学生提供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网络学习环境, 学生可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 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进试验室之前, 学生通过课程网站的图像和视频介绍, 对试验内容、试验所采用的设备、仪器有一个基本了解。不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可通过网站BBS进行交流、答疑。这为教师提供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课件开发工具, 并具有完善的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答疑、跟踪学习和质量测评功能。对教学效果的考评采用试验报告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 通过学期前后的两次调查来分析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缺点, 以便下年度改进。

1. 网站建设内容。

建筑结构试验网站主要包括课程简介、课前问卷、课程BBS、课后问卷、课程视频、试验照片和下载专区这七个板块。其中课程简介和试验照片都属于静态页面, 其他属于动态网页, 均可后台替换。课程简介包括:《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和《建筑结构试验Ⅱ》教学大纲。课程问卷调查包括课前问卷和课后问卷。课前问卷分为课程建设篇和试验知识篇, 各15题, 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对于试验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 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后问卷形式与课前问卷基本一致, 增加一栏:收获、体会和建议, 这样通过同学们反馈的合理意见能更好地完成下一届同学的教学。两部分问卷前15题用圆饼图表示结果, 后15道对错题用柱状图表示结果, 并设置开启、关闭时间, 这样便于管理员查看和统计问卷结果。课程视频和试验照片主要是以往试验室与课程相关的试验的视频和照片,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下载专区主要包括教学课件、试验指导书、试验报告等。整个课程网站设置有注册与登录页面, 其内容仅在学生注册登陆后可见, 其中课前课后问卷调查提交后不可重新回答。课程BBS设置为板块形式, 管理员在后台进行操作管理。

2. 网站使用方法。

本次项目建设主要增加信息技术的辅助手段, 网站辅助教学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4] (1) 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配置站点版式”、“管理课程资料”、“设置问卷调查”、“管理讨论区”等子模块。“配置站点版式”子模块, 管理构成辅助教学站点的各种模板, 包括:网站版式模板、问卷题库管理模板、BBS讨论模板、学生信息管理模板等。“管理课程资料”、“设置问卷调查”、“管理讨论区”子模块, 从提供资料、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试验学习平台。“系统管理与维护”子模块, 使系统管理员方便地管理和维护通用辅助教学系统。 (2) 学生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注册及登录”、“浏览课程资料”、“参加问卷调查”等子模块。“注册及登录”子模块, 学生申请注册, 经“信息认证单元”审核其信息后, 可登录到辅助教学站点。通过子模块“浏览课程资料”、“参加问卷调查”、“下载文件”及“留言与讨论”, 学生可浏览管理员 (教师) 提供的课程基本信息、教学课件, 试验视频照片等内容, 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问卷测试结果制定学习计划和调整学习方法, 还可以方便下载相关文件, 最后可在BBS论坛中同管理员或其它同学讨论交流。

四、结语

1. 本文对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中精品实验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提出实验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创造性运用, 以及结构试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2. 通过阐明网络辅助教学的含义和目的, 提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方向。

3. 借助网络辅助教学支撑平台, 建筑结构试验网站辅助教学系统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创新尝试, 在结构试验课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春耘, 陆南.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2) :235-236.

[2]韩立毛.基于Web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盐城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0 (2) :40-42.

[3]孙津丽.浅谈网络辅助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6) :137-138.

上一篇:公共管理者下一篇:农村商业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