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叙事(共11篇)
思品课教学叙事 篇1
思品课教学叙事(转载)
——在新课改中不断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组织教学应具有趣味多样性,提倡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样要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力争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和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中结合学生与知识接受、理解、运用的各种关系,把握好教学的地位、评价以及结果。对教师来说,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新型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我们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看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我们如坐针毡,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们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抱有极大的希望。我希望通过此次远程研修,能解决我平时教学中的许多疑惑,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而自己现在更加深深地感悟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教学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课堂教学的变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有着巨大的魅力,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
思品课教学叙事 篇2
一、生活“味”让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说:“我们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同学都是学生,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若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联接课堂和生活的课程,学生的知、情、意、行基本品质的培养无不以生活为起点,所以,这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 “味”。
1.课程内容的生活“味”
现行初中思品课教材(苏教版)完全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体现在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从教材引言的设置,到主要内容的选择,到附加材料的添附,到思考问题的设计等等,无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一句话,只要你打开教材,一股浓郁的生活味便扑面而来。那种“假大空” 的理论说教早已经销声匿迹了。所以,当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便走进了自己身边的生活———课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封闭了的学习的地方,而是社会生活在另外一个场所的体现和重现。
2.课程理念的生活“味”
《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达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理念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传统意义上的思品课堂过于自我约束,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沼泽地———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框框,考试死记硬背;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就是学生每天期盼着上思品课,因为在充满生活味道的课堂上,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能找寻到生活的意义和本质。
3.课程教学方式的生活“味”
经过这次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上的重大突破。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拥有了发言权、思考权、质疑权、合作权和探究权,他们不再是被捏着脖颈任人宰割的“鸭子”;课堂上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他们不再充当知识的输送带和储存器;体验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诸如模拟生活场景、假设生活细节、表达生活体验等等,都成为学生由知到行和从行达知的主要方式。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二、德性“味”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爱因斯坦认为,“能忘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学到了其他的东西,才算是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个“其他”的内涵是日益丰富的,它涉及到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态度以及情感能力等等非智力因素。初中思品课程在这个“其他”因素的累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异而又独特之处。纵观思品教材,字里行间流露的无不是以上非智力因素的涉猎和教育。所以,思品课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剂,应该成为学生当下和将来生活的 “必需品”。
德性“味”让课程的作用内外相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奠定学生的道德之基。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是课程的主要宗旨之一。这个培养的过程是内化道德规范和外化社会规范行为的有机结合过程。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士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来自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 他认为观念有两个来源,一类来自感觉,另一类来自反省。初中思想品德课所担负的使命即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感觉”社会和生活以及理性地“反省”自己,并在这些过程中边体验边反思、边实践边提高,以实现生命个体质量提升的目的。课程所蕴含的这些教育因素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端正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态度以及情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沉淀,无时无刻不外显于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日常行为,譬如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思考社会问题和现象及对社会的态度和方式等等。所以,思品课程的德育功能内化于修为而外显于行为,而这正是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育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简单缩影,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全部。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个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没有明确的标签,学生无法根据直观感觉来判断是非和美丑。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品课程则承担着教育学生运用辩证方法审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任务。这是思品课程德性“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一分为二”是辩证认识方法的简单概括。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容易凭感觉行事,从而走向问题的极端。思品课程则教育学生学会从问题的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从问题的不同层面来审视现象,从而培养辩证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其一生的思考奠定方法论基础。
三、实践“味”促进课堂知识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提要》中认为:“从前是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 不是真学。故教而不做,不是先生;学而不做,不是学生。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真教,才是先生;真学,才是学生。这就是我们主张的 ‘教学做合一’。”初中思品课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失去了活力源泉,更谈不上发展和升华的问题了。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在实际生活里得以验证和发展,这就是课程教学的生活功能。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性质之一,它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隔在课堂和生活之间的“铜墙铁壁”,把课堂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课堂生活化。
“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而我们今天的思品课堂是否还存在类似的情况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目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未免过于主观和臆测,具体表现为我们的教学指向从一个极端(应试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随意教学), 人为地把简单的教学复杂化,把教学引向科学的反面。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从课程上获得感性知识,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和验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尝试,在课堂上得以深化和升华。二者有机结合,融洽交汇,相得益彰, 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实践性的初中思品课堂应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厘清、升华和提升。
四、童真“味”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笔者一直反对把思想品德作为一门课程看待, 更不赞同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思品课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高低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体制的一大败笔。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示范课和评优课,特别关注学生的答问现象,并曾撰写论文,列举了初中思品课堂常见的几种畸形答问现象,即:风卷残云,答非所问; 借“本”答问,答非自我;我口说他“心”,迎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因为考试需要,学生在教师的“谆谆教诲”之下学会了“人云亦云”和“鹦鹉学舌”,心甘情愿地充当考试的机器———失去了童真,更失去了自我!课堂本身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应在于创设有利于学生思想自由的学研氛围,打造和谐的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让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从个性化的角度审视身边的生活和问题,做到“我口说我心”。
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生活,多看阳光的一面,捕捉社会主流思想。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年轻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种“审视”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咀嚼,是建立在自我认识构建基础上的。传统的思品课堂习惯于用同一个固定的标尺来衡量学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变化。没有“因为”,只有“所以”;没有“为什么”,只有“是什么”;没有“我想这样做”,只有“你必须这样做”。学生从教师的所谓“言传身教”中获得僵硬的生活方式和方法,却得不到个性化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我们知道,对某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现象的认识和观点是因人而异的, 视角不同,观点相左;态度不同,结果相异。但是,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视角总是那么的尖锐和特殊,他们往往会一针见血地阐明问题的实质和本质,正如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里的孩童所言一般。这就是初中思品课的“童真味”,它集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于一体,借助课堂教学活动诱发学生原始认知的充分表达和个性的充分张扬,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当然,学生的初认知是肤浅的、感性的,它往往带有狭隘性的偏见和固执,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和疏导。
五、知识“味”形成学生发展的智慧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就是人们常说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但它们又不是三个维度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1+1+1>3”,即形成一个人终生享用的智慧。
知识的沉淀是初中思品课程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知识”外延是宽泛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涉及到人文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等等。久而久之,这些知识的积累会逐渐形成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生智慧。
知识的积累离不开阅读。现在的初中生普遍缺乏读书,更没有阅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时下如手机、网络等快餐式阅读的日益盛行,让学生对书籍阅读呈现自我抵制状态(教科书的阅读也是应试教育的需要)。思品课程之所以要留住知识味,其目的之一就在于借助知识的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渴求知识的愿望。随之收获的便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学生高雅情操的陶冶,是学生道德品质水平的提升,是学生知情共情达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开展思品课教学阅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生有书相伴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景象。
思品课中的快乐教学 篇3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1. 热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要鼓励学生扬个性之长;要宽容学生的过失,给学生转变的机会;要让学生自由表现和发展。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独创性,从而激起更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思想品德科的学习中。
2. 要解放思想,给学生快乐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多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理解和感悟,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本,构建快乐的教学方式
1. 创设生活情景,诱学生“心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可以创设模拟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也可以用小品、角色游戏等形式,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教师还可提供现实情境,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及时吸收新信息、新问题到课程内容中,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质量。
2. 设计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获得真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和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比如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安排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讨论交流、辩论等,让课堂变成学生交流探讨、学习做人的民主课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累知识,获得真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融入相关学科,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好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观点和哲学道理,如果把它们“嫁接”过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政治理论,那是“别有一番滋味”。如利用“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谚语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用“亡羊补牢”“负荆请罪”等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犯错后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弥补过失。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不妨把音乐也引入思想品德课堂,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使理论神圣化。
三、快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 要形成优良的情感态度。如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人、容事、容误会、容委屈;要与人为善,懂得与别人沟通、合作;有抛弃一切烦恼的能力;要永远有一副微笑的面孔;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 要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在思想品德学科领域内,达到尽可能高的造诣;潜心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规律出发,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有较强的社会敏感性,对于国际、国内、政治、时事、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都应广泛涉猎。一个期望享受职业和事业的教师应朝着“教育专家+杂家”的方向努力。
3. 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驾快乐马车,适度把握快乐教学,正确营造课堂中快乐的气氛,注意快乐后的小结、归纳,以防学生乐不思学。
思品课教学反思五 篇4
这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内涵,真正懂得美来自生活,美来自内心,美来自创造。主要内容是教学生在教师节时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在内容的选择上以来自生活,来自每个学生自身的最普通、最熟悉的事物为主,我采用了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能力,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在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艺术审美为核心:
在这课的教学中,首先,我在导入谈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直接展示了四张别致的贺卡,让学生直接感知这独特的美感,产生美的体验,激发学习欲望,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学生练习完成后的作业交流欣赏。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巩固程度的有效反馈方式,通过相互交流,评析其优缺点,指导修改并最终完成作业,促使审美体验的升华。看来,审美能力的培养既是美术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提问来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如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欣赏,学习贺卡的制作方法时,提问:“这些卡别致吗?别致在哪里?”“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由浅入深、由内到外的直观刺激,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注重为改善而进行评价:
评价是为了改善和促进。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练习是一种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对学生作业的中肯评价更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的环节。让学生参与评价,让他们通过评价发现他人或自己作业的优缺点,并能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去指导修改作业。
思品课教学改革刍议 篇5
(二)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从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知识体系出发,教材内容编写多数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口气。
忽视道德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忽视学生已有的道德知识和生活经验。缺乏站在学生立场上,以平等的口气,探讨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的内容。如人际交往、休闲指导、心理健康、处理各种道德问题的社会技能和策略等方面的指导。现有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观点已显得陈旧和简单化。
(三)在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本,以灌输说教为基本教育方式。
教师仅从社会道德要求和知识体系出发,组织教学过程,而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情感、思想却被排斥在外,得不到真实的展示、交流和指导。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是按教师的意图,被动地答问、讨论、辨析、选择。课堂上看似热闹,但缺乏一种坦诚、平等的气氛。
学生能正确地回答,但不一定是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态度的表露。教师常以社会道德法官的角色对学生的回答作判断,而不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站在和学生相互平等、理解的角度上去讨论、引导。学生的主体性则被压抑或限制。
初中思品课的教学反思 篇6
从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走过了14个年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我国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就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审视、修订完善,所以从2003-2011年,先后对课标进行了几次修订,修订遵循的原则和重点突出强调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深入研究课标、理解把握课标,以课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准绳则成为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首当其冲的任务。就目前全旗思品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我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思品课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老化。即“穿新鞋走老路”,教师没有适应时代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而是因循守旧,“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摆正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未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不能提供合作、探究的氛围,不能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更不能点燃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烁的思维火花,致使课堂教学缺少灵气,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意识不高。导致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主动积极地参与思考和发言的学生少,被动听、被动学的情况较多。加之部分思品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学班级和课务量、作业批改量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转变了观念,也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新的更有实效性的教法,去研究分层次教学,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再次,部分教师个人在职业方面缺乏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容易满足于现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之一。
2、情感的渗透距离学生很远,往往以呆板的说教为主,缺乏情感,从而使政治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知行不一,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思品课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就是要求知、情、意、行高度统一,因此教学过程中决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以实现它的德育功能。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帮助他们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摆在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之前,赋予了它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动脑筋、想办法,融情于课堂。如果我们的思品课不能让学生动情,又怎么给学生导行?
3、当前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有的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总量和参与人次总量明显不够。一般都集中在几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这使得原本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变成了老师和少数几位学生的学习游戏。这必然对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会有影响。
其次,学生深层次参与课堂教学明显欠缺。特别是在公开课中,很多老师只关注参与的外显状态,热衷于学生活动的数量、频率及活动的趣味性,竭力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忽视了深层次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受预设内容和环节的限制,学生是被动参与和无效参与居多。由此可见,一些课往往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只迎合潮流,不注重实效。
4、课堂教学效益较低,表现为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还有少数学生不想学习。也有部分老师教得很辛苦,也认真管理了课堂,但成绩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1、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改变。我们知道: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因此,思品课教师要加强新课程思想和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教师务必要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同时要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方法研究,从而增强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
2、最重要的是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完善。
首先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贯,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
第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热心、入迷的参与教学活动。要善于寻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小方法,学生就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要重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让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都能表现自己,给自己增添信心,使学生能保持比较长久的学习兴趣。
2、要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除了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师生是否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最终落实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心理反应,不同的外界刺激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感形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通过精心设计来提供一些让学生感动、帮学生感悟的“刺激”,学会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进而逐步形成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指的就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有意无意的“刺激”之下,其内心感受、思想意识和情绪体验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被老师的激情所感染,或被老师的深情所打动,或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得到老师积极情感的熏陶,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振奋精神,专心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受到强烈震撼,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不知不觉地向课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靠拢,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形成健康的人格。
3、要协调好师生的地位。
这个问题在传统型教学模式下存在,在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模式下依然存在,只是表现不同而已,而且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有学生的主体,缺乏老师的主导,这最终也会令学生失望,致课堂混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是师生共同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建构与融通整合、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倡导教师主导课堂,决不是主宰课堂,更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任由学生随意学习。
长期的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时地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在出现的偏差、错误、不完善的观点进行适时、适度、有效地进行点拨与指导。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达到讲练结合,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要努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兴趣,首先得明白课堂任务是什么,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寻找出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
5、要设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形式必须要为教学内容服务,适时适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更好地烘托和表现教学内容,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将教学形式与内容很好地统一起来,既要气氛活,又要效果佳。
6、要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有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针对这种实际,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其内容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三不讲”的内容,教师也要将知识问题化和要点化,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7、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减少低效无效环节。
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要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2)要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场景,展开情景操练。(3)要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训练题做到:具有典型代表性、难易适中、符合新的中考思路、必须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8、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与学是互动的。
9、此外,要经常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初中思品课应凸显教学活力 篇7
一、联系生活实际, 开展情境教学
生活是生命的展现, 是生机的体现, 更是所有知识的源泉所在与用途之本。因此, 教育必须要尊重生活并基于生活, 对于思品课来讲,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 通过情境教学来为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是中学生了》为例, 作为初中思品的第一堂课, 这既是学生由小学生向初中生转变的一个过渡, 同时也是全面迎接初中生活的起点。因此, 《我是中学生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也具有相当强的象征与启示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中学生”这一身份, 结合教材内容来假设若干个生活场景, 比如在小学聚会中向老同学讲讲自己在新学校、新班级中结识的小伙伴、好朋友, 讲讲进入初中后的生活节奏与小学发生了哪些不同, 班级建设及老师的要求与小学时存在哪些差异, 理想中的初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等, 通过将教材内容融入到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场景之中, 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从而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生对新身份、新学校、新学习的一种陌生感,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思品课与个人的关联度是那么的大, 贴合度是那么的高, 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并由内而外地对课程表现出更多的喜爱与热情, 以有效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力。
二、优化教学手段, 开展趣味教学
现代课堂上可以使用到的教学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纸张、广播、录音、演示文档, 而是扩展到更多技术层面与信息层面的工具, 教师可以巧妙地创新教学手段, 为课堂注入更多的趣味性, 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活力。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法律护我成长》为例, 假如教师单纯地停留在课本上, 以机械化的文字形式, 以条条框框的说明规劝去进行教学, 则很容易提高教材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对于这一类“条文式”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比如播放与教材中提及到的法律知识有关的生活视频、警示视频、案例分析等短小精悍的微视频, 或者借助趣味的漫画涂鸦等来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将平面文字转换为立体影像, 从而有效提高教材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另一方面, 这种趣味形式也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记忆细胞, 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知识要点。除了视频、漫画之外, 古诗、音乐、图画等富有艺术气息的教学工具也可以被引入到课堂之中, 如紧随其后的《爱我中华》, 该章节的内容是介绍我国繁荣昌盛的面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播放相关的爱国歌曲、朗诵爱国诗歌、介绍与爱国主义有关的小故事等来讲授教材知识。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纷呈的学习氛围, 进而提高课堂活力。
三、强化课堂沟通, 开展互动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到应当要还课堂于学生, 其所强调的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课堂沟通, 开展互动教学来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分清是非》为例, 该单元主要探讨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碰到的是与非问题。教师可以抛出“你理解的公平是什么”“公平的意义表现在哪里”“请你举出生活中不公平的实例”等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解。除此以外, 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 以生活中经常被讨论到的是与非问题作为辩题, 将学生分为两队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有效的师生沟通与生生沟通, 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细胞。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当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与声音。对于少部分声音或小部分不同意见, 教师应当避免过度地遏制, 在不涉及是与非等大原则与大方向的前提下, 教师应还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思维空间。与传统的单向教学对比起来, 互动教学因可以调动师生之间的思维细胞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活力。
四、延展教材内容, 开展课外教学
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自然离不开灵动的教材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延展, 通过课外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活力。以九年级下册的《走向明天》为例, 在《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章节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自己未来的追求目标是什么等, 但考虑到这类话题比较抽象, 而且在初中阶段, 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较为深刻细致的个人规划, 因此, 教师可以转变思路, 鼓励学生借助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来谈谈对理想的看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带领学生到市区的图书馆去阅览课外读物, 去电影院欣赏一部电影等, 或者鼓励学生回家与父母、亲友等交流, 了解自己的父辈、祖辈时代下的理想与追求等。借助这些旁人的故事来慢慢了解何谓理想,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立志成才的概念。与单纯的课堂教学对比起来, 课外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升华教材内容, 提升课堂的饱满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活力。
思品课的生活化教学 篇8
一、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叶澜教授讲: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在本课的导入环节,笔者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公开QQ密码,一女生竟然举手表示愿意公开,她说平时不怎么用QQ,所以密码公开也无妨。笔者没有慌张,也没有回避,而是对她说等会讨论这个问题。其后,在教学“隐私被侵的危害”时,笔者提问:“QQ平时不怎么用,密码就能公开吗?”学生们热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认为即使平时不怎么用QQ,密码也不能公开,因为这样做会泄露好友的相关信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身资源最能体现生活化教学的要求。本课从学生平时普遍喜欢使用的QQ号生活素材入手,感知生活现象,呈现生活问题,诱导期待心理,又很自然地切入教学主题及重点,指向明确,材料新颖,简洁明快,言简意赅,极易操作。
二、精心选择生活素材
生活有多宽广,思品课就有多宽广。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将生活世界带进课堂。但如果不加选择,素材过多过杂,也会使学生眼花缭乱,疲于应付,从而使教学失去重心,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选择生活素材应该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三宜三贴近”原则,“三宜”即宜少不宜多,宜深不宜浅,宜近不宜远,“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备课时,笔者曾设想选用几个视频资源:常州警方破获QQ被盗大案,18岁少女被指偷窃遭“人肉搜索”不堪自杀;北京破获侵犯隐私系列案;美斯诺登“棱镜事件”等等。后来考虑到第一个素材更符合“三宜三贴近”原则,因此对其他素材只能忍痛割爱。事实证明,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可忽视“双基”教学
生活化教学要求从生活现象入手,生活主题本位取代学科知识本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也不能错误地认为重视“双基”教学就是在搞应试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双基”,有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根据,知识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思想觉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样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每讲一重点,均及时概括其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最后课堂小结时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课后交流时,听课教师均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课教学思想清晰,“双基”教学扎实。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通过执教《法律保护公民隐私》这堂课,笔者切身体会到,思品课堂只有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服务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实效,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
更正
初中思品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9
教学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以直观方式,借助一定的物品、设备或形式,创设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和场景,能促使学生对教学问题思考探索,在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态度体验。
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一个重要的规律: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形象思维仍占较重比例,教师亦应注重创设情境。
一、取材生活
生活实际,是学生最熟悉、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许多思品课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如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国内外时局、轶闻趣事、权利义务、经济纠纷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雷锋活动影像、参观游览、物价房产、新闻时事报道、惠民工程等。
二、学科知识融合
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适时地将历史、地理、生物和语文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加强学科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衔接,过渡自然,易于理解接受。
三、语言法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语言的技巧性,能使课堂轻松、活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地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言行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沐浴在情感世界中,能激发学习兴趣。
1设疑提问
古人云,“学则需疑”。“怀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有效动力。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功夫,克服学生对新课“望而生畏”的心理,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旧知去进行新知的探求,这样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尝到自己“摘苹果”的甜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兴趣浓了,思维也就活跃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逐步深入地探索问题的实质,主动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①提问要有一定难度。这个难度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要适度。②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难点知识,学生在思考时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几个有梯度的题目,由简入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③问题要能诱发学生反思,从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即把整个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2制造悬念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插播一段《法律时空》中的遗产继承纠纷,关键时刻提出出嫁的女儿想参与遗产继承是否合适的疑问,暂停播放,引导学生思考,以激发兴趣。
3新闻时事法
思想政治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当前社会新闻或时政,不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回到现实社会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故事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典故创设教学情境,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今日说法》、《东方时空》等栏目片段,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又能营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活跃班级气氛,吸引学生思考相关课本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5想象和联想类比 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如,知识点的归类整理,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相似中的异同分析。
6设身处地情感共鸣
可以提供多种假设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彼情彼境,引起感情共鸣,加深认识,有助理解所学内容。
四、实践活动法 1场景角色模拟
就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假设或假想,从而扮演某种角色,去展示情境,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使枯燥的教材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现,学生在形象表现中掌握知识。角色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法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自己创设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情境的创设者又是情境的体验者,更好地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比如,在讲到罪行法定时,我就让四个同学上来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和律师,通过模拟法庭辩论审判、判决执行等情景,帮助理解法院制度,明确司法公正,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
2游戏竞赛
规则知识点的理解,结合遵守公共秩序,模拟交警指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感悟,明白其中的含义和意义。教学 “心理健康”一节时,我们借助“做健康文明的中学生”的演讲比赛,认真聆听很有个性的演讲,赛后进行心得交流和讨论,表达自己对健康的含义的理解,加深印象。
3素材积累实践操作
利用材料或资料,进行数据、数量等方面的直方图、饼图和表格等制作分析,通过数据归纳道理或揭示规律。
4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如组织学生参加杨善洲植树造林先进事迹报告会,了解人物事迹,丰富知识,加深敬业奉献精神的理解,激发认同感,形成仿效先进的习惯。
五、教育技术辅助呈现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随着学校硬件设备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性,适时又适度地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并丰富情感体验。
思品课情知教学模式研究 篇10
几年来,结合我校“小学情知教学模式研究”教改实验课题,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在探寻具有本 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构建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明理――激情――导行 ”模式,它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导入――明理――扩展――导行――总结升华,其中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这堂课便成功了一半。利用新颖的导课艺术,教师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 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产生预热,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境入情,生动导入的 方法很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声传情。如放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例如《“人类之友”》一课,开 始放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录音。欢快的乐声把学生带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接着是动物们争相介绍对人类的贡 献,把学生带入热闹的情境之中。突然欢笑声嘎然而止,传来猫头鹰、青蛙的哭诉声。最后太阳公公庄严宣布 政府保护它们的法律,山野林间再次响起一片欢腾。这抑、扬、顿、挫的声音,能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 多种情感。
(二)质疑激趣。课的开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看问题要全面》一课,教师先出示羽毛 球拍网线的幻灯片,让学生想象这可能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篱笆;有的说是栅栏……当教师把盖片翻开,学 生哗然,原来是羽毛球拍。这样引出“怎样看待一个事物”,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新课的导入还可以采用“背儿歌、猜谜语”、“画面激情”等方法。
二、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这一环节对整个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明确一定的道德观点,然 而这些观点不是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利用教学手段和教师自身的情感传递,让学生动之以情,获 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把握情感体验的契机,把它上升为道德认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创设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能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激发情感的方法很多,而恰当地选择电教媒体,有时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电教媒体有声音与形象的生 动性与感染性。利用具体的场面和音响刺激学生,引起他们情绪反应,诱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他们喜、怒 、哀、乐的情感体验,做到动之以情。例如《“人类之友”》一课,要让学生了解捕杀有益动物和珍贵动物是 违法行为,并对此行为表示憎恨,单凭教材中青蛙与猫头鹰的讲述是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可选择一个动人场境:两只丹顶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为人类消灭害虫。一支罪恶的枪瞄准了他们,其中 一只丹顶鹤惨遭不幸,倒在血泊之中。真实的画面配以教师动情的解说,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内 心被强烈地震撼着,许多学生饱含热泪,他们说:“这些朋友真可怜,伤害它们的人真可恨,我们一是要保护 它们……”像这样教学,还需要教师作更多的讲解吗?学生已通过这真切的视听感受明白了人类要保护有益动 物和珍贵动物的道理。为了把握这一契机,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上可将保护有益动物的规 范性要求打成字幕片,这样政府对保护有益动物和珍贵动物的法律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三、激发情感,促进道德认识的转化。
学生获得的道德观点主要是来自于教材,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必须拓展课文内容 ,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如在教学《当他遇到困难》一课 时,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小洪涛遇到不幸,我们要同情、关心、帮助,从而明白了“我们应该同情别人的不幸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一道理后,教师拓展了课文内容:或组织学生讨论观看录像,或联系实际了解同学在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在校内、校外、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认识到大家要互相关心、帮助。进而扩展 到社会,社会是个更大的集体,边远山区的小伙伴由于贫困而失学,大家节约零花钱,纷纷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些都是同学们正在做或已经做到的。然后再扩展到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位农 村小保姆身患癌症,聂珊珊一家为她伸出援助的手,使她战胜病魔,勇敢地面对人生。安徽遇到洪灾,党中央 极为关心,全国人民送衣、送药、捐款、捐物。以上教学环节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以知导行,以情促行。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点的基础上,教师让他们进一步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就会集 中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书中所列的练习内容及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学 生的辨析,讨论、矫正,从而运用道德观点,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
如教学《盾牌的两面》一课,教师在导行环节上,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迷恋电子游戏”这一现象,就 “电子游戏该不该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电子游戏对同学们有利,它可以使人手 灵活,思维敏捷……但对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由于沉浸在其中就会影响学习和健康,因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合理安排。以上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运用了“看问题要全面”这一科学方法,强化了本课的道德观 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教育性。
五、总结,升华。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有一个好的开端,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尾,正如写文章追求“虎头、猪肚、豹尾”的 效果一样。思想品德课的结束部分要进行课堂小结,总结一堂课所要学生掌握的道德观点,同时升华学生的情 感。教师可以提供具体可感的事例、人物形象,或提出带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让学生看、思、议,或提出与课 外活动或班队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使课内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到的情感能在课外延伸和发展。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篇11
一、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可以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课文内容、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做出论述。从农村思品课教学目标来看,当前农村地区的思品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要求方面,都体现出了对学生身心特征与年龄特点的针对性,但是在课程目标定位中,对养成教育的忽略以及对高大全的追求成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材编写方面来看,当前农村地区所使用的思品课教材呈现出了图文并茂的特征,表现出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教材变更频繁等现象也导致了教学大纲的不断调整。另外,农村地区所使用的思品课教材都为所属省地教育部门所统一要求使用的教材,与至相关的配套书籍或者能够凸显出农村特点的教材则没有得到开发;从农村思品课课文内容来看,许多围绕理论知识所呈现给师生的案例,多是以小学生为主体,并且许多案例也涉及到了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并能够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案例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虚拟性,并且在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中使用了居高临下的叙述方式;从农村思品课教师队伍方面来看,当前农村地区的大多数思品课教师都能够认真开展思品课教学工作,但是兼职教师的存在、教师自身教学法知识的匮乏等情况,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二、农村思品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农村思品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要求的满足,应该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认知能力特征、认知需求特征的尊重。同时为了让农村思品课程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目标定位应当追求遵循学生的实际生活而非追求高大全,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自主体验思品课程的价值、发现思品课程的魅力,并提升对思品课程教学的学习兴趣。
(二)引用课外资源,强化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稳定性。
教材编写方面呈现出的不稳定性以及部分教学内容呈现出的不真实性特征,会对农村思品课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农村思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改革,有必要通过引用课外教材来提升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农村思品课教师有必要收集一些能够对主要教学知识点进行说明的社会实践、图书读物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可以直接围绕自身所收集整理的这些资源开展思品教学活动,一些明显不具备真实性的课本案例则可以舍去。另外,在这些资源的打造中,还有必要加入一些乡土内容,并纳入校本资源体系,这些内容在思品课程中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思品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亲近性,这对于生活化思品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提升农村思品课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对农村思品课教学质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当前许多农村学校中的思品课程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担任,因此,这些农村学校中的思品课师资队伍可以说既缺乏稳定性,有欠缺专业性。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各地教育部门应当为农村思品课的开展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思品课程所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其他基础性课程,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应当以学生为本,明确思品课程教师配置规定,避免出现随意指定兼职教师开展思品课程教学的情况;其次,作为教师,则应当积极参加各地教委以及本校所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思品课程教学的科研与教研活动中。当然,教师培训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还需要树立起自我提升意识,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所提供的海量信息来提升自身的道德教育素养、心理学素养以及教育学素养等;最后,农村思品课程具有着多种特殊性,其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当得到高度关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心理规律、认知规律等作出研究,从而提升思品教学的针对性。
农村思品课程教学在教育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以及师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因此,各级教育部门、教委以及农村学校与教师对,都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对教育目标做出科学的定位,并在引入课外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农村思品课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思品课教学叙事】推荐阅读:
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05-21
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09-12
思品课活动型教学浅谈05-09
思品课有效教学研究小结08-25
初中思品课教学模式10-15
小学思品课开放式教学07-16
思品课教学法之我谈11-03
浅析小学思品课的活动化教学方案09-02
教学叙事08-25
英语教学叙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