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2024-07-15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精选12篇)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1

作文只是一种表达, 是为了倾诉和交流的表达。作文永远是个性的, 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到位了, 就是好作文。而它一旦背负起了甄别能力高下的职能后就让人望而生畏了。作文教学这个领域实在是池太深, 水太浑。

今天斗胆再谈作文, 实因一次偶然, 一次小小的尝试, 激起了学生的一场头脑风暴, 学生反应之激烈超出意料, 令人惊喜, 萦索心头, 不吐不快。

情境再现:人教版八下四单元“到民间去采风”的教学中, 萧乾的一声《吆喝》, 唤醒几许儿女爱乡意;琦君的半杯《春酒》, 安慰多少游子思家情;汪曾祺的一枚端午的鸭蛋也勾起了笔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于是兴冲冲写了一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

在把自己着实温暖了一回后, 因感受真切、自得而竟突发奇想, 让自己的文字匿名与学生见面, 和学生分享我的快乐童年, 让学生去评评这样的生活文字。

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一堂课:

教材:讲义一张, 内容———拙作《童年时的欢乐时光》

课上, 先卖了个关子, 告诉学生老师另外找了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读, 先让学生圈划, 点评, 于是很多不明就里的学生怀着崇敬之心开始认真地品读这篇“优美散文”, 用已掌握的结构、修辞的知识去泡解, 读出了回忆美好童年的主题, 读到了抓知了、摘野草莓、捉泥鳅的乐趣, 甚至还有学生精妙地赏析了其中几个我煞费了脑子的词, 颇让我产生“得遇知音”“孺子可教”的欣喜。早有按捺不住的学生在打听“作者是谁?”当得知本文是老师从其它地方找来的一篇文章, 作者不过是个普通人时, 学生顿时轻松了许多, 也可能因此而有点失落吧。告诉学生你们可以对本文评论, 或像平日里在论坛帖吧一样自由地“灌水”、“拍砖”, 一听到“论坛”“帖吧”、“拍砖”这些亲切的词, 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学生兴奋不已。以前的课堂多的是老师讲, 学生记, 偶有讨论不痛不痒;以前的动笔, 只是老师下令, 收缴, 点评, 并不多顾及学生感受, 今天可以随意地灌水, 甚至拍砖, 学生就来劲了, 有人把它当美文来赏读, 有人扮评论家来挑刺, 课堂卷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导火线, 引入生活中的新鲜随意的表达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且激发他们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唤起了很多孩子对童年的表达欲望。

城里孩子的羡慕和遗憾, 乡村孩子感同身受的亲切和自豪;清高者的不屑, 唯美者的批评, 都让我获得了无比的满足。我们一起听听学生们怎么说:

“全文粗看是篇美文, 文中的许多字词显然是经过了作者精挑细选而得, 但我认为写得还不是非常深入, 和《我因江南而自豪》相比, 江南一文更有诗情和文韵, 本文呈现给我的画面简单、老套, 没有创新, 依本人之见加入几句诗, 效果会更好。” (林超毅)

“文章详略有得当, 引人入胜, 算是让我们一些城里孩子了解了平时不知道的希奇事, 安慰了城里的孩子体会不到的遗憾……” (黄小燕)

“乡下有乡下的无忧无虑, 儿时的回忆最是难忘, 文笔没那么优美, 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也令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小屁孩怀念我们的乡村童年了, 在农村生活, 我骄傲!” (李阳阳)

“文章一般, 方法不错, 找时间试试去……” (管文静)

“可怜了我们这代人, 都体验不到你们说的抓知了、摘野草莓、捉泥鳅的乐趣, (好诱人哟!) 我们只有埋头苦读的份, 头上最美好的自然却无法触及, 欣赏你的顽童生活与心灵, 甚至妒忌你的童年! (余金慧) ”

………………

那些被唤醒的童年, 此刻全都涌溢出来了……

“童年, 那么美好, 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快乐记忆, 就‘轻而迅速’一词足见你钳泥鳅的熟练, ‘挠’字说明了玩知了的有趣, 其实我也想起了在乡下与表弟一起偷萝卜挖笋的快乐, 才知道那是多么美好珍贵的童年……”

“儿时的许多事新鲜好玩, 小时, 夏天, 楼下草坪捉蚂蚱, 无辜牺牲, 被折磨死了……”

“我的童年没贫瘠到如此地步, 但采桑葚的滋味也无法忘怀……”

“想到了小时候奶奶家附近修道院里那几棵高大的柚子树, 大柚子惹人直流口水, 扛着工具偷菜的刺激惊险……”

“胆大时甚至跟人去抓蛇摸蟹, 晚餐的桌上便多了道味道鲜美的蛇汤了……”

“看了这么多, 我也不禁想炫耀一下我那绝不亚于您的童年生活了……钓龙虾, 烤龙虾, 那只最大个头的掉进了火里, 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可惜……”

那一瞬, 有学生顿悟了, 我的童年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这样写啊, 连头疼作文的男生也发现, 自己可能是没文采, 但自己多的是淘气的经历啊, 把那些淘气写下来原来也就是文章了啊……

可是那么多的故事和精彩怎么到纸上去绽放?于是老师顺势告诉他们“最有美感的应该是回忆的淡淡的细节”, “一件事, 怎样最精练”, “相同的事如何处理轻重”, “入题要快, 结尾要留白”, 于是“浓缩生活, 放大细节, 我手写我心”成了大家的共识。

精彩的“灌水”、“拍砖”交流后, 谜底揭晓———作者乃本班语文老师时, 满堂哗然!“原来这就是我们老师的生活!”“这么淘!”少了神秘, 多了亲切。

“比我们的水平高, 当语文老师还是有资本的, 吃知了恶心吗?不敢相信我们的老师还敢去抓知了……”

“如果有时间, 不如你带我们去摘野草莓吧……太羡慕你们的童年了……”

高潮迭起的课堂随铃声而戛止, 但那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它激发起的写童年写回忆的热情是我所始料未及的。课后老师没强求写作, 只说动情就写吧, 事实是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地写着。所谓情动而辞发吧, 《提着野菜回家》《那也是茵茵碧草》《蒲公英漫天飞的日子》《城里孩子的乡村生活》《温暖的夏天》《坐着公车驶过岁月》……个性美文层出不穷。

在这个春天里, 一堂语文课上, 我和学生一起收获了一大堆的快乐。

姑且称自己的《童年时的欢乐时光》算下水文吧, 于是, 意犹未尽的咀嚼着此次下水:我们的师生关系, 我们的作文教学, 我们的日新月异的生活……其实, 我们有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老师下水, 好处多多。

其一.“下水”作文鼓励了学生, 融洽了师生感情。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神秘感的, 所以适当用文字表露一点教师个人的生活和情感, 这些小秘密不仅能满足一下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对老师产生兴趣, 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而且老师的下水文章不一定是最优的, 但将“下水”文章交给学生评改鉴别, 还能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 善于“吹毛求疵”, 提高鉴别能力, 促进自改能力的提高。要知道有时成功挑刺也能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 满足感, 平等感。情感上拉近了距离的师生在课上更充满人情味。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不是说了吗。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课堂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任感, 敞开心灵, 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获得更大的成效。既然如此, 何乐而不为呢?

其二.“下水”示范, 为学生树立无声榜样。

老师把自己的故事诉诸笔端, 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于文中, 比起书本的范文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和熟悉。老师的写作行为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文的素材就在自己的生活里, 文章其实可以这么简单, 不过就是叙述自己的生活而已, 利于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厌恶心理。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学着老师挖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平时注意积累, 注重分析的习惯的养成, 其作文教学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

其三.“下水”激趣, 挖掘写作动机。

就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 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否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准, 将对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甚至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是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 任重道远。

一石激起浪千层。老师下水的童年故事催发了学生无数明媚的春天, 让学生明确了:好的文章不是虚构出来, 或是拼凑、抄袭出来的;我的生活里到处都是精彩和美好, 我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我也可以写得很精彩。为了让自己的故事被接受认可, 学生自会在遣词造句上分外用心, 写感受, 吐真情。这样, 学生作文中那些老掉牙的俗里俗气的故事没有了, 代之而来的是自己生活圈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

学生由“要我写”变“我要写”, 由怕作文到不吐不快, 写作动机催生, 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渐养成, 长此以往,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无形中提高, “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作文教学目标有望实现。

其四.多渠道“下水”, 找准触发点。

老师下水文的写作和运用, 也应该是多渠道的, 内容和形式上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在网络时代,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下水示范, 组织作文教学。利用便捷的网站或网页, 开放的博客和论坛贴吧或Q Q空间做载体, 可以在网络开辟作文教与学的专栏, 设班级 (文学社) 发表园地、习作簿、指导站等各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栏目, 用跟帖评价的方式主动评点, 畅所欲言。开放你的博客或空间, 你会发现点击上升, 人气剧增, 你会发现除了课堂你又赢得了一块阵地。你在这块地上播下的每棵苗, 都会走过春天, 结出硕果。

回望《课标》, 看看跃动的学生, 精彩的生活, 我们会明白作文教学不需要什么唠唠叨叨的知识的讲授, 需要的是亲自实践和有效的个性表达。如何让学生尽快从应试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多亲近自然, 多接触社会;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 想方设法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 培养用自由的笔墨写自由的精神, 让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下水文”的诸多作用, 长此以往, 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相应的提高。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2

论文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案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很关注的问题,而怎么提高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教学思路。

一、引言

现在公认的教学模式有三种,分别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突出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主动学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思想和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束缚,学习的主动性也很难发挥出来,以至于学生进入到大学接受大学教育时还是被动接受,与教学改革思路和社会、国家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差甚远。大学教育的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如何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如何让学习者学习到系统的知识,会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现在笔者将自己在《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过程当中的改革方案拿出来,供广大的教育同行指导与批评。

二、实验对象分析

本次试验对象为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06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程开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本专业的很多理论课,对于传统理论课的讲授法已经有所厌烦。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系统地学习一门课程,与同学协作学习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平时的小组学习大部分是敷衍了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同时,此阶段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工具,但是不能有效应用,还不会用系统的方法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三、课程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为紧密的课程。在讲解过程中选用大量的不同模式的优秀课例来让学生学习,让学生设计出不同模式下的教学课例是以往的教学要求。尽管学生学了一学期,能够按照模版设计出不同模式的课例来,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对模版机械、简单地套用和模仿,没有创新,对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还是稀里糊涂。

四、具体改革环节的叙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针对这几个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过程和设计思路,并且能将所学到的设计思路应用到各行各业去,学习主题就定位为:面向行业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运用。

在第一节课上,笔者就明确告诉学生本门课程的任务和预期达到的整体目标,告知学生本门课程和其他理论课程的上课模式有所区别,整个学习过程由电子学档记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学习内容主要通过学生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和作品。任务有以下几种:1.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设计出一个面向行业的培训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多媒体资源开发的方案,并在学期末根据设计方案做出作品;3.以个人为单位,自选一节课的内容,设计出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课例。具体讲到不同的部分,对这三大任务下面细化的内容进行填充。如:讲完学习者特征分析后,就要求学生分别作出面向行业的对象分析报告和开发的多媒体资源的适用对象分析,以及自己所选教学内容的学习者分析。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就会认真听讲,下课也知道该去找哪些方面的资料,该怎样用所学的知识充实哪个部分的内容。一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觉得很充实、很忙碌。 由于各小组的设计主题都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按照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所确定,因此涉及很多领域,学生的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面向行业的培训方案和多媒体资源的开发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有的小组涉及的是面向移动收费员的培训方案,有的小组涉及的是面向果农的培训方案,有的小组涉及的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方案,有的小组涉及的是面向育婴师的培训,有的小组涉及的是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的培训方案,有的小组涉及的是酒店管理和消防员的培训。而且在设计这些文案的同时有些组还开发出了相关的电子作品。如面向果农的培训方案的设计,同时还设计并制作出果农专题网站。每个学生都在尽力为自己的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每个学生电子学档中的内容都很丰富。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按时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既有过程的设计又有整体的设计还有相关的作品。还有些学生利用我们所学的学习工具完善内容,如有学生用思维导图作出结构图。

学期的最后,笔者结合设计的最终作品和平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选了两个组的设计方案做模拟演练,一个组是笔者认为表现最好的组,另一个组是相对不太好的,要求全班学生根据这两组设计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整体效果较好。其他没有被选中的小组都觉得有些遗憾,每个组都非常想现场模拟培训。

五、教学总结

和以往学习《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相比较,改革效果很显著。改革后学生不论是在哪种形式的课堂上,表现得都很积极,听课都很认真,课后也愿意和笔者交流课上存在的问题。讨论课也很投入,并且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方案,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六、存在不足

尽管笔者认为改革非常成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改革初期学生多多少少都呈现出了不适应性,不习惯独立探索学习,也不习惯协作学习。

2.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分组并不是按照异质分组原则来分的,所以有个别小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3.笔者在任务的设计与分配上没有和学生进行较好的沟通,造成有些小组没有理解任务,完成的程度差异性较大。

4.最后的模拟培训时间过于紧张,很多小组觉得意犹未尽,觉得没能演示很遗憾。

5.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利用Model平台或者其他的教学平台,可以和学生及时的就各项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得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3

【关键字】情感教学原则 情感教学策略 认同感 积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情感因素来帮助其学习英语。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教学互动活动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的目标。笔者在本文中就以“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原则和策略”为话题来进行浅谈。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原则

1.寓教于乐性原则。寓教于乐性原则是初中英语情感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原则,它是需要教师在其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并以此来使得学生们可以怀着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等正面情绪来进行英语学习,使教学是在学生乐于接受和乐于学习的状态之下进行的。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可知,当一个人处在快乐情绪和高涨兴趣的状态中时,他的智能操作水平可以得到最大化发挥,此时,其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都是最佳。而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性原则的时候需要以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和兴趣情绪为切入口,并以此来引导学生们变“乐中学”为“学中乐”,使得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增加,并是发自其内心的真实需求。

2.以情施教性原则。以情施教性原则是初中英语情感教学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原则,因为既然是“情感教学” ,当然就需要“以情施教”来落实了。依据“以情施教性原则”,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以情促知”和“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主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进行“以情施教性原则”时,教师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自身的快乐、振奋等积极良好的主导性情绪状态来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样怀有这些积极主动性的情绪,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大化协调和和谐,从而有利于学生们进行学习。

3.情感交融性原则。情感交融性原则是指师生在教学互动活动中,情感交流渗透着围绕认知信息传递种种情感交流以及随之而来的人际情感交流这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这种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们的积极情感的流露和反应,使得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被创设,并最终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和由此使得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和强化。

4.移情性原则。移情性原则是较为高层次的原则,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陶冶和熏陶。根据心理学可知,一个人对其他人或物的情感可移情到与之相关的物体或是人身上。那么,引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移情性原则就可以使得教师个体情感施加到学生的个人情感之中并最终使得其影响在学习中得以发挥作用。通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来对学生们起到巨大感染性作用,以其人格魅力来实现审美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并进行感情迁移,寓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美育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原则的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的情感化。教师首先要从情感维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加工和组织,使得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情感方面引导和渗透性的积极性作用。为此,教师就需要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来使得其成为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其内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动机诱因。例如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语言材料就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正是教师发掘并利用的良好的素材和来源,通过其中的情感因素和学习内容的结合使得学生们得到各种正面熏陶,让学生们有意识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思索。通过学习英语国家中的人文景观或是文化风俗,使得学生们可以从情感上感受到世界和谐和发展,引发学生们的共鸣。

2.教学组织的情感化。教师们可以从教学组织层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处理,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最为有效地为学生们的英语知识学习而服务,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例如,教师们可以通过分组表演、角色装换、竞争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团体性意识和荣誉感,将主动性学习精神充分发挥,使得学生们的感想释放有了有效的手段。以“The Necklace”初中英语文章为例,教师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在组内绘声绘色的角色表演等来更好地感受到文中人物的角色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于课文中角色的理解,这就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兴趣和体验作为了学习的先导性手段,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使得其英语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在提高其感情渗透的同时还提高了其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以上就是笔者就“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原则和策略”进行的浅谈。总之,根据初中学生特点等因素,教师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通过注重情感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健康心理和积极心态并促进其在学习实践中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黄清.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成功,2012(11).

[2]彭奉天.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教师情感角色培养[J].考试周刊,2011(55).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4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可以有多种解释形式。“从叙事研究角度看,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应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也可以解释为: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课堂教学生活故事,描述个体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而对个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从教育叙事研究角度看,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有关课堂教学现象和问题的教育叙事研究。”2

一、作为教学手段

我们都知道,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叙事。这里的叙事就是“讲课”,也就是叙述、描述、讲述教学内容。可以说,教学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讲”,如讲稿、讲义、讲解、讲授、讲学、讲师、讲座、讲堂、讲台、讲坛等等。教师通过叙事来传递知识、经验和技能,学生通过教师的叙事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叙事,以及课堂教学叙事的相关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史》是高等舞蹈教育中的主干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舞蹈历史的发展、文化审美及其当代继承。例如,在学习唐朝“健舞”代表作——“剑器舞”时,笔者就会采用课堂教学叙事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和呈现方式。“剑器舞”是唐朝著名的“健舞”之一,在当时深受群众喜欢,有非常好的民间基础,文学典籍也有诸多详细记载。为此,我会结合教材向学生们叙述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的故事。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得知她是当代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弟子后回忆其童年(开元三年,公元716年)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场景。我们从杜甫的诗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就能知道“剑器舞”飘逸凌厉、变化多端、气势如虹,也知道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艺果真是“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另有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如此看来,书法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随后,再叙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的唐朝“画圣”吴道子画壁请裴旻将军舞剑以助壮气的故事。裴旻是唐朝开元年间人,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善剑舞,世人称之为“剑圣”,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向他学习舞剑。裴旻母亡居丧,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以超度,吴道子说:“吾画笔久废,请裴将军舞剑一曲,以通幽冥”。裴旻当即脱下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于是,吴道子“挥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唐文宗时,诏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关于裴旻将军的剑舞,时人多有记载。“诗佛”王维著有《赠裴旻将军》七言古诗,载于《全唐诗》。唐朝诗人乔潭著有《裴将军剑舞赋·并序》一首,序写道:“羽林裴公献戎捷于京师,上御花萼楼,大置酒,酒酣,诏将军舞剑,为天下壮观,遂赋之”。就连唐朝忠臣及书法大家颜真卿也曾写诗《赠裴将军》来描述裴旻将军的“剑器舞”,诗中写道“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并有亲自书写《送裴将军诗贴》,现为一代书法名帖,以供后人临习和欣赏。

笔者通过以上有关唐朝“剑器舞”故事的叙述,让学生们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叙事使“剑器舞”变得鲜活而生动、有趣而形象,这些故事就像是一座知识的桥梁把“剑器舞”与学生连接起来。那是因为,这些文学上的叙事拥有教育的价值,我们储备有教育价值的文学叙事,我们尊敬它们因为有愉悦和教育的能力。叙事,有简短故事、寓言、小说、历史传说、诗歌、神话、传说和传奇等多种形式,往往是学校课程稳定而明确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克逊认为故事不仅可以让人知道或教育人,还有很多作用:故事,实际上,使我们成为我们想做的人。3

二、作为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和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叙事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研究者(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学习生活、课堂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从而发现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根据研究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三种情形:一是其他研究者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二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三是教师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4

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在课堂教学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教师通过不断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才有自己的专业积累和学术沉淀。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是宣读、解读教材,做教材的“传声筒”,更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研究。近几年,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的需要,申报了一系列专项课题研究。例如,与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相关的有教育部课题和市社科课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有市教育局课堂和校级课题,与舞蹈编导相关的有市教育局共建课题等等。同时,本人将研究成果再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将研究成果视为“空中楼阁”。在高等院校一直提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口号,那是因为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而科研是高校层次的体现。笔者认为,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在立足教学的同时,还应需要围绕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从课堂教学叙事研究角度出发,首先是研究课题的确定。课堂教学叙事研究十分广泛,可以采用不同的叙事类型或结构,如自传、传记、生活写作、个人流水账、个人叙事、叙事访谈、个人档案、生活故事与生活往事、口述历史、民族志、特色的论文集等。5同时,还需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6其次是故事文本的收集与分析。课堂教学叙事研究关注于日常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意义,不管是研究者还是参与者,他们发生在课堂上有意义的故事都可以收集。笔者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学生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并且会把观察到的情况通过课堂教学叙事记录下来。在课后,对课堂教学叙事进行具体分析,为什么学生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对另外一些内容却十分感兴趣。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会针对分析的结果,在教学方法或内容安排做出一些调整和补充来适应学生的学习。可以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累的过程。最后是撰写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是对大量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在撰写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叙述故事,更要强调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情景化及动态的“深度描述”和“深度诠释”。另外,要注重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真实的“现场感”,使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叙事得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呈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5

摘要:叙事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文学中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法,主要是对生活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绘画和美术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所运用。文章主要分析教育叙事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教育叙事; 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情况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如,一些离异的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较高,这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每个家庭的环境和生活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家庭的孩子所接触到的美术信息和绘画水平也会不一样。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现实情况,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教育叙事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一、将教学日志和绘画相结合进行小学美术教学

教学日志是美术教师积极主动地定期记录、总结的一些关于自身教育活动的文字、图画,或者图文相结合的一些真实的案例、教学反思等。教师可以每天进行教学日志的记录,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记录。教师通过记录教学日志,能够定期地集中思维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以此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对其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日志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学中一些引人深思的情景,可以是教师所感受到的一些事件,也可以是教师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开始的时候,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记录教学日志可以单纯地进行叙事,通过教学日志中的记录,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和这些现象背后可能隐含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自身的洞察力。新课标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日志,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以此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小学美术教师通过教学日志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日志包含教师的个人情感和思想理念。教师通过教学日志还可以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心路历程,能够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

二、通过随笔方式进行小学美术教学

教育的随笔就是小学美术教师根据自身的思维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所闻所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必要的叙述。教育的随笔形式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随笔篇幅的长短不受限制,其重要性在于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行动和更深层次的追求。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画笔,描述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小学美术教师在描绘具体的教学场景时,可以抒发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和特殊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配合适当的文字进行充分的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教师通过随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教学感想。小学美术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教育个体,小学生本身又有活泼爱动的天性,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在教学中需要展现出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其次,教师需要设置合适的课堂教学片段,因为课堂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小学美术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学才能,对课堂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最后,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展美术教研活动。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教师通过参加这些培训活动,能够提升自身素养,也能够不断地拓展教学的`视角,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在访谈记录中体现出绘画叙事性

访谈记录主要是通过文字对双方交流时的语言内容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式。教学访谈一般是新教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和了解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一种活动,访谈本身就是在进行叙事,其主要过程是新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访谈,新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不断地反思各自的教学生涯,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认识。所有教师都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关的教学反思。新课标、新教材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事件,在自身理论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了解相关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

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教育叙事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认为教育叙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自身也获得进步。小学美术教学运用教育叙事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建君.试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学周刊,(15).

新闻叙事隐喻研究 篇6

关键词:新闻叙事  隐喻  意义

一、新闻叙事隐喻相关概念简述

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罗兰·巴特认为,“有了人类历史本身,就有了叙事。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没有叙事的民族,从来不曾存在过。”[1]可见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叙事。根据《叙述学词典》的定义,叙事指“一个、两个或多个叙述者向一个、两个或多个受述者交流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的再现。”[2]由定义可见,叙事的构成要素包括数量不定的叙述者和受述者以及性质不限的事件,叙事的方式是“再现”。其中,事件是叙事的核心,无事件也就无所谓叙事。既然叙事的方式是“再现”而非“还原”,原本客观自示的事件一旦经过叙事者的“再现”,那么“当作者通过选择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进行描写时,他实际上是对读者说话,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看待某些人物或事件。”[3]也就是说,叙事语言被叙事者赋予一定的意义。

经典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虚构的文学作品之中,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研究范围也有所扩展。新闻作品作为一种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特殊文本,进入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就是媒体(叙述者)向受众(受述者)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叙事是报道新闻的主要方法。因此,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这种活动,就是“新闻叙事”[4]。再现新闻事件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就是“新闻叙事语言”,它是再现新闻事件的工具和场所。

新闻报道讲求客观,但却是一种有倾向、有“意义”的客观。梵迪克认为,“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理性的社会事件的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设定的意识形态。”[5]我国学者李彬也认为,“(新闻)话语没有单独的作者,它只是一套隐匿在人们意识形态之下,暗中支配着人们的言语、思想及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与潜在机制。”[6]事实上,这种“重构”与“支配”所蕴含的意义在新闻叙事语言的词汇、句法、篇章以及修辞等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这是由新闻叙事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新闻叙事文本建构的微观层面来看,新闻叙事隐喻是帮助叙事者进行“重构”与“支配”的手段之一。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思维,隐喻的语言形式产生于隐喻性的思维过程,是隐喻思维的外在表现。因为从本质上讲,隐喻不只是一种表面化的语言现象,而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思维和认知现象。束定芳先生认为,“它(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从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7]因此新闻叙事隐喻是叙事者为了取得特定的认知效果而运用隐喻思维的外化表现。

二、语言内部结构为新闻叙事隐喻传达意义提供前提条件

从语言的内部结构而言,能指和所指间的语义空间是新闻叙事隐喻生成并传达意义的前提。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概念和音响的结合叫作符号,我们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8]“能指”是由语言声音、形象等物质性体现的客观成分,组成文本的表达方面;“所指”是被表达的主观意义成分,组成文本的内容方面。但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并非完全一一对应,“所指”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引申性。当语言符号获得表意性时,就获得了意义的延展性,即“本义与引申义”,或者称为“字面义与隐喻义”。例如“松、竹、梅”的字面义指“一种特定的植物”,而隐喻义则引申为“富有超越性的气质、傲骨和精神”。

新闻叙事语言由一系列符号排列组合而成,即由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所指作为符号的意义,具有无限的延伸性,也正是这种延伸性使得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富有张力的语义空间。当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出现裂隙,即所谓“指称与命名”“意义与指涉”发生了“争吵与分裂”时,就产生了隐喻义。所以说,语言的隐喻义产生并存在于“能指”与“所指”意义的空白、断裂之处[9]。因此,新闻叙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语义空间是隐喻生成并传达意义的前提,这是由语言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新闻叙事语言中的“风雨”一词,若其能指与所指重合,即无隐喻用法时,它就是指自然界的风雨现象。如“老人在街边摔倒,路人围圈帮挡风雨”(新浪网,2014-11-26);但在“安妮·海瑟薇 笑对风雨 活出精彩”(凤凰网,2014-11-28)这一新闻标题中,“风雨”一词的能指与所指出现语义的空白与断裂而产生深层的隐喻义,它可以表达人经历的苦难及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事实上,这样的隐喻关系反复运用,隐喻义已经固化为词义的一部分,从而凝结为一种预存单位。在新闻叙事语言中,更引人注意的是词的新义是由隐喻方式所赋予的语言现象。如“毛大庆用什么来洗刷商业的‘尘埃”(新浪网,2015-03-09),作者用引号将“尘埃”标记为隐喻关系——商业的“尘埃”即商业盈利精神,毛大庆用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信仰来平衡它。离开了这一特定的新闻叙事语言环境,“尘埃”的隐喻关系和隐喻义也就不复存在。又如“习近平参加广西团审议:扶贫少搞盆景多搞实事”(新浪网,2015-03-09),“盆景”一词本身不存在能指和所指的语义空白,也不具有隐喻义,此处语言环境赋予隐喻关系,喻指“表面华丽但无实际价值的扶贫政策”。

三、新闻叙事语言中叙事者的隐喻“选择”表达倾向

从构成隐喻的新闻叙事语言的生成过程而言,新闻叙事语言是叙述者的主体表达,叙事者有意识地选择隐喻作为表达手段,多数是出于表达主观意义和倾向性的需要。“叙述者的主体表达”指的是叙事中叙述者通过使用话语手段,调整时间元素和结构,将自身视角、情感、认识融入所叙之事,从而在话语中留下个人印记的一种表达方式[10]。新闻叙事语言是叙述者对新闻事件的“再现”,不是完全一致的“还原”,客观事件投射到话语中一定经过了叙事者的意向活动。是否选择隐喻作为一种再现手段,以及选择什么喻体构成隐喻,都体现着倾向性,它取决于叙事者及其代表的媒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就意味着倾向。新闻学者杨保军认为,“新闻传播者总要在陈述事实信息的过程中表达一定的价值判断,表现出或强或弱的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流露出传播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11]

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泰晤士报》对两届奥运会的报道就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据统计,《泰晤士报》对两届奥运会的报道,中立态度居多[12],这是作为一家国际性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所在。但对北京奥运会也不乏态度偏激的报道,在负面问题的报道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伦敦奥运会的两倍。如该报对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奥运会期间西藏暴力事件、奥运会安保等问题的过度关注。尤其在开幕式当天,该报头条新闻标题为“Beijing Games to begin in smog of controversy”(北京奥运会在充满争议的烟雾中开幕),报道指出奥运圣火在充满政治性的空气里和充满污染的环境中传递。这里标题中叙事者选择“smog of controversy”这一隐喻突出其报道在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

又如人民网新闻:“占中”,一场荒诞而疯狂的绑架(2014-10-03)。在新闻标题中,叙事者直接将“占中”行动定性为“绑架”,仅从这一隐喻用法,我们就知道在叙事者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看来,“占中”是一场暴力、非法甚至犯罪行动,必须依法处置。在报道正文中,叙事者又分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占中”行动是对香港法律、经济、市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学校教育秩序的“绑架”。因此叙事者对隐喻的选择就是其主观意义和倾向性的表达。类似的用例又如大公网的一系列新闻标题,李继亭:“占中”黄粱一梦 勿拉港人“陪葬”(2014-09-03),罢课是占中前哨战 学生被人当“炮灰”(2014-09-09),“6.22”是彻头彻尾的“老千局”(2014-05-30)。

四、新闻叙事隐喻通过“显隐”和“过滤”实现评价功能

就隐喻实现的功能而言,新闻叙事隐喻具有评价功能,表达叙事者对新闻事件的情感、判断和鉴定等蕴含意义。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发展而来的评价理论,主要研究作者如何在语篇中表达主观态度。一般认为,词汇选项是表达评价意义的主要手段。新闻叙事隐喻多以词汇选项的形式出现,在新闻叙事语言中具有评价功能,常常被叙述者赋予一定的评价意义,具体包括情感意义、判断意义和鉴定意义。束定芳认为,“(通过隐喻)我们可以借用对源域事物评价的方法来评价目的域的事物。”[13]那么,评价功能如何实现?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具有显隐功能,隐喻既可以突出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隐去某一方面,甚至以偏概全,转移视线,扭曲事物原貌,创造“媒介真实”。在语义学研究中,这种现象称为“过滤原则”:我们选择某个词构成隐喻,就是选择将经过过滤的喻体的某些特征投射给本体,从而实现整个隐喻的意义,过滤后保留的特征才是我们要表达和突显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用什么样的隐喻看出他对认知对象的认知角度和态度。”[14]例如:“最年轻院士”倒下 用制度堵死“经费黑洞”。(人民网,2014-10-17)

黑洞具有“质量极大”“密度极高”“引力场极强”等特征,但在“经费黑洞”这一隐喻中,叙述者经过过滤和筛选,只保留了“引力场极强”这一特征,也就是只将这一特征投射到本体身上,以此实现对科研项目经费特征的评价。“一些地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黑洞,同样引力超强,不少科学家经不住钱的诱惑,沉沦其中……因此在道德谴责之余,我们更应反思,如何从制度上杜绝经费黑洞。”

又如FT中文网(2014-14-04)的专栏文章“再说《新华字典》对文化传统的阉割”,只从标题中“阉割”这一隐喻的使用,我们便可预见新闻叙事者对《新华字典》的褒贬评价。

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明显话语只能是它没有说出的东西的逼迫出场,而这个没有说出的东西又是从内部销蚀所有已说出的东西的空洞。”[15]语言作为表达的工具,不可能以说出的东西传达意义的全部内容。新闻叙事隐喻是已经说出的明显话语,它除了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符号形式外,还具有填补明显话语语义空洞的深层内涵,即它所表达的意义,因此它是协调言语的有限性和内涵的无穷性矛盾的有效手段。

注释:

[1]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7.

[2]杰拉德·普林斯著.叙述学词典[M].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0.

[4]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3.

[6]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3.

[7]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报),1998,(6).

[8]费尔迪南·德·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4.

[9]付军龙.叙事语言中的隐喻[J].学术交流,2007,(8).

[10]李凌燕,马晓红.叙述者的主体表达与新闻的意义建构[J].江

西社会科学,2012,(3).

[11]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2]刘桦艺.中英主流媒体对北京-伦敦奥运会报道的比较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教学出版社,2000.

[14]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5][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

联书店,1998.

刍议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 篇7

作为教师研究方法的叙事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于教育领域, 它是在对教育科学化追求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随后成为一种趋势, 并于90年代在我国流行推广。叙事研究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我国的外语教学总体上存在耗费多, 而效益低的问题[1]。为了解决此问题, 外语教师需要思考研究, 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外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 有其特殊性, 但又有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点, 因此叙事研究也适合外语教师。

一、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内涵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故事为手段, 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2]从叙述的主体来看, 叙事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叙事的行动研究”, 二是“叙事的人类学研究”[3]。本文所说的叙事研究属于第一种, 即“行动研究”。更具体地说, 叙事研究就是指通过记叙文本的方式, 教师叙说教学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经验和问题解决, 或者是讲述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教学事件。教师通过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而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

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叙事的行动研究”, 外语教师同时充当外语教学研究的“述说者”和“记述者”, 叙述的对象是自己的教育实践或某些教育问题[3]。外语教师做研究就是在讲教育故事, 它要求外语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然后再将自己怎样遇到并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写”外语教育故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写”自己的外语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这种反思, 外语教师内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因此, 外语教师“记述”教育事件实际上就成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行为的一种行动方式。也就是说, 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 外语教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行动。外语教师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后, 可以把经验升华为外语教育理论。

二、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意义

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研究外语教师生活中的故事, 是外语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经历事件, 叙事研究的目标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外语

筅云南红河学院王晏

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在叙事中外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生活、教育理念等等进行反思, 因此, 无论对外语教师、对学生, 还是对学校乃至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 叙事研究能够促使外语教师学习并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 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的理想、观点、认识、看法等, 它与教学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并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中, 指导着教师的行动, 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稳健发展[4]。教师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教师在叙事中反思。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从某种教学理念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而发生转变。例如:如果外语教师不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他们就无法从该角度实施反思, 只有学习掌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才会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 在反思的过程体现自己的理念, 进而通过叙事研究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其次, 叙事研究有助于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进行有效教学。教育叙事是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令人振奋、激动, 或令人不安、悔恨等, 这类事件通常表现为某种矛盾和问题, 一般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5]。外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即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上。外语学习主体的生理和认知因素 (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 , 还有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如:动机态度和个性) , 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外语学习。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也会影响外语学习。诸多因素决定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师在写教育故事前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行动, 否则就会无事可叙。因此, 叙事研究无疑是外语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最后, 叙事研究改变了外语教师的身份, 促使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在进行叙事研究过程中,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或教改的被动接受者。当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外语教学时, 就会注意收集故事材料, 增强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度, 并积极思考问题, 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对教学的看法、态度、行为方式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就会对教育教学重新理解和改进, 对教学规律及其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5]。通过教育叙事, 教师能生成更加合理的外语教学观点和态度, 从经验中学习, 处理将面临的外语教学现象和问题。同时, 叙事研究使外语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 不但有利于真正提高教学技能和改进教学方法, 而且也有助于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增强, 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水平, 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学。

三、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叙事研究

近年来外语教育界都在呼吁深化外语教学改革, 倡导教师不但要研究如何教, 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外语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 使教师可以参与教学研究, 使教师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以科研促教学。外语教师的叙事研究并非是人人都能做的事, 需要进行培训, 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1. 勤于学习

在撰写“教育故事”之前, 教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教育事件的再现, 这种再现是以某些教育学理论为前提基础, 对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原材料进行选择和提炼, 在再现中进行反思和研究。[6]学习Krashen的监控学习理论能够使外语教师了解i+1输入假设以及外语学习和习得的关系;学习交际语言教学论有助于外语教师应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自主学习理论能让外语教师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这些从西方引进的二语习得理论, 能促使外语教师在中国外语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 引发思考和创造, 可以提高外语教师的洞察力和分析力, 可以转变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因此, 外语教师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 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是必需的。

2. 善于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

对于开展叙事研究, 外语教师要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并敏于行事。上面已提到, 教师的叙事是一种行动方式, 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 老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不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 教师的“叙说”就可能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教师讲教育故事并不是记流水账, 而是要探究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问题。随后探究该问题, 并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外语教师进行叙述之前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 否则在叙述时外语教师们仍会感到无话可说, 无事可叙。

3. 撰写外语教学故事

在进行教育叙事时, 外语教师可遵循一般教育学的原则。根据刘良华,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第一, 外语教学叙事包括一个或几个真实教学事件, 可以是某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 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和可读性。第二, 每个外语教学叙事所讲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代表性, 体现教育故事背后的相关教学理念, 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解决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 (如自主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 , 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产生的某种教学遗憾 (如忽视对学生的策略培训所产生的悔恨、师资水平造成的遗憾等) 。第三, 在叙述教学事件时, 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处理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 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凸显或转变自己的外语教育理论以及外语教育信仰。最后, 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 它可以是成功学习者, 多媒体教学或者学习策略培训等。

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方法, 外语教师通过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以改进日常的外语教学实践生活。在外语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叙事研究是外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 对有效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 而且还有助于改变外语教师的身份, 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外语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时, 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并学会撰写教育故事, 才能保证有事可叙, 使教育叙事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外语教师的叙事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外语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而且还可能会推动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冯晨昱, 和新学.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学科教育, 2004 (6) .

[3]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 2003 (4) .

[4]王木丹.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 2003 (4) .

[5]李香玲.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教育叙事研究.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5) .

教学叙事: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 篇8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让教 师拥有研究的自信

过去, 在我校绝大部分教师的眼中, 研究是高不可攀的, 是与己无关的。他们总认为研究是专家们的事, 自己理论水平低, 怎么可能展开什么研究呢?于是大家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从事着教学实践工作, 从来不敢说自己要搞什么研究。自从我们推出了教学叙事研究以后, 渐渐地, 教师从教育研究的误区中走了出来。讲述自己经历的真实鲜活、发人深省的教学故事, 着眼于从写自己的教学故事开始, 反思与每日生活同在的教学实践。这种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行动研究, 就是极为珍贵的实践研究。这种实践研究使教师更加清楚地意识到: 研究并不是专家的专利,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桩教学事件都可能成为研究的素材。每位教师都可以 “用自己的声音说话”“让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大家终于明白, 这种讲述和反思本身就是在进行原创性的研究, 教学叙事树立了教师研究的自信, 为“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语) 奠定了思想基础。“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叙事让众多教师树立了研究自信。

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家长说, 他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 他很苦恼。有一天, 他把一个椰壳锯开, 用它来盛饭, 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同样是吃饭, 用孩子感兴趣的椰碗盛, 孩子就能开心地吃下去。

“椰壳效 应”给了我深 刻的启示:同样是作业, 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做, 学生就能自主地完成好, 作业的效果、巩固的程度自然也与强制作业大不相同。现在在我们班学生的作业中, 已看不到“组词”这些标题, 取而代之的是“找朋友”, “形近字组词”则以“火眼金睛”取代, 也看不到“连线”题, 美其名曰“拉拉手”或“最佳搭档”, “扩写句子”叫做“拉拉句子橡皮筋”, “归类”改成了“紧急集合”, “改错”变成了“一只身穿白大褂的啄木鸟”。对于“积累好词佳句”这类作业, 我则这样“包装”设计语:小朋友, 你发现了吗?课文中有不少生 动形象的 词句 , 快把它们 “夹”到你的“菜碟”中吧!新颖别致的语言洋溢着童真, 散发着温馨, 一改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 使做作业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此外, 我还鼓励学生在作业本的空白处添加美丽的插图, 还可以通过作业本和老师说悄悄话。在写话时, 鼓励孩子尽可能地模仿书法作品的形式, 可以写成条状的, 也可以是扇形或圆形的。于是, 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在作业本中不断闪亮。“老师, 我做得对吗?”“老师, 奖励我一颗小星星吧!”每改一次作业, 我离孩子的世界就近了一步。有时候一些小调皮还会在作业本上出一些智力趣味题让我回答。会做的, 我会如实地填上答案, 并画上竖起的大拇指, 配上文字:老师棒不棒?遇到不会的, 我会写上:“我想了半天也没想 出 , 快到办公 室来帮帮 我吧!”几次往来, 学生对办公室少了敬畏, 多了亲切。他们的作业积极性提高了, 字写得认真了, 作业本也美观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补白”,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 乐意听我的课, 师生经常处在一种愉悦的心理氛围中。

像这样把作业本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 师生间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东风吹绽海棠开——让教 师的研究走向有效

对教师来 说, 研究是学 习、工作、反思、提升、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正因为教师都会讲而且都乐意讲自己的教学故事, 于是教学叙事成为了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教学研究形式。在教学叙事研究过程中, 教师们会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生活进行新的审视, 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 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然后展开深入的反思, 体验自己生命律动的快乐与痛苦, 从而切实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叙事, 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描述和阐释、审视和反思, 是把对自己有触动的教学情境和某种理论观点链接起来, 是把隐含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揭示出来。叙事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日常生活之本质。

任何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 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细节。只是我们不经意或是疏于记录点点滴滴。事实上, 整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无不蕴含着老师丰富的教育智慧。它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 折射出教师的文化积淀、理论素养、教学实践智慧和教学个性。教学叙事可以是自己的实践 记录 , 也可以是 别人的成 功经验。在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 要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注意积累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和点滴感受, 哪怕有时没有任何的思考仅仅记录下当时的过程而已。我们要拥有教学敏感, 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瞬间, 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很多教学素材, 为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东风吹绽海棠开”, 这样的教学研究对教师来说才是最深入、最有效、最能深度唤醒教师情感意识的。如年近五十的施老师撰写 的《读书, 教师成长的必修课》:

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以为这节课就这么结束了。正当我暗暗窃喜时, 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老师, 我家没有电脑。以前您向我们推荐的书, 新华书店里也经常买不到。老师, 您肯定看过这些书, 要不您给我们多讲一些吧。”

她的话音刚落, 全班学生都兴奋起来, 争先恐后地向我发问……

面对学生 们那一双 双充满信任、充满期盼的眼睛, 我一下子懵了。像这样时髦的结课方式, 我经常运用, 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去看一看这些向学生推荐的书, 我纯粹是为了推荐而推荐, 当然也从没了解过学生课后的阅读情况。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翻阅的全是有关的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只是匆匆瞟了几眼, 现在要我回答这些问题, 只能是难堪。

平日里, 我常常抱怨没时间读书。是的, 作为一名教师, 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 备课、上课、改作业, 再备课, 再上课……还有这个评比, 那个检查, 整天忙得像陀螺!多年来, 我总是能找到自己疏远“读书”的借口和安慰:一到假期, 便以平时工作繁忙、压力大为理由, 宁可休息也不愿看书!偶尔想到读书, 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 已经习惯于把剩余的精力花在电脑娱乐、家庭应酬和电视节目上。有时甚至已经一书在手, 我也常常因为静不下心而作罢。

今天, 学生一句充满信赖的“老师, 您肯定看过”让我想到了窦桂梅、王崧舟、方利民这些底蕴十足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引经据典, 挥洒自如, 我想他们肯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我们抱怨太忙太忙的时候, 他们在与书为伴, 一本本经典使他们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感谢学生给我敲响了警钟, 让我顿悟:不读书, 何以为师呢?读书 , 应该成为 教师一生 中的必修 课。我们唯有让读书成为习惯, 唯有让学习成为生存的方式, 唯有不断地完善自己, 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才能转换“教书匠”的角色, 才能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

三、今日落红已满径——让教 师真正得到发展

有人说, 叙事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故事的叙说, 成为教师“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可以说, 教学叙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具情感魅力的思索领域。我们在教学叙事中, 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就可以了解教师的个性特征, 了解教师的知识基础, 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 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说, 教师的教学行为范围有多宽, 教学叙事的范围就有多广;教师的职业触角有多深, 教学叙事的延伸就有多长。从教学叙事中, 我们倾听教师的内心声音, 体验教师的生命律动, 探寻教师的行为意义。这种研究肯定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叙事就是一种研究。教学叙事直面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叙事中认识自己, 解决自己的问题, 学会了与新课程对话, 与文本对话, 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这里, 教师是活生生的主动研究者, 而不是被利用和操纵的研究工具。教学叙事巧妙地把研究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使“教师即研究者”得到极好体现和落实。精心撰写的每一件教学叙事, 都可能意味着作者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甚至成为作者 成长历程 中的一个“ 里程碑”。一些骨干教师在认真回顾自 己的教学经历时, 发现正是这一次次叙事让自己不断成熟和进步。如王老师撰写的叙事《〈欢庆〉过后》: 工作满一年, 要上汇报课, 我选了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欢庆》。这是一首小诗, 短短八句, 却展示了一幅极美的画卷, 表达了对祖国无尽的爱。我喜欢这类文章, 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一课。然后我去征求师傅的意见, 得到了她的赞同, 于是就这样定下了汇报课的上课内容《欢庆》。

……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我感到一阵轻松, 却又觉得有些担心, 担心自己并没有将课上得如想象中圆满, 担心其他老师给我的评价会让人大失所望……尤其是学生们举手的积极性虽高, 却似乎可以表现得再好一些……等到评课时, 师傅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傅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要注重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我在上课时, 一心一意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 却忽略了学生精彩的表现, 仿佛我还没有学会怎样在课堂上完成教学过程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 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的地方。

我在教学时, 因为顺着自己的思路, 有时不免忽略学生意外的回答, 而这个过程, 让我的课堂缺少了弹性。我记得读书时, 老师说过课堂的“弹性”与“刚性”, 那时并不完全理解,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原来我缺失的正是一种随机的弹性预设。应该随机应变地灵活调整预设环节, 课堂才不会呈现一成不变的苍白。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 者的作用 , 该出手时 就出手!停留于表面的引导有时会让课堂显得乏力, 巧妙而有深度的引导能让课堂教学走向有效。

课后, 结合老师们的评价, 我又反思了自己的课堂, 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发现我与他们的差距, 我想不断地努力才能有进步。《欢庆》过后, 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品尝初为人师的喜悦, 更是对自己今后努力方向的思考。留一些悬念给自己, 设想一些完善的计划, 一步一步地往前!

这是王老师在参加校“青蓝工程”汇报课后写下的教学叙事, 当时她参加工作刚好满一年。在叙事中, 我们似乎可以清晰看到她的成长足迹。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次叙事、一次次反思, 王老师迅速成长为镇内的骨干教师。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9

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 有正负迁移之分。正迁移, 即积极的迁移, 也叫“助长性迁移”, 即把已掌握的某些知识准确地、灵活地运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去, 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常常在两种学习内容相似、过程相同或使用同一原理时发生。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使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

现代认知学派对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理解、记忆和运用都离不开迁移。它们既是迁移的过程, 又是迁移的结果和外现。迁移是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 且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一方面要善于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还要善于研究和开拓出新的适合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教学方法, 把前后的知识结构有效地联系起来, 紧紧抓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 排除迁移中的干扰,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一、正迁移发生的必备条件

(一) 前提是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

利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观念, 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获得丰富认知结构观念的源泉。一般来说, 基础知识学得越扎实, 其大脑认知结构观念的贮存就越丰富、越牢固。要分析、概括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才能迁移。研究表明, 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水平越高, 迁移的速度就越快、范围也越广。

(二) 方法是突破学习的思维定式

俗话说, 教有法而无定法。同样, 学有法亦无定法。为促使学习活动产生正迁移,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态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是众所周知的因娴熟诵读而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典型例证。要想使学生产生正迁移, 关键是教师要科学地、恰到好处地指导和运用练习。只有建立在学生主动、适度、适量、适时且形式多样化基础上的练习, 才能形成学生学习的正迁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练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以及练习方式方法上的指导。教学中,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面临新课题、新情境时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 教师不仅要肯定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 还要教会他们能经常“随机应变”、“另辟蹊径”的学习方法。

(三) 影响因素是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般来说, 教师可用两种形式来先行组织“引导材料”, 一是陈述性的, 即用精练的语言为学习者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类属关系;二是比较性的, 即比较新旧知识的相同相异, 以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区别度。用奥苏伯尔称为“先行组织者”的教法可予以加强。教师教学, 可先用语言介绍与新课题学习有关的“引导性材料”。人对知识的记忆学习有还原趋势, 因此在新课题学习中往往以原有知识倾向先入为主, 即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如果认知结构观念的分离度低、可辨别性差, 那么, 对新课题的学习内容就会因不能清楚分辨而为原有知识所替代。教师在新课题教学中, 除了运用前述的比较性“引导材料”, 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可辨别性外, 还可以用增加课题学习量的“过度学习”方法, 以此来抵消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还原”和“取代”。1961年和1962年, 奥苏伯尔等人曾研究发现: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同以后学习有关知识成正相关。人们公认, 只有巩固而清晰的知识才能迁移。

二、正迁移在大学实用语文课和应用文写作课“求职信”中的应用

以写作“求职信”的教学为例, 把具体的专业知识功底迁移其中是大学实用语文课和应用文写作课的相通之处, 同是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个侧重阅读能力与口头表达;另一个侧重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强化。只有充分地认识并了解自己, 熟悉甚至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技能, 介绍自己的亮点才能真正写好求职信。下面本文就力图通过叙事研究的方式说明正迁移的重要性。

(一) 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

制作求职信, 需要对自己有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并突显自己的亮点与优势。围绕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结合问题和情境建立转换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 “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老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 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 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首先, 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 作出客观的评价。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写过自我鉴定, 班主任有没有教过什么方法”。如果有人能想起至少应该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来认识自己, 这就基本对路了。

其次, 重点体现个人的专业素养。只有具备扎实的功底, 才谈得上素养。如果谋求的工作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 那么就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不对口, 就要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或条件对照自己。专业学习对高职学生来讲有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期间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包含着专业的学习过程, 所以应该理清头绪, 有所侧重, 找出自己的擅长点。

再次, 专与博相结合, 拓宽知识面, 融会贯通。但凡学有所成者, 他所涉猎的知识是丰富而全面的, 不仅学好自己的专业, 同时还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作风, 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要不断充电,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除了自己固化的知识、能力以外, 还应与时俱进, 从社会中了解新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注入新鲜的血液, 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

通过师生良性的交流与沟通, 从互动中走向教学相长。在这个过程中, 教与学的主体均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业, 老师仅仅是适时地引导、提醒, 亦或答疑、解惑;真正的出路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本文力图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把求职信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加以分析, 从而说明具体的专业知识在求职信中发生正迁移的重要性。

1.准备:了解制作求职信的基本要求、格式, 学会重点介绍自己的专业特长、实践经历、志向与兴趣, 这是与将要从事的相关工作有密切联系的, 用人单位想要了解的, 需要认真思考与准备, 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2.演与练: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让学生互相领会面试官与求职者的心理变化与问答要领,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自我介绍, 掌握与陌生人良好沟通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新情境的适应能力, 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课堂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提前无法预想到的情况, 有可能是比预想更好、更完善的;也有可能是低于预期目标的, 教师应在具体操作中审时度势, 临场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运用迁移规律, 充分利用学生本身具有的丰富的生活资源。

(三) 重视积累

要学会把自己的日常关注与专业知识挂钩, 吸收与专业、相关课程有联系的各种知识和信息, 作为课堂资源, 如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 学生从家庭中受到的熏陶与感染, 校园文化氛围, 教室或宿舍张贴的书法字画, 课堂上的“错误”等, 以上这些均可转为探究情境。要正视教材的错误, 激发创新意识。宽容学生的错误, 形成积极体验。

(四) 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为教学依托

因为教学活动中学生终究是主体, 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呈现, 所以不可忽视学生“活”的一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凭借着良好的学风、班风才有机会让学生在宽松和谐中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中, 从而渗透语文素养。

1.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也是活生生的, 有各自的特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家庭环境下, 熏陶出的学生各不相同;同时学生又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个体, 他们本身就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知识库, 而且处在不断积累与变化的过程中, 最终达到人生的一定境界。

社会是千变万化的, 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 找到自己位置的人才, 必须在受教育过程中不脱离实实在在的社会, 了解时局用以指导今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无缘无故的知识, 知识总依托于一定的政治、历史、文化、科技而来, 所以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代接轨。

2.班级中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利用上课与平时的接触要尽可能快速地了解学生的群体性特征趋向和个体特色, 这样才有利于今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便于针对学生的特色处理不同环节遇到的问题。

3.承认优点与缺点的共生性。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要用辩证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的优缺点,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力争帮其完善人格, 改正缺点, 换个角度看问题。

综上所述, 求职信的教学是丰富而充满趣味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与内容, 学会激活课程资源中学生主体的作用, 联结好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学会处理教材与课堂的辩证关系。教师这个主导在课程资源利用上负有很大的责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对教学效果乃至活的课程资源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主体有着决定作用。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愉快、宽松的教学情境。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 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还可以开阔老师的教育视野, 转变老师的教育观念, 从而更好地激发老师的创造性智慧。

斯卡特金说:“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 我们的一切设想和方案都会化为灰烬, 变为木乃伊。”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想, 只有在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配合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否则, 教师教学“一团火”, 学生却不以为然, “按兵不动”, 教学注定要失败。怎样才能使学生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呢?我认为,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产生广泛的兴趣。有了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钻研, 自觉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 实现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正迁移, 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在教学中, 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这不但有利于思维的和谐发展,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乌申斯基曾称赞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那么, 高职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活学活用才是根本。

一个教学过程, 一旦缺少了真诚的交流, 缺少了理解与互动, 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甚至丧失它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 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 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创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而有法, 学生才能学有成效。教师只要掌握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就可以搞好教学,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理论具体灵活的应用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心理理论的掌握, 从而使学生由对前人知识经验的“占有性”学习转换成正迁移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凌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J].课程教材研究, 2003 (12) .

[2]董菊初.新课程;直面生本教育资源[J].河北教育, 2003 (8) .

[3]王颖, 姜鑫.促进英语学习中四个世界的正迁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2) .

[4]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

[5]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6]陶磊.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求职信的教学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 2010 (7) .

[7]潘正芹.正迁移的作用不可忽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1) .

[8]罗国仕.基于职业活动的求职信教学模式与方法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9) .

[9]李凌燕, 吴晶.论叙事能力培养的正迁移作用[J].社会科学家, 2012 (4) .

[10]黄苹.突出针对性是写好求职信的关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1) .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师叙事研究,对策

小学英语是为初高中英语打基础的,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与我国的教育水平紧密相关。从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教师是叙说着, 研究人员是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既是叙说者又是记述者。教师叙事研究是后者, 即教师既是叙说者又是记述者, 也就是教师以叙事的形式来记叙他们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分析, 揭示其背后的教育问题。

一、教师背景及学校背景

我是一名刚步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学生, 以前有过教学实践, 但主要面对的是中学, 对小学把握不是很好。但热爱教育事业, 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渴望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重庆市K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 它坐落在重庆市比较偏僻的北碚区内, 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校内两顿就餐法;半封闭式管理。该校具有农村小学共有的特点, 又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重庆市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我的教学故事

1.故事一:师资短缺

该校一个老师至少要教4个班,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不等。这明显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减少了教学投入, 严重影响启蒙阶段英语的教学质量。此外, 许多老师不是英语专业出身, 大多是通过短期进修后的转岗教师。这是一位转岗教师的自述:我以前是教数学的, 但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 加之后来英语老师很热也很短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 我就转教英语了。

从她的自述可知, 有些老师并不专业, 专业素质不好, 对英语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要求缺乏理解, 教学方法落后。但仅仅通过短期培训就当英语教师了, 必定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2.故事二:语数老师把学生借走或占用英语课

语数老师对英语不重视, 经常在英语课上把学生借走, 借到办公室做语文或数学作业, 也会占用英语课。这是我的一篇QQ日记:

无奈

今天早早地来到学校, 准备好了各种教学卡片, 倒好了录音带。多有激情地去上课, 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 还有老师在教室里, 数学老师探出头来对我说;“把这节课让给我吧, 我在考试。”本来很不情愿很气愤, 还要对着她笑笑, 连声答道好好。这什么世道啊, 数学是课, 英语也是课啊!

从我的这篇日记可看出, 大多老师对英语不重视, 觉得它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 可上可不上, 语文数学才是考试的重点科目, 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以牺牲英语课为代价。

3.故事三:临时抓

该校平时对英语不太重视, 遇到抽查时, 就死记硬背, 临时抓, 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打击。下面就以一个例子为例, 该校接上级通知, 抽查三年级英语, 于是学校召集英语老师专攻三年级, 还设计了一套教法, 一星期除了语数课外, 其他课全用来上英语, 一星期有19节英语课, 不要说那些八九岁的孩子, 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都吃不消。下面是该校相关老师设计的上课内容:

重点I: Words (单词) 要求会认读并理解意思

句型:

1.Hello./Hi.你好!

2.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3.Goodbye./See you.再见!

通过分析K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并分析了相关的数据, 我们总结出了该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师资不足;部分学校老师对英语不重视;临时抓。

三、对策思考

1.配足师资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小学英语教育比中学、大学教育更重要, 更关键。因为良好的语言开端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乃至终身正确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特殊性, 配足师资, 给予高度的重视。

2.各科老师配合

取得语数老师的配合, 不要认为英语是次科, 可有可无。可以通过开会的形式, 讲述英语课的重要性, 让老师们知道英语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也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禁止占用英语课。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测试, 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一个动力。如果不测试, 学生和教师就会产生一定的惰性。测试不一定要书面考试, 可以考察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交流能力及相互合作精神等。建立一种灵活多样, 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

以上现象及问题, 既有K小学自身特有的问题, 但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加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办学力度, 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略论教师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12) .

[2]王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5) :12.

[3]何晏丁, 文英.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反思与建议[J].宁夏教育, 2006.

当代建筑空间叙事表现研究 篇11

关键词:精神分析 时间 空间 建筑设计

一、精神分析重要性

或许因为当代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已经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大多数感知已被经验化,更有一种感知退化的过程演变,人们习惯于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眼睛的所见仅是表象的还原。人类的本原感知是否仅局限于表象视觉的摄取?在客观世界中,有大量物质都不被人眼所获,空气、射线、重力、力量、时间、梦境等等,甚至我们看见的东西都不是事物的本原。在此条件下,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观法,怀疑自己的眼睛?首先事物的本原或许不能被认识,也不可能被认识,然而表象却是更低一级的层面使我们更容易去接受它的信号,但在经验中也从来不被追问。感知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通过身体每一个器官,包括精神性感官,将其接受,并且转换为感知信号,通过自身精神网络传输到我们的思维中心——大脑。既然我们不能认识事物本原,亦没有必要去认识,那我们至少通过更高一级别的感知方式去了解他们。

例如,现在身处一辆公交车上,眼睛呈现出来的画面,是窗外街道风景的不断飞闪,同时直观的反映是车辆的速度是可以通过窗外画面略过的速度衡量。然而当我们将视觉减弱时,通过声音、震动、空气以及最重要的想象、联想能力,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身处的空间(公交车空间)在外部马路街道空间的快速穿越,在这个时候视觉感知经验被弱化,精神感知凸显出来,在这个世界中,你将不再是一个个体存在,空气或许成为你的载体,让你能“看”到更不一样的世界。

一种非常错误的见解是,以为想象力不能够提供新的东西,以为想象力仅是发生在感知之后的一种重复联想。相反这正是视觉带给我们的经验误区。想象能力区别于表象摄取,是精神感知的本原,是自我世界的充实。而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其实根本上仅仅是我们的自我世界。

二、精神性建筑构建

只有从一个人的立场出发才能去讨论建筑,讨论空间,讨论整个我们所见的存在物。如果我们离开这个唯一的可能受外部对象刺激的主观条件,仅自身感官接收事件的载体,那么空间的本质便失去了意义。建筑在当代已成为了一种生产模式,机械化的操作,连设计都是机械套路的,设计者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个套路更完善,以便能够在往后的设计代入。即便是更好的设计者,也会不由自主的以经验设计。然后此种经验的形成,其关注点并没有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人本质早已被表象破坏。从而引发出当代建筑急于求成的各种伪建筑,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当我们想要吸取传统的优点,从而转换到建筑学上运用,显眼的表象会被直接摄取,如白墙、黑瓦、木质雕刻、简单的空间布局,都将会被一一仿制,然而内在的精神性却难以被察觉。古人从山水中抽象出园林意境,进行精神性的设计,山是真实的,水是真实的,然而山水确实抽象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产物都有其原因,我们属于一个仿制过去,空想未来的时代。所以在这个人心涣散,追求功利,忽视自我世界构成的时代,建筑应该重新被认识,建筑应该由精神构建起。

然而,对于建筑空间的讨论,作者更想先讨论时间,相比于空间,时间的表象是缺失的,最初时间是通过人的感知所形成,随后在人类对其进行刻度化的表象呈现时,时间才划分为: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分秒的计时,将时间概念简单化,从而被人所经验。重新认识时间概念,回到人本原感知,空间自然将排到时间之后(如图1)。

三、本原感知呈现

何为时间?百家争鸣,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非唯一定义。所以,“人如何感知时间”成为了重点讨论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对人的时间经验作一个等级的划分。等级:指的是每个更高的级别都将较低的级别作为自身的基础。自然,这是在较低级别的内容基础之上添加了自己的新内容(迭代内容关系)。以下4种基本现象构成了人类自下而上的时间经验等级,即序列或序列经验、同时与不同时经验、时间长度经验以及“现在”经验。我们首要了解的是“同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阐明时间经验的等级结构。

如何确定“同时”或“不同时”,学者恩斯特·波佩尔在德国尝试实验,过程大致是让被试验者戴上听筒,向被试验者的双耳分别传送短声音。只有1/1000秒的声觉刺激:极短的一声“哒”。“同时的”刺激双耳的情况下,双耳只察觉“哒”的一声响,并非所想象的是“哒哒”两声。“哒”的声音它像是从“大脑中”传送而出。有趣点在于:如同从大脑中传送而出的短促“哒”声,实际上,却是来自脑部偏左侧(原因:大脑器官的左半球在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时程特征上占据优势地位)。当两个短促声响在物理时间上存在有一个微小的差别时(不在同一时刻发生),这两个声音刺激分别作用于双耳,在主观程度上,会产生一种惊人的现象——这一“哒”声明显让人感觉发自左脑了,然而,人听到的依然还是一个“哒”声。假设,不断更变两个声音刺激间的时间间隔,那么,“哒”声就会在脑内不受其自身支配地进行左右运动。

实验表明:在某一时间限度的制约下,主观上表现为一个事件;客观上却是“非同时性的”两个事件。换言之,在这样两声刺激的情况下,我们处于一个“同时性框限”的条件制约之中。(同时性框限与经验的共存性)

实验还论证得出: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 > 一定时限,这一情况下:主观上,人能觉察到它们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但人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分辨出两个刺激中谁在先、谁在后,即这两个刺激仍是混合一起的,各自互不能成为一个独立事件。只有当两刺激间的时间间隔继续不断增大(↑)且大到 > 顺序阈限时,人才能分辨得出它们谁在先、谁在后发生的问题。从而,产生顺序经验。此时,这两个刺激才成为两个独立的事件。(顺序阈限与经验的相继性)

当然,当代小说所营造的叙事“空间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相继性”经验的否定,对“线性叙事”的迁延与发展。

那么,时间又代表着什么?没有时间的事件是不存在的,时间是所有一切发生的根本。客观时间在本文的讨论上不存在意义,仅是年月分秒,春夏秋冬的计时机器。科学上来讲,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速度和重力条件下,两个物体之间时间流动的速度都会不一样。因此,主观时间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对于时间的关注点通常在于主观时间,原因:因为眼睛将时间作用于运动的力量屏蔽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然而时间的不可视性,让我们无法直观。若时间成为可视条件,人类将成为蛇状生物,并且能够到达任何一个时间点,或许这是四维生物的能力。我们通过屏蔽眼睛,来回忆过去,预想未来,这是想象能力的体现。因此,时间并不是由表象所被我们摄取。回忆成为了记录主观时间的刻度,若记忆消失了,时间相对的也不存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的记忆以六秒为一个循环更新,客观时间绝对不是现在的记录刻度,甚至时间概念将被弱化。回忆并不是简单的对过往事件的重塑,当我们进行回忆时我们将回到那个想象的时间位置,而在回忆的这段时间却被进行了置换,更好的说法是进行了重叠。这段回忆的过程叫做被感知的时间,每一个这样的过程都是作为一个限定在当下之中的过去而被感知。

感知拥有一定的连续性,事物才会被我们感知。如一段旋律被我们接收,是因为旋律的延展不止是在一个感知延展中的逐渐被给予,而且滞留意识的统一还将已流失的声音本身“持留”,因而旋律构建起自身。简单的来说,如果我们将一段旋律反向重现,这段旋律将会破碎,因为旋律本身具有一个方向性的延续。这是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时间与事件概念的解释。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定义,也被简单化的划分为三个概念,事实上三者是连续的,是重叠的,是分离的。由声音例子来说,声音现在响起,它立即坠入到过去中,是否说并没有现在?然而下一个新的声音不断地出现在现在,现在被不断的更新。并且,未来永远在现在坠入到过去的同时,准备着坠入到过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现在”一词是不准确的。在精神分析学中,有一关键的概念——联系性,人会将世界一切的事物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不同的暗示、引发联系起来,从而认识事物。联系也是一种时间体验,我们会把时间带给我们的事件体验在不同的时间段给予暗示,引发对于时间的认识,在今年的六月一日,会想象很多年前的自己,正开心的过着儿童节,节日带来的气氛将在今年的这天,重新引发出来,不论现在已成年,记忆会不断的联系那种心理历程。

本文谈及时间作为建筑空间本原感知的部分见解,仅是抛砖引玉而已。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对如何感知时间的方式思考以及对空间叙事其他方式感知呈现的探究。当然,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绝对不是“钟表刻度”。

结 语

一般来说,在空间中被直观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事物肉身。空间仅是人感知表象摄取的一种呈现,本原感知亦或许是一种虚幻的体验。关键在于:我们唯有从人的立场出发才能够谈论空间,结构,形式,哲学观点等一切构建起建筑的方式,这都离不开人本原感知。精神存在与不存在之中,将其实体化研究表达之后,无论从文字、图像、建筑上,都将成为研究人自身感知的原初呈现。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尹培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 存在·空间·建筑[M]. (台)施植明译. 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4]【法】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篇12

在观摩信息技术教学时, 我们经常发现某一堂课从教学导入到新课学习, 再到课堂小结, 流程清晰甚至完美, 但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预设的各个教学环节, 会有意无意地掩盖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错误及不良行为, 甚至无情地扼杀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而又隐藏着教学价值的新问题。[1]

针对上述教学现象, 叶澜教授曾精辟地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 而没有激情的行程。”[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劳动和经历, 它的目标虽是既定的, 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却充满了变数。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变数, 使得课堂教学有了迷人的魅力。[3]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 可问题在于, 当它出现时, 教师是否能够敏锐地觉察并加以捕捉, 并经由它引领学生去欣赏那“美丽的图景”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 即灵活地处理“生成性资源”, 发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并加以利用, 将教学推向另外一种精彩。[4]

何为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围绕多元目标, 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 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5]学生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错误的回答以及意外出现的新教学条件与因素等都属于生成性资源。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 其环境 (包括由人、服务器、计算机、投影仪、网线等硬件构成的教学空间, 以及由功能各异的软件系统、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等构成的教学载体) 的复杂性和软件实践操作的多样性, 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学产生很多新的因素或问题。比如, 机房突然停电、因特网连接突然中断、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电脑网线无故地被拔掉、键盘字母的位置被偷换、学生的一次误操作或别出心裁的回答等。这些即时出现的“意外”, 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有教育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那么, 教师如何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叙事研究案例:断网的意外辩论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节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们正在利用网络搜索教师指定的主题图片, 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能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上获取符合需要的图片信息。不经意中, 我发现了两个不和谐的画面:A学生在看不健康的图片, B学生在“4399”网站上玩小游戏。

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徘徊之际, 刺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师, 我打不开网站了;老师, 网页图片显示的是×。”紧接着, 教室里“炸开了锅”, 因为——网络不通了。

对我来说,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首先得解决断网的问题。因为如果网络不通, 学生们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在学生们嘈杂的抱怨声中, 我迅速地找到了断网的原因。“教室角落里交换机的电源坏了, 只能断网。”我无奈地向学生宣布。

教室里更加热闹了, 潜意识告诉我, 必须马上改变教学内容, 否则, 不仅原来的教学进程终止了, 而且这可怕的“轰动”很有可能会引来教室对面的校领导。教什么呢?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我一字一句严肃地对学生们说:“断网之前, 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同学在看不健康的图片, 还有一位同学在玩小游戏, 他们根本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作业。现在网络断了, 那两位同学不能为所欲为了, 真好;但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了, 很遗憾!网络究竟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现在, 请大家围绕‘网络的利与弊’这一主题展开辩论。”

生1:“我认为网络好处多多, 我们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看新闻或电影 (视) 等。”

生2:“我认为网络有很多色情的东西,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网站上都有‘黄色’图片, 并且我们很容易被吸引去浏览, 我想这是网络最大的坏处吧!”

当生2陈述完自己的观点时, 我特意问:“同学们赞成生2的看法吗?赞成的请盯着我!”在我的预料之中, 全班学生都“狠狠地”盯着我, 唯有A学生的眼神里带着“心虚”与“羞愧”。我也“狠狠地”盯着A学生说:“嗯, 看‘眼神’, 同学们都同意生2的观点, 希望大家认清网络色情的毒害, 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站, 不浏览‘黄色’图片, 请同学们继续发表‘网络利与弊’的见解。”

接着, 学生们陆续陈述了网络搜索 (百度) 、网上学习、网上购物 (淘宝) 、网络交流 (QQ) 、网络陷阱等的利与弊。

生N:“我认为网络游戏对我们初中生来说不一定是个好东西, 因为大家很容易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 我就看到过《初中生通宵上网玩游戏而猝死》的报道。”

“嗯, 生N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初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我也很认同地说“其实, 游戏是个假时空, 现实虚拟有不同, 上网游戏要节制, 过度沉溺可不行。”“非常感谢同学们对‘网络利与弊’所进行的精彩辩论!总结大家的观点: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是先进的, 也是有危害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却充满着陷阱和诱惑。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绿色上网, 健康成长。”

课后, B学生竟然写了一首关于“网络利与弊”的“打油诗”送给我, 似乎是在回馈我课堂上送给他的那首“游戏诗”。B学生的诗是这样的:“网络用好是个宝, 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 学习知识不可少。网上并非全都好, 乌七八糟也不少。不良信息绝不看, 一旦陷入不得了。”看完这首诗, 我心里暖暖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没有办法而为之”的课。我不得已把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学碎片结合在了一起, 教学的结果却让我感受到了思维的兴奋甚至是智慧的力量。事实上, 断网才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的利与弊。他们的精辟论述和打油诗的创作让我为之惊叹。不禁要问: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学生的错误行为真的那么可怕吗?有人说, “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其实, 就教学而言, 学生所犯的错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同样也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 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并加以巧妙地运用, 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别样的精彩。关键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 是否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是否相信学生的智慧。如果是, 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使出乎预设之外, 也会收获意外之果。

理性思考

1.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把握“预设与生成”彼此对立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课前的设想和计划, 是静态的, 是创建有效课堂的基石。“生成是课中的生长与建构”, 是动态的, 是对预设的即兴创造。[6]从对立的角度看, 二者的教学目标或价值追求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 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7]从统一的角度看, 预设与生成相互依存, 预设是生成的起点, 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与拓展, 或调节与重建。在《“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案例 (1) 中, 笔者借助“计算机长响”这一生成性问题的解决过程, 既达成了学生“能用‘百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一隐性目标, 又实现了预设的“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造”这一显性目标。“二元对立目标”的实现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中有生成, 生成中有预设。在本案例中, 预设情境下生成的“不和谐画面”与突发事件造成的“原有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一对矛盾体, 迫使笔者对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构。学生的辩论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新教学目标与体验 (网络德育与情感) 的达成, 无形中又与预设的能力目标“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形成和谐互补的关系:预设促进生成, 生成弥补预设。

2.教案, 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为什么很多教师没有办法平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任务”与“课堂生成问题”孰重孰轻的认识上存在困惑。笔者认为, 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 兼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8]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太大考试压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而逻辑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学科来说, “教师的教学效能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上,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是否完美地完成预设的教案上”[9]。从这一点上说, “课堂生成性问题”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差错”, 但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关键看教师能否变废为宝, 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自身的教学内容之中, 使其更“原生态”、更丰实。对突发性问题的解决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键看教师能否迅速地判断问题的价值大小, 然后果断地予以处理。教师们常常掩盖错误或扼杀突发性问题, 可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解释:其一, 错误或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们怕解决不了, 失面子。其二, 错误或问题超出了预定的教学设计, 教师们怕影响教学流程, 无法完成教学任务。[10]由此可见, 预设的教案不仅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维, 还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大量生成性资源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适时跳出预案的圈囿, 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11]其实, 教案, 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教学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2]其实, 教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善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主要源于他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1.弹性化的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某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可以变化且有所侧重的。因为, 在常态教学中, 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目标是很难吻合的。笔者认为, 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 教学设计不应该过于僵化, 而应趋于弹性化, 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基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理念, 为教学内容的生成与重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思路的调整与改换等留有余地[13]。富有弹性的预设往往会促进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案例 (1) 中, “我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百度寻找生成性问题的答案”, “将学生找到的答案做切实的验证并适时地展示预设的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行为其实反映了笔者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教学思路的调整。

2.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有“弹性化教学设计”理念的支撑, 面对丰富的、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 他将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 机智而灵活地调整或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教学手段。一方面, 它要求教师依据事先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14];另一方面, 它又要求教师能根据实际的课堂状况及时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以实施教学。事实上,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取智慧性的教学行动, 采取更符合课堂实际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措施。[15]在本案例中, 笔者就是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况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而采取了一种新的、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该教学方案的创生, 源自笔者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及时捕捉与积极利用, 它的精彩演绎得益于笔者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美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应灵动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 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 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景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回归学生的生活!

摘要:“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可问题在于, 当“意外的通道”出现时, 教师能否敏锐地觉察, 并经由它引领学生去欣赏那“美丽的图景”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 运用叙事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过程再现式研究。笔者主张, 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 兼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教学效能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上,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美地完成预设上。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灵动的教学实施, 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 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景展现给学生。

关键词:预设,生成,弹性化,灵动性,生成性资源

参考文献

李政淼.谨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条“歧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 (11) :80-81.

蒋砾.例谈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9) :90-92.

李政淼.“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J].教育科学研究, 2012 (6) :79-80.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50.

张晓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9:35, 53, 52.

上一篇:银行操作风险研究下一篇:砌体结构常见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