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公共管理

2024-09-23

和合公共管理(共9篇)

和合公共管理 篇1

“和合”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价值观、管理体系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我们的公司不是在制造产品, 而是在制造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优秀的产品是由优秀的人做出来的, 因此, 造产品之前必须先造人, 而人的行为又取决于观念和思想, 有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情感,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思想模式,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 因此, 造人又必须从价值观和意识入手。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文化资源, 为企业造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原则、理论。

1 “和合”文化的内涵

1.1 “和合”文化的历史内涵界定

“和合”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 将彼此不同的两个事物互称为“他”, 所谓“以他平他”就是用与此事物不同的彼事物与此事物取得平衡协调, 这样才能“生物”, 才有生机, 才能发展。所谓“以同裨同”就是将同一事物、因素、成分的简单重复、相加, 这当然会导致“尽乃弃矣”, 即千篇一律的悲剧。只有将金、木、水、火、土等各种有差异的事物相互融合, 才能产生千姿百态的新事物。由此可见, “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性、矛盾多样性的统一。

《管子》中也对和合概念进行过表述, “畜之以道, 养之以德。畜之以道, 则民和;养之以德, 则民合。和合故能习, 习故能偕, 偕习以悉, 莫之能伤也。”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 认为学习和合, 就是学习道德, 民众只要能够和合, 就能产生“莫之能伤”, 即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伤害的巨大力量。

“和合”思想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那里得到最好的解读与完善。他们把“和合”这一思想作为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他们的思想中却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 无论是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他们所倡导的为政之道, 还是他们所极力推崇的礼仪制度, 都反映出儒家学者对“和合”思想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可以说, “和合”思想贯穿于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 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精神。

分而论之, “和”, 主要是指异质因素、事物的共处;“合”, 主要是指异质因素、事物的融会贯通。这方面儒家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差异的前提下, 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 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 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 使之达到最佳组合, 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 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说来, “和合”是多元异质因素的共存, “和合”的过程是诸多异质因素的冲突融合, “和合”的结果是新质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1.2 “和合”文化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容的最佳意境

“和合”是处理事物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文化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底蕴。

首先, 就人自身的“和合”来看, 心, 是人类最敏感的平衡器;心的和谐, 才是真正的“和合”。儒家一向把个人的自我身心和谐作为一种高尚的追求, 讲究由内而外的自我修养, 所谓“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首要在于自我修身。修养的核心在于“仁—礼”。内在的修养要通过外在“仁”的践行才能表达为行为的合理性, 才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仁人理想。为仁, 要求个体“克己复礼”, 即约束自己的言行, 遵守社会礼仪, 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为仁”的途径有二: 一是“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即广泛学习文化典籍, 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样就可以不偏离正道了; 二是自我修行, 达到“克 ( 好胜) 、伐 (自夸) 、 怨 ( 怨恨) 、 欲 ( 贪欲) 不行焉, 可以为仁矣”的目标。当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水平, 则可以去教化他人, 从而还可以达到提高他人道德修养水平的目的。

儒家在强调以“仁”作为学习标准的同时, 更注重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只有学思结合, 同时注重自身的反省, 才会达到内外的和谐统一, 提高自己品德修养。“自省”的高级境界是“慎独”。“慎独”是指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 也不要在细小的事上违背道德。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 自觉按一定的政治、道德准则思考行动, 不做坏事。如果说自省是通过外在规范约束个体行为的话, 慎独则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性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此外, 强调知行合一, 表里和谐, 也是儒家个体修身思想的重要特征。孔子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 荀子也有“学至于行而止矣”、“力行近乎仁”之说。它们都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道德学问不是外在的知识, 而道德学问必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同自身为人处世相结合, 做到言行一致, 表里和谐统一, 才是真正的学问。

其次, 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合”来看, 在儒家“和合”思想海洋中, “仁者爱人”是“和合”的道德原则, “忠恕之道”是“和合”的具体途径, “和而不同”是“和合”的存在形态, 三者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基于“和合”文化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仁者爱人”是儒家从家庭亲情中引申并阐发的人生智慧。子曰:“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这告诉我们: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 在外要尊敬兄长, 处事要谨慎并且讲求诚信, 广泛地热爱周围的人。亲情之爱孕育着对他人的爱心, 爱人之心就是爱亲之心的外延与扩张。一个人一旦离开了亲情之爱, “仁者爱人”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仁者爱人”是构建“和合”社会的道德原则, 它带领着我们进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人际关系之中。“忠恕之道”有两种表述:一种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另一种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究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能做;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并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合法与正当权益, 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而不应“逾矩”或推脱责任;即使无法达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也必须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种“仁爱”、“忠孝”进一步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并构成“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的行为“五常”。其中除了上述的“仁”之外, “义”, 是立世的根本, 所谓“生亦我所欲, 义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兼得, 杀身成仁, 舍身取义”, “义高于生命”;“信”是人与人关系中最至高无上的, 孔子认为在国家管理的三件大事中, “足兵”、“足食”都可以去掉, 唯有“信”不能去掉, “民无信而不立”。至于“礼”, 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以这样的纲常为人与人的行为准则, 才能达到“家天下”的“和合”境地。

2 以“和合”文化构筑企业管理文化的“自我、他我、群我”的“和合”内核

2.1 基于“和合”文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思想对我们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引申出我们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态度或原则, 即求“和”而不求“同”。就实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应用而言, 所谓“和而不同”, 就是对上不能盲目附和, 提出不同意见, 使管理决策更完善, 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 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 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 则是对上迎合附和, 不表示不同意见, 对下搞一言堂, 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 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 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 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能不能作到这一点, 是衡量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准。

当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贵在人和。人不和则心不齐, 心不齐则事难成。一个组织、一个企业, 它内部和谐融洽, 同心协力, 上下一致, 就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是一种团队精神和无形的巨大力量, 企业对外与社会公众、与顾客和谐相处, 就能“和气生财”,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力。“人和为贵”的思想反映了管理文化的本质,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这就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要达到“和合”的境界。

“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当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能动作用。一方面, “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种“粘合剂”, 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于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 讲求员工彼此之间了解磨合、最后形成共识;但一经形成, 它又反过来指导与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 “和而不同”可以是不同思想的碰撞, 容易产生新思想、新理念甚至是新创造。

2.2 基于“和合”文化的企业个体自我的修炼

汲取“和合”文化修身思想, 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儒家“和合”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的修炼, 并以此来提升人的素质, 用儒家的术语来说就是“修身、明德”。在《论语》中这方面的思想有这样一些告诫:“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关于修身明德的记载有:《大学》开篇就点明其中心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另外还有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修其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由此可见, 儒家“和合”思想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提升, “上到天子, 下到庶人”都需要以修身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儒家“和合”思想对个体精神的关注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有其价值的。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 后可以置人;能治人, 然后能为之用”, 将自我修为放在第一步, 同时不忘“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首先, “修己”的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对员工而言, “修己”意味着自觉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素质, 主动地加强学习和自我完善,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管理者而言, “修己”的意义更大, 不仅要自身素质过硬还要管理和领导一支团队。《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作为领导者, 应当在能力、品德、作风上率先垂范, 正如孟子说:“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其次, “安人”的价值观体现了组织管理目标, 使个人在“修己”基础上通过推己及人实现对团队和整个企业的管理。企业家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机器人”, 而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社会人”企业家还要善于把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员工的期望, 并把这种期望变成具体的目标,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企业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 从而做到“上下同欲者胜”,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的管理是一个大团队的管理, 运用适当的激励措施, 使管理者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要让他人得到提升, 这样的团队才能在对内合作与对外竞争中发挥最大效益。

2.3 基于“和合”文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的团队管理

管理的使命就是使大家能够从事共同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就是“和合”, 它可以使企业成员间通过彼此的理解和沟通, 实现同心同德, 同力合作。这是一种互为目的、互相勉励而走向新生的关系, 也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的表现。其实,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决策就是一种博弈活动。如果在竞争中, 一方老想着要如何吃掉对方, 我胜他败, 那么这就是管理运筹学上的零和博弈。可是你老想着如何要吃掉对方, 而对方也决不让步, 他也在思考如何吃掉你, 这样往往会导致两败俱伤, 甚至使第三者渔翁得利。对管理运筹学上的“囚徒困境”的博弈论研究表明, 最好的博弈选择是合作。但是合作可以基于几种不同的考虑:其一是完全从情感出发, 总是希望维持现状, 这就有可能导致一味迁就, 反被对方利用;其二是从利益出发, 追求自己的利益, 同时也肯定对方的利益, 双方通过沟通了解各自所需, 寻求建立合作的具体途径, 这样才能达到共赢。因此, “合作是建立在合作者双方相互需求的基础上, 是双方能力和资源的一种互补。”这种企业管理决策实质上就是“和合”文化的具体体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事实上, “和合”文化可视为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儒家“尚和”的精神更是深入企业家们的骨髓, 把儒家的“和合”思想具体应用到了企业经管理之中, 努力创建家庭式的氛围, 重视对员工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 培养他们对企业的责任心、忠诚心和荣誉感, 树立员工与企业共存共荣的意识, 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 将企业建设成为互爱互助、团结一致的团体。孟子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 人际关系就能达到和合。

具体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爱互助的关系, 上下级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爱互敬的关系, “君使礼, 臣事君以忠”, 臣属的尽忠是对使之以礼的君主的回报。“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可见, 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合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因此, 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要避免“过”与“不及”两种极端性错误, 做到刚柔适中, 合于“度”。正如孔子指出:“政宽则民慢, 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 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 则不刚不柔, 刚柔相适也。”“猛”和“宽”都是两个极端, 取其宽猛相济这个“中介”, 即“和合”, 才是最佳的管理方法。

企业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 为了避免家庭内部的不和, 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家庭内部的和谐。企业成为家庭的延伸, 企业家应注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这种家庭式情感, 企业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 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 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

这方面的典范是日本, 日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非常严格, 但日本企业家深谙刚柔相济的道理。他们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 又最大限度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关心体贴员工的生活。如记住员工的生日, 关心他们的婚丧嫁娶, 促进他们成长和人格完善。这种抚慰不仅针对员工本人, 有时还惠及员工的家属, 使家属也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此外, 日本大企业普遍实行内部福利制, 让员工享受尽可能多的福利和服务, 使其感受到企业家庭所给予的温情和照顾。在日本员工看来, 企业不仅是靠劳动领取工资的场所, 还是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温暖大家庭。企业和员工结成的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 还是情感共同体。在这种家庭式氛围的环绕下, 在亲属式团结感的感召下, 日本企业还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来强化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如定期举办员工庆功会、节日集会、运动会、忘年会、野餐会和外出旅游等活动, 以增强接触交往, 融洽感情。著名丰田集团祖孙三代都是把“人和”作为企业管理的座右铭;日立公司将“和”视为企业的首要精神;而在这方面体现最典型的要数松下公司, 它确立的松下七大精神之中就明确含有“和亲一致精神”。其总裁松下幸之助在《松下成功经营之道》中多次强调“和亲一致”精神, 他指出:“松下电器的前途必定维系在全体人员步调一致的精神上。”“团结一致精神, 已作为本公司信条。纵使群才齐集之所, 缺此精神, 亦为乌合之众, 而无任何力量。”

儒家“和合”思想的出发点正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和合, 通过实现人与他人的和合, 最终落脚点是人与社会的和合。在这个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这一核心的主导因素, 一切“和合”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摘要:当代经济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依赖性愈来愈强, 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 成为现代企业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所强调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身修养, 并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凝聚力, 从而增强企业竞争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和合”文化,“和而不同”,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杨伯峻译注:《论语》[M].台北:中华书局, 1980.

[2]梁思明.梁思明译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0.

[3]梁思明.梁思明译注:《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4]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5]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样,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6]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杨文士, 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和合公共管理 篇2

和合中心小学简介

和合中心小学是在原和合完小的基础上于1982年暑期成立的。学校座落在和合七房村北,占地面积11.4亩,水泥路直通学校。学校(本部)总建筑面积2138㎡。设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是一所较为完备的农村完全小学。本部开设5个年级7个教学班,学生270余人,教师14人。是全乡小学教学,行政中心和示范点,下辖11所高小,全乡小学教师99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67个教学班,学生2420人,占地62亩;建筑总面积10270㎡。学校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占开逊、占冬龙、占立新等为杰出代表。教学质量自2000年以来逐年攀升,现稳居全县中上游。2009年小考获片内质量第二名,学校曾多次受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嘉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连续10年获乡人大评议的“人民满意单位”,乡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支部”,乡纪委评定的“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正在朝着(把学校)办成农村一流学校、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声誉的目标而努力。

医院对麻醉药品管理和合理应用 篇3

1 医院应当建立由分管责任人负责

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专项的检查及考核制度, 及时发现、处理麻醉药品在医院管理和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 从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等各个环节执行报告及巡查等制度, 制定各岗位人员职责, 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医院应定期对涉及麻醉药品的相关人员进行麻醉药品的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 强化医师和药师的法制观念和业务水平。

2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要在各个药房设置麻醉药品专用保险柜, 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医院应针对麻醉药品发放情况规定各药柜定期存放的相对数量, 各药房应每天清算药品的发放及库存情况, 并设有专门发放窗口, 由专人负责调配及核对。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仔细核对麻醉药品处方, 签名并进行登记;对不规范的处方拒绝调配。医院麻醉药品库必须配备保险柜, 门、窗必须有防盗设施, 每日对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一编号、计数管理, 按要求对麻醉药品处方进行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等。注射剂或贴剂再次使用时, 应将用过的空安瓿或贴剂交回, 并对交回数量进行记录。各科室在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时, 也应收回空安瓿, 并对批号和数量进行仔细核对, 做好记录, 剩余的麻醉药品办退库手续。收回的空安瓿和废贴由专人负责记数, 监督销毁, 并做记录。

3 麻醉药品处方管理

3.1 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为3年, 专用账册和专册登记簿的保存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对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应建立相应病历, 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院内使用或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医疗机构应当每4个月为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患者随诊或复诊一次, 并将诊疗情况记入病历, 院外使用非注射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不得在急诊药房配药。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品时, 须将剩余的麻醉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 由医疗机构按规定程序销毁。执业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 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才能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医师不得违规为自己及他人开具麻醉药品处方。首次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 医师须亲自接诊患者, 并为患者建立病历, 留存患者身份证复印件, 并由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病历由医院保管。医师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专用处方, 由医院按照规定样式统一印制。

3.2 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应为一次用量, 其他剂型不得超过3日用量;

缓、控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盐酸二氢埃托啡和盐酸哌替啶为需要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 每张处方为一次用量, 盐酸二氢埃托啡只限于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盐酸哌替啶仅限于医院内部使用。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不同于其他处方, 至少需保存3年。

目前, 随着我国药品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 麻醉药品在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方面都日臻完善。麻醉药品一方面为中重度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 提高了生活质量, 使患者获得了生存的尊严, 为家庭及社会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 其毒副作用也被非法分子利用制成毒品, 随着吸毒者数量的不断增多, 不仅造成了其身心上的痛苦, 还严重危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安定。综上所述, 医院作为麻醉药品的重要应用场所, 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 正确管理和使用麻醉药品, 满足疼痛患者的需要, 以实现让疼痛患者无痛的理想境地。同时, 也要在医院管理范围内杜绝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 使麻醉药品不从医院流入非法渠道。

摘要:麻醉药品具有两重性:既是临床必不可少的药品, 发挥镇痛作用;又是毒品, 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 在保证合理用药的同时, 杜绝任何环节发生非法舞弊的行为, 保证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有效, 防止非医疗目的的滥用和流失。

“知行合一,和合共进”德育论文 篇4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知行合一和合共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谢 钰

(禹王台区禹王台小学,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是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彰显校园精神,突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找到一条为师生共识且教育资源丰富,既凸显学校独有的地域特征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主线”,将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挖掘出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宋文化;和合教育

提到校园文化,这应该是近几年教育同行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更是我们不遗余力全心投入的德育工作。在网络搜索引擎上键入“校园文化”四个字,映入眼帘的词条令人眼花缭乱,真正跳入心间的是这样一句话: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掩卷沉思,纵观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然“百花争艳”、“姹紫嫣红”;但是,只要独具慧眼地找寻到一枝“奇葩”,且独具匠心地栽培料理,照样能“一枝独秀”,甚至“秀艳群芳”。那么,这枝所谓的“奇葩”就必须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点,是人无我有的,是不可替代的;是师生熟悉,且又资源丰富的;是具有强烈的文化渗透性,且又代代传承、生生沿习的精神智慧。

一、时代的选择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厚实,内涵之丰富,不仅对国人的思想,而且也对周边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序言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

古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卷轴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不仅是历史上支撑各王朝政权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而且对今天人文校园建设和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开封是七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因此也给现代开封留下了浓郁的宋文化特色。如何让开封“宋文化”有精、真、深的体现和传承,这不仅是开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深谋远虑,也是开封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命题和担负的责任。

二、自身的标识

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部的繁塔和禹王台是这座古都的两个名胜景点,相距仅150米,分别有1000多年和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分属国家、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7日,开封市正式对外发布这两个景点将联体开发为繁塔—禹王台风景区,建设工程已于2009年6月启动,一期工程计划2010年6月完工。该景区建成后将是开封市目前面积最大、最具文化历史内涵、人文古迹相互映衬的风景旅游区。

开封市禹王台小学始建于1949年,坐落在陇海铁路线旁,与两个千年名园繁塔和禹王台毗邻相伴。由于历史遗留的客观原因,禹王台小学的整个校园身处民房住户和租房户的重重包围中。住家户、租房户和家长从学校的大门随意出入;住家户或租房户在学校教学区域内骑车横冲直闯;校内住家户任意饲养鸡、羊、狗宠物等。这些不安全、不和谐的现象给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环境卫生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困扰。

当前,开封市正在实施的繁塔和禹王台合并开发,依托凝重的宋塔、千古的梁园和具有汴河遗韵的河道,使南部景区成为人们感悟宋文化旅游地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拉开了我市的景区布局,也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摆在了禹王台小学全校师生的面前。千年帝都的丰厚遗存,是我们骄人的资本;而紧抓机遇使禹王台小学融入古都建设的有机整体中去,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三、“古都和合文化”的提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和”为理想目标,是充满着民本主义精神、理想主义色彩和整体思维特征的文化。“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

“和合”语出《管子·幼官》篇:“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的是在承认“不同”事物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其缺点和短处,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此开来,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具有这样精神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倒的,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和合精神之于学校,其意为由于和合,师生素质共同提升;由于和合,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由于和合,学校与周边住户共创美好。在此基础上,自信进取的禹王台小学就能用智慧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四、基本理论体系

禹王台小学以“古都和合文化”为教育核心,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手段,以传古都“宋文化”为活动载体,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具有人文品位的主题校园文化。

核心理念:

知行合一和合共进

办学愿景:

为幸福人生奠基

为心中梦想起航

办学宗旨:

以创新求发展

以发展创品牌

办学思想:

文化立校书香育人

学校文化:

古都和合文化

学校校训: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

学校校风:

立德树人力行致远

学校教风:

陶冶心灵启迪智慧

学校学风:

勤学好问善思乐行

“古都和合文化”建设的主题口号:

博古通今,传承古都文化

知书达礼,构建人文校园

五、构建“古都和合文化”育人平台

(一)以空间熏陶为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垛墙,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师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要让校园里每一堵墙说话,就要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让每一个细节成为陶冶感染师生的“无言的画,无声的诗”。为此,禹王台小学以“古都宋文化”为主线,搭建了古都风骨、古都风华、古都风雅、古都风韵四个平台。同时,以经典宋词、宋诗以及古都开封七朝的历史演变进程为点缀,引导师生与古人对话、与科学对话、与艺术对话,与经典对话;通过对话,让校园每一个地方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以精神涵养为质

为了将“古都和合文化”做细做实,禹王台小学在”古“字上做足文章,以期有效实现精神涵养、价值引领。一进校门,是学校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内容是公、义、仁、信、礼等10种儒家精神,并将此路命名为“上善路”,取其“上善如水,厚德载物”的涵义。在进入学校教学区的门柱上,醒目地刻着“立德树人、力行致远”的校风。在学校教学楼内的墙壁上,粘贴着国学经典推荐篇目: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千字文”、六年级“论语”。而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楼梯踏步侧面,则粘贴着24节气和12生肖的内容。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学校文化的精神涵养,也是禹王台小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

(三)以教育无痕为途

校园文化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陶冶着师生的情操,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激发着师生的灵感,启迪着师生的智慧,提升着师生的素养,进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禹王台小学的每幢教学楼都体现了“文化立校,书香育人”的办学思想。综合楼除功能室以外,主要是老师的办公区域。这栋楼我们命名为“德馨楼”,取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涵义。时时激励全体教师如出淤泥而

不染的莲花一般,始终保持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光明洒落的胸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教学楼名为“凝慧楼”,取其“纳仁凝慧”的深意,希望学生在此快乐学习,凝聚智慧,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为耐人寻味的是,学校紧扣“古文化”的脉络,除了将办公室和各功能室以“听雨轩”、“倚虹台”等命名外,还将学校的男女厕所分别命名为“君子间”和“淑女屋”,言外之意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举止有礼、谈吐有节、处事有理、言而有信的书香学子。禹王台小学处处彰显的文化精神,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优美而有意义的文化氛围中,学生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禹王台小学“古都和合文化”教育理念,充分彰显了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这种校园精神既有学校厚重的地域文化积淀,又是现代化教育实践的丰硕体现。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更是禹王台小学全校师生回归教育本真的选择。

2012年开封市初中、小学校长

任职资格培训德育论文

论文题目:知行合一和合共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姓名:谢 钰

工作单位:禹王台区禹王台小学

成绩:

和合:优秀教师的灵魂 篇5

关键词:和合,学生,教师,灵魂

如何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下来学习, 如何让学生能跟进老师的思路而不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如何能让学生间相互合作关系融洽?如何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带到大自然运用到生活中, 做到学以致用?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甚至优秀的老师, 就应该做到这些:法宝只有一个, 这就是———“和合”理念。和合教育理念是新形势下对教育的更高的要求, 和合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应该是一种和谐、平等、民主、开放、相互学习的关系, 是一种和爱精神, 是老师和蔼可亲地走近学生, 用心去关心学生并了解学生, 把爱撒给每一位学生。和合教育对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成才, 有着巨大的作用。

下面, 我们就来看一下和合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运用。

一、树立和合理念、师生共同成长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某班学生小然学科成绩不是很好, 但是唯独语文是个例外, 她每次语文练习成绩都是90分以上。平时的课堂上, 她从来不主动去回答老师的问题, 但语文课上, 我们却一次又一次见到她熟悉的身影, 听到她流利地回答。我很奇怪, 为什么各科之间的差距如此大呢?于是, 我就找她促膝长谈, 一问才知道, 原来语文老师是她最喜欢的老师, 她愿意在课上配合老师, 不想让老师对她失望。所以, 她一直积极主动表现自己, 自然, 语文成绩很优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 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语文老师, 因为他真正把和合理念用在了日常的教学中, 并取得了成功。这体现出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 达到了教学上的“和”。在“和”的理念指引下, 学生乐意配合老师, 外显行为上的“合”又进一步促进了师生的“和”。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也做到像这位语文老师这样优秀呢?在我们的教育学中, 已经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了。在课堂上, 我们要做一名“诱导者”而不是“讲授者”, 要做一名“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要做学生“耐心的倾听者”, 要做教学情景的创设者, 要做学习进程的调控者, 要做学生能力提高的帮助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参与是知识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情感的共融, 而不简简单单的是表现上的你问我答。

二、学生之间和合、获得成功喜悦

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和学生之间合作融合的关系, 还要帮助其建立起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众所周知, 合作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础, 是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不会合作, 就没有成功!教师要通过书本中的积极的合作因素, 教学生学习树立起正确的合作关系, 让他们知道合作学习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学生之间的学习也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老师帮助指导, 引导大家在合作的基础上向着目标前进。只有有明确目标的合作, 才更有合作价值, 更能体现学生的自身的价值!学生之间的合作离不开讨论, 我们要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知识, 提升智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课外知识拓展、培养和合习惯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不能忽略了培养良好习惯这一点。我做过一个调查, 我们的学生现在读报纸的很少, 而能坚持天天读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曾经有位名人, 他把读报比喻成吃饭, 因为两者都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报刊中有各种各样的有用信息, 就像花蜜吸引着蜜蜂一样吸引着学生。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新事物不断地涌现……这些新的信息, 我们都可以通过每天的报纸来了解。一份小小的报纸, 十几分钟的阅读时间, 就能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变化;这样的阅读习惯, 真的是一个完美的好习惯。作为老师,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把这样的好习惯培养起来, 我们可以组织读报小组, 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让他们轮流读报给大家听, 并就报纸中的某些消息来发表看法, 这样大家不仅提高了读报的兴趣, 更能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长进。长此以往, 他们就能自觉养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和合习惯。

四、做到学以致用, 健全学生人格

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与书本, 而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负荆请罪》是我们所熟知的经典课文, 赵国的大将军廉颇知道自己错了后, 就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 他完全放下了自己大将军的身份。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难免也会犯一些错误, 有时和同学之间闹点小误会, 明知道是自己错了, 但就是放不下所谓的面子, 不肯认错;有的同学承认错了, 但并未心服口服。对于这样的情况, 我们老师就应该耐心去开导学生, 给他们阐释其中的道理: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知错就改, 人无完人。犯了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知道错了仍不肯认错。像廉颇这样的大将军都能这样知错就改, 我们大家是不是也能做到呢?通过这样的耐心讲解, 我相信, 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主动做到与社会的融合, 培养出健康、完美的人格。

总之, 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把重点放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上, 通过诸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从实践出发,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让师生在和合的教育环境中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金国.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规则意识与和合文化 篇6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牛、鸡、草三样事物间分组,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选择会有不同。一般情况下,东方人会将牛和草分为一组,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将鸡和牛组在一起。理由很简单,东方人认为牛吃草,所以牛和草的联系就会紧密一点,而西方人会认为鸡和牛同属于动物,他们应属于一类。从这个测试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东方人习惯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直接的方式,而西方人则喜欢用一个普遍的规则来解决问题。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或许会对这样的事情感到不适应:邻居之间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侵害到对方的一些极微小的利益,在中国可能自行协商解决或者忍一下以免伤了和气,而在美国可能在你没有任何预料的情况下看到警察上门拜访,而你的邻居可能刚才还与你微笑着打招呼。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说过这样一个不算新鲜的笑话:一个人和他的美国女朋友在纽约大街上闲逛,看到红灯忙不迭地闯了过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拜拜了。他回到北京后,又和中国女友逛街,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在等,女朋友又不高兴了,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比中国人具有更强的规则意识。

由于美国特殊的历史(没有贵族社会的历史),使得美国人民对于权利的维护意识远远强于对权力的畏惧。而三权分立的社会模式使得法院的这种中立、超然的裁判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因而对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解,美国人与其他民族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在美国,人们常把警察和法官看成是大权在握的法律权威,他们使用其权力来执行法律。他们被奉为其决定以惩罚的威慑力量为后盾的权威,并得到公众的普遍服从。有研究表明,美国人对于程序公正的要求更甚于结果的公正。他们经常通过对司法程序公正的衡量来评估他们与执法者打交道的经历。人们接受或者拒绝警察和法官做出的决定的基本依据可能是他们对当局做出决定时所使用的程序的公正性的评估。这儿有一个例子,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Chicago, Illinois) 的交通法庭,通常的做法是只要当事人亲自出庭便可撤诉,因为人们认为来法庭接受审理就已经足以算是对轻度违规的惩罚了。

二、和合文化

与美国人动辄对抗,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不同,中国人喜欢把“安分守己”、“息事宁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作为做人的行为准则。儒学大师钱穆在谈到中国的国民性格时,进行了中西对比指出:中国人好群居,西方人好独立。此乃中西双方文化相异一要端。人生不能离群,西方人乃于群居中好独立。年必有一己,此己必具独立性,而中国人则于独立上好群居。故中国人乃异中求同,其文化特征乃一和合性。西方人乃同中求异,其文化特征乃一分别性。推此求之,东西双方文化异同率无逃于此。所以,“中国文化的一个至为基本的原理就是‘和合性’。认为‘合’总是好的,‘分’总是不好的”。

和合性文化在中国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清晰的自我疆界,中国人不喜欢在亲属、朋友间划分清楚的界限,他们宁愿互相渗透,彼此依赖、不斤斤计较并由此构成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在中国,“逆来顺受”、“吃亏是福”、“和为贵”等观念支配着人的行动,为保持一团和气,中国人不过分坚持己见,甚至会牺牲原则,从而体现一种“合群性”。

中国的这种文化使得中国人不愿意走极端,改革中喜欢打折扣,表现出折中和调和的处事态度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性之短处亦自有之,如好调和以致不彻底,即其一也。”鲁迅也曾辛辣地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是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三、我国这种法律文化与法治的冲突

折中和调和的处事态度使得人们重人情而不重规则。犹太裔美国人乔德睿在北京居住一年,即已对此深有体会。乔德睿身为法学教授和律师,好以理性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事物,对于规则特别看重。他感觉在感情和规则两端,中国人的天平是向感情一端倾斜。2004年,乔德睿应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800所大学的英语口语比赛评委。比赛中,几位台湾地区的学生成绩平平,按照评委的评分,不能获得决赛资格,但因为他们来自台湾地区,中央电视台最后决定让其中一个学生进入决赛。乔德睿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按照比赛规则办事。令他惊讶的是,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却说,没有规则。他指出:这种情况如果在美国,早就有其他参赛学生提出抗议了,但当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抗议。自己的决赛资格被其他没有资格的人拿走了,他们没有生气,但是在领奖时,一名台湾学生的“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一句话却惹恼了在场的所有参赛学生和观众——“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你难道不是中国人吗?”这时我感到中国内地人对台湾人的那种感情是不能用规则去衡量的。

中国人的这种文化的和合性对增进和谐、加强社会凝聚力固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种性格却并非总为国人带来益处。在我国,规则常常会被灵活掌握,法律也显得到处有空子可钻,秩序可以被随意打破,依法治国也只能流于形式。在我们的身边,这种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压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恶性竞争、坑蒙拐骗,以及为谋取非法利益跑门子、拉关系、行贿受贿等。对这些现象,人们似乎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还把这种超越规则的行为归纳为另一种规则,叫做“潜规则”。而在这种氛围中,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倾斜。其实,这种践踏规则、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这种“能力”也只是为国人“赏识”。据说某地为招商引资,开出了免税、免费、审批手续可“先上车后买票”等优惠政策,不曾想“外商”挥袖而去。后来“外商”给出的评价是:政府不尊重法律和规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谁还敢在这里投资。在他们看来,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四、结束语

可见,我国虽然在制度上已经有了现代法治国家的模式,但在思想和观念上,我们离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这也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得不到贯彻的很大因素。因此我国走向法治之路恐怕还须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我们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我国的社会制度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不能将外来的制度照抄照搬,否则淮南为橘,淮北可能就是枳了;第二,也是解决起来最为艰难的问题,就是培养国民的规则意识,只有国民真正地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权力,我国的法治时代恐怕才能真正地到来。

参考文献

[1]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8.

基于儿童立场的和合成长课程 篇7

一、和合成长课程的内涵解读

和合成长课程的核心, 一是“和合”, 二是“成长”。

“和合”源自我校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即和谐、和平、祥和, 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而“合”指的是结合、融合、合作, 是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和合”就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 把不同的事物统一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 并在不同事物和合过程中, 让每个事物都能扬长避短, 达到最佳组合, 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 推动事物的发展。我校几年来的课程建设就贯穿着传统的“和”“合”文化精髓, 梳理出蕴含“尊和”“尚合”“求和合”文化元素的课程维度 (如下图) , 解读出“尊和”就是尊重和之异, “尚合”就是崇尚合之融, “求和合”即为追求和合之境三种课程内构, 贯穿着课程既关注差异, 又注重融合;既面向全体, 又注重特长的课程体脉与思想。

“成长”旨在“给成长无限可能”。在这里, 我们倡导课程的无边界, 不仅要突破育人方式的边界, 更要突破符号学习的边界, 要给孩子们充分的发展平台,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 建立鲜明的“成长视角”, 即把学生视为多样的人, 从而关注课程的多样性;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人, 关注课程的生本性;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 关注课程的层次性;把学生视为行动的人, 关注课程的实践性;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 关注课程的综合性。

二、和合成长课程的顶层设计

依据美国学者霍尔和郝德 (hall&hord) 的课程变革理论, 校本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关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使用者。因此, 基于儿童发展观, 遵循和合成长课程的内涵模型, 我们完成了课程的顶层设计, 梳理了“一点———三面———五线”的课程架构, 明确了“一个坚持、两个打破、三个重组、四个完善”的实施原则。

1.课程架构

“一点”———“三面”———“五线”的课程架构, 简单说, 就是围绕一个目标、遵循五个维度、从三个层面进行课程的整体架构。具体内容如下:

“一点”就是课程设置的宗旨———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适性的教育。

“三面”就是课程架构的三个层面, 即单学科的拓展课程、多学科的整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课程。

“五线”就是学生发展的五个维度, 即人文素养、艺术素养、STEM素养、行为素养和身体素养。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 给人以理性, 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 给人以感性, 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 给人以悟性, 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 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 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 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 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不能没有科学, 也不能没有艺术, 更不能没有人文。因此, 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STEM素养就成为“和合成长课程”中的三条主线。人文素养围绕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的内在品质三个内容, 从传统文化教育、文学拓展教育、生命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及国际理解等方面进行。艺术素养是传承学校传统美育精华, 以舞蹈和美术两个途径, 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 从而丰富情感, 激发热情。STEM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 小学阶段, 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简单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五线中的行为素养, 其实是从人文素养中提炼而成, 是为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行为养成的需求而设立, 主要依托学校的系列德育教育实现。最后的身体素养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设立而成, 涵盖了体育课程、体育活动、大课间等内容。

2.实施原则

在和合成长课程的开发及操作过程中, 我们坚持“一个坚持、两个打破、三个重组、四个完善”的原则,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理顺和调整, 以大课程观整合教育资源, 让我们的课程充分体现多样性、生本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和合成长课程的本质特点。

一个坚持即坚持促进学生成长的课程理念, 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媒介的研发, 还是课程评价的方式, 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要满足家长及社会需求。

两个打破, 是指在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中, 要敢于打破三级课程界限和学科年段界限, 要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统整研究, 不受学科、年段的束缚, 这样才能实现顶层设计, 使校本课程与原有的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等有本质的区别。

三个重组, 即重组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资源, 重组教学流程。这三个重组是基于三级课程及学科年段界限的打破, 也是学校校本课程顶层设计时必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个完善, 即完善教师培训, 完善学生评价, 完善资源配置, 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的合作体系。这四个完善, 也是“校本课程”与“校本活动”的本质区别。

三、和合成长课程的实施策略

和合成长课程的实施, 主要从课程架构中的三个层面进行:

(一) 单学科拓展, 品味课程之“韵”

单学科拓展即为学科内校本课程元素的有效利用, 也就是说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内, 通过延伸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点, 或者梳理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来达到学科拓展的目的。

1.常态日课程, 聚沙成塔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会列出“课程菜单”, 开设“课程超市”, 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然后学校把孩子们普遍喜欢的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每天早上, 孩子们和着《古诗诵读》中的经典诗文步入校园, 和着《晨起自勉文》开启一天的课程;每天间操后全校学生《玩转魔方》;每天中午开启《中外名曲欣赏》;每天下午的校本微课程《快乐阅读》时间, 师生潜心读书, 静心思考;“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将体育的阳刚和艺术的柔美和谐相融……这种常态日课程形式融入了唯美、生动的校园文化课程特色, 贴近了儿童成长的地平线, 为广大儿童喜闻乐见。

2.个性周课程, 灵动鲜活

如果说日课程是学科课程的简单拓展, 那么个性化的周课程, 则是学科课程的质性跨越。体育走班是周课程的典型代表。走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在课程设立之前, 我们在学生、家长、教师中, 围绕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关系、体育课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 在四、五、六年级学生、家长、教师中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学生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 确定了七项可供孩子们自由选择的课程, 形成了《三年“走班”课程规划》和《“走班”课程评价体系》。“走班”教学内容实行一学期一轮换, 确保学生三年完成六个专项特长。这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周课程, 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同。

(二) 多学科整合, 塑造课程之“灵”

多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 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发展平台。捕捉适合学生发展的契机和切入点, 研发多学科整合的适性发展的项目课程, 能有效提升校本课程的育人效率和质量。我们的和合成长课程就是将资源和问题作为多学科整合的两个切入点。

1.以资源为原点, 多向聚焦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的契机, 将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入课程文化之中, 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如中秋节, 学校开发了“月圆·启爱”中秋系列主题项目课程。

主题一话中秋, 凝神思月。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习俗, 搜集月亮盈亏等相关素材,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知识空间, 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思维、工具运用等多种学习能力。

主题二做月饼, 快乐品月。

整合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的知识资源, 组织学生“DIY自制月饼”, 品尝月饼活动, 满足孩子们好奇与兴趣欲望,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主题三画中秋, 彩绘逐梦。

整合美术和语文课程, 开展轮胎彩绘和推介活动, 培养了学生们自由畅想、自主创意的创新能力, 还搭建了孩子们语言习练的个性化舞台。

主题四拍月亮, 幸福追月。

夜幕降临后, 与家人一同赏月, 拍下十五的月亮……不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体验, 也促进了学生和家人间的情感沟通以及与大自然的交融。

“节日文化”项目课程, 不仅是综合素养的一次丰富和历练, 也是传统文化的提升和回归。

2.以问题为原点, 多方融通

校本课程的内容不是教师的凭空想象和学校的一厢情愿, 而应适应学生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因此, 校本课程要关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基于问题的校本课程设计才能真正地做到“适性发展”。

如“春种秋收”校本课程的设立, 就是源自一次品德与社会学科《小豆子大学问》一课的调查活动。通过课前调查,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参加过与农业有关的劳动, 对很多常见的农作物不了解。基于这样的实际问题, 我们开始筹划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开辟了一个区域让学生进行种植体验。没想到, 小小种植园的开设, 犹如一枚石子投入水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社会学科老师要用之为课堂教学服务, 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自发地将小菜园带到各自的课堂之中, 班主任用它们做观察素材, 让学生们进行写作;美术老师在菜园旁支起了小画板……顺势而为, 我们将课程由原来单纯的种植体验进行拓展, 形成了一个以春种秋收为主线, 涵盖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的完整课程体系。

在组织实施上, 学校也是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针对学科无交集、课程内容单调、观察记录单一等问题, 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整合空间资源以拓展实践空间, 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以丰富课程内容和指导力度。同时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组合和呈现方式, 以主题形式进行内容架构 (如图) 。

主题式课程的设立, 让我们的课程变得丰富而灵动起来。例如, 在童眼“观”植物主题下, 学生们需要利用科学课中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用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记录, 用恰当的文字进行描述, 用画笔进行呈现。不同年段的孩子都可以去“观”, 只是“观”的方法不同, “观”的程度不同, “观”的表述不同, “观”的结果不同。把不同年段的“观”放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去分享和交流, 学生在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和自我学习中提高了“观”的能力, 丰富了“观”的成果。

同时, 我们还开放了主题内容, 让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教师, 可以根据主题进行自由的设计。例如, 在果实盛宴主题下, 综合实践课教师让学生制作水果沙拉;美术和音乐老师联合起来, 组织学生开了一次水果party;孩子们自己制作服装和道具, 编排舞蹈动作和戏剧台词, 或展现丰收的喜悦之情, 或用话剧展示水果和蔬菜的不同。主题开放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广阔的设计空间, 也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可能。孩子们可以根据主题自主确定研究内容, 自行完成设计和展示。在“如果没有……”主题下, 有的学生设计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 说明了叶是植物的嘴和鼻子;有的学生则撰写了一篇科学幻想文, 描述了一个没有植物的夏天;有的学生则利用网络和图书, 了解了风媒花和虫媒花……和而不同, 带来的是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换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

(三) 跨学科融合, 追求课程之“博”

“跨学科融合”即为“跨出国家课程之外的新型学科, 走出教室之外的全景课程”。“跨学科融合”的参与者, 不仅是学校、学生, 也能够满足家长的需求和教师的职业成长需求, 是将课程范围向“生命科学范畴”的扩充。

如围绕感恩教育, 学校设计了8个主题课程:筹建爱心社团;福利院调研;爱心宣讲;红领巾义卖;市场调查;超市采购;“福利院”献爱心;媒体宣传, 爱心传递。

此外, 还要借助周边的社会资源, 整体架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如下图所示:

参观铁西区工业博物馆, 体会共和国长子的骄傲;参观铁西区工人生活馆, 感受上世纪工人生活的状态;参观现代的可口可乐公司, 领略先进装备制造业风采;参观东北大学, 感悟高等学府的风范……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课程让孩子们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和感悟, 真正实现了课程的价值。

总之, 多元开放的和合成长展课程, 充分彰显了启工二校和谐教育理念, 让孩子们的学习体验超越了课堂, 超越了书本, 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博大的格局。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无边界课程的田野上, 释放无穷禀赋, 绽放无限精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探索, 让儿童站在校园中央, 视儿童成长为课程起点, 回归课程价值, 助力生命成长。

摘要:学校基于儿童立场,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需求, 构建了学校的和合成长课程体系。课程以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适性的教育为宗旨, 包括单学科的拓展课程、多学科的整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课程, 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STEM素养、行为素养和身体素养。

融突和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篇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在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这就显示出语文学科的融突和合理念, 它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手段、目的都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欢。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同时, 积极倡导并组织学生互动学习, 营造和合的语文教学氛围。

一、营造和合的语文教学氛围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构建的, 因此, 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沟通, 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 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达到意义构建的目的。这个“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 在教学中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 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师生关系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已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同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和吸引学生学习语文, 尊重每一个学生, 和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变师生间的教化与被教化、传授与接受关系变为教学过程中相互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因而,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都应该是积极的主导者而非主演,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主演而非配角。

(二) 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是贯穿于始终且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 现代语文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激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并使之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源, 同时, 又是他人信息的接收者和加工者。在协作、沟通甚至冲突中迸发出思辨的火花, 则可以令学习绩效突飞猛进。

(三) 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 是教师通过教材, 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 被动地接受教材传递的信息。“语感中心说”论者王尚文教授认为, 汉语言是一种非常浪漫的“蛮不讲理”的语言, 要想提升语感品位, 需要更多的感性认识而非语法、逻辑等语文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感悟、欣赏教材中美化了的语言表达功能, 并使学生努力将这种美化了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 是平等的信息互动关系。学生再通过课堂语文的学习举一反三, 运用到日常的沟通、阅读、视听、生活中, 从而建立大语文学习观。

二、营造和合的语文教学氛围的策略

(一) 尊重个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认为:“每个人在生理、智力、感情和社会性的发展上都是不同的, 虽然学习动机和教学的基本原则可以适合于所有的学习者, 但是在学习策略, 学习进度和某些特殊能力上会存在一些个体差异”, 这种个体差异即是学生的学习个性。要营造和合的语文教学氛围, 首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 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 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 产生个体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学生首先是自然与社会价值高度整合的人, 其次才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既然首先是人, 就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希望获得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地位, 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 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教师, 必须肯定和维护学生应有的地位、作用和尊严, 尊重学生作为人固有的价值。个性是人性于个体上的表现或反应, 是人的主观能动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 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富有创造力。各个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作为语文教学活动指导者的教师, 应该发现、分析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 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保护学生的个性并使之得以张扬。

(二) 倡导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便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应注重以下两点。

1. 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认为:活动是人的特性, 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由此可知:活动是主体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主体性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为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组织一系列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和主体发展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矫正,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等等, 通过活动, 吸引学生参与, 在参与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合作。

2. 关注学习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所强调的交流, 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一方面, 实现有效互动与学习、探究的情境密切相关。如果师生处于具有较强的思考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语文学习情境之中, 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交流就更容易产生碰撞, 产生思维的火花, 实现有效互动。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创设这种情境。另一方面,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同时, 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 引导学生反思, 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学会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三) 发扬民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在立足点要平等, 于出头处求自由。”“出头处要有自由, 比如树木能长到百尺的, 便让它长到百尺;只能长到十尺的便让它长到十尺。出头外有自由, 才能进步, 才能生存。”要达到这种“自由”, 必须发扬教学民主。现代思维科学进一步证明了发扬教学民主、倡导质疑问难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发扬教学民主, 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手段。要做到教学民主, 首先教师应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 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和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 把他们看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其次, 教师要了解并尊重孩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 努力创设让孩子畅所欲言、自由展示的语文教学情境, 使每一个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 激励发展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 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 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求、有效地互动等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 学生就能产生无穷的发展动力。为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成长动态,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正面评价和表扬。同时, 教师在思想上要确立“学生无错原则”,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不同的观点。要赏识孩子, 使其心灵始终处于舒展状态, 营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氛围。

和合既能协调、和谐人的精神生活中的烦恼、焦虑、孤独、空虚等冲突, 又能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它以承认差异和冲突的存在为前提, 否定“一律”、独尊、独断, 只有这样, 才能构成冲突融合或差分融合的和合体。这个和合体犹如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由各种不同乐器, 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以其内在的和谐、深刻的意蕴、高超的艺术, 呈现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心灵的真谛的感受。语文教学如果能够构建起这样一种“和合场”, 则何愁收效不佳。学生都说:天天盼着上语文课, 这就是对我们的最高褒扬。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12.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 1998, (3-6) .

[3][美]Scltt.G.Paris著.袁坤译培养反思能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6.

[5]张立文主编.和合与东亚意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6]孔子.论语.

[7][美]珍尼特.沃斯, [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等译.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8, 12.

[8]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

[9]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9.

[10][美]马斯洛著.马良诚等译.动机与人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

和合公共管理 篇9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形成

笔者在参加许多观摩课的学习中发现, 当老师抛出一个探究性问题,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时, 结果前后座位的同学临时凑到一起讨论, 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但如果仔细听听学生讨论的内容, 会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照着课本的答案交流, 有的甚至借机说起闲话, 这种临时组建的学习小组松散且没有意义, 不客气地说表演的成分更多一些, 放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 可能连这种表面形式都忽略了。那么如何构建一支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呢?

1. 定组员

“和合”课堂文化要求合作学习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 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原则, 充分考虑组员的成绩、个性、性别及智力水平的差异, 使每个小组都成为班级的一个缩影, 这样一来, 既能促使小组内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又能充分调动小组间的竞争, 形成多家争鸣、齐头并进的学习格局, 促进同学们之间的良性竞争, 无形之中谙合和发扬了“和合”课堂文化建设。

2. 选组长

组长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组长在这个小组中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 组长有好的习惯也能够给组员起到演示的作用。所以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对组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让小组内的成员都明白, 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 自己才会更优秀, 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 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3. 形成激励和评价机制

小组的评价和激励是促进合作型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保持小组活力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将评价权力下放给学生, 教师往往因为居高临下对学生进行指导, 无形之中就会增长学生学习的依赖性, 打击他们合作探究的欲望。如果形成良好的激励评价机制, 就会形成学生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有利于学习的格局。

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 但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的正确引导、问题的合理设计, 这一切都成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和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那么, 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1. 创设条件,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经调查显示, 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 对于难一些的问题不想深究, 也懒得动脑, 就等着老师填鸭式地“喂”答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触发其思维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角色“转换”, 将初学权还给学生, 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的那一刻起就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 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 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 而不是三五分钟草草了事, 流于形式, 让学生在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 学生能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任起应尽的职责, 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体会到在群体合作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长此以往必能形成良好互动并且乐于钻研的小组文化, 也必能形成“和合”的课题文化氛围。

2. 问题引领, 设计合理的有梯度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确定合作任务至关重要, 任务太简单会使学生没有合作探究的欲望, 太难又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 无从下手。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首先应有一定的难度,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 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恰当的合作任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任务中;牵强的合作任务更多的是为合作而合作, 流于形式, 容易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厌倦和反感,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而且使学生疲于应付, 丧失学习的乐趣。其次,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生活价值, 活动形式可以生活化, 从而接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是保证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的关键之一。

上一篇:长吉区域经济下一篇:商业卖场的设计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