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2024-06-22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精选8篇)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篇1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读书笔记“最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细心的人,而最无效的管理者是胆怯的人。”-----摘自第一篇第二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第二十页 第一段第一行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缜密的心思,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经过三思而后行。但是这种“细心”并不意味着胆怯。管理者应该在适当时时候做出决策,而不是唯唯诺诺,犹豫不决。这样有些项目就会因为管理者的犹豫而被迫搁浅甚至放弃。当然,要快、准的做出决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因为如果过度的细心就有可能转化成胆怯,甚至是懦弱。这样对政府机构造成影响,影响机构的有效运行。

所以,我认为,公共管理者应该是细心和“胆怯”相间的。我所认为的“胆怯”并不是胆小鬼的意思。因为它有时可以帮助管理者考虑更多的现实状况。这样管理者做出的决定才会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可行性。

“他们可能造成这样一种现象:虽然他们取得的成绩不大,但他们正在完成重要的目标。这种诡计多端的管理者就个人而言表现的可能很好。他们可能频繁得到不应该得到的晋升”

----摘自第一篇第二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第二十二页 第一段第四行

看到这段话,我就想起了现在大部分管理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只注重面子功夫,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形象。把个人的利益混同到集体利益中去,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从而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然而公众看到的并不是事实的真相。他们试图掩盖自己的不足。让公众觉得这些管理者在“工作”,他们在试图改变一些不好的现状。但是这些都只是满足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罢了!有的时候,管理者的形象甚至要比绩效重要的多。

这些所谓的有效管理者,他们试图将糟糕的绩效或者不存在的绩效隐藏在对目标的含糊描述,以及职责的不明确上。他们总是给人们一种他们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的错觉。

模棱两可的执政方式是不可以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就要“在其政,谋其职”。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不是一味的想着怎样去混淆人们的视听!这样糟糕的执行者,早晚会是自己陷入自己所设的圈套中!

“你必须明确你是否有人事配额,或者说你能雇佣你想要的人的最大限额”-----摘自第一篇第三章《如何找到好的职员并留住他们》

三十五页 第二段第二行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雇佣人员的时候,要清楚知道这个职位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他的最大限度是什么。不是随心所欲的走出去随便雇用一个人。并且雇佣的人一定要符合所要求的标准。我认为作为应聘者来讲你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值得管理者给你应有的待遇。而作为雇佣者,你必须清楚了解组织结构的现状,了解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要一味的吸纳人员,最后造成机构臃肿。

成功的管理者在于提供指导和方向,并为执行特定任务的员工提供激励因素。一个只会发布命令的管理者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摘自第一篇第三章《如何找到好的职员并留住他们》

五十页 第二段 倒数第三行

管理者的工作是获取发展组织的激励体制所需的资源。了解对于激发组织个体成员而言,哪个激励因素最有效。激励水平是决定雇员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管理者,他要掌握大局的发展,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我觉得这就涉及到管理者放权的问题。管理者要学会适当的放权。这是十分必要的!不然他会很累。

管理者在把握方向的同时,也要学会激励自己的员工。有效的运用激励机制。它不仅能为其带来效益,还能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发布命令已经不是管理者仅仅可以做的事情了。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有大作为的。相信任何一个员工都不会信服这样一个管理者。

“如果你说起话来像一个冒险者,但你奖赏保守者、反对冒险者,那么你的话将不被重视”

----摘自第一篇第三章《如何找到好的职员并留着他们》

五十三页 第一段 倒数第二行

这句话就是对于管理者而言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往往通病就是爱“说大话”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工作状况或者业绩说的很喜人。并且在谈及以后的工作时候总是夸大其词。就像一个虚伪的绅士。但是有员工按照管理者说那样做了,管理者反而觉得他是“冒进派”,觉得那么做是有违常理的。于是他还是按照老的方式去奖赏永远重复着前人脚步走的人。反而忘记了当时自己的义正言辞了。久而久之,这样的管理者就失去了信服力。有创新思维的员工就不敢再讲出自己的想法了。这样就会阻碍组织的发展!

管理者应该有属于他自己的魄力或者说魅力所在。这样才可以让人去尊重和信服。总是表面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样就再无威严说在了。所以说,作为一个有权力的人物,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你是一个冒险者,那么请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做一个随风摆动的浮萍!

“当然,有些时候放弃一个员工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已经确认了14条特征,而且我们认为表现出超过以下几个特点或习惯的职员是无可救药的。

1、在处理琐碎和不可能的问题的小组会议上浪费时间

2、缺乏倾听技巧----看上去从未理解过决定的要点

3、拒绝加班工作

4、从不守时

5、是组织其他人所不喜欢的6、是组织其他人所怜悯的7、花费工作时间在私人事务上

8、同意你说的任何事

9、不同意你说的任何事

10、分析一个分配的任务是不可执行的,不必要的,甚至是不值得的时候,他或她总是情绪高涨

11、很少按时完成一项分配的任务

12、根本就很少按时完成一项分配的任务

13、不能理解理由或总是狡辩

14、暗中破坏他或她的职员

-----摘自第一篇第三章《如何找到好的职员并留住他们》

五十六页 五十七页

我想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在遇到一个不好员工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解雇他。或者说不好员工的标准是什么。

其实放弃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告诉一个人他或她不适合你的组织,同样是困难的。但是,处理职员问题绝对是必要的。有这样一句话:无能是可以蔓延的。如果组织内部有员工不能很好的去完成工作。管理者就要将他开除这个组织,因为如果坐视不管,很容易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其实开除一个员工也是一项技术。因为你要考虑到他的感受,以及他的离开是不是必要的,会不会给其他员工造成影响等等····

但是如果坐视不管任其发展,放弃一名员工之时就是组织的工作受到威胁的时候,也是应该改进低下绩效之时。

即使没有特意制定的战略计划,也没有意思明确的指导方向,你的组织仍然会被要求去完成一些任务。然而,如果你只是执行别人交付给你的任务,那么,你很有可能陷入到原地转圈的境地,就像是狗在追逐着自己的尾巴一样。你将会成为碌碌无为的人。虽然计划制定得太长远或者自创的日程事务过多都要承担很大风险,但只是简单地回应上级组织的命令也是十分危险的。

----摘自第三篇《组织目标及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百五十九页 倒数第二段

这段话主要就是告诉管理者,一定要有一个战略性的计划或者长远的目标,也就是对未来的规划。就像一艘船一样,它没有指南针怎么在海上去辨别方向呢?组织也是一样,没有明确的计划或者方向,员工应该怎么做呢?他们听从谁的指挥呢?不要等着上级给你发配任务,那样会很被动。如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要有能动性。如果只是听从被人的,那么就不会有创新和成绩。就像在原地打转一样,不会有进步的空间。

有的管理者眼光很短浅,他们从不制定计划来规划自己的组织,不管是近期目标还是长远的目标。我觉得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每件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所在。我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是有能力去规划,去畅想的。为什么就是不去做呢?这才是为题所在!这也是一个值得组织者好好思考的问题。

如果管理者不愿意规划,你可以组建一个任务小组,把任务将诶他们。他们规划完了以后,拿来给管理者审查。这也是一个好办法。在这里要说的是,规划制定出来并不是走形式,而是要真的去实行。规划可以根据现实的状况而不断的修改。,直至达到满意的状态。

“这也就是说明了为什么领导工作并不是仅仅坐在书桌前就能完成的。为了达到控制组织的目的,你必须走出去,对你所管理的这个社会有机体进行深入的研究。汤姆·皮特斯和南希·奥斯汀就提倡“四处走动式”的管理如果只是坐等着信息主动向你扑来的话,那么你的管理则很难取得成功”

“装在数据库里的信息通常已经晚了一天,所以总是过时的”

----摘自第三篇第九章《组织目标及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百七十页 第三段

看到这段话我就觉得其实当一个管理者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了解你的组织结构。你的员工以及外面的一些状况。如果你要想创造出好的绩效,那么你就要做到“心里有谱”。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要走出去。想要更好的管理组织,就要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你要深入的去研究,而不是坐在桌子前去完成。我记得上课的是时候老师说过,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具有滞后性。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信息其实也是一样的。它也具有滞后性。所以每当管理者坐在办公桌前去看这条信息的时候,它已经是晚的了。你要是想了解真正的实况,那么你就得亲自走出去,去看看现实的状况是什么样的。不要过度的依赖网络!

“四处走动式”的管理我很喜欢。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就要多和你的下属经常沟通。这不仅是信息互相交换的过程,也是你了解你组织存在什么样问题的过程。只有了解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大众传媒通常是公共管理者与公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对那些间接提供服务,不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组织而言,公众对有关该机关的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则更加依赖于传媒。此外,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比较高的精英人士也是依靠印刷或电子出版物来监督政府工作的。如果一个机关在大众传媒中有负面形象的话,那么它就很难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和获得资源。因此,有效地处理好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是一个组织求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摘自第三篇第十章《组织目标及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百八十一页 第一段

如今,媒体已日益成为政府影响人们行为和提供服务的手段。这是一个很敏感也是很火的一个话题。就是媒体和政府组织机构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在社会上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中国的政府是媒制”。

其实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样的说法。有些问题一旦媒体报道出来了,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还有一些问题是连媒体都不敢报道的。这样的管理方法或者说是监督体制,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政府总是想和媒体之间维持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有些管理者甚至贿赂媒体,对自己的形象大加赞许,拼命鼓吹自己的绩效。我觉得这是一种“病态”!媒体应该是诚实的,它其实是可以成为我们百姓与政府交流的平台。我们通过媒体获知政府的动态,而政府也可以通过媒体体察百姓的生活。这才是媒体应该有的作用。

我并不是要求媒体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起码它是相对公平的。我也希望政府和媒体有一天可以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相处方式。公共关系问题处理的是否得当,也是决定管理者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样的问题。

杂谈——浅谈一下我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感受或者说思考吧。

这本书的脉络是我很喜欢的一点。它很清晰的将公共管理中的问题都提出来,并且分块去一一解读它。书的题目是《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一味去解释怎么样成为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或者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他很好的将政府或者组织机构的问题也融入到书中。让我感觉是由大到小的这样一个讲述过程。慢慢的将问题细微化,让我读起来不是很迷糊和生涩。

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贯穿这本书的一个主题是:“管理主要是影响人的艺术。”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本身也很喜欢管理这方面的知识。我觉得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是一个“百变的人”。他需要像鹰一样具备观察事物的敏锐能力,他又要像一个冒险家一样具备冒险精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又要像一个超人一样,站出来为下属和组织解决困难····他总是根据不同的状况来不断的转化自己的身份。所以,要成为一个既优秀又有效的管理者真的是一件任重而又道远的任务。

读过第一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管理者要具有冒险精神。记得作者在第十一章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创新?”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缺乏冒险精神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我觉得不仅仅是管理者,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要有冒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精神。我们还很年轻,应该不断尝试去接触新的事物,而不是唯唯诺诺,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篇2

“新农村”这一概念,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 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新的发展观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 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财政收入2.6万亿元, 【1】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按照工业化进程划分理论, 我国己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期阶段。从一般规律来看, 我国己具备了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讲, 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及工业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目前我国出现的内需不足、工业产品相对过剩等问题, 与农村居民购买力偏低有直接关系。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3%, 而金融资产不到30%, 社会购买力不到40%。从启动内需, 促进整个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 必须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为农村提供更多农村公共品, 主要指导方针和根本目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但社会资源要素和财政资源要素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 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 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财政向公共财政职能转变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机制的一种经济体制形态或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迄今为止的实践和理论均表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于计划, 但有很多问题靠市场自行无法解决, 存在诸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分配不公及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市场失灵”现象。公共财政就是以“市场失灵”为存在前提, 政府以政权组织的身份, 以执行其作为国家社会管理者的职能, 在全社会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调节,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 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大多适宜由政府来生产和提供, 不管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多是如此, 而且, 市场经济越完善, 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越丰富。我国城市中的公共产品也是由政府生产和供给, 居民免费消费纯公共产品、支付较低的费用消费准公共产品。

依据公共财政理论, 正确界定政府间事权划分。各级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 建立在进行合理的事权分工与职能定位基础之上。中央政府应提供全国性的公共物品, 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的乡镇政府应主要提供社区公共物品。由于几十年来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 我国目前的事权承担格局却是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全国性公共物品, 这不仅会导致基层财政的支出压力加大, 还会造成社会公共服务的不公平, 城乡差距加大, 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县乡财政本身财力就十分薄弱, 再加上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 因此为农村地区大量人口提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支出压力比城市地区要大很多。据测算, 县、乡财政集中在教育上的资金支出占两级财政的50%~60%, 某些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比更是高为80%以上。【2】

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加大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在正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的基础上, 必须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构筑稳定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关键。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 相当多县、乡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实际上是不平衡的。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只涉及在中央与省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 而没有进行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这次分税制改革虽然达到了提高中央政府占财政收入比重的目标, 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收入集中化, 表现为中央政府和省级财政资源更加集中化, 但政府的事权却没有进行相应的集中。在财力向省、市集中的同时, 一方面农村居民并不能自由地向中心城市集中, 另一方面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还在不断下移, 广大农村基层部门的利益却因此受到了损害。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基层政府和组织可用财力急剧减少, 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局面还更加严重。

让公共财政覆盖新农村, 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财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发挥其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政府在制定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协调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 必须要求财政职能进行相应的转换, 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 财政职能的发挥和作用主要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城乡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公共财政建设重点是指财政满足农村公共需要, 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道路建设等。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滞后, 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短缺、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 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是有效调节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等;三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 尽可能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

三、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政策制定必须紧密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这一核心, 实现两个方面转变:一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过去依靠农民自身向以国家财政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 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二是财政支农政策尽快实现从产品目标向收入目标过渡,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这一目标制定相关财政支持政策。

为了实现以上两个转变, 财政职能转变要侧重“少取”更重要的是在“多予”上下功夫, 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一是通过减少从农村获取的财政收入, 增加对农村的支出, 增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归根到底是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 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财政支持政策, 打破城乡隔绝, 建立一个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稳定发展、城乡差距缩小的全面小康社会, 真正实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1.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财政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社会发展。专家测算, “十一五”期间, 要根本改变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的问题, 国家财政至少需要向农村地区投入资金5万亿元, 主要用于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广播、通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此, 公共财政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 重点支持农村水利建设, 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草场围栏等基础建设等, 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条件,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 尽快为农民建立起起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2. 按照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 建立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 县乡财政适当配套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税费改革后, 县乡财政普遍“吃饭”都非常困难, 由其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无法得到保证。现行体制下, 中央与地方虽然划分了财权, 但事权仍是模糊交叉的, 特别是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本该由上级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 有的却通过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 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现阶段财政格局决定了不同级次和地区间公共财政的支出能力, 客观上也决定了现阶段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支出主要应由中央财政和省一级财政承担。

3.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县乡财政保障水平。

进一步增加中央、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补助,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增强了县乡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能力, 提高县乡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水平。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 逐步增加对县 (市) 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继续加大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落实好国家“三奖一补”等政策, 妥善处理县乡财力分配关系, 适当增加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 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新增财力中用于“三农”的份额, 新增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在扩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 切实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果, 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支农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

4. 发挥财政支持的导向功能, 建立财政投资的激励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农村的公共建设滞后, 公共产品短缺是长期形成的, 需要大量的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 财政只能是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 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的公共建设, 尽量避免大包大揽。财政运用贴息手段, 通过对农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项目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吸引信贷资金投入。财政通过建立代偿损失核销制度等方式, 支持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改变政府直接办项目, 加大民间办项目的补助。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 内资和外资, 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

5. 加大对农民增收的直接补贴、支持力度。

财政要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 针对农用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的实际情况, 及时对种粮农民实行综合直补。继续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完善财政补贴办法, 重点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维护农民工权益, 进一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农民工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等。

摘要:按照工业化进程划分理论, 我国己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期阶段, 从一般规律来看己具备了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条件。从启动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 我国出现的内需不足、工业产品相对过剩等问题, 与农村居民购买力偏低有直接关系。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为农村提供更多公共品, 其着力点在于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 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财政,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金峰峰.从农产品及农业的特殊性看财政支农支出范围[J].当代财经, 2000 (8) :29-32.

[2]柯柄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千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 :25-30.

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其有效途径 篇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发展的战略,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社会公共管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公共管理方式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社会公共管理

社会公共管理表示的是公共管理主体所组成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是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的整体需求,公共管理提倡的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满足人们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3]。

2.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方法落后。由于传统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对地区的管理仍然使用传统强制性的管理模式,这种强制的管理方法致使公民和社会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关系十分紧张,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展开。社会公共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和公众产生良好的关系,那么很多的管理方法将无法顺利展开,不能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支持。这些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制约了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

公民的公共管理意识淡薄。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公共管理方法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环境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发展。由于我国的社会公共环境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这就需要公民能够对社会公共环境进行适应,并对社会公共管理事业保持正确的态度。在社会公共管理环境发生改变的同时,公众需要转变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意识,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还需要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很多公民对于社会公共管理事业意识淡薄是导致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来因素带来的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是导致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出现的众多原因之一。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别国之间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相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也就对社会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国社会方面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如果社会公共管理不进行相应的改变将很难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3.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想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就需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指的是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使得政府成为服务型的政府,得到公众的信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同时,需要努力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首先,政府需要将公共的服务问题调整至首要的地位,主要目的是营造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为人民的生活的工作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空间。其次,要想真正建立服务性质政府还需要将各种信息实行公开和透明的制度,实时接受人民的监督,在民众面前建立一个公正、民主的政府形象。

改变公共管理的方式。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致使社会公共管理的状态不太理想,所以在未来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改变社会公共管理的方式。具体的方法的转变指的引入一些市场竞争的意识,从而推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假如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些公共管理部门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改进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的服务,通过这种相互的竞争方式来体现社会的公平。另外,对于一些公共性能很差的公共产品来说需要将其进行淘汰,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的作用,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现公共管理的多元化发展。要想有效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社会公共管理方式不能只是局限于一种,可以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这样能够在社会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灵活处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现在社会公共的管理需要将政府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政府有形的手支配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论是管理的方式还是管理的模式都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政府还需要将给予一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机会,让它们进入到社会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中,从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另外,非政府组织的进入能够活跃社会公共管理的管理,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中,政府作为主导者,其能够对整个市场产生更加综合性的调控,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配置。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不仅在管理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还容易受到外来的冲击而不能积极应对。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公共管理中,政府需要更好地发挥其主导型的作用,合理分配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活跃公共事业的市场,鼓励更多的经济成分加入其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社会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希望为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新公共管理》读书笔记 篇4

赵成根老师的理论:公共治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官僚行政体制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年代。从英美发端的这场改革,很快扩展到澳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等国。

英国的政府改革

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尼斯坎南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启动了英国的行政改革。主要做法是以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为核心的民营化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签约外包的运用;鼓励私人投资行动。1979年开始启动的以管理绩效评审为核心的“雷纳评审”;1983年开始推动指在树立成本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经济和效率水平,从而降低公共开支的“财政管理模式创新方案”;1988年开始实施“下一步行动”改革,运用一整套商业管理模式,重塑了英国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尤其是对政府决策功能和管理、服务功能科学划分的基础上,在管理和服务部门引入执行局制(agency),对于现代官僚行政体制和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价值。

1991年约翰·梅杰上台后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公民宪章运动”,通过在四十多个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业推动顾客导向的服务承诺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1997年托尼·布莱尔以新工党的政治形象结束了长达18年的保守党的执政格局。他一方面继续推进保守党执政期间推行的改革(私有化改革);另一方面,针对保守党执政时期过分强调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竞争,忽视了公共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从而带来碎片化的制度结构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协同式政府的新的改革构想。布莱尔政府认为,传统的做官制模式和保守党的市场化模式都各有局限,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布莱尔政府的协同式政府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保守党政府强调政府退却的理念,而是努力让政府有所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从目标设定到具体操作从组织结构到文化整合,从政府内部到政府外部无所不包。即不是依靠传统官僚制的命令服从关系,也不是依靠新公共管理的合同制而是建立在观念共识、目标分享和组织整合基础上的相互信任的诚信关系。

美国的政府改革

同英国一样,1981年共和党里根政府上台执政后,运用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理论启动了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主要形式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签约外包。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同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里根政府、克林顿的美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通过贯彻顾客导向、绩效导向、战略导向和结果控制等原则,通过精简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政府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推行绩效管理等具体的改革措施力求创造一个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经济型政府。

英国、美国、新西兰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改革的主流,但各国因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不同,改革模式呈现越异性发展。英国著名公共管理理论家、改革分析家波利特将各国的改革分成了四种模式:

一是维持现状派。这些国家主要通过松绑、精简机构、收缩预算等措施,“减轻”现存的官僚制度,使现行结构和模式更好地运作,尽可能地维持现状。德国和欧盟所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改革战略。

二是现代化派。这些国家的改革,一般包括结果导向和业绩导向的预算改革。强化绩效评估,适度放松僵硬的人事制度,权力下放,强调战略计划的功能等,主要属于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自身的调整和变迁。此类包括加拿大、芬兰、法国、荷兰和瑞典等。

三是市场化派。主张在公共部门内部引进更多的竞争和市场类型机制。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此类。

四是小政府派。主张把任何可能私有化的东西全部实现私有化,从而回归守夜人式的国家,政府只承担一些私人部门不能或不愿承担的核心职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部分时间属于此类型。

美国的改革既有很强的现代化因素,也有很强的市场化趋势,难于归类。

政府管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方式。20世纪政府管制的发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稳定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但到20世纪70年代,过度的政府管制限制了市场自由和活力,政府管制机构膨胀,开支过大,管制成本过高,以及管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等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经济发展。

二、什么是新公共管理

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范围的公共管理改革概括为: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企业家型政府、苗条政府、善治、新公共管理等。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在《行政管理》杂志发表了《一种普适的公共管理模式》一文,提出“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概念,概括了公共管理的精髓,也反映了各种理论家的主要看法:(1)在公共部门引入精细的专业化管理;(2)明确的绩效规范和绩效评估,科学界定组织目标和组织部门、各单位的目标;(3)实行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和报酬管理制度,废除传统的高度集权的官僚制人事制度;(4)实行公共部门组织单位的分散化转型,实现供应者和生产者的相对分离,充分利用合同制和特许经营等制度安排的效率优势;(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更多的竞争;(6)运用私人部门管理实践中成功的管理模式;(7)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纪律和节约,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专业费利耶在《行动中的公共管理》一书,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四种分类:(1)效率驱动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目标,试图用商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造公共部门的运行模式。(2)组织规模缩减和分权模式:从科层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型,强调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系统转型。(3)追求卓越模式: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对公共部门的管理影响。(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公民参与和维护公共责任。

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迁都是危机推动的结果。

公共管理的革命性转型

第一次转型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变革,从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型。第一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普选制;二是,现代官僚制行政组织体制的发展,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官僚制组织系统迅速发展起来;三是现代政府的扩展。这一百年是政府职能扩展的一百年,政府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消极无为的守夜人转变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积极的大政府。四是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转型。行政职能扩张,行政机构和人员规模膨胀,国家不再称为政治国家,而是一个行政国家。

第二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末,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为启动标志,国家公共治理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型。这次重大转型恰是国家的退却,是校正20世纪 2 以来政府过度扩张、民主过度发展基础上国家的政治行政结构、政府的公共政策结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其核心目标是降低公共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治理效率,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塑造经济型政府。(1)重塑行政组织结构,构建分权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组织;(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文官制度改革;(4)内部市场和准市场机构的运用;(5)实行绩效管理;(6)强化质量管理;(7)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和协调;(8)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承诺制。

不断塑造新的平衡

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治理模式的差异只是相互冲突的原则和治理工具之间平衡点的不断位移,因而构成不同的平衡结构而已。世界在不断寻找平衡点:包括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民主和权威的平衡;管理和行政之间的平衡;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

从来就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运转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公共治理中的各种平衡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总是在两个极点之间像钟摆一样不断地摆动。

政府的经济人假设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斯密为第一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国富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斯密对人的自利动机的分析,则是设计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一段经典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已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人类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成为交易型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认为:人的自然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这种自利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个人由自利动机所驱动的谋利行为,自由地追求利润、财富,增进自我利益,客观上也对大多数人有利,增进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赫伯特·A·西蒙最早将有限理性引入经济学理论,他提出:在人的选择行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人的选择模式不可能是最优选择模式。人的选择行为受到信息不周全、知识不完备、决策成本限制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限制,根本达不到理性程度。

行动经济学认为:人关不是完全自私的,如父母会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会为慈善基金捐款等。人的行为也不总是理性的,如炒股、赌博的时候。正确理解经济人假设:

斯密自利经济人假设的“自利”绝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私”,不否认为人的各种良好动机的存在,也绝不否认人的动机结构的复杂性。斯密的“自利”从根本上说,不过是对社会个体“自我”的理解、承认和尊重。

斯密的理性,主要是人在动机意义上的理性。其基本模式概括为:主观动机模式——环境——客观社会行为模式。在人进行主观选择的过程中,大量的、综合性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他的选择行为。人是客观环境的塑造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完整理解,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尤其是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来加以考察。因此,为重塑人的行为模式,必须首先重塑环境。不合理的制度系统必须导致劣质的行为淘汰优质 3 的行为,一整套具有良好品质的制度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关键。唯有良好的制度系统,才会同时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斯密对人类制度设计理论巨大的贡献在于,好的制度必须是充分尊重人的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激发他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动力。不是靠强制、欺骗,而唯有依靠自然的制度系统,才能激发社会最强大、强烈的一个能量、能量源,那就是“人对自我利益的关系和不懈追求”。在私利的追求和公益的实现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实现和谐的过程中,制度发挥了关键性的调节使用。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詹姆斯·M·布坎南运用经济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社会公共治理问题,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这一“政治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个人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就像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一样,同样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布坎南认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把这一观点应用到政治领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学也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换。公共财政学派认为“政治是复杂的交换”,“政府是公共交换的补偿过程”。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看法,所谓政治市场是指政治家、官僚和选民等政治主体围绕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所形成的关系结构。

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其名著《利维坦》中表述,导致人类冲突的本质是利益的冲突。在人类开性中,我们发觉有三种主要争执的原因。第一为竞争,第二为猜忌,第三为荣耀。第一种原因,使人类为利益而侵略;第二种原因,使人类为安全而侵略;第三种原因,则使人类为名誉而侵略。

个人主义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共同的思想起点和思想精髓。

第二章

公共物品理论

1651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国家的本质“用一个定义来说,就是一大群人互相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够按其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这句话指明了国家或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总是与某种组织相联系的,公共物品总是某个组织的公共物品。

1740年,英国著名政治哲学思想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最指出“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促进某些共同的目的或动机。

亚当·斯密首先注意到了公共支出的必要性与市场失灵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进在物品提供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功能。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君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社会侵犯;第二,建立严正的司法机关,保护个人不受他人伤害;第三,建设并维护公共设施。”斯密所指的公共工程主要是国防工程、行政司法方面的公共设施,还包括方便商业、促进教育的工程和设施这些对全社会有益的工程,由于所需费用太大,并且其收益难以弥补成本,因而不能指望由私人来提供。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就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

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一书中通过路灯、港口、灯塔、堤坝等工程建设的案例,证明诸如此类的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因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重要的,但没有人感兴趣,因为这些服务的提供并不必然自然地获得适应的报酬。”“个人不具备任何手段去截留那些利益,而避免其流向他人,也难以收取费用补偿其创造者。”

维克塞尔在1896年出版的《财政理论考察兼论瑞典的税收制度》中指出,公共物品所给 4 予个人的边际正效用,应与个人纳税所损失的财富的边际负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利益财税原则”。

历史上最早关注公共物品的政治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是A·R·林达尔。他在1919年《公平税收》中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并指出公共物品是国家对人民的一般给付,个人或集团通过赋税的形式购买公共物品,并由此建立了林达尔模型。

1949年,戴维·布坎南在《政府财政的纯理论:一个建议的途径》中指出,关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在政府与个人之间一定存在着类似市场的联系”。这个“准市场”就是民主社会的投票决策机制,由此构成了布坎南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思路。“准市场”为公共物品私人提供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经济生活中许多过去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现在可以在政府的科学管制下由公私企业提供,如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

影响公共物品形成的技术包括两项:一是排他性技术,即阻止搭便车行为的技术能力,如果有足够的成本低廉的排他性技术,就不会导致物品或服务的公共部门垄断。公路隧道借助非接触式电子收费设备实现了私有化运营。二是公共物品本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如现代复杂的自动灭火系统使一些消防工作变得更加“私人化”,新的演播技术使世界上的娱乐变得更为公共化。技术往往是影响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因素。

公共物品的属性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严格科学的定义是由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即,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某种物品的社会消费总量等于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不仅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相等,而且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社会对该物品的总消费量相等。斯蒂格里茨在《政府经济学》中写到:“要排斥任何人的使用是不合理的,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消费的数量,这就是说,多供给一个人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布坎南《公共财政》一书中强调了公共物品的联合消费特性。

公共物品区别与私人物品的两个本质属性:消费的非对抗性(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

斯蒂格里茨在其后来的《经济学》中还发现有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资源性物品(公共池塘资源)。

纯公共物品:严格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条件。纯公共物品听提供方式是非市场的。如,国防、外交、法律等。

俱乐部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收费公路、有线电视。第一,当俱乐部成员数目超过其容纳的固定规模后就会产生拥挤,从而破坏消费的非竞争性,所以限制俱乐部的“消费”数目是必要的。第二,由于俱乐部物品具有排他性,应采取收费这样的办法来限制消费者数目,以排斥非俱乐部成员享用该物品。拥挤性是准公共物品有别于纯公共物品听一个重要特征。

公共资源性物品:同时具备消费的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如公共渔场、公共牧场、空气、河水、海洋资源、矿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也就是说,无法通过收费的方式将拒绝付费者排除在消费者的行列之外,搭便车成为一种基本的现象。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种类物品听属性是动态变化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从时间上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方面、新工艺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物品的属性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着。比如,电视节目曾被认为是纯公共物品,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线电视网可以通过收费来实现排他的准公共物品。与之相反的是,互联网产生之前,信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交换和享用,在网络时代,信息可以全球范围内共享。

从空间上看,随着人类组织化的程度的提供和组织结构模式的变迁,公共物品的属性同样发生了重要变化。

再次,产权的引入对公共物品属的影响。产权的界定会引起物品属性及类别的变化,如作为公共资源性物品的一条河流,产权的界定使其转化为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最后,需求强度的变化对公共物品属性和分类的影响。供小于求的状况、拥挤的到来,排他也就产生,收费方式就有可能使公共物品向私人物品转化。

外部效应分析

资源配置职能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而政府公共财政之所以具有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因为外部效应、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给“外部效应”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性),指消费者个体的消费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损失。从外部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看,外部效应会使收效或成本外部化,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约瑟失·斯蒂格里茨说:“只要存在外部效应,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外部效应的成因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市场机制自身(经济人假设)。另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产权的不明晰(公地悲剧)。

外部效应的纠治:1。征税或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4。法律道德措施;3。产权界定;6。组织设计。

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机制: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

第三章 民主危机

各种具有共同利益偏好的社会群体都建立了自己的利益组织,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影响政府的政策运行。

民主政府的公共政策成为“千百种集团利益的混合物”。政策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和交换主要由有组织的利益集团来进行,这种互动的特质决定了政策过程的特点和政策的绩效。公共政策便成为各种利益集团竞争所造成的均衡物。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政策均衡,一般地说是公正、合理的。

利益集团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组织成员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能力的强弱、领导能力的高低、与决策者关系的远近,以及集团内部的凝聚力等。杜鲁门指出,在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安排妥协与平衡利益,制定政策以规定妥协的方式,执行妥协的结果以解决集团间的冲突。

多元社会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并塑造平衡格局。压力集团之间的冲突是改革和进步的媒介。

福利其本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福利国家是工人阶段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成果。

第四章 科层官僚制组织的危机

科层制的特征: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

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理论:

个人的行为具有惰性特征,通常在惰性区域工作,只要有可能,个人就会偷懒,这是由经济人的机会主义特征决定的。

个人的努力水平不是机械决定的常量,而一个随机决定的变量。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篇5

2010年是我系教育教学质量年,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完成,我系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教学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1)教师学历的提高.2010年我系将加大对教师学历提高的支持力度,重视教师业务培训、进修学习,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鼓励70后的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并思考各专业分别引进全日制硕士、博士,切实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历结构。

(2)教师职称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大合理,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职称偏低,教师申报转评职称积极性不高。为此,我系准备一方面加大对教师参评职称的支持,加大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将启动教师分配制度的改革,试行系内二次分配,考虑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评聘结合。

(3)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我系将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技能比武,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各项比赛、论文评比、课题申报,为配合系内二次分配我系2010年将全面启动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将与课时津贴、教师考核、教师评聘直接挂钩。

2.专业与学科建设(1)酒店、旅游专业建设

我系酒店专业早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院级精品专业,2010年将完成学院精品专业验收工作,力争《餐饮服务与管理》、《形体》课申报院级、省级精品课程。(2)电算会计化专业建设

2010年我系拟增电算会计专业,我系将在中职电算会计化专业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3)思政课建设

我院思政课建设已走在前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成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将启动《概论》课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并成立《基础》课教研组、《概论》教研组、《就业指导课》教研组,力争有一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4)体育课建设

2010年将全面规范我院体育课教学,全面启动体育课教学改革,将在09级开展体育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选修,扎实做好大学生身体素质测验工作,迎接省高校学生体育评估。

二、教育工作

1.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省8号温江的精神,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以班会课、两课、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为平台,力求使思想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形式生动活泼,务求实效。2.切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1)创新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尽可能选拔一些有热情、有能力和乐于参加学生管理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辅导员的队伍中。

(2)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工作吸引力和学工人员的成就感。

(3)结合学院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来开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重视在实践中训练和提升。

(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创造条件加强对外交流,在交流中长见识,促提高。

3.以就业教育为中心推进教育工作

2010年是顶岗实习学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压力也是最大的一年,我系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夯实基础。,拓宽就业渠道,开辟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完成2010年学生就业和顶岗实习工作。

4.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重细节、抓落实,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水平,做好优秀大学生的推荐入党和推荐就业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关注特困生、心理问题学生和“双差生”。把安全问题与稳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的原则和底线。

三、其他工作

学生档案、各类教学过程原始资料的整理、收集、归纳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各教研室内部各类管理和教学文件等原始资料的管理、收集、归档工作要规范化。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篇6

[关键词] 企业档案 知识管理 管理体制 生命周期

一、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1.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图书工作的一体化。在企业,这种综合性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称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历史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又要注重超前性、预测性信息的采集、筛选、提供。一方面可以利用档案史料中的信息编写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科技成果等编研成果,为展现企业的辉煌历史、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提供详实、可靠、生动的凭证;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上采集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汇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含量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在原有图书机构、档案机构或情报机构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2.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一体化是我国文件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整个运动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科学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既加强企业内部文件、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也注重各个不同文件职能机构的业务衔接,从而使文件到档案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

(2)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在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全程管理原则,电子文件环境中,文件、档案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界限也日趋模糊,文件与档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原则是以文

件生命周期为基础,将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等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集成管理原则,集成管理是对管理要素的科学重组,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集成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体系的功能度,因精密组合而减少疏漏,提高可靠性,增加相关作业密度,减少重复而降低功耗,提高管理效率。

(3)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指在文件最初生成阶段、对电子文件就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当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文件符合档案管理功能要求;流程管理的一体化指对档案运动流程实施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指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协调,使文件、档案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4)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只是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多是实践中需要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它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性质。其次,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件运转的的方式和特点。这些都使得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有了实现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晓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转型期的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之二[J].档案学通讯,2006,(l)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篇7

1 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 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 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自其产生以来, 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 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二分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可行。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沃尔多都曾指出, 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传统行政模式的不切实际之处就在于, 政治与行政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不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而已。此外, 面对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学者们也认为, 由于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等级制的特点, 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会与民主制发生冲突。同时, 以这种程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应对丰富而不规则世界, 必然导致了各种现实的冲突与压力。

而在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存在缺陷而招致批评的同时, 经济和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 这对传统公共新政构成了新的挑战。

首先, 经济理论新变革的出现。二战后的西方各国政府遭遇了严重的“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解决公共管理的危机之道便是减少政府的职能, 尽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来调控货品和服务的供应, 以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由此, 他们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 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 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 增加社会福祉。

其次,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使政府绩效与政府合法性的单一纵向参考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横向竞争的时代成为现实, 不同社会下的公众像选择职业与工作单位那样选择政府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为迎接这一挑战, 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 无疑将成为各国政府明智的选择。

总之, 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变迁,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声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 以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历史舞台, 并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

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新公共管理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由英美两国开始以来, 便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 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 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 减少行政费用开支, 更重要的是, 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以下我们将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两方面对该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2.1 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 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 因此追求三E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 , 即经济、效率、效能成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 对其较有影响力的经济理论主要有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三种, 它们也被称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首先是公共选择理论, 作为经济学方法在政治学中的运用, 公共选择理论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经济人"假设, 由此推导出市场应发挥更大作用, 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其次, 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 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

其次是委托代理理论, 它通常用于分析组织中的科层关系。变革者认为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人”假设下, 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未必一致, 他可能去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再次, 交易成本理论, 它主要强调在交易时如何选择适合组织需要的信息成本, 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使政府对公共服务目标的完成以及委托代理成本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决定是采用内部生产还是外部契约方式来提供服务获得。

此外,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新公共管理认为, 那些己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2.2 理论观点及内涵

在学术界, 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内容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 (C.Hood) 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变;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重视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 将公共部门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引入市场机制, 强化公共部门的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

英国学者温森特·怀特认为, 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敏感性。

经合组织 (OECD) 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转移权威, 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指导职能。

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 (2000) 在以上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将“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纲领或范式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强调职业化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提供回应性服务;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竞争机制的引入;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关系的转变。

尽管各派学者对新公共管理会有自己的看法, 但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理念上却是相似的。结合各位学者所提出的思想, 我们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1)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是掌舵非划桨。在政府职能定位上, 新公共管理认为是掌舵 (决策) 而不是划桨 (执行) , 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以此为改革原则, 削减政府规模, 减少规制, 使政府管理从众多具体公共事务中淡出, 更多地关注决策工作, 用公共政策指导公共产品生产的竞争, 以提高公共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这一过程会使社会组织及公众不自觉地提升自治能力, 社会自治力量的发展势必意味着服务理念的增强。

(2) 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实践将行政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 认为分权是一个具有较高绩效行政组织的必备特征, 只有将权力下放和分散化才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保持良好的行政绩效。因此, 首先应当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 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性, 地方政府也要将自己的部分职权分给社区, 通过建立“社区政府", 提高政府的效率。此外, 在政府的行政机构内部也要进行分权, 减少行政管理的层级, 使行政组织扁平化。

(3) 在行政服务态度上, 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在新公共管理看来, 政府是负责人的“企业家”, 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 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 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对公共服务的评价, 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 通过“顾客”介入, 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 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新公共管理注意到了公众的重要性和作用。

(4) 竞争机制的引入。新公共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之中, 通过市场的力量推进变革, 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 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 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 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带来了公共部门服务的市场检验、优胜劣汰的局面。使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5) 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和方法, 倡导企业家式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认为公私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故政府部门可以引进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中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源于私人部门的管理实践, 出现了公私部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融合。

(6) 公共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在政府中, 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应越来越多地担任部门领导, 即让管理者管理, 因为在新公共管理者眼里, 管理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

(7) 绩效管理及产出控制。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绩效管理是在设定的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做出系统的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3E”为标准, 即经济、效率和效益。

3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巨大突破和成绩的同时, 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质疑。质疑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性的矛盾

“经济人“假设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 新公共管理学者也从这一观点出发, 对传统公共行政中出现的诸如机构腐败、规模扩张和预算最大化进行了解释。

但从理论上讲, 这种经济领域的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并不适合于政治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单从人有自利这一个方面就判断入是“经济人”的话有以偏概全之嫌。此外, 这种假设还忽视了人性中的人文道德、社会伦理等文化因素。除此之外, 人性善的倡导、社会功德的提倡、爱国主义、人与人的互惠互信、以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自我的利他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同样会对人的行为和选择产生制约,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从本质上来看, 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只不过是西方个人主义理论的变异和强化, 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已经遭到了批判。新公共管理学者又将其改头换面引入了行政领域, 最终也导致了行政理论自身的矛盾。

3.2 顾客导向与公民权的矛盾

对政府而言, 将公共服务的受益者称为顾客, 实际上是模糊了政府和企业的根本区别。

公民有权参与政府, 参与行政管理活动, 有权监督政府, 还有义务纳税, 这种角色是顾客所无法比拟的。将公民看作顾客, 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看作是基于市场交换主体的企业和顾客的关系, 实际上是模糊甚至是降低了公民的宪政权利和政治、法律地位。其次, 政府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政府顾客导向注重的是对分散的个体的短期私人利益做出回应, 这种倾向必定会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如果公共部门只以顾客导向为目标, 行政改革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方向和意义。此外, 顾客的购买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没有购买力的顾客, 无论多么需要都是无法得到商品。若放在公共服务领域, 他们必将被排斥在公共服务的受益者范围之外, 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形成赤裸裸的两极分化。

3.3 新瓶装旧酒的质疑

新公共管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 即公共部门的管理与私营部门的管理虽然存在差异, 但存在着一个跨越公私部门的一般管理。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死抓此理不放, 致使管理主义倾向浓厚, 与早期的科学管理主义相靠拢。正如等哈特认为的一样:“在公共行政领域有一个长期存在的传统, 它支持‘政府应像企业一样运作’的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 这种建议意味着政府机构应该采取‘科学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这样一些在私人部门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再造运动和新公共管理使这个观点更加深入。”透过表面, 在新公共管理深层仍然存在着一个扎根很深的东西, 那就是“效率”, 也就是“花费更少, 获取更多”。由此可见, 新公共管理仍摆脱不开追求高效率的泰勒制的影响, 仍具有鲜明的管理主义色彩。大有新瓶装旧酒之嫌。

3.4 政府掌舵的困境

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中建议建立一个掌舵而非划桨的政府, 将权力下放, 减轻政府负担, 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央的指导职能。但批评者却发现在实践中已证明这几乎可以悲观的说是一种奢望, 以西方国家改革为例发现, 这种权力下放只是将一种公共垄断变成了私人垄断, 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交给市场全权负责, 以减少政府失败, 缩减政府职能, 这必然意味着政府放弃了部分社会职能, 削弱了国家对公共事务和经济的调节能力, 从而致使中央控制权的下降, 破坏了国家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权威性, 最终导致政府在实质上将不再能掌舵了。

4 结语

纵观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不难看出,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及实践模式, 是当代社会改革的产物, 与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来临密切相关。“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在理论上的总结, 反过来又成为公共部门管理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

新公共管理毋庸置疑地已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新范式。尽管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的批评, 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长远而言,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旨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1] (美)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佟小雯.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困境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9, (7) .

[3]王光营.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D].山东大学, 2009.

[4]朱仁崎, 彭黎明.新公共管理综述[J].求索, 2003, (1) .

[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6) .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 篇8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合理区分政府职能。

上一篇:镇人才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个人中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