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共12篇)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1
在社会转型政府不再是唯一治理中心的今天, 私人力量日益显现, 公民和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并且深入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 加之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中国公民开始在话语权的行使上更加活跃。然而, 公民与政府合作共治的步伐并非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好那样快, 话语权分配依然存在诸多不平等的地方, 结果就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均, 违法成本分配不均, 群体性事件频发, 司法误判事件仍时有发生。
一、治理理论下话语民主的内涵
要理清话语民主首先应在治理范围内理解话语权的内涵, “话语”一词虽然作为术语已被应用于许多学科, 但是给出确切定义似乎不大可能。话语并非常识所理解的“中介”, 它在本质上被福柯界定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福柯认为, “话语”不是字词的简单而个别的结合, 它涉及到主体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没有被完全限定在语言规则中是因为它的意义来自自由[1], 所以它是不能被语言学规则所穷尽的。话语涉及说话人要表达某种意义的愿望, 它不单是静态句子, 更是行为结果。诺曼·费尔克拉夫认为, 话语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 还建构这一关系。所以将话语权理解为“说话的权利”是片面的, 它是包括说话权利与行为权利的综合, 例如投诉权既是人们表达愿望诉求的说话权也是采取行动的行为权。
话语民主就是将话语权与公民结合起来, 由于公民之间不存在身份、财富等方面差别, 公民话语权就是每一个公民均享有的表达话语的权利, 任何公民不分性别、年龄、身份、民族等的不同都平等享有的权利。但是话语的各个领域并非对任何人都是同样开放的, 由于每个人掌握的资源大小不同, 有的“话语”领域几乎人人都能进入, 有的“话语”则规定进入者必须具备或满足某些条件。这就导致话语权分配到个体身上被行使的充分程度也不同。
二、公共治理对公民话语权的影响
公共治理是由一系列理论所支撑的, 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市民社会理论和合作理论。正是这些理论的存在才对公共治理过程中的公民话语权产生积极的影响。换句话说, 公共治理过程中之所以十分注重公民话语权的保障, 就是得益于人们从这些理论中所吸取的营养, 进而用这些理论阐释自身话语权的正当性, 与此同时, 用这些理论丰富和保障自身话语权的实现。
( 一) 市民社会理论对公民话语权的影响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典型的社会形式, 描述和展望了受到合法保护的, 既复杂又生机勃勃的非政府机构, 作为社会美德的化身, 它有足够力量制衡国家的同时, 不会妨碍国家履行捍卫和平与调节各方利益的职能。由于市民社会是由话语权多元的众多权利主体构成的, 它至少可以有以下作用: 为集体谈判和工资契约提供条件; 为国家权力设定界限监督其接受法律约束; 要求国家有效地实施保障市民社会的利益和自由的法律。[2]
人们对社会生活有一种天然的向往, 但是个人的自然需求往往超出单个人的能力范围, 与他人团结的渴望便成为一种自然情感, 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公民在话语权行驶中由于利益驱动和资源的有限性, 同样处于既矛盾又妥协的交织状态。市民社会对公民话语权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 市民社会中由于不存在唯一权力中心, 人们信仰的不是国家领袖而是支撑整个国家的法律, 其对秩序的需要不是来自国家维持社会稳定和公民顺从而是来自于内部主体和利益结构, 每个主体为避免市民社会秩序将自身利益置于不确定风险之中, 会积极信守秩序, 并要求国家以法律形式维持秩序。这样一来, 公民共同的话语权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 进而转化为同时包含公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法律, 法律这一中介又实现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合作。其次, 社会团体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和组成形式, 更是公民话语权的有力集合, 由于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力量单独行动, 追求共同目标的社会就尤为重要了, 社会团体的自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是不同群体有效行使话语权的基础, 正如英国学者古特曼所说, 群体未必一定比个人的决策更有价值, 但是, 对于实现集体的善而言, 社团的工具作用却是根本的。[3]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愿意并且能够为我们所珍视的观念和价值大声疾呼, 除非我们正好非常富有或者非常有名气, 否则, 很难让很多人听到我们的主张, 也很难影响政治决策。
( 二) 合作理论对公民话语权的影响
从全球治理到国家治理的提出都是基于社会出现了超出单个国家或政府的能力范围的问题, 需要国家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 本文公共治理基于国内视角, 它源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市场失灵就是指市场缺陷而引起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它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市场经济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 二是市场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的破产, 产生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陷, 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形。市场失灵为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空间, 然而政府的大包大揽使社会效率低下, 财政危机遍布全国, 政府越来越失去人民信任。
第三部门力量的壮大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并独自或者与政府合作承担某些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契机, 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转移到私人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身上, 公民围绕公共事务展开平等对话并最终形成共识的机会更多, 这种公开表达增加了公民话语权民主的可能性。这里明确肯定了涉及集体行为的公共机构之间存在权力依赖, 进一步说, 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来达到目的, 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5]这样, 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 政府也有责任使用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 使它们间合作更良好。由合作而产生的治理网络使公民和社会组织有机会站到与政府等高的位置, 这种平等身份激发了公民行使话语权, 表达诉求的欲望, 也使得诉求实现的可能性增强, 合作使得公民广泛团结, 话语权形成的整体力量能够对政府施加强有力的影响。
三、保障公民话语权有效行使的途径
当前中国公共治理过程中, 人们行使话语权的愿望更加迫切, 利益表达内容方式更加多元化, 这其中既有理性行使的也有非理性行使的行为。由于话语表达本身就存在给行使者带来损害的风险, 表达方式的不当更是有可能适得其反。本就缺乏足够宽松的语言环境, 人们对敏感话题的讨论更是鲜有涉及, 加之在公众进入话语权表达圈子之前就已经被差别对待, 政治精英或是资源大户掌握绝大部分发言机会, 包括绝大部分农民在内的物质、权力资源匮乏的弱势群体缺少自己的发言人, 变得沉默寡言。所以, 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在强调合作共治的现代化治理的今天, 对立情绪依然存在。改变这种现状并非一日之功, 营造一个更加开放与宽容的话语表达环境,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 一) 政府培养倾听能力, 转换治理角色
正如吉登斯说的那样, 民主不是定义是否所有人都参加它, 而是定义为对政策问题共同商议的一种反传统的对话民主, 公共治理当中政府与公民的对话应当是在一个没有等级的“能量场”里进行, 政府应保证对话空间是完全开放、成员是完全平等的。如同自然人一样, 有限理性是政府的基本状态, 它的决策并不必然比其他组织更高明, 现实世界的信息无限汇聚, 政府可以借助网络、智囊机构、专家学者的力量, 但是其掌握的信息资源永远是不完全的。我国公民已有日益清晰的利益诉求, 认识到政治精英决策封闭性高导致不适用于社会的现实, 培养政府倾听能力, 吸收不同领域公民参与, 为决策提供广泛信息, 增强对公众利益的回应性, 以此提高决策合法性。协商民主以公民权力交往为基点, 公民话语权作为协商民主的核心, 所以应通过政策听证、民意调查、公开辩论等的形式践行协商民主。
( 二) 拓宽社团活动空间, 构建市民社会
目前活跃于各领域的基金会、志愿者团体、慈善组织等社团在话语权行使中, 不仅在解决公共问题中担任重要角色, 而且已经成为反映民意的一条重要渠道。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意见并不是在统计学上具有某种意义的东西, 也不是单个地被问与回答产生的个人意见的总和。所以拓宽社团活动的空间, 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资源联合, 通过理性争辩会使得民意的集结真正体现公共性特征, 而非受小团体偏见影响。社会团体这种对狭隘自我利益的超越使得人们对于公共问题更容易进行理性而开放的审视。
在笔者看来, 市民社会这一社团发展的更完善的阶段作为社会美德的化身意味着多元、参与、纯洁和理性, 在民主国家, 自由与平等和谐统一, 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权利, 都参与政府管理, 彼此之间无差别也使得任何人无权被他人压制。托克维尔说过, 平等能而且只能在市民社会里建立, 人们有选择同样生活方式和同样手段去追求财富的同等权利。有与市民社会的结构表现为其主体利益诉求多元化, 即话语主体的多元, 所以国家权力受到了实质的和程序性的制约。同样, 也是市民社会不存在唯一权力中心, 虽然私利冲突不断, 但是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独存, 在承认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自己也获得相应利益, 这样人人自觉遵守的秩序便从人民内部产生使之法律化的需求。国家法律同样凝结了公民意志, 话语权的行使与保障国家秩序与利益发展产生了良好互动。
( 三) 培育现代公民精神
现代公民精神是一种关注公共生活、公共责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话语权的价值指向。社会成员自觉培育现代公民精神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促进社会成熟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 包含平等、自由、法治、正义、责任等要素的观念深植于每个公民意识当中, 是构成一个理性、自省、进步的民族的基石。一个普遍缺乏现代公民精神的社会, 完善的民主制将难以真正建立, 若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而现代化的心理基础, 若掌握先进制度的人自身思想和行动上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化转变的革新, 那么畸形的社会发展便不可避免。
在当下公民主体、权利、责任意识仍不到位的中国, 通过发展教育促进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形成、确立、完善是最为可行和最易普及的首要方法。“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一个本身就缺乏权利、理性、责任传统的国度, 捉襟见肘的生活是无法激起人们对政治生活对话语权行使的欲望的, 因为其行使后果远不如一顿饱餐来得高效与实际。所以, 从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着手, 给个体以全面的生活满足感和人际信任感, 进而使之有精力来关注政治生活, 关注自身所处群体的话语权行使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摘要:良好的公共治理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治国理念, 新时期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要求在治理过程中积极践行协商民主, 保障公民话语权的有效行使。公共治理中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合作理论都对话语权的行使提出了要求, 在当下中国公民行使话语权仍存在诸如受到差别待遇或是缺失等问题, 要求政府培养倾听能力, 转变治理角色, 给予社会团体更多活动空间, 培养现代公民精神仍然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公共治理,话语权,市民社会,合作理论
参考文献
[1]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158.
[2]张继良.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40.
[3][英]阿米·古特曼等.结社理论与实践[M].吴玉章, 毕小青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6:24.
[4]龙献忠.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政府与大学生关系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44.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4.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向实施的世纪,所以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极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城市污水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对策.
作 者:区荣汉 作者单位:德庆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德庆,5266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9) 分类号: 关键词:城市 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3
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制度,从本质上说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目标是通过体现现代治理理念的共同治理,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目标宗旨,完成职能使命,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能。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有较长的历史、较为规范的做法,但国情和现实决定了目前我国并没有全盘引进吸收的可能。2007年以来我国开展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经验,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落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有效推动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如何破解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的研究团队在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过程中,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支撑研究为目标,对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相关的公共政策乃至法律法规展开了研究。本专题发表的几篇文章,就是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一文,对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解读,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作出梳理总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二是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理事会制度的实践案例,概述和分析了深圳图书馆和国外几家有影响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具体做法。希望通过这一专题,既能反映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又能为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摘 要: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一是决策层建立理事会制度,二是管理层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管理和运行实现“章程化”。我国对图书馆法人治理相关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新世纪之初,2008年升温。2007年以来,深圳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进行了法人治理试点,在理事会职能、理事会任命管理层负责人、理事会决策单位预决算、政府代表参加理事会、“外部理事”占多数、理事会决策支撑体系建设、管理运营“章程化”、落实独立法人地位等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关联制度配套衔接不够、实践基础薄弱,是完善制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法人治理 理事会
中图分类号: G2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2-0001-06
Abstract Building the system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at the policymaking level, carrying out the system of chief executive responsibility at the management level, realizing the goal of “to be chartered”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for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Paying attention and studying of domestic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elated libraries have started in the beginning of new century, and been boosted in 2008. Since 2007, Shenzhen Library, Guangzhou Library and so on have tried to carry ou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ny problems of the functions, the director appointed at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the budget maked of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 attend the board, “external” members in the majorit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e operation “to be chartered”, carrying out the independent legal status, etc, have been exposed. Little concern about cohesive system, and week practice foundation should be the key to perfect the system.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board of trustees
nlc202309040348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顶层设计中,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其中重点任务之一,是文化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标志着公共图书馆建立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已经由一个理论问题变成了实践问题。
1 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起源于公司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借鉴了公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对分离又相互促进;但又弱化了其资本和财产属性,不以股份多少决定表决权的大小,更强调体现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1]。
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架构一般由理事会和管理层构成[2]。理事会是决策层的组织形式,是决策和监督机构。理事会的组成体现共同治理原则,由文化事业单位的举办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文化事业单位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其中举办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实行委派制,服务对象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实行推选制,文化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当然理事。理事长原则上由举办部门的代表出任。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理事会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成立咨询委员会和各类专业委员会,为理事会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和管理咨询服务。理事会履行监督职责,也可以单独设立监事会。理事会本身也要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文化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构成。馆长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管理层对理事会负责,主要职责是按照理事会的决策,独立自主地行使日常业务管理权、财务资产管理权和工作人员管理权。
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管理和运营实现“章程化”。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是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是有关部门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依据。通过章程规范的主要事项包括,理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理事会与管理层的产生、职责、议事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如年度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众监督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党组织建设制度等。
概言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一是决策层建立理事会制度,二是管理层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管理和运行实现“章程化”[3]。
2 研究成果与实践现状
我国对图书馆法人治理、理事会制度相关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大约始于新世纪之初,最早的研究主题称之为“图书馆治理”,代表性成果是2004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黄颖的博士学位论文《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研究》(导师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徐引篪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李炳穆教授)。该论文在分析研究国外图书馆治理单元、治理制度、治理思想与方法演变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图书馆治理变革的政策建议:改革和完善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推行图书馆委员会制[4]。这是我国图书馆界较早明确提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行“图书馆委员会”(即今天所说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研究成果。在黄颖的博士学位论文前后,徐引篪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还发表了几篇代表性论文,如《从“统治”到“治理”:管理图书馆范式的演变》[5]、《图书馆治理:概念及其涵义》[6]、《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及其启示》等[7]。
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的阮胜利发表了《探究图书馆治理及其机制的概念与内涵》[8],开始了他对这一主题的持续研究,到目前为止,阮胜利已经在这一主题上发表了六七篇论文。2008年,图书馆领域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升温。标志主要有二:一是黑龙江大学蒋永福教授的研究成果开始发表。蒋永福在当年发表的《论图书馆治理》一文中,提出了图书馆治理的四大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治理主体多元、多层原则,民主决策原则[9]。2010年,蒋永福发表了《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及其优化策略——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的分析》[10]、《从图书馆管理走向图书馆治理——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与行业管理初探》[11];2011年又发表了《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12]、《论图书馆理事会制度》[13],蒋永福教授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展现了其在图书馆法人治理方面较为系统的思考。另一个标志是,从2008年开始,深圳图书馆的几位年轻研究者配合深圳图书馆法人治理试点展开研究,成果陆续发表。肖容梅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初探》[14]、王冬阳的《公共图书馆构建理事会治理模式初探》[15]、梁奋东的《西方图书馆理事会》是代表作[16]。深圳图书馆同人的几篇文章紧密结合深圳图书馆的理事会试点实践,有做法介绍,有经验借鉴,有问题分析,标志着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在我国开始有了实践基础与案例支撑。
2008年以后,图书馆学术领域的法人治理研究虽说不上是热点,但一直没有断线,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呈增加趋势。2009年初开始的“《公共图书馆法》立法支撑研究”项目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研究”子课题中,对公共图书馆的理事会制度作了系统研究[17]。2010年,北京大学冯佳发表了《国外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及启示——以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为例》[18],2011年,安徽省图书馆易向军发表了《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上的运用》[19],2012年,西安文理学院段小虎等人发表了有关研究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的系列论文[20-22]。以上都属于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有关图书馆法人治理、建立理事会制度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据悉,文化部、中国图书馆学会都在设计、组织相关的调研项目,各地的文化行政部门也在研究理事会制度的建设方案,已经启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定和《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修改工作,也将如何在法律中规范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理事会制度作为重点研究题目。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互动的应用研究热点正在形成。
nlc202309040348
实践层面,2007年以来,我国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五个省市开展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一直在持续推进。2007年10月,深圳市委办公厅就出台了《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深办发[2007]17号)。2008年2月,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其中包括到“十二五”末,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文件 (国办发[2011]37号),其中包括《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对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公共文化领域,深圳市走在了前列。深圳市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事业单位均实行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截至2013年底,以组建理事会为标志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无锡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成都市成华区图书馆等[23]。试点单位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如深圳图书馆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促进政事分开、建立制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4]。但总的来看,全国进行法人治理试点的公共图书馆数量还很有限。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制度已经被纳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前不久,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14年的工作要点,推进公共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试点,是重点改革任务之一[25]。目前,各地有为数不少的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开始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的试点进程,如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日前公开向全社会招募作为公众代表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理事[26],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已经进入了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瞻
由于目前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性还很不完善,由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刚刚起步,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制度在试点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体现了体制机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提出了今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于理事会的职能。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机构一般采用“理事会+管理层”的模式[2],从理论上说,理事会是一个决策和监督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中也是这样说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理事会的职能却出现了变异。比如,2009年组建的无锡市图书馆理事会的职能定位是“咨询机构”,图书馆的法人代表(馆长)并不进入理事会[27],这种形态的理事会显然不具备决策权和监督权。《深圳图书馆理事会章程》规定,深圳图书馆理事会是深圳图书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行使深圳图书馆重大事项议事权和决策权。“议事权”的权力边界在于“议”,“议而不决”是这一权力的典型特征,不能排除理事会的“议”可能对最后的决策产生影响,但也不能排除最后的“决”与理事会的“议”没有什么关系。深圳图书馆理事会在有的问题上有决策权,在有的问题上只有“议事权”,其实是“不完全决策权”,离“决策机构”尚有距离。
关于理事会任命管理层负责人。按理事会制度的国际通行做法,管理层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中的说法是:“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深圳图书馆理事会试点的做法是:理事会审议市文体旅游局提名推荐的馆长人选。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中的说法,显然是考虑到了目前我国“党管干部”的体制,因此有“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的说法,问题在于,第一,目前我国不同的文化事业单位都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级别,不同行政级别的馆长又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权限,“这一个”理事会对“这一个”馆长有没有“人事管理权限”,首先就是一个问题。其次,即便“人事管理权限”不存在问题,还有一个“批准”与否的制约。假如理事会任命或提名的馆长人选“有关部门”不批准怎么办?深圳图书馆理事会对馆长任命或提名权限实际上已经做了自我限制:把审议的范围限定在市行政主管部门“提名推荐”的人选上。换言之,深圳图书馆理事会遴选馆长的途径还非常有限,只能对行政主管部门提名推荐的人选加以审议,而不能有别的途径,比如不能面向全社会公开遴选,不能接受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提名推荐等。总之,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与理事会制度下的馆长遴选机制还不能完全兼容。
关于理事会决策单位预决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中有“理事会负责本单位财务预决算决策事项”的说法,《深圳图书馆理事会章程》中也规定理事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审议图书馆财务预算草案。但是,按照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政府财政部门一般是将图书馆经费下达到图书馆的上级主管——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而不是直接下达到图书馆理事会。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给图书馆拨付经费时,要考虑本系统年度获得财政经费总量、具体单位的发展目标及所承担的任务、系统内所辖单位的经费平衡等多种因素,与一个具体图书馆理事会的考虑和视野肯定有区别。经费的拨付权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经费的预算决策权在图书馆理事会,如果二者出现了不协调、不同主张怎么办?再进一步说,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经费问题,馆长是找理事会还是找文化局?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理事会决策财务预决算和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矛盾:事业单位理事会审定的人财物需求计划需不需要报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如果需要,理事会决策的权威性就值得怀疑;如果不需要,岂不是下级单位决定的事情要求上级部门执行,成为行政管理上的“荒诞事”[28]?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迅猛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城市交通问题,政府出台政策加以解决,但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及内部因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公共政策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公共政策,但不同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更倾向于谢明对公共政策的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学者对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针对交通现状和原因制定和采取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相关措施、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的城市交通治理研究、对交通制度政策进行分析、以及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偏差进行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城市交通治理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观点与解决方法,他们将研究的精力与重点主要放在了形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以及制定和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上,而对城市交通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地带。而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则集中在对公共政策理论的研究。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公共政策的内容、理解和发展以及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变化等。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迈克·希尔和彼特·体普合著了《执行公共政策》,其中把公共政策执行其与当代对治理思考联系起来。它强调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持续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在未来执行研究和执行过程控制方面的方法。
四、城市交通治理中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1、城市交通治理政策的片面性执行
从政策目的上讲,交通政策是基于道路交通现状,为消除管理中大量存在机动车驾驶人不良驾驶习惯所致的违法行为而制定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闯红灯现象,交通部门规定闯红灯一次扣6 分并罚款200 元,但在执行中没有对其实际效用进行宣传教育,片面的认为仅仅是惩罚力度加强,导致闯红灯的人在其多次违规后进行买卖交通驾驶本分现象出现。
2、城市交通治理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部分交通部门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操作步骤,对国家制定的公共政策阳奉阴违,一些只是象征性的执行一部分或者不执行,使得公共政策被搁置,只是纸上谈兵,公共政策变为一纸空文,没有实现价值。例如,在公共交通投入方面,本应大力支持,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的拥挤,部分公民选择公共交通,政府支出要拓展公共交通线路,大力发展城市交通,而在执行环节只是在部分交通线路上简单的增加公交车的数量。
3、城市交通治理政策的暂时性执行
我国现实生活中,部分地区的交通政策执行部门对上级下达的公共政策没有如期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虎头蛇尾、前紧后松,大都是敷衍了事以及延迟拖延,很多都是抱着消极执行的心态。种种原因导致公共政策的执行很难达到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家现在出现的交通污染比较严重,在这方面的治理政府制定并实施了道路两边的绿化工程,但是久而久之,道路两边的绿化却缺少维护,只是部分地区的交通污染依然很严重。
4、城市交通治理政策的变相性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者作为有着独立利益的组织或个人,也是有自身利益倾向的。在现实工作中,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或产生利益分歧,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当然,一项政策与执行者的利益相冲突时,执行者就会想尽办法来抵制这一政策或者将政策进行变相的执行,这样政策执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07 年春节前国家发改委提出,春节期间不再上调铁路以及交通运输的价格,而贵州等地的一些公路客运部门已恢复原价为名变相涨价。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政策失真,是一种政策的变相执行。交通政策最终的执行者都会落实到人,如果公共政策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那么执行者就有可能抵制这项政策,从而使交通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5、城市交通治理政策执行对象理解局限
交通政策制定的初衷在于通过警告或处罚等形式提醒公民注意自身已出现的交通违法行为以及其行为对公共交通秩序的影响,进而重视并规范自身今后的交通参与行为。但现实情况却与此初衷相悖。《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有违反交通信号、未走人行道或者未按照规定靠路边行走的等十种行为的行人,处10 元罚款。《实施办法》还规定,行人违反限制通行规定的,处20 元罚款;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或者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的,处50 元罚款。调查中,88.64% 的市民表示“徒步或骑乘非机动车闯红灯非常影响交通秩序,是交通混乱的主要原因,对于闯红灯的行人进行警告或小金额的罚款予以支持的态度”。但是有少部分公民认为这只是交通部门的一种变相执法收取罚金的一种方式,错误的持有一种“闯不闯红灯是我自己的事”的态度,并未意识到其交通违法本身的错误及对公共秩序的危害性。
五、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面对公共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找出其中的原因,在不断地摸索与探索中找到适合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理论研究,2004:2-3.
[2]王胜本.城市治理的架构与机制:利益的一种解析视角[M].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9).
[3]宋朝丽.中国城市交通治理政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报,2013(1).
[4]李亚荣.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治理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5]程巧红.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公共政策执行研究——以校车安全为例[D].河北:河北大学,2013.
[6]万芊.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7]李宇超.昆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首违不罚”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2.
对环境治理问题的看法 篇5
一、环境治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为此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环境问题,但都未得到解决。水资源污染,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我国环境治理所面对的难题。
二、分析问题的根源
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费的超常规增长是主要原因。污染行业排污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治理进程相对缓慢;环境治理市场化发育程度太低,治污与经济运营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化经营、使用者收费政策、排污交易政策还没有畅行;资源更新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未落到实处,未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循环运行;环保制度不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严肃性不强,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也不够,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远远不够,科学发展观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严重背离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原则。各级环境部门在各级政府内的地位与“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定位极不相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基本不具备以前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综合协调功能,没有统一监管机构的权威。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形式不仅能大幅度地减少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消耗,而且能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进一步倡导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削减污染、保护环境,国家应推行循环经济运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控制政策,促成“资源-废弃物”循环转换的养成。
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损耗折算到GDP中去。以绿色的财政、金融、投资倾向政策来引导和激励各类产业、行业和企业及地方走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道路;推行由市场有效地起配制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作用,将资源更新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落到实处,并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循环运行。
依法规约政府,实行环境法治,真正有效保护环境。以法为武器治理环境,首先要用法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判断政府环境职能的正当性,审查政府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的准确性。加强对各部委内的环境司局的协调指导,统一领导、监督、管理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事宜,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遵行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推行资源使用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究环境治理的市场化道路的可行性。在现有的宏观调控部委中,增加环境资源部,使其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的角度合理干预市场运行,扭转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粗放低效率经营方式,矫正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向。另外,要增加环保部门的治理经费和生态环境科技人才的队伍,加快治污技术的研发,推行环境审计的制度化建设,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益。与此同时,同样地提升地方环保部门在同级政府中的地为,强化垂直条管机制,依据法律对抗各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利益保护主义、经济短视行为。
最终,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治理,给公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四、展望未来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篇6
一、采煤塌陷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它是一门综合学科的课题,包含有地形改造、生产能力的恢复、生态的完整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问题。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它能使矿区社会安定;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信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整治土地提高高而稳定的边际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适用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充分合理地利用矿区塌陷区整治土地,能够有效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土地质量不退化,生产力不下降,达到充分利用该种资源的目的。
二、采煤塌陷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方面
(一)对土壤结构、养分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在低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对土地的影响主要是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引起的。地表变形引起的土壤侵蚀,改变了表土的理化性状和自身的营养条件。这种侵蚀过程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持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可能出现渗漏、冲刷和挥发现象,而且减弱和改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状况,影响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和沉积,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交换、土壤酸碱中和及土壤氧化还原等作用的进行。土地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由于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腐殖质。由于腐殖质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进而影响到土壤对农作物的养分供应。
(二)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表塌陷裂缝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地面大气降水的经流和汇水条件,使部分地表水通过塌陷裂缝渗人地下,使地表水系流量减小,甚至干涸;其次是沟通煤层上覆各含水层,使地下水位降低,地表井泉干涸。另外,地表水渗透过程中,将地表有害物质带人并下,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水二次污染,所以矿井水排出后若不处理,将使地表水系受到污染。
(三)生产设施被毁给生存环境带来危害
煤矿采空塌陷不仅使当地村民耕地破坏,房屋受损,而且造成许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毁坏,道路变形,水库漏水,管道扭曲,通信受阻,部分房屋出现裂缝、倒塌,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有的还造成一系列地质灾害,由此带来的征地拆迁费、房屋租赁费、沟、塘、路、渠、坝等设施的维修、加固、重建费用,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四)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和采煤塌陷区的形成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毁灭性,塌陷或裂缝周围生境恶化,成为养分流失源,植被恢复困难,必须借助水土保持工程及生物措施。据统计,我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hm2,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hm2。而生物多样性丧失后,虽然某些耐性物种能在矿地实现植物的自然定居,但由于矿山废弃地土层薄、土质差、肥力薄、微生物活性差,受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是非常缓慢而困难的,通常需要50~100年,特别是土壤的恢复,需要100~10000年,即使形成的植被质量也相对低劣,木本植物经过20~30年后冠层盖度才仅达到14~35%左右。矿区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往往是不可逆的。不仅如此,矿业废弃地的裸露和矿山排水还会继续加强这种破坏,造成更大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失调。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采煤塌陷区的大气环境效应主要是受矿产开发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所影响的。矿业开发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采矿、爆破、运输、冶炼等过程中造成的烟尘、粉尘等物理污染。据测定,一个大型尾矿场扬出的粉尘可以飘浮到10~12km之外,降尘量达300t/hm2,粉尘污染可使谷物损失达27~29%,土豆、甜菜减产5~10%,人畜也受粉尘之害;二是采矿、炼焦过程中有机、有毒、有害及酸性气体物质释放造成的化学污染,并易引发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此外,矿山植被破坏常导致地表干燥、热容量降低和反射率增加,形成区域热岛和干热风害,导致矿区微气候的恶化。
三、治理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塌陷积水区的治理
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水体本身具有一定自净功能,但它也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当污染超过了某个域值时,自净受到破坏,水生生物群落、功能将发生改变。因此从水生生物的状况出发,找出其指标因子和主要影响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是防止其生态破坏的关键。针对目前塌陷积水区的水环境状况,应当防治与治理兼顾,结合矿区环境发展生态型矿区农业,严格控制塌陷积水区周围污废水的流入,截断污染来源,同时应加强对该水体的监测力度,防止人为因素对水环境的污染,合理保护利用这一特殊的水资源。目前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更多详细的研究有待于日后的深入。
(二)注重耕植土的保护
矿产资源是自然界的产物,而耕植土是人类造就的唯一的生命依附体,是植物赖以生存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耕植土的保护,当表土层被破坏需要治理时,总是首先将耕植土剥离保护起来,然后进行充填,最后将原表土层覆盖到原位置,使土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有效地保护可耕地。而在我国对耕植土的保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采塌陷过程中,耕植土或者被水淹没,或被作为其他用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在开采沉陷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保护好耕植土,更好地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益。
(三)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原则和目标
根据本地采煤塌陷地适宜性评估,结合地区煤矸石、电厂煤灰、生活和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本着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的原则,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和市区生态环境。在充分进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综合治理效益,运用生态学、开采沉陷学等科学原理,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提高综合治理系统工程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对现有的采煤塌陷地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也称“朝阳产业”,是以防治城乡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一切产业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等活动的总称。能源性城市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的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劳动力密集型增长向资金技术型增长转变;从低效、单一功能的农业向依靠科技投入和管理手段的提高、多功能型转变。其主攻方向是发展生态休闲农業。
(五)市场化运作,增加政策支持
鼓励单位、个人、外商投资建设,经统一规划设计,在政府的指导下,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把城市公益绿化生态建设办成有经济利益的项目。城内森林前期种植先锋树种、高密度种植幼苗等,随着树木的逐步成长自然演替,先锋树种和密度的幼苗将被淘汰。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被淘汰的苗木带来经济效益,鼓励投资。城内森林的逐步建成,将会为周边地块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尤其适合于进行房地产开发。政府可以通过地块有偿转让时间上的持续发展。推进城市生态建设,走科技先导,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煤田开发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也会面临一些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对此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降低煤矿开采所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并需要采取改善恶化环境的有效手段来转化采煤塌陷可能引起的恶劣影响。本文所讨论的采煤塌陷问题,是一个科技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里在从理论上分析了塌陷带来环境影响,其中许多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何春桂,刘辉,桂和荣.淮南市典型采煤塌陷区水域环境现状评价[J].煤炭学报, 2010 (6).
[2]梁洪有,陈俊杰.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 2011 (6).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7
关键词: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回收利用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 在这样的观念下, 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严重, 而水环境的质量也是日趋恶劣, 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 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系列的威胁。根据我国水利部门的预测, 当我国人口增加到16亿的时候, 我国的总缺水量将会达到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 人均水资源低至1760m3。污水处理并进行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本文就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的污水处理进行了如下研究:
1. 污水治理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规模在迅速扩大, 生活用水紧张、污水亟需处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1.1 城市污染问题与污水量的关系
由于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 而越来越复杂的水质让水体本身所拥有的有限自然净化能力不堪重负。大量污水的侵入, 使得水体和土壤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许多物种随着水体和土壤的破坏而渐渐消失, 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物质也在不断堆积, 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社会经济损失巨大,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遭受着严重制约。而面对这种情况, 我国并没有足够先进和数目充足的设施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污水排放量迅速提升, 而污水处理率却相对较低, 很多河渠被迫成为了天然的污水渠。
1.2 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不足
面对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急需扩充这一现象, 我们国家的财政却不是那么宽裕, 污水处理厂和设施的组建却始终需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国际援助贷款。然而政府投资和国际援助贷款所能解决的问题仅仅只是小部分, 我国的经济实力不强这一现实问题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短缺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1.3 设施建设不前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本身投入会比较大, 污水厂本身的建设特点以及地域的多样性都会直接制约到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作为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 需要一定的经验, 但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来进行制约限制, 而市场上的要价也是混乱无章,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投入与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2. 污水处理对策
2.1 增加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和国际援助贷款这样的资金筹集方式, 对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大, 只有积极开拓其他各类可行的融资渠道, 才能够使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获得切实发展和提高, 可使用的融资方式如个人投资、发行环保彩票、集资、发行建设债券等。城市污水处理想要得到快速发展, 需要有强有力的财政保证, 只有从根本上保证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资金来源, 才能够使污水处理事业更快地发展。
2.2 开发研究污水处理新技术
在我国, 现存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A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但大多数城市所使用的还是较为经济实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其他技术虽然发展的比较快, 但是其投资运作以及维护费用等都太高了, 多数城市均没有相应的财力来负荷, 所以这类方法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这样一来, 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显得比较单一了。要想使城市污水处理更为快速有效, 那就需要呼吁相关的科研机构开发出更为经济实用并且能够快速得到普及的新技术,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发展。
2.3 建立完善配套法规
对于污水处理产业国家应该给予法律上的鼓励以及援助, 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还需要有全国性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排水法规来对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进行推动。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 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考察情况来制定污水处理相关办法, 严格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努力使本市污水处理更为科学合理。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 很多早期的污水处理厂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各种要求, 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城市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同时, 要想事水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发展新时期还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共同保护和督促。要想使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就要对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 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王佳伟, 周军, 干一萍, 王洪臣.溶解氧对Az/0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给水排水.2009, 35 (1) :42.
[3]黄海英.《浅析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5) .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8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 同时也制约城镇化进程。具体来说,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从生产上来说, 农业上生产量的提高, 主要还是靠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 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落后, 导致大量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水产养殖以及农村家禽工厂化养殖的粪便处理不当, 形成农业上的污水灌溉, 进一步加剧了污染, 呈现出从“点”到“面”污染的态势;同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新城的建设, 而在城市规划的时候, 总是把工业区建设在靠近远郊农村, 把污染留在了农村。
第二, 从农村生活上来看, 小城镇和农村规划不科学, 使得其沿着公路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 基础设施和管理存在问题, 据有关统计, 我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 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 使得污染物随意排放,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同时,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垃圾的产生数量呈增加的趋势, 据统计, 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百万吨, 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网络化治理的存在的原因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埃格斯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传统的官僚制管理正在面临着终结,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网络化治理”[1]。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对网络化治理的定义:“网络化治理就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 政府和非政府部门 (企业、第三部门、公民) 等众多行动主体, 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 共同管理社会事的过程”[2];各主体形成一种平等协商与自我统合作用的治理形态, 可以得知, 这种治理形态强调多中心的治理主体、网络化的治理机制和分散化的治理责任等显著特征;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的碎片化的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弊端。从网络化治理的角度看,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加重趋势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 我国的环境治理模式主要是碎片化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政府处于主导地位, 主要是政府直接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环境保护的要求, 由于我国行政绩效考核以GDP的增长为硬性指标, 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 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 将环境保护置于次要地位, 甚至认为环境保护阻碍了地方的经济增长, 导致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采取不重视的态度。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中, 政府处于主导的位置, 主要是政府的直接管理, 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制度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制定并执行, 政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为了追求行政绩效, 容易造成在环境保护上政府失败的发生;在执行管理过程中, 地方政府主要是采取单一的行政手段。“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育, 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增大, 人的价值观的多元化, 利益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多元化, 这些市场主体与客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还通过行政手段管理, 必然会造成管理效果差”[3]。
地方政府存在着部门职能分配不科学、管理职能缺位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 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权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限, 从而导致其能力结构中与这些资源对应的能力不足。[3]由于权力与资源缺乏, 使得环保部门形同虚设, 导致其管理职能缺位。环境污染问题通常是涉及区域性的, 而碎片化的治理模式只是对本地发生的污染能治理, 但是针对区域性的污染管理, 在环境管理中未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 各级地方政府基于理性的考虑, 会采取搭便车的行为, 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对区域性的污染问题无力回应。
2. 政府的单一治理, 参与主体不足
目前,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靠地方政府的单一的主体力量,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变化, 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而地方政府存在着部门设计不健全和职能分配上不科学, 依旧依靠政府单一的力量来处理农村的环境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显得能力不足;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治的二元化治理格局, 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对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基本上没有参与。第三部门的大量的集中于城市, 随着第三部门的不断发展壮大, 城市里大量的第三部门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作为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与第三部门缺乏有效的互动, 只是片面地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 使得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不能治理的方面形成空白地域;农村环境作为一个公共物品, 同样具有非排他性, 作为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市场主体, 由于其投入成本大, 收益小, 考虑到自身利益问题, 而没有政府给予其利益的保障, 造成市场主体的参与动力不足;公民作为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之一, 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认为环境保护只是政府的责任,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以及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公民在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很大的外部环境限制, 如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给予参与权利保障, 参与渠道和途径缺乏等, 受理性选择的影响, 大部分公民选择采取搭便车来取代参与环境保护。这些众多的因素造就了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 只有单一的政府治理主体, 参与主体不足的局面。
3. 农村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
从我国环境保护立法角度看, 国家层面和地方立法层面都在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一定的法律和法规, 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但该体系中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只是作了较少的原则性说明, 针对性不强, 更多的是关于农业生产的环境, 并没有直接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保护的部分。“总的来说,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点只是农业生物的环境要素, 相差并不大, 而且并未把农村看作一个与城市相对的体系, 以区别对农村的环境问题的区域性差异, 经济发展不一, 污染程度不同等的问题”[4];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具有普适性, 而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又多以城市环境问题污染为中心, 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着认识不足, 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使得针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缺位。
4. 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资单一且融资渠道不畅
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之一的农村环境, 同样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因而很难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 而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投入的资本高, 收益甚微, 使得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很难进入该领域;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主要力量, 由于分税制的实行, 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 同时地方政府大量的财政资金又投入到城市, 真正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很少;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的乡镇企业, 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 发展缓慢, 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大, 甚至还有一部门企业需要地方财政的扶持, 进一步限制了地方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这些情况造就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融渠道不畅和靠单一地方政府资金投入。
三、农村环境的网络化治理途径
“在作为合作网络的治理理论看来, 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利依赖与合作伙伴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必然最终形成一种自主治理的网络, 各治理主体可以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 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 从而能实现良好的合作管理”[5]。构建网络化的治理模式来处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能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 形成社会合力, 激发社会活力。
1. 构建农村环境管理的网络化治理模式
农村环境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就是在农村环境保护上通过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合作,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共享权力, 分担责任, 从而形成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治理的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或者替代政府管理的弊端。通过对网络化治理模式特征的分析, 农村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在各参与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维护机制。信任机制是保证网络化治理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在网络化治理中, 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 它的作用等同于科层制的权威;[6]网络治理模式的构建必须由政府为多主体参与搭建平台, 使得各主体之间能够有条件开展对话, 建立合作, 增加信任。信任可以增加组织成员之间的依赖和培育网络组织之间的文化, 从而促进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共同致力于农村环境治理的目标的实现。整合机制是网络化运行的关键步骤。“网络化治理不仅是政府一方的独自表演, 更需要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7]在农村环境治理中, 政府依然是处于主导位置, 但是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 通过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的网络结构, 各主体有意识的集合, 形成一种平等协商与自我统合作用的治理形态, 整合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发挥第三部门, 市场主体和公民等力量, 能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协调和合作机制是网络化治理模式运行的核心内容, 协调是在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 达成合作, 在网络化治理中参与方的利益追求是不同的, 在各方协调的基础上, 有利于实现各方的利益, 从而促进目标的实现。维护机制是网络治理模式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治理实质是对权力的分散和各主体之间利益的博弈, 因此在制定农村的环境保护政策时候, 要听取各主体的意见, 从而是参与网络治理主体行为变得规范和有序, 维护网络化机制的合理有序运行。
2. 构建多主体参与机制, 发挥各主体的优势
农村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 在农村环境治理的网络化机制, 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现阶段, 在网络化治理模式中, 政府依然应该占主导角色, 政府的主导角色主要表现在, 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制定网络化运行的制度和规则, 不再是农村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而是作为监督者, 维护网络化治理的良好运行, 同时政府应该降低市场进入准则, 使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发挥自身的优势;第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 做好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弥补政府失灵的部分, 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乡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要秉持社会责任的理念, 自觉改进生产技术,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履行环保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农村的村民在提高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中与其余主体进行交流对话, 对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和对环境满意度作出相应的回应;通过在网络治理中各个参与主体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共享权力, 在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自身的利益。
3. 完善农村环境网络化治理的法律制度
农村环境的网络化治理不仅需要有相关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作为保障和支撑, 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则来界定网络治理参与主体的责任。农村作为与城市相对的体系, 其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农村环境的治理需要有针对性的法律, 结合国家层面的法律和各地方的实际情况, 地方政府制定符合农村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使得环境保护法律从抽象化为具体, 这样是地方的法律具有很大的实践性, 又与我国最高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使农村环境网络化治理有法可依。在农村环境的网络化治理模式中, 参与主体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共享权力分担责任, 会造成公私界限变的模糊化, 同时参与主体代表着不用的利益诉求, 为了追求各自的了利益, 会减少对组织的忠诚性投入, 因而在一些责任的认定上会产生相互推诿, 相互之间转嫁责任。农村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涉及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 在以政府为主的进行利益协调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有针对网络化治理参与者制定相关的制度, 合理界定各自的责任, 使农村环境网络化治理规范化和常态化。
4. 形成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融的多渠道
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需要政策的投入, 还需要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环保投入的转移支付, 并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 明确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在转移制度或政策财政预算的中的比重, 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有稳定的资金。[8]地方政府应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把城乡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整体,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形成城市支持和促进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构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机制, 发挥网络化治理模式的优势, 激活社会活力, 激发网络治理参与者 (政府、市场主体、第三部门、公民等) 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发展乡镇企业, 壮大县域经济, 转变生产方式, 改进生产技术, 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摘要:城镇化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但却是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治理模式落后, 非政府部门等的相关的利益主体很少的参与, 加之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不完善和农村环保投融资渠道不畅, 使得治理的效果不佳, 文章通过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 基于网络化治理的视角, 对农村环境治理网络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网络化治理
参考文献
[1] (美)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 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86页.
[3]张礼祥, 娄文龙.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中国管理--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
[4]李长健, 王君健, 陈志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J]时代法学2009.2.
[5]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的困境与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8.
[6]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 2007 (1) :93.
[7]孙健, 田星亮.网络化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0, 5.18-22.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 城市水资源污染已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环境问题。由于受到落后的污水治理理念和技术的制约, 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仍有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 因此,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城市污水治理的体制建设、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工作, 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力度,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利条件。
1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
1.1 污水治理体制建设问题
我国城市污水产出量大, 然而仍有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营, 部分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半年、一年仍未投入运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 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低下, 甚至有些污水处理厂无法维持运营。部分地方性政府没有将污水治理纳入政府总体管理规划中, 没有建立专门的污水治理管理机制, 导致城市污水治理工作无法全面、系统地开展。
1.2 污水治理经费筹集问题
地方性政府机构缺乏对污水治理资本的管理, 未向污水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收取污水治理费, 有些收取了费用的, 由于收费标准和征缴率过低等原因, 使得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难以保障。一部分政府对污水治理工作缺乏重视, 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完善落实, 从而对污水治理运行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些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过大, 导致地方财政支持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需求。
1.3 污水治理运营管理问题
许多地方性污水处理机构和企业缺乏对本地区污水排放情况和治理情况的深度了解, 没有按照地方性污水治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治理计划和方案, 没有选择能充分满足当地城市污水治理要求的工艺和设备, 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同时, 污水治理厂的运营管理方式也是当前许多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日渐扩大的城市污水治理规模对运营服务和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许多地方政府和污水处理厂由于管理经验的缺乏, 使得污水处理企业无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2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措施
2.1 建立综合治理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针对城市污水治理现状和相关要求, 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和市民的建议, 制定应对水污染突发状况的超快速高效应对机制和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同时, 要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城市污水治理的核心目标, 建立健全城市污水预防机制, 在源头杜绝水资源污染现象的产生。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污水处理企业的监管力度, 督促污水处理企业使用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相关设备设施, 提高污水处理工作效率。
2.2 加强生产运营监管
地方政府机构要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惩罚和打击力度, 关闭或搬迁部分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 严格按照水污染排放标准和有关许可制度予以治理。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协调污水治理与经济生产间的关系, 优先保证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行。对于污水排放量可能超标的企业, 要限制其生产规模, 对于偷排企业和连续暗查不达标的企业, 必须采取强制关停等治理措施。
2.3 拓展治理经费来源
污水治理经费是保障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资本来源, 政府机构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生产规模, 将污水排放量换算成指标分发至各个企业和厂家, 对污水排放量超过指标数据的企业、厂家, 要提高其征收费用, 而各个企业、厂家之间也可实行污水排放指标的购买、转让, 在污水排放指标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可作为城市污水治理经费。同时, 地方政府可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额度和征收率, 向污染系数较高的生产企业征收更多的污水治理费用, 弥补污水治理资金缺口。
3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技术应用
3.1 城市污水处理物联网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物联网技术是指将分布在城市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和水泵站的生产设备、自控系统、在线仪表作为物联网中的感知层, 通过无线网络、Internet网络、数据通用采集平台建立网络传输及通讯系统, 实现污水处理系统感知层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例如安徽省芜湖市建立的城市污水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就借助物联网、网络通信、传感控制等科技信息手段, 建立了涵盖城市污水处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控制系统, 实现了污染源、管理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实时监控及多部门联动应急指挥、多数据预警预报。
3.2 活性污泥污水脱臭技术
活性污泥脱臭法是指在吸收器中将污水与悬浮泥浆混合液进行混合、搅拌, 然后将混合液输送至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混合液发生微生物悬浮生长现象, 生长出来的微生物将混合液中的致臭成分降解, 消除对大气的污染。例如, 日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就是利用活性污泥脱臭法来处理恶臭气体, 他们将处理后的污泥液进行常温干燥操作, 再将干燥后的污泥液重新浸入水中进行膨润, 得到固定化污泥, 固定化污泥具有微生物的生理活性, 然后通过固定化污泥与恶臭气体的混合, 产生新的液态物质, 消除恶臭气体。
4 结束语
污水治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城市环境管理部门和水资源保护机构必须将污水治理作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 提高污水治理管理效率, 加大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污水治理手段, 全面推行城市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关伟, 郭会平, 赵学洋, 李举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路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4) :378-384.
[2]谢容珍.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臭气治理技术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11) :141.
[3]罗启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水土污染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 2015 (04) :59-63.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在污水治理和污水治理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 在污水治理方面严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导致我国的污水治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迫切,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政府、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应该加大对城市污水治理的力度,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从完善体制建设、生产管理和加强技术革新方面, 不断创建有利条件以解决城市污水治理问题。
1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
1.1 污水治理体制建设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污水排出量不断增加, 但是很多建成污水处理厂未能全部投入到正常使用中去, 甚至有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以达一年之久但是因资金、技术不到位等问题仍无法运行。污水收集过滤网建设落后, 造成负荷率过低无法正常运行。另外, 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治理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没有建立专门的体制, 造成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难以全面展开。
1.2 污水治理运营管理问题
由于部分地方性政府和污水处理机构对本区的整体污水排放情况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在污水治理问题上就难以制定, 污水处理出符合要求的治理方案, 在污水治理的设备选择方面就会出现偏差, 无法达到想要的治理目的和效果。除此之外,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加大, 对污水治理规模的运营机制有了更高更严格要求, 污水治理的运营管理方面难以满足需求存在着很多问题, 污水处理部门缺乏经验、不能与时俱进都是造成污水治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1.3 污水治理经费筹集问题
很多地方政府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缺乏重视, 对污水治理方面没有基本的资金管理, 导致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运行资金和硬件设备方面十分匮乏。这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管理, 没有按规定要求向排污水量大的企业或者单位收取处理经费, 或者收取费用过低难以保障污水处理的投入经费。另外, 政府没有给予污水处理足够的重视, 资金运转没有得到落实, 造成政府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城市污水治理的经费投入。
2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措施
2.1 建立综合的治理机制
当地的政府和污水处理相关部门, 首先要了解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和现状, 以此来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污水治理, “对症下药”才能更快更高效的治理城市污水, 保护水资源。同时, 还要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治理污水是每个人的身边事。要建立污水预防机制, 所谓, 治标先治本, 要从源头开展污水处理工作, 监督污水处理企业,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匹配的硬件设备, 来从根本上有效治理污水。
2.2 加强生产运营监管
要进行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 政府首先要对重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严格按照国家的正常污水排放标准来要求企业。在进行污水治理时, 要协调好城市正常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 限制企业的污水排放量和规格标准, 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按照各个程度采取停业整顿或者强制关闭的治理措施。
2.3 拓展治理经费来源
污水治理的过程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撑, 所以, 政府应该根据各个企业、单位的规模和污水排放量来收取治理经费, 与此同时, 可以通过增加污水治理费用的征收率和额度, 像主要排放污水的大型企业手去更多的费用, 以添补污水治理的经费。
3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技术应用
3.1 城市污水处理物联网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物联网技术是指将现代城市庞大繁杂的污水处理管道与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污水处理厂和每个城市水泵站之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关联。对其中每个具体设备的数据, 图像, 仪表等进行实时的系统的采集与分析。做到每个设施与相应的政府部门间互联互通, 实现快速动员部门人员协作, 多数据实时共享, 维修与保养地下污水管网及其设备起到参考作用, 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城市地下污水管网的通畅运行。
3.2 活性污泥污水脱臭技术
日常城市污泥污水散发着恶臭气味。利用活性污泥污水除臭能大幅度降低臭气污染环境, 其中主要原理是将未加工的污水污泥与悬浮泥浆混合液相互溶解, 使其中的微生物大幅繁殖, 从而使污泥污水中的臭气进行生物降解。消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或者是将污水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后, 再将固体废物与水进行混合。滋生消除气味的微生物, 再将其与恶臭气体进行混合, 从而达到消除恶臭气体, 最终目标都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4 结语
在城市建设中, 若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把污水治理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去完成。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的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将污水治理作为重中之重, 对不按要求规定排放污水的企业严格管理, 对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强硬性管理并且加大资金投入。需要注意的是, 学习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 提高城市污水治理效率, 全面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我国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环境治理 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环境治理存在体制机制性矛盾仍未得到完全解決、以GDP为导向的政府绩效标准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环境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治理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治理(1978~1994)
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企业的封闭和缓慢发展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1978年国家第一次将环境保护列入《宪法》之中,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开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环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1983和1989年国家召开了两次环境保护会议,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协调一致性开始得到重视;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向清洁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的环境治理(1994~2013)
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呈现出高能耗、高污染等特点,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失调。1994年我国提出《中国二十世纪议程》,指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1996年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2年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明确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环境保护;2009年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作出“减排四措施”的承诺;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设稳定、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体系等环境治理方面的新要求。
(三)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环境治理(2013-)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还存在着经济增长较多的依赖资源过度开发,资源能源高消耗、污染排放高强度、产出和效益低下的等特征。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环境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
二、我国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性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环境治理机构包括中央、地方两级管理部门,因此,在具体执行中,环境治理工作难免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对环保部门的执行力造成了很大影响,环保部门设置与职能的交叉重叠造成了环境治理的低效率。
(二)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默许甚至纵容了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在以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同时,政府为减少财政支出,也不愿进行环境治理。地方政府在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很难兼顾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环境治理法尚不完善
我国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将环境保护写进《宪法》,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90多部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600多项地方性环境治理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但是,在危险化学品污染、核污染、光污染等特殊领域以及不断出现的新型领域,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性、逻辑性尚待完善,部分法律法规间存在相互重复、相互矛盾等问题。
三、经济新常态下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环境治理管理体制
一是强调环境治理及执行的独立性。在保证司法独立的并提下,增强环保部在环境规制、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避免受到某些“强势部门”、“利益集团”的干预。二是改革环境治理的现有管理模式。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将当前中央和地方双重管理体制转变为部门垂直管理体制,突出环境保护和治理机构的独立性,避免环境治理工作受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二)建立全面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
政府在建立政绩考核体系时,要增加环境指标、健康指标、安全指标等社会指标,要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增加环境治理在政府部门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权重。建立环境治理问责机制,当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时,对主要负责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三)健全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面对环境治理出现新问题,国家要及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及时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中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排污者的违法成本,对环境污染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时,应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卓.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环境治理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6.
[2]周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下的环境规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4.
[3]曾丽红.我国环境规制的失灵及其治理——基于治理结构、行政绩效、产权安排的制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 篇12
关键词:治理措施,环境污染,新农村,沈阳地区
农村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的“脏、乱、差”状况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 对加强农村环境的保护,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2,3,4,5]。沈阳地区近几年以国家生态市创建为契机, 把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与 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保障饮水安全、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以 奖促治”政策 , 解决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立起符合沈阳实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 治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 制 , 推动全市农村进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沈阳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治理措施, 旨在为促进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1 沈阳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业面源污染
沈阳市畜 禽粪尿排 泄总量较 大 , 由于沈阳集约化畜禽饲养场的沼气发酵和粪便堆肥设施不齐全, 粪便随意排放、利用率低, 粪尿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 对大气、土壤和水等环境造成污染。2003年, 沈阳市畜禽粪尿排泄总量为1 051 .8万t , 其中猪粪尿的排泄量最大 , 达566.7万t , 占总排泄 量的53.9%, 其次是牛和家禽的排泄量, 分别占总排泄量的24.4%和1 5.6% ( 表1) 。此外 , 2003年以前因长期用污水灌溉的历史 , 导致于洪 、东陵等地 有约6 600 hm2的土地因污染而不能耕种[6,7]。2003年以来 , 沈阳地区进行了环境污染整治规划, 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环境污染 较之2003年以前有 了大幅改善, 资源消耗速率和生态退化速率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但因历史遗留原因, 仍然存在一些农业面源污染现象。
1.2 乡镇工业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 布局及产 业结构的 调整, 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需要, 沈阳地区部分工业企业移向农村, 大量工业园区布置在农村地带, 其中有些项目快速上马, 加大了农村环境负荷。前几年, 沈阳市农村地区的水、气、声、渣环境治理情况 大部分处于 初始状态 , 污水和垃圾处理刚刚起步,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明显。据调查统计, 目前乡镇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如化学悬浮物、重金属等的排放浓度约是城市工业平均浓度的2~3倍;燃烧废气的硝烟除尘率不到城市的20%, 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率仅为城市的40%。
注:数据来源于《沈阳农村与农业生态建设规划》。
1.3 农村生物能源大气污染
农村地区 的生物能 源主要是 秸秆、薪材和煤。沈阳市所在的北方地区 , 农村用煤时间 长、面积大、排 放方式简单。2005年沈阳市近郊1 500 km2范围内每 年秸秆产 生量在20万t左右, 其中约50%直接柴灶烧掉, 仅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就达1 3万~1 5万t , 污染总量较大。近年来沈阳农村地区积极发 展燃气及天然 气生物能 源 , 以及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源, 秸秆燃烧情况有所好转, 但因固有的生产模式及燃烧习惯影响, 推广面积有限。
1.4 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
近些年沈阳广大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村镇规模不断扩大, 村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也在不断增加。相当多的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处理, 随意排放,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据统计, 我国每年产生的约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每年产生的超过2 500万t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沈阳地区因近期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和 生活污水得到 有效处理 , 但仍有部分村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未进行有效处理即排放入农田, 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1.5 农用塑料残留污染
近十几年来沈阳市各种农业塑料薄膜的生产 和应用发展 迅速 , 在农、林、牧、渔4种不同农业 生产方式中, 种植业使用的农业塑料薄膜的数量远超过其他3种农业生产方式使用量的总和[8], 其中农业地膜的覆盖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 表2) 。许多薄膜使用一年或者更 短的时间 就失去农 业利用价值, 每年仅有不足30%的废旧塑料膜被回收利用, 多数仍残留在农田或农田附近, 造成化学污染。
2 沈阳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
2.1 农村环境污染来源分散, 不适用末端治理
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等农业生产性污染和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等构成农村环境多渠道分散性污染。由于农村的各类污染排放主体分散、隐蔽 , 排污随机 , 使得农村 监测只能对受害地进行监测, 不易对排污源实施监管。如果完全套用城市的监测管理手段, 采用末端治理, 会因为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使得其成本过高而不可运行, 限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2.2 农村环境监管措施缺失
农村的环境监管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 源污染防治 基础上的 , 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 加上农村环保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的发展, 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 导致农村环境监 管力量仍 然较为薄 弱 , 各级环境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还不完善, 绝大多数乡镇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编制; 针对农村和农业主要污染源排放与环境治理设施运行进行监管的执法标准无法有效实施。
2.3 农村环保投入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环保投资水平是消减污染物总量、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先导力量。发达地区先进经验证明,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曾经沈阳地区农村排放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业 面源污染 控制等 , 缺少固定 的治理资金 来源和明 确的投入 政策 , 基础设施 建设落后 于经济和 城镇化发展 水平。
3 农村环境的治理措施
3.1 构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远目标
贯彻落实《沈阳农村与农业生态建设规划》 , 实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建设, 全面开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村镇建设, 使沈阳市4区3县1市的农村及农业污染状况得以扭转,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 农民生活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城乡差别得到有效控制, 最终创建“经济 - 生态高效、生态 - 社会健康、社会 - 经济公平”的保障机 制, 实现“高效、健 康、活力、文明、谐 美”的具有沈 阳特色的 生态农业与生态村镇建设目标。先期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 实现村镇环境优美整洁, 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食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2 完善并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3.2.1建立组织机构, 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的工作要求, 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 设的重要 内容 , 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逐级分解任务, 落实具体措施,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3.2.2 建 立 工 作 机 制 , 完 善 管 理 措施 首先建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体系, 加强基层环保机构管理能力建设, 提高环保执 法人员素质 和执法能 力 , 使农村环境管理步入法制轨道; 其次加紧制定配套政策, 特别是各种经济激励政策和“以奖代补”政策。
3.3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3.3.1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在农村 开展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 , 方案绘制各级保护区坐标红线图, 集中整治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水质污染和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取 水口周边 排污单位 , 严格控制饮 用水水源 保护区内 开发建设活 动。
3.3.2开展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在居住比较分散、排水量低、不具备集中条件的地区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 或采用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处理技术等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在人口比较集中、可集中汇水的地区推 行接入市 政污水管 网纳入城镇 污水处理 系统统一 处理农村生 活污水。
3.3.3 开展农村工业污染专项执法 针对农村地区污染源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等特点, 组织开展农村工业污染专项执法检 查, 重点检查“ 十五小”企业 和“新五小”企 业关停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3.3.4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严格 落实 新 建 、扩建 、改 建 的规 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 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整治工作, 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3.3.5加强“以奖促治”及连片整治工作在大范 围内开展农村 连片整治 示范项目, 主要建设村屯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设施、小规模畜禽养殖治理和饮用 水源保护等, 确保“以奖 促治”及连片整治工程的开工、建设、完成及稳定运行。
3.3.6 开展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监测 建立和完善 农村地区 环境质量 监测制度, 主要围绕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 开展涉农区、县 ( 市) 典型村庄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掌握了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规律, 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监测依据。
3.3.7 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通过直接还田、粉 碎还田、过腹 还田、秸秆气 化、建材加工、食 用菌生产 、编织等综合利用方式,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结合农业部“秸秆还田及利用技术”丰收计划项目的落实, 利用农业机械化收割逐年增加的优势, 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留高茬还田及传统的覆盖还田,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 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栽培食用菌、保护性耕作及能源转 化利用等 综合利用 技术 , 引导农民 综合利用 秸秆。2008年至201 5年沈阳市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将增加44 800台, 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村建筑面积将达到672万m2, 同时还将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的使用。
3.4 积极探索, 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3.4.1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实行城市反哺农村、财政重点倾斜农村政策, 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等重点项目纳入市、县级财政预算, 重点支持农 村环境基 础设施建 设、村镇绿化、农村改水改厕、村屯亮化和道路整修等, 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建立起了稳定的资金渠道, 保证相关配套资金落实。
3.4.2 建立社会多元化投入渠道 出台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投入方式支持农村, 主要应用在村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与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等多方面, 鼓励企业的积极参与, 而企业则在评优、绿色信贷、绿色通道审批等方面获得优先支持。
4 结语
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 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加快农村环保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 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监管制度, 在乡镇和重点村设置环保协管员, 形成市、区县、乡镇、村4级环境监管体系; 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 抓基层、打基 础 , 进一步扩 大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目 标责任制 考核范围 , 使农村环 境保护各 项工作落到 实处。
参考文献
[1]孙平, 李宗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J].中学地理数学参考, 2006 (5) :58-59.
[2]徐婷, 王鹏.浅析辽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9) :44-45, 59.
[3]林真, 李卫华, 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1) :32-35.
[4]尚宇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博弈分析[J].理论探索, 2005 (6) :93-95.
[5]苏杨, 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 (2) :12-18.
[6]姬艳梅, 王小文, 梁宝翠, 等.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与生态毒性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 2011, 1 (2) :41-43.
[7]吕艳侠, 陈发扬, 王立.铜陵市老洲乡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J].园艺与种苗, 2012 (8) :54-56.
【环境公共治理中的问题】推荐阅读:
公共环境管理05-23
公共环境政策评估07-28
公共环境整治保护10-30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论文09-24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论文09-10
景观环境的公共性研究11-02
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制度08-21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08-25
网络中的公共伦理问题10-16
河道治理中的环境保护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