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2024-10-07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共7篇)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1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反思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反思正文: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反思Unit 2 what’s the matter? 乐东联合中学 林琳本次周末培训的内容为英语听说课教学,教学内容是Unit2 What’s the matter?(2a-2c),这一课我刚上完,但听了海师陈老师的课以后,我发现我在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地方,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的两点体会:一、在听力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的备学生,备听力内容,在备课的同时,可通过对课本上“听”的活动进行改编,减少学生听的难度。陈老师对这一环节考虑的非常周到,她在上2a的听力材料时,并不急于让学生立刻去听,而是在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What’s the matter ? I have a cold /sore throat…后,才让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Tick the illness that is mentioned。这样对课本上的听的活动进行了合理的改编,由易到难,难度成阶梯状递进,降低了学生听时的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比之下,我上这一课的时候,就没有考虑的那么细,我只是让学生把2a左边和右边的听力材料读了之后,就让学生根据听力内容Match the problems with the advice,抓起课本内容就听,没有考虑在听前给学生布置听的任务,所以我在上这一堂课时,学生在课堂上显得不活跃,听的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由于注意力分散听不出来。于是我便责备学生没有用心去听。现在才发现主要问题是出在我的教学方法上。在听前没有给学生布置听的任务,这样处理教材的结果造成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去听,听的目的不明确,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很被动,听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如果长期以往,学生就会觉得听力越来越难,对英语学习也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陈老师处理教材中听力的方法很值得我借鉴,听了这堂课之后,我在备课时会仔细的去考虑、注意这一环节,把它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二、听之前的课堂管理相当关键陈老师整一堂的听说课,听前的课堂管理相当出色,听之前,她给学生介绍了听的现场,Where are they ? They’re in the hospital.又能根据听的现场让学生预测所听材料的内容,学生预测完以后,又告诉学生这四副图的顺序是打乱的,并给学生布置了第一个任务:听录音给四幅图排序,第二个任务让学生带着刚才的预测去听材料,看看和预测的是否一样中国大学网()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非语言行为,大学英语听说课,多模态化,课堂设计

为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改变国内英语教学“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交际能力。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推陈出新, 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也是层出不穷。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模式无一不在督促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时代发展。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对于大学英语听说课, 有效的课堂设计旨在为学习者提供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习得条件。

1 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多模态话语指的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张德禄, 200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随着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 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 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语言交际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声音符号和书写符号, 所以就产生了两种话语方式:口语和书面语。由于二者的传播方式, 就在语言的交际意图、语义的选择、词法词汇形式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仅关心语言内部的运作机制, 同时还研究语言外的环境和动因。它把话语的意义和功能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而意义的实现是以多模态的形式进行的。

2 传统大学英语听说课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 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的识别。利用听觉, 然后实现语言文本的再现, 主要运用的是听觉和联想系统。这种方法忽视了语境和意图对于理解的作用, 从而不能够完整地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另外, 传统的听力教材中听力材料缺乏真实性, 训练题的题型比较生硬呆板。尽管现在有新型的网络教学平台, 但内容换汤不换药, 听力材料和训练还是以大学英语四级的内容形式为主。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 只是单模态的学习。

传统口语教学重视语音、语调, 也进行大量的句型操练, 然而, 没有创建一个与之相关的语言交际环境。也就是说, 学生在学完这些语言后, 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一些新的视听说教材中, 口语部分的训练主要是根据指定的句型和短语进行讨论。这样的练习形式非常单调, 并不能培养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熟练表达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播途径也日趋多模态化。传统的英语听力、口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胡壮麟 (2007) 指出:“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化的新世纪, 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要引起重视。”

3 设计多模态化的大学英语听说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条件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是在很多课堂中, 教学理念并没有改观, 所谓的多媒体只是多了一块彩色的黑板, 教学仍依靠一本书, 语言知识为主线。要实现多模态化的大学英语听说课, 我们可以尝试做以下课堂设计。

3.1 把听力训练改为视听训练

Samovar (1981) 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 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 其他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交际包括身体的姿态、动作、声调等, 也就是说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结合。人类在交际时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于非言语行为。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非语言符号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掌握某种语言, 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 还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而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化的差异性, 往往是通过人体特征、动作、眼镜、副语言、沉默、身体接触、空间、时间及色彩等非语言符号所传达。这些信息的获取, 如果学生仅仅戴上耳机, 使无法有效获取的。如果把单纯“听”的训练模式改为“视听”结合, 不但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学习者通过眼、脑、耳、口等器官协调, 并相互促进, 完成视听、重复、理解、记忆的过程。

多模态化的英语视听训练材料应兼具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刘明、胡加圣, 2011) 而现有的大多数大学英语视听教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选取一些适合的语料片断来指导学生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传媒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国外的影视节目。美剧一直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也深受英语爱好者推崇。教师可以从美剧中选取一些新鲜的视听材料来激发和训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听力理解和会话能力。下面选取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 (生活大爆炸) 的一个片断进行分析。

背景:Leonard凌晨两点醒来, 发现Sheldon在邻居Penny家中。原来是因为Sheldon白天到Penny家里时发现她家非常零乱, 有洁癖的他无法忍受, 半夜睡不着非要去给她整理房间。

Leonard:Sheldon!

Sheldon:Shh, Shh, Shh.Penny’s sleeping.

Leonard:Are you insane?You can’t just break into a woman’s apartm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nd clean.

Sheldon:I had no choice.I couldn’t sleep knowing that just outside my bedroom was our living room, and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the hallway was…this. (摘自《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第二集)

在剧中, Leonard在叫Sheldon时, 姿态、眼神、语气表达了对Sheldon所作所为的不解和愤怒。但Sheldon并不理解, 甚至让他小点声。在接下来的对话中, Leonard用了insane这个词, 尽管这对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个生词, 但它表达的意思在这个场景下是可推测的:他在指责Sheldon这种疯狂的举动。Sheldon也解释了他这么做的原因:他无法忍受在自己房间外面隔着起居室, 挨着楼道的地方是Penny这一团糟的屋子。adjacent to意为“邻近;毗邻”, 学生在视听过程中, 结合对场景的理解、记忆, 对这个单词这句话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Sheldon在形容Penny家脏乱时, 停顿了几秒, 仅用this代替, 可见他对这个环境的嫌弃, 令他非常无语。这个this所包含的内容, 是需要学习者经过视听才可能真正理解的。

对原版英文影视的欣赏和学习, 在视觉与视频流的互动、听觉与音频流的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的互动中, 进一步加强了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接收。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潜力。

3.2 创造口语交际语境

李战子 (2003) 认为:“现代人们的交流不再是单一模态的交流, 多模态交流已经成为主流。”口头语言的交际和现场语境更加密切, 所以语境的作用更加直接。在口语语言教学中就要特别关注语境的作用, 使学生学会根据语境说话和理解讲话者的意义。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 口语训练部分一定要与视听训练相结合。在锻炼学生口语的同时, 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多模态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运用好音频、视频、教室布置、PPT、图片等。课堂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口语训练的目标就是鼓励学生告别“哑巴英语”, 敢于用英语去表达。下面以“食物”主题为例来分析口语训练内容设计。在课堂内容引入环节, 教师可以借助真实的食物为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食物及饮食习惯, 可借助图片、视频及ppt来展示课程内容。与食物有关的视听材料很多, 教师注意选取与之后的课堂互动环节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语境的实际情况, 使获得的语境知识更加具体。相关的视听材料、实物给口语训练提供了背景信息, 让学生与影视资料中的交际者在影视中提供的语境中进行交际。从而建立起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 即多模态互动的方式进行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视听过程中, 学习口语表达的方式。在互动环节中,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因为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 参与者既是表达者也是倾听者, 如果自己只是说或者只是听, 就谈不上交流。而这样的交际活动, 只有在小环境中才能有效进行。在该环节中, 为帮助学生表达充分完整, 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将讨论内容具体化。如互动活动内容为:请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种食物。需要介绍这种食物是什么, 是什么地方的食物, 有什么特色, 你为什么喜欢它, 你是否会烹制等等。这种交际活动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因此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在小组讨论环境中, 学生应该是彼此非常熟悉的, 因此能创造更轻松的学习环境。口头语言的交际和现场语境关系密切, 语境的作用更加直接。在口语教学中就要特别关注语境的作用, 使学生学会根据语境说话和理解讲话者的意义。

4 结束语

如果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英语交际, 那么就应该学用一致。英语教学应该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大学英语听说课作为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 应该努力创造多模态化的接近自然的交际环境, 将语言媒体与非语言媒体相结合, 促进学习任务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Samovar 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lmont, CA:Wadsworth, 1981.

[2]Rivers W.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7.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1-8.

[4]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 :1-10.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6]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7 (2) :3-12.

[7]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外语教学当中应用[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6 (2) :55-65.

[8]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 (6) :24-30.

[9]李华兵.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3) :21-25.

[10]云贵彬.非语言交际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听说课 教学效果 措施

前言:在教学改革中,教育部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英语的听说能力。我们知道,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的影响很大,在英语的听说方面难度较大,纠正相对将为困难。因此,英语的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在我国英语教学当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对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相对于英语当中的读写教学,其听说课的建设严重不足,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当前阻碍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学生方面

我国的英语教育,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就比较重视。但是在初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枯燥,说到底,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优秀考试成绩的应付性教学和学习,学生在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上很难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明显不足。另外,在英语考试方面,根据英语试卷题型分数占比可知,听力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而初中与高中的口语考试基本没有,高中的英语口语二级考试也只是表面上存在,没有得到落实。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英语底子差,听说能力弱,很多学生进入大学还是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开不了口,说不了正常的英语。甚至在学生的大学阶段,英语被重视的时候也只停留在四六级考级方面,英语听说课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能力培养进程当中。这种情况长期存在,致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十分不靠谱。

(二)教师方面

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教学效果不足问题与教师本身也有很大联系。许多英语任职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仍然停留在专注讲授方面,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在英语课程当中,英语的听说课知识穿插在课堂当中的一小节,主要以教师进行听力材料播放为主。基本上整个英语教学课程都在进行英语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讲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到听说训练的机会很少,其听说能力难以真正提升。另外一方面,一些学习的英语教师本身能力有限,不能进行优秀的英语听说教学和指导。

二、提高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听说课和读写课相结合

在英语课程当中,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读写课和听说课都十分重要,但是在实践方面,听说课更为有效。英语教学中对这二者的课程都需要引起重视,不能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听说课教学。另外,要想发挥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听说课和读写课进行有机的结合,两者协同教学,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我们知道,读写课是对英语内容基础的积累和拓展,不断积累词汇量,加强英语知识基础建设。而听说课则是在英语基础上进行的能力训练,是与英语实际应用进行的接轨训练,实践性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两者协同和,共同重视,相辅相成。读写课是基础,听说课是强化,二者不能孤立存在,只有两种一同发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也是提高听说课教学效果的要求。

(二)听与说结合

所谓英语听说课,就是要求听与说的有机结合。反观现如今的英语听说课教学,绝大多数课堂只注重英语的听,而忽略了英语的说。细分来看,能够听懂英语和能够说出英语是两个不同的能力范围。因此,在英语听说课当中,两者要分开来看,共同重视,并将两者进行结合训练,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一段材料用语音播放出来,要求学生听懂其中的主要意思,等播放完毕之后,再要求学生将答案用英语说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将听与说两者都体现出来,两者连接在一起,提升听说教学效果。

(三)转变教师角色

在以往的应用教学当中,教师承担着理论主讲的角色,不断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课堂配角。这种教学地位模式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英语听说课当中,教师可以设立情境,进行方向引导,然后由学生进行听与说的自主谈论和学习,增加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要想将英语的听写课教学效果提升至最大化,少不了借助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英语听说课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探索,笔者总结了在英语听说课当中能够进行有效应用的教学方法,如全语言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生态教学法等等。在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定,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综上所述,英语听说课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展开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英语的听说课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旭,杨冬青.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121-122.

[2]张瑶娟,周芬芬.关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3,05:150-151.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4

巩王初中 黄海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孙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其次感谢在座的所有领导老师百忙之中从如东的四面八方赶到我们兵房镇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进行批评指点;最后感谢兵房镇中的全体员工为此次活动而做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刚才两位老前辈已对上午所开设的7节课作出了精彩的点评。我想,在今年首次实行“人机对话”中考改革的背景下,“听说训练”无论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还是从其交流的工具特点出发,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英语教学的目的也应该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听说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素质。但是在目前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了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根据我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体会,我认为目前听说教学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学生在“听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1.背景知识的欠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英语教学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学习,学习英语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由于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交际,也就自然涉及不同文化的交际。从语言训练技能来看,把文化意识和听说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具备一些英美国家的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目前,我县绝大多数初中生存环境和硬性设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闭塞,学生对外国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2.学生的心理障碍。

农村中学的语言环境和氛围相对于县城学校来说还比较滞后,课外有声的英文输入几乎为零,学生只能靠听听磁带,读读课文,背背单词等一些原始的手段来学习英语,因而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掌握纯正的英文发音,从而导致他们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训练的过程中产生紧张,害羞,焦虑和怕犯错误的心理,因此有许多学生“不知所云,有口难开”,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保持沉默。3.母语对听说训练产生负迁移的影响。

许多学生在听说技能的训练中,受母语的影响,习惯的中文语序,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影响信息的输入,说出来的都是“中国式”英语。

4.学习基础等原因制约了“听说训练”质量的有效提高。现行的《牛津初中英语》通过使用证明是一套很好的教材,但其词汇量和语法的难度也增大了不少。许多学生由于初一年级没有打好英语基础,词汇量明显不足,语法掌握的准确性不够,尤其是在语音语调,动词形式,句子表达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这就直接影响到听说水平的有效提高。5.不恰当的听说习惯。

随着中考机制的日益变革和完善,许多学生也开始逐步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但也有许多学生向我反映:他们许多时间听各种材料,然后模仿着去复述,为什么还一直停留在似懂非懂的水平上?如果我们用心分析学生听的过程,不难发现问题出在听力习惯上,他们跟不上说话人的语速,他们不会从语流中去理解意思,而把注意力过多地停留在个别音,单词或表达法上,试图听懂讲话人所讲的每一个词。当他们听到一个不熟悉的词,或者听到词的连读,弱化和简缩说法时,不是继续往下听,而是反复思考刚刚听到这个词的词义,这样就听不到后面内容了。

二. 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去中考机制的改革,一度削弱了“听说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

目前,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有较多教师比较重视笔试,对“听说训练”不够重视。尤其是06-08年南通市中考取消了听力试题后,笔试训练之风可谓预演愈烈,很少再能看到教师提着录音机进课堂了,曾经时髦的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被彻底打入了“冷宫”。08年10月,当有消息传来09年中考不仅要恢复听力考试,而且是人机对话时,教师们立即调整教学思路,临时抱佛脚,抓紧一切时间强化“听说训练”。“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这的确是每个教师的职业心理,但就英语学科而言,“听说读写”的训练永远是一个扯不开,捏不断的链条,决不可以顾此失彼。这不由让我想起06年3月在大豫初中举行初三中考复习研讨时,孙老师在会上大声疾呼:中考听力虽然不考了,但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不能放松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部分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不能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有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心存忌患,担心全英文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到授课的质量,有些教师想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但是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大量实践证明: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有利于学生的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去年暑期集体备课时,孙老师下发的《课堂教学用语》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在这一点上,实验中学每个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值得我们同行去学习。

3.回避听说教学最根本的原因是备课手段的陈旧。

许多教师在选择公开课教学内容时,大多是有意或无意地回避“Integrated Skills” 或“Speak Up”,原因很简单:内容枯燥,手段单一,气氛压抑,教学效果不明显。我个人认为,听说训练课同其它课型一样,也有其独特的质量增长方式和空间。所不同的是,它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循序渐进,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听说,兴奋地参与,成功地收获。

各位老师,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有模可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的,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课堂教学语言,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学生听多了,不仅听得懂了,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机械听说扩展到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的第一步。

2.新课教学坚持听说领先法。把听说训练同新课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讲新课时,教师不仅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而且力图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准确规范,富有表现力。学生提问或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新课讲完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大意进行复述或表演出课文内容。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课文教学还可坚持听写训 练,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或课文缩写。这也是强化听力训练。

3.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创设英语听说的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考虑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利用录音、校园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训练,扩展他们的语言环境。平时可要求学生之间试着用英语交流,以锻炼说的能力。考试形式也应多样化,有笔试,口试,听力测验等内容。这样,多方位地开展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4.建立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听说训练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关系。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能够消除学生的负评价的恐惧心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5.我校对中考英语复习的尝试与探索。1.关于中考复习策略。以往我校都是采用的三轮复习法,结果是学生手忙脚乱,一会儿要背单词,一会儿要记语法,一会儿要学写作,效果并不理想。今年复习一开始,我们备课组商议尝试采用“词汇—语法——话题——阅读——综合”的“五版块”复习法,每块时间为两周。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听说与阅读能力的训练。备课组分工协作,强化检查,有疑必解,有错必纠,是重点必训练。情况表明,学生对教师的复习思路很了解,兴致比较高,基本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2.关于《口语测试纲要》的使用。在使用的一开始,我们备课组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梳理了短文中的生词和某些句子的朗读要领,然后利用早读和晚读让学生强化朗读和记忆。各个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检查小组,由小组长定期检查组员朗读背诵情况并做好记载。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抽签”形式对两到三名学生进行测试和点评。另外,结合中考的板块复习,我们在听写单词短语时,结合复习的话题,在《口语测试纲要》上选取一篇同话题的话题简述让学生默写。通过教师的批改反馈,学生注意到了背诵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可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3.关于复习资料的使用。对于听力训练,学生手上有《同步听力测试》《中考英语听力模拟试题》两本资料,共42套试卷。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天布置一套,利用午修和晚自修集体完成,立即批改讲评,对于集中错误的题目,再次播放录音,找出出错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归纳,当然听力训练重在技能的传授,根据听力材料的类型,我们与学生共同总结了一些解题技巧与规律,学生反映很实用。在我们教师手上还有一张《自动化考试模拟系统》的光盘,我让电脑教师安装在机房电脑上,每周学生去一次机房“实战演练”一下。由于软件设置原因,听力答案系统可以自动给分批阅,但口语不能批阅,这可能是每位初三教师面临的困难。我们是将学生的口语录音统一打包放置一文件夹,然后专门用一节课对每位学生的口语逐一播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打分点评,这样做,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提高改进的环节,还能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5

福清龙田初级中学何文云

一、背景分析: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对阅读、听力、口语有促进的作用。近年来,书面表达题在中考试卷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能力的要求正逐渐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已成为极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英语新课标也既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目的: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现行教材越来越重视“听、”“说”的训练,对“写”的内容安排相对较少,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疲于赶进度,无暇顾及写作这一费时又费力的教学活动,或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孤立、繁琐和机械的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 英语 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以至于害怕写作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要经常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我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一

些有益的尝试。,三、教学步骤

1.熟悉要求: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有关话题:你平时是如何学好英语的,让他们各抒己见。

3、独立写作: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能抄袭他人成果。

4、同学评价 :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其他三位组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好词、好句、好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课后用15分钟左右负责抄正,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交上一份书写工整的、高质量的作文。

5、教师评价: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好词、好句、好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第二天用课前10分钟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把成绩高的小组作文张贴在班级的表扬栏上,并要求所有同学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

四:笔者以仁爱七年级英语Unit5 Topic1 My Day为写作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频度副词和一些交通方式的表达法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和熟悉有关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2、写作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Step 1.题目给出:

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与本话题作文有关的几个动词短语如: get up,go to school, have lunch, play soccer, do(one’s)

homework等示范动作并发出指令“I do, you say.”,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抢答。(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投入到语言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写作前头脑风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看图快速说出各种交通方式: by bike/bus/subway…,on foot等介词短语。(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为写作词汇的积累做好铺垫。)

Step 2.独立写作:

让学生根据上述内容提示,以“My Day”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行文连贯,条理清楚;书写规范,可适当发挥;词数80~100

写作前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审题,列出写作提纲,抓住关键词汇,合理运用连词,理清文章线索,安排文章结构,力求

详略得当。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进行实际创作。(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要领:审—列—抓—连)

Step3.评价:

教师先对作文的要求、要点进行改前指导,再让学生互批。亦可以学生评价后老师再评。然后随机抽取一篇习作当堂展示,由学生们集体发现并改正错误;当学生实在不知道怎么改时,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讲评后,立即让学生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查缺补漏,博采众长,以使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批,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起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作用;其次通过评判他人习作,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Step 4.Homework:

以“Jane′sDay”为题改写原文。友情提示:注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变化。(设计意图: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变化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疏漏点,无论是在平时的作业,还是在考试中,屡见不鲜。)

五.教学反思: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输出的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应严格做好以上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对写作步骤了如指

掌,进而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次的写作,长期训练以达到写作目的。以下是本人的写作教学反思心得:

1.根据初一学生积极上进,乐于表现的心理特征,在复习环节里引入比赛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尤其在造句比赛的活动中,男女比赛的氛围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紧扣教材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了写作训练,教他们避免用长句、难句,应尽量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句子,避免写长句,以写正确、通顺为最基本要求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6

1.1 师生对听说教学不重视

目前,受高考、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考研等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考试中以笔试为主,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考试也只侧重对考生语言知识的考核,对听说能力的考核不突出。这必然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在课时安排上,公共英语的课时量在不断缩减,由以前每周4课时改为每周2课时,课时时间有限,学生几乎没有听说课的时间。听说能力的培养只局限于课堂活动的部分时间,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哑巴英语”的现象。

1.2 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等级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高职高专英语听说教学仍然以教材为中心。这种方法是落后的,在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形式下,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积极性,事实上,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上练习语言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强。

1.3 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不合理

对于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的内容及形式,在对公共英语听说测评这方面很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期中或期末命题内容、组织考试的形式及评价很随意,只注重终结性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有的院校根本就不把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核列入考试范围。这就导致听说教学忽视对学生平时听说技能的培养和鼓励,只追求结果的“哑巴英语”。

2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

2.1 更新培养人才的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首先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全面培养人才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听说技能的训练,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培养技术人才,后者主要是为了培养普通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面向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制定一个新的英语听说教学大纲。具体来说,什么是英语听说教学应该达到的水平,如何安排课程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教学计划的发展才是是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才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

2.2 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听说课感兴趣,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先听录音、后对答案、然后再听录音、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景教学。上课一开始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通过播放一首旋律优美的美国乡村歌曲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例如,对于旅游英语的听说课,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编排一个游客迷路的英语情景剧,既紧扣主题,又将英语听说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联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2.3 改革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评价体制

传统的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评价体制十分僵化,许多院校的期中或期末测试,就是一张卷子和一盘听力录音磁带,考试形式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现不了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这样的终结性评价也无法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评价方式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各占百分之五十比较合适。终结性评价指期末考试,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应该成为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平时的听说情况,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建立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课上表现、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考察,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听说情况,再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知道了结果,又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较完美的统一。

3 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听说教学,除了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不能以学生为主体等问题,所以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当在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同时对学生进行勇气教育,鼓励学生英语听说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练习英语听说的技能。总之,通过这些配套的教学改革策略的实施,学生英语听说技能水平的明显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银芳.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谈谈听说课的教学设计 篇7

一.精心设计听说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和评价作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听说课的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的提高目标;语言知识的感知、学习、运用目标;主题口语能力的提高目标,同时还要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二.合理设计听说课的时间分配

一节课的时间极其宝贵、有限。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都是值得我们教师重视的。教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时间的把握能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要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估算,设计。避免以前听说课中时间分配方面普遍存在的前松后紧的问题。

三.活动设计应注意问题

(一) 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 . 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可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2 .听前活动的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

3. 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二)听中活动设计:

1. 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的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2. 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降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3. 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

1 )泛听、精听相结合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泛听就是听懂语料的主旨即可。泛听的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逐步提高迅速获取所听信息的能力。

精听是要听懂更多的细节。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通过听掌握部分常用词和常用句型。对于短的段落,可要求学生能听懂每个句子,并能重复其中的重点句。对于长的听力材料采取精听其中一部分,要做到量小质高,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道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2 ) 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随时检查他们听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精神集中度, 如教师布置完某一任务时,反问学生: What did I ask you to do ? 等等。在学生之间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要强调倾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4. 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听说课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上。不能机械地完成教材中设置的听力活动,应对听力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宜自己的学生,是否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

3)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

4)根据不同听力层次的学生需要设计不同的听力问题

根据听力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是常用的听力理解活动。作为第一遍听力,学生是初次接触听力材料,得到的应该是主旨大意, 因此问题设计最好是泛泛的,有一定的概括性的,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可以回答出一些内容。 如果第一遍听力问题设计进入细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细节问题上,而不关注听力语料的主旨大意,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2 )设计有效性听力活动

听力活动的有效性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教师要边设计,边思考所设计的活动是否能最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三)听后活动设计

1. 听后活动的目的

1 )评价和反思听力技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培养就相关主题内容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听后就需要进一步感知和操练所学语言知识并在一定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形成新的输出能力;学生进一步感知、模仿纯正英语的语音、语调,也就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听后活动形式

听后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做到形式多样,力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 )听读训练

听后跟读,模仿,朗读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感,模仿录音者的语音语调,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悟力和用正确语音语调进行口语输出的能力。

2 )新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感知和操练

听录音,要求学生将带有重点语言结构的句子记录下来,总结这种语言结构的规律,口、笔头操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新语言结构的用法。

3 )巩固和扩展主题内容的表达能力

这方面的活动包括听后复述;概述所听内容;将对话形式的听力课文对话变成小短文;学生做角色表演;听后就主题内容开展小组讨论等。

4 )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活动,以发现学生听力方面的进步和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今后的听力中应注重哪些方面;为教师的听力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方向和依据。

四. 听说课作业设计

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 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语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 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光盘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声音 , 而且还可以提供帮助学生理解说话人所在的场景 , 说话人的動作表情。由于青少年喜欢听、唱歌曲 , 因此 , 英语歌曲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一种很好的听力材料来源。

很具灵活性的作业,教师很难检查和监督学生完成的情况。有的教师采用家长签字协助监督的方法:要求学生每日 10分钟听、读(或把自己读的录音),内容是课文,或是课外内容,这些听说作业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联盟合作协议书下一篇:新闻写作错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