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2024-08-0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共9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1

00多万元。

2、分类指导,着眼长远,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

我镇是一个既有山区村,又有垌面村的镇,经济差异比较明显。为此我镇坚持分类指导,相互促进的原则,把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大体划分为三类,即经济大村、专业村和相对后进村,提出了“经济大村抓发展、专业村抓提高、后进村抓转变”的思路,使各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我镇抓住国家林业政策调整的大好机会,建议思英社区在宜林荒山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为w市最大的人造板厂——三威板材厂建造原料基地。该社区干部立即行动起来,采用股份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模式,即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占利润的10%~15%,投资者占利润的85%~90%。这一分配体制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农户纷纷与社区签订了互惠互利的合同,从而掀起了大种马占相思的热潮。3年来,该社区共投入了15万元资金,种植马占相思450亩。目前这些马占相思长势喜人,最高的树已有5米高,平均周长达12厘米。据估算,马占相思5年成材,平均每亩可产材6立方米,按照每立方250元计算,450亩就是60多万元。速生丰产林成为思英社区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而寮田村则紧紧依靠w市外贸鸡场这个龙头企业,利用山地多的优势,用山地入股,联合大型养殖户一同发展“三黄鸡”养殖。目前该村“三黄鸡”存栏量已达20多万羽,一跃成为w市养殖“三黄鸡”最多的村之一,寮田村集体也因此每年增收2万元。

3、依托城区,服务城市,打好招商引资这张牌,建立新的发展格局

对于城区的几个村(社区),我镇确立了“优势在区位,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农村,出路在招商,关键抓项目”的发展新思路。如六凡村把100多亩的荒山沟出租给w市环卫站作为垃圾填埋场,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思英社区利用工业园座落在社区的契机,全力配合做好征地、拆迁、经济补偿、三通一平等工作,建好工业园,并成功引进了投资达5000多万元、年产值1.2亿元、可安排就业500人、年上交利税700多万元的鹰达不锈钢厂。该厂不但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就业,还带活了周边的餐饮、商贸、房屋出租业的发展,壮大了该社区经济总量。自2002年以来,该社区共引来了塑料厂、毛织加工厂等二十几家乡镇企业。其中仅毛织加工厂就有9家,仅此一项就可解决600多人的就业。目前全社区的1500多个劳动力,有的入厂务工,有的入市经商,基本上是“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收入”,村集体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了。而条件相对落后的垌尾村,村干部针对其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努力,引来了外地客商欧老板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装机容量达120千瓦的水电站。目前,垌尾水电站已开始运行,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万多元。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社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我镇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1、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

一是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山心、大锦等山区村拥有大片的山场,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经济收益。为盘活这部分资源,我们引导村集体把山场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租金收入。如山心村把1450亩的山场租赁给黎老板经营,每年村集体可增收2万元。二是入股经营。大锦村对于在山上营造的速生丰产林、药材,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去年该村就获利1万多元。

2、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

我镇明确要求各村(社区)一定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社区)均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镇还组织了纪检、经管等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四、有钱办事,取信于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为群众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年至今全镇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上马修建了思孟至山心、寮田至大锦、木郎至黄沙等3条宽7米,全长达31公里的四级公路,解决了黄沙等五个山区村近2万人行路难的问题。路修通了,我们还通过村委出一点,政府出一点的办法,率先在全市17个乡镇落实村级道路养护工作责任制,把路段由12名养护工实行分路段管理,确保乡村道路全年畅通。我们还筹措资金385万元,在上奇社区兴建占地60多亩的上奇小康示范村,目前已有70多户农户进村建房。思孟村的岑华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也投入了10多万元资金,水泥硬化村道3公里,改水改厕80户,建沼气池68个,为全镇铺开小康文明村建设树立了样板。六田村把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拿出一部分,并向上级争取一点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占地260平方米的“五保新村”,将村里的9位五保老人安排到新村居住,让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另外,每年各党支部党委还慰问特困党员、五保老人、军烈属等。这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2

一、资源开发型

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 (如窑厂、矿山、公墓、旅游、水资源等) , 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 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这类村大多地处边缘的山区或半山区, 虽然区位优势不明显, 但当地的资源优势相当突出。如鄞江镇东升村充分挖掘当地砖窑厂资源, 通过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规范公开发包形式, 把砖窑厂年承包收入由原来的64万元提高到目前的180万元;同时又利用当地低山缓坡的有利条件, 在原来基础上扩建公墓地, 年承包收入为210万元。仅此两项该村级收入就可达500万元, 成为鄞江镇村级经济实力的“大哥大”。又如章水镇李家坑村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拥有阳关三叠、激流勇进、冷龙潭、虎跳涧、飞流直下等9个景观的李家坑漂流全程2.6公里, 总体落差70余米, 因其惊险、刺激而誉满宁波, 堪称“四明第一漂”。从2007年开始试营业以来, 吸引了大量的旅客, 2008年仅门票收入就达200余万元, 初定村集体2008年可从旅游公司分得8万元。正式营业以后, 村社将以资源入股的方式占有相当的股份。旅游业的兴起, 在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 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更甚, 不仅为村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也为当地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 农民自产的土豆、笋干、水果等土特产再也不用因身陷深山而愁销路。

二、工业园区型

近几年来, 随着宁波市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 工业投资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许多村社就顺应形势, 抓住机遇, 想方设法盘活、建造厂房, 发展“房东经济”。特别是一些近效村社在发展工业经济, 增加工业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走出了一条通过“筑巢引凤”, 积极招商引资, 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保值增值, 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路子。其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是:

(一) 合理整合资源, 拓展投资发展空间

通过积极整合闲置的存量资产, 有效利用村级留用地和通过合法征地的方法来解决工业投资用地, 提升土地资源价值, 将建造标准厂房与招商引资相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如古林镇陈横楼村地处宁波近郊, 2004年以每亩10万元的价格向国家买入工业用地52亩, 共建造标准厂房37000平方米, 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小城, 每年可收租赁费400万元。又如首南街道前周村利用村级发展留用地建造标准厂房3000多平方米, 同时对原来的一些老厂房进行翻修和改造, 新旧厂房每年共可收租金80万元。

(二) 有效运作集体资金, 增加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对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来说, 大量的货币资金闲置在银行, 收益率低下, 对外投资又有很大的风险, 通过投资工业, 建造厂房, 除了确保村级货币资金的保值增值外, 还可通过可持续发展, 实现村级经济的“滚动式”增长。

(三)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改善投资软环境

许多村社不仅按“八通一平”的高标准建造标准厂房和园区硬环境, 同时也不断强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 从人员配备、服务水平、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增强综合服务职能, 为企业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生产经营软环境。如邱隘镇东华村为改善工业小区生产、生活环境, 村社专门辟出资金建造了好几座公共厕所和浴室, 还专门建造了农贸市场, 引进超市, 为企业职工生活尽可能提供方便。

三、物业经营型

土地是村级经济最重要的资源, 严格土地管理, 合理调整、利用集体土地资产, 使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 对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村社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 雄厚的经济实力, 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 做好土地综合开发文章, 不断推进商贸经济的发展。如下应街道袁家、团桥、王家、蔡家4个相邻村利用村级留用地, 搞合作开发、合作经营。在40亩共有的土地上投资3500万元, 建造了一座综合物业城, 包括11000平方米的厂房、40间店面、一幢商务楼和一个综合市场。其中厂房出租收入预计100万元;店面年出租收入预计170万元;商务楼出租收入预计80-100万元;综合市场的第一层为农贸市场, 年统一发包价100万元, 第二层出租给宁波好又多超市, 年可收租金50万元。整个综合城正式营运后, 预计年可收500万元, 5-7年就可回收投资成本。这种强强联合, 市场运作的先进经营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成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又如下应街道殷家坑村, 地处宁波市最大的建材装潢市场附近, 村主要干部瞄准这一“商机”, 利用本村原有工业用地大力发展仓储业, 近几年来共投入2200万元, 建造仓房30000平方米, 成为宁波建材装潢市场主要的后备仓库之一, 年可收租金600万元。2000年, 该村又利用土地入股的方式, 以每平方2000元的低价购得宁波富豪房地产开发的5000平方米的店面房, 年可收租金80万元。优越的位置、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理念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滚滚财富”。也有部分村对村属的闲置非农用地 (如晒场、广场、废弃地基和零散边角地等) 进行重新整理后出租给相关单位做堆场或零时仓库, 此举不仅有利于整洁村容, 而且还盘活了土地资源, 增加了村级收入。

四、政策扶持型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来鄞州区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不仅补充发展了集体经济, 也为农民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2007年全区各村上级补助收入是2.81亿元, 比2003年的1.42亿元增长98%, 年平均增长率是14.6%。政府扶持的主要形式是:一是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如在如横溪镇金山村2007年村级总收入100万元, 其中自营收入仅10万元, 90%以上是来自上级各部门的补助收入。历年的收入除了建造农业基础设施和投入自来水改造工程外, 还投资100万余元建造了一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 把村集体所有的400亩茶场和加工厂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进行发包, 同时跟承包者约定好加工厂必须优先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茶叶, 使得农户家庭经营的600亩茶叶的“销路”也有了着落。此举不仅为村级经济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股份合作型

一些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的村将经济合作社改造为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对土地政策上, 规定村集体土地征用时要按5-10%比例留给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该项政策近年来正逐步落到实处, 给村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福音”。二是深入实施“欠发达村奔小康工程”, 对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 通过结对扶贫、开发项目、政策优惠的方式增强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2008年全区确定欠发达村为82个, 这些村社主要分布在章水、龙观、横溪、横街、塘溪等镇的偏僻山区。由于地理位置不理想, 生产经营条件差, 集体经济底子薄, 村级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从2008年起, 区财政计划每年安排帮扶资金1600万元, 支持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属全部资产的清理、评估、量化与分配, 使得过去模糊不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得到了明晰。将以前“人人拥有”, 但在一定意义上又“人人空有”的集体资产落实成实际股份, 成为农民实实在在可以拿到手的效益。这种方式不仅创新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机制, 提高了资产的管理水平, 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 而且还创新了集体资产的运行机制, 使其更具有活力, 增值更快。目前鄞州区已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村社共有50个, 2007年实现股份分红9155万元, 人均分红收入1852元, 其中分红收入最高的是中河街道大河沿村, 人均达6000余元。股份分红收入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摘要:村级集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坚持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互动的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实现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 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良好发展格局是现阶段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文章在对典型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和总结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增长的途径, 旨在揭示村级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 走多元化、多形式、多途径发展的路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3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幸福村牢牢把握生产发展这个重点,结合村实际,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壮大加工业、提高组织化程度的办法,大力发展水稻产业。引进了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导现有水稻加工企业,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幸福村水稻种植面积700公顷,年产量1400万斤,产值1820万元。全村农业机械保有量近350台(套),水稻从插秧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实行“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运作模式,全村有3个水稻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200多人,辐射周边10多个村,2000余户农民,带动当地稻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5户投资200万元以上的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3万吨左右,年创产值5200万元,能够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人,注册了“君实”、“吉利”、“芳醇”有机大米品牌,产品销往河北、北京、大连、上海、内蒙古等地。水稻产业已成为幸福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幸福村抓住一切机遇,借助外力,发挥内力,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投资150万元建设占地960平方米集办公、卫生室、农家书屋和餐饮洗浴于一体的村委会办公楼;投资95万元建设占地51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内设文化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和台球室;建设1个标准化老年门球场,安装体育器材8套,照明灯8盏,休闲亭一座,花坛4个;实现合作医疗保费村里全投入;投资10万元栽植风景树4500棵;投资100万元硬化巷路4.5公里,人行路1.6公里,硬化排水边沟3.5公里。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泥草房189户。加强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垃圾和柴草垛实行定点管理,每屯设立1处垃圾填埋点,并配备1名专职卫生保洁员。在村务管理中,严格按照“三资”管理要求,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增强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3.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幸福村立足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集中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幸福村实施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一学习日制度,加强政治学习和农村基本政策法规学习,在提高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能力。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方针政策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愁事难事帮一帮、贫困家庭扶一扶、邻里纠纷劝一劝,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多年来,幸福村党支部一直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典型。依托大幸福跨村联建党总支,加强了与总支内各村的产业发展联系,制定了水稻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提高了水稻产业种植、加工水平。依托大文化建设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和小剧团等群众娱乐团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演广场舞、二人转和小快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4.积极与帮扶部门沟通,共建美好家园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篇4

宋文豹

2010年第6期 ——党的建设

近几年来,宜都市委认真落实省委部署,始终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项资源,倾力抓好扶持,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200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无“空白村”,全市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有12个村过50万元、2个村过100万元。

一、强化考核,注重激励引导

一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在2008年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在研究制定效能建设考核方案时,逐年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权重。对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自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排队。

二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发展不力的,进行谈话帮助或者调整。两年来,全市优先推荐1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明确了副县级待遇、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乡镇长助理,对1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

三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评先表优的重要标准。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的乡镇、村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奖励。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能按时结账兑现的,乡镇、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村党组织不得参与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表彰。两年来,全市共拿出10万元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取消23个村的评先表彰资格。

二、优化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项目倾斜、税后返利、土地流转等六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政策。建立了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先后为13个城中村、园中村兴办集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整合低丘岗地开发、低产林改造等农业发展项目,优先扶持63个山区村开发8000多亩高效经济林;为6个城郊村引进的13家民营企业返还利税20多万元;配合项目征地、“迁村腾地”,为村兴办集体企业预留或置换用地500多亩。

二是大力强化配套帮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联村、市直部门包村”活动,配套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承诺制、项目公示制、跟踪督办制和评先淘汰制。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大的村,坚持派大员上阵、派重要部门帮扶。全市有36名市级领导干部、90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村,57个市直机关、66家企事业单位包村,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支持、项目支持、信息支持,帮助联系村发挥优势,找准发展路子。两年多来,在联村领导和部门的对口支援下,123个村新上或扩建、转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53个。近两年,市财政局联系陆城太保湖村,帮助新上项目12个,使该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市广电局联系红花套镇鄢家沱村,通过下放有线电视管理权,支持办起有线电视接收站,村集体年收入因此净增5万元。

三是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拿出50多万元,分期分批组织200多名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到江苏无锡、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在市级层面设立“两江讲坛”,在乡镇、村层面设立“乡村论坛”,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和建言献策。同时,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以“党组织创业、党员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创”活动。目前,全市每个村都办起了1至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共创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企业10个、示范基地50个。

三、加强管理,实现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分类指导。坚持尊重规律,区别对待。对集体经济积累相对雄厚、土地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城中村、园中村,重点支持其创办带有集体性质的加工业、服务业、流通业;对矿产、水面、山林等资源相对丰富,但缺乏流动资金的城郊村、山区村,重点支持其发展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对各方面优势均不突出的城郊村、后进村,全力支持其通过招商引资、异地办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两年来,全市共探索出借势补链、租赁承包、合股分红、招商返利、产业服务等五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1万多亩集体山林、水面、果园、茶园、土地,107家村办企业,53幢集体房产对外租赁。枝城镇环城村投资兴建占地1.7万平方米的综合市场,每年上交纯利95万元。阳和岭村吸收100多名农民工成立装卸运输公司,对外统一开展劳务服务,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五眼泉镇鸡头山村一手抓矿粉厂规模扩建,一手抓农业综合开发,年收入达14.8万元。

二是强化民主理财。大力加强村级民主自治体系建设,指导123个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使村级集体经济的支出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严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举债、不增负”纪律,健全完善了村账乡管、任期审计、财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制度,使村级财务运行透明化,避免了各村盲目举债、侵占集体资产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持续发展。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城乡一体化实施范围,全市统一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资”台账,制定了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再经过3年努力,力争全市10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50%以上的村年收入过10万元,20%的村年收入过50万元,10%的村年收入过100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5

山东莒县招贤镇人民政府 贺方志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现代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状分析

招贤镇现有81个村,7万口人,7万亩耕地。目前,全镇81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403.19万元,有5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万元。其中,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7个、15—20万元的村4个、10—15万元的村3个、5—10万元的村15个、1—5万元的村23个。从现有情况分析,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呈不平衡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部分离集镇和工业功能区较近的村通过建造店面房出租等,获得稳定收入,最高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0万元,但部分位置比较偏远的村增收途径较少,村级集经济收入还在5万元以下。二是收入增速减缓,支出逐年增加。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租金收入减少,加上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政策性收入空间的减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不断攀升,村庄整治、水利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增加较快。三是发展路子较为传统,增收渠道不宽。根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来看,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房屋出租收入、丰产林发包收入和机动地发包收入,占村级总收入的87%,主要依靠地域和产业优势,发展的路子较为传统,持续增收困难大,渠道不宽。为此,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

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利契机,注重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开发,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做法

(一)发展土地流转型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针对农村农民大量外出、土地撂荒的实际,我们开始对村民承包地闲置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证农民生产自主权的前提下,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经营机制,由村集体从农民手中把零散的撂荒田地、山林水面,通过签订有偿合同,集中起来,实行集体经营或集中发包,实现适度的规模生产,推进蔬菜、花卉、食用菌、黄烟、桑蚕等五种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全镇利用土地流转,发展以西黄埠村为龙头的集体花卉基地1800亩,以招贤四村为主体的蔬菜基地5200亩,以招贤三村为中心的蓝菜花基地300亩,以后仕阳为龙头的草莓基地500亩。大河东村地处丘陵,适宜烤烟生产,从1979年引入烤烟种植以来,烤烟面积最多年份达到了800亩。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年人想种黄烟又有心无力,一些边远的山岭地一片片抛荒,村里种烟的农户逐年减少。为做大做强烤烟业,从2006年冬天开始,该村党支部抓住全省建设烤烟生态示范村的机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群众自愿转让、代管70岁以上老人和出务工人员的土地、集体代耕新垦、利用无固定收益地及机动地等形式,村里成立曙光黄烟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2008年全村共流转土地1300亩,发展烤烟

1326亩,成为全市植烟第一村。2011年,该村1326亩烤烟为村民增加收入260万元,为村民增加收入27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3.6万元。

(二)发展特色型经济。我镇有袁公河、沭河宜林河滩3万亩,充分利用当地河滩资源丰富的优势,特别是利用村级集体统管的河滩杨树丰产林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建设丰产林基地,通过流转发包,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后仕阳村有宜林河滩750亩,近年来,该村在反复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拿出100亩河滩,实行集体统一购买树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四六分成的办法,8年一轮伐,村民每年收入9万元,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

(三)发展服务创收型经济。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使村集体在有偿服务中实现创收。目前,全镇组建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个,会员3500多人。程家庄村抓住与华润五丰包联共建的机遇,在村“两委”牵头下,成立了五福生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华润五丰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探索出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为会员提供技术和产销服务,村中生猪价格在市场价与保底价之间优先收购,由公司提供良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农户则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负责生猪的养殖;华润五丰以每头猪返还15元的优惠政策,吸引本村及周边村群众加入合作社,现在已发展会员53人。该项目建成后,既充分利用了该村的闲余劳动力资源,又很好地保障了企业利益,实现了村和企业的双向促进、双向发展,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万元。

(四)资产开发盘活集体经济。一是依托自身资源。对集体所有的河滩地、无固定收入地等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或对外招标承包、租赁,获得租

金收入;或作为股份与其它社会资本嫁接,兴办经济实体;或拍卖暂时不能发挥效益的资产,变现后投资新的项目,以存量换增量。如大河东村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中,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承包开发村集体河滩林地。这样村级集体可以从林地承包经营分成和林木合法有序转让价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二是将闲置的校舍、村办公用房的门面房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政策允许的各类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招贤四村沿路、临街集体场所较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该村抓住省级小城镇建设机遇,兴建了96家商业、服务业门店,仅此一项每年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4.3万元。

(五)发展政策扶持型经济。依据各自客观情况,积极争取财政、农业、林水、扶贫开发办、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好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加快发展速度。一是近年来,我们先后争取并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青峰岭灌渠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仕峤灌渠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高产稳产粮田项目等7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共改造低产田25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二是用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抓住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乡镇的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以奖代补制度,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探索出了一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新路子。2011年,全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155万元,上级财政奖补94.5万元,涉及项目10个,受益人口1.8万多人,全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三是主动和省、市、县相关部门对接,请求他们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搞好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

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实现村级经济加快发展,达到增加村级收入的目的。今年年初,我镇制定了高标准设施农业奖补措施,政策规定:凡成方连片、高标准规划新建的,且单片达到50亩以上100亩以下的,镇财政按照每亩20元的标准给予村主要负责人补贴,同时按照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奖励;凡成方连片、高标准规划新建的,且单片达到100亩以上,镇财政按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主要负责人补贴,同时按照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奖励,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管理区奖励,同时对道路、渠道建设及高压线路架设也给予资金扶持。全镇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700亩,百亩以上大片16处。其中,设施蔬菜4100亩,设施花卉1000亩,设施食用菌600亩。设施农业总收入1.7亿万元,设施农业人均增收2514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8%。2011年,全镇村级集体收入达到403.19万元,每个村平均4.98万元。通过建立村级集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村集体收入收支管理制度和完善村级事务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村集体收入反哺农民群众。以大河东村为例,村里给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斤面、5斤米、1斤油和10块钱。年来,该村建起了农民公寓、村间绿化景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等。各村积极完善基础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壮大成果,得到了实惠。其中修建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3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2处,使村民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新建沼气池2250座,使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等等。

几点启示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好用好能人是前提。我们觉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民主作风、有群众基础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如火如荼”是因为他们有一批好的“领头羊”、而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因为他们没有

选好领头人。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准村支部书记,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是关键。因为各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自身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坚持从村情出发,辩证看待优势劣势,做好扬长补短的基础性工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6

进行调查研究的通知

集贤、宝请、饶河县委组织部:

按照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为做好全省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课题研究,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填报《村级集体经济有关情况调查表》,要实事求是,数据要真实准确。

二、推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一)推荐数量及内容。集贤、宝清、饶河每个县推荐3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村的案例;除推荐典型村案例外,宝清县推荐本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作法,集贤县选择1个乡(镇)推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作法。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可参考以下模式,即产业富村型、企业富村型、流通富村型、资源富村型、节支富村型、政策富村型,或者其它类型。

(二)案例体例。村级的案例大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村情介绍,150字左右;第二部分:发展经验,1500字左右;第三部分:经验小结或思考启示,150字左右;总字数在1800字左右。案例要做到数据充实,观点鲜明,1语言流畅,所有案例必须保证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每个案例单独成稿,保证材料质量。

三、各县要高度重视此次调查研究工作。各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思考、建议、对策等也可以一并上报。

调查表、经验做法和案例材料请于10月16日前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电子邮箱:syszzbzzk@126.com。

附:《村级集体经济有关情况调查表》。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7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府发[2014]30号)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解决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XX 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州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有钱 办事”。经过 至 年的努力,力争使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达到 万元以上。计划实施的项目如下:

(一)XXXXX项目

具体内容,包括投入资金、建设场地大小、项目规模、预计收益、产生效益月份

(目前进度,项目预计 X年X月前完成)

(二)XXXXX项目

具体内容,包括投入资金、建设场地大小、项目规模、预计收益、产生效益月份

(目前进度,项目预计 X年X月前完成)

……

三、资金筹借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5月)。认真盘查村级现有的资源、资产、资金状况,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和措施,选定壮大集体经济的项目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

(二)实施阶段(年 月— 年 月)。组建专班,安排专人具体抓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

(三)验收阶段(年 月— 月)。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街道党建办,迎接上级的验收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 化,搞好扶贫开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杜绝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二)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实 现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多渠道多形式探索集体 经济的发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 务。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同时,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做好该项工作的归档工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8

金牛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 施 方 案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镇党委党建规划的工作要求,到2012年,全镇33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都要达到5万元。经研究,结合我镇实际,特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三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村级基层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力争经过3年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的增强,把农村双层经营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奋斗目标

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2010年6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2011年8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2012年10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其中,2010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 个,2011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 个,2012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6个,力争有2个村达到20万元。

三、方法措施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

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密切干群关系,为基层政权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各村要以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目标为契机,从战咯的高度,用发展的观点,深刻认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性,从根本上克服承包经营就是不发展集体经济的错误观念,树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深化农村改革、企业改制改组就是不要集体经济的模糊认识,树立个体、私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不前的消极倾向,树立敢闯敢干,加快发展的市场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上到下形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好时机,拓展发展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发展信心,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法则,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发展路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发展路。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畈区以规模化优质稻种植为主,加强统一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和管理效益,做足

田地文章,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山区以兴办“三场两园”(农场、养殖场、林场、果园、菜园)为主的农业企业为重点,走山场开发型的路子;经济强村重点在经营机制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求突破,不断扩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中间状态的村重点在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引进联合,消化不良债务,迅速扭亏增盈上求发展,走以管理促发展的路子;经济弱村重点发展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的农业企业和第二产业,走服务发展型的路子。

二是健全体系,强化服务。要把服务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农民需要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市场拓展、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方式,大力兴办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产品营销等各类经济服务组织,在信息、良种、技术、农资、植保、销售等方面,积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技术服务、物资服务和流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三是不断转换运行机制。要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新建一批工业企业项目,实现其带动作用。对现有企业关键是放开搞活。对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租赁、拍卖等形式的改制,要坚决把企业机制转变过来,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明晰产权,科学管理,实现集体资产的保

值、增值,促使集体经济较快发展。

四是不拘一格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可采取集体办、联合办、集资入股办、招商引资办、招聘能人办等形式,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化。城郊及公路沿线乡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土地、厂房、闲置设备折价入股等形式广泛招商引资,进行联合开发,兴办高起点、高科技含量,市场占有能力强的二、三产业,有条件的村对现有的部分固定资产采取拍卖、承包、股份改造等形式,转变经营管理机制,回收集体投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提倡有经济科技能力的镇直机关单位和村共同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同时要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终形成集体、个体、私营、股份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格局。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集体积累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集体积累不仅包括办公设施、企业资产和流动现金及各种债权,还包括学校、机井及配套设施、“三场两园”等集体所有的资产部分。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积累的办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土地,有偿转让及耕地,进行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兴办专业技术协会、运销组织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积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在优化服务中增力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财物收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镇财经所要坚持每年对村级集体经济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运营进行一次专项审计,采取有力措施,清收拖欠款和无偿被单位、个人占有的集体资产,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四是要切实用好集体资产,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抓好集体资产的投入运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增加生产发展资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四)政策激励,加快发展

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镇党委、镇政府制定,以下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引导。

1、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鼓励村集体开发荒地、荒滩、水域等资源,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保护其合法权益。

2、可行性开发建设项目,政府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员、政策帮助。

3、鼓励镇机关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领办、创办村级集体企业,期间,一切待遇不变,对领办、创办企业成绩显著的经组织部门考核,可提拔重用,并给以重奖。

4、为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引进资金、新建、扩建、改造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0万元以上的,按引进资金额的1-3%奖励引资者。引进省外或国内外高科技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值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产值的5%作为引资者的股份参与分红。

5、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村办集体企业和规模种植、养殖业、开发性生产,金融部门择优扶持。

6、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贡献的村干部予以奖励,超额完成当年下达集体经济纯收入指标的村,可按超额部分的10-20%奖励村干部。

7、开展评选全镇集体经济10强村活动,对评选出的、10强村,由镇党委予以表彰奖励。

(五)配强班子,育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一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采取下派、回请、竞选等形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坚持实行选派大中专毕业学生,选拔优秀机关干部到村级班子任职、挂职的制度,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送好企业带头人。在村级实体负责人的选配上,注重德才兼备,把那些有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选拔到企业中,大胆使用,放手工作。二是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和企业管理者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网络培训、办好村干部大专班等形式,帮助村级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和企业带头人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规划。各村都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制定规划,提出措施,规划指标,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落实到村、个人,作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责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半年检查督促,年底全面考核,加强宏观指导,研究解决

问题。二是抓点带面。继续采取政策引、骨干带,典型推、领导抓的方法,通过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启迪忠路,开阔视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镇上由组织部和农办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镇经济发展办、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镇财经所负责搞好财务审计等有关管理服务。

今后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领导联系点和部门帮扶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没有起色不脱钩,在全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发展局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2010年5月5日

主题词:村级经济 实施方案 金牛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0年5月5日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篇9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已经乡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根据鄂办发[2008]34号、鄂办发[2010]17号、咸办发[2010]28号文件和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乡党委、政府同意,现就我乡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乡100%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010年为“消空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2011年为“过半年”,使50%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达到省、市、县提出的目标要求;2014年为“覆盖年”,即通过2013年和2014年的继续努力,使100%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思路、科学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村级主体、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防止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重点抓好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4、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发展途径

1、盘活集体资产。加强对村级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的厂房、仓库、机器设备以及闲置校舍、会堂等集体资产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权等办法,结合“山上再造”工程,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商品化。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将资产量化到村民个人,进一步明确享受对象,提高村民参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实行土地营运。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支持发展集体经济。对外出农户或农户无力开发的承包地、林地等,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进行农业开发经营,所得收益由村集体和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积极鼓励村集体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乡镇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等二、三产业载体,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3、实施资本经营。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基础上,积极实行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实业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已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村,在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参股合资、兼并、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发展混合型经济;鼓励本村缺乏发展空间、且有大量资金的村,通过向外购置商贸店铺和兴办企业等措施,寻求一定发展,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4、兴办经济实体。加快村级企业改革重组,明晰产权,集体资产参股经营,按股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丘岗地、地产林改造,积极兴办一批农业项目。旅游、矿产、土特产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开办村级企业,创办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集体经济实体,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村集体兴办的农业项目,一般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

5、开展服务创收。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村级合作经济,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技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为农民增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农家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在服务村民的同时,为村集体创造一定的积累。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不断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2、支持盘活各类资源。对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允许其依法按规划使用土地开展生产和经营(商品住宅开发除外),促使集体土地资源获取更大收益。鼓励村级开展土地整理开发,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增加的有效土地,由村集体经营管理;对经国土部门确认的新增耕地一半以上用于发展集体经营的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按每村5万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允许集体土地征用时按一定比例留给村集体发展非农业产业。从2010年开始,结合全省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有条件的村安排100-200亩建设任务,支持发展经营林、生态公益林、能源林、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加大对村集体开发河道砂石资源的支持力度,新上河道采砂项目,原则上由河道所在村集体采取多种形式依法经营。下放小型水利设施经营权,将小

(二)型水库、堰塘。农村安全饮水设施、排灌设施经营权下放到村,由村集体采取多种形式依法经营。

3、实行税收减免让利。村集体新开发建设经济项目,工商部门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在村级集体企业新增税金中,县、乡两级留存部分的50%分别奖励给村集体;村集体新办企业三年内的所得税,县乡留存部分全部奖励给村;村集体发展效益农业、开发“四荒”资源等项目获得的收入,以及村集体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做的,暂免征收所得税。村引进资金和企业共同开发水电、林地、矿产等资源的,有关资源补偿费用全部返还于村。将含村集体经济成分的企业上缴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按村集体经济所占比例返还到村。

4、建立奖励表彰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按每个村2万元的标准,对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10个村实行奖励。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可从村集体当年纯收入中列支5%的资金,奖励作出重要贡献的村干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的村干部,允许探索实行年薪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经县委组织部推荐,在全省组织招录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给予重点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5、落实结对帮扶措施。继续坚持和完善县“四大家”领导联系点制度。县“四大家”领导落实一个基础薄弱的空壳村作为挂点村进行试点,加强指导,示范带动。继续实行部门包村帮扶制度。大力开展“城乡互联、百村共建、千户帮扶”活动,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收入来源。鼓励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大力开展“村企联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引导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共建。结对企业可以与村结合作进行旧村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兴办经验服务设施。以投资联营等形式,利用结对的存量土地、山水资源等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财政支农资金要优先安排此类项目的补助。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结对村社会事业的捐赠可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对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结对企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表彰。

五、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三资”清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至2010年7月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自查登记与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家底。

2、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逐级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各乡镇负责制定实施本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各村负责制定实施本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各乡镇和结对共建单位提供工作指导。

3、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采取以村级为单位、逐级申报的办法,建立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村级项目招商引资活动,以市场化的办法,吸引本地和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扎实推进产业建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1-2个覆盖面广、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从项目申报、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土地审批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5、强化集体经济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处置村集体“三资”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坚决制止和查处平调集体“三资”行为。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民主管理的水平。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乡镇要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帮助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各部门要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履行职责,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纪委要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在经营活动和项目建设中的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县委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指导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县委宣传部要指导和协调县级新闻媒体和协调县级新闻媒体对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搞好理论研究,培植和宣传先进典型;县农办要对加强对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检查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县发改局要编制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和相关实施规划,参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县民政局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县财政局要整合有关涉农资金,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村庄整治”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贫困村补助等有关财政资金的拨付和落实工作,加强对各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向领导小组提出对政策建议,指导各地做好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村级集体财务审计监督,防止集体资金流失,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坐好村级集体经营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工作;县国土局要指导盘活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做好土地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工作指导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在项目选址、测绘、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指导,几十组织新增耕地面积验收确认,指导有矿产资源村坐好开发利用工作;县建设局要指导各地结合村庄整治工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坐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县水利局要指导各地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县地税局要制定并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县工商局要为村级组织提供优先办理营业执照等服务工作;县林业局要结合全省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指导村集体发展经济林、生态公益林、能源林、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县扶贫办、移民局要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指导重点贫困村和移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将库区后扶、大中型水库建设发展资金集中向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倾斜;县科技局、农业局要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县新村办要将集体经济项目发展需要的水、电、路等配套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统筹考虑,予以优先安排;县金融部门特别是信用联社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信贷和规范重点,放宽转准入范围,创新信用模式,积极培育和规范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县委系农村建设工作队、县直“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支持,帮助所驻村发展壮大级集体经济。

3、强基固本,建强组织。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各类组织分工合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五议五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村级组织运行制。加强村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村干部思想政治素政策法规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4、严格考评,强化督办。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实绩考核内容,作为乡镇、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对集体经济长期跟不上去、村级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的,村党支部不能评选先进。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壮,明确工作责任和奖惩措施。各乡要结合实际,制定考核细则,推行村干部工资报酬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绩效挂钩制度,与各村签订责任壮,严格奖惩兑现,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集体以及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县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经常性地跟踪检查督办,实行半年一检查、全年一考核,确保取和得实效。

上一篇: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下一篇:关于温暖人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