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通用12篇)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 篇1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
米
超
如果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那这个美术老师需要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跨入新世纪,接受新教材后感觉上课越来越难,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色彩与联想》这一课里,教具是课本的范画及相关作画工具,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蓝色多瑙河》《森林物语》等风格反差较大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并作画,因此音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学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同学们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孩子们的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学生喜欢色彩,有的学生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学生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作业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 篇2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往我们的美术教学策略比较偏重于接受性学习, 其结果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美术学习也以临摹和单纯的技法练习为主。新的美术课程在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 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1.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 形成创意和独立见解, 并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和其他方式加以呈现和表达。如在教学《留住秋天》一课时, 我首先出示几幅图片, 之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完这些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既然秋天这么美, 你就来赞美它吧?问题情境的出现, 使学生观察更加仔细、认真, 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了知识。
2. 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体系, 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生, 原有的教材内容、教育体系已经滞后于现实生活, 单纯围绕“知识点”的说教式的教材设计是片面的、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 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 增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情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 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走出课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学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训练, 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如在教学《绿色呼唤》一课时, 为使学生真实体会树的形象, 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 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 不但了解了树的千姿百态, 而且知道树的形状可用几何形体如椎形或圆球形来概括。同时, 还使学生对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为绘画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好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节成功的课至关重要。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也是验证一个教师全方位的才能、素质。
1. 美术课前的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 它更有广泛的内容, 比如在《风铃叮当》这一课里, 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 我除了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挂在教室四周外, 还准备了一些风铃声音的音乐, 这些都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只要教师精心去做, 哪怕不是那么完美, 只要你在课堂有些不一样, 就已经给学生很大的吸引力了, 抓住了学生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师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 更要准备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需要我们教师下很大的工夫。
2. 美术课堂的导入
一堂课能否成功, 好的导入是关键。平淡无奇的开头不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可能把学生引入最佳状态中去, 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法, 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起到承上启下、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责任感的作用, 例如谈话、游戏、情趣、谜语、故事等导入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导语变化性越大、刺激性越大, 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言, 为美术课起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上好美术课 篇3
为了上好一堂美术课,我与学生一起绘画和练习中,总结了以下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因教制宜
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改编的教材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新课改追逐新理念,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补充,可以拓展。这样,我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来安排学习内容,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如易拉罐、泡沫、吹塑纸、饮料盒等,把这些经济实用的材料引进课堂,加工成作品,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体验,他们学得主动、愉快。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发现自己美术能力的"闪光点",充分挖掘他们美术学习的潜能,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为今后的进步与发展做好铺垫。
2 以情动人
情是唤起求知欲的信号。美术是通过色彩、线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上根据少年儿童喜欢听故事和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把某些教学内容编成故事或结合教材讲解有关画家的小故事和美术典故、音乐的形式等,来诱发学生的情绪,以情动人,引发美感,产生共鸣。再有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情感经常倾注于生机勃勃的田野、波澜壮阔的大海、祖国山河的奇观、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戏剧、电影、电视节目等。命题作画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画出自己感到有情有趣的事,感到乐于描绘,趣味无穷。
3 激励教学
以鼓励代替批评,对学生每一步成功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如学生描绘的手绘线条《我的一天》、《我们的帽子与文化衫》、《多姿多彩的袋和包》等,虽然他们表现的形式不是很完美,我还是激动地把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让同学们共同欣赏。对于每一位敢于表达自我的学生我们给予热烈的鼓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高深气氛生动而浓烈。
4 以趣激兴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 篇4
保守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同学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只很难培养出同学的发明精神,而且会泯灭同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同学的发展。
新课改倡议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同学对艺术的感受、表示和发明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立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同学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同学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同学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资料和方法,让同学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方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同学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同学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溢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沛让同学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同学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同学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同学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同学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同学自身动手调配颜色,同学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时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身的新发现,同学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同学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同学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同学探索的自由,要让同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同学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干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篇5
朱华云
备课是关键
通过26年的教学,得出一些经验,要上好小学美术课,备课是关键,要根据儿童的内心世界所追求的童趣来备课。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作业形式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不以成人的标准去改变学生的梦想,不抹杀童心。兴趣是学生创造的强大动力
美术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静多于动,弄不好学生就会厌学,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为此,我在不影响传授知识的同时想了许多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如课前小律动、小组探究学习绘画法、成果展示等。课中根据课本内容再穿插一些音乐,做一些适当的讲解和律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爱。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关爱,以情换情,使学 生倍感亲切,爱听我的课。当学生心理处于乐于“接受”,将听课视为一种“乐趣”时,就会使学生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注重实践,因势利导
根据儿童爱美、求美的天性,在他们对绘画有兴趣并能了解绘画创作的一般过程后,我要求他们自己思考,进行创作。儿童虽然没有表现绘画创作的高超 技术和技能,然而,他们有真情实感,表现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包袱,兴之所至,在稚拙的制作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人生的真善美,一种天真童 趣。我对这一份儿童的感情和表现欲,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少干涉,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在他们大部分作品中都可看到儿童们的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
多欣赏美妙的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我尽我所能,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多欣赏一些名家的绘画作品,看其他省市小 朋友的绘画作品,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对他们的做法不加干涉,只做适当引导。在 愉快的氛围下,他们被美妙的事物所感动,从而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 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和文学写作与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它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招教你上好美术课 篇6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课堂是我们工作的主阵地,它不但是教育的主体,更是我们的生命所在。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课堂上老师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教态、精心地设计、巧妙的组织教学等,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你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作为美术课老师,一天就要轮番上好几个班,重复、疲惫,组织教学难、学具准备难。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现状下上出精彩、上出成效、上出兴趣呢?经过摸索,我认为只要处理好以下这三种关系,你的课堂就会轻松自如、神采飞扬。
一、松紧适度,开篇有力
有专家说:孩子天生爱画画。是的,因为我们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图画开始的,像我们的文字就是从简单的图形起步的。美术课堂是活跃的,是孩子们创造想象的舞台,每一个孩子都对美术课充满了期望和浓厚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人文、尊重人格、以人为本,快乐是学习的基础。无论在教学的设计还是实际操作中,都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由说,快乐地游戏,尽情地发挥想象作画。可是,由于美术课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说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忘带美术用具非常常见,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说话、走神,在不带用具的情况下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混乱。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兴趣:
1、游戏开场:以有趣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乖乖看过来。
2、激情竞赛:以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促其自觉主动的融入到集体中来。
3、就地取材: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如:废纸、树叶、文具等,采用多种形式,拼摆、制作,既解决了没带美术用具的难题,又锻炼了孩子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诚信借用:设置诚信借用记录本,允许适度借用美术工具,但要扣除诚信分,并和小组整体评价挂钩。
其实美术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动起来的课堂,如果过分要求学生守纪,课堂就会显得沉闷而拘谨,而是学生丧失激情和创造力。所以,只要适度把握,松紧结合,既能营造活跃的气氛,又可以做到稳而不乱。
2、循序渐进,赏画结合
新课标要求: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课不仅仅要教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一定的欣赏能力,而且不但会欣赏,还要把心理感受表述出来。你不但要让学生说,还得要有东西可说。会画会赏会讲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0课《迷人的动画片》就是关于“动画片、卡通画”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形形色色的世界》等等。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虽然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在《走进大自然》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花、草,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何况大自然中呢?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3、视听结合,开拓思维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多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可以根据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多媒体CAI,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利用素材库及网上下载的色彩眩亮的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设置操作性练习,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真正体会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乐趣。
如在《表现有特点的脸》一课中,可以用FLASH动画设计一个跳跃于屏幕上的人脸,由于学生以往看到的人像照片都是静止的,见到如此活动的大脸顿觉新鲜,再加上每一个五官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极大地缩小与放大,学生可以任意地操作设计五官的大小与形状,他们的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个特点突兀的“大眼睛、小嘴巴”或是“小眯眼、招风耳”、“„„”。设计“能动的五官”这一特写镜头,是为了突破“找准特点”这一难点,使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体会“夸张”与“变形”的乐趣。这样的训练设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理解与想象力,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让教学难点在孩子带着专注神情点击鼠标的瞬间迎刃而解。
看到这里,你有何感想?在这样的课堂里不快乐都难。相信你的课堂也会神采飞扬!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文章摘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体验 认同 鼓励 动力 感受
推荐轻负高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美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他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目前小学的美术课本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绘画,雕塑、工艺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自身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
用是锦上添花。
1、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如学习人像描绘,小学教材中就涉及第一册中的《大家成为好朋友》,第三册的《我的老师》,第九册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几课都要求能把握好人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的特点,显然不同年段肯定应有不同的度的把握。我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就是:你不必追求优秀,只要做到良好就行。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什么?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当然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有直接关系。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充分的学习用具,有的是必须购买的,如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素描纸、胶水、剪刀等,有的是课余时间收集的,如牙膏盒、废弃的瓶子、瓶盖、开心果果皮、果冻盒子、衬衣盒里的白板纸、彩色画报纸、彩色小珠子等,需要用时提前通知学生就可以了。准备的充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3、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
美术本来就以美感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作为我们美术老师的自己往往忽视学生作业的体现,其实,只要你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欢呼雀跃,一个小小装点,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传统的纸质又薄,页数又少的美术本已经跟不上课堂需求了,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全部用素描纸完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1)每袋素描纸3元钱、20几张,老师统一保管发放,可以用一年,经济又节约;(2)素描纸纸制较厚,方便学生直接用记号笔作画,用水粉着色,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次性造型能力,也提高了绘画水平;(3)方便了学生的作业展示,只须两块小磁铁就可以贴在黑板上自我认同,让大家欣赏了;(4)优秀作业可以直接张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自豪感;(5)参加比赛时直接上交作品 ;(5)作业纸还可以用于学生办美术小报,粘贴各种图片,剪纸、撕纸、吹画、折纸、做手工等等。如果每一次的学生作业都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功,带来愉悦,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高涨,而效率与此就成正比。
5、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这样做不仅创设了接触其他同学作品的机会,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适当展示才是最后完成。每节课上我提倡学生的每张作业首先要有勇气贴在黑板上自己认同、琢磨、欣赏这世界上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作品,然后再接受大家的赞赏与翘起大拇指的鼓励。在众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实践证明这是特别值
得提倡的。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建议低段可以当堂作业当堂上交,养成准时、有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及时反馈,中高段可以让一部分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带回家完成,既保证一般学生的作业质量,又能让好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每种学力的学生都有自己更好的发展。
6、合作学习最省时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头饰》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负责编写小故事的,负责表演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学习目的,整个课堂教学生
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如在四年级《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访问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同时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桥梁知识,乡土历史,电脑的运用,图片的赏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机地融入语文、历史、电脑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
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7、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直观的、多角度的感知材料。而网络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它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首先,它的资料是动态的,处于即时更新的状态,它能推出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它的资料丰富多彩,含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三,它的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脑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随身资源库,将美术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供了前
提条件。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等,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转换多种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上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采取网络多媒体美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也可查找素材库,然后通过 Powerpoint、Authorwai 等软件,制作成声、像、字齐全的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主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
化而变化。
美术是视觉形象。许多美术语言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所以,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听讲解所得不到的。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教学仅靠现有教材当中这方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让学生明白了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劳
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 篇7
一、激发兴趣为前提
要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这门课, 就必须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可以取得惊人的教学效果。比如:上美术欣赏课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大量画家的艺术作品来吸引学生;如果是在大城市可以带领学生到美术馆看作品展览, 原作的震撼力远比印刷品高得多, 而且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上服装设计课也可以播放一些最新流行服装 (色彩, 款式) 的视频, 先让学生自己去点评, 然后教师切入服装设计的原则、方法、绘制效果图的步骤等基础知识;也可以采用一些可直观展示的教具或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教具。而绘画课最好能当堂示范, 能展现用笔用墨的特点和方法;同时, 老师要了解学生心理, 尊重学生的思维表达特点, 作业的题材要更广一些, 让学生选择画自己喜欢的事物;也可以用同年级学生作业展评等方法。方法越多、越灵活,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 听课会更投入, 作业会更认真完成。所以, 上一节美术课不难, 难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审美成关键
美术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长期以来, 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层次上, 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 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 即使上美术欣赏课, 也只是烦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 很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象征寓意, 以及历史事件去分析评论。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
古人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其实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能力是相似的, 而对中外优秀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却参差不齐。例如:在欣赏课中有大量裸体的绘画及雕塑人物形象, 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去看, 有的会窃窃发笑……教师可以通过外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绘画或雕塑作品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很多, 艺术家注重对人的强健体魄和竞技运动能力的表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以人为中心而不再以神为中心, 打破了中世纪基督教上千年的精神桎梏, 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体美和内在活力, 是人对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 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活动。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 必须通过学习、培养才能逐步增强。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 乐观向上, 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 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培育创新是要义
对于美术教学,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画家或设计师。现在有“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 教学中也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面向每一位学生。而有“个性”的学生往往具备很“不一般”的特点, 极具创造性, 比如著名大师毕加索、梵高、清四僧等等。
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在这方面工艺美术设计课起着很大的作用;绘画中有关生活美的认识和创造的命题画、想象画中也包含很多这方面的因素。创造意识使学生在绘画时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 作为老师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 为其想象提供各种思路和条件,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标志设计, 通过标志构成因素的分析, 提供了设计某种标志的思路;再提供一些设计方面的参考资料, 使学生沿着这条思路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老师的适当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的画中能真实反映内心感受, 有独特新颖的表现时, 老师要多给以肯定的表扬, 及时在技能、技巧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改革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 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使他们成为合格人才, 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 篇8
一、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严格训练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二、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三、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四、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五、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篇9
裕民第二小学—杨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自然条件、教学问题
摘要: 现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学生准备材料不齐,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最大的努力缩小教育差距。其实,农村寄宿小学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引向绘画殿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许多人看来,上小学美术课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教师不用多想、不用多钻研,上课出示示范作品,学生照着画就是了,教师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没事可做,要说的也少,也就是说上美术课是重复的机械运动,每节课都是一样,老师少说一点,然后示范,学生跟着画,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创新,这些都是不成熟片面的观点。我认为上好一节美术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作为一名农村寄宿小学的美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形成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可是由于学生寄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美术教学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课在许多地方没有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农村寄宿小学往往因为班级多教师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家长的不重视忽略了这门艺术。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
其一、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现在农村寄宿学校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美感。记得那是2006年,我刚分到老裕民学校,看着孩子们对美术课的渴望和喜爱,我由衷的感到高兴,但由于上课资料和学生用具材料的缺乏,使我又感到无比的失落。因此,在教学上我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特别是 孩子格外喜欢美术课,学校的美术教师也由于和孩子们接触的多,帮忙事务多而独享殊荣。孩子们的创作要求指导,孩子们的板报要求参谋,孩子们的演出要求道具,美术老师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忙人。孩子喜欢美术课,爱屋及乌,美术教师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之一了。每逢一周的开始,孩子们就会 围着美术教师问这问那:这一周我们班的那节美术课上不上呀?带什么工具呀?我上周的美术作业画得好不好呀?我画的巴什拜羊像还是不像呀?我画的田野风景美不美呀?等等,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天真又可爱的问话,实在让美术教师心生快意。而当孩子们那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纯朴的小脸上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喜欢美术课,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电视、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农村寄宿学校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在农村寄宿学校几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心情
我颇有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涂抹和影印,便会悄悄的搞起自己的创作。经过一番工夫,他们的丑小鸭出笼了,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亲手画出的丑小鸭羞涩的递向美术老师,以便得到“美术教师”的评价和认可。这时候我们就得给他们加油,给他们打气。鼓励他们继续自己的想象创造。其
二、利用和挖掘农村现有美术素材。
农村寄宿小学远离县城,各种教学设施不齐全,进行现代电化教育有困难,但是不能因此置之不管,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最大的努力缩小农村和城镇教育差距,促进学生的文明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美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利用。农村寄宿学校虽然没有城市里的游乐场、公园、少年宫、旅游景点等,但是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飞鸟游鱼等也不失为我们得之即来的一些素材,我们只需加工整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获得审美视觉享受,感受大自然中的美;美丽清新的农村风貌也是一个广阔的素材库,田野溪流、村舍、树木是极好的表现题材和值得发掘的因素;特有的乡俗之趣、千百年的农村文化、农家风情、丰富多彩的乡俗文化更能陶冶人的性情,更具有潜在的挖掘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农村的教学资源远比城市丰富,农村中美的东西远比城市里多。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育出一个个艺术家,艺术教育是否成功,不是取决于学生是否把握了绘画技能。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发现美,欣赏美,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能创造美的人才。
结合新教材,某些课题在农村寄宿学校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寄宿学校美术教育的新路子,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古街道建筑、老房子、山林风光,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我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学生去操场上或校外上美术课,在一些泥塑课上,我就布置学生星期天从家里带一些面粉来上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不出书本上的动物,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做自己熟悉的牛、养、鸭子„„,目的一样,效果更好,何乐不为呢?如《卵石动物造型》一课我就带着学生到村子里去找各种材质不同的石头,各种石头的用处,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受人们怎样利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美感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上《认识身边的树》这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去看村子里的各种树。看看人们怎样利用这些树的,让学生感受这些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分析树的生长特征。如《新疆舞》一课,我让班上的哈族学生自编自导哈萨克舞蹈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感受新疆舞。
总之,广阔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只要能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对这些富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引导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并
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农村寄宿小学的美术课同样精彩万分!
其三、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上好工艺美术课
教学中,我们的美术教师常常因为 设备等各方面条件不够对工艺美术课无可奈何。其实,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1.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在如“卵石动物造型”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动物。在老师的帮助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树叶贴画也是小学美术课的内容。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上课时按“想”、“摆”、“贴” 的顺序去完成。这些做法既生动了美术课堂,又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形象及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发现利用自然之美去创造生活美的思维方式。
2.利用高粱、麦草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也可以像贴画一样进行拼、摆、贴成各种图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也 使农村美术课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
小学美术教学,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并不像中学美术教学那样,有着明确培养学生技巧的目的性,相反,缘于其培养兴趣、开发思维的功能,相关教学则可以根据各地自身特色,进行灵活深入的教学变向和再挖掘。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条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就一定会带给农村孩子一片更美的蓝天。
怎样上好美术课的一点体会 篇10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浅谈如何上好美术课 篇11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观察 想象力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117-01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具体地说,美术课上,也要教书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比如:在教学《新花布 新衣服》一课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们穿的美丽衣服,看看有哪些你喜欢的花纹,你喜欢的衣服颜色。到上课时,让学生说一说,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花布、花纹画下来,进行作品展示,并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在上《画声音》一课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作品。《画声音》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意境。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不同,画出来的作品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卡通 卡通》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本领。接着播放现今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活跃课堂气氛。欣赏完动画片后,再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卡通物品,让学生用视觉、听觉、触觉不同的感受器官去学习这一课。
四、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是人找出来的。美术课虽不像数学、语文、英语那么让人重视,但只要美术教师用心去关爱,用心去感悟,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法灵活多样,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用心去耕耘,去绘画,在工作中不断地找出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脉搏,上出学生们喜欢的美术课,仍然会有自己一片湛蓝的天空,也一定会为培养出一大批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上好中学美术 篇12
一、备好教材, 更要备好学生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备课时要细心地备教材、专心地备学生。
(一) 备好教材
美术与其他课紧密相关, 如欣赏课又结合了语文教学。所以美术教师在课下要不断充实自己, 参加各种美术培训,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查阅大量的资料, 只有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才能及时解决课上的突发事件。
(二) 备好学生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 了解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活动。教师要注重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 真诚对待学生, 与学生是师生, 也是朋友, 和学生一起努力搞好教与学。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 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情绪, 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一) 采用游戏, 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让每位学生参与活动中,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例如, 教学《面具》时, 可以先让每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再说出自己面具的特色。学生主动参与, 敢说、敢想、敢做, 在轻松互动的气氛中开展了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锻炼了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二) 学生分组学习
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课堂上穿插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等等, 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 教学《面具》第二节, 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面具, 带上面具到黑板前展示作品, 全班参加, 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 及合作精神。
(三) 教师引导
教师准备资料广泛、新颖。导入新课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做游戏、听音乐、看图片等等,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让学生走出教室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到社会上参观、调查、走访, 到大自然环境中去写生, 使学生从此都能够热爱艺术, 热爱生活。
三、联系现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生活。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图片、实例作为美术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置于首位, 只有尊重学生、关注学生, 才能使美术课贴近学生实际, 成为学生所喜欢的课, 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美离不开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发现美, 走出教室, 进入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发现美的存在。我们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图片、实例作为美术的材料, 让学生参加课下的调查任务。这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精神实质, 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 又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 拓展学习领域, 增长了知识。使学生能够围绕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深入思考, 充分交流, 认真表达。
四、课下搜集材料
教师可在课下让学生多搜集材料, 学生可以上网查、去图书馆、走访调查、参观画展等等。这样即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并且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体验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活力。学生也可自己制作教学图片、课件来和大家共同学习。
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多参与发言和讨论, 展示自己, 体现自主课堂, 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更能调动学生们学习欲望。
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 要随时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但是传统美术教学中评价方法过于死板, 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我们应更新新理念, 确立学生评价主体地位, 学生的个性潜能才能挖掘出来。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创性, 在美术活动中,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每个人素质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而不是进行美术职业的培训。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一) 评价方式有, 自我评价
让学生把作品分小组集中在一起, 先开展自我评价。然后, 要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了他们的评价、欣赏、审美的能力最后, 教师的评价要有人情味。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无论交上来的作品水平高低, 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积极的评价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后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与他人的差别, 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了解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发掘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六、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 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 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在美术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信息和动漫效果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爱学爱看, 不仅开阔了视野、展开了思路、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
总之,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 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调动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兴趣是人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用心上好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7-19
如何上好美术课05-23
怎么上好美术课06-01
如何上好中学美术课07-05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07-13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07-31
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11-19
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05-16
怎样上好美术欣赏课07-30
如何上好美术手工课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