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

2024-05-13

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精选5篇)

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 篇1

同江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关于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一、报名资格条件

招聘年龄在30周岁以下、国家统招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5人,符合条件者均可报名。

二、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笔试科目为《 环境科学专业知识 》。

三、工资待遇

环境监测站是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同江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聘期内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执行,由市财政拨付。聘期结束后,经人事局和环保考核,合格者继续签订聘用合同,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四、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成绩单寄到同江市人事局,联系人:刘晓民 邮政编号156400电话0454-2931209。或发邮箱:tjliuxiaomin@126.com

同江市人事局

二0一0年二月二十六 日

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 篇2

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监测, 其也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对环境监测管理进行强化, 能够保证环境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准确的监测资料作为依据, 并且其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非常错综复杂, 而且,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掌握和管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会出现无序性、交错性以无限性等问题, 这样会导致人们在认知判断能力方面出现问题。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 要更新思路、方法和技术, 这样能够在数字环保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方法之一。

1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进行检测, 然后对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跟踪, 对环境质量水平、环境管理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保障。人们要想对环境水平进行掌握, 就要进行环境检测, 同时也是开展环境工作的前提。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分析, 但是, 由于环境污染物含量低, 在变化速度方面也非常快, 因此, 这个阶段被称为污染源监测阶段。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认为环境污染不仅仅包括化学物质污染, 同时也包括噪声污染, 因此, 在这个时期进行环境监测, 对环境背景指的监测也在其中。环境监测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而且应用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个阶段被称为环境监测阶段。在之后, 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不断的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 很多的国家都建立了自动化监测网络, 因此, 环境监测进入到了自动监测阶段。

2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分析

2.1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准确的评价环境质量

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 可以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种手段来进行, 同时, 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时, 一定要保证连续进行, 对监测的要素以及对象要进行全面的反映, 并且借助准确的数据资料实现全面的监测, 对环境质量进行评判, 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了解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

2.2 环境监测可以有效的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物以及固体废弃物等进行跟踪监测, 在整个过程中要保证监测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因此, 对监测要进行必要的管理, 避免出现各种污染问题。通过对环境监测进行管理, 避免出现诱发环境污染的问题, 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要进行动态、持续的跟踪监测, 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动态进行掌握, 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扩大, 这样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再次出现。

2.3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环境监督执法管理提供支持

对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 能够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 同时, 对可能造成的危害情况也要进行了解, 因此, 环境执法管理部门要依照环境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 也会导致一些社会纠纷出现, 对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能够对污染源以及危害进行分析, 为纠纷的仲裁也能提供依据。

3 数字环保的概述

数字环保主要是对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进行利用, 对环保数据的要求以及业务要求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这样能够对环保业务进行更好的整合, 而且要对环保信息化水平、监管执法水平以及工作协同水平也要进行提高,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公众化。

4 系统模块实现与特点介绍

4.1 数据标准规范化

环境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要保证系统的整体性, 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合理布局。对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信息进行重视, 建设应用标准以及信息安全标准, 这样能够指导应用系统的建设,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利。

4.2 数据应用产品化

数据应用产品化主要是要实现数据中心的建设, 将各个业务系统利用ETL技术进行数据对比、补录和交换, 这样能够利用中央数据形成数据初级产品, 方便用户的查询。

4.3 应急防范智能化

系统基于数据中心数据信息产品的支撑, 针对某一具体的突发事件, 通过建立完备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案例数据库, 将应急处置常识按照突发事件发生演化的时空顺序和特征进行依次分类存储。运用智能化技术建立应急处置模型, 智能分析突发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应处置措施, 形成高度智能化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对系统。

5 环境检测技术和数字环保要良好结合

5.1 创建综合协调环境监测领导小组

要将环境监测技术与“数字环保”有效地结合起来, 首先, 需要充分整合并创建一个综合协调环境监测领导小组, 组织协调当前区县级等相关部门现有的环境监测资源。包括农林、卫生、畜牧、环保等部门的专业设备、交通设施及技术人员等。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 并明确环境监测分工, 令小组人员之间相互密切配合。

5.2 明确检测目标

依据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 明确检测目标, 并制定出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确保供应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财力、人力、物力等, 组建一支能机动、快速地进行环境监测的专业队伍;重点选准一些与农村群众生活生产等密切相关如饮用水源酸碱矿化度、畜禽排放污水的COD等相关环境项目进行监测。

5.3 采样监测

环境监测要保证采样地点的合理, 同时, 对采样的频次以及采样的方法都要进行分析, 对样品的处理化验以及期限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 对监测取样的化验分析以及结果的准确性都能进行保证。在监测结果分析以后, 还要作出相应的监测分析报告。

5.4 对环境监测分析数据合理安排

环境监测分析报告在进行数据发布方面的渠道也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也要对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 这样能够避免出现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6 结束语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基础, 同时, 也能实现资源、环境、人口三者关系的良性循环。对现代高科技环境监测与数字环保技术进行利用, 能够对污染地区进行更为科学的治理, 同时, 也能对容易出现污染的地区进行预防, 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 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采取必要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环境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 对环境问题也能实现实时监测。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 将环境监测技术和数字环保进行结合, 对环保工作的质量也能进行改善。文章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将环境监测技术和数字环保的结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字环保,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振湘.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相互关系[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 7:226-228.

[2]徐敏, 孙海林.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23 (4) :5-7.

[3]贾志军.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5) .

环保物联网助推环境监测信息化 篇3

我国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在环保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指引下,“环境监测信息化”已经从概念阐释进入到政策落实阶段。目前环保物联网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环境管理升级、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此外,环保物联网对促进我国环保领域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也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物联网技术应用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处于集中爆发的时期。其中尤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为典型。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雾霾发生频率之高、波及面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前所未有。同时,中国的水污染状况也不乐观。中国地质科学院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达44.13%。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想提高环境质量,首要的工作就是控制污染源头。要控制污染源头,则首先要对污染排放量进行监测。

在这个时候,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上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物联网环境监测主要通过运用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进行实时在线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预警和管控环境质量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那么其监测范围如何呢?

据悉,物联网环境监测应用主要分为生态环境监测和污染监测,其中生态环境监测可细分生态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噪声监测、降水监测、土壤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排污监控、森林植被防护等;污染监测则可细分为废气污染源监测、废水污染源监测以及固体废物在线监管等。

以大气监测为例,通过把在线监测仪器、有毒或有害气体传感器布置在污染源、人群密集或敏感地区。当某监测点大气发生异常变化时,传感器通过传感节点将数据上传至传感网,最后交给应用层程序进行处理,应用层程序会根据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执行处理。对于污染单位排放超标,物联网可通知环保执法单位、污染单位对污染事故进行处理。

而水质监测系统则包括饮用水监测和水污染监测。饮用水监测在水源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将水质的PH、SO2、铝、铁、锰、铜等指标值实时上传到水质监测中心,实现对饮用水的监测和报警。水污染监测是在污水排放单位安装污水自动分析仪器和摄像头,对污水的CODcr、BOD5、TOC、NH3-N、流量等指标实施实时监控,并将污染信息发送到排污单位、监测中心,对污染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的出现。

物联网应用到环境监测,不仅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提供可靠信息支持,还具有支持科学研究、环境量化考评、安全保障等服务和智能化信息管理、处理机制;并且监测目标范畴也由单纯的环境信息和污染指标扩展到环境、气候、物及人的活动。目前,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污染源监控、环境在线监控和环境卫星遥感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手段。

环保物联网三套系统分工合作

环境保护的范围涉及到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各个领域,由于环境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整体,所以对其进行保护不仅包含对环境要素的认识和理解,更包含着对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能力。

总体来看,我国环保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组织可以分为三大块:即对整体环境质量的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按照这样的逻辑,环保物联网的监测任务分别指向了重点监测地区、企业和应急事件,也就形成了覆盖不同领域的三套系统,即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系统、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那么,这三套系统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

首先来看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来感知和识别环保监控数据信息。主要应用范围既包括环境敏感区域,如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功能区、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等环保企业。

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市南部郊区、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以及山东省德州、济南及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推进建设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联网监测体系,目的就是“到2015年底,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快华北平原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除了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之外,我国还在多个地区部署建设了对环境质量水、气、声、沙尘等监测数据的统一监管体系。比如易发生沙尘暴天气的内蒙古就在全区建设了20个沙尘暴自动监测站,以监测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最大小时浓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和北京等地区建立了沙尘暴监视网。通过监测总悬浮颗粒物、PM10、湿度、温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来综合反应我国的沙尘暴发生规律。

另外一套系统是针对污染源的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

环保行业系统复杂,需要监控的点数量比较多,位置也比较分散。传统的企业污染源监控主要靠放置检验检测装置收集数据,由于监管不定期,所以在实际操作上弊病明显。而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则是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该系统以图像监控为主、数据监控为辅,结合多种报警功能,可针对所辖区域重点企业(如印染厂、造纸厂、水泥厂、火电厂、垃圾填埋厂等)废气、废水的排污情况、环境安全参数监测(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液位等)、环境污染参数监测(CO、有机物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污染源现场的情况,及时对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操作上简单方便,对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的污染企业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区399家企业的838个点位的自动监控,219家企业的262个点位的视频监控。

nlc202309031932

第三套系统则是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自然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我国也进入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多发期。比如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海上船舶、港口污染等环境突发事故逐年增多。如何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机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则在具体应用层面上显示出其价值。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卫星支持的3S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支持环境应急工作开展。

比如以“中国环境一号”A、B卫星为代表的光学卫星拥有热红外相机、超光谱成像仪等多种遥感探测设备,具有中高空间分辨率(相机空间分辨率达到米)、较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环境一号卫星在沙尘暴检测、区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检测、地震、泥石流等环境风险排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旦发生险情,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结合距离事发地最近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根据系统内置的多种污染源扩散模型算法,模拟事故发生时污染物扩散趋势,用以支持环境监测点部署及应急指挥的业务需求。这样就可以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环保物联网建设热潮涌现

环境污染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环保物联网作为推动环境信息资源高效、精准的传递,支持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监督执法及管理决策等环保业务的综合系统,正在赢得世界广泛的认可。

目前,环保物联网在世界已经有了很多应用案例,例如美国开发的用于实时监测城市环境污染数据的“CITY SENSE”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大鸭岛海鸟栖息情况的生态监测系统、澳大利亚用于监测蟾蜍分布情况的生态监测系统等。此外,瑞士巴塞尔大学、苏黎世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启动的“PERMA SENSE” 项目,目的在于应用物联网对阿尔卑斯山地质和环境状况进行大范围深层次长期监控。

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无线传感网络平台Ocean Sense,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该平台设置20个监测节点,用于采集和分析处理温度、光强、信号强度等海洋环境参数。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的“绿野千传(Green Orbs)”森林生态物联网,则部署了1000多节点,主要用于监测森林的温度、电压、光照等生态指标。

科研只有最终服务于社会,才会真正实现它的价值。虽然以上的应用案例目前大多属于科研应用,但正是这些科研应用项目带动了环保物联网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领域落地项目的实施。

近两年来,随着环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都、无锡、山东等先后被确立为国家环保物联网示范省、市,并且已经有了许多环保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案例。

例如江苏省打造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1831”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省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空气环境、辐射环境等各种环境监控要素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理念的环保监控平台,在全国首创实现了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及环境风险监控的统一集成整合,全面提升了全区的环境监管能力。此外,还有我国在无锡部署的太湖水环境监测示范工程,山西省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沿线水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以及计划实施的湖南“智慧湘潭”工程等。

按照《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环保物联网建设内容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危废转移、环境监管物联网四类,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结合,助推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随着环保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集监测、监控和监管三位一体的全国智慧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初步形成。

环保物联网已成为现阶段巩固污染减排成果的有效手段。2014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告称,同意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将通过应用物联网海量集成技术、细化污染源监控系统全方位架构、强化数字环境管理,带来环境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对探索中国特色环保监控管理新道路、确保污染减排取得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环保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需要重新梳理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问题。环境事故的发生,涉及到社会管理、环境规划、技术支持、司法立法等众多领域。同样,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环境监督、环境监测、环境决策、环境规划、环境立法、环境评价等工作的协同配合。

目前,我国的环保物联网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环境监督、环境监测这两个功能,对促进污染源的监管和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果要实现环保物联网的第三个功能,即环境服务功能,我国依然面临很多挑战。

因为如果以“服务理念”为出发点,环保物联网就需要承载更多的功能。比如通过对各类环境数据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共享,进行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来辅助政府进行环境管理决策;通过实时监测企业污染排放和生产工况,辅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决策;通过环保物联网和其他领域物联网关联,辅助交通运输、城市管理、风险防范等其他领域的管理和服务等。

按照这样的逻辑,未来的环保物联网就需要超出目前的体系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和安排。

在不久的未来,环保物联网将不仅包括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系统、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还会出现决策支持系统、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系统、交通运输辅助系统、灾后评估系统和培训演练系统等,让企业和社会通过环保物联网向服务政府环境管理、服务企业守法、服务公众参与并重转变。未来,我国环保物联网的建设模式不仅要进行统一筹划,相关的人才质量和其发展需求也需要持续保障。从总体来说,物联网环境监测在中国仍处于前期产业链完善阶段,市场呈零星分散化形态、品牌集中度较低,要实现环保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的重建,还需要企业、政府和业内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

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 篇4

河口环保分局环境监测站推行“监测站效能建设五个不让”制度

河口环保分局环境监测站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在全站推行了“监测站效能建设五个不让”制度(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身上出现、不让办事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遇、不让监测站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实现了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减轻了企业和办事人员的负担,防止了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和办事拖拉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制度,干部的好思想、好作风,化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行动,群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亲身体会得到,有效避免了不正之风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推行“效能建设五个不让”是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创新为民服务工作方式方法、转变职能、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机关、创优发展环境、建设和谐机关的重要途径,是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提高机关效能的一种好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制定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效能建设五个不让”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规范运行机制,加强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把“效能建设五个不让”办成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

同江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招聘 篇5

1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

1.1 监测机构职能现状

以省级监测机构为例。我国的省级监测机构目前按照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管理方式进行运作的。各监测机构需要负担着监测环境的重任, 因此增强技术水平是各机构需要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但是, 我国的部分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同时又要负担着管理和监督的行政职能。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省级监测机构需要独立完成工作和监督两项任务。技术职能一旦与监督监察职能相联系, 则就会造成监察不利的局面。因此, 国内的辐射环境监察机构的主要权责不明确, 造成监察机构内部体系混乱, 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 双项职能由同一角色进行, 则会造成部门的管理困难, 即国内没有一个正式的职能部门能够在行政方面管理各监测机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财政和人员出现了较大的不透明性, 阻碍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1.2 监测机构人员配置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组成在国际上处在较弱的位置上。从2005年开始, 我国对于辐射环境的重视程度愈发加深, 环境监测人员的配置也更加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2005年开始, 我国每年相关从业者递增近千人。但是增加的人以技术人员为主, 工程师和高级职称人员并没有数量上的明显变化。这证明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在能力上出现了断层。从学历组成来看, 最高学历为本科的人数最多, 占总数的五成以上, 硕士学历不足两成, 博士学历不足百分之一。辐射环境检测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因此我国应当提升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

1.3 基层工作现状

基层工作是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落实的基础, 因此基层工作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目前, 我国的基层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梯度性, 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较大。对于基层组织来说, 大型事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及日常的环境监测, 是其工作的重点。但是, 绝大多数的基层组织没有将事故的应急演练常态化, 甚至没有进行过应急演练, 这将在日后的工作中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日常监测方面, 部分地域的仪器和检测方法较为落后, 甚至一些监测员没有任何的数据分析能力, 这种情况在县级或地市级的检测机构比较常见。

2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发展探索

2.1 加强机制建设

对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美国, 环境的监测工作是由政府作为主导, 区域的监测机构跟随政府的步伐进程环境的检测。日本的环境监测也是如此。因此, 我国的环境监测也可以设立一个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 统一的进行监督, 弱化省级、地市级机构的监督职能。强化政府或其他行政部门在其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各级机构的工作效率, 可以考虑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引入, 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 以此来提升监测的专业程度。

2.2 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应当分为入职前培训和工作中的定期培训两部分。为了能够提升培训的效果, 入职的标准要进行严的规范, 确保入职人员为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在入职前, 应当熟悉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相关的标准规范。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采集到的环境载体科学可用, 得出的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入职前的培训可以集中进行, 确保培训强度以增加新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工作中培训应当分为两种, 一种是理论观念的养成, 一类是技术等的学习。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养成应当渗透在日常的工作中, 使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学习性。

2.3 提升基层工作

基层工作的提升要依靠机制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 基层工作还应当保持高度透明化, 应当定期定时进行信息的披露, 接受公众的监督。基层机构作为监测工作的落实机构, 对于辐射环境的监测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为了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 基层工作者首先可以采用扩大采样范围的办法, 将采样范围扩到到空中、海洋范围内。对于基层工作还应当进行积极的监督, 对其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及时改进。

3 结语

辐射环境检测是未来环境监测的重点。但是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是, 近年来我国一线工作人呢元和各位专家学者对此的重视程度加深, 因此可以预见, 在未来我国的辐射环境检测必将出现大幅度的质量推进。我国的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必将能够呈现出最客观、详实、标准的报告!

摘要: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对于环境安全的保证非常重要。笔者首先从机构职能、人员配置、基层工作三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系统网络现状, 指出我国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 包括加强机制建设、完善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三个方面, 希望能到对杜绝问题的产生起到实质性作用。

关键词: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 (01) :12~13.

[2]黄国夫, 杨维耿, 张瑜, 陈啸炯, 舒畅.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 (01) :25~26.

上一篇: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下一篇:基层经管员党员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