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2024-10-13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通用10篇)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1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湖市新多艺术幼儿园

胡惠琴

内容摘要: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做自己喜爱的动作,从中感受舞蹈的愉快。通过对舞蹈的充分表现,来抒发内心的喜悦,享受着音乐的美、动作的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激发兴趣、灵活教学、大胆创编三方面来论述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发兴趣、灵活教学、大胆创编

正文: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一、精于选材,增强幼儿舞蹈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他们的这些话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幼儿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幼儿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幼儿舞蹈也是这样,必须让孩子从兴趣开始。幼儿对舞蹈有兴趣,这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呢?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1)选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音乐,也是她们经常听到的儿歌、流行歌曲、动画影视歌曲。。。在播放音乐同时让她们去模仿或自由的发挥想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形象,培养她们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初期达到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随着音乐起舞。选用幼儿熟悉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要投入在孩子的世界里,要不断引导她们去想象、去表现。教师注意语言和表情的魅力,如:舞蹈《舞蝶》教动作之前先让孩子们去想象一下蝴蝶的美丽,给它穿上五彩的上衣,在花园里翩翩飞舞。有时侯教师就象个魔术师让孩子们发现舞蹈的魅力的多姿多彩的。

二、慎重选材,以趣引人

开设特色课堂不光是一味的练习基本功,我们可以以活动、竞赛、表演的方式去完成系列教学,如学习歌舞《姥姥门前看大戏》,我为幼儿假设了一个看大戏的场面,假设我们都在看一场电影,里面内容有喜悦的、伤心的、生气的、恐怖的。。自己先把表演做出来,然后用语言让孩子们循序渐进的进入到各自的角色里,紧张的紧张、高兴的高兴、伤心的伤心、生气的生气、把日常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上,让她们知道舞蹈来源于生活,它就是生活的再现。

为幼儿选择她们喜爱的、适合的她们年龄特点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选择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她们跳舞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当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歌表演、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当幼儿对舞蹈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二、巧妙设计,激活幼儿舞蹈的创造性。

1、展现情境性。

要为幼儿创设必要的学习舞蹈的环境,如时间、场地、服装、学习材料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舞蹈比赛、表演;让孩子积极地让孩子走向更广阔的舞蹈艺术的天地。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2、加强趣味性

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唤醒幼儿的心灵,在示范、讲解时,要尽量把最准确、最优美的表情、动作显示给孩子,让艺术的魅力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之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较喜新厌旧,所以,在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时,在基础训练阶段,必须要加强趣味性,教师与孩子共同做舞蹈游戏,排舞蹈小品,活跃孩子的学习气氛,丰富其想象力。

3、力求形式多样性

在学习进程的按排上,可将民族舞蹈、芭蕾舞、体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能为断的有新鲜感,有利于幼儿对舞蹈艺术的融会贯通。幼儿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等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

4、凸现情感性。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2

一、美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深远影响

美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有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总是充满好奇心, 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审美文化素养。我们现代的美育, 主张把知识、道德、审美融合在一起, 将幼儿园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个学科整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这样, 使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 互相交叉、融会贯通, 逐渐生成智慧, 能使幼儿头脑灵活, 充满自信, 并具有创造性, 有敏锐的直觉能力和丰富的感受力, 从而使幼儿产生丰富的审美情趣,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成为能够独立思考、个性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美育的方法

以美育为中心的融合式课程其目的在于开启幼儿心扉, 发展幼儿潜能,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我们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探索, 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并且将审美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受到智性的、灵性的、悟性的、情感的陶冶和品德的熏陶。同时, 要让教育活动蒙上审美的色彩, 以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快乐和谐、富有情趣和美感的方式, 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让教师大胆尝试与体验美育, 从而带来诸多益处。

三、在实践中探究美育促进幼儿发展的途径

美育应立足于实践, 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让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 美育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美育有利于幼儿记忆的发展, 幼儿时期主要是无意记忆, 他们记忆是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的, 我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 能渐渐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让他们感受美、认知美、发现美, 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美育还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使他们辨知美、创造美。在美育中,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如我们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幼儿美育, 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对话, 通过发自内心、言之有物的表达, 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 美育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育活动中, 幼儿对美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 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美育使幼儿沉浸在自由的状态中,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 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幼儿通过形象的、自由的美育过程, 能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获得灵感, 使他们获得好奇心和求知欲, 形成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品质, 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3. 美育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美育活动中, 身心是愉悦的, 因为我们的美育是建立在愉悦的基础上的, 这种快乐、轻松的教育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放松, 并且能促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4. 美育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美育向幼儿传递美的情感体验, 从而唤起了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是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纽带和桥梁, 美育能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接受道德教育, 产生道德认识, 并在日常生活中约束道德行为。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自制图书:主题图书;幼儿自制连环画:亲子制作图书

“阅读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幼儿期是人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幼儿自制图书活动是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延伸,幼儿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根据书的形式,将内心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组织幼儿进行图书制作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语言,审美,创造力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幼儿以自己的故事或者以自己熟悉的物体为素材作为创作源泉,用他们最善长的图画形式标达出来。

一、主题图书的自制

我们根据主题要求制作出不同的图书,有利于幼儿更加了解主题的内容,延伸了主题的教育作用,幼儿对熟悉的图书也更喜欢閱读,特别是已经学习过的主题内容,幼儿对熟悉的图书也更喜欢阅读。老师应引导幼儿在各类主题或领域活动中寻找自制图书的主题。

在大班的主题活动中开展主题“周围的环境”时,了解和认识西昌的时候,让幼儿收集西昌特色建筑的照片,我们制作了一本《我们的家乡——西昌》的图书。认识了解各种不同的房子,我们融进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创新思维,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出有特色的房子,还注明自己房子的功能和特效,有冰淇淋房子;彩虹房子;苹果房子;月亮房子;汽车房子等等,设计丰富多样,我们将幼儿的设计制作成一本《奇特的房子》五本的图书,幼儿特别喜欢阅读,翻到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的房子向小朋友介绍,对别人设计的也很有兴趣。主题“奇妙的世界”中,以“有趣的水”为分主题,幼儿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幼儿和老师一起制作出图书《水的变化》、《我和水做游戏》、《水从哪里来》、《水的作用》、《爱护周围的环境》等,通过故事,幼儿自制连环画《小水滴旅行记》。主题“我要上小学了”的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参观小学的活动,活动后幼儿通过总结归纳出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为人小学做好准备,通过绘画表现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并制作出图书《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还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学老师,制作出《我心目中的小学老师》,他们心目中的小学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有梳长辫子的美女老师,有戴眼镜的老师,多数是短头发的男老师。幼儿就要离开幼儿园了有许多话要对老师说,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都在自己的记忆里,幼儿自制图书《我们的幼儿园生活》、《感谢》激发了幼儿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们在中班还进行了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主题图书”,老师把每个活动主题收集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图书,使每一个主题成一本书,还把图书制作成剪贴、剪纸、绘画及活动图书。如《我长大了》、《秋天的水果》、《伟大的祖国》,图书的形状也有各种不同。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或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创作绘画或手工作品制作成。这样幼儿对熟悉的内容就会有很大的兴趣进行阅读,也会有兴趣和朋友讲述,在小班老师也将主题中的图片、资料整理成图书投放到阅读区,幼儿会更具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如《春天的花》、《花儿的用途》、《我喜欢的小动物》等等

二、幼儿自制连环画图书

我们利用简短的故事,让幼儿学会自制连环画图书。请教师或父母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订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有幼儿合作制作的,自己选择好朋友两人分工一人画几页,做好封面,写上页码,才算完成,效果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品,如大班幼儿制作的《小兔子找太阳》,中班幼儿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三只蝴蝶》等;有分工合作完成的,就由组长自己去分配,哪个画那个情节的内容,谁完成封面和页码的制作,效果也很好,如,《小熊进城》、《小雨点》、《小猫找朋友》等。还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有《三只小猪》、《小猪找月亮》等。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和协调,图书的内容更进一步的了解,入区阅读时更能够清楚的讲述,幼儿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绘画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也让幼儿学会安静、认真的倾听别人的讲述。

我们班还让幼儿学习剪贴故事图书,就是讲画报上的故事剪贴成一本新的连环画图书,幼儿也很喜欢阅读。

幼儿的倾听和观察很多时候都是随机性和无意识的,创作素材的寻找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其实有时候老师对某个绘本进行拓展活动,也可以寻找到上好的创作素材,比如在大班活动绘本阅读故事《我爸爸》的教学时,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爸爸的职业和爱好,通过阅读故事后,学习用故事中的语句:“我爸爸像…。。一样”描述和夸奖自己的爸爸,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回家后讲述给家长听,并让家长在画面上用文字进行记录,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图书的封面,写上作者名字和页码,一本自己制作的图书《我爸爸》、《好棒的爸爸》就做好了。通过亲子共同制作这本图书,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爸爸,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增进了父子的感情。我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利用充满爱和童趣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教学活动,绘本中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因为故事中大兔子和小兔子不断通过肢体语言的变化表达对对方的爱,并不断升华爱的内容,使孩子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爱的内涵和本质。同时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让幼儿用不同的物体,相同的句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并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最后自制成一本图书。

幼儿制作的连环画图书有一百多本,大多数都投放到阅读区,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亲子制作图书

我们的亲子制作的图书效果非常好,内容丰富多彩:有介绍各种汽车的;有进行安全教育的;有介绍各种交通标志的;有制作连环画故事的;有学习唐诗的;有宝宝成长记录的;有和家人外出旅游的,如《我们的家乡——西昌》、《美丽的彝族服饰》、《安全出行,珍爱生命》、《国庆七日游》、《三只小猪》。还有的制作出供排序、数数的图书。图书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心形的,树叶形的,椭圆形的。图书的材料也是多样的:有纸质的,有布做的。有的用勾线法构图制作图书,有的用布来制作图书,有的折、画制作图书……使幼儿在家长制作中,更多地了解了图书,激发了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当这些图书投放到区角时,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幼儿都争着要去“书吧”看书。我们每个班的每位幼儿都有一到两本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图书。

自制图书后我们提供机会让幼儿展示、分享、讲述自己的图书,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继续创作的愿望。我们在自制图书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能主动、专注地阅读图书,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同时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词汇丰富,知识面广,更加懂礼貌,善于表达。通过自制图书活动提高了幼儿自制图书的能力,也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的良好习惯。孩子对于自己制作的图书更爱惜,更懂得保护自己辛苦制作的劳动成果,因此更容易引导幼儿在翻阅的过程中轻轻翻,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触摸书,养成爱护书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因为是自己制作的图书,孩子更感兴趣,翻阅的时候就更仔细,更能一页一页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翻看和讲述,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自制图书的制作和展出等各种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意义,增进了亲子感情,了解自制图书活动真正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做到了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4

雷廷

【摘要】当今,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达成全民共识,但素质教育的推进却步履维艰,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回顾素质教育的提出和理论发展历程,结合目前我市在快乐教育、“五园建设”、高效课堂等方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谈到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去跳素质教育的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刮风不下雨”、教育行政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片面地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优劣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试图从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教育质量考核标准、高考制度的变革等方面探索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困惑对策

从素质教育的提出距今已20多年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逐步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从目前情况来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维艰,任重而道远。《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目标,襄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构划出了全市教育发展蓝图,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一)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恰当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十三大报告中,都强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理论界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由此引发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教育界开展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的讨论,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提高民族素质出发,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做了一些分析和批评。这些研究、讨论和实践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3年2月13日,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4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又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掀起素质教育实践的区域性高潮。全国首批建立了十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区。与此同时,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国民素质的构建、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运行机构、督导评估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践依据。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已有2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各地注重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开展阳光体育,增进

学生体质,加强美育熏陶,塑造高尚情操,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小学素质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长久以来,各地各学校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所在。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成长,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体格健壮、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有思想、有理想、有创新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能力的人。

(三)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1)、告别苦行僧教育,实践遵循教育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快乐教育

鲁迅说过,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乐天的天性运用于教育和读书,素质教育的天地才是效率最高的。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校也经常提出“教师要苦教、学生要苦学”,“苦”字当头,是一种被动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苦行僧,学习成为了一种精神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最终导致厌学。

“快乐教育”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快乐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处理教育中知、情、意关系问题上,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与认知的互促,达到知、情、意并茂。这三个有机方面,前者是快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中者是愉快教育操作上的支撑点;后者则是愉快教育中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实施快乐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双方情感、态度的互动。也就是说,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是体现和实现“快乐教育”的关键。

勤奋是学生“乐学”的态度,爱好和兴趣是学生乐学的最佳途径,教师的“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善教必须在善于学习、善钻教材、善研教法上下功夫。学生的“乐学”,是教师“善教”的结果。学生的学习之乐,是快乐教育课堂追求的乐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动活泼的乐学气氛;二是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三是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

(2)、努力实施“五园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于人这个最终成为实惠主体功能的个体来讲,成才之路千差万别,人才素质培养之道也就没有固定模式可寻。龚自珍著的《病梅馆记》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有人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夭其稚,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好端端的梅花被“斫、删、锄、遏”,成了“病梅”。这说明对树木不可凭人的臆想或癖好而胡乱斫删,使它本性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培养“修剪”也应该“顺天致性”。“五园”建设点多面广,涵盖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大有裨益,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就是对学生素质教育“严、巧、活、乐”四种方法。“五园”建设是对“快乐校园工程”建设的深化,体现深入推进新课程,完善新课改的要求;能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1、书香校园建设

“书香校园”着重点在于贯彻“我与好书同行”思想,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夯实文化底蕴,在校园营造出朗朗的读书声。

①创设读书环境,使学生愿意读书。一是完善图书室藏书,开放阅览室;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班级图书角;三是与家长联合,督促学生常去书店逛逛,到图书馆读读,而不要一味地只给孩子买书。

②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乐意读书。在快乐中成为知识海洋的弄潮儿,把读书当做生活的必须。林语堂说:今日中小学教育当然违反此读书心理学原理,一不分读书看书,二叫人强记。故弄得学生手忙脚乱、浪费精神。快乐读书乃是读书的最大乐趣,也是最好最大的收获途径。

③开展创造才能,让学生从读书中将社中的俗见俗闻净化升华,返归聪明。一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中见悟社会真相,二是让学生对社会热门经济政治事件展开讨论,多学文章,促进交流。三是善于在理论知识中发现优秀人文资源,为今后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储备更新鲜的知识养分。

2、艺术校园建设

“艺术校园”着重点在于丰富校园艺术文化,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增强学生艺术感受、想象、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①完善课外文体活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课外文体活动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二是开发和利用课外文体活动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三是制定课外文体活动普及方案,确保学生都能参加。②健全课外文体兴趣小组。依据学生自愿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的原则,设立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的兴趣小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③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克服一切困难开足课时,配备专职教师,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深入地开展。

3、科技校园建设

“科技校园”着重点在于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要规范科学课程,落实课程教学常规。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意识教育,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纳入学校课程整体目标;其次要引进外力资源,搭建科学教学平台。积极与科技馆开展共建活动,引进“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借助科技馆的资源,为师生创设教与学的环境,使科学教育逐步走向馆校齐抓共管之路。

4、平安校园建设

“平安校园”着重点在于建设环境安全、秩序正常、家长放心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预防和自护能力。

①交通安全。与交警部门共建交通壁画、宣传版画、固定交通标志牌等,引导师生共同遵守交通法规。开展交通知识教育。每月上1节交通安全课,向师生、家长发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读本》,编发交通安全顺口溜,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②行为安全。提醒师生上、下楼梯时,勿拥挤,勿滑栏杆,不攀爬登高;打球和活动时防止碰撞摔倒,不燃放烟花爆竹,不要在池塘边玩耍等。遇到一些意外的纠葛,一定用平和的心态,冷静处理,以免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5、快乐校园建设

“快乐校园”着重点在于改革课堂教学,营造乐学乐教的新境界。

①建设快乐环境,让校园“活”起来。以植树种草为主线,美化校园环境;以修正墙壁绘画为重点,优化校园环境;处处体现育人功能。

②建设快乐课堂,让学生“乐”起来。一是师生和谐之乐,强调教师以情汇聚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心情;二是教室善教之乐,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把课堂“活”起来;三是学生学习之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持正面教育,处处鼓励学生,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③建设快乐体育园地,让学生“动”起来。根据教材和自身情况创设多彩自由的快乐体育活动,突出多样性、自主性、实践性。

“五园”建设实质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社会生存功能。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可借用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作概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春风对柳树的枝条修剪比剪刀还快,可谓严;裁剪之细,可谓巧;造型之美,可谓活;因春风而茁壮成长,可谓乐。学生如柳树,教师如春风,适之而为,必成大才,反之而作,难为其用。

二、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困惑

(1)、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

目前,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一方面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艺术熏陶、实践活动,忙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小考,大考,排名,死盯着考试分数。把“应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依附条件坚持下去,即 “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去跳素质教育的舞”。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只刮风不下雨”

现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打造自己的品牌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短期效应,极力追求短、频、快的效应。想方设法地从学生身上下功夫,拼命地打造学生,挤压学生,拼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锻造学生,让学生在超负荷的情况下一个劲地运转。为了挤时间,学生的活动课可以随便占用,有时候体育课也变成了可有可无,自习课变成了辅导课,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基础学科的成绩,把许多按规定本应该开设的所谓的副课压缩、砍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了“只刮风不下雨”,致使学生作业做到深夜、节假日仍然上课、业余时间奔忙于各种补习班等,学生疲于奔命,身心深受其累、苦不堪言。

(3)、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行政部门象抓经济一样抓教育,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导致了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考试分数被教育行政部门出于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考虑而极度炒作,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甚至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使学校教育成为功利性教育,成为摧残青少年心智的罪魁祸首。学校教育围绕学生考试分数,忽视或放弃对学生的生活、品行、审美观、人生观等诸方面的教育。学校、教师、学生都信奉“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一抓经济的功利理念,无不苦苦寻找考试能得高分的捷径,甚至挺而走险。

(4)、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升学率”拥有着一票否决的权力。好像一所学校没有升学率作为基础,其他方面再好也无济于事。学校的美誉首先来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于是,我们就常常见到一些学校为了招揽好的生源而打出“某某年本校本科(重点高中)升学率××%”的广告。社会上一些对于学校的正式或不正式的排名也都是把“升学率”作为基准。一个好的学校在公众的心中就是“我把孩子送进去后,就能上好学校、上大学的学校”。

三、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1、以班级文化管理为阵地,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密切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有归属感和成长感。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在交流时要多一些亲和、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严厉指责;在班级管理中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要多表扬、少训斥,在鼓励与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轻松愉快地成长。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快乐的生活。

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管理能力。让学生从中收到感染和熏陶。

3、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校园设施为保障,让学生在学校有安全感。

只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满足师生工作生活实际需要,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安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才可能成为学生们的乐园。

(2)、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繁重的学业负担带来的弊病显而易见,减轻学业负担势在必行,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因此,减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进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首先,社会倡导成才渠道多样化。一些人片面认为,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才是成才的惟一形式,这导致了学生学业负担不断升温。因此,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中形成新型成才观念,即学校教育不是培养人才惟一途径,也不能用是否考上大学作为衡量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学校只培养学生有健康体魄、高尚心灵、正常思维和学习方法,只要学生达到上述目标,即是合格学生。同时,社会要加强对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监控,建立中小学生学习标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控网,定期对中小学课业负担作跟踪调查。

其次,学校和老师抓好减负工作。在减负工作中,学校老师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要转变教育目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减少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要通过题海考山来增加学生知识,改革评判学生成绩的方法,不能仅用试题形式决定学生学习好坏,学习能力强弱、创新能力高低。同时,改革评估学校,检验老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不能用学生考试分数一个标准衡量学校好坏,老师水平高低;增加教育经费,做到义务教育真正义务,不要让学校成为创收个体,为解决生计而忙碌,否则减负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三,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实施减负。目前,许多家庭对减负疑虑重重,害怕减负而影响学生成绩,因而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倾尽全力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为孩子购买学习辅导资料,这无疑影响了减负效果。因此,家长要理解减负意义,与学校配合,淡化孩子成绩名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平时是否努力上,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名次怎样,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家长硬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不与学校配合,学生会无所适从,影响减负效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是一件旷日持久事情,不会一蹴而就。在“减负”中要防止减负就是撒手不管的片面认识,减负是减掉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学业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多方努力减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轻轻松松进学堂,高高兴兴回家来,在轻松愉快中健康成长。

(3)、升学率的高低不是考核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学校评价应树立整体观念,不能单纯以“升学率”高低作为唯一的标准。一方面,“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在教育目标上本来就是错误的,学校的使命是竭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和社会要通过外部的评价为学校创设优良的环境,而不是在“升学率”上死抠不放。另一方面,“升学率”也不能反映学校发展的全部要素和品质。学校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评价。即使有了高的“升学率”也并不能表明学校的管理就是合理、合法的,“升学率”往往倒是和一些劣质的管理相联结。作为政府和社会,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学校指出管理中的问题;而不能用“升学率”一俊遮百丑,问题掩盖对于社会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从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角度出发,也应形塑自身的独立性品质,真正从自我情况、需要和可能性出发,从整体思路上为自己发展做出明断。

(4)、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阻力是什么?《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项对全国30个省份246位地县教育局长的调查显示,高达78.33%的局长认为,推进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改革现行考试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有74.38%的局长认为,在现有考试评价体系下推进素质教育,理论上可行,但操作难度很大,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局长甚至认为根本行不通。

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特别是目前教育及社会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反思。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由一次考试定终身。现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素质状况,尤其是不能反映学生能力的高低。

其实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并且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应该说这些年我国的高考制度确实按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加高考的次数,一些城市已经实行春季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命题由实行“3+x”到由十几个省自主命题;给一些学校招生自主权,一些名校可有5%的自主招生权,2006复旦大学还试行了面试的办法。但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改革没有触动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高考制度依然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整个的基础教育还在按“应试教育”的模式运行。

高考制度的选拔性质是高考制度的最主要弊病。选拔性考试就必然要通过加大出题难度以加强区分度,越是参考人数多,试题越要难,不然无法通过区分来完成选拔的目标。这是选拔性考试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不改变考试的性质就无法实现“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选拔性考试不可能具有这种功能。

从趋势看,改革的方向都是:把高考变为评价性考试,把录取权交给学校,学校的录取标准以高考成绩、平时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记录等综合考虑。

用爱,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5

——学习十七大精神演讲稿

斜桥镇中心幼儿园肖霞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改善民生”这个问题时,有这样一段话:“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与希望。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呢?

我们用爱,我们用爱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教育者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好象池塘里没有水。没有水不能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池塘,用真诚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太阳和小鱼》的故事,故事大意是太阳掉进了海洋里,小鱼想办法让太阳重新回到了天空。故事没讲完,有个孩子小手高高举起:“肖老师,我有问题?”“你有什么问题啊?”“你讲的故事不对,太阳比地球大,地球比海洋大,太阳怎么掉得进海洋里啊?” 这是多么勇敢而又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质疑啊!正因为有爱,所以能拥有孩子们质疑精神带来的喜悦,正因为有质疑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幼儿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在生活活动中,我耐心的教育孩子,和他们交朋友,呵护他们纯真的童真世界。”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里,我把爱奉献给孩子,经常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我相信一句话:“亲其师爱其道”。孩子们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用童心去想一想他们的一些行为,真心地爱他们每一个人,用爱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合理选配教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6

我们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身心迅速发展的孩子,我们的工作要涉及到他们的生活、游戏、学习、劳动以及人格能力等方方面面。另外,一个班的工作是由两人以上的集体共同完成的,“合作”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合理选配教师,使教师人尽其才,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选派教师。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因而在选配教师的时候,应考虑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工作风格是否接近于这一年龄段幼儿发展的需要。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成人的依赖程度大,根需要成人的照顾,同时小班幼儿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幼儿园应派一名有教育经验、善于和幼儿交流、讲话生动、语速缓慢,让幼儿感到像妈妈一样的教师。如,我园的王老师讲话和缓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细致周到,和孩子的关系融洽,在担任小班的保教工作中,总能给孩子家的感觉,孩子们都亲热得叫她“妈妈”。但是当他带大班幼儿时,孩子们不听她的话,还常常“欺负她”,结果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影响了班级常规的建立。

中班幼儿自我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好奇心强,处于“反抗期”,常常“捣蛋”。幼儿园应选用善于发现和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具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具有灵活教学能力的教师。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知识面逐步拓宽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同时要求被尊重,被平等对待的意识增强。因此,在选派教师应注意选用知识广博、朝气蓬勃能创造的教师,善于和孩子做朋友的教师。如,张老师习惯简洁利索的做事,日常生活中说话语速快,且有音乐、舞蹈特长。在担任大班工作中和孩子们“跳”在一起,“玩”在一起,像个大姐姐,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她班上的孩子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因此,在选配教师时,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组合班集体

一个班级的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合作程度,良好的合作,可以为每个人展现才华创造条件,是教师获得成功感,幼儿受益。另外,小集体良好作用的发挥,也能直接促进幼儿园大集体的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1、性格互补

生活中具备优秀、完整性格的人很少,如果根据每位教师的性格合理组合,可以尽量发挥每位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淡化其消极影响,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性格统一体,从而给孩子一个更为理性的精神环境。

我班刘老师活泼开朗、做事急躁,而王老师沉稳、认真,两位教师在共同工作中,各自发挥优势,愉快合作,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也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年龄互补

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有热情,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容易与实践脱节,有时面对孩子的混乱场面而缺乏组织能力。

年龄长一些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丰富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年长的教师也从年轻教师身上学到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3、教学特长互补

教师的业务素质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能歌善舞、活泼好动。而有的教师擅长手工制作,有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强,有的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因此,教师在分领域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在教师中选出一个好的班组长

有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班集体,还应有个搞好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带头人。如果班组长选择不当将会阻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选择班组长时应慎重考虑,选择一个具有以下素质的教师作为班组长。

1、班组长要有良好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能使班内教师形成一股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搞好班级工作,这也要求班组长本人要正直、无私、坦诚、宽容值得人信赖。

2、班组长要有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中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眼勤就是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及时处理。手勤就是要求班组长处处以身作则,工作带头干,嘴勤就是经常和班内教师交流协商,尊重班内教师的意见。

3、班组长具有创新精神。要使班级工作有特色,就不能因循守旧,班组长要有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使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7

关键词:幼儿;发展素质;纸艺

俗话说得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现在的许多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已经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了,幼儿期就会进行各种培训来开发智力,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在幼儿园就更常见了,他们会有各种游戏,以推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纸艺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幼儿素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纸艺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纸艺的概念

首先来谈谈纸艺的概念吧。纸艺,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包含造纸艺术在内的所有的与纸有关的工艺;狭义上是指以各种纸张和纸材质为主要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装置或者高科技等手段来制作成的平面或者立体艺术品。

纸艺如今炙手可热,纸艺让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变成各种各样的漂亮有趣的形状,纸艺纸品的类型有很多,有形状逼真的手工纸艺品、有美丽而逼真的立体画、有漂亮的帕吉门纸画。不同的纸艺品,因为不同的形状,展现着不同的情态,这些漂亮而有趣的纸艺品又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开发脑筋,去创造更漂亮的纸艺品。

二、纸艺的优点

1.纸艺材料简单,操作也不难

纸艺中最耀眼的就是那颜色鲜艳而又栩栩如生的纸花了,一朵朵颜色鲜艳、做工逼真的花朵,仅仅只需要一张纸就可以做成。如今,许多人都热爱这栩栩如生的纸花,像现在许多餐馆都用纸巾折成一个个漂亮而有趣的纸花,让顾客眼前一亮。

2.纸艺可以开动脑筋,启发人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当一个人亲自动手去做各种各样的纸艺时,不仅会学会折纸,还会启发人开动脑筋去自己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纸艺,这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幼儿园里,当老师教会幼儿一个纸艺,引起幼儿的兴趣,那幼儿便会慢慢自主地去创造另一种纸艺,或许并不是很完美,但至少这是孩子开动脑筋去创造的证明。

3.纸艺还可以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纸艺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许多的纸艺,比如古朴的窗花,比如俏皮的纸灯笼,比如栩栩如生的纸花,这些都是我们口耳相传的纸艺,还有许多我们不是很熟悉的纸艺,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这是我们先人的思想智慧结晶。在幼儿期就让孩子接触纸艺,感受中华文化的一大魅力,慢慢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从而传承中华文化。

三、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素质全面发展就是指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部发展提高,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着眼于全局。幼儿年龄还小,他们对世界还没有真正的认知,素质也需要培养提高。重视幼儿发展,关注幼儿的身心特点,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素质,既要关注孩子的基本生活,又要关注孩子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

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纸艺活动策略

幼儿素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纸艺活动是要在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纸艺活动,既要开展纸艺活动,又要体现幼儿素质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下面谈谈幼儿素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纸艺活动的策略。

1.培养幼儿对纸艺的兴趣,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教师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漂亮的纸艺品去吸引幼儿注意,引起幼儿兴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上纸艺品,对中华文化感兴趣。比如,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做一些小猫小老虎的折纸,做一些简单的纸花,以此吸引幼儿注意,引起幼儿兴趣。然后再教会幼儿一些简单易学的折纸、纸花等,让他们享受自己动手的成就感。

2.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喜欢的纸艺,送给亲朋好友,开动脑筋、启发创造性的同时也学会分享和感恩

素质教育不是空头话,应该付之行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做纸艺,既锻炼了幼儿实际动手能力,又启发了幼儿创造力,一举双得。而送给亲朋好友,则是让幼儿学会把自己的成果和快乐分享给他人,学会对他人的感恩,这是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比如,在母亲节那天,教师可以让幼儿做一些漂亮的纸艺亲手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感谢母亲的爱。这是对幼儿最好的启蒙。

3.通过纸艺让幼儿养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幼儿全面发展素质,当然包括当今保护环境的重要课题。习惯是一点一点地养成的,要从小抓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废纸、一些不用的纸去教幼儿做一些纸艺品,帮助他们树立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纸艺活动是一种“手和脑一块儿干”的双向活动,它具有直观具体、操作性强的特点,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这又涉及幼儿素质发展的问题,是很具有研究的价值的。幼儿素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纸艺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应该多加开展。

参考文献:

[1]周萍.优化纸艺活动助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G].山西教育:幼教,2014.

[2]刘英.幼儿纸艺活动的研究[G].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全面发展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肩负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的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素质的提升。

一、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因此,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最直接提升的就是自身的知识素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交流水平等,也会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较高的语文知识素养,对学生有效学习其他学科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通过语文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尤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学生精力旺盛,同时又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一些自然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忽视了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想要进行创新,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就是抽象思维,而语文正是一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

学生在理解很多文章的内涵时,都需要进行想象,文字只能从表面为学生勾画一种情境,而能否对这种情境真正的加以理解,就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一定的画面。学生一旦有了较强的想象能力,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都会有更多的发现,也会产生更多的想象,能够为学生发现创新元素,有效展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境界

学生的思想境界如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人们的精神层次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境界,对学生更好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语文学科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境界的呢?

熏陶法是通过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现代文,还要学习很多文言文,这些文章不仅有较强的思想性,而且有很强的艺术性,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思想情感将会被带到一种新的境界,优美的语言,高尚的思想境界,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真善美,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四、提升高中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高中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不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语文作为一门既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同时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高中教材节选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而且还蕴含了正确认识世界的道理,对学生掌握有效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更好的去认识世界呢?

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对学生进行道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明辨是非,进而掌握有效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技巧。当然教师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通过思考使学生个人能够真正领会到其中的道理,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目的。

五、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目前很多高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娇生惯养,可能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那么语文课堂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乏忧国的文章,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感人至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素材作为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素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熏陶。

当然,教师在通过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并鼓起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的勇气。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进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重视心理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篇9

一、端正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当前不少学校中仍存在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制订了双套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一套应付上级检查,一套具体执行。加班加点、题海战、繁琐、畸形的偏题、怪题把学生考得昏昏然不知所措。机械的分数等级评比制度不仅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能的发挥,而且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

二、提高教師素质

在整个教育制度中,教师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以德育为主的方法来解决,甚至是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对待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教师严酷对待的。”如果用各种形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极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违反教育规律,违背师德的,只会使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甚至引起矛盾的激化。

三、加强集体建设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任何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是两次登台的,第一次是作为集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亦即作为心理间的本能而登台;第二次才是作为个人活动,作为儿童的思维的内部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而登台的。”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能把学生吸引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参与程度,还可以抗衡或淡化外界某些不良影响,特别可为某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容身之处,起到心理缓解或补充作用。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力求在班级同学中寻找自己的地位,假如这种愿望不能得到实现而经常处于被忽视、被疏远的境地,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忧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甚至有的便到社会上去寻求自己的地位。为此,班集体应对每个成员采取接纳的态度,使学生在集体中经常体验到爱和被爱的温暖,使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能力被同学承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在团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这样,学生就具有较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比较容易在学业等方面取得成功。当然这与教师的态度倾向有很大关系。尤其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经常采取排斥的态度,轻视他的能力,并经常处以惩罚,久而久之,学生集体也会对其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对每个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善于容纳别人,使之懂得:只有爱人,才能被别人所爱;只有接纳别人,才能被别人所接纳。

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10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最显著的特点是“凭分取人”。“凭分取人”的高考固然公平、

公正、高效,但是其“指挥棒效应”对教育产生的弊端为世人诟病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还是教师、家长,都将考试分数视为命根。不谙世事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压抑天性、缺乏活力,漠视社会、不负责任、不善合作、自私自利……长辈们不是没有看到他们的这些问题,但是在分数面前,这些问题显得微不足道。当他们跨过高考的门槛,进入高校,步入社会,学业成绩逐渐处于次要地位,而只是作为综合能力的一小部分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曾经的骄子原来存在这么多的不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他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刘海峰教授曾归纳出八对主要矛盾,其中之一就是“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的矛盾”。统一考试的主旨之一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目的是保证选才客观公正。而考查品行对于选才是非常重要的,有才无德之人从某个角度上说对社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但是,品行的考查由于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高考作为一种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统一考试,为新中国的建设选拔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人需要全面的素质与个性的发展,那么,作为选才重要手段的高考,是否应该停止走向只认分数的极端,逐渐地朝考查素质回归呢?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若不改变“凭分取人”的现状,现行高考制度将继续成为素质教育的障碍。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到底谁该为这次经济危机负责?人们辩论、反思的焦点是人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力等问题。而这些无法用知识多寡来考量人的品质,是只重分数的高考无法“指挥”和引导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只是一方面,当我们用“80后”“90后”称呼新一代时,其实已隐含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担忧。

综合素质评价用“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两个维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亦将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要求个体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将自己融入团队、进行有效团队合作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缺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高校虽然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由于“疾入腠理”,治起来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

将综合素质评价明确纳入高考录取的考量范围,将会在观念上逐渐影响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在新高考的引导下,家长和学生不会只认分数,而教育工作者应借此良机大力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上一篇: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下一篇:年会厂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