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通用10篇)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1
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芜 湖 县 人 民 政 府
(2012年3月31日)
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芜湖县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制定目标,出台措施,真抓实干,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今年初,又连续出台了农民收入倍增、新农村建设、苗木花卉发展、蔬菜产业提升、鼓励土地流转、生态县创建等一系列“有含金量”的农业政策文件,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会议安排,就我县农民收入倍增工作向大会作一汇报。
一、2011年农民增收开局良好
去年,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通过积极实施粮棉油高产提升行动,以整建制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带动推广超级稻10万亩,粮食总产稳中有增;以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为引领,大力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肉类总产达1.76万吨、水产品总产达2.7万吨,实现总量双提升目标;加快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增规模商品蔬菜基地3865亩,其中新增大棚1100余亩,3个市级千亩蔬菜标准园已通过验收,全市新增两个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均落户我县,并新增一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农业-1-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提升,各级龙头企业达61家,新培育合作社22个,累计达9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累计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81个,“陶辛青虾”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累计达11万亩,耕地流转率达36%,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500亩以上集中流转大户48个;启动“大绿化建设年”活动,积极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生态示范县;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补贴资金6400余万元;农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实施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3080万元;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我县还获得全省绿色食品十强县、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六郎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列为省级示范区。与此同时,县域工业经济和三产快速发展,充分吸纳和转移农民工就业;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率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93元,比上年增长17.6%,位居全省第3位。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2012年初,我县以县委2号文件出台了《关于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的实施意见》,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工业化反哺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农业现代化致富农民,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构建农民增收多元化支撑体系,实
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到十二五”末,粮食总产稳定在22万吨;畜牧业规模养殖比例达75%以上,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率在60%以上,肉类总产达2万吨;水产业积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推广青虾、虾蟹和蟹鳜等特色养殖模式,水产品总量达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苗木花卉面积达6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2010年8239元增加到2015年1、6500元,年均增幅15%以上,农民收入水平在全省始终保持前列。
(二)主要措施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科技为先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模经营”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粮油、精品蔬菜、苗木水果、高效养殖和生态休闲农业基地。构建三条农业走廊,即以六郎镇优质粮油、果蔬、苗木花卉为代表的芜屯快速通道现代农业走廊,以陶辛水韵、陶辛青虾、陶辛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湾石路生态农业走廊,以红杨生态公园、怡龙山庄为代表的湾西路休闲农业走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三三三”高效农业经济板块,即三大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三条畜牧产业带、三大特色水产养殖区。强力打造湾址、红杨、花桥镇三大苗木经济板块。从2012年开始,我县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基地建设等农业项目纳入全县重
点招商目标考核。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以六郎省级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各类农业示范园,培育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初步形成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发展模式。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升级”的思路,重点发展优质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通过推进苗木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创新,逐步实现苗木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平台,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围绕餐饮、住宿、采摘、观光等做活休闲农业文章,形成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同时,积极发展皖南特色烟叶、优质中药材、西瓜、葡萄、草莓等高效农业。
2、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辐射示范建设为契机,着力引进一批知名品牌的“龙头型”大企业、大项目,加快新芜经济开发区建设,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着力发展商贸服务、物流服务、公共服务等三产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农民工创业富民工程,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就业,充分吸纳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到“十二五”末,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每万人拥有企业数550个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一万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
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稳步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依托土地整治、村庄整治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的实施,在县城、开发区和集镇区着力打造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新农村居民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开通居民点到开发区公交班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提供中老年农民就业岗位。通过阳光工程等各类就业培训,引导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村房屋产权发证工作,提升农民房屋的市场价值,提高农民房屋出让、出租收入。
4、完善保障、救助体系,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补贴收入。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和困难补助等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困难对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户比例不断降低。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用于“三农”的资金总量、增量均有提高。从2012年开始,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支农资金32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农业产业化200万元,新农村建设500万元,“菜篮子”工程500万元,土地流转500万元,大绿化建设500万元,苗木花卉1000万元。同时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投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月中旬,我县召开了县四大班子全体成员、各镇党政负责人、村两委负责人全部参加的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部署“三农”工作。明确了今年农业工作重点是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积极开展大绿化建设年活动,加快苗木花卉发展,振兴苗木产业,重塑苗木品牌,全力争创省级生态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2年目标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5%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1万吨以上,完成超级稻种植10万亩以上;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其中500亩以上土地集中流转片15个,建成5-10个农业示范园;新增规模商品蔬菜基地2000亩以上,其中钢架大棚蔬菜1000亩,新建500-1000亩市级蔬菜标准园3-5个,提升3个千亩蔬菜标准园建设规模、档次和生产能力;新增苗木花卉面积1.5万亩;完成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500-1000亩,完成33个新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设任务;生态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万亩大绿化建设高质量完成任务。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民收入倍增目标一定能实现!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2
一、江苏省前三季度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1.主要产品产量。1-9月江苏省水泥14 147.65万吨, 累计增长0.85%, 居全国第一位, 其中硅酸盐水泥熟料4 010.07万吨, 累计增长0.51%, 居全国第十三位;商品混凝土, 12 501.97万立方米, 累计增长4.02%, 居全国第一位;水泥混凝土排水管1 946.13万米, 累计增长15.71%, 居全国第一位;预应力混凝土桩4 056.91万米, 累计增长-12.48%, 居全国第二位;平板玻璃4 461.27万重量箱, 累计增长-1.44%, 居全国第五位;水泥专用设备23.05万吨, 累计增长30.16%, 居全国第一位。
2.经济运行情况。建材工业总体稳中有升。1-8月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 377.4亿元, 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485.44亿元, 同比增长11.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928.01亿元, 同比增长11.3%;建材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171.00亿元, 同比增长6.9%;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147.61亿元, 同比增长5.9%。固定投资稳中趋缓。1-9月份, 全省建材行业完成投资额568.49亿元, 同比增长3.95%。其中水泥制造业27.25亿元, 同比增长-30.72%;水泥制品制造业114.09亿元, 同比增长16.03%;平板玻璃制造业9.17亿元, 同比增长24.64%。经济效益总体恢复性增长。1-8月份, 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88.5亿元, 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126.3亿元, 同比增长19.2%, 其中水泥制造业利润增长35.9%。
1-9月全省建材行业运行状况总体良好。在列入统计的17类产品中, 大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有所增长。受基本建设投资下滑影响, 水泥、平板玻璃、水泥制品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齐平或略有下降。卫生陶瓷制品、技术玻璃、水泥、防水建筑材料等主要产品制造业投资额下降, 全行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
二、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1.推进行业科技创新。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能力现状,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单位对建材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协会组织召开部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及专业分会会长参加的建材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座谈会, 听取对江苏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探索产学研结合、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征集汇总江苏“建材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 通过会议、网站、杂志等进行宣传推广。还邀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作水泥高胶凝性与低能耗制备研究与应用学术报告。与中材科技南京玻纤院共同举办“外墙外保温用岩棉产品质量性能与测试技术研讨会”, 促进产品的科技创新。结合中国建材联合会年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评选推荐“富氧燃烧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等10个项目, 并已通过立项。根据联合会要求, 定期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江苏建材工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的实际, 协会积极宣传创新理念, 推动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功能与质量, 延伸产业链, 拓展应用领域,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先后邀请省建设主管部门领导结合我省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绿色建筑与建材工业结合以及基本建设项目和投资情况作《江苏省基本建设与建材工业发展》报告。邀请行业资深专家领导结合江苏建材行业发展和存在问题作《加快发展江苏建材新型产业》专题报告, 深受与会者好评, 引发强烈反响。协会注重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按季度分析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定期召开分析会, 剖析面临的共性和倾向性问题, 组织参观有关企业生产现场, 研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策措施。还积极参与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组织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江苏优先推广工作, 针对我省水泥工业状况, 提出配合做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建议, 并配合主管部门制定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用水泥技术规范。配合省经信委对全省214家水泥企业、273个项目开展水泥违规项目检查和资料收集, 协查违规项目22项, 应淘汰或取缔建设项目16个, 目前清理情况和处理意见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还先后与省经信委联合召开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座谈会, 听取企业对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建议。参加省人社厅化解产能过剩中就业与职工安置问题座谈研讨, 提出对策建议。
3.推进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研究制定《建材行业加快与推进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化解产能过剩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 协会向省经信委提出“建设水泥粉磨节能能示范生产线”建议, 得到支持并予实施。通过示范线的建设运行, 将明确我省水泥最佳粉磨工艺和能耗指标, 促进企业淘汰落后, 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装备, 组织专家开展对苏材重型机械风选磨丰中分工艺及装备等的评议论证。为推动我省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应用, 协会先后到有关企业调研, 提出我省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物方案, 目前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利用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开展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已运行投产。
4.加强行业自律与联合。针对江苏水泥市场竞争现状和复杂的经济形势, 协会组织进行企业调研, 召开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市场自律座谈会, 召集苏南、苏北地区水泥骨干企业市场分析会, 分析情况, 协调问题, 共商对策。借鉴水泥市场自律经验, 组织调研探讨管桩行业开展市场自律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 扩大水泥混凝土制品领域工作范围。协会注重加强与国家协会的联合和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 参与组织举办珍珠岩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战略研讨、混凝土桩基材料制造与工程应用高峰论坛, 开展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10强建材企业、最具发展潜力建材企业等评选活动。认真贯彻实施《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管理工作, 开展对水泥企业化验室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审员培训, 今年以来共培训550多人, 完成对160多家水泥企业化验室现场审查工作。
全市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3
创新思路强抓教育夯实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教育的关键在于党纪条规的宣传和普及。近年来,我们×××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法规宣传教育作为纪检监察基础性工作来抓,突出在教育理念、依托载体、保障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了各级对政策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广大
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保证了党纪条规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做到了“三个创新”:
一、创新法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源头”意识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基础工作和治本之策。
一是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对党员干部从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和模范执行“三个代表”必须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眼,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同时,把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关口前移,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堤防。二是从加快经济发展的现实着眼,加强法规宣传教育,优化经济软环境的建设。当前,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强化治标措施,对各种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加大治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要着力治本,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树立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因此,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强化,在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精力投入上注重超前性、提高主动性、增强针对性,以法规宣教工作的不断深入,推动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在成立经济发展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及时受理各类投诉的同时,把营造公正执法的良好环境纳入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我为发展做什么”为主题的大讨论、开办“行风在线”直播节目、建立企业联系点、聘请特邀监督员、开展企业对机关的“双评”活动和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等措施,在全市形成了服务经济发展光荣、阻碍经济发展可耻的浓厚氛围。三是从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加强法规宣传教育,促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等反腐败三项任务,都有各自的职责内容和任务要求,但每一项都与政策法规工作紧密相联。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是开展反腐败三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作为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始终。因此,将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有效融入、渗透到反腐败各项工作全过程,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促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开展。
二、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切实增强法规工作活力
加强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就要在宣传教育形式上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党员干部易于接受和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是宣传教育不断线,强化正面灌输。我们会同组织部门,在每年举办的各级干部培训班上,都把党风党纪、法律法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汇编成册的党风廉政有关制度文件发放参训人员人手一份,作为必读书目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强化培训。同时,结合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我们还采取以会代训、开展教育活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党纪法规专题培训,对纪律处分条例、廉洁从政准则、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条规逐一进行学习辅导、座谈讨论,强化法纪意识。今年,我们创办了《纪检监察案审教育专刊》,集政策法规宣传、案例通报教育、业务疑难问答和解释、工作经验介绍等于一刊,发送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企业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使政策法规与案例警示融为一体,有效地增强了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二是抓点带面,典型引路。我们选择基础条件好、法规工作规范、制度健全的10个乡镇、部门和企业,作为市纪委的法规工作联系点,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并利用召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等,组织乡镇和市直企事业单位的分管负责同志、纪委书记实地观摩学习,带动全市面上法规工作的平衡发展。
三是抓住有利时机和关键火候进行遵纪守规教育。每逢仲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及时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提醒大家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各类违纪问题的发生。在今年建设“平安×××”活动中,我们又将政策法规宣传作为重点内容之一,有效的提高各级干部政策法规意识。
四是教育形式多样,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
月活动、《行政监察法》集中宣传周活动、政策法规集中学习月活动,在全社会形成遵守法规制度的强大舆论声势。市纪委会同电台、电视台开办了“廉政建设在基层”专题栏目,定期播出;并结合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组织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知识考试竞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主题教育,使党纪条规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深入人心。特别是《党
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纪处分条例》两个条例颁布后,我们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通读原文,全面把握条例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又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党内法规知识竞赛和党内法规知识有奖答题。根据两个条例的具体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编发了230题的学习资料,发动面上再学习、再传达、再落实。5月10日通过报刊进行有奖答题50道,全市80多的党员参加了党内法规知识答题活动;同时,在前段层层推选的基础上,从全市组织29支代表队,举办了党内法规知识竞赛,决赛中,除紧密联系实际,精心设置竞赛题目外,还邀请市艺术团穿插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设置出题,形式生动活泼,进一步加强了对两个条例的领会贯通,扩大了宣传教育效果。
三、创新保障机制,开拓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机制的健全,是新形势下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保证法规宣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一是健全宣传教育的考核机制。如何让基层法规宣传教育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人人自觉受教育、抓落实的局面,必须强化考核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搞好自我教育方面感到有约束、有压力、有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经常化,促进教育的落实。从基层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上看,逐步把法规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让法规教育在责任制考核中占适当的份额,是一种好形式。如上级对下级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时,围绕法规教育内容,检查所查单位教育计划落实、个人学习笔记和撰写体会文章保存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上述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缺项的内容,要严格扣分。还可以围绕教育部署,对基础性、条规性的教育内容,采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形式,对所查的党员、干部进行有重点的抽考和统考,把考试分数折算成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分数纳入考核。这样,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同时,就进行法规教育考核,促进了基层法规教育的落实。二是健全宣传教育的运行机制。法规宣传教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改造,时刻筑牢拒腐防变和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保证,不应只看成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事,应把它放在全党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大背景下去把握。因此,在法规教育的任务部署上,变一家部署为多家安排;在教育管理上,变一家独抓为多家参与,应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纪委监察组织协调,组织、宣传、广电、党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组织、宣传部门自觉把法规教育纳入党员干部的教育计划,党校自觉把法规教育纳入党员干部的培训计划,广电部门自觉把法规教育纳入媒体的宣传计划,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觉把法规教育纳入本单位的学习教育计划,与其他工作一样部署、一样检查、一样考核、一样落实,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宣传教育的激励机制。激活法规宣传教育,是让教育的实效性在党员、干部管理中得到充分显现,并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的成果,实现党员、干部由“让我受教育”到“我要受教育”的转变。把法规教育成果纳入党员干部管理之中,逐步探索出在党员评优表彰前、干部提拔公示后、公务员考核审批前的党纪政纪知识考试暂行办法,对考试不及格的,要暂缓表彰、提拔或审批,从而使教育的激励机制在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中充分显现。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4
近年来,我们××县建设局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展示全局形象、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从源头入手,不断强化稳控措施,全力解决信访问题,使全系统的信访矛盾小事不出基层,大事不出局,越级不出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X年我局被省建设厅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X、200X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授予信访工作优胜单位荣誉称号。我们的作法是:
一、高度重视,把信访工作作为全局的大事来抓
领导重视是抓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我局始终把信访工作纳入到全局总体规划中,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的解决信访问题领导小组,并且每年都与基层单位签定信访工作责任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此基础上,工作中我们还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把信访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把信访工作和城乡建设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三年来,全局共召开研究信访工作的党委会45次,局长办公会72次,共处理解决各类急难信访案件近400件次。二是将信访工作与选优评先相结合。把信访工作作为衡量和检验基层各项工作的一把尺子,对信访工作不力的基层单位坚决不予选优评先。三年来因信访工作被动而被取消选优评先的基层单位达到6家。三是将信访工作与选人用人相结合。为调动干部积极性,我们把信访工作作为使用干部的一条标准,凡要重用的干部,以信访岗位上的干部作为首选,推荐系统和县里的后备干部也是信访干部优先。三年来,有两名从事信访工作的同志进入局领导班子,有3名同志被列为全县副科级后备干部,有7名同志进入基层领导班子或基层重要岗位,有5名同志因信访工作不力被调离。
二、创新方式,建立信访工作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
实践看,建设系统的信访矛盾错综复杂,靠一般抓法很难奏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管用的源头治理机制,才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这方面,我们积极创新思维,不断总结探索,形成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信访问题的“五制”。一是领导下访制。制定了《建设局信访工作下访制度》,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每周都要有一天时间到所属基层单位,主动接触群众,就地研究解决信访问题,使大量的信访矛盾在基层就得到了很好的化解。二是领导接待制。我们把每周二做为系统的接待日,由党政班子成员及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轮流进行信访接待,对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给予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向群众解释清楚,并拿出解决计划,给群众一个明白的交待,将大量的信访问题控制在了系统之内。三是督查督办制。制定了《建设局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制度》,对系统内发生和信访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逐一建立督办台帐,从局办公室拿出一个专人全程跟踪落实,直至问题解决到位。四是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谁第一个接待,谁就负责分流、处理、督办、反馈,全程负责,全程跟踪,做到问题专人管,事情专人办,责任专人担。五是信访保证金制。对系统内所属的各基层单位每年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用经济手段促进信访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基层做好信访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稳控,促进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稳控工作作为解决信访矛盾的关键来抓,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定期排查,超前预测矛盾。我们要求基层单位和局机关在每周的周五必须进行一次矛盾排查,并将情况报告到局里,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情况,及时就地解决问题。200X年秋季,房产砖厂多年来经营不善,职工意见很大,极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集体访。掌握了这一情况,我们立即召集职工座谈,在广泛征求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公开竞价租赁经营,年末用租赁费按比例解决了职工多年来拖欠的待遇问题,职工气顺了,情绪稳定了,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消除了。二是畅通信息,及时掌握矛盾。调整充实了基层信访信息员队伍,做到每个企业都有专职信访信息员,目前共有信息员18人,网络覆盖全系统,95的苗头性、倾向性以及越级访等不安定因素,通过信息员局里都能及时准确的掌握。200X年初,车站街居民对常年使用手压井饮用地表水意见很大,信息员掌握这一情况以后,及时向局里反馈了情况,我们将这一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向政府参谋和建议,使财政拿出了60余万元对车站街安装了自来水,让××街2000余户居民彻底告别了饮用20多年的地表水,吃上了自来水。三是定期会战,集中解决矛盾。针对一个时期以来排查和梳理出来的问题,我们采取定期研究,集中会战的办法,力争做到信访无积案,大大的提高了一次性办结率。200X年末、200X年初,由于受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职工并轨和城镇拆迁方面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都特别大,一时间长期困扰着我们,经过研究和分析,我们采取了一企一策、一事一招的办法集中加以解决。例如房产住宅公司,我们对企业进行了转制,将企业的债权债务整体出售,一次性地足额解决了职工的并轨资金、拖欠工资、独生子女费问题。四是规范秩序,依法化解矛盾。坚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解决信访问题,对有法律依据的信访问题,坚决给予解决,对没有法律政策依据的但合乎情理也努力去解决。对于那些无理无据的信访问题,我们也是思想工作在先,但决不姑息迁就,严格依法规范。西南社区的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朱凤云因宅基地纠纷经常上访,经几次联合调查处理,均认定其属无理上访,但她就是上访不休,我们做了大量的耐心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派4名同志24小时监控,也无济于事,后来通过警示教育和行政拘留等措施,使其彻底息诉罢访。200X年8月份,我县城西路改造,被拆迁户李秀芝以补偿价格低问题而上访,并拒绝搬迁,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认定其合法利益已经得到了保护,对其必须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于8月14日对其被拆迁房屋进行了强制拆迁,事后她经过多方探讨,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后来还和拆迁办主任处上了朋友。同时,我们对于一些缠访户、闹访户,一方面继续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监控工作,24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一经发现有越级上访动向,就向县信访等有关部门汇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因他们的无理取闹对上级部门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影响。
各位领导,在信访工作上,虽然我们做出了一点成绩,但与市局的要求和兄弟市县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局的好经验、好作法,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全市建设系统的信访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5
**县发展和改革局重点项目办公室
(2012年8月2日)
今年以来,※※县发改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学滕州、赶沂水”、“基层组织建设年”、“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服务企业“四比四看”等主题活动,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服务,扎实推进了全县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今年1-7月,我县共实施县级重点项目55个,计划总投资11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6亿元,开工50个,开工率90.9%,完成年度投资3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2%,在项目数仅占去年同期(去年重点项目投资额为1000万元以上)的47.4%的情况下,年度投资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含房地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4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5亿元,开工57个,开工率95%,完成年度投资36.9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年度计划的70.3%,增长7.6个百分点。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6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2亿元,目前全部开工,完成年度投资14.4亿元,同比提高56.5%,占年度计划的75.1%,增长15.7个百分点。
一、科学策划项目,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
一是加强项目储备。充分发挥发改部门在项目策划储备中的牵头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围绕市里提出的“十个围绕”指导思想和县里提出的“一区两带六园”(经济开发区,沿206国道和沂台路项目聚集带,西部矿产开采加工、兰陵矿产开采加工、棠林临沂商城地产品加工、车辋化工建材、向城物流和蔬菜加工产业园、神山民营工业园)发展格局,结合“十二五”规划和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积极推进华商矿业500万吨球团、兰陵铁矿综合开发等一批招商项目,加快矿产建材、机械制造、轻工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四新一高”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分解招商引资任务和重点项目储备目标,使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库得到不断充实。今年上半年,我县共储备重点项目56个,其中2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个。二是积极完善手续。项目库确定后,我局及时会同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按照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的有关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和重点项目前期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尽快完善手续,切实提高了行政效率,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严格准入机制。进一步严格重点建设项目的准入条件,手续不全且不能限期完善手续的,一律不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调度范围、不享受重点项目优惠政策。
二、完善基层机构,强化重点项目调度管理
一是组织会议部署。为全面落实今年的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我局分别牵头组织召开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政银企合作推进会和重点项目建设节点督查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县
政府推进重点项目的有关措施和工作要求。二是加强项目调研。由各位局长分别带队,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3次深入细致的调研,更好地了解了全县的项目底子和进展情况,并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三是实施动态调整。在对县内储备项目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局组织了2批次重点项目集中奠基活动;及时于6月份对县内市、县重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了2个市级重点项目,将6个县级项目转为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新纳入19个县级重点项目,使我县重点项目总数由年初的42个增加为55个。四是完善基层机构。在县重点项目办公室新增管理科和稽查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职能,为发改部门完善了基层管理机构,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便于了工作的协调开展,将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项目建设有人抓、有人管。
三、细化帮扶措施,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优化帮扶措施。本着“重点包扶市级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重点包扶暂未开工的项目、重点包扶建设推进难的项目”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县级领导帮扶机制,对22个工业流通和28个城建项目分别成立指挥部,实施县级领导重点帮扶,力求以点带面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二是开通局长热线。为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四比四看”活动,我局及时开通了“局长热线”,在各科室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张贴了“局长热线”公示牌,24小时接受社会各界群众咨询、举报、投诉及意见建议。三是发放优惠绿卡。对重点项目企业发放了“※※县重点建设项目企业负责人
优惠证(绿卡)”,明确了我县的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使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更加快速、高效、便捷和全面。四是推行现场办公。积极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及时到有困难的重点项目单位,组织项目帮扶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必要时邀请县级帮扶领导到会部署,做到“小事现场办、大事尽快办”,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四、加强制度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
一是推行“项目代理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建议成立项目建设研究咨询机构,代理企业做好重大项目前期有关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能,从项目立项、建设到竣工投产实行全程服务。二是严格项目审批。充分发挥政务大厅职能,积极推广“联审联批”,加强了部门联动,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论证制度,牵头组织召开重大项目论证,加强了项目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三是实施节点督查。建议县里成立了重点工作节点督查评审领导小组,由副科级以上干部任督查监督员,要求项目要以15天节点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全面督促和帮助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乡镇和县直部门实施“双岗双责”,试行“问题直报”制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四是严格招投标管理。及时转发《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发《关于加强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管理的通知》、《关于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督查的通知》,上报县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项目行政执法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理《罚(没)款许可证》,加强对有关岗位、平台、人员的培训和招投标活动监管,切实规
范了县内的招标投标市场秩序。五是严格验收考核。及时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做好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项目高效投运;出台《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修订《※※县重点项目建设管理考核办法》,提高重点项目在镇域经济综合考核中的分值和考核力度。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项目建设全新氛围
加大项目建设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大众今日※※、沂蒙晚报今日※※、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建设简报、市发改委网站、※※信息、※※工作、※※政务信息、政务督查、※※政府网、发改动态、※※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积极寻找宣传角度,努力提升稿件质量,及时宣传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重点对个别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开工迅速、成绩突出的重点项目进行宣传,增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广泛宣传造势,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服务、支持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我局已对外发布重点项目建设各类信息100余期次,有力地营造了“狠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项目建设新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以项目论输赢”、“发展第一、项目优先”的舆论导向。
六、深入分析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再上台阶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 篇6
会议指出,2013年各级农业部门迎难而上促发展,坚持不懈抓落实,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粮食总产6 019.5亿kg (12 039亿斤),比2012年增加123.5亿kg (247亿斤),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首次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增加1 000元左右,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农业形势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全面把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和任务。明年工作要着眼于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就是要坚持稳定政策、稳中求进,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为,做到稳粮增收,坚决防止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滑坡;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明年要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使粮食产量保持在5 500亿kg (11 000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使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会议要求,2014年在工作着力点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争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上有新突破,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已经看准、时机具备的改革任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实行产量与质量并重,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因追求数量而放松、忽视质量,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坚持当年生产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纳入重要日程,守住耕地红线并逐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永续发展;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用科技进步解决资源约束,实现节本增效,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会议指出,要扎实抓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必须处理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试点试验的关系,处理好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要统筹兼顾“三农”,要城乡联动改革,要增强底线思维。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部门职能转变。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7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关工委影响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011年7月 日)
**县关工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关工委在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心教育下一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在人员、场所、经费和车辆上提供保障,并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同时,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等领导同志先后对关工委工作 作出重要批示。***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近年来,我县关工委围绕中心,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是关工委各位老领导和同志们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是建党90周年,希望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优势,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成长成才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县长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光荣和艰巨。去年以来县关工委创新工作,服务大局,特色突出,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工作安排客观实在,针对性强,希望围绕全县发展大局,认真抓好具体落实,为建设经济文化高地做出新贡献。
二、健全宣传队伍,夯实工作基础
3月10日,县关工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关工委系统宣传通讯员队伍”的通知,从全县各单位选聘了86名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的通讯报道员,组成了专门的信息报道员队伍,及时报道各基层关工委开展的活动情况。县关工委办公室对基层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及时向《**报》及市关工委报送,并定期对录用稿件数量多、质量高的通讯员及其所在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2010年在全市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上,我县关工委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特等奖”,特别是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20周年回顾展上,市关工委选送的图片新闻在全国综合展厅展出2幅,其 中一幅是我县关工委选送的,也是唯一一幅县级关工委选送的。
三、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工作实效
县关工委及其成员单位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讲座等多种活动载体,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向纵深开展。2010年全县各基层关工委征订《中国火炬》212套,位列全市前茅。县关工委对每期的《火炬》及时发放,并组织各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充分利用《火炬》这一阵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批示以及关工委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理念,学习借鉴外地关工委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关工委主动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沟通联系,提供新闻线索和素材,只要有工作,有活动,电视台新闻部及《**报》等新闻单位都选派政治强业务精的记者专门报道,把关工委工作及时向社会宣传,确保了关工委宣传的效果。继续开展以“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法制讲座。由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联合组成的法制宣讲团,定期到学校、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法制宣传。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法制讲座8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7.6万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结合我县实际,由县关工委牵头,并与县检察院联合下发文件,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全程关注协调小组”,由县政协主席、关工委主任***任顾问,***检察长任副组长,关工委、检察院、公安、工商、司法、妇联、团委、教育、民政等11个单位为成员形成全社会帮教合力,努力解决失足青年在上学就业、生活方向的困难,全力构建为失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平台。我县就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全程关注的做法做了系统的整理,并将材料报送省关工委,得到省关工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把国粹的种子撒进课堂。目前,在县第一实验小学已有100多名学生熟练掌握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现代京剧的精彩唱段。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举办“诵毛泽东诗词 庆建党90华诞”红色经典演唱会,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感,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广大青少年形成了一个知党、信党、颂党、热爱党、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广大青少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创造繁荣和谐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同时,我县还利用重大节假日,以“三项活动”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和才艺展演活动,做到教育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坚持“两条腿走路”,确保宣传效果
一方面加强与各种媒体的沟通和宣传,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重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我县有基层关工委组织1069个,“五老”人员5250人,成立了“五老”宣讲团、“五老”关爱艺术团,对广大青少年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制教育和净化文化环境的教育。通过老同志的言传身教,更好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8
大胆创新
全面加强农村新社区服务管理
玉壶镇东溪社区党总支、管委会
(2011年9月)
玉壶镇东溪社区现辖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59人,在外华侨7500多人,9个党支部,党员309名;社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中心村碧溪常住人口862人。东溪社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农村社区,管理幅度偏大。今年以来,东溪作为全市村级组织设置“转并联”改革的先行试点,按照农村社区发展“中心增强辐射、偏远逐步弱化、服务强化提升、促进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共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新社区管理创新之路。
一、社区建设在“三到位”中得保障
自4月份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以来,东溪社区在架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截至8月底,全镇共受理各类业务621件,办结率100﹪。其中受理即办事项437件,办结率100﹪,受理代办事项168件,受理率及办结率均为100﹪,受理同城办理事项115件。
——科学设置,组织构建到位。以“科学设置、分工明确、互助互管、合力共建”为原则,组建社区三套机构,即社区党总支、管委会和监委会。社区党总支主要负责社区公共行政事务管理服务的领导协调,总支书记由镇党委副书记刘光煜下派兼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书记担任;管委会承担具体开展社区公共事务工作,由镇人武部长程建利担任管委会主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村委会主任担任;议事监督委员会对管委会工作实行监督与建议,由专职副书记雷金发兼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同时,加强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实现工青妇、关工委等组织全覆盖,积极培育社区文体、娱乐等各个协会、社团,负责管理部分社区事务。组建提供公益性服务、发展慈善事业的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管理事务性工作,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目前,已建立结对帮扶、法律援助、技术信息、环境保洁等四类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其中有82名党员志愿者登记在册,已开展志愿服务5次。
——强化力量,人员配置到位。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干部消化,配备专(兼)职社工,实现政府工作人员向社区工作人员过渡。由行政区划调整前东溪乡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工作者,再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好的年轻人员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形成一支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专职社区管理队伍。目前,东溪社区已配备专(兼)职社工45名,其中,村干部26名,驻村干部15名,大学生村官3名,聘用人员1名。
——整合资源,场地保障到位。面对有限的场地资源,我们本着场地设施最小化、公共服务最大化的原则,努力整合现有资源,切实保障社区服务场所。按照社区中心“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要求,在场地布局上,追求场地利用最大化,对场地有限的社区整合资源科学归类,实行一室多用;在工作开展上,追求场所载体多元化,将社区学校办成老年大学教育阵地、青少年关爱阵地、远程教育传播阵地。同时,在多功能活动室设立生态环境成果陈列角,在综治(调解)室悬挂警世语相框,营造工作创建氛围。
二、社区管理在“1348”模式中得提升
社区的主体是群众。今年以来,东溪社区通过推行“一日三定四制八联”运行模式,引导社区居民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使广大居民实现身在社区、认识社区、融入社区、心系社区的转变。
——试行“一日”体验,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今年7月以来,东溪社区率先开展“农村新社区体验日”活动。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分批次、分阶段让群众体验社区服务,第一批次为村两委干部、知名人士、侨眷代表、村民代表,第二批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第三批次逐步向社区全员开放。在活动中,借鉴绿城园区生活服务运行体系,引入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功能设施、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娱乐等生产、生活理念体验内容。具体包括:开放“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发放社区改革宣传单,依托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体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系统、服务评价体系演示,体验社区网络便民审批、同城联办及“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流程,体验社区便民服务;通过开展老年人棋牌类比赛、歌舞比赛、讲民间故事、唱鼓词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倡导健康娱乐休闲方式,体验社区文化生活;通过开展社区生态摄影展、环保小制作比赛、鱼苗投放等活动,以及参观生态成果陈列室、进行社区环保大家谈等形式,体验社区生态环保;通过开放社区警务室、演示网络化管理系统、参观治安联防训练等,体验社区平安建设。
——推行“三定”模式,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即定时办公、定期议事、定点培训:定时办公,即规定每周四为村干部到社区集中办公日,坐班考核情况与村干部误工报酬相挂钩。定期议事,即每月15日为协商议事日,会议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或管委会主任主持,主要议事范围包括:近阶段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主持人点评工作、部署镇党委、政府下达工作任务;以民主恳谈等方式,对“1+X”城镇发展规划、农房集聚改造、“三分三改”等当前重点工作广纳良策,集思广益。8月份,东溪社区农房集聚改造点进展顺利,完成投资计划73%以上;确定茗垟村为“三分三改”试点村,商议确定了试点工作方案,9月份已铺开试点工作。定点培训,即依托社区学校硬件及师资,重点对常住社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培训,确保社区干部每年轮训一次、社区党员每季活动一次、社区居民每人学习一技。
——健全“四制”运行,保障社区工作全覆盖。建立综合协调、民主管理、便民服务、共建互助社区“四大工作机制”。即建立以社区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工作例会制度、社区班子分工负责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以社区干部履职承诺、四议两公开、民主恳谈会、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以即办制、代办制、协办制、同城审批、网络审批等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以结对共建、文明联创、领导挂钩联系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共建互助机制。
——开展“八联”建设,营造社区氛围更浓郁。为进一步激发联村社区活力,在东溪社区全面开展规划联做、发展联合等“八联”建设。即以社区为主体,开展规划联做、设施联建、发展联合、服务联动、活动联办、文明联创、环境联整、治安联防,强化农村新社区实体功能,让各种基层管理服务要素在社区平台上集聚,使社区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群众办事更方便。如在规划联做方面,打破村村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以东溪社区8个村原有规划为蓝本,统一制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东溪社区栗树坦农房集聚改造项目通过制定统一的农房改造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拟安置农户200户、800人左右,可安排宅基地整理29亩,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如在发展联合方面,东溪社区对整个片区的油茶开发,实行连片土地流转、规模集中经营、品牌一体化创建,推进了油茶品质提升、销售网络健全。在活动联办上,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组建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等2支文艺活动队伍,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等专场演出2场。
三、社区服务在改革创新中得优化
树立“大社区”理念,围绕“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要求,大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寓管理于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参与感。——创新服务模式,切合农村实际。根据“九山半水半分田”,面积广、村庄数量多、人口分布不均衡这一山区实际,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在率先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基础上,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站”的模式,在社区中心建立1个便民服务大厅,在每个行政村建立1个代办式的便民服务站,实现社区便民服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完成便民服务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同时,通过推行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三大服务体系,进一步弥补了政府职能对群众养老、托幼、保健、娱乐、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缺位,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
——创新服务方式,注重便民利民。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4大类服务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以“利民、便民”为着力点,确定民政社保、计生服务、党员服务、涉农服务等4大类服务内容。二是加强协调,明确下放事权。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审批、服务、管理权限“上提下授”,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党建、计生、社会保障、综治、卫生、农林等,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目前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受理的办理事项从13项增至29项。三是网络审批,同城办理。着力构建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统一数据中心、统一用户管理、CA数字证书认证、统一工作流管理、统一短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网上办公、网络审批。将部门、乡镇、社区三级基础信息对接共享,保障群众代办事件在便民服务一个窗口完成递交、审核、通过;通过网络平台实施流程监管,代办事项在哪一个环节停滞一目了然,倒逼干部进一步深化即办、待办、协办理念,自系统实施以来,将计生、民政、社保等办理时限缩短近40%。同时,建立群众办事短信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只要发短信即可查询所办事项所需材料,也可查询所受理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篇9
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取得了极为难得的好成绩, 在连续几年的高基数上实现了非同寻常的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双增双超”, 总产、单产双双连续五年增产、双双超历史最好水平。预计总产达到10570亿斤, 比上年增产538亿斤, 增长5.4%, 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五年增产;亩产达到330公斤, 比历史最高的去年增加13.4公斤, 增长4.2%, 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油料生产实现较大恢复, 扭转了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连续八年下滑的局面;生猪生产快速恢复, 畜牧水产业稳定发展,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农垦、乡镇企业取得新进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农作物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助奥行动”圆满完成,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 实现连续五年较快增长。
会议提出, 2009年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保价格促生产, 稳粮食保供给, 促增收扩内需, 增投入强基础, 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10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观摩座谈会上的汇报
丰北河镇镇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安排,现就我镇2011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按照“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到年底,全镇可实现农业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分别增长%、%。
一、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首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达到镇有农民增收规划、村有台账、农户有记实手册,逐村落实了农民增收项目。调整充实了农村工作队伍,落实了镇主要领导、副职领导和干部干部包村包项目责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合同,建立“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好局面,强力推动工作开展。
二、培育农民增收新产业。充分发挥我镇生态优势和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大力推广新技术。针对我镇气候高寒、土地贫瘠量少实际,坚持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作为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全年完成农业增产技术推广2.18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实施地膜玉米3600亩,良种推广4600亩,玉米地膜覆盖率和良种使用率均达100%;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到2422吨。二是林果提质。完成板栗建园400亩、核桃科管1500亩、板栗科管2000亩。有效提升了林果品质。三是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依托高山区域气候、环境优势,发展荞麦、红小豆等高山杂粮2100亩,产品被客商上门抢购一空。种植板兰根600亩,野生五味子抚育科管500亩,种植猪苓200亩,发展水产养殖3户2公顷。四是培育新产业。抢抓白皮松树苗紧俏机遇,发展白皮松育苗大户户,建起育苗大棚个,培育树苗万株,上市后可实现经济效益万元。
三、树立农村发展新典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发展,为全镇树立一批农业发展典型。一是扩大常源公司规模。常源公司是我镇引进河北客商投资建设的大型养殖企业,我镇积极主动服务,有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今年已建成标准化圈舍10栋5000平方米,新建兽医室等辅助设施500余平方米,水电路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引进良种公猪10头、二元母猪300头,繁育仔猪5000余头,出栏3000余头,存栏2000余头,实现经济效益500万元。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在北河村成立了森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鸿源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
组织。森源食用菌合作社已租赁土地50亩、荒坡1万余亩,建设香菇大棚50棚,今年已生产香菇5万袋,产鲜菇15万斤,产品在西安市场供不应求,创经济效益50余万元。在年底前又生产反季节香菇10万袋,赶在明年端午节前上市销售,可创收300余万元。鸿源山羊养殖合作社养殖陕南山羊500余只,已销售300余只,创收30余万元。示范带动全镇发展养殖业大户14户,牛、羊、猪、鸡存栏达分别达到593头、3900只、4723头、3.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90头、3500头、4300头、36000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60吨,禽蛋产量达到280吨。三是以金世泰金矿采矿业为龙头,带动全镇劳务输出1035人次,带动第三产业(饮食、商品零售)20户,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人。
四、民生得到新改善。新修改造基本农田200亩,改造中低产田300亩;完成节水浇灌120亩,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完成了5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低收入人口脱贫210人,投放到户贴息贷款60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14人;落实移民搬迁对象54户250人。实施全镇6个村农网改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五、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土桥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村党员活动室五间二层270m2, 中心广场建设2000 m2,移民新村54户已有39户193人搬迁入住,15户正在建设当中;新修公厕3个、垃圾池2个,泄洪渠3条135米,加固河堤400米,农网改造 80户302人及人饮项目65户241人,房屋涂白14户40间、场地硬化62户、改厕改圈24户。村卫生室和村农家书屋
达到标准化农家书屋要求,移民点及路旁绿化工程全部完成。
一年来,虽然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领导要求和兄弟镇相比还有许多差距。一是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农业产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三是财政收入总量较小,财政只停留在保工资、保运转,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压力很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借鉴兄弟镇先进做法,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建设以北河为主的百亩冷水鱼养殖基地,以北河、土桥为主的猪苓、板兰根中药材基地;以北河常源养殖公司为龙头的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丰河和安沟为主的百亩白皮松苗木繁育基地;以丰河为主的的百亩大棚菜种植基地,以森源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百万袋袋料香菇基地;以曹店、丰河为主的千亩紫花白洋芋种植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六大基地”建设为园区支撑点,推动丰北河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实现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再创新辉煌。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09-08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议交流材料09-28
全市政法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10-04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09-23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10-06
市委书记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1-30
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场会交流材料10-15
全市财税工作会议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