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美术教学设计

2024-05-13

6美术教学设计(共8篇)

6美术教学设计 篇1

第6课 丰盛的大餐

一、教学目标

◆体验做菜的乐趣,感受集体拼摆活动的愉悦和情趣。

◆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制作出色彩鲜明、造型生动的“食物”。◆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二 教学程序 三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水果(每人至少三种),小刀,硬纸或盘子若干,塑料垫板一块。教师:自制水果切面贴图,欣赏图片或课件,设计用纸。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1.盛赞奥运会中国健儿的赛场表现,激发学生热烈讨论。2.假设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一桌庆功宴,宴席最后该上水果了。3.结合自己所知,学生讨论吃水果的形式。4.揭示课题——水果拼盘。5.欣赏各种精美的水果拼盘。1.展示一桌丰盛的大餐图片。

2.展示一盘未经加工的水果实物或图片。3.展示经过简单切片、拼摆的水果拼盘图片。4.展示制作精美的水果拼盘图片。方法探索

1.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水果拼盘的制作步骤,教师小结:(1)构思;(2)切;(3)拼摆。2.师生讨论几种水果的基本切法。

如:甜橙:(1)横切成片;竖切成片。(2)切圆片;切半圆片。(3)去皮,分两半;去皮,逐一分瓣。

3.展示水果的复杂切法图片或实物,并复习“蔬果雕镂”的旧知。如黄瓜、苹果等的切雕造型。

4.小训练尝试。请学生上台将切好的水果拼摆造型,其他的学生在设计纸上进行设计。5.引导学生质疑:只能拼摆出抽象图案吗?欣赏教材中具象造型的作品。

6.以“花”为题,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所带材料进行制作,画出设计稿。各小组展示并说明各自的设计方案。

1.在黑板上逐一贴出完整的水果及切片形状图。2.课件或图片展示水果切雕造型。

3.用切好的水果的平面纸模型在黑板上拼摆造型。4.欣赏具象造型的水果拼盘。创造表现

1.展示两种作业中常见问题:(1)造型过于饱满,盘子装不下。(2)造型不够饱满。(3)切割过于复杂。

师生讨论后小结:(1)要从盘子造型、大小开始构思、制作。(2)已出现问题时,如果是纸质盘子,可以将盘子加大或剪小。(3)造型应尽量简洁,以免丧失水果新鲜的特征。

2.以小组为单位,共享材料,自主或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可以为作品取名。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课件展示作业容易出现的问题。2.播放轻松的音乐。欣赏评述

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彩纸、吹塑纸、皱纹纸、彩泥、各种瓷盘、桌布等。学具:剪刀、双面胶、水果、牙签、小刀、水彩笔(一支)等。

课前探索调 查,汇报交流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有关“饮食文化”方面有关问题的社会调查。

2.知识抢答赛:(1)老师出题,学生抢答。(2)学生自己出题,小组之间互相抢答。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并初步感知食物的造型和色彩。3.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在课件中设置资料库,尽量准备充足的相关资料备用。设置情景,体验发现 1.参观美食城 通过丰富、直观的视觉媒体,学生直接体验并探索一盘美味佳肴在色彩和造型上的特点及要求。

色彩:一道菜常有三种左右的色彩,对比鲜明。造型:形式繁多,摆法讲究。

2.以一盘菜为例,师生讨论制作步骤,教师小结。

制作步骤:画草图——制作主料——拼摆——点缀配料。拼摆方法:围、排、堆、叠等。

1.利用课件欣赏精美的食物造型图片。2.逐步展示一盘菜的装盘步骤。体验材料,实践创造

1.以“鱼”为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彩泥、彩纸、水果等材料及工具制作一盘“鱼”。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汇报思路:(1)主料: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方法做。(2)拼摆方法。(3)配料: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方法做。

3.教师小结并补充。以主料为例,(1)用纸材做:平面剪贴,在下面用废料垫底,使之饱满;立体卷折。(2)用橡皮泥做:平面型,加衬底;立体型。4.回忆以前学过的各种手工造型方法,讨论、寻找可用之处。5.厨艺大比拼:学生分组进行。1.课件展示学法指导图。

2.课件展示以前学过的手工课内容。欣赏表述,多元评价

1.小组自评,选出大家公认最好的“菜”,放在教室中间的大桌上。

2.全班互评,在各组“菜”送到大桌上后,每人以“放筷子”的形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菜”,并予以评价。

3.把所有的“菜”都摆在大桌上,拼成一桌丰盛的大餐,学生执筷模拟进餐并自由评价。

4.教师评价并小结。播放轻音乐

学习拓展,课后延伸

1.学生课后回家尝试下厨做一盘菜。

2.提供网址,上网查询有关“中国饮食”的更多信息。

6美术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美术课程,空间时间点

一、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只有教师教, 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 仍以认知、技巧为主, 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导致美术技能和创作想像似乎成了一个互相矛盾, 不能共存的问题。教师如何教?如何提高教师的美术课程领导力?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而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开发, 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童诗童画是幼儿自己在理解儿歌、儿童诗、古诗和童谣的基础上画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画融为一体。

2. 课程研究意义

本课程以开展童诗童画活动为手段, 针对先前研究者的薄弱环节以及不足之处, 通过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整合形式来推动课程的开展。本课程尝试利用“童诗童画”, 促进幼儿的诗画创作能力, 在诗情画意之中, 育情感、增智能、练思维、学本领, 达到“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教育佳境, 有助于幼儿中华美德的传承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提高“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从而来提高美术课程领导力。

二、3~6岁幼儿童诗童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立

1. 教学内容的确立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对儿歌情有独钟, 融汇技能和童趣的儿歌是开展诗画活动最有利的载体, 而多数富有中华民族底蕴的童谣和古诗, 反而不适合小龄幼儿。中班幼儿对故事的分析能力较小班有了相对提高, 其兴趣也颇为浓厚, 可以逐步融入故事情境, 即儿童诗的诗画表现形式。到了大班, 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渐渐地融入童谣及古诗的诗画表现形式, 在掌握美术技能、理解诗歌内容、提升审美、语言、想像创造能力的同时, 进行中华美德的传承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适宜方法的运用

(1) 教学中空间时间点的把握

在开展诗画活动的初期, 碰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节20~30分钟的美术活动中, 既要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 又要理解童诗的内容, 幼儿还要进行美术表现, 在空间时间点上很难掌握。是先画再诗?还是先诗再画呢?还是诗画同时进行?渐渐地, 发现对于一些简单的儿歌、儿童诗和古诗, 我们可以采用诗画同时进行的方式。如, “可爱的小鸡”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出小鸡。幼儿在学念儿歌的同时, 已经间接掌握了小鸡的绘画方法。也可以说, 幼儿在掌握小鸡的绘画方式时, 理解了儿歌的内容。这时, 语言集绘画于一体, 诗画就是同时进行的完美体。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儿童诗和古诗, 我们可以选择先画再诗或先诗再画的形式, 一位教师先开展语言活动, 着重来理解童诗, 另一位教师再开展美术活动, 在理解童诗的基础上进行童画, 两种方式可前后互相转换。童诗童画活动在空间时间点上的掌握, 犹如在单纯的语言和美术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共同发挥了两者的作用。

(2) 同一个内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运用

例如, 在三个年龄段幼儿都耳熟能详的古诗《咏鹅》中, 小班幼儿因手部肌肉力量缺乏, 适合用线条连接的方法表现鹅、添画湖水, 萌发幼儿喜爱鹅的情感, 初步培养幼儿朗诵古诗的兴趣。中班幼儿线条和图形组合的能力及手部的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朗朗上口的古诗中, 可以尝试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组合, 大胆表现鹅的基本形态, 感受春天的意境。到了大班, 幼儿不管是构图的能力、还是想像能力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可以尝试边念古诗边变换图形组合, 大胆表现鹅的简单动态, 达到一个形、态、情境相结合的效果。

(3) 多媒体在诗画教学中的辅助运用

为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 在诗画教育活动中我们尝试结合儿歌、古诗和多媒体来激发幼儿诗画活动中的感知能力。富于动态、伴随音响效果的多媒体课件一下子就吸引了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为特点的幼儿, 在动态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 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更具体直观。通过播放动态的画面, 幼儿欣赏、感知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 并能从中掌握一些绘画的技能。

三、成效

1. 幼儿的变化

诗画课程的开展, 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 同时, 幼儿美术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也不断发展。

2. 教师的变化

开展诗画课程以来,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都逐步提高了, 尤其在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上。诗画教学是我园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 迄今已经搜集整理了一些儿歌、儿童诗及古诗, 编写了一些诗画教学教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增强了, 课程开发能力获得了提高。

6美术教学设计 篇3

一、丰富有趣的开头

1.故事开头

首先把要教授的美术活动的内容编写成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讲给幼儿听。如,《蜜蜂采蜜》添画中,我是这样编故事的:两只小蜜蜂到花园里采蜜。它们飞到了花园里。可是它们却伤心地哭了,原来这里的花被路人采没了。小朋友们,我们在花园里添一些美丽的鲜花,让蜜蜂自由自在地采花蜜好吗?这样使幼儿在感受故事情节中进入绘画状态。

2.诗歌开头

运用诗歌、儿歌等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例如,命题画《小猫》:有间小房子(头),上面两扇小窗子(耳朵),掛着一个小帘子(额头),住着两个小孩子(眼睛),两人共用一个小锅子(嘴),每人一双小筷子(胡须),房子下面有个土堆子(身体),旁边放个大钩子(尾巴)。儿歌会说了,孩子们也把可爱的小猫画出来了。

3.谜语开头

运用猜谜的形式,把所要传授的内容暗示给幼儿。这种形式的开头能引起幼儿很大的好奇心。如,《飞机》主题画:有人说我像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去旅行。小朋友,猜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是飞机,从而导入正课。

4.音像开头

利用幻灯进行描绘,通过一种画面让幼儿感受到一种新的导语。如,画《国旗》,可放一段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视频,引起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在这种情景的感染下幼儿画出五星红旗。

二、有益的结尾

1.首尾呼应式结尾

即用开头的形式作为一节课的结尾,产生首尾相对应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添画《蜜蜂采蜜》结尾还用这个故事。蜜蜂它们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鲜花高兴极了,采完蜜,它们说,小朋友们,等回家酿好蜜请你们吃蜂蜜。

2.鼓励式结尾

即在结尾,教师对幼儿及幼儿的作品进行表扬,使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表现及创造产生兴趣。

3.游戏式结尾

就是采用游戏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如制作《风筝》。教师引导幼儿制作后,组织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幼儿美术教学的开头和结尾在活动中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6课 眼镜设计 美术教学反思 篇4

2015.1.26 《眼镜的设计》是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新颖的眼镜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新颖的眼镜”为主线,初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眼镜”文化,了解“眼镜”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普通眼镜和新颖眼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指出不同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新颖眼镜独特夸张的形状与色彩。在欣赏的基础上师生合力制作一副新颖的眼镜,探究新颖眼镜的制作步骤。梳理小结制作步骤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引导学生自由展示自评,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一、导入学生较喜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设计做了准备。

二、能够利用图片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新颖的眼镜,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大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了制作新颖眼镜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制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一定的创造与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的快乐。不足之处:

一、直观演示不够详细,呈现学生作品个体偏小。

二、作品展示时间短,学生没有充分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别人作品优秀之处。

三、拓展不充分,没有很好地教育学生如何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创作素材。

四、整节课还没有很好顾及到集体还出现边沿人。再教设计:

一、充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探究新颖眼镜的形状多样美、色彩多样美。

二、制作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彩纸。

三、充足课后拓展内容。

在制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的动手操作,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制作,学生大部分能很快制作出来,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剪得过程中剪烂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得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6美术教学设计 篇5

新联小学:肖力强

在课一开始,教师首先问候同学们:“你们今天心情好吗?如果心情愉快就请笑一笑吧。”通过这样的师生情感互动,目的在于营造一个较为温馨活泼的课堂氛围,缓解课堂紧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上课,同时,微笑不仅改善了课堂气氛,而且和课题紧密结合,直达主题。在鼓励学生笑一笑中,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程度的笑的表情,以此来引入情境的设置——招聘小演员,教师的身份变为一名招聘者,而学生则是应聘者,角色的变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既然成为了职员,接下来的表演自然是水到渠成,在学生的自由表演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人类的心情的喜怒哀乐,同时感受到自己脸部产生的丰富表情,为绘画时的细节表现留下了清晰的直观感受。考虑到学生本身已经会画各种表情,所以本课用难度更大的版画的形式完成,让学生体验画-刻-印的过程。自我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可以有正确的评价,找出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激励学生向上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少儿美术学习(6-7岁) 篇6

美妙的小世界(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小朋友(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课时:1课时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学会观察、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美妙的小世界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学会关注小世界,热爱大自然。

三、发展方面

动口又动手,表现美妙的小世界。教学重点:

能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微观世界的“形与色”,感受身边的美。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妙”。教学准备: 欣赏课件、放大镜 作业要求:

用线条画出自己眼中的小生物。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探秘活动——播放花丛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去寻找花丛中的小秘密。

2、板书课题:美妙的小世界。

二、发挥主体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美在那里?板书:形态、色彩、花纹、动态。

2、学习欣赏的方法(肉眼观察的“小蜜蜂”与借助显微镜观察的“肥皂泡”)。

3、观察四季图片,从色彩、环境、特点分辨四季。

4、集体探秘——《海洋中的小生物》美在那里?《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在干什么?看《蝈蝈黄花》,猜猜大师想说什么?

三、发展主体

1、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的发现。

2、绘画表现:要求每人画一种小生物。教学总结:

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美”无处不在,妙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用简短的语言评述大世界的形与色。

二、教育方面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1、在听觉、视觉的体验中发展想象力。

2、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

3、在探究学习中学会思考与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感受“壮观”。教学难点:

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美。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作业要求:

能用线条表现大世界的形与色。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2、闭上眼睛,玩瞎子摸象的游戏,说说大象的特征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看到图片的感受。学会从形状、色彩等方面去欣赏,学会用庞大、壮观、神奇、千姿百态去形容大世界。

2、欣赏大师的作品,说说大师的画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向大师学些什么?

三、发展主体

1、想一想:我喜欢大世界吗?喜欢什么?大自然与我有什么关系?

2、画一画:学学大师,合作画出我心中的大世界。课堂总结:

1、说说:我能观察、发现()种大动物、大植物;我能用()描述大世界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美。

2、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三课

手拉手·找朋友(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认识各种点、线、色,并能说出六种常用色的名称;

2、感知多种工具、材料性能,学习画点、勾线与色彩的平涂法;

3、感受具像画与抽象画艺术手法。

二、教育方面

爱护美术工具并乐意与他人分享;

三、发展方面

1、在尝试探究中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并展开联想。

2、在想象创作中,表达自己对工具材料、造型元素的感受。教学重点:

感知美术用具与材料的特性;能用点、线、色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

感受具象画与抽象画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各种工具媒才,有关点、线、色作品。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表现物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以比赛形式激发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具,看看能说出多少种颜色。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多媒体课件,以美术课的好朋友引导学生关注、欣赏不同工具、材料和色彩,并尝试、感受其特征。

2、选自己喜欢的工具和纸材,画一些自己认识的点、线与同学交流。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可见欣赏不同的点线色,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寻找点线色,加深学生对点线色的认识。

2、尝试用点线色进行具象表现。欣赏运用点线色表现的三张学生作品。

三、发展主体

画手的游戏,运用点线色画出美丽的小手。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知圆形、方形、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

二、教育方面

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三、发展方面

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物象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教学难点:

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实物 作业要求:

能用线绘的方法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象。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表演激趣引入:今天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引出圆圆、方方、尖尖,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讲圆圆方方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认识圆圆方方,并了解他们的作用与关系。

2、说一说见过那些圆圆方方,分小组分角色看谁说得多。

3、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衣、食、住、行”中的形。

4、欣赏大师与小朋友的画,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画与大师的画比一比,美在哪里?

三、发展主体

做一做、画一画用圆圆方方尖尖组合成美丽的画面。教学总结: 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最喜欢什么?

第五课

请你认识我(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2、能用点线色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自画像,感受“冷、暖色

二、教育方面

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体验设计制作的愉悦。

三、发展方面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抽象形”、“具象形”画片的外形设计。教学重点:

“画片”的外形设计与装饰,平涂的技巧。教学难点: 感受冷暖色的搭配。教学准备:

范例作品,欣赏图片。作业要求:

能选择材料设计一张我的名字“画片”。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色彩平涂接力游戏——形与色的设计及色彩平涂技能训练,在游戏中关注“形”的想象。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观察与思考:课本“画片”有什么作用?(让别人认识自己,培养设计意识)

2、分小组讨论回答:我的“画片”画些什么介绍自己呢?(引导画片的内容设计)

3、想象与创作:外形——具象抽象(引导“形”的想象与变化)。色彩——冷暖搭配尝试(在颜色笔里找出暖色与冷色各一、二种尝试搭配,感受美感),三、发展主体

拿着“画片”玩“找朋友”游戏,与好朋友交换画片进行自评,学会交往。课堂总结:

我能运用什么形状进行设计,学会运用什么色彩进行搭配„„ 第六课

变幻的画面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关注“美与科学结合的现象”。

三、发展方面

再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教学重点:

正、反面物象的表达。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教学准备: 小范例,制作工具。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小组轮流玩“变换画面小制作——孙悟空”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二、发挥主体

1、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那一个制作为什么?

2、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有趣的画面?正面主体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

3、提供“制作步骤图”小组讨论解决制作方法,师介绍。

三、发展主体

找找身边的材料,那些纸材、用具适合制作“小动画”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检查学习工具,预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发挥主体

1、提问:正反面有什么关系?方面为何要留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现物象?用什么点、线、色装饰花纹?

2、开始制作:画(主体、背景)——对折(卡纸直线折法和以剪切改变外形)——粘贴。

三、发展主体

引导学生结合作业欣赏关注环保主题的构思,如“老虎回家了”、“鱼儿回到海里的家”、“小企鹅与北极„„”。教学总结:

1、交换小制作,互相评价、赠送。

2、我学会了什么?师总结学习情况。

第七课

哈哈镜,笑哈哈(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二、教育方面

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三、发展方面

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教学难点:

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用折纸添画的方法描绘一张会变化的人物画面。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拿出自己早餐用的不锈钢饭盒或勺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脸有什么变化?拉长了,还是变宽了?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变化?”

二、发挥主体

1、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师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哈哈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观察图片的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欣赏范例与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请学生评价作品的美(美:点、线、色、图案;奇:变形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情)

3、示范制作步骤,学生开始创作:折叠——用线画——打开添加——打开添加——装饰成画。

三、发展主体

1、试试还有什么“折叠”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课堂总结:

挑选好的作品与一般的作品,请学生对比评价,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八课

我爱我家(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

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教学难点:

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多种材料工具。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画出“一家亲”的画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说说你画面的故事。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九课

会变的线条(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二、教育方面

培养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发展方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教学重点:线条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第一

一、启动主体: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发展主体: 实践制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第 二 课 时 —、启动主体:

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发展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教学总结: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广州画室: 第十课 快餐美食店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二、教育方面: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发展方面: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第十一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三、发展方面

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塑造生肖动物。教学难点:塑造出动物特征。教具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动主体

1、说生肖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生肖。爸爸妈妈呢?

2、学生回答,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

二、发挥主体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生肖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

望。

2.教师示范一个生肖动物。例如:猪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圆形做猪的头;(2)做出猪的鼻子、眼睛和耳朵(3)做出猪的身子和脚。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生肖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发展主体 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价,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课堂总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十二课

可爱的小虫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领会“对称”的形式美法则,学会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大胆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自然、艺术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虫。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制作出生动而富于审美趣味的昆虫形态。课学准备:

教师:各种昆虫的图片、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故事等。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图片、带橡皮泥、牙签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2、揭开谜底: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发挥主体

1、游戏:展示箱子,让学生每组派一个代表从箱子里抽出昆虫的图片。带回本组讨论。

2、“你们小组的昆虫是什么呢?形状怎样?美丽吗?你能做它的动作吗?

3、故事:讲小鸟找昆虫吃的故事。展示枯叶虫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把自己装扮成这样呢?

4、示花纹奇特的毛毛虫:它夺目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5、知道什么昆虫有些什么特别的本领呢?-——展示萤火虫、甲虫、臭屁虫„„„

6、提示学生要知道更多知识就要多观察,多看课外书。

7、展示一大蝴蝶。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怎样的吗?——展示蝴蝶的生态过程图。

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虫。它们是翅两边图相同吗?——引申出“对称”美法则,不对称好看吗?

三、发展主体

1、魔术表演——用“对称”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纸摆成一只

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谁能搓出这些形状?

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摆成一贯昆虫,提示:怎才能牢固?——演示用牙签固定的技巧。

4、展示一没有花纹的橡皮泥昆虫:谁能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

5、会做昆虫了吗?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别的昆虫呢?看看这些同学做的是不是特别可爱:——展示各丰富创意的习作。(包括民间毛毛玩具)

6、展示“昆虫大会”的大板,请每组学合作做出昆虫钉在板上,看那组做得最多最好,优胜的组被放在“昆虫之王”的位置上。第十三课

节日的小彩旗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教学重点:

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教学难点:

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教学总结:

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十四课

有趣的吊饰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

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欣赏民间吊饰与范例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说说民间吊饰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说说它们美在那里?(形状、色彩、花纹)

2、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小组讨论回答。

3、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4、小组合作创作。师指导,提醒注意教室卫生。

三、发展主体

想想做做耳环吊饰、门帘和窗帘吊饰等等,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总结: 作业评价:造型美、色彩对比美、节奏美、整体设计美等 个人评价目标:我学会();我喜欢();我明白()。

第十五课 多变的纸拉花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会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发挥主体

1、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课件图片,请学生说一说:拉花有什么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分类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发展主体

1、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探究怎装饰拉花更美丽。

2、玩一玩: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课堂总结:

1、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2、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3、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折、卷、剪、贴、画等平面与立体造型知识与技能创作指偶。

二、教育方面

体会合作创作、表演的快乐。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与发现活动中启发创作构想;在合作创作中学会交往、互助、资源共享。教学重点:

能依据表演内容设计指偶。色彩对比的搭配。教学难点:

根据表演内容涉及有关的人物、动物、景物形象的设计、绘画、制作。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能设计与制作指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用指偶表演故事,引起学生对指偶的注意与学习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观察、尝试制作的方法)他们是怎样设计和表现物象的?(剪、卷、粘贴、画等)

2、你最喜欢哪个指偶,为什么?你准备做个什么样的指偶,会不会编编故事呢?学生观察、想象回答问题。

3、师示范范例制作步骤,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创作。

三、发展主体

编故事,分角色,每人自选故事形象开始制作。注意环境卫生。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小节上节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二、发挥主体

1、继续完成指偶形象,师指导。

2、小组排练指偶表演的节目,体验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喜悦。

三、发展主体 各小组进行指偶表演,评选优胜组。课堂总结:

1、指偶形象大展示。

2、他评、师评,小节各组的制作情况。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二、教育方面

体会合作创作、表演的快乐。

三、发展方面 了解太阳的文化 教学重点:

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教学准备: 范画,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学生回答)

二、发挥主体

1、太阳的小故事

师: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故事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早上一起来,晚上一起走。可是你想想,十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人们受得了吗?对了,他们快把大地都烤干了。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叫做后翌,他找来了一把弓箭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太阳,留下现在的这个太阳。

2、太阳的表情

(1)师: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它们可能长什么样子。其中有个太阳宝宝,知道太阳宝宝长什么样子吗?猜猜看。(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宝宝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它可淘气了,喜欢把自己的身上的阳光扎成一条条小辫子,还扎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辫子。

(2)太阳妈妈呢?她可能长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太阳妈妈打扮打扮呢?(学生回答)师启发:太阳妈妈找来了花姑姑,它把花瓣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瞧,现在她多漂亮啊。

(3)师:太阳爸爸呢?可能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师总结:太阳爸爸它喜欢戴各种各样的手表,瞧,它一道道光茫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爸爸挺有学问的,戴了一幅深深的眼镜。(师示范绘画)

三、发展主体

1、启发想象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交流)

2、课堂练习: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课后总结:

1、我心中的太阳展。

2、给爸爸妈妈也猜个谜语。

第十八课

淋漓的小雨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二、教育方面 学会互相帮助

三、发展方面

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它们表现出来。教学重点: 学会线条的表现。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图。教学准备: 录像,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表现下雨天的有趣情景。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课件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谁能告诉老师? 学生:雷声、闪电声、下雨的声音 教师:对了,这就是自然界的雨。先打雷—闪电—哗哗„„下雨了

二、发挥主体

教师:好,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小录像,看看下雨时的情景。看谁看得最仔细。

(放录像)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乌云,打雷、树 教师:很好,观察得很细致。

今天早晨下雨了,1、你是怎么来学校的?

2、天空是什么颜色?

3、雨是怎么下的,雨下到地面是什么样? 学生:

1、打雨伞、穿雨衣

教师:(贴穿雨衣、打雨伞的小同学)拓展: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雨衣 学生:

2、天空灰蒙蒙的、黑的 教师:(贴云)

大雨、小雨、淅沥的小雨

学生:

3、雨下到地面上溅出小水坑。(教师在黑板上画雨和小水坑)

三、发展主体

教师:下雨天,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是下雨天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我们能看到雨点在跳舞,五颜六色的雨衣雨伞。庄稼、小草、小树受到雨的滋润都长得很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能痛快的洗澡。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教师: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们在雨中的情景。

第十九课

我的小天地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二、教育方面

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作业要求:

简单的线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鱼儿游游)

二、发挥主体

1、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

指答

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

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三、发展主体 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教学总结:

《识字6》(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识字6》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词串”的识字方法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 通过介绍鸟类和兽类等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一些稀有动物, 把学生学习的触角引向广阔的天地, 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在动手、动脑、动口的交流互动中学习小动物的有关知识, 掌握有关动物名称的生字词,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谈话激趣。

春天来了, 动物王国要举行运动会,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 都争着抢着来报名。可是, 参加运动会要填报名表 (出示报名表) , 报名表上要填小动物的名称、参加的项目和参加的原因。小动物们想请同学们帮忙, 我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呢? (出示插图)

2. 揭示课题。

有些小动物的名称不认识怎么办呢?这些小动物的名称可都藏在课本的识字6里。今天, 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识字6。 (板书:识字6)

设计意图: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帮动物填写报名表的方法, 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识字的必要性。

二、初读韵文, 整体感知

1. 自读韵文。

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看清字形;先自己读一读, 再读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 并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 检查效果。

(1) 开火车读词语。 (2) 指名分行读词语。 (3) 师生互动读词语。 (4) 去拼音读词语、读生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让学生亲近文本, 走进文本, 通过用多种朗读方式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做到能流利地朗读韵文并初步感知韵文。

三、熟读韵文, 类比识字

1. 学习词串:狮子、大象、老虎。

师:动物们出场了, 但是只有猜对谜语, 小动物才能和大家见面。

(1) 教学“狮”字。出示谜语:头发乱蓬蓬, 样子很威风, 开口吼一声, 百兽都进洞。 (狮子) (1)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学生汇报交流。 (提示:教师注意归纳记字方法) (2) 体会形声字:师。仔细观察“狮”字, 你发现了什么? (3) 书空, 组词。

(2) 教学“象”字。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 鼻子长又长, 帮人把活干。 (大象)

(3) 教学“虎”字。出示谜语:身穿黄袍带黑杠, 大叫一声震山冈, 不吃粮食光吃肉, 额头上面写个王。 (播放老虎的声音。) (老虎)

师:三种动物中谁是森林之王呢?

(4) 指导朗读。 (威武勇猛)

2. 学习词串:仙鹤、孔雀、鹦鹉。

(1) 依次出现仙鹤、孔雀、鹦鹉的图片,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

(2) 师:三种鸟中你觉得谁最漂亮?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资料: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严禁捕杀, 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和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可以人工繁殖, 极具开发价值。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 非常漂亮, 它会学人说话, 有句成语就叫作“鹦鹉学舌”。)

(3) 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读出三种动物的美丽漂亮)

3. 学习词串:猴子、猩猩、麋鹿。

(1) 出示图片,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

(2) 随文识字“猴”“猩”“鹿”。

(1) 学习“猴、猩”两个字, 与“狮”字教学联系指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记字方法。 (2) 学习“鹿”字。 (重点讲解鹿的笔画顺序。)

(3) 师:三种动物中你认为谁最机灵?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资料:猴子有一条细而长的尾巴, 它的尾巴有很大的作用, 能抱树睡觉, 跳跃时起平衡作用。猩猩没有尾巴。)

(4) 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读出三种动物的机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并通过“狮”字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猴、猩”两个字, 掌握类比识字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指导写字, 归纳小结

1. 交流互动。

师:要想帮助动物朋友填报名表, 就要会写它们的名字, 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动物朋友名字里的生字。 (出示:狮、猴、猩、鹿) 请说一说怎样写好这些字, 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同桌交流, 指名发言。)

2. 教师范写。

边示范边讲解, 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占格及笔画顺序。

3. 学生描红。

教师结合学生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9种小动物, 还认识了4个生字宝宝, 大家真厉害!下节课我们还要认识很多小动物呢。

6美术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7~18页。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二五一十”表示什么?

师:4的乘法口诀有几句?5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猜一猜,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老师今天想让大家自己编口诀,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激起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完成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玩木马转转车)从图中你知道了一次可以坐几人?那么,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出示表格,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在书上独立完成表格,集体反馈)

师:看着这张表,你知道2个6是多少吗?30是几个6相加的和?你能像这样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吗?(学生尝试提问题)

【设计意图:看着表格,知道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尝试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初步渗透6的乘法口诀得数,为下面记忆6的乘法口诀进行适当的铺垫。】

2.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师:求几个6相加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口诀会编吗?(出示例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尝试,集体反馈)

师:“二六十二”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五六三十”呢?你能任选一句口诀与同桌交流一下吗?(全班齐读口诀)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师: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后反馈,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这几句口诀有什么相同点?每句口诀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后一句口诀比前一句口诀得数多几?)

4.运用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

(1)自由记忆,同桌互背,全班齐背。

(2)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迁移规则自主尝试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口诀之间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为熟记乘法口诀提供捷径。】

三、深化练习,巩固应用

1.出示“想一想”和第18页第3题。

6×2=□6×5=□

各用哪一句口诀?(学生抢答,有选择地让学生说说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出示第18页第2题。

师:你发现小猪身上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吗?分别可以用哪一句口诀?(生口答)那么,根据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五六三十”呢?(师任指一道,生说算式)

3.完成第1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师:比较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得数会一样呢?如果忘记了四六()的口诀,可以想什么?(3×6+6)还可以想什么?(5×6-6)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完成第18页第4题,

(指名读题后口答)

出示对比题:(1)2个6相加得多少?(2)2个6相乘得多少?

师(引导比较):这两题不同在哪里?一字之差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设计分层进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调整教材编排顺序,从运用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到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知道两道乘法算式,沟通了题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后面学习口诀求商、乘法分配律等知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5.学生独立完成第5、第6题。

师:在做有图有文的题目时,我们一般要学会先把图转化为文字。(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设计意图:运用口诀解答文字题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上。第5题练习后对原题进行了再加工,变成一字之差的对比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第6题要重视对图中所含信息的收集与转化,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齐背6的乘法口诀。

五、游戏

1.出示卡片。

2.讲解规则: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片,是口诀就说相应的算式;是算式就说口诀;选择数字,就既说算式,也说口诀。

3.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最后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巩固6的乘法口诀,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幼儿园读书月家长倡议书下一篇:立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实施方案